时间:2022-04-27 09:14: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缺乏对教材细致地分析教学不可缺失教材,很多教师对“教科书”的认识不到位,仅仅关注中考要考查的知识,思考如何应试,缺乏对“教科书”系统地分析,错误地将“分析教材”与“阅读教材”等同.笔者认为,分析教材必须从教学内容和目标出发,认真分析教材中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分布情况,教材如何呈现这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价值是否与最新的技术相联系,是否适合当前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否有更好的材料或操作作为教材的补充,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是否需要补充新的知识等等.
2.教师对学生的分析不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该是我们反思的重点、教材处理的中心,有效的教学必须考虑并落实学生的需要,必须以学生为中心.(1)以学生为中心,包含两层意思,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二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2)以学生为中心,需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认真分析,尊重知识的类别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事实上,初中物理老师通常不是班主任,一个人要教2~3个班,对学生的了解难以做到充分,在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实施教学,教学策略自然难以做到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基础,因此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为了满足所有学生学习的需要,学习策略和情境设置上必须多样化,尽可能多地给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机会,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当前的教学环境不佳,即使采用活动单导学,也需要反思学生学习的收获,而实际上,当前教师难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多元化角度开发教学的资源.笔者认为分析学生不能仅仅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以学论教”、“以学定教”的目标.
二、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效果提升的策略
1.抓预学良好的课前预习,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活动单在课前预习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完成活动单的同时,也就从整体上了解了相关的教学知识,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新课之前事先进行课前预习成果的提问反馈,也会督促学生进行预习.
2.抓课堂活动高效的课堂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总存在许多的困惑与疑问,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总是疑问重重,如何使初中物理课堂变得和谐轻松愉快?除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要环环相扣,更重要的是要尽量多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实践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例如,习题课教学,应自主提炼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及隐含信息,即找到解题的关键点,学生能自主分析并解决的问题.对已知条件及隐藏信息,教师要尽量放手给学生自我作答,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研究能得出结论的问题,让学生找到成就感,让学生努力地做到乐学,易学,从而实现高效性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网络化构建知识结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能强化学生的科学记忆,教师要尽量在知识总结阶段让学生自主总结所学的知识,从而建构知识网络,强化学生的科学记忆.教师要尽量做到网络化、结构化的教学,进而使知识系统、全面、完善.
求学网为您提供“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问题教学方法”解决您在写物理教学论文中的难题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问题教学方法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问题教学方法”,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1.基础认知阶段,培养学生的记忆认知,理解能力及简单的应用能力.
2.运用提升阶段,通过对学生的基础阶段的培养后,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将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定理及公式运算法则等进行大量实践运用,应用的方向以解题为主,同时加强学生对题目的审阅能力,能够及时寻找到解题的关键突破口,并熟练的应用掌握的知识进行运算并解答.
3.综合完善阶段,通过对学生的基础认知阶段以及运用提升阶段的培养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度以及解题应用方面的能力后,再对学生的物理知识以及应用能力进行综合完善.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认知,来发现学生的问题,从而进行补充完善,培养学生的总体学习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所学和掌握的知识进行阶段性复习,在训练的题材上以组合优化为主,通过高质量的练习,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回顾,以及学习能力上的积极补充来完善学生对于物理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
二、物理综合整体的优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进行构建以及对学生的物理能力进行阶段性培养外,还应该注重物理学科综合整体的优化,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培养,树立起学生对于物理学科进行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以及学生自主驱动力.教师需要根据物理学科中的有序性、矛盾性、目的性以及多样性等学科上的特点,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优化,在课堂上的教学目标,单元上的教学目标以及学期上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对物理教学过程中的结构功能进行总结概括并分阶段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特点,对教学的知识进行层次递进的更新,精心地备好每一堂课,注重课堂上学生在学习状态上的信息反馈,根据学习的思维活跃程度,以及兴趣点随时进行适度调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度及掌握度.在对学生的学习发展重点内容进行系统性规划的同时,制定出与学生在学习上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目标体系,让学生在对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习完善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计算、实验等方式的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激发学生潜在的自主学习意识,让每个学生在系统知识构建,能力发展的同时,保持一份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生活社会的初步应用.
苏科版教材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在每一课时中都安排了一个“生活、物理、社会”的环节,这个环节中有意识的渗透了从生活中发现物理,从物理学习中获取知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生活.这一内容的创设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深层兴趣激发,而且教材在设置的过程中,在WWW的作业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比如在《光的色彩颜色》中的WWW中就设置了这样一道题目:向摄影师或照相机器材营业员请教,常用的滤色镜有哪几种?使用后又什么特殊效果,试用有色玻璃纸遮在照相机镜头前拍摄一张照片.就这道题分析,题目要求考查学生对透明物体颜色的感受,初二学生对于照相机并不陌生,但是在平时生活中使用相机的过程中却很少使用滤色镜来拍摄.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和课堂的调查后,获知了相关原理和相应的应用以后,学生再去了解一下,现在数码相机或者智能手机中的相机都有一种图片滤镜功能,其中就包括纯真、重彩、维也纳、淡雅、回忆等等,这些功能其本质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学生参与这道题目不仅掌握了透明物体的颜色,还涉及了照相机的相关应用,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进一步调查研究获知现实生活中照相机的特殊功能的本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在平时生活、社会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深层学习兴趣和动力,促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
三、物理思维的再度激发.
初中物理教学的起点相对较低,课程标准所设置的目标也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但是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需要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和提升的机会,通过作业的形式就可以提供一个发展和提升的空间.教材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比如在《磁体与磁场》的WWW中,教材设置了这么一道题目: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巡天之后,华夏儿女的下一个目标是登上月球.关于月球上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和猜想.若要月球周围有磁场,你打算研究哪些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如何进行研究?这道题目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首先是学生根据已学的磁体和磁场的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猜想,考虑磁场的有和无,并考虑磁场的方向.其次,学生要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筛选,考虑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考虑到如何通过转换法来显示磁场的有无,还有考虑到偶然性现象的产生.第三就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神州号对于学生是一个神秘的高科技,月球古时又称玄兔、玉壶,华夏儿女寄予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为此也给学生留下更多的好奇心,这可以再次激发学生对神舟号、月球的进一步了解.会激发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探究更多和神州号、月球相关的知识,比如神舟号所消耗的能量和能量使用的效率,神舟号升空时的速度变化,进入规定轨道后的运动特征,等等,学生的思维是无限的,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无限的,关键是教师能否借助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促进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作用的有效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导入作为物理教学的关键环节,影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教师创造的课堂环境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由于学生在课间休息后的一段时间内,还没有立即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丰富教学方法,在课堂导入阶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真正引入教学中。例如:教师可以播放音乐,在用塑料包好的音响上面倒上一些水,让学生观察水随着音乐跳动的情况。通过采取这种趣味性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积极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与其他教学不同,能够进行实验教学。实验作为贯穿整个物理教学的关键,在实验过程中创设情境十分必要。首先,教师要明确实验目标,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以免情境与教学内容不符;其次,教师要注意实验氛围,积极为学生营造既轻松又严谨的实验氛围;最后,教师要结合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关注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例如:在讲到电流和电路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针对学生的特点,合理分配每一个学生的任务,有的设计电路图,有的连接导线等。另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将学生生活与物理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距离。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善用情境技巧,启发学生思考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其求知欲极强,教师如果合理运用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效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疑问是激发人们思考的重要动力,只有存在疑问,才能够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疑问技巧,适当提问。而创设情境就是提出疑问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目标,为学生思考提供指导。另外,教师还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与初中物理教材紧密相连,所涉及的知识面不应超出教材范围,应严格根据物理学科理论性与实践性要求均较高的客观情况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组成部分。教学情境的创设重点应是考虑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结构,不可超出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智力水平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照顾到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因此也要注重教学情境设立的普遍适用性。通过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思考能力与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能力。
2.教学情境创设需要具有真实感与直观感
教学情境的创设切忌抽象性与模糊性,对于初中生来说应当具有直观性。物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大部分物理研究成果都是通过人类对自身生活环境观察得出的结论,因此应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与人们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教学活动中实验环节占有较大比重。情境创设过程中需要注重情境的直观感与真实感,易于让学生联想到实际生活,让真实直观的物理实验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在教学情境的影响与引导之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
3.教学情境的创设尽量追求生动性与趣味性
初中物理相对简单,没有牵涉到比较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同时初中生年龄尚小,在教学情境的创建过程中可以适当追求其生动性与趣味性,构建起快乐学习的氛围。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在相对愉悦的环境中接收教育,会使受教育者精神高度集中,并且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与质量。老师可以在充满生动性与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向学生提出一些探索性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实践创新,保证学生将物理课堂中的教学情境当作一种快乐学习的场合,减少课程学习的负担与压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
1.结合生活情趣创建教学情境
物理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情境创设应当有具体的联系实际生活的构思。以对生活的贴近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在讲述大气压力时可以拿水杯与纸片进行课堂实验,在讲述超重与失重现象时启发学生回忆坐电梯的感受,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可让学生用激光灯斜面照射黑板,观察光线特点。
2.在猜想与体验环节中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实践体验与猜想应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与教学情境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质疑。可以尝试公式定理证伪的方式,利用实验情境的创设在班级内展开实验活动,老师在旁发挥指导监督的作用,适时给予一定的指导与纠错,保证学生亲力亲为、锻炼观察与思考能力,并通过实验过程锤炼自身科学严谨态度与逻辑思维能力,以达到发展综合素质的目的。
3.在物理实验阶段创设教学情境
物理科学带有极其明显的实验特性,实验过程既是物理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物理学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初中物理科学教学情境设立中最不可或缺的便是实验研究环节。在本环节中老师应当把实验操作权转交给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讲好各项注意事项的操作流程,保证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得到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并收获实验学习乐趣。老师在课堂实验结束时积极对课上实验情况作总结评论,以巩固学生们的学习成果。
4.综合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情境创建的技术性
二、采用合作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
当初中学生在构建问题情境的学习中发现问题之后,教师要对初中学生的想法进行分析,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初中学生不断进行资料的搜集和寻找,实现对知识的研究和实践。采取猜想、主体探索等方式了解知识,找到解决问题方式和手段。例如,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值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目的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铝块和铜块的区分,有些学生是通过质量进行区分的,因为铜块的质量相对比铝块大。教师此时应该让初中学生对放在桌子上的两种物体进行测量,实现对初中学生猜想的否定。而后,引导学生找出猜错的原因。也就是,首先要规定物质的体积。物质的构成与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与体积也有着相关性。此时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还应假设一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试验,在交流过程中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要大力鼓励小组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学生完成试验和相关记录以后,要将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汇报,教师对此进行合理评价,让学生获取最终结论。
二、制造授课悬念
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实验、故事、生活现象、问题等来提出疑问,从而有目的的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问题,并激发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就能够更为积极参与到课堂探析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在探究和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笔者讲授“大气压强”这一节内容时,上课伊始就先给学生讲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对故事所描述的情节产生了好奇心,便要求笔者进行演示。笔者首先将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展示给学生看,并让大家猜测需要几个人能够将其拉开,然后让认为自己力气很大的两名同学到讲台上尝试,然后再换另外四名学生挑战,结果大家都没有将马德堡半球拉开。当笔者让一名学生把进气阀门打开后,一个人就可以轻松的把两半球拉开。笔者顺势提出让学生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追问:大气压强真的存在吗?大气压强的威力究竟有多强大?在经历了上述的神奇现象之后,学生急于了解大气压强,就会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讲解之中。
三、设置趣味情景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单纯的理论讲解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善于将物理知识的阐述巧妙的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具体。物理教学情境有很多种,如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实验情景等,前景的创设主要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惯性”时,由于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惯性的具体内涵,所以笔者便为学生演示了一个情景实验。笔者在杯子口上覆盖了一张硬纸片,把一枚鸡蛋对准杯口放在纸片上,然后突然将纸片抽出,鸡蛋落在了杯中。在做实验前,很多同学认为鸡蛋会随纸片的抽走而掉落在杯子之外,而实验结果却出人意外。随后,笔者又在装有鸡蛋的杯子下铺了一张质地光滑的桌布,接着又猛的将桌布抽出,装有鸡蛋的杯子纹丝不动。这一系列奇特物理情景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课堂气氛推到了,使学生充分认识了“惯性”的具体存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设置不同的情境,也可以启发学生自主搜集相关历史故事、生活现象来阐述所学知识。
二、要指导学生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课堂上经常出现一种情况,学生敢问、爱问了,但提的问题却抓不住要领、提不到点子上,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指导学生提问的方法,做好问问题的示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教师也可以用“以问代讲”的方式进行教育。例如,在讲授定滑轮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定滑轮,而是问学生:我们参加升旗仪式时,国旗是如何升上去的?学生很快回答利用滑轮。然后,我用一个模型让学生模拟了整个过程。接着提问:利用这个模型有什么好处?我引导学生:旗往上升,你往下拉,这样……,学生很快回答:改变了力的方向。紧接着,我让一个学生在空中称了两钩码的重力,又让他绕过滑轮进行测量,问他:两示数有什么关系?他说:“相等”。“也就是说这个滑轮是省力还是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又问他:“这个滑轮是杠杆吗?”他想了一下告诉我:“是的,因为它能绕过定点转动,动力臂和阻力臂是他的半径,因为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又问他:“你们学了三种杠杆,它属于那种?”“等臂杠杆。”“省力不省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于是顺势请他总结这种滑轮的特点:1.改变了力的方向。2.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最后我说:这种滑轮就叫定滑轮。通过示范,学生在今后学习时就知道怎样问问题了。学生提问一般都有一个从敢问到善问的过程,这也是一个飞跃的过程,只有多问、勤问,才能实现这个飞跃。
三、巧妙设问,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旧知识中,在他们心理造成一种悬念,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和思考,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们进行创新学习。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才能产生求知欲,才能产生认知冲突,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因此,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巧妙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我们在学习了机械能的转化后,用什么办法把鸡蛋从三楼扔下来不破碎?学完压强和浮力后,将来人会不会像鱼一样在水里生活?学了能量与可持续发展后,能不能直接将地球的内能转化为电能供人类使用?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提出“为什么秤砣虽小压千斤”?并进一步提出,有的小商小贩”扣称”通常用那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
1.项目导入以初中物理《电路基本连接》一节为例,可以将教学活动的内容设计成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同学们扮演电路工程人员的角色,“小刚的卧室里边,在书桌墙壁上有盏壁灯,屋顶上有盏吊灯,那么我们该如何连接呢?”在这里,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获取任务之后,便有了驱动力,开始自行设计猜想,并且动手实验来验证猜想,完成学习任务。通过项目,学生们不仅学会了主动探索学习,还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与协作的能力,达到了让学生掌握串、并联两种基本电路的教学目标。
2.项目设计有了教师给出的情境,也就是给出了驱动型任务,那么接下来就是进行项目设计了。这里,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性的启发,比如,如何让两个灯全部亮起来?又如何控制一个灯亮,另一个不亮?有几种接法?如何操作?等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们则要自己动手画出电路图,构建串并联的基本理念,同时可以将同学们的电路图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和评价。
3.项目实施经过了教师和学生们的准备,就可以开始实施了。此时,教师的主要活动内容是:组织大家讨论和分析学生设计进行电路图,指导学生对电路图进行分类,启发学生们通过协作交流自行探究串、并联电路特点,并且开展想象,设计出小刚房间的电路该如何布置。最后让学生按照教师指导点评的电路图连接实验样板,分别尝试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使学生掌握两种电路的特点和开关的作用,完成项目并设计出房间的电路线路的布置,并让大家一起交流。
4.项目评价
项目完成后,教师和学生可以开展对项目的评价,可以师生评价,也可以让小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也就是采用多元激励评价。教师在给出标准的设计电路及实施方案之后,要结合演示结果来对学生的完成项目情况进行总结,学生们之间可以互相评价,以达到同学们合作交流的目的,也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在开展项目学习的同时,可通过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的课程整合,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通过项目学习,教师给出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任务,学生则在任务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农村儿童的父母因要养家糊口而被迫抛弃孩子而上省城打工挣钱,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多数农村的留守儿童与健康学生的心理相比较,其留守学生所患有心理问题的概率较大(如:多数留守儿童胆小、自卑)。那么,教师应如何做到有效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呢?
一、从学生心理出发,尽可能解决其中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常不在身边,致使学生亲情缺失且日渐渴望亲情,所以教师可以从亲情方面出发,尽可能关注学生的家庭,与留守儿童们成为朋友,让留守儿童喜欢上自己,近而接受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例如,某学生因爷爷生病而一心二用,无心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位教师首先了解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之后再到学生家中了解其家庭情况。最后,教师尽可能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学生,让学生能够解决后顾之忧,而致使学生喜欢自己,从而接受初中物理,俗话说的“爱屋及乌”就是这个道理。
二、利用物理实验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
学习初中物理的关键是学生是否拥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因为学生能够拥有一套完整的解题技巧,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一些常见问题。例如,以人教版初中物理为例,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电路的串并联知识时,让学生自选材料并自主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然后在其中加入其他电器,观察小灯泡是否会亮,如小灯泡不亮尝试找出其中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实验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及提升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让学生逐渐的改善自身胆小焦虑的问题,并在初中物理实验中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比如:动手、思维、团结合作等)。
总而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父母外出打工而亲情缺失,所以需要教师更多关注,从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及学习实际出发,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便帮助学生克服胆小自卑等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