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7 05:14: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8例孕产妇,年龄20岁~35岁,接受调查和访谈的孕产妇及家属86名,所受调查的人员均认真填写调查表和接受访谈,调查表发放58张、访谈表发放86张,均全部收回。调查内容包括:围生期接受检查的时间、孕期营养知识、影响分娩的因素、孕期保健、足月分娩的周数、滥用抗生素、对医生和护士的信任程度、对医院环境的熟悉、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对生产的概念等,孕产妇和家属对调查内容无异议。
1.2方法
对58例入院的孕产妇及家属进行调查与访问,分为2组:一组调查孕产妇,一组调查家属,分析其对我院产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有关意见,了解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原因;根据原因查明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规避问题。产科临床护理所遇到的问题是:缺乏高素质人才、分娩具有一定危险、孕产妇自身存在问题。通过对58例孕产妇调查和访谈了解产科的风险,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对策,58例产妇均痊愈出院。
2主要风险及原因
2.1护理人员方面
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专业人才的匮乏。产科急诊多,工作量大,护理人员易出现精力不集中的情况,产科工作存在较大压力、技术要求较强、夜班多、风险大,并且精力长期高度集中,使护士身心受到较大压力,表现出行为和态度的负性情绪,产生易怒、脾气暴躁,使工作效率和职业效能降低。部分护士未认真观察产程,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助产士不按操作规范给新生儿洗澡,存在烫伤和水淹婴儿的隐患。
2.2孕产妇方面
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妇产科工作不了解,对分娩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重视,认为分娩是正常现象,没有必要担心,到医院就无需担忧,认为有医生和护士就什么问题都不怕,不考虑孕产妇自身疾病、身体素质等原因造成的危险因素。有些孕产妇和家属对在入院时护理人员的指导和注意事项不重视,发生胎膜早破、胎心异常等不良后果,延误抢救时机。
2.3护理技术方面
护理技术在产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抢救效果,同时护理经验、对疾病的观察、抢救时间的掌握、医疗设备的完好也至关重要。助产士在助产过程中配合不当,可造成会阴裂伤。对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心理以及职业素质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是护理人员要有耐心、细心、责任心面对孕产妇这一特殊群体。
2.4用药因素
在护理孕产妇时,产科护士要注意掌握用药方面的知识,掌握用药的适应证,在静脉给药时,特别是给催产素时,要准确用药,认真调节速度,掌握剂量。如果剂量过大容易引起宫缩过强,宫颈坚硬,有可能引起子宫破裂,给产妇造成损伤而引起护理纠纷。
2.5在孕产妇的孕中、产中及产后医护人员要做好相互配合
防止产妇出现不良后果,如:产中的脐带脱垂和婴儿窒息,如系重危妊娠者或胎儿宫内窘迫的婴儿,在备好抢救仪器、药品的同时,随时配合好医生进行有效的救治,做好抢救准备。
2.6监护设备失误隐患
胎心监护仪、血压监测仪等出现设备故障,护理人员未及时发现,交接班未交接清,导致急诊使用时出现失误。
3对策
3.1部分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局限性,加之经验不足
因此,聘请有丰富经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讲解相关知识,指导产科操作并掌握熟练,便于临床工作中灵活运用。只有掌握熟练的产科护理技能,才能够使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技术素质不断提高,从而避免了护理服务中出现事故和纠纷。
3.2克服孕产妇的心理障碍
大部分产妇为第一次分娩,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与患者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了解她们的心理和其他要求。及时与孕产妇进行信息交流和心理沟通,减少她们的心理障碍,同时做好产前检查,及时发现产妇的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在产检过程中做好产妇及其家属知识宣教。
3.3加强对患者用药方面的指导
根据医嘱正确执行,护士要知道药物的性质、浓度、剂量,用药的时间、用法、药物的副作用,每次用后填写入记录单上,以供医生参考,用药时做好查对工作,避免滥用药和用错药。
3.4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是我们护士应掌握的技巧,良好的沟通时可以避免工作中的许多纠纷,在产前和产中及产后与患者及时沟通,并且根据患者的要求,保证患者的隐私。采取各种形式对孕产妇及家属宣传围生期的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提供咨询与指导,使其正确对待孕期、分娩期出现的不适症状,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和健康行为,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
3.5经常检查仪器设施,保证孕产妇的安全
由于孕产妇行动不方便,故不仅要保障病区设施的安全,更要给予及时的帮助,避免意外发生。保证走廊过道无障碍,地面干燥,无油迹和水迹,照明设施安全无误,保证孕产妇住院期间的安全。同时检查心电、胎心、血压监护仪,急救药品和用物保持在完好状态,以备急救时应用。
3.6加强风险的评估
接诊护士对入院的孕产妇快速收集资料,针对临产后产妇的特点,护理人员根据收集的资料综合分析和判断,评估其相关风险,根据风险因素,制订相关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使产妇配合医务人员,顺利分娩。产科工作关系到母婴两条生命的健康,助产士工作技术性强、工作压力大、工作繁重、风险大。根据现代的护理管理理念,护理安全应以预防为主,把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控制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前,确保产科风险因素不再放大。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待产的196例初产妇。这196例产妇均未患有其他疾病,其腹中胎儿均发育正常。这些产妇进行产前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自然分娩的条件。将这19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98例产妇。观察组产妇的年龄在22~2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6±1.2岁。她们的孕周为37~40周,平均孕周为38.6±0.8周。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在23~2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4±1.4岁。她们的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为38.3±0.9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产妇使用常规产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为:①为产妇做好各项体征的监测。②根据医嘱指导产妇的饮食和休息。③严密观察产妇的临产症状。④指导产妇学会自己检测胎动。⑤适时地与产妇进行沟通,以缓解其紧张的情绪,使其保持平静的心态积极待产。⑥观察产妇产后的情况,如阴道出血的情况等,并对其各项体征进行监测,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刻报告医生,并及时进行处理。⑦指导产妇保持外的清洁,防止其发生感染。为观察组产妇使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产科护理新模式包括:
(1)对孕产妇进行产前保健及产前教育。①对孕产妇进行入院教育。为每位刚入院的孕产妇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详细地向其介绍产妇及新生儿所需的生活用品,让其提前做好准备。为孕产妇介绍医院的住院环境、主治医生和主管护士等,以消除其陌生感。可组织能下床活动的孕产妇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使其了解自然分娩的相关知识。可在行动不便的孕产妇的病房内悬挂健康教育知识图片,让其对自然分娩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②护理人员应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自然分娩知识的健康教育,使他们对自然分娩有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思想观念,选择自然分娩。告诉产妇若是产妇产道的情况、产力的情况、精神状态及胎儿的情况这四个因素均为正常,便可以选择自然分娩。③对产妇进行饮食教育。合理的饮食和均衡的营养能够更好地帮助产妇保持体力,从而提高其自然分娩的成功率。④对高危妊娠的孕产妇,应实施一对一的护理方式,对其高危因素进行防范,以降低其进行剖宫产的几率。
(2)对产妇进行产中个性化护理。产妇在分娩时,不仅要承受宫缩的痛苦,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医务人员应对产妇进行鼓励,让其树立其正常自然分娩的信心,以提高其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以产妇为中心,对其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告知孕产妇对其进行护理的目的和内容,并让孕产妇及其家属参与制定护理计划,以调动其主观动力,使其更好地适应自身的角色,提高其自理能力,缓解其心理焦虑。②可让产妇家属陪伴产妇分娩。在产妇出现有规律的宫缩及宫口开到大约2cm后,可由一名家属陪伴其进入待产室。③产房的布置一定要温馨、舒适,使产妇感觉舒适,以消除其陌生感及恐惧感。产房应配备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应对其进行鼓励和安慰,通过交流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其疼痛感。若发现产妇出现异常情况,助产士应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处理。在产妇分娩时,助产士应指导产妇掌握进行呼吸和放松的方法。助产士可用适当的方式对产妇进行抚摸,如轻揉其髂部或下腹等,以减轻其疼痛感。④在产妇顺利生产后,让产妇抱紧婴儿,使母婴亲密接触。⑤产科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学习,院方应定期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护理的能力,进而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成功率。
2.结果
在对照组的98例产妇中,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有66例,占66.3%,其中顺利分娩的产妇有52例,自然分娩的成功率为53.1%。在观察组的98例产妇中,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有94人,占95.9%,其中顺利分娩的产妇有84人,自然分娩的成功率为85.7%。观察组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比率和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患者产妇1638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26.05±1.15)岁。其中初产妇1068例,经产妇570例,阴道产1320例,剖宫产318例。将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产妇1626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25.98±1.20)岁。其中初产妇1060例,经产妇566例,阴道产1316例,剖宫产310例。两组年龄、分娩方式、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理人员共32人,均为女性。学历:本科(含在读)12人,大专(含在读)15人,中专5人;职称:高级2人,中级10人,初级20人;年龄:40岁以上5人,30~40岁8人,30岁以下19人。
(二)方法
1.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以护理服务项目为评价对象如特、一级护理,危重病人护理,病房管理等。科内设立质控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质量检查为主要模式。
2.实验组
采用改革后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以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基础护理14项和专科护理47项)、患者满意度为标准。科内人人是质控员,针对科内的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或不良结果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区分风险或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频率,而采取正确行动为主要模式。
(1)风险识别:①患者风险识别:将当天入院、妇产科常见危重症(如宫外孕、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宫破裂、脐带脱垂、新生儿窒息等)、大手术患者、诊断不清、治疗效果不佳、潜在安全隐患(如跌倒、坠床、自杀倾向等)的高危患者设为重点监控对象。②工作人员风险识别:将护理队伍中的低学历、低职称的护士人员视为临床经验欠缺,加大妇产科临床护理的不安全因素。③探视者风险识别:携带危险物品如玻璃、利器、易燃物品等进入病房的探视者以及精神异常、醉酒等神志不正常者,不遵守探视制度、非探视时间留院过夜者,视为安全隐患。
(2)风险评估:①制定评估护理风险的监控内容,列出重点监控的基础护理指标和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药物使用错误、高危药物外渗、输血反应、患者跌倒、运送意外事件、深静脉血栓形成、医源性皮肤损伤等定为基础护理评价项目,以及产房产后出血、产后胀痛和阴道分娩尿潴留等定为专科护理评价项目。②设立从事妇产护理专业的各级护理人员考核指标,根据能力审核准入资格。责任护士应具备:熟练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和部分专科护理工作,准确执行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观察记录患者的反应等条件。辅助护士应具备:协助完成生活照顾性基础护理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测量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物理降温、准备各类护理技术操作的物品等能力。
(3)风险处理:①建立三级质控网:科内建立以护理组长为核心的三级质控网:一级为责任护士和高级责任护士自控,即对自己的护理工作进行自查、自纠;二级为护理组长督导,即对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三级为护士长监控,即制订科内各项工作的流程、考核标准和工作内容,每日检查和指导责任护士的工作,每周进行护理查房一次。②实施前瞻性管理:根据《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粤卫函〔2010〕244号)中的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设立质控标准,落实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医院建立的信息网页中填报《不良事件报告表》,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综合分析,从“人”“机”“物”“环”“法”5个方面,确定近端原因,分析事件的相关因素,分享经验和教训,及时纠正行为偏差。科内当月汇总不良事件的信息,针对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频率等特点,找出事故根由,进行整改,如增加设施、改善条件、优化流程等,避免更严重或更广泛的失误,并作为科内下月护理风险监控的重点指标。③实行护士层级管理:以责任护士双班制,新老搭配,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建立护士长一护理组长一责任护士一助理护士为层级框架,所有护士排班按A,a、P,p、N,n双班模式,由上级护士(A、P、N)担任当班组长,与下级护士(a、p、n)搭班,实行层级帮带。④建立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制度:根据护士的不同职级、岗位、职责和权限等,制定产科护士N1、N2、N3等级的核心能力培训计划,通过完成查房、会诊、病例讨论等形式提升各职级的护士专科能力和质控水平。
3.管理效果评价:
(1)基础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统计两组患者6项基础护理高风险项目:药物使用错误、高危药物外渗、患者跌倒、运送意外事件、深静脉血栓形成、医源性皮肤损伤等发生例数。
(2)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统计两组患者3项产科高风险项目:产房产后出血、产后胀痛和阴道分娩尿潴留等发生例数。
(3)患者满意度比较:使用我院护理部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前1d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产科分娩的产妇。6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37岁,平均年龄26.3±2.1岁;孕次1~4次,平均2.1±0.2次;39例初产妇,23例经产妇;孕周37~42周,平均38.2±2.1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在年龄、孕次、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比如基础的健康宣教。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产前护理
产妇中多为初产妇,由于自身角色即将发生转变,许多产妇无法适应这一变化,加上对分娩等相关知识的不了解,产妇极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很难以最佳状态进行分娩或接受手术。针对这些问题,护理人员应首先让产妇熟悉环境,主动向产妇讲解,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具有完成分娩的能力,使其对分娩有更多了解;同时,耐心解答产妇的疑问,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能够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消除心理不良情绪,从而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分娩。护士还要让家属了解分娩过程,教会准爸爸们陪产的技巧,以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分娩过程。
1.2.2产时护理
进入产房后,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取最舒适,并注意为其保暖及保护隐私,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并可通过与产妇交流、安慰等方式,增强产妇自信心,并让她们学会在分娩过程中如何自我放松,减轻产痛,在阵痛减轻时用餐,吃些高热量、易吸收的半流质。想睡时不妨休息一下,注意舒缓用力,在产妇宫缩时多给些赞扬、安慰、以及支持的话,可以握住产妇的手,给她按摩背部,建议她调换一下资势,或者做对她有帮助的任何其他的事。护士在对产妇进行护理的时候,不仅仅关注产妇身体情况,还要关心产妇的心理情况,实行家庭化、温馨的、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这也是当代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护理要以人为核心。
1.2.3产后护理
注意处理术后镇痛,并向产妇及家属说明应注意的事项;为产妇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人工喂养的代价和危害,提倡纯母乳喂养,帮助产妇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在母亲分娩6h内进一步帮助其进行母乳喂养,示范喂奶的、含接姿势、教会正确的挤奶方法,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实行母婴同室,指导产妇合理饮食,保证充足休息、睡眠等。
1.3评价指标与方法
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了解两组的满意度,共分为3个等级: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其中,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分别用t和卡方值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焦虑状态与抑郁状态对比
经过对患者的护理,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研究组的焦虑、抑郁平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的剖宫产率对比
研究组23例自然分娩,8例剖宫产,剖宫产率为25.81%。参照组15例自然分娩,16例剖宫产,剖宫产率为51.61%。两组的剖宫产率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4.351,P=0.037<0.05)。
2.3两组的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3.55%,参照组的满意度为74.19%,研究组的满意度远远高出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
选取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产褥期妇女90例,年龄22~37岁,平均28岁。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年龄22~36岁,平均27岁。对照组年龄23~27岁,平均29岁。产妇均无其他并发症,产程无延长,分娩2h内出血量<400ml。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1.2.1常规护理
(1)饮食方面:由专业医务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嘱患者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
(2)药物方面:相关护理人员按时发药,督促产妇按医嘱按时服用;
(3)精神方面:相关医务人员需常与产妇进行思想和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以帮助产妇形成愉悦的精神状态,避免紧张、焦躁、不安的负面精神状态。同时应及时向产妇家属普及与产妇相关的日常注意事项等。
1.2.2常规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
(1)产妇入院后,相关医务人员应先做一份产妇相关的日常生活普查,然后根据调查内容由相关医务人员因人而异制定一份与每位产妇相符的科学高效的临床护理路径。
(2)产妇住院期间,相关医务人员需每日监测产妇情况,并予以记录,产妇日常管理均按所制定的方案严格执行。
(3)医务人员应在产妇住院时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医院周围的情况,为产妇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了解产妇状况的同时增进医务人员与产妇的交流。
(4)医务人员还应向产妇普及产妇的治疗方案以及手术情况等,帮助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给陪伴家属普及相关知识且指导家属做好相关准备。
1.3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其中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4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天数为(5.7±1.5)d,短于对照组的(8.3±3.0)d;观察组产妇住院费用为(2260.5±522.4)元,低于对照组的(2886.4±414.4)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之所以能在妇产科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为临床护理路径的诸多优势:
(1)临床护理路径可根据产妇的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产妇的护理方式,且能节省时间,高效地进行护理,减轻了产妇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2)临床护理路径的严格实施可调配好医务人员的责任,且在实践上也做了严格规定。
我院产科共有病区2个,其中一病区床位36张,护士15人,床护比1∶0.4,其中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5人,护士8人;正式护士3人,合同护士12人;本科4人,大专11人;年龄22岁~39岁,工作时间5年以上护士7人,3年~5年2人,3年以下6人;月收治患者120~180例。二病区床位22张,护士9人,床护比1∶0.4,其中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4人;正式护士2人,合同护士7人;本科2人,大专7人;年龄22岁~36岁,工作时间5年以上护士4人,3年~5年1人,3年以下4人;月收治患者60~100例。
1.2方法
1.2.1建立绩效考核方案根据“优质护理示范工程”重点内容要求及医院制定的各项质量标准,结合产科具体工作特点制定二级考核指标10项。
1.2.2实施方法工作量由工作人员每日自行填写,夜间工作量由白班审核,护士长最后审核。质控小组成员按科室要求逐项检查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并随时记录存在的问题,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平时护理质量。夜查房及护理部抽查,季度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均纳入考核。护士长制定专科调查表并亲自发放记录结果。
1.2.3分配方案将护士绩效奖金按职称发放40%,其余60%总金额除以全体护士总得分后再与每个护士得分相乘,加上职称发放部分即为每位护士绩效工资总数。另有加分项目:如、合理化建议、科室有困难时主动加班、表扬信者加2~5分。
2结果
将2011年6月初次考核与2012年6月同期进行比较。2011年6月为对照组,2012年6月为观察组,将月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检查得分进行对比。患者满意率大幅提高,护理质量有较大提升。
3讨论
3.1确保了质量改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是管理的精髓。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评估出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解决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的现象。通过绩效考核的方法对全科护理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与控制,护士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定期和不定期以及反复检查、督察的方式,找出了护士工作中易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指导整改。
3.2考核可操作性强,考核面广,能反映大多数护士的工作质量,得到护士的认可
绩效考核质量标准细致,考核涉及范围广,做到了凡有护理操作、质量体现的地方均纳入考核内容,避免了护理管理“死角”的存在。同时,护理绩效考核体现了绝大多数护士的意愿,考核方法公开、透明,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及时反馈,使护士能及时了解自己工作成绩和发现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和学习方式、方法和态度,从主观上和客观上改变个人平时工作中一些不良习惯,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
1.2方法及指标:对两组产妇进行剖宫产等危险指标的统计分析并实施评估。观察组在风险管理制度指导下进行综合护理,护理模式以产妇为中心,为其及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为孕产妇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别对两组孕产妇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1.3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孕产妇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4.64%、15.6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护理疗效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16%、87.5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产妇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创设良好住院环境:在本院现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针对产妇的心理与思想状态改善住院环境,病房内以粉色的暖色调为主,定期清洁与保持安静,在室内配齐基本生活设施,在墙壁上张贴婴儿可爱图像,营造迎接婴儿出生的和谐氛围。室内温度保持在26℃左右,湿度保持在50%左右,为产妇创造和谐、温馨、舒适的良好环境。
1.2.2开展心理疏导干预:心理疏导对初产妇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要始终面带笑容、语气温和,及时解答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心理上将产妇当做亲人看待,轻声叮嘱各方面的注意点。要与产妇进行沟通,帮助其消除分娩痛苦的顾虑,增强对腹中新生儿的期待之情,感受到即将做母亲的自豪感与幸福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配合分娩指导工作。
1.2.3强化分娩保健教育: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以及与产妇、家属沟通的技巧,向产妇介绍分娩的常识,对分娩环节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饮食调理、护理等方面知识进行普及,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1.2.4实施全程陪伴分娩: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分娩全程陪伴,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护产妇隐私。产前保持不间断沟通,保持良好状态以缩短产程和减少产后出血量。分娩过程中安排有经验的助产士全程指导分娩,从生理与心理上开展综合关怀,从临产到分娩后2h内予以精心、全面护理,确保产程观察连续性,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及进行处置,并和产妇家属保持随时联系,帮助产妇顺利、安全分娩,保障母婴安全。
1.2.5关爱母婴密切关系: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帮助产妇和婴儿接触,建立良好的情感,迅速转变角色成为母亲,轻轻抚摸、呵护婴儿,进行情感的交流。责任护士要向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技巧指导,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科学进行母乳喂养,以及传授新生儿护理的基本常识。指导产妇做好产褥期卫生,鼓励尽早开展锻炼,以及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促进身体康复。
1.2.6进行出院全面指导:产妇办理出院手续时,责任护士要进行全面的出院健康指导,要求产妇出院之后保证休息时间,均衡、合理膳食以保证母乳充足,做好外阴清洁,产后42d不得有性生活,以及哺乳期做好避孕。向产妇公布咨询电话,定期开展电话随访。1.3效果评价:产妇出院时填写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表,以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为评价阶梯,满意以上纳入满意率统计范畴。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例(%)]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率(%)观察组4028(70)10(25)2(5)0(0)95对照组409(22.5)19(47.5)12(30)0(0)70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教育方式指导母乳喂养,包括宣传母乳喂养的益处,母乳喂养过程中常规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干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健康教育需要在产前就对产妇及家属说明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指导产妇如何做好母乳喂养,使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正确观念,并对母乳喂养有信心。产后要交代产妇如何正确饮食,比如产后短时期内应食用粥等,做到多样化饮食,并指导产妇做好护理,防止乳腺炎等的发生;心理护理需要在产妇住院期间就予以实施,因为围产期产妇处于精神紧张状态,这会影响到产妇和胎儿,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极为重要,本科根据产妇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帮助产妇消除紧张情绪,帮助产妇过度到母亲的角色。
1.3效果评定标准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人数/总人数×100%;护理满意度根据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满分10分,>9分为满意。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100%,护理满意度98.03%,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84.31%和护理满意度89.2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选择SPSS15.0作为本次研究统计学处理软件,其中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妇产科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与手术室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认为年龄、术前是否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及有无侵入性操作等手术室护理因素与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有关,见表1。
2.2妇产科术后医院感染与手术室
护理相关因素Logistic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高度危险因素包括切口类型、术前应用抗生素及手术时间,见表2。
2.3两组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后,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17/60,占28.3%)明显低于实施前(41/60,占6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70例妇产科患者,分为观察组180例和对照组180例。观察组180例患者,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27.1±4.7)岁;其中妊娠综合征75例,生殖系统感染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对照组180例患者,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6.8±4.5)岁;其中妊娠综合征72例,生殖系统感染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未实施风险管理。观察组患者再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妇科和产科分别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根据不同的工作重心和风险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妇科患者着重患者的就诊情况,特别是叮嘱患者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并提前一天与患者确认,避免因治疗中断而影响治疗效果;产科应根据产妇的不同身体情况分析和评估可能影响分娩的相关因素,并于产前消除危险因素。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根据妇科和产科常见风险因素及护理内容等制定合理系统的风险管理制度,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对相关制度的学习,提高护理操作的规范水平,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妇科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并对病情反复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产科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病房地面干燥,确保产妇安全。③加强培训:以讲座、视频学习和交流会等形式加强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护理工作重点的学习,避免因护理经验不足引发风险事件。④加强护理记录管理:不断规范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记录的文书格式,护理记录再护患纠纷中对维护护理人员权益起重要作用。
1.3观察标准
患者对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管理工作、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等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90~100为非常满意,80~89为满意,70~79为一般,7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18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96例,满意72例,一般10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18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50例,满意78例,一般38例,不满意14例,满意度为71.1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