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审计师职称论文

审计师职称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17 04:23:5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审计师职称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审计师职称论文

篇1

(一)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目全团队成员都参加建设项目造价的管理,传统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只是某个项目相关利益主体(业主或承包商)单独参加建设项目造价的管理。

(二)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项目全团队采用合作伙伴式的管理模式,强调沟通、信任、相互合作及共担风险以获得双赢或多赢;传统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只是单纯的合同契约式管理,易引发互不信任和利益的对立关系。

(三)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是要从项目全要素管理的角度出发去管理项目的造价;传统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只考虑狭义的节约造价而不顾项目工期、质量等其他要素项目对造价变化的影响。

(四)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是要做项目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传统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只做项目实施周期的造价管理。

(五)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是包括项目风险造价管理在内的项目全造价管理;传统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只开展确定性项目造价的管理。

(六)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造价确定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从建设项目的活动分解和项目活动具体方法分析八手,根据项目活动的具体情况去确定出建设项目的造价;传统的建设项目造价确定方法主要是通过套用国家或地方的建设项目定额的方法确定的。

(七)提高造价工程师的素质,国内外工程审计发展的趋势,对造价工程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价工程师在职业道德和品行、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沟通和协调能力、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对整个工程审计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工程审计中,造价工程师需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度认真审查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公正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认真审查各项制度是否执行到位,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提升工程审计质量。在目前工程管理制度中,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已经完善了如设计控制制度、招投标制度、合同审签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等多项制度,但制度制订得再完善,若执行监管制度的人实施不力制度最终也会形同虚设。归根到底,在工程审计中,造价工程师在执行和监管各项工程管理制度时他们是行为的主体,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所以,造价工程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工程管理制度执行的准确与否,决定了工程审计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建设单位内部能够规避多大的风险和防范控制风险的能力。

二、确定电力工程审计重点保证审计质量

电力工程审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审计,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是对工程造价的复核和确认。审核资料是工程审计工作的基础,工程资料是否完备、合同金额确定是否真实合法、变更签证是否及时有效、立项资金是否落实,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的好坏,应对其完整性、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及时性提出明确的要求,防止不规范、不真实的审计资料影响审计质量,造成审计风险。

这就必须要求项目主管部门按照规定要求的工程预结算审核资料清单提交必需的审计资料,对资料的完整性安排专人审核把关,防止“边审核、边补签证”的现象的发生,使审计工作没完没了。只有工程项目管理部门严把工程合同、概预算、结算等资料的审核关,经过初步审核,才能确保合同的规范、工程量测定的准确、资料收集的齐全真实、签证的及时和结算的准确。招标议标工作和确定合同价格。工程项目立项后,由项目主管部门提出设计方案,编制标书,重大工程或大额度投资项目由审计部门参与、组织编制或审核标底,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或协助政府招标部门进行议标、招标,确定施工单位,会同财务、审计签订施工合同,使得招投标工作公开、透明,合同价格准确。施工合同是甲乙双方签订的用以明确双方关于工程建设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通过招标投标签订的合同造价就是工程的承包价格,也是工程结算价格的基础。合同造价的准确与否对工程最终造价的确定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施工合同的审计,对保护双方权益,防止问题后置及其严重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审查中,除应侧重于合同中是否明确各签约方的责、权、利、奖、罚、时效、仲裁等条款及其之间的关系外特别注意施工合同是否与招投标文件的一致性。合理签证。结算造价往往与合同造价不同,发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施工过程中的签证造成的。签证主要包括隐蔽工程的计量认证,设计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的变更签证,施工单位的材料价格签证等。为防止“签高不签低,签多不签少,签复杂不签简单”的现象发生,针对项目主管部门出现的签证不实问题,工程量签证不符合定额规定的问题,应对涉及签证的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工程知识和符合定额要求的计量标准,要求签证工作必须由现场监理或管理人员、项目主管领导同时签字盖章,防止不合理签证出现,从形式上要求相互制约、相互补充,保证签证真实、完整。提好建议。审计工作的目的是强化对学校教育经费、国有资产和各项经济活动的管理,包括工程项目的管理,就必须从制度上、机制上提出意见和建议,杜绝漏洞,防止损失浪费。加强项目前期审计监督有效控制投资工程项目是否可行,设计是否科学,投资预算是否合理,施工队伍素质如何,这些工作都是在工程项目前期阶段完成的。工程项目前期阶段的审计监督,对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投资决策的合理性,项目设计的规范性等,可以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三、对费用的审核

(一)取费费率应根据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文件及规定,结合相关文件如招投标文件、合同来确定。审核时应注意取费文件的时效性;执行的取费表是否与工程性质相符;费率计算是否正确。对于费率下浮或总造价下浮的工程,在结算时变更或新增加项目是否同比下浮。

(二)材料价差调整是否符文件规定,其取费是否符合要求。在审核价差时,一是以当地有关规定核定差价,二是以甲乙双方合同中确定的价格及供料合同、采购发票等核定价差。

(三)审核工程索赔必须以合同为依据,审计人员首先应站在客观公正立场上审查索赔要求的正确性,分清事件是由于业主的原因还是承包商的原因或是不可抗力的原因所致。其次要注意索赔资料的有效性、合规合法性,是否有据可依,有案可查。

篇2

审计程序是指审计工作的先后次序,也就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达到审计目标采取的所有工作步骤的总和。审计程序既是保证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也是审计成本的直接决定因素。审计程序越繁琐,审计成本就越高,可能导致的审计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就越严重。所以,要降低审计成本,必须严格控制审计程序。

根据审计机关工作的性质,审计程序可分为审计管理程序和审计执法程序。审计管理程序是对审计管理工作中事务处理流程的描述与规定,是处理审计日常事务的例行办法。审计执法程序是指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进行审计的全过程,也称项目审计程序。在实践中,由于审计资源的限制,审计机关必须在保证最佳资源配置的前提下,慎重选择最恰当的审计程序。为实现有效的程序控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从审计工作整体发展要求出发去分析和设计审计程序,避免重复交叉。审计行政管理工作往往会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工作岗位、主管与专业人员,以及各类管理活动,如调研、计划、审核等;还会涉及到各种各类的具体审计业务,因此,应将审计程序作为一个系统,将各种程序的重复、交叉与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二是要保证审计程序的计划性,促进程序的有效运行。从本质上讲,程序也是一种计划,进行程序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其必要性、可否收到预期效果以及是否有助于实现计划等问题。同时还要促进程序的运行,如汇编有关程序的规定,培训、指导员工进行正确的程序操作,确保员工可以及时、正确地接受新的程序,并按照预期要求工作。三是要评估程序运行所需费用,简化审计程序。

优化审计组织,整合审计资源审计资源的利用状况直接决定着审计成本的高低,所以,加强审计的组织与管理,促进现有审计力量与审计对象的最佳结合,也是审计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审计计划管理工作中,优化审计项目组织工作、促进审计资源整合的手段主要有:一是计划安排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根据审计工作发展目标和有效实施审计监督的需要,在计划安排上要突出重点,明确年度审计工作总体目标和各项目审计目标;在保持各专业审计优势的基础上,科学调整内部机构设置,合理调配审计力量,加强审计署各专业司与派出机构及下级审计机关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优势。

二是加强对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管理,全面深入把握被审计对象或事项的情况。对某些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项目或资金组织全行业、全系统或全国范围内的分层次审计,是整合审计资源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有利于从全局上系统地掌握情况,反映普遍性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审计报告的全面性和针对性,给政府决策提供大量的、全面的、系统的材料。这样,在无需增加审计资源和力量的情况下,也能从更高层次上、更加深入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三是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注重发挥延伸审计或调查的作用。同审计相比,审计调查具有形式多样、程序灵活、花费精力和时间少、掌握情况多等特点,但审计调查也存在着深度不够、不处理处罚影响监督力度等缺点。在当前审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根据被审计单位情况,在计划安排上加大审计调查力度,对于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一些项目审计过程中,对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对其他一些问题和单位进行延伸审计或调查,也可以在不影响审计质量的前提下,起到节约审计力量的作用。

四是在不影响独立性的前提下,项目安排要尽可能就地就近。长期以来,为了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署对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的审计项目安排,多采用异地交叉方式。异地交叉审计大大增加了审计外勤费用,而且由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人员来说都是全新的部门,有很多不熟悉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去了解,客观上也增加了审计成本。所以,在不影响独立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安排就地就近审计。

五是灵活采用就地审计与送达审计方式。就地审计与送达审计是两种不同的审计方式。与就地审计相比,送达审计可以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和各种潜在的审计信息资源得到更为充分、有效的利用,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所以,在审计计划安排时,科学分析项目特点,灵活采用送达审计方式,对降低审计成本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开发利用审计成果,合理转嫁成本

从费用效益的角度分析,审计成本还可以通过审计成果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加强审计成本控制,还可以采用合理转嫁成本的方式,促进审计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是要注重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首先,审计成果集中体现在审计报告上,要提升审计成果的层次和水平,就必须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第二,要强化审计信息工作,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实现审计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第三,要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所有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实现审计信息(成果)的社会共享和利用的最大化。

篇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掌握者,对其身份的认定将能实现民族记忆、民族优秀文化的延续与传播。不同历史时期带来的发展环境亦不相同,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发生着变化。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程的加快,因保护理念的失误常常造成严重的保护性破坏,另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护环节较为薄弱。各级政府或者其他保护团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常取代真正的传承人进行传承内容上的变换,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严重的外部损坏。因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的认定极其必要,同时也需促使各级政府和保护团体认识到传承人的意义,从而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认定的原因

我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经济,在文化建设方面较为缓慢,并且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制度的一部分。因国家及民众淡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相关保护制度的不健全,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遭遇困难的生活处境。就目前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出现断层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力量薄弱,不能很好的延续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例如民间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不具备较大的经济效益,在收取学徒时不能有较强的吸引力;传统的中医类技艺因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西医的盛行,几乎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新的一代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只关注外面的世界,对原有的生活方式虽有保存并延续的构想,但因各种阻碍将放弃实现的机会,转而寻求外面的生活;或者对原有生活方式产生怀疑、厌恶的情绪,放弃追求传统技艺的延续与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巨大压力。因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的认定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真正认定之后将会给其一定的补助以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的发展。

二、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条文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标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才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传。在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时需依据相应的流程进行调查,结合调查数据对符合传承人认定标准的代表性人物评定,最终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确认核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调查内容较为宽泛,

国家政策法规并未明确认定标准,因而各级地方法规应针对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传承人调查、认定项目与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可有效应用。例如云南省地方法规确定调查对象后,首先调查其个人基本资料,例如姓名、艺名、性别、地址、职业、信仰、受教育情况等;再调查其所传承的项目、技艺以及当地地方文化的关系,该项目在文化社区、行业中的地位;或其所保存的实物具体情况,搜集传承人的相关作品,以及所传承的项目的创新与发展状况,并将调查结果详细记录,借助调查结果对传承人有整体的认识。

而在传承人方面则需配合相关政府或主管部门的调查工作,如实提供个人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在对其进行身份认定时无法形成统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损失。因而各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进行传承人身份认定时需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认定标准,弥补规章制度的缺陷进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认定制度。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人亦需自觉上政府及主管部门进行申报或者推荐,有效利用国家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政策。在对传承人身份认定之后还需将之公布于众,以便社会公众对其监督并检验传承人身份。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认定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的认定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家及社会各层的认可与接受,传承人身份的认定将会刺激相关感兴趣的人士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其具有划时代意义。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政策,这在国家文化战略领域是一种创举。传承二字在之前社会存在中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在各大词语工具书中亦未找到,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给出传授与继承的解释,体现出传承、传承人等词语属于新兴词,但并不代表传承人也为新兴事物。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发展的主体和主要力量,极大的推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进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的认定将能增强传承人以及社会各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以及传承人的发展,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程中的关键在于人,对其实施的保护政策离不开重视传承人的保护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的认定,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承人的生活状况,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以及传承环境,以便其能真实反映民间艺术的活态特性,实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目的。(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安平,龙冠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探究[J].知识产权,2010,05:34-38.

[2] 李昕.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02:230.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122-02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学有所用。然而,现实问题是,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没有达到课程设置的初衷。其原因自然很多,但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归根到底还得向课堂要。为此,应用文写作课堂应该讲什么,怎样讲,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试图对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基本属性在课堂中的深化进行探讨。

高职应用文写作

课堂教学内容的现况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越来越边缘化,有教育管理者对高职教育规律的认识有偏颇等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应用文写作课程本身的原因,特别是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的困境。其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客观方面

此课程理论知识浅薄,写作没有什么严密的知识体系,而且其模板的提供也适合学生模仿。对此,学生觉得此课程可有可无,热情也随着教学进程逐步降低。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感到写作难度大,其表现为课堂课后练习不是漏洞百出,就是无从下笔。学生便抱怨自己基础太差,从而产生厌学感。如此,直接导致了学生眼高手低的现实问题。

(二)主观方面

教师没有从事过相关行业工作,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从而在课堂中过度重视教材,照本宣科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有些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由照本宣科演化成讲解一种文体在写作中需注意的事项,即写作课变为注意事项课。这不但不利于写作课,也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困境是因没有解决好该课程基本属性在课堂中的深化。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

基本属性在课堂中的深化

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就业教育。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的构建需以此为标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充分明确本课程的基本属性,即“写作”与“应用文”。这就决定了其既有培养职业人才的任务,也担当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重任。为此,可从以下四方面组织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

(一)明确方向,加强语言训练

首先,应明确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的落脚点是“写作”,即此课堂是“写作”课。无论是中学时期的作文课、文学写作课还是应用文写作课,都是写作课。写作最基本的工具就是语言。因而加强语言训练,渗透语言训练,增加语言训练数量、时间都是应该的。高职学生写作基础普遍比较差,更应该加强语言训练。查阅众多应用文教材,无论是在教材的概述部分还是在具体文体的阐述部分,都非常醒目地提出了关于语言方面的要求,如简明扼要、准确平实、通俗易懂等。但是,在应用文写作的课堂中,有些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或蜻蜓点水一笔带过,结果导致学生不重视,从而在作业、作文中,大话、套话、空话、词不达意、用词不准且不得体等现象随处可见。对此,加强语言训练势在必行。对语言训练方式,不同文体可采用不同的方式。私务文书,如求职信、开幕词、闭幕词、竞聘辞、演讲稿、状等,其主要特征是“说话”,以口语为主。因此,可以通过课堂诵读的形式检查语句是否通顺,也可通过活动的形式,如模拟招聘会、模拟竞聘会等进行语言训练。公务文书,如计划、公告、经济合同、投标方案、策划书、市场调查报告等,主要特征是“规范性”,具有很强的现实实效性。因此,可以通过课堂评审的方式,如经济合同,师生一起评审学生的作业或范文(包括问题文),评议哪些语言合理地表达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哪些语言没有准确表达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强化规范,增强文体意识

不同于中学时期的作文,更不同于文学作品,应用文是人们为了解决日常事务而使用的文体。作为实用文体,在很多方面希望做到“千人一面”的效果,因而特别强调“规范”二字。如,国家对公文(可推广至应用文)的写作有严格规定,相应文件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高职院校使用的相应教材也非常强调应用文写作的“规范性”,特别体现在对文体模板的推荐上。而在课堂上,如何落实好应用文写作便成了一个难点。为了增强文体意识,有些教师按照教材,或对着电子课件告诉学生应用文写作中哪些不能写等注意事项。结果导致一门写作课变成了一堂注意事项课。为落实好应用文写作的规范性,除了讲解每种文体的格式和结构外,我们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规范”意识。

注意文体之间的区别,加强相同或相近文体的比较 不同文体之间有差别,就是一种文体其内部的种类也有差别,如计划、总结、策划书的比较,求职信与求职简历的比较,策划书、方案与调查报告的比较等等。

注意每种文体具体运用时的侧重点 具体写作中,应根据不同对象对写作的内容和顺序做相应调整,如求职文书写作。求职信或求职简历应根据不同岗位、不同企业,在写作中有所侧重,不能像发传单一成不变地把一封求职信或求职简历给所有单位。

注意语言规范 落款单位、日期也应规范,如日期除了“零”用“O”外,其他数字均用汉字书写。不同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演讲稿的写作重视口语,而学术论文重视书面语。习惯用语也不一样,如通知和报告的过渡语和结尾语均不相同。

(三)提高兴趣,渗透人文关怀

目前,相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开设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从性质上讲,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属于大学语文课程,换句话说,在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职院校,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更应肩负起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重任,即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教育。应用文写作特别是公文写作,因为太规范,过于程式化、公式化,其课堂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觉得这门课程枯燥无味。如若渗透人文关怀,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会提高。因此,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把现实中的具体事例引入文种讲解中 如经济合同、投标方案、借条收条等文体中,数字一般要用汉字的大写。这时,可以给学生讲解郭桓案这个典故。通过典故的引入,学生不但了解了大小写汉字标识的来历,也对其用途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运用文体特征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 如演讲稿的写作,可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鼓励学生写实话,写心里话,或者在上课前给学生5分钟的演讲时间;又如,求职文书的写作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励志文化或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学生在将来的求职之路上,难免遇到各种烦心事,如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如,在上课时,笔者让学生一起朗读:“被误解时微微一笑,是一种素养;受委屈时坦然一笑,是一种大度;吃亏时开心一笑,是一种豁达;身处窘境时自嘲地一笑,是一种智慧;无奈时达观一笑,是一种境界;危难时泰然一笑,是一种大气;被轻蔑时平静一笑,是一种自信。”课堂的人文渗透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突出实践,推进可行性教学

相对于高职专业课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似乎远离工作、生活实际。基于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生似乎更欢迎有利于其就业的课程,因为这些课程实践性强。因此,推进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实践感,让学生觉得此课程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就成为此课程的研究重点。在现实教学中,尽管学生能掌握相应文种的格式以及写作套路,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具体情况不容乐观,因为在学生作业中空话、套话较多,能运用于实践、可操控、可执行的内容却较少。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加强作业的可行性评审 如计划的写作,可将班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互审,并给出可行性建议,学生按照所给的建议对作业进行修改。当然,在课时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每个文种都如此是不现实的,不过,一门课程进行一次这样的训练还是非常有效的。

组建写作社团 高职院校可以组建应用文写作社团。最好每个班都有一名或两名学生作为此社团的社员,并尽可能把本学校的相关材料作为学生实训实践材料。在课堂上,社员可以将自己的写作成果展示给班级的其他学生。如此,不仅学生得到了相应文种的锻炼,收到了相应的报酬,而且学校也可提高办公效率,减少教职工写作的时间。于此,学生与学院双方将取得双赢的局面。

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建议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要落实其基本属性,回归到“写作”与“应用文”上来,把上述四个方面的思考落到实处,这需要相关配套条件的建立与完善。其中,应特别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搭建应用文写作的实践平台

学校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予此课程制度化的支持,比如参加应用文写作社团的学生可全免修或者部分免修此课程;奖励策划活动中的优秀策划,并支持付诸实践。

(二)提高教师的应用文写作水平

教师应丰富自身应用文写作的实践经验,争取到企事业单位兼职,提高应用文写作的实战水平。

(三)督促学生转变写作观念

鼓励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兼职,参与应用文的写作;督促学生转变写作观念,从以前“禁止套作”的写作观转变为“提倡模仿写作”。

总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一要重视“写作”本身的语言训练;二要加强文体之间的比较;三要重视“大语文观”的人文关怀;四要突出文体写作的实践可行性。归根到底,对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在课堂上必须落实好课程的基本属性,即“写作”与“应用文”。

参考文献:

[1]王开淮.提高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语文教学之友,2008(3):34-36.

[2]赵维良.高职高专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6.

[3]刘秀敏.高职应用写作课程“公文”写作教学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2(5):166-167.

篇5

1.问题的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大学生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而现有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常常缺乏清晰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苦于找不到中意的单位和岗位;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频繁奔走于各类招聘市场,苦于找不到中意的所需人才。人才供需双方不对接的现状已经成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之一。

能力是就业的基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导向教育,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强弱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考核指标,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大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低。

职业能力大体上可以分为通用能力和特殊能力两个层面。通用能力是指一个人的职业态度、行为习惯、自我管理能力(自行安排吃穿住行)以及正确处理与周围的人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的能力,它是一个大学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具备的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个职业、某个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如会计必须能够做账、用账,记者应该知道如何采写新闻,秘书应该能够从事办公室事务管理,具有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等等。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和进行的技能训练,大都针对的是特殊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通用能力也许更为重要。当前大学生频繁跳槽或失去工作,往往并不是因为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技能,而是缺乏通用能力:或者不能与同事、上司友好相处,或者经常迟到,工作散漫,得过且过,等等。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终极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路径上的最大不同。因此,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把对学生非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2.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内涵分析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然是一种就业导向教育,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企业管理者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职场行为评价如何,怎样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是需要作为人才培养方的高职院校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杂志2008年第4期公布了一个针对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职业素质、职场行为评价分析的调查报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新员工——企业管理者对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职业素质、职场行为评价分析的调查研究》。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管理者认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按照“非常重要”选择比例排序(%)为: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倾向(77.4)、勤恳踏实、敬业奉献精神(70.8)、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61.9)、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61.7)、心理素质(60.1)、创新意识和能力(55.3)、团队合作能力(52.0)、积极追求进步的热情(47.6)、动手操作能力(46.0)、文明礼貌,亲和力强(39.9)、人际交往能力(37.3)、身体素质(36.7)、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35.3)、组织管理能力(27.1)。[1]

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因素而外化的适应和满足社会的质量。企业管理者看重的员工素质包括:文明礼貌、尊敬师长、谦虚自省、勤恳踏实,能够经受挫折和压力,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积极追求进步的热情。企业希望并要求大学毕业生把选择的“职业”当作长期追求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工作”和临时落脚点;要求大学毕业生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反对随意毁约、违背诚信,反对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反对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一个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不能一味只关注企业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而要考虑自己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能力是一个人依靠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心身能量。企业管理者所看重的员工能力,依次是:获取知识的持续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和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麦可思公司的《高等职业院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分析报告》中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分析表明:在35项基本工作能力中,积极聆听和有效的口头沟通这两项能力对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有帮助;而毕业生认为教学中最应该改进的地方为“实习或实践环节不够”(41%),其次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15%)和“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14%)。[2]

肖云等人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7.9%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沟通协调能力,而大学生对自身的实践能力评价不高,学生认为最欠缺的是组织管理能力,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另外,61.5%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而40.7%的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他们建议学校应组织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充实践内容,增强实效性。[3]

上述调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合格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内涵。

3.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提升的基本路径

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活动的主体(师生员工)在校园内所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以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的总和。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教育导向功能,它对于大学生价值取向、思想品德、情感信仰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巨大影响。

为深入了解当代高职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参与度与满意度,我们于2008年11月至12月对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开展了一次有关“对校园文化活动满意度”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75.35%的学生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很有必要”,61.51%的同学表示对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很感兴趣”。在“最感兴趣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排位是: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技能培训,显示出当代高职学生对实践性、创新性、主动体验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所偏好。对于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收获,67.42%的同学认为最大收获是“提高了综合素质”、“锻炼了能力”,24.03%的同学认为是“认识了新朋友”,“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开阔了眼界”。

校园文化是高校实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功能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是维系全体师生员工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的精神力量,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加强人际沟通、完善人格塑造的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指相对于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而言的具有素质教育内涵、学生自愿参加的学习实践活动。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主意识、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充分的展示与锻炼。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区分,是社会分工条件下学科专业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因此,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的专业教育始终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但第二课堂在内容的丰富性、时空的自由性、参与的主动性、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第一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对学生非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科技创新、文艺体育、技能竞赛、志愿服务以及社会实践等等,都是第一课堂无法完全涵盖的。这些活动所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很多与课堂中的专业学习没有必然或直接的联系,但是有助于学生促进个性发展、丰富个人阅历、增强组织能力、加强人际沟通、改善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塑造,这些综合素质是学生就业和日后发展所必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既需要第一课堂的教育,也需要第二课堂的锻炼。因此,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牢固树立第二课堂也是课堂的思想观念,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

3.1把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

大学作为社会的人才库,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其三大功能。长期以来,以教学为中心,始终是高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学工作被认为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始终处于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课堂或实验室被当作人才培养的唯一教学场所,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被当作人才培养的唯一途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被当作学生能力考核的最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教师只把教学和科研作为自己的本分,而把参加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看作是份外之事。作为第二课堂重要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仅仅被当作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缺乏科学规划,缺乏专业指导。学生是否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参加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全凭自己的兴趣,对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收效甚微。

当前,各高校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传统教学计划的翻版。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分解、主干课程介绍、教学实践安排、教学计划进度,成为人才培养方案必选内容。而作为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没有得到丝毫反映。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观念的必然产物。

我们认为,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必须把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轨道上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就是要彰显“第二课堂”教育功能,把第二课堂作为与第一课堂并行的教学资源,把对学生非专业技能的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使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存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必须将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至少参加哪些校园文化活动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在何时进行、怎样进行、由谁组织,如何评价,以保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合理衔接。

3.2建立激发教师参与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热情的激励机制

在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很少或者从不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在中国古代书院,教师既是学生的学业导师,也是学生的精神导师和行为导师,这个优良传统随着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日益复杂化和精细化而早已被抛弃,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的科技文化活动被严格地区分开来,教师对参与学生文化活动完全失去兴趣与热情。加之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和科研任务相当繁重,而第二课堂教学的工作量又存在难以确认和量化问题,使得教师很难把指导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

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职业技术院校更应该把第二课堂看作是第一课堂的自然延伸,因为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而应该在实践活动包括校园文化活动中得到锻炼,而这一切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高校必须建立一种激励机制,从制度层面激发教师参与学生文化活动的热情,使教师把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教学科研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此,必须保证教师对专业性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能够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必须保证教师对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等同于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计算。

3.3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体系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第二课堂,在人格塑造和技能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在我们所进行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令人担忧。11.41%的学生在业余时间“无所事事,经常在寝室睡觉或上网,觉得生活很无聊”,21.59%的学生的业余时间是在“谈恋爱、娱乐、逛街”中度过的。对于参加校园文化活动,36.25%的同学表示“兴趣一般”,2.23%的同学“没有兴趣”。在“你认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必要性”问题上,22.20%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可有可无”,甚至还有2.4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即使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还有少数人是为了交朋友或纯粹跟风。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各高校对学生的评价始终以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成绩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所取得的成绩不能得到很好的评价与考核,导致第二课堂缺乏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因此,改革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体系,使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所取得的成绩能够得到很好的评价与考核,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必由之路。

为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以及奖学金的评定提供依据,有必要建立一套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把德育、智育和综合素质发展作为考核项,对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以及道德修养、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活动等方面获得的成绩进行全面的量化考核。

3.4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2002年3月25日,、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发文(中青联发[2002]14号文件),提出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其主要内容就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证工作,以用于记载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课堂教学成绩之外的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产生积极作用的重要经历及取得的主要成绩。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具体包括六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主要反映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及加强思想道德素养方面的表现;“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要反映学生组织和参加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主要反映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主要反映学生参与的文体艺术活动和取得的成绩;“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主要反映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技能培训及其它”主要反映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

素质拓展计划的重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心,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感受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让大学生在参加活动中营造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梳理,明确每一项活动的目标与类别,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不同需求,确定每届学生在不同学期的工作重点,科学规划并合理安排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期有所侧重地参与不同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提升综合素质,稳固职业能力。

3.5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开发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高级形式,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拓展与深化。其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青年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技能,使其最终走上创业之路。

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应该由相互关联的四个层次构成:开设“创业论坛”以激发创业意识,培育创业精神;开展“创业培训”以培养创业技能,分享创业经验;参加“创业竞赛”以鼓励创业实践,展示创业成果;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完善学生创业孵化园,积极帮助学生吸引风险投资,适时推出比较成熟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完成学生创业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转化。

4.结语

基于我们对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延伸培育过程中的意义、途径和方法的认识与分析,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第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把应用型高技术人才作为培育目标,因此,相较于普通高等学校,更应强调人才的“实用价值”,更应重视人才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不可能完全依靠第一课堂来解决,它既需要第一课堂的教育,也需要第二课堂的培养。

第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高校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的第二课堂。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牢固树立第二课堂也是课堂的思想观念,把第二课堂作为与第一课堂并行的教学资源,把对学生非专业技能的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第三,实现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延伸培育的基本路径,一是把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二是建立激发教师参与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热情的激励机制,三是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体系,四是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五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性。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无缝衔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更好就业、更快成才的必由之路。

附注:

[1]http:///article/200804/200804290226.shtml。

[2]《麦可思研究》2010年9月下旬刊(第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