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建筑工程施工实习

建筑工程施工实习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12 15:39: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建筑工程施工实习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建筑工程施工实习

篇1

二、实习内容

参加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方法。

三、实习概况

实习地点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天骄绿苑佳泰小区参加施工实习,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出勤率高,积极向工人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对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工程进行实习操作。实习期间完成了实习任务,达到了实习目的。

四、工程简介

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与本工程有关的资料和设计任务书。

2、建筑和有关工种提供的作业图和有关资料。

3、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采暖通风与空间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XX

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XX

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5)《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范》dbj01—605—XX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7)《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XX

8)《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4、已批的扩建审批意见;

篇2

二、实习地点

xx工程项目部

三、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学完大二课程以后进行的第二次实习,是继大一的认识实习之后有组织,有目的,深层次的实习。学生深入工地现场,与现场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指导,参与实践,全面系统的了解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以及各项管理措施。熟悉工程建设企业的性质、作业特点,以及生产管理的经营运作模式。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整合课堂所学专业知识,深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专业知识和技巧的运用和实务工作的能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意识和职业责任感,为大三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实质性的指导作用,为我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四、生产实习内容

(一)工程概况

1#楼 工程位置:秦皇岛市海港区燕山大街西段河北京秦高速公路管理处院内。

建设单位:秦皇岛京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秦皇岛京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住宅楼1#楼。

建筑功能:住宅

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

建筑层数:地下一层,主体十二层(局部机房及楼梯间十四层)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12108.2㎡

地下面积845㎡

地上面积11263.2㎡

建筑基底面积878㎡

建筑高度:37.95m(主体女儿墙顶)

工程项目设计等级为三级,建筑类别为高层住宅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建筑物使用年限为50年。

2#楼 工程位置:秦皇岛市海港区燕山大街西段河北京秦高速公路管理处院内。

建设单位:秦皇岛京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秦皇岛京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住宅楼2#楼。

建筑面积:住宅为3916.05㎡;下房层为584.68㎡;宿舍为584.68㎡,食堂、办公为696.62㎡,建筑占地面积为1097.68㎡。

建筑层数:6+1层

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建筑高度:19.45m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室内地坪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9.90。

(二)工程简介

建设单位:秦皇岛京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秦皇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安装分公司。

设计单位;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日日豪监理有限公司。

(三)建筑节能设计

1#楼建筑节能 本工程体形系数为0.248﹤0.3

1.屋面保温;本工程采用80厚挤塑板加最薄处60厚1:10水泥珍珠岩作为屋面隔热保温材料。

2.墙体保温

①外墙粘贴40厚挤塑板。楼梯间隔墙外贴40厚聚苯板。

②住户外窗为中空玻璃断桥合金窗,中空玻璃气密性等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分级几检测方法》GB/T7107-2002规定。保温性能等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2规定的检测结果,外窗传热系数不应大于3.0。

③玻璃选用应符合JGJ113-97《建筑玻璃用技术规范》门单块大于1.5平米的玻璃和落地窗1100以下的玻璃均应采用安全玻璃(夹层玻璃厚度大于或等于6.38㎜)。

④钢筋混凝土凸窗及阳台栏板外壁贴50厚单面泰柏板;在施工过程中与栏板一起支模浇筑。地下室顶板铺50厚挤塑板;接触室外空气的阳台底版贴50厚挤塑板。

2#楼建筑节能

1.本地区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划分区域为Ⅱ级

2.建筑物体形系数:﹤0.3

3.屋面保温材料采用100厚聚苯板和60厚水泥珍珠岩,聚苯板容重不小于15㎏/m。

4.外墙外侧抹30厚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楼梯间内墙(与用户的隔墙)内侧抹20厚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下房顶板铺40厚挤塑板保温,钢筋混凝土阳台栏板外壁贴50厚单面泰柏板;在施工过程中与栏板一起支模浇筑。接触室外空气的阳台底板贴50厚挤塑板。

5.外门窗保温性能等级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2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外窗传热系数不应大于3.0。

6.住宅外窗采用中空玻璃,墨绿色断桥合金,下房采用玻璃实腹钢窗,楼梯间采用合金窗。

﹙四﹚主体工程施工

1#楼 1.基础工程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到达工地的时候基础与地下室都已经做完了,都开始了基础以上部分的施工,不过我们还是从图纸上了解到了基础的部分技术资料。该剪力墙住宅楼的基础采用的是长螺旋压灌混凝土桩,桩径为500㎜,桩长在3.0~10.0m。考虑到土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黏土,粉砂,粉质黏土,粗砂,强风化混合花岗岩)及地下水(地下水位埋深5.00~5.60m)的影响而采用桩基础。共有两种型号的桩:一种桩的单根承载力设计值为505KN,主要用于楼梯与电梯间墙下基础主要是考虑到这些部位荷载较大。另一种型号的桩单根承载力设计值为615N。桩,承台,承台梁及连系梁均采用C30混凝土,垫层采用C15混凝土,钢筋采用的是一级钢和二级钢。钢筋保护层厚度:桩为50㎜,承台为100㎜,地基梁为35㎜。其构造要求为:①承台梁上部钢筋应在桩间距范围内搭接,下部钢筋应在桩位范围内搭接,每个截面上下钢筋搭接截面面积不得超过25%(绑扎)与50%(焊接)。②桩伸入承台100㎜。桩钢筋锚固入承台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③现场应进行试桩,试桩数量不少于桩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④承台底及承台侧面如遇软弱土,应全部换填非液化土,夯实系数不小于0.94。

2.钢筋工程

由于是全剪力墙结构的,所以现场钢筋与混凝土是占主导地位的。而钢筋又是重中之重了。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钢筋的绑扎或焊接可以分为墙体(当然也包括柱)钢筋的绑扎,梁板钢筋的绑扎以及楼梯钢筋的绑扎。其中又以梁板钢筋的绑扎和焊接是最为复杂也是最为重要的。现在我就依次把从工地上所看到的学到的知识要点归纳如下了:

①墙体(暗柱)钢筋

剪力墙钢筋可分为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钢筋绑扎时水平筋在竖直钢筋的外侧这样也刚好便于工人施工。而其墙体的拉筋是按照直径6㎜间距600㎜的二级钢来布置的,其设计时是按照两端135°弯钩来考虑的,但实际中考虑到施工的方便在钢筋下料是其一端做成135°儿另外一端做成90°弯钩了。简力墙中又布置有许多的暗柱(AZ),它按其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角柱(JZ)和约束柱(YZ),这些暗柱都是起到进一步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及其稳定性的。暗柱的纵向钢筋采用绑扎或焊接,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要求。而柱的箍筋则在上下两端是加密的,主要考虑到柱上下的剪力都比较的大的缘故。箍筋的摆放也是有要求的,其两个135°弯钩不能在同一个方向上而是应该间隔的布置错位放置,也是考虑到构造要求的。剪力墙钢筋绑扎完毕后还要在下部焊接其长度等于墙体宽度的钢筋条(本工程无特殊说明的,其外墙是200厚,内墙是160厚),目的是支墙模时产生保护层兼起内撑的作用。另外在墙体的水平筋上还的加黑色的橡胶圈即混凝土垫块。

②梁板钢筋

在本工程中的梁有两种:连梁(LL)和悬梁(XL)。现在梁和板的配筋图都采用的是平法标注的方法,大大的简化了图纸量,也便于钢筋工的看图施工下料。在工地上看图纸时,我知道了在平法里面A表示一端悬挑,B表示两端悬挑。梁的钢筋主要在两端的支座处,两端的负筋要布置正确,一般都是两根通长的在另外在两端附加两根短筋。箍筋也必须是在两端加密,加密长度一般是等于1.5倍的梁高。板的钢筋可分为板底钢筋和支座处的负筋。该住宅楼都是按双向板设计的。板底钢筋按两层布置,短跨钢筋布置在长跨钢筋的外侧(即下面),支座处的负筋要布置与之相垂直的分布筋,且布置在负筋的下面。板角处的负筋与负筋相互绑扎而无须再用分布筋。电梯的四周还要按要求布置放射筋呈环状布置。

③楼梯钢筋

本住宅楼的标准层高是3米,故楼梯的踏步尺寸采用的是260×150。楼梯采用的是板式楼梯且布筋采用的是分离式的,这样大大的简化了施工的程序,加快了施工的速度。楼梯的钢筋主要有沿楼梯板方向的板底纵向受力筋以及垂直受力筋的分布筋;平台梁的上部架力筋以及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加箍筋;平台板两个方向上面的板底受力筋(双向板)以及四边支座处的负筋。考虑到施工的方便,在短跨方向上的支座负筋采用通长而不是分开布置这样虽然浪费了少量的钢筋但却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的速度与方便。

3.模板工程

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的浇筑都是采用的胶合板模板进行的,但考虑到成本的问题,也没有采用像金海湾似的大模板,而是用小的模板相互拼接而成的,这样就会在墙上及楼板上面留下拼缝,但这并不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我们可以从已浇筑完毕且拆模的墙体上面能看到许多的孔洞,这些就是在支墙模时对拉螺栓留下来的。在支墙模时在对拉螺栓的中间(即剪力墙的中间)用塑料套管套上,待拆模时对拉螺栓取下来而套管留在了墙里,即留下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的孔洞。后期工人再用水泥砂浆填洞。一定要注意的是水泥砂浆里面必须添加少量的膨胀剂,已防止后期在孔洞周围产生裂缝。模板在支设前必须在其内侧刷一道隔离剂,已便于后期模板与混凝土的脱离,方便拆模。模板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期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所以必须严格的把好安装的质量关。我们在现场看到的楼板上面留下许多的钢筋箍。这些就是当时在浇筑这层楼板的时候将其一起浇筑在里面的。目的是为了支上层模板时用的钢管用固定的位置,保证我们所支设的模板能够稳定牢固。待其拆模后工人再用气割将其除去。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拼缝工人用胶带粘贴好以防止漏浆。而模板与钢筋墙体之间也用橡胶带贴牢防止浇筑的混凝土从接缝处泌出。那么工人又是如何控制他们所支设的模板是垂直的呢?这个就得靠放线员之前所弹的基准线了。我们的技术员在支模之前不光弹出了墙体的位置线,还向墙体的一侧又多放了一条校正线。我们工地上所向外偏移的距离是300㎜。工人就是利用这条基准线用重锤来检测他们所支的墙模板是否竖直而没有歪曲。

4.混凝土工程

我们刚进工地的时候,1#楼主体工程已经做到第四层了。他们打灰就是用泵送混凝土的方法了。刚开始的时候是用泵送车从地面将混凝土送到施工楼面。但我们可以想象泵送车的长臂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当我们的房子随着一层层的往上加高,如果再用泵送车往上送灰的话,一个是压力不够,另外一个就是车的管道没有那么长。所以我们工地上当住宅浇到第九层的时候是利用的地泵车往上送已从混凝土搅拌厂制好的混凝土了。混凝土从搅拌厂被运输车送到工地现场的时候,我们的技术员首先要做的就是检验我们的混凝土是否符合我们的设计要求了。于是必须要做的就是两个工作:一个是混凝土试块;另一个就是塌落度实验。只有在都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泵送。然而我们在现场看到的是我们的实验员一边做着实验,而那边混凝土都已经往上送了。我就想要要是这试验的结果出来显示的是混凝土不合格了那该怎么办啊?或许理论与实际就是差别在这。但现场的监理告诉我们这混凝土从搅拌厂出来一般都是合格的,是不会有多大问题的,要是有也是在误差范围之内的。呵呵不知道这句话是啥意思,好象意思就是说我们做这些实验工作也只是走走程序而已。

混凝土的浇筑首先是从剪力墙开始的然后是板梁。多名工人相互合作,互相配合又密切的分工。工人一边浇筑另外几名工人则忙着振捣。墙体是利用振捣棒而楼板则是利用的平板振捣器。振捣器只是一个初步的整平压实,工人还得用抹子后续抹平,然后在上面加盖一层薄膜,目的是防止水分的过快的蒸发影响混凝土的水化凝结,影响强度。这也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以后放可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没法看到1#楼的屋顶工程,但我从施工图纸上看到里屋顶的具体做法。总的原则就是要做到防水保温的效果。主要的施工方法是铺80厚的挤塑板加2厚的高分子涂膜防水层外加1.2厚EPS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最外面就是2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而楼面装修工程按照部位的不同也有它的区别。主要是从起居室、卧室、餐厅;厨房;卫生间、阳台;楼梯间等几个区域来进行不同的施工方法。但总的施工工艺是不变的,即首先是20厚的聚苯板再在上面加铺40厚的豆石混凝土,而面层则由用户自己处理。只是在局部某些地方如厕所等考虑到防水的要求而多做了一道防水砂浆或多加一道防水卷材。

2#楼 该住宅楼其功能复杂用途各不相同。总体上有下房的停车库以及上面的宿舍。而宿舍又分为单身宿舍(集体宿舍)和已婚的住宅。靠东面还有食堂和物业办工的地方,可以说是相当的全了!整个住宅楼是砖混结构,±0.000以下采用的是烧结页岩砖,±0.000以上采用烧结多孔砖,墙身防潮层置于室内地坪下60㎜处。基础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条行基础,共有五中类型的基础,在三四单元处设置了温度伸缩缝而没有设沉降缝。主体工程中的楼盖,楼梯,构造柱,圈梁以及部分的过梁都是采用的混凝土现浇的。承重墙体采用的是P型多孔砖,局部采用的是陶粒空心砌块。

钢筋混凝土构造要求:①板底部钢筋伸入支座≥5d且不小于120㎜。板边支座负筋一般应伸入梁外皮保护层处。②浇筑板的混凝土时若不得不留施工缝,施工缝应留在贯通横墙内。③构造柱与墙的连接在各种情况下均设马牙槎和2根直径为6㎜拉筋,间距为500,深入墙内长度为1000㎜或到洞口边。④成束电线管竖向置于240墙内,该处砌体改为C25混凝土,做法同构造柱。⑤圈梁兼过梁时:洞口上方增配钢筋且箍筋加密。

(四)现场工程实验

1.混凝土试块实验

做试块用的钢模尺寸为150×150×150正方形。共有六个,分成两组,每组为三个。混凝土搅拌车进入施工现场后,从搅拌车内取出已搅拌好的混凝土放进各个钢模里。注意钢模事先要用汽油擦拭,目的与模板事先涂隔离剂的作用是一样的便于事后试块脱模。往钢模里灌混凝土要分三次浇筑,每层浇筑都必须振捣密实。最后抹平后放在通风干燥处晾干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编号取三块送实验室试压,另三块存根。

2.混凝土坍落度实验

实验用的工具是坍落度筒。先将坍落筒放在平整的地面上,用标杆尺定位筒面高度,然后往筒内灌注混凝土,边灌边振捣,最后用平尺将筒面混凝土抹平,用力挤压筒身后,抓住两边耳环迅速的往上提起后,以散落的混凝土最高点为界,量取高度,读取前后两者差值,即为该混凝土的坍落度。现场的监理告诉我们该工地上坍落度在14~16㎝之间是合格的。

五、个人实结

三周的生产实习已经告一段落,回顾这些天的经历,确实学到了许多实在的东西,也思考了许多问题。此次在施工现场实习,能亲眼看到各个班组的施工过程,能亲耳听到技术人员针对某某问题的讨论,能亲自看到各种施工图纸,这些使自己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基本情况有了感性的认识,也为马上大三课程学习提供了参考方向。以下就为这次实习的一些收获、认识和感想:

⒈通过这次实习,书本上的知识在实习过程中得以消化,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具体的施工程序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巩固了理论知识。比如说对于钢筋加工的过程,构造柱钢筋的绑扎,从前只是听老师讲解和书本上学习,但对于具体操作并不清楚。这次在现场亲眼看到了以后,将理论同实际联系起来就很直观,印象特别深刻。

2.在施工过程中,很多时候实际施工操作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不一定相符合。比如:一根宽300㎜的梁其下部钢筋为6φ25 3/3,在理论上要求保证钢筋间的最小间距>25㎜,但在实际操作时是因为某处钢筋太多而往往办不到。这就需要多年的施工经验积累同理论知识相结合,做出适当的变通。我们必须学好扎实的理论知识,很多东西虽然说都在课堂上学过,可我们还没有学精,没有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资本,不能够学以致用。不管将来从事施工或者设计,都需要我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多发问,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和广泛收集信息。我们生活的四周,许多东西都是值得去学习去思考的。因此,我们需要打下扎实的基本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培养自己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上站稳脚跟。

篇3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作为高职建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普遍觉得课程学习的难度较大,抽象难以理解,甚至片面认为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联系不大。现根据本人多年从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体验,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 一) 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缺乏针对性

现有的教材虽然在编写时调查了当时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但编审和出版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发行时已滞后,不能与学习时的市场情况相适应,同时教材的编写考虑的是普适性,适用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适用于大部分高职学生,不能针对各地区、各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另外,教材的趣味性、容易接受性不强,文字表述较多,插图远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要求,缺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案例,这些缺陷给施工技术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不利影响。

( 二) 教学思想不能与时俱进

目前,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普遍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讲授为主,未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因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及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偏低。

( 三) 教师师资力量薄弱

施工类类课程教师大多数是从工科类院校建筑类专业毕业后直接从事职教工作的,他们绝大多数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但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专业课教师毕业于高等院校,而多数高等院校同样偏重理论教学,致使他们的专业实践缺失。另外,目前高职学校教师待遇不高,从施工一线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难度很大;通过从企业引进外聘教师的方式,虽然从形式上程度上丰富了师资队伍的构成,但是这些兼职教师,虽具备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但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也不如人意。

(四)教学重形式轻内容

很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课时都设置的比较高,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为:1:1,,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却很难实施。很多的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有效的组织,流于形式。另外,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很多院校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图片、动画、视频等各种形式展现施工现场实景,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较为直观的了解复杂的施工工艺。但是这种多媒体教学也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手段,可以起到一定展示作用,但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职业素质的培养效果较差。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各工序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带有显著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实践操作能力和施工管理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为培养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就必须把握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打破原有单一教学手段带来的教学障碍。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专业课教师应从建筑类专业典型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入手,结合所在地区的不同特征与教育水平,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选出最适用的施工技术教材。不断了解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的应用,把这些补充到教材中,充实教材内容,使专业教学内容能与行业同步发展。

建立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体系。针对公开发行教材内容的普适性,难以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利用教科研活动和课余时间,收集有关资料,编写校本教材。编写时可吸收施工企业的技术专家参与方案的制定,并将建筑行业规范、标准、强制性措施等内容融入教材内容,还可与国家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联系起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

(二)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首先,学校应重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当减少他们的教学工作量,定期派专业教师到建筑企业、施工工地实习锻炼,使专业教师真正成为职业教育的能手。并形成长效机制,不是简单的让教师下企业实习,而是让他们融入企业,真正的成为企业需要的施工技术人才。其次,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广泛采集施工技术信息,并给予充足的保障措施,例如,增加经费投入、提供足够的设备、联系施工工地等。学校应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改革过去单方面课堂效果的定性评价为多方面综合评价,定期举办校园职业技能大赛,评选优秀指导教师。通过教师具体的教学成果,作为对教师绩效的考核,拉大收入差距,鞭策后进,赶超先进,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改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是每个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目前,许多学校将过多的资金投入到实验设备中,而很少提高技能型项目实训条件的建设。到施工企业进行实训,是最理想的办法。但是,这种形式成本高,不便于教学的组织。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很难执行。所以校内实训条件的建设才是根本。建筑施工类课程的实训场地,因根据学院学生人数、教学课时量、教学内容等因素综合考虑设置场地容量和进行实训项目的开发。

另外,可以考虑建设样板楼,通过实体展示现场施工工艺,让学生在校内即能感受到施工现场的气氛。通过现场教学,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自学能力,主观能动性差,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如果教师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就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进行教学,例如:多媒体教学、仿真软件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都将提高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我国建筑行业市场前景广阔,需要大量的施工一线技术人员,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办学的根本使命,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作为建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中凸显的矛盾,作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景兰.高职建筑类专业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探析.林区教学.2011 年第 9 期

篇4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民建的概念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建筑材料学、建筑力学、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法规、综合实习等,工民建施工管理是一门应用管理学科,它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在目前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其关联内容比较广泛,所以有大量的问题需要去处理,耗费人力物力及大量的设备。如果想让施工进度能够顺利进行,就务必对工程施工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安全保障措施。

1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目前的工民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安全意识淡漠等缺点。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现场施工,它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但是,有很多的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没有把安全意识摆在一定高度上去重视,其中存在着现场施工人员不佩戴安全帽,安全意识淡薄,往往只重视其客观的经济小议,而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这就给施工管理的安全性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还有,某些施工单位存在着施工资料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工民建施工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重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人员和施工,材料的管理的重要也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都把资料管理当作非常轻微的环节去看待,只是在应付检查而已,这就使得在施工管理当中,没有办法按照原有的计划去进行,只靠经验来判断,缺乏科学的依据,在对待资料的态度上,形式主义严重,脱离实际。施工管理当中,人力不到位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某些工作人员并不具备所要求的技术水平,为躲避监管单位的审查而顶替专业技术人员,出现人证不符的现象。建筑施工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在施工现场,劳动力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控制方面也应该引起我们从业者的高度重视,其也是施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

2高层住宅的施工特点以及面对的问题

我们的城市高楼林立,对我们的生活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目前,学术界对高层住宅也非常关注,并对高层住宅的大量建设展开讨论,而这些争议主要来源于高层住宅的自身特性。发展高层住宅面临的问题;高层住宅是多层住宅建筑向上层空间的变化延伸,并由此对居民生活、城市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有些属于住宅建设的共有问题,有些属于高层住宅面临的特殊问题。高层住宅投资成本大,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于多层住宅,需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疏散楼梯等,因此高层住宅的技术难度和建设投资要远高于多层住宅,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也是高层建筑层数多、面积大、结构复杂等原因造成的。

3加强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做好施工预案

要针对整个工程的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其中应包括: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工序的安排,不同工种的插入时间,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制定出成品保护措施等。工程管理中,要抓住关键问题,使管理处于“受控”状况,才可能达到工期缩短,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长的效果。

3.2规范制度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工民建工程管理中,资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筑项目的资料应该从一开始就秉承着正规化的模式来进行,严格的控制每一个环节,这样做可以避免我们在计划的实施中如果有偏差所带来的措手不及,可以对错误及时的进行纠正。质量管理在围绕着整个工程的进度的,所以,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要落实到人,明确责任,提供可靠的依据。

3.4推行工民建施工目标责任管理

工民建是工作量大,周期长及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工程。所以,作为施工单位来说,一定要按照目标责任管理来进行施工,逐层落实到人,每个环节都要很好的进行沟通连接,保证整个施工的全面进行。如果想让工民建施工顺利完成,我们就要确保目标责任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要稳健的落实。工民建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完善的去针对,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的技术人员和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严格的分清施工人员的职责所在,保证施工的质量控制,以此来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使工程顺利的完成。

3.4建立健全工程监管机制

工民建施工的质量的好坏,还有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对质量的控制方面来说,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由于我们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而导致的施工事故比比皆是,这就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施工的监管机制必须要健全,这是绝对不可以马虎的,要把建立健全施工的监管机制作为一项切实的工作去抓,以此来保证工民建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

3.5做好砼强度离散性控制

施工是造成砼强度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它包括了施工的全过程,即从开始至施工完毕,由于施工情况变动复杂,情况各异。因此,这种施工情况变化大而又不固定的影响因素,是造成砼强度离散性大的主要原因,是以控制施工情况变化来控制砼离散性的关键,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应坚持在施工的全过程之中,可通过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来解决,是属于施工条件的差异而造成砼强度波动的主要因素,也是体现施工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方面。

3.6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技能资质的监管

施工技能水平是国家相关部门对工作人员某项技能水平的鉴定,是技术人员进行相应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为避免施工单位施工中出现人证不符的现象,业主监督监查部门应定期对施工单位人员进行监查,查看工作人员是否为具有相应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对于出现冒名顶替、弄虚作假者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施工人员技能水平的真实性。

3.7加强安全管理,预防一切损害企业行为的事故发生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重点内容,安全监理的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名誉和社会、经济效益。将安全教育工作放到现场管理的重要位置,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现场施工人员失去生命,所以说安全工作是施工企业的命脉之一,现场安全监管人员要时时刻刻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时刻宣传时时监管,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要让每个施工人员都牢记安全守则,人人监督、人人管理,自觉遵守安全规则,保护自己、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4结语

施工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是一项细致的长远工作,它围绕着整个的施工进程,应该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广大从业人员的积极配合,我们都应该恪守规章并有效执行,这是我们有效工作的重要保障。所以,对于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管理,我们要重视细节,努力提高施工水平,才能够有效的提高高层住宅的安全系数,实现建筑施工的有效有序发展,为我们的城市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吴立新.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09(12)

篇5

 

1.建筑工程技术认识实习的重要性

认识实习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增强学生对建筑物构造组成及施工过程感性认识的重要环节,是丰富学生实践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认识实习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认识实习可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可帮助学生了解基本建设的程序,熟悉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接触建筑工程施工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3)提高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树立劳动观念、群众观念,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2.提高建筑工程技术认识实习质量的制约因素

2.1实习基地难以确定

近年来,随着施工企业改革的深化,许多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接收学生实习,视学生实习为企业负担,给学生实习带来了许多困难;不仅如此,由于建筑工程是安全事故的多发产业,许多企业怕学生实习影响安全生产,给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大多数施工企业对实习生都采取了“避而远之”的态度。另外,一般的民用建筑,施工工期都在一年左右,有的甚至更短,于是,每年都必须重新找实习基地。。就现有的实习基地而言,同种类型较多,往往跟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较大出入。因此,难以确定合适的实习基地是制约认识实习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

2.2传统实习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认识实习的教学模式是单纯的现场参观实习,带队教师将学生领到工地一线,让学生自主参观。这种模式虽然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适应施工现场工作环境的能力,使学生接触实际、认识社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制约了认识实习质量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一线噪声较大,使工地技术员现场讲解时多数学生无法听清等因素都会影响认识实习效果。针对传统认识实习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改革认识实习教学模式、探索适合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认识实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认识实习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

3.提高建筑工程技术认识实习质量的方法

近几年,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认识实习过程中,课程组不断研究探索提高建筑工程技术认识实习质量的途径。其主要工作如下。

3.1做好实习动员及安全教育工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认识实习也不例外。实习之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邀请实习中心主任、相关负责人给学生做动员报告,进行安全纪律教育,全面部署实习工作,宣布实习纪律,阐述认识实习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认识实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让他们了解认识实习教学的特点。。

3.2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1)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立稳定的校内实习基地。。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我院花巨资兴建了1:1建筑模型。该模型涵盖了各种基础类别、常见的主体结构形式、不同的屋面构造做法、现行的装饰装修手法以及施工现场的平立面布置,模型内共设置了200多个观测节点。为了便于学生参观学习,我们对模型的各个节点进行了编号挂牌,并对各个节点的构造做法及施工工艺流程做成展板,这样,学生在参观该模型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该节点的构造组成及施工过程。另外,为了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每个节点的其他相关做法及这些做法的依据都可以在电脑查询系统中查出。以利于学生学习该构造的相关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依托广厦建设集团,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东阳是建筑之乡,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阳市的建筑行业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迅速。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施工一线的场景,将认识实习教学课堂搬到工地一线,我院跟广厦集团的分公司——东阳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建筑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建筑公司为学生提供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岗位,学院依据这些公司的需求,适当调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毕业后能够马上上岗作业,真正实习企业需求与学院教学零距离对接。另外,学院为这些施工企业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已达到企业经营和学校办学双赢的目的。这样,企业不再把接纳学生参观实习当成是麻烦了,而是为自己的公司培养后备军,从根本上保证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训条件。

3.3完善认识实习的教学环节

建筑工程技术认识实习的课程目标是接触工程实践,学习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及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顶岗实习打基础。我院学生的认识实习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这时学生的专业课才刚刚开始,他们还不了解专业基础知识,为了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为全面的专业基本理论的一般知识,为认识实习做好基本知识的准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准备实习的有关资料。实习前一周下达实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图书馆借阅与实习有关的专业课程教材,认识实习做好专业知识方面的准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还把建筑工程技术认识实习指导书、实习计划安排表等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实习目的、任务要求、具体步骤、考核要求等,从而更有效地、系统地指导学生进行认识实习。

2)指导老师讲解1:1建筑模型。指导老师讲解模型的总体设计构思;讲解模型内各个构造节点的名称、施工工艺、现在工地一线的其他相关做法、可以在哪些资料中查询到该节点的相关知识;讲解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及注意事项。

3)邀请建筑工地的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跟学生交流。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基本建设的程序,减少现场实习的盲目性,我们特邀实习基地的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给同学们讲授建筑行业的有关知识。项目经理给学生介绍了建筑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及施工管理知识,并用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要时刻提高警惕,遵守施工工地管理规定及校纪,确保实习顺利完成。

4)认真做好现场实习。现场实习是认识实习的核心内容,通过现场实习可培养学生熟悉和适应现场工作的能力,缩小课堂教学与生产应用实际的差距,使学生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适应现场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方法。

5)改革和完善考核制度。认识实习考核内容分为平时考核,实习日志考核和实习报告考核。平时考核依据课堂表现和交流讨论的积极程度给予评分;实习日志依据记录的参观内容及当天的收获与体会进行考核;实习报告则根据报告的格式、内容是否完整、收获体会深刻与否加以评分。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技术认识实习质量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相信通过上述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定会显著提高建筑工程技术认识实习质量,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素荣,李寒旭.提高化工认识实习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77-79.

篇6

文章编号:1671-1009(2011)05-0074-01

建筑工程专业以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学生为目标。实践教学是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一节[1]。

一、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特点

一般说来,按照教学特点来划分,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大体可分为:演示与验证型、工艺操作型、设计型和综合型[2]。

1、演示与验证型实践教学。演示与验证型教学实践包括力学试验、结构试验、房屋建筑学认识实习。

2、工艺操作型实践教学。工艺操作型实践教学一般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建筑制图识图、建筑材料试验、建筑CAD、测量实习、生产实践实习。

3、设计型实践教学。设计型实践教学主要是各种课程设计,如房屋建筑学、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工程预算、施工组织等各种课程设计。

4、综合型实践教学.演示与验证型实践教学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工艺操作型实践教学偏重于学生的动手、接受新知识、开发新技术、创新等能力;设计型实践教学则偏重于培养学生使用文献检索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最后,通过综合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一次大检验。

二、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如果依照以上几种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虽然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一部分内容,但问题依然存在。下面就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1、演示与验证型实践教学。在演示与验证型实践教学中,一些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课本太过于依赖,离开课本就不知如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设计型实践教学。在设计型实践教学中,画图任务一般学生基本能够完成,但总体来说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差,设计过程、细部构造处理等部分完成得不是很理想,不能很好地达到此部分实践教学的目的。

3、综合型实践教学。在综合型实践教学中,管理人员对学生管理的难度比较大,有些学生只是写写实习日记,日记内容缺乏个人的真实感觉和独到见解,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这样就达不到综合型实践教学的要求。

三、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进建议

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能力:

1)适用性。也就是说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快的转业能力,并且能够很快地适应现实工作岗位要求[3]。

2)实用性。实践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还应具备动手、操作能力,这样一来,等到毕业之后,用人单位就可不用培训或者对其略加培训即能上岗,大大地增加了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

3)灵活性。学生应具备准备迎接市场的不同需求的应变能力,专业知识牢固,知识面比较宽广,可以随时迎接市场的挑战。

1、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实践应把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实践过程中。可以把具体的工程施工图纸引入课堂教学,使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提前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工程形象。

2、结合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改进课程内容。结合工程现场施工的要求,增加具体岗位实际操作内容,删减那些理论性过强或已过时的内容,编写具有实践教学特色的教材,让学生更多更早的熟悉实际工程中的岗位需求。

3、综合型实践教学内容再置。对综合型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和开发,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再造,一方面可锻炼学生各项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心理素质,这些素质对在校学生来说将是受益终生的[4]。

4、开展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重视学生职业能力考核,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一人多证”的人才。

篇7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工民建是指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建筑材料学、建筑力学、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法规、综合实习等,而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作为一门应用管理学科,其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需要处理大量的复杂问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动用大量的设备。为了保证施工按质按时顺利进行,必须对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以及在现代化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与安全保障。

一、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施工管理的安全意识不到位。安全是做好建筑施工管理的关键,尤其是现场施工管理,关系到整个工程进程。但是很多部门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未能将这一思想意识放在战略高度强调,使得许多施工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很多人在现场施工不带安全帽,安全措施和意识极其淡薄,这种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对安全方面的忽视和压缩,从而导致施工管理出现安全隐患。施工资料管理不到位。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除了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识别,还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资料的管理。当前,很多建筑企业都把施工管理资料当做可有可无的事情,只有上级部门来检查的时候,才临时应付,或者等一项工程竣工后,开始补所有的资料,从而使得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有效按照计划行事,往往靠经验来衡量,而非科学依据,资料只是形式,脱离实践现实。施工管理人力不到位。建筑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建筑现场施工时,往往劳动力投入较多,故难以对每个施工人员实现有效控制。

二、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应对措施

1.强化意识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建筑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实现“零事故”。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要注重细节,尤其是关于防火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日日抓,天天讲,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

2.规范制度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资料管理是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项目工程的资料管理从开始就应该走向正规化,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控制,从而使得我们的计划和实际之间如果发生偏差,可以及时纠正。另外,质量管理是个长期的任务,要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因此,资料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

3.提高素质加强从业人员培养

工民建施工人员总体上可以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三个层面。针对不同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但总的来说,都要求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具有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我国目前工民建筑工程领域,从业人员素质相对比较低下,实践有余,但理论不足,不能很好地从高度上把握和指导施工管理。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工民建工程企业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将材料组织而创造的。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因此,工民建工程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把培养人才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

三、高层住宅的施工特点以及面对的问题

高层住宅的大量建设,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深刻地影响传统城市的居住格局和景观,形象。近年来,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开发强度和开发数量不断提高,许多城市宣称进入了“高层时代”。与此同时,学术界对高层住宅也非常关注,并对高层住宅的大量建设展开讨论,而这些争议主要来源于高层住宅的自身特性。发展高层住宅面临的问题;高层住宅是多层住宅建筑向上层空间的变化延伸,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并由此对居民生活、城市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有些属于住宅建设的共有问题,有些属于高层住宅面临的特殊问题。

1.建筑设计难度大

高层住宅标准层的公共交通和设备管井占用较大空间,每户公摊面积较多,得房率低于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尤其是塔楼),户型设计难度较大,无法保证每个套型朝向的均好性,北边住宅的朝向、采光、通风较差。此外在高层住宅设计中还需要着重考虑竖向交通、消防疏散等问题,并要考虑设置防止高空坠物的措施。

2.建设成本高

高层住宅投资大,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于多层住宅,需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疏散楼梯等,因此高层住宅的技术难度和建设投资要远高于多层住宅,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也是高层建筑层数多、面积大、结构复杂等原因造成的。

3.公共交往空间不足

通常居民习惯于在地面上进行互动交流,随着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普及,人们远离大地,独居在自家的小空间内,缺乏户外活动的激情,减少了彼此交往的机会。

四、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1.推行工民建施工目标责任管理

工民建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周期一般比较长。这就要求工民建施工单位必须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层层落实责任,抓好各个环节之间的互相衔接,确保整个工民建施工工程的全面推进。

2.健全工民建施工监督监管机制

监督监管机制是确保工民建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也是对工民建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很多工民建施工安全与责任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然而,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监督监管不够到位造成的。

篇8

生产实习是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在实习过程中,我以技术员的身份深入到建筑施工单位,以一个高层住宅小区为实习场所,在项目部技术室主任的指导下,参加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完成了二十二天的实习任务。同时,也为大学毕业后从事工程时间打下良好基础。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武警工程学院住宅小区一期工程C标段

工程地点:辽宁省锦州市武警工程学院南院

建设单位:锦州新奥广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中招兴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

施工单位:中国十冶武警工程学院项目部

计划开工日期:2006年10月5日 计划竣工日期:2008年1月15日

本工程为一个群体工程,共包括9#楼、10#楼、11#楼、12#楼三栋高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30740.16m2。9#楼、10#楼、11#楼、12#楼建筑面积均为7685.04 m2。该工程设计为地下1层,地上15层,建筑高度49.5m,为二级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地下一层为设备库房和车库,地上为15层带跃层住宅;建筑总高度为44.50m;基础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

三、实习内容

1. 地下水处理工程

1)认识地下水运动规律;

2)流砂现象及其防治;

3)临时性地表水的排除;

4)井点降水的设计内容,布置形式以及计算;

5)进点降水系统的施工与管理;

6)井点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7)井点降水工程经济分析;

2.钢筋工程

1)钢筋的种类及外形特征;

2)钢筋的焊接方法及质量要求;

3)钢筋冷加工的方法及工艺;

4)钢筋的绑扎的方法及质量要求;

5)钢筋绑扎的搭接长度要求;

6)各种构件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方法;

7)掌握隐蔽工程记录方法及主要内容;

3.混泥土工程

1)搅拌机的种类,规格,拌和的原理;

2)震动器的种类,适用范围;

3)施工配合比的换算及标志牌的内容;

4)施工缝的留设及其处理方法;

5)混泥土的养护方法及要求;

6)混泥土表面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

7)混泥土工程的质量检查内容;

4.砌筑工程

1)脚手架的种类及制作方法;

2)砌体材料的种类及外形特征;

3)砖墙的砌筑工艺和质量要求;

4)砌筑工程冬季施工的有关规定和方法;

5)脚手架拆除的注意事项;

6)脚手架的清理,堆放和维修的方法及要求;

四、收获与体会

首先说实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也经历过很多的实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紧张的二十多天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比如说地下水处理和混泥土的裂缝原因及处理这两个问题:

我先说说我对地下水处理的见解吧:

当基础深度在天然地下水位以下时,在基础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地下水的处理问题.

一般认为,基坑开挖要具备以下的必要条件:首先保持基坑干燥状态,创造有利于施工的环境;其次是确保边坡稳定,做到安全施工,如果忽视这些必要条件,其后果是严重的。有的基坑积水或土质稀软,工人难以立足,无法施工;有的出现“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塌方,地质破坏;有的内部基坑土体发生较大的位移,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异常情况,都是由地下水引起的。所以,在基坑施工中应对地下水的处理给予应有的重视。

一、 地下水的人工处理

地下水的处理有多种可行的方法,从降水方式来说可总分为止水法和排水法两大类。止水法,即通过有效手段,在基坑周围形成止水帷幕,将地下水止于基坑之外,如沉井法、灌浆法、地下连续墙等;排水法是将基坑范围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排除,如明沟排水、井点降水等。

止水法相对来说成本较高,施工难度较大;井点降水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是—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施工方法,已广泛应用。

 井点降水法,它是在拟建工程的基坑周围设能渗水的井点管,配置一定的抽水设备,不间断地将地下水抽走,使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降低至设计深度。井点法防水适用于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基坑,它有克服流砂、稳定边坡的作用。由于基坑内土方干燥,有利机械化施工,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

 目前国内常用的井点降水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在工程的基坑

井点降水法具有下列优点: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适应性强,可用于不同几何图形的基坑;降水后土壤干燥,便于机械化施工和后续工作工序的操作;井点作用下土层固结,土层强度增加,边坡稳定性提高;地下水通过滤水管抽走,防止了流砂的危害;节省支撑材料,减少土方工程量等。井点降水法已成为目前在含水透水位土层实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篇9

1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地位

1.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强调,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1.2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职业岗位的职业性高等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该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强调人才的应用性和技能性,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要求。为此,教学模式决定其教学内容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

1.3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把实践教学作为沟通理论与技能之间的桥梁,使学生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技能上都能得到发展,这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迈向社会的桥梁。可以说,没有实践教学,也就没有高等职业教育。

2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实践基地建设问题。教学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验基地现有建筑材料试验室、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室、土力学试验室、计算机绘图室等。与鹤壁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鹤壁市建设集团、鹤壁市科信监理有限公司、鹤壁市教育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但由于设备陈旧、部分实验器材不配套,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使得目前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2.2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实训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认识实习效果不好,课程实习及毕业实习,与课程的衔接不紧凑,针对性不强。

2.3实践教学的考核问题。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期末考试以理论考核为主,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2.4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多数教师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部分教师认为组织理论教学容易,组织实践教学难度较大,从思想上、心理上存在畏难情绪。

2.5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还较薄弱,“双师”素质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仍显不足。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其师资队伍应该是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是一支“一专多能”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的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源还是直接分配入校的大学毕业生,这些教师大都“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一线的具体工作经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聘任的兼职教师主要是为了弥补专任教师数量不够,而没有真正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部分兼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对教学内容钻研不深,教与学相脱节,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兼职教师与学校没有隶属关系,学校对兼职教师的管理督导机制不完善,因此实践教学难于实施。

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训练效果不佳,甚至有些关键的实践项目仅停留在“认识状态”,而没有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掌握”。

3 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3.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在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应用性人才。

3.2深入国家大、中型建筑工程公司、监理公司等企业,对从业人员现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对就业岗位进行分析,当然也不可忽视有市场优势的小型企业,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岗位,围绕能力培养把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块。

3.3 注重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双证制”,加强职业能力考核。在加大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双证制”,即在获取文化素质证书(含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的前提下,学生毕业前还应获取土建施工员、土建造价员、材料员、质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和钢筋工、混凝土工、抹灰工建筑技能上岗证书。为毕业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并且在较短时间内能够顶岗打下良好的基础。

4 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把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五大部分,即认识实习、基本技能训练、课程设计、工种操作训练、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彻底改变原有理论为主的培养模式。

4.1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增强学生对建筑物构造组成及施工过程感性认识的重要环节,是丰富学生实践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认识实习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有助于学好专业课,同时对后续专业课学习的重点有所了解。

4.2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课程的验证性试验和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的仪器操作,通过试验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3课程设计。主要包括民用建筑课程设计、工业厂房课程设计、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建筑工程预算与报价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清单报价编制、地基与基础设计、等内容。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际工程结合起来。课程设计应单独开设,单独考核。在考核上尽可能与企业接轨,聘请企业专业学者,尤其是高级技师参与到考核中来,以企业用人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4工种操作训练。工种操作实训是学生在部分专业课结束后,即将全面进入专业课教学之前进行的一次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砌筑工、抹灰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模板工等主要工种实训。学生到工种实训现场,以实际操作为主,掌握各工种的施工操作程序步骤、操作要领,为回到课堂进行专业课学习和毕业实践以及毕业后从事施工一线技术及管理岗位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5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学生综合提高的关键环节。针对不同的学生按照其发展方向安排顶岗实习的岗位,要学生带着任务出去,带着成果返校。实习单位要有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作为校外指导老师,校内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和对新知识、新问题的掌握情况。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开阔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完成职业岗位工作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迅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创造条件。

5 全面实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途径

5.1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充实完善建筑材料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完善后,可完成建筑材料基本性质实验、水泥实验、砂、石筛分析实验、混凝土实验、沥青实验、土的基本性质指标实验、土的液、塑限测定实验、土的压缩、固结实验等;充实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训室,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建筑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测量实训通过模拟建筑工程的定位、放线、抄平、变形观测等工作,培养学生建筑施工测量和变形观测的能力,以适应顶岗实习及就业岗位的要求。

5.2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完善综合实践与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制定校企合作教育互利互惠政策,制定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实习安全管理等系列文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约束校企双方的行为。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企业实践阶段的教学计划,要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综合实践与顶岗实习,使学生学习到在学校学不到或不容易学会的专业知识,掌握在学校不容易掌握的专业综合能力,真正感受在学校的“情境”中不容易感受到的企业生产和文化氛围,最终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的。

5.3制定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实践课程标准。结合理论教学大纲和专业技术技能的要求及专业技能的认知规律,制订实践课程标准,指导实践性教学。

5.4完善并规范实践性课程教学的考试考核办法及教学管理办法,使考试和考核真正达到考出水平,考出技能的水准,且严格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的实现和提高。

5.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派出进修,引进等多种形式,提高专职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鼓励在职专业教师通过参与产学研究、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参加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等形式,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施工现场,每年在施工企业锻炼最少保证达到两个月。

5.6建设一支学术造诣高又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承担学校部分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兼职教师主要来源于施工企业、相关院校、规划、设计单位等,聘请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

6 建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监控

为提高实验、实训课教学质量,应制定出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监控办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控:

6.1检查专业课教师制定的授课计划,看是否在授课计划中安排实验、实训项目,时间上能否保证。

6.2通过教研会论证实验、实训课题能否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学生就业岗位,是否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6.3要求任课教师在每次上实验实训课之前,以书面形式报告给教研室和系教务科,以便教研室教师和系领导进行监督、检查。

6.4通过开展技能竞赛,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一种或几种实践操作技能。

6.5教学管理人员和组织人员要不间断对实践教学进行巡视督察,注重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发现不良问题,及时调整解决。

总之,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对技术应用性、实用性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技能的训练,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紧贴行业发展趋势,抓住机遇,谋求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作者简介:张忠扩(1979-),男,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工程估价研究,(E-mail)。

摘要:随着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推进,工程类学科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从建筑工程估价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学时量、参加学科竞赛、加强校企合作、完善考核方法等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估价;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112-04

随着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推进,工程类学科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建筑工程估价课程作为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等工科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具有专业技术性强、实践操作性要求高、政策法规时效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而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又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好坏,对整个教学效果的影响重大,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至关重要。

一、课程的特点

建筑工程估价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和软件应用两部分。

(一)理论性强

建筑工程估价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程序,采用科学的估价方法,对拟建工程要付出的费用额度作出科学、合理的估计和计算,从而形成工程造价经济文件的活动。工程估价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工程估价的基本原理、工程造价的构成、工程定额的基本理论、工程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编制及计价、工程结算的方法、工程造价全过程的控制等。

(二)综合性强

建筑工程估价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是一门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建筑识图、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工程经济等课程的基础支撑。

(三)实践性强

工程估价的最终成果是形成一套完整的工程造价经济文件,这就要求我们除掌握编制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预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外,还要进行实际操作。工程量的计算与计价要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以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为例从分部分项工程列项、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的套取、费用的计算一步步动手计算,才能估算整个项目所需的费用,并用该计算文件去指导工程建设[1]。只有理论,而不注重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是否真正会做工程造价文件,只有经过工程项目的历练,才能够掌握细节、重点和难点,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实战能力。(四)政策法规与时效性

目前实行的预算定额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也应注意其时效性。预算定额在一定的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发生动态的变化。比如江苏省目前实施的是《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表2004》,具有权威性。但它是参照2004年以前的标准编制而成,显然在套定额的时候不能直接套用,某些具体项要参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水平套取进行换算。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时量少

建筑工程估价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和软件应用两部分。其中工程估价课程设计1~2周,软件教学及应用8学时。课程设计的内容一般是给定一个工程项目让学生编制一份预算书,工程类型及规模的大小对课程设计的效果影响较大。一是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比较短,工作量要适中。工程太大,工作量大完不成,结果草草了事,工程太小,工作量小达不到训练的效果,浪费时间。一周完成一个完整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几乎不可能。而软件应用包括图形算量、钢筋抽样、清单计价三大部分,只讲授8个学时很难完成。软件的应用还要给学生留出练习的时间,且以一个实际工程项目作为实训,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现有的学时安排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

(二)识图能力差

图纸是工程估价的基础资料之一,图纸看不懂就很难根据计算规则正确计算工程量,因此识图是最基础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工程量的计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估价的结果。

随着《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标准图集11G101(简称平法图集)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标注中的引入,不仅给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带来了重大改革,也给工程造价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工程估价钢筋章节的学习中,只是对直筋、弯起筋的长度计算,箍筋长度和根数及板筋数量的计算作了简单介绍,并没有涉及平法钢筋的算量,而且在教学计划中没有安排平法的学习,从而导致很多学生看不懂平法图纸,更谈不上会计算平法规则下的钢筋工程量。因此,识图尤其是平法图集下钢筋算量是难点,也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

(三)存在抄袭现象,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在课程设计时,因时间限制,一般要求学生完成手算工程量的任务,清单计价部分通过广联达GBQ4.0计价软件操作上机完成。

课程设计时,图纸拿到手,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平常一个单独的题目能解决,到了一个整体项目就不知所从,不知道该算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这也反映出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力的不足,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具有紧迫性[6]。

另外,图纸不可能因人而异,这就难免会给一些学习主动性差、基础不扎实、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造成可乘之机。其结果是一个课程设计完成后,一个班级仅有几个不同版本。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避免抄袭。

(四)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课程设计和软件应用上机的考核,一般以平时表现(出勤等)、最后成果表达进行打分。有些学生平时表现差,经常无故缺席但最后成果表达却较好。在最后评价的时候就有可能造成不公平,成果到底是否是本人独立完成很难判断。因此,对于实践环节教学的考核不能仅依靠上述标准评价,还必须进一步完善。

三、解决方法和措施

(一)增加学时量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讲解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6],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实践教学课时偏少。在总课时量增加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压缩部分次要理论教学课时,适当增加一些实践教学课时。对压缩课时的次要内容可以作为课下预习任务布置给学生,不懂的再集中课堂讲解。此外,还可利用课下业余时间学习构造图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不理解的再集中讲解讨论。

1.增加平法图集的学习课时

在制定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时,对钢筋平法知识涉及很少或没有涉及。而面对实施平法标注的施工图纸,学生看不懂图纸,无从下手。因此,在工程估价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入平法知识的教学。平法知识的掌握对钢筋工程量的计算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钢筋工程量占整个工程量计算的1/3以上[2],甚至更多。

钢筋算量的计算要有清晰的思路和计算步骤,如果对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焊接接头长度和钢筋的锚固长度等规定不清楚,很难计算正确。在以往的教学中,钢筋计算部分一般只安排1~2学时,为了更好地学习平法知识,我们将课时量增加至6~8学时,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图集与图纸结合起来学习。

2.增加软件上机教学课时

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是历届学生普遍感觉最难掌握的内容。因此,软件学习的难点也在钢筋抽样软件。上机教学要有针对性:首先选择在建工程的典型图纸,提前发给学生熟悉图纸,然后把上机和图纸及识图结合讲解,寻找需要的信息,给学生讲明白如何输入,为什么这样输入,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参加学科竞赛,以赛促学

开展学科竞赛,通过参加广联达全国算量大赛等全国性学科竞赛促使学生学习应用软件。参加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解决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而且获得了荣誉,为学生的就业增加了优势。

在建筑工程估价软件应用上,学校采用的预算软件是由广联达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广联达工程造价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内容包括图形算量、钢筋抽样、清单计价三大部分。要给学生留出软件应用练习时间,而且以一个实际工程项目作为实训,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弥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对软件掌握的不足,还可利用暑期集中培训提高学生的软件实际操作能力。

1.立项操作

学校在每年的四月份进行大学生实践及创新竞赛项目的立项工作,将该项竞赛以立项的形式确定下来,学校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学生的一切费用由学校报销,提高学习积极性。

2.统一组织

五月份开始动员组织,主要参加人员为工程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学院提供机房,满足学生平时及暑期训练。

3.集中训练

集中训练主要安排在暑期,暑期近两个月的时间,时间相对集中可以进行系统培训。以课堂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图纸、图集为主线,以能力提高为宗旨。以一套在建实际工程项目图纸为例,进行软件操作讲解,让学生掌握软件操作命令,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尤其是钢筋的平法识图,看明白图纸,清楚计算工程量所需要的信息如何寻找。对钢筋的信息输入,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输入,更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输入。学生通过参与比赛集中实训,能够熟练掌握算量软件的操作技能,全面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起点。

4.广泛交流

通过组织参与竞赛,在学院形成一种学习专业知识、钻研专业技能、勤奋向上的学习氛围。大赛组办者还建立QQ交流群,全国近200所院校的学生可在网上交流学习。除此之外,大赛官网还组织专门答疑,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

5.增强竞争

在学习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将参与培训的学生集中培训后在9月份通过预赛的方式选出20%~30%,再单独训练,最终选出参赛选手。通过竞争不仅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营造了比赛竞争的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加强校企合作

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为了贯彻好十二五规划要求,应充分利用企业丰富的工程经验,加强学校与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咨询公司、工程造价事务所等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搭建就业平台。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真正参与实际在建工程项目的造价编制工作,多方位了解工程造价的编制流程及相关细节,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其胜任工作的信心。该项工作可以安排在暑期,时间相对较长,企业也乐意接收,学生又能学到校内难以学到的相关知识。这也是我们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倡导能力为本,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就业等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的实施手段和途径。

(四)严格考核

为了使工程估价课程的实践教学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必须制定合理完善的考核机制。原有的课程设计和软件应用上机的考核方法一般以平时表现(出勤等)、最后成果表达进行打分。这样在中间环节控制上很难把控,成果到底是否是本人独立完成难以判断,因此将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分初期检查、期间检查、课堂上机随机检查、答辩、成果提交五部分综合考核,各部分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初期主要检查图纸准备、工程量计算表、参考资料(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表等)等;期间主要检查出勤、完成进度和实际手算工程量等情况。课堂随机检查主要检查学生上机操作情况,并提问根据操作情况作答。答辩在课程设计和上机结束后进行,针对课程设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成果提出相应的问题,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工程量的计算及计价问题。成果提交主要包括内容完整性、格式正确性、计算结果的差异、装订与书写等。

图1 考核所占比例划分

四、结语

建筑工程估价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倡导能力提高为根本,而能力的提高又体现在动手操作上,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的改革来实施。因此,根据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上改进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对建筑工程估价课程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华岭,温国锋.工程估价学课程建设实践与体会[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8,3,14(1):15-17.

[2]李芸,许长青.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4(4):57-59.

[3]周景阳.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7(11):173-175.

[4]沈巍.新形势下以创新为目标的工程估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0,10(32):4-5.

[5]高云莉,王庆春,姜蕾,许辉.基于实践的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88-90.

[6]张友全,陈起俊,张琳.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7(6):627-630.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evaluation

ZHANG Zhongkuo

篇11

随着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实践和研究成为当前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重点,而信息化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核心体现,因此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职业教育者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作为中职专业教师,结合自己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反思当前的教学现状,探究提高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解决策略,实现有效提高信息化教学质量。

一、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和现状分析

信息化教学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1]。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有目共睹:大容量性能节约时空,提高教学效率;直观性、动态性、趣味性能提高学习热情,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交互性、重复性、针对性能促进分层教学和自主学习。然而反思信息化教学现状,仍有不少问题:教学中滥用教学媒体,重教轻学,缺乏优质资源积累;片面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不合理;不善于运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展教学,信息技术在实训教学的优势未受重视;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对信息技术的主动学习和应用不够。因此如何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二、提高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精选教学媒体,讲求促教助学,乐享网络资源,丰富教学积累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称为教学媒体,是指教学活动中交流、传递信息的技术工具和手段,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2]。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现代教学媒体类型,如何通过精心选择,达到促教助学优化教学效果呢?有国外大学试验表明媒体技术手段应与教学目标和内容匹配,不能片面追求技术性,对于事实性知识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效果相当。因此选择教学媒体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对象、内容和条件,并遵循有效信息、优化组合和最优决策的原则[3]。具体来说,教学媒体所反映的信息要与师生认知结构和教学内容有重叠时才是有效信息;而多种教学媒体各有所长,要优化组合,才能物尽其用;而公式(媒体选择概率=媒体功效/付出代价)是最优决策的依据。因此在选择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时也要讲求性价比,教师应该学习提高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乐于共享优质的网络资源。例如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中传统教学媒体常常难以有效开展教学,而如何精选巧用现代教学媒体就尤为重要。在力学课程“力的平移定理”教学中,运用实验录像能很好化解力学理论的微观抽象性;在地基与基础施工课程“基坑降水”教学中,运用带控制钮的动画课件能方便展示动态的工艺流程;在建筑构造课程“屋面构造”教学中,工地施工视频(图1)解决了学生无法亲历现场和联系实际的矛盾;在测量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仿真操作软件(图2)能有效解决因实训基地不足而难以开展理实一体教学的问题,增加学生真实情境中学习技能的渠道,突破实训学习的时空局限。媒体发展出现了如网络搜索、QQ交流和各类学习辅导软件等学习信息工具,为收集资料、讨论答疑、安排计划等学习活动提供便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建筑识图课程教学中,带有知识提纲导航的导学软件(图3)能通过动画形象地诠释“建筑剖面图形成”的学习难点,而带有视角互动的电脑三维建筑模型(图4)为学生自主探究建筑构造提供技术支持,助学效果明显。作为中职专业教师应多关注职业教育和专业发展的优质网站和信息资源,博采众长。例如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网、筑龙网等。(二)注重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整合信息技术,提升学习效果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主要特点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学习者通过学习活动主动建构知识。基本原则是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能力培养;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习;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设计学习活动;强调“协作学习”[1]。可见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学过程设计,其中学习任务是重点,所以要提升信息化教学效果,就要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笔者恰有2015年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的经历,大赛网站共享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资源,不妨选取同为建筑识图课程的两个作品,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做个分析比较。作品A是中职组信息化课堂教学一等奖作品《投影图》(图5),作品B是笔者参与的三等奖作品《初识剖面图》(图6)。作品A的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手段并不复杂,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能合理有效整合,现代和传统教学媒体互补,教学环环相扣,自然递进,为促进学生的探究性、资源和技能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提供有效的信息化资源,同时教师也借助信息化手段有序推进教学进程,作品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确较为成功。虽然作品B的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手段较为复杂和先进,学生也是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资源和合作学习,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整合较为简单生硬,引导学习作用不突出,学生学习建构过程不够细化,提升学习效果不明显,所以作品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有待改进。(三)完善教学环境,强化实训教学,模拟真实情境,增强岗位技能实训课程在中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理实一体的专业课程更要强化实训教学。实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专业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为顶岗实习做好准备,并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但往往因为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安全管理等制约因素,使得传统实训教学效果欠佳。信息技术发展为职业教育创建了丰富实用的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就是较为典型的。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教学支持系统和教学信息资源系统[4]。因此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教学具有天然的技术优势。具体来说它能实现师生教学资源和外部设备的共享;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实时监控和指导;学习成果的准确记录和科学评价。例如在建筑CAD课程“建筑施工图绘制”的实训教学中,根据岗位要求,以完成“别墅建筑平面图CAD绘制”学习任务为驱动,借助计算机网络教室(图7)的信息化功能、教学广播软件和CAD软件的应用,高效推进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任务,学生共享电子任务书和建筑图;教师广播教学,学生示范讲解;教师监控指导,学生个体答疑;学生任务成果发送等教学活动;无不体现出信息化教学环境对提高CAD绘图实训教学的显著效果。面对目前职业教育中实训教学的困难,校企合作让仿真模拟技术在技能培训的应用受到关注,因此仿真模拟教学也在职教改革中开始探索实践。仿真模拟教学是利用实物或电脑创设各种虚拟环境来模拟真实环境,并根据真实环境中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情况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操作、验证、设计、运行等的教学方式[5]。仿真模拟教学具有节约成本、维护简单、资源丰富、保证安全等优势,能促进自主学习,提高实训效率。例如在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课“塔吊的基本操作”实训教学中,就能利用配套有塔吊操作模拟机的实训教室(图8)来模拟教学。模拟机主要由操作台硬件和学习软件组成,通过模拟技术实现人机互动,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操作训练,达到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学目标,大大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四)尝试网络辅助,提升教学管理,拓展移动学习,延伸课堂教学随着网络和移动通信工具的发展,人们的学习活动打破传统的时空障碍,网络教学和移动学习逐步兴起;面对学习新变化,教育者更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科技发展带来信息化教学的新契机,也必将促进学习型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课程开发对中职校来说存在困难,不过利用网络辅助学习和管理优势明显,许多网络教学软件和校园网络管理平台都能促进信息化教学,不妨积极利用。网络教学软件平台是指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主要具有课程开发、课程工具、评价管理和用户管理等功能[4]。例如在建筑识图课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建筑识图能力,利用企业开发的建筑识图实训评价软件加强学生课外学习。软件分教师、学生和管理员不同用户账号,支持师生同步或异步在电脑上网络登录使用,平台存储强大图库资源;学生能自选题目训练,错题提供知识链接,促进自学提高;教师能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测试;训练测试后及时评分和成绩分析,方便师生对学习情况的了解和管理。又如笔者学校创建的校园数字平台实现了各项事务的集合管理,教师借助平成学生表现、成绩、评语等信息处理,把学生学习和德育表现进行整合,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完善评价体系,形成教学管理档案。如今智能手机不只是通信工具,俨然就是个人电脑,它已成为移动学习的研究热点。移动学习是利用无线网络,采用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无线设备来实现的学习活动[4]。智能手机功能强大,能处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各类资源;实现网络浏览查询和收发邮件等;最重要是能安装应用程序,实现信息化教学获取、交流、分享等学习功能;而手机外形轻巧操作便利,促使它成为理想的移动学习设备。例如在建筑构造课程“墙身构造”教学中,要求学生移动到教室外,完成相应测量调查的学习任务。利用手机适时拍照真实记录调查结果,快速上传网络,并在多媒体屏幕同步展现,促进学习任务实施和评价,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手机应用软件日益完善,例如在QQ群应用中就有作业、群签到、群问问等许多功能,也能实现多人同时语音视频互动;另外学习APP也应运而生,帮助学生自学管理。当然手机的移动学习也要防止学生学习依赖和“低头族”安全隐患的产生,只有合理科学使用,才能真正实现它的学习工具价值。

三、加速学校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在信息化教学中,信息网络技术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技术与资源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政策、法规和标准是保障。高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是理想的信息化教学[4]。因此加速学校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保障,着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包含硬件配套设施和网络资源软件;(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和提升,使教师能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具备处理信息的能力,乃至能支持教学创新改革;(三)继续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总之,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阶段,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5]。职业教育者应该注重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力求从精选教学媒体,乐享网络资源;注重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完善教学环境,强化实训教学;尝试网络辅助,拓展移动学习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对信息技术应用要有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只有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观念革新的有机结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景亚琴.信息化教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2]胡迎春.职业教育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方明建.基于问题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