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安全文化论文

安全文化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19 17:35: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安全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安全文化论文

篇1

1.1.1纳入标准。①所有在2005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发表的关于国外患者安全文化评估的英文文献;②研究所用的测量工具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目前应用最广泛且表现出良好信效度的量表主要有: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SOPSC)以及安全态度调查问卷(SAQ);③安全文化得分用积极反应率表示。

1.1.2排除标准。①调查在社区、基层卫生服务站、居民护理机构、护理院进行;②调查结果只有简单的文字陈述,缺少数据支撑;③调查结果评估的是调查工具的心理学特性,而没有对患者安全文化本身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对应用的调查工具、参加医院的数量、研究进行的水平(医院或科室)以及调查结果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总共检索到4200余篇文献,只有19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有4篇文献只比较了安全文化维度得分;6篇文章只比较了调查对象的安全文化水平;有9篇文章既比较了安全文化维度得分又对调查对象的安全文化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

2.2文献信息提取所有纳入分析的研究在医院和科室数量、使用量表类型方面不同。有11项研究(57.9%)在医院水平进行调查[3-4,1,5-12],参与调查的医院数量从1到741家不等;8项研究(42.1%)在科室水平开展调查[13-21],涉及科室有重症监护室(ICU)[13,15,18,20,21]、心血管手术室[14]、门诊部[16]、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7]、以及产科[20];研究用到的调查表都是根据相应的原始版本在一定程度上修改得到,使用情况统计描述(文献数量,使用频率):HSOPSC(10,52.6%)、SAQ(9,47.4%)。

2.3患者安全文化维度得分比较调查量表均采用Likert量表5点计分法评价患者安全文化水平。正向测试条目中选项为“完全同意”“比较同意”视为积极反应;负向测试条目中选项为“完全不同意”“不太同意”视为积极反应[22]。积极反应率(积极反应数/应答数×100%)越高,安全文化水平越高。13篇文献(68.4%)对安全文化各维度的得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具体情况详见表1、表2。2.4调查对象患者安全文化水平比较15篇文献(78.9%)对不同调查对象间的安全文化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只有10篇文献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假设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3。

3讨论

患者安全文化维度得分情况表明患者安全文化有优势区域与待改进区域之分,而调查对象对安全文化的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水平不同。结果提示,医院进行患者安全文化改进工作时应有的放矢:把待改进区域列为改进工作的着力点,对高危科室、高危职业应重点关注,针对差异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将有助于患者安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篇2

二、提升HSE认识,培育HSE文化理念

强化基础,苦练内功,提高管理认识、责任意识、HSE意识,积极消除那些对待问题和隐患熟视无赌、置之不理的责任缺失现象,对规定和禁令置若罔闻、麻木不仁、不信不怕的心理和态度以及“三违”行为,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执行力度。在工作中我们不怕不会,就怕不学;不怕不懂,就怕不懂装懂;不怕问题多,就怕不敢正视问题、回避问题;不怕有差距,就怕不知道差距在哪里,不寻求办法努力缩小差距。让油气田生产企业领导和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HSE是一种意识、行为和能力,通过持续、扎实地培育HSE文化理念,强化提升安全环保意识和能力;学习先进单位好的做法,夯实管理基础,为企业的安全发展打好基础。HSE体系建设已经从体系初步建立阶段到深入推进阶段,各级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要跟上HSE体系深入推进的要求。

三、开展HSE活动,营造HSE文化氛围

让广大员工树立“安全源于质量、源于设计、源于责任、源于防范”、“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零事故是可以做到的”、“事故事件是宝贵资源”、“良好的安全行为是从良好的安全态度开始的”、“严是爱,松是害,不严不细害三代”、“随意就是害人,认可随意就是帮助害人”等更加符合时代特征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员工的共识,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自觉纠正不安全习惯和行为,使企业安全工作向自主管理阶段发展。组织油气田企业员工及本厂处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教育活动,让员工举一反三,查找自身存在的违章行为,查找自身存在的违章行为,对重点事故案例撰写心得体会;组织管理人员撰写HSE论文;以岗位操作规程、工艺卡片、两书一表、应急预案等基层作业文件为主体内容,小范围、短课时、多方式开展班前班后会活动,班前会讲安全,提醒班组人员进入岗位要注意安全,班后会总结安全,不断提高班组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持续开展“强三基、反违章,除隐患、保安全”大讨论活动和“安全经验分享”活动,让职工从思想上牢记符合时代特征的安全理念,积极营造企业HSE文化。利用会议、学习、网站、电视等各种渠道,大力宣传HSE文化,宣传处罚违章行为,正、负激励并重,报道HSE检查等工作,营造浓厚的HSE文化氛围。

四、推进HSE受控,建立HSE精细管理

油田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努力在综合素质、业务水平、精细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找措施、抓落实。使HSE受控并有效落实。要让全员对“家底”了解,熟悉,做好日常安全环保工作涉及的法规、标准、程序、制度等相关要求,做好日常安全环保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管理方法如系统管理方法、过程方法、风险识别评价方法、PDCA方法、工作前安全分析方法的灵活使用,对本单位存在哪些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要清楚,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工作质量提升,更好地帮助、指导基层单位改进基础管理工作,从而专业管理规范并深入,建立HSE的精细管理。

篇3

2方法

2.1建设非惩罚性的安全文化

Singer等[4]于2003年首先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创造一个“针对系统+非惩罚性”的环境[5]。我院护理部2003年开始建设护理安全文化[6]:①强调非惩罚性原则,鼓励当事人或发现人主动上报。②强调及时报告并积极处理,把伤害和影响降到最低。③注重信息共享,把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处理经验、改进措施在一定范围内通报。④分析不良事件时注重系统问题和环节问题。⑤重视安全教育和防患于未然,努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⑥鼓励上报未遂事件[7],并奖励杜绝未遂事件的事例。

2.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

护理部修订完善了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临床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输血安全制度、预防跌倒管理规范、医用管道标识规范、病情变化报告流程、各类意外事件紧急处理预案等多项制度和流程。同时,在实习生上岗培训、新护士岗前教育、在职教育、护理管理等多种培训计划中设置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培训内容,让各层次护士树立安全观念,知晓不良事件的防范、分类、应对和报告流程。

2.3制订标准化上报表格

目前上报内容包括临床可能发生的护理相关或护士现场发现的所有不良事件和未遂事件,共有7种10类的标准化上报表格,见表1。根据事件特点,各类上报表格的报告内容各有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住院号、护理等级等)、经过描述、严重程度、对患者的影响、处置措施、原因分析等。

2.4规范报告流程

在上报种类中,除了杜绝未遂事件,其余6种护理不良事件一旦发生,规范的报告流程是:①当班护士立即汇报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尽量避免或减轻对患者健康的损害。②立即汇报护士长。③紧急事件、情节严重的不良事件通过电话2h内上报护理部。④其他不良事件48h内逐级上报至护理部。⑤各级护理管理者口头或现场指导当事人处理事件,必要时联系其他部门取得协助。⑥护理部分类登记护理不良事件。

2.5定期分析反馈

对导致患者伤害的不良事件,护理部要求3d内随访事件的处理和后续进展、患者的转归等,必要时连续跟踪事件进展。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所在科室组织护士讨论,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护理部每月、每季度、每年对上报事件进行汇总讨论,从制度管理、制度执行、工作流程、职业道德、主观态度、部门合作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奖惩意见(部分由于当事人违反职业道德、主观态度恶劣或者有意瞒报导致严重后果的不良事件给予相应的处罚)。根据事件分析和处理的情况,必要时与医务处、感染管理科、药剂科、信息科等部门沟通,从医院管理体系上争取保障或落实整改措施。已经讨论过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在每月的全院护士长会议上通报,实现信息共享,使一个人发生的不良事件成为大家共同的教训,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

2.6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与专科护理发展相结合

不良事件的细化分类和深入管理随着专科护理的发展而进行。例如:压疮事件早年只是包含在突发事件中进行报告,被报告的也仅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个别案例。但随着伤口、造口、皮肤护理各专科护理的发展,压疮防范与处理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充实,培训也越来越全面,医院成立了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各护理单元都设有小组的网络成员。压疮及压疮预警成为护理不良事件的一个类别。同样,静脉输液不良反应作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重点关注事件、非计划拔管作为危重症护理小组的重点关注事件而陆续被单独分类,分别予以报告、处理与防范。

2.7开发护理不良事件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2011年依托计算机网络平台,开发了护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统[8]。按是否直接发生于个别患者,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2种节点,一类直接放在电子病历的患者节点下,将其基本信息直接带入表单;另一类放在病区节点下,自动带入填写人、填写病区等信息。再将各类事件在每个步骤中可能出现的要素内容进行分类、罗列,让填报者以选择和文字描述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录入,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根据护理管理的三级体系设计上报、查询、统计的权限,既体现了“非惩罚性”的上报精神,鼓励当事人主动上报,并保护填报人隐私;又实现了逐级审签、处理等功能。“护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统”的开发,让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反馈和管理路径更加方便快捷,数据真实客观而且便于追溯和统计,提升了管理的速度和效率。

3效果

3.1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提高(见表2)

3.2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见表3)

4体会

4.1实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高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

结果显示,实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后,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率逐年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通常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往往能暴露系统、流程或制度的缺陷,及时收集和发现各种不良事件信息对改进系统、优化流程、完善制度具有重要意义[9]。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建立依托于先进的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的培养需要时间,需要所有管理者共同营造[10]。在一种无惩罚的环境中,人们才愿意暴露更多的问题,从而更有利于解决问题。通过加强对护理管理者和临床各级各类护士的培训,保证整个报告系统的落实,保障患者安全。通过完善制度,制订预案,改进医院环境,从制度和系统上努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获取数据和填写,并增加不良事件上报的准确性,因此,提高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

篇4

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可以提高安全物质文化程度。安全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修饰作业环境安全。通常情况下,生产场所周围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和有毒有害物质,如带电设备、高温、尘毒以及高空坠落等等,这些因素始终威胁着修饰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只有将各种有害因素通过保证作业范围、规范作业行为和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等手段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才能为工作者创造安全并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要求的作业环境。修饰工艺过程安全。工艺过程通常指对检修操作等方面的控制过程。工艺过程安全要求操作者做到全面了解操作设备原理、作业目的、相关作业规程和检修导则,并能正确控制好检查项目和测试数据等参数。设备控制过程安全。设备控制过程安全指的是管理好电力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要做到全面考虑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可靠性及稳定性,消除其装置性缺陷。同时,要正确使用电力设备,并对其精心维护和科学检修。

1.2建立健全变电检修安全行为文化

变电检修安全行为文化建设要达到如下目标: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熟练掌握岗位安全知识和各种安全生产操作技能,并能严格进行各类安全生产规程。

1.3建立健全变电检修安全制度文化

变电检修安全制度文化要求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实施和控制管理与物态、心态和行为安全文化相适应。既要建立起各方面、各层次都素质较高的高效运作的工区安全管理网络,又要建立起对各层次能进行有效监督的工区劳动保护监督体系。

1.4建立健全变电检修安全精神文化

要建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精神文化,既要提高员工的保护意识,又要对员工进行安全伦理道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来提高员工的应急安全保护意识、间接安全保护意识和超前安全保护意识,并对员工进行生产作业安全知识和公共生活安全知识等的教育培训。

2变电检修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2.1检修工人

变电站中,电力设备种类繁多,因此要求工作人员拥有专业的科学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水平。高速运行的设备直接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但现实中,变电检修安全常常被企业或个人忽视。比如有些电力企业安排非专业人士去开展工作,或者是有些检修人员对设备的安全问题根本就不重视,在检修过程中,违章现象时有发生。以上这些都会影响工作人员和工作设备的安全,甚至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电力企业和检修人员都必须不断加强安全意识。

2.2检修场地

变电检修工作场地因具有高空、带电等特点常常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巨大威胁,因此,变电检修工作场所也是导致安全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如果工作人员不认真对待工作,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2.3定期检修制度长期实践证明,定期检修制度不但缺乏理论上的科学性,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在这种检修制度下,检修人员往往会对设备的检修工作做不到位,从而对设备的运行、电网的稳定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完善定期检修制度是当前检修工作的重中之重。

3变电检修中的安全控制策略

3.1定期培训工作人员,提高其工作能力水平

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系统且专业化的培训,是为了不断提高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技能和水平,让工作人员具备自保的能力,从而达到安全控制的目的,让工作任务得以顺利地进行。相关领导和负责人应该全力支持培训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给每一位工作人员普及安全知识并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是领导和负责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与此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培训绝不只是简单地向工作人员传授技能,而是要培养工作人员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其有能力灵活解决变电维修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

3.2变电检修工作中出现的情况

变电检修工作主要包含的安全措施有考核、考评、总结、事实标准、上级审核、标准编制和现场勘查等。对变电检修场所勘察的目的是针对现场的危险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更好的保护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测设备时必须要对周围环境断电。得到勘察结果后,可以按照所得数据制定图卡,并让上级领导审核来确定图卡制定是否具有有效性。同时,工作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分工、各司其职,并在变电维修工作完成后积极总结工作经验。

3.3加强变电维修工作安全措施

只有标准化变电维修工作的安全措施,才能标准化变电维修工作的流程。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确保规范和科学化整个管理流程,从而加强对变电检修工作的安全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将危险点扼杀在萌芽时期,降低工作的危险程度,从而使变电工作的安全系数最大化。

篇5

1.2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的适用范围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以上7个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的适用范围不尽相同,研究者多以测评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为目的设计条目内容,较多研究护理人员的安全文化状况,如工具①医院安全文化问卷,②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陈方蕾等[8-9]编制),⑥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姜贺等编制)。明确表示测评医院整体层面(包括医生、护士、药剂人员、技术检验人员、医院管理者)的患者安全文化工具仅有⑤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和⑦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各测评工具的适用对象见表1。

1.3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的测评维度及测量学指标通过比较发现,7个测评工具的具体测评维度数目变异较大,少则5个,多达12个。各工具的具体测评维度见表2。7个测评工具性能的测定方法也不尽相同,其信效度指标也表现出差异性,多以Cronbach′sα系数法检验其信度,使用因子分析法检验结构效度。各测评工具的测量学指标见表3。一份信度系数好的量表或问卷,其总量表或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应在0.8以上,而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应在0.70以上[24]。由表3可以看出,工具②、③、④、⑥及⑦的总体Cronbach′sα系数达到了0.8,工具③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未见报道,工具④、⑥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并未全部>0.7。可见,仅有工具②和⑦表现出较高的信度。尽管如此,信度高的工具未必效度也高,仅能说明有效度高的可能性。效度可以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等来反映,内容效度一般由专家打分评议,是一个主观指标;而结构效度常用因子分析来评价,因子负荷反映了条目对领域的贡献,其值越大说明与领域的关系越密切[26]。常用公共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在40%以上且每个条目都在其中一个公共因子上有较高负荷值(大于0.4)来判断问卷的结构效度[27]。工具②共24个条目,5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9.879%,5个维度的负荷值都在0.4以上。工具⑦中31个条目提取出6个公因子,对总方差贡献率为62.19%,且各条目的因子负荷也均在0.4以上。由此可见,工具②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陈方蕾等编制)以及⑦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2讨论

2.1患者安全文化测评的重要性自1999年美国国立医学研究院(InstituteofMedicine,IOM)《ToErrisHuman:BuildingaSaferHealthSystem》(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构建更加安全的卫生体制)[28]报告后,患者安全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营造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可以改善患者安全,而患者安全文化测评有助于评估医疗机构的安全文化状况,进而能够实施针对性干预以提升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水平,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篇6

2安全文化建设实施力度不够强

电力企业在实施安全文化建设时,没有加大宣传力度,因此,部门领导和员工没有对安全文化建设给以高度重视,从而敷衍安全文化建设。部门员工将安全文化建设看作是搞文体活动、发表安全文化建设文章等,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将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分开理解,让安全文化丧失了原有的活力和生命力。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形式和方法不对,使员工不能发自内心的接受,导致安全文化建设处于形式化状态,并且工作任务重的员工,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执行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要求,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3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随着国家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大唐集团公司在生产过程一直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理念为主导,在企业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工会管理、党群管理和统战工作方面采取了多种策略,以确保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得到真正贯彻和落实。

3.1提高安全文化建设意识,完善安全机制根据大唐珲春发电厂的安全文化建设现状,对生产过程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不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文化建设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机制,才能确保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得到有效开展。首先,强调生产过程中的责任心,以确保企业生产得到可靠的安全保障,例如:以各级行政正职工作人员为安全第一的负责人;以标本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使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考核有理有据、奖惩分明适度;将党政工团、各部门和全体工作人员联系到一起,互相监督、贯彻和落实,从而形成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与此同时,注重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安全风险共同承担的安全文化建设机制,让各部门负责人都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从而做到奖惩有效。只有不断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文化建设意识,才能确保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2加大安全文化建设宣传力度,增强教育效果由于电力行业属于比较特殊的领域,安全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需要电力企业加大安全文化建设宣传力度,针对不同的部门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文化教育活动,加强安全文化知识教育培训,从而严格按照奖惩制度执行,使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真正激发。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教育培训的时候,企业还要制定合适的安全检查评比机制,以有效控制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为全体员工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例如:例举公司发生的安全事故,对事故发生的全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提高员工对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的重视,以做到警钟长鸣,确保生产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进行安全教育时,电力企业可以采用理性灌输、情感启迪、心理调试、言传声教和电话教学等方法,明确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到底,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3.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健全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才能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力不断创新。与此同时,不断健全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制定完善的安全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立法,确保安全文化建设顺利开展。例如:采用定期组织操作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明确安全文化宣传月、安全知识教育月、安全管理检查月、安全生产检查月等,在开展各种安全日常活动、安全演练活动、安全宣传活动和安全报告活动等的同时,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评估,确保安全文化建设的每个环节得到真正落实。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对企业的安全文化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制定最有效的改善策略,促进企业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篇7

加强后勤安全组织机构建设是后勤安全管理的组织保证,加强组织策划、明确安全责任,把安全无事故这个大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建成完整的安全管理网络,形成一种“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单位安全我尽责”的全员意识行为;贯彻落实医院安全责任制,部门负责人及班组长对所在部门和班组的安全管理负全责,对所属人员进行教育、管理、引导,逐渐形成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2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培育后勤人员的安全文化意识

后勤安全文化建设不能仅依靠管理者们独立支撑,必须依靠后勤人员的共同参与、共同认知、共同努力,并需要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加强安全教育,提升教育效果。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核心与灵魂,是安全生产理念的升华,“安全为根基,文化来铸魂”,引导和启发人们从生命价值中体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人们参与其中得到启迪,受到熏陶,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浓厚氛围。

2.1岗前培训应加强安全文化培育力度在社会化人员进入新环境时,人力资源部门不仅应安排岗位技能、服务技巧等培训课程,还应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行为安全文化的灌输,树牢“安全生产第一”的意识,使后勤社会化人员潜意识融入到医院文化氛围之中,确立基本的安全观念。

2.2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文化就是培养习惯,让习惯成自然。安全生产是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营造“安全文化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氛围。首先从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入手,事关自己的利益,员工容易接受和理解,也就能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如水、电、气的安全管理,稍加不注意,必将酿成大祸。同时广泛进行安全法规、安全知识的宣传培训及安全事故的模拟演练,必须使大家清醒认识到,安全生产已经提升到法律的高度,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就是违法行为。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医院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不同部门,不同人员,要实现医院安全服务,医院各类人员必须协调一致,医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必须各负其责,实行安全责任制,对下属安全负有管理责任。同时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强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改变传统模式中存在着部门管理人员不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却只在出现问题后推卸责任的现象。

篇8

二、持续性的安全培训工作

1.国内的提前培训

在出国前,企业要做好员工的安全培训与外事培训工作,包括安全技能、防恐知识等多方面的培训。在安全培训上,要尽量避免宣传一些比较难比较深的知识,而是要突出实践操作技能,通过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案例向员工讲解什么是风险,怎么样来发现和防范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施工中出现意外该如何处理。同时还可以同通过一些照片、视频将违章操作及其后果直观地展示给职工,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方式让安全宣传变得更高效。要员工切实做到,在操作中,所有的动作都是规范的动作。防恐技能也是外事安全培训的重点内容,出国前,要让员工充分意识到国外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将安全二字刻在他们的脑子里,落实到他们的行动中。

2.国外的后续宣传

国外的后续宣传包括对国内员工出国后的安全宣传以及对当地员工的强化宣传。出境以后,对于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安全培训力度要随之加强,让员工适应、了解驻地的工作环境,根据每个人的岗位弄清职责,可以让他们与越南当地的员工进行定期交流,了解当地社会的安全常识,他们可以交给越南员工技术上的安全知识。海外项目一般都会雇佣大量的当地劳动从事一些技术性不是很高的劳动,由于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当地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和艰难。对于这一部门人员,我们可以采用一对一指导的方式,手把手的培训。在他们之中选择技术掌握较好沟通能力较强的作为班长,进行辅助安全培训工作。

3.注意项目建设的安全规律

在水电的项目建设中,尤其是注重影响安全因素的规律,这样才能使得安全培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大坝建设中季节对于安全影响较大,雨季来临时施工的危险系数会随之上升。在越南松邦4水电站建设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工程普遍延期,后期进入紧张的抢工阶段,而抢工阶段往往是安全防范的重中之重。此外,由于中国籍员工常年在海外工作,远离故土,尤其是在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期间容易思乡,情绪的波动容易造成施工时分神从而带来安全隐患。这些都是需要企业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时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三、安全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最好的安全措施是预防,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将项目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企业在施工之间对于项目中可能产生的危险要进行一个评估,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可能存在的隐患。例如安全方面可能产生洪水、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威胁大坝建设的安全,也可能因为温度、湿度控制不到位使得混凝土浇筑存在隐患,护栏施工通道的畅通会影响工人的施工安全,环境方面建设大坝必然会对周围的植被等造成一定的破坏,这些都是企业需要事前应对的问题。例如八局在接受水电站的建设时,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碾压混凝土施工的经验,但是依然对越南旱季40度的高温进行了试验,获得了业主方与监理方共同的认可。由于引水隧洞延期十个月,必须日夜赶工,而赶工期间是最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国际部门在施工之前,就对施工计划进行了调整,用3台钢模车替代原来的两台钢模车,将施工强度提升到了13仓。这样的改变在保证工期的同时也对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作出了保障,通过技术来预防赶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再好的预防措施与安全制度也难免出现临时情况,因此,企业还要做好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包括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一旦出现临时情况,企业要能够有准备,不能是措手不及。对于工人的安全问题,企业还要准备好急救实施等应急处理设施,尤其是越南夏季温度高,要做好防暑的安全工作。越南某某水电站的建设中,对于施工安全的应急处理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2012年初,在施工中发现左岸地质缺陷。当时,水电站的建设正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各项工程都存在工期延误,如果处理不当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施工方一方面要保证其他工程的工期,一方面要保证大坝建设的安全与质量,还要满足防汛的要求。面对这样的难题,联营体采取了左岸开挖继续,大坝浇筑后再进行地质勘探和二次开挖。这样的应急处理方案即保证了工期,也保证了没有因为地址缺陷而影响大坝的安全与施工安全。

四、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建设

1.打造人性化的工作生活环境

管理层必须认识到,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都决定着工人的生产能力与安全防范能力。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工人休息不好,那么在工作中就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为员工提供人性化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联营体将施工场地分为作业区、生活区、办公区三个部分,并保证作业区与生活区之间的距离。做好生活区的绿化建设,做好生活区尤其是食堂的卫生工作,每天对施工场地进行降尘、减噪处理,保证生产人员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以更安全的状态投入生产。

2.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

很多安全问题都是由于高强度加班引起的疲劳,尤其是在赶工期间。因此,企业必须要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避免超时工作。高强度的加班不仅工作效率低,也很不安全。尤其是水电建设这样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工作,一旦精力不足,各种事故也就不远了。联营体考虑到越南夏季的高温,千方百计为员工调休,最大限度保证员工休息。

3.强化管理,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我们在办公区设置了专门的医疗室,配备专门的医务人员,在作业区也配备了医疗保健箱,一旦有工人生病或者出现安全事故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理。对于施工现场的材料要按规则整理堆放,定期检查,避免因为管理不善而出现安全问题。施工现场都要设置安全标语,放置醒目的安全提示牌,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设置安全布置图。此外,还要做好防火安全工作。联营体成立了专门的安全防火领导小组,针对作业区、生活区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的防火设置,由专门人员对这些防火设施进行保存和检查,保证这些设施随时可以使用。

篇9

(二)宣传贯彻安全文化建设,抓细节、强化责任,注重培养员工安全行为习惯养成。

篇10

2安全标准化与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关系

2.1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起源于安全文化

一个企业的生产方式跟企业中每个人的关系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一个企业需要有一个安全的文化理论文化来指导和规范企业中个人的行为活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把安全的文化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就产生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是人,关乎到每个人的思想和意识,它需要靠人的自觉性和高度的认知。要做到这一点,不能用简单的规章制度、奖励惩罚来解决,而是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有一个质的飞跃。每个员工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企业的培养,同时一个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建设也需要每个员工文化素质的提高。

2.2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现安全文化

与社会文化不同,安全文化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用文化来引导人们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手段,他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安全文化强调规章制度的明确,要求安全基础管理要相对的扎实,如果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齐全,原始记录不够明确,那样是不行的。其次,安全文化还强调现场的管理,例如,一个企业在工作中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注重工作现场,必须要创造一个拥有各种安全标志、标语、整洁以及安全通道畅通无阻,没有妨碍物品的现场环境。

2.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内容中看,进行这项工作的主要作用和目的是由于其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即其将企业中的员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核心,希望通过文化手段的运用来使企业中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被激发,认识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并自觉自愿的遵守企业的相关规定和规范,是一种极为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这不仅是一种涉及内容较为广泛的管理思想,而且其内容有十分具体,具有极佳的人文性与科学性,能够将人的行为与思想联系到一起,具有较好的时效性与操作性,对于企业安全文化的深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可以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但是一种思想精神,更是一种企业文化。

篇11

2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理论模型的提出

考虑到建筑行业本身的内在特殊性,对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也更为复杂。因此,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模型,期望从模型要素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上来揭示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内涵。Geller[3]提出全面安全文化模型(TotalSafetyCultureModel),将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和技术三者联系起来,并包含了人、技术、组织和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该模型中,将“人的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作为安全文化的基本框架以此描述安全文化的构成。但是,该模型并没有对这3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Bandura的相互决定论,Cooper[4]提出安全文化交互模型(ReciprocalSafetyCultureModel)。该模型包括主观的心理因素、实际的安全行为以及客观的环境/情景特征3个要素,主观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安全氛围调查问卷来评估,实际的安全行为可以通过行为观察并对比行业安全行为标准规范来评估,客观的环境/情景特征可以通过审查安全管理系统来评估。通过这3个测量方法,分别对安全文化的3个构成要素进行定量研究。相比Geller[3]的全面安全文化模型,Cooper[4]的交互模型对原有的因素进行了定义,在原来的环境因素中增加了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情景因素,并且承认这3个构成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是安全文化理论研究的经典模型,为建设工程安全文化交互模型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全面安全文化模型和安全文化交互模型的基础上,Choudry等[5]提出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环境的建设工程安全文化模型(TheModelofConstructionSafetyCulture)。相比前两个模型,Choudry等提出的安全文化模型把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作为3个研究指标,这3个指标既可以单独也可以组合起来进行现场测评,以此对建设工程组织的安全文化进行多层次定量分析。由此,对于安全文化的探索既可以通过研究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安全管理系统这3个因素的分别作用,也可以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这为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由于模型本身的建立并没有强调对于建设工程特点的研究,这限制了模型在建设工程上的直接应用。

Fang等[2]提出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安全文化交互模型(SafetyCultureInteractionModel),见图2。相较于之前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的提出综合考虑了建设项目组织临时性强、项目参与方众多、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性、环境动态多变等特点,体现出建设项目最为重要的3个参与方:业主、承包商和分包商在建设项目安全行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交互动态性,将认知、行为和环境作为建设项目安全文化的架构,在每一构成因素中均涉及管理层面和工人层面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分析,并且可以概扩性地描述建设项目组织的安全文化嵌入组织运转过程和安全管理系统的方式。此外,通过选取新加坡的铁路项目和高速公路项目案例,验证了SCI理论模型在实际建设项目中的有效性。虽然,SCI模型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其所得出的实际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为建设项目安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对于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实证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3建设工程安全文化内涵

3.1安全氛围

Zohar[6]最早使用安全氛围的概念,描述了工人对特定时间下组织环境中安全的看法和态度。对安全氛围这一概念,学术界大致有两类看法:一类学者认为,安全氛围是IASAG于1988年提出安全文化构成因素的一个子类[4,6,9,13];另一类学者则认为,可以通过对安全氛围的测量来反映实际安全文化。对于第二种观点,很多研究学者并不认同,以Cooper[4]为代表,他认为安全氛围调查不能体现安全文化概念复杂性及多元性,因此无法全面地反映安全文化。对于安全氛围的测量方法,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调查(调查问卷或结构化访谈)的方式,但是不同行业对于安全氛围的研究维度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Flin等[7]对18份不同行业的安全氛围报告进行研究指出,各行业最常用的6个“主题词”来研究安全氛围:管理(72%)、风险(67%)、安全管理系统(67%)、工作压力(33%)、工作能力(33%)以及安全规程。本文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梳理出有代表性的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研究,见表1。通过分析和总结可以得出,不同学者研究得出的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具有很强的共性,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对于同一个行业而言,探索一个共同的安全氛围维度是可行的。但是,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研究者应科学、合理地选取安全氛围维度,以此保证安全氛围调查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3.2安全行为

大多数学者对于安全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安全参与行为和安全遵守行为两个方面[9,13]。测量安全行为的方法通常是自陈法和观察法,也就是所谓的主观指标测量和客观指标测量。针对目前大多数研究学者对安全行为测量所采用的自陈法存在偏差较大的问题,通过经专门培训的观察员对实际的安全行为进行观察,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因此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对安全行为的分析主要基于行为安全理论(BehaviorBasedSafety,BBS)和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基于BBS管理方法,设计BBS在建设项目中的实施流程,可以测量并提高安全行为。该程序一个重要特性在于其输出的数学性质,根据BBS程序给出的安全行为分数,可以对现场的安全行为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以此作为基准来改进员工的行为[5]。基于TPB理论,开发不安全行为因果关系模型(CausationModelofUnsafeBehaviors),可以作为因果分析的工具来调查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特别是管理因素方面的原因。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建设项目中应用因果关系模型进行因果分析,有助于BBS程序在建设项目中的实施并获得持续性的安全行为提高效果[2]。

3.3安全管理系统

安全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对安全表现进行计划、实施、监督、审查的系统过程,以此评价安全文化模型中的环境因素。一个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一般包括安全政策及其目标、安全标准及其目标、工作计划和组织、应用和一般性操作实践、监测、反馈和审核、纠正措施、再次审查以及持续改进[5]。在此系统中,包括所有用于现场操作安全管理的政策、目标、角色、责任、岗位职责、规范、标准、交流、过程、步骤、工具、数据和文件。并且,可以通过建设工程现场特定的安全计划对工人的作业环境进行评价,通过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文化的环境特征进行审查。

4安全氛围与安全行为的关系

基于对建设工程安全文化内涵的总结和分析,就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这3个方面,对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关系的认识与理解,是研究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关键,也是学者们亟于解决的问题。近些年,研究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构建一个积极的安全氛围,可以显著提高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而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组织的安全绩效。目前,学术界对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关系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统计学方法论证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作用。很多研究者已经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预测作用,并把安全氛围称作是安全行为的“预测器”(Predictor)。例如,Mohamed[10]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施工现场安全氛围维度和安全工作行为的关系,证实了安全工作行为是安全氛围的结果。其中,管理层对安全的重视、非惩罚性安全办法会促进员工间对于安全问题更加自由、开放的沟通,以此形成一个积极的安全氛围,并进一步提高工人对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寻找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Neal等[13]通过对组织氛围与个体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安全氛围通过知识和动机这两个内在变量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此外,他还指出知识更多的是影响安全参与这一行为,而动机更多的是影响安全遵守。然而,目前学术界关于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较少,这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建立安全氛围评价指标。很多研究者试图从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关系出发,研究安全氛围各个因子之间的权重关系,以此建立安全氛围的评价指标。对此,一些研究者做出了尝试[9,10,14],尽管迄今未成功建立起建筑业的安全氛围评价指标体系,但是以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关系的研究为出发点,是探索安全氛围各因子权重系数的一个可行途径[14]。同时,一些研究也发现,安全氛围与安全行为间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作用,反过来,安全行为也会影响到安全氛围的形成。例如,工人的安全服从行为和参与行为能促进良好的安全氛围的形成,进而影响个体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动机[13]。因此,通过对员工在安全行为上进行引导,将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和认识,进而形成一个积极的组织安全氛围。目前,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了安全行为对安全氛围的作用,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相互作用。

5结语

(1)在建筑业,积极的安全文化对于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绩效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内容包括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3个要素,安全氛围反映了主观的心理因素,安全行为反映了实际的安全工作行为,安全管理系统反映了客观的环境/情景特征,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安全文化的范围。

(2)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各有其特定的测量方式。大多数学者对于安全氛围的测量采用调查的方式,针对管理层的调查以结构化访谈的形式为主,对工人的调查以结构化调查问卷的方式为主;对安全行为的研究可以通过应用BBS和TPB理论,设计具体的BBS流程,结合不安全行为因果关系模型,以此分析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中的管理因素,并有助于在建设项目中实现BBS程序对安全行为的测量和提高作用;通过安全管理系统对安全表现进行计划、实施、监督、审查等系统过程,以此测量建设项目组织的管理环境,并且,通过项目具体现场安全计划(例如,施工方案)可以测量建设项目工人的作业环境。

(3)通过对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研究的总结和梳理可以发现,学者常用的安全氛围维度为:管理层的关注、监督和支持、制度和规范、员工的参与、沟通、工作压力、风险、安全施工的能力8个因素。由此看出,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探索建筑业共同的安全氛围维度这一研究方向在理论上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