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8 05:09: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概念模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数学模型的构建
数学模型看似和生物课程间没有任何联系,学生也很难想象数学模型的构建对于生物教学的辅助效果.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对于课本知识的挖掘不够深入,对于数学模型的应用缺乏灵活性.对于生物课本中的有些知识点,数学模型的构建能够发挥积极的教学辅助功效,能够增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体会.高中生物课程中涉及一些并不复杂的运算,对于这类知识点数学计算并不是难点,然而,找到正确的数学模型却是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因此,在知识讲解以及日常训练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数学模型构建能力,要让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有更透彻的体会,并且能够熟练地应用数学模型来解答实际问题.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很多难点知识都可通过数学模型来化解,如酵母菌呼吸作用过程中随氧浓度变化所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之间的变化特点、恒定温度条件下测某植物随光照强度变化所释放或吸收的CO2、种群的“J”型增长与“S”型增长、单因子因素与多因子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构建数学模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也使学生认识到在生物学中有许多现象和规律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借助具体问题的讲解来培养学生的模型构建能力,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这也是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难点问题的一种能力训练.
三、物理模型的构建
物理模型的构建是生物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模型构建形式.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以图画或者图表的形式来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意识到相关知识点间的联系,并且让学生形成更为完善的知识架构.物理模型的构建适用于较为复杂、知识点密集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内容通常是教学中的难点,而物理模型的构建则能够很大程度帮助教师突破这些教学难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知识点间的关联.以图画形式构建物理模型相当普遍,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转录与翻译、噬菌体侵染细菌等过程模型,各种细胞器结构的静态模型,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等.通过多次模型的构建,学生养成了一种思维习惯,凡遇抽象的结构或过程,都会尝试用简易的图画帮助理解、思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识图能力极为重要.图表是生物科学研究成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所以在生物高考中经常会看到考查学生读图、识图、析图和绘图能力的各种试题.正是因为如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深化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不仅能够为知识教学提供辅助,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之一,数字化校园是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新建学校或学校搬迁、扩建、合并等原因,需要做数字化校园的整体设计。有些学校建设资金充足,能够一次性建完规划中的大部分内容;不少学校考虑到持续发展、设备利旧等原因,做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尽管各个学校采用的建设方式不同,如果借助一个概念模型,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很快被学校各层次的用户所理解,收集到的用户需求精准度高,由此基础做出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设计更能体现学校特色。
1 数字化校园概念模型的构成部件
数字化校园建设涉及学校管理体制、安全机制、校园文化、教学过程、科研活动、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从系统工程角度看,它包括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行维护等过程;从规划设计角度看,它分为内容建设(ICT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业务应用系统、用户培训)、安全与制度、运维服务、人员与经费保障等,是数字化校园概念模型的主要部件,图1是数字化校园概念模型的部件构成图。
2 概念模型中各部件的作用与关系
2.1 经费保障是前提
需要学院的顶层设计定位,如果它是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部分,需要做数字化校园概念模型设计,经费保障应归类到学校办学基础设施科目。
2.2 安全与制度是支撑力
安全保障更多强调学校现存的安全体制如何延伸到数字化校园里;制度建设则是业务应用系统推广之后,学校进行管理流程再造形成的保障制度,这是一个建设过程难度大、时间跨度长的环节,但最能体现并固化应用效果的环节,也是容易造成项目失败的环节。
2.3 内容规划是特色校园的体现
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包括数据中心、管理一体化、教学过程信息化及服务一体化,数据中心应有数据管理平台、统一认证、个人服务、信息门户、站群管理等;管理一体化有OA办公、教务管理、学生工作、科研管理、招生管理、就业管理、资产管理、人事管理、校友管理、图书管理、实验室管理等;教学过程信息化应有网络课堂、课件制作、教学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展示、学生成长管理等;服务一体化有校园电子商务、校园一卡通、BBS论坛、后勤网上报修等。各个学校建设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概念罗列、用户申报;轻重缓急、技术排序;经费多寡,校务决策”的原则。用户申报环节,体现用户对信息化需求的迫切程度;技术层面根据系统关联性和用户申报表现的响应度,对申报内容做个排序;学校会务会议根据当年经费情况给予安排建设。技术排序的指导思想应是ICT硬件设施先行,同行的应有数据中心的硬件系统,如果经费紧,可先考虑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部分;其次是数据中心的软件部分,即业务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然后是业务应用系统;最后是项目或子项目建成之后的用户培训。培训前,由业务系统管理员将工作流程注入系统,伙同技术支持人员做抽样的运行测试,按工作流程培训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实质为管理岗位上的各个工作人员。
2.4 技术选型决定数字化校园的稳定性
技术选型分为ICT硬件设施的解决方案和数据中心的软硬件解决方案,业务管理系统可以是不同厂家产品,应能够与数据中心做数据实时交换。ICT硬件设施的核心是校园网络,如果光纤管道资源较充足,安全监控、广播电视等占据带宽较大的业务,将它们与校园网络的传输通道分开,留充足带宽给校园网运行应用软件及将来的发展。为了环保和节省电力,数据中心的硬件解决方案应选择虚拟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如果经费充足,可选做数据中心的灾备恢复系统;数据中心的软件系统,即数据管理平台,处理着来自不同应用系统的数据推送与接收,应考虑处理的数据库类型尽可能多,便于兼容将来更多的异构业务应用系统。
2.5 运维服务是建设成果的技术保障
运行维护是数字化校园应用效果的技术保障。运维需要人员和经费,从规划设计开始就应派人员跟随,建成之后的数字化校园可以接手做运维;运维经费跟建设经费同等重要,应在规划设计中预先测算出运维经费的比重,尽量放在学校稳定来源的科目中。运维是一种服务,服务流程需要制度和规范去约束。如果数字化校园的设备设施、数据处理系统、软件服务等种类多、数量大,则考虑引进IT运维规范标准如ITIL,建立起基于服务台的运维服务体系。
3 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模型能够帮助学校快速建立起建设的概念,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到达不同层面的用户群中,在学校内达成共识,有助于建设目标的精准定位,减少培训推广的阻力。
参考文献:
[1]张春梅.突破数字化校园应用瓶颈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08):69-69.
[2]孟凡立,陈荣,徐明.高校虚拟化数据中心建设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2):62-66.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4-0787-03
A Bi-temporal Conceptual Model Based on UML
LI Na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3, China)
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of database, the management of temporal inform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lthough some tempor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TimeDB, have been developed, there are insufficiencies in current temporal data models. Based on BCDM model, this paper propose a conceptual model UTCM by extending the class diagram of UML, which can the conceptual modeling of temporal inform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mporal database on traditional DBMS.
Key words: temporal database; BCDM; conceptual model; UML; UTCM
信息系统的发展对时态信息处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某些系统中,信息的时态性还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此人们提出了时态数据库的概念。所谓时态数据库,是指能够处理时间信息的数据库,它不仅存放对象的现状,而且存放对象过去的一切状态,并且可以根据对象现在和过去的状态推测其未来可能的状态。首先,时态数据库具有动态性。它不仅可以记录数据库操作的历史,也能记录数据库中实体的发展历史,使系统和现实世界保持一致。其次,时态数据库具有全面性,它可以提供任何时刻任何时间段的数据,从而记录最真实的现实世界。
目前时态信息技术仍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还没有统一的时态数据模型和被广泛接受的商品化时态数据库。如何利用已有的成熟建模技术和商品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对时态信息进行建模和管理,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用价值。本文在UML类图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支持时态信息概念建模的概念模型UTCM(UML based Temporal Conceptual Model)。UTCM对UML类图进行扩展,支持对时态信息的概念建模,还具有易于在关系数据库上实现的特点。
1 时态数据库基本概念
1.1 三种基本时间
用来记录时态信息的数据称为时态数据,记录时态数据反映时态信息的数据库就是时态数据库。时态数据库中包括三种基本时间[1]:用户自定义时间,有效时间和事物时间。
用户自定义时间(User-defined Time)是指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理解定义的时间。例如,当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了一个“生日”类型的属性时,这个时间就是一种用户自定义时间。
有效时间(Valid Time)是指一个对象或事件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并保持的那段时间,它表明了一个事实在现实世界中在什么时间期内是有效的。
事务时间(Transaction Time)是指一个数据库对象进行操作的时间,是一个事实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时间,它记录着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历史,对应于现有事务或现有数据库状态变迁的历史。
1.2 时态数据库
根据对时态信息的支持能力的不同,时态数据模型[2]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仅支持有效时间;2)仅支持事务时间;3)既支持有效时间,又支持事务时间。
双时态数据库(Bitemporal Database)[2]:既支持事务时间又支持有效时间的数据库称为双时态数据库。双时态数据库由时态关系组成,其时态关系是一个四维结构。其中两维是属性和元组,另外两维是事务时间和有效时间。
1.3 双时态概念数据模型BCDM
BCDM(Bitemporal Conceptual Data Model)是一种支持有效时间和事务时间的双时态概念模型[3]。BCDM模型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实现时态数据的语义,而不考虑数据的存储和数据的表示。
在BCDM模型中,时间域是由有效时间和事务时间构成。其中有效时间域VT的形式定义如下:VT=[VTStart,VTEnd]表示元组在时间域[VTSTart,VTEnd]中有效,其中VTStart表示元组有效的起始时间,VTEnd表示元组有效的终止时间。 [VTStart,Now),表示有效时间一直持续到当前时间,Now为一个特殊的值,表示事务的有效时间到当前时间都一直有效。事务时间域TT的形式定义如下:TT=[TTStart,TTEnd],其中TTStart表示元组录入数据库的初始时间,TTEnd表示元组发生改变的时间。 [TTSTart,UC],表示当元组发生改变时,事务时间域的终止时间就由UC改为元组发生改变的时间。UC(Until Changed)是一个特殊的值,表示数据库中的数据在没有被更新之前,记录是当前的。
2 时态数据库概念模型UTCM
2.1 UTCM模型简介
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时态数据库概念模型,称之为UTCM。该模型基于UML类图,并且是针对时态数据库领域的,UTCM由此得名。
UML作为一种统一的建模语言,已经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同,它们的产品也大都支持UML,所以基于UML定义的时态数据库概念模型在和其它相关工具在转换、整合等方面都可以实现良好的连接。通过使用UML提供的Profile标准扩展机制,可以更好的定义概念模型来适应时态数据库的特性。UTCM主要继承自UML的类图,同时结合时态数据库的特性,增加了几个相关的重要概念。
UTCM模型支持双时态,从概念层次上完整地实现了双时态的语义。同时UTCM模型具有易于向关系数据库转换的特性,通过本文定义的转换规则,可方便的将UTCM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库模式。
2.2 UML的扩展机制
UML提供了几种扩展机制,允许建模者在不改变底层建模语言的情况下做一些通用的扩展。扩展被组织成Profile,以一种易于实现的简单方式,为建模者对UML进行定制提供了便利。
Profile包括构造型(stereotype)、标记值(tagged value)和约束(constraint)[4]。
构造型是在模型本身中定义的一种模型元素。构造型的信息内容和形式余已存在的基本模型元素相同,但含义和语法不同。构造型元素可以有一组应用于它的用法的约束,也可以通过定义标记值来存储不被基本模型元素所支持的附加特性。构造型用双尖括号“”包括的文字字符串来表示,它可以放在表示基本模型元素符号的里面或旁边。
标记值是关于模型元素本身的一个属性定义,也就是一个元属性的定义。标记值定义的是模型中元素的特性。标记值用来定义与构造型模型元素相关联的新属性。它以名称/值{tagName=value}的形式表示。
约束是对UML模型语义的扩展。约束定义了模型元素与/或属性值有效结合的规则。约束可以写成普通文本或使用正式约束语言。约束在图中表示为一对花括号间的字符串。
2.3 UTCM模型定义
模型构件是元模型所提供的建模元素,UTCM是基于UML的,其基本模型构件大多来自UML。
UTCM中主要的模型构件包括:非时态类(class),属性(attribute),关联(association),泛化(generalization),包(package),特性(properties),时态类(temporal class),时态关联(temporal association)。其中后两个为UTCM独特的构件。时态类及时态关联对UML类图中的类和关联进行扩展,从而支持时态语义建模。
UML中类是具有相似结构、行为和关系的一组对象的描述符,UTCM中将类划分为时态类和非时态类。与时间无关,不具备时态特性的对象用非时态类来表示,非时态类的所有属性均与时态无关。UTCM中的非时态类对应于UML类图中的类,表示方法与其相同。
随时间变化,具备时态特性的对象用时态类来表示,时态类中的所有属性均与时间相关。双时态数据库采用有效时间和事务时间来描述时态相关对象的时态信息,参考BCDM模型中有效时间和事务时间的时间区间表示方式,UTCM中时态类中包含四个时间信息,分别是有效起始时间、有效终止时间、事务起始时间和事务终止时间。时态类是UML类(Class)的特殊形式,是在Class基础上定义的构造型。时态类中包含的时态信息,即有效时间和事务时间用标记值进行表示,时态类的表示方式如表1所示。
由元模型中的类(Class)可以派生出类,图1用UML类图描述了上述Profile定义。
时态关联是一种特殊的关联形式,它表示一个非时态类和时态类之间的联系,UTCM中,非时态类和时态类为一种1:N的依赖性关联,时态类依赖于非时态类,当非时态类中一条记录不存在时,与该记录相关联的时态信息也不存在。时态关联是在association基础上定义的构造型,表示方式如表2所示:
表2 时态关联的Profile定义
由元模型中的关联(association)可以派生出时态关联,图2用UML类图描述了上述Profile定义。
2.4 基于UTCM模型的时态数据库概念建模
与UML类图相比,除了引入时态类和时态关联来支持时态建模,UTCM模型没有改变UML类图的原有结构,对于UML类图中的每一个结构,都能够用UTCM模型中的结构来表示并保持其语义。因此UTCM模型既可以被用于分析和设计时态数据库,也可以用于非时态数据库。
在传统数据库中一种对象被抽象为UML中的一个类,对象的属性抽象为类中的属性,对象之间的联系抽象为关联。使用UTCM模型进行时态数据库概念建模时,根据对象是否具有时态性,是否随时间变化发生改变来对其进行分类,与时间无关的抽象为非时态类,与时间相关的抽象为时态类,非时态类中的所有属性均与时态无关,时态类中的所有属性均与时态相关。非时态类和时态类之间的联系抽象为时态关联。
例如,一个工资管理系统中,关于员工的信息,除了需要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如:员工工号、姓名、年龄,还需要存储员工的职位和薪资,然而这些信息对于一个员工来说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值,即时态相关信息。因此将员工对象抽象为两个类:employee类和temInforOfEmployee类,employee类包含员工所具有非时态信息,包括员工工号、姓名、年龄等。temInforOfEmployee类包含员工所具有的时态相关信息,包括员工的职位和薪资。employee类和temInforOfEmployee类之间具有时态关联。根据以上分析,得到如图3所示UTCM模型。
在上例中,再考虑员工和部门之间的关联,一个员工可能不同的时间段在不同的部门工作,而在同一个部门工作期间,职位和薪资也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员工和部门之间存在着多对多的关联,职位和薪资就变成了员工和部门之间存在的这种多对多关联的时变属性。在UML类图中,关联的属性用虚线来表示,由于职位和薪资是时变属性,我们将其抽象为一个时态类temInforOfEDRelation,得到的UTCM模型如图4所示。
2.5 UTCM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UTCM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时态类,时态关联,类和类之间的关联转换为关系模式,如何确定这些关系模式的属性和码。这种转换遵循以下原则:
1) 一个非时态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类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类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2) 时态类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属性由时态类的属性加上有效起始时间,有效终止时间,事务起始时间和事务终止时间这四个属性构成。时态类的码就是关系的码,时态类所依赖的非时态类的码作为关系的外码。
对于类之间的关联则有以下不同的情况:
3) 时态关联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时态类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如果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则关系模式的属性由关联两端的非时态类和时态类的码及关联本身的属性构成,关系的码为时态类的码。
4) 一个m:n的关联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属性由关联两端类的码及关联本身的属性组成,如果关联不包含时态属性,则关系的码由关联两端类的码组成,如果关联包含时态属性,则关系的码就是关联时态类的码。
5) 三个或三个以上类之间的一个多元关联可以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多元关联相连的各类的码及关联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关系的码为各类码的组合。
根据以上转换规则,可将图4所示UTCM模型转换成如下关系模式,关系的码用下横线标出:
Employee(ID, Name, Birthday)
Department(DepID, DepName)
RelationOfED(TemID, ID, DepID, Post, Salary, VTStart, VTEnd, TTStart, TTEnd)
其中RelationOfED关系中ID和DepID为对应于Employee关系和Department关系的外键。
3 总结
本文参考BCDM模型,对UML类图进行扩展,提出一种对时态数据库进行概念建模的时态概念模型UTCM。UTCM采用构造型和标记值对UML类图进行扩展,增加了时态类和时态关联两个模型构件来支持时态信息建模。该模型具有易于向关系数据库上转化的优点,利用文中提出的转换规则可以方便的将UTCM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库模式。但是,该模型仍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并实现时态数据库在成熟的DBMS产品上存储和处理,使得时态信息管理系统在成熟的DBMS产品上更好的实现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汤庸.时态数据库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Arie Segev,Arie Shoshani.The representation of a temporal data model in the relational environment[C].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atistical and Scientific Database Management.t.Berlin/Heidelberg:Springer,1989:39-61.
[3] Wang Lu-bang,Wang Jin.Presentation Mechanism about Temporal Attributes in BCDM Based on RDBMS[C].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IEEE:Computer society,2009:49-52.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01-0036―05
收稿日期:2006―10―25
一、引言
随着全球范围内国内市场国际化趋势的加剧,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作承诺的不断兑现。任何一家中国本土企业都不得不更新竞争观念,重新调整定位,将原来的竞争视野拓宽到国际范围,从而求得在国际竞争中的一席之地。在这场国际较量当中,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多数的研究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而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又大多是关注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在目前的国内研究中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方面。本文将首先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逻辑推演构建一个概念模型来解释小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和动因。
二、文献回顾
国际化理论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其最初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国际化过程的描述上,并因此而形成一些模型来解释所观察到的国际化现象。在这些研究当中,企业规模被认为是影响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关键因素,因为只有大企业才能提供从事国际商业所需要的资源。但是这一现象很快被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所改变,通讯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导致了从事国际商业的交易成本的降低,从而降低了小企业国际化的门槛,从此,国际化不再是大企业的专利。
小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新的现象,它与已经建立的、大的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过程大为不同,瞬间(instant)国际化现象、国际化新投机企业(intemational new yenture)和天生全球化(bom global)等新兴小企业国际化参与的方式和特征使得强调顺序和渐进方式的传统国际化理论的现实解释力极大地被削弱。所谓“瞬间国际化”、“国际化新投机企业”和“天生全球化”等概念都是指一些小企业并不依循原来所认为的顺序的、渐进的国际化过程,而是在企业成立之初,或成立后不久就进行快速的国际化渗透。
企业家理论为小企业国际化行为提供了有力的解释。Larson和Starr(1993)指出,刚成立的企业倾向于利用企业家的家庭成员和朋友所组成的网络来获取企业生存所需的关键资源,而Bhide(1999)通过对500家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最初的金融支持主要来自于企业家的家庭成员和朋友。Coviello和Munro(1995)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他们所研究的企业均倾向于利用它们网络伙伴的市场和分销能力来促成自身业务的国际化,因此他们认为,网络内部存在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不仅扩大了企业国际化战略和进入模式选择的范围,同时也扩大了可供利用的资源的范围。Kundu和Katz(2003)利用国际化理论和组织理论中的某些概念,检验了企业家特征和企业特征对新兴的国际化中小企业的出口增长和绩效的作用。他们选取了47家印度软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并把资源和意图(intention)作为企业家水平和企业水平的共同影响变量。他们研究的最后结论是: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企业家特征(包括教育背景、经验、专家技术、资源和意图)比企业特征在年轻的、刚成立的全球化软件企业的出口绩效中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Burt(1992)提出的结构空洞(structural hole)理论认为,大部分社会网络并不是完全连通的网络,而是存在结构空洞。这种结构空洞阻隔了信息和资源的流动,从而为占据这些结构空洞的个体(这些个体也被称为结构空洞桥)带来了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企业家往往就是从这些个体中产生出来[Ⅲ]。在小企业成立之初,企业网络基本上是建立在个人身份基础上的,企业网络就是企业家网络,而且企业网络的结点大多是嵌入式的,节点之间的联系呈现出一种内聚性(cohesiveness)的关系,随着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和企业网络的向外延伸,企业网络的内聚性会下降,结构空洞桥(structural holes bridge)的数量会增加,企业家作为结构空洞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由于企业进行国际化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对于缺乏资源的小企业而言,国际化行为将更多地依赖其所拥有的企业家网络,因此,企业家在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三、小企业国际化过程概念模型的构建与解释
McDougall和Oviatt(2000)指出,国际企业家精神(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将“国际企业家精神”定义为“为了在组织中创造价值而跨越国界进行的创新的(innovative)、预应的(proactive)和风险寻求的(risk-seeking)行为的结合。这一定义的重要之处在于,将一般所理解国际化概念,即跨越国界的企业层面的活动,和企业家导向(entrepreneurialorientation)的特征加以整合。由于这一新的领域出现时间尚短,所以在这方面仍然缺乏一个基本的范式来理解围际型企业如何通过企业家创业行为来发展竞争优势,以及企业家企业如何能够进行国际化运营。
基于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笔者通过综合已有理论成果并加以合理推导得出小企业国际化过程概念模型,如图1,该模型不仅描述出了各个变量之间的静态决定关系,而且表明了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动态性,下面将分步骤加以解释。
(一)国际化行为、国际化动机与国际化战略的关系
由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可以通过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加以表征,所以每一个相对独立的企业国际化行为在时间维度上的串联就显现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此,探索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将国际化行为作为分析的中心。与单纯地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相比较,企业进行国际化意味着更高的风险,所以企业的国际化行为不应该是盲目的,必然是受到了某种动机的影响。国际化动机比较常见的有三种:(1)市场寻求(market-seeking):(2)顾客追随(customer-following):(3)技术获取(technology-acquiring)。Yip等(2000)认为,系统的计划也是国际化行为的前置因素,因为,企业必
须持续地进行信息收集以确定国际化时机何时会到来,所以,尽管企业的国际化行为是受到了国际化动机的触发,但是光有一个愿望还不足以实现企业的国际化拓展。为了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国际化,企业必须根据国际化的动机制定详细的战略方案,并依据战略规划逐步进行国际化拓展。
(二)国际化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匹配
关于国际化战略与企业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领域。Chandler(1962)提出著名的“结构追随战略”的主张,他认为。企业所采用的特定组织结构是为了适应管理人员实施所制定战略的需要而设计的,组织结构的变化受到战略变化的驱动,因而。企业在决定实行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后,就需要设计出相应的组织结构,使之与战略相匹配。而结构决定战略的观点也同样存在,还有一些研究揭示出战略与结构之间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关系。但是回到本文所讨论的情境,可以认为,还是战略决定组织结构。因为小企业成立之初就进行国际化渗透表明企业国际化的意愿早已经存在于企业家的脑海当中,这种强烈的意愿直接就决定了企业将采取在一开始就进行国际化的战略,从而在企业设立的时候,企业家就会有意识地将企业的组织结构按照国际化的战略要求进行相应的设计,所以,在这种情境中是战略决定结构,而不是结构决定战略。
(三)外部环境和企业资源对国际化战略的约束作用
Turnbull(1987)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受到运营环境、工业结构和自身市场战略的强烈影响。企业的经营环境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于国际化企业而言。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国内外市场条件、行业发展趋势等等,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知识基础和管理素质等等。显然,在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会进行外部环境分析,然后在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战略决策,所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此外,小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同样会受到“企业资源”的约束作用,一个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必然会充分地考虑到企业国际化过程可以调动和调配的资源种类及数量。
(四)企业组织结构和国际化行为之间的契合
如前所述,国际化行为是由国际化战略所决定,企业组织结构也是根据国际化战略而设定,那么组织结构和国际化行为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Jones和Coviello(2005)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将会反映在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上,伴随着市场选择和进入模式的迁移,组织结构会表现出相应的调整(设立新的部门、销售公司、合资企业等等)。比如,一个企业通过设立销售分公司的方式进入一个新的国家的销售市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得到体现,同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如果企业要进入某一新的国际市场。企业必然要投入某些资源,增设一些机构来从事以前没有从事的国际化行为。从时间上来看。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化行为的发生是伴生关系,因此,企业国际化行为和企业组织结构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动态匹配关系。
(五)企业家特征对国际化动机的影响
小企业国际化拓展过程其实是对存在于国际市场中的商业机会加以识别和利用的过程,企业的国际化动机也来源于此。按照Roberts(1991)的观点,来源于原有工作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其他经历的先有信息将影响到企业家理解、推断、解释和应用新信息的方式,而且这些先有信息具有不可复制性。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是知识通道(knowledge corridors)决定了在商业机会识别方面的差异性。每个人具有不同的信息存量使得基于各自的背景和经历可以得到不同的心智图示(mental schemas)从而提供了认识新知识的框架。企业家可以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加以结合来识别出新的机会。其中专业化的知识对市场机会的识别作用比较显著。小企业国际化需要识别和评价的是存在于国际市场中的商业机会,因此对于小企业而言,如果企业家具有丰富的海外市场知识将使得对国际市场机会的识别和评价变得更为容易和简单,因此会强烈地影响到企业国际化的动机。
(六)国际化战略与企业绩效
虽然国际化发展在企业绩效提升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两者之间的关系至今仍存在许多争议。如果把推动企业进行国际化看作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做正确的事”,那么企业通过国际化来达成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还需要企业“正确地做事”。Kirpalani和Macintosh(1980)的研究发现,在影响小企业国际化有效性的众多因素当中,管理和组织实践比其他的因素更为重要。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包含了企业应该进入什么样的市场、何时进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入等等具体的运作细节,因此企业国际化战略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但是由于国际化战略仍然属于企业运作的宏观层面,因此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仍然是在指导企业做正确的事,而细节的操作体现在国际化的具体行为当中,当然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也属于这一范畴。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国际化战略到国际化行为和组织结构,再到企业绩效的箭头描绘了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从战略到执行再到结果的过程。
(七)企业绩效的反馈作用
企业国际化过程产生的企业绩效会通过某种反馈机制来影响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并进而影响企业国际化的动态过程。
1,企业绩效与企业家个体特征。由于企业家个体特征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所以一时的市场成功和失败并不会对企业家的个体特征造成太大的影响。虽然通过个体经验知识的学习,即成功或失败经验的总结,企业家的管理胜任力有可能会得到提高,但是这一过程会比较漫长,所以,企业绩效对企业家的个体特征的反馈作用是比较弱的,所以在图1中用虚线标明。
2,企业绩效与国际化意愿和动机。企业绩效虽然不会对企业家的个体特征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却会直接地影响到企业家继续进行国际化的意愿和动机水平。市场的成功可能会极大地激发企业家继续开拓新的同际市场的热情和勇气,而市场的失败可能会打击企业家国际化的信心,从而放缓国际化的速度和步伐。
3,企业绩效与企业资源。企业国际化的成功与失败将会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资源拥有量,资源的增长可能会促使企业采取更为冒险和激进的国际化战略,并进而采取更大范围的国际化扩张行动,而由于市场失败所带来的资源损失将使得企业不仅不能继续国际化扩张,甚至连原定的国际化目标都可能难以完成。
4,企业绩效与外部环境。企业绩效对外部环境的反馈显然是一种弱影响,因为外部环境基本不受个别企业绩效好坏的影响,尤其是小企业。但是,对于和小企业生存更为密切的环境因素而言,小企业的绩效好坏还是会有一些影响,比如对于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而言,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很有可能会提高企业在银行方面的信贷授信额度,对于企业通过企业家网络进行民间融资也会有促进作用。可以肯定的是,小企业经营绩效对整个外部环境来说影响力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在图中也用虚线标明。
四、结论及局限性
小企业的发展与成长被认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作为增长的一部分,小企业必须从狭窄的国内市场中摆脱出来进行成功的国际市场开拓[引。但是运用传统的国际化理论来指导新形势、新背景下的小企业国际化行为显然是不妥当的,而且传统的国际化理论已经不能对新出现的小企业国际化参与的形式及现象进行有力的解释。因此,企业国际化参与方式和行为的变化呼唤着新理论的出现。
[分类号]G35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在此大背景下,以外部环境监视和竞争对手跟踪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竞争情报工作也日益为企业所重视。有效地开展企业技术竞争情报工作,仅靠上一套软件或设几个情报员是不行的,必须有与之配套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和方法工具。为此,本文以我国企业如何建立技术竞争情报工作体系为研究主题,探讨企业技术竞争情报系统(Competitive Technical Intelligence system,简称CTIS)的构建,以期对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1 引言
技术竞争情报是指能给组织的竞争地位带来重大影响的外部科学或技术的威胁、机会或发展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获取、监控、分析、前瞻和预警过程,是竞争情报理论和方法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竞争情报可进一步细分为竞争对手/客户/合作伙伴情报、市场情报和技术情报三种类型。技术竞争情报是这三类情报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个交集。按照分形理论,分形系统在形态(结构)或信息、功能、时间等方面具有自相似性。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竞争情报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分形结构,系统与组成部分之间具有自相似性。正因如此,技术竞争情报系统可视为竞争情报系统的子系统,竞争情报系统的一切特点都同样适用于技术竞争情报系统。
对于竞争情报系统的概念和模型,以包昌火研究员为代表的国内学者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他认为,竞争情报系统(Competitive Intelligenee System,CIS)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网络为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和咨询系统。竞争情报系统由一个竞争情报中心,组织、信息和人际三大网络,搜集、分析和服务三个系统和环境监视、市场预警、对手分析、技术跟踪、策略制定和信息安全六大功能组成。本文提出的技术竞争情报系统的概念模型,即以此为研究起点。之所以将技术竞争情报系统作为独立的研究主题,源于以下三点理由:①企业对CTIS有非常迫切的需要,国外在此领域已出现了一些成功案例;②尽管CTIS是CIS的一部分,但从研究内容而言,应属于技术管理的范畴,与属于战略管理范畴的CIS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独特性;③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的检索,我国有关CTI的研究文献有52篇,有关CIS的研究文献有1000余篇,而有关CTIS的研究文献则是0篇。
本文将从技术竞争情报系统的定义、目标和任务、结构、功能和流程、方法和工具、工作模式几个方面构建企业CTIS的概念模型。
2 企业CTIS的定义、目标和任务
2.1企业CTIS定义
将CIS的定义延伸到CTIS,笔者认为,企业CTIS应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以组织网络、信息网络、人际网络为手段,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以技术扫描、监测、预测和评价为工作模式的人机结合的技术竞争战略决策支持和咨询系统。
2.2企业CTIS目标和任务
企业CTIS的最终目标是增强企业竞争力,这是通过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所需的技术竞争情报而实现的。满足企业决策者的技术竞争情报需求就是企业CTIS的根本任务。
企业CTIS的任务是服务于战略、战术和操作三个层面的技术决策。战略CTI以提供宏观技术竞争情报为主,主要以企业CEO、CTO、研发经理等为服务对象;战术CTI以提业或企业水平的技术竞争情报为主,主要以研发部门或项目主管为服务对象;操作CTI以提供计划或项目水平的技术竞争情报为主,主要以研发人员为服务对象。
3 企业CTIS的结构、流程和功能
国外一些学者对企业技术情报系统(Technology Intelligence system,TIS)的结构、功能和流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尽管这些研究没有冠以CTIS的名称,但其实质与CTIS是一致的,因此本文将其等同于CTIS。现将四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对比分析如下:
2004年,瑞士(苏黎士)联邦技术研究所企业科学、术和创新管理中心的Pascal Savioz提出了一套建立在波特价值链模型基础上的企业TIS结构模型。其直接活动及即技术情报流程,包括形成信息需求、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传递和信息应用五个环节;间接活动包括技术情报管理、技术情报使命/目标、技术情报结构、技术情报工具(方法和基础设施)四项内容,最终目标是改进决策。
同年,Lichtenthaler以25个跨国公司为对象,观察到了三种类型的TIS组织结构:第一类设立了正式的技术情报部门或专门的技术情报职位;第二类为项目制的组织结构,开展了针对某一主题、持续一定时间的技术情报项目;第三类公司鼓励开展了非正式的技术情报过程。
2004年,德国亚琛大学技术和创新管理系的Schroder提出了建立技术情报系统的两种方式:一种以信息技术作为驱动;另一种则以人作为驱动。技术驱动的TIS,主要依靠传统的技术预测、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方法;而人驱动的TIS,则主要依赖公司的雇员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以及专家的智慧。
2006年,英国剑桥大学的C.I.V.Kerr等人构建了一个支持技术情报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的、由框架层、系统层和流程层三个层面构成的技术情报概念模型。框架层界定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即信息源输入到TIS系统,经过处理和分析,满足用户的情报需求,并最终用于决策支持的过程;系统层提供了挖掘、监测、扫描和捕获四种系统的工作模式;流程层则由协调、搜索、过滤、分析、形成文档和传递六阶段操作循环构成。
对比这四种研究,Savioz和Kerr都提出了CTIS的整体模型,对CTIS的结构和流程都进行了阐述,区别在于前者以波特价值链理论为指导,以价值活动分解为基础;后者则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系统集成分析为基础,因此从提出的CTIS模型来看各有千秋。Schrsder的观点则体现了建立CTIS的早期指导思想,即要么以人主导,要么以机器为主导,人机结合的思想还没有出现。Lichtenthaler的研究仅涉及CTIS的组织结构。因此,这后两种研究都没有提出CTIS的整体模
型。
本文在借鉴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可采取的CTIS结构、功能和流程框架。
3.1企业CTIS结构
企业CTIS是建立在组织网络、信息网络和人际网络三大网络之上的人机结合系统。
3.1.1总体结构 企业CTIS的总体结构包括组织、信息和人际三大网络、技术扫描、监测、预测和评价四大工作模式和环境监视、市场预警、技术跟踪、对手分析、策略制定和信息安全六大功能,如图1所示:
3.1.2组织网络 组织网络是指企业开展CTI工作所采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它是CTIS的组织保障和基础,信息网络要靠组织网络的结构与人员来实现。组织网络中应当有信息搜集人员、情报分析人员、信息技术人员和项目负责人。组织网络可采用集中式、分散式和混合式三种类型。
3.1.3 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是由企业内外部信息源构成的信息搜集网络以及信息在企业内部的分析和服务网络。信息网络的实现与组织网络和人际网络息息相关。信息网络是企业CTIS运作的核心网络。
3.1.4人际网络完善的人际网络是搜集、分析情报的有效机制,同时也是提供情报服务的最好手段与途径之一。人际网络可分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员网络和企业外部的人际网络两大部分。技术看门人网络和外部专家网络是CTIS中最为重要的两大人际网络。
内部技术看门人网络。技术看门人是从公司内部聘用的兼职信息员,他们通常具有某一技术领域的专长,并愿意通过参加会议,阅读文献等获得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同时在公司内部和外部也有紧密的人际情报网络。
技术看门人负责监视某一专题领域的最新进展,协调外部专家的意见,进行信息评价(解释,提升,确定优先级),参与态势分析,并将结果作为建议提交给情报报告。此外他们还会参与内网相关网页内容的准备和维护。
外部专家网络。外部专家通常是指来自企业、行业协会和大学的专家。建立外部专家网络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外部知识库,每当有技术情报需求时可以迅速地向这些外部专家寻求帮助和解答。因此要建立一个外部专家数据库,记录下每个外部专家的姓名、技术领域专长以及联系方式。
3.2企业CTIS流程
流程层关注的是使技术情报系统得以运作的必备流程。CTIS的流程一般是由规划、搜集、分析、传递、应用和评价六个阶段构成的操作循环。在实际工作中,CTIS流程应和组织结构一起整合到所支持的业务流程中去。
借鉴国外实证研究的成果,我国企业在CTIS流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应将CTIS流程整合到战略技术管理的决策和规划流程,成为技术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过程;②应将CTIS视为具有分布式结构的知识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孤立的情报结点;③要将高级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底层管理者全部整合到CTIS流程中来;④技术情报专家应在CTIS流程中发挥协调作用;⑤应将CTI看成是一个流程而非一个正式的部门,这样CTI就会成为促进组织学习的工具,而不仅仅是服务于高层管理者情报需求的业务单位。
3.3企业CTIS功能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六大功能,即环境监视、市场预警、技术跟踪、对手分析、策略制定和信息安全也是CTIS的功能。因为从CTI的定义来看,就已经包含了外部环境的监视、跟踪、预警、对手分析和策略制定之意。对于信息安全,即商业秘密保护和反情报的功能,CTIS也必不可少,因为任何情报系统都是兼具主动出击和被动防御的功能的。限于篇幅,这部分内容恕不详述。
4 企业CTIS方法和工具
企业CTIS中离不开方法和工具的支撑。这里的方法一般包括信息搜集方法、情报分析方法,而主要在于情报分析方法,因为将信息转化为情报通常离不开情报分析方法的支持。工具通常是指CTIS所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应的软件。
4.1方法
笔者按照分析方法的来源,将技术竞争情报分析方法划分为战略和竞争分析方法、技术创新管理方法、基于文献的分析方法和创意开发方法四种类型,如表1所示:
4.2工具
作为人机结合的系统,CTIS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多数企业的CTIS的建设都是建立在企业的IT平台之上,以现有的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竞争情报数据库(知识库),并提供基于Intranet的Web信息服务。
国内外大型企业的CTIS多建立在Lotus Notes群件之上,提供信息的上传、共享和下载服务。一些企业采用专利分析、文本挖掘、商业智能等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软件来辅助进行情报分析。
5 企业CTIS工作模式
企业CTIS的工作模式通常由企业CTIS的目标和任务所决定,而且企业所处行业、采用的商业模式、技术在企业的重要性以及研发水平都会对企业CTIS的工作模式产生影响。
笔者认为,作为一项情报活动,CTI工作必定要经过扫描、监视、预测和评价四个阶段,因此提出将技术扫描(scanning)、技术监测(Scouting/Monitoring/Watc-hing)、技术预测(Forecast)和技术评价(Assess)作为CTIS的四种工作模式。尽管这些术语在各领域使用的比较广泛,每个领域有其特指的含义,本文只将其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扫描、监测、预测和评价来使用。
5.1技术扫描
技术扫描是事先没有明确目标的持续过程,目的就是对尚处于企业视线之外的技术领域进行非系统扫描,避免出现盲点。
技术扫描关注外部技术开发释放出的弱信号,依赖于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网络,特别是专家网络,主要服务于创意开发、概念和定义的形成阶段。
技术扫描流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准备。确定要扫描的范围,并制定日程表,对扫描人员结构、分工、时间进度和资源使用等作出规划和安排。②观察探索技术前沿。扫描人员应将他们的观察结果记录到CTIS,供所有扫描人员和决策者参考,同时也避免其他扫描人员的重复劳动。③解释。寻找能够表征技术将出现的重大进展的里程碑技术。④评价。使用里程碑技术列表确定技术潜力,并重新审视公司自身的技术基础和核心竞争力。
德国电信曾开展过他们称之为技术雷达的技术扫描项目。他们建立了一个分布在全球范围内的类似于神经网络的技术扫描者网络,该网络由分布在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全职和兼职技术扫描人员和技术专家构成。
5.2技术监测
技术监测是对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系统研究,以科学技术信息、数据分析为基础,以数据挖掘(data mining)、信息萃取(information extraction)、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和数据可视化技术(data visualization)等信息科学前沿技术为手段,综合集成各方面专家的战略性智力,对科
学技术活动进行动态监视、测量、分析及评估的方法,其目标是为技术管理及决策提供动态、准确地科学技术发展状态,从而把握技术机会,降低风险、提高效率技术监测的假设条件是技术的变革可以通过相关技术或社会经济内容的一些变化得到预示。因此从环境中识别出一些信号,然后分析它们,得到技术预测和规划的有用信息。早期的技术监测主要是定性的研究,随着电子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数据库的资源迅猛发展,对这些数据资源利用的不足日益显现出来。
技术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某科学研究领域或专项技术的国内外研发现状;②该科学研究领域或专项技术的国内外专利、产品、商业开发及产业远景分析;③本组织研发重点、目标和竞争情报、技术机会分析。技术监测的主要任务是识别出某科学研究领域或专项技术的国内外研发现状;该科学研究领域或专项技术的国内外专利、产品、商业开发及产业远景分析;本单位研发重点、目标和竞争情报等。
技术监测的步骤包括数据准备、数据挖掘和分析、知识表示。
在技术监测中,很重要的是洞悉和传达数据所表示的含义,即监测者必须为用户展示数据所隐含的关系和意义。
可视化数据挖掘可以观察、操纵、查找、漫游、探索、筛选、发现和理解信息,而且还可以和大量的信息进行快速和有效的交流,以便于发现隐藏在数据和信息背后的含义。
5.3技术预测
技术监测之后则该进行技术预测。技术预测是以技术监测获得的历史数据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对具体技术的发展情况做出推测,以便于企业根据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战略和计划。一般流程如图2所示:
建立在技术监测基础上的技术预测,意即图2中所示的流程中虚线框起的部分已经完成,所以可以直接进入到分析资料阶段。可采用的预测方法都已包含在本文的CTIS方法一节中,这里不再赘述。
5.4技术评价
这里的技术评价是指给出某项技术具体的评价结论,以便于决策者从诸多备选技术中做出选择。
建立在技术扫描、监测和预测基础上的技术评价,因为已经进行了广泛的情报搜集和分析,所以就直接进入到根据评价目的、准则等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评价方法阶段。之后进行技术影响识别、评估,最后进行总体评价。技术评价的结论要记录到CTIS以备决策者使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是常用的技术评价方法。
一、前言
在全球经济化的今天,国际商务的能力在任何地点和场所都有体现,其中跨文化能力是国际商务中最常用的能力,这也是每个业务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本文作者构建了一个三维的跨文化模式,分别是由跨文化沟通、跨文化适应、跨文化行动三部分组成,并且对其中的要素进行分析。
二、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的经济形式逐渐统一,在国外企业大量涌入中国的时候,我国的一些民营企业或国企都在快速的开辟国外市场,材料的采购、海外设厂、当地组装现场售卖这么做不仅减少了运输环节经费的支出,还为公司产品带来的巨大的利益。在如此美好的前景之下,很多企业都取得的巨大的成功,但是失败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作者在对失败案例进行研究过后表面,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外派经理人不能适应当前的国际商务环境。那么又是什么要素对这些外派经理人造成了影响呢?这就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三、跨文化模型与国家商务研究
1.跨文化概念研究。Cross-culturalcompetencey是跨文化能力的国际专业术语,不同的行业领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导致跨文化能力在国内的翻译也大不相同,例如国内心理学、外语教育等教学领域对跨文化能力的解释就是单一教学方向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样的是心理学和外语教育,在国外的跨文化解释就是跨文化胜任力。因此,我们不应该使用同样的眼光去看待不同领域中的跨文化能力,并且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2.跨文化能力模型。(1)发展阶段的模型。发展阶段的模型在国际术语中又叫DMIS,是一种文化进入另一中文化中的适应阶段。从心理学方面来讲,这也是讲述了人们对于文化差异的反应,建立了跨文化敏感模型,这种模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主要表现的特点主要有否定、抵挡、轻视、接受、适应和包容六个阶段。(2)特征理论模型。国际商务方面的一些专家把跨文化模式分成了三个维度,即情感、认知和交际能力。认知维度主要是表现个体对于知识的了解和定位,并且包括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使用方式,个体拥有的知识越多有利于文化的适应和文化的理解,可以防止文化之间的冲突。情感维度与人自身的个性有关,包括文化怡情和文化感知。其中文化怡情就是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了解;文化感知就是指对不同的文化保持开放的态度,给予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交际能力是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会谈中,主要表现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者之间可以灵活调整。
四、国际商务中跨文化能力的扩展
1.跨文化沟通能力。在管理学当中,跨文化能力主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或不同组织之间进行文化、信息、知识的交流活动,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1)跨文化知识与技能。跨文化知识当中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共性文化知识和个性文化知识。共性文化知识主要是指,不同文化的意识和知识,能够适用于不相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对未知的环境有很好的理解。个性文化知识中主要包括事实知识、感性知识和归因知识。三种不同的理解方向,涉及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一些独特的要素。(2)个性特征。个性特征作为比较稳定的跨文化能力,作为一种独特的跨文化能力,个性特征很难在后天得到,特别是一些缺乏某些特质的个体。
2.跨文化适应能力。当一种文化进入其他文化领域中时,适应能力是决定一切的因素,也是评价国际商务人员能力的基础要素。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跨文化能力的个体应该具备心理调节的能力,从而来适应不停变化的工作文化背景,适当减轻自己的压力会很好的帮助自己完成国际商务谈判。经过研究表明,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活动可以被定义为跨文化适应能力。
3.跨文化行动能力。企业文化背景不同,表达方式不一样,对同一信息理解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出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沟通障碍。另外,名族的优越感、个人和组织的行为会强加与他人,也是造成文化冲突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严格的控制自己言行与举止,切勿用自己的方式去规定别人的行动,但是可以适当的给出建议,让跨文化行动更加的通畅。
五、模型的构建
从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跨文化模型的构建主要是由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行动能力组成,三者之间紧紧相扣,任何一方做的不到位,都有可能影响整体的发挥,所以个体的跨文化能力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跨文化维度的水平。跨文化维度模型水平越高,越有助于个体对于知识、文化的获取,即意味着文化敏感度越高。
企业外派人员不能适应当地的企业文化,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发展的障碍,还会对企业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是丧失海外的商机,让企业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跨文化模型的构建应该是每个企业都需具备的能力,另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到外派员工的工作情况与工作能力,适当的给予奖励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激情,达到多角度适应文化的能力。
六、结束语
本文作者对跨文化模型与国际商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客观的描述,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商务谈判的成败,完全是取决于国际商务人员的跨文化能力,所以说,跨文化能力在国际商务中起到了非同凡响的效果。
收稿日期: 2009-09-08; 修订日期: 2009-10-21
基金项目: 国家旅游局规划项目《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管理及其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09TACG006)
作者简介: 徐虹(1963-),女,南开大学商学院旅游学系主任,教授,博导。研究方向:旅游产业经济问题、旅游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周晓丽(1983-),女,南开大学商学院2008级硕士生。
一、 供应链的提出及其基本含义
供应链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最初,供应链仅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主要为了解决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流通不畅、存货和能力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但由于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其后的供应链概念扩展到涵盖整个产品“运动”过程的范畴。具体来说,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原料采购开始,制成中间品以及最终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把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1]。若在相互竞争的供应链间存在共同节点,则构成网络供应链。尽管供应链的范围在不断地拓展,但其核心理念始终没变,那就是,打破任何阻碍产品(服务)流通的壁垒(从过去组织内部的职能孤岛到企业边界所形成的藩篱),建立协调一致的供应链条。可以说,供应链是一种说明商品生产供需关系的系统工程[2]。
二、 旅游供应链的提出及其分析
旅游供应链的问题其实早在1975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旅游业分销渠道的报告中就已出现;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但是分销渠道可以看作是供应链的一部分。随后,也有一些学者基于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进行了与供应链相关的研究,如提出典型的旅游供应链包括:旅游供应商、旅游经营商、旅行商和顾客[3];Tapper and Font则定义旅游供应链为:将旅游产品传递给顾客的所有商品和服务供应商组成的一个链条[4]。也有一些学者将旅游供应链定义为“从事不同活动的旅游组织构成的一个网络,这些不同的活动涉及到旅游产品/服务的不同组成要素的供给,包括从交通住宿到特定目的地最终旅游产品的分销和营销,涉及到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广泛参与者”[5]。
目前国内对旅游供应链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对旅游供应链的理解大多是从旅游产品供应链、旅游产业供应链的角度来认识的。从包价旅游的角度来看,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6]。作为组合产品的提供者,分布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但是在满足游客需求这个大前提下,他们这些提供“零部件”的企业组合起来。各企业在提供零部件上的独立性与提供“完整性产品”之间的矛盾突出性是其他行业所没有的。旅行社作为产品设计组合单位,依据一定的产品档次和消费类型将这些分散的旅游供应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条条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线路推向市场。在散客旅游时代,承担这种组合任务的可能不是旅行社,而是旅游者自己或者是委托其他中介组织。但是要满足旅游者综合性消费需求,客观上存在着旅游供应链的有效组合问题,无论这种组合是由谁来承担的。
如果从微观的产品层面放大到中观的旅游产业层面,就出现了旅游产业供应链的概念问题。所不同的是,制造业的产业供应链是一条纵向的供应链,它是由原料到产成品的前后向生产经营环节联系起来的,与顾客发生联系的只是终极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中间环节则隐藏在生产者之间的市场关系中。但旅游产业供应链却是一条横向的供应链,联接各产业的不是原材料到产成品的物流,而是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客流,是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产业群,各产业必须合力“抬轿”,才能确保旅游产业供应链运行顺畅。
归纳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旅游产品供应链、旅游服务供应链还是旅游产业供应链,在以下方面都存在着共性:首先,从关系的角度来讲,他们都是在竞争、合作、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由若干供需方构成的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动态供需网络;其次,从目的上来讲,都是为了缩短总响应周期并给整个价值链带来增值。如果从不同概念提出的角度不同来看,他们又有一定的区别:旅游产品供应链更侧重于从团队旅游角度分析由核心企业集成的线路产品的协调运行问题;旅游服务供应链更侧重于从服务的综合性和衔接的流畅性上进行分析;旅游产业供应链则主要探讨各产业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发展问题。
三、 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概念的提出
旅游目的地可以被界定为在同一品牌名称下为游客提供一个整合消费体验的产品与服务的集合,传统上目的地被描述为游客可以感知到一个独特的整体体验[7]的一个地理区域,如国家、岛屿或城镇[8]。旅游目的地还可以被看作是由若干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混合物[7],如游客、私人企业、公共部门、以及居民社区等。
进一步探讨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的概念则可以发现,它与上述的旅游供应链也是有区别的。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的范围和构造方式比旅游供应链更为宽泛和复杂,后者更多的是从旅游业运行的角度来理解供应链的内涵,而前者应该是从游客体验需求出发所涉及到的时间与空间要素复杂运行的角度来理解供应链的,尤其是在前面分析的供需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涉及的要素内容、构造形式及其运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供应体系的复杂多变性需要我们更深入的探讨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的深刻内涵。鉴于此,本文在总结前人对旅游供应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是指: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游客优异体验需求和实现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将包括各类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在内的综合服务提供给游客的各类组织和机构组成的关系复杂的有机网络集合体。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1. 构成要素的复杂多样性
对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构成要素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认识。如果从供应商运行机制的角度来认识的话,可以将供应链构成要素分解为商业服务供应商和公共服务供应商两大类。因为就游客对目的地的需求来看,其满足的过程,不仅需要通过交换消费有偿的商业服务,而且也要通过非交换消费无偿的公共服务,实现对目的地更深入的体验和感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目的地竞争的需要,各旅游目的地都更加关注对目的地公共环境及其服务的营造和提供,散客旅游时代的日益迫近也对此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如果从目的地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来认识的话,可以将供应链构成要素分解为旅游服务业供应商(包括商业有偿的和公共无偿的)和旅游制造业供应商两大类。虽然目前对旅游供应链的认识中,一些学者也提出一级供应商和二级供应商问题[5],但是多数认识还是从旅游六要素构成上分析旅游供应链,尚缺乏明确的从供应链要素分类上进行分析和从目的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在制造业日益服务化和服务业日益高科技化的当代,旅游服务业与旅游制造业供应商基于同一目的地空间上的协调共进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旅游目的地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和地方文化特色,而且也有助于增加地方就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见,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不仅包括规模大小不一的旅游经营企业、职能各异的政府管理部门及复杂的中介组织机构,而且涵盖不同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真正体现了围绕游客综合性消费形成的内容复杂的供应链网。
2. 要素链接的动态多变性
上述复杂的供应链构成要素在链接方式上是动态多变的。顾客多样化需求动摇了传统上以旅行社为核心企业的旅游供应链结构模式,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不局限于由旅行社组合各个消费点构成的线性单一结构[9]。传统的包价旅游需求的满足是通过多层的委托关系实现的;旅游供应链的基本链接方式是由旅游服务集成商将旅游服务供应商的服务集合起来,通过旅游分销商销售给游客,实现旅游供需之间的线性链接;在散客旅游时代,凭借着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和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者可以通过信息集成服务商如携程和e龙等实现与旅游服务供应商的网上链接和自主选择;同时一些旅游服务供应商也不断将新技术引入经营活动之中,通过自己的网站直接与旅游者实现链接和对话;还有发展成熟的散客服务中心也日益重要。这样,就出现了由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双轮驱动的多样化供应链链接方式。
链接方式多样化的情况下,到底核心企业是谁?学术界对此的看法不一。其实与其争论核心企业是谁,倒不如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旅游供应链就不像制造业供应链那样存在明确的核心企业?既然各构成要素的服务都是围绕游客需求并行联系的,且他们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游关系,在自然状态下彼此的约束不是很强,这也正是旅游供应链质量管理难度较大的原因。只能说,在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的链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节点,这些节点强壮到一定程度可以发挥类似核心企业的作用,但是与制造业的核心企业概念是不同的。从目前情况来看,可以将这些重要节点如大型旅行社、网络服务供应商、散客服务中心等视为旅游服务集成商,这些集成商的运营有些是直接面向游客个人的,有些是面向机构如分销商的。但不管怎样,他们都为供需衔接提供了节点服务。
3. 网状结构的目标多重性
在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网中,存在着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从上述构成要素复杂多样性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供应链的主体来自不同的产业和部门,如旅游服务业各类企业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供应商、集成商和分销商,他们围绕满足旅游目的地到访游客的需要而展开协作,由于与游客接触的密切性和直接性以及产品的不可储存性等特点,使得他们必须在考虑与当地环境和文化协调的基础上,在承载力既定的情况下为游客提供有个性的优质服务,营造良好口碑以吸引重复客源对这些企业的生存是十分重要的;而旅游制造业企业的产品是有形物品,其产品的可移动性和可储存性使得其交易范围不局限于当地市场,甚至也可能不局限于旅游市场,因此如何确保其产量和利润的最大化是他们的主要追求。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中,公共服务供应商及其政府在确保提供的服务效率的前提下,还必须考虑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问题,考虑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由此可见,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中的多元主体决定了其目标的多重性。这种多重性在满足游客需求方面必须统一起来,在满足各自利益目标方面必然存在矛盾和冲突,因此,需要有效的协调机制和治理机制。否则,该链网将会出现断裂和破损,难以支撑目的地优质服务的提供。
四、 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概念模型的形成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不是线性的一对一模式,而是一个多对多的网状结构(见图1)。在这个网状结构中,存在着多重利益主体,主要包括旅游服务业企业、旅游制造业企业、政府主管部门、社区及其居民;游客作为合作生产者和服务的中心,应成为供应链网连接的核心。
1. 旅游目的地商业服务供应链及其构造
从图1中可以看出,围绕游客周围的内圈就是旅游目的地商业服务供应链,这条供应链由两大部分组成:旅游服务业供应链和旅游制造业供应链。其中旅游服务业企业是直接为旅游者提供劳务服务的企业,按照其功能上的区别,可以划分为旅游服务供应商(食、住、行、游、购、娱等企业)、旅游服务集成商(如旅游经营商、电子网络服务集成商甚至于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服务分销商(如旅游零售商、专业旅游网站等)。这些为游客提供劳务服务的企业与游客的链接方式有多种:传统的旅游供应链链接方式表现为旅游服务集成商将旅游服务供应商的服务集成为不同的线路,然后交由旅游服务分销商向游客进行销售;在新技术驱动和游客多样化需求的驱动下,旅游供应链链接方式日益多元化,如旅游供应商直接与游客链接,或者旅游服务集成商链接旅游服务供应商和游客,或者由旅游服务分销商链接旅游服务供应商和游客。这样多方式、多途径的链接,使供应链可以交叉联系,也可以跨环节联系,从而创造出多种价值链模式。
旅游制造业供应链是由旅游制造业企业以不同方式链接起来构成的。旅游制造业企业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是指主要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提供直接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一切企业的集合;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任何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提供直接或间接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企业都可以称为旅游制造业企业,由所有这些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即旅游制造业。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正常运行需要旅游制造业产出、提供物质保障,而旅游制造业本身也是上下游企业构成的连接体,包括旅游制造品供应商、旅游制造品集成商和旅游制造品分销商。传统上旅游制造业供应链链接方式是由旅游制造品集成商将旅游制造品供应商产品集成为制成品,交由旅游制造品分销商进行销售,销售对象要么是各类旅游服务企业,要么是游客。但在制造业日益服务化的发展趋势下,在新技术有利支持下,旅游制造品企业与其他企业的链接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如旅游制造品集成商直接销售,或旅游制造品供应商直接自我销售,抑或是交由分销商进行销售。旅游制造业企业之间的链接范围可能是目的地之内,也可能是目的地之外,由此会形成一个开放的供应链。由于链接方式和节点各不相同,从而会形成不同的旅游制造业供应链网。
区分旅游服务供应链与旅游制造品供应链对一个目的地的产业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虽然旅游服务是无形的,但是旅游服务的提供离不开旅游制成品(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消费资料)作为运行的基础和物质保证;虽然供应链原本就是针对有形制造业而言的,但是游客体验是无形的,因此我们应该将供应链看作远比有形商品的运动和储存范围更广。如果就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其供应链的构造仅仅局限于旅游服务的供给而缺乏旅游制造品的供给的话,那么该旅游目的地无论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还是产业运行的效益性和安全性来说都是有缺陷的,这个缺陷也会在供应链的运行敏捷性上有所反映。旅游服务企业供应链与旅游制造企业供应链协调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旅游商业服务供应链。其主要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运行机制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即优胜劣汰机制。所以,当某一企业运行不利、质量不佳、口碑不好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被其他企业淘汰出局,因为继续保持与这样的企业合作,会降低整个链条的运行效益,这是任何一个追求利润的理性主体所不愿意见到的。
2. 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供应链及其构造
公共服务供应商主要包括一些提供基础设施和环境的组织和机构,他们也要追求运行效率,但是效益目标却不是单一的,主要以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需求和社会目标为己任,重在为商业企业的良好运营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随着目的地旅游业的日益发展,尤其是散客旅游的日益兴起和比重的日益加大,它的重要作用应该越来越突出。在由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搜狐旅游日前所做的对第三季度中国公民出游意愿进行的网络调查结果中显示,散客化趋势更加明显。消费者出游主要以自行组织和个人出游为主,自行组织出游占27.79%,个人出游占38.64%,两者加起来占66.43%。散客的增多不仅客观上增加了对目的地广泛的公共服务内容的需求,而且主观上也提高了对目的地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
政府主管部门是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供应链中的关键成员,特别是在不发达的国家中,目的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靠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尤其在目的地公共服务供应链构建过程中,是不能离开政府的干预力量的。政府作为目的地供应链中基础设施及其政策制度的提供者,不仅对某一目的地供应链运行质量改善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跨界基础设施与政策的衔接和整合营销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9]。在中国特有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各级政府都将实现本地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的执政目标,因此在涉及到公共服务供应尤其是跨界公共服务供应时,可能会出现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因此协调各级政府之间对公共服务提供的认识和能力就十分必要且十分重要。当然在协调纵向关系时可以凭借上下级的权利安排来进行,但是在协调横向平级关系时就需要协商和协作来解决问题。
社区及其居民日益成为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中重要的主体之一,尤其是在散客旅游日益盛行的时代,游客深入社会基层体验异地文化的需求更增强了对社区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社区居民的热情好客、社区风气的和谐友善等内容的需求强度,在城市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中,社区日益成为关键节点和亮点。各社区可以在政府有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建设和联系接待游客,也可以依据各自特点建设主题社区,并纳入到旅行社线路中成为商业供应链中的组成要素,抑或是直接在网站上宣传营销自己。
各行业协会作为一种中介组织,起着连接政府和企业的纽带桥梁作用。它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但是可以发挥在行业规范管理、良好运行环境营造和信息服务方面的监督服务功能。各类非盈利组织也是目的地公共服务供应链中的重要成员,他们在创造目的地良好接待环境和形象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越是发达健全的旅游目的地,其非盈利组织发挥的作用空间就越大,效果也越好。
公共服务供应商主要是指提供基础设施和环境的组织,如供水、供电、供气、排污、能源提供商及绿化等组织。这些组织的服务创造了目的地企业运行的基础,也创造了游客消费体验的良好环境,是制约旅游目的地整体服务感知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服务比较健全成熟,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相对还有较大差距。未来目的地的竞争绝不能忽略公共服务供应链的完善和建设,它直接影响到游客对目的地的质量感觉和判断。目前许多城市都下大力量进行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善工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的地公共服务提供的重要性。这些公共服务提供商的服务主要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各地区之间必须相互衔接好服务水平和进度,它不仅直接影响到游客对不同地区的感知程度,也会对各旅游企业的商业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与商业服务供应链相衔接的话,就会降低商业服务供应链的水平。
公共服务供应商、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社区及其居民之间协调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供应链。其主要目标是社会利益最大化,即改善目的地生活环境,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经营和游客消费,实现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其运行机制遵循整体最优原则,突出政府在公共服务供应链运行中的利益协调作用,同时注重发挥各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监管作用以及媒体的社会作用。凭借各利益主体的参与和机制协调,促进目的地公共服务供应链的运行更为顺畅。
3. 旅游目的地整体供应链网及其构造
旅游目的地商业服务供应链和公共服务供应链有机交织在一起,编织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关系图,该供应链网包含众多产业和部门,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它们之间或直接或间接、或主动或被动地链接在一起,形成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网。游客对目的地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整体的,需求的实现依靠供应链上不同类型的企业和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产品;这些服务和产品要彼此协调,一方面满足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满足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对服务和产品质量的要求。旅游目的地商业服务供应链要敏捷高效,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供应链要全面细致,两条供应链之间要对接呼应。无论是商业服务企业或制造业企业,还是公共服务供应商或其他公共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前提都是目的地繁荣有吸引力,否则没有游客愿意前来,那么目的地上的所有组织和机构都没有生存的基础。因此,基于目的地发展的整体服务水平的保证是格外重要的,供应链的整体系统观符合了旅游目的地各类组织机构生存的要求,他们之间的链接有效对所有组织机构目标的实现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各利益主体在与其他主体链接实践中,会根据链接效果和相互力量对比的动态变化,不断调整着原先的链接关系,所以随时的淘汰、增添、换代升级都会发生,与此同时,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和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动态开放的旅游目的地供应链就在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着进化和发展。
当然,在商业性链接和公共性链接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协调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体制不同、机制不一的情况下,在条块分割的部门利益依然比较严重的现阶段,追求局部利益的最大化常常使个体丧失关照供应链整体质量和效益的行为,进而加剧了目的地供应链网发展不协调的局面。而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深刻认识旅游供应的全面性、关联性和复杂性,在创新公共服务体制与机制的基础上,完善商业服务关系和秩序,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在供应链不同领域和不同范围内的作用关系,遵循各自的运行规则并创新交叉衔接处的运行实践,为最终实现目的地供应链网的畅达运行。
总之,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概念是一个尚在形成中的新概念,其包含的内容、构造的方式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都还在不断探讨之中。本文在此只是提出一点初步认识,希望能与同行共同努力,进一步加深这方面的研究,以便于更好地指导我国旅游目的地供应链建设,为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奠定强大的运营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晓燕.供应链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杨建华,桑莉.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工业工程,2003(3):14.
[3] Kaukal M,Hopken W,Werthner H.An approach to enable interoperability in electronic tourism markets[A].Proceedings of the 8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ECIS)[C].2000:1104-1111.
[4] Tapper R,Font X.Tourism supply chain:Report of a desk research project for the travel foundation[R].Leeds Metropolitan University,Environment Business & Development Group.http:∥lmu.ac.uk/lsif/the/Tourism-Supply-Chains.pdf.Accessed 2004.09.06.
[5] Xinyan Zhang,Haiyan Song,George Q.Huang.Touris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 new research agenda[J].Tourism Management,2009,30:345-358.
[6] 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第2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29.
[7] Buhalis D.Marketing 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 in the Future[J].Tourism Management,2000(1):97-116.
[8] Davison R,Maitland R.Tourism Destination[M].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1997.
[9] 徐虹.供需环境变化对旅游目的地供应链内涵的影响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9):14.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eptual Model of
Tourist Destination Supply Chain
XU Hong, ZHOU Xiaoli
(Tourism Department of Business School, Nankai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5―0062―04
Games-to-Teach项目提出的“现代教学法+艺术化游戏环境=下一代教育媒体” [1]的理念,对我们目前的教育游戏设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理念主张将游戏融进教育,将学习与娱乐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相关学科的知识,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方式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Periodista”概念模型是MIT学科专家们合作而提出的,它为外语类教育游戏设计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尝试性的答案,指出了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
一 Periodista概念模型特色分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Periodista”通过提供双倍娱乐 (可观的视觉、扣人心弦的剧情、复杂角色,成瘾的游戏)和一个富有交互式的环境,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有效的融入教育游戏之中。具体来说,在“Periodista”的虚拟学习环境(游戏情境)中,通过创设一些吸引人的角色,提供45个极小的适合语言课日程表的游戏挑战,并且适合于每个学生的水平的个人语法和阅读挑战,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西班牙语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该游戏并不是要代替西班牙语传统课堂教学,相反,它设法提供一个学习情景,学习者通过反复练习来学习和巩固课堂知识。
1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一个编辑部里,主编Juan Martinez将想要当摄影记者的学习者送到讲西班牙语的世界去旅行,并要求学习者在旅行中拍摄一些能引起轰动效应的见闻照片,因此学习者的西班牙语将要经受考验。
2 角色
游戏开始时,每个学习者都可以选择一个主要角色来扮演,同时还有一些智能化的NPC。角色属性(见表1):
3 游戏情境
(1) 游戏场景
游戏发生在几个讲西班牙语国家:西班牙、墨西哥、阿根廷、波多里哥、委内瑞拉、智利、厄瓜多尔、古巴等等。 学习者带着每个使命的去参观不同的地点,那里也会发生一些事件,学习者能在每个城市街道转悠,那里有栩栩如生的行人,报亭,通过的汽车等等,玩家能进入选定的商店或者办公室。
(2) 游戏目标
提供一个讲西班牙语的真实的语言情景来助学。该游戏倾向于练习听和读,同时也扩展到说和写能力的培养。
共有两种学习活动类型,即:基于目标式学习和基于文化意识的学习。“在基于目标式学习活动中,每个学习者都会有一系列具体使命,学习者要能够操控每个情景。游戏提供一定的语法、词汇和文化意识等相关内容来提高玩家的技能。而在基于文化意识的学习活动中,每个情景中都创设了两个难度等级:一级是通俗易懂的介绍,在每个使命中,编辑Juan都要求学习者给出一个和事件相关的典型的、具有象征性的报告,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必须对事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所了解;二级是熟练掌握,玩家通过和身边的人交谈从而发现冲突事件,且还会因对事件的评论而受到不同奖励。”[2]
(3) 游戏任务
游戏中的任务有用西班牙语听、读和沟通;练习语法和对文化的敏感,在每次交谈中,学习者通过游戏给出的菜单选择合适的回复;在讲西班牙语的世界里寻找扣人心弦的事件;通过多方面地观察每个事件,达到理解事件态势之目的;与其它摄影记者的竞争,以设法在每个新闻会议中出版大量图像。
(4) 音效
游戏中存在的音效有:广播、当地西班牙人交谈的声音、背景音乐、警报器、汽车声、相机快门声等,这样当玩家走动的时候,通过广播能了解到很多城市的信息,并通过其它的音效来增加学习者的临场感。
二 教育性与游戏性的融合
尽管,“Periodista”游戏是基于Games-to-Teach项目所倡导的“现代教学法+艺术化游戏环境=下一代教育媒体”的理念下设计的,但其无论从游戏性与教育性融合方面,还是从游戏的内容设置、级别设置、要素设置、学习者控制设置等方面,突现出其精当的结构设计思想。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者进行深度探究。
1 内容设置
“Periodista”设计初衷并非取代课堂授课,而是提供了一个环境,让学习者练习课堂所学知识。为此,游戏级别和要素的设计与传统课程有很强的对应关系(见表2)。
4 学习者控制设置
教育游戏是要让学习者能够沉浸其中并主动参与游戏的学习活动,使其能在获得娱乐体验的同时学业也获益的前提,是级别要素和学习者控制的设计与学习者年龄相适应。“教育游戏的设计更要注意要素与游戏技巧的平衡,教育性与游戏性的平衡,只有在二者比重协调的条件下,学习者才能在游戏中自然沉浸。”[3]在该游戏中,学习者控制包括:控制照相机(例如聚焦,迅速移动,选择正确的地点照相);决定花费(如:住旅馆、看电影、运输、翻译等等);通过交互菜单和别人交流,以此来测试每个词组的作用,还有一些学习帮助,例如望远镜,字典,有偿译者等。这些学习者控制,比较好地解决了级别要素与学习者控制的平衡问题,也与该游戏的目标对象的年龄特征相适应。
三 Periodista概念模型对外语类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
“Periodista”概念模型对我们设计外语类教育游戏的启示是多方位的,笔者从目前已有的外语类教育游戏的现状出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尤为直接而重要。
1 灵活性
目前多数外语类教育游戏皆为封闭的系统,内容的灵活性、教师参与度极低,难以满足教学需求。而“Periodista”概念模型中,教师能根据游戏的内容来选择教学内容,能对每个玩家安排一些挑战,这些挑战用于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减少其常犯的错误,有效地将游戏任务迁移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中来。
2 情景性
语言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要会读、写,还要能听、说,能自如地使用才是最终的目标。情境学习理论的研究者认为,真正的完整的知识(即学什么和如何学、如何用的结合)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而“Periodista”概念模型所构建的虚拟学习环境,使学习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类似于现实生活的语言环境,对培养学习者语言应用水平非常有效。另外,学习者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以参与到这个虚拟情境中,通过和成员的交流、互动和合作来达到有效学习,既能激发学习动机,又能达到情境学习,培养综合能力之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的促进学习者将在游戏中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3 能力培养的基点
相对于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是教育游戏更为关注的目标。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都存在着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方面的智能。只是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倾向,才表现为智能差异,代表了每个学生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发展。由于教育游戏往往充满了挑战,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综合各种信息,千方百计解决问题。因此,在设计外语类教育游戏时,不仅应该停留在关注学习者学会外语知识也就是言语/语言智能的培养层次,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智能组合来设计情景、级别要素、学习者控制等,达到培养学习者的动作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的,使学习者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4 与课堂教学之关系
有专家已经指出,因为游戏中有很多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可能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在McFarlane等人进行的类似的研究中,通过对教师和家长发放调查问卷,他们认为尽管游戏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数学能力、协作能力等,但是将游戏用在教育中最大的障碍是游戏内容不一定和课程内容一致,并且在游戏中培养的能力不一定能得到教育当局的认可,不一定有助于通过升学考试。”[4]因此,教育游戏的内容设置要紧密结合课程内容,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而“Periodista”概念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四 结语与反思
外语类教育游戏在外语教学中表现出了强大的魅力,各种理想化的模型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游戏产品,并为学习者与研究者所了解与使用。但是,要将教育游戏软件普及到外语教学中,还需要游戏设计者、游戏制作者、教师、专家等诸多方面人士的共同努力。如何开发出既好玩,又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的理想的教育游戏,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待探索:
1 如何解决教师和学习者的教学和学习观念问题?
2 如何设计游戏及分配游戏配套资料中的知识?
3 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者的高阶能力?
4 如何评价从游戏中培养的高阶能力?
5 如何设计教育游戏,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Periodista”概念模型对于大家进行外语类教育游戏设计、开发、应用和研究能起到一定借鉴作用,同时更希望广大同仁共同关注,促进实用、完整、科学的外语类教育游戏设计理论的建立,使外语类教育游戏早日普及到课堂中。
致谢:本文在成文过程中,陕西师范大学知识媒体研究所的马红亮、贺宝勋老师,以及金燕、陶力源、王建武、刘庆圣、隋志华、解素敏、张丽芳、孙彦青几位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了讨论,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MIT. Games-to-Teach Project Research [EB/OL].
2厂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2.1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及参数量化(1)概念模型范围的确定。建模范围可初步限定为地下水分水岭、断层、河流、断裂破碎带和海水水体所包络的区域。即以核电厂反应堆为中心的,垂向边界与侧向边界范围内的岩土体及其所含地下水水体构成了厂址所在水文地质单元的概念模型范围。概念模型垂向边界确定如下:顶边界为水面、全新统海积层顶面(第四系覆盖区)、浅部花岗片麻岩风化裂隙发育段顶板(基岩区)和中部花岗片麻岩构造裂隙发育段顶板(核岛基坑负挖区);底边界为中部花岗片麻岩构造裂隙发育段底板。概念模型侧向边界确定如下:北侧边界为地下水分水岭~F1断层,西侧边界为河流,南~东侧边界为海水水体(图1)[7]。(2)边界条件的概化。北侧地下水分水岭属于第二类边界(定流量边界),可概化为零流量边界;北侧断层属于透水边界,可根据水文地质单元补、径、排条件动态分配一定流量,概化为定流量边界;西侧河流属于第一类边界(定水头边界),可根据河流季节性变化特点概化为定压边界;南~东侧边界属于第三类边界(混合边界),即全新统海积层多孔介质渗流区与海水水体存在一定水力联系的边界,属于弱透水边界,可根据全新统海积层孔隙度、渗透率、渗透系数与海水水体深度及潮汐作用间的配置关系,概化为一定流量、一定水头的混合边界[7]。在剖面上,全新统Ⅲ-1-1、Ⅲ-1-2单元与浅部花岗片麻岩风化裂隙发育段之间可概化为透水边界;浅部花岗片麻岩风化裂隙发育段与中部花岗片麻岩构造裂隙发育段之间可概化为弱透水边界;中部花岗片麻岩构造裂隙发育段与深部花岗片麻岩基质岩块之边界可概化为隔水边界(图2)。(3)含水介质与含水系统特征概化。Ⅲ-1-1全新统海积层上部粉质黏土层大部分位于地下水潜水位线之上,其地下水主要以包气带水的形式存在,可概化为层状多孔介质上层滞水;Ⅲ-1-1下部中细砂层和Ⅲ-1-2坡残积层可概化为层状多孔介质孔隙潜水。花岗岩属于弱透水岩石,其赋存的基岩裂隙水可能既有潜水性质,又有承压水性质。如赋存于基岩风化壳蓄水构造中的风化裂隙水就具有潜水分布特性;处在接触带蓄水构造或岩脉蓄水构造中的基岩裂隙水就具有承压水性质。因此,Ⅲ-3-1、Ⅲ-3-2的浅部花岗片麻岩风化裂隙发育段可概化为似层状基岩裂隙潜水,中部花岗片麻岩构造裂隙发育段可概化为网状、树枝状、脉状或块状基岩裂隙承压水。
2.2水文地质单元概念模型(1)Ⅲ-1-1水文地质单元上部粉质黏土层。该层主要分布在厂址南~东部沿海地段,其底边界为粉细砂层的顶,南~东侧边界为海水水面,其它侧边界为浅部花岗片麻岩风化裂隙发育段顶板;该层厚度一般2~6m,土工试验得出的垂直渗透系数为0.020m/d,为弱透水层;地下水为包气带上层滞水,富水性贫乏。(2)Ⅲ-1-1水文地质单元下部中细砂层。该层分布范围和侧边界与上覆粉质黏土层相同,底边界为浅部花岗片麻岩风化裂隙发育段顶板。该层厚度一般小于5m,由试坑注水试验可知其渗透系数为0.75~5.57m/d(平均值2.27m/d),地下水为层状孔隙潜水。(3)Ⅲ-1-2水文地质单元坡残积层。该层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和河谷边缘,其底边界与Ⅲ-1-1单元底边界相同;南侧边界为Ⅲ-1-1海积层的顶,其余侧边界为浅部花岗片麻岩风化裂隙发育段顶板。该层厚度一般为1m(坡脚、沟口附近可大于3m),抽水试验给出的渗透系数为0.010~0.239m/d,地下水为层状孔隙潜水。(4)浅部花岗片麻岩风化裂隙发育段。该段顶边界为基岩面(基岩出露区)或Ⅲ-1-1海积层底或Ⅲ-1-2坡残积层底,底边界为花岗片麻岩基岩构造裂隙发育段,北侧边界为地下水分水岭~F1断层,西侧边界为河流~Ⅲ-1-2残坡积层的顶,东侧边界为海水水体,南侧边界为Ⅲ-1-2坡残积层。该段厚度在3.3~14.5m之间,风化裂隙发育,呈网状、脉状微张状态。10口井的抽水试验成果表明,该段(含强风化岩脉)渗透系数为0.03~2.78m/d(平均0.46m/d),属弱透水~中等透水层[8],地下水为似层状微承压水。(5)中部花岗片麻岩基岩构造裂隙发育段。该段顶边界为浅部花岗片麻岩基岩风化裂隙发育段底板,底边界为花岗片麻岩未风化基岩顶板,北侧边界为地下水分水岭~F1断层,西侧边界为河流~花岗片麻岩风化裂隙发育段,东侧边界为海水水体,南侧边界为基岩风化裂隙发育段底板。该段厚度2.5~9.7m,构造裂隙或节理相对发育,节理一般无充填,呈闭合或微张状态。5口井14个井次的压水试验得出的渗透系数介于0.009~0.103m/d,属弱~微透水层,地下水为网状、树枝状、脉状或块状风化裂隙承压水。
3厂址附近地下水放射性监测井布设
3.1地下水放射性监测点网布设原则地下水放射性监测点网布设原则如下:①在总体和宏观上应能控制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②监测重点为具有供水目的的含水层。③监控地下水可能遭受放射性释放污染的地区,监视放射性释放源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及动态变化,以反映所在区域地下水的放射性污染特征。④考虑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实际采样可行性与可达性,尽可能从常用的民井、生产井以及泉水中选择布设监测点。
3.2地下水放射性监测井分类布设原则(1)对照井点的布设原则。根据大尺度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状况和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在可能的放射性污染区地下水径流区上游布设1口对照井。(2)现状监测井点的布设原则。采用控制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的布设原则。监测井点应主要布设在核电厂主厂区、厂址周围环境敏感点、可能的地下水放射性污染源、主要水文地质关注点[10]。
3.3地下水放射性监测井在剖面上的考虑地下水放射性监测井在地质剖面上应作如下考虑:①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潜水和可能接受放射性事故释放影响的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为主。②潜水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隔水底板。③应选用取水层与监测目的层相一致,且是常年使用的民井、生产井为监测井(无井可利用时,需布设专门的监测井)。④监测井井深设计应根据监测目的、含水层介质类型及其埋深与厚度来确定,尽可能超过已知最大地下水埋深以下2m[9]。
3.4监测井的具体布设地下水放射性监测井布设时,在剖面上考虑:①可能的民井取水层位;②潜水与承压水在剖面上的兼顾;③浅部花岗片麻岩风化裂隙发育段与中部花岗片麻岩构造裂隙发育段的兼顾。在平面上充分考虑三级水文地质单元边界性质及其3个径流带的空间分布。(1)对照井点的布设。可考虑在Ⅱ、Ⅲ水文地质单元地下分水岭北侧、F1断层下盘~岩性边界南侧的花岗片麻岩风化裂隙发育段布设1口对照井,如图1中的S0点。(2)针对R1径流带的考虑。由图1,2可知,虽然断裂破碎带F2是导水通道,由于厂区及其附近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Ⅲ-3-1单元基岩风化裂隙水即使通过NNE向构造裂隙或NE~NEE向岩脉附近裂隙流向断裂破碎带,也不会穿过破碎带继续流向F2西侧的Ⅲ-3-2单元,只可能在断裂破碎带附近汇集并沿着断裂破碎带向南流向Ⅲ-1-1单元。因此,可考虑在断裂破碎带靠厂址一侧的S1点附近选择1口民井(若有的话)或布设1口地下水放射性监测井。(3)针对R2径流带的考虑。同理,Ⅲ-3-1单元基岩风化裂隙水在地形控制下,可能会沿着NNW、NW向构造裂隙和NW向岩脉附近构造裂隙,向东、南方向流向Ⅲ-1-1单元。基于这种考虑,可以在S2点附近布设1口地下水放射性监测井。(4)针对R3径流带的考虑。Ⅲ-3-1单元基岩风化裂隙水也有可能沿着近EW向展布的岩脉附近的裂隙汇集到R3径流带上,因此可考虑在S3点附近布设1口地下水放射性监测井。
【关键词】
社会转型;企业管理;创新模式
0 引言
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知识竞争的时代,如今的社会发展状况,唯一没有发生改变的就是不断“变化”的过程。现如今,全球经济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主要的竞争核心就是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实力。社会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就是企业,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正处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之下,促进了我国的企业观不断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我国的企业要想完成现代化的转变就需要解决两个必要的问题,一个是企业需要不断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另一个就是企业需要从封闭式的发展模式向开放式的发展模式以及从国内经营形式向全球化共同经营的形式转变。要想将问题完全解决,企业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有企业发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是创新,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创新发展这一要求。
1 社会转型大浪潮下企业管理形式创新的基本情况
企业管理的基本形式,创新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需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不断的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在发展当中加入创新式的管理形式;另一个就是要从过去封闭式的发展经济向现如今开放式的发展形式转变。在过去的发展单单是依靠国内经济的发展带动企业发展这一简单单调的发展形式,这种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了,需要不断的跟世界发展轨迹相结合,根据现如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式以及发展速度,企业需要不断的依据这个发展形式才能够完成企业管理形式的创新性转变。企业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需要将原先的单一的发展经营形式打破,慢慢的向国际发展的形式改变。企业要想从国内发展走向世界发展,自主创新是必行之道,也是唯一一条发展道路,企业发展如果不创新,是没有办法向前进的,企业管理形式不创新,就会被时代所淘汰[1]。
一个企业发展创新就是源泉,就是生命力。所以,企业如何良好的实现创新是企业管理工作当中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不管何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都有创新的需求,可是真正开始实行创新有非常的不容易,很多的企业在创新的过程当中感觉十分吃力,因此只有对原因进行分析,从根本上了解到企业如何实现创新才是最重要的。从各国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考虑,很多的企业制定的创新项目都没有办法良好的实现,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并不是企业技术操作要求不过关,甚至有些企业的技术还是绝对先进的技术,主要就是企业文化、战略技术、基本制度以及人力管理上的欠缺。大多数的企业在创新时都将重心放在了技术的创新上,而忽视内在管理创新,使得企业的创新要求没有良好的完成。企业最深层次的问题就是需要从本质上操作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的要求,企业当中的中心理念就是企业文化,文化创新才可能带动技术的创新,整个企业的精神状况都是通过企业文化体现的,也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表现,所以文化在企业创新道路上需要先开拓出一条道路。企业的技术升级创新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技术改进离开了战略是无法有实质性的改进的。企业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的各项资源当中,是最重要的一个,企业的创新需要依靠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菜能够完成,在企业的发展当中,最根本的执行力量就是人力资源,企业创新当中最关键的就是完成人力管理资源的创新,在企业创新过程当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能够积极的参与进去。企业创新目标的早日实现也是依靠人力资源的加入,其能够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形式的整体性转变。
2 研究假定
现如今,我国社会转型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朝着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先前发展的农业模式正在转变成为工业发展形式。社会不断的开放,要求管理也需要不断的开放,不一样的管理思想和操作理论之间的交流融合能够帮助企业管理更加的深入,这样一个关系的出现,也让社会转型和管理转型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大家热烈的讨论与关注。
2.1 基本假定:管理转型同社会转型一同进行
社会转型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社会形态在发生改变,但是管理转型的基本内容则是管理组织、管理中的主体和客体、管理行为与人们对一件事情的态度、思想形式以及一般的价值观念的改变。所以,管理转型的过程当中肯定会牵涉到管理目的、任务、操作形式以使用措施等等各个方面综合性的改变。社会形态的定义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当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合并。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当中,肯定会有一种生产关系是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并且因为这个对社会上的经济基础的样式进行了确定,也将社会当中的上层建筑的基本特点进行了确定。
创新视角是管理转型当中的基本关注点,因此在讨论基本假定的真实性时,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考虑必然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形式以及组成方式,而从管理角度出发的话当中包含的必然是社会生活以及融合在社会文化当中的管理转型随着社会转型一同发展。管理创新当中需要包含基本的创新知识资源,但是因为这么多年以来,管理理论的研究工作都不积极,至今为止,我国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成熟先进的管理生产团队,因此,不管是介绍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还是深入研究我国本身的管理理念,或者是对现代我国的管理观念的认知,因为没有方法论的支撑,致使在这方面的操作工作并不深入,甚至出现大量的问题。除此之外,管理创新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创新办法[2]。在上个世纪,美国出现了各种不一的管理理论同时存在的局面,并且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管理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于是我们能够认为,我国的管理创新当中需要融合各种管理创新的观点,而不是单一的从一个方面入手考虑,百花齐放的局面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一花独开的局面已经无法和现代化的发展相适应了。所以,管理创新必须不断的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
2.2 基本假定:社会文化当中融入管理
社会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管理,社会文化当中融入管理也就是说管理受到社会文化的限制,但是其也对社会文化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在西方发达国家当中,管理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注研究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在上个世纪初,有一种新的观点的提出,就是,上文当中描述的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企业当中有最合适的表达方式,但是另外企业也能够从资本主义精神当中获得最佳的发展要素。
对于这样的一个概念,能够将其理解成文化和管理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个理论当中深刻表达了一个基本操作概念,就是达成目的必须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段这个操作体系和企业的发展精神是同样的,是企业要想高效的完成操作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所以,只需要利用合理有效的组成形式,将劳动和生产、借换和寻找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管理工作当中的核心要素,并且认定在当时的社会文化当中,最基本的精神就是资本主义精神,那么管理和文化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发展的关系就很明显了。
在现代的学科当中,有一项最基本的思路就是认为管理不单单只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文化。管理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管理必须以文化为发展基础,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价值观、政府管理制度以及政治管理制度当中。在这门观点当中人为,管理越是能够在一个社会传统的价值观以及管理理念当中使用,那么其成功的概率也就更大[3]。并且,因为管理当中最能够体现的就是西方盛行的价值观,所以负责任的管理形式是唯一一个能够替代专项管理的形式和操作路径。
3 概念模型
对于企业的管理创新形式是一项科学合理的管理研究形式,选择建立一个管理创新形式是概念模型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于正在发展的企业管理形式而言,创新研究工作主要有两种,即提出概念模型以及发掘管理形式。概念模型是和国际发展当中与要求所相适应的情况决定的。一个能够被选择的概念模型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四个方面,分别是管理创新基础、管理手段创新、管理任务创新以及管目的创新。
在概念模型当中,其遵循的是传统的理智性的方式,并且使用经验操作办法从而活动获得的一种概念模型。在这个模型当中,所谓的理智就是人们的操作成为了当中可能包含的基本操作能力或者操作办法。但是概念模型在具体的研究过程当中,不管是一般性的管理需求还是普遍性的管理需求,都是在现在社会背景大浪潮下所获得的,由上文当中提到的四个组成部分,在概念模型当中,是有非常强烈的经验主义倾向性的。
4 结语
企业管理创新需要完成几个本质性的转变操作,第一个就是从人本角度出发,进行相应的改变,爱过去的发展当中,不管是制度办法、组成形式还是操作过程,都是将物质放在只要的工作中心,但是现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必须将人才的发扬作用发挥出来,在管理创新当中,人才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将人的主动性发挥出来,企业的各项创新工作才能够顺利有效的完成。企业要实现创新管理,不管是知识还是信息,都要发生相应的改变,一成不变已经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形式,企业不能够良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是注定要被淘汰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193-01
新时期,无论站在大学的视野、中学的视野、还是小学的视野、又或者低年级孩子的视野,数学建模的本质,正在于它更突出地表现了原始问题的分析、假设、抽象的数学加工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建模,就是不断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例或现实原型出发逐步抽象、概括建立起某种模型,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感受,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其实,更好的概念教学会让所学的概念与无形之中映在学生的头脑中,并形成正确的概念模型。而现实的概念课堂上,往往都是老师用滔滔不绝的语言来冲击学生的头脑,硬性灌输给学生的,所以在具体的题目中应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时,很多孩子都会一头雾水,对概念的本质属性理解不透彻,对题目也就无从下手。面对这种情况,小学阶段概念模型的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
1 正确认识数学概念模型思想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中着重说明,“数与代数”中模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与函数、方程组、方程、不等式等都同属于基本的数学模型;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以便解决和应用数学模型这一数学理念,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数学,让价值观、情感态度与思维能力等不同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与进步。这就要求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看作是建立数学模型的机会,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能够自觉运用数学方法解
决、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模型指的是对照某一种事物的数量或特点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运用形式化的数字语言进行概括的数学结构。就某种意义而言,数学中的数量关系、性质、法则、概念、方程、公式等都能称为数学模型。如数学中的三角形,是自然界中最稳固的形状,我们可以在自行车上看到三角形的应用,自行车的横梁与两个车轮之间构成一个牢固的三角形,这些都能反映事物都是一个拥有共性的数学模型,能够描绘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数学模型具有精确化、典型化与一般化的特点。模型思想即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创建相对应的数学模型,通过研究数学模型从而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式。“模型化”数学思想是重大数学思想方法当中最受关注的一种,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建立模型思想成为了刻不容缓的教学任务。从生活中寻找概念模型,不断的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