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5 00:09: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新闻摄影课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67-02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到现在全国开设摄影专业本专科教学的高校大约有100所,(不含仅开设摄影课程的高校),在校生人数1万多,每年毕业生大约有4000人。虽说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然而经过一轮粗放式的增长,中国的高等摄影教育在逐步摸清办学规律的同时也同其他任何专业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生人均占有教育资源不足、产学分离、就业困难……由于传统认知下的低门槛技术职业定位和非科班出身同行强有力的竞争,影像泛滥的时代里摄影专业的学生获得社会认同和职业发展的空间仿佛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作为教育者有责任不断进行宏观的反思和细化深入的教学改革,才能使得高等摄影教育整个系统从每一个环节得到深度优化和发展。摄影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构建便是其中的重点环节之一。
一、 理性系统地进行课程设置并突显办学特色
当摄影教育的专业培养方向确定后,作为教学系统的设计者就必须仔细考虑接下来如何根据培养目标合理地配置相应的课程,并突出办学特色。这个过程必须是严谨的,来不得一丝马虎,往往需要系科领导、专家小组、任课教师在一起经过反复地研讨磋商才能制定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大多数学校常常会借鉴其他院校现成的课程设置办法,虽然无可厚非,但有一些院校基本上完全照抄照办兄弟院校的课程设计,根本不考虑自身的软硬条件和专业方向的特征问题,以至于在这样的课程系统下出现有些课程无法货真价实地开设的情况。临到某门课程要开课了却没有老师上课,有的课程没有相关的硬件支撑导致教学成了纸上谈兵。有些院校在课程的总体设计上东拼西凑,缺乏系统性,导致课程衔接不良等诸多问题产生。
课程的总体设置是否理性并能紧扣专业方向并且体现专业特色,这还需要摄影教育界人士多多思考,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中央美术学院的课程设置是如何体现其办学特色的: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的培养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在技术上达到商业摄影需要的高级摄影师的层面,在艺术创作能力培养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纯粹的摄影艺术家。因此它非常重视对摄影基本功的严格训练,开设了《彩色影像基础理论》、《数字影像体系基本原理》、《影像品质控制》等课程对摄影专业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工,讲解比较深入,而且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同时,它注重艺术理论教育,开设了《摄影史》之类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起到良好的作用。
摄影与设计在商业领域、现代艺术创作领域中结合得越来越密切,“媒体复合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因此央美摄影系在大四的课程中专门开设了《平面设计与印刷基础》,这门课程弥补了学习摄影的学生不懂设计印刷的缺陷,避免学生在照片的商业加工、广告制作过程中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产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此外,央美的课表中还有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模块:《综合训练――个人推广》,这门课程主要解决学生作为自己的或他人的照片经纪,如何把作品推向行业圈、推向社会的问题。这个环节恰恰是很多学摄影的学生甚至很多教摄影的教师最为陌生和薄弱的环节,也恰恰是关系到一个摄影师成功与否的重要的环节 。在国外的摄影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行业介绍和行业操作规范及流程的介绍,我在2007年参加澳洲摄影高等教育师资培训时就被澳方专家告知在澳洲摄影课程体系中含有此项课程内容,比如在澳大利亚拥有较高的摄影教学质量和声誉的TAFF学院就是如此。然而在国内,几乎没有专门的照片经营与管理类的课程,央美在这一点上的确是走在了我国教育同行的前列。
二、 不可忽视相临学科课程的融会贯通
《中国商业摄影》杂志2006年对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几所摄影专业院校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关于高等摄影教育的采样采访,其中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摄影专业毕业的商业摄影师柯伟谈到:“四年的大学摄影学习不能直接成为商业摄影师,国外,学校老师会当面教授怎样看市场行情、如何拍产品、怎么用设备、用光、怎么打报价单、甚至怎么开发票,让你最大限度地参与到作为一项工程的商业摄影任务中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的张剑则提出:“功夫在画外,商业摄影师从事的工作中只有30%是拍摄。”
对于当今的摄影师尤其是商业摄影师来说,摄影不是简单化了,而是越来越成为一项与市场运作密不可分的繁琐工程,摄影师很多时候不仅仅要关注拍出照片,实际上更需关注照片的流通。而这样的理论经验和技巧必须从貌似相去甚远的市场学、营销学、广告学中去获得。而作为纯艺术或新闻传播的照片,其审美和传播价值,恐怕也不是照片本身体现出的摄影特性之美,而更在于照片背后所蕴涵的社会洞察力、哲学思辨力、美学价值观等人文深意。从这个层面上讲,“摄影学”必须包括“视觉”、“摄影”、“传播”三项理论、技术、材料的知识,才算“完整的摄影学”。
把目光投向摄影的起源地――欧洲,法国巴黎第学以人文艺术学科实力雄厚著称,在其中,摄影及多媒体影像系是一个年轻而富有特色的系。在课程设置上,摄影史、美学、艺术史、当代艺术等理论课程占了总学分的一半。同时,巴黎第学还可以在同一学科领域跨系选课,艺术方向包括电影、艺术造型、舞蹈、音乐、摄影、哲学、戏剧、艺术收藏、影像技术与艺术等多个系,学生都可以自主学习。学校结合成熟的商业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与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相关的课程,以便毕业生在走上社会后能顺利创业、谋生。在摄影专业和印刷专业等课程设置中,就包括了这些专业的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版权的界定及维护、合同制作与业务洽谈等内容。
相形之下,我们在课程的制定和设计时往往只看到了摄影作为摄影的单一属性,而忽视或难以驾驭摄影必然具备的社会性、传播性、市场性,狭隘地将摄影教育锁定在传统的摄影光影控制范畴。而偏废了那些看起来相去甚远,实际上与学生真正迈入行业门槛后习习相关的课程内容。这将导致学生的知识被局限在一个封闭的缺乏变通和迈向更高层次的结构之中。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摄影专业的人文教育。顾铮老师提出:“广义的人文学科是指能帮助学生修成一种现代文明所公认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历史观等一系列有关人的完全成长所必须的人文素养教育学科。”那些传世经典的照片正是因为具备丰厚的人文底蕴,在艺术、商业、传媒等领域形成独有的价值才得以被珍藏、记忆。可以说摄影和其他艺术学科一样天生就是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
遗憾的是,还是有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且不说那些奠定人文素质的跨专业学科如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史等课程不在摄影专业课程体系范围之类,就连开设属于专业课范围内的强化人文修养的课程如摄影史与摄影批评的院校都并不多见,即便开设了,只是把此类课程作为选修课、平台课,其地位和效果都差强人意。我在2007年10月曾经对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方摄影学院摄影专业近200名本科学生进行过一次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于技术性专业科目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要明显高于理论性专业科目。同时,迫于用作品说话的现实压力,学生更关心怎么拍出好照片,如何对照片进行文化分析,艺术解剖却漠然置之。“殊不知没有了历史的梳理,文化的对视,影像的发展要么是浅水行舟,要么是盲人摸象。”诸多的井底之蛙就是这样被批量生产出来的。摄影史解决了艺术创作“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的问题,避免了学生在创作中浪费精力唱别人已经唱滥的调还为自己的“创意”沾沾自喜。而摄影批评课程的开设,并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只动笔杆子,不动镜头盖”的影像批评家,而是要求他们通过这样的学习,具有一种慧眼识珠的眼光;一套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创作的基本准则;一种能够在纵向把创作放在历史的维度上加以衡量,在横向能够把自己与他人的创作、与同时代人的创作加以比较评判的能力。摄影史与摄影批评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充分了解摄影的丰富性,防止因为视野狭窄而成为一个趣味褊狭、甚至一旦有所成时成为一个趣味霸道的人。当然,如果经过此类课程的训练,日后在学生中也完全可能出现专业的影像评论家,影像史学家,像林路老师、顾铮老师、王瑞老师这类人才目前在我国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他们后继也需有人。 如果摄影史与摄影批评的课程能够得到充分保证,这对于养成学生宽容对待各种不同摄影观与风格的风度、情商、心智,自觉地严肃对待前人的知识遗产大有益处,对于院系来说又可以真正树立起一个大学专业应有的文化氛围,带动起科研热情,而使摄影摆脱 “低门槛学科”的尴尬身份。
三、走出数码摄影课程的定位误区
随着数码技术在摄影领域大刀阔斧的运用,进入21世纪,在不少高校的课程设置中都列入了数码摄影的相关课程,通过对多所学校此类课程教学大纲的分析比较,不难发现这门课程中的“数码特色”主要体现在教学中的两个环节――1、对前期拍摄中数码技术的讲解,其主体知识内涵是对于数字成像原理,数码相机的功能、及操作,数码名词的解难释疑。2、对后期图像处理方法技能的讲解,其主体知识内涵是教授诸如PHOTOSHOP之类的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看起来仿佛没有问题,然而我想提出的是,如果仅仅从技术革新的角度去理解数码摄影,去教授数码摄影,是否真的让学生获得了专业的数码摄影教育?关键点就在于我们往往忽视了数码摄影的最大优点在于突破创意、制造幻像,而不只是拍立得的痛快直接和对照片的缝缝补补。
因此,对于数码摄影的教学来说其难点重点其实在于如何引领学生在技术的支撑下发挥想像力!如何实现呢?通过对一些专业教师的访问发现大家对此都感到无从下手。以往的摄影教学实践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示范,然而对于创意来讲,如果一味示范,势必会适得其反。将老师的思维模式强加给学生一方面会压制学生开阔思路,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学生激情消退甚至反感。相对比,另一种办法似乎更加有效,具体说来分以下步骤:给出一个概念性的任务命题――学生群组的头脑风暴理解命题并展开自由想像――明确创意目的和表现技巧――制定拍摄计划――根据创意进行拍摄和后期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扮演一个组织者和监督者激励者的角色而不是教育和示范,学生在一种自由而紧张的状态下进行想像并通过相互讨论论证其想像画面的效果、意义以及实现的可能,再去根据一个明确的目的合理选择所需要用到的数码技术,这样才能实现对数码技术的主动驾驭,而并非很肤浅且漫无目的地使用数码相机和PHOTOSHOP。
综上所述,课程的设置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构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它是一个细密严谨的复杂系统,对于目前我国的高等摄影专业教育来说,应该更新教学概念,明确办学方向,开拓视野,合理革新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并行与衔接,重点与外延,定位与特色,培养出更多真正适应社会需求和时代变化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网站
[2]摄影专业毕业生看中国摄影教育 .[J].中国商业摄影.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1)
[3]张宇.不以学历为惟一目的巴黎第学摄影系主任克里斯蒂安谈法国摄影教育[J].《中国摄影报》北京:中国摄影报社
接下来的一个重要决策是录制场地的选择、设计与布置。当今绿屏抠像和虚拟演播室技术日益成熟和廉价,很多在线课程都选择了虚拟演播室作为基本的录制标准,并通过背景的置换和二维三维动画等方式将课程的相关资料融入讲解的过程中。但是,对于技术要求并不太高的课程录制来说,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很多制作团队其实较少或者干脆不聘请专业的动画与设计人员,而依靠剪辑师来完成相关的工作;这种情况下,虚拟演播室的呈现反而容易显得粗糙、单调。在与制作团队商议之后,我们最终选择了实景录制,通过少量的家具和灯光控制现场的曝光层次和视觉体验,并将大多数教学图片打印后、通过讲授人将照片举起、钉在软木板等动作来进行教学场景和教学资料之间的切换和串联。
一、尊重个性的差异,作业内容多样化
新课程下只有立足于学生实际,秉着“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差异”的理念,才能实现“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可能。因而,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现状,打破传统所有学生做同样的练习题的单一局面,应该在既可以锻炼大家基础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在“尊重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学生本身实际,并根据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和自身特长等诸多因素,让设计的作业内容尽量趋于多样化。
比如教师在完成一首古诗的教学后,设计作业时就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差异,一方面让基础较为薄弱、迁移拓展能力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或通过基础习题、或通过背诵课文等方式反复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拓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让那一些基础比较扎实、知识迁移拓展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在掌握文本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通过改写、仿写、课外比较阅读等方式,为他们提供发挥各自特长的机会,促进他们有个性地发展。
事实上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某种程度上也正好体现了新课程下“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
二、教材紧密结合生活,作业形式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或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实际上这就明确强调了语文学习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要与生活紧密结合,我们应该等同看待语文和生活的外延。因而,教师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上不仅要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而且还要关注身边事情、留意生活的内容,让语文作业形式多样化。
例如学习完郑愁予的《错误》后,可以尝试设计以下作业题(任选一题):
1. 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到图书馆查找有关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过的类似的“美丽的错误”,并做简要分析。(口语、书面表达均可)
2. 尝试把文本改写成短幕剧并表演。
3. 辩论:“美丽的错误”是谁造成的?(正方观点:过客;反方观点:思妇。)
4. 罗大佑演唱的歌曲《错误》与文本在表达艺术上有哪些异同?
实践表明,设计这些作业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而且还极大程度地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探索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三、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突破时空局限
传统的教学观念导致教师往往把完成语文作业的时空转移到了课堂之外,事实上这正是没有清楚地看到什么才是真正课堂的最优化的结果。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突破作业设计的时空限制,提倡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留
出充足的时间,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该立足学生的实际, 设计适量有针对性的作业旨在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能力。
笔者曾经尝试过:在讲授完《米洛斯的维纳斯》后就趁热打铁让学生来分析“残缺的是否一定就是美的”,学生参与讨论甚至争辩的热烈场面真是让人惊喜。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真正理解,进而推而广之,让学生拓展延伸到对艺术内涵的真正理解。
一、定位培养,改变教学手段,突出新闻摄影教学的时代性。
新闻媒体是一个快速发展、变革迅猛的行业,这要求新闻摄影教育紧随时代脉动,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保持同步。
根据榆林学院新闻学专业特色教学建设方案,针对新闻摄影课程特点,将新闻摄影课程安排在开课学时的第三学期。这可以让接受了传统新闻业务训练的学生初尝实战演练的成果。教学手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变:
首先,拓展新闻摄影课程教学空间。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新媒体对新闻摄影的影响较大,使得复合型新闻摄影记者的需求加大。新闻媒体对流媒体、多媒体应用娴熟的新闻摄影记者需求更大。同时受众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新闻摄影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如在课堂上增加静态新闻图文的视觉排版内容,配合同期声、配乐;增加新闻摄影互动教学网站建设与管理等教学手段,丰富除纸媒以外的视觉传播教学手段,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分析和设计新的教学方案。首先推进教材更新。每一次的教材更新不能只在原有基础上增减内容,而要在认清当前业界新形势,明确新闻摄影当前教学目的和定位培养方向之上做新的调整。当下是一个媒介传播手段转型时期,新闻摄影教学也要紧随大的社会形势进行改变。
新闻摄影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程,传统教学手段就是将理论和图片案例、新闻事件案例结合来讲。长此下去势必会与新媒体环境脱节。因此必须理清教学思路,突破传统教学,变花样地丰富课程内容,强化新媒体时代所需的技能,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并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留有充分的实践空间让学生自主创作,从而结合系统立体的课程结构突出新闻摄影教学的时代性。
二、定位培养,创新教学模式,正视新闻摄影教学的价值。
新闻摄影的教学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当代文化在数字化环境的影响下,创造了很多视觉文化,其中摄影在创造和传播视觉文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媒体在进行新闻摄影报道传播的同时,自觉地培养了受众的视觉教养,并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受众的视觉需求。
高校教师必须调整教学计划,明确定位,创新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新闻摄影能力,摆脱以往重摄影技术、忽视照片新闻性的弊端。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从本质上把握图片的新闻性。使新闻摄影的价值、功能、特性、评价标准和构成要素都得到足够重视。
其次适应新媒体环境,加强图片编辑的传授是关键。图片编辑是未来视觉传媒需求量最大的职业之一,图片编辑可以寻找最合适的照片,为不同媒体选择照片,可以设计出报纸头版的照片版式,还可以对图片进行编辑、裁剪等处理,图片编辑工作是监控整个过程中图片准确适用的核心。在照片产量成倍增加的时代里,照片的数量已经不是问题,而如何把照片用好则成为更重要的问题。
三、定位培养,强化教学实践,培养转型期的新闻摄影人才。
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在媒体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闻摄影成了时代的宠儿。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新闻摄影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就要不断更新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紧紧围绕新闻摄影记者的能力要求,以夯实技术为基础, 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寓创新教育于新闻摄影教学中,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社会责任感与实践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闻摄影专业人才。
1 更新教育观念,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创新思维环境
读图时代要求新闻摄影教学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据新闻摄影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树立多元的学生创新观,课堂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创建一种活跃、宽松、民主、高效的课堂环境,以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明确新闻摄影不只是传授理论与训练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新闻专业理念、新闻意识素养和新闻敏感,贯彻落实新闻摄影“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指导思想,将摄影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学中做,又在做中学。
新闻摄影教学要改变将图片用文字语言来描述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按图像学习的特点,研究图片的本意、寓意,让学生学会读图。课程的学习可不局限于课堂、教室,让学生走出教室、校园,直接走向社会去观察生活,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并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实践能力。更新观念的同时,教师也积极开展创新,引导带动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品质,开阔思维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把握新闻摄影的“新闻性”这个生命之源。
2 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创新意识
传统的新闻摄影教学内容,主要是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少部分是新闻摄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部分理论讲授多,实际操作训练少。笔者认为要适应读图时代的要求,必须加强新闻摄影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新闻摄影人才出发,整合优化课程内容,把摄影发展的新技术和新闻摄影发展的新理念、新思维融入课程内容,保持课程内容与新闻实践的有机结合,精讲多练,形成掌握理论知识、培养新闻素养与训练实践创新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
调整课程顺序。摄影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一种新的视觉语言,是新闻摄影的基础,放在前面讲授,选用的教材《新闻摄影教程》(盛希贵主编),摄影技术在后面。摄影技术部分,配合相应的实验与实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熟练掌握照相机的操作,提高摄影技能,为后面的创新实践打下基础。新闻摄影理论部分注重讲授视觉素养与新闻摄影的特性,教学中结合内容选择大量新闻图片,分析图片的拍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这一理念,防止危害新闻摄影真实性的事情发生。新闻摄影实务部分以实践为主讲授新闻摄影采访、文字写作及图片编辑,培养学生新闻摄影的拍摄理念和新闻敏感,强化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用照相机对社会和时代去认识与思考,掌握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新闻事件中捕捉最有意义的“决定性瞬间”,用图片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同时与其他课程结合训练学生的写作、摄像、图像制作等能力,掌握新闻从采集到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努力打造 “全能型摄影记者”。
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新闻摄影是用图片准确传达信息,因此,教学中使用大量的视觉图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选用作品赏析、案例教学、作业点评、项目教学等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引领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实验与实训,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观察生活,捕捉新闻信息,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培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有利于培养符合时展和社会需要的新闻摄影人才。
在讲授摄影技术部分照相机的结构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及动画,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照相机的工作过程、光圈、快门的功能与作用,展示不同光圈、快门的摄影佳作,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拍摄,多种摄影元素的运用及作者巧妙的构思,增强学生对照相机的认识,加深对摄影作品的审美感受。通过实训操作拍摄,利用数码相机即拍即显,现场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摄影器材的使用技巧,强化各种摄影技术的运用,在拍摄中让学生去认识画面元素或符号对作品内涵的表达,拍摄位置、镜头焦距、角度定位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表现,体会主体与陪体的关系,前景、背景对主题的表现与深化,色彩、影调对现场气氛、情感的表达等,提高学生的摄影技能。
在新闻摄影实训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或任务驱动教学法,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实践教学活动带动理论课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新闻摄影采访如遇学校举办活动或大的节日(学校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或高考期间),教师确定开放性的新闻题材,学生分组策划、确定拍摄主题、内容及表现方法,然后采访拍摄,到新闻现场感受、观察,注意选取与众不同的题材,拍摄富有创意的图片,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观察和思维,提高学生的新闻摄影价值判断能力和灵活运用摄影技巧能力,掌握新闻摄影采访中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在学生作品点评时采用讨论式互动教学方法,与同一事件报纸和网络等媒体上的新闻图片比较,启迪学生思维,独立思考、分析,从内容、形式方面评价图片的好坏,进而老师用摄影理论点评作品,抓住立意和构图两个关键问题分析,按照新闻图片的评判标准讨论记者是如何用摄影语言来表现新闻主题的,图片在构图、主题思想、摄影技巧等方面的成功之处。同时赏析一些感情传递生动、视觉效果独特、环境交待典型、摄影技巧运用准确、文字说明简要的新闻图片,激起情感共鸣,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鉴赏、驾驭、评判摄影作品的能力。对存在不足的学生作业,同样让学生观看,指出内容和形式上的问题,如何改变拍摄角度,如何运用对比等方法使主题突出、构图恰当、主体明确。
4 开展课外实践,促进学生参与,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作为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新闻摄影课程,其教学内容只靠第一课堂是无法完成的,它必须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延伸到新闻现场,让学生不断地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闻,发现生活的闪光点能力,练就在繁杂的新闻现场瞬间思维、瞬间构图、瞬间提炼拍摄的本领,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观察和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利用第二课堂,通过课外辅导及专业训练,按照学院专业技能达标测评规程确保人人参与并通过达标测评,通过竞赛或参加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摄影技能,达标过关与形成性评价体系实施,激励了学生的训练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摄影兴趣。
依托学院实验室和创新工作室,加强对社团的传媒协会、宣传部、记者团成员的指导,通过校内外新闻宣传报道活动提高学生新闻写作、图片拍摄、编辑排版等技能。与校内外媒体联合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参与新闻事件的报道,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5 改进评价体系,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根据新闻摄影课程的特点,改革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的不科学的评价方式,强调实践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成绩考核采取过程管理,重视平时实践与实训,形成课堂考勤、实验成绩、作业作品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每项以不同的比例列入该课程总成绩。实验成绩由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平时操作与考核操作)、实验报告(含实验作品)几部分组成;作业作品成绩包括新闻摄影作品赏析、图片新闻报道及其它作业。对被新闻媒体采用的作品或各类比赛获奖作品可另加分。多元化的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新闻摄影课程实践重要性的认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面对读图时代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建立行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型新闻人才,促进新闻传媒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再.论中国新闻摄影高等教育的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2上):70.
[2] 延婧.数码时代新闻摄影观念的变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90.
[3] 熊国成,彭燕.关于新闻摄影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闻知识,2009(2):69.
1、摄影艺术起源
Photography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业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是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自1839年第一台木箱照相机的问世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发展历史。据我国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科学目录》中表示,摄影属于艺术类学科类,美术学一级学科下的摄影学二级学科专业,意思代表摄影本身就是一门独立的专业,但据点差显示,由于我国市场需求等原因,在甘肃省境内甚至全国的多数高校中,摄影课程都是以依附于某一相关专业的形式存在,如此对摄影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带来一定局限性。
2、摄影技术专业内容
据调查显示,甘肃省多数高职院校中关于摄影实践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摄影技术、摄影艺术与摄影修养三个方面。其中具体教学课程包括: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感光材料、、曝光技术与技巧、数码摄像技术等。摄影艺术方面的课程内容包括:摄影色彩构成、摄影构图、摄影光线的处理、人像、风景摄影、新闻、广告摄影等。
二、高职院校中关于摄影实践课程的定位
摄影作为影视编导、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们的一门必修课,能够为学生有效提供解决有关图形图像理解方面难题的方法,是提供设计灵感及技术的源泉之一。但目前摄影实践课程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比重往往较低,相关专业的学生们往往无法对摄影这一庞大的艺术体系进行深入地了解,由于学生们对摄影课程缺乏深入地了解,且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摄影器材、专业摄影知识等教学局限,因此摄影实践课程的教学成果往往不尽人意。
三、摄影实践课程的教学现状
1、高职院校中摄影专业教材的落后
在现代信息化时代中,信息及科学技术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在我国多数高校使用的教材中,很少有涉及对这些时代变化做出修改记录,虽教材不断改版及增加新的知识内容,但其根本只是在原有教材上进行少许修改,涉及知识面不够全面且缺乏完整的系统性教材,对摄影实践课程教学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
2、摄影器材的老旧
国内的艺术设计专业摄影教学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状态,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摄影器材的滞后所带来的摄影实践的缺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对摄影器材的购买和使用问题也是影响摄影课程开展的一大原因。在传统摄影教学中,一部800-900元左右的老式单反相机就可以基本完成教学实践所需,普通相机的租赁也很方便且价格低廉;但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数码摄影对传统摄影的颠覆,如今市场上的一部单反数码相机售价基本在5000-6000元、甚至上万元,这类器材的价格对摄影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笔不小的开销。有不少学生选择退而求其次,选择购买相对便宜的家用数码相机来完成课程实践,但由于此类器材与专业课程中的器材要求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教师授课后学生们的实践课程无法有效进行,由此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摄影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硬件的建设与使用
由于摄影本身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因此在摄影教学中的硬件投入也是极其必要的。现代数码相机的更新速度较快,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度对摄影器材进行不定时更新,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在摄影教学器材的选购上,应以实用、够用为宜,例如平面设计中的摄影课程主要以广告摄影为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摄影课程则应购买以广角镜头为基础的配套器材。
2、增加摄影课程教材的编写
摄影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中通常只有4-6周的单元教学,现有的教材无法对课时进行有效匹配,且教材中的专业知识叙述面的太过广泛,从而缺乏对摄影专业的针对性讲解。鉴于摄影课程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性及现代社会所需,笔者认为该专业教材应由专家学者们组织编写适合艺术设计专业的摄影教材,内容应涉及的专业知识更加详细、全面,以利于摄影课程在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深入开展。
3、加强对学生们自身摄影水平的提高
(一)数码摄影的不断发展
数码摄影是新的产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偏向于数码摄影,虽然传统摄影在世界上已经走过近两百年的辉煌历程,但是传统摄影的技术和器材相对数码摄影来说,显得非常陈旧,因此传统摄影受到数码摄影很大的冲击。
(二)摄影教材陈旧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材,都没有办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而与时俱进,虽然有一些再版的教材以及一些新版的教材,但是也没有办法达到与新技术同步,而且也没有成为完整的体系,这不利于高校摄影教学的展开。民办高校是按照普通高校的模式进行教学的,普通高校没有的条件,自然民办高校也没有具备。
(三)民办高校的摄影器材过时
现在的高校的摄影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摄影器材陈旧过时的问题,没有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也不能保证教师能够选用创新的摄影器材。
二、摄影教学改革措施
(一)确立摄影教学培养目标的专业性
在制定摄影课程的教学计划时,一定要加强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其他方面作为辅助部分。专业能力强,对学生就业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专业人才的塑造,也是民办高校的教学目标。
(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世纪的人才,除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新学习和主动发展的能力。无论是哪门学科,都需要有创新,摄影本身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一门艺术,也就是说,摄影者的创意很重要,摄影的技巧重要,在摄影的同时,创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幅完美的摄影作品,看的不仅仅是专业技巧,还有创意。因此,要改革摄影教学的方式方法,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使学生掌握了从大千世界中寻找灵感和创意的能力。
摄影教学重在实践,教师可以带学生到生活中去实际拍摄,如到大街上、农贸集市上去实践。从实际生活中学习拍摄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学习在新闻现场的拍摄角度、构图取舍、不同的拍摄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又可培养学生的新闻实战能力,还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另外,新闻传播类学科的新闻摄影教育还要适量增加课时,或者在有限的课时内改变传统的“板书+幻灯”的教学方式,利用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把文字、语言、图片、动画等一系列媒体形式集中为一体,把一些简单而又抽象难懂的原理轻而易举地解释清楚,并且通俗易懂。把需要一对一传授的技能也在课堂里完成,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且教师可以现场示范,指导学生现场拍摄、完成作业,并通过大屏幕展示、点评讲解。
课下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博客的形式,对学生平时的摄影作业、电子版面排版、专题组照编辑进行点评。把一些基础的知识、最新的学科相关信息,放到博客上让学生自学、了解,把一些往届的学生作品放到里面让学生对师姐师哥的作品进行学习、借鉴。这种课下的博客教学方式,还可以打消部分学生对老师与摄影的心理距离感,也为一些学生长时间交流提供了平台,这样可以使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胜任现在媒体的工作,也为新闻传播类学科的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
艺术类学科的新闻摄影教育现状及对策
平面媒体既然对视觉读写能力要求很高,那艺术类学科培养的摄影人才为什么还不适合现在的媒体要求呢?
的确,艺术类学科的学生上学期间进行过训练,具有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摄影方面掌握了过硬的摄影技能和拍摄技巧,基本可以胜任摄影记者工作。但大家都知道,不论新闻摄影还是电视新闻摄影,图片、图像固然重要,有着不可替代的信息传播作用,但是,由于人们对它的理解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使得有时在对同一张图片图像上的理解上有出入,这就出现了不可获缺的文字介绍。小到图片下面新闻五要素的说明,专题、组照的说明,大到整篇的摄影报道。而目前的艺术类学科里的摄影课程很少有系统的新闻摄影方面的培养,故学生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就欠缺系统新闻理论知识,缺乏写作、采访方面的相关能力。
这就要求艺术类学科的本科学生要加强对文字语言的读写训练。平时多阅读一些文学、新闻理论书籍,改变对政治思想课和哲学教育的漠视态度。同时,加强新闻评论、新闻采写等方面的了解,培养自己的新闻能力,增强对人文学科的学习。这些对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培养艺术类学科的学生对新闻事件的独特看法,在报道时有一个全新的切入点,才能在发稿时有精辟、透彻、独特的见解。
摄影是人类获取知识、认识社会、了解历史的重要信息来源和依据,是文化改造世界的手段之一。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综合性越来越强,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既有以图片编辑、新闻媒体为主的新闻纪实摄影,也有以平面设计、商业运用为主的广告摄影,还有以影楼人像、婚纱摄影为主的艺术摄影。同时,摄影还是一门集物理、化学、文学、美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边缘学科。进行系统的摄影基础理论教育,对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技术水平、艺术修养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综合的思维能力、高雅的审美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摄影既是一门综合的技术,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因此,摄影课一直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摄影教育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主要有三个部分:摄影技术方面的课程,包括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感光材料、曝光技术与技巧、摄影滤光镜、暗房技术与技巧、数码摄影技术等;摄影艺术方面的课程,包括摄影构图、摄影的光线处理、摄影色彩构成、人像摄影、风光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等;相关修养课程,包括艺术概论、摄影美学、绘画、中外摄影史、大众传播学、计算机、语文写作、外语、哲学、法律等等,是一个知识面宽、综合性知识强的庞大体系。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摄影只是其中的一门必修课,总共64学时,相对于摄影这一庞大体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学生在开课之前没有任何摄影基础知识作铺垫。摄影又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作所需掌握的创作手段之一,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基本掌握摄影这门技术和艺术,为以后的专业创作奠定基础。所以教师通常把重点放在摄影技术方面,多少涉及部分与专业相关的摄影艺术方面的知识。这一教学体系在一定时期发挥了它的作用,也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了。自1839年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以来,摄影领域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从黑白胶卷到彩色胶卷,从手动相机到自动相机再到数码相机,从暗房操作到“明室”扩印再到电子暗房,从“银盐留影”到“数码记像”。每一次变化无不烙印着时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痕迹,每一次变化无不更新人们对摄影本质的认识,推动着摄影艺术和摄影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摄影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结合,它在某种程度上十分依赖于技术,因此,又是一门发展变化特别快的专业。摄影创作是构建在技术的载体上,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人的思维空间加大,手段增多。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彻底改变了传统摄影的百年模式,使传统的摄影方式受到极大的冲击。新的一代青年人已对银盐、感光材料等没有兴趣,取而代之的是数码相机、电脑制作以及喷墨打印。数字化在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创作自由的同时,也对现代摄影教学体系、摄影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数码”一词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进入了数码时代。数码时代的到来给摄影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掀起了摄影技术的革命。对数码时代带来的冲击再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对于现代摄影教学来说,已是万万行不通的。摄影教学也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如何进行摄影课的改革?如何培养摄影人?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要考虑艺术设计专业结构的调整,还要考虑到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普遍提高的趋势,以及专业人才需求多样的趋势,并根据这些综合性考虑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先导。”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其核心就是教学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生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质量,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
笔者试就改革内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可忽视传统摄影技术教学
随着摄影高科技的发展,技术问题似乎变得比以往反而更容易解决,其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于傻瓜式的轨迹延伸,数码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的摄影教学来说无疑具有颠覆性的挑战。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碰撞,是当今摄影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有了新型的照片拍摄与加工手段,很多教师和学生就不愿意在摄影基础上下工夫,照相机的高度自动化使摄影简单到几乎所有人都能拍照,摄影似乎变得越来越简单。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传统的摄影教育如何继续,如何发展,是摄影教学中面临的新的课题。笔者认为,摄影教学应在引导学生接受新技术的同时,加强传统和基础教育,打好坚实的摄影基础,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才能拍出好的摄影作品。美国密尔沃基地区技术学院的马克·萨克逊教授说:“学生必须修完作为学习数码摄影先决条件的传统摄影课程才能上数码摄影课。”他将传统的摄影技术和数码成像技术形成了有机的关联。南京大学谢白老师在《人民摄影报》主办的第三届大连摄影理论研讨会上说:“数码相机只是换了一个胶卷。”我国台湾视丘摄影艺术学院院长吴嘉宝先生认为:“越是数码时代,越需要让学生了解影像本质的东西,黑白暗房恰恰起了这样的作用。”传统的黑白暗房技术,对于训练学生的视觉关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黑白暗房对于手工的制作调整有很大的拓展余地,学生在经过严格的黑白暗房训练之后,(转第93页)(接第54页)不仅学到的是暗房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了敏锐的视觉发现能力和处理能力。从这一点上看,这是其他方式所无法替代的。
二、加重数码成像技术的教学比例
数码成像技术的出现,数码摄影器材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们惊讶地发现,数码相机取代传统相机已经指日可待。尼康在2006年初也决定胶片相机全面停产,全线进入数码时代。4个月后,佳能也停止了传统相机的生产。作为135传统相机代表的徕卡,2006年末也走上了数码之路。全球传统影像业巨头柯达公司也宣布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将未来寄托于数码产品市场。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今后学生在进行摄影实践时将不再使用胶片成像的传统相机。
与传统相机相比,数码相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当时就可看出成像效果,省去了购买胶卷、冲洗等额外费用,传输和保存非常便利。不仅如此,数码相机的设计也越来越轻巧、时尚,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人们在使用数码相机极大便利的条件下,逐渐地改变了对数码相机的态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摄影课程的设置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摄影课程中加重数码成像技术的比例,使摄影教学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相适应。在美国,数码成像早已列入专业的摄影课程之中。
三、加入电脑等辅助设备使用、电脑软件部分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摄影包括拍摄、显影、制作三个方面。著名的摄影大师亚当斯就认为这三点是衡量一幅照片是否成功的标志。随着近年来数码相机的迅速普及,数码技术在各个传播领域中成为主流已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建一个电子暗房的开支远比建一个彩色暗房节省得多,电子暗房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流。除此之外,现在用数码相机的学生越来越多,除了立拍立显、不用胶卷等优点以外,数码摄影还有很大的自由处理空间,不用暗室,只要电脑和合适的软件,就能对照片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甚至艺术加工。电脑制作、电子暗房技术已成为许多摄影作品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必须具有更为前瞻的目光,为将来的数码空间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培养适应现代摄影需求的人才。
四、仍要重视摄影艺术的培养
“摄影就是用光作画”。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摄影最关键的就是要和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作意识的训练。在摄影构图、摄影色彩构成等方面发挥专业特点,提高艺术修养,真正把摄影这门技术加以消化吸收,为己所用。
教育的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于社会。摄影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摄影教育的改革。如何在艺术设计专业摄影教学中体现数码时代的特点,才是我们针对专业特点改进摄影教学的关键。真正实现摄影课的数码化,才是教学改革的真正出路。面对新世纪摄影艺术的发展,要提高摄影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摄影课必须以新的科学技术为背景,依据专业的需要,确定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培养更多服务于社会的高层次人才。
这里,我选取了曾经在早报摄影部实习的和两个正在实习的大学生作为样本,来听取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江锦:武汉某重点高校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学生。现实习于《东方早报》。
江锦认为虽然其所在的专业开设了新闻摄影课程,而且有专职老师教授相关新闻摄影理论和拍摄技术,但是课程设置过于简单,课程项目以介绍普及为主,具体技巧知识讲得很少,实践拍摄要求不高,在摄影技巧技术和理念上非常薄弱。实习后,在日常新闻摄影采访拍摄中,感觉“学校新闻摄影课上的内容在摄影技巧上没有太大帮助”。不过她也认为,学校在采访和新闻价值这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对自己的采访还是有所帮助。她认为,目前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还是把学生当做文字记者在培训,摄影似被放在从属地位。
由于在党报、网站和都市报都实习过,她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工作特点都有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党报氛围严肃,实习生众多,采访写稿机会少,得到锻炼少,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党报的路数比较接近。而网站,由于没有自采权,拍摄内容没有时效性,接触新闻现场机会也少,但是实习生有高度自主性,工作氛围轻松和谐,收获较大。都市报是她实习过的最累的一类媒体,采访竞争激烈,作为一名摄影实习生,有时反应慢,就抓不到新闻现场。但是在都市报实习,能接触新闻一线,各种应对新闻现场的能力得到锻炼,带教老师的指导很有作用,实习生也能参与到部门例会和一些专题策划中,锻炼机会很多。她说,毕业后,可能不会选择摄影记者的职业,但是打算从事视觉媒体相关的工作。
温沁:安徽某高校新闻学专业。9级学生,2012年8月到9月在《东方早报》摄影部实习。
由于不是专业学习新闻摄影,她主要还是依靠自己学习和勤奋学拍摄。所在学校开设了新闻摄影课程,有专职老师教授摄影基础知识、新闻摄影作品赏析等,并有实践操作。她认为在学校所学的新闻理论知识在日常实习中能帮助她完成采访,但是这些在学校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只提供新闻采访拍摄的大方向,具体的采访拍摄过程祀对新闻的把握还在于实践的锻炼和个人的能力。她认为,实际拍摄更重要的是选题角度以及如何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这些是学校课本和老师昕没有教的,还是要通过—次次实践来积累。
王珞:南京某重点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摄影专业,目前已在《东方早报》摄影部实习了3个月。
王珞所在的高校是江苏省乃至全国高校中有影响的新闻摄影人才培养基地。但课程设置也是以摄影基础、新闻采访与写作、广告人像摄影以及文学修养等为主。关于新闻摄影的教学课程只有10周左右的时间,而且,没有专业的新闻摄影专职教师,而是由当地媒体的一位老摄影记者兼职。教学内容以学生自由拍摄和课堂老师点评相结合,而且,对于学生所拍照片,老师的点评主要还是以艺术性、色彩和构图为主,很少会注意照片的新闻性。新闻拍摄的实践很少。王珞还很遗憾地表示,他们班级大部分同学毕业后,不打算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因为不少同学只是要一个文凭,对新闻摄影没有真正的热爱和领悟。在早报实习期间,她感觉比较被动,摄影记者对图片的使用没有发言权,在日常采访拍摄中,感觉学校教的理论知识对采访帮助有限,主要还是耍靠带教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领悟,因为很多事情是学校课本和老师都没有教过的。例如:每天如何去收集采访线索,在突发事件的拍摄现场,如何突破重围,拍摄事件的核心等,这些都是要靠实际采访一点一滴去积累的,而课本上不会有详细文字教材。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虽然中国高校新闻摄影教育事业走向迅速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它与新闻传播学教育、新闻摄影事业的迅速发展相比,明显滞后。
英美文学历来是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面向英语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低年级研究生开设,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也曾试图将英美文学纳入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从传统的分配型转向市场选择型,曾经是英语专业主要支柱课程的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特别是在高职高专院校,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战能力。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育本身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得能够给他们带来理想工作和较高薪水的,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资格证书。因此,大量学生把学习热情转向与市场关系较大、有助于就业的实用性课程,诸如外贸函电、公关英语、旅游英语等。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各种技能的通关考试上。本文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科特色,阐释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英美文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以及结合院校特点,以培养高技能、实用性的人才为目的的教法创新。
一、专业实用化并不意味着必须放弃文学课程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了WTO以后,急需一大批英语人才,这种新形势使得高校外语系的毕业生成为令人羡慕的对象,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全民英语热,英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特别是将英语与一些专业加以复合,如外语加经贸、外语加旅游、外语加法律等,这样看似实用性的人才成了人们眼中的香饽饽。我们不能否认,各类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但我们却在英语专业实用化转变的过程忽略了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英语在作为一种语言常用交际工具的同时还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及表现形式,与历史文化和哲学传统密不可分。而各院校过度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使得外语专业的许多课程被设置为纯知识、纯语言技能训练的工具课,成为了“淘金”的利器,忽视了对于学生品德、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熏陶和培养。英美文学作为文化类课程被缩短了课时,逐步走向了边缘化。郭军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学实际上培养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感悟,对任何生命主体的亲近和敬畏。它不仅是学科,更是一种对世界的态度,在对工具性、实用性的强调,在大学文学课堂里培养这种感悟与体验,不只是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更是一种素质和品行的塑造。”(郭军,2003:146)王守仁教授认为,英美文学课程“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王守仁,2000)。尽管英美文学是通常是高等院校本科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但我认为以培养新型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也有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
英语专业培养出的人才,首先应当是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强烈的创新意识、开阔的国际视野并且具备完全人格的文化人,而非纯粹的语言工具。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外语专业与其他学科适当复合,以培养通专兼备的人才,适应社会的急剧发展。因为高等教育既是专识教育,又是通识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原清华大学校长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大学生应当通专结合,但通专不能并重,而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梅贻琦,1993:101)针对外语专业与其他学科过度复合的倾向,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戴炜栋先生认为,虽然上外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是成功的,但“这种复合并不意味着把教育导向实用主义,也不意味着纯语言文学专业地位的下降”(虞建华,2002:序2)。
我认为,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除了通过单纯的语言训练以外,离不开经典文学作品的熏陶;广博文化知识的获得在文学缺位的前提下更是难以想象。学生经常阅读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语言能力和写作技能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在培养综合素质方面,英美文学课程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文学艺术是对人类苦难和命运反抗、超越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经典文学作品演绎着百态人生,书写着世界各族人民的生活变迁,它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外国人对世界的诠释,在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品位的同时,独立思考社会和人生,学会调整自身的人生和社会定位,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最终培养起较强的社会适应力。这就决定了英美文学教育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既是专业教育的一部分,又是通识教育的一环。只有如此,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才能以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结合专科特色,创新教学方法
我国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高专的英美文学课程与本科阶段应有所不同,我们应结合本阶段的特殊情况和本层次学生的特色,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革和创新。
1.灵活合理的教材内容和教法
现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普遍采用的文学史教材编写得面面俱到,知识点过于细琐和庞杂,学生陷入知识的无边海洋,无暇旁顾。选读的篇幅往往从古典作品开始,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以技术性、应用性培养为主,还不具备阅读英语古典作品的语言能力,加上课时和古典文学参考书的限制,学生自学能力有限,教师只能解读经书式地逐词、逐句讲解。文学作品失去了应有的艺术魅力,文学课程“开阔视野,认识人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教化功能难以实现。学生对作品,尤其是现、当代作品的阅读和反应,是英美文学课程应有的起点。英美文学课程必须把目标定位在:通过经典文本的阅读体验和阐释,增进人生阅历,丰富跨文化知识,提高语言和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多数学生真正领悟到文学课程的“有用”和“意义”。
教师应采取史选合一的方式,以作品为中心,严格筛选材料,精减篇幅,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并把英美文学教学渗透到《综合英语》、《泛读》、《精读》等课程中去,帮助学生精读一些文学经典作品,特别是近现代作品,不追求文学知识的系统和连贯性,重点在于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英美文学。
2.遵循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学习者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学习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它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使自己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课堂讲授与讨论式、启发式和研究式教学相结合,在课前设置好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切入点和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开展对于文学研究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的充分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动机被普遍认为是学习外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人类进行活动的一种内在推动力,有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主动性。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制作图文并茂、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在有限的课时内延伸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利用光盘、幻灯、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强化,特别是利用一些影视作品,如《贝奥武甫》等中古时期的古典作品,对白晦涩难懂,但先以视觉上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与作品的共鸣,则有利于开展互动式教学。教师在观看前引导学生通读作品,对作品中人物性格、时代背景的反应、所表现的重大事件、语言艺术等提出问题,观看后再细读篇章并组织讨论。
总之,高职高专院校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素质教育中的技能性和实用性,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深化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理论基础,增强他们对异质文化的敏感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全方面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