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9 09:05: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起重机械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涉及生命安全”,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人身伤亡,影响公共安全;二是“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产生重大经济影响和较大社会影响,潜在的危险性较大。当前起重机械在企业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近几年,在起重机械的安全状况相对稳定的同时,仍存在不少隐患和问题,甚至因为使用不当而发生事故。如何抓好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是安全使用起重机械的核心和关键,对于企业来讲,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确保起重机械的使用安全。
通过结合工作实际和多年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安全管理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即落实安全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人员、落实规章制度;特种设备具有使用证,作业人员特证上岗;对起重机械应申报检验;使用单位应制定科学有效的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起重机械的购置、安装
新建项目或改造项目需使用起重机械时,使用单位必须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并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合格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在安装前,使用单位先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负责安装工作,开工前应按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安装完成后,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2.特种设备实行行政许可(使用单位)[1]
2.1关于使用单位的许可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属地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取得特种设备检验合格证,特种设备使用证等。
2.2关于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许可
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管理职责
落实起重机械安全的措施,设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制定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演练。组织对起重机械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明确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负责对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做好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以及安全附件、仪器仪表的检测、校验工作;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并配合检验机构做好检验工作。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条件审核,保证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上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作业知识,做到持证上岗。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地操人员例外)的资格证书到期前三个月,应提出复审申请,进行复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能从事相应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才会有保证。
4.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义务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起重机械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可根据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运行工作原理、安全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
设备运行前,做好各项检查工作,包括:电源电压、各开关或连锁状态、油温、油压、液位、安全防护装置以及现场操作环境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禁止不经检查强行运行设备。
设备运行时,按规定进行现场监视或巡视,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按要求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根据经济实用的工作原则,调整设备处于最佳工况,降低设备的能源消耗。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上报单位领导,并尽快排除故障或抢修,保证正常生产工作。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
5.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1)起重机械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起重机械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及生产许可资质、产品质量合格证明、设备全套图纸、安装和使用维护说明书、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签发的使用证、检验报告和注册登记报告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等。
(2)起重机械运行管理文件包括:起重机械的定期自行检查记录;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运行记录);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档案管理采取动态管理的方式,不断充实特种设备档案内容,实现档案资料与运转设备的真实对应,真正使特种设备档案为设备使用、检修提供准确依据。
6.特种设备维护与保养
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降低能源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设备使用单位应认真抓好这项工作。
(1)根据设备使用的规范要求、使用年限、磨损程度以及故障情况,编制设备的年度、月、周、日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工作的时间及完成日期,按期完成计划项目。
(2)根据设备运行周期,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按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和保养。维护保养工作应根据设备的不同部位,编制维护保养项目明细,对易磨损、老化部位实施重点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破损、变形部件,保证设备的安全等级和质量标准。
(3)在维护保养工作中,摸索设备使用及磨损规律,确定维护保养周期。依据维护保养周期,储备维护保养工作所需的设备零部件,保障及时有效地实施维修保养计划。
(4)在不影响维修保养质量的前提下,大力提倡修旧利废。增强设备维修人员节支降耗意识,减少或降低维修保养的物料消耗。
(5)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记录,将每次维修情况、维修内容、更换配件情况用文字记录备案。设备使用单位的管理人员应随时掌握维护保养计划的落实情况,并负责监督检查,使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化、规范化。
(6)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应迅速赶赴设备现场,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针对故障原因实施有效地维修处理。如果达到了应急预案的预警要求,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得到有效处理,防止故障扩大。
从大量的事故教训和对起重机械管理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有效地加强对起重机械各个环节的严格管理,正确使用好设备,才能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8- DOI:10.13535/ki.11-4406/n.2015.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建筑物越来越倾向于高层数、大体积的发展趋势,于是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高处作业电动吊篮等建筑起重机械得以广泛应用。这些机械的投用大大节约了劳动力,使施工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频频发生的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却让人触目惊心,这些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使得建筑企业遭受恶劣的影响。一个个血的案例警醒人们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1 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问题
1.1 操作人员素质低
这里所说的操作人员主要是指设备安装、拆卸及施工现场的设备操作工人,目前操作人员无证、持假证、人证不符的现象十分严重。有的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很差,他们中有的人从来没有经过专业的业务技能培训,仅仅是“老师傅”临时带出来的学徒;有的则是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却是哪里需要哪里搬、什么机械都敢开的“多面手”。这些人往往缺少安全操作常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对机械设备自身性能及日常运转状况并不熟悉,因此操作风险极大。据统计,超过70%的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是由于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足以看出人为因素诱发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应该说,施工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内部管理松懈是出现人员问题的主要原因。此外,建筑成本上涨,利润缩水,加之管理单位监管不严,也是导致施工单位铤而走险,违规作业的重要原因。
1.2 设备不达标
设备问题是建筑起重机械安全问题的“硬伤”,硬件问题一旦存在,便是贯穿于从设备安装、使用直至拆卸这一全过程的安全隐患。我国的施工企业对建筑起重机械大多采用“以租代养”的管理模式,由于对租赁企业缺少配套的管理制度,导致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问题设备”,这些设备有的陈旧老化,有的已超出使用寿命,有的是自行拆借拼装而成,有的则产权归属不明。
1.3 管理滞后
与建筑起重机械的普及程度相比,与之配套的安全管理水平显得尤为滞后,具体表现为:(1)管理脱节,缺乏对中间过程的实时动态监管。特种设备的使用条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使用人员、场地环境、作业内容、设备参数等条件发生改变时,配套跟踪管理往往不能及时跟进;(2)标准不统一、制度不健全。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办法,但在实际中发现,许多管理办法缺少统一的标准,管理流程、事项尚不全面,从而导致各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管理模式;(3)建筑起重机械具有种类繁多、使用周期短、流动性强等特点,设备登记管理的信息量极大,要想准确地掌握某一台起重设备的使用动态十分困难。因此看来,信息化管理滞后确是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中的一大软肋。
2 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建议
2.1 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对于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而言,不是哪个单位或哪个人孤立的工作,而是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参与。项目在开工之初,就应该迅速构建起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在这个机构里,每个成员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分工与责任。机构成员应主要包括以下单位:设备产权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站、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2.2 加强人员管理
加强人员管理,重在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特种设备从业人员必须加强业务能力及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并通过省建设工程主管部门的考核,取得操作资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此外,从事项目管理的相关人员也应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熟练掌握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3 加强制度建设
严格起重设备的市场准入与淘汰制度,对其实行动态化登记备案管理,对已达使用寿命或陈旧老化的设备实施批量报废处理,施工企业自有的起重机械设备在进驻备案和资质延续审核时必须同步审查登记。对起重设备产权单位实行差别化管理和黑名单制度,定期对区域内的租赁公司进行评比考核,每年选定一批实力强、信誉好的公司固定作为区域内的设备租赁供应商。建立租赁公司经营行为信息档案,将多次出现不良行为记录的公司列入黑名单,直至清理出当地建筑市场。
在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手续办理方面,各地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应尽快明确并完善管理流程和具体管理事项,统一标准、出台制度,尽快形成行业管理的固定模式。综合一些地市的管理办法,安全手续办理可统一采取以下流程:产权备案安装告知检验检测使用登记拆除告知。各单位应严格按照流程提报相关手续,并接受工程所在地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
(1)产权备案指的是设备产权单位在设备初次使用前,向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的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办理设备备案手续;(2)安装、拆除告知指的是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单位在设备安装、拆除前,向工程所在地的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进行书面告知安拆活动的相关事项;(3)检验检测是指在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完成后,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对其进行检验检测并出具检验检测报告。业务开展前,应提前到工程所在地的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进行业务项目告知;(4)使用登记指的是施工单位对使用的起重机械依法向工程所在地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动态登记。
2.4 加强现场管理
(1)在设备安装完成并经检验检测机构验收合格后,应由施工单位组织监理、产权单位、安装单位四方共同进行设备使用前的现场验收,最终形成由四方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的验收记录资料;(2)强化监理的管理职能。监理人员要加强对起重吊装作业的现场巡视,发现安全隐患应责令施工单位及时整改;(3)施工单位要加强设备日常管理工作。专人专管,定期对设备进行隐患排查和维护保养,并记录详实,决不能让工作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弄虚作假,应付检查;(4)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管,严查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严禁施工、安装单位挂靠、假借资质及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等行为。对设备的现场运转、维修保养情况加大抽查频率,也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5)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作业,特别是当遇到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必须停止室外吊装作业,要做好平面与立面作业区域的安全防护,塔式起重机存在多塔交叉作业时要制订可靠的防碰撞措施;(6)为了实现对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可推广在塔机上安装安全保险电子集成系统,此系统具有风速报警、超载报警、限位报警、防倾翻控制、实时数据显示等功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因违章操作导致的塔机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
2.5 加强信息化建设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建筑起重机械保有量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安全管理信息量十分庞大。建设高效、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有效提高信息检索效率及动态管理能力,促进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3 结语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起重机是现代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物料的起重、装卸、安装等作业中,大大减轻了体力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一般的机械产品设计中,设计成本在整个机械产品成本中占的比例不到30%,但对产品质量的贡献率可达70%以上。起重机械也不例外,因此,要提高起重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利用先进的设计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1.起重机现代设计方法
1.1优化设计
起重机械优化设计一般是非线性规划问题,实质上是多元非线性函数的极小化问题。优化设计的首要问题是选取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即建立数学模型。现以门式起重机门架的设计为例来说明其设计思路:
(1)首先确定目标函数G(x),如门架的重量。然后确定设计变量xi(i=1,2,…,n),即决定或对目标函数有较大影响的各个参数,如主梁、支腿、端梁、横梁的重量。
(2)根据设计变量所受的各种限制确定约束条件,包括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如跨中最大正应力、跨中腹板最大剪应力等。
(3)建立目标函数G(x)与设计变量在x约束条件下的数学表达式,即目标函数G(x)=G(x1,x2,…,xn),设计过程就是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
(4)最后用各种优化方法如一维搜索法、梯度法、牛顿法、惩罚函数法、共轭梯度法等确定设计变量如组成门架的各个部件的结构、尺寸等的最优值,完成最优设计。
1.2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有两层含义,即在考虑机械的功能和构成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产品的互换性和模块间接口的标准化。因此在进行模块化设计时,不但要使模块满足设计功能方面的要求,而且要使模块间能够自由连接和组合,这样才能发挥模块化的优势,高效完成设计任务。起重机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将起重机进行功能和结构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划分并建立具有独立专有功能的模块,对模块进行技术设计;最后根据设计要求组合模块,得到我们所需功能的起重机。模块化产品的特征就是从功能元素到物理组成的一一对应。起重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后,不但可以使其质量得到保障,而且还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和生产周期,增强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实现起重机械零部件的成批生产,从而很大程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和设计成本,实现其经济价值。
1.3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以失效分析、失效预测及各种可靠性试验为依据,以完成产品规定功能为目标的现代设计方法。起重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思路为:将引起起重机零部件失效的所有因素统称为应力S,则S可表示为各种失效因素Si(i=1,2,…,n)的函数,S=f(s1,s2,…sn)。将起重机抵抗各种失效的因素称为强度R,则R可表示为各种影响强度的因素ri(i=1,2,…,n)的函数,R=g(r1,r2,…,rn)。应力S和强度R都是随机变量,起重机各个零件安全与否,是以R>S所发生的概率来表示的,即R(t)=P(R>S)≧[R]。其中,R(t)为各零部件在运行中的安全概率,即可靠度,它是指零部件在工作时间t内的一种能力;[R]为零件的许用可靠度,它表示零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实现设计要求的一种能力,即许用安全概率。产品的可靠性是其安全性、可维修性及寿命的重要保证,因此,可靠性设计也越来越成为起重机设计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2.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
近年来建设行业发生的安全事故中,由建筑起重机械引发的安全事故有上升的趋势,如何搞好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点之一。
2.1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起重机械的产权单位购入起重机械设备。购入起重机械时只看到目前起重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却缺乏对起重机械管理的认识,没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导致购入的起重机械设备产品质量不过关,未实施维修保养及建立历次安装资料等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产权登记备案不及时。
(2)建筑起重机械安拆单位安装质量不高。安装人员缺乏经验及安全教育不到位,在安装过程中埋下许多安全隐患。例如安装起重机械设备未向主管部门履行安装告知手续,擅自组织无资质作业人员安装;未对待安装的产品进行认真检查,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前安全保护装置不齐全和破损的情况下,未整改和维修就进行安装;安装过程未严格履行操作规程,安装质量低;安装完成后未向使用单位做完整的技术交底等。
(3)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自检、管理不到位。使用单位任命的机管员形同虚设,尤其不上塔吊检查,很难发现塔吊在使用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建筑起重机械的司机、信号工等特种作业人员责任心不强,使用未经检测合格的建筑起重机械。例如施工单位为了赶工程进度,擅自将未经检测检验合格的塔吊投入使用。
(4)监理单位监理不到位。对塔吊等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理不到位,日常监理过程检查不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相关检查人员检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落实,随意在施工单位的回复单签署隐患以消除的意见。
2.2加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措施
2.2.1完善建筑起重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促进建筑起重机安全管理,必须完善建筑起重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快《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立法工作,努力形成“以法律为依据、以技术标准为基础、以安全技术规范为内容”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同时,还要对建筑起重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地创新,努力形成行业法规与国家法规相互补充、相互呼应,使得建筑起重设备的各种操作都有法可依。
2.2.2把安拆使用制度落到实处
建筑起重机械安拆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我们在建筑起重机械安拆过程中需要树立全局的观念,要充分结合工程的特点,熟悉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环境、周边环境如邻近建筑物、高压线等。同时,在构件的安装过程中,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以及塔机的参数性能要满足工程需要,同时,要考虑建筑起重机械的工作范围与相邻的建筑物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建筑起重机械在运行的过程中两者互不干涉、互不碰撞。只有认真贯彻和落实安拆使用制度,才能避免不合理的建筑起重机械安拆造成的重大安全隐患。
2.2.3做好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
在现实的工程建筑中,不乏有一些设备安装“游击队”,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国家承认的专业资质,他们通过挂靠相关单位的方法活跃在工程建筑的工地上。国家以及相关部门,要采取严厉的措施,打击这种不法的挂靠行为。有资质的建筑企业也要树立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拒绝出借资质的行为,确保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2.4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定期的维护
建筑企业不能只顾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建筑起重机的保养和维护,建筑工程企业定期的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维护和保养,不仅不会耽误工期,损害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相反,它能够使建筑起重机自身的素质和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保障建筑设备在施工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延长建筑设备工作寿命,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同时,企业要对自己所拥有的建筑设备制定不同级别的维护制度和方法,使工作中的设备都具有良好、可靠、安全的性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3.结语
在进行起重机械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将的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尽量多地考虑设计变量,以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发展综合设计方法,从理念和技术上寻求产品与设计的最好结合点,使起重机械设备朝着具有过硬质量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施工企业应加强对专业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专业技能、工作责任心的培养,从而增强起重设备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能,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5个薄弱环节
我们在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中发现,一些小型企业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安全管理机构缺失或不健全
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未设置安全管理机构,设备的日常安全状况无人问津。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称“管生产的人管安全”,管理人员不熟悉现行起重机械法律法规,发现隐患处理不及时,安全为生产让步……实际上对设备的安全管理只是空有其名。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检查制度未建立或严重缺失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并建立完整的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而我们在检验中发现,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档案和检查制度,有的制度仅仅是流于形式没有执行。主要表现为:(1)重要资料(如随机出厂的技术资料、图纸)缺失,历年检验报告未存档,这为检验工作及设备的管理、检修带来很大困难。(2)规章制度严重缺失,部分企业未建立起重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约束员工行为的基本准则,作业人员无章可循,违章作业时有发生,致使起重机械设备频频受损,设备出现了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带病运行,未按规定进行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
在起重设备使用过程中常常因非正常使用等因素导致安全保护装置损坏,如起升高度限位器、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吊钩防脱钩装置、运行极限限位器等未装或失效,设备接地或接零、漏电保护不可靠等,因维修资金短缺、生产工况繁忙等原因没有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维修,没有及时修复、更换安全装置,而是随意短接,更有甚者为了节省时间和方便违章作业,擅自将安全保护装置拆除或短接,使安全保护装置失效。上述做法势必导致严重后果。
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违章作业
部分企业由于员工流动性较大等原因未及时安排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参加培训,对于过期的操作证也不主动申请换证培训,使得无证人员上岗,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安全知识匮乏,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司空见惯。比如超载或未确认吊运物品重量,斜拉斜吊,吊重下站人、吊重捆扎不可靠,吊钩挂钩不可靠和操作人员不具备资格且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低等,操作人员素质不高常常是事故发生的根源。
安全意识淡薄,不依法接受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管、履行定期检验
有些使用单位由于管理人员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淡薄,存有侥幸心理逃避检验,不仅未按规定申请、超期使用,甚至检验人员找上门还拒绝接受检验。使得设备安全状况不能得以确认,造成数量不清、状态不清,有效安全管理更无从谈起。对设备的安全状态知之甚少,更有甚者错误地认为只要起重机械能开动就属正常,从而埋下安全隐患。当检验人员检出严重危险隐患时,业主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实,这些隐患距事故发生只有一步之遥,事故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加强管理从7个方面入手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使用单位应加强管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起重机械设备档案,完善技术资料
安全技术档案是设备安全状况的原始记录,是管理部门制定规章制度、分析设备状态、安排检修计划的基础资料,应随设备完整保存。它对设备的监察、检验、维修及产品质量的追溯是不可替代的技术资料。因此一定要妥善保存,严格管理。档案应由专人保管并设置登记台账,保管人员更换时应有严格的交接手续。
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档案包括:随机出厂的技术资料即设计文件(含总图、主要受力结构件图、机械传动图和电气、液压系统原理图)、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监督检验证明、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使用和维护说明;安全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合格证明;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日常使用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使用登记证明;改造、重大维修技术资料和监督检验合格报告、首检资料和首检合格报告。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有组织上的保障,所谓组织保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保障;二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保障。《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及《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中均规定要求使用单位应当设置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从事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人员是起重机械设备最直接的一级管理者,也是上级主管部门获得设备运行状况和有关信息的直接提供者。为此,基层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直接影响着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对该设备的重大决策。所以,应选择懂专业、责任心强的人员担当此任。
3.全面落实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完善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在起重机械作业场所张贴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和“十不吊”的内容;定期进行隐患自查自纠,并做好记录;实行使用单位安全标准化管理,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冶金等重点行业必须全面实行使用单位安全标准化管理。各单位应对本单位的作业人员持证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发现无证上岗或持证人员数量不足等情况,要立即安排相关人员申请参加培训考核取证,并不断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杜绝违章作业。
4.建立企业维护保养和自检制度
企业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想管好企业的安全,管好起重机械的安全是重中之重,而管好起重机械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对设备的动态检查。只有通过检查,才能发现隐患和缺陷,才能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缺陷、消除隐患。
为了达到安全运行,建立企业自检制度尤为重要。企业应按不同层级、不同间隔建立检查制度,各级责任明确,落实到人。对相关检查不能敷衍流于形式,更不应在发生事故后才去检查。应实事求是地建立设备安全运行常态检查,并一一落实。
5.提高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素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发生
使用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配备相应的起重作业人员,确保持证上岗,安排“一人一机”,强化内部岗位操作管理技能培训,规范操作人员的作业流程,加强起重作业人员的日常培训考核工作,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认真做好每天的运行记录、交接记录;做好日常点检工作和平时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健康正常地运行。有效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6.按时申请定期检验,及时处理检验中发现的问题
使用单位应当在检验有效期届满1个月前,向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申请检验的起重机械必须是经企业自检且结论合格的起重机械。企业自检要认真填写专用的《起重机械企业自检记录》,并对所填写的内容质量负责。检验部门查出安全隐患后,应对这些隐患立即确定整改方案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如实报告监管和检验部门。对于一些确实难以整改的,则依据实际情况通过改造、重大维修等方式进行。
7.多措并举保安全
文中的建筑施工起重机械, 是指纳入特种设备目录,在建筑工地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具体包括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以及物料提升机。当前,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存在如下主要突出问题。
1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起重机械在减轻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在起重机械得到广泛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对其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等缺乏严格、科学的系统安全管理,致使其在作业中造成的伤亡事故也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安全管理是机械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到机械的安装/ 拆除、运行、维护、保养、修理、事故处理等各方面。机械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机械寿命周期的全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及组织措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使机械免受损坏、人员免受伤害、环境免遭污染。
在大型工程项目中,机械安全管理体系就好比一台机器。机器的高效、的良好的质量、业主、承包商、相互之间的配合及其协调一致的动作,可靠运转靠的是各个零部件,机械安全管理体系则有赖于机械监理之间的协调、配合和联动、互动。因此,应将重点放在安全规程修改和完善、患整改、人员安全培训、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实等方面。
2)建筑施工过程中,人员的流动性大,一线的生产工人大部分都专业知识缺乏等等。为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就必须加强对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的管理,坚持一定要持证上岗,按规操作。由于建筑机械的特殊性,大部分中小型建筑机械都是易于操作的,这就造成了部分人的思想麻痹,认为我也会操作,或者可以随便叫人去操作,未建立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管理技术档案和设备使用运行管理资料,未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这就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3)设备租赁市场 在建筑起重机械整个安装、拆卸过程中,由于它的特殊性 , 有些公司不具备安装、拆卸、维修与保养能力,到处挂靠,服务差等,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后果将不堪设想。虽然政府职能部门对这一行业进行了严格管理 ,企业同时也强化了安全意识、规范了安全行为 ,但是由于设备自身或人员的操作不当等原因 ,安全隐患始终存在。
2解决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有效地遏制起重机械安全事故频发的事态,政府管理职能的加强固然重要,但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内部大型机械管理机制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举措。
这里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即是建筑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要消除其不安全状态,就要保证机械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
1)对于新进场的机械设备, 要建立进场检查制度,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安全性、合格性、合法性。即机械设备必须是合法的生产厂家生产,有出厂合格证,产品外观完好无缺、不变形,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凡不符合这四项要求的,坚决拒绝进场。
2)对大中型建筑机械设备,其安装与拆除一定要请有资质的专业安装、拆除队伍来进行施工并有详尽的施工方案和有关上级部门的审批。
3)安装好的机械设备要取得安检部门的检测合格证后方可运行工作。
4)对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 要求操作工和维修工按规定做好日常的维修保养,并做好文字记录。
2.1公司组建大型机械设备监督科
鉴于起重机械面临严峻的安全形势,本公司对起重机械技术、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建了公司统一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机构― ― ―起重机械监督科,专门负责整个公司起重机械的检查、监督、技术服务、管理指导工作,对公司各工程、项目在用起重机械管理拥有执法处理权,并由大型设备监督科建立了总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直至具体设备作业人员的起重机械组织网络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在企业内部得到真正落实。
起重机械监督科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管理方针、管理目标、制定管理制度、管理作业程序等。
2.2实行设备验收准用制度
为了加强对设备的监控,所有租用的即将进入本公司的起重机械必须由项目部向其所在的分公司申报批准,再向总公司起重机械监督科备案。在申报时,提供租赁公司的相关资质、设备技术档案资料、设备性能、管理人员、方案编制情况等,避免不具备使用条件的起重机械、租赁公司进入本公司。同时,这种备案也便于大型机械设备监督科计划、实施监控管理。
针对一些设备安装单位素质低、安装不到位、部分特种设备检测单位不负责任的现状,本公司的起重机械安装验收施行三方验收准用制,即安装单位自检合格、公司大型机械设备监督科复检合格和当地特检部门检测验收合格,合格后方可由分公司批准,发放公司统一的“大型机械设备准用证牌” 。
2.3全程监控
起重机械的使用状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全程控制。加强日常检查,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设备监督人员技术优势,加强施工现场设备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隐患采取限期整改、停机整改、直至勒令拆除出场的处理措施,对情节严重的还应依《条例》规定处以罚款、通报批评等;依法调查处理安全事故或向领导提出处理意见。
2.4建立预警机制。
建立起重机械管理动态数据库,包括设备的数量、种类、分布、来源、验收与否、安拆时间、起升高度、附着情况等,定期对设备存在问题的性质、类别、频度进行统计,每期选出项发生频率高、较为严重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研究临时和长期对策;通过对前、后期统计结果分析比较,检查对策执行的效果,并对一些有高发迹象的问题提前预警。
另外,我们还根据设备的自身特性、施工季节、施工环境、工程特点等因素,列出起重机械危险源清单,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计划和应急预案。
2.5 一般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
根据设备的性能状况、使用单位的管理水平将所有的设备评出优、良、一般、差4个不同等级,其中差和一般的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另外将整改通知单要求有整改事项的设备定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大检查的频率和监控力度,直至整改合格;建立起与项目部、租赁单位的直接联系。
2.6落实管理责任制
实行管理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和管理目标,建立明确的奖罚制度,工作成绩与奖金、升迁挂钩,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管理责任制有利于增强管理人员责任心,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保证各项制度顺利贯彻执行的有效手段。
定期将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状况、倾向性问题、工作部署、安排、表扬与批评等情况在公司范围内予以公开通报,有利于相关人员认识差距、理清思路、把握工作方向,做到遇到问题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2.7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管理者素质和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培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取证培训、案例分析、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学术交流等。
为了使各级人员更好地理解、开展各项管理工作,除了现场讲解、编制作业指导外,本公司编制了各种施工方案、交底、设计验算等范本文件,稍作修改即可供直接套用;对相关管理文件进行汇编,以利使用查阅。
近年来,随着我市建筑规模的扩大,高层建筑的数量逐渐增多,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也随之增加。大型塔式起重机及施工升降机逐步出现在施工现场。这给我们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带来了心得挑战。根据我市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现状,本人对建筑起重机械的管理,浅谈一下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加强管理的几点意见。
一、租赁单位存在的问题
按照《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出租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首次出租前,自购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首次安装前,应当持建筑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到本单位工商注册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备案。但这样的规定过于模糊,尽管我们本区建设厅对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单位也提出一些要求,可是由于全区执行不同意,导致租赁企业鱼龙混杂的现象仍很突出。一些租赁企业套用其他公司的备案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安装(拆卸)单位存在的问题
按照《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规定,(第十三条)安装单位应当按照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装、拆卸作业。安装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进行现场监督,技术负责人应当定期巡查。由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安装单位必须安排安全、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对建筑起重机械安装过程的安全、技术进行监督,未到现场进行安全技术监督的,一律不得开展安装(拆卸)活动。但一些施工单位为省钱或其他原因,自己偷偷擅自拆卸或安装建筑起重机械,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如2011年10月9日,银川市某项目工程22号楼工程,施工单位擅自组织拆卸塔吊,在顶升套架与主塔身未做可靠连接时,操作人员违章转动平衡臂,造成塔吊倾翻,死亡1人、2人受伤。同时,顶升加节作业须选择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顶升加节作业单位应在顶升加节作业前将资质、人员证件、顶升前的检查等相关资料到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监机构进行备案后,方可作业。可是在实际安装(拆卸)活动中,一部分取得资质的企业存在卖资质现象,指派人员办理完手续后,由其他人员从事安装(拆卸)活动,这就给施工安全埋下了隐患。如2008年10月13日,由宁夏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青铜峡市某项商住楼工程,施工单位办理完顶升告知手续后,施工现场委托工地塔吊司机、1名架子工和1名小工相互配合顶升工地塔吊,在顶升过程中,因工人盲目操作,导致平衡臂拉接吊耳突然断裂,造成顶升操作平台上1人被挤压死亡的机械伤害事故。
三、使用单位的存在的问题
一是使用单位普遍没有专业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施工单位对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普遍处在一个混乱与无序状态。二是由于工期与降低成本等原因,及时建筑起重机械出现一些小毛病,施工单位或项目部也会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带病作业。三是建筑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操作中违规现象时常出现。或者是无证上岗,或者是违反操作规程等等。
综上所述,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及个人观点,从以下几方面应加强管理:
中图分类号:TU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6-0057-02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超高层的建筑施工日益增多,起重机械设备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也日趋重要,成为降低建筑施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手段。但在施工管理中经常发生为赶工期而忽视对起重机械设备的维护与安全管理,因此,在建筑施工中由于起重设备的安全原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也不少。为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现就如何加强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相关探讨。
1 起重机械存在的安全问题
起重机械存在的安全问题原因十分复杂,通过对近年来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使用中倒塌事故原因的分析,大多是由于塔机使用过程中管理不到位、超载、安全装置失灵、日常检查维护保养不落实等因素造成的。2011年,通过对19台塔机进行现场检测,并对12台使用年限超过5年的塔机受力最大部位、应力集中部位主弦杆母材和焊缝以及焊缝热影响区进行磁粉探伤和主要受力构件超声波测厚检测。
1.1 安全装置失效
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主要有: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升高度限位器、幅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吊钩防脱绳保险装置、风速仪、钢丝绳防扭装置、钢丝绳防脱装置、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小车断轴保护装置和缓冲止挡装置、力矩限制器等安全装置失效造成塔机起重臂倾覆和倒塌事故的占有很高的比率,因此必须引起我们对塔机安全保护装置的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等相关强制性条文均明确规定“塔式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失效的,不得使用”,JGJ59-99标准把塔机单独作为10个分项中的一项,力矩限制器、限位器、保险装置这3项被列为保证项目的前三项,占33 %的权重,可见其重要性。我们检查时发现,力矩限制器等安全装置失效的或未设置的占63 %的比率,现状触目惊心。
1.2 连接螺栓松动
起重机塔身标准节的联结方式主要有盖板螺栓联结、套柱螺栓联结、承插销轴联结和瓦套法兰盘联结等。其中,套柱螺栓联结因其安装速度快、使用方便等特点在中小型塔机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工作机理是通过预紧力使标准节结合面产生摩擦力,塔身利用该摩擦力来传递或承担吊重载荷。现场检查发现标准节螺栓松动的占47 %。螺栓松动,会导致螺栓与标准节连接件之间相对运动,螺栓受力机理改变,使得螺栓和标准节主弦杆发生早期疲劳破坏的可能性增大,从而酿成严重事故。
1.3 自制附墙杆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禁止擅自在建筑起重机械上安装非原制造厂制造的标准节和附着装置”。擅自制造的附墙杆,用槽钢或圆钢管与建筑物焊接固定,其长细比λ大于120,不可调整长度。从设计计算角度看,附墙杆内力无法计算:擅自制造的附着装置,多数改变了其标准附墙装置的结构,省略了附墙连接基座(如附墙杆两端部与建筑物的连接、与塔机附着框架的连接不采用铰接,而是焊接固定。改变后的附着装置连接结构,将原附墙杆系刚性框架二力杆计算模式变为超静定结构。三拉杆式或四拉杆式附着杆系的两端头焊接固定型式甚至为多次超静定,使杆件和节点受力难以计算)。从管理与检查角度看,不安全:附墙杆焊接固定后不可伸缩,违背了附墙后可调整塔身中心距、呈水平态的设计原则;将附墙杆直接焊接在建筑物外墙预埋件上,增加了弯距、产生应力集中,改变了铰支座只有水平力和扭矩两种外力的设计原则;将附墙杆直接焊接在建筑物外墙预埋件上,作业中难把扶、难施焊,焊缝质量得不到保证,焊缝位置易开裂;改制的附墙杆,加长部分截面小于原标准附墙杆的截面,抗弯性和抗拉性都较差,存在安全隐患。
1.4 结构件腐蚀与裂缝
JGJ196-2010第2.0.16强制性条文规定“塔式起重机在安装前和使用过程中结构件上有可见裂纹和严重锈蚀的,不得使用”。2009年5月2日一建筑工地发生塔机倒塌事故,事故原因就是标准节金属结构存在严重疲劳裂缝和锈蚀。我们在对使用超过5年塔机的受力最大部位、应力最大部位主弦杆母材及焊缝进行磁粉探伤和超声波测厚检测时,发现结构件臂厚腐蚀程度虽然没有超过标准规定的10 %,但均有不同程度腐蚀;并且发现1台塔机的标准节结构件有横向裂纹,若不及时发现,可能已造成塔机倒塌事故;检查中还发现许多塔机基础没有设置排水设施,长期浸泡在水中,且地处钱塘江边,地下水是咸碱性的,预埋节结构件锈蚀严重,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就可能酿成事故。
2 加强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
2.1 严格执行塔机检查保养制度
塔机使用单位应委托专业单位定期对塔机进行检查,在与维保单位签订协议时,必须明确维保单位的责任,对每次维保必须专人监督,严格按照“清洁、、调整、紧固、防腐”十字作业标准进行,认真填写维保记录。塔机基础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重点对金属结构件、各传动件、限位保险装置等易损件和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落实整改;连接螺栓要定期检查预紧力矩。
2.2 严格执行塔机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塔机司机必须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了解机械构造和工作原理,熟悉机械原理、保养规则;在塔机使用前,应对司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增强责任心,司机必须按规定对塔机的小车变幅和动臂变幅限制器、行走限位器、力矩限制器、吊钩高度限制器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必须齐全完整、灵敏可靠,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对工作现场周围环境、行驶道路、架空电线、建筑物以及构件重量和分布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严格按照塔机安全操作规程和塔机“十不准、十不吊”进行操作。
2.3 严格实行塔机探伤和安全评估制度
在备案时,塔机使用年限超过5年的,政府监管部门必须要求提供主弦杆母材和焊缝探伤检测合格报告;对超过一定使用年限的塔机,严格按照《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09)》第3.0.2规定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检测机构进行性能试验、结构应力测试和评估,评估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使用最长有效期限按JGJ/T189-2009第3.0.10条规定执行。
2.4 附墙装置
附墙装置不得擅自改造,应到塔机生产单位购买,要按照塔机说明书的要求架设,超长的附墙支撑应另外设计并有计算书,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的验算;附着框架保持水平、固定牢靠与附着杆在同一水平面上,与建筑物之间连接牢固,附着后附着点以下塔身的垂直度不大于2/1 000,附着点以上垂直度不大于4/1 000;与建筑物的连接点应选在混凝土柱、剪力墙靠楼面处或混凝土圈梁上,用预埋件或过墙螺栓与建筑物结构有效连接;建筑物附着点处钢筋混凝土强度以及连接基座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强度必须大于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强度。
2.5 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
在塔机司机室内安装有状态显示功能的智能型力矩限制器,一旦超负载作业就自动报警,降低因超载作业引起的事故;在塔机上安装集塔机运行监控硬件设备、塔机专项施工方案设计软件、数据传输系统、在线监控管理系统平台四大系统于一体的塔机数字监控系统,降低人为因素造成事故的风险。
2.6 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政策引导
在安全管理标准化考评中予以倾斜,对企业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予以加分;强化对塔机使用环节的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监管资金保障,积极与塔机专业检测机构联动和合作,定期对塔机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整治检查,通报检查情况,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3 结束语
总之,“安全第一,生命高于一切。”通过加强对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开展专项检查,督促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履行安全职责,抓好安全生产,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不安全行为,最重要的是施工人员必须具有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机械在安拆及使用过程中的各类事故发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温建平.塔式起重机使用方面的危险因素[J].大众标准化,2003(2).
[2]伍群峰.浅议如何加强塔式起重机的安全使用管理[J].科技广场,2010(04).
Enhance Lifting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Abstrac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nagemen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safety of machinery p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project, engineering accidents are caused by mechanical equipment, construction accidents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is paper is mainly based on the main weakness of machinery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alyzes content and measures on construction hoist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H21
机械管理是施工生产最重要的生产力,是加快进度提高质量重要的技术物质手段,也是机械化施工发展的主要对象。然而机械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却不容忽视。2011年我国起重机械事故125起,其中建筑工程工地77起。当年19起特种设备重大事故中起重机事故11起(指死亡3人及以上),其中安装2起,拆卸1起,顶升2起,使用3起,其他3起,共死亡38人。据不完全统计塔机事故率:09年3.9‰,10年4.2‰,11年4.75‰,比起欧盟国家在1‰以下,差距非常大。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的主要固定资产,机械施工是建筑企业完成产值获取利润的重要保证,而机械施工管理却是机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一、机械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现阶段,我国正是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时期,各类建筑工程项目频频上马,建筑起重机械施工面临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安全管理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1、施工企业工程任务多,人力和机械资源相对短缺,外包队和外包工增多,外租机械增多,以包代管现象增多;
2、新旧机械并存,新机械安全使用性能了解不足,旧机械老化严重等问题比比皆是。一些工程低价中标,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常会尽量减少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投入严重不足[1]。
3、工期压缩、抢进度和短期行为思想也常有发生。
4、还有就是机械安全管理认识不足,责任和监管不到位。施工企业内部改革的影响,如精简机构和人员、职能下放和管理不顺、管理不规范。机械施工人员对机械安全法规学习不够,新人增多,机械安全知识贫乏,经验不足。老旧机械增多,检修和管理不善。有的业主、监理要求监管不严、重视不够、认识不足、不知如何管和无专业人才等。行业管理弱化和权威性下降等。上述这些情况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在各类建筑工程的机械施工上,为工程建筑施工带来或大或小的安全隐患。
5、社会租赁市场不规范,租赁行业鱼目混杂,一些项目对安全重视不够喜欢租赁没有资质的单位出租的设备,这些设备往往是租赁价格低廉,可以为项目节约成本,但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服务水平低下,最容易滋生安全问题。
6、在具体的机械施工管理方面问题也非常多。一些机械施工工序根本不设机械管理机构或无具体专业管理人员,还有就是管理人员少,素质差、管理方法落后。要么是管理人员权威、权利不足、无支持力度,要么是费用扯皮不能及时处理机械缺陷。还有就是一些设以机械施工安全管理机构的项目空有架构,但机械安全目标空洞、无考核约束和激励,人员持证概念不清,机械安拆作业指导书审查不严,机械进场把关松懈,体系网络不能发挥作用,以租代管、以包代管,机械安全形势分析判断不足、法规学习不够,新老机械并存、认识和知识欠缺等等。一方面是大量的建筑工程项目频频上马,另一方面是巨大的机械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增多,两相叠加,大大增加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发生率。
二、机械设备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施工机械安全管理贯穿机械管理的全过程,它包括技术管理-物质运动形态的全过程;经济管理-价值运动形态的全过程;组织管理-机制运行的全过程的三管内容。总体而言是机械一生全过程即人、财、物全范围的管理[2]。
技术管理即物质运动形态全过程包括机械设备选型、试验、验收、调配、使用、保养、修理、保管、改造、报废、更新的有形过程。技术管理的目的是追求机械保持最佳安全技术状况,发挥最大机械性能和效率。但必须遵循机械磨损规律和机械故障规律。
经济管理即价值运动形态全过程则包括购置投入、使用成本控制、有形损耗(保养、维修、大修、保管)、无形损耗(技术落后、改造)、报废残值、变价处理、更新投入、效益分析的无形过程。经济管理旨在追求最佳经济寿命周期,费用最低、效益最大化。必须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如机械价值变化规律、机械经济寿命变化规律等。外租设备要综合考虑设备的租金与设备的安全质量、出租单位的服务水平、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而不能一味的追求租金的低廉。
组织管理即机制运行过程管理则是利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有机组成系统、体系,靠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工作程序、合理适用的运行机制。组织管理要充分调动员工最大的积极性,发挥最大才智。管理核心是追求科学先进有效,标准化规范化。
三、机械设备安全施工的主要管理措施
项目法人对建筑工程施工负有完全责任,管工程必须管安全,安全管理是其首要的责任。对项目法人而言,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关键是要具备系统的管理方法,从管理要点、体系网络,岗位责任、制度建设管理等四个方面构建起系统的管理实施措施。
1、管理基本要点把控
从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点上务必要做到把好“五关”和做好“一控”。五关即要重点把握机械进场准入关、机械队伍,人员准入关、机械方案审查关、机械安全检查整改关以及施工队伍自身的管理关。“一控”则是做好重要机械作业的过程安全控制——重要吊装、关键安拆过程、负荷试验等。2、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建设体系网络的建设主要包括:
机械安全网络——定人、定岗(组织机构人员确定)
目标和各级岗位责任——(职责和责任制确定)
管理制度——(办法、程序、考核运作机制确定)
培训内容——(安全教育、持证上岗、能力资格确定)
安全活动——(会议、检查、评比等)
机械安全目标——总的机械安全目标不发生重大机械事故(又称零目标),但考核性差(终极考核),考核力度差(平时无法考核),一旦真要发生重大机械事故考核晚矣,损失和伤亡巨大了考核失去预防为主的意义,甚至无法考核了。
分解细化目标——一般机械事故率(次数)、机械故障次数、故障停机时间(天数或次数)、违章现象(个数和人数)、机械缺陷个数、严重缺陷个数等更便于考核和监督。
机械施工安全网络专业性、技术性要求高,不只是安监人员就可以替代,应该是机械专业人员(或机械员),它应是工程安全体系的分支或补充[3]。而从体系网络关联的人员来看,包括项目法人,分管领导,安监部门领导和主管(或部门分管领导和专工),监理领导(或总监),各施工项目部经理,分管经理,机械管理科室领导和专工,机械使用单位领导,机械员等等诸多参与主体。体系网络的建设必须形成网络框图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作用。
3、安全管理岗位职责明确机械施工安全管理还要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建立起各专业分工体系。对项 目法人安监部门而言,其主要职责包括:
贯彻落实机械安全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领导要求编写管理制度或细则;
施工机械准入安全、机械人员资格保证和机械队伍资质确认、重要机械作业方案审查;
熟悉主要机械现场分布和监督检查机械安全状况;
掌握各施工队伍(施工项目部)机械安全管理情况并监督、指导、促进;
负责本工程机械安全工作评比、评价、考核、奖罚、通报、会议;
负责或参与机械事故调查处理和上报。
此外工程监理和项目经理也必须明确自身所要承担的主要职责,并严格落实。
3、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机械安全管理制度中至少应包括如下制度:
机械进场准入制度(包括整机和散装待安装机械)——准入条件(标准)、准入告知和验收(施工项目部或监理)、记录、登记、上报监理,备案以及首次验收不合格的处理和二次验收等工作程序(包括外赁机械)。
起重机械有关人员(包括安拆维修队伍)准入制度——准入条件、准入告知和审查(施工项目部)、登记造册、上报监理二次审查、登记备案等工作程序及不符合人员的处理办法。
机械方案审查制度(重要安拆、吊装、运输等方案措施审查、备案)——编写要求、送审程序、实施要求、及需修改的二次审查、留存。
机械安全检查制度——对各级制定检查制度的要求、检查方式(日常巡检、月检、专项抽查、旁站监理、安全性评价等)、检查人员组成、检查时间、检查范围和内容、检查标准和记录、检查小结和处理结果、整改验收(期限和结论)。
机械管理考核和奖罚制度——奖罚和考核标准、执行程序。
机械设备和人员退场制度——退场告知要求、退场手续办理。
机械故障维修停机告知制度——计划维护维修停机告知审批、突发故障检修告知审查及措施审批。
机械事故调查处理制度——机械事故等级划分、未遂事故、事故处理权限、事故上报和调查处理程序。
资料管理制度(确定内容、收集编目、归类整理、存档借阅)
特殊情况应急预案(风害、碰撞、倒塌等)——可能发生重大机械事故的类型、可能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应急组织和分工、应急所需车辆、设备、器材、通讯联系方法、救援措施和工作程序、演练计划等。结论:
建筑起重机械施工的安全管理必须上升到工程管理的核心高度,工程项目法人及主要参与施工组织和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强化管理意识,另一方面要依托建筑工程特点建立起系统科学的安全施工管理策略,通过系统的管理方法,全面的管理思想落实安全施工,有效避免机械设备施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把安全施工真正落实到具体的管理行动上,打造出真正的安全工程。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起重机械在公路工程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已成为降低施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手段。但因其特殊的设备性能和高危险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以南京市市属公路工程中起重机械使用情况为例,探讨公路工程施工中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
一、当前起重机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012年-2014年南京市市属公路工程起重机械使用量约500台,特别是2013年、2014年迎亚青会和青奥会工程项目的建设,起重机械使用量较往年数量增多。在这三年对市属公路工程历次安全检查中发现的起重机械安全问题数量见附图:
1、缺乏专业管理人员,进场验收把关不严
由于缺乏专业起重机械管理人员,起重机械知识所知较少,因而工程项目普遍存在未针对起重机械特性进行验收,各类起重机械验收内容相同,部分甚至验收项与起重机械无关。同时,负责验收部门未对起重机械定期检测报告等技术资料原件进行查看,因而出现起重机械定期检测报告过期现象,三是自制简易起重机械,未进行计算、专家论证等环节,直接投入使用。
2、人员管理重视度不够,安全教育交底不到位
部分工程项目对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不够重视,一是对操作人员登记不及时甚至未进行登记,二是操作人员持证管理意识淡薄,部分操作人员无有效操作证或所持操作证与操作起重机械不符,三是操作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专业素质不高,未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及相关培训,对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现场的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未能了解周围危险因素、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3、安全意识淡薄,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现场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缺乏对起重机械的安全认识,未对起重机械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一是抱着侥幸心理违章作业,二是缺少现场指挥人员,三是由于缺少相应知识,无法对起重机械的各类限制器、限位器或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有效检查,四是由于受到主观认识、技术水平限制,缺少对自制机械管理,五是起重作业区域未设置安全警示警告标志。
4、维修保养不及时,起重机械带病作业
起重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各部件经常受到摩擦、扭转力等作用,造成一定的损耗。同时,在野外停放,会遭受自然环境的侵蚀,严重影响机械的使用安全。工程项目在起重机械管理上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操作人员至只注重机械使用,一是敷衍了事对机械进行简单查看,甚至不进行检查简单填写维修保养记录,二是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导致起重机械带病作业。另外,在机械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人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造成故障的不断扩大。
二、安全管理措施
1、提高认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工程项目要高度重视起重设备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应加强起重设备进场检查、登记和安全管理工作;监理单位应严格审查起重设备相关资料,并对进场设备进行检查,强化使用过程中的巡查工作,及时纠正违章及违规作业;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起重设备的使用管理,组织检查施工现场相关起重设备进场登记、安全使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2、严把进场验收关,建立健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台账
施工单位要切实做好起重机械进场验收工作,认真查看起重机械定期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明等安全技术资料及设备情况,不符合使用要求的不得进场。对于大型起重设备(塔吊、架桥机、龙门吊等)应制定安装拆除方案,方案需要专家论证的,必须组织专家论证。安装拆除工作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组织实施。建立起重机械台账,做到“一机一档”,并做好起重机械进出场登记,进行编码管理。
3、加强日常维护,强化起重机械管理
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实际,做好对起重作业人员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及风险告知工作,起重作业人员应持有效操作证件,并从事与操作证相符工作,起重作业时应配备相应数量持有效证件的起重指挥人员,起重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严格执行起重机械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对起重机械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自行检查,记录检查维修保养情况,加强对设备仪器仪表、警示警告装置、制动系统、安全保护装置、重要零部件的检查,保证各类安全保险装置灵敏可靠;对在起重机械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是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消除隐患后方可重新使用,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带病作业;制定起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加强过程监控,实现动态管理
工程项目要高度重视起重机械作业过程安全控制,有效掌握起重设备的运行状况,实现跟踪管理。起重作业区域需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警告标志,需安装及久停重新使用的起重设备,在使用前需进行试吊;严格各指示仪表、吊钩、钢丝绳及连接件的检查,特别是对起重设备的锚固、各限位防护装置、地基及支腿稳定性等重点部位的检查;要加强起重设备作业过程检查,严禁违规操作,发现问题隐患及时处理,并加强对整改情况的后续跟踪,确保整改取得实效。起重设备的安拆要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进行落实,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单位实施,并有技术和安全人员在场监护。
三、结束语
总之,公路工程项目应高度重视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有效落实责任,从源头抓起,严把验收关,加强过程控制,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有效防止起重机械发生故障,提高起重机械利用率,从而保障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大型起重机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一、确保大型起重机械使用和管理安全
落实安全责任,确保责任到位。在桥梁工程施工现场,大型起重机械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至关重要,需要责任落实到人,安全思想落实到位,对于施工现场,质量、进度和安全必须要统一起来,安全施工是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也是工作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基本保障,对让每一位机械操作人员意识到大型起重机械在施工现场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时刻注意现场的安全生产。
二、做好安全等级评定,确保管理到位
为了准确地对桥梁工程大型起重安全等级进行评定,须在不同设备的风险主估、事故预防措施与监控的基础上建立起重机械安全评价的体系。起重机械安全评价的环节包括:设计、安装、使用、维修、制造、改造与报废等,其评价内容包括:凶险性识别与计算风险率,通过这两个内容对安全体系进行评价,指导人们安全规范地操作,降低起重机械危险程度。安全评价体系分为分为四大类:
1.安全预评价
其评价过程是在设计起重机与生产起重机前进行,主要目的是对此项目的危险程度与有害因素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提出可靠的起重机安全技术设计与管理策略。通过安全评价系统寻找起重机在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与在害因素;并通过既定的评价方式对危险程度分析其引发的条件;按照相关安全质量条例或标准,针对起重机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时做出解决对策。
2.安全验收评价
对起重机出厂前或生产结束后进行评价,主要目的是检测、查找与检验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可靠的技术整改措施。
3.安全现状评价
对起重机现状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寻找起重机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并确定它危险程度等,根据起重机的危险系统做出安全可靠的对策。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依据评价资料收集信息,通过合理的安全评价方式识别危险,并将安全系数值分析出来;若有较大事故隐患,必须通过数学模型预测事故造成的最大影响范围,分析其造成的最大损失及事故发生的概念,对分析出来的事故通过量化安全参数进行整改。
4.安全专项评价
安全专项评价是按照政府监督机构要求而设立,主要是分析评价起重机安全问题,比如起重机注册登记的设备评价与整治设备评价等。安全专项评价主要是评价某一类起重机潜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其主要目的是寻找起重机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并确定它其影响程度,并做出可靠安全的措施。
三、做好大型起重机械安全责任体系的划分
大型起重机械安全责任的体系是明确以下七个部门的责任。七个部门如下:起重机械安全监管部门、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监理单位、租赁单位、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租赁单位主要的职责是办理起重机械出租之前的产权备案,建立与完善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档案使用单位通过相应的设备管理机构与专职设备管理人员,建立全面的起重机械维护与保养制度。施工总承包单位与监理单位的责任是查验产品合格证、起重机械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核实安装单位、审核起重机械安装与拆卸方案、制造监督检验证明与备案证明与查证特种作业人员的证照,并实践监督管理。监理单位实行监管与安装的职能。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若发现安全隐患,则要求施工单位特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建设单位是配合监理单位的工作,在接到其报告后,及时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安装单位对起重机械的安装与拆卸方案要严格的重视,管理其质量的编审与执行情况,并指定专职人员对现场进行监督与检查。建设主管部门作为监管的主体,担负着监管起重机械安全的重要工作,管理起重机械的实施方案;以法律制度为标准,协调以上六个单位的工作,充分发挥它们的管理职能。
四、做好大型起重机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1.严把大型起重机械设备质量关
大型起重机械设备的施工操作,政府相关部门必须监管到位,做好相应的检查,对于起重机械设备的市场准入资格不合格的情况,要坚决不予进场,对于施工中发现存在安全问题,必须要求停业整顿,而且要加大处罚力度,严肃处理。
2.规范大型起重机械设备操作关
由于施工现场的复杂性,大型起重机械特种设备的多样性以及工况的动态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起重机械事故的概率。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做好切实有效的施工管理,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于没有操作证件的操作人员坚决不能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对于大型起重机拆卸过程中,施工单位更应该做好相应的操作关,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狠抓起重机械设备安全关检验
检测工作必须认真,需要做好定期检测,狠抓工程质量,消除各种隐患,避免起重设备突发各种事故。作为起重机管理的安全部门,应该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定期的进行检查,切实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对从事起重机械安装,操作的企业进行检查,确保他们具有相应的资格,能够合法的经营相应的业务。二是要对起重机械的相关制造企业进行安全认证,对起重机械产品进行相应的质量监督。三是要做好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的检验,对新安装和进行维修的起重机械设备要进行安全技术方面的检验,确保能够进行施工操作。并且要确保大型起重机械设备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对于未进行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起重机械设备,要坚决不予进行施工操作。
4.加强相关人员的管理培训
由于大型起重机械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危险性很高,而且在工作中很辛苦,导致大型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严重流失,造成现在从事的人员及专业技术参差不齐。有一部分人员对大型起重机械的结构和性能等专业知识认识不到位,致使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得到正确的维护和保养,不能及时消除机械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所以,在施工单位冬季闲暇时,应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管理力度,加强相关人员的经验交流。
五、总结
大型起重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涉及很多方面,需要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施工工作,做好各项安全技术的检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作者:白占勇 王瑞峰 单位: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建设活动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所以人们对工作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起重机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的近几十年,对起重机械使用的需求日益增大。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起重机械的管理水平比较滞后,导致安全事故和设备事故频发,给国家财产和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重大的危害。纵观冶金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来看,起重机械安全责任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由起重机械引发的事故呈现出大型化、群体化、事故类型集中等特征。总结分析主要原因是重机械作业人员违章操作、起重机械存在隐患及环境因素对起重机械的影响等,具体分析引发事故的原因集中在:生产过程中歪拉斜拽;擅自改装和加工起重机械;违规安装拆卸起重机零部件;起重机械超负荷使用;操作人员无证上岗;安全技术方案错误等等。
起重机械在冶金企业是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易发点,所以科学、安全的使用起重机械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证起重机械的安全平稳运行,降低和控制起重机械在生产过程中引发的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二、起重机械存在的安全风险及隐患
1、机械方面的维修护理问题
当前很多冶金企业对起重机械的维修、护理缺少足够的重视,维检工作做的不及时、不到位,对于老化的设备部件没有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例如一旦减速器发生漏油现象,且没有经过及时处理,在使用过程中会时常出现震动现象或者产生噪音,长时间就会形成安全隐患。此外还有轮压不平衡、啃轨、制动失灵等多种机械自身的问题。所以加大对设备维修护理的重视程度,将会很大程度地降低这些由机械方面引发的事故风险及隐患。
2、主要零部件的安全隐患问题
起重机械的主要工作部件大致有三个:吊钩、钢丝绳、滑轮和滑轮组。而这三个零部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2.1吊钩作为起重机械中用来吊负重物的主要工具,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疲劳断裂的情况发生。或直接吊起超过自身负载的重物,也会造成吊钩断裂,从而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对吊钩的检查、探伤工作是消除安全隐患的主要措施之一。
2.2钢丝绳作为除吊钩外,负责承载重量的又一重要部件,也存在着自身的安全隐患。例如钢丝绳出现磨损,断丝等现象的时候,如果检查不到位或者不及时处理和更换,很有可能在负载过重时发生钢丝绳断裂,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2.3滑轮和滑轮组安装通常不将磨损情况作为安装时要考虑的因素,可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有裂痕或缺损的现象产生,也将增加安全隐患的发生的几率。
因此对于主要负载的零部件检查要做到切实到位,一旦发现达到报废的标准时,绝对不要吝惜成本,及时将零部件进行更换,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也是减少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
3、擅自改动起重机械安全附件破坏起重机械本质安全问题
起重机械的安全附件包括安全开关、防碰撞装置、起重量限制器、卷扬限位器、导电滑线防护板、制动器等安全装置和安全附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单位或者操作人员破坏起重机械安全附件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安全开关变形或失效、防碰撞装置脱落或变形、卷扬限位器脱落或被取消、制动器人为的调松失去作用等现象。在冶金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擅自改动起重机械安全附件破坏起重机械本质安全,从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站了较大的比例。
4、企业员工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的问题
冶金企业起重机械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和司索人员违章指挥是导致企业起重机械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操作人员启动前没有做到先响警示铃、司索人员没有撤离到安全距离擅自起吊、作业过程中歪拉斜拽、超负荷作业、带手套指挥等等。如何避免因此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三、针对起重机械安全隐患采取的措施
1、加强全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学习
企业员工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安全素质,从而规范对起重机械的管、用、修、养。
1.1对于冶金企业,不管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和设备管理的负责人还是起重机械操作人员都要高度重视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管理,企业要加大培训和设备更新换代及维修投入力度,想方设法培养一批企业固定的起重机械司机,保证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1.2要积极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考评活动,开展活动的目的是使每名员工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危险源、危险因素、各种应急预案等,通过开展活动使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1.3通过专业培训造就一批懂管理、精修养的起重机械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以保证设备的完好率。
2、加强起重机械档案、技术资料管理
2.1起重机械资料的管理包含分类、整编、与标识,即按技术资料、检验记录、采购记录、资质证明、安全记录、其它资料等进行分类汇集整理成册,标识明显,要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系统性、完整性。起重机械档案、技术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起重机械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含设备各机构、安全装置的质量合格证明)、设备发运清单、到货验收记录、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和资料;设备安全拆技术文件(含设备安拆作业指导书、设备安拆报批过程资料、取证资料、安装调试记录、技术交底记录、外来文件等);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和自检报告;起重机械的日常使用状态记录;起重机械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记录。起重机械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2.2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建立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是起重机械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会因各种因素产生缺陷,需要不断的修理、维护、检验,这些都要依据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的原始文件资料作为依据;起重机械使用过程的记录文件:包括定期检验、改造、维修证明、自检记录、起重机械日常运行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是强化责任的一种手段,是确保起重机械安全运行的一种措施,是在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便于分析、提出处理意见的依据。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并保持完整,也反映了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管理水平。目前,我们起重机械档案的管理和保存十分薄弱,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管理人员流动性大,档案流失情况相当严重,应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使用时间较长或因产权交接过程中资料损失或不全的设备,使用单位应组织人员进行实物测绘或与生产厂家联系补充,尽量使档案资料完整、准确。
3、加强对起重机械使用的安全管理
3.1新安装的起重机械使用前要到所在地政府的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和联系其到使用现场进行专项验收,登记并验收合格达到原使用说明书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严禁非专业人士擅自进行私自调整,严禁因部分超重构件无法吊运,私自调大力矩限位的现象发生。
3.2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落实责任,加强安全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与力度。引入考核机制,将安全管理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开办培训或讲座,增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操作及其相关人员在工作规范及安全规章内进行操作,保证安全措施充分落实。
3.3完善企业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保证操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强操作管理,杜绝出现违章指挥与违章操作的现象。加大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特别是习惯性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的处罚力度,进而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养成员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习惯,以达到精细化操作、标准化作业的要求。
3.4起重机械使用企业应按期向所在地政府的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申请在用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
4、建立起重机械进行点、巡、检制度
企业不能只顾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起重机械的保养和维护,企业要制定起重机械的日检查、周检查、月检查、季度检查和年度检查等制度,建立电气和机械点检卡,通过定期的对起重机械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隐患存在,并对隐患进行整改,同时分析隐患发生的原因确保同类隐患不在发生,保证起重机械的本质安全,进而使起重机械在生产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延长起重机械工作寿命,减少起重机械故障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企业要制定不同级别的起重机械检修、维护制度,通过项休、中修、大修的工作,使日常使用的起重机械都具有良好、可靠、安全的性能。保证企业的生产顺利进行。
5、加强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交接班管理
冶金企业应建立起重机械交接班管理制度,完善班组上、下班交接内容,利用班前、班后会的时间把上一班起重机械的运行情况、故障情况、维修部位、存在问题等要交代清楚,班组长要重点强调本班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危险因素。班前、班后会后起重机械操作人员要进行现场交接,确保起重机械安全运行。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