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校园网络教学论文

校园网络教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27 11:31:5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校园网络教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校园网络教学论文

篇1

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管理学生,高校应搭建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自主获取信息,教育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系统查询、统计、总结及分析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大学生因为缺少父母及时的管教和督促而存在懒惰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考勤,详细记录上课迟到、缺课、违纪的学生信息并录入考勤系统,也可以记录下遵守纪律、表现突出的学生信息,既便于院系领导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也便于开展学生评估工作。

(二)网络交流平台的建设

为了在大学生和院系领导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管理者可以搭建一个网络交流平台。“留言板”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发表对于学校规章制度的意见、上报学校基础设施的缺失情况、反映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个人主页”的方式可以在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建立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大学生可以分享书籍信息、优秀视频及精品课例等等;“班级论坛”的方式有助于班级内学生的沟通交流,进而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学生间的知识水平差距不大、兴趣爱好也几乎相同,彼此间拥有很多的共同语言,经过班干部的带动一定会传递出正能量。

(三)学生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

为了方便教育管理者各项学生管理信息,高校需要专门建立一个管理信息平台,及时更新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推进情况。此外,学校的重要信息和会议通知需要辅以短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与日常教育管理信息也需要日常管理平台,包括每周的寝室卫生情况、寝室违规违纪情况、公物损坏情况、月末综合评比情况,院校领导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工作,并研究下月的工作重点。

二、网络传播视角下的管理创新

(一)把握学生的网络思维,实施针对性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的网络思维得到充分的激发,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思维方式多样化,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通过网络传播获得异常的发散,这也是网络获取信息的一大特点,当学生搜索某一条网络信息时,会出现一系列与之相近或有关的信息,大量信息的涌入使得学生在拓展知识范围的同时间接改变了发散式的网络思维;但是,这种发散式网络思维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强大的辨别能力,不能让网络上虚假与不良的信息影响他们的价值观。第二,思想平面化趋势。网络中的各类知识都以网址链接的形式存在,学生掌握的各种知识也都是基于网址的印象,较之传统的知识记忆需要常年的日积月累,网络传播使得知识结构的记忆方式发生了变化,便于大学生全方位地获取知识和看待问题;另外,网址的呈现方式既简洁又实用,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记忆。第三,思想被动性。网络信息量十分庞大,大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信息,接受新鲜事物、提出全新见解,在网络环境中畅所欲言;但是,大学生的人生观和思想上还未完全成熟,判断是非的能力相对薄弱,思想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牵制,所以,教育管理者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网络思维,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管理。

(二)借助网络教育环境,引进情景化管理

现如今,加强大学生的生活体验意识极其重要,这就要求教育者借助网络教育环境引入情景化管理。所谓情景化管理,就是让大学生在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各抒己见、自由沟通。创建一个既有利于师生又利于管理者进行交流的情景化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为了让大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教育管理者一定要以大学生为中心,使大学生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占据主导的地位,使他们拥有独立自主的选择权,教育管理者则在教育和教学中发挥辅助和引导作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推进情景化管理,分享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第二,选择恰当和优秀的信息资源陪伴学生成长。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是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教育管理者既需要创建一个共享的活动情景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还需要充分掌握各种信息资源,换句话说,教育管理者要把传统的直接干预转变成利用信息资源的间接干预。第三,为大学生的勤工助学提供服务,为大学生排忧解难。教育者借助网络平台的交换模式就可以了解到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引导,通过教育者敏锐的观察,学生的困难也一定会得到解决。

(三)注重网络与现实的互动,优化教育资源管理

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只有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才能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现实生活中的学校、家庭、社会与网络虚拟环境中的社区团队共同努力,优化教育资源管理,在肯定网络教育环境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共同辅助大学生的成长。

篇2

国外目前已有一些教育方面的应用,但我们还不能直接拿来为我所用。我国也十分重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特成立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和专家组,以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

1.2教师教学的需要

为了实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合理运用恰当丰富的课件逐步呈现所授知识点。但自制全部课件工作量非常大,更主要是个人想法见解有局限性。

1.3学生学习的需要

现在大多数学生已从原来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但是很多学生没能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面对网络更多的是浏览新闻、聊天,甚至沉迷于游戏。造成这种情况,与学生自身有关,同时网络学习资源匮乏也是重要的原因。

2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

2.1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2.1.1技术困难

每所中小学基本上只配备二三名计算机教师,职责是负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学校日常网络维护等。而网络教育资源库建立则需要很前沿的专业知识,而且必须有非常丰富的网站开发经验。

2.1.2经济困难

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库前期需要购买相关的服务器、主机等硬件设备,需要申请域名、软件开发等费用;后期使用中还会产生软件维护和更新等费用。这些对任一所中小学来说,困难都是很大的。

2.1.3思想观念守旧

一些习惯了粉笔、黑板、教案的教师会存在一定的抵制情绪,往往不愿意接触使用网络,即使使用也是应付工作,不会深层思考,这样根本达不到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库的目的。

2.1.4缺乏统一标准

如果中小学各自独立开发,必将造成多重标准、资源使用局限、功能重复单一、大量重复劳动、劳民伤财等问题。

2.2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途径

2.2.1自主研发

自主研发是指学校自筹资金组织学校教师开发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库。由于都是校内教师,便于沟通,遇到问题及时协调更改,能够充分保证需求的准确性。资源库的建设完全依照任课教师、使用教材、学生要求量身订做,适用性强。教师在教学中可直接应用阶段成果,检验资源库建设效果,提供反馈信息。但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支撑,技术和经济上的困难对大部分学校来说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开发人员有限,也使开发的周期过长,当遇到教材版本变化等需求变更问题,更新不及时。另外,学校自主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库在思想视野上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济紧张的情况下,建立小型的单科网络教育资源库时,可以考虑这种方式。

2.2.2校-企联合开发

是指学校通过招标等方式联合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共同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库。专业的软件公司有专门的调研组负责收集教师和学生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采用科学的开发方法、先进的开发软件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库,每一过程都会形成相应的文档资料以备日后查阅。学校方面,各科任课教师主要负责准确的描述需求,使用阶段成果,反馈信息。计算机教师要担任变更需求的描述职责,了解开发的基本过程,与开发公司共同承担资源库交付使用后的培训工作及后期使用中的简单维护。这种方式使资源库建设的技术问题得以解决,开发的产品功能强大,综合性强、可扩充性、兼容性等考虑全面,开发的周期和质量能得到保证。开发别要注意的问题是需求描述准确、多沟通。再有就是采用这种方式需要大的经济投入,除了开发的费用,后期还涉及相应的维护、更新升级等费用。

2.2.3校-校联合开发

校-校联合可以分为中小学的联合和中小学与高校(科研所)的联合两种。中小学的联合开发包括:小学与小学的联合,中学与中学的联合,中学与小学的联合。合作的学校共同探讨,制定统一的标准,搭建网络教育资源库的框架,然后分工协作,每个学校负责资源库建设的部分模块,比如按学科建设分工等。这类联合可以获得互相支持、减少工作量,共同协商、拓宽思路,分工协作、共享建设成果的好处。经济上共同承担,可以减小压力。但核心技术难题没能解决,限制了网络教育资源库向高精的深层次发展。中小学与高校(科研所)的联合。高校(科研所)致力于科学研究,同样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还拥有很多尚未投入市场的新成果,技术上十分过硬。高校(科研所)为非盈利单位,这样经济上的压力会减轻许多。另外,高校(科研所)本身也从事教育工作,与中小学合作共同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库,就有着自身的许多优势,更容易理解用户需求,从用户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中小学的联合减轻了工作量和经济压力,再与高校(科研所)合作解决技术和经济难题,这样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就指日可待了。

2.2.4校-校-政府联合开发

校-校-政府联合更推荐的是中小学、高校(科研所)和政府的联合。政府通过相关文件,成立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小组,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的方式强调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意义,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加大资金投入,扫清人为障碍,使其从制度上得以保证。有了政府的支持,各方人员更加重视,沟通更加便利,工作更加畅通,开发建设效率会大大提升。虽然在协调三方、信息沟通方面会花费一些工作量,但从资源库整体建设来看,都是值得的。而且通过这种联合开发可以带动全市甚至更大范围的教师投入到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和使用中,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使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培养带动新教师和软件人才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了教育信息化,推动整个地区教育的发展。

3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3.1平台工具的选择

当前比较流行的教学平台工具有Moodle、Blackboard、Claroline、Sakai等,经过综合考虑平台性能特点、维护成本、中小学课程情况及教师学生操作难易程度等因素,推荐选用Claroline平台工具。Claroline提供的功能完全可以满足中小学教学需求,操作相对简单,更易于教师、学生掌握,对系统资源占用也相对较少,更适合搭建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库。

3.2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有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建设资金得以保障,而且各方更加重视、沟通更加便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政府部门的参与,更能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以点带面,掀起广大教师参与建设、学生乐于使用资源网的热潮,也因此真正实现建设资源网的目的。

3.3重视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资源库的建设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方便教师工作,因此一定要把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放在首位。在调研阶段,要真正深入掌握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状态,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切实走到教师和学生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切忌不能凭经验下结论。在需求分析阶段,认真分析需求层次。在资源平台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教师实际操作需要和中小学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特点,不宜片面追求功能先进、全面,却不适合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使用;不宜片面追求界面美观、炫丽,却分散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忽视了首要的教学功能。另外,在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各个阶段,开发者都要与教师及学生代表保持联系,探讨阶段方案,及时交换意见,避免后期可能返工将造成的损失。

篇3

二、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这不仅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网络无所不包,无所不含,无论是从容量上,还是从更新速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图书、电视等途径,它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语文学习资源,从字词,到阅读,从学习方法,到学科动态,都是处于最前沿的部分,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语文学习资料,丰富我们的知识库。不但是在教师备课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也要引导学生在预习或者复习的时候充分利用网络搜集处理信息。要教会学生使用搜索引擎,同时告诉学生如何去整理、使用资料。

同时要求学生都要准备一个资料本,把不懂需要查阅的资料在查阅后都记录在本子上,如文学常识、名人名言、课文疑难问题、诗词赏析等等,这些资料都可以记录在本子上,对其进行量化要求,每个月需要记录多少条资料或者是多少字的信息搜索,并且找时间进行整理、交流与共享。这样,资料会越来越多,学生知识储备越来越大,语文素养也越来越高。毕竟,语文的学习本身就是阅读、积累、交流、表达的过程,谁能占有丰富的资源,谁就能获取语文学习的优势,久而久之,尝到了信息的甜头,自然就会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从而将一本不厚的教材读厚、读深!

三、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学生个别辅导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是全班同学在一起学习同一知识,自然会有学生水平高低的不同,有悖于个性化教学。课后的辅导更是缺乏针对性,因此学生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一点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补充。网络提供了各种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基础、能力和认知结构来选取学习的难度、数量和信息来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方法途径和策略,这时的学习变成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个性化的学习得以真正实现。

而且通过网络与教师沟通交流,可以将自己不懂的知识向老师进行请教,而教师则可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并针对学生个性化的差异进行差别化辅导,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如可以利用QQ、博客、微博等网络沟通渠道与学生实现无代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同时,班级内也可以创设QQ群,学科也可以创设学科群,这样,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会更加便捷。

篇4

在21世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很多学校在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很多学校都已经或正开始建设计算机教室和校园网,并且与之配套各类应用软件和教学资源也都提上了一个重要日程,使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进入崭新的时代。

一、从目前校园网络教育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许多学校在硬件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了目前较为先进网络硬件环境,但在软件建设、人员培训与教育资源建设上却投入很少,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网络优势功能难于发挥,设备浪费和闲置,成为参观的展品。

2.校园网虽然建成,但教师的观念没有及时转变,不能充分体验和感受到网络对教育教学的深远影响,加上缺乏教学资源库与合适的应用软件,因此,就谈不上进行网络教学和进行基于网络的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及研究性学习;大部分的教师还只是局限于基本的网络应用,比如通讯,邮件等。

3.关键的教学资源建设常被片面地认为是计算机教师的工作,没有得到广大师生的参与,计算机教师既要教学和培训教师,又要维护网络及开发软件,有的还要参与课件的制作,因此,校园网站的建设大多都停留在制作学校新闻、学校介绍、相关制度等信息相对变化不大的静态网页上,根本谈不上教学资源的建设。

二、校园网的功能决定建设教学资源的必要性

目前由于微机的价格的下跌使校园网络渐渐进入大型化现代化,校园网作为一个信息服务系统,其基本功能有:教学、管理、通讯、教育信息资源等,教学功能无疑是校园网的核心与主体。网络仅仅是信息化的形式,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才是信息化的内容与实质,因此,校园网发展的关键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它的建设必须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根据网络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搜集和整理学习资源,共同完成校园网教学资源的建设。

三、教学资源建设的方法

我们可对教学资源的内容及获得的途径进行分类分析,从中找出建设教学资源的可行方法。

1.在目前情况下,按照教学资源的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用于教师进行备课的优秀教案、教学参考、练习、试题及及相关的辅导材料;

②用于制作教学课件的各种图片图像、音效、视频、动画片段等素材;

③用于课堂教学或网络教学的课件等;

④用于学生课外学习以拓展知识面的学科知识博览和第二课堂活动的科普知识。

2.在目前情况下,按教学资源获得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由专门商业机构进行开发的,作为商品进行销售,学校通过购买获得。这类产品很多,如K12教育资源库就是一个较实用的优秀资源库。

②通过在学术会研讨会或评比会等各类会议上的交流获得,也有的是校际间和教师间的交往获得的,这类资源多数是较为成功课件、课例、试题、教育教学经验与论文等,但比较零散,难成系列。

③从因特网上下载获得,这类资源多为练习试题、教育教学经验与论文等,课件由于受到版权或容量过大的限制,经常下载到的课件是功能不全的演示版或简易版,零散不全。

④本校原有的教学资源,这类资源有的是在购买不到合适的CAI软件,教师用多媒体编着软件自行制作的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更多的是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试题、练习、教案等教学资料、教学心得及其他相关资料,经过数字化,存入电脑,成为校园网的教学资源。

综合以上的分析,一般学校可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分步骤进行的方法,发动广大教师参与,制定详细的计划,共同建设校园网教学资源。针对目前地方的教育水平差异,学校可以是适当增大教育素材的购买资金预算,随着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统筹规划、联合攻关加快各级各类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今后这类资源会越来越丰富,买到后通过一定方法整合到校园网站中,共享大家使用,这样可以有效的缩小地域教学水平的差异。

其次,以年段备课组为单位,在前面制作的多媒体交互教学资源基础上,结合对教材的具体章节的教学过程设计,为这章节或这节课制作教学资源型课件。该课件要能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以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能通过留言或讨论组等网页上的交互功能,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与交流,进行协作学习;能通过链接方式,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网站、网页的地址以及它们的主要内容、特点等,收集、整理在该课件的网页中,便于学生在学习时能快速获取,减少盲目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教研组将每个年段备课组制作的这类教学资源,整理集中到校园网中,加于维护与更新。通过若干个循环的教学,后一个年段的教师对前一个年段教师制作的课件进行修改、补充与完善,逐步建成了这一学科的教学资源库。

总之,教育资源的建设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要更多地依靠学校教师的参与。教育资源在支持教学方面的潜力是巨大的,但这种潜力往往要靠教师在实践中自己去发掘,换句话说,就是进行教学应用开发,并在教学应用中不断发展丰富、探索出新。

参考文献:

篇5

文检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能方法课,其教学内容是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及各类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手工检索及计算机检索的技能,运用各种手段从浩瀚的信息资源中快速检索到所需文献。因此,对网络环境下文检课的教学资源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教学资源是文献检索课课程建设的重点。

1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资源的界定及结构模型

1.1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资源的界定

按照我国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界定,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涉及到各类网络媒休素材、网络题库、试卷、网络课件、网络课程、教学案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以及文献资料等。

(1)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指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信息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音频类、图形图像类、动画类和视频类。

(2)网络题库。题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测试题目的集合,是在教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因而所有学科的网络题库都应遵循经典测量理论,都要严格按照经典测量理论的教学模型开发题库管理系统、组织试题。

(3)试卷。试卷是用于进行多种类型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

(4)课件与网络课件。课件是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运用媒体信息的整合技术,对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的、应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软件。根据运行平台的不同,课件可划分为网络课件和单机运行课件。网络课件应该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够通过网络教学环境实现共享:单机运行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5)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呈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及通过网络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既要有完整的教学内容,又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整个教学活动,是网络课程区别于其他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特征。网络课程主要应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二是计算机网络支撑环境。

(6)教学案例库。案例是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案例库中的案例至少应包含实事描述、相关背景资料、分析与评价、相关应用领域、教学建议等组成部分。

(7)常见问题解答。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8)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9)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以及记录重大事件的文章、书籍等。

1.2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资源的结构模型

网络时代信息的存储和传播都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具体地说,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处理的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经过转换器抽样量化,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因此,网络时代教学资源的概念则是指那些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设计、开发、存储与传播,基于信息化环境传递的教学资源。硬件资源主要有卫星接收设备、宽带校园网、在线平台、计算机设备和多媒体教室等;软件资源范围就更宽泛主要有: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网络课堂、VBI数据广播、IP课件、计算机网络资源等类别。同时,还应包括上述资源应用与技术服务等工作。结构模型如图1;

2网络时代教学资源的创新意义及内容

2.1理论意义

对网络环境下文检课教学资源进行研究,丰富了文检课教学的内涵,使单一以教材为主的教学过程变得多样化、多元化,是文检课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该课程发展方向的探讨,同时为我国文检课向信息素质教育转变奠定理论基础。

2.2实践意义

对网络环境下文检课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有利于文检课的教学实践,使之更好的适应时代的要求;对多媒体课件的时代性开展研究,有利于使教学课件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克服传统教材的局限,更好的改进教学效果;对网络课堂的研究可以增进同行学术交流,扩大教学资源共享的规模。

2.3网络时代文检课教学资源的改革内容

随着现代技术引人教学实践,资源共享己逐步实现,为文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空间。教学资源作为文检课课程建设的基础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首先是教材由传统的印刷型教材逐渐向新型立体化发展,出现网络教材:另外,由于本门课的新颖性使得电子型教学资源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站作为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资源,己成为高等学校文献检索课教学广为使用的工具。

3文检课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电子文献资源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己成为现代教育重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报利用技能为目的的文检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方法课”,更适于引人多媒体课件教学。采用文献检索课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如下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文检课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文检课教学氛围、教学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表现形式、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可以把原本抽象、枯燥的数据和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增加了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与认知潜力,突破传统教学单一模式,达到教学双方知识与信息“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利于促进文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多媒体教学改善了教与学的关系,使教师作为教学设计和指导者的角色更加突出;而学生在学习中也有了一定的主动权,能够按自己的知识和习惯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从教与学的角度出发,研制促进学生提高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必将给现有的文检课教学注人新的活力。

(3)有利于促进文检课教学内容的更新。

文检课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要求教师不仅熟练掌握计算机,尤其是多媒体技术,而且要能运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和实施教学、科学的选择和编制教学软件、指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专业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对文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深人的思考研究、选择和调整、补充和更新,针对特定的教学目的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制作出符合教学实践需要、受学生欢迎的课件,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文检课教学内容的更新。

(4)有利于扩大文检课的教学范围。

文检课多媒体教学课件基于Web-based多媒体远程教学的结构特点,支持TCP/IP协议,可运用于多媒体综合教室、用HTML语言建立一个Web界面的“文检课教学系统”,并将系统挂在本馆的主页上,学生或其他读者可以通过校园网随时上网查阅信息,而不局限于教师课堂上的讲解。这无疑会扩大当前有限的文检课教学范围,有效实现文检课的远程教学,提高文检课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文检课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思想及基本结构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大体分为以下四个流程:策划阶段、素材收集、整理阶段、制作阶段、调试应用阶段。流程结构图见图2。

4.1文检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求

(1)文检课要用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目前,大多数课件都是任课教师自己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将图片、网页以及文字添加到幻灯片中,授课中只能前进,难以后退,更不能实现跳跃交互,极大的制约了教师授课的灵活性。由于这些课件不能逼真的连续演示整个检索过程,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因此文检课课件制作软件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标准,要尽量采用高级多媒体技术、先进教学设备制作的课件。Au-thorware是目前最流行的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制作工具,用它制作的课件交互性好,画面精美。

(2)优质的文检课课件要做到通用共享。

优质的多媒体课件技术含量高,制作难度大,令广大文检课教师望而却步,掌握高难度多媒休制作技术的图书馆,应该研制通用型文检课多媒体课件,供广大文检课教师使用,既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又便于课程的规范化发展还能增强课程的竞争力。

(3)常用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

目前,进行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工具非常丰富,如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re , Flash , Direetor,微软公司的VisualBasie, powerpoint, FrontPage,以及国内的方正奥思、易思等多媒体编著系统和一些高级语言,都可以用来进行课件开发。

5文检课网络课堂改革创新策略

5.1网络课堂的定义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中指出,网络课堂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持环境,其中网络教学环境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5.2网络课堂的特征

(1)开放性。

网络课堂基于网络教学,其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进行更新,特别是多媒体素材库的更新,使教师能方便地调整和更换网络课堂的体系和内容,这是传统课堂教学和单纯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无法实现的。

(2)交互性。

网络课堂的交互性不仅有传统的人、机交互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人与人在网络上的交互性,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通过网络实现人与人网上教学的交互,打破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这种交互性是近乎实时的、而且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实现,如电子邮件、BBS、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网上在线交谈等等。

(3)共享性。

网络课堂已不是一种单机学习模式,也不是简单的共享教师的授课内容或是串联多个教室或实验室的授课学习共享模式。网络课堂可通过链接等多种方式引人丰富的动态学习资源,从而实行远程教育,使多个地区、多所学校之间学习资源得到共享。

(4)协作性。

网络课堂的学习具有单点和多点学习的特性。通过网络课堂可以让教师和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竞争等协作形式完成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

(5)自主性。

网络课堂的学习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可以自主的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实现了学习的异步性和自主性。这也是终身教育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6)评价的及时性。

在传统的远距离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上的电子题库和自动评价系统,可使学生及时得到有关自己学习过程的反馈及有针对性的诊断,使得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

5.3文检课网络课堂改革创新

5.3.1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1)开发的文检课网站能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交互性上加强,创建轻松的学习、交流环境,真正成为师生进行交流的平台,该平台既可以单独作为独立的模块使用,也可以作为系统使用。

(2)有经验的高校应编写网站的制作思想、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其他高校起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并可以将这些制作经验应用于其他学科,增进网络课堂的实际价值。

(3)将教师需要重复完成的工作通过网络的形式加以简化,如可以通过“作业平台系统”、“在线测试系统”等功能将提交作业和考试考核等工序通过网络完成,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除此之外,为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网站还需要在艺术性、知识性等方面下工夫。

5.3.2制定网络课堂评价原则

教学网站的评价与教学不可分,同时也不能与计算机技术相脱离,所以其评价有一些特殊性,其原则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原则:指网站所涉及的内容必须是正确的,即使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也要给予公平、公正的反映和评述。

(2)教育性原则:指网站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任务。也就是说,一个网站是为实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而设计,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制作。

(3)教学性原则:指网站要有恰当、合理的教学策略,在方法、方式上,能够满足教与学的需要。

篇6

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一年中加强了信息技术教师教研活动的组织、研究和交流,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同时加强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认真制定了教研工作制度,并组织教师拟定教研计划,活动方案,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详细的出勤记录、活动纪要。

二、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提高课堂效率。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其精神,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指导本学科的教学实践。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互相听课、交流体会,说课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用理论指导教学,锤炼自身业务能力,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

(1)本学期继续以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新教师上练兵课为主,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入手,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将教学研究一步步引向深入。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切实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业务水平。

(2)为了做好参加市信息技术教师三项基本功比赛的准备工作,我们首先在本校进行了教师三项基本功比赛。推荐一位教师参加,比赛内容主要是评课、说课、软件使用,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并同时请专家、教师共同评比,最后评出最优秀的教师参加市比赛。

(3)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活动,积极鼓励教师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及时总结,撰写教学论文,分别参加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论文评比活动”。共收到教学设计论文18篇,选出7篇优秀教学设计论文送市参赛。同时在今年12月19日组织教师参加了“首届全国中小学网络主题探究活动暨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网站展评”研讨会,共有五名教师的论文获奖。

(4)为了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教材的把握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途径的研究,共同探讨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分别参加《信息科技》和社《中小学生学电脑》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编写工作已基本完成。

(5)为了做好参加“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整合)观摩活动”的准备工作,组织教师利用“五一”期间加班加点赶制课件,并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了一次次的修改,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在比赛期间,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个比赛点,安装课件,调试服务器,尽最大限度的排除可能发生的问题,使参赛的四堂课都能顺利的完成,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6)以科研为先导,积极鼓励教师尝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活动,参于省级课题《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形态研究》的研究,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大量的教学软件,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整理,以web形式展示在“教育信息网”上。

三、加强校园网建设,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

建设校园网络,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校园网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市教育信息化“十五”规划要求》,使每一位教师明确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2)网络瞬息万变,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为了让教师了解网络的最新动态,掌握网络的最新技术,组织全区网管人员利用暑假进行了为期六天的网管员培训,主要学习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为校园网高效、有序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加强校园网资源库的建设,组织教师整理、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购置、研发、共建等方式,迅速丰富网络资源,并将上传至“西河中学网”,为各校全面地收集和使用教学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坚持“寓教于乐”,以全心全意为学生、教师、家长服务的宗旨,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继续做好“西河中学网”站的更新和维护工作,不断丰富网站的内容,还不定期进行改版,以保持网站的吸引力,保证高效、快捷、安全、畅通,让星星网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家长的百宝箱,教师的好帮手。

(5)为了迎接市领导对我校信息化实验学校的评估验收,,对学校进行自查。查看相关的材料,实地查看校园网建设及使用情况,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组织教师加班加点进行改进。先后组织教师到各楼房进行安装设备、调试服务器、制作学校网页,使学校顺利地通过了市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的验收工作,并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肯定。

篇7

1、上网浏览、收集教育信息,查阅、复制教育教学资源。

2、编制教育教学论文、教案、试卷等。

3、制作用于教育教学的课件或网页。

4、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

5、利用电子邮件教育教学稿件。

教师需利用学校计算机从事上述范围之外的活动,需报学校教育技术办公室,经同意后方可进行。

二、教师不得利用学校任何一台计算机进行以下活动:

1、上班期间上网聊天或进行游戏活动。

2、上网浏览不健康的网页。

3、查阅有损于社会秩序、公共道德的黄色的信息和内容。

4、进行干扰、破坏网络服务和网络设备的活动。

5、不真实的信息,散布计算机病毒,以不真实的身份使用网络资源。

6、向他人发放恶意的、挑衅性的文件,发放商业广告和垃圾邮件。

7、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妨害社会治安等犯罪活动。

8、教学时播放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音像资料。

三、对违背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从事非正当活动(并不局限于上述8条)的行为,如经查实,将给予严肃处理,具体处理办法如下:

1、第一次发现,个别批评并作口头警告。

2、第二次发现,全校教师大会通报批评。

3、第三次发现,扣除当月奖金。

4、经多次教育后不改并造成严重后果,清除出教师队伍。

四、各班办公室主任是校园网、办公室计算机的管理监督员,需承担如下职责:

1、配合学校网络管理中心作有关监控方面的工作。

2、协助学校网络管理中心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3、及时将教师使用计算机时发生的重大问题报教育技术办公室。

篇8

1.信息陈旧缺少交互

网络是一种现代化的交互工具,网络的交互功能可以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目前由于许多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地位与作用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把校园网作为日常工作学习的平台,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资源的共享、工作透明度的增加。学校网站更新缓慢,无深度新闻,教学管理上没有新的探索,学生没有什么新的活动,“电子信箱”、 “校长信箱”等的设立成为摆设……失却了网站的信息功能。

2.服务对象不明

什么人最关心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首先是学校自己的教师、学生、家长、校友,其次是兄弟学校、上级领导等。由于网站设置的单一化,缺乏针对性,造成网站功用的无效性。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想他们所想,了解他们所需,如学生对课本与课本之外的知识的需求,教师对教学改革前沿的了解需求,教师对于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学生与教师以及相互之间交流的需求,家长对学校教学、子女状况了解的渴望,校友对母校了解的愿望等等,以充分实现校园网站的价值。

3.重展示,轻研究

学校网站中网页的设立只是简单地进行了一些内容陈列,突出了“校园新闻”、“每周计划”等浅表性的资料,没有进行更为深度的挖掘,网页成了校史陈列室、展示板的延伸,而缺少对教学工作中面临的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 “研究性课程”等极具探究性课题的拓展延伸。

4.重“硬件”轻“软件”

不少学校现在已经拥有了先进硬件资源,但学校管理者较多地考虑到升学率的问题,缺少对网站建设的关注,使学校缺乏具有一定信息技术和专业素养的教师,更谈不上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从学校应用层面上来讲,又存在着硬件闲置、利用率不高的普遍现象,校园网站几成虚设。

5.学校缺少相应的网站管理制度

校园网站的管理不只是学校领导的事情,而是所有教师的职责。规范的管理是网站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面对目前现状,必须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具体表现在:树立学校全新形象;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实现教学知识资源让学生在网上共享,节约教学成本;让学生和学校的管理实现互动,了解学生的想法;便于学生及家长更好的了解学校的动态及教学纲领;整合校友资源。因此,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应坚持教育“三个面向”的方针,以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展示学校风采为目的,坚持有利于提高教学与管理效率,有利于师生获取与交流信息,有利于加强学校对外交流与宣传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对网络的监管作用。

二、 学校网站建设目标

学校在教育技术应用方面不仅投入了大量物力,更在教师现代素质的提升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应用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学校网站是学校的“商标”,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学校网站本着“让信息创造价值,让信息转化为知识”的理念,通过集体的智慧营造一个没有围墙的温馨家园,搭建一个学校与家庭教育交流的平台,为教师、学生的成长服务。并利用网络在教育机构之间、教育机构内部和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传递,让学校网站由单一的信息展示转向多类型信息交互的平台。为此,在校园网站建设时,要面向学校、面向全体师生。

1.创建一个学习的网站

网站建设的首要功能要定位在学习,即教师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家长的学习,以及对外的学习。

首先,网站要着眼于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园地”栏目力求涵盖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并且为学生提供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学习内容,学生们可以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利用网络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学习。

其次,网站还应立足于促进教师的学习。“教学科研”、“教学改革”、“优秀教案”、“教学论文”等栏目,这些不仅集中了全体教师的智慧,也提供了业务、技术等综合性的学习资源。同时,网站还将从远程教育平台上下载最新教育教学资源并分类整理(每周由相关部门推荐可读性文章),其中很多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资源,这也成为教师学习的重要资源。

另外,还可通过网站开展网络化政治学习,成为全体党员和教师开展政治学习的重要载体。

2.创建一个工作的网站

“学校公告”、“校园速览”等都可以成为学校内部工作的重要载体。再则推行一种新型的办公系统,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实现即时办公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办公效率,更能扩大校内外交流,改“单独作战”为“团队作战”。

3.创建一个交流的网站

广泛交流是网络的最突出的功能之一,通过校园网站,学校内部的交流可以一种网状的方式超时空地在无时无刻进行着。“校园动态”、“名师风采”等就是学校以交流为主的重要信息栏目。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求教师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美术组老师商讨,负责CI形象设计,色彩基调、色阶等网页形象设计;劳技组老师架构网页;各处室部门按网站栏目准备材料,如“教师风采”由教务处负责,“年段动态”由年段组负责,为网站建设打好基础。

三、 学校网站建设的实施途径

1.加强网络资源库建设,为教育教学服务

学校网站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资源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首先,做好学校自身资源的收集整理,将这些资源上网并不断更新。其次,努力做好与校外优秀网站的合作工作,以交换资源等形式获取他们的各类教学资源供网站使用,以便教师随时使用课件资源,对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实施信息化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2.利用学生资源提高学校网站的吸引力

学校网站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极积性。要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定时向学生开放,使学生及时了解信息,并应用信息,促进学习。学校网站还可开设学生论坛,邀请学生做适合自己兴趣爱好栏目的版主。不定期举办电脑作品比赛、校园网络文学比赛、校园读书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校网站并参与其中,同时取得宣传的效果。

3.学校各部门参与网站建设

学校的网站要求各处室及时提供信息,在网站中划分一些板块来安排各处室的内容,这会使学校管理工作更为有序,网站的内容也显得更丰富。同时网站为各教研组或教师个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向外界展示自己:上公开课,撰写教学论文,发表课件,学校评优等,推进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4.加强网站的监督管理和日常维护

学校网站除了在技术上对服务器进行安全配置防止黑客或病毒侵袭外,在网站内容方面特别是动态栏目内容方面一定要加强监督管理。学校网站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所以对信息的监督和过滤工作是必要的。过滤是通过网络技术防止某些不良内容出现在网站上,这相对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而监督却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学校网站不同于商业网站,商业网站动态内容要求24小时有人值班,而学校网站建设一般只有一个人负责,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来随时检查网站内容,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校园网站管理。

5.运用多种宣传形式提升网站知名度

(1)注册搜索引擎,让别人能“搜”到你。一些著名的搜索引擎或网站如雅虎、搜狐、百度等都有网站登录功能,可以将自己的网站在他们的网站登录网页进行注册,将自己网站信息登记进去,这样网络用户在查找相关资源时,便可轻易地进入到自己的网站。

篇9

山西省XX中学是省首批重点中学、省示范高中。多年来以教育教学质量高,各项工作领先而享誉三晋。新世纪历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当今教育会产生深刻的、革命性的影响,认为现 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势在必行。因而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加大软硬件投资力度,以课题科研为指导,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工作,取得优异的成果。作为电教先进典型,山西省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现场会2004年在我校召开。

一、硬件建设

从2001年校园网一期工程至今,学校共投资近千万元用于信息技术硬软件设施的配套。目前,学校拥有三层交换的千兆校园网,连通了各处室、各教室、教师办公室及家属住宅楼;网络中心配备了服务器、WEB服务器、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一卡通”数据库服务器、图书管理服务器及4台教学资源服务器,为校园网资源配置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为每个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装配微格教室、多功能报告厅、4个学生机房、校园电视台。实现“班班多媒体、室室有电脑、家家通网络”。为信息技术在我校的应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资源建设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校园网软件资源建设,投资几十万建成包含大型教学资源库、在线资源、校园网应用软件系统等较完善的校园网资源系统,总量达4T。目前配备有《清华同方资源库》、《北京四中资源库》、《中央电教馆资源库》、《同方电子期刊库》、《智能出卷系统》、《电子图书系统》、《101网校》等大型资源库;建成了集内外网于一体的大型资源集成系统——XX中学网站;学校还组织人手自行编制了《校园信息系统》、《教师交流园地》、《学生研究性学习平台》等用于学校办公,教师交流,学生辅助学习的平台系统。

三、以课题研究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003年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十五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中学校园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已顺利结题并双双被评为优秀课题;承担的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分层教学研究》、《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教育研究》,省13150课题《中学校园电子校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正在研究中。

我们本着课题研究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原则,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学校相继出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案》、《整合评比方案》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及工作方案,并采取每年开展一次信息技术技能大赛,每学期进行优秀课例、优秀设计方案、优秀课件、优秀论文评比等活动,强化和推动整合工作的开展。学校还采取了开办月刊《信息技术导航、整合研究动态》,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举行日常培训和假期集中培训相结合等形式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和先进教学理念的培训,大大地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得到很大改变,对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生的学习

我校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同时,还着重研究了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学生的学习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实行资源大开放,校园网所有教学资源和英特网上与教学有关的资源对学生开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学校开发了英特网资源导航、研究性平台和学习讨论区,建立了教研组及教师个人主页,这些软件都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非典期间,我校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开展了形式多样远程教学活动。我校电视台演播大厅开办了《空中课堂》电视直播,播出高一高二高三各科课程150余节。同时还在网上开辟了学习资料下载和各科学习讨论区,学生从网上下载资料进行学习,做到了休息不停课。

篇10

本学期,我们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老师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教书育人,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并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围绕学校“以扬长教育思想为基础,确立扬我之长工作策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研讨和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电教工作达到预定目标。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落实,规范教研管理。

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一年中加强了信息技术教师教研活动的组织、研究和交流,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同时加强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认真制定了教研工作制度,并组织教师拟定教研计划,活动方案,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详细的出勤记录、活动纪要。

二、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提高课堂效率。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其精神,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指导本学科的教学实践。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互相听课、交流体会,说课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用理论指导教学,锤炼自身业务能力,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

(1)本学期继续以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新教师上练兵课为主,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入手,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将教学研究一步步引向深入。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切实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业务水平。

(2)为了做好参加市信息技术教师三项基本功比赛的准备工作,我们首先在本校进行了教师三项基本功比赛。推荐一位教师参加,比赛内容主要是评课、说课、软件使用,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并同时请专家、教师共同评比,最后评出最优秀的教师参加市比赛。

(3)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活动,积极鼓励教师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及时总结,撰写教学论文,分别参加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论文评比活动”。共收到教学设计论文18篇,选出7篇优秀教学设计论文送市参赛。同时在今年12月19日组织教师参加了“首届全国中小学网络主题探究活动暨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网站展评”研讨会,共有五名教师的论文获奖。

(4)为了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教材的把握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途径的研究,共同探讨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分别参加《信息科技》和社《中小学生学电脑》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编写工作已基本完成。

(5)为了做好参加“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整合)观摩活动”的准备工作,组织教师利用“五一”期间加班加点赶制课件,并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了一次次的修改,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在比赛期间,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个比赛点,安装课件,调试服务器,尽最大限度的排除可能发生的问题,使参赛的四堂课都能顺利的完成,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6)以科研为先导,积极鼓励教师尝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活动,参于省级课题《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形态研究》的研究,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大量的教学软件,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整理,以web形式展示在“教育信息网”上。

三、加强校园网建设,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

建设校园网络,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校园网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市教育信息化“十五”规划要求》,使每一位教师明确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2)网络瞬息万变,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为了让教师了解网络的最新动态,掌握网络的最新技术,组织全区网管人员利用暑假进行了为期六天的网管员培训,主要学习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为校园网高效、有序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加强校园网资源库的建设,组织教师整理、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购置、研发、共建等方式,迅速丰富网络资源,并将上传至“西河中学网”,为各校全面地收集和使用教学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坚持“寓教于乐”,以全心全意为学生、教师、家长服务的宗旨,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继续做好“西河中学网”站的更新和维护工作,不断丰富网站的内容,还不定期进行改版,以保持网站的吸引力,保证高效、快捷、安全、畅通,让星星网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家长的百宝箱,教师的好帮手。

(5)为了迎接市领导对我校信息化实验学校的评估验收,,对学校进行自查。查看相关的材料,实地查看校园网建设及使用情况,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组织教师加班加点进行改进。先后组织教师到各楼房进行安装设备、调试服务器、制作学校网页,使学校顺利地通过了市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的验收工作,并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肯定。

四、搭建信息的舞台,走进多彩的世界。

以促进学生生动、主动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强调从多角度看学生,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本学期开展了以下活动:

(1)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今年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并将收集的信息以web形式。从中使学生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本领,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应用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展示了才华,体验了成功。

(2)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拓展其学习的途径和空间,以互联网为媒介,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制作个人主页,并上传至“星星网”。使学生成为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现代化的人,迈开了成功的一步。

(3)走出教室,走向实践,于10月1日开展了“‘祖国—生日快乐’数码大行动”,使学生充分利用intel公司提供的数码设备,当一回小记者,上街采集国庆欢庆的场景,并将其进行加工处理制作网页在互联网,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intel培训基地的功能,让学生在掌握更多的先进技术的同时,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培训基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乐园。

篇11

三年来,学校先后投资三百多万元对已有校园网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了千兆校园网,百兆到桌面,拥有信息点四百余个,高中三个年级全部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班班通,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并给每位教师配备了联想昭阳笔记本电脑,有效地配合了当前教育改革和新课程实施,保证了教育专网资源的广泛应用,使原来以围绕教师“教”的单向教学模式转向以围绕学生“学”的双向互动教学模式,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学校中心机房架构了容量达3000G的服务器机群,配备了资源服务器、Web服务器、管理服务器、VOD点播/直播服务器、电子监控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等,资源建设初具规模,拥有素材资源、教学资源、学习资源和管理资源等各类资源达300G以上,集网络管理、校园电视、电子监控、视频点播/直播四网合一。学校领导不仅重视硬件建设的投入,更重视软件建设和资源应用,为此,我校建成了“校园网管理系统平台”。整合了各种网络资源,主要包括校务管理、视频点播、多媒体资源库、学校门户网站、学科学习网站、新跨越高中学科资源库、城中校本资源、校园安防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