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5 20:57: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城市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民族相对主义阶段由接纳阶段、文化调适阶段和文化融合阶段组成。接纳阶段顺承差异减少阶段。正因为在跨文化传播中人们对异族文化实现了,异族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被视为认知世界的另一种工具或手段得以接纳。接纳异族文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本族文化体系进行添加和补充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文化调适阶段。文化调适成功的标志是人们不再区分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而是对融合而成的文化具有归属感,这意味着人们进入对跨文化传播完全自省的状态,达至文化融合阶段。从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归属于民族文化的城市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漫长、复杂且困难的过程,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成败。为了缩短、乃至跨越民族中心主义阶段,让人们在跨文化传播中更快捷、更顺利地进入民族相对主义阶段,弗雷德•卡斯米尔提出了第三方文化建设的概念。所谓第三方文化建设是指,在跨文化传播中,传播者与目标受众在感受文化差异后,不是采用依赖定势思维否定对方、回避、敌对等消极策略,而是将文化差异化为交际动力,以为前提,传播者依据对目标受众的交流需要、习惯、偏好等要素的认知,凭借积极的传播策略与目标受众协商,建立起介于双方文化之间且可以被双方理解和尊重的第三方文化。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方文化建设过程中传播策略的运用旨在防止文化特权的出现,即双方对比文化的优劣,处于劣势一方接受优势一方的文化,同时,避免落入文化适应的误区,即传播者为适应目标受众的文化对本方文化进行本质调整。综上所述,基于城市文化归属于民族文化,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外化的相互关系,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应该从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入手,秉承第三方文化建设的理念,探究符合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策略,以确保传播的成功率和长效性。
2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策略探究
做好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传播怎样的城市形象”,“如何传播这种形象”和“传播的效果如何”。因此,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策略探究可以相对应地从定位策略、操作策略和评估策略三个方面进行。
2.1定位策略
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成败的关键。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也就是说,随着传播过程的推进,其目标定位应该体现出阶段性差异和渐进式变化。合理的目标定位应当基于准确的内涵定位,只有这样,以内涵为核心的外延定位才能配合目标定位,为逐步实现成功的城市跨文化传播创造条件。
2.1.1目标定位策略
所谓目标定位,是指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从全面了解目标受众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民族文化背景入手,据其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传播意图,按目标受众的认知阶段确立传播目标。根据第三方文化建设理论,目标受众的认知阶段可以分为整体认知阶段、迁移认知阶段和融合认知阶段。目前,顺德正处在深入开展综合改革试验、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但是顺德“半城市化”的城市形象对于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吸收科技、人才、文化和生产业方面的高端生产要素造成了障碍,同时,顺德城市形象的国际辨识度偏低,目标受众对这类城市往往表现出高离散性和低接近性。为此,顺德在城市升级过程中应该结合目标受众在不同阶段的认知特征,制定相应的目标定位策略。
2.1.2内涵定位策略
城市形象内涵是多维的,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加以概括:第一层面为管理层,主要通过城市各级层面的行政、管理、执法等公共行为体现出来;第二层面为物质层,主要涵盖能够反映城市经济实力的各种实体与虚拟表征;第三层面为思想层,主要指城市的文化传统、市民素质、人际关系、社会风气等。这三个层次的内部诸要素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可以通过内外力的作用对其重新组合或更新升级,可见,城市形象内涵是可以塑造的。为了推进城市升级,顺德提出了以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的目标,即通过城市升级,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和资源,为人才聚集创造良好环境,为创新社会管理开辟道路,推动顺德发展全面转型。基于这一目标,可以对顺德城市形象内涵进行意向性构建,采用城市DNA立项、城市形象立义和城市文化释义的内涵定位策略挖掘顺德城市形象的本质,提升其辨识度。只有当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透析出城市形象内涵,才能累积强有力的传播源,对外产生清晰的影像投射,也才能与目标受众的总体感知形成文化交融,在共建的第三方文化中勾勒出预期的城市形象。
2.1.3外延定位策略
城市形象外延是指目标受众对城市形象的感知、记忆和认可。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目标受众对城市形象内涵解读容易产生偏差。为了避免错误解读的发生,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应该立足于城市形象的内涵,把握好城市形象外延定位。以顺德为例,在外延定位策略上,首先,要对目标受众的抽样调查,即向调查对象展示预设的城市形象,并在互动交流中收集他们的解读疑难,以判断他们是处于跨文化传播的民族中心主义阶段还是民族相对主义阶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提炼便于目标受众感知的城市形象要素特征,生产出利于目标受众记忆的城市形象符合标记;最后,向调查对象展示完成定位的城市形象外延,并通过分析他们对城市形象的整体评价以及到此城市出行、投资、工作、消费等意愿倾向,判断他们对城市形象的认可度高低。
2.2操作策略
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操作以城市形象的目标定位、内涵定位和外延定位为导引。作为操作主体,城市的政府、商企和公众各具功能。因此,制定出操作策略就是要协调好三方的功能,形成合力,为与目标受众共建第三方文化,在文化共融中向其传播高保真、易识别、受欢迎的城市形象提供保障。
2.2.1媒体先导策略
在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中,媒体是城市形象内涵的承载与传递工具,是城市形象外延信息传播赖以实现的中介。对于信息时代的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而言,媒体在目标受众的三个认知阶段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先导作用。具体而言,在整体认知阶段,目标受众正是通过媒体初次接触到传播中的城市形象,并在媒体传播组合策略的共同作用下开始对其加以关注,产生获取更多、更详细信息的欲望;在迁移认知阶段,目标受众会凭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评价媒体传播中的城市形象,若其评价倾向正面,就会激发出接受的尝试意愿;在融合认知阶段,目标受众在媒体的导引下,以尝试验证其评价的准确性,若其验证与评价相符,就会促成其对媒体传播中的城市形象的全面接受。基于上述,顺德政府应该对媒体在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中的先导作用予以充分的重视,其策略可以体现为:在整体认知阶段通过目标受众所在城市的发行量大、覆盖面广、收视率高的媒体传播顺德的城市形象标志和城市形象口号,借助专门类别媒体进行顺德的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和人文形象的言语叙事与图像展示,这样,就能以广度宣传与深度报道相结合的方式促使目标受众从“知道”向“了解”形成对顺德城市形象的符合记忆;在迁移认知阶段积极利用媒体的互动性,有效引导目标受众对顺德城市形象内涵的正向解读,力求做到与预设的顺德城市形象外延相符,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其行为兴趣;在融合认知阶段向目标受众重点报道双方政府间、商企间和人际间交流的成功事例,引发其对双方城市文化交融的感知,同时,有针对性、有时间性、有计划性地交流信息,激发更多目标受众参与有助于烘托顺德城市形象的第三方文化建设。
2.2.2商企跟进策略
商企是城市形象塑造最重要、最活跃的载体,也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内生动力与坚实基础。从角色分工上看,政府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内容设计者、原则制定者和方向管控者,而商企则是这种总体设计的践行者。研究表明,利益交换是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始与持续的直接动因,而利益关联越密切,则越有助于己方城市形象在对方城市公众具象认知中的美化与优化。政府在媒体先导的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中已经为目标受众构建了利益期望,商企自然应当积极跟进,将利益期望转化为利益交换,以满足目标受众对城市形象具象认知中各种假设的验证需求。根据顺德区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顺德商企理应制定与媒体先导策略形成前后紧跟、步调一致的跟进策略。“顺德制造”一直以来都是顺德商企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集体品牌。为了支撑目标受众在整体认知阶段对顺德城市形象形成的符号记忆,顺德商企可采用整合媒体策略加大“顺德制造”商品在目标受众所在城市的品牌宣传力度,以强强联手、合作共赢的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并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在目标受众消费群中树立起“顺德制造”的良好口碑,实现对顺德城市形象的符号记忆向对“顺德制造”的共同价值追求的正迁移。随着这种正迁移的强化,顺德商企应该在迁移认知阶段适时地推出招商引资、招贤纳士的商业推广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让目标受众全面真切地了解顺德政府为政的公平与效率、顺德商企经商的诚信与进取,以促进其以资金投资、技术转让、智力支持、合作研发等方式参与到“顺德制造”向“顺德智造”的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来。在平等交换、利益共享的交际动力学原理指导下,顺德商企可以优先将“顺德智造”商品优先投放到目标受众所在城市,并施行配套的优惠方案,以此在融合认知阶段逐步将顺商文化发展为目标受众完全接受并乐于共建的商业文化,成为其具象认知的顺德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要素。
2.2.3人际强化策略
城市内部公众是城市构成的主体,城市精神的塑造者,城市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主力军。所谓人际强化,是指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在融合认知阶段大力推动其所在城市的内部公众与目标受众之间的人际沟通与文化交流,强化双方的联系纽带,为第三方文化建设注入精神文化动力,使得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具有可持续力。人际强化策略强调点、线、面结合。点是指双方城市文化的交点,例如,顺德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顺德与目标受众所在城市的专家学者、民间机构、爱好者等合作开展历时与共时研究的对象,并通过研究找寻双方人文精神的同源性;线是指以城市事件为连线促进双方内部民众之间定期的文化交流,例如,顺德可以以“中国美食名城”的名号与目标受众所在的城市举办年度或季度市际美食节或厨艺赛,吸引目标受众参与到顺德的民间文化活动,以此激活文化体验、延伸城市文脉;面是指双方城市内部公众到对方城市的出行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组织的,对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可涉猎,其目的在于让目标受众感受顺德的城市文化软实力,也让顺德的城市内部公众了解目标受众的城市文化风貌,以求借助审美与消费制造文化认同,依靠交流与借鉴形成文化共集,构建并维护双方认可且推崇的城市形象。
2.3评估策略
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了避免资源浪费,保证传播效率,有必要在传播流程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评估手段,对传播效果加以客观检验,并以此为据肯定正确的传播导向,纠正无效的传播活动,整合有效的传播手段。在顺德城市形象传播过程的三个阶段,即整体认知阶段、迁移认知阶段和融合认知阶段,评估的对象由认知效果、接受效果和行动效果逐步转移,而采取的对应评估手段为辨识度调查、倾向性调查和离散性调查,这些调查围绕目标受众是否能够通过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在三个认知阶段依次回答“您知道顺德吗?”“顺德是怎样的城市?”“您愿意购买‘顺德制造’的产品吗?”“您欣赏顺商文化吗?”“您希望你的城市与顺德结为友好城市吗?”“您想到顺德做些什么?”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及其延伸问题,调查数据可为客观分析判断顺德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各个阶段的效果所用,使传播者可以据此对上述的定位策略与操作策略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求获得策略组合的最优化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2河南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典型问题
河南省地理位置优越,城市建设发展十分迅速,比如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等都是国家级战略区域建设规划等,处理好城市建设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我们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忽视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要剖析这种问题,并能认识到这种问题的危害,为更好地保护我省城市文化遗产服务。典型存在的问题有:(1)城市发展规划轻视甚至忽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缺乏科学性和持续性,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法律上和制度上的约束,制度的执行力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手段,一些地方存在失职渎职、懒政怠政的作风,部分管理者盲目地追求建设速度、GDP与现代化,忽视文物的价值,导致城市文化遗产受到破坏。(2)城市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存在误区,兴建各种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一些地方在进行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时候,往往将各种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的建设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时候甚至超过物质文化遗产和遗存本身。从表面上看,便利的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对城市面貌改善和旅游业的发展及地区经济的增长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对城市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3)城市旅游对城市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和环境污染。旅游开发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素质参差不齐的游客往往会对城市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而且,过量游客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样也会对城市文化遗产造成很大的危害。(4)城市文化遗产资源的多重伪造。城市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基于这种商业利益的驱动,一些地方出现通过文化遗产资源造假来谋取实际经济利益的行为,比如伪民俗、仿制仿建古文物、古建筑、古遗迹等,甚至有“毁真造假”的行为。但伪造资源与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格格不入,绝大部分最终只能成为文化垃圾和建筑垃圾,这将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产生破坏性的恶劣影响。客观地来说,城市的规划、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之间有一定的矛盾性,上述问题也不能全面涵盖目前河南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遇到的一切障碍,但可以肯定的是城市文化遗产是提升一座城市文化内涵、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重要保障之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历史文化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出保护和科学发展城市文化遗产的具体途径。
3河南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繁荣的参考措施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与繁荣的灵魂,如何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并繁荣城市历史文化以增强城市文化内涵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由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演进以及高科技技术的广泛运用,致使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手段与模式也产生了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面列出了6条保护和繁荣城市文化遗产的参考性措施,具体如下:(1)制定法律和技术规范,落实文化保护责任制,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和重要基础保障。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避免盲目性,增强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主管部门工作决策的正确性。监管部门要强化协作、明确分工职责。(2)正确处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相互依托的关系,在切实保护的前提下,谋求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和利用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双赢。只有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和谐发展,才能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发展。(3)强化宣传,坚持文物工作方针,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并在保持城市风貌的前提下,改善文化遗产内居民的生活设施。(4)正确处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关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侧重不同,文化事业具有公共性,趋向社会效益,文化产业具有商业性,趋向经济效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互相依存、互补发展的关系,我们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产品都适合被商业化开发而纳入到文化产业的体系中去,要加强文化遗产资源公共管理与行政干预,并引入社区参与管理机制完善市场开发带来的种种弊端。传承性保护是指让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对象继续活动与发展,寻求新的生机与市场,使其在今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延续,也称为“动态保护”。这种保护方式可以使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获得“新的生命”,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延续与传承。
二、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步骤
从规划开展的操作层面上讲,对一个具体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大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资料收集、现状调研、规划制订、后期反馈4个环节[3-5]。
(一)资料收集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需要立足该地区的客观资源与环境情况,需要服从该地区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需要切合该地区的相关专项规划。资料收集应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文本、电子、图片等图文资料的收集;二是实地资料的收集。1.图文资料收集图文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该地区相关发展战略与现有规划,主要包括①发展战略规划(五年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林业发展战略规划等);②土地利用规划;③城市总体规划;④重要的专项规划(如绿地系统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或文物古建保护规划等);⑤相关部委(国土、林业、园林、城建、旅游、水利、交通、环保、气象等)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同时应包括该地区相关环境条件与现有资源,如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专项性的基础资料。2.实地资料收集结合收集的书面、电子等图文资料,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对该地区的资源重点分布地点与建设关键地点进行考察与记录,充分掌握该地区各项资源与建设的现状情况。
(二)现状调研
现状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期充分掌握该地区社会生态文明的现状并分析存在原因,梳理生态文化建设对该地区的作用,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方向性参考。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现状调研中,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生态意识作为了解社会生态文化现状的视点,围绕公众对生态状况的态度、对生态危机的看法、对生态行为的选择、对生态影响的认知4个方面设计问卷并展开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西安公众生态意识的基本感知已经具备,但由于缺乏全面的生态认识、相关的政策、社会的带动及经济的基础4个原因,生态意识的引领作用还不明显[6]。针对这些问题,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方向性亦能明确,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要提供生态认知的影响力、生态决策的实效力、生态活动的带动力、民生改善的促进力。
(三)规划编制
在充分掌握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具体规划内容的制订。具体的规划内容分为3个大部分:一是结构布局,二是空间布局,三是重点工程。从进行的顺序来说,首先是依据该地区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研究,其次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研究,最后以此总体布局为契机,依据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背景情况规划对应的重点工程。三者在操作时间上相对独立,但内容上交叉叠加,最终形成规划地规划期内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四)后期反馈与评估
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通过评审进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随时依据具体情况与实际碰到的问题对规划进行反馈与调整,使之因地制宜,更加符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发挥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对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作用。同时,结合城市生态文化现状分析,对规划建设成效进行预测评估,说明规划的可行性与实施效果。
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
如前所述,规划制订的内容分为3个主体部分:一是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二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三是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规划。3个主体部分的逻辑关系可以类比为庭院建设过程(见图1)。
(一)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是以生态文化载体的塑造为切入点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结构布局是指以主导功能为类别体系划分标准,对生态文化载体进行梳理,归并建立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的框架[7](包括4大体系及其下包含的相关子项目,见图2)。依据社会需求是指根据公众对不同体系的认知度,确立各个体系间建设的大体定性比重,由此分析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对象。同时依据公众的偏好度,确定不同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和建设形式,由此分析生态文化载体工程的建设方式。依据社会需求确定的结构布局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空间布局与重点工程规划中需与资源基础及社会背景结合考虑的重要指向性依据。社会需求的了解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网络、电话等调研为辅。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对公众生态文化认知的调研[6],主要从公众的理解层面和实际选择层面展开,调查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受与解读程度,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触与主动选择程度。调研表明,西安公众能够理解也乐于选择的生态文化载体,主要集中在感知体系和社会活动体系内,故该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应该着力考虑二者的建设比重,在空间布局与对应重点工程的确立中,重视森林及重要森林公园、湿地及重要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化社会活动的开展。对公众生态文化偏好的调研[6],主要立足生态文化建设内容元素的框架展开,以市域、建成区、自然林水环境、遗址空间为切入点,进行感知体系下观光、科普、康体、趣味、运动、文艺创作等具体项目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互动型、公益型、创意型、节庆型、体验型、倡导型、学术型等典型的生态文化社会活动入手,进行活动体系下不同活动类型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教育途径与教育内容为切入点,对传媒式、课堂式、户外式、展馆式教育等项目进行了细分调查;以目前状况与包括内涵、设计、属性、品牌、推广等在内的发展定位入手,对产品体系下的自然实物类、仿生类、传媒类、文艺类、保健养生类生态文化产品进行了细分调研,以此确定该地区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偏好度,从而为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提供依据。
(二)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空间布局是指在综合分析规划地区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城镇密度等的前提下,对生态文化载体在该规划地区范围内做出的“落地”的过程,最终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以南京为例,在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一是重点分析了市域土地利用布局、城镇体系分布等市域概况;二是重点分析了南京的森林、水系、湿地分布等区域资源分布概况;三是重点分析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区绿地等在内的市域范围内已建成或规划建设中的绿色公共空间的分布,以及主要历史遗址分布等重点专项元素的分布。在分析完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将所得每项内容的图件叠加,综合分析得到生态文化建设规划资源基础空间综合叠加图,主要形成4类典型色块区域(如图3所示)。红块,表示城镇建设较为集中的区域。以该区域为中心的范围即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范围,建成区中心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融入城镇居民的日常游憩与郊野休闲,建成区周边郊区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与自然的回归与体验相结合。紫块,表示包括历史遗迹、地域文化用地等人文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在该区域需重点筛选出核心人文资源,将生态文化建设独立而有区别地融于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中。南京的人文资源禀赋极高,但就其生态文化建设而言,一方面,较之以历史文化内涵为核心、开发成熟度已极高的秦淮文化、金陵文化、红色文化遗址地,围绕中心城区的明外郭遗址与秦淮新河更具有建设意义和建设潜力;另一方面,南京文脉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花文化,典型代表如平顶山的茉莉花文化、梅花山的梅花文化、灵谷寺的桂花文化、固城湖的荷花文化,其发掘和文化基地的建设更能体现生态文化的本质。绿块,表示包括森林,及其重要的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等绿色空间较为集中的区域。该区域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的森林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森林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蓝块,表示包括河流、湖泊,及其重要的滨水公园的水系区域。该区域是以湿地资源为载体的湿地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湿地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对于南京,以城镇集中区域为中心,包括紫金山、梅花山等在内的钟山风景区,玄武湖,雨花台等城镇建设用地核心地区,应该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极核。老山作为近邻极核的最大自然山体,自然与人居交融。而金牛湖、固城湖等远郊水域,山水自然风光保存完好,其均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区域。因此,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框架为:以玄武湖与钟山风景区为极核,一方面围绕极核形成一条秦淮新河—明外郭百里生态文化走廊带;另一方面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延伸,分别形成两轴:东西方向以老山—紫金山—雨花台和玄武湖—金牛湖为纽带,贯穿森林文化与湿地文化的都市自然文化轴,南北方向以平顶山—梅花山—中山陵—高淳为纽带贯穿花文化的名花文化轴[8](如图4所示)。
(三)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点工程是指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已确定的基础上,立足社会经济、生态建设的关注点,在总体空间布局框架内,对应选取规划期限内对生态文化建设起关键作用的建设点,确立在规划期限内重点建设的生态文化载体。以江西九江为例,在九江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依据九江的资源基础确立了其生态文化建设“两核、两带”的空间布局(见图5)———以贯穿其城市集中区的长江为轴线的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以鄱阳湖及其支流修河为轴线的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在此框架上,依据目前九江的城市建设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与发展走向,对应确立了4个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工程。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选取对九江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具有深远影响的长江沿线,以及目前大力投入建设的八里湖两个地区。其中长江沿线主要是以反映洪水的历史生态警惕为主题的已建成的抗洪广场、以九江浔阳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已建的浔阳楼和再建的琵笆亭为主要建设对象,构建长江生态文化园;对八里湖地区主要从人居角度考虑,集合公众日常游憩、健身、休闲、社交需求,创造城市居民勿需远行便可享受的亲水的自然环境,构建八里湖生态文化园(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鄱阳湖湿地生态文化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集中在自然水域气息浓郁的鄱阳湖与修河两个地区,以九江鄱阳湖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原生态湿地、候鸟、环湖的遗址与古镇等历史名迹,以及以修河代表性的河源性湿地为主要对象,构建鄱阳湖水鸟文化园、湿地古迹风情路线、鄱阳湖湿地博物馆、修河湿地文化走廊(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重点选取其休闲、游憩资源,建设自然捕风地、户外游憩地、天然疗养地、滨水运动地,对应打造西海休闲生态文化体验园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立足庐山景区目前已经具备的知名度,以其生态建设现状与文化建设现状为基础,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范围扩展至大庐山范围,整合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展开庐山森林浴场、植物教育基地、地质教育基地、森林博物馆建设,对应打造大庐山生态文化综合体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
二、开发的突破点和着力点
1、发展运河旅游休闲
做足水文章运河旅游开发,要做好水文章。搞好运河遗产廊道建设,重视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加强沿岸绿化、美化,抓好运河水质净化,搞好河岸综合治理,在历史文化遗迹和景观集中的河段,要控制楼房的高度,搞好景观提升、业态提升与品质提升,打造人文运河、生态运河、绿色运河。
1)实施精品战略。一是打造运河名胜古迹游精品,主要开辟伟人、名人如、韩信、吴承恩、关天培、梁红玉、周信芳、郎景山等)故里游、漕运文化遗迹游、运河古城古镇古街游等旅游线路。二是打造运河水上风光游精品,主要开辟里运河淮安市区段、里运河淮安市区至淮安区段、京杭运河淮安市区至淮河、洪泽湖段运河水上风光游线路。三是打造运动休闲养生游精品,如利用榷关、盐运、漕运与河道总督驻节地,与国家海关、国税及地税总局、盐业总公司、航道总局、水利部等国家相关部门沟通,依托运河、洪泽湖,在淮安设立全国性培训中心或干部培训基地;与国家有关体育运动队合作,依托运河或洪泽湖,开办运动员训练基地。依托大运河,向洪泽湖延伸,利用老子山温泉、铁山寺、天泉湖等资源,开辟休闲养生游精品线路。旅游客源第一步以吸引江浙沪鲁皖豫等周边省市游客为主,第二步逐步扩大影响,向全国延伸。
2)实施协作战略。一是加强淮安市域内协作,主要是淮安所辖清河区、清浦区、淮阴区、淮安区、盱眙县、洪泽县、涟水县的协作,使市域运河特色旅游不再单打独斗,而是通过合作增强整体实力,发挥集聚效应;二是加强淮安与毗邻的沿运城市扬州市、宿迁市、徐州市的协作,特别是要加强与邻近的扬州市、宿迁市的战略合作,可通过成立旅游联盟等方式,把运河旅游向深度和广度开拓和延伸,使运河旅游内涵更丰富,内容更多元。
3)实施营销战略。做好运河旅游营销工作,加强对外宣传。目前淮安市域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盱眙龙虾节、洪泽湖水上运动会•旅游文化节、金湖荷花艺术节、涟水白鹭节等节庆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盱眙龙虾节和淮扬菜美食节,现有节庆活动主要是以美食为主,宜增加以旅游为主的节庆活动,特别是突出运河特色的节庆活动,可由淮安区承办“运河之都”文化旅游节,致力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节庆旅游品牌。在运河景观集中地如淮安市区清江浦或淮安区河下古镇创作、推出运河漕运实景演出,创作大型实景节目。开设淮剧及淮海戏常年演出点。通过高品质旅游景点景区、节庆活动、大型演艺节目、游乐场等聚拢人气,吸引和留住游客。洪泽湖水上运动会•旅游文化节应做大做强,扩大影响。通过广告、公关等,把运河旅游的招牌打出去,形成旅游热点,拉动文化消费,促进运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2、弘扬淮扬美食文化,提高知名度
要在弘扬美食文化中发挥和打造一批美食名店。使游客到淮安就像到洛阳要到“真不同”、到苏州要到“得月楼”、到扬州要到“富春茶社”和“冶春茶社”一样进入名餐饮店消费。如重点打造淮安文楼汤包、新半斋饭店等特色店。在保留传统风味并适当创新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恢复、做大做强一些老字号店。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淮扬美食。通过淮安、扬州两市间的协作战略,联手推介淮扬菜;通过宣传淮安的“运河之都“地位,借势宣传淮安在淮扬菜中的领军地位;1通过美食节继续推介淮扬菜;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淮扬菜体现的绿色、养生、健康的饮食文化风格和南北适宜、口味适中的特色。通过有效传播,扩大影响,拉动消费。
3、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辟建创意园区要推进运河文化开发。目前淮安在文化产业上还没有知名品牌,还缺乏创意人才,但发展潜力巨大,要强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使之尽快成为支柱性产业,提高在GDP中的比重。2要重视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特别是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依托市内高校,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开设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专业,加快创意人才的培养工作。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创意产业集群效应。充分利用城南大学城高校集中的优势,辟建创意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文化软件、动漫游戏、新兴媒体等产业;充分利用里运河与京杭运河之间的化工厂等工厂搬迁让位于生态环境建设)机遇,可以通过园区建设,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以品牌扩大影响,以品质赢得市场,拉长产业链,发挥孵化器功能,逐步使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
4、确定发展门类,突出区域特色
1)发展软件开发与动漫产业。依托淮安软件园、大学城,开发软件、动漫、游戏产品,特别是要高度重视《西游记》这一根植于淮安的文学名著的相关产品开发。要强化创意设计、制作、展示。淮安已建摄影大师郎景山艺术馆,淮安还是雕塑家滑田友的故乡,可以依托郎景山艺术馆,举办全球性郎景山杯世界人像摄影大赛、风光摄影大赛,使淮安成为摄影比赛的重要举办地;举办全国或亚洲滑田友杯雕塑大赛,除已建的淮阴区东方母爱公园成为雕塑公园外,还可依托运河辟建主题雕塑公园;搞好旅游纪念品等工艺礼品、手工艺、工艺美术的开发、设计。
2、设计理念
2.1开放性
当代城市文化建筑不应仅是特定文化活动的盛纳空间,更应是一个向城市开放并吸纳公众参与的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的场所。轴都剧院应该在满足基本使用需求的同时,打破传统的、封闭的空间模式,追求一种与城市空间及周边环境积极对话的崭新的、开放的场所体验,并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城市公共空间的潜力。通过城市界面、环境景观以及建筑空间的整体性、开放性设计,轴都剧院将实现新塑城市形象、触发公众活动、共享文化资源,进而与城市环境及市民生活完美融合。
2.2地域性
设计应扎根本土,追求地方性和独特性,避免盲目追随时下流行的形式表现。瓦房店境内多低山,呈现辽南丘陵地貌,连绵低矮的山体覆盖了所辖区域约六成的面积,构成了独特的城市地景;瓦房店市矿藏资源丰富,矿种繁多,尤其盛产优质金刚石,被誉为“东方钻石城”。轴都剧院设计试图转译城市地域文化元素:以起伏曲折的天际线“再现”城市远山的示廓;以刚性不规则块状体量“映射”金刚石矿体;以微地形植草坡地景观“还原”地貌地景。
3、设计诠释
设计追求城市空间的整体性与有机性,关注公众行为的场域性与复杂性,体现文化建筑的标志性与地域性。以视觉通廊及行为流线为纽带,有机组织室外广场与室内中庭,形成动态、开放的空间布局。形体生成是基于对基地周边环境的城市设计分析而得出。鉴于基地的城市属性及建筑的形象需求,轴都剧院采用集中式布局,以整体性建筑体量塑造其标志性。同时为避免大型建筑尺度对城市空间及公众心理带来的违和感,建筑师基于开放性设计原则对建筑体量进行了一系列形式操作,使得建筑与城市在空间视觉及空间动线上产生积极而有效地关联与融合。设计中,以基地西侧城市交通环岛为空间节点,向基地引入一条空间轴线将建筑体量一分为二,形成实、虚相间的体量关系:两个实体通过切削及异化变形,分别形成剧院的两大功能组团部分;相间的虚体则形成集散、共享、休闲、展示等多功能一体的联系空间部分,虚体部分亦连接场地里南北两个休闲广场并直指城市空间节点,在空间轴线上形成视觉通廊的同时,功能上也实现了对城市及公众开放的多维可能。
建筑功能依建筑体量分为两个部分:东侧主要为剧院,包括观众厅、舞台以及相应的辅助房间,同时设有部分展示空间以及办公用房;西侧为数字影厅和若干大、中、小会议室。中间部分为开放的共享中庭,可以容纳展览、交流及部分临时活动。艺术培训及排练室安排在地下一层,与大规模公众活动分开。在当今城市文化建筑功能复合化的发展趋势下,相对独立的功能布局可以使各组成部分不受干扰地各自运行,也可在需要时整体运行,并行协作。建筑设置双向公众入口,北侧为功能性建筑入口,西南侧入口在满足功能性使用的同时更多地承担表征建筑形象的需求。建筑形体将场地划分出南、北两个广场,与公众入口分别对应:南广场以微地形植草坡地景观为主,注重公众交流及室外文化活动的场所营造,线性水景设计既界定了广场活动场域又强化了剧院入口的空间引入;北广场以硬质铺地为主,主要供人流、车流集散及举办部分简要室外活动。道具、演员及后勤出入口设置在建筑东侧,避开公众活动流线。场地内沿钻石大街一侧布置带状绿化,南广场布置连续的面状绿化,绿化以抽象展现城市丘陵地貌的微地形植草坡地为主要形式,意欲再现典型性地景,表达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起伏的微地形植草坡地景观在视觉上增加了环境的识别感,在体验上增添了场所的趣味性。景观设计中还运用了水艺元素,不同形态的水景设计既丰富了空间的视觉层次,又可调节环境的微气候效应。软、硬质景观元素综合构成了立体化、主题化、人性化的整体空间环境体验。
建筑形体简洁,形态呈现不规则块状组合,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矿产金刚石的形态,表现出鲜明的建筑性格。不规则形体的组合使建筑的天际线在动态视角的观察下,呈现高低起伏的、丰富的变化。建筑体量基本采用石材全包裹,纵向错位拼接的肌理设计增添了建筑的挺拔与力感,石材颜色选择浅黄褐色拼色,具有辽南城市色彩的地域性。建筑表皮还应用了玻璃幕墙及百叶格栅,实现了内、外部空间的交融,公共文化建筑的开放度得以实现,城市表情,特别是城市夜景得到极大的丰富。
二、城市的视觉形象
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是城市形象最有形的视觉化表现。城市的视觉形象就是城市的“一张面孔”,让一个城市与其他的城市区别开来。例如,市政府确立了“加大对环境整治的投入,以加快经济的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得到全市人民的赞同,共同努力,把建设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花园城市,而且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些城市先后都部分或全面开展了城市形象设计,显著增加了城市价值,为经营城市和管理城市创造了无形资产,增强了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城市中能够让人们对视觉特色感受的形式有很多,城市的标志,城市的特色景观、建筑,城市空间道路中的视觉导向,公共交通中的空间布置以及视觉设计等。行走于城市中,路边的风景、脚下的道路、手边的地图、地下的地铁站等视觉城市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周围。人与城市视觉的和谐互动是视觉城市要达到的基本功能性目的,同时也是整个城市充满人性的活生生的证明。
三、城市景观形态的视觉艺术
1.城市建筑的视觉艺术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主体,并有建筑以外的空间环境相辅,两者合起来称为城市景观。标志性建筑(含城市雕塑)对于构成城市形象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些名城采用大手笔,在一个区域、一座广场、一条轴线上布置若干标志性建筑,在形成建筑艺术的同时也集中、典型地体现了城市文化特征。如巴黎从罗浮宫到德方斯大门的大轴线、华盛顿从国会山到阿林顿公墓的中心区、北京从永定门到景山的大轴线都是优秀的实例。建筑作品具有审美特征,它使人产生美感,建筑艺术的美主要在于视觉的形式美,它要用形象来表达意念,传达信息,而且其造型形式也是以抽象的几何构成为主的。对建筑的欣赏可以分两个层次,一个是表层,一个是深层的。表层是对这些形式美的因素总体知觉,这里包括人对建筑视觉形态的形、色、光等视觉要素的分辨与感受。一个好的建筑环境,首先使人赏心悦目,尽管不理解其更深的含义,仅仅作为一种视觉对象,它是美的,它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这只能停留在初级感觉阶段。另一层次较为深入,为“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在这里,人不仅能欣赏建筑本身的形式美,同时还能从这些形式中感受到某些气氛、意境,甚至对其风格、设计意图及风格产生的文化历史背景等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2.城市道路的视觉艺术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走廊和橱窗,是人们认识城市的主要视觉和感觉场所。道路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带状环境是反映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街道中的景观:街道两侧建筑物的体量和风格,色彩各异的广告牌匾和指示标牌,独具风格的绿化、小品、设施,以及街道上穿梭的车流,或漫步或急行的市民这些城市街道上的情景往往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代表。现代的道路景观是一种动态系统,形成动态的视觉艺术,动是它的特点,也是其魅力所在。现代道路的景观空间构成要充分考虑汽车速度因素,这意味着一切景观尺度需要扩大,建筑细部尺寸要扩大,绿化方式需要改变;而且速度越高,变化越大。汽车时代产生的新视觉问题,要求设计人员用大尺度来考虑时间、空间的变化,同时环境中也需要有特殊吸引人的景观。
2、载体:人的生活方式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结构变化、体制更新、信息与交往的扩大等,都必然对在原经济方式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关系造成冲击,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进而影响生活方式、带来社会关系的调整和重构。而地域文化性以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中介得以体现和传承,促使我们将与人们生活方式相关的权利、安全、健康、公共活动等社会要素内容纳入进来,密切关联传统基础、本土格局来对城市空间发展进行一种动态性的过程建构。当当代文明世界里充斥着利润追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并进而加剧贫困与阶层分化,是否享有基本适宜的环境权利便成为地域文化性延续的关键所在,而对一定地域的人的活动体系、空间环境进行结构体系上的调节是一种有效举措。安全、健康则与城市的密度、可达性等因素密切关联,是地域文化资源利用、环境及设施建设状况的反映,构成了影响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此外,当游览公园成为一种普遍的公共休闲活动,当体育场馆成为日常休闲运动场所,当乡村旅游融入生态体验模式公共活动及交往越来越与人们生活的经济条件、人文背景联系在一起,并往往与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场所建构等密切关联。
3、感知: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空间存在,随着其不断生长发展,自身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地理条件、功能和形象特质等,因此城市品牌形象具有自身的地域文化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品牌形象与地域文化性的结合往往体现为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内含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在、理论与实践的多元碰撞与交融。作为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城市品牌形象往往借助于城市的个性与差异、感知与识别体系、城市事件与体验活动等主旨表现,来向人们传递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涵,呈现对城市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关键作用。其中,城市的个性往往构成城市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基础,有利于独特城市意象的打造,而“城市物质空间的特色化规划和建设是地方感诞生的基础要素”(张中华等,2012);感知与识别往往与标志建筑物、城市天际线、公共环境等符号系统与体现方式相结合;城市事件与体验活动则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环境的优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活力与知名度。
二、国内外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之比较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大力度投入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美国是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文化巨无霸”企业,最富有的400家公司中72家是文化企业。尤其注重文化产业输出,占据了世界文化市场43%的份额。法国的特点则是国家扶持和庇护文化产业发展。实行文化信贷、文化合同制等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链予以连续支持,甚至直接资助。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持续经济低迷时,唯独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增长并取得了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其动画产业占世界市场的62%,游戏产业占世界市场的三分之一。近几年来,非洲国家如南非、摩洛哥等也逐步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而给予了一定重视,使得非洲的文化产业也逐步得到发展。我国国内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近年来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此外,南京、青岛、大连等中等城市,也纷纷依托各自人才、区位及资源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或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积极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像鄂尔多斯、攀枝花等小城市也充分结合城市特色积极发展各自特色文化产业。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当前我国理论界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仍停留在局部探讨阶段,对文化产业的针对性政策理论分析较少,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这种一直以来理论研究的不足已经成为指导实践发展的“瓶颈”障碍。另一方面我国总体上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步调参差不齐,表现出大城市发展迅速,广大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东南部地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城市文化基础雄厚,但是发掘利用程度不够,城市文化产业仅处于起步阶段,文化资源浪费严重;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较好,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足。
三、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之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首先,综观当今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我们可以看出,城市文化产业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带动着城市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也最恰当的符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那么我们要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势在必行。其次,我国当前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存在严重不足。第一,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但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实践中表现出资源极度分散和经济效益不突出的特点,使得城市在总体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第二,我国城市文化产业的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矛盾突出。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尤其是传统文化产业表先出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竞争中优势难于发挥。第三,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潜力不能转化为产业实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多的是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尤其是创意文化的发展,这才是城市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才是最能提高文化生产力的,但是在这一层面上更多的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不能适应当前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廊坊城市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二、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
1、突出公共艺术的文化主题
一般来说,城市通过艺术创造来对城市的性格和精神文化进行诠释。对于每一个城市来说,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和传统。因此,要合理地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主题规划,这是因为文化规划则在非物质层面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感受、精神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对城市公共空间文化主题的规划首先要符合城市整体的文化艺术规划、景观规划的要求,在整体中求变化,同时避免文化建设的混乱,以统一有序的面貌加强城市的整体视觉形象。
2、对公共艺术进行系统化规划
在公共艺术建设之前,需要明确公共艺术的规划目标,对其中需要重点进行解决的问题进行明确,考虑周全,对空间公共艺术建设的方向、主题、艺术品数量、建设规模、要解决的问题、执行方式、预期要达到的效果等做出全面的考虑和要求,避免泛泛而谈和不切实际。比如,对于某城市的雕塑设计上,可以将规划目标设定为在城市总体目标的规划下,对城市的雕塑系统进行完善,构造一定数量的高质量公共雕塑,以树立鲜活的城市形象。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以便为后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具体来说,在进行规划时,要坚持: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突出城市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尊重公众的文化权利;布局合理,数量适当等等。
3、对公共艺术进行政策和制度的保障
对我国很多城市来说,公共艺术属于发展阶段,管理者和市民的意识还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并没有健全的公共艺术管理体系,更加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从而使当地的公共艺术建设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和整体经济发展的脚步不一致。因此,笔者认为,各地应该出台相应的公共艺术的政策和制度,为公共艺术的建设提供保障。比如,可以规定在一些大型的广场、绿地或者其他公共建筑附近要提取一定比例的建设经费用于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只有国家和地方从政策制度程度给公共艺术一些积极的政策制度保障,才会对公共艺术的建设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1.1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PublicArt)一词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其创作活动在二战后逐渐兴起。经过数十年的探索,西方国家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理论及实践上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设计者对公共艺术创作的不断创新以及对城市文脉的深切关注,城市空间中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为西方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注入了活力,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公共艺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承历史文化、表达特定情感、凸显城市特色,对当今诸多新兴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根据美国公共艺术协会(AssociationforPublicArt)所述,“公共艺术,并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铸作、雕刻、建造、拼装、绘制出的物体均可为之。公共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为何而建、建于何处及自身所蕴含的意义。公共艺术能表达社会价值,提升环境质量,改变景观风貌,强化公众意识。置于公共场所的公共艺术是一种为了每个人而存在的社会表达形式。”[1]由此观之,公共艺术并不只是通俗意义上所说的任意一种艺术门类,也不是空间环境中的单纯附加物;“公共性”作为公共艺术的最根本属性之一,不仅使公共艺术承载了特定集体的文化及思想,甚至能够影响观赏者的活动与思维,从而将公众、艺术、文化、社会四者紧密相连。不可否认,广场、街道、公园、社区甚至城市,这些形态各异的公共空间都蕴含了其过去的历史,当今的风貌和未来的发展。而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恰恰是艺术与空间的良性互动结果。一方面,公共艺术作为载体,使场地的历史及文脉得以直观、鲜明的聚现;另一方面,人们以公共艺术为媒介,感受场地所蕴含的信息并融入自身情感,将历史与文化在心灵中重新演绎,最终通过思想与行为使场所精神得以延续。因此,公共艺术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是公众与空间环境进行互动交流的纽带。
1.2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一词最早起源于19世纪地理学界,其概念是指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形成的景观[2]。由于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不同,不同人群在生活习俗上存在差异,因此文化景观能够反映出特定时代、地域的文脉特征。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所述,文化景观可以是有机进化而成的景观,它既包含过去某段时间已完结进化过程的遗产景观(LandscapeFossil),也包含仍处在演变之中的持续性景观(LandscapeContinuous)。所以,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文化景观可分为已存在的文化景观和潜在的文化景观两类。从广义上说,有别于历史遗迹、历史性乡土景观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景观,城市文化景观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它通过展现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和美学价值,记录城市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承担着城市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功能。从城市文化景观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既应对其中的物化历史遗迹进行保护,也应对其中的文化、精神要素进行传承。因此,如何在城市发展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保持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对于每个城市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隐喻
“隐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etaphora,最早为一种文学语言中的修辞手法。隐喻虽来源于修辞学,但如今却被人们广泛的运用于各类设计领域之中。在建筑学领域中,隐喻指人通过建筑本身所显示出的人的精神或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的关系[3];在城市景观体验中,隐喻意味着审美的人通过与城市本身或城市艺术现象互动而显示的某种认知关系或自身精神、心理、情感态度[4]。而从广义上说,任何人造的实在形态都是某种隐喻观念的物化,因为“设计”本身就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这种目的性即是它的“隐喻意义”[5]。由此观之,城市中的公共艺术通过自身特性凝练城市文脉,向人们传达蕴含其身后的思想及情感,便是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隐喻表达。
2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隐喻表达特征
2.1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表现载体
公共艺术作为由某种媒介或材料构成的艺术表达形式,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意味和功能,人们可以从视觉上欣赏它,亦可以为达成某种目的而使用它。因此,公共艺术在园林景观中的表现载体主要有两种:一种如同室外的展览品,即安放于已建成的景观场所中,由艺术家创作的雕塑、装置等公共艺术作品本身;另一种,则是艺术家介入景观设计过程并与不同专业的人士共同合作,将公共艺术泛化于景观场地而特化出的,各具功能的实体形式。
(1)公共艺术作品本身
公共艺术作为跟现代城市关系特别密切的一种艺术形态,具有一切艺术所共有的形象性和可感性特征[6]。公共艺术以审美形式为基础,通过造型、色彩及材质等要素向人们直观传递各种信息,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内容。因此,园林景观中诸如雕塑、壁画、绘画等传统认知上的公共艺术门类,往往能够以独特、新颖的形式语言传递场所精神,彰显文化内涵(图1~2)。
(2)公共艺术在景观中的泛化
除了造型艺术的方式,公共艺术可通过多元的艺术手段泛化于整个园林景观场地之中。艺术家与建筑师、工程师和景观设计师共同合作,将建筑构造体、城市公共设施、水景、照明及标识物等场地内的景观要素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具备一定功能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艺术性,从而创造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能够和公众发生更广泛联系的新的公共艺术形式(图3~4)。
2.2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隐喻表达方式
一般地,公共艺术由于具有独特的造型及材质,不同公共艺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安置方式多样,因此每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其自身所适用的隐喻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掌握公共艺术的不同隐喻表达方式,并在公共艺术的创作及与景观设计的结合过程中巧妙运用,是提升景观场地文化内涵的关键之一。
(1)通过公共艺术自身的造型实现隐喻表达
优秀的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景观中富有个性和魅力的文化符号,它以其独特的空间造型特征,赋予场地特定的艺术氛围。通过公共艺术的造型来实现隐喻表达,就是利用公共艺术具象或抽象的造型,从功能性、艺术性上对隐喻对象进行形式再创造,进而使公共艺术与之建立联系,实现意象的聚现及观赏者情感的投射。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拉斯科林纳斯的威廉姆斯广场(WilliamsSquare),SWA景观设计公司经过与雕塑家罗伯特•格伦合作,将写实青铜雕塑作为广场景观的视觉中心,从而唤起了人们对于德州独特自然地理风光的记忆(图5)。在一条横贯广场的奔流水景中,安置着九匹比实物还要大的青铜马雕像。雕像呈奔腾跳跃态势,充满了力量与永恒的意味。如果说,威廉姆斯广场硬朗开放的形象是对广阔的德州草原风光的抽象概括,马匹雕像桀骜不驯的造型则是对德克萨斯州多变气候的隐喻表现。野性的雕塑与流水、铺装、植物一起,将德州大自然的魅力浓缩于此,带给人们独特的心灵体验。
(2)通过不同材质的运用实现隐喻表达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岩石的厚重,原木的古朴,叠水的欢腾,钢铁的冰冷材质的不同特性赋予人丰富的心灵体验。使用一种或多种材质制作而成的公共艺术,往往因材质本身所固有的感官属性而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特质。因此,依托材质赋予公共艺术独特的感受,借由人的触觉和视觉来实现公共艺术与人在情感上的呼应,并最终将公共艺术背后所蕴含的信息传递给人们,便是以材质的运用来实现公共艺术隐喻表达的本质所在。美籍华裔建筑师林璎的设计作品时常表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与隐喻色彩,她在耶鲁大学设计的雕塑作品女子桌(Women'sTable)可以说是运用材质实现公共艺术隐喻表达的典范(图6)。绿色花岗岩的椭圆形喷泉桌置于黑色花岗岩底座之上,清水顺着桌沿静静淌下。椭圆桌面上镌刻着耶鲁大学每年招收的女生人数,数字从水池中央按螺旋状轨迹向外延伸,在流水的映衬下独具意境。流淌的水面将所有元素完美地整合在一起,仿佛静静诉说着过往的历史;坚毅的花岗岩平静而稳重,表达了人们捍卫民权的坚定决心。在这里,由石材和水生成的意义赋予雕塑独特的人文内涵,使得整个场所焕发出了极不平凡的魅力。
(3)通过不同公共艺术在空间中的组合排布实现隐喻表达
除了发挥公共艺术自身特质以实现文化或情感的传达之外,景观空间中也可以通过多个公共艺术作品并置的方式来表现一定的隐喻意味。这种方式犹如在讲述故事:景观中的各个公共艺术围绕同一意向,根据空间、路径或自身形态等因素安放于不同场所,将隐喻的内容以片段分层次的形式逐步展现,层层递进地向人们传递情感或信息。就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观设计项目进行分析,设计师巧妙运用公共艺术,以分场景叙事的手段实现了景观设计对于一个时代精神的隐喻。在“钟摆型”的游览路线中,设计师设置了若干具象和抽象的公共艺术作品,每个作品均围绕同一主题侧重表达了不同内容(图7~8)。当由南向北走完所有路线,人们会对场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有所了解;而当人们将途中所“阅读”的“故事片段“拼接到一起时,则体会到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味。正是借助公共艺术,设计师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评判交付于观众,人们才能在过去与现实中不断来回穿梭,发掘场地更为潜在的内涵。
3公共艺术的隐喻表达
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应用一座城市的文化随着城市发展而不断更新,随之而来的即是城市文化景观的不断生长、积聚和延续。在城市文化景观中,藉由公共艺术实现场地文化的隐喻表达,旨在强化和拓展场地的记忆,引发使用者的情感共鸣。具有隐喻表现力的城市公共艺术,承载着城市过往的历史和文脉,记录着城市现今的变化和发展。因此,人们可以凭借它沟通历史与现代,凝聚对过往岁月的记忆;或者反映城市的变迁,突显场地独有的文化内涵;抑或引导人们对场地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延续城市文脉。
3.1公共艺术凝聚城市历史记忆
作为人们在城市中长期生活、活动的历史结果,城市文化景观忠实反映了城市空间的变化和发展,城市文化的兴衰与更替。发挥公共艺术的隐喻表达手法,能够以独特的方式铭记城市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历史片段,传达场地的历史情感。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附近,由3位建筑师和2位艺术家设计的灯光装置艺术——世贸中心纪念光碑(TributeinLight),是借用隐喻手法对城市历史事件进行纪念及追思的标志性案例(图9)。纪念光碑依世贸中心遗址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各由44个高强度射灯组成。每当到了特定日期,人们均可以看到两束蓝白色的巨大光束从高楼大厦间升起,直冲天际。简洁有力的光碑是对世贸中心建筑的高度抽象概括,它不仅暂时延续了曼哈顿上空的城市天际线,而且唤起了居民对于城市过往的记忆。人们可以宁神内敛,回首过去;也可物我两忘,荡涤心灵。在这里,设计者借由光营造出平静而震撼的情感氛围,为人们开拓了一片希望的净土。
3.2公共艺术突显场地文化唯一性
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谈及城市时曾说:“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更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的并随传统流传的统一思想和情感所构成的整体。”[7]随着城市社会结构转型,城市文化景观在公共艺术的作用下逐渐显露出别样的风貌。作为承载城市历史文脉,反映场地情感的公共艺术,可以通过隐喻的手法表达场地文化并使之渗透入每个来者的内心。在意大利都灵工业遗址改建公园项目中,公园的设计者并未将场所全部翻新重建,而是将原址内的金属冷却塔、混凝土河槽及工事基础进行保留,增添植物、长廊、坡道、台阶等要素从而为城市居民够建了一个崭新的休憩公园(图10)。通过艺术生成和二次加工,场地内的历史工业元素被改造为公共艺术品,使得公园内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独特的工业氛围。这些工业元素像陈列于美术馆一样留存于场地中,将场地的过往历史展示在使用者面前,从而保留并强化了周边居民对于生活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3公共艺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一座城市的历史、思想、人物、事件及场景均是城市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在优秀的设计中,公共艺术可以通过自身属性来与场地景观相结合,以隐喻的手法将这些内容聚现为实体,让历史文脉不仅在物质空间内得以保存,更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得以延续。美国费城与本杰明•富兰克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内多处地点均安放与富兰克林有关的雕塑以表达民众对其的纪念和追思之情。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文丘里在富兰克林纪念馆外制作的公共艺术——幽灵构架(GhostStructure),则无异于是借助隐喻将这种情绪推向巅峰的经典作品之一(图11)。建筑师保留富兰克林故居原址的部分地基和墙体,罩上玻璃供来者瞻仰;原址上方则用钢结构勾勒出故居的简化轮廓。刷上白漆的钢体框架简洁轻盈,整体结构内部与外部似隔非隔。文丘里的设计既朴实又复杂,既理性又感性。隐喻手法使公共艺术与环境实现真正的共鸣,它让人在想象与情感的驱使下,将场地的时间轴线拉向对过往的回忆和追溯中去,使历史和文化在记忆中得以延续。不论是对原有场地中的物质进行艺术创造以凝聚对过往文脉的记忆,还是以独特的手法来强化公众对于城市历史的情感,置于文化景观中的公共艺术,通过隐喻——这种艺术的表达方式——物化并传递了情感和文化,让人以身临其境的方式体会到城市中那些不能用具体语句和文字所能概括描述的内容。通过公共艺术来表达恰当的隐喻内容,不仅丰富了城市文化的体验层次,更使得城市文化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