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期末考试成绩总结

期末考试成绩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24 21:15: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期末考试成绩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期末考试成绩总结

篇1

大家好!

回顾这半学期,让人感觉这宝贵的时间过得可真是快,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形容时间之宝贵一点也不过分。在老师们的辛勤工作下,本学期期末考试已顺利结束。     

期末考试是对每位同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的检查和总结。通过这次期中考试绝大部同学考到了好成绩,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也有部分同学与自己所定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

这次期末考试取得的成绩与我们全体教师辛勤教育,严谨教学是分不开的,与大部份同学勤奋刻苦分不开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这次期末考试中,每个班级都涌现出成绩优秀、学习进步的学生。下面对这些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的班级以及学生提出表扬,其中1、2年级成绩较为突出,5、6年级的平均成绩较期中考试进步大,值得表扬,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迎头而上,其他班级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再接再厉。这次考试三、四年级的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平均分不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花时间在数学学习上,另外,有一些学生在每次考试中他们总是名列前茅,如蒋欣怡、郑智雯、陈天乐、刘冰芯、冷浩洁、孟思环、孟益慧、朱靖、刘扬、宋涛等同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习刻苦努力,持之以恒,因此取得了好成绩,还有一些进步很快值得表扬的同学,一年级的黄钰、袁文杰;二年级的汤悦;三年级的杨玉乐;五年级的周建军,蔡佳康;希望其他同学做好考后总结,查出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向优秀学生学习,不断改进和完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成绩优异的同学不能做井底之蛙,要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其他学校,我们竞争对手有很多。要有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决心!考的不理想的同学,要吸取教训,不要气馁,在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俗话说: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在暑假期间,同学们要增强安全意识,确保人身安全。注意交通、防溺水等安全。

篇2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较强的学科。过去,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中,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方式固然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因此无法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从而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近年来,病例讨论法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病例讨论法注重对学科的特异性概念进行阐述,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等[1]。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病例讨论法在提升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达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的76名学生和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76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的76名学生设为比照组,将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76名学生设为试验组。在比照组中,有男49名,女27名;其年龄为22~25岁,平均年龄为(24.3±11.2)岁。在试验组中,有男50名,女26名;其年龄为22~26岁,平均年龄为(23.9±12.1)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方法是: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采用传统教材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课堂授课,学生以听课为主。对试验组学生采用病例讨论法进行教学,具体的方法是:1)设疑。在对学生进行授课前,教师应首先选取较为典型的病例资料,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应有学生10~12名),让他们对病历资料进行讨论。之后让学生总结讨论的结果,并拟写发言提纲,提纲的基本内容应涉及病理诊断、诊断的依据、症状和体征等相关内容。2)讨论。教师要对课堂讨论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充分明确讨论的目的和意义。教师要对病历资料中的疑点和难点进行介绍,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分组讨论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展示其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以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积累程度。3)陈述和点评。教师要注意调动课堂的氛围,并对讨论的进程予以控制。在分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让每组选出一位代表陈述该组的讨论结果。在学生陈述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知倾听,不要打断或驳斥学生。在学生陈述结束后,教师要逐一对每组学生代表的发言进行点评。对正确的观点或结论进行表扬和肯定,对于错误的观点或结论应指出其错在哪里,然后鼓励学生再次进行讨论和发言。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优良率。将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优:考试成绩>90分。良:考试成绩为80~90分。可:考试成绩为60~79分。差:考试成绩低于60分。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此调查问卷将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优良率的比较

试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优良率为94.74%,比照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优良率为81.58%。试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优良率高于比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的比较

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满意率为96.05%,比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满意率为80.26%。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满意率高于比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病例讨论法可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外,此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对具体的病例资料进行讨论,可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2]。在进行病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可最大程度地展示其才华和能力[3]。有学者曾用病例讨论法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结果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对病例讨论法印象深刻,并指出其已挣脱了死记硬背的牢笼。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病例讨论法对76名学生进行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与蒋赞利等[4]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将病例讨论法应用到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中,能有效地提升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洪常青.病例讨论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5):56-57

[2]孙瑞红,李芳.案例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370-372.

篇3

一、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Visual Basic(简称VB)是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环境的软件开发工具,它是目前在Windows环境下设计应用程序最为快捷的工具之一,也是目前最通用、最易于使用、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之一。因此,它不但深受初学者喜爱,成为许多编程爱好者初学程序设计的首选语言之一,而且也广受专业编程人员的青睐,得到了许多软件开发商的大力支持。从网上企业提供的软件设计岗位分析,VB仍是当前软件设计的主要应用工具之一,应聘岗位相当多。但学生在应聘VB软件设计岗位时,因没有必要项目经历,就业竞争能力不强,就业比较困难,出现“企业找人难,毕业生就业难,在校学生戒电脑游戏难”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显然考核方式不科学、不合理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仔细分析《VB应用》课程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后,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考试观念落后,不能真正体现高职高专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考试有较大的盲目性、主观性、随意性,考试以传统的填空、选择、简答、编程题为主,缺少真正能发挥学生创意的设计题,更不可能是完全的项目设计题。

第二,考试方法简单,考试只能考共性的、难以体现学生的个性的内容。考试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来进行分类考试,不利于“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价,更不利于全面、真实考核学生知识、技能与能力,容易出现“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现象,从毕业生就业实践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有些方面是不能通过考试体现出来的,如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同时,有很多通过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所得到的收获,无法体现在考试的结果上。在学习过程当中,有很多情感体验、直接经验等内容,很难通过传统考试来测量,而这些能力恰恰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不少在课堂上思维活跃、极富创新能力的学生,往往期末考试成绩还不如某些死记硬背的学生,这种考试的激励导向功能不能充分激励学生提高的就业竞争能力,考试反馈调节功能也远远没有更积极地发挥出来。

第四,重结果轻过程性考试。虽然采用了平时分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计算来确定最终成绩,但学生的最终成绩还主要是期末考试和平时测试“一锤定音”,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和创新在期末最终成绩上体现较少。

二、《VB应用》课程考核的探索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对于《VB应用》课程,不仅要在课堂上探索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必须进行必要改革,让《VB应用》的考核改革也该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一)采用开放式考试

《VB应用》课程采用完全开放的考试形式。在课程的第一次课,教师就明确告诉学生,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自由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定一个项目作为期末考试题目,考试时间为整个学期,而且可以在互联网或图书馆广泛参阅有关资料,老师只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提交要求,学生只要在指定时间准时提交即可,但特别强调“自主知识权版”,检查的方法是要求每个同学均要进行简单答辩;第二种形式是开卷考试,课程的最后一次课完成教师指定的小项目,考试时间为四节课,采用开卷的形式,学生可以自由翻阅教材,但不能上网和查阅其他书籍,同样要求每个学生进行简单答辩。第一种考试形式,只有全勤且没有任何违纪行为的学生才能选择,而第二种考试形式,则全班所有同学均可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经常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深入学习,力争精通某一方面(可能是本课程也可能不是本课程)技能,而且真正用心去设计部分水平较高的项目,直接作为面试的素材。如果学生选择本课程作专长发展的话,可将培养专长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起来,直接将自己精心设计的项目作为期末考试的项目,不仅一箭双雕,而且考试成绩肯定也不错。

(二)成绩评定

1、期末考试成绩的评定。在课程倒数第二次课结束时,参加第一种形式考试的学生将自己所设计的项目(作为期末考试试卷)通过FTP上传到教师机指定位置,老师在课后认真阅读学生所设计的项目,根据学生设计项目的难度、实用性、规模大小、完成情况、应用的编程技巧、创新特色等给学生一个项目成绩(总分为100分)。课程最后一次课为考试与答辩时间,正式上课后,老师先关闭机房交换机,参加第二种形式考试的学生开始考试,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老师指定小项目的设计和实现,从近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看,参加第二种形式考试的学生一般人数较少,部分班级甚至只有1-2个,可以将他们集中安排在教师机旁边,方便老师监考。同时,参加第一形式考试的学生开始逐个答辩,每个同学安排4-6分钟,前2-3分钟由学生简洁讲解项目设计思路和特色,后2-3分钟,由教师根据学生讲解情况进行提问或让学生按老师要求修改程序的某些关键过程等,由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解情况(是否完全准确的讲解出其设计项目的设计思路和特色)、答题的熟练程序和反应速度、答案的正确性、答题的语言表达情况等给学生评定一个系数,此系数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权值,权值的取值范围为0.40-1.10,参加第一种形式考试的学生一般为40人左右,答辩所需总时间为200分钟,刚好4节课(因为《VB应用》课程采用一体化的案例教学,一个教学单位为4节课而不是2节课),下课铃响时,参加第一种形式考试的学生答辩结束,参加第二种形式考试的学生考试结束。老师打开机房交换机,参加第二形式考试的学生上传期末考试答案,然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参加第二种形式考试的学生进行简单答辩。最后由计算公式:期末考试成绩=项目成绩Χ权值,算出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算出的考试成绩可能会超过100分,需要对算出的成绩进行适当的修正,保证成绩的有效性。通过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期末成绩应该是学生的一个综合成绩,它包含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能力、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

2、作业成绩的评定。目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VB应用》课程的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每次课完成一个小项目的设计,所以每次课的作业均为下一次课的教学案例,学生先根据教学案例,预习相关内容,然后尝试完成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显然是这一个预习性的作业,学生完成的难度较大,作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先熟悉教学案例,有目的有计划的预习有关知识,充分作好上课前的准备;另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根据作业的这一特点,在作业的成绩评定,并不是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正确与否作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来评分,只要学生尽其所能的完成作业就得一个可观的分数,设计的正确性和创新性,只是作业成绩评定的加分项。没有及时交作业的同学一律记零分,且一般情况下不能补交作业,其实,学生补交作业已失去本课程作业(预习性作业)的意义了。

3、实验成绩的评定。学生实验是安排在老师对教学案例讲解以后才进行的一个知识应用环节,所以在评定学生实验成绩时,设计的正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至少要按老师基本要求完成项目的设计与开发。老师在项目分析时,一般会明确提出项目设计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完善方向,并简单的提示有关算法,学生对实验项目的完善情况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重点。实验成绩评定还有一个很有吸收力的加分点,是学生在老师的提示范围之外自行进一步完善项目设计,这是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的体现,所以不仅在实验成绩评定中有较高加分,还会在全班表扬有关同学。

4、期末总成绩的评定。《VB应用》课程的教学大纲规定,在学生的总评成绩中,作业占20%,实验占20%,期末成绩占60%。所以可根据计算公式:总评成绩=作业成绩Χ20%+实验成绩Χ20%+期末成绩Χ60%,算出总评成绩。

(三)奖励加分

在期末考试成绩评定、作业成绩评定和实验成绩评定中,虽然较传统的考核方式已有相当大的改进,成绩评定能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能力、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但这些评价方式仍然主要针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还不够深入。在近几年的《VB应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有奖答题”、“小老师”、“程序欣赏”等有效的方式。

1、“有奖答题”。对于一般性的提问,采用点名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对于一些开拓学生思维,需要脑筋急转弯的思考题则采用“有奖答题”的形式。“有奖答题”不仅能活跃学习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吸收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说它是提高教学效果一大“功臣”,但其在传统的课程考核中没有体现或体现不足。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将“有奖答题”的所有加分均直接计入学生的最终成绩。

2、“小老师”。对于在作业或实验中,完成较好且创新较多学生,可以请其当“小老师”,在教师机中演示其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讲解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这种方法不仅能树立榜样,充分认可学生学习成果,增加学生学习成就感,激发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锻炼演示学生表达能力,增加胆量,积累演讲和面试技巧,更可贵是其还可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因为学生是从学生者的角色来分析项目,他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与其他同学接近,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应该给演示的同学加分,且将加分直接计入学生的最终成绩中。

3、“程序欣赏”。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由设计项目,教师建立了一个专门的QQ群作为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得意作品,上传到群共享中供大家欣赏,老师和所有同学均可对其作品进行评价,老师会根据每个作品的创意与特色、完成情况、群内评价等因素确定一个加分,对于提出修改意见或直接进行修改的同学也会酌情加分。有了奖励加分后,学生的最终成绩的计算公式为:最终成绩=总评成绩+奖励加分。当然,最终成绩也可能超出成绩有效范围,还应该进行适当修正。

篇4

1考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具有强大的激励功能

我们都知道,考试具有诊断、测评、选拔三大功能,考试成绩常常用来检测评价师生教与学的情况,用来选拔优秀人才,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它的激励功能。笔者2014年起主持省级规划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考试成绩对学习态度影响的研究》,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县499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问卷调查,统计汇总结果见表1: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看出,在满分100分的考试成绩中,成绩为80分以上的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具体表现为自信、轻松、快乐、爱学习等的,比例高达97.60%;在这一分数段学习态度消极的只占1.40%;相对应的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考试成绩在10-30分时,学习态度仍然表现为轻松、快乐、自信、爱学习等的仅为4.81% ,表现为痛苦、恐惧、厌学等的比例则高达92.38%。通过问卷分析发现,考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具有强大的激励驱动功能。

2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考试成绩现状调研

考试是否充分考虑了其激励功能呢?课题组对2012年全县小学六个年级秋季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调研,见表2:

从表2看出,语文科均分最高的是六年级的63.11,最低的是三年级47.07分;数学科均分最高的是一年级的60.22,最低的是四年级45.46分。比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考试成绩对学习态度影响表(一)问卷分析研究结果,以上考试成绩起不到ρ生应有的激励作用。

3科学制卷,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

进一步调研了解发现,目前,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平时使用的单元、期中和期末测试卷绝大多数来源于外购,这些试卷中不乏优秀试卷,但是多数题目陈旧、题量过大,容易使考试偏离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课标的要求,有的外购试卷由于教材版本和学生基础等因素的不同造成难度过大,所检测内容严重偏离师生教学实际。少数学校期末考试也组织骨干教师命制试卷,但往往都是下载或照抄,东拼西凑组卷,考试针对性不强。考教脱节,学考脱节,以考代教,盲目训练,苦了学生,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篇5

成人教育的学生(简称成教学生)通常是在学校寒暑假期间集中学习,学习时间有限。同时由于课程知识体系庞大,内容复杂,知识点交叉联系,系统性和逻辑性强,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都感到枯燥乏味,抽象难懂[1]。如果教师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于成教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太大,会严重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不好。因此,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对成人教育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打破了传统的课程结构,构建了灵活多样的课程模块,同时注重课程的相互渗透。以微课、慕课和翻转式课堂为代表的“互联网+”教学模式逐步取代传统课堂教学[2],以问题为中心开发学习资源,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实践性教学从属于理论性教学的状态,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创建和开发第二课堂,发现和创造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合点[3],树立成人教育的特色化,增加人文学科和科学知识的教育,并增加实证教学和案例教学[4],充分调动成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积极利用互联网,有针对性地选择热点问题或重点课题进行专题教育,开阔成教学生的视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级山东大学成人教育专升本的学生共304人,其中护理专业1班至4班分别有53人、51人、52人、54人;药剂专业1班至2班分别有46人和48人。这些学生均为全国统一招生,入学年龄、入学成绩和上学期基础课成绩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分组

通过随机抽取,将护理专业1班、3班及药剂专业2班设为实验组,共153人,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不同的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5];将护理专业2班、4班和药剂专业1班设为对照组,共151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理论讲解为主、提问为辅,授课过程中穿插少量病例,并进行简单解答。两组在进行教学时均使用多媒体,皆由同一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时数相同。

1.2.2实验组教学方法的实施

教师在一次课完成之前,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先说明下次课的教学方法,并给学生发放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提前阅读,以便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接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找学生代表发言;最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6]。

1.2.3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方法包括: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学校听课督导组打分、问卷调查。(1)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差异。考试采用相同试卷,以闭卷方式作答,成绩以满分100分计算。(2)听课督导组打分。学校听课督导组对教师利用不同教学方法授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打分,采用5分制,“好”计5分,“较好”计4分,“一般”计3分,“较差”计2分,“差”计1分。(3)问卷调查。由学生从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教学方法的效果方面进行评价。在课程结束时,授课教师向全体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实事求是进行填写,独立完成后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304份,回收有效问卷30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1.2.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单因素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期末考试成绩

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为(82.18±5.14)分,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为(71.81±5.36)分,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2.2听课督导组打分

听课督导组打分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教学方法的改革得到了听课督导专家的认可。

2.3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实验组对各项评价内容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说明学生比较赞成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现代教学方法.

3结语

结果表明,改革后,采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具有趣味性、启发性,重点难点突出,便于记忆理解,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好,拓宽了知识面[7],实现了相关学科知识彼此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8]。

作者:刘文芳 吴志刚 单位:临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何红玲.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策略探讨[J].成人教育,2006(8):12-14.

[2]曹丽君,王海明.翻转课堂的特性及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4(1):75-80.

[3]张新明,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

[4]乐传勇.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策略探讨———成人教育质量监控中政府机制的失调与对策[J].成人高等教育,2007(4):4-6.

[5]梁雁翔,杨毅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谈西安体育学院成人教育的特点[J].2002(3):3-4.

篇6

元认知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6年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它是指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1]由于元认知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活动起着监控、调节的作用,其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智力、思维的发展水平,[2]尤其是元认知监控,作为教学元认知能力的核心,在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成效,因而近40年来也一直是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3]是课程目标之一,而这里提到的对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就是化学教学中元认知的监控能力。众所周知,进行元认知监控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业成绩的关键。[4]尤其是在增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提升其学习质量上都具有显著的效果。为此本文将元认知监控技能训练融入到中学化学教学中,旨在为新课程下转变学生化学学习方式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化学元认知监控及其要素

化学元认知监控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的特点和学习的要求等对学习活动进行的计划、监控、检验、修改和评估,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下面将化学元认知监控过程中的各要素制成表1。

表1:化学元认知监控过程中各要素

二、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的实验探究

个体元认知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个体元认知能力发展一般遵循从被控到自控,从下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动化,从单维到多维,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个体元认知能力的发展需要经过一个自我监控敏感性逐渐增强和迁移性逐渐提高的过程。[5]据此,我们开展了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实验。

1.实验对象

教学实验以三明某中学高二6班和9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法。实验前后我门分别对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做了调查比较。实验结果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元认知监控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为依据。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实验过程

我们将实验班和控制班的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化学元认知能力前测的成绩,从高二一开学开始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班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意识的、循序渐进地实施元认知监控能力的训练,而在控制班采用常规教学,经过9个月的时间,分别于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和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后测,然后将数据进行SPSS19.0的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在对实验班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针对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以及所在班级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制定“化学学习自我检测表”,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监控

在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制定出了围绕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的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检测表”,(见表2)促进学生自我诊断,自我反思,不断进步。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每周检查,每个月在班会上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指导。藉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自觉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功效。

表2:化学学习自我检测

(2)自问自答法

自问自答法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提出,它是指向学生提供一系列在问题解决的各个阶段供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启发式问题,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依据这些问题进行自我提问,自我回答,从而启发自己的思路,并对思维进行监控的一种方法。

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地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提出更具探索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对学习过程及结果、学习方式和效果进行监控、修改和评估。大量教学实践都表明,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的运用进行监控会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学生肯不肯,会不会主动地进行自我检查,是他们有没有学会学习的标志之一。。。。。。掌握自我检查的方法,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是优秀生的特点之一。”[6]自问自答法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制定计划,全面落实,(3)检查监控,评估反思。我们下面以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为背景,通过具体的实例介绍这种自问自答法。

例:以铜、硝酸、硝酸银、水、空气等为原料,从“绿色化学”角度(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考虑,大量制取Cu(NO3)2最宜采用哪种方法?说明其原因(见表3)。

(3)知识传授法

此处我们所提出的“知识传授”不单单指传授化学理论内容,还包括向学生传授化学学习策略,以及各种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如记忆和元记忆策略、理解与元理解策略等等,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从而克服单纯靠学生自己摸索带来的学习或思维方法上的模糊性、盲目性和随意性。

同时,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给学生思维反馈和检查自我的机会,经常有意识地帮助和引导学生将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反馈,并逐渐成为了一种动力定型,即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最终将外在的矫正性指示转变成自己的矫正性机能。”[7]

表3:自问自答法在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4)网络教学法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变革,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实验班通过先进的化学教学软件所开发的教学程序来发展和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学生通过这些化学教学软件进行网上实际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不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调节和反思,对认知活动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设想和预测,并及时查漏补缺,进行修改,最终不断提高自己化学元认知的监控能力。

3.实验数据的分析

教学实验以6班为实验班,9班为控制班。实验班和控制班的人数均为60人。

(1)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分析

表4:实验班和控制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性比较

本实验采取SPSS19.0中的均值分析和标准差分析法,分析后发现两个班级的测前平均成绩分别为51.7和53.87分,且相伴概率p=0.872>0.05,说明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的学业成绩基本相当,没有显著地差异,符合等组对照试验要求。

表5:实验班和控制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分层比较

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相伴概率分别是0.196、0.562和0.674,均大于0.05,这说明三个层次的学生成绩差异不显著,这就确保了实验的两个班级的情况基本一致。加之,两个班均由同一任课教师教授,大大减小了在试验中的不确定性。

(2)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分析

表6:实验班和控制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性比较

SPSS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平均分分别为61.23和60.67,显著性检验的相伴概率p为0.041

表7:实验班和控制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分层比较

SPSS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优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显著性检验的相伴概率p=0.079>0.05,明学优生的成绩差异并不十分显著,而中等生和学困生的相伴概率均小于0.05,明这两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业成绩差异比较显著。

(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分析

表8:实验班和控制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性比较

SPSS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平均分分别为79.20和71.92,显著性检验的相伴概率p为0.011

表9:实验班和控制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分层比较

SPSS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优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显著性检验的相伴概率p=0.068>0.05,明学优生的成绩差异并不十分显著,而中等生和学困生的相伴概率均小于0.05,明这两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业成绩差异比较显著。

三、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实验结果的讨论

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教师的知识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来自教师的,也有来自学生本身的。作者通过以上实验总结了一下几点可能的因素,旨在为广大一线教师在开展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1.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何种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感受。自我效能感强调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行为能力的预期、感知和信心,反映着主体因素对人潜能发挥的决定性,是对学习者影响较大的情感因素之一。[8]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其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调节、管理。我们的实验研究结果(见表7和表9)表明,学优生的元认知水平一般较高,他们善于计划、调控、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善于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既定目标;学困生在元认知整体水平及各程度上均明显落后,他们的发展速度也慢,元认知水平未能跟上学习要求的变化,结果使得学习活动缺乏有效地计划,控制与调节。因此,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即那些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课堂多提问,经常表扬,让他们多体验成功的滋味,进而引导学生相信自己的成功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对学习方式方法不断改进的结果,逐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终增强其元认知监控能力。

2.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自身元认知水平

不同的教学理念匹配不同的教学方式,只有教师“会教”,学生才能“会学”。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只有树立与新课标相符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并实施元认知监控,创设良好的环境,才能培养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教师要秉持着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的教学五大原则之一,即“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真正让学生自己掌握着自己的学习进程,学会自主学习,成为自己学习真正的主人。此外,教师自身的元认知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教师要充实自己的元认知理论水平,并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提高自身研究元认知监控的水平,将理论学习切实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3.培养时间的长短

元认知监控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后天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有些复杂的策略,需要反复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如若没有经过足够的时间进行培养,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监控水平就无法从被控到自控,从下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动化。有学者研究发现,对教学中元认知监控能力训练时间的长短影响训练的效果。这是因为策略从接受到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训练尽管有效,但与长期训练相比,学生还不能将获得的策略及技能灵活地应用于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之中。要达到化学学习及元认知训练的长远目的,必须注意时间因素的影响。

4.反馈频率的高低

提供学习反馈是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元认知活动要求个体不断地及时获得活动系统及各要素变化情况的有关信息,审视和检查有关的过程和收效,并据此及时调动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9]这些反馈主要包括当堂反馈、作业反馈、测试反馈和心理反馈。当堂反馈最为迅速,通过学生反馈来的信息及时了解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之后的课堂授课作及时的调整;作业反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反馈形式,不仅能使得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是传递教师对学生要求、指导及关爱的一种形式;测试反馈是最准确反馈学生信

息的一种形式。在每一次测试完之后要求学生对试卷进行认真的分析,重视每个考点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心理反馈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拥有积极主动自我监控的态度,避免形成“心理孤岛效应”。

当然,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是万能的,元认知监控能力理论虽然有其显著的优点,但是也有不少局限性,比如在仍是以高考为导向标,以分数论胜败的大环境下,实施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培养往往不具有可行性,加之其相较于传统的授课方式而言费时,尤其是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较强的认知理论知识,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也往往是出力不讨好。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如若能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以及所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则一定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Flavell,J.H.Metacognitiveaspectsofproblemsolving.In:L.B.Resnick(Ed).TheNatureofIntelligence.Hillsdale.NJ:Erlbaum,1976.232.

[2]董琦.元认知与思维品质关系性质的相关实验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5):51-58.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汪玲,郭德俊,方平.元认知要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44-49.

[5]杜晓新,冯震.元认知与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0-29.

[6]董远骞.教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91.

[7][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55.

篇7

1资料与方法

(1)资料以《妇产科学》第七版教材为标准,考试前2月由教研室5位高年资授课教师(均有10年以上教龄)进行集体命题2套,均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整套试卷全部采用标准化试题,考查学生临床思维的题型达到75%以上,题量120道,总分100分,由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35道、A2型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13道、A3型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32道、B型题(配伍题)32道、X型题(多选选择题)16道、E型题(病例分析题)2道等六种题型组成。组卷后,随意抽取1套试卷,专门指定本教研室1名硕士生答题,时间为60min,以充分评估题量的多少以及试题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期末考试时,由教务科随机抽取1套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方法按照考前制定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阅卷,由教研室高年资授课教师以流水作业方式进行集体阅卷,以减少阅卷的主观性差异。阅卷完成后,按照我校试卷定量分析系统要求将学生成绩录入Excel分析表中,然后利用我校试卷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系统会自动对学生的成绩分布以及各试题难易度、区分度、信度等进行相关分析。②

2考试质量评价

2.1考试成绩分布

我院2009级临床医学(全科方向)255名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布见图1。经正态性检验,我院2009级临床(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妇产科学》期末成绩呈正偏态分布。其中,255名同学参加本次考试,平均82.0分,最高95.7分,最低47.3分,40~50分之间的有2人,50~60分之间的有3人,60~65分之间的有7人,65~70分之间的有13人,70~75分之间的有19人,75~80分之间的有41人,80~85分之间的有58人,85~90分之间的有72人,90~95分之间的有39人,95~100分之间的有1人。

图12009级全科专业学生期末成绩

2.2试题质量评价

本套试题总体难度及区分度均在合适范围内(如表1)。全试卷的难度系数0.62。其中A1型题为0.72,A2型题为0.56,A3型题为0.65,B型题为0.56,X型题为0.58,E型题为0.46。全试卷区分度为0.35,其中A1型题为0.25,A2型题为0.34,A3型题为0.30,B型题为0.29,X型题为0.31,E型题为0.35。

3学生掌握情况分析

本学期准备进行试题改革,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开学初就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无论从平时的备课内容上,还是从平时多次的课前(后)作业中,都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为出发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教学目标。其次,教研室老师们仍担心学生不适应试题改革的方向,本学期特借助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布置了一次期中测试,整套试卷全部采用标准化试题,即与期末考试一模一样的题型设计,只是考查的知识点全部来自产科所有章节的内容,未涉及妇科方面的知识,主要目的在于方便同学熟悉试题改革的方向,为接下来的期末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回顾期中测试的成绩,同学的得分普遍较高,80分以上的占了绝大多数,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可能更加适应这种考试模式。因学生自己在网上答题,且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仍不排除同学之间相互抄袭的现象。

从阅卷情况来看,学生基本掌握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于妇产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病生、临床表现、诊断等基本的知识点,能较好地掌握,并较好地完成了全套试题。本学期255名学生参加考试,平均82.0分,是迄今为止《妇产科学》考试成绩最为优秀的一学期。该期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分析主要来自以下四方面:

(1)平时授课老师在课堂上的积极引导,因实施标准化试题后,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少之又少,75%以上考查的内容都是知识的灵活运用,假如平时学生不认真听讲或者经常旷课,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仅靠期末前死记硬背课本上的内容,那么期末考试时很难过关。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当杜绝了“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思想倾向。然而,对于平时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来说,一般都会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样优劣之差就很明显。

(2)本学期每次课的授课内容,教研室老师都会在网络平台上布置预习题,且与期末考试的题型保持一致,并且每次作业都在课堂上进行当场点评,及时解答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清楚的疑惑。

(3)期中测试对于期末考试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因期中测试考查的知识点全部是产科章节的所有知识点,而题型全部与期末考试一样。

(4)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从学生的答题来看,学生对个别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仍不是很清楚,对考查知识的综合应用或者临床思维的题型仍不知从何下手,学生普遍得分较低,进一步说明同学不会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好地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分析上过于靠死记硬背,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平时教学中进一步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其中E型题(病案分析题)失分最多,难度系数为0.46,评价为最难试题,说明学生临床思维欠缺,知识的应用环节薄弱。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多穿插一些临床中的小病案、小故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把理论和临床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尽早安排临床见习,通过见习完成知识“从课堂中来,到病房中去,再回到课堂”讨论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最终达到自如应用的目的。

篇8

【中图分类号】R19732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4-0129-02

Abstract:

Keywords: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是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联系起来的桥梁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的医学基础学科,对指导临床医生用药具有重要意义[1]。但长期以来,药理学课堂教学多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学生普遍反映其内容庞杂、枯燥乏味、难以记忆。学完之后对理论内容理解不深刻,学过的知识和临床实际相脱节,无法做到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临床实际。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院在学分制教学改革同时,在卓越医师教改班药理学理论课教学进行改革,即进行案例教学法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兴趣性,以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我院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卓越医师教改班药理学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包头医学院卓越医师教改班(45人)为试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同时将同年级和同专业的其他班级(共227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两组均为我院统一招生。

12教材采用石京山等主编的高等学校基础医学系列教材《药理学》,2014年出版。

13研究方法药理学教学由3位教师完成,在课堂上均采用了案例教学法。理论教学每次课2学时,教师可利用 1~15学时对药理学理论知识重点内容进行系统讲述,如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然后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时机将筛选的案例导入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熟悉案例,再将设计好的问题呈现给大家,分5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请同学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概括性总结并答疑。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主要以教师理论讲述为主。为评价一学期的教学效果,在期末考试试卷中设计了一道综合式病例分析题。

14效果评价课程教学完成后,对试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填写;组织期末考试,两组采用同一试卷,试题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各章节均有涉及,难易程度适中。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反馈情况,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及格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平均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考试成绩分析考试成绩按5个档次来划分,即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从图1可见,试验组成绩分布趋向于高分较多,经χ2检验,试验组和对照组考试成绩在中等以上的学生比率((优秀人数+良好人数+中等人数)/总人数×100%)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分,x±s)

期末理论平均成绩病例分析题平均成绩对照组707±14236±08试验组748±12667±19*注:与对照组相比,*P

表2试验组对药理学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

调查项目支持人数所占百分比/%提高学习兴趣4293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4089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884有利于拓宽知识面3987有利于师生互动交流4191有利于基础知识与临床的联系3987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记忆4089

3讨论

药理学课程相比其他基础课程知识繁多,涉及面广,难以记忆,加之新的药物不断涌现,更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且该课程开课时,学生还未接触临床课程,对疾病的认识很浅,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老师教学的难度。长期以来,理学教学一直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上比较欠缺,很可能会导致学生今后在临床工作上难以将学过的知识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这也是目前部分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却无法胜任工作的原因所在[2]。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效果,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课题组在卓越医师教改班采用了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从图1可知,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试验组学生成绩偏向高分部分,经X2检验,两组中等及以上学生人数比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

虽然学生赞同课程教学改革,从考试成绩和调查结果也看出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要优于传统教学法,但是在在教学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也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教学过种中如何去寻找案例,这些案例能不能符合教学的要求,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讨论学习,这需要老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加之药理老师一般临床知识和经验相对比较缺乏,课堂中能否坦然面对学生针对案例提出的多样化的问题,这些都对老师提出了挑战,增加了老师备课的难度。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说,学生在改革后的教学学习中花费的时间比传统教学中花费的多,因为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老师会布置一些作业,需要学生课下自行查阅资料学习准备,而医学的学生学习负担都很重,所以有部分学生反映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习负担,有可能造成部分学生的疲惫心里。

篇9

终于到了放假的那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向学校。走在校园中,看着其他同学异常兴奋的笑容。我突然有一种即将有啥事将要发生的预感,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向教室走去。

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教室。到了教室,发现教室里已经坐满了同学,有几个同学很大声地讨论着什么,走近以后听见他们在说:“……期末考试成绩不公布,总分不排队,真是太好了。这下不用再担心自己的成绩差、排名落后被父母知道了。”

哦,原来如此!但我想:“这么多年学校一贯的做法,突然改变可能吗?真是笑话!”

我心想“成绩和排名也是为了能让家长和老师知道你这段的学习成绩而已,用得着这么敌视吗?再说‘不排名和不公布成绩着这可能吗?’”我走向了自己的座位……

正在这时,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走教室,他对我们说:“学校接到上级通知要求:这次期末考试成绩我们学校不再公布,也将取消年纪和班级排名,学校也不召开期末总结大会,也不评选和表彰学习标兵。”之后,老师给我们发下来的通知书上所有科目成绩写着表示等次的A、B、C、D,而没有分数。最后,学校也没有通知我们开期末总结大会,期末放假就在悄无声息中结束了。

篇10

期末考试是一个学期以来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结,是对同学们学习的一次检阅。通过期末考试可以反思学习过程,发现学习问题,研究学习方法,进而改进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以达到我们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如果你希望在期末考试中获得成功,请现在就保持起跑的姿势,因为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根据市教科院安排,本期期末考试时间高一为元月27号至29三天,高二为元月27号至28号两天,高三为2月2号、3号两天,三个年级均为全市统考,高一、高二还将实行网上评卷。因此,现在距离期末考试只剩下二十几天的时间了。

时间对于我们来说,相当紧迫,老师们要尽快结束新课,安排充裕的时间进行期末复习;同学们要以期末考试复习为重心,以期末考试为中心,以争取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为目标。要安排一切可行的复习计划,抓紧时间,认真复习,努力提高复习质量。

一、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妥善安排复习计划

复习是巩固和强化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更应包含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平时学习好一点的同学要利用复习之机夯实基础,重在知识的迁移,训练能力上下功夫,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原来基础较差的同学,要狠抓基础,查漏补缺,做到复习到位,消化到位,宁可学少点,也要学好点,在复习中不但要听懂,更要会做。

二、要保持自信,乐观和沉稳的心态

复习过程中,由于时间紧、科目多、任务重,同学们定然会 感觉压力重重,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避免出现心情浮躁,无所适从的状况。要理清思路,排除内外干扰,集中精力,用期末考试的成绩来验证自己的学习行为。

当然,我们在抓好期末复习的同时,每一位同学还应一如既往地遵守好校纪校规。因为良好的纪律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保证。

三、要劳逸结合,注重提高复习效率

注重提高复习效率是期末复习应遵循的原则。学习是以时间为保证的,我们要求同学们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但不主张搞马拉松式的疲劳战术,我们必须跟着老师走,尽可能地达到老师的复习要求,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自己的复习节奏,尽快进入一种积极平稳而有力的、富有效率的复习状态中,我们要在为数不多的时间里,尽力弥补学习中的遗误和不足,把复习内容落实到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上。

同学们,我们有着高远的志向。我们选择了读高中、选择高考之路,就意味着要拼搏、要奋斗、要吃苦、要全力以赴,奋战到底。期末考试是我们迎接高考和实现理想过程的一部分,对于高三的同学来说,这是你们最后一次参加市里组织的期考,也是高考前的一次重要演练,是我们积累成功经验的重要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二是文理分科后第一次参加市里统考,高一是进入高中以后的第一次市级统考。考好了,就证明你们又成功了一步,你就会更有信心迎接未来更多的挑战。同时高一、高二期末考试成绩,还将作为学分认定的根据,成绩排在年级最后10%的同学若考试科目不及格,下期初还将参加补考。

篇11

在各高职院校的考试中,高等数学是一向重要的测试,其结果可以测试应试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情况和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并且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考试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也一定要适应"知识型考核"过渡到"能力型考核",最终达到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从这一方面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方式要多样化的高等数学考核,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全面考察。结合笔者多年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对数学考试方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笔者总结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成绩考核以平时成绩、总结论文和建模论文、期末考试这三个方面为主。

一、平时成绩

在我国绝大部分学校高等数学的考核方式,只有期末考试,虽说也基于平时成绩,但平时成绩的好坏只是一个形式而以,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期末考试成绩才是唯一的形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以期末考试终结式考核模式其实起不到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作用。有不少学生在快要期末考试前就套题目,用以前的考试试卷凑起来,进行猜题押题。最后考试成绩公布,对大多数学生考试不及格的情况,老师也是相当无奈,只能通过各种方法加分从而提高及格率。这就造成学生,走捷径,急功近利,平时不用心学习的现状。这种一锤定音的终结式考核模式中平时成绩没有起到作用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高等数学的考核中一定少不了平时成绩,并且一定要保证平时成绩能过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作用。以下几个方面是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

1、对平时的作业评价的重视

高校的高等数学的分类为基础课程,比较多的班级上课,每一个教师带比较多班级,如果因为这样就不重视对平时作业的考核评价,将很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对于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风气来说,平时作业对学习效果的好坏的密切相关性较高。要怎么来平衡老师没有时间和要批改作业的矛盾呢?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要求课代表收集作业,在作业本编号码,督促所有学生交作业。老师随机挑选一部分作业批改,对作业情况及时反馈,给予优秀、合格、不合格、较差的等级评价,并且在作业后面用上激励性的评语。直接在平时成绩记分册上记录学生作业完成和交作业的等级情况。

2、运用面试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与老师有单独面谈的机会,对学生采取面对面的考试,能够从中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真实情况,能激励学生学习。老师可以利用课间时间点名叫学生面试。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计算量较小的题目,或者找某章的某一节的其中几个概念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情况等等。

3、重视期中考试

有一点对于高职学生特别重要,就是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弱化结果,因为他们自学能力不高,一个学期下来,即使考前压力好大,他们可能考试的时候还是考不出好成绩。通过期中考试老师能够及时从中发现学习差的和学习好的同学,鼓励学习差的同学向学习好的同学看齐。因为好的学习评价,会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而不好的学习评价也会促进学生尽早改变学习态度,努力赶上。但是此时方法实施起来存在一些障碍:因为高等数学期中考试涉及到比较多的班级,不可能统一组织,只能随堂考试。又因高等数学大多数是大班课,学生人数相对较多,这就导致考试过程中,有些同学无所谓的态度,甚至等着抄袭他人的成果,这也就使考试纪律难维持,考试的作用打了不少折扣。这就要求期中考试做适当改革,可以采用抽查、抽考的形式等等。总之期中考试肯定要考,但是考试次数尽可能的少。

二归纳论文和建模论文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高素质型人才,学生通过学校三年的专业学习一定要掌握高强的应用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基础。首先我们通过每章写总结性论文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每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应的思想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了。其次教学的重点不是数学知识本身,而是在于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的思维方式,是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能过应用于实际中,数学建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应该结合各章节内容都要选取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且编写部分和所学内容密切相关,需要查阅大量与之相关的资料才能完成的实际应用性的题目,让学生随机组合六个人一组,在七到十五天内,按照要求规范书写论文。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三、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要做到公平公正,因为期末考试是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试卷的命题不但要起到评价甄别的作用,而且要起到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和激励作用,所有在期末考试内容上要下一番苦功。

1、适当增加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方面的试题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考试要尽可能考到《高等数学》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考试试卷一定要有基本概念,因为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和核心,这类题目有小量的运算题,主要以填空和选择体的形式出现,学生只要对概念的理解透彻就容易回答。

2、重计算技巧和方法

计算题总是在数学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计算机代替认得计算内容越来越多,因此考试中的计算题不应以不常用的解答技巧来提高试题的难度,应该以基本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为主。

3、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实用,

高职高等数学的考试内容既要重理论又要重实际,考试内容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点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高等数学考试的题目中应用题是不可缺少的,但由于受考试时间的限制,试题只能是一些简单的应用,计算量也较小。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成绩考核必须通过考试才能体现出来,但高职高等数学的考试形式是多样化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所以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老师,要多方面的结合社会实际,根据发展需要及时调整高等数学的考试内容和形式,使其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只有这样,高等数学的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