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精神科医生工作计划

精神科医生工作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01 12:26:2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精神科医生工作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精神科医生工作计划

篇1

【中图分类号】R730.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47-01

一?当前我国精神科护理管理现状

作为精神病医院的管理者,所起到的作用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精神病医院的管理存在相当大的漏洞,垂直管理的实施,导致当工作需要和个人需要发生矛盾或冲突时不能给予公平?公正的处理?这样一来,会直接引起不能和谐相处,稳定发展的安全问题?

精神科护理沿用传统分级护理制度?患者的需求很多情况下具有个体化特征,如果一直沿用传统分级护理制度,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不能及时的得到反映和满足?而恰巧精神病患者症状表现更具有特殊性,如抑郁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由于有的精神病患者在病情好转定“二级”或“三级”护理时经常会发生自杀的行为,所以观察病人一定要保持在护士的视线范围内,像这种状况促使护士人力严重不足,再加上大量的时间还要花费在护理记录上,这样就直接导致看护人员不能严格到位的安全隐患?由于精神科安全管理在评估?干预和监管环节不能有效合理的进行,导致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了一些不可忽略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安全评估环节体现的最为明显?随着人们对追求健康的这种意识不断的增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实施,一方面现在的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要求是不断的提高,促使护理人员难度逐步加大,很易就形成了医疗隐患及纠纷?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健全明确了患者的权力,但由于一些患者及护理人员法律知识淡薄,对法律掌握得不够好,很容易和患者产生纠纷?

二?精神科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

(一)护理管理者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修养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医院更是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而作为医院的管理者,首先应该具有政治敏锐性,能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及路线?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专科护理的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服务于患者,并且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增加知识储备,增强创造性,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增强责任心,以饱满的热情,最佳的状态对待护理管理这份工作?

(二)护理管理者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做为护理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做到言谈?举止文明礼貌,表里如一?其次良好的信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其对待患者的态度,甚至直接影响到护士的工作质量?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本来在情绪方面比较悲观,缺乏应有的自信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而外在情感的表现常常会把人内心世界最真实的情感反映出来?因此,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增强自身责任感对于精神病患者护理来说尤为重要?通过对临床护理实践工作的分析,最后总结表明,情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具有颇深的影响和作用?情商的高低直接反映着管理者情感品质的差异,这对护理管理目标的实现和提高工作效益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观自信的情绪不但利己更利人,因此护士一定要具备美好高尚的情操,遇到紧急事情不慌不忙,情绪不能有任何过大的起伏,要充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悲喜适中,始终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带着这种正面?乐观?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使精神病患者患者获得安全感和信赖感,要让他们亲近自己?对于亲自接触患者的护理人员来说,坚持“以人为本”,恪守职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要做到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恪守职责,当患者护理中出现意外状况,不仅要保持平稳心态,更要诚实的向医生汇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从而拉近了护患关系?这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非常重要?

(三)护理管理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

护理学是一门生命科学,所以护理对于患者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在技术上不仅要求精湛,而且还需要细致入微,长期临床工作的实践经验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创新意识是提高管理成效的源泉?尤其是精神病患者的身心变化和思想状态,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更显得尤为重要,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和专业护理技能是在实际操作中用心体会,一点一滴的积累所得?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熟练掌握急救知识,这些可在当务之急为挽救患者创造最佳时机?

作者简介:叶开群(1970-)大专,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管理工作?

随着医疗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完善,护理人员提高应变能力,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有效地避免了大家不愿看到的差错事故的发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为患者提供足够安全护理保障?掌握调整的理念,在各种繁杂的事件中一定要理清逻辑关系,层次分明,有因有果,并且及时的调整好处理方式,做到全面?准确的标准?除此之外精神科护理人员还应全面的掌握心理学知识,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他们经常会情绪不稳定,言行不一致,身体上的各种变化不定时发作?有些患者不能准确表达清楚,这个时候护理人员就要运用心理学知识,通过患者的面部表情或者肢体动作来大致判断患者此时的身体状态,更准确?安全地服务于患者?

(四)护理管理者需要具有合作精神

人心齐,泰山移?可见合作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合作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护理人员作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重要桥梁,要能够及时的为两者提供重要的准确的临床信息?护理管理者应该为人随和,能够与不同性格?年龄?背景的人沟通,不能歧视患者,要在合作中认真听取合作伙伴的意见,不能自以为是,尤其是对当精神病患者提出的一些无理要求或举动,一定要给以最大程度的包容和理解,把他们当亲人?同时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每一位患者自身的性格?病情特点,找准护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要与其他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会谈,此次交流护理经验,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案来提高自己?

三?提高精神科护理管理者工作能力的措施

(一)打破传统,创新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

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管理理念和方法必须得到相应的更新?积极将人性化服务?开放管理等理性应用到精神科临床管理中,这也是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人性化管理把现代管理与人的情感进行了有机整合,对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对精神病患者加强人文关怀,不但能改善患者焦虑等情绪,而且密切护患关系,避免因为沟通不良引发的护理纠纷?在推行新的护理方法过程中同样又会出现新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寻找适合护患双方需要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工作方法,这样以来对减少安全问题促进护理工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针对患者需要,优化管理制度制度是质量的保证

精神科安全管理一定要以好的工作方法和制度为生命线?古人云动则变,变则精?不断改革管理制度有利于改进工作方法以及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于那些传统的制度要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约束?如对于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执行多年后有上报受到处罚,促使护理人员知情不报,完成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的?提升质量的严重影响?徐亚金等研究探索对不良事件上报,并且实行无惩罚制度取得了社会的认可,发现无惩罚上报制度比有惩罚上报制度更具优势,能有效的规范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统计和应对策略,同时也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水平?

(三)加强护理安全教育与培训

吴晓静等调查发现,护士对以及所在的病房和医院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文化的认知度不高?陈刘莺等的调查也提示护理老师?护生?在职护理人员,这三大群体对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均不是很高?护士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性的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因此通过教育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对护理安全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医院护理安全教育要注重临床老师的胜任能力培和不同层次教育?根据医院护士不同层次的文化结构,制定出相应的教育计划和教育方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今时代的迅速的发展,加强对运行病案的管理不仅是对患者负责?对医务人员负责?更是做为一个医生,一个医院管理工作者对医学事业的钟爱和使命感?我们护理人员也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要时刻有一颗包容理解的心,时刻提醒自己把护理工作做得更好一点?将护理安全管理机制纳入医院工作计划,不断的健全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将安全危机干预工作同日常护理安全工作紧密的相结合?加强护理安全评估和监督管理,在行业和政府部门的协助下,不断的将推动护理安全工作提高?作为新时期的护理管理者必须勤奋好学踏实认真,对知识孜孜以求,对技术精益求精,只有不断的要求自己,更新专业技术知识,才能提高自己,以适应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需求,才能担当起护理管理者重任,才能带出一支合格的精湛护理队伍,从而出色的完成护理工作任务,不断地促进整个医疗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玲,裴玉娟,王义梅.加强精神科护理安全细节管理[J].医学信息,2015,02.

篇2

一、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医务科的首要任务。严格按《某省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标准》,对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及其相关资料的书写提出进一步的规范化要求,做到人手一册,并认真组织学习,结合到每个月的质量评比中,现将今年各类医疗质量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临床科检查情况

=、病案质量:====年住院病人数=====人次,比==年同比增加==。=

====年=—==月各临床科室总评结果比较接近,优异的前三名为:精神一科,精神二科,西药房,三个科室共获得==个月份的==个第一名(其中精神一科二科共获八个,西药房获三个。)。

(=)归档病案:①====年=—==月份共抽查归档病历===份,未查及乙级病历,甲级率===。今年泉州市卫生局对二级医院进行随机抽取归档病历进行评比,我院获得第一名。②每月各科室均能在=号前上缴前一月份的病历。

(=)现病历:①严格按《某省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标准》,进一步规范现病历、病程记录书写标准,今年平均每月查及==份病历/病程记录未按规定完成,较去年同比有所好转,但完成率随着月份的递增日渐提高;②均有及时办理住院手续;③门诊病历检查基本完成。

(=)处方质量:每月随机抽查=天处方,=—==月份平均合格率为==.=。

=、院内感染控制:、①感染率:对每一份病历都进行监测,====年==月—====年==月共监测===份病例,感染病人=例次,感染例次率为=。=;感染率为=。=。②漏报率:====年==月—====年==月监测的病例,漏报=例次,漏报率为=;③每月对全院的环境、空气、物衣、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等进行常规监测;④在建设感染性疾病科时,指导科室的部局及消毒隔离工作;⑤按照卫生部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内窥镜、口腔科的操作。

=、文书档案:基本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主要存在问题:《抢救危重病人登记》、《重危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不够仔细,与交班记录时有出入。无认真履行危重病报告制度。

=、“三基”技能/理论考核:对“三基”进行理论考试二次,合格率==。

=、病床使用率:====年=月=日—==月==日,全院实际占用床日数为======天,前二名为:精神一科,精神二科。这二个科室共占全院实际占用床日数==。

全院平均病床使用率==.=,与去年同比上升较大,妇产科病床使用率同比上一年下降。

=、防止医疗差错和事故: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术能力培训,特别是对卫生部分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分级标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的学习,并做到人手一册,以达到防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科学划分医疗事故等级、正确处理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合法权益。

本年度共有=起医疗纠纷,为历年最少。无出现重大医疗事故。

(二)、医技科医疗质量

加强医技人员技术培训及服务质量的改进,注重检测结果的附合率及准确率的监测,不断增设新项目以满足临床需要。

今年=—==月份,心脑电图室接诊患者人数====余例,与去年同比增长==。

(三)、门诊部医疗质量

精神科

加大门诊部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科门诊功能,将精神科门诊、癫痫门诊及神经症门诊整合为精神科综合门诊,各区布局合理,为应急精神科急诊做好准备,改建门诊大厅,增设导诊服务台,大大改善就医环境。

今年=—==月份门诊量======人次,与====年同比增加==;

二、继续教育

=、把继续教育纳入我院的工作计划,院长亲自任继续教育领导组组长,注重院内外人员培训及宣教。今年我院共派出=人外出到省内外三级医院专科进修学习,派出各类短期学习班近==人次,已进修学习结束回院的几位医生能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很快应用于临床,积极开展工作,对提高我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起到较大作用。

=、今年我院有近==人参加各类成人高考及自学考试。

=、积极撰写论文,全年共==篇。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各临床科每年=次以上上墙 宣传,到社区开展=次以上防治宣传活动,多次到院内外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三、教学工作

今年共接收进修生=人,实习生==人,中专实习生=人。

医务科于=月及==月份分别召开全体进修、实习生会议进行了强调,并将进一步对违规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及处分。

五、传染病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的通知》,于元月份起开始实现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落实不明原因肺炎、麻疹、AFP、新生儿破伤风等单病种监测,大大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年=月=日至====年==月==日,共报告结咳病人两例,未发现甲类传染病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严格执行结核病“双向转诊”制度,共转病例=人次。

=、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洁净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布局相对合理。于=月—=月开设肠道门诊及肠道隔离病房,送检粪便标本==例,无收住疑似霍乱病人。

六、保健义诊活动

=、组织有经验的医务人员下乡到贫困边远乡村为当地群众及残疾人义诊共==次,配合市卫生局、市肿瘤协会等分别到青莲村、湖西村等地进行义诊、送医送药活动,共为老弱病残的病人诊治===余人次,并送药一千多元,分发健康处方,深受群众好评。

=、派出保健医生,为市政府部门各种大型会议运动会等做保健工作共==人次。

=、认真做好新生儿计划免疫登记造册工作,配合疾病监控机构搞好全市范围内足龄儿童的计划免疫,=—==月份共办理儿童计划免疫===例。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工作:各病区及门诊共出宣传栏==期。

七、体检工作

今年为中考学生体检约====余人,征兵体检总检===余人,为市各机关单位、企业团体工作人员、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共====余人次,在院领导重视及支持下,于今年=月份正式成立体检科,配备专门的体检场所及引起B超机及、心电图机等体检专用设备并增加相关人员,新推出健康体检套餐,简化体检程序,为体检者提供优质、优惠、高效的服务,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体检的需求,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篇3

卫生部从2010年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来,本溪市康宁医院精神科病房创建了优质护理10个试点病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高。但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影响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现就本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出现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存在问题

11 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认识不到位

111 社会及家属有偏见认为精神科患者所有的日常生活都应由医院病房护士负责;甚至个别患者被家属送入病房后,不闻不问;加重了医院及病房护士的负担。

112 个别护士认为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就是为了提高护理费用。

12 低年资护士经验不足,管床不到位 护士低年资人员较多,专业知识不全面,整体护理相关知识薄弱,技术操作不熟练,健康教育能力欠缺。在优质护理服务中感觉力不从心,存在积极性不够高,主动性不强。

13 宣教沟通细节管理亟待加强 理论知识不扎实,与患者交流语言生硬、机械、不会用言语表达健康教育的内容。

14 护理安全意识淡薄 精神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不但对自身有危害性,同时也危及工作人员及周围病友的安全,低年资护士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缺乏认识,责任心不强,

15 基础护理不到位,对康复护理一知半解 一是缺少对护士的有效相关知识的培训,二是护士对基础知识掌握欠缺,导致对自己的护理职责不明确, 使基础护理和康复护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16 绩效管理机制有待于完善 院结合岗位管理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并向临床一线护士倾斜,但在薪酬分配上体现层级差别不大,不能完全充分调动各层级护士的积极性。

17 后勤保障还需要加强 缺乏为临床服务意识,送标本、取药,还需要护士去做,护士没有充分做到把时间还给患者。

2 措施

21 首先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护理部制定完善了临床护理工作制定、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细化了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技术操作标准等。

22 丰富护理服务内涵,转变思路

221 护理部先后派出多位护士长到北京专科医院学习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先进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全面提高本院创优工作。

222 对年轻护士长,进行集中培训,重点讲授护理管理职能、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的培养和激励理论等,重点培养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加强护士岗位培训

231 首先培训护士学会把握情绪及沟通技巧;即使患者有过激的语言行为,也会被护士恰当的语言与行为所化解。培训护士掌握处理应激的方法,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好地胜任精神科护理工作。

232 精神科护士要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精神疾病知识和安全防护技能培训,增强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能力。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多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掌握并正确识别常见暴力行为先兆的表现形式,以唤起护士的有意注意及采取相应的应对方式,有效规避被伤害的风险。

233 通过评选优秀护士、举办“512”护士节技术大赛、礼仪培训展示等手段强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4 突出专科特色、做好安全护理

241 养成护理医疗工作所要求的安全行为习惯,注重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并规范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有效防范差错事故。

242 护理部结合精神科护理六项核心制度即“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区安全管理制度、巡视制度、约束保护制度”,将其列入每月护士考核内容,扭转护士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让每名护士活学活用,把护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243 护理部根据护士资质以及工作量,在试点病房推出“医护同查房”模式,即护士长、责任护士与医生共同查房;业务院长提出医务科、护理部共同查房模式,即科室提出疑难患者会诊申请,业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共同到临床查房会诊解决患者病情中的疑难问题,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及护理,减少安全隐患。

244 带班护士负责制定本小组的工作计划,评估患者病情,专项指导、沟通、护理要点等。对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从入院宣教、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到出院指导,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专业化护理服务。

245 尝试无惩罚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的实施,鼓励护士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院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同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履行患者身份确认制度,做到对患者身份100%确认。每天随时进行安全检查,每周至少一次安全大检查。

246 实行弹性排班制,医院推行优化弹性排班模式,并实行午间轮流制;晚值班至少双人夜班制,实施白天8 h、晚12 h连班制、监控系统等,从而确保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及连续性。在白、夜班繁忙及特殊情况发生时增加人手,加强薄弱环节的人力配置。

25 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做好患者康复工作

各病房及院康复中心开展多样的患者康复课堂,如绘画、书法、舞蹈、电脑、折纸、种植花草、简单的健美操等;进行相应的功能训练,目的是促使患者康复,重返社会。护理部定期或不定期对病房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对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院建立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制度;定期举行家属、患者座谈会,并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

26 结合岗位管理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明确各层次护理岗位的职责、技能要求;向临床一线护士倾斜。在薪酬分配上体现层级差别,优绩优酬,充分调动各层级护士的积极性。

27 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现护理专业价值,稳定护理队伍

篇4

  从8月5号正式进入精神病院工作那天开始,至今已经过去了三个星期。回想这并不算长但因为涵盖了初次体验、正式上岗等诸多含义的日子,自己的感受还是倍加深刻的。

  记得第一次去精神病院,我和同工是坐81路公交大巴去的,因为害怕迟到,所以提前查询了线路,然后提前了好几个小时就出发,然而并没有公交车是直接到医院的,通过问路步行十多分钟我们终于找到了医院。初次见面,医院给我的感受真的是太过安静,实在不像我平时所了解的医院。

  在8月5号的下午,我们正式向精神病院办公室吴主任处报到,在简单交谈后,杨勇主任也正式与我们见面,并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医院的情况以及医院对我们社会工作员到来的欢迎和重视。从当天下午到8月9号(含休息日)原医院社工张利萍师姐对我们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概况,市民政局工作内容,“贴心民政”中涉及医院的部分,医院具体科室设置及职责所在,医院社会工作科的工作内容,精神病病员的接收、照顾、管理情况以及医院针对老干部、老军人所开展的疗养工作情况等在详细的熟悉了解医院情况后,杨主任再次与我们进行了交谈,并让我们拿出了具体的工作计划书。与此同时我和蒋玉珍在帮助完成办公室工作的基础上,开始进入疗养科,针对当前来疗养的8位援朝老功臣开展工作,这包括:与老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经历、想法以及对疗养生活的要求等;配合疗养科老师们开展适合老人的小游戏小活动,如篮球击瓶比赛、打乒乓球、打麻将等;帮助照顾老人进行查体等由于医院女病员的不断增多,护理工作难度的加大,杨主任安排我们进入了医院第五病区即医院女病区。这样的安排,主任也是出于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精神病院、精神病人的考虑。然而第一次面对如此众多(73人)的精神病人我们还是恐惧和忐忑的,很庆幸的是有那么多的医生护士老师们及时的与我们进行交谈,教导我们关于精神病的知识,与病人沟通的方式,消除我们的害怕心理。至此我们已经在病房工作了两个星期。

  回想这一阶段的工作,从最初的兴奋到后来的茫然再到现在的慢慢清晰,我想我也经历着由理论走向实践、由空想走向脚踏实地的过程。记得最初医院领导经常问我们来到医院后想要做些什么,想要怎么做,自己当时真的是茫然的,那是因为不了解更是因为没经验。然而当看到医院社会工作科的办公室,听到好多人谈论新来的社工时,心里还是很激动的,这至少表明医院是支持社工的,同事们也是知道社工的。这是在此工作了一年的张利萍师姐的功劳,她为我们将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如此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对于工作我也有自己的好多设想。比如:

  (1)建立医院社会工作的档案,进一步扩大社工的影响。想着要及时记录社工科的每一次工作进步,在医院设立宣传社工的小黑板,让工作人员、病人家属知道社工的存在,社工可以帮助他们做些什么等;

  (2)进入医院周围的社区开展活动,比如宣传精神病的预防、护理知识、医院的情况等;

  (3)在医院工作人员中展开工作。如根据情况适当尝试改变坐班车是大家固定的座位安排、餐厅里吃饭时的座次,从而加强大家的交流,促进关系的和谐;

  (4)尽可能的寻找有需要的病人家属开展个案、小组工作等;

  (5)针对休养老军人开展的老年服务工作

  工作中除了不断努力还是有好多困惑和想法的,比如:

  (1)不知道如何针对精神病人开展社会工作。精神病人本身所患疾病的特殊,决定了不能有太多的情绪波动,所以我们不能谈他们的家事,不能问他们的困难事。而且因为病人身体情况的虚弱,知识水平的局限,可以开展的小活动如体操锻炼都很少。所以,我真的很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在精神病院工作的知识。

  (2)病人来源地特殊性使得开展针对病人家属的活动变得困难重重。济南精神病院隶属民政系统,这决定了它所接收病人的救质。因此大部分病人来源于流浪人员、三无人员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更谈不上有家人联系。这让我原本设想的针对病人家属开展的情绪抚慰、支持等服务找不到对象。当然也是有病人有家属的,但目前还没有得以联系。

  (3)工作过程中的忐忑。在精神病院的病房里,病人和医生的关系不仅仅是医患关系,还有更多的温暖存在。然而病人病理的特殊使得好多时候护士们是需要大声训斥来引起病人的注意并维持秩序的,更进一步的`可能这也是医生护士维护自己安全的一种方式。但我和蒋玉珍至今都没有吼叫呵斥过病员,我们总感觉社工的理念不允许这样做,我们要把他们作为平等的人看待。可是有时候自己也感觉很迷惑,因为我们的尊重更多的是被漠视,甚至还因此被病人以为是“好欺负受到一些无理的动作对待。

  我知道只有根据工作环境的实际,找寻适当的接入点才有可能做出好的成果,我愿意为我所追求的社工不断适应、不断克服、不断努力!

  精神科医生个人总结

  自今年x月份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以勤恳、踏实的工作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积极向科室主任、同事请教学习,在取得一定进步的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的一些不足。

  现将我本年度的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支持医院领导及科室主任工作,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各项制度,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要求进步,加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

  二、工作方面

  在工作中努力求真、求实、求新,以积极、热情的心态去完成各项工作,以勤恳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严谨、细致、扎实、求实、脚踏实地工作,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作为一名刚刚离开校门参加工作的新员工来说,实际操作的工作经验缺乏是我的弱点。

  为此,在日常工作中,除了积极工作,在实践中汲取经验外,还主动向身份的同事求教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虽然刚参加工作不久,在科主任、技术组长及前辈的支持和关怀,到目前为此我可以独立操作dr、ct等医学影像设备,并独立排班上岗。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同事的好评。

  三、组织纪律方面

  我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工作守时,不迟到、不早退,始终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成绩方面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我们起草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学习活动的通知》。转发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了《xx医疗机构病案书写规范》,明确了今年医疗质量的目标,措施和业务指标,规范了广大业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教育大家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依法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全院的安全医疗奠定了基矗。

  (二)加大临床医疗质量的检查力度,争创一流的保健院。为更好的落实临床医疗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我院医疗保健的服务水平,在彭院长的带领下,多次召开各科主任会议,布置临床工作,就我院医疗保健工作的发展广泛征求意见;为进一步抓好落实,院领导和其他业务主管部门,深入各科室,就业务学习,病历书写,疑难病历讨论,差错登记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

  督导各科室严格按保健院的各项制度办事,查漏补缺,通过检查,使许多临床易于疏忽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定时召开各临床科室医疗安全会议,就各科室出现的差错及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加以讨论,商量下一步的工作及如何防范,为临床安全医疗提供了较可靠保证。

  20xx年过去了,今后我将继续发扬优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精神科医生个人总结

  科室是构成医院的一个细胞,也是维护医院稳定发展大局的基础,医院的整体和谐取决于其内部每一个科室的和谐。为认真贯彻落实医院关于开展“和谐建设促发展,医疗服务上水平”主题系列活动,响应我院为民健康,从我做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0xx年争创活动,我们为创建和谐科室做了一下工作,目的就是进一步推进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增强职工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的自觉性,营造医患和谐互动的双赢局面,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就医感受和需要,让患者及家属理解精神卫生行业的特殊性。

  一、加强学习、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

  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学习体会“以病人为关注焦点,构建和谐医院”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精神,牢记服务宗旨,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端正服务理念,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科室继往年开展“双争”之后,今年在全科范围内开展了“人性化服务、亲情服务”活动。活动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病人就诊、住院费用,医疗指标完成情况良好,而且着力将优质服务贯穿全程医疗服务过程中。一是树立优质服务理念,提出科室服务理念,树立起各具特色的服务理念和行为规范。二是落实医疗服务规范,落实周六、日医生查房制度,建立“医患联系”随访制度。三是拓宽医疗服务范畴,设置“咨询门诊”,特殊病床如家庭病床扶贫病床等。四是深化主动服务内涵,使住院病人有到家的感觉,全面照料病人的衣食住行。五是提供延伸式服务。护理服务范围从以往的病区。

  服务延伸到入院前登记和出院后随访,一年来,科室在坚持对病人实施个性化医疗、人性化服务,吸引了大量患者的就医就诊,住院病人数明显增长,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多次向病人及家属征询各方面、各环节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使科室整体服务链进一步完善。

  二、加强医护医疗技术学习和提高,提供一流的医疗技术,打造一流的职工队伍

  加强业务学习,三基三严训练,采取教育学习培训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和工作能力。如运用多种形式,强化正面教育,普及医德医风和岗位职业道德的修养,做到学习模范人物与先进典型相结合;评先树优相结合;利用专家会诊时间,讲课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利用病历讨论,主任查房积累临床经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加强。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宽了业务范围,满足病人的需求。

  三、强化管理,创新管理,推行一流的医疗管理

  深化严细实,加强医疗质量监督检查考核,做到依法行医,以德行医,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努力为就医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规范、温馨、细心、爱心、耐心服务。

  1、认真学习特钢医院关于开展规范化服务科室22项措施,37条考核扣分标准,加大对医疗质量管理和惩戒力度。科内定期召开会议,每周一次,强调安全,质量,医生,护士职责执行情况;每月两次安全,质量检查,对不合格表现给以彻底整改、查办。抓好“三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入院时:全面查体,彻底搜身,详细病史,严格用药;住院时:严密观察,安全护理,文明服务,医患一家;出院时:注意事项,复查标准,热情欢送,令人难忘。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定期对病历进行检查和评估。定期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和评估:病史采集的真实性,体检的全面性,辅检的及时性,诊断与治疗的综合性,病历书写及时程度。对病区内设施,病人衣物,床铺定期检查,定期搜身。对病人的饮食进行观察。病人一日三餐除特殊情况外必需督促病人饮食,对不进食者及时汇报并作相应处理。

  2、积极调整医疗结构,采取有效措施,想方设法降低医疗费用,取得显著效果。一是抓合理用药。二是抓单病种费用。三是抓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四是加快病床周转。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保证了科室今年圆满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费用指标,在科室业务增长速度较快的情况下,使各项费用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切实减轻群众的负担。

篇5

  自今年x月份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以勤恳、踏实的工作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积极向科室主任、同事请教学习,在取得一定进步的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的一些不足。

  现将我本年度的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支持医院领导及科室主任工作,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各项制度,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要求进步,加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

  二、工作方面

  在工作中努力求真、求实、求新,以积极、热情的心态去完成各项工作,以勤恳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严谨、细致、扎实、求实、脚踏实地工作,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作为一名刚刚离开校门参加工作的新员工来说,实际操作的工作经验缺乏是我的弱点。

  为此,在日常工作中,除了积极工作,在实践中汲取经验外,还主动向身份的同事求教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虽然刚参加工作不久,在科主任、技术组长及前辈的支持和关怀,到目前为此我可以独立操作dr、ct等医学影像设备,并独立排班上岗。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同事的好评。

  三、组织纪律方面

  我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工作守时,不迟到、不早退,始终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成绩方面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我们起草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学习活动的通知》。转发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了《医疗机构病案书写规范》,明确了今年医疗质量的目标,措施和业务指标,规范了广大业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教育大家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依法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全院的安全医疗奠定了基矗。

  (二)加大临床医疗质量的检查力度,争创一流的保健院。

  为更好的落实临床医疗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我院医疗保健的服务水平,在彭院长的带领下,多次召开各科主任会议,布置临床工作,就我院医疗保健工作的发展广泛征求意见;为进一步抓好落实,院领导和其他业务主管部门,深入各科室,就业务学习,病历书写,疑难病历讨论,差错登记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

  督导各科室严格按保健院的各项制度办事,查漏补缺,通过检查,使许多临床易于疏忽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定时召开各临床科室医疗安全会议,就各科室出现的差错及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加以讨论,商量下一步的工作及如何防范,为临床安全医疗提供了较可靠保证。

  20xx年过去了,今后我将继续发扬优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精神科医生工作总结

  从8月5号正式进入精神病院工作那天开始,至今已经过去了三个星期。回想这并不算长但因为涵盖了初次体验、正式上岗等诸多含义的日子,自己的感受还是倍加深刻的。

  记得第一次去精神病院,我和同工是坐81路公交大巴去的,因为害怕迟到,所以提前查询了线路,然后提前了好几个小时就出发,然而并没有公交车是直接到医院的,通过问路步行十多分钟我们终于找到了医院。初次见面,医院给我的感受真的是太过安静,实在不像我平时所了解的医院。

  在8月5号的下午,我们正式向精神病院办公室吴主任处报到,在简单交谈后,杨勇主任也正式与我们见面,并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医院的情况以及医院对我们社会工作员到来的欢迎和重视。从当天下午到8月9号(含休息日)原医院社工张利萍师姐对我们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概况,市民政局工作内容,“贴心民政”中涉及医院的部分,医院具体科室设置及职责所在,医院社会工作科的工作内容,精神病病员的接收、照顾、管理情况以及医院针对老干部、老军人所开展的疗养工作情况等在详细的熟悉了解医院情况后,杨主任再次与我们进行了交谈,并让我们拿出了具体的工作计划书。与此同时我和蒋玉珍在帮助完成办公室工作的基础上,开始进入疗养科,针对当前来疗养的8位援朝老功臣开展工作,这包括:与老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经历、想法以及对疗养生活的要求等;配合疗养科老师们开展适合老人的小游戏小活动,如篮球击瓶比赛、打乒乓球、打麻将等;帮助照顾老人进行查体等由于医院女病员的不断增多,护理工作难度的加大,杨主任安排我们进入了医院第五病区即医院女病区。这样的安排,主任也是出于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精神病院、精神病人的考虑。然而第一次面对如此众多(73人)的精神病人我们还是恐惧和忐忑的,很庆幸的是有那么多的医生护士老师们及时的与我们进行交谈,教导我们关于精神病的知识,与病人沟通的方式,消除我们的害怕心理。至此我们已经在病房工作了两个星期。

  回想这一阶段的工作,从最初的兴奋到后来的茫然再到现在的慢慢清晰,我想我也经历着由理论走向实践、由空想走向脚踏实地的过程。记得最初医院领导经常问我们来到医院后想要做些什么,想要怎么做,自己当时真的是茫然的,那是因为不了解更是因为没经验。然而当看到医院社会工作科的办公室,听到好多人谈论新来的社工时,心里还是很激动的,这至少表明医院是支持社工的,同事们也是知道社工的。这是在此工作了一年的张利萍师姐的功劳,她为我们将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如此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对于工作我也有自己的好多设想。比如:

  (1)建立医院社会工作的档案,进一步扩大社工的影响。想着要及时记录社工科的每一次工作进步,在医院设立宣传社工的小黑板,让工作人员、病人家属知道社工的存在,社工可以帮助他们做些什么等;

  (2)进入医院周围的社区开展活动,比如宣传精神病的预防、护理知识、医院的情况等;

  (3)在医院工作人员中展开工作。如根据情况适当尝试改变坐班车是大家固定的座位安排、餐厅里吃饭时的座次,从而加强大家的交流,促进关系的和谐;

  (4)尽可能的寻找有需要的病人家属开展个案、小组工作等;

  (5)针对休养老军人开展的老年服务工作

  工作中除了不断努力还是有好多困惑和想法的,比如:

  (1)不知道如何针对精神病人开展社会工作。精神病人本身所患疾病的特殊,决定了不能有太多的情绪波动,所以我们不能谈他们的家事,不能问他们的困难事。而且因为病人身体情况的虚弱,知识水平的局限,可以开展的小活动如体操锻炼都很少。所以,我真的很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在精神病院工作的知识。

  (2)病人来源地特殊性使得开展针对病人家属的活动变得困难重重。济南精神病院隶属民政系统,这决定了它所接收病人的救质。因此大部分病人来源于流浪人员、三无人员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更谈不上有家人联系。这让我原本设想的针对病人家属开展的情绪抚慰、支持等服务找不到对象。当然也是有病人有家属的,但目前还没有得以联系。

  (3)工作过程中的忐忑。在精神病院的病房里,病人和医生的关系不仅仅是医患关系,还有更多的温暖存在。然而病人病理的特殊使得好多时候护士们是需要大声训斥来引起病人的注意并维持秩序的,更进一步的可能这也是医生护士维护自己安全的一种方式。但我和蒋玉珍至今都没有吼叫呵斥过病员,我们总感觉社工的理念不允许这样做,我们要把他们作为平等的人看待。可是有时候自己也感觉很迷惑,因为我们的尊重更多的是被漠视,甚至还因此被病人以为是“好欺负受到一些无理的动作对待。

  我知道只有根据工作环境的实际,找寻适当的接入点才有可能做出好的成果,我愿意为我所追求的社工不断适应、不断克服、不断努力!

  精神科医生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医院关于开展“和谐建设促发展,医疗服务上水平”主题系列活动,响应我院为民健康,从我做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0xx年争创活动,我们为创建和谐科室做了一下工作,目的就是进一步推进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增强职工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的自觉性,营造医患和谐互动的双赢局面,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就医感受和需要,让患者及家属理解精神卫生行业的特殊性。

  一、加强学习、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

  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学习体会“以病人为关注焦点,构建和谐医院”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精神,牢记服务宗旨,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端正服务理念,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科室继往年开展“双争”之后,今年在全科范围内开展了“人性化服务、亲情服务”活动。活动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病人就诊、住院费用,医疗指标完成情况良好,而且着力将优质服务贯穿全程医疗服务过程中。

  一是树立优质服务理念,提出科室服务理念,树立起各具特色的服务理念和行为规范。

  二是落实医疗服务规范,落实周六、日医生查房制度,建立“医患联系”随访制度。

  三是拓宽医疗服务范畴,设置“咨询门诊”,特殊病床如家庭病床扶贫病床等。四是深化主动服务内涵,使住院病人有到家的感觉,全面照料病人的衣食住行。五是提供延伸式服务。护理服务范围从以往的病区。

  服务延伸到入院前登记和出院后随访,一年来,科室在坚持对病人实施个性化医疗、人性化服务,吸引了大量患者的就医就诊,住院病人数明显增长,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多次向病人及家属征询各方面、各环节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使科室整体服务链进一步完善。

  二、加强医护医疗技术学习和提高,提供一流的医疗技术,打造一流的职工队伍

  加强业务学习,三基三严训练,采取教育学习培训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和工作能力。如运用多种形式,强化正面教育,普及医德医风和岗位职业道德的修养,做到学习模范人物与先进典型相结合;评先树优相结合;利用专家会诊时间,讲课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利用病历讨论,主任查房积累临床经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加强。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宽了业务范围,满足病人的需求。

  三、强化管理,创新管理,推行一流的医疗管理

  深化严细实,加强医疗质量监督检查考核,做到依法行医,以德行医,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努力为就医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规范、温馨、细心、爱心、耐心服务。

  1、认真学习特钢医院关于开展规范化服务科室22项措施,37条考核扣分标准,加大对医疗质量管理和惩戒力度。科内定期召开会议,每周一次,强调安全,质量,医生,护士职责执行情况;每月两次安全,质量检查,对不合格表现给以彻底整改、查办。抓好“三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入院时:全面查体,彻底搜身,详细病史,严格用药;住院时:严密观察,安全护理,文明服务,医患一家;出院时:注意事项,复查标准,热情欢送,令人难忘。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定期对病历进行检查和评估。定期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和评估:病史采集的真实性,体检的全面性,辅检的及时性,诊断与治疗的综合性,病历书写及时程度。对病区内设施,病人衣物,床铺定期检查,定期搜身。对病人的饮食进行观察。病人一日三餐除特殊情况外必需督促病人饮食,对不进食者及时汇报并作相应处理。

  2、积极调整医疗结构,采取有效措施,想方设法降低医疗费用,取得显著效果。一是抓合理用药。二是抓单病种费用。三是抓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四是加快病床周转。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保证了科室今年圆满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费用指标,在科室业务增长速度较快的情况下,使各项费用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切实减轻群众的负担。

篇6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制度,规范行为。

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到人,适当调整各村责任医生和协助人员,根据人口比例、村落范围、距服务中心(站)距离,进一步完善考核奖励制度,加强与公共卫生联络员的联系,组织实施好本辖区面向农村的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及时整理相关资料、及时上报、归档。

二、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方针政策

贯彻落实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方针政策,吃透上级下达的每一份文件精神,认真规划实施。继续加强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促进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各项措施。

三、完善组织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今年将继续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重点做好60岁以上老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建档工作。已建立的健康档案通过规范化管理,发挥健康档案的实质性作用。在更新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建档覆盖率计划达到80%.同时加强对慢性病老人进行健康管理。积极探索实行“首诊在中心、大病去医院、双向转诊、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

四、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水平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未经培训的人员继续参加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和各项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培训。

2、继续开展全科团队培训工作,坚持每周三下午组织中心人员学习有关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的新理念和新技能。

3、要求中心中级以上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达到继续医学教育规定的学分。鼓励积极撰写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科研论文,争取参加高品质的学术交流或骨干培训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计划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范围都将随着工作的深入而不断的增加和扩大。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和老年期痴呆。目前山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主要服务计划

一、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要通过二个途径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其一是在例行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活动的评估,尤其是对于重点人群,如妇女在孕产期的情绪状态,老年人的记忆、智力活动等,以早期发现抑郁症、老年期痴呆等。二是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开展咨询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读物、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促进其精神健康水平。

二、开展精神疾病线索调查,建立疾病档案

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线索调查,是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首要任务,也是动态掌握社区精神疾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社区精神疾病的建档立卡率应不低于社区覆盖人群的0.6%。还将组织精神科医师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年度的免费检查。如果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情复发加重,紧急住院治疗,出院后其住院治疗有关情况将被及时转入社区,以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进行社区康复治疗。所建立的是一套完整的连续的疾病档案资料。将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坚决维护患者的隐私权。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疾病资料。

三、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进行管理治疗

精神疾病,尤其是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由于疾病自身的特点,多不承认有病,不主动治疗,特别是在疾病的严重期,因此需要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给予的关怀和看护。个案管理员,每个月至少一次主动对建档立卡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家庭随访,通过随访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服药情况、病情稳定情况等,并指导家属开展家庭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以此提高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率,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可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进行服药期间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化验检查,以保证用药的安全。

四、开展社区康复治疗,促使早日回归社会

个案管理员在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访的同时,将对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社区康复治疗的内容包括:心理康复指导、家庭护理指导、劳动技能训练、工娱治疗和职业康复等。社区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精神残疾的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中国残联制定的“xx”发展规范要求,加强精神病康复机构建设,统筹规划,每县(市、区)都将扶持建立一所示范性精神病康复机构。康复机构的形式有:工疗站、农疗基地、活动中心、托养中心、中途宿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在残联的配合下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疾病康复工作。

五、建立应急处置机制,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对于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实行管理治疗的首要目的是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不良事件包括:急性药物不良反应,自杀自伤行为和肇事肇祸行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有应急处置机制,制定有应急处置预案,将在最短的时间,最直接的渠道,以最恰当的方式做出应急处置反应,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及周围人员提供应对精神疾病突发事件的专业指导。

六、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提供无缝隙服务

负责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诊断的确定和治疗方案的拟定,负责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治疗和康复指导,共同为社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无缝隙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有双向转诊的制度,社区中的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病情反复或加重,需提请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会诊,如果不适宜社区管理治疗,将转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紧急住院治疗。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紧急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后,应及时转回社区进行管理治疗。所倡导的原则是紧急住院要果断、及时,社区康复治疗要坚持、要有耐心,要细致。

七、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争取社会支持

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多在青壮年发病,病程迁延,多呈慢性,致残率较高,主要危害劳动力人口,极易造成家庭贫困。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工作,但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疾病自身的特点,多不承认有病,拒绝治疗,给救工作带来困难。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可以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掌握的情况,配合民政、残联、劳动等部门积极为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合法权益,争取适当的社会支持和政府救助。

篇7

调查主要内容:13个区县(市)及所辖街道、乡镇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档案资料及各类表卡的建立情况,精神患者家庭的生产、生活、病因、治疗康复、救助、关锁以及肇事肇祸等情况。调查方式:在每个区县(市)中抽查2个街道、乡镇,每个街道、乡镇随机抽查10户精神病患者,深入患者家庭,与其监护人或监护小组成员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历时1个多月,行程3000余公里(徒步100余公里),调查精神病患者家庭219户,精神病患者231人,查访900余人次。较为真实、准确的反映了我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情况和精神病患者状况。

一、开展精防工作的13个区县(市)的成绩和经验

“十五”以来我市相继在覆盖1152万人口的13个区县(市)开展了“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2003年底报表显示,已为69243名精神病患者建档立卡,占辖区总人口的6.1‰,对其中57408人进行了有效监护,监护率达到83%,显好病人37251人,显好率64%,参与社会总人数32032人,参与率56%。各级政府救助贫困精神病患者4381人,救助款125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精防管理人员、医生、康复员、家属等共计25943人次。以上成绩不仅给广大的精神病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广大群众赞誉有加。

基本经验:

1. 政府重视,部门配合,是精防工作的重要保障

普遍的做法是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精防工作。从市、区县(市)到街镇、居(村),均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村、居主任)为组长的精防领导小组,制定精防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南岸区政府还与街镇层层签订协议书。残联、卫生、民政、公安、财政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保障了精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健全技术网络和治疗康复系统,培训人员,建档立卡是精防工作的关键

各区县(市)都建立了以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组(精神病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科)为骨干,街道(乡镇)医院为依托的技术指导网络。抽调部分精防医生,协同居(村)委会干部、社区医生、村卫生员、志愿工作者及精神病患者家属负责社区内精神病人的监护、治疗、康复及肇事肇祸防范、统计报表等工作。永川、江津、万州、沙坪坝、丰都等地的村、社区精防医生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认真做好辖区内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资料表格填写工作,经常深入到辖区内的每一位患者家庭了解情况,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并认真记录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服药情况、指导患者亲属落实康复措施。这些基层人员的不懈努力,为各地区全面掌控辖区内精防工作的动态和信息起了积极作用。按照逐级培训的原则,对各级精防组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基层精防康复员,监护小组成员及精神病人家属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培训。永川市红炉镇为增强村镇精防医生和监护人(患者家属)的精防知识,2004年共培训村镇医生和监护人4期270余人,建立以社区、村社和患者家庭为单位的监护小组130多个;同时,准备由镇政府牵头与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对精神病患者实施责任目标的有效控制,以预防重症精神病患者的肇事肇祸。组成以卫生、残联、民政等人员参加的筛查小组,深入到居(村)、社区逐户排查,按精神病诊断标准逐人评定、分类、入册,详细掌握精神病患者的人数、分布、病情等基本情况;并逐一制定康复计划,分类实施。我们抽查的24个街道、乡镇表卡基本清楚。

3. 立足社区、服务家庭,是精防工作的基础

我市经济欠发达,大多数精神病人的生活都比较贫困,他们的康复需求与其经济条件之间存在很大反差。另外,从精神病人整体康复的过程来看,住院治疗仅仅是一个短暂的阶段,精神病人的经常性治疗还是在家庭,因此,立足社区、服务家庭,是精防工作的基础。各地的基本做法是:在基层社区建立由居(村)委会干部,社区(村)医生志愿者,领导和精神病患者家属组成的群众性监护小组,为病人提供帮助。小组成员主要负责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防止肇事肇祸,同时帮助解决病人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南岸区黄桷垭镇真武山社区妇女董卫英长期患精神病,搅得四邻不安,监护组成员监督其按时服药,病情明显好转后,社区居委会安排她在小区内打扫卫生,解决她的生活困难。建立家庭病床,由精防医生定期上门服务,不仅为贫困精神病人节省了大量的住院费用,还有利于他们社会功能的保持和恢复。江津市德感镇街村精神病人何祖涛,流浪街头10多年,家人找到他后,长期把他关锁在家。开展精防工作后,对何解除了关锁,精防医生定期上门服务,何病情好转,并能从事一定的家务劳动。

4. 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救助力度,是精防工作的重要条件

针对精神病患者家庭的贫困现状,各地都想方设法采取了各种方式进行救助。同时认真落实国家彩票公益金和2004年市政府民心工程“救助贫困精神病人项目”,使基层精防工作呈现出可喜的局面。

江津市“九五”期间开展精防工作试点,由于该项工作开展较早,精防工作已经向抓预防、抓康复的方向转化,走在全市的前列。以珞璜镇为例,该镇政府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项经费,免费向病情较轻的患者发放维持药物,先后送20多名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住院治疗。同时,节日到患者家里慰问,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给孤寡患者指定监护人,为居无定所的患者安排住房,邀请精神病专家逐户进行义诊,基本解除了精神病患者给社会正常生活带来的压力。两年来,珞璜镇在精神病防治康复上的投入已近20万元,其中1名患者的医药费高达2.8万多元,得到镇政府长期困难补助的精神病患者近500人(生活补助50元/人月),该镇精神病患者的救助率达90%,监护率达到90%,显好率达到61%。南岸区残联同医院商议将住院费用降低到800元/人月,同时发动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学校等单位为精神病患者募捐,募集资金达40多万元,使更多的贫困精神病患者获得了治疗的机会。

2004年中残联实施了彩票公益金项目,市政府将“救助贫困精神病患者”纳入到2004年市政府“民心工程”。市精防领导小组印发了《重庆市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实施办法》,将3810名救助名额分配到有关的区县(市)。市康复办统一印制了救助卡和表卡,及时落实救助经费50万元,区县(市)配套120万元,为救助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了经费保障。市精防举办了精防技术组成员和残联康复干部培训班,明确了救助项目的具体操作程序,对各类表卡的使用、填写、上报进行了统一规定。

各区县(市)在市精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署下,根据当地精防技术力量的分布情况制定了实施细则:一是确定救助对象。乡镇在摸清贫困精神病患者家庭情况的基础上,筛选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极具治疗价值的患者为救助对象(以青壮年为主)。二是区县(市)残联组织精神病院专科医生深入乡、镇、街道,对救助对象进行诊断,对边远地区的救助对象还实行上门确诊,确定每一名患者的治疗方案。三是审核、发放贫困精神病患者药物救助卡,并在辖区范围内确定发放救助药物的精神病医院或设有精神病专科的医院。四是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经过培训的医生负责随访、监控辖区救助对象服药后的治疗效果,并按要求填写好随访记录。五是监护小组、监护人负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篇8

脑卒中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该病不仅能造成患者生理上的残疾,亦能使患者出现各种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焦虑、淡漠、易怒等,其中以抑郁最为常见。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它不仅使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时间延长,而且降低了生存质量,增加病死率。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社会负担,让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我们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对8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 在我科入住的80例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MRI证实,排除卒中后失语、耳聋、老年期抑郁障碍、血管性痴呆、意识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史的患者。抑郁严重程度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HAMD)[1]评定>17 分。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 例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抑郁严重程度、自知力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临床路径组,路径的制订和实施 A人员组成 临床路径专家组由临床经验丰富的神经科主任、主治医师、营养师、药剂师、工作能力强的护士、康复师和后勤人员组成。B制订计划,由专家组人员制订诊断治疗标准和每天的工作计划、项目[2],临床监控指标和评估指标采取流程图形式,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宣教、抑郁程度、诊断、检查、治疗、护理、饮食、出院指导等为纵轴,如患者入院第一时间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自知力评定尽快安排相关检查和康复训练。C实施 每一项目要认真执行并要有严格记录。未完成的项目要找原因。D评价 对每天的工作量进行总结,对未完成的项目由专家组组织讨论修正力求找到最适合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非临床路径组主要实行功能制和责任制护理。

1.3 评价标准

采用 HAMD 对患者入院时、出院时进行评定。 临床疗效根据 HAMD 减分率确定:≥75%为临床痊愈;≥50%为显著好转;≥25%为好转;

1.4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P

2 结果

2.1 二组患者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临床疗效的比较,二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有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程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2倍[3]。脑卒中抑郁患者由于认知和行为能力的改变容易受生理、心理、社会等不良因素的侵袭,在遇到压力时产生消极的应对方式。

3.1 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和原理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一组成员制定的一种照顾模式,它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按一定模式接受治疗和护理,其功能是运用流程图的形式来提供有时间的、有序的、有效的照顾以控制质量和经费。由路径专家组共同研究讨论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使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路径程序接受治疗和护理,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医疗与护理工作质量[4]同时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了一条规范化、程序化的工作方式,使护理工作得到快捷、方便、高质量的完成,在临床收到满意效果。

3.2 减少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 

经研究结果表明,临床路径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比非临床路径组短,费用也比非临床路径组低。住院天数的延长严重影响了医院病床的周转,同时也增加了患者住院费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不利于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康复。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明确了每天每一时间段的工作项目,护士只需对照路径图实施治疗和护理,避免了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待医生指示后才为患者实施治疗护理,让患者得到快捷、高质量的护理, ,护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同时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参与也使患者从心理上感到自己得到重视从而更配合治疗,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提高了患者的自知力。从而加快了疾病的恢复。

3.2 杜绝了对患者护理质量的差异发生率 

由于临床护理路径是临床护理路径专家共同制定、评定的程序化的工作方式,并且有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参与,患者或家属清楚整个治疗计划,知道每天什么时间应该有哪些治疗和护理工作,从而杜绝了由于个人护理水平的差异而导致护理缺陷,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3.3 简化了工作程序,充分体现了患者的个体性差异

临床护理路径工作程序化,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每一项目执行后有严格记录对未完成的项目由专家组组织讨论修正,找到最适合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考虑了患者个性化差异。流程图简单易懂易行简化了工作程序使护士有更多时间留给了患者增进了护患关系。

3.4 即时纠偏 

临床护理路径工作程序中工作组成员每天评价、总结,发现问题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面对不同患者针对不同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6 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

临床路径组40例患者中满意达标39例,非临床路组40例患者中满意达标30例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为患者他需要的是身心康复,热心、周到地服务和合理的费用,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从患者入院到出院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评估和有力照顾,满足了患者这一需求,促进了医患关系的融洽,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得到患者充分的认可。

4 小结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新的护理工作模式,在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到其它病种中,并不断改进路径,使之日趋更加完善。同时我科卒中单元病房的建立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后盾。

参考文献

[1]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129.

[2]贝政年 .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6

篇9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病病人的前沿阵地,病人病情复杂多变,护患关系建立时间短、处理问题灵活性强,对急诊科护士的基础及专科理论、操作知识、沟通能力水平均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保证全民的健康问题,急诊中心24h开诊,常年倒班无节假日。现今是全球知识经济的时代,终身学习的理念被人们广泛接受,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SDL)显得尤为重要。自我导向学习是指个人主动地借助或者不借助他人的帮助来判断自身学习需要,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选择及确定适宜的学习策略以及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1],是信息化环境中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2],知识更新、人才培养、终身教育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3],是保证急诊24h护理工作的高效运转、保证病人的健康就诊的重要影响因素。

1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院急诊中心于2015年8月改造完成,急诊中心共两层楼,一楼预检分诊的设置、抢救床位及设备的扩增、二楼除留观床位的增设外,急诊护士同时承担门急诊病人的输液、雾化治疗及注射工作。此外,急诊中心还承担院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传染病防控、院内突发应急事件的急救工作。我科共有医护人员27人,其中医生8人,护士19人,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7月~12月急诊抢救留观人次961人,留观天数1219天;2016年7月~2016年12月急诊抢救留观人次1641人,留观天数1975天;2015年度轮转及新进护士11人,2016年度轮转及新进护士9人,平均每年急诊科轮转、新进护士在10人左右。科室的扩建及新岗位的设置,势必要求护士在不断巩固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培训专科理论和操作知识。应执业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的要求,3年以下的护士需要进行院内轮转,急诊科作为轮转的科室之一,怎样在满足本科室护士知识不断更新的需求的同时,保证轮转、新入职护士的规培要求,怎样做好两者之间的统一并轨,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2原因分析

2.1科室护士情况

我科现有护士19名,N0~N1护士9名,N2护士6人,N3护士4人,N0~N1以下护士占急诊科护士总人数的近50%。急诊预检分诊台、抢救室、二楼护士站“一个萝卜一个坑”,每班次至少有1名护理人员坚守岗位,各能级护士分布在急诊科的各个区域里,肩负着各项急诊抢救、留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急诊常规的护理工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也导致了护士培训覆盖率的脱落,保守估计至少脱落21%。

2.2授课方式

我科除下夜班护士外,临床护理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集中授课为主,讲课的形式内容,面对面授课,互动环节薄弱,很难提高同事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往往不甚理想,考核时间集中在上半年度的理论考试中,常因时隔较远,回忆困难,理解记忆不牢固,而导致知识掌握不全。在临床这种特殊的情景教学模式下,如何采取一种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各能级护士进行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成为我科教研组成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2.3学员因素

人集中精力的时间“10分钟”,我科现有男护士1人,女护士18人,N0~N1护士因刚从校门踏入工作环境不久,基础知识的巩固,需要花费诸多时间与实践进行磨合及渗透,专业知识的强行灌入常使她们觉得学习力不从心。N2~N3护士除承担工作中的角色外,还承担着家庭、社会中的诸多角色,精力上的涣散也常使她们觉得压力重重。我科每月有科内全体医护人员的业务学习1次,院内业务学习1次,因不能耽误日常工作,培训时间常集中在中午12:30,培训时间1.0h~1.5h,急诊科护士24h倒班,白班护士、晚夜班护士常因休息不足,路途远导致路上时间耽误多,导致人在学习的“环境中”,而精气神却在“睡梦中”,接连高强度的工作及培训,容易疲劳、易怒,身体健康状况亮红灯,大大影响工作效率及人力资源的调配,授课的内容也无法进行消化。常年如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均易受损,并造成急诊优秀护理人员的流失。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1月—2016年12月离职及申请调科的人数到4人,身体处于亚健康人群达6人。

2.4授课者因素

授课者对课程准备不足,演讲经验缺乏,讲课内容单一乏味,查阅相关文献等知识的能力欠缺,无法与接受培训者进行良性互动,导致接受培训者的听课积极性降低,现学现了,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2.5教学环境因素

我科小讲课地点常选用医生值班房或者连廊会议室等院内环境,授课时间1.0h~1.5h,许多休息的护士需要利用休息时间从家或者异地赶来,来回路途时间长。白班护士因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继续上班,精力的不足易导致潜在的工作风险。还有许多的护士因特殊情况不能参会到达现场。

3理论依据

作为科室总代教,如何做到既能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内各能级护士的培训,又能让科内护士在保证充足休息、在良好身心状况下完成继续教育,还保质保量地完成病人的护理工作,一直是令我感到困扰的问题之一。在互联网时代,地级市基本实现全光纤网络覆盖,仅需携带手机、电脑、IPAD等设备就可参与培训,各医院、学校等都推广如微课(minicourse)、翻转课堂(flippedclassmodel)甚至远程教学。微课的制作需要专科技术及大量优秀护理人员的投入,又需要大量经费的支持;远程教学虽然节约了时间,但也局限于网络同步下的单向视频教学,同样也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对于我科现有的人力资源及经济条件而言、可行性极低。QQ是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工具软件,集文字、语音、视频、Email、文件存储及传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网上传播形式[4],张平等[5]研究表示99.15%的护理专业学生在使用自媒体,QQ空间的使用率高于微信、新浪和腾讯微博等网络自媒体工具。QQ具有即时性、共享性、多媒体性,易使用,好管理,终端设备多样化等特点,整合了多种网络交流方式,缩小或消除了由于地域环境限制造成的不便[6]。满足网络双向多人视频教学及讨论的需求。节约了来回路程奔波的时间及成本,可以兼顾工作、学习和生活。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同时,促进了急诊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拉近大家的距离,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4计划及实施

将急诊科护士分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6月)18名和观察组(2017年1月—2017年6月)1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观察组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构建QQ群网络教育平台。

4.1建群

2016年12月30日我科急诊中心建立“科室学习园地”群,群号为601604319,自动生成群二维码。我科医护人员通过添加群号码或者扫描二维码加入“科室学习园地”群。管理员在“群文件”中上传“群管理秘籍”,使全体医护人员掌握操作方法。全科人员试运行集体视频是否正常,在一切运行通畅无阻后开始部署下阶段工作。

4.2部署工作计划

急诊科根据护理部关于N0~N3护士的培训要求,结合急诊科实际工作情况,制定2017年度急诊科N0~N3护士分层次培训课程、内容及授课计划表,2周授课1次,每月授课2次,每月第1周为科室科会,第2周、第4周的周三即为授课时间,若遇节假日授课时间则择期进行。每次授课时间在1h左右。授课老师根据培训计划表的课程内容搜集资料、查阅相关的文献,准备课件,进行试演讲。每月在授课前两周授课老师将授课内容及电子试卷以演示文稿(PPT)、Word形式上传至群文件,大家利用2周的业余时间,围绕学习目标及电子试题先行预习。

4.3视频授课时间、地点的选择

进行授课老师或者是接受培训的护士,无论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无论是南京本地还是异地;无论是休假中,还是工作的休息间隙;无论是跟家人、还是在跟朋友在一起;无论是在带孩子还是在做美容、养身保健;在Wifi全面覆盖的现代化社会,只需要有传播媒介、保证网络通畅的情况下,即可随时、随地接受课程培训。4.3视频授课授课当日,授课老师提前5min~10min进入“科室学习园地”群,先点击右下方“+”,再点击“视频聊天”进行试音,接受培训的各能级护士逐个“签到”,点击“语音”加入视频学习,授课者在视频授课的过程中,若群成员遇到任何问题如授课者声音低的情况,群成员在不中断、不干扰授课者授课的情况下,可通过文字输入,显示对话框的形式进行信息交流,授课老师在视频的左下角的对话框内,可见培训者提出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高音量;如遇到接受培训者就传播媒介不兼容导致课件无法打开、视频无法加入、掉线、而授课者不便于中断课程时,其他培训者则可在不影响听课的情况下,通过对话框进行援助、解答,如课件打不开时,有的护士建议安装WPS、有的护士建议安装Office办公软件,还有的护士则建议使用苹果手机自带的“keynote”打开文档。当我们在接受培训加入视频后,只要不退出QQ程序,可在桌面上操作任意软件而不影响授课及听课,譬如需要点击WPS查看课件内容、需要截图留取影音资料时,均不会影响授课及听课的中断。当授课结束时,群成员需要发表意见或者讨论时,只需要点击“语音”和“视频”即可进行“面对面”交流,每次可容纳4人进行“面对面”式的讨论,其余人员可通过对话框进行讨论,讨论内容所有成员均可见。讨论毕换下一轮成员讨论,授课结束后大家点击“视频聊天”结束。

4.4考核

授课结束后授课者将打印好的试卷分发给相应能级的护士,1周内将试卷收回,批阅得出成绩后统分,算出均分,将试卷归档于科室《护理教学与培训》台账中。

5讨论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把信息技术引进临床护理教学,不仅有利于加强临床教学的时代性、竞争性和开拓性,也有助于在学习过程中利用信息处理能力完成临床技能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7]。我科自2017年1月开展QQ视频教学后实现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各能级护士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较以往有了提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科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各能级护士制作PPT的能力及言语沟通能力均有提高,实现了自我价值。对于科内19名护士进行此次课程安排及培训方式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较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因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急诊工作常杂乱无序,许多知识点如上报流程,或因时隔较远或因刚培训结束消化较慢,等到用的时候记忆模糊或者不清,纸质台账太多,一楼二楼查阅不方便时可以直接点击群文件,从分类中找出相关内容,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各类学习资料、各种培训课件都可在群内交流讨论,实现了学习资源交互共享。加之学习资料既有文本形式,还有护理活动场景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格式与形式的交流与传输,以及讨论互动,吸引大家参与其中,提高了群员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ChengSF,KuoCL,LinKC,etal.Developmentandpreliminarytestingofaselfratinginstrumenttomeasureselfdirectedlearningabilityofnursingstudents[J].IntJNursStud,2010,47(9):11521158.

[2]何汶霞,邓海艳,黄红玉.QQ群辅助教学平台对本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J].中国循证护理,2016,1(2):2830.

[3]梁耀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精神科远程视频教学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145146.

[4]李春艳.“博客+QQ群”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13,30(5):6264.

[5]张平,吕炜.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网络自媒体使用及交互行为调查[J].护理研究,2014,28(10):29782980.

篇10

【摘要】  目的 调查与分析上海市静安区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模型研究。方法 整群选取孕期8~40周为入组对象,采用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srs(社会支持自评量表)、scs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孕期女性的心理健康受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直接影响,同时心理健康又通过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等因素间接影响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和应对方式消极因素。结论 孕期的心理健康保健是优生优育重要保障之一,城市孕期保健工作应加强孕期家庭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减少应对方式的消极因素是促进孕期女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妊娠妇女;心理健康;结构方程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model of the pregnant female’s mental health, ssr, scs in shanghai jing’an. methods we randomly chose the pregnant women from 8 weeks to 40 weeks as the samples, and we used the scl-90, ssrs,scsq as the tools.results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had been influenced directly by ssr and scs, meanwhile indirectly influenced the ssrs’s use and scsq’s negative factors.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regnant female. to enhance the family and social support meanwhile reduce the scsq’s negative factors are the effective approaches.

[key words] pregnant female;mental health;sem

妊娠被认为是一个提示性的可预见事件,是向成熟化、成人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女性的人生发展的重大生活事件[1]。由于内环境及外在生活环境等的改变,妊娠也可能成为一种危机,妊娠经常导致状态失衡,产生焦虑、抑郁情绪[2]。有报道显示:孕妇心理状态与孕妇处世表现、情绪控制、流产史、与父母关系、对分娩心理准备、家庭角色认同因素等有关,其中与父母关系不和,对分娩心理准备不充分,恐惧紧张及疑虑是影响孕妇心理状态主要的因素[3]。因此本研究探求影响怀孕女性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以及相互的关系,为今后加强妊娠妇女心理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数据,并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在静安区妇幼保健所怀孕建卡的孕期8~40周的妊娠女性为入组对象,由经过调查培训的妇幼医生以及精神科医生,进行现场发放、指导、填写、回收并核查。本调查为2007年7月-2010年7月于本妇幼保健所建卡、就诊和随访的孕期女性,随机整群抽取3200份问卷,有效问卷3167份,问卷有效率98.97%。

1.2 调查工具

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工具主要包括:(1)孕妇基本情况调查表:为孕妇的基本人口学及孕期资料。(2)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90个条目,包括10个症状因子,采用五级评分(1~5):1=没有,2=很轻,3=中等,4=偏重,5=严重。根据各因子分高低来评估心理健康水平,评分越高说明身心症状越重,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统计指标为总均分及各症状因子分。(3)社会支持自评量表:该工具由18个条目组成。记分根据受试者回答的“没有”记0分,“有时”记1分,“经常”记2分,累计。最后若总分>26分,可视为异常。分值越高,越说明其社会支持越缺乏,本量表特别强调在孕期期间的社会支持作用[4]。

1.3 统计学处理

本调查采用epi.data 3.0进行建库、数据录入,采用spss for windows 16.0,amos5.0统计软件对本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调查共3167名妊娠女性,孕期平均为12.89±10.89周;年龄20~47岁,平均为30.45±10.96岁。

2.2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2.2.1 模型假设

本研究设定的结构方程模型见图1,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作为外生潜变量,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作为内生潜变量,显变量躯体化、强迫等作为心理健康的外生标志,显变量主观、客观和利用度作为社会支持的内生潜变量的内生标志,显变量消极、积极作为内生潜变量应对方式的内生标志。

为进一步了解孕期女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因子关联性,探索心理健康水平与孕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本研究采用amos5.0统计分析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modeling缩写为sem)验证本研究中的模型假设。图1 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模型假设

2.2.2 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模型评价

依据相关研究假设,对图1的模型假设进行了初步的检验[5]。主要以卡方值(χ2)、自由度(df),拟合优度(goodness-of-fit index, gfi),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增量拟和指数( incremental fit in-dex, ifi)以及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mean squared residua,l rmsea)作为评定模型拟合度的修正指标。一般而言,gfi、ifi、cfi在0. 90以上,rmsea值小于0. 1表示好的拟合,低于0. 05表示非常好的拟合。采用斜方差结构模型的极大似然法对假设结构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经修正调整后模型中,χ2=511.102,χ2/df=3.932,p<0. 000,各修正指标gfi、ifi、cfi等似然指数均大于0. 90,rmsea=0. 078,为可接受模型。修正模型的拟合指数,其标准化路径图及各因素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见图2。

由模型可见(图2)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与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素皆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孕期人际敏感直接影响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效应值:0.75,p=0.000),孕期抑郁、焦虑直接影响应对的消极方式(效应值:0.77,0.69,p=0.000);孕期社会支持直接受主观(心理感受)和社会支持利用度的因素影响(效应值:0.67,0.78,p=0.000);孕期女性应对方式直接受应对的消极和积极因素的影响(效应值:-0.37,0.63,p=0.000);孕期心理健康又直接受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效应值:0.32,0.28,p=0.000)。心理健康通过抑郁因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效应值:(-0.77)×(-0.39)=0.3003,p=0.000;心理健康通过焦虑因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效应值:(-0.69)×(-0.39)=0.2691,p=0.000;心理健康通过人际敏感因素对社会支持利用度有负性间接影响:效应值:(-0.75)×0.78=-0.585,p=0.000。图2 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模型关系

3 讨论与建议

3.1 孕期女性多因素关系要求新的社会支持模式

本次调查研究孕期女性心理健康直接受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与原假设模型还是有不同的。孕期女性的客观社会支持因素并未进入方程模型,即可看出较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或组织、团体的交际等所获得的程度,个体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的影响。同时心理健康又通过人际敏感(即人际敏感的孕期女性获得社会支持力度更差)间接影响社会支持利用度。现代医学要求新的医学服务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的服务模式,强调以人为本,要从单纯的医疗处理到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全面支持。因此本研究干预也着重针对性地使用了孕期支持性心理咨询方式,给予孕期女性更多的主观情感支持和共情。

3.2 孕期心理健康间接影响社会支持与应对

近些年上海市出台的妇幼保健工作计划中均提到加强孕产妇的心理保健,要求各医院设立孕妇学校,上课内容均有这方面的内容宣教,但只是进行医学知识宣传、集中授课这种传统的教育手段,讲授内容多为营养保健以及胎教、心理基本知识等方面知识,缺乏对孕期如何进行心理调节的具体指导并没有对抑郁和焦虑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也没有对教育结果进行评估,无法知道这种方法是否有效,以及能够对孕妇起到什么切实的帮助。 根据本次调查研究,从本组资料可看出,初孕妇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怖情绪和躯体不适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负性情绪,这与蒋玉卉等[5]报告的资料相符,心理健康通过抑郁因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通过焦虑因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通过人际敏感因素对社会支持利用度有负性间接影响,即孕期心理健康水平越差孕期社会支持利用度和应对方式越差,从而会增加孕期女性生理和情绪不适的风险。据德国调查资料显示[6],由于孕妇紧张、恐惧而分娩的畸形儿是德国统一前的10倍。斯托特对1300名儿童及家庭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妊娠期间彼此反目、口角频繁的孕妇,心理压力大,所生孩子在躯体和精神上出现缺陷概率大。余展飞等[7]指出,孕期过度紧张、恐惧、悲伤等情绪,可使血管痉挛,肾血流量减少,影响母体内分泌和胎儿血液循环,证实恐惧不安使血中出现硫苯二酸衍生物,从而影响胎儿发育。李慕军等[8]认为:高水平的焦虑和抑郁与脐带绕颈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有些研究报道表明,分娩前有焦虑、抑郁的表现,其产科合并症发病较高[9],产妇的精神状态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是影响分娩的四个重要原因之一[10],最终导致宫缩紊乱或乏力,致产程延长,造成难产[11]。因此积极应用孕妇学校与心理支持(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相结合,探索积极缓解孕期女性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有效干预模式。国内朱丽丽[12]、李岩等[13]学者都在各自的研究报告对心理健康干预及孕妇学校的心理辅导进行了效果评估,结果都得到了支持性结果。

孕期的心理健康保健是优生优育重要保障之一,城市孕期保健工作加强孕期家庭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减少应对方式的消极因素是促进孕期女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工作环境不同,来自家庭经济及工作压力、婆媳关系、对新生儿性别的期盼、分娩后经济、社交能力以及孕产妇自身性格的内在、外在表现等因素均可导致孕产妇负性情绪的产生,孕妇学校的普及应用,为广大孕妇提供了优生优育、自我监护、孕期营养等知识培训,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孕期心理的压力,但由于其缺乏针对性,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孕产妇的个体心理需求,从而减轻其困扰。为此,运用心理指导联合孕妇心理放松操来探讨积极的综合干预对改善产后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积极应用孕妇学校与心理支持(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相结合,探索积极缓解孕期女性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有效干预模式,结果都得到了支持性结果。

【参考文献】

   1 白克镇,李宗恒,陈冬寓.临床孕妇心理卫生状态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1):20.

2 栾荣生,罗小辉,奚祖庆,等.生活事件及其影响因素的人群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15.

3 袁浓根,赵苗青.孕妇产前心理状况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82.

4 张明因.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6

5 邱浩政,林碧芳.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与应用.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

6 蒋玉卉,方润领,郎海燕.180例初孕妇女心理状况调查.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434-435.

7 华嘉增.妇女保健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5.

8 余展飞.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65.

9 李慕军,冯启明,陈悦,等.脐带绕颈孕妇的焦虑抑郁病例对照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4):528-529.

10 徐俊冕,严和骎,吴文源.医学心理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10-211.

篇1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model of the pregnant female’s mental health, SSR, SCS in Shanghai Jing’an. Methods We randomly chose the pregnant women from 8 weeks to 40 weeks as the samples, and we used the SCL-90, SSRS,SCSQ as the tools.Results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had been influenced directly by SSR and SCS, meanwhile indirectly influenced the SSRS’s use and SCSQ’s negative factors.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regnant female. To enhance the family and social support meanwhile reduce the SCSQ’s negative factors are the effective approaches.

[Key words] pregnant female;mental health;SEM

妊娠被认为是一个提示性的可预见事件,是向成熟化、成人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女性的人生发展的重大生活事件[1]。由于内环境及外在生活环境等的改变,妊娠也可能成为一种危机,妊娠经常导致状态失衡,产生焦虑、抑郁情绪[2]。有报道显示:孕妇心理状态与孕妇处世表现、情绪控制、流产史、与父母关系、对分娩心理准备、家庭角色认同因素等有关,其中与父母关系不和,对分娩心理准备不充分,恐惧紧张及疑虑是影响孕妇心理状态主要的因素[3]。因此本研究探求影响怀孕女性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以及相互的关系,为今后加强妊娠妇女心理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数据,并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在静安区妇幼保健所怀孕建卡的孕期8~40周的妊娠女性为入组对象,由经过调查培训的妇幼医生以及精神科医生,进行现场发放、指导、填写、回收并核查。本调查为2007年7月-2010年7月于本妇幼保健所建卡、就诊和随访的孕期女性,随机整群抽取3200份问卷,有效问卷3167份,问卷有效率98.97%。

1.2 调查工具

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工具主要包括:(1)孕妇基本情况调查表:为孕妇的基本人口学及孕期资料。(2)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90个条目,包括10个症状因子,采用五级评分(1~5):1=没有,2=很轻,3=中等,4=偏重,5=严重。根据各因子分高低来评估心理健康水平,评分越高说明身心症状越重,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统计指标为总均分及各症状因子分。(3)社会支持自评量表:该工具由18个条目组成。记分根据受试者回答的“没有”记0分,“有时”记1分,“经常”记2分,累计。最后若总分>26分,可视为异常。分值越高,越说明其社会支持越缺乏,本量表特别强调在孕期期间的社会支持作用[4]。

1.3 统计学处理

本调查采用Epi.Data 3.0进行建库、数据录入,采用SPSS For Windows 16.0,AMOS5.0统计软件对本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调查共3167名妊娠女性,孕期平均为12.89±10.89周;年龄20~47岁,平均为30.45±10.96岁。

2.2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2.2.1 模型假设

本研究设定的结构方程模型见图1,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作为外生潜变量,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作为内生潜变量,显变量躯体化、强迫等作为心理健康的外生标志,显变量主观、客观和利用度作为社会支持的内生潜变量的内生标志,显变量消极、积极作为内生潜变量应对方式的内生标志。

为进一步了解孕期女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因子关联性,探索心理健康水平与孕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本研究采用Amos5.0统计分析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modeling缩写为SEM)验证本研究中的模型假设。图1 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模型假设

2.2.2 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模型评价

依据相关研究假设,对图1的模型假设进行了初步的检验[5]。主要以卡方值(χ2)、自由度(df),拟合优度(goodness-of-fit index, GFI),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增量拟和指数( incremental fit in-dex, IFI)以及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mean squared residua,l RMSEA)作为评定模型拟合度的修正指标。一般而言,GFI、IFI、CFI在0. 90以上,RMSEA值小于0. 1表示好的拟合,低于0. 05表示非常好的拟合。采用斜方差结构模型的极大似然法对假设结构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经修正调整后模型中,χ2=511.102,χ2/df=3.932,P

由模型可见(图2)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与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素皆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孕期人际敏感直接影响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效应值:0.75,P=0.000),孕期抑郁、焦虑直接影响应对的消极方式(效应值:0.77,0.69,P=0.000);孕期社会支持直接受主观(心理感受)和社会支持利用度的因素影响(效应值:0.67,0.78,P=0.000);孕期女性应对方式直接受应对的消极和积极因素的影响(效应值:-0.37,0.63,P=0.000);孕期心理健康又直接受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效应值:0.32,0.28,P=0.000)。心理健康通过抑郁因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效应值:(-0.77)×(-0.39)=0.3003,P=0.000;心理健康通过焦虑因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效应值:(-0.69)×(-0.39)=0.2691,P=0.000;心理健康通过人际敏感因素对社会支持利用度有负性间接影响:效应值:(-0.75)×0.78=-0.585,P=0.000。图2 孕期女性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模型关系

3 讨论与建议

3.1 孕期女性多因素关系要求新的社会支持模式

本次调查研究孕期女性心理健康直接受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与原假设模型还是有不同的。孕期女性的客观社会支持因素并未进入方程模型,即可看出较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或组织、团体的交际等所获得的程度,个体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的影响。同时心理健康又通过人际敏感(即人际敏感的孕期女性获得社会支持力度更差)间接影响社会支持利用度。现代医学要求新的医学服务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的服务模式,强调以人为本,要从单纯的医疗处理到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全面支持。因此本研究干预也着重针对性地使用了孕期支持性心理咨询方式,给予孕期女性更多的主观情感支持和共情。

转贴于

3.2 孕期心理健康间接影响社会支持与应对

近些年上海市出台的妇幼保健工作计划中均提到加强孕产妇的心理保健,要求各医院设立孕妇学校,上课内容均有这方面的内容宣教,但只是进行医学知识宣传、集中授课这种传统的教育手段,讲授内容多为营养保健以及胎教、心理基本知识等方面知识,缺乏对孕期如何进行心理调节的具体指导并没有对抑郁和焦虑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也没有对教育结果进行评估,无法知道这种方法是否有效,以及能够对孕妇起到什么切实的帮助。 根据本次调查研究,从本组资料可看出,初孕妇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怖情绪和躯体不适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负性情绪,这与蒋玉卉等[5]报告的资料相符,心理健康通过抑郁因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通过焦虑因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通过人际敏感因素对社会支持利用度有负性间接影响,即孕期心理健康水平越差孕期社会支持利用度和应对方式越差,从而会增加孕期女性生理和情绪不适的风险。据德国调查资料显示[6],由于孕妇紧张、恐惧而分娩的畸形儿是德国统一前的10倍。斯托特对1300名儿童及家庭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妊娠期间彼此反目、口角频繁的孕妇,心理压力大,所生孩子在躯体和精神上出现缺陷概率大。余展飞等[7]指出,孕期过度紧张、恐惧、悲伤等情绪,可使血管痉挛,肾血流量减少,影响母体内分泌和胎儿血液循环,证实恐惧不安使血中出现硫苯二酸衍生物,从而影响胎儿发育。李慕军等[8]认为:高水平的焦虑和抑郁与脐带绕颈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有些研究报道表明,分娩前有焦虑、抑郁的表现,其产科合并症发病较高[9],产妇的精神状态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是影响分娩的四个重要原因之一[10],最终导致宫缩紊乱或乏力,致产程延长,造成难产[11]。因此积极应用孕妇学校与心理支持(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相结合,探索积极缓解孕期女性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有效干预模式。国内朱丽丽[12]、李岩等[13]学者都在各自的研究报告对心理健康干预及孕妇学校的心理辅导进行了效果评估,结果都得到了支持性结果。

孕期的心理健康保健是优生优育重要保障之一,城市孕期保健工作加强孕期家庭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减少应对方式的消极因素是促进孕期女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工作环境不同,来自家庭经济及工作压力、婆媳关系、对新生儿性别的期盼、分娩后经济、社交能力以及孕产妇自身性格的内在、外在表现等因素均可导致孕产妇负性情绪的产生,孕妇学校的普及应用,为广大孕妇提供了优生优育、自我监护、孕期营养等知识培训,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孕期心理的压力,但由于其缺乏针对性,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孕产妇的个体心理需求,从而减轻其困扰。为此,运用心理指导联合孕妇心理放松操来探讨积极的综合干预对改善产后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积极应用孕妇学校与心理支持(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相结合,探索积极缓解孕期女性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有效干预模式,结果都得到了支持性结果。

参考文献

1 白克镇,李宗恒,陈冬寓.临床孕妇心理卫生状态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1):20.

2 栾荣生,罗小辉,奚祖庆,等.生活事件及其影响因素的人群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15.

3 袁浓根,赵苗青.孕妇产前心理状况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82.

4 张明因.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6

5 邱浩政,林碧芳.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与应用.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

6 蒋玉卉,方润领,郎海燕.180例初孕妇女心理状况调查.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434-435.

7 华嘉增.妇女保健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5.

8 余展飞.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65.

9 李慕军,冯启明,陈悦,等.脐带绕颈孕妇的焦虑抑郁病例对照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4):528-529.

10 徐俊冕,严和骎,吴文源.医学心理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10-211.

11 陈华,王雅珍,郑营,等.孕妇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2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