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校企合作辅导员

校企合作辅导员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23 08:00:2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校企合作辅导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校企合作辅导员

篇1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093-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重任的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兴起,职业院校的规模迅速扩张,但是经济形势的迅速变化、多元文化的冲击、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良莠不齐的学生素质都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2006年由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群体必须采取新对策以适应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政治辅导员作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肩负着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面临当前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出现的诸多新问题,以及青年学生个性变化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必须更新观念,正视社会大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冲击,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教育规律,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途径。

一、坚持不懈学习,善于总结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面临着外界社会经济大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作为教育对象的90后大学生群体涌现出的新特点的双重挑战,这就要求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群体,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学习新知识,研究新形势,形成广博的知识面,完善知识体系;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尤其是掌握计算机技术,比如运用微博互动,QQ群、论坛等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主动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不断增强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新思路、新方法,善于分析研究,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的学生工作专家。

二、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承认学生的个性,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积极性、创造性,支持学生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他们自由、平等的参与机会,通过启发和诱导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有效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能动性,让他们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针对不同个体提供差异化的教育指导服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需求继而达到从自我管理到自我发展。

三、工作方式从灌输为主转向实践倡导为主,单一式说教为主转向情感式沟通为主

灌输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以往辅导员学生工作的主要工作方式,但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化,面对各种价值观、思潮的影响,以往的口号式灌输非但不能起到理想作用,反而可能会引起大学生们的反感。而实践就是让学生们在自己的体验中,到现实中,去了解实际的生活,认识最真实的国情。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另外,在以往日常工作中,辅导员们与大学生的沟通主要采取单一式说教为主的方法,这种单向枯燥的说教面对高校里的“新人类”,作用十分有限,而且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情绪逆反,吸引不了他们的兴趣,因此,应从说教转向情感式沟通为主的教育方式。新的沟通方式,符合青年群体的接受能力,能有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走进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总之,新时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有新的发展,改变以往模式,以实践式倡导和情感式沟通为主。

四、咨询服务工作要从单项式转向多层次辅助为主

咨询服务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心理咨询和就业辅导。在这项工作中,辅导员不能单单停留在上几节课、开几次会,粗放、大面积的讲述,更要多层次地开展,增加具有创新性的咨询内容和形式,如采用素质拓展、团队游戏、案例分析、专家座谈等方式多层次对学生开展咨询辅导,让学生真正受益,使咨询工作落到实处,增加实效。

五、从学校层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保障制度、激励制度

首先,高职院校的领导,要认识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具体工作中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体制,健全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管理考核制度,按照按劳计酬、适度倾斜的原则,建立辅导员工作奖励机制。切实提高辅导员的待遇。另外,要指导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找准自己发展的方向,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培养和出现。

参考文献 :

[1]贾书果,王占勇,杜倩.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J].河南教育: 高教.2013,(06):80-81.

[2]龚伟.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13,(02):48-49.

[3]宋殿娇.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挑战和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上旬.2013,(07):16-17.

[4]朱芳转.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和认识[J].文教资料.2013,(10):107-108.

篇2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1)思想个性独立,抗挫折能力不强。90后的大学生性格张扬,热情开放,敢于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由于社会生活质量的总体提高,他们拥有着比70、80后更加优越的物质条件,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由于他们中的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对于他们的期望也特别高,而这些期望和要求往往超过他们的承受能力。由于经历挫折比较少,他们中的大部分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弱,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产生一些极端、悲观的想法。

(2)注重实际,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比较淡薄。由于90后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娇惯多了,往往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他们不关心周围的人、身边的事,缺乏责任感,因此在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团队意识淡薄。他们不愿意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缺乏和周围同学主动交流的意识,无法从集体生活中感到关心和帮助,因此在团队生活中就显得比较尴尬。

(3)生活过度依赖父母,叛逆情况表现明显。90后的一代在家里既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关心又有父母的疼爱,因此容易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而一旦他们进入大学在宿舍中过集体生活时,由于缺乏独立生活的技能、及和宿舍成员团结合作的能力,往往会和舍友产生冲突和矛盾。而由于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互联网,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从小就开始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思想上容易产生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对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往往不愿意主动接纳,叛逆性较强。

2 新生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1)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由于90后的大学生都有着较强的个性,如果只采用一种模式来教育管理他们,那么就不能很好地引导他们个性的发展,也不符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因此在教育管理学生的时候要采用分类教育管理的模式,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做也可以提高管理学生的效率,也有利于维护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对于我们不认同的一些行为和性格,不要直接地批评和指责,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去进行引导,要正确对待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一些差别。

(2)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性格上的锻炼与培养。作为90后大学生的辅导员,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老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点,要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工作当中去。辅导员不应该以一名监督和管理者的身份出现,不要强迫学生去接受一些硬性的内容。要让他们主动融入到大学的管理和学习当中去,做好自己的主人。

(3)从学生心理出发,提高管理的艺术性。90后大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特点上的特殊性,因此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学习、生活、交友等各方面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作为新生辅导员,一定要注重管理的艺术性,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劝导。不要一味地和他们讲纪律讲规范,这样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要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要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现在高校中的学生会、学生社团、艺术团等组织就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模式。在一些学生骨干和学生积极分子的带领下,学生当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和化解。但同时也要注意对于一些原则性、纪律性的问题辅导员必须要严格把握,不能降低对于学生的要求。

3 新生辅导员针对大一新生要做的几项重点工作

(1)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新生进入大学校园以后,辅导员要及时阅读新生档案,要对学生档案中学生的姓名、曾参与的社会工作、家庭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果辅导员在走宿舍的过程中可以叫出学生的姓名,以及说出学生家庭的一些基本情况,学生会感觉很亲切,对于辅导员的认同感也会增加,这对于辅导员今后工作的开展是十分有利的。同时在阅读档案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单亲等特殊群体学生,辅导员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对这些学生可以多一些关心与帮助。

(2)全面、系统地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使新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和融入大学生活。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进入大学以后的第一堂课,在这个课堂上,新生会对大学生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一个全面、系统性的新生入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课程中应该要包括,党团教育、安全教育、教学管理教育、学生手册教育、专业介绍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入学教育的学习可以让新生在刚开学就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尽快从思想上完成自己角色的转变,同时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规划以后增强自身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让这些90后的大学生认识到: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3)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现在的大学生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飞信、微信、微博,他们平时更愿意花时间在这些平台上和别人进行交流。作为新生辅导员你可能会发现,刚入学的新生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更愿意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来寻找解决的途径。一方面可以做到及时,快捷地收集学生当中的信息,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也便于辅导员进行思想的引导,把学生关注的焦点从网络游戏、娱乐新闻等休闲类的信息转移到时政热点及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如何更好地在大学生活中获得成长等方面来。

(4)采用多种途径,加强与新生家长的交流联系。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家长往往都会陪同学生到学校报道,这个时候新生辅导员可以将自己的名片发给家长,便于以后家长可以联系上辅导员。同时在新生报到的时候,由于大部分家长都会到场,可以在当天安排召开一场家长座谈会,将本专业的情况向家长进行介绍,使家长对于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有一个大致了解,也让家长对于学校更放心。在沟通时要注意全面介绍学生在校的综合情况,也可以将重点放在学习成绩方面,同时也要征求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来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新生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改变。新生辅导员必须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提高,采用更先进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来帮助新生完成刚进入校园时的角色转变,帮助他们在学校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白宏亮.新时期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方法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6:97-98.

篇3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128-01

1 对校企合作成果的认可差异

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而言,包括课程、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合作使培养的人才紧跟市场需求,通过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人才培养符合职业人培养逻辑,课程教学理念跟上了时代需求,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了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内涵得到提升,教学资源得到更新,学院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方面均得到了积极促进。

从政府引导角度,高职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规律。而这一规律在现阶段体现为办学主体的变革。避免职业教育成为本科教育的翻版,同时也深化了职业教育职业性的特征。对企业而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双证课程”的开发等;而以“订单班”为标志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则更偏重于企业角度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校企双方共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保证教学内容符合职业岗位需求,在企业人力需求上得到了满足。在保证实习实训条件、教学资源共享基础上,企业能驱动人才培养规格最大化地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对学生而言,由于有了更好的求职机会,通过适应工作需求的岗位知识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职业人的素养,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就业。这一多赢局面目前的尴尬在于,一方面学校存在过于依赖政府对企业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性的推动,另一方面企业依赖学校加强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适用”。同时学生依赖于学校完全符合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和预定的工作岗位提供。而政府则依赖于将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共同纳入到职业教育的框架中,保证双方达成服务于人才培养的一致。

这些矛盾因出发于不同的利益追求,实际减弱了校企合作的成果。在教学目标上,培养“适用”人才,还是“有用”人才存在争议;在就业竞争力上,学生满足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人才的规格,与高学历人才存在差异;在企业人力资源追求上,岗位适应性与廉价劳动力存在矛盾;在政府引导层面,无论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规格乃至企业需求都不是单一部门能够决定的。

2 如何理解政府角色

政府引导始终与其职能定位相关,政府的职能应通过法律得到明确和恰当的界定,同时拥有民主和透明的决策程序。在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启动的示范建设计划尽管起到了高职改革的积极作用,但在政策上,作为政府引导的政策毕竟不同于由高职院校自发而形成的需求,对此,“外源性的政策借鉴在执行中应保持政策变迁时必要的内部连贯性和继承性,重视对政策学习借鉴中的动机与实效进行评估监控,防患政策执行中目标与中心任务的偏离现象”。

有论文分析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之间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规则资源等多个方面,最后显示“目前,学校所能获得的校企合作方面的经费支持主要来源于中央的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企业获得的校企合作方面的财政和税收优惠基本没有”。

由于政府掌握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众多资源,而校企合作从改革办学主体的层面需要企业的介入,这一行为本身必然会带来利益驱动这一重要问题。如果市场上没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供企业使用,企业对培养符合自身岗位需求的职业人将存在明显的投资冲动。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与当前社会人力资源环境的关系就成了主题。对政府乃至高职院校而言,经常需要探讨的是企业经营利润来自哪里?人在企业中的利润奉献情况如何?

缺少对社会当前人力资源需求现状的分析,进行自上而下一刀切的校企深度融合的改革,往往意味着在政府引导下的从众行为,尽管“浅层次的校企合作会导致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下降,教学成本提高”,对高职院校而言,其主管部门毕竟是政府而不是社会或者企业,在校企合作的惩罚机制未建立以前,深层合作的利益驱动往往还是依靠政府的资金及倾向性政策引导。

3 校企合作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支持

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挑战;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008—02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涵和特点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重身份。面对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辅导员应当明确自身所肩负的任务,努力成为学生们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其次,辅导员要注重对学生的日常管理。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复杂琐碎,基本上可概括为学习、生活和工作三大方面,学习要督促,生活要关心,工作要给予建议并提供培养能力的工作平台。第三,辅导咨询服务。辅导咨询服务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关键,但在工作中经常被忽视。辅导咨询包括生活辅导、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职业生涯辅导等。辅导员工作的创新重点也应侧重于这方面。

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较为凸显。第一,政治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首要任务,因而政治性特点也被当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首要特点。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对学生的政治信仰、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等方面展开全局、细致的辅导,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正确的立场和态度,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强化学生的政治意识。第二,教育性特点。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的帮助和引导归根结底要靠教育来实现,这其中包括了政治、思想、专业、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教育。辅导员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之一,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务。第三,服务性特点。服务理念是辅导员工作中必须坚持的,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辅导员工作的核心价值。辅导员工作要有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身作则,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第四,基层性特点。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就是与学生打交道,学生是高校的基本组成单位。从这一角度讲,辅导员的工作是面向学生的基层工作,这需要辅导员俯下身、接地气,与学生推心置腹,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第一,全球化带来的思想多元化挑战。全球化的趋势是新时期的主要特点,它已经从各个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形成了挑战。全球化的深入带来的是开放、多元的趋势,对于在校学生而言,由于学生们正处在树立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辨别思潮能力有限,极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因而在此种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意义就凸显出来。怎样引导学生去对待、辨别各种思潮,面对多元化的趋势,怎样去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考验辅导员工作的关键因素。

第二,市场经济带来的生活多样化挑战。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重视个人的价值,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在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生活方式带来了多样化。高校学生的生活最是容易受到生活多样化的影响和挑战,市场经济衍生出来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极易影响到高校学生的生活。面对物欲强烈、追求享乐这种生活方式多样化的表现,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否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选择积极向上、乐观进步的生活方式,固守道德底线,抵制腐朽享乐、追求物质享受的思想也是考验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因素。

第三,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丰富化挑战。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网络化的日渐普及,对中国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深刻。信息资源对于人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信息资源的泛滥影响人们辨识信息的能力,信息资源反倒会成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阻碍,对人们产生误导作用。对于高校学生而言,这一点的表现尤为明显。高校学生作为青年一代,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接受能力强,而对信息资源的辨识能力弱,导致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出现了不协调。高校辅导员工作必须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形势,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以往的辅导员工作对信息化的作用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一种辅导员工作 “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出现。在新形势下,怎样去处理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况、强化学生信息分辨能力是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挑战。

第四,新时期教育变革带来的形势复杂化挑战。当下,高校教育政策正逐渐发生着变化,这也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直接导致学生数量增多,生源的地域、文化具有多样性,这本身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越来越难管了”是辅导员们经常抱怨的话,难管的背后是教育变革的客观影响。此外,高校辅导员应意识到现今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区别以往学生学习的“高压”态势,形成开放、宽松、自主的学习新形势。刚刚踏入校门的学生对这种新形势思想准备不足,极易产生松懈、怠慢情绪,因而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又一挑战是,自身的辅导员工作必须紧紧契合高校改革的趋势,在实际中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三、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发展趋势

第一,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口号式灌输为主转向实践式倡导为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的首要任务,直接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确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当时政治社会影响,以口号式灌输为主,这在以往的工作中可能会起到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号召作用。但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思想多元化的趋势,面对各种思潮的影响,以往的口号式灌输非但不能起到理想作用,反而可能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因而,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新的发展,改变以往模式,以实践式倡导为主。实践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让学生们在基层、在现实中去了解实际的生活,认识最基层的民情、社情和国情。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加以引导,用现实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二,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要从单一式说教为主转向情感式沟通为主。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与辅导员工作接触的现实必要性。面对复杂繁琐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往主要采取单一式说教为主的方法,往往采取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严父慈母般的管理方式在小范围的工作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受整个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影响,单一的说教往往会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加剧。因而,新时期应转向情感式沟通为主的方式。创新沟通方式,充分利用当下信息技术手段,一方面符合青年群体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出其不意的创新能有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一做法的最大优势就是走进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趋势,这一点尤为重要。

第三,辅导员的咨询服务工作要从单项式教导为主转向多维度辅助为主。咨询服务工作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心理咨询和职业生涯辅导。这一工作要进行多维度辅助,不单单停留在上几节课、开几次会,更重要的是进行开创性的辅助工作,具体可以采用素质拓展、团队游戏、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方式多维度对学生开展咨询辅导,成为其真正的良师益友。

篇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28-02

一、校企合作艰难不前的主要原因

1.高职院校“魅力”不够,难以成为“意中人”。首先,由于历史原因,很多高职院校自身办学实力仍然较弱,对企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由于双师型教师缺乏、设备陈旧、专业核心实践不足等问题,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其次,从当前人才供求市场情况看,就业状况仍处于买方市场,用人成本较低,企业有较多的挑选余地。再次,受高职院校教学任务重、科研能力弱等问题的制约,不能满足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相关需求。总之当前高职院校自身“魅力”不够强,难以成为企业的“意中人”。

2.企业顾虑重重,不愿成为“追求者”。首先,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以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然而高职院校作为事业性教育单位,为企业提供直接经济利益的能力非常有限,企业出于追求经济的本性,使得校企合作中企业天生动力不足。其次,校企合作中企业投入成本较高。在校企合作,特别是工科类专业,设备场地等投入性高,还要在实习时以挑选师傅带徒弟等相关方式指导学生学习,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投入大,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再次,校企合作中企业承担风险也较大。一方面由于学生生产经验少、不熟悉操作规程,难以保证产品质量,还易发生工伤事故,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和难度;再者学生的跳槽现象普遍,稳定性差。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现实让不少企业觉得校企合作是个“负担”,使其不愿主动成为“追求者”。

3.政府定位不准,没有发挥主体责任。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的高效运行,都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顶层设计和有效干预,因此搞好校企合作同样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强力主导,需要国家财政等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需要政府发挥主体责任,进行顶层设计。一方面高职院校、合作企业分别属于不同行业,不同的主管部门,需要政府相关专业部门与教育、经济、财政、税务和劳动等部门协调沟通;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促进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但地方政府配套措施不够,很多都是原则性、指导性政策,难以落地。再次,没有统一规划和发展目标。当前的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滞后、层次不深、成本较高、效果不佳等问题。虽然各地校企合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多数都是以高职院校为主导的浅层次低水平的重复。主要是因为政府游离于校企合作之外,政府的职能缺位致使未能真正建立起校企合作运行的机制。

二、确立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顶层设计、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

1.各级政府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统筹管理、督导考核校企合作工作。要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的体制机制,就必须成立从上到下的各级校企合作政府管理部门,明确赋予其职权,使其具有完善的功能、明确的责任和较高的权威,统筹管理督导。首先在国家层面,出台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功能、职责等统一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学校、企业各自权力和义务及配套相关规定。其次,各省一级政府安排教育、财政、税务和人力资源等部门联合成立组成校企合作领导机构,统筹制订全省校企合作规划、配套政策、管理督导考核方案,指导、督导、考核、奖惩各院校及各地方政府校企合作完成情况。同样,各地方政府也要成立由教育、财政、税务和人力资源等部门组成的相关机构,具体制订本地区高校的校企合作规划、配套政策、督导考核方案等。真正建立起从上到下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出台、督导校企合作优惠政策的落地,统筹校企双方优势资源,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

2.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特色,协调统一制订区域校企合作规划。各地市级校企合作管理部门,结合本辖区产业特色、高校专业实力等相关资源制定本辖区的校企合作区域规划。(1)在区域内合理梳理各院校的专业结,鼓励特色院校建设,形成各院校特色专业和专业特色。(2)在区域支柱企业、主要行业寻求与学院重点特色专业相适应的合作企业,形成以重点院校优势专业为龙头的校企合作示范效应。整合资源,分工协作,取长补短,统一规划。这样既有利于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的提升,也有利用整合区域办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区域支柱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经济技术支撑和人力资源保障。(3)兼顾沿海、省会城市等发达地区的各种资源,根据高职院校各自学生就业及专业特色适度布局,有利吸收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及先进理念。

3.发挥政府的主体责任,在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区域支柱行业重点企业间进行优势资源整合,主导示范。地方政府校企合作管理部门应结合区域重点经济特色,以促进重点经济发展,促进重点企业技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在高职院校对口专业及相关院系,对双方进行优势资源整合。发展混合所有制,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主导示范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发展。(1)重点寻找特色、重点、支柱企业,分析校企合作的切入点,确定部分车间、部门进行实质性校企合作;政府校企合作管理部门主导,成立相关合作领导、管理机构、运行组织机构及保障机制,以形成服务区域经济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2)双方可保持原有资产不变,增加新的职能;也可分割各自部分资产和资源联合成立合作学院或新的股份公司。在全新的体制机制下充分赋予其新的功能,形成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这样有利用充分利用企业设备、技术等资源,带动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直接服务区域经济重点环节,同时也促进学院特色的形成,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4.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及时兑现、考核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为激发校企合作动力,保障其规范运作,提高合作质量,就必须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合理补偿校企合作中企业的成本,及兑现相关优惠政策。首先政府应不断完善现有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考核制度。以工科学生实习这例,企业担心的就是学生安全,为有效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政府可将学生实习实训纳入到《劳动法》保护范围,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可与企业员工同等对待。其次合理补偿校企合作成本,及时兑现相关校企合作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合作动力,形成利益驱动机制。调动企业积极性,让企业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真正实现双主体育人体制机制的建立。应特别重视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合理正向补偿机制的建立,建立起政府购买企业培训服务为主的系统优惠政策。从发达国家和我国没海地区成功经验来看,政府制定并实施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正向补偿和奖励政策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即采取必要的经济措施来激励企业。

总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以区域范围内企业为主进行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主导地支柱产业资源重组示示范合作,健全管理督导考核及相关补偿制度,及时兑现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实现现有资源的最佳有效配置,形成高效、和谐的运行体制机制,满足校企合作各方合理的利益诉求,形成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形成政、校、企三方统筹联动,政府主导、校企双主体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深层次、紧密性、长期性的校企合作格局,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新华社,2010-07-29.

篇6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也不断加深,社会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也随之急剧增加。在此大背景下,近15年来民办高校也得以迅速发展,截止2012年底全国已有700多所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三百多所),在校学生人数达500多万人次。由于我国的高考制度以及相关的政策,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无论从生源质量上还是从国家政策支持经费上都很难和公办高校相比较。辅导员是民办高校工作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成效。因此,新时期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民办高校的组织文化体制下不断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举措。

一、新时期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类高校都投入了很大精力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辅导员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仍然面临不理想的状况,民办高校辅导员政治、经济待遇明显处于学校底层,辅导员的自我成就感普遍较低。另外,民办高校辅导员职责不明,他们除了负责学生的事物管理以外,还承担了相关的招生、教务等本因该不是他们承担的工作。这些都是民办高校辅导员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导致新时期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一)民办高校对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聘用期限短

当前,民办高校对辅导员多采用临时聘用制度,这样势必造成了辅导员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时间不会长久。辅导员大多选择考研、考博或者跳槽,很多的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考上了硕士、博士或者转入到新的工作岗位,学校不得不一次次重新招聘新的辅导员,这就导致了民办高校的辅导员把辅导员工作当成是一种临时性职业的现象的产生。

(二)经验欠缺,工作芜杂繁复

随着社会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民办高校也不断地扩大招生的规模。当招生规模扩大,学生素质、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出现大学生质量良莠不齐的状况,这就必然使得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加剧。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多半是由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的老师担任,他们大多由学生直接走上辅导员工作岗位,普遍缺乏工作经验。经验欠缺使得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芜杂繁复,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长期以往,不少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厌恶感。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工作超负荷大、角色模糊、社会支持度不高、职业发展前景模式、自我效能感低是辅导员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综观所有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我们都能发现:工作负荷过重——体验到工作过量与职业倦怠产生存在高相关” [1]

(三)工作环境质量不尽人意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民办高校中63%的辅导员认为其办公坏境不尽人意。这显然跟新时期民办高校建设的时间短有关。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史比较短,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为老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有20%的辅导员认为办公室的设备配备不齐全,导致很难较高效率地完成相关的教学实务。剩下的17%的人勉强适应学校的工作环境[2] 。这项调查基本反映了为节约成本新时期民办高校在办公环境与办公设备上投资的力度还不足的现象,这样势必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状态,从而不利于辅导员积极性的提高。

三、提高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工作制度

民办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行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辅导员选拔、考核、评价机制,明确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厘清辅导员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关系,避免让辅导员承担他们不应该承担的工作的现象发生,使辅导员能安安心心做好本职工作。

(二)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合新时期、新形势的需要

在新时期,民办高校的辅导员要注重个人品质、情操的培养,按照“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德”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在修炼个人的品质同时,还需要学习广博的人文学科知识,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文学、影视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在指导和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起来,适应新时期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充分满足辅导员对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需求,辅导员工作同样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发展自我,实现自身价值。”[3]辅导员居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线,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生活都应该有全面的了解。但新时期民办不少辅导员认为自我实现、尊重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这样自然也就很容易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作为民办高校的管理者,要切实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经济待遇,优化辅导员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积极主动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充分满足他们对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7

二、“驻站式”辅导员在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在顶岗实习教育管理体系中,“驻站式”辅导员起着核心的作用,不同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辅导员、班主任,应当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角色。第一,学生实习安全的督查员。引发顶岗实习意外伤害的原因不外乎是,学生专业能力欠缺引起的操作失误;企业机械设备、建筑设施存在故障或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学生心理或生活问题未能及时沟通解决;学校或实习管理不善等[3]。“驻站式”辅导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安全督查工作,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实习安全,增强安全意识,确保实习期间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二,学生综合信息的搜集员。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地点较为分散,涉及教育管理的内容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驻站式”辅导员应当尽可能地深入现场,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学生的各种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三,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导员。顶岗实习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又是职业素养的培育过程。“驻站式”辅导员要注重加强学生思想疏导工作,及时与企业沟通学生的想法,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身份向企业员工身份的本质转变。“驻站式”辅导员要做顶岗实习学生的德育指导老师、生活指导老师和心理指导老师。第四,学生实习效果的考核员。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和考核,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控制和考核,实行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制度。“驻站式”辅导员作为学校派驻学生实习现场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应当积极参与所负责学生的实习考核,提升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尽快转换角色的速度和成效。第五,校企合作育人的联络员。顶岗实习是当前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体现。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一线具体工作岗位上实现“从做中学”的目标。“驻站式”辅导员在这一过程中直接与企业打交道,要及时与企业导师沟通,熟悉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建议学校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篇8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于一身,在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社会不断发展及教育体制深入变革的今天,本科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了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随着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各专业中的推广和应用,学院逐步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主要目标、以教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为主要途径,以打造技术型人才为主要培养方式。因此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中的普及推广

1、近年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中极为推广,改变了过去学院式的教育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生在教学实践、企业参观及顶岗实习中切身感受所学知识对实际工作的重要作用,了解就业岗位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促使学生主动加强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在工作初期,对企业的认识不够,不能完成角色的转变,无法适应新岗位的工作。因此校园和企业之间文化的互动,有利于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可以让本科生在毕业之前,就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切身体会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同时增强自身的团队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自己今后的就业做出明确的发展规划。

2、企业的良好文化和氛围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职业品格素质的养成具有深远意义。职业实践、企业文化的陶冶和深入企业之后进行的角色转换是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不可缺少的途径。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水准的要求,对员工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方面的考核,也都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学生,引领学生不断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

1、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学院式教育相比,教育形式与方法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教育者由教师与企业导师交替担任、教育环境由校园与企业交替承担、学生同时具有了员工身份…复杂的人际关系取代过去单纯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因此单独依靠过去学校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活动无法适应新条件下学生的管理。

2、学生心理辅导工作难度加大

学校和企业是完全不同的社会机构,学校以育人为主要目标,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生产劳动、严格的企业管理等使学生难以适应,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增多,使学生心理辅导工作难度加大。

其一、角色认同的混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到学校的关爱,享有充分的自由,同学关系简单透明,很少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而新型的培养模式,企业般的严格考核和管理之中,学生的自由受到很大约束,当超出学生心理负荷度时,从而引发人际冲突,给管理带来混乱。

其二、学生就业焦虑心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的发展潜力,造成他们相对较弱的适应性和就业的有限性。

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

针对目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遭遇的难题,结合新形式发展需要,高校辅导员工作需要树立新的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思路,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实现学生管理工作效果的最优化。

1、采取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加强学生日常管理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工作不是通过简单的谈话聊天就能达到目的,由于教育环境的变化,很多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因为学生的时间、人数原因无法开展,任务无法执行。因而,要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针对特殊专业,辅导员可以与学生一起参加实训、定期到不同的实训单位走访、通过网络定期跟踪等方式了解学生情况,解决学生思想、心理问题;也可与企业定期合作开展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校企双方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学生既练技能,又学做人。

2、创建与企业文化相通的优秀校园文化

篇9

国家《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对老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创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不断发展变革的经济社会对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的创业方针政策,各高校要大力支持学生创业,弘扬创业精神。

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的意义

1. 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有利于学生素养的养成

企业效益、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学生职业素养等的同步兼顾,企业文化在学校创业教育中的渗透必不可少。高职院校的“以就业为导向”,结合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适应企业文化的思想道德素质,将企业文化的技能和素质融合,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要求学生在校培养创业意识,利用企业文化的需求塑造自我,形成与企业需求一致的素质和习惯,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快适应未来职业的需求,并更受企业欢迎。

2. 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有利于校企双方的深入融合

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事实上是一种校企合作的方式,这属于一种新的合作方式,因为以往校企合作的方式是实训和实习,学生对企业发展目标和要求等不理解,所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不符合企业发展要求,而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可以深化校企合作的深度,使得企业和学校共同受益。

3. 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有利于高职院校学制特色的形成

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意识薄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自然肤浅阶段,引入企业文化先进理念,有利于突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特色,优化教学体系,实现专业和就业的无缝融合。

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的途径建议

1.教育队伍方面的建议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需要提高教育队伍的师资力量水平,而其中“双师型”是教育队伍水平提高的关键,而且需要转变专职辅导员的教育观念,为企业文化应用到学生创业教育当中,创造有利的教育条件。当前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将企业文化应用到学生创业教育当中,但教育队伍的现实水平无法满足实际教育需求,因此我们需要针对存在的教育队伍建设问题,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打造教育队伍。

(1) “双师型”教育队伍打造。

所谓的“双师型”教育队伍,指的是执教的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师资格,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水平,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对思想教育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之一。作为教育事业的引领者,以“双师型”为理念的教师培养准则,将从教师资格和专业技能水平双重视角,塑造既有教师资格,又能进行创业教育与指导等专业技能的教师。譬如思想教育的辅导员,学校在招聘的时候,除了需要综合考虑其思想教育专业水平,还需要考察他们对创业形式、职业指导是否了解,以便进行专业方面的沟通和指导,也就是说,无论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如何,都需要在就职之后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学校可采取定期培训进修的方式,引导辅导员学习创业理论等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双师型“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来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协调专职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专职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了发挥专职辅导员在教育当中的作用,学校需要对专职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协调,稳定辅导员队伍,并构建有利于辅导员相关工作开展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学生思想教育的连续性特征,从聘任、职称、待遇方面,完善保障辅导员的制度,譬如提高辅导员待遇和重视辅导员工作成果,引导辅导员进行职业的规划,增强他们在学校工作中的归属感。除此之外,学校对辅导员的工作任务,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尤其是在将企业文化应用到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以后,要尽量删减事务性的工作内容,缓解辅导员的岗位压力,一方面学校要明确辅导员在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的岗位职责,为了提高企业文化在创业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在规划岗位工作时,建立企业文化在工作中应用效果的考核机制,另一方面设计辅导员规范学生行为,要求以“企业文化”作为衡量标杆之一,围绕学生学习与工作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就业的有效指导。在机制方面,学校辅导员只有同时兼顾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以及学校将辅导员的工作与报酬、职位等挂钩,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评价和反馈工作效果,才能够让辅导员看到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教育工作的方式。辅导员薪酬待遇的适当调整,是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关键,尤其是企业文化与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相融合之后,辅导员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复杂,更需要将各方面的资源进行适当调动。

2.教学模式方面的建议

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是社会全面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的必要要求,鉴于高职院校在学生创业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存在的教学模式问题,我们需要站在学校实际和学生本体的角度,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面对存在的现实性教学问题,并采取积极的管理措施,为企业文化应用于思想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1)突出教育的“能力本位”。

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是以学生职业素养提高为基本目的,要求将课堂的创业教育与实际工作中接触的企业文化相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结合能力,同步提高学生求职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属于现代教育制度背景下的新型学习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所提到的“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应该充分理解学校创业教育对企业文化应用的必要性,让学生以创业就业作为学习的目标。在实践教学当中,以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以正确的理论导向,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的实际工作活动,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品行修养水平。在学校学习期间,学生在学习创业理论的同时,还要求强化职业道德,学会主动追求人生信念和参与人际交往,不断在学习当中磨练个人意志,根据专业设置定位职业目标,以全面突出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能力本位”。

(2)突出个性的培养。

篇10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举办高等教育已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2009年6月,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验收。学院立足江门,依托珠三角城市群,探索“政校企一体,专业与岗位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积极探索以工学交替、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学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坚持对学生开展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教育、劳动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具有职业意识、创业意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院于2012年与江门格兰达硕数控有限公司签约共建产学研基地,将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人力资源共享、科研、技术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培养高端的数控加工和数控装备技术人才,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并首推格兰达硕数控订单班,参加订单式培养的学生将获得企业提供的良好就业机会和“倍增制造伙伴项目”的创业机会。

校企合作订单班办学模式在传统的课堂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提早走出校园,进入企业培养和就业,能直接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实践专业知识和锻炼职业能力。学生管理工作在这种办学模式下将发生很大变化。企业的师傅成为了教育的主体,取代学院里的专任教师和实训教师;学生成为了具有双重身份的教育客体,一方面还是在校学生,另一方面又成为了企业的员工;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企业也将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一部分,等等。因此,校企合作订单班将引起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变化,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身财产安全、突发危机事件等。为能使学院能有效应对格兰达硕数控订单班学生管理工作未知的新情况,确保该项目能持之以恒,笔者认为学院应该多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构建新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方法。

1 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构建

1.1 管理工作机制

校企合作订单班要求校企双方除了参与教学和实训环节以外,更需要参与到学生的思政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职业行为教育等方面。所以必须构建一个全员参与的育人体系,要求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和江门格兰达硕数控有限公司总经理挂帅,学生工作处处长和系书记组织计划,辅导员、班主任、江门格兰达硕数控有限公司的兼职辅导员具体落实工作。要求如下:

(1)职责分明。学院要负责招收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订单班,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程教育、专业课教育,做好校内实训课的组织管理工作;江门格兰达硕数控有限公司则提供和创造相对应的生产场所和条件,使学生能受到企业文化教育、职业素质和能力训练和岗位技术培养;

(2)管理制度实施。学院和江门格兰达硕数控有限公司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建立联系制度使学校和企业长期稳定合作,最终实现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建立安全教育制度确保学生在实习中具有安全意识,发生事故时懂得处理;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实习指导,为校企合作进一步打下基础;建立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和实习考核制度等,使学生虽然在企业实习工作,依然能受到学院的管理。

1.2 管理工作形式

(1)实习指导教师走进学生实训课堂,多走访格兰达硕数控订单班的学生,善于利用网络对订单班的学生定期全方位了解实习情况,把学生思想上或心理上的小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2)辅导员除对工作岗位指导外,还要多与公司的兼职辅导员联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实训实习中,想办法使学生能成人成才。(3)公司的兼职辅导员要专门负责管理好学生,多做企业文化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方面的宣传,使学生不但技能高而且素质高。

1.3 管理工作方法

(1)实践教育法。通过实践,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学生的思想感受丰富,体会到实践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确立健康的劳动目标。兼职辅导员通过实践教育法,能了解到学生实践劳动之后的真情实感,能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2)预防教育法。观察并发现在学生当中有可能发生或未来会发生的问题与行动偏向,通过事前教育,提早解决思想问题或制止将要发生的不良行为,把影响订单班顺利开展的不良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实习指导教师或兼职辅导员工运用预防教育法时,不需要对所有学生、每件大小事情都进行判断和分析,只需把关键人和关键时机抓住,有重点地进行预防,确保意外不发生,使工作顺利完成。(3)改造自我法。在开展实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我进行深度剖析,从而达到提升思想觉悟和职业素养的教育自我的方法。兼职辅导员应该在实习过程中加强学生自我控制、自我律己和自我反省三方面的教育。(4)目标鼓励法。兼职辅导员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帮助每一位实习生设置和树立目标,鼓励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在使用目标鼓励法时要注意到各个对象的实际情况。比方说道德品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就应把一定的道德目标作为其目标;而学习或工作动力不足的学生,就应用事业目标使其发展;社会责任感不强的,就用社会政治目标对其实施激励教育;反之,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我们就应该帮助其确立更高的目标,使其不断提升等。

1.4 管理工作内容

实行校企合作订单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需要适时调整。对学生进行道德文明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有更加完善的人格素质和科学的基层观念。学院现在的学生构成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在自理能力和艰苦奋斗精神上相对比较欠缺,有些学生甚至会好逸恶劳。这些表现看起来似乎是小事,但不加以教育和改正,将会影响其日后成长过程中人格的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企业生产、管理和建设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在实习时多安排学生从最基层做起,使他们静下心来接受基层的锻炼。在校企合作订单班中必须把道德文明教育与生产实践实习相结合,加强吃苦耐劳方面的教育,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做好吃苦的准备,磨炼品质和意志,提高职业素养。

为使学生有更加完善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要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使之能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对接。每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表明,就业单位对学生的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视。但是,很多毕业生社会经验比较缺乏,独立完成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不懂得团队合作。所以校企合作订单班对于职业素质教育方面首先做好职业关键意识和关键能力教育培养,关键意识包括: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关键能力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还要邀请公司的管理人对学生以讲座、座谈方式进行教育,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做经验交流,现身说法。

参考文献

篇11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可知国家对高职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的重视,也要求高职院校工作者组织好、管理好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然而,高职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问题,给辅导员管理工作提出新课题。

一、高职学生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实习分散,管理难度大。目前用人单位一般不接受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即使现在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单位,招聘的人数也较少,大部分学生还是要靠自己进入社会,通过人才市场等方式找单位实习。因此,职业院校大多数采取分散实习的办法,主要安排大三第一学期后半学期开始实习,学生分布较为分散。分散实习无法保证辅导员发出的信息能够通知到每位同学,辅导员要进行逐一核实是否通知到位,辅导员工作的难度增大。

2. 部分学生不正确认识毕业实习。部分同学刚开始认为毕业实习可以摆脱枯燥的专业知识学习,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之后,学生发现实习单位与自己理想的有较大差距,如:工资较低、工作时间长、轮班制、工作辛苦等。慢慢的,部分学生开始中途换岗、换单位的情况。这种由于换岗、换单位造成的学生流动量为本就困难重重的高职学生毕业实习管理带来了更为严峻的调整。

3. 部分学生自我解放。部分学生进入单位实习之后,以为摆脱了书本、辅导员、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大学生活熬到头了。学生不认真实习,不按时提交学校布置的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等。这导致辅导员要一一查收未提交实习报告或者毕业论文学生名单,并打电话催促学生,避免因学生不按时提交导致学生不能顺利毕业的情况发生。

4. 实习指导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实习指导。担任学生实习指导的教师,多数实习指导教师在学校还担任一定量的教学任务,既要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又要担任校内教学任务,大多数教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导致指导缺乏效果。学生不能得到实习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咨询辅导员怎么办?怎么做毕业实习,辅导员工作量增加。

二、学生毕业实习期间辅导员管理新思路

1. 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法。学生毕业实习前,首先,将每个班级自由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6-8名同学,辅导员在每个小组中挑选1名比较负责任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然后,组织小组长进行组织管理能力培训,落实工作职责和要求。小组长不仅要将辅导员发出的信息通知到自己小组每位同学,还要积极主动关心帮助小组内成员。同时,小组长将小组情况要及时反馈辅导员,让辅导员能随时掌握管理学生的动态。

2. 做好毕业实习动员教育。毕业实习是学生职业生涯的起跑线,要让学生在这一起跑线上做好充足的准备,是毕业实习工作的第一要务。辅导员按照学校要求,协调好学院领导、学生指导教师做好动员教育工作,让学生认识到毕业实习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对毕业实习产生认同感,明确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并结合以往毕业生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向学生提供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毕业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学生从自身的思想上重视毕业实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挑战。

3. 强化学生日常管理。学生在实习期间,辅导员要定期记录并更新学生实习信息,每周更新一次学生的联系方式及实习单位的信息,定期与不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并记录学生的实习情况;定期到实习单位走访,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企业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情况,对实习岗位及条件提供情况;提醒学生撰写毕业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按时提交材料。

4. 强化制度约束,提高安全意识。所谓“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完善学生实习的相关制度,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强调实习期间的重要注意事项,如维护权益、辨别是非能力等。同时,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能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人身安全事故;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竞争压力、人际关系复杂等心理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等等,作为高职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都要反复的提醒和引导,防患于未然。

5. 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实习过程中都是靠自我管理。企业的规章制度能够直接约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这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培养、职业素质的养成、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变,使学生提前明白自己已经是一名单位员工,要明白社会对自身的要求,不断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辅导员要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实习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制定奋斗目标,实现自我提升。

总之,高职学生毕业实习管理本身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辅导员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过硬的技能水平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毕业实习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素养,顺利完成毕业实习。

【参考文献】

[1]李爱军.浅析高职学生校外实习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