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9 17:47: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电视新闻主持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电视新闻节目要想留住观众,主持人应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使观众闻其声知其人,抓住观众的耳朵,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让电视新闻在这信息时代得以生存发展。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特点
精准性。电视新闻主持人的首要语言风格就是精准性,因为新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节目,新闻在播报的过程中要求用直白、简练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精准性应放在第一位。所以新闻主持人在播报具体的新闻节目时首先应把握发音的准确性,这样才能避免因语音问题影响观众对新闻的理解。其次在用词上应用简练、恰当的语言准确地将新闻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表达出来,保证所传播的新闻是准确而真实的。最后,在播报的过程中要注意语句和语段间的衔接,在准确传达内容的同时增加其紧密性。
传播性。新闻节目的特点决定了主持人语言的传播性,因为新闻是信息的载体,主持人在播报的过程中就是将新闻内容与思想传达出去,再现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这就要求主持人在传播的过程中应保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还原新闻事件,提升新闻的价值。
审美性。主持人给新闻赋予生命,能体现新闻的审美性。新闻主持人在播报的过程中是否能在准确传达信息的前提下,给新闻以生命力就是新闻主持人的魅力所在了。只有结合新闻的特点并融入个人的语言风格,才能留住观众,让观众愿意观看,因为观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希望得到美的体验。
生动性。新闻主持人只有将新闻事件以生动的方式重现,才能使新闻变得丰富有趣。因此,新闻主持人只有在遵守语言的规范与准确性下将新闻内容生动地表达,才能将新闻事件错综复杂的关系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不是让观众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昏昏欲睡。
创新性。在信息膨胀的当下,要想留住观众已不是易事,必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因此,主持人在播报的过程中应展现节目的创造性,将新闻节目的形式用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展现出来,并结合时代特点融合一些新词、热词,或结合当地的语言特点或主持人的语言特点来吸引观众。
稳定性。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特点一旦形成,就基本处于稳定的状态。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这种长年累月所形成的语言风格一旦形成就较难改变,甚至会贯穿主持人的整个主持生涯。同时该稳定性的语言特点不仅表现的是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也彰显着主持人的说话魅力,是一个主持人风格形成的标志。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类型
简约型。简约型是指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用非常简练的方式准确地传达新闻的讯息,并且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声音没有很大的起伏,用非常沉稳的姿态来展现新闻内容。这是大多数新闻主持人播报新闻的状态,呈现的是一种沉稳、端庄的姿态,并用字正腔圆的腔调进行播报,以及处变不惊,在任何场合下都不受影响地准确地传达新闻的信息,使得观众能迅速抓住新闻的中心内容,准确接受信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持人大多保持着这种语言风格。
纪实型。纪实型的电视新闻主持人一般出现在纪实类或故事类的节目中,其要点是能保持故事的本来面目,不扭曲故事或事实,准确地传达纪实性内容。这种语言风格一般通俗易懂、质朴,和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并从中传递出一种人文关怀,以娓娓道来的形式转述事件或故事本身。
诙谐幽默型。诙谐幽默型与简约型或纪实型有着巨大的不同,因为简约型与纪实型较为严肃,但诙谐型使得主持人有更多发挥空间,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方式来传达信息。这种语言风格通常出现在各地的地方电视新闻中。主持人能较好地融入当地的语言特色,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语言特点,并能用诙谐搞笑的方式拉近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观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喜欢该新闻主持人,从而喜欢上这档节目。
哲理型。哲理型的语言风格需要新闻主持人自身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准确地把握新闻的脉络。通常这类新闻主持人会以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新闻的深刻内涵展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的深思,让观众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作为这类新闻主持人的代表白岩松,就是在处理新闻的过程中能深入挖掘新闻的内涵,从而发人深省,让观众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动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深入了解新闻背后的深层次内涵。
解说型。解说型的语言风格通常是用干净利落的方式解说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力求不拖泥带水,用自然明快的方式陈述整个事件。这种语言风格比较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能在一定时间内传递大量的信息,并且这种语言风格通常是在第一时间内融入事件当中进行解说,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
亲民型。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是民生新闻节目的重要特色。节目可通过质朴亲民的语言迅速拉近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像是在听自己的朋友拉家常,让观众自然地融入到电视节目当中。
电视新闻主持人应明确新闻类节目的播报特点,在遵循基本的新闻语言风格中,用主持人特有的魅力打动观众,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不仅能接收到有效的信息,还能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得到美的或愉快的享受。但新闻主持人切不可顾此失彼,而应在把握新闻节目准确性的情况下充分展现个人语言魅力,并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形成自己独有的语言风格,高效、生动地传达新闻内容。
(作者单位:宜春广播电视台)
(一)作为在新闻节目中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主持人,我们必须在“转化”上下功夫,这种“转化”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不是简单的“音译”。不同的新闻信息经过我们的“转化”传达给电视观众时,应该是新闻稿件的实质内容,是有生有色的现实生活信息,这不仅要求要认真地完成播音任务,而且一定要研究从文字到主持“转化”过程的实质涵义。所以,新闻播音的规范性是播好新闻的基础,是每一个主持人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的根基。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孙家正曾经指出:“播音是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基本要求,没有标准、规范、准确,任何亲切自然都不会走到正路上去。”老一辈播音艺术家齐越,夏青等,他们从未脱离过播音创作的根基,只有在这个根基之上,才会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花朵;如今,大众期待的是电视新闻主持人的个性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
播音主持风格的规范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互为依托、相互制约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方面。例如:央视每天早晨《朝闻天下》的文静就很受大家欢迎,她语言轻松活泼,犹如身边一个朋友在向你讲述今天发生的新鲜事,她把要传达的新闻信息经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变成了“百姓的新闻”,让大家在早上起来时,轻轻松松地了解了国内外的大情小事。她这种轻松活泼的主持风格丝毫没有违背新闻播音规范性的原则,她的新闻播报,彰显了自己的个性,赋予了新闻鲜活的生命力。规范性与个性最完美的关系在我看来就是达到和谐。“和谐”具体到新闻播音主持,就是要求我们把多种因素有机组合起来,既不杂乱又不单调,既丰富又有秩序。
(二)新闻播音主持的个性与其他节目类型强调的个性是不同的。其他类型节目的主持人发挥个性的空间比较大,主持人在节目里可以以“我”的语气和口吻完成节目,显著的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个体交流;而新闻节目能够表现的自我空间相对较小,发挥成分不多,虽然当今的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有了很大的自由空间,但是电视新闻主持人毕竟归属于新闻节目,所以我们所说的个性发挥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自我个性,我们强调的是栏目个性下的自我个性,个性的发挥要服从、服务于新闻节目和新闻内容。
每个新闻节目都有其特有的栏目形态,比如我所在的秦皇岛电视台的《秦皇岛新闻》、《今日报道》、《新闻吧》等等。这三档新闻节目的形式区别非常大。《秦皇岛新闻》严肃规范多为重大时政类新闻,类似《新闻联播》的味道,要求主持人形象大方得体,语言规范工整,相对可发挥空间比较小;《今日报道》以社会民生类新闻为主,主持人从语言表达上相对口语化,生活化,贴近普通百姓生活;《新闻吧》多为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稀奇事,两位主持人你来我往就事论事即兴评述,体态语及各种表达方式均可出现,把握尺度比较大。由此可以看出,主持人必须根据节目形式、性质、任务,强调节目需要的那一部分自我,淡化或弱化节目不需要的那一部分自我,使主持人与节目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如鱼得水,互为衬托,凸显节目的魅力。又比如,现在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中的《读报》,作为一档读报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定位的大框架下,有充分的自由,他可以在节目中手舞足蹈,可以停顿、喝水,而且对每一条新闻都有两三语点睛评论,使得主持人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充当了百姓知心人的角色,受到公众欢迎。同是新闻类节目,《读报》与《新闻联播》的节目定位就截然不同。这并不是说在现实生活中,《读报》的主持人就如节目中一样活泼,或《新闻联播》中的李瑞英就真的永远严肃。所以,从这种对比中我们能总结出,这些不同的个性化取舍不是主持人的个人所为,而是不同节目定位的独特表现。个性发挥一定要切合节目内容。好的新闻播音主持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能够和新闻内容完美切合的。可见,播音员充满个性的语言方式、主持风格,会使不同类型的新闻内容锦上添花。
一名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需要身兼电视新闻记者和主持人双重身份,同时也担当了两种职业的不同工作职责,两种职业身份是相互结合相互统一共为一体的,其最终目的是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完善电视新闻报道制播手段,丰富电视新闻的报道内容,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的报道质量。
一、应具备的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基本素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主持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工作素养。一是具有良好的电视新闻主持人形象。这并不是简单的指仅仅拥有靓丽的外表,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气度和较高的个人修养,展现在电视屏幕上的主持人形象是保持良好的举止、仪态、神态,随时做到落落大方,端庄、自然、典雅,要朴实、庄重、严谨,能够随时根据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要求合理选择适当的着装、发型等,并适度进行化妆和修饰,表达展现出来的东西要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够准确把握神态和肢体语言的运用,有些时候要学会用表情神态说话,会用眉宇来说话,善于用躯体语言表达准确的信息含义,避免让观众产生反感情绪。二是具有较高的语言组织和逻辑表达能力。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向观众传达语言信息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满足语音标准、吐字清晰的电视新闻主持人基本工作要求,更重要的是具有较高的现场组织语言和口语发挥能力,要时刻注意把握语言的准确度和精准度,要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合理适度的表达自己报道意图,不但要让观众听得清楚看得明白,更要合理运用群众喜欢的表达方式,让观众愿意听、喜欢听,最好能够结合节目需求形成自己的特有的新闻主持风格。在语言词语运用上不可生僻、绕口、晦涩,让人难以听懂。要尽量让观众理解和接受。应该用准确的大众都能够接受的标准口语进行交流。与受众最为贴近。最易于相互沟通,从而达到更好的信息传播效果。三是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一个电视新闻主持人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在电视直播类节目报道过程中。很难预料某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在面对此类问题时,切忌不能临阵慌乱,要具有掌控全局事态发展能力,做到泰然自若,处变不惊,从容面对,运用科学的手段和合理的方式认真加以应对和解决。从而妥善处理突发事件,避免各种重大新闻报道事故发生。四是准确把握情感运用的尺度。在电视新闻播出的过程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合理把握情感的尺度,做到收放自如,张弛适度,切不可过分的煽情,甚至滥用情感难以自制,这样似乎是在提高新闻报道的感染力,但从某方面讲却失去了对电视新闻报道原有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尊重,很可能对报道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应时刻注重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以理性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任何新闻事件报道,立场观点要尽量保持中性,不可偏颇,在报道的过程中切不可放任情感的把握,不能带有个人情感色彩和极端的个人观点。
全媒体时代为电视新闻带来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智能终端设备在互动性、整合性和时效性等方面具备更加显著的优势,并使信息的传递更具时效性,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另外,新媒体还可以有效整合各种信息,把信息传递至智能终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二是,全媒体时代也为电视新闻行业创造了很多的发展机会,这就需要电视新闻的工作人员主动出击,创新节目的理念与内容,提升信息的深度,让节目更具权威性与公信力,从而提升竞争力,在全媒体时代下获得更大的发展。
全媒体时代为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带来的挑战
1.媒介融合不断提升
在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出版领域等不再独立存在,而是逐步统一。在多元互动趋势下,媒体之间融合的速度也逐步加快,人们接收新闻信息的渠道也不再局限于电视新闻。如今,人们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选择相应媒体,有针对性地接收相关新闻信息,这就导致人们对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关注程度降低,从而影响了收视率。
2.播音主持人缺乏特色
目前,各类新媒体先后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尤其是新兴的新闻媒体不仅注重新闻的时效性,而且能够深度解读新闻内容。然而,传统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知识结构较单一,很难同时兼备专业能力、文化内涵和人格魅力。同时,受到电视新闻制作流程的影响,播音主持人的地位更加有局限性。播音主持人缺乏特色,除了可能造成专业边缘化外,还不利于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节目竞争力的提升。
3.媒体话语权发生变化
进入全媒体时代后,对新闻的传播与解读,并不只有新闻工作者,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也会参与新闻信息的制作与传递中,如人们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介,及时自己遇到的新闻事件。由此可见,人们参与新闻传播的意识正不断增强,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的话语权正逐渐被弱化。
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发展新路径
1.尽快转变思想观念
在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中,由于受到制作与传播流程的影响,播音主持工作的独立性较强。在进入全媒体时代后,电视新闻节目除了要传播信息,还要和观众展开互动,虽然有时无法直接与观众对话,但是播音主持人要将隐性互动作用发挥出来,要将人们的心声表达出来,才能与之形成共鸣。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平等地与人们进行交流,让播音主持能够渗透至电视新闻制作与传递的每个环节,从而将播音主持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例如,当出现重大新闻后,播音主持要和新闻采集同时进行,并及时回复互动的信息。同时,还要有全媒体的理念,不断优化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流程,从而将对新闻舆论的领航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2.重视提升业务能力
全媒体带来了更快的信息传播速度,这也要求播音主持人在信息处理上要有更强的业务能力,尤其是新闻类播音主持更要如此。对于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直播内容及现场连线环节都比较多,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能够快速地熟悉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新闻现场的环境氛围,并以最快的速度捕捉声音、图像与相关的人群,进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直播的准备工作。另外,在播报新闻时,要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新闻事件,用口语化的形式来做好现场介绍,同时针对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要进行重点说明。同时,跨界主持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也对播音主持人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现有的播音主持不能尽快提高专业素质、提升文化内涵、扩充眼界视野,那么就很可能会被优秀的跨界主持人超越并代替。
3.加快自身风格创新发展
全媒体环境下,网络视频节目得到飞速的发展,各大视频网站几乎都有自制的网络视频节目,并且也都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如爱奇艺视频网站的《奇葩说》,搜狐视频的《大鹏?N吧?N》等。这既带来了节目的多元发展,也要求播音主持人在自身的风格特征上多元发展,使自己的风格特征与节目本身相得益彰。
当下播音主持人不仅要把握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大势,要接地气了解人们的思想生活,还要能够在节目中把自身的风格充分体现出来。例如,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主持人孟非,起初是做新闻节目的,主持《非诚勿扰》节目后,他逐渐形成了机智幽默、条理清晰、富含正能量的主持风格,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嘉宾能够收放自如,面对不良婚恋价值观的时候也能及时处理,这样在提高了节目知名度的同时也增强了个人的影响力。
4.利用新媒体形式创新发展
一、媒介素养与媒介责任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具有强烈的媒介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在坚持国家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一份对于工作职责强烈的媒介公信力,作为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媒介素养。这种媒介素养是作为媒介的电视在传播新闻内容时主持人应该具有的基本传播新闻信息的能力,能够利用信息的媒介资源进行正确的社会导向的建立,能够借用媒介的良性监督作用,建立起媒体对社会事件的批判作用。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媒介素养是建立在能够正确引导舆论监督,能够借肋媒体表明国家的立场与舆论导向,媒介起着舆论监督的作用,主持人则在媒介的监督中起着“传声筒”的作用,而这个“传声筒”在媒介信息传递中,则要将自己对于职业的特性与职业的敏感性融入到具体的新闻播报工作中,不失一份新闻工作者的责任,特别是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的媒介工作者的责任,要树立好一份媒介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就要将良好的媒介人的形象建立起来,以其正确、客观的对于新闻信息的评价,建立媒体的正确的价值观与舆论引导,完全使电视媒介成为受众可信的媒体,增强媒介的良性传播效果,并协助社会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专业化的知识储备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具有新闻、电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为使自己能够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更要做好一定的知识储备。说节目主持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绝对不为过,特别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更是如此,每天面对数以百条的新闻信息,有国家政治性的、有文化类的、有经济类的、有法制类的、有体育的、有国际的等等,海量的信息下,当然需要新闻节目主持人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学到老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做到的,没有知识的广度,就难以在新闻节目中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客观的评价能力、良性的媒介监督。特别现在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直播的新闻评论节目过程中,更把主持人的知识内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考查了主持人临场应变能力与职业素质,能够在节目有限的分钟内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是需要个人能力的,这种能力的前提就是大量的知识在脑中的加工、分析和处理,从而形成代表着国家和媒体的观点,这也就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后的成效。
三、综合业务整合能力
有人说,中国电视在她成长到不惑之年时,似乎一下子从“春秋时期”进入了“战国时期”,各电视台为了生存,由原来各自相安无事到不断推陈出新、相互争夺有限的观众资源。就电视新闻而言,晚间新闻节目的产生开创了中国电视新闻主持人节目的先河,直接以百姓生活为报道对象的民生新闻,拥有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优势,从而为一个个精品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新闻主持人的现状和要求
(一)渴望“说”而不知如何“说”
从“播新闻”到“主持新闻”,使新闻从共性传播转向了个性传播。无论是“播”新闻还是“说”新闻,都是由广大观众的要求和期盼决定的。
近几年,一些电视台纷纷以社会新闻、民生新闻为切入口,大胆进行制作方式的改革。从记者采写稿件到主持人播报稿件,尽力追求随意、松弛、快捷的风格,一改以往“播”的模式,放下架子去“说”新闻,这对于拓宽节目的内容、拉近观众与电视台之间的距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稿子仍然由记者来写,由编辑把关串联,主持人不过问采、编、串过程,仍是“播”新闻节目的运作方式,主持人“说”的风格其实还是记者写作风格的外化。主持人在节目中没有真正起到灵魂作用,只能在表现风格上追求口语化、随意化。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开办时,主持人的调侃让人们新鲜一阵,一时间,调侃的风格流行各台,似乎晚间新闻主持人都是清一色的侃大山高手。其实新闻节目主持人只有在不断的形象整饬中形成的个性风格,与其自然人格及社会人格融为一体时,新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才能算得上真正有个性,成为一档新闻节目的代名词。
(二)新闻主持人必须成为整档节目的灵魂
从“播新闻”到“主持新闻”并非易事。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播音员被看作为一个集体代表、话语权威,但缺乏开放性和多样性。而新闻主持人是个性化的,不光指声音和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对新闻事件的采编处理,人们欣赏到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等各个层面的观点,个性成了众多信息传播中被观众识别和接受的亮点,如何将国家的政策有机地通过主持人的个性来传播是主持人串联水平的真正体现,它必将成为新闻节目的卖点之一。如凤凰卫视由资深评论员杨锦麟主持的《有报天天读》,充分利用电脑网络,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报刊信息,每周评5个刊的若干封面,每天说一个报纸上的热点。浓缩报道,可以让观众轻松探知社会的最新动向。
现在有些地方台已经开始采用了主持人兼制片人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独立型主持人,制片人可以负责制定报道计划和选题,亲自或派遣记者出去采访,与编辑一起修改稿件,撰写串联词和导语。这样就将主持人意图贯穿整档节目的始终,使主持人意图风格与节目整体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二者脱节。把主持人定位为媒介向大众传播节目中应突出主题的中介人物,以朋友的身份与大众平等交流,以个性化的视角与表达方式主持节目。
(三)主持人还应该注意突出个性化和人格魅力
大众传媒制造了主持人形式,并对每个主持人掌握着生杀大权。它使每个主持人都必须无条件服从于它的传播规则,服务于它的传播活动,主持人的一切都是被大众传媒决定和规划好了的。一般来说,节目主要是以主持人小言论的形式传递“人格化”信息的,主持人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关注层面、情感倾向、思辨能力、性格特点等反映人格内涵、个性特色的东西,展现在受众面前,受众会因为对主持人人格魅力的依赖和喜爱而钟情于其所主持的节目。
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要求
一个出色的新闻主持人要跳出常规思维模式,成为新闻“边缘人”。他除了具有坚定的政治素质,深厚的文化素质,过硬的语言文字功夫和较强的社交能力以外,还应该具有以下特别的素质与能力,能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理论上、宏观上驾驭把握节目。
(一)出色的新闻主持人必须具备过硬的记者素质
“说”新闻的主持人不但要拥有自己的思想,同时还要将这种思想和个性强烈而真实地作用于电视观众。如何使新闻思想不断成熟,主持风格日臻完善?笔者认为首先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才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主持人。作为记者,他们深入社会各个方面,直接感受社会、体验生活、不停地现场出镜,使他们快速组织语言、排除干扰的直播素质得到锤炼,对各种新闻事件做出快速、准确判断处理的能力,使其对众多新闻事件能分清轻重,迅速做出评论。实践证明,主持人广泛参与采编,可以保证节目传播的整体性、灵活性及报道的真切感和权威感。
(二)新闻主持人要善于“说”得精彩
“说”新闻的主持人首先吸引观众的恐怕还应该是有声语言的风格,其次才能谈得上“说”得精彩。他必须具备灵活的整体驾驭能力和针对性很强的交流感,用自己特有的“说话”形态和亲切自然的心态贴近受众。还要求主持人添加必要的背景材料,设计串联词和导语,寻找到每一条消息的“切入点”,同时发表一些恰到火候的小言论;对原本书面语体色彩较强的稿件进行改写,用精炼的、规范的口语“讲述”消息内容。“说”是一种清新洒脱、平和稳健、亲切自然的“说”,是一种将播音员和说话相结合的“讲述”型语态,本质上是口语,但却是规范了的口语,逻辑清晰,态度鲜明,表达明确,同时保留了简练紧凑的消息语体风格,信息的冗余度很小。
三、新闻主持人的人文关怀
(一)奠定好文化的根基
主持人的文化修养、专业知识可以使主持人在受众心中萌生魅力。主持人是以个人身份传播新闻,所以必须展示真我的个人魅力。首先,要有不失个性却又能集大众共性于一身的形象,使受众得到心理上“自家人”般的亲近认可。其次,主持人的言谈举止和形象气质凝聚着社会的公共价值。主持人是这种共同观念与标准的最完美的体现者与维护者,作为新闻主持人他应该对国事、家事、天下事了如指掌,具有不容他人置疑的威望感。新闻本身具有真实性,那么新闻主持人就必须成为新闻的代言人,成为新闻节目的标志。这一点,央视几位成功的新闻评论主持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敬一丹的社会忧患意识始终表现出一种对儿童、对妇女等群体的关爱,“冷面杀手”白岩松在采访、主持中所流露出的独特视角和语言风格让观众十分过瘾,正是有了这些不同风格的主持人,才体现了整个媒体的人文关怀。
(二)人文关怀的实现
1、新闻主持人要努力实现媒介服务意识。电视媒体不光可以快速传递信息,而且可以在这种传递中注入媒体自身的服务意识,主持人应该成为体现服务意识的代表。首先要培养自己敏锐的触角,能够准确地感到受众群体的期望。其二,要对自己的潜质做出准确的判断,你不可能满足所有受众的需求,但应在确定受众期望目标的基础上,敢于自我否定。其三,要不断发展自我,以变应变,不断满足受众新的要求和期望。
2、以“平民视角”报道新闻。从以人为本的报道角度,意味着媒体面前人人平等,传者和受者双方能形成良好的互动传播效果。主持人作为媒体与受众的中介,应该自己动手撰写个性导语、串联词,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准确、敏锐地把握新闻价值、新闻要点,迅速找到受众感兴趣的“切入点”和受众愿意接受的传播方式,使消息清晰明了,引起关注。要让导语、串联词富于个性色彩,并形成相对固定的风格,使之成为主持人本人风格和节目整体风格的一部分,便于受众接受。
3、使新闻处于共同传播状态。电视传播的优势之一在于它的现场性。新闻现场具有丰富的原始信息,主持人如果能介入现场评说,他就与现场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信息场,这个信息场中既包含了新闻事件本身的信息,也融入了主持人的人文关怀,主持人借助新闻信息将自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对观众心理的分析、对新闻信息的科学传播融入现场报道中,主持人说得带劲,观众看得信服。可以说走出演播室,来到现场,已是主持人节目发展的一个趋势。
4、注意共同情感的适度流露。“适度流露”是指情感流露无损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它只是使新闻事实与人走得更近,更为人所接受。凤凰卫视《媒体大拼盘》主播胡一虎“胡氏风格”的新闻播报使其主持的节目产生了强烈的亲和力。胡一虎说,他播新闻的时候从来都是对一个人说话,不是对大众广播。其实,“胡氏风格”是将新闻民生化和多角度化,再配上巧妙的串联与合理有趣的编排顺序,这尤其体现在关乎民生的社会新闻和财经新闻中。除此之外,机智、幽默、随机应变、感动别人也是他的长处。
主持人应在撰写导语、串联词时适当地对受众流露一下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评价,打破以前新闻播音“纯客观”的模式,在受众心中树立一个有血有肉、生动丰的人物形象。出口成章的主持人目前在广播电视界已不再稀罕,但是,能够拨云见日、点石成金的主持人还不多见。主持人的评论不在多,而在于精、准、深,具有穿透力,还能余音绕梁。■
参考文献
1.《电视播音与主持》陈京生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传播学概论》 威尔伯・施接姆、威廉・波特著 新华出版社第227页
3.《也“谈”说新闻》 孙虹 蔚明平 (载《当代电视》2001年第1期)
4.《浅谈凤凰卫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人文关怀》 郑世明(载《现代传播》2002年第1期)
首先,要增加主持人的职能。主持人在节目中不只是一个新闻的传递者,还要策划、编辑,加入幕后团队的讨论,给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并且,主持人除了在棚内录影外,还要参与各项前期与后期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主持人评论新闻时,从参与者的角度看问题,多方面分析。其次,突出主导作用。现在,主持人在主持民生新闻节目时,经常会用直播或与现场连线这两种方式报道新闻,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突况,而主持人有多重的身份,其中包括节目主持人、观众的发言人等,要控制节目的整体节奏,面对突况要有效调度,及时调整。所以,节目要突出主持人的主导地位,以其为主线,提高报道的效率。最后,提高主持人的分析水平。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分析较为短小,采用的是平民化的交流方式,通过自己个性化的分析,不仅可以让观众了解新闻发生的过程,还可以得到最后的结果,对节目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改变主持人的播报方式,有利于增加节目的个性,与其他节目形成差异,实现节目的优化。
二、调整主持人与节目的关系
主持人与节目是唇齿相依的,两者互补,民生新闻节目则是这一关系的最好体现。民生新闻节目之所以可以吸引观众,主要由新闻内容决定,在节目的烘托下,主持人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往往大于新闻本身,通过主持人对新闻的解说,可以提高新闻的整体效果。但这就要求主持人在解说新闻事件时,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不要随意夸大,从而误导观众。当下,很多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常常在评说中加入自己的思想,语言表达过于口语化,感性多于客观,模糊真实的新闻信息,导致新闻误传。因此,民生新闻节目要调整主持人与节目的关系,控制个性化评说在节目中的比重,尊重客观事实,以此作为节目优化的基础。
三、增加主持人的亲和力
主持人在向观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要要提高自身的亲和力,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语言平民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选择的内容大多是与观众生活紧密相关,反映社会真实现象的新闻。因此,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要有别于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形成差异,这会成为节目不易被模仿的特征之一。而主持人亲和力的增加,以及平民化语言的使用,也让观众把主持人作为自己的朋友,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关注观众的身边事。同时,平民化的语言也让主持人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运用“说新闻”的方式,让新闻语言变得简洁、明快,增加亲切感。
四、形成主持人的播报特色
传统新闻节目播放方式比较严谨,有明快的节奏,而民生新闻使用的播放方式和它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民生新闻的新闻稿文字表达非常简洁,有很强的口语感,甚至有些新闻稿只有一些提纲,让主持人有很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另外,民生新闻的题材具有地域性,受众人群更加倾向于本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主持人要形成独有的播报风格,以满足本地观众对新闻的需求。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可以分为事件性现场报道和非事件性现场报道两种。事件性现场报道又可以分为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和一般性事件的现场报道。
所谓“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就是报道者在突发性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对突然发生的事件作出及时的现场报道。由于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有其不可预知性,而且报道现场转瞬即逝,只有报道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很强的应变能力和驾驭报道现场的能力,才能在此类事件的报道过程中为广大电视受众传递出客观准确的信息,才能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化解社会矛盾、疏导公众情绪。
在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中,播音员主持人的作用不可小觑。正因为如此,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在现场报道过程中应该客观冷静、沉着应对。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
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模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中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敏锐性,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牢牢把握舆论导向这个新闻宣传中的“灵魂”,把话筒对准群众、对准基层。多倾听群众意见,客观准确反映社情民意,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发挥好新闻宣传喉舌作用。
2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在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中,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这对于树立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至关重要。因为,电视新闻播音员作为公众形象,其在现场报道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人们产生深刻的影响,爱岗、敬业、真诚、友爱,这些良好的职业道德,会在潜移默化中对电视受众传递出社会正能量。
3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
播音员主持人是否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一次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中非常重要的因素。突发性事件现场报道考验的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功,丰富的知识储备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博览群书、塑造自身魅力,把读书学习当作毕生坚持的行为习惯。试想,如果在现场报道中,播音员主持人张口结舌、东平西凑,那么这样的节目怎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这样的媒体又如何赢得受众的信任呢?
4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播音员主持人在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中,一定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拥有一双发现新闻的眼睛,这样才能将更多的新闻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受众。
5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
突发事件往往让人猝不及防,现场报道又会让人感到急迫而紧张,尤其对于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来讲,恐惧、紧张、焦虑的感受更是不言而喻。因此,在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中,播音员主持人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非常重要。播音员主持人应该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准确的分析判断,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引导公众舆论。
6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有人文关怀精神
播音员主持人在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精神,对当事人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安慰,对于社会公众,则是正确的引导和熏陶。如果在发生地震的灾难现场,当事人正在饱尝失去亲人的悲痛,而播音员主持人却在笑容满面地面对镜头,势必会招致人们的不满甚至愤怒。
7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中,播音员主持人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往往会使新闻报道收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在现场采访中,应做到思维清楚、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发音清楚准确,不产生歧义;注意以情代声、情声交融,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近几年民生新闻得到了快速发展,民生新闻的节目主持人也一改往日“传声筒”似的被动播报新闻,更多的变为了“说新闻”。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新闻类主持人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播报形式变了,但是主持人的角色作用并没有改变。一方面主持人要将新闻正确的播报出去,同时在荧屏上主持人更是代表着媒体的新闻观点,可以说是媒体的具体形象,因此,民生新闻的主持人在节目中对一些具体事件所表现出来的表情、态度甚至是评论语调等一些人文素养尤为重要。
一、当下,民生新闻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
民生新闻因为降低了镜头的视角,贴近群众、生活和实际而满足了受众对知情权与话语权的渴求,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受到观众的喜欢。而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话语表达是依托于新闻内容的,因此我们首先从新闻内容上来看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
内容零碎、避重就轻。内容主要集中于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家长里短,交通事故、邻里纠纷、环境卫生等市井百态的“一地鸡毛”占据了节目的主体部分,而对敏感性的社会热点问题却三缄其口,给人以“顾左右而言他”的失语感,这样的“伪民生”新闻往往会使人们“因为专注于家庭琐事、身边小事、百姓难事而恰恰忽略了自己在整个社会博弈中所处的位置和被忽视的利益”。看似体贴入微,实有“愚民”之嫌。如果长期与社会发展最深刻的变化脱节,在很多重要领域无法承担引导公众舆论的责任,民生新闻将面临沦为边缘的危险。
二、在民生新闻中如何塑造主持人的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在这里可以当做是“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则是由“能力”和“精神”组合而成的。而新闻的本质是客观事实,要求新闻主持人要控制主观的情绪,真实客观的代表媒体去播报新闻。但是每天的新闻是多种多样的,又让人高兴喜悦的也有让人痛惜惋惜的,面多种种事件主持人都要展现出客观僵硬的面部表情吗?这一点,民生新闻的主持人可以借鉴一些访谈类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表达技巧。
例如在某年的两会期间,《新闻会客厅》推出特别节目“小崔会客”,其中一期的节目中,邀请了四位到农村体验生活的MBA和特约嘉宾赵本山,崔永元作为主持人跟他们一起探讨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话题。当然崔永元延续了一贯的幽默风趣、语言准确犀利的主持风格,但当现场连线一位农村村民时崔永元却潸然泪下,但是观众感受到的是这位大牌主持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善良率真的真实一面。
其实,感情丰富也是新闻主持人需要具备的一种素质,只是要在客观真实地播报新闻的基础上要恰如其分的融入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分寸的拿捏表达自己的人文情怀。
(一)要多深入新闻一线
走基层、在基层,提高自身对新闻事件的现场反应能力。近几年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得更多的新闻媒体人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而事实证明,亲身的新闻采访实践对提高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人文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以央视的几位名嘴为例,崔永元、白岩松、水均益在做主持人之前都是媒体记者出身,而现在作为主持人他们也依然活跃在一些新闻一线。王志、董倩,如果没有《新闻调查》中对新闻一线采访的历练,恐怕也难有《面对面》《新闻1+1》中的主持驾驭能力。
(二)突出民生新闻主持人的独特个性,彰显人文色彩
央视主持人柴静,再一次现场直播中,采访某地煤矿塌方压死数名矿工的家属时,家属一提及自己的丈夫便泣不成声,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着直播镜头抽泣起来,久久不能停息。而这时,柴静没有任何的有声语言表达,而是把手轻轻的放在被采访者手上,轻轻的拍了拍。就这一个小小的动作,不仅平息了现场的过于沉闷和尴尬的气氛,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出一个成熟的新闻主持人,或者说是新闻媒体人的一种人文精神。
(三)民生新闻栏目要在客观上策划主持人人文精神的体现。
首先新闻主持人是新闻媒体一种形象的具体化,他们外在的形象包装起着重要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电视新闻节目对于主持人形象包装的定位世界主主持人的形象传达严肃、庄重以及权威的非语言信息,并不涉及亲民性等人文理念。而到了90年代中后期,媒体的外在环境和内部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媒体有高高在上的国家机关到融入市场的定位转变,迫使媒体自身社会定位和自我视角角色的转变,这就在客观上促使媒体越来越从手中的需求心理出发,做到节目的对象化。而新闻节目也是如此,特别是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定位也变为了以大众乐于接受,更加平易近人,更加“接地气”的形象出现,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持人”,而更像是邻家的大哥、自家的小妹,这就拉近了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
三、民生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趋势:民生新闻主持人必将被重新定位
“走转改”活动开展后,特别是十召开以来,当下社会各界都在贯彻和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针对现在电视新闻的发展现状,民生新闻的地位愈受重视,而主持人的环节也必将被媒体重新定位。特别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他需要主持人从更多的角度、方面去策划、塑造自己的人文关怀、节目的人文关怀。
民生类新闻的主持人不再是媒体的传声筒,呆板的被动的去播报新闻,而是要拥有一定的自主性。我国的经济发展决定了当下我们的电视媒体、新闻媒体的娱乐化价值取向,这是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不可避免。但是娱乐不可能成为新闻的主功能,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受众对一些“硬性”的参考消息的需求也必将越来越强烈,我们的民生新闻节目也会发展成为更真实、更迅速、更人文。而民生新闻主持人的重新定位,也将会推动节目的健康发展,向社会传达更多的人文关怀,推动社会价值体系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时代对媒体使命的呼唤,更是媒体人应当担负起的责任。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2-0114-03
电视新闻是电视媒介的传播者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以大众传播信息为目的,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1]。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介的传播者是其所在节目的代言人,更是其节目进程的把握者。观众通过主持人在屏幕上播报新闻稿件、传达信息、评论热点等活动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各类事件,全面、广泛地接受舆论引导。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是以有声语言作为传达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电视节目具有可视性的特点,体态语的参与也必不可少。所以,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恰如其分地运用体态语。
一、体态之用
体态语是利用身体的姿态,即身体姿态、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动作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辅助工具的非语言符号[2]。体态语包括目光语、表情语、手势语和姿态语,其中姿态语又包括坐姿、站姿和走姿。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来说,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上述体态语所包含的每一个部分都有所涉及和体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革。从最初的“播新闻”派生出“说新闻”和“聊新闻”,但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来说无论何种播报方式,就体态语的运用方面不外乎“坐着播”、“站着说”和“走着说”三种形式。在这三种形式中,体态语的运用各有异同。例如:在“坐着播”中主持人体态语的运用主要是以上半身为主的;在“站着说”中主持人除了目光语、表情语和手势语的运用之外,对于站姿体态也有所体现;而对于“走着说”体态语的要求则更多。如果按照体态语运用的多少给这三种播报形式做一个排序的话,一定是“坐着播”
那么,作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不同形式的新闻播报中应如何恰当地运用体态语呢?
二、用之有度
(一)目光语的交流
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来说,无论是“坐着播”、“站着说”还是“走着说”,目光语的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新闻播报的过程中,主持人的目光语要做到:真诚自然。真诚自然就是真实诚恳、不虚伪、不做作。因为主持人面对的交流对象不是冰冷冷的摄像机,而是实实在在的观众,也只有做到真诚自然才能更好的跟受众交流。除了做到这一点之外还要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要“亮”。所谓“亮”就是眼睛要灵动、有光泽,正如我们形容女孩子的眼睛漂亮时会说:“这个女孩子眼睛水汪汪的”。“亮”是与“暗淡”相对的,有的主持人眼睛也很大,很漂亮,但在屏幕上我们看到主持人的眼神却是暗淡无光的,这不免给人一种“眼大无神”的失落感。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之所以造成这种结果是由于主持人过分依赖提词器造成的,提词器的功效是做提示、提醒之用,如果主持人只是一味的盯着提词器,就不免给人一种“死板”、“呆滞”的感觉。
第二要“远”。所谓“远”就是眼神要放的远一些,不能将自己的目光仅仅停留在摄像机上。在有观众在场的综艺晚会的节目主持中,主持人的眼神要一直看到最后一排的观众。对主持人来说,可能看不清楚最后一排观众的模样,但对观众来说,却能真实的感受到这个主持人是否“在跟我交流”。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多是在虚拟演播室中面对摄像机进行的,当面对镜头时,同样要把眼神放的远一些,不仅要把摄像机当做自己的交流对象,更要透过摄像机,感受到所播报内容的一人、一物、一场景、一事件。这样才能更好的跟受众交流,让观众从主持人的目光语中能够感受到“这个主持人在跟我交流”。
第三要“饱满”。所谓“饱满”就是主持人的目光语要丰富、有“东西”、有情感。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播报的过程中与观众的交流不仅仅通过有声语言,也通过眼神传达出来,所以眼神一定要做到饱满,而眼神的饱满恰恰来自于内心情感的饱满。比如著名的新闻主播邱启明在湖南卫视《芦川地震特别直播》的报道中,我们不仅从他沙哑的言语中感受到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执着与坚持,而且从他的眼神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作为一个电视媒介传播者的那份对灾区、灾情的关注和对灾区同胞的深切关怀。这种眼神的饱满,源于内心,是内心情感的真实外化。
(二)表情语的体现
表情语是电视节目主持人面部情绪的表达。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摄像师一般会随播报的样态和形式而给出不同的景别,比如在“坐着播”中一般会给近景和中近景;在“站着说”中一般给的是中近景和全景;而在“走着说”中则是近景、中近景和全景的结合。无论何种形式,观众通过电视屏幕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主持人的整个面部。所以,表情语也是主持人在新闻播报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那么作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怎样运用自己的表情语呢?
一般说来,作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新闻播报中,表情语同样要做到自然真诚。面带微笑能带给观众一种亲和力,更利于拉近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会给观众留下一种好感。当然,表情语也需要根据主持的内容恰当的运用,而并非一味的“微笑”。
在时政类新闻播报时,由于其内容的严肃性,所以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做到在提颧肌的基础上既保持一种严肃、庄重又不失亲切自然的表达。而在民生类新闻中,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平民化”的特点则要求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亲切自然的表现。比如央视主持人柴璐在《国际时讯》中总能带给观众一种亲切感。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跟普通的观众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但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并不能一味的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挂在脸上,这是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养之一。但这并不是说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不需要表情,一个没有任何表情或播读任何稿件都是一副表情的主持人是不会受到观众认可和接受的。
电视新闻节目不同于娱乐节目,所以无论“坐着播”、“站着说”还是“走着说”,对于表情语的运用都不应过度夸张放大,既不能掺杂过多的个人感彩,又不能面对任何稿件都面不改色、心不跳。
(三)手势语的表达
手势语也是构成体态语的一个重要元素,恰当的手势语不仅有助于情感的表现,而且对有声语言的表达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学者将手势语分为:“演示性手势语”、“依附性手势语”、“伴随性手势语”和“示意性手势语”四种类型[3]。在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进行新闻播报的过程中一般运用“伴随性手势语”较多。所谓“伴随性手势语”即手势语的运用是未经过刻意的设计而伴随着有声语言的表达自然的流露,它不同于有些电视节目需要主持人设计符合自己性格特点和节目主持风格的手势语。比如央视综艺节目《非常6+1》的节目主持人——李咏的特定手势,早已家喻户晓成为其节目的特定符号和标志。
一般情况下,在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进行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坐着播”对手势语的运用较少,“站着说”和“走着说”则运用的较多。
在“站着说”的过程中,主持人的双臂可以自然下垂放于身体两侧,也可以双手交叉放置在腹部上方。在手势语运用的过程中,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向上的手势以手不超过肩部为宜;向下的手势,手不低于腹部;双臂向外张开的手势,大臂和身体要保持一定的角度,不能夹的太紧,双手张开的距离也不宜过大,最好保持与肩同宽。
在“走着说”的过程中,主持人手势语的要求与 “站着说”时是一致的,但运用时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走着说”是主持人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有声语言的表达,它要求主持人有声语言与动态的走姿以及手势语三位一体的呈现,这不免就增加了手势语表达的难度。有的主持人“站着说”时手势语可以自然的运用,但在“走着说”时却出现了“不会用”或“不协调”的情形,这就需要主持人在工作之余多加练习。
在运用手势语时,无论是“站着说”还是“走着说”不同的手势语所传递出的意思也是不同的。“乞讨式”的手势语的表现一般是掌心向上自然摊开,结合有声语言的表达给人一种亲近感和平易感,使用者也较易受到别人的尊重;“握拳式”的手势表示一种决心和力量,比如:特别强调、严重警告、坚定不移等;“切掌式”的手势语,有时用单掌,有时双掌平行做刀切状,表现出一种坚定性和强调性;“搓掌式”的手势语表示对某一事情的结局或者某种东西积极期待的、跃跃欲试的积极的手势。
上述几种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主持人手势语,真正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主持人要根据播报的内容自然、灵活的运用。但要注意的是:无论怎么用,都要注意“度”的把握,手势语切忌频繁使用,这样不仅会给观众一种不真实、不沉稳的感觉,甚至还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只有恰当的运用手势语,才能使其真正起到 “画龙点睛”的效果。
(四)姿态语的运用
主持人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常用的姿态语包括:“坐姿”、“站姿”和“走姿”。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不同的新闻播报样态中对这三种体态都有所运用和体现。接下来依然以“坐着播”、“站着说”和“走着说”三种形式进行阐述。
“坐着播”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坐姿基础上进行的新闻播报。以传统的“坐播”形式节目《新闻联播》为例,对于坐姿的正确要求是:挺胸抬头,将整个后背向上拔起,切忌躬胸含背;双肩放松自然打开,切忌短肩缩脖;颈部自然抻长的同时将下颌微微含回;头部放正,双眼平视前方;双手自然搁置在主播台上。
“站着说”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站姿基础上进行的新闻播报。“站着说”较之传统的“坐播”形式感觉要轻松一些,但轻松并不意味着站姿的随意,那么正确的站姿体态应该如何去做?简言之即“直膝绷腿”、“挺胸收腹”、“立颈含颌”。就站姿体态的每一个部位由下至上来说:首先双脚重心要稳,扎实有力地踩在地板上,就像大树的根一样,根基稳重才能更好的支撑上身;女主播多站成“小八字”步或“丁字”步,切忌双腿叉开,在有些“站着说”类的电视新闻节目中,们经常看到一些女主播不经意的叉开双腿,这非常有失女性端庄、优雅的气质,而男主播则在“小八字”步的基础上打开一拳到一拳半的距离,这样可以将男性的稳重、大气展示出来;在双脚站定的基础上,双腿要做到“直膝绷腿”,“直膝”就是将腿部和膝盖伸直,“绷腿”就是将整个腿部的肌肉收紧;臀部也要收紧,做到“提臀收腹”;后背直立上拔,双肩自然打开;颈部立起的同时下颌微含;头部放正,双眼平视前方;双手交叉置于腹部前方或自然下垂,同时结合有声语言的表达做出一些手势。
“走着说”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走姿基础上进行新闻播报的,一般是与“站着说”结合进行呈现的。比如央视新闻节目《世界周刊》的一开始,镜头是跟随着男主播康辉的走姿上场而缓慢移动的,直至主持人站定后画面定格。又如东方卫视新闻节目《东方午新闻》的一开始,也是一个全景的镜头跟随主播的走姿上场而缓缓移动,直至主播站于主播台前方切换至中近景。走姿在站姿体态的基础上更要求注重身体的协调性。走姿出场,“走”得是否协调?边走边说,“走”和“说”是否协调?再加入手势语,整体又是否协调?具体来说,在走姿的过程中,步态要轻盈自如,女性迈步不宜过大;双臂自然放松,既不紧贴裤缝又不刻意甩臂,跟随身体的走动而自然摆动;整个上身要保持跟坐姿和站姿一样的要求,即伸直挺拔,同时还要注意眼神跟镜头的交流。一般情况下,走姿出场的步速相对较快,因为出场亮相要带给观众一种精神饱满的状态;边走边说的过程中则要放慢一些,这是因为走姿要与有声语言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进行手势语的表达,如果速度过快则会带给观众一种过度的“紧迫感”。比如央视新闻节目《新闻直播间——“微聊亚马孙”》主播文静就是在“边走边说”的过程中完成的,在她主持的过程中无论是姿态还是跟有声语言的结合或是手势语的运用都能给观众一种自然舒适的感觉。
图1 “坐着播”——央视新闻主播柴璐
图2 “站着说”——央视新闻主播康辉
图3 “走着说”——央视新闻主播文静
三、结 语
无论是目光语的交流还是表情语的体现,也无论是手势语的表达还是姿态语的运用,都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体态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体态语正是作为一种不可缺失的“语言”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形象。当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只有以真实、准确、自然的体态语表露自己的态度和感情,才能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视听优势,使有声语言信息得到更准确、更有效的传播。因此,深入研究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并揭示其运用的规律,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定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364-01
一、简述电视新闻
要说主播台上的主持人,还得先从电视新闻说起。1994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一书,对电视新闻的解释是:“电视新闻就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多元素的图像、声音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所作的报道。狭义的电视新闻是指消息类新闻。广义的电视新闻是指电视屏幕上各类新闻性节目的总称。”从我国第一个电视台诞生那天起,电视新闻就成为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只要建立有电视台,就一定开办新闻节目。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不但覆盖了所有电视台,而且在时间分布上实现了早、中、晚、夜各个时段,特别有了新闻频道之后,真正做到了观众只要打开电视24小时都能看到新闻。
二、新闻主持人之概念
电视新闻节目经过几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走到今天,这个过程有众多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与之相伴,共同成长。但凡有主持人梦想的,都想坐上主播台的位置。那么新闻主持人概念是什么,作为主持人又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新闻节目主持人,是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负责主持播报和串联新闻节目的窗口人物,是一个公众形象。他是面对电视镜头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形式为手段,其中以有声语言为主,准确清晰流畅,有面对面交流的感觉,他们将国内外新闻信息的文字稿件串联起来通过荧屏和话筒让观众看到和听到的人。他们的综合素质要高,在知识、反应、临场、语言组织、衣着、妆容、体态语上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三、新闻主持人身兼数职
在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是,是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主持人通过荧屏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给人民群众,同时又将群众的心声和诉求转达给上级,从而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对所在媒体的影响也很大,观众可能因为欣赏某个主持人,进而关注某个媒体。同时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对于语言规范的传播作用也不可小觑,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际交往的需求,普通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最基本方式,于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标准的普通话自然而然对观众起到了传播和规范的作用。作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可说是身兼数职,是,是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桥梁,是语言规范的推广者,更是信息的传播者。如今,人们对一个优秀的新闻主持人的评价,不光是能记住他是谁,而是知道他是谁,他说了什么,他所传播出的每一条信息都被大众关注,进而更喜欢他播报的消息和更关注他所在的新闻媒体。
四、类分新闻主持人
近年来“主播”这一称谓在我国电视节目中广泛盛行起来。主播一词在美国的名字是“Anchor”,意为掌握新闻的播报人,即新闻传播的最后一棒;主播在英国的名字是“News Presenter”,即新闻制作人。从主播称谓原创的英文涵义来看,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是指对新闻传播负有掌握和制作职责的人,这个职位都不是单一的新闻播报员。在我国,现有的新闻主持人队伍中也有不少人正在顺应时代的进程,适时的进行着调整和改革。下面将新闻节目主持人做一个类分。
1.消息播报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越来越多的采用直播的形式,主播在新闻报道中,除了解说、口播之外,还要与前方记者保持联络,随时了解新闻现场的动向,采访新闻事件的发展情况,对突发状况作应急处理;有时还要与演播室或场外嘉宾进行交谈,可谓任务重,要求高。
2.栏目主持
新闻性栏目是各台节目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每个新闻性栏目都有一至两名相对稳定的节目主持人。如时政类新闻栏目的主持人,他们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有敏锐的新闻嗅觉,有较深刻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且言辞谨慎。而财经类的新闻栏目主持人,应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势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财经专业知识,且言辞精准。
3.谈话评论
新闻性谈话和评论类主持人,则是从节目形式来界定的。各种新闻性的内容都可以放在谈话这种形式下进行。如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新闻会客厅》等,这类节目的重要元素就是主持人。主持人的成熟个性和独特风格直接影响节目。如曾经王志《面对面》的“质疑”风格,柴静的犀利风格等。新闻性谈话节目主持人既要有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还要有亲和力、感染力,即具有敏锐的眼光、犀利语言,丰富的知识和社会阅历,更要有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观点和见解,以及把控谈话进行的能力。
五、主播特质体现
新闻主持人是各类节目主持人中的一种,看似简单,但却是其中要求最高的。首先,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良好的语言功底是基础,在将文字稿件转换为有声语言时让受众接受到准确清晰,富有感染力和亲切感的信息。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对当今国际国内时事政治有密切的关注和了解,对国内重要政策法规有所知晓,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传达。
此外,新闻主持人必须具有驾驭新闻节目的能力。也就是说,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要能适应新闻节目的任何播出形式,并能在各种形式中均有出色的表现和把控能力。一名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除了具有超强的新闻敏感力,还得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质、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社会阅历。可以说拥有较好的修养、稳定的情绪、良好的状态等都是决定新闻主持人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能否明辨是非,判断新闻价值,在主持和播报过程中准确把握主持的基调、方向,把控语言表达的分寸,保持良好外在形象的重要保证。
每一位新闻主持人都应探索和寻找,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主持。风格的体现应根据所主持的节目性质来定位。主持人的风格个性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外在气质和内在修养以及语言表现出来。不同的新闻节目主持人通过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形成不同的个性化形象,或温文尔雅,或热情活泼,或沉稳持重,或尖锐犀利,每一种特点都有适合的人群,都能够引起观众群体相应的共鸣。
当下,新闻节目越来越快捷,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多样化。因此,谁是优秀的,受欢迎的新闻主持人,其专业水平、政治素质、思想文化素养以及个人综合魅力表现等,便成为检验的标准。
六、新闻主持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