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1 06:05: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医院成本核算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医院成本的概念
成本概念的使用不仅限于企业,其范围还可以扩大到所有可以对象化的资金耗费,成本是取得资财的代价和对象化的费用。医院成本是指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或支出,主要包括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医院成本核算就是将一定时期内医院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加以记录、汇集、计算、分析和评价,按照医疗服务的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计算出医疗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确定一定时期内的医疗服务成本水平,考核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目的及作用
1.医院成本核算的目的
医院强化成本核算,实现高效低耗,是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运用成本核算,并通过成本计划、控制等手段能发现医院在成本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以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能运用责任会计的方法,确定科室责任成本。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要以尽可能低廉的价格吸引病人,通过成本核算,确定医疗服务的真实成本。同时,医院管理层把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机制作为一种日常的管理手段,使得医院的管理水平能更上一个新台阶,为建立现代化的、充满管理理念的、新型的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2.医院成本核算的作用
所谓成本核算管理,对医院而言,就是为保证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诊疗护理工作,实现经济目标预定的经济效益而确定的成本核算过程。具体地说,是根据医院总的规划和发展目标,对医院经营成本进行预测、计划、分解、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以达到用最小的成本开支来获得最佳效益的一整套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和方法。
把成本核算管理运用到医院管理中,不但可有利于降低医院成本,而且对于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它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将技术经济责任制落实到各科室,因为成本核算管理过程中,从经济目标的制定、分解,到经济目标的组织实施、考核,都与落实技术经济责任制的责、权、利密切相关,从定目标、定责任、定权利这一角度来说也是相吻合的。
(2)有利于加强医院的计划管理。为了使医院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加强计划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围绕实现医院总目标,把成本核算管理落实到科室和个人,把医院的全面计划管理落实到实处,成本目标管理是其重要内容和措施。
(3)通过成本目标管理可将过去领导要求职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被动方式,改变为把任务、目标、权限下放到各科室,并与科室利益挂钩的方式,这种鼓励科室加强自我管理的办法可提高每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医院管理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效益为根本,因此,医院管理要树立“目标―效益”统一的观念,并将此贯穿于医院管理全过程中。成本核算管理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三、医院实行成本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
成本最低化又称成本极小化、最低成本点。所谓成本最低化,就是根据成本核算管理的任务,通过分析降低成本的各种因素,制定可能实现的最低成本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使实际管理结果达到最低成本目标。对医院管理来说,追求医院成本最低化必须注意:
(1)必须保证诊疗护理质量;
(2)要以社会效益和技术效益为前提,社会效益第一,其次是经济效益;
(3)从实际出发,注意成本最低化的相对性,各科室部门之间的实际条件不一样,就不能简单要求统一,不能一味追求指标;
(4)立足于探索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潜力;
(5)把握全部影响实现成本最低化的环节,研究和寻求管理方法,包括最佳的操作规程和方法,最佳的医疗协作配合,最佳诊疗护理过程安排,最佳的医用材料采用,最佳的器械设备物资的管理维修,最少的管理费用开支,最少地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纠纷等。
2.全面成本管理原则
要达到成本最低化的目的,必须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即全院、全员、全过程的管理,要从医院、科室、班组各个层次,诊疗、技术、经营、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实现成本管理,通过计划、决策、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方法,计算每个环节劳动消耗,做到医院诊疗护理工作和经营活动全过程都进行成本目标管理。
3.成本核算有效化原则
成本核算核心问题是“有效化”,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产出,要以最少的人力、最省的财力物力来实现全面成本核算的目标任务,因此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原则不仅仅是追求形式,而应立足于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花费的成本都能转化为病人取得的对疾病诊治的成效和质量。
4.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
所谓成本核算科学化,是指要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成本核算管理,运用系统分析理论,针对成本管理的特点,进行目的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整体性分析、集合性分析和环境适应性分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成本目标管理,使医院诊疗护理工作做到技术适宜、经济合适、成本最小、效益最高。
四、医院成本核算的范畴
1.人员经费的支出:
这一部分支出占医院业务支出的比重很大,因而是构成医院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员经费包括:工资、奖金、国家规定的各项津贴补贴、奖金和加班费、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公积金、探亲路费等,这部分支出不论其补偿来源渠道如何,都应全部列入医疗成本进行成本核算。
2.卫生材料支出:医疗服务过程中业务科室消耗的卫生材料费。
3.药品支出:销售药品的成本。
4.固定资产折旧:凡属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的购置费等,这些通过折旧的方式逐渐摊销列入成本。表现为补偿医疗设备、房屋及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磨损和消耗而提取的折旧费。
5.无形资产摊销。
6.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医疗事故支付赔偿金。
7.其他费用支出。即医疗保健服务过程中必要的行政开支,如办公费、差旅费、邮电费、职工培训费等。
按成本概念和范围的规定,医院的下列费用支出不应列入成本:
1.凡属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的购置费等,这些只能通过折旧的方式逐渐摊销列入成本。
2.离退休人员费用,应由上级主管部门补助。
3.医院的集体福利设施支出等不列入成本。
4.有经费来源的科研教学等项目。
5.在各类基金中列支的费用。
6.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支出。
五、医院财务管理全成本核算内容划分(以我院骨科专科医院)
1.将医院科室作以下科室划分:
(1)临床科室:颈椎外科、环骨盆科 综合内科、小儿骨科骨肿瘤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一科、创伤二科、综合外科 手足显微三科、微创脊柱外科 运动医学科、手足显微一科、手足显微二科、康复科、麻醉科、专家、口腔科、急诊科、120急救。
(2)医技科室:放射科、CT 核磁、药剂科、检验科、功能科、放射专家。
(3)医疗辅助科室:住院处 门诊收费、供应室、洗衣房、水电设备科、病案室、门诊部、接诊室、营养部、器械科。
(4)管理科室:党政办公室、宣传科、纪检监察审计科、工会 老干部科、团委、人事科、财务科、质控科、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科、总务科、基建办、保卫科、交流中心、信息科、科研科、教学部。
2.将医院全成本属性作以下属性划分:
固定成本:相对不变的成本叫做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相对为变动的成本叫做变动成本。
直接成本:能直接归集到科室的成本叫做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不能直接归集到科室的成本叫做间接成本。
可控成本:具有可控性的成本。
不可控成本:相对不可控的成本。
六、医院成本核算计算方法
1.直接成本分摊
(1)成本核算首先是各科室直接成本的归集,将各科室直接发生的成本直接计入到该科室;
(2)公摊费用分摊
不能直接计入科室的成本,即公摊成本,根据项目按一定的分摊标准在医院所有科室进行分摊,分摊标准可以采用人员比例或房屋面积进行分摊。
项目内容
水、电、取暖费、污水处理费、燃气费、医疗垃圾处理费。
分摊方法
水费、污水处理费:医疗辅助及行政管理科室按职工人数分摊。临床医疗按职工数加床位数分摊到各科室。
电费:全院科室 按占用面积分摊。
取暖费:使用科室按占用面积分摊。
医疗垃圾处理费:医疗科室均摊。
分摊公式:
2.间接成本分摊
按照四种类型(临床医学,医疗技术,医疗辅助,管理费用)中的三类(医疗技术,医疗辅助,管理费用)分摊到临床医学科室的间接成本以下顺序进行三级分摊,
第一级分摊(管理成本分摊):
将全院管理类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计入管理科室成本和公摊费用分摊部分进行分摊。如院长办公室、财务科等管理类科室
分摊方法:按人员比例或收入比例分摊
例:相关科目成本=科室在职人员数量×全院管理科室相关科目成本/(全院在职人员数量-管理科室人数)
第二级分摊:(医疗辅助成本分摊)
将此类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计入医疗辅助科室成本、公摊费用分摊部分、管理成本分摊部分之和)进行分摊,分摊科室范围:挂号室、住院处、供应室等。
医辅服务职能科室、供应室、洗衣房分摊方法:
使用医院制定的内部服务价格对照参数(或内部服务量),本着谁受益谁担负的原则进行分摊(但不向管理类科室及同类别科室分摊)。
相关科目成本 =受益科室接受服务内部价总量(科室受益总量)× 相关科目成本总量/接受服务内部价总量(全院服务总量)
没有工作量的医辅科室分摊按医技科室、直接医疗科室的人数向下分摊。
第三级分摊(医技科室成本分摊):
将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计入医疗技术科室成本、公摊费用分摊部分、管理成本分摊部分、医疗辅助科室成本分摊部分之和)进行分摊。
1.药剂科成本分摊方法按照使用收入支出配比平衡原则。
2.医疗技术检查科室、手术室分摊方法采用收入支出配比平衡原则。
相关科目成本=各相关科室获取医技收入总量× 相关医技科室相关科目成本总量/相关医技科室总收入。
间接费用分配率=某类(间接费用)发生部门人数/医疗、护理、药剂、制剂部门人数之和×100%。
七、应用现代成本管理理论,加强医院成本核算
1.树立新型的医院成本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氛围
医院各级领导首先要带头更新观念,充分重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医院内部各部门要协调配合,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职能部门要大力营造氛围,正确认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重要性,明确成本核算的目的、意义、概念和内容等。
2.建立有效的内部核算组织结构
在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中,需要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应将现行的经济管理部门与计划财务部门合并成立医院财务管理部,实行院级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实现医院经济核算与经济管理工作的规范、高效、统一。
3.划分核算单元,实行成本核算责任制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可以划分为多个单元,如院级核算、科级核算等,成本核算单元划分得越细,核算出来的成本越准确,越利于控制成本,有利于成本和利润考核。但划分得越细,付出的核算成本也越大,难以取得管理与成本的最佳效益。鉴于医院目前经济管理水平偏低,核算单元不宜在一开始划分得过细,在划分级次的过程中,制定切合实际的单元核算方法。同时实行成本核算责任制。
(1)医院财会部门是医院成本核算的实施机构,在院长或院长委托的主管领导或总会计师的直接领导下,对全院的成本核算进行统一管理,具体负责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对各部门、各科室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消耗定额,健全成本核算的账簿体系,编制成本报表,确保成本数据的真实和完整。
(2)医院成本核算的相关科室(药剂科、设备科、包括总务后勤、管理科室等),要按照财会部门的统一要求,做好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完善包括验收、计量、定额、消耗统计等各项原始记录,并具体负责本部门的成本核算工作。
4.调整核算内容,合理确定医疗服务价格
目前医疗服务是采取按项目定价和收费,每一个病人甚至一项复杂检查或治疗都可因其项目内容的构成不同而使其收费和成本构成不同。如骨科手术的 残端修整术,其收费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负极板回路垫、一次性呼吸过滤器、留置针、一次性注射器、电刀柄、麻醉回路(手)、无损伤缝合线 、一次性使用引流装置等。但其成本如人力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药品、 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等,却不是由各项目成本之和组成,不是所有成本费用都能收费。这种医疗服务项目划分的过细和层次等级的不同,使按医疗项目的成本核算过于复杂和繁琐,收入成本不易配比,导致医疗成本在项目或病种上的不易测算和比较。因此医院应实行成本核算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也要积极为物价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数据,以确定合理医疗服务价格。
5.建立成本管理制度,健全核算管理系统
低耗高效是市场经济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成本核算则是医院实行“低耗高效”目标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立成本管理制度,健全核算管理系统必不可少。因此,首先必须要做好医院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应包括:
(1)清产核资,摸清家底。通过资产清查、价值确认和资金核算等工作,摸清家底,确保成本核算原始资料的真实、完整。
(2)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各医院要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的计量、计价、验收、领退、转移、报废、清查和盘点制度;水、电、气等计量设备的配备应符合成本核算的要求;要制订合理的工时定额和计价、计量标准、保证维修、洗衣、消毒供应等辅助服务费用的合理分配;有齐全的医院基本数据和工作数量统计数据。
(3)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和定额管理制度。
6.正确处理好成本核算中若干关系,确保医院成本核算的可行性
(1)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与医疗服务质量的关系
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出发点是使患者获得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医院不能因开展成本核算管理减少成本而降低医疗服务质量,但也不能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不讲节约成本,要正确理解和认识两者的关系。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
(2)业务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的关系
在医院实行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过程中,医院科室划分为直接成本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直接成本科室为业务科室,一般有收益,间接成本科室没有收益。在成本核算管理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业务科室的成本核算与管理,而忽视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核算与管理,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费用占医院成本支出的很大部分,节约潜力很大。
(3)医疗服务业务量与成本核算管理的关系
医院的成本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变动成本随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因定成本随业务变动成反比例变动。因此,开展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即要节支降耗,同时想办法增加业务量,业务量的增加,也就表示单位固定成本的降低。
(4)科室成本核算与科室经济核算的关系
科室经济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以科室为核算单位,把科室开展业务活动的收入、劳动消耗及劳动成果进行记录,目的在于分析搜集各科室完成的工作量、业务收入、所耗费的成本,正确地计算科室经济效果。只有搞好科室成本核算,才能为科室经济核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与利益分配结合后,涉及医院、科室、职工三者的经济利益。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医院发展与职工福利的关系;正确处理降低成本与服务质量的关系;正确处理增加收入与减轻病人负担的关系。
我国《医院财务制度》于1999年1月施行,该制度实施以来,对于规范公立医院的财务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旧的医院财务制度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成本核算管理等需要,医院迫切需要建立全面的财务制度,真实反映医院财务信息,发挥参谋助手、效益管理及监督职能等作用。新《医院财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对贯彻落实医改精神和相关政策,遵循医改意见及医改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财务制度成本核算的对象和内容
医院成本是指医院经营过程中耗用人力、物资等所涉及到的全部资金成本的总和。成本核算是指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消耗进行系统的预测、控制、核算和分析,提供相关成本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
医院成本核算方法是以科室成本中心为核算对象作为基础,根据成本核算对象不同,成本核算可分为:(1)科室成本核算,即指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以科室为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科室成本的过程。(2)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即以各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配各项支出,计算出各项目成本的过程。(3)病种成本核算,即以病种为核算对象,按一定流程和方法归集相关费用,计算各单项病种成本的过程。(4)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即以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将科室成本进一步分摊到门诊急诊人次、住院床日中,计算出诊次成本、床日成本的过程。
根据成本核算结果,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掌握成本形成和变化情况,控制成本费用支出,提高成本运作效率。同时,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等措施,按照预定的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对成本形成过程中的耗费进行控制,最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旧财务制度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旧《医院财务制度》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对医院医疗成本核算对象、核算范围、核算方法等缺乏统一的、合理的规定,成本核算对象是以传统医疗指标作为计算医疗产出量的核算基准,主要是核算日/床和门诊人次的医疗成本,缺乏对病种成本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这样的医疗成本核算基准不能准确地衡量医疗成本的高低及合理性。同时,又将医疗成本机械地割裂为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造成实践中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不一致、成本信息缺乏可比性和科学性,难以为医院领导决策和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实施医院绩效评价等提供依据。
(二)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医院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医院进行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消耗未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未进行系统的成本预算、控制、核算和分析,缺少科学性和连贯性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缺少监督评价机制,内部控制系统和程序尚未完善。如医院的一些大型医疗机械及设备的购置和基建投资等,未按照控制程序进行充分论证和考核,从而导致购置后的医疗机械及设备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资产和医疗机械及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三)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目前,我国医院管理者普通存在成本管理及成本控制意识薄弱,没有充分认识到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对成本管理仅限于降低成本,没有从整体战略目标及医院外部环境(如采购成本意识)去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成本管理范畴过窄,对非物质成本管理,如人力资源成本、服务成本及环境成本等缺乏成本管理。各科室也存在卫生材料、药品、水电的浪费,资源使用无节制,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等,造成许多浪费。
(四)财务人员素质较低。目前,我国医院财务人员普遍存在素质较低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较差。财务人员素质低,会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造成财务监督、财务预算、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不得力,最后出现资金流失和浪费等严重后果。
三、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医院成本管理及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通过成本核算和管理,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首先,建立医院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实行院长负责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在院长委托主管领导或财务科科长直接领导下,以财务科为中心,由成本核算会计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其次,制定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经济管理,强化成本控制,实行以科室作为成本责任中心计算其成本,建立科室成本、医疗项目成本、病种成本,以及日/床医疗成本和门诊人次医疗成本等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核算的方法,最好是病种DRG的医疗成本核算,这样成本核算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医疗产出量的医疗成本,对于改革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或者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合理补偿医疗消耗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进行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医院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和纠正错误与舞弊,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确保相关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程序。完善医院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促进医院资产安全和完整,以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目标,提高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
医院成本核算是以科室作为成本责任中心计算其成本,因此,加强对科室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对科室购买的医疗机械及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登记,对实际的使用量进行核查,减少和杜绝医疗机械及设备的闲置和浪费现象,财务科要与各科室成本核算数据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加强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同时,医院将成本核算的绩效考核制度应用于科室的绩效考核中,增加医务人员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通过科室的成本核算找出经营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有利于改善经营、为控制成本提供方便。所以,节省成本开支,减少卫生资源浪费,是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加强医院对科室医疗投入及产出管理的重要环节,促使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使人民群众享有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三)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意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想在竞争激烈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节省成本开支,降低成本费用。对贯穿于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消耗进行系统的核算与管理,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成本管理扩展到非物质成本管理,如人力资源成本、服务成本及环境成本等。同时,加强职工的成本意识,成本管理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并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只有医院职工们都具备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主动地降低成本,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具体措施、方法和要求顺利地得到贯彻和执行。
(四)加强成本核算,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新财务制度对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法律法规,还需要有精湛的业务知识,熟练地掌握财务管理的各种软件操作和应用。因此,医院必须加强财务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和相关财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和更新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完善其知识结构,树立明确的成本核算意识,加强对成本核算的管理和控制,明确成本核算对医院财务管理和经济运营的重要性,在医院医疗服务过程中起到财务监督和成本管理作用,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率。同时,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一套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将各科室和医技科室的检查治疗等核算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实现成本核算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及汇总等,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提高成本核算管理质量和效率。
四、结束语
新财务制度实施后,要求医院要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规范的医疗服务价格,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医院必须按照新财务制度的要求执行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控意识,完善医院内部控制机制和成本核算组织体系,通过降低服务成本,节支降耗,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S
参考文献:
1.徐寿森.介绍一种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办法及绩效工资分配方案[J].经济研究导刊,2013,(6):99-101.
2.王东芳.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问题探讨[J].会计师,2013,(7):42.
(一)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 主要包括:
(1)核算流程。医院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主要分为临床诊疗服务项目、综合医疗服务项目、民族及中医服务项目、医技诊疗服务项目、纯手术治疗项目。所有收费项目对应到相应执行科室,成本核算系统按规范流程归集相关执行科室剔除药品及专属卫材后的完全成本,并以各项目收入为分配依据核算院级、科级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医疗服务项目医务成本、医疗服务项目管理成本,如图1所示。
(2)服务项目成本归集对象选择。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时,对于成本归集对象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对于单科执行的医技检查项目,成本归集科室为相关医疗项目对应的执行科室(如B超检查为B超室);多科协查的医技检查(治疗)项目,如针灸、理疗、推拿等,主要执行科室的完全成本为基础加上对应临床科室承担的相关人力成本和设备折旧作为成本分摊对象;住院手术项目成本以剔除计价卫材后的手术室完全成本加相关手术医生的角色成本作为项目成本分摊对象。
(二)药品单品项目成本 药品单品项目成本包括药品单品采购成本及药品单品经营成本。药品单品采购成本在医院目前未实施药品单品条码化管理的情况下,是由医院成本核算系统按照批次法,每日加权平均计算药品采购成本。药品单品经营成本是以药品销售部门的完全成本为分配对象,按照药品单品项目收入比重进行分摊计算。
(三)专属卫材项目成本 专属卫材是指医院直接使用于医疗服务对象的并符合物价部门规定可以单独收费的各项卫生材料。其成本包括专属卫材单品采购成本和单品经营成本,单品经营成本是以专属卫材供应部门――医院器械科完全成本的一部分作为分配对象,按照专属卫材单品项目收入比重进行分摊计算。专属卫材采购成本在医院物料未实现条码化管理的情况下,按照物价收费规定,由医院成本核算系统接口医院his收费系统数据库,由计算机采取双控作价推算法逆向推算专属卫材的采购成本(即以项目收入推算实际采购成本)。
二、医院项目收入现行定价管理模式
(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的制定和管理机构主要为省级物价管理部门,价格管理形式主要为分地区分级别的定额和定率相结合的定价管理模式或完全的定额管理模式,前者包括医院临床护理类项目、部分大型设备检查类项目、纯手术治疗项目等,后者包括临床检验诊疗类项目、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项目、部分综合医疗服务类项目等。
(二)药品单品项目价格药品价格的管理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分别制定属于本级管理的目录范围内的药品价格,国家已明确放开价格的药品由药品经营者自主定价,不受国家规定的作价办法限制。医院按照规定渠道采购的药品按照进价加价不高于15%的差价率销售。
(四)专属卫材项目价格 专属卫材的价格管理部门为省级物价管理部门,例如江苏省医用专属卫生材料的价格管理实行品种目录管理,对列入管理目录范围内的专属卫材,实行差率和差额“双控”的管理模式,即由医疗机构按实际购进价格顺加最高不超过5%的差率作价,同时单价材料的加价金额不得超过100元。
三、医院项目成本分析
(一)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析 主要包括:
(1)医院院级项目成本。目前江苏省物价批准收费的医疗服务项目有4000余项,医院真实在用的共有1041项,院级项目成本中盈利项目601项,占项目总数57.73%;亏损50%以下项目为19项,占项目总数1.83%;亏损50%以上但100%以下项目为243项,占项目总数23.34%;亏损100%以上的项目为178项,占项目总数17.09%。盈利项目多为检验、设备检查及手术类项目,亏损项目包括护理类、临床诊疗类、综合服务类等常规性医疗服务项目,多为医院日常业务活动中工作量较大、人力成本比重较高、收费水平较低的医疗服务项目。
(2)医院科室项目成本。医院目前设有128个直接医疗科室,其中门诊科室44个,门诊挂号费项目涉及医院所有的门诊科室,下面仅以挂号费为例进行科室项目成本的比较分析。挂号项目发生收入科室为44个,其中项目盈利科室仅3个,项目亏损50%以下的科室为9个,项目亏损50%到100%之间的科室为6个科室,项目亏损大于100%的科室达到26个科室。消化科门诊、老年科门诊、急诊内科为该项目盈利科室,分析其科室成本,可以看出其科室直接成本占科室收入比重均为门诊科室中比重最小的,因而科室项目成本的水平高低实质是建立在科室控制直接成本的基础之上的。
(3)项目成本结构分析。医院成本核算系统根据医院的业务特点和各类费用的经济用途,将医院成本项目分为:人力资源费类、一般卫生材料类、专属卫生材料类、其他材料类、药品类、业务费、公用经费类、折旧及修缮类。核算医疗服务类项目成本应剔除药品费及专属卫材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内容包含五类,仍以挂号项目为例(如表1所示):2010年5月医院挂号费单位项目成本为1.81元,具体成本结构中,人力资源费比重较大,占到整个项目成本的50%以上,其次为公用经费,占到整个项目成本的四分之一。对比医院当月财务报表业务支出数据分析,医院当月业务支出费用剔除药品及专属卫材成本后,其人员经费比重基本也达到50%,两者基本一致。结合本地区医院挂号收费标准分析,目前1元的收费标准,仅能弥补医院的人力资源费用,项目收入标准仅占该项目成本的55.25%,从此数据可以看出该项目收费标准较低。
(二)药品单品及专属卫材项目成本 医院药品及专属卫材在医院的项目成本核算中有共同之处,一方面它们区别于医疗项目的服务性质是单独作为医院经销的特殊商品提供给服务对象,医院从中获取相应的差价收入,另一方面,这两类特殊商品的销售提供必须配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人才进行辅助管理、使用、跟踪、追溯,因而核算中该类项目成本时是以该商品的销售管理部门的完全成本来进行分配的。既然医院是作为商品的经销环节,且销售差率受到药品及物价管理部门的限制,因而该类项目成本中,商品的采购成本占有绝对比重。如药品单品成本中,药品采购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基本为85%左右,在专属卫材成本中,采购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达到98%,如表2所示:
四、医院项目成本核算对医院经营管理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医院积极参与价格协商谈判机制 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和调整过程医院缺乏自主性,没有主动权和参与权,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2006年江苏省物价对医院大型设备检查项目的价格调整由于缺乏准确的成本测算,未能充分考虑不同等级设备的价值差异及效果差异,导致部分大型设备的收费价格严重脱离实际成本,在实施3年后,终于2009年重新对项目进行了规范和调整。医院通过精细化的项目成本核算,完全能提供真实可信的项目成本,具备了与价格制定部门协商谈判的数据依据,可积极参与政府物价主管部门的价格协商谈判。
(二)有助于医院与医保部门单病种付费协商制度的完善补充 现行医疗保险付费制度主要有按项目付费、总额预算制、按服务单元付费、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其中按病种付费又分为单病种付费和疾病组付费,这些付费标准的制定都建立在对病种成本精确核算的基础上。医院医疗项目成本、药品项目成本、专属卫材项目成本的核算构成了医院病种成本的核算平台,医院按月生成病种成本报表,为医保部门完善修正医保单病种的结算指标提供了成本数据,同时有助于医保付费制度的改革深化。
(三)有助于临床科室寻找成本动因、进行内部成本分析 医院临床科室是医院收入产生的源泉,医院要想完成既定目标必须提高临床科室的主观能动性。医院进行科级项目成本的核算,并对临床科室开放授权范围内的成本查询平台,财务经管部门及时对各科室项目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帮助临床科室找出成本差异和成本动因,让临床科室掌握自身的关键可控成本,有助于科室进行关键成本控制,合理进行内部收入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四)有助于科室内部实行目标管理 医院成本核算系统对医院收入项目的所有成本因素进行各种分类,如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可控成本与非可控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等,医院可自定义各成本类型项目成本报表,并计算出各项目的保本工作量,合理制定各项目月度、季度、年度工作目标,进行科室内部标杆管理,最大程度发挥并提高科主任的科室管理能力和工作热情,完成医院年度预算目标。
(五)有助于集团内部转移价格制定 随着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医疗行业的可能性日益增大,医疗服务业渐成产业化发展,国有大医院的集团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医院集团成立后,集团内按照患者需求合理配置资源,集团内人才和医疗设备共享,成立集团临检中心、影像中心、消毒中心、采供配送中心,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各中心内部转移价格的合理制定直接决定集团内部的资金流向和集团内部各医院的收益水平,医院项目成本的准确核算为内部转移价格的合理制定提供了核算路径和计算方法。
一、医院成本核算内容及其应用现状分析
1.设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成本核算
依照现阶段国内医院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管理标准要求,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要设置好专职会计人员负责成本核算工作,这一成本核算工作的详细单元又被划分有102个单元,其中有47个服务科室,19个技术科室,5个辅助科室,31个后勤科室。确保每个科室、每个单元的会计工作人员尽职尽责的工作,核算好成本来源及使用,如此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准确进行。
2.收集医院本期收入及成本信息数据
一般来讲,医院收入数据主要为医疗业务收入,对于这一方面收入的成本核算不包含在财政补贴收入、卫生部门补助收入、科教及其他收入范围之内,同时医疗业务收入又被详细的划分为门诊及住院两部分收入。成本信息数据可以从会计凭证中获得,这一成本信息的数据会依照成本管理费用各科目进行划分,通过对比查询获得最终的准确成本数据。
二、医院成本核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1.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致使医院生存发展堪忧
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支持往往由企业经营获益所得,医院同样如此。医院生存发展受医院经营收益的直接影响,医院只有通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不断降低管理成本,改善医院环境,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医院市场竞争力提高,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医院才能也由此健康稳定的发展。可以理解,医院市场竞争力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相互影响的,在这一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就非常重要。面对这一严峻的生存形势,医院迫切需要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成本核算方法。
2.医院经营理念的现实转变需求
医院在市场竞争中不外乎是想追求更多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因为医院本质属性的影响,又受制于政策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医院收入增长保持相对的稳定,确保医院业务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不增加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对医院的特殊要求。因此说,医院收入成本存在可控性,转变医院经营理念,通过准确有效的成本核算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医院额外开支节省经费,确保医院取得最优经济效益,稳定发展。
3.医院发展中的改造能力转移需求
政府补偿及社会补偿是医院业务工作获得经济补偿及技术补偿的两个重要渠道。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迅速,民众对于医疗卫生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政府及社会补偿已不能满足医院发展、民众要求现实情况,医院要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自己医疗服务水平就必须要改造自己的基础设施、更新医疗设施仪器。而所有的这些工作都要有财务资金的支持,因此医院对于财务资金的核算工作要尤其的重视,提高医院成本核算水平,确保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有序进行,为医院创新发展、改造自己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三、医院成本核算方法研究
一般理解为,选择科学合理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帮助医院反应真实有效的成本信息数据。假如医院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不得当又或者是不合理,会使得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中信息数据不准确、信息错误,这都会严重影响到医院的经济利益。因此医院要依据自身的现实经营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完全成本法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医院医疗经营活动包含医疗活动和经营活动两种。完成医疗活动主要有医疗服务,卫生耗材,仪器价值损耗等产生的价值费用,当然医疗活动的完成也带给患者价值,患者通过金钱换的医疗服务,换的自己身体上的健康。我们理解,使用成本核算完全成本法,其优点在于它将所有的医院成本投入都归属于医疗成本当中,这样一来所有数据信息更加的清晰明了,也更加的全面,当成本核算工作进行时,对于成本活动详细内容的介绍也会更加的清楚,使得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的简便。但有一点要指出的是,完全成本法的成本核算会使医院按科室划分的成本费用查找困难,如果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出现错误,很难查找并解决。
2.结构分级转接法
医院医疗活动的进行不可能由单一科室直接完成,一般医疗活动都会涉及到多个科室,多个医疗工作人员,所以可以理解为医院医疗活动的进行有结构上的分级关系。正是这种医疗活动上的层级关系,使得医疗成本涉及到各个部门结构,医疗工作人员之上,这时候就需要结构分级转接法来实施成本核算,一方面成本核算核算全面,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医院成本核算上的不留遗漏。当然这种成本核算方法存在步骤繁荣,容易出错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四、结语
总之,对于现代医院的经营发展而言,准确有效的医疗成本核算非常重要,它能有效帮助医院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收益,从而深化推动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此外,医院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的时候也要依照医院自身的现实经营情况而定,确保成本核算方法科学合理。
关键词 医院 成本核算 财务管理
成本核算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核算工作的深度和层次直接影响成本管理的成效。运用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如何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呢?显然,有效掌握营运成本是关键。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成本构成要素、成本资料收集方法、单位成本计算方法。其中成本构成要素的确定取决于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分析时间和医院的情况等,单位成本的计算要考虑到项目的不同类型。
一、当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院缺乏市场机制下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成本核算方法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成本的构成要素、成本资料的收集方法、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其中成本构成要素的确定取决于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分析时间和医院的情况。成本资料的收集方法按时间分有前瞻性、回顾性两种,按登记方法分有自上向下 和自下向上两种。单位成本的计算要考虑到项目的不同类型。而在我国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中,医院成本核算级次划分的问题、管理费用的分摊问题、成本核算数 据与财务数据间的匹配问题、内部定价规则的制定问题、间接费用分配的问题等均与经典理论相悖,从而导致核算方法与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相去甚远,成本核算结果不能令人信服。
2.很多医院以不完全成本核算为主。医院目前开展的核算基本上都是不完全成本核算,主要是对直接成本计算,没有做到间接成本和费用的合理分摊。少部分医院尝试进行全成本核算,主要是通过医院内部的历史数据和人工经验进行成本费用分摊,而且不少医院推行全成本核算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奖金分配,因此这项工作也具有暂时性,容易受不同时期管理目的和各方压力而对相关系数作出调整。
3.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医院各科室、各收费项目种类繁多,有效的成本管理必须通过完善高效的信息系统才能快速、准确的完成,但不少医院 各科室、各费用或项目之间的代码不统一,造成信息数据的孤岛现象,形成数据流程、上报的断裂,无法形成完整统一,可以比较和合并处理的成本信息,对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形成很大障碍。
4.很多医院在现行财务报表中的结余无法反映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关系。现行会计制度编制的收入支出总表是采用单步式,就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将所有费用加在一起,通过收入减去费用计算求出当期效益。在这种核算方式下,收支 总表分为“收入、支出、收支结余”三部分。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其他支出等,收支结余是两者计算的结果。单步式收支总表对于支出一视同仁,没有区分费用,支出与收入配比的先后层次,不能直观反映当期医疗收支结余,药品收支结余及其他收支结余。尤其是在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不利于药品费用的核算。
5.很多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新成立的机构或部门(成本核算部门)与原来医院的经济管理部门(即财务部门)基本不发生大的关系,二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之间的提供与合作关系。在医院的正常经营中,财务部门无形中充当了一个出纳的角色,医院两个经济管理部门的存在,矛盾自然产生。传统的财务部门虽然意识到自己应担当起医院经济管理的重任,但此时经济管理的基础数据、管理思路等已被后起的经济管理部门所掌握,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运行机制。于是,在医院的整体经济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部门之间合作困难的尴尬局面。多数医院设置的经济管理办公室与财务部门的角色有分工又有合作,但部门的分离造成工作上的沟通不便。总之,目前公立医院基本都己遵循责任会计思想,制定了相关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建立了科室两级核算体系。但由于成本核算基础薄弱,以及观念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目前的医院成本核算主要是为了奖金核算,或者科室直接费用的简单控制,加之管理上的种种原因,医院成本管理离成本预测、成本目标、成本决策等阶段还相距甚远。
二、加强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将成本核算与成本目标管理结合起来。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重在事后的综合反映,成本核算时间与成本形成时间脱节,不能及时揭示成本差异。随着成本目标管理的推行,成本核算的着重点必须从事后核算转移到事前、事中控制上,以充分发挥成本核算在降低成本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就具体操作而言,对医疗成本、药品成本、管理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等账户,均按实际采购、加工及相应的人工成本的标准成本记账。同时设置“药品价格差异”和“服务项目成本差异”等账户,用来反映本期药品实际总成本与实际药品收入的标准总成本的差异。对于差异账户,借方归集差异的发生额,贷方登记差异的结转额,不利差异记蓝字,有利差异记记红字;月末,将账户借方发生额全部结转到相关“收入”账户的借方,这样可简化核算并正确考核药品、服务提供部门当期工作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2.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和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为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从上到下要建立一个有序的成本核算组织。以经济核算 部门为成本核算中心,科室、班组配备兼职核算员,形成一个从上到下,从领导到职工,从行政后勤到临床医技部门全院全员互相配合的成本核算系统。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完善各种原始记录,健全各科室、班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医院在医疗活动中,要使原始记录正确,就必须有完善的计量验收、领发等制度。医院内部各种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都要认真计量,并认真填写材料物质流转凭证,严格办理好各种收发领退手续。对消耗量大的水电气,应由专职人员经常检修计量 器具,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无误。建立成本分析报告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成本分析报告体系是根据有关成本资料对成本指标所进行的分析。它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值得强调的是,其中事前成本分析是成本分析的第一步,是成本形成之前所进行的成本预测,也是成本分析的重中之重,可以利用成本核算的结果,提出可行的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和方案,为医院节约开支。通过以上策略来看,医院开展医疗成本核算,不仅能够明确经营所投入的成本、收回的资金和补偿,更重要的是能够明确扣除成本后真正的收益。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公立医院,由于受国家财政拨款补助和价格政策的控制,正确效益评估和合理比较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在实行成本核算工作的同时,经过对效益评估和分配方案的几次修改,使效益更加真实、评估更加合理。这样,不仅有效地强化了科室人员的经济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科室人员自觉减少铺张浪费、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积极性,确实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4.制定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医疗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劳动,为了完成某项医疗服务有时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与协助,为了明确医院内部各科室、班组之间的流动,以及相互提供的劳务采取内部结算的形式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5.转变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模式。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组织机构应当与医院经济运行模式相适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模式也相应地发生着转变。分析我国医院经济管理组织 机构的现状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实施的有效途径。以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一个相对合理的医院经济管理机构,应当是根据医院管理的需要采取权力相对集中和分工负责的扁宽型组织机构。
参考文献:
[1]赵存现,李景波.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重庆医学.2007(1).
一、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研究状况
(一)成本核算方法逐渐完善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发展,其中最初的医疗行业主要借助于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自80年代中期才开始将医疗行业的成本核算应用于医疗工作中。1992年在山东卫生厅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方法重点探究了医疗服务项目的平均实际成本、成本要素指数和成本指数的推测方式等。1997年以来相继提出了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公式等。2002以来着重对医院成本核算过程进行探究,并根据临床的各种路径来推测出成本核算的方式。近几年,二炮兵总医院的研究中提出了“四型三线”病例分型法计算,提高了医疗成本核算的质量和水平。
(二)成本分摊的多元化
医院选择科学的成本分摊方法,对医院整体和各科室的核算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可见,选择科学、合理的分摊方式至关重要。一般分为双分配法、阶梯分配法、直接分配法等,通常采取阶梯分配法。分配时应该比照后勤、行政、医疗、辅助科室的成本核算。20世纪末葛仁伟等学者研究出比例常数法和相对值法,核算医院成本分摊时通过系数测算方式进行。周瑞等学者将成本分摊方式进行进一步总结和优化,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进步,这种核算方式也在不断发展。
(三)成本核算细化
一般医院的总成本通过院级成本核算完成,对医院的服务项目、药品经营、收支情况等衡量和分析。医院成本核算通常包括班组成本、科室成本、院级成本核算等方面,科室成本核算通常放映对员工的奖金分配情况和收益计算方式等,为单病种成本服务等。
二、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足
(一)成本核算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不够健全,一些问题和弊端影响了医院的成本核算水平。我国成本核算体系中有关的医院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缺乏明确规定,许多医院每一按照卫生部门的规定设立成本核算部门或机构,有的参照企业的核算成本方法制定核算制度,致使财务状况不明,账目和数据信息不符,各科室财务状况混乱。医院成本核算方式不能采取全成本核算,因此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首先,没有答对医院后勤管理和行政管理等科室的费用进行核算,或者不能将费用分摊到相应的项目分类表中。第二,医务工作者缺乏成本核算观念,不能将其与自己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因此不参与成本核算工作,对成本核算重视程度和主观能动性不高。第三,医院的部分科室以盈利为追求目标,利用各种方式获取收益,价值取向偏离社会服务轨道,将心思和重点放在自身经济利益上,缺乏为患者提高服务质量和节约费用的意识。第四,医院成本核算控制应该体现全方面、全过程,但许多医院都不重视成本控制,致使成本核算控制体系不健全。
(二)成本核算计算机系统有待完善
医学科技飞速发展,涉及到的医疗项目的成本核算也会出现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模式,而通过计算机成本核算系统是近几年兴起的核算方式,效率大大提高。但很多医院的计算机成本核算系统并不是规范化和权威性的核算软件,因此在医院成本信息建设方面存在一些欠缺,导致当前的计算机成本核算系统难以适应于当前的成本核算需要,从而会降低医院的成本核算效果和核算效率等。目前很多医院都会采用HIS系统,重点包括了护士工作站、医生工作站和门诊收费等部分,后勤和行政科室等没有列入其中,导致通过网络无法将所用成本进行完全性分摊,很多情况下需要通过手工录入和人工录入等,数据准确性较低,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
三、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
(一)以病种核算为主
医院成本核算方法有:项目成本、病种成本、大型医疗设备成本、作业成本等核算,核算方法各有利弊,应该选择适合医院自身发展条件的。我们国家医院通常采取项目成本核算,根据给病人提供的服务项目来收费,国外采取预付制度。我们的项目成本核算方式增加了患者负担,同时使卫生总体费用增加,导致医疗机构极端追求利益。因此,医改中将外国的疾病诊断相关法进行改造,既能精确医院的核算成本,同时减缓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
(二)医院成本
我国会计制度不断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正在建立健全,医院成本会计制度是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前提,能促进医院成本核算目标的有效实现,促进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采取账外成本测算法,对实际成本较难进行真实完整放映。改革发展的趋势是账内测算方法。医院成本核算结合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使成本核算走向信息化道路。
(三)全成本核算
医院成本核算技术和方法的进步,为医院科学成本核算奠定了基础。尤其是间接成本分摊法和分摊系数的运用,对医院的行政、后勤管理、辅助科室等成本的临床合理分摊化有着重要功能。医院成本核算的全面革新,带动了成本核算内容从传统的单一临床与医技科室成本核算转化为全成本核算,包括医技和科室之外的行政、后勤、医辅等在内。完善的医院成本核算组织管理系统,应该更加关注全员参与和全程控制的成本核算先进理念。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医院的科学成本核算组织管理体系,需要医院管理者数量正确的医院成本核算观念,改进医院财务管理思路和方法。财务工作要改变只关心数字的方法,要同时结合医院的经营状况。在不断规范预算的过程中,应该让医院既能适应充分的市场竞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发挥好公共服务机构的价值,获得群众满意的社会效益。
随着现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要想一直处于市场发展最前沿,就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成本意识,加强成本核算,提高成本管理质量和水平,并充分反映医院的实际收支情况,节约医院整体成本,推动医院向正规化方向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医院成本核算的涵义,其次分析了成本核算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成本核算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涵义及其作用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涵义
随着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医院为了有更好的发展,需要不断强化成成本管理力度。对于医院成本管理来说,应高度重视如何有效节约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效率,这就离不开成本核算的支持。成本核算在医院成本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所谓医院成本,主要指的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而产生的综合物质资料价值、医院员工的薪资报酬和医院的整体货币价值,这些都是对医院经济运行状况进行有效评价的核心指标,通常涉及了员工劳务费、业务服务费、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各项费用。医院成本核算指的是在各目的、各时期的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对服务中支出使用的所有费用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全面汇集、准确计算、深入分析并科学评价,根据计算所得的服务成本和单位成本,明确某一时期内的医疗服务成本考核结果,通常情况下,医院成本核算主要涉及了科室成本核算、诊次成本核算、床日成本核算等各项内容。医院成本核算应严格根据《医院财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提供精准可靠的成本信息,确保医院管理层的决策活动有强有力的信息依据。当前,医院只有不断加强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才能朝着科学化方向快速发展。
(二)成本核算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成本管理中加强成本核算,有利于充分全面体现医院真实的成本变动信息,贯穿于医院各个部门和各个科室中,利用有效的核算,及时找出医院成本管理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节约成本费用,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当前,在医保政策的全面落实下,使得医院在医保方面的医疗管理方式及结算方式越来越复杂。医院的管理与结算由于受到了医保模式的诸多限制,因此这就需要医院不断强化成本管理工作。在科学的成本核算下,能够真实获得医院总体成本信息,并全面掌握医院人均住院成本及单病成本。通过匹配完善的措施手段来节约成本费用,从而提高医院对医疗体制改革的适应能力。随着医疗成本的持续性提升,医院只有加强成本核算管理,节约病患的投入,才能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可与好评,进而促进医院市场竞争实力的提升,创造可观的社会价值及效益。
二、成本核算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现状
(一)管理者忽视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医院管理层与全体医务人员都缺乏较强的成本核算意识,管理层主要将精力放在了财务核算层面上,对成本核算的关注度不够;财务工作人员不具备成本管理意识,更有一些人员对成本忽略不计;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虽然成本会计人员可以及时有效开展成本控制工作,但其他科室人员很少积极参与到成本管理活动中来,因此医院的成本核算就存在严重的职位缺失现象,仅仅一小部分人认识到了成本核算在医院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效果。
(二)成本核算基础薄弱
成本核算在医院成本管理中发展缓慢的原因不只有人员方面的不重视,最重要的是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缺乏先进高效的管理工具。现阶段,有不少医院未针对成本核算引进科技含量高的核算管理技术,医院一般在内部信息系统中自行完成计算,不仅缺乏统一的计算标准,而且采用的计算方法形式多样,相关数据共享不及时,最终影响了医院成本核算质量。
(三)成本核算制度不够完善
一套高效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是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然而医院现行的成本核算制度不够完善,还缺乏有关于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由于忽视了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导致成本核算的原则及其方法难以达成统一性,所有医院都存在自己的系统,在成本核算账务处理过程中侧重于个性,而并非行业共性。正是因为医院缺乏成本核算体系,致使医院成本管理工作很难顺利有效发展。
(四)成本核算手段陈旧
医院要想实现预期的成本核算效果,就必须具备完善高效的核算手段。然而目前,还有部分医院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成本核算手段,核算效果不容乐观。医院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病程成本以及项目成本的影响下,医院的成本核算手段与分摊方法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三、成本核算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成本核算管理意识
无论是医院管理层还是全体员工,都必须树立科学的成本核算管理意识,提高全体员工对成本核算重要性的认识,将成本核算置于医院发展的重要地位。此外,医院会计部门也必须具有较强的成本核算管理意识,在规定时间内开展盘点工作,对引起盈亏现象的原因及时查明,加强综合化管理。针对医院费用开支实施相应的经费审批制度。医院各科室应不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责任机制与激励机制。
(二)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医院成本核算中
当前,医院应采用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成本核算和医院会计核算的有机结合,保证成本会计与医院实际相符,从而反映真实可靠的成本会计信息。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在一定时间内深入分析和研究成本核算问题,并提出解决核算问题的有效方法。将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到成本核算中,不仅提高了医院各科室的成本核算效率,而且促进了成本有效控制,满足了医院的效益目标。
(三)构建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财务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医院成本核算效果,需要配置专业的成本核算人员及先进的硬件设备,制定规范详细的财务管理制度。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应涉及医疗成本、预提费用及待摊费用账户,细分各账目,建立完善可行的成本核算操作制度。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比如费用减免、业务款收缴等,这些环节都必须有规范可靠的管理程序,还要制定相应的监督机制。
(四)提高成本核算控制效率
医院通过构建有效的成本评价体系来强化成本管理工作,节约成本费用。同时,科学设置监督机构在规定时间内严格复审成本核算完成情况,通过趋势分析手段正确判断成本核算结果。对引起医院成本费用提高和降低的具具体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有效节约成本的措施。医院管理层必须善于总结成本核算工作,综合有效总结成本核算问题,并进行正确有效的决策。
(五)加强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首先,优化成本核算组织。医院应将经济核算部门作为成本核算中心,在科室及班组中确立专业的兼职核算人员,强化医院全体员工的配合协作力度,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系统。其次,根据规定格式报送报表。医院财务科应严格根据成本核算的规范要求,确立各种成本核算表格,有关部门按照规定格式和内容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填报工作。最后,核定消耗定额。确立完善可靠的消耗定额是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核心,按照医院所有科室的性质特点、业务状况和劳动强度的参考定额指标,针对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明确具体的消耗定额。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在我国医保制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给医院管理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给其创造了较好的发展机遇。在医保制度改革下,医院应及时找出自身不足,并采取有效对策加以处理。在深入分析研究数据的基础上,明确完善高效的成本核算手段及措施。通过实践操作性强的成本管理制度发挥综合约束作用,利用成本核算评价体系调动医院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活动的积极性。不断强化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实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王洪艳,孙钰,李荷.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会计之友,2014.
[2]李民.新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企业研究,2014
[3]文科.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医疗装备,2016.
[4]杜剑锋.关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J].医药卫生,2015.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75-2156(2009)04-0132-01
1 医院成本核算方法
1.1 医院总成本核算 医院总成本为医疗服务成本与药品经营成本之和。根据《医院会计制度》关于支出项目规定,将医疗服务成本七大类分为十四项:(1)工资:(2)补助工资:(3)其他工资;(4)职工福利费;(5)社会保障费;(6)公务费。为便于成本分摊,将公务费分为水费、电费、燃料费和其他公务费:(7)卫生材料;(8)其他材料;(9)低值易耗品;(10)业务费;(11)购置费。根据成本测算需要分为提取房屋修购基金、提取设备修购基金、提取其他资产修购基金、小型设备购置费。在成本测算中,购置费前三项构成固定资产折旧值;(12)修缮费。为便于分摊成本,分为三项,即房屋修缮费、设备修缮费、零星工程;(13)租赁费;(14)其他费用,指以上十三项中未包括的业务支出。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经营成本除上述十四类成本外,还有药品和原材料,共十六项。十六项成本之和为经营总成本。
1.2 科室成本核算 确定成本科室。成本科室的确定依成本归集和便于计算为原则。可将医院二级测算科室定为测算责任中心,包括:①直接成本科室:是指直接为病人提供服务的科室,其确定依据以需要计算的单位成本为准。②间接成本科室:是指间接为病人提供服务而直接为直接成本科室提供服务的科室。包括:全院性间接科室:是指为全院所有科室提供服务的间接科室,包括全院性行政科室和全院性后勤科室。①确定直接成本科室若测算项目成本,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为直接成本科室,其它为间接成本科室;若测算诊次床日成本。临床科室为直接成本科室,其他为间接成本科室。②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分摊,通过分摊将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归集到直接成本科室。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加上分摊到的间接成本构成各直接成本科室的总成本。医疗服务成本分摊方法目前国内主要开展的有三种方法,分别为阶梯分摊法、双分配法和联立方程法。而使用最广的是阶梯分摊法,分摊层次按等级从高到低,行政科室成本首先分摊到其它科室;其次是分摊后勤科室成本:再次医疗辅助科室成本;最后分摊医技科室成本。
1.3 项目及单位成本核算 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计算科室每小时基本成本。即汇集科室的劳务费、公务费、业务费、低值易耗品耗费、科室公用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设备、办公用品、被服)折旧费、科室公用的卫生材料费及间接成本,再除以科室的总工时。
除此之外,还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系数涉及折旧年限、工作量、人员配备、日查例数等。
2 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2.1 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健全 新成立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部门与原来经济管理部门一财务部门基本不发生大的关系,二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之间的提供和合作关系。由于两个部门或机构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原财务部门或机构在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新建的核算部门或机构掌握全院经济的基础数据和管理思想处于主动地位,在医院经济整体管理工作中两部门或两机构难免出现不协调、不配合的局面。同时,大多数医院局限于管理水平不高,管理者往往只注重对医院成本的事后控制一成本核算、评估、反馈等环节,往往忽视了事先控制(成本预算、决策、规划)、事中控制(各项成本的控制),缺乏对医院成本的全程控制意识。
2.2 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内容有待完善 医疗服务成本是卫生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为了“生产”或提供一定的医疗服务所消耗的所有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总和。因此,医疗服务成本管理不仅要重视物化成本,还要重视劳动成本及技术成本,使医疗服务成本内容综合完善,真正反映医疗服务的全部价值。然而,由于医务劳动计量标准不规范,大部分医院在成本核算中只简单地以门诊人次、住院天数作为计量单位。对于病人病情轻重、诊断的难易程度、诊疗中存在的风险、医务人员在“生产”中不同的技术含量没有得到真正反映,从而挫伤了一部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院的期望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医院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伴随着新制度的颁布和执行,对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需要根据新的制度,加强对二者的监管,进一步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使医院公益性和盈利性更好地结合,促进医院更长久地发展。
一、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关系
医院成本核算是根据相关制度规定的成本费用范围,对医院在医疗服务、药品销售、生产制剂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分类、归集、分配、分析核算,从而为医院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医院进行成本核算,能反映医院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整体把握医院的运营情况,为决策者提供了真实的数据信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医院绩效管理是医院依据自己的经营目标,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来评估员工的工作结果,从而来评价员工的工作效率。绩效管理是一种内部激励机制,通过影响员工的工资和奖金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达到医院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便于医院更好地运作。对于任何一个医院来说,虽然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并不能说二者等同。成本核算是对医院的各种费用支出进行核算并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医院改进成本费用结构;而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想经过绩效评价来激励医院的各个部门和员工,这就使两者不相符。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绩效管理是改善医院成本支出结构最好的手段,通过绩效管理,使员工主动并积极地参与在成本核算中,从而提高医院的成本核算水平。所以说,医院的二者是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的。
二、改进医院成本核算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对于医院来说,成本核算是一项较复杂的工程,要想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首先,医院在财务部应该设置专门的成本核算部门,通过该部门建立详细的成本核算规则,对各类药品的采购、领用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定期检查,从而为成本核算提供准确的数据;其次,医院要进行全方面的成本核算,要将医院的每一项支出都纳入在核算的范围内,并将各项成本费用分摊在每个科室,对医院的每个科室和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从而保证其工作全面和规范。
(二)推进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管理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增加了更多的会计科目,使医院的成本核算更加复杂,而也需要相关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而且药物的种类较多,工作量较大,有时会出现失误,不能及时地提供数据,这就需要医院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加强信息化管理。医院可以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核算系统,根据各类药物的名称,可以将各项收入和成本数据自动录入相对应的系统中,通过相关的部门进行上报并审核后将自动导入成本核算系统中,这样就可以根据系统中提供的数据及时地进行成本核算。推动医院信息化管理,能够保证医院信息及时共享,防止数据出错,也可以避免人为改动,从而使医院成本核算更及时、准确、科学,有利于加强对核算的监管,以便于医院进行财务分析并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
(三)增强员工的成本核算意识和综合素质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想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需要对各项成本支出进行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领导起带头作用,调动全部人员的积极性,加大对成本意识的宣传,同时加强每个科室间的合作,从而提高员工的成本核算意识,从而有利于成本核算的正常进行,促进医院整体成本控制。另一方面,新制度下,随着成本核算的复杂化,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学习和掌握新的的成本核算方法,提高电算化水平,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三、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管理是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效率的关键,要想加强医院绩效管理,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一)坚持绩效管理的原则
在医院中每个部门不论在工作内容、难度还是工作风险方面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医院坚持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对各个部门进行绩效评价;同时,医院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内容的不同,将绩效管理划分为临床科室、普通科室、行政后勤三个系统,并通过这三个系统分别建立适合自己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
(二)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根据三个系统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指标和标准,在确立评价指标的时候应该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两个方面。目前大部分医院只考虑到了经济利润等财务指标,而忽视了社会效益指标,因此,增加社会效益方面的评价指标便成为了现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重中之重。根据医院肩负的社会责任,可以将社会效益指标分为:(1)医疗质量,主要包括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2)医疗效率,主要是指医疗服务效率,主要包括住院率、急诊次数、病床使用率等指标;(3)科研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论文数、科研项目数、科研成果数这三个指标。这就需要每个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将合理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相结合,从而完善医院的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参考与自己相似的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指标数据,确定本医院全部的绩效管理指标标准。
(三)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
医院应该将绩效考核和员工的奖金分配工作相结合,将考核的结果体现在奖金分配的最终结果上。
四、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相结合
医院的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这就需要医院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利于保证医院运作顺利进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医院更长远地发展。首先,医院在实施成本核算后,根据各项业务的费用支出情况,能够合理进行成本核算工作,从中可以看出医院每一年度的收支情况,通过节约成本来增加医院的年度收支结余;其次,根据医院的结余情况将资金分为激励资金和发展资金,再依据医院的激励计划和发展目标,合理确定两者的分配比例,从而根据激励资金确定总的奖金额;最后,根据分配出的激励资金确定的总奖金额,再结合每位员工当期的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金分配,从而确定每位员工的奖金额度。医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将奖金直接分配给每个员工,也可以选择将奖金先分别分配在三个绩效考核系统中,然后三个系统再分别根据自己内部的考核结果进行二次分配,从而确定每个员工的奖金额。医院进行绩效管理是建立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上的。医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各项业务进行合理的成本分配和归集,为医院进行绩效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医院选择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进行绩效管理,确保其在成本核算中的实施成果。绩效管理要在成本核算的预计范围内进行,不能因为绩效管理影响成本核算,打乱成本核算的正常工作,否则会使成本核算工作很难展开;若有预计范围外的情况,可以报到下一期的成本核算中,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正常进行。
五、结束语
成本核算是绩效管理的基础,绩效管理是成本核算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医院将二者相结合,是一种创新。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绩效管理,有利于合理控制医院的运作成本,同时激励员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这就需要加强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相结合,运用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位成员的能动性,进行有效地成本控制,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从而提高了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力,保证医院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庆文.基于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问题的思考[J].经济管理,2014(22).
[2]王芳.略谈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J].管理观察,2014(27).
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090-02
医院成本核算是一种会计专门方法,是对医院经营、服务和管理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和资产损耗的一种会计制度。医院的成本核算不仅成为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医院正常运转和管理中一个重点研究的问题。准确及时地计算医院业务活动中成本消耗,客观反映不同成本对象的变化情况,是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保证。纵观历史,众多学者对于医院成本核算开展了广泛地研究,但在成本核算对象的确认、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核算的原则以及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摊等,特别是医院成本核算指标体系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实务中,医院管理人员由于没有较完善的理论为指导,导致成本核算粗化,浪费严重,部分国有资产流失仪器设备闲置,无法合理地分配卫生资源,无法有效地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此,本文在卫生经济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等学科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医院成本核算对象的确认及成本核算的具体内容和指标进行了探讨。
一、医院成本核算对象
医院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于疾病的复杂,诊断治疗技术的多样,涉及学科的广泛,使医院的成本核算较企业更加复杂。在医院这样一个复杂系统和经济实体中,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使用不同手段或方法进行成本核算时,首先面对的是如何划分和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问题。只有确定了成本核算对象,才能针对核算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更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要求和更有效地实行成本管理。
在医院这个复杂的经济实体大系统中进行成本核算,应首先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即根据不同的管理目的,从不同角度对医院成本进行分类。从整体上看,医院成本核算的对象可分为三个层次[1]:(1)医院级。医院级成本核算是以医院为成本核算单位,其核算的目的主要是反映整个医院的经济运营状况,其核算结果主要向医院的外部投资人、医院决策者和主管人员反馈,也可用于医院间效益的比较和评估;(2)部门级。部门级成本核算是以部门、科室或班组为成本归集和核算的单位,其核算目的是区分并反映医院内部各个科室或各个部门的成本效益情况,其结果需要分别反馈至医院的各级领导和有关员工,主要用于成本差异分析和成本控制;(3)服务项目级。项目成本核算是以单个服务项目或一组服务项目为核算单位,如单个服务项目、单个成本项目、单机设备、某个病种或诊次和床日,其核算目的多用于服务定价、投资论证、付费偿还或效益评估等,其核算结果反馈至指定的核算要求者或医院相应的管理人员。
二、成本核算的原则
医院成本核算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核算的管理体制。在强化医院经济管理部门集中管理的前提下,按不同的医院成本核算对象,以医院、部门科室和班组服务项目为核算单位,按不同的费用归集、分配明细程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医院成本必须正确反映医院前一时间段实际发生的经济资源耗费,成本计算应当按实际发生额核算成本,而不能以估价成本、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第二,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医院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即医院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选择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应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指标编报,以便不同的医院会计信息的相互可比,使医院间的对比分析能够有效地判断医院经营的优劣,据此作出有效的决策。
第三,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就是指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时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成本核算中各种成本费用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等具体的成本计算方法,前后会计期间必须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期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但在必要时医院也可对所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的修改。
第四,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凡是本期已经决定并应列支的成本,不论本期实际是否已经支付都应列入本期。本期支付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应当按一定标准分配计人本期和以后各期;本期尚未支付应由本期负担的费用应当预提计入本期,进入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两个科目核算。
第五,分期分别核算原则。医院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消耗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管理服务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此外,合理划分医疗成本与药品成本是医院成本核算的一个重要原则。医疗成本、药品成本应分别设置有关的账户,归集、核算和反映不同活动的资金耗用情况。这样可以正确反映医疗服务和药品销售过程中,不同经济用途的实际耗费水平,有利于更加精细地实施医院成本管理。
三、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指标
由于医院各部门的业务性质、服务方式不同,故对不同的核算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2],如单位法、项目法、病种法等[3]。无论采用哪种核算方法,均应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确定其核算内容和指标(见表1)。
四、结语
随着医院成本管理的深入和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成本核算将逐步由院、部(科)两级核算向医疗服务项目核算发展。由于受医院信息数字化技术以及医学、财务等专业知识的影响,加之病种复杂多变,医疗项目种类繁多、计算烦琐。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公认的核算方法体系。当前,迫切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借助医院信息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建立一套科学、标准,既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符合价值规律、保证服务公平”,又能“明确发展战略、挖掘资源潜力、便于量化考评、利于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快速发展”的成本管理软件来推动医院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于1999年1月1日实施,运行已有13年,随着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及2006年以来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等一系列会计规章的陆续颁布,现行《医院财务制度》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现行《医院财务制度》没有对成本核算做出具体规定,不能满足全成本核算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别是我国医改不断深入,医院成本核算亟待完善。在这种情况下,2010年12月新的《医院财务制度》颁布实施。新制度加强成本核算管理在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成本分摊的流程等方面做出了与现行制度不同的规定。基于此,本文从医院成本管理目标出发,对以上三个基本问题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加深对新制度成本核算的理解和认识。
二、医院新旧财务制度成本核算问题比较
(一)关于医院成本核算对象问题 成本核算的首要目的是提供成本信息,成本核算对象决定着成本信息的内涵,成本信息是为管理服务的,因此,确定成本对象必须以成本管理的目标为出发点,成本系统的一个目的就是确定成本对象。如作业、产品服务和客户成本。罗宾·库珀等认为,成本管理系统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基于财务报告的目的而计量的存货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二是向生产作业人员和员工提供的关于他们的工序是否有效率的经济性反馈;三是估计产品、服务、各项作业及客户的成本。由于我国医院公益性的特点,在以上三个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应再增加一项,即向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有用的成本信息。所以,为了满足外部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医院总体成本水平的了解,医院提供财务报告,应该核算总成本;为了满足医院员工及各级管理人员对成本信息的需求,进行医院成本控制和内部绩效考核评价,医院需要核算作业成本或部门成本;为了满足医疗物价定价、财政的支出、补助等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的需要,医院必须核算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等。
现行制度中,医院成本核算对象体系不健全。成本的核算仅仅是单位内部作为奖金分配的依据,不能适应财政、物价等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的需要。现行的成本核算对象包括科室层面的成本核算,且成本核算科室的划分又不科学。其中科室成本核算仅包括医疗科室和药品部门的核算,辅助科室的费用支出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提取的修购基金按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分别计入医疗支出、药品支出。间接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支出,分摊计入医疗科室和药品部门没有涉及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新的财务制度成本核算对象比较全面,包括三个层次,既有医院总成本的核算,又有科室成本核算,还有病种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
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层面上,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开展全成本核算的医院,必须将由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纳入到成本核算的范围。这样,扩大了原来成本核算的范围。
(二)关于医院成本项目问题 医院的成本项目是按经济用途来划分的费用,说明生产支出的用途是什么。成本项目的分类要根据管理需求来确定,决定着成本信息的经济内含,企业成本一般可设置三个成本项目:俗称“料、工、费”即“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这种企业成本项目的分类方法也适用于医院成本核算与分类,但是医院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抄照搬企业的成本核算。
医院强调社会效益,同时兼顾效率,因为我国的公立医院是公益性单位,所以在成本项目设置上,既要体现医院自身核算管理的要求,也要体现政府部门对医院公益性管理的需求,因此,提供的成本信息既要满足医院内部管理需要,又要满足政府定价决策及政府财政补偿政策的需要,从而,在医院成本项目的设置上要进行合理地规划与制定。在设置以上成本项目的同时还要考虑财政补助成本。所以综合考虑医院的成本项目,应包括直接药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折旧费用及部门费用和管理费用,而且应设立财政补助成本。如果进行绩效考核、成本控制,则核算全部成本;如果进行政府定价,则考虑成本减去财政补助。而现行财务制度中,成本项目设置不合理。
一是没有设置专门核算成本的会计科目,只按照医疗部门和药品部门设置了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行政及后勤部门的管理费用在二者之间分摊。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中没有设置累计折旧项目,而是设置修购基金项目,而修够基金是根据医院收入或结余来进行计提的,而不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价值。这样一方面不利于成本的核算,另一方面与固定资产本身的价值脱节了,计提的折旧部分可能已经超过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或者计提得固定资产折旧不足,从而对固定资产核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如果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在账面上反映的永远是固定值产的初始成本,这会导致医院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有虚假成分,资产负债率也不准确。
二是没有考虑到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补助的成本项目。新制度对成本项目的划分上,在基本的成本项目分类的基础上还考虑了政府的财政补助成本:在成本项目设置上对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合并不再设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而直接设置“医疗业务成本”弱化药品加成的核算。再将医疗业务成本进行成本项目划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部门费用。将医疗、药品放在一起进行会计核算,这种核算更加符合医院的实际的需要;在科室层面上进行全成本核算时,还加入了管理费用成本项目;在成本项目中设置了累计折旧,扩大了成本核算的范围,让资产负债更加符合实际,极大地体现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如除了一般的医疗业务核算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计入成本项目外,新制度还规定:在开展医疗全成本核算的地方或医院,应将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医疗业务成本除了包括基本医疗服务测成本项目外,还包括财政基本补助发生的归属于医疗业务成本的支出,如政策性亏损补贴。但是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即不同的资金来源形成不同的成本信息。新制度的成本项目中若包含了财政支出成本,可以用来进行绩效评价和成本考核。但是却不能用在政府定价上。
(三)关于成本分摊流程问题 企业成本划分为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其中产品成本又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间接成本要进行分摊。根据管理者对成本信息的需求,结合医院的业务流程,医院成本的核算有三个层次:一是总成本,包括基本医疗成本、公共卫生成本、科研成本和教学成本;二是部门成本或作业成本;三是产品成本,包括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因此,成本的分摊流程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总成本的归集与分摊。需要按照医疗、科研、教学、公共卫生分别进行成本的归集和分摊。
第二步是部门、科室的成本核算。按照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和间接费用分摊计入的原则进行部门、科室成本的核算。在科室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两次分摊:一是分摊不能直接得到的科室消耗。二是将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向直接成本科室的分摊。
第三步,产品成本核算,有两种路径选择:一是按病种,按不同病种分别核算成本。二是将项目作为分摊的基础,以医疗卫生服务的项目作为核算的对象,对每个服务项目的全部成本进行定期核算。
现行制度规定医院成本核算包括医疗支出核算和药品核算。直接费用是直接计入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管理费用按一定的比例分摊计入。这种人为分摊管理费用的方式容易因数据处理不当造成误解,而且容易造成医院收支结余不准。管理费用在会计报表中被分摊到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中,并不作为科室成本核算的指标考核,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医疗活动的成本。没有提及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的分摊。
新制度在进行医院总成本核算的同时,科室成本的分摊中,“管理费用”不再像原制度中要求的要二次分配,将不再分摊至“医疗成本”中,这样,设置的医疗成本科目将更能客观、真实、单纯地反映出医院从事医疗服务活动所需的耗费,这样政府进行投资决策就有了直接的依据。在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时,本着成本效益性关系,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方法进行分摊,先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管理费用向以下科室进行分摊,如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再将医疗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最后将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最终将所有的成本转移到临床服务类科室。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病种成本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核算。这样整个医院的成本分摊体系就比较健全。
三、医院新财务制度成本核算的意义
(一)新制度成本核算实现了与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对接 引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理念,建立和完善了成本核算财务体系。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和公共的信息资源,会计信息之间相互可比、并且真实公允,从而对各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新制度加强医院财务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及分摊上极大地体现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信息,实现了与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对接。再如把累计折旧作为一个成本项目在成本中进行核算,成本项目的划分和成本费用的分摊流程上,建立了适合各方管理目标和医院实际的成本核算系统。
(二)新制度成本核算与《新医改》要求保持一致 新医改明确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卫生机构,支持和发展非公立医疗卫生,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发展,将逐渐形成多元化社会办医格局,医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医院逐步由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成长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在当今社会化大生产利润平均化、市场相对稳定和产品价格上调窄间狭小的环境下,开展内部潜力挖掘,即成本核算。新制度中建立适合医院实际的成本核算和各方管理目标的系统,为了使成本信息的适用性更强,避免成本工作的盲目性,所以一切从医院成本管理的目标和需求出发,这必将使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在医院内部成本核算管理、绩效考核管理以及政府价格制定、宏观决策制定等中产生重要作用。
(三)新制度中的成本核算管理表明预算会计向成本会计的过渡 新的医院财务制度的颁布是医院财务管理上的一项重要改革,成本核算管理从成本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归集与分配流程上进行,医院实行成本核算从会计工作角度来讲,是由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核算向企业单位的成本会计过渡。不论是选择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成本项目和成本分摊流程及分摊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是医院管理的进一步科学化。医院成本管理对医院会计核算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促进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医院核算方法的完善。
(四)医院的成本核算日益由宏观管理向微观核算发展 随着我国医院逐步被推向市场,医院在实行成本核算之初的管理和指导思想是对医院经济实施宏观的、粗线条的管理政策,在这种管理政策指导下的成本核算的理论和思想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要求。同时,医院也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宏观粗放型的成本核算方式,而是要求医院的成本核算能起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作用,确实能作为医院日常管理的一种具体方法和制度,从而,医院成本核算也逐渐由宏观管理向微观核算发展。具体表现在由原先医院的会计核算向新制度下的病种核算、医疗项目核算和科级统计核算等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