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时事政治论文

大学生时事政治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24 20:57: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时事政治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时事政治论文

篇1

二、人文关怀教育内容选择和课程设定形式

人文关怀教育内容的设计和选择,对于人文关怀教育的期望和目的有很大关系。大学生人文关怀式思政教育的内容的选择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学生没有兴趣;过于社会化的内容,在学生和老师的对话中,经常会包含老师对于事件的认识。这样的话对于老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对事件的全面认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如何选择内容,作者认为采用必修课、选修课和特定科的模式较好,其定课主要是根据学生情况而临时和专门设计的课程。人文关怀教育的题材和内容可以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人文关怀理念的精髓,也可以是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占有很大比例,它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学生对未来、社会、社会事件等认识,以及学生在校中或者走向社会之后的处世行为、工作态度等。总之,人文关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以政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教育,以道德观念和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心理教育四方面。这四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形成一定结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施的过程中,这四方面占有的比重程度也将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的效果,进而影响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目的的实现。对于具体教育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状况,自主选择和开发教育内容。

三、人文关怀教育方法和途径

根据人文关怀教育的实质看,人文关怀教育重在对学生的关怀和关注,包括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素质状况、专业精神、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即未来发展状况等。因此,在人文关怀教育工作开展的时候,首要工作是了解学生的状况,对于了解过程中可以是问卷调查,也可以是深入访谈。总之,要求教师做多对每个学生的状况了如指掌。其次,是对于人文关怀教育的开展。为了提高人文关怀教育的效果,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与行为改变理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未来就业和发展所需的人格品质等结合。关于对于人文关怀教育的形式,可以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和课后教育相结合形式,课后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存在的特殊问题进行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以政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教育,以道德观念和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等等。人文关怀教育的组织可以是辅导员也可以成立专门的工作室如心理咨询室,当然也可以建立网络,通过网络教育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教育。根据学生的状况把学生分为不同群体,针对不同的群体可以培训一些专任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辅导。

篇2

二、外国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翻拍作品的文化误读

《花木兰》最早为北朝民歌,讲述了匈奴侵犯国家,木兰代父亲从军的孝心以及爱国之情。花木兰的故事被代代传诵,多次被翻拍成电影、电视剧,深受观众的喜爱。1998年美国迪斯尼将《花木兰》的故事翻拍成动画电影。该部电影延续了中国民间故事的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神奇的想象、搞笑的情节、动人的爱情、惊险的对抗。同时极大地发挥了电影情节紧凑的优势,这些元素的进入使影片在中国赢得好评。在人物塑造方面,延续了美国小人物的励志路线。花木兰、守护神木须还有可以带来幸运的蟋蟀都不是出场就是英雄。木兰到了出嫁年龄却因性格像男孩子找不到婆家,跑去替父亲出征但又武艺不精。木须在花家的守护神中的责任主要是叫醒其他守护神,因为被瞧不起,跑去要帮木兰建功立业,但瘦小得像只小蜥蜴,没有任何神技,出的净是些馊主意。可以带来幸运的蟋蟀也是骗来的称号。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团体号称要光耀门楣。片中体现了木兰孝顺、坚韧、机智、勇敢的品质,毅然决然剪掉头发替年老力衰,腿脚不便的父亲入伍。进入部队因为是女子力量小被嫌弃,不停尝试终于能戴着铁环爬到柱顶。面对匈奴人多、兵强的状况不是采用蛮力拼杀,而是利用有利的地理形势,引起雪崩。她无论是面对匈奴的大部队还是独自面对匈奴的首领都没有怯懦,它诠释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巾帼英雄。虽然该片导演在拍摄该片前做了大量的研究,但里面夹带了很多错误的思想,体现了西方极强的利己主义思想。木兰从刚出场去相亲就在唱为家争光。木须也是为了能让自己扬眉吐气才跟随木兰上战场。中间战士们操练结束去打仗的途中唱的歌也是在说打仗为了以后能娶上美娇娘,因为现在的女孩子喜欢打胜仗归来的英雄。中国民歌故事《花木兰》体现的是花木兰的爱国思想,花木兰的父亲愿意再赴战场是由于国家被外来侵略者践踏,木兰隐瞒身份替父从军也是由于想要守护自己的国家。两者概念的偷换使整个故事以及传达的思想完全不一样。这对正在形成价值观的大学生有较大的影响。这种从军为了能使家族增光添彩的思想与故事最后木兰辞官不受,归隐田园的结尾也是矛盾的。不能很好展现花木兰这个女性的伟大形象。

篇3

二、微时代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尚化

微时代的到来,受众的人群已经渗透年轻人的生活,学校作为育人的载体,要全面而深入的创建大学生思想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对新一代的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引导。由于微博、微信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生活方式工具。大学生不仅把微博、微信作为自己的社交平台,而且将其当作展示自我的平台。一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借助微博、微信平台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从而可以近距离的了解大学生们的真实思想动态。高校老师往往通过对学生微博的关注,把握学生的思想时代脉搏,打破传统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在对学生关注的同时,在教育上进行改善推进,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实现生活化,提高高等思想工作时效性,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起着潜移默化作用。

三、微时代打破了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在大学生的校园往往都是以班级或院系为基本单位,地点时间受限制往往受限制的情况下,开展进行同一内容的教育活动。由于大学班级管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很难落实到位,伴随着微博、微信在年轻的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往往在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时空地点限制,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时时刻刻的进行,而且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例如:老师可以因某些学术上的问题可以在“朋友圈”中开展各抒己见的大讨论,从而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广泛交流。

四、在“微时代”下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微时代的到来,不仅更新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使用媒体。微媒体在网络时代的兴起并呈先出爆炸性的发展,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是八零后,在接受这些微媒体的时候往往对此显得无所适从、无法应对。结合微媒体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接受这样的既定事实,而且要基于现实的情况,进行思考、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多元化的策略。其次,在微时代的氛围下,形成因势利导的教育观念。在“微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时尚化的趋势,深深的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观念转变,因此他们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新形势面临的新问题进行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式方法,为此提升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一“微时代”为基准,利用正能量,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使用观。在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微媒体的“铁杆粉丝”,从而形成依赖性、黏合性。为了不让学生在微媒体下,“染瘾成灾”,为了学生个人的学业、身心健康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找出解决的办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微媒体使用观,因此在微时代下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实行的对策措施:

(一)利用校内的基础媒体进行宣传,塑造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这其中包括基础的传媒知识、法律、道德规范,理解选择、进行对传媒信息删选的能力,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二)进行对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删选、紧随学生时代的信息,在主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通过在宣传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我们应该借助当代所发生的新闻热点、重大政治经济问题所发表具有鲜明的客观评论,对年轻的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对错误的思想要及时开展批评讨论。

(三)以班集为单位把正能量的信息搬到手机上去,这样形成班级所呈现出的一种交互性的信息社交会所。例如:在班级里建立QQ群、建立飞信群、建立微信群等,形成以个人带动群体进行信息、进行交流讨论,加强管理。

篇4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模式的构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评价标准,高校的教育只是一种手段,通过教育形式让学生形成对正确价值观念的认同并自觉遵守、内化于心才是最终目的。也只有真正构建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模式,才能让当代大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遇到不良社会现象时才能敢于面对,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思维和行动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模式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模式构建的教学内容上,要保证教学理念的科学性,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逻辑思维的推敲,能够对问题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反应。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真正实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与学生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了解大学生发展动态,为大学生发展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划。

2.主体性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模式的构建,就是要转变以往教师灌输教学的模式,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模式构建的内因,而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模式的外因,对学生的学习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客观性原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上,更不能以简单的说教作为教学方法,而要客观的分析当前大学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念,积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做到与时俱进,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深入了解学生,服务学生,解决学生的客观困难,坚持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与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培养学生在考虑个人价值的同时不忘自己的社会价值。

4.实践性原则。当前部分高校忽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育形式,片面注重理论知识的宣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高校大学生知行脱节的现象。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模式构建中,就要在进行传统理论观念教育的同时,引导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对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进行思考和体验,通过自我教育培养,树立自己坚强的意志,以此来增强自己社会生存能力,服务他人。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模式优化构建

要构建并且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模式,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和高校以及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住主体,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统一思想,创新教育教学机制,并且严格按照规定落实。

(一)增强受教育主体学生的自律及自我教育能力

1.建立学生参与管理的有效机制。大学生群体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群体,他们具有稳定的思维,希望能够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去。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可以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学生部分管理工作中去,一方面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参与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到大学生自身观念中去。同时,要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模式,就要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优势,发挥学生组织和社团组织的带动作用,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密切联系和团结同学,积极弘扬正能量,将党和国家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给学生,并且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发动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正确引导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的校园文化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模式构建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需要高校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组织,例如通过学生自己的社团开展相关的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内化正确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学生自己建设和创建“科技创新基地”,培养学生自发的科研能力,引导学生对科学实验产生积极的兴趣。同时,学校还要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供经费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结合网络科技的发展,带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中开展,大力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校风,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3.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水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是所有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指导着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和行为的方向,对于自律性教育和学习具有导向性作用。理论知识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自身学习能力和自律行为的水平。高校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教育和传统的灌输方式上,而应该将理论知识深入到学生内心,真正成为指导学生行为的方针和指南。通过正确的道德规范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熏陶学生,帮助学生在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贯彻和执行,并用其思维规范自己的言行。

(二)深化教育主体高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功能

1.在保证内化模式构建的科学性和方向性基础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式和国际形式,以大学生实际思想变化为依据,结合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模式的构建编制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调动起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教学实践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高校教师也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作用,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形式与政策的教学。

篇5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微时代”的来临增加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使其能够接触更多、更广的信息。微信、微博等信息交流工具的出现,将世界上发生的新闻事件、娱乐热点、身边新闻等动态信息迅速传播到用户手中,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丰富课余生活。但是,学生在利用这些通讯平台汲取信息时也会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如西方敌对势力所散播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价值观、理想信念以及道德素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理智、客观地看待社会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教师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讲授、报告、谈话等。教师的讲授一般是在课堂上进行,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性,学生学习的兴趣大打折扣。“微时代”为学生搭建了讨论话题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络中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谈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传统的交流方式,但是往往会存在学生不愿意与教师谈话的现象,教师利用谈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保证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微时代”打破了学生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发表彼此的看法,同时也能够评价他人的观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对有关规定、社会风尚以及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宣传时,主要采用板报、广播电视报道等方式,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没有参与到整个事件中,无法深入理解相关内容,因此,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积极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开发性、多向性以及互动性的影响下,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会提高,而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使得他们被这些多媒体网络技术所吸引,并成为网络媒体的重要群体,学生汲取的知识以及了解的时事动态早已经超出了课本的范畴。如果教育者没有利用好多媒体网络技术,掌握的信息量会滞后于被教育者,就会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优化队伍结构,掌握多媒体网络技术知识,更好地引导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

(四)网络舆情监控机制

对学生来说,由于新兴网络多媒体技术具有共享性以及开放性等的特点,因此,他们可以不受限制的对某一具体事件进行、转发以及评论。由于大学生的思想不成熟,缺乏社会阅历,对社会热点问题理解不全面,因此,对于一些网络信息是否危害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并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另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利用网络信息煽动大学生做出一些示威游行、聚众闹事等不良行为,严重危害了国家利益。网络媒体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用户,这也给网络舆情的监控与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高校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为学

二、“微时代”背景下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搭建“微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用一些前言技术,同时还要结合时代特色,有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首先,教育工作者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了解和掌握一些“微媒介”的特点、优势以及存在的缺陷,从而在实践运用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学校内部还要建立“微媒介”的长效工作机制,从而将“微媒介”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学校相关领导部门要起到带头作用,构建“微媒介”技术平台,并做好基本的人员配置工作,保障技术平台有足够的技术人员进行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如学校可以构建一个微博平台,组织一支专门的队伍进行平台的运行维护与监督管理,保障微博内容的生动活泼,以及应用一些创新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制定“微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和教材,利用“微媒介”的方式深入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做好“微行为”素质修养引导工作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只能单向地、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微时代”的来临,打破了这种单向的教育模式,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微时代”的特点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当前的实时政治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探索思考能力。同时,学生要学会甄别信息,通过自己的分析与思考,摒弃那些不健康、不积极的信息和文化,提升自己对不良言论以及低俗文化的免疫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在“微时代”中树立远大理想。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微时代’信息技术,能够结开阔眼界,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鉴定自我理想,培养正确的人格,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借鉴“微时代”网络媒体优势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要采取讲解、报告、宣传等方式,突出强调理论性教学,学生难以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利用新兴网络媒体技术,丰富自身的教育方法,采用一些视频、音频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动员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多媒体互联网有着开放性、及时性、便捷性等特点,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一些网络平台社会热点、时事政治,让学生参与讨论,适时地引入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流文化,让学生公平、公正地看待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

(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

“微时代”的来临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中被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对教师队伍的结构以及素质都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调整思想政治队伍结构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因此,要不断地引入年轻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活力;积极地引入一些多媒体网络技术人员,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开发适合学生的网络平台。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有敏锐的识别能力,能够及时甄别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同时要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

篇6

中国传统文化,从地域性上理解是指中国的本土文化,从时间上来说它是古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从性质上说它是经过去粗取精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的文化,其内容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包含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等多种文化流派,并且吸收借鉴了佛学文化,融汇诸多文化于一身,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包容性。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思维和具体行为的影响。中国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谦和包容,对外来文化采取立足本土、兼取其长的态度,表现出有容乃大的博襟,是我国传统文化包容性的具体表现。

第二,务实性。几千年来,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形成了“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特征,这一特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中即是强调“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务实的态度带领历代中国人民不断探索。

第三,德育性。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德育为先,强调扬善抑恶、育人品行,而西方文化则是以强调自然科学为主。如果把西方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为“德性文化”。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力量。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在思想上向党和国家积极靠拢。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上大学生具有较大可塑性的特点,他们的思想意识存在一定问题。

第一,理想信念模糊。理想信念是支配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是党和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需要,是关系到改革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目前,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大体健康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思潮开始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致使他们信仰淡漠,人生目标混乱,有的甚至放弃梦想,从而导致理想信念模糊。

第二,价值取向扭曲。当代大学生是在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常常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个性。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在生活中不懂得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个人本位思想较重,把个人的自我追求放在首位,看重功利,扭曲了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社会责任感缺失。在老一代人眼里,大学生群体应该是心系祖国、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莘莘学子,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处于“不损人”尽量“利己”这一层面,过分强调自身利益,没有回报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严重缺失了社会责任感。

第四,诚信意识淡薄。当前在很多高等院校中,缺失诚信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学生考试作弊,用各种手段骗取奖学金,这些行为都给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诚信意识的建立关系到社会良好氛围的营造,同样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以文化之力兴学子正气,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对解决现实问题、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传统文化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强大的民族自尊心来源于优秀文化的积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坚韧不屈的精神,是我们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内在动力。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稍不到位就容易使其产生无所适从、不思进取的想法,理想信念容易动摇,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必须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以使大学生在追求理想中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勇往直前。

第二,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体会人生的真谛,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民族国家意识,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观,这些可以激励大学生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不懈努力去回报社会。

第四,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正确的诚信观。对公民进行诚信教育是必要的,对大学生进行诚信观的培养更为迫切。传统文化一直强调诚信意识,强调人无信不立,号召“诚心者,天下之结也”,这些观念能够引导大学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坚守诚信,求真务实。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加以利用。然而,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具有现代性和更贴近生活,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传统文化的渗透,不能是一种强迫式的传授,而应该循序渐进地渗透,让大学生自觉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价值。

第一,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是最主要的文化教育阵地,大学里的各种话剧社、曲艺或者戏曲社团都深受大学生的喜爱,通过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组织学生观看一定数量的经典影视剧,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发现其中的价值,从而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第二,实现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传统文化基础学科,例如设置历史、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能够增强他们的传统文化意识。

篇7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无数中华儿女,更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竭的重要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思想政治素质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对祖国充满热爱、忠诚的感情及愿意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情感。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要任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团结青年一代,更会成为鼓励当代大学生参与祖国建设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更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郑成功、戚继光、林则徐等历代爱国英雄身上体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新一代的青年中许多人是在父母的宠爱下成长起来的,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动不动便对社会不满,怨老天不公,缺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启迪人们将为国为民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不但要有强烈的爱国义情感,更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二)意志品质的有效提升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前许多大学生没有道德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仁爱之心和感恩之心,骄傲自大、心胸狭隘,屡屡做出违背道德标准,甚至是触犯法律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文化素质低下,道德水平不够。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的宽容品质,“自下者人必高之,自高者人必下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谨慎的思想,“容止所思言词安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彬彬有礼”的礼仪风范都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大力提升的优秀品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上述思想的阐述和理解精辟而独到,是大学生们值得关注的内容。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和自强精神

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当代大学生中的许多人缺少吃苦耐劳的毅力,独立自主性差,甚至出现了家长跟到学校照顾起居的可笑场面,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立能力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的自律精神;“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的刻苦钻研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不强者不达”的自强精神,恰恰是中国大学生身上缺少的品质。

(三)职业素质的重要影响

1.爱岗敬业精神的启示

许多大学生好高鹜远,不肯脚踏实地地面对生活,跳槽现象频现,失信于企业的现象严重。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专注统一、感恩思想,强调“术业有专攻”、“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专心于专业岗位建设,培养其爱岗敬业的精神。

2.团结协作意识的提升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协作意识差,人际关系淡漠,而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又是企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谐统一”,这正好与时代要求相符合,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识大体、顾大局的意识

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不强。而传统文化中的整体精神,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讲求付出,歌颂奉献,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培养全局意识,淡化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让其思想更加成熟。

4.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精神

时代需要文明,时代呼唤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与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分不开,万里长城、都江堰、圆明园、四大发明等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当代大学生如果能够将这些文明和精神继承,那么在世界未来的发展必将是不可阻挡的。

二、封建腐朽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作用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由于几千年腐朽的封建文化的左右,其中也夹杂了许多不利于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会批判继承。

(1)中国传统文化重德轻法,过于宣传“德治”,缺少民主法制思想,专制思想浓厚,不利于大学生们法制意识的培养;(2)过于严格的等级观念,强调天生的地位差别,不利于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让部分大学生过于迷恋“官本位”,权力欲明显,认为当官是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这在目前高烧不退的公务员考试中体现得最为明显;(3)过于强化从众心理,个体永远淹没于群体,让部分人正常的自我意识受到压制,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4)过于强化“无为”思想,如“君子无所争”、“木芳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思想,让一部分人的竞争意识受到压制,也为一批大学生颓废生活、无所事事提供了借口,而健康的竞争恰恰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这种“无为”的思想不利于大学生在竞争中创新和发展。(5)过于强调“关系和人情”,亲情和友情是一个人丰富情感的表现,但是过于强调各种关系和情谊,往往会造成对事实和公平的歪曲和损害,现实生活中,任人惟亲、家族腐败的现象其实是一种“重情重义”情感的畸形表达。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关系”,却对自己个人能力不作高要求,歪曲了社会的公正性,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三、新时代下积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一)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在高校营造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沐浴在文化的气息中,成长在文化的熏陶下。一方面是通过各种学生活动的开展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营造,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以邀请国学名家到校园内开设传统文化系列讲座,鼓励学生建立相应的学习型社团,进行自主研究,并通过文艺表演、电影节、知识竞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研讨会、读书节等各种活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

另一方面则是利用目前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信息社会,网络教育不可忽略,如今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用户的一个主力军,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正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我们要及时转变教育方式,与时俱进,提高教育的效果。目前全国各高校都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渠道,通过博客空间、QQ群、MSN等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但是网络宣传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太多的负面思想也在同时传播,这就要求我们要谨经营这块阵地,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机遇,达到正面教育效果。

还有就是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积极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在每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及时有效地应用,而且要注重个人言行举止,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一支文化底蕴丰富、礼仪修养高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必然会对整个校园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重视课程载入的重要性

目前许多高校都重视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将精力放在教学质量和技能水平、就业率的提高上,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多以应付态度对待。除了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学生也只是应付了事,而更少有学校专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些年,随着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热传,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注意到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了。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但是我认为,要想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还应该进一步加大课程载人力度,开设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扩大化,同时丰富校内的图书资源,大量引进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为学生进一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空间。

篇8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沉淀下来渗透在民族行为和意识当中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情操和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它体现在相关的经典著作、文化用品等客观物体之中,也体现在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性格特点、知识构成、习俗礼仪等主题之中。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资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最优秀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结晶。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儒家的“仁政”思想、“人性本善”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都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学习,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素质和坚定的信念都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永远比教会学生知识更加重要和艰难。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单一枯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里有着众多的学习方法:孔子强调的思考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兴趣学习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善于学习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受到思维限制。大学生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可以学习到海纳百川的思维和心胸。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有着法道佛儒墨等学派,相互之间和谐联系,共同存在,可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

要想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融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是第一位。要以课程建设为主体,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需要反复地仔细挑选,开设各种课程,首先需要开设一个基础的文化欣赏和学习课程,之后开设不同的文化课程,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要。比如经典文化著作选读,先秦代表著作欣赏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不断地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

2.加强校园的文化活动

大学生每天学习和生活都在校园里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设一个人文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接受度。因此,除了在课堂上使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在校园之中,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比如,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演讲、竞赛、征文;观看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开展文化和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每天生活中耳熏目染,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加强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路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常客,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接受新的生活方法非常快速。学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加大网络平台和图书馆的使用。学校图书馆应该加大对学生们的读书兴趣的了解。根据专业的不同,推荐不同的读书目录,指导大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作用和意义,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和阅读经典的思想历史名著,并且结合社会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4.美化校园环境

在校园举办各种活动属于软件设施,还应该加强对于校园硬件设施的美化。校园的图书馆、教室、操场、寝室、篮球场等地方,是大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应该在设计的时候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因素,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在操场树立孔子的石像,在教师和寝室悬挂名人事迹、书画作品,张贴文化知识海报等。

四、结束语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中华优秀文化浩瀚众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精彩的文化价值,通过加强学校的文化课程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的文化活动,加强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等路径,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李建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研究[J].学园,2014(2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