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鼓教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1-30 08:30: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安塞腰鼓教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安塞腰鼓教案

篇1

 

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安塞腰鼓》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通过体味作者对生活中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触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今后学生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安塞腰鼓》这篇散文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理解其对文章表达的作用,并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对于习惯于学生腔的中学生来说,其冲击是巨大的。本课在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培养上语文教学论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学习目标 ⑴知识目标:学习排比、叠句手法,理解其作用;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⑶情感目标: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体会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朗读课文,学习排比手法及作用;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难点: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二、说教法

基于本课的特点,以声感人是主线。教学设计思路为:先从声像体验安塞腰鼓的魅力,再通过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上品味作者创造的意境,然后思考讨论从中领悟的对生命力和人生的认识并拓展训练。因此,本文的主要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品味美句、主旨探究、课外拓展等,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其中以诵读、赏析、讨论为重。

三、说学法

1.指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音美、形美、意美。又从更深的感悟中,准确掌握朗读的语速、停顿、重音,更能传情达意。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懂得与人合作的意义,体验群体合作的成功感。 教学准备 ⑴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站。(可以是视频、音乐、文本等等。) ⑵教具准备:扫描仪、多媒体课件(A.安塞腰鼓的相关图片。B.铿锵有力安塞腰鼓鼓声。C.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安塞腰鼓的大型演出。D.《安塞腰鼓》wav朗读。)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了解中激发阅读的激情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来自黄土高原的绝活——安塞腰鼓表演短片,用一个词说说短片带给你的感受?。

(屏显介绍安塞腰的鼓配文图片)请同学们细看图片齐读文字,了解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安塞腰鼓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它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又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它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它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毅奔放的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与壮阔场景,我们只需看一看便能感受到语文教学论文,但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生命意识,却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感悟。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成章的《安塞腰鼓》,看看他是如何用生花妙笔描绘这惊心动魄的表演,并揭示其文化意韵的?

(二)、整体感知:听读中感受安塞腰鼓的生命之劲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象安塞腰鼓表演带给我们的画面和鼓声。

2、听完老师的朗读,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请同学们用“___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屏显)对安塞腰鼓进行概括评价,可以填词、短语或句子,最好用文中的语言。

3、课文中有一句话略有变化的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这句话是──(“好一个安塞腰鼓!”)它一共出现了几次?(四次) 这四句“好一个对安塞腰鼓”的反复咏叹之中又有变化有新意,是文章具有了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来,让我们一起饱含赞美之情的来读它们!(屏显:“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4、请同学们仔细跳读课文,看看它每出现一次,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 (学生回答,屏显“安塞腰鼓之劲”资料: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齐读每句的最后两个字,要读出“劲”来!

(三)、品读美句:感受文中排比句的气势、节奏与激情

1、安塞腰鼓表演是那样的有“劲”,作家描绘它的语言带“劲”吗?这“劲”是大量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带来的?

2、请找出文中的排比句。挑出你最喜欢的语句仔细品味,准备读给大家听,并简要说说它好在哪里。

(学生回答,教师评点并加强朗读指导)

文中还有很多铿锵的短句、激昂的排比句、节奏鲜明的反复句,从变幻的舞姿、铿锵的鼓声、击鼓的后生等角度来描绘安塞腰鼓,我们不一一举例了,留给同学们课后继续去体会。

(四)、主旨探究:体会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生命意识

1、好一个刘成章!若不是你“陕北生来陕北长,因为你魂牵着地方”哪能写出如此激扬文字!让我们从无声的文字中感受到安塞腰鼓力量语文教学论文,那你们认为安塞腰鼓体现一种“________之美”(屏显)。

(学生回答,师在空白处板书“生命力量”)

2、齐读课文25至27小节,把这种生命力量之美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五)、课外拓展:借鉴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安塞腰鼓就是这样,于浪漫中宣泄生命的激情,于诗意中追求永恒的精神力量。听着同学们的朗读,使我想起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豪放之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旷达之美;想到人世间各有千秋的美。同学们,你们上了这一课,会联想到身边哪些壮观场面之美,学习课文中的写法来说一段话吧!(学生展示,师生评价)

六、教师寄语

篇2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八年级

教材版本:部编版

提供者:刘建云

单位:仁化县长江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安塞腰鼓》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文章,是舞蹈艺术,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作者刘成章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腰鼓这门独特的民族艺术,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既是对安塞腰鼓的热切赞美,更是对陕北人民蓬勃生命力的赞美。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八年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以及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来确立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诵读法2、探究、鉴赏法3、课外延伸

篇3

生本对话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个重要教学思想,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方式,它是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脱离了生本对话的课堂,教师就成为课堂的主体、主导,学生的学习就会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惰性、奴性,最后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要重视生本对话,让学生静下心来,沉入语言文字中,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走近文本,走近文本的人物,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生本对话必须有明确的指向,必须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否则,对话就会偏离方向,得不偿失。所谓核心价值,就是语文课程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不同类别的文本,其核心价值会有所不同,但是都是离不开语言文字。脱离了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就会变成思想政治课或历史课等。

例如,人教版的《安塞腰鼓》一文,语言风格非常鲜明。短句的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诗句的引用,以及铺陈的方式,都极具我国民族语言的特色。文章通过这些语言,把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和跃动的生命力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了,体现了我国西北文化的阳刚特性。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感受这些语言的独特魅力。

二、生本对话的主导因素

萨特说:“阅读是被引导的创造。”无论是语言的引导还是教师或同伴的引导,都是阅读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特别是初中学生,由于人生阅历、知识经验、生活环境等因素,他们对文本的感受理解往往会出现偏离文本或作者所展示的思想内涵。再加上教材的选文大都为名篇佳作,或时代久远,或地域偏僻等,学生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很难与文本展开真正的对话。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与文本对话,进行个性化阅读;同时,也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生本对话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进。如,有位教师教学《孔乙己》一文,当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你读了‘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句话有何感受?”时,非常激动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感到很冷!”好一个“冷”字,这位教师心里一惊,只是点头说了一个“好”字,便匆匆地去走自己的教案,按自己的设计去完成这节课的“任务”。这个生成点,本应是让人拍手叫绝的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本应是师生共赴的一次美丽的约会,然而却因教师的主导地位的缺失,导致了精彩就此擦肩而过。如果此时教师能抛开自己的教学设计,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思路做调整,一定会是一次精彩的生本对话!

三、生本对话的结构层次

篇4

为此,将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安排在师生共同讨论的15-25分钟内解决,作为教师应该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究,积极发言,合理想象,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一、了解学情,构建有目标的课堂

现代的观点是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协作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就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开展备课,多考虑一下学生已经懂得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对哪些知识感兴趣,用什么样的问题更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达到高效的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这一点,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教师知识播撒的田园。此外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程度、学习态度、学习情绪等因素也会影响着语文的学习。由于语文学科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一些学生看不到学语文的回报,缺乏对语文学习的认同感,不想花时间学语文,这些因素的存在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的种种心态,以更积极的心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目标,爱上语文,爱上我们祖国的语言,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

二、抓好环节,形成课堂有效的乐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一系列教学环节的设计,实现知识的交流,表达的碰撞,能力的锻炼,学生情感、意志、价值观的提升。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笔者认为:

1.学习目标的动态设置

师生面对知识点都会产生一些想法,许多意外、创意也会突然呈现。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思维动态发展的过程。对此,教师应该多预定学习目标,设立基本目标和动态目标。在课堂上积极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积极思考,有创意地表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给予启发、诱导、鼓励、赞扬,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语文材料与生活的关联

新课程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语文课堂要成为人健康成长的乐园。这一理念就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应该把语文材料转化为与学生生活相接,与学生思想相关的材料。拉近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思考书本中的问题、感悟现实中的生活,实现书本与生活的零距离对接。正如杜威所提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所说的“生活即教育”,也是这个道理。

3.精心设置课堂导入

在课堂的一开始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投入情感,精心设计导入语。用自己的情感带动学生,用自己的情绪影响学生,从而实现师生情感的交融,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一课时,笔者用这样的语言导入:同学们,雪花纷飞,银装素裹,激起了多少文人的诗意,你看岑参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展现了一幅意境开阔而又清新的瑞雪图。则写下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壮美诗篇,而1924年12月北京的一场大雪,却引起了鲁迅美好的回忆和辽远的遐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雪》,去感受他激昂的文字和深邃的情感吧!

学生们沉醉于这样的氛围中,自然课堂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4.运用教学媒体增强学习的吸引力

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语文学科的内容,适当的运用不仅扩大了教学的容量,也给乏力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缕春风,如在学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时,笔者首先展示了安塞腰鼓图片简介。又播放了5分钟的腰鼓舞片段,学生瞬间被那宏大的场面所吸引,感受到了腰鼓的恢宏气势和铿锵激越,感受到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不投入都很困难,达到了教学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用自己丰富的神情和生动的语言去点燃学生求知的。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的是老师真挚的感情、热情洋溢的语言,得到的是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教师上课时感情不投入,精神萎靡不振,表情木然若鸡,语言枯燥乏味,……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有学习兴趣,怎么会有激情,怎能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呢?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 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去体验某种情感,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指导要强调个性化,要通过思维训练,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篇5

课堂是教师耕耘的园地,是学生生活的家园。课堂教学,也称“班级上课制”,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全过程的主要阵地。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一、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照本宣科,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美术直观的特点进行教学的案例不胜枚举。我们在教学《秋天的图画》这一类课文时,就可以沟通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的联系,品赏秋天的画卷,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中国从古至今诗文和绘画就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平时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在引导学生欣赏诗的同时要对画进行欣赏与教学,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赏析。这样的教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语文教学与音乐结合,从歌声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与美术结合,感受生活的美,懂得美要用心去发现;与品德与生活(社会)结合,懂得“诚实是为人的根本、孝敬父母是人的第一美德”等最基本的做人品德;与体育结合,教育学生理解健康的重要性;与英语结合,教育学生要与国际接轨,放眼世界,面向未来……让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地融入生活,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融会贯通书本知识。

二、让多媒体走进课堂教学

“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巴”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现代知识的渴求,已经远远地落后于时代。据调查,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时,通过听觉只能记忆15%,通过视觉能记忆25%,同时运用视觉和听觉则能记忆65%。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可充分地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给学生全方位的刺激,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所谓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幻灯片、录音机、电视机、多媒体课件等辅助设备,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的一种教学手段。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增大课堂知识容量,又可以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

新课程改革为生活化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提供了理论的根据,提供了广阔的背景,以学生的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因此,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寻找最适合学生的切合点,充分体现对课程生活的人文关怀。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的使用让课堂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地讲,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景再现,体验生活。巧妙地运用语言,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是根据作者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身世遭遇,不同的生存空间,不同的研究领域,向读者传达了他们各不相同的思想。

篇6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应该是五彩斑斓的,蕴涵着无穷生命力的。因此,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预设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致力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对语文学科的生成性课堂作了初步的思考和探索。

一、认真备课为课堂动态生成做准备。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但备教参,还要努力扩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还要对教材深入的挖掘,有教师自己的理解。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个优秀的教师对教材、教参的熟悉,可以说倒背如流,教学设计详尽无比,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都已经预设好,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课堂就是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在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备课中就应考虑到学生,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生成性资源来对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这也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的前提。学生所处环境不同,他们的理解就会大不一样。只有在备课中考虑到了我们的学生,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课堂才能有生成性。

要想让课堂具有生成性,在备课时我们还要多想几个意外,学生会在课堂中想到那些问题,我们教师如何来应对。要想很好的应对这些意外,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熟悉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和教参,要深究教材之意,必须走到教材之外,给我们在课堂上留有更多的余地。

二、民主平等为课堂动态生成做保证。

要让语文课堂具有生成性,教师民主平等的作风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有一颗容忍之心,宽容之心。只有包容,才能接纳他人,才会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也才能丰富我们。例如在讲《藤王阁序》时,让学生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与秋水一色时,有一个学生就说:“鹜”是野鸭,作者为什么不能把“丑小鸭”换成是“白天鹅”呢?如果老师大发雷霆,说学生是无理取闹,那只能让课堂变的沉默,教师可以顺势把它设置成为一个讨论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选取“鹜”这个形象呢?可以结合诗句中有关鸟的意象来思考。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同时也给他们信心,让他们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如果一味的指责,也不给学生一个理由,会让他们感到索然无味,课堂上,我们要有一种民主平等的作风,包容学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背景和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三、开放教学过程,为课堂动态生成做动力。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应让教学过程走向开放。教师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依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艺术地将教学常式和变式相结合。正如布鲁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及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1.灵活的板块设计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设计教学过程往往丝丝入扣,环环相接,追求精致完美,滴水不漏。而从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应该向“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板块型”教学设计转变。在教学中可将教学分为若干板块,每个板块之间没有纷繁的头绪,没有生硬的环节,板块之间可以随机自由调整。这样有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例在执教《春》一文时,我根据学情反馈,发现他们对课文内容很熟悉,上课时,我及时作出调整,把“字词教学”板块挪后,把“读通课文,理清脉络”板块舍去,直奔重点板块,进行品读赏读的学习。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欣赏课文,品味课文,使他们享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

2.引导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因此,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教学中,由于个人生活经验与相关知识积累不同,所以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千人千面,常常因许多不同声音的存在而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一课,同学们尽情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安塞腰鼓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它气势磅礴,它置死地而后生,它充满激情与力量,它是生命的舞蹈与狂欢”……学生读出了涌动的灵气,这样的自悟自得,抛却了固定程式的束缚,使课堂中自由陈述的气氛很浓。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发表独特的见解,张扬个性;分享学习成果,体验成功快乐,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展现生命的色彩。

3.倡导“质疑──探究”学习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激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进行扎扎实实地独立思考学习,获得独特感受与体验。然后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彼此交流启发,共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以此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培养他们辨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他们喜欢的方法探究,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读文章,并且主动地进行讨论交流,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的乐趣。

总之,课堂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细心地呵护学生,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充分发扬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何充分感受动态课堂的美丽与激情却又不迷失方向,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懈地努力与探索。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03

叶圣陶先生曾有过这样的论述:“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去读书、作文。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让学生学会,预习是最好的手段。

在阅读教学中,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手段,更是把握学情、以学定教的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让预习先走一步,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什么是预习,语文预习的重要性

让学生读几遍课文是语文预习吗?让学生去想想课后练习,看看课辅资料是语文预习吗?不,这些都不是预习。笔者认为语文预习应该是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范围、有要求的一次提前自学的过程。它从时间和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课前预习,二是阶段预习,三是学期预习。笔者在这里主要讲的是课前预习。

语文教学安排预习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1. 预习让自学能力展翅高飞

语文预习是学生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按要求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比如遇上生词难字,就要动手去翻翻字词典;有关课文作者或写作背景可能要尝试着去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对课文中的好句或有所感悟的句子要做些摘录或批注;对难解的句子要圈圈点点以备提问质疑等等。由此可见,学生语文预习的过程绝不是看两遍课文就能了事的,它是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和探索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 预习让教与学有的放矢

(1)预习推动教师“以学定教”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它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这段话明白地告诉我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应依据学情而定。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了什么,想学什么,及时改变策略,调整教案、学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达成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学会,让学生会学。

(2)预习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从学生自身方面来说,通过预习,先自学后受教,课文中什么地方已懂,什么地方还不懂,心中有数,在上课过程中对不懂的地方就会听得更专心,大大提高听课的质量,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会更深入,课堂上“生成性”内容会更多。

如:在上《丑小鸭》时,有个预习任务是去思考丑小鸭为什么能变成白天鹅。在批改学生的预习本时,笔者就发现答案五花八门。果然到了课堂讨论的环节,学生各抒己见,精彩纷呈。更有学生提出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最关键的原因是它的坚强,否则即使是个天鹅蛋它也难以变成天鹅。这种说法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共鸣,这种课堂上精彩的生成就得益于课前的预习思考。

二、怎样进行有效的语文预习

预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事,要让学生开展有效的语文预习,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的预习活动中,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内容,制定预习的方案,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所做的一点尝试。

1. 预习布置的时间有讲究

预习任务一般来讲在新课学习前一到两天布置最理想,而且最好要求在规定时间里去完成,学生就不致于应付了事。很多语文教师习惯于把“字词落实”等预习中的环节放到课堂上来解决,这样就势必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不利于重难点的突破和教学时间的安排。

2. 预习任务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课文类型不同,学生能力有差异,预习任务就不能搞一刀切,要遵循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灵活布置。笔者的做法是既有常规的必做题,又有选做题。具体操作如下:

常规“预习单”上的题目步骤基本如下:(1)我的新词难词(摘录数量不限。);(2)课文讲了什么(简单的概括课文内容);(3)我的阅读感受(一般在100字左右。);(4)我的疑问(可以就课文整体谈,也可以就局部句子谈)

选做题是对常规题目的补充和深入。它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根据课文类型来布置的预习任务。如:有的课文音律性强,适合朗诵,如《在山的那边》、《安赛腰鼓》等,笔者会另外加上“表情朗诵”的预习任务。有的课文文笔优美,适合赏析,如:冰心的《谈生命》、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笔者会加上“好句摘录及理由”的预习任务。有的课文离学生生活较远,不易理解,学生缺少情感体验,如《邓稼先》、《在沙漠中心》等,笔者会加上查找资料、补充相关知识的任务……

还有一种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布置的选做题形式。这些题目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如《伟大的悲剧》一文中,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题:从课文题目入手去探究斯科特一行探险的“伟大”和“悲剧”体现在哪些地方。这类题目不仅要求学生能精读课文,还要求他们能对信息进行提炼和概括,甚至还需要利用网络查找一定的资料,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宝藏。

3. 预习要有反馈

要让预习有效而不是“逢场作戏”,它不仅要规定时间,规定内容,也必须要有检查,有反馈。预习本子要进行认真细致地批阅、收集学生的预习信息,了解学生懂了什么,懂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还有什么问题是大多数人想解决还没解决的。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如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笔者本来是把教学重难点放在对朗读的指导和修辞方法的把握上的。但是从预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在“我的疑问”中却提到了对课文句子的理解赏析。如“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空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下转第7页)(上接第3页)撞开了那么一股劲!”这什么意思;“愈捶愈烈!形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了解这一情况后,笔者对本课的教学任务及时作了调整,把重点放在修辞手法和文章语言的学习赏析上。这样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

预习信息的反馈不仅体现在上课教学内容、流程的改变上,有必要时还能体现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让作业成为预习的一次延伸拓展。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认真抓好课前预习,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先行一步”, 这“一步”将在课堂上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在阅读教学中,让预习“取道先行”,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篇8

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效益不高,特别表现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充分利用时间,提升授课效益,而把学生学习的负担带到课外。因此,如何提升课堂授课效益,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如何重视教学信息反馈,来谈一谈课堂授课效益的提升。

一、从课堂的学习情绪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应成为教师获取的第一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中揣摩学生对这节课听得是否明白,学得是否轻松,能否产生浓厚兴趣,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如果学生在学习《黄果树瀑布》一课时兴趣盎然,学习《安塞腰鼓》时情绪激昂;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悲伤以致落泪;学习《大自然的文字》则不时流露出新奇的目光,这说明学生上课时非常专注投入,与课文的情感融为一体。一般来说,课堂的教学效益也会较高。反之,学生神态木然,该活跃不活跃,该沉思不沉思,该笑不笑,该难过不见得难过,那即使教师的课讲得再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益也成了一句空话。这一点,从整节课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从一节课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

二、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提升课堂授课效益

在语文课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主动发言,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是新课标赋予语文教师的使命。其实,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点,从道理上来说,教师是不会有异议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这问题就更容易被忽视了。

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为完成教案中计划安排的朗读内容而布置朗读;为按自己分析课文的需要而进行提问,至于朗读和提问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恐怕就无暇顾及或认为无必要顾及了。一节课下来,只着重考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完成与否,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收益有多少。这些现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是造成语文科教学耗费时间多而实际收效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此,强调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提升课堂授课效益尤为重要。如学习《郑成功》一文,学生阅读课文后能指出“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是文中的中心句,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加以点拔,指导学生从“不会忘记”入手。不会忘记的是什么?

为什么会不会忘记?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这比教师为完成教案定出的教学任务而“以朗读铺路,提问点缀,不管懂与不懂,照样完成教案任务”的实际收效要好得多。

三、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查漏补缺

教师经过一个教学环节或整节课的辛勤劳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多少,差漏在哪里?学生的书面练习是一个重要的反馈信息,我们应该学会获取和正确利用这一反馈信息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我们所说的书面练习,当然包括课外的,但我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课堂上的。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书面练习(如:抄写、组词、造句,特别是作文)都安排到课外去了(尤其是高年级),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就从获取课堂反馈信息角度来看,也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既应从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角度去加大课堂上书面“练”的份量,也需要为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的角度去增加课堂“练习”的机会。而当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时,教师及时进行巡视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尽管也注意经常布置一定的课堂练习,但他们所要得到的反馈信息却往往要待到一两天后作业批改完才能了解。而作文练习就更要推迟一星期了。因反馈信息来得迟,查漏补缺就不能及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自然会被动多了。我们不是经常可以从学生作业中看到“重做”的批语吗?但教师可曾想到“重做”二字不但反映学生做了“无用功”,而且教师本身也同样付出了不少无效劳动。

反之,如若教师在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时,能做到经常巡视,认真了解情况,善于发现问题,借以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及时查漏补缺;对个别后进生加强指导;对带有共性的问题集中加以评点,那么,学生抄写中的错字、造句中的病句、作文中的离题等问题不是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吗?教师在一些学生作业本上加上的特别显眼的“重做”二字不是也可以逐步“卸免”了吗?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在值得在此问题上多花心思。

四、从课后征询学生意见中获取反馈信息,认真加强“教”与“学”的协调性

篇9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的地理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以育人为本”的知识观,而区域地理的核心思想是“因地制宜”,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本课程中围绕这个核心思想确定教学内容,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不论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都是先“描述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总体面貌,理解其基本特征”“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作为学习具体分区域地理内容的基础和背景知识,然后“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状况”“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落脚点是比较不同区域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对某些区域的分析,了解那里的人们是如何处理人地关系的、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的、人们又是怎样生活的。我以《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一课为例,进行分析。

教材分析: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一课是典型的区域地理内容,它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第一课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在第五单元的基础上,以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了既能体现区域总体特征又能反映各自独特地理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地区,来展现我国不同区域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一课选取了我国北方特殊的地形区――黄土高原展开,课文首先给出了“黄土高原的位置图”,并安排活动使学生熟悉黄土高原的位置及其包括的省区,并且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表景观。由于黄土特殊的性质和黄土高原特定的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再加上人类不恰当的生产活动,所以黄土高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在展示黄土高原地形地貌等基本地理特征的基础上,把区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征结合起来,展示黄土高原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民俗等内容。

依据课标的要求,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为:(1)利用地图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2)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3)分析黄土高原自然景观、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4)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下一步就是如何来完成教学任务,其策略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趣,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情境来引起学生一定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技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若创设的教学情境科学、适度、恰当,则在课堂上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生乐于参与、关注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沉浸在探索、思维和发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问题是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它的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考量,提出难度适度、逻辑合理的问题。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所以,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中,我以音乐渲染情境方法来引出主题。

课间播放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和视频陕北地区民间鼓舞――安塞腰鼓的有关录像。(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画面中一群陕北的汉子击打着腰鼓,阵阵黄土随着跳跃飞扬起来,使学生倍感振奋,从感官上对黄土高原有了一些了解。)那请问同学们:“观看了视频,你认为这是哪里的民间舞蹈?”学生大声地说:“黄土高原。”这就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所以,板书:黄土高原。通过一段气势磅礴的腰鼓以及伴随着鼓舞飞扬起来的黄土,创设一种特定情境,能将学生带到黄土高原这块独具特色的地形区,感受与众不同的高原文化。

二、课堂上合作探究,训练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

情境:在第一课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知道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是什么?(与学生一起说):首先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其次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人们是如何进行生产和生活及创造的特色文化。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图册来完成这些问题,如果自己不能解决,再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来完成。这是探究式教学的最重要环节,主要通过这样几步来完成:

1.交流自学成果

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在互相交流中,使大家思维相互碰撞,努力撞击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交流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汇报。

2.合作学习,探究疑难

让学生对“交流成果”环节中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大胆质疑解疑。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同桌互帮、四人小组研讨、全班辩论等,为学生充分表现、合作、竞争搭建舞台,使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单一性思考和求异性思维相结合。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如,“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对他的回答你满意吗?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等等,把学生的思维推向。讨论中,教师要做到:(1)要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2)要发现多种结论,特别注意和自己备课时不一致的结论,变教案为学案;(3)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及时发现优点,特别是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讨论要使学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激发表现欲,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通过刚才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教材39页图6~10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图,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的特征。由此提问:“为什么会出现沟壑纵横的景象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我把学生的观点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是自然原因(地形、降雨、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方面分析)和人为原因(毁林、毁草、陡坡开垦破坏了地面植被等)导致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这里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所以有人说:“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还是“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呢?通过分析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这也同时说明了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的角色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立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教材内容、图片等信息来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全班讨论,使学习成为生生、师生的互动过程。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避免单纯的说教,因此设计图片、资料等素材,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突破难点。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剖析,领悟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感受文化,提升主题

转承:“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除了刚才看到的安塞腰鼓以外,还有哪些?”“窑洞”“信天游”,学生回答道。

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上的建筑――窑洞,民歌――信天游等分析,还可以出示服饰、饮食习惯等和学生一起分析,感受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

通过图片感受黄土高原独有的文化是浅层的,是表象的,能够明白这些与众不同的文化背后隐藏的是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产生新疑

黄土高原曾经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而如今却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请同学们出谋划策如何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呢?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参照图册上的内容来完成,例如,植树、种草、修建堤坝等。这不是一个难的问题,只是想通过解决黄土高原面临的危机问题,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树立学生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意识。

五、课后留创新作业,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课外阅读的作业,不但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且能促进学生积累词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善于想象。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于是,我让学生在课后充分发挥想象力,从建筑、民族服饰、饮食等多方面来了解黄土高原的文化。

针对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与社会课程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与社会课后认为,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本学科的学习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充分体现了他们关注生活、参与生活的态度与能力。在学习中,学生课前做调查和准备蔚然成风,课上积极思考,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望。许多实例证明,由于参与收集资料、组织策划活动的机会大为增加,实验综合课程的学生,在经验和能力方面较之分科学生有明显的优势。他们在课程实施中获得综合视野、综合能力、综合方法,使之表现出更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106-01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及作为主体接受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的完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意义十分显著。作为信息化、数字化的教育社会,无论是社会、家长还是以教师为载体的传播者对课堂这一重要的环节是不敢懈怠的。笔者以语文学科为例进行探讨:

探讨环节分为三个部分,即课堂活动文本的角色,课堂活动教师的角色,课堂活动学生的角色。

一、课堂活动文本的角色

课堂活动文本角色包括知识型文本和资料型文本。知识型文本即教师与学生对话的书面媒介体,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交流媒介,是二者之间心灵沟通,精神火花的碰撞的桥梁。资料型文本即为知识型课堂教学活动服务辅助媒介(如教案、教辅、多媒体等相关材料)。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从事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是一种社会语言交流方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把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几个学段小目标,那么在阶段性知识点考查时,要把本堂课相关知识型的文本按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把复杂化文本简洁化、线条化、系统化,使学生便于探究,乐于研究,愉悦于合作。据文本体类可以按篇章语言运用和谋篇布局等或按文本文体分类或按文本主题思想分类或按文本年代分类等。使学生对文本能快速找到解剖口,由点的介入,到线的深入,再到面的的提升(对文本的逐步深入认识、质疑和合作过程),沉浸在文字的美,句段的美,思想的美,汲取津液,陶冶精神的涵养。通过课堂活动掌握这些文本基本知识点和解题技能及答卷能力,组合为信息转换的新形式,从而完成每学年的阶段性目标,最终达到语文学科基本知识能力的形成。

二、课堂活动学生的角色

学生在现代的课堂活动中的角色是主角,是课堂主导者,不再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被动的纯接受者,他们是课堂活动舞台的发现者、探究者及表演者。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的提炼,二者是无功利性的情感等价或非等价的互换,实现教学相长。他们互相平等、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课堂教学活动任务的“工程师”。因此,课堂活动要求学生应做到:1、小组合作机制形成,即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划分小组,为课堂活动顺利开展作准备。2、学生务必与教师共同计划新知识的媒介体,即“学习稿”。这一步非常关键,它决定课堂教学活动的活动任务和活动程序,是知识型文本教师与学生对话的书面媒介体,课堂活动的流程由此来实施。3、学生独立按时完成“学习稿”且能对文本生成新的问题重新质疑,深化文本深度,升华文本思想。4、小组收集归类并探讨“学习稿”生成的质疑。5、优等生在小组内帮助解决“学习稿”生成的质疑,特别疑难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完成。6、学生自我检测(教师出示检测内容)。

三、课堂活动教师的角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种古代较先进的教学思想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元化急速变迁的物质世界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高度概括了“善教”的至高境界:“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教师除了拥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是一个课堂上充满活力,激情四射,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知识储备丰厚的综合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强有力的“主持人”,不仅要有高超的设计创意独特的课堂“开场白”及课堂中美妙且富有动感的,激情的,活跃气氛的“串联词”,还要具有如同“安塞腰鼓”般戛然而止的“结束语”,让听者语尽而心动,让观者幕落而意长,使课堂成为一首散文诗,一首感人肺腑的交响曲。

1、教师课前预热活动,即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前要研读文本,熟悉文本知识点及重难点,为课堂活动做充分准备,以便完成阶段性目标。2、课堂活动小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如文本目标导航小组;文本文题背景小组(题目解说、作者资料、文本背景资料等);文本字词句段小组;文本主题中心小组;文本延伸小组;文本写作技巧小组等,根据具体课堂教学内容要求来划分。3、课堂活动成果。组织各小组进行汇报文本“学习稿”生成的质疑的成果。(汇报原则:人人都会的不汇报,稍难的提示,较难的探讨,难的师生共同研究)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完成文本的笔记。4、检测步骤。教师在对课堂活动的最后阶段要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检测。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益,教师是否准确把握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对课堂活动的教学任务是否明确,师生对文本的编辑意图是否有功效,此环节很关键。检测的形式由教师提供相关的内容,如随堂抽查或出示试题或小组进行评比或写相关的感受等。

篇11

1 “规定动作”注重规范性

综观国内主要的中国文化概论教材,其主要构成部分都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中国文化的发生条件,包括中国文化赖以生发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二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主要包括从远古直到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三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成就,包括在文史哲、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这三个方面的教学中,影视资料都可以直观、生动地帮助教材和教案,来展现教学内容。如在介绍中国文化赖以生发的历史地理环境时,纪录片《中国佛教名山》、《再说长江》、《新丝绸之路》、《美丽中国》都成为教学的辅助材料,这些纪录片生动展现了中国名山大川的真实风貌,将中国的山水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对于这些景致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些曾经到过这些地方游览的学生更是结合纪录片,和自己的游览经历,讲述这些景观给自己带来的“文化冲击”。而在讲授中国古代的戏剧时,青春版《牡丹亭》、电影《梅兰芳》片断,或者让学生原汁原味地体会到戏剧艺术本文由收集整理的精粹,或者让学生感受到戏剧艺术表演大师的不凡魅力。真实的艺术感受配合条理化的课堂教学,常常使学生产生共鸣。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与教材相观照,可以找到很多的影视资源与之配合。正是中国文化概论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可以在教学中发掘大量的影视资源。这些资源能够较好地诠释教材的内容,同时又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这种资源与教材的匹配度,在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较难做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取这类资源作为教学补充时,应当紧扣教材内容,讲究所选取资源与教材的高度匹配。注重规范性,是选取这类资源的前提条件,只有与教材高度匹配,才能合理展现教学内容。应当始终注意影视资料所起的辅助作用,而不是冲淡系统的常规教学。

2 实践教学注重针对性

很多开设中国文化概论的学校,都赋予了这门课程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而这样的教学内容大多能受到学生欢迎。一般来讲,中国文化概论的实践教学,通常是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一般是同一个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等地点,在这些地方开展实地讲课,使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以北京联合大学的精品课中国文化概论为例,实地讲课的课堂,就延伸到颐和园、美术馆、博物馆等地,并将这样的教学称为“多感官教学”。而笔者教学所在的岳阳地区,岳阳楼、君山、岳阳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也成为实践教学的依托。

影视资料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开展教学的地点,本身就有大量介绍与该地历史文化知识有关的影像资料,通常,对于较大规模的访问群体,这些场所都愿意播出这些资料。另一方面,是在现有的影视作品中,本身就有大量与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有关的内容。如纪录片《颐和园》、《故宫》、《千古名楼——岳阳楼》等,而在开展实践教学之前或过程中,向学生播放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对历史遗迹的文化诠释,使学生在“实景”之中更能感受到景观所代表的文化纵深。

实践教学材料的选取有很强的针对性。就这门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高校而言,通常的做法就是“就地取材”。即到一个方便到达、而且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和代表意义的地点。实质上,很多城市都具有这样的地点,而这样的地点也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并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影响。影视资料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要弱于实际场景所起到的教学作用,但影视资料在展现历史文化纵深感方面却不可或缺,它是使“可触摸”的文化,变得“可追溯”、“可思考”的重要促成因素之一。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影视资料的运用,是在针对性基础之上的深度拓展。

3 “自选动作”注重开放性

除了教师讲授之外,少量的学生作业和学生参与成为课堂的有益补充。让学生选取中国文化当中一个感兴趣的小单元,来进行适时的讲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在学生讲授过程中,最能吸引注意力的,往往也是其精心选取的影视资料。

在某班学生以“鼓”为题材,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中“鼓”所扮演的角色时,分别向其他学生展示了安塞腰鼓、凤阳花鼓、京韵大鼓的表演片断,这些片断都来自网络视频,或者是电视片。而在展示与“鼓”有关的舞蹈环节,采用了电影《十面埋伏》中,盲舞女闻声击鼓的片断。之后,主讲学生还展示了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刘海哥下山打柴遇到胡秀英的片断。而“鼓”都在这些影视片断当中,或者扮演突出的视觉形象,或者成为伴奏的主要背景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