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海外实习工作报告

海外实习工作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11 06:48: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海外实习工作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海外实习工作报告

篇1

第一,容易错过外企校招季。

通常知名外企都会在9月、10月的第一轮传统校招聘,这个时候海归已在海外学习,通常较难在学习期间,抽空回国参加企业校招、面试。

第二,不清楚外企对应聘者的真正要求。

海归在浏览企业招聘要求时,往往不清晰外企最看中哪些核心能力,以及真正要求的学历背景,容易过高虚夸自己,或者是面对外企要求胆怯了,不敢去投简历。事实上,外企除了看学生学历背景,还看重学生综合能力,包括领导力等综合素质。而且,部分工作对学生专业背景要求并不高,比如咨询公司恰好是希望招聘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包括历史学、社会学等较冷门的专业背景,以此提供给客户更全面的攻略。所以学生求职前,了解企业需求,能更好地命中目标企业。

第三,留学前没有明确目标与个人优势。

在留学前没有把目标明确,也不明确自己的最强优势。因而在留学期间没有集中精力去培养和优化自己的优势。往往在应聘时难以突围差异化特点。

第四,缺乏面试技巧。

也就是说海归自身不知道如何展示自己,缺乏演讲能力及沟通能力。而这点在面试外企尤为重要。

王丽霞提出以下建议,海归外企求职七步走:

第一步,学生应该进行背景测评,确定职业方向及制定能力提升方案。

第二步,根据学生个人水平,及未来发展可能性,定位目标企业。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发展方向在哪,让留学期间每一次认真和努力都成为以后成功就业的资本。

第三步,进行专业职场培训,包括提升求职技能、商业必备知识学习、热门行业面试题目应对训练、PPT制作技巧训练、市场/财务模型搭建、工作报告制作流程训练、招聘流程和应对策略学习等,务求全面提升自我求职、工作技能。

第四步,打造个性化简历。

第五步,实战演练。包括进行模拟面试辅导,与名企资深HR一对一面试辅导,攻略面试盲点,及参加商业案例竞赛比拼提升实战能力。

第六步,申请全球500强名企实习,增加求职背景实力,及提高对职场认识。

篇2

收稿日期:2006―07―15

作者简介:袁琳,(1974-),女,汉族,四川自贡人,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工作研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急速发展,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不断增多,社会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需求量的增大,各高等院校相继开办了社会工作本科教育。据悉,截至2005年8月,我国大陆地区已有170所大学开办社会工作本科教育,还有数十所学校开办社会工作专科教育。然而,目前各高校社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了解,广州最早开设此专业的华南农业大学,2003年首批81名社工系本科毕业生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不到10%,有70多人找不到社工岗位转了行。①据了解,2005年中山大学毕业的30多名首批社工系学生中,3名进了广州市社会福利院等单位工作,成为“专业社工",2名留在社工系工作,5名考入社工系硕士班,其余20多名全部“转了行"。②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社会工作专业快速建设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之间的巨大反差和错位。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深入剖析:

一、 社会的普遍现实

1.社会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工作专业尚未得到社会大众的了解、认识。对于一个新兴的职业,需要社会广泛地宣传,而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做的相当少。不仅仅是社会媒体的宣传力度不够,而我们社会工作者主体(学校、教师、工作人员、学生等) 自身的宣传力度也很薄弱。现在像《社会工作》这样的社会工作专业期刊寥寥无几, 而且只 有屈指可数的学术期刊才开辟了社会工作栏目,大众媒体则更少涉及社会工作,只是在部 分地区做得稍好些,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而且社会工作者主体,如高校的社会工作教师很少写有关社会工作的科普文章来普及社工理念,社会工作者开展的活动也不多,其提供的服务的社会效益不够明显,无法吸引媒体的注意,这些都影响了社会工作的宣传。因此,社会工作这项职业究竟是做什么的,很多社会成员都不了解,而且不被认为是一项职业。社会大众不知道这个职业可以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对社会有什么样的贡献,其重要性何在。很多人只是从字面上曲解社会工作,认为就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所做的、不计报酬的其他为社会做的服务工作,只需要爱心,不需要专门知识和技巧。

因此,政府及媒体应该加大对社会工作的宣传,使人们了解这个行业,知道它是做什么的,能为人们提供哪些服务等,充分利用这个行业为社会服务。除了外界进行宣传外,还需要我们社会工作者自身宣传,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服务来获得社会的认可,树立专业权威的形象。通过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增加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接纳度,增强政府和公众的全方位的认同。

2.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任重道远。

2004年7月1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第九批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标准正式公布。这完成了社会工作职业入口的规范建立,对社会工作的改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资格的认证到岗位的对接却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虽然政府现在对这个职业给予了 承认,但没有明确哪些工作岗位应由社会工作者从事,而且待遇也不清楚。另外,长期以来,社会工作职业的功能都被一些政府部门和准政府组织包办代替,这些部门和组织很少意识到其工作应由具备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来从事,同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仍然不愿交出理应社会工作者所承担的工作,甚至有的直接拒绝社工人才的进入,这势必阻碍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

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香港地区,社会工作者是普遍受人尊敬的一个职业群体,目前有两万从业人群。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和财政资助是香港社会服务工作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香港地方政府并不直接包办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服务,在香港开展各项社会服务的主体是各类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隶属于社会福利署的专业机构,另一类是非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后者占机构总数的3/4以上。这与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生存环境大相径庭。我们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领域后,没有相应的岗位编制、职称序列和培训机制保证他们的根本利益,这使得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缺乏必要的动力和体制保障。

因此,政府应该在福利政策、人事制度、就业岗位、财政政策等方面给予社会工作大力支持。政府在制定社会福利政策、制定社会工作法规和条例、实行专业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考核评估各项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等方面应担负起宏观管理和指导的责任。另外,政府还应大力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对之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和财政资助。

二、 高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与发展

1.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模式急需改进。目前我国高校在制订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模式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对我国的社会问题、社会整体需要和发展做充分的分析,而是在生搬硬套国外的或港澳的,甚至有的高校间相互照搬,没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需要而制订出具有弹性的社会工作培养模式。社会工作一直为适应过渡期的社会问题所需要,而社会的变迁使得社会问题的性质一直在发展变化的,因此,社会工作要获得社会的认可,就要能经常提供适合问题需要的服务。那么,我们在设置社会工作教育的培养模式时,就应该考虑到社会有什么样的需要,我们就应该设置什么样的培养模式。

2.专业实践环节薄弱。国际社会工作学校联合会规定:所有学士学位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800小时的课外实习。但是我国高校社工专业由于人力、经费以及与实习机构的关系等问题限制了专业实践教学,使其成为社会工作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有几方面的原因:

(1)实习时间安排单一。多数高校除了第四学年集中安排统一实习外,在社工专业的其他学习时间内并未安排足够的实习计划,或仅仅是利用寒暑假要求学生自发参加实习,其效果与期望值往往相去甚远。

(2)实习单位本身的不合作。在当前的社工领域,因缺乏促使其向专业化方向转变的有效机制,使得这些实习机构对实习生往往有诸多限制,实习过程中社工专业的学生不但无法施展专业知识,甚至不得不通过“变通”的形式来迎合实习单位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实习生的工作热情和对社工价值的认同。

(3)实习过程中缺乏系统、科学的指导机制。大多数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均处于自发的实习工作状态。由于社工专业涵盖的面十分广泛,学校派出的指导老师往往需要同时面对很多学生提出的专业性问题:如社会福利政策、家庭情感危机、青少年犯罪与预防、城市救助体系的完善与实施等,指导老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其指导也就常常浅尝辄止。另外一些机构的工作人员虽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指导学生的方法是零散的,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指导。

针对以上的现状,各高校应制订合理的实习时间,建立完善而丰富的实习档案,加强对学生进行实习个案的分析与问题解决,同时尝试建立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王思斌认为,要克服专业教学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的现象,可以借鉴医学教育的体制,由学院直接建立附属实务机构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教师与实务工作者应同一群人的两个可以随时转换的角色,对学生来说,其学习过程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和实务教学中的经验学习。③另外,云南大学的向荣提出了采取“三方伙伴关系”的实习教育模式:④即通过政府,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及海外有关机构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结成三方合作关系,在政府的实际工作部门如一些社会福利机构内由国际非政府组织出资或出力给机构里的实际工作人员提供多方面培训和指导。学校方面在参与培训同时也介入机构的日常工作,一方面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来了解和认识中国福利服务的实际状况,并对其优秀的经验型方法进行层面的思考和总结,使得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扎根,以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工作。这有助于加强和完善社会工作实习制度。

3.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严重不足

各高校的社工专业院系中,教师的专业结构很不合理,其中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教师比例很少,即使具有相关专业的心理学、哲学、法学等背景的教师亦占少数,更多的是其他专业。王思斌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对569人社会工作教师的调查中,有“专业社会工作”背景的教师为“19.16%",有“社会学”背景的教师为“18.98%”,“其他”为“21.09%”。⑤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而且大多数教师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在“书斋”里做学问的,本身很少从事过社会工作实务工作,对实际的社会工作的具体实施缺乏了解。因此,其授课只停留在教授理论知识,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而且对实践环节也感到力不从心。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加大对社会工作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各种培训途径培养社会工作教师的专业理念、完善知识结构,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教育师资队伍。其次通过多种方式促使教师积极融入社会工作实务。如教师到相关机构挂职锻炼,以积累实际经验,充实课堂内容。通过培训和社工实务使社工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使其既有很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又有丰富的实践指导能力,逐步实现优秀的社工专业教师都是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此外,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自身专业认同度低。

社会工作专业大多数学生在报考大学时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并不清楚这个专业要学什么和将来要干什么,只抱着考上大学为目的,而对专业的认知相当缺乏。在一所大学本科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三、四年级的140名学生中调查显示:87.14%的学生在考取大学之前未听说过社会工作这个专业,而且34.29%的学生不愿意毕业后从事这个职业。在不愿意从事这个职业的原因选择中,58.33%的学生是因为“该职业缺乏社会知名度和认同感,社会地位低”。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不认同本专业势必会影响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巧,影响其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社会工作者。因此,首先我们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增设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招考面试制度,通过面试使学生明确今后学习和就业方面,选拔出具有社工基本素质的学生,而淘汰出只是为了迈入大学,而不认同该专业的学生,以免造成人才和资源的浪费。其次,我们应加强对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理念的培养。教师在各门课程中都应渗透专业价值观的教育,并且,教师以自身的言行感染社工的学生,树立专业理念。第三,建立完善的督导制度。社会工作学生一入校,教师就应对学生进行督导,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进行督导,特别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各高校的社工专业院系,应当在新生入学后迅速帮助他们确立发展目标,并在实践中为帮助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做出切实努力。社会工作者应当可以像医生、律师、会计师、精算师等那样获得执照,单独开业,这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方向。在校期间,社工专业的学生就应当像医生、法律、会计等专业学生一样,充分掌握本专业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并各有侧重。

总之,要彻底改变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需要政府加大对社会工作相关政策的改变和调整,加大对社会认识的引导;需要社工服务领域加快向专业化的转变,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职业制度体系;需要高校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模式作出积极的调整,对专业师资建设加大投入,并自觉承担起引导整个社工领域向专业化发展的责任和义务;需要社工专业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建立一种职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社工价值与人生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也许,这个过程很艰巨,它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及社会工作从业者之间达成高度共识,但是,这个目标实现,有助于社工专业的科学发展,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完善,更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注释:

①社工就业动态.内地找不到对口工作.广州九成社工本科生要转行〔DB/OL〕.(2005.03.19)〔2005-4-5〕.省略.

②梅志清.社区管理体制还存在缺陷.社工毕业生求职无门只得“转行〔N〕".南方日报,2005.09.17.

③王俊秀.社工专业为何校内辉煌校外沧桑〔N〕.中国青年报, 2005.02.08.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前所未有地强调了职业教育对于中国教育发展,乃至对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工作环境的职业性、工作经历的真实性和工作体验的综合性成为了“校企业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最重要的实践方式。

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的培养定位决定了其毕业生广阔的就业面,涵盖外贸营销、翻译口译、语言培训、幼儿教育、旅行导游、酒店前台、会展服务、文秘等多个工作岗位。现今上海共有27所高职院校,其中90%都开设了应用英语专业。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各个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各类校内技能实训、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校外实训基地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占到了总学时的40%以上,通常采用“2+1”、“2.5+0.5”、 “1.5+3x0.5”、“3+1”等人才培养模式。尽管在实训课程设置和实训课时分配上不尽相同,却都努力突出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由于英语专业的行业性不强,与实践型和行业性较强的工科专业相比,英语专业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仅停留在起步阶段,更多地只是体现出了“学和校”这一方的努力,因此如何在高职英语专业进行有效的产学合作成为重中之重。

2高职应用英语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和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可以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即具备一定的词汇量,阅读理解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和通用理论及符合时代和市场的实用专业知识。能力目标是在知识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根据特定岗位(群)的要求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如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能。素质目标指个人的综合职业素养,如能否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能否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能否承受工作压力等。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涵盖理论教学、技能实训教学和校外实习三个部分。在理论教学上,按照知识目标要求,以词汇和语法为基础,以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利用课堂、网络和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在技能实训教学中,以就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实训模块,强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提高综合技能。常见的实训课程有《英语口语实训》、《贸易单证实训》、《翻译实训》、《口译实训》、《函电实训》等。校外实习依托校外实习基地,按照学校推荐和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分散性专业实习。

实践教学条件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的保障层面,包括制度支持、师资配备和基础设施配套。一方面要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包括多功能语音室的建设和商务英语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全真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扩大同外贸公司、外企、外语培训中心、翻译公司、会展中心等单位的联系,形成一批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而又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应建立双元评价体系,包括企业和学校双考评、毕业设计和实习岗位双结合、实习过程和工作业绩双考虑三个方面。考评可以实行五级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也可以实行百分制。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做出形成性考核,毕业实习成绩最后由企业鉴定(60%,主要根据学生在企业工作表现、工作业绩评定)和实习指导教师评语来综合评定(40%,主要根据学生实习工作记录、实结、毕业设计情况来评定)。不达标者不能获得本门课程成绩。综合学生的实习态度、岗位表现及实习业绩,企业给出实习鉴定意见;结合学生提交的实习工作记录和实结,以及毕业设计情况给出该生最终实习成绩。

3高职应用英语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应用

建立高职英语专业科学、有效的“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离不开全面而又实际的市场和行业调研。以作者所在单位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应用英语专业07、08、09级共有毕业生266人,专业对口率66.17%,语言对口率28.57%,其中专业对口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五大市场领域:行政助理和文员、客户接待和市场、外贸和跟单员、语言培训和教育、专升本和出国留学,分别占到了38.07 %、29.55 %、13.07 %、6.82 %和12.50 %。

3.1行政助理和文员

行政助理和文员岗位主要的岗位证书是《全国商务文员岗位专业考试》《行政管理师岗位证书》,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负责办公室曰常接待,包括:电话、访客、接待;(2)负责函电、邮件、文件等收发处理工作;(3)负责会务安排、接洽工作;(4)做好会议记录和纪要,拟写通用文案和一般工作报告;(5)做好公司内外事务的安排和联络工作;(6)做好文书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7)管理和合理使用好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主要知识要求是:(1)熟练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自动化软件;(2)掌握Internet邮件收发、处理技巧;(3)中英文打字速度快;(4)掌握常用英语口语词汇,英文邮件阅读和撰写;(5)了解接待、布置的常规秩序和过程。主要能力要求是:(1)具有一定的信息处理、公文处理、公共关系处理技能;(2)掌握常用英语口语,较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3)具有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熟练运用各类办公自动化设备能力。主要的素质要求是:(1)举止文明大方,仪态仪表端庄;(2)有良好的进取心、工作责任心和条理性,具备良好的记忆力、对时间的分配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有较强的保密意识;(3)能积极稳妥地处理人际关系和突发状况,有较强的大局观和权衡能力。

3.2客户接待和市场

客户接待和市场服务岗位主要的岗位证书是《客服服务管理师》证书,主要工作内容是:(1)开拓客户并保持联络、接洽客户,协调客户与公司间的关系;(2)客户信息及资料搜集、录入、整理及维护,客户档案的管理;(3)向客户提取有关资料,如产品知识、市场情况、市场计划等。送稿复审确认和审核制作的校样稿;(4)在出席客户会议时,负责会议记录,并提交会议记要;(5)对客户信息反馈,通报有关市场调查结果和活动进展情况。主要的知识要求是:通话二级乙等以上或同等水平;能熟练操作WORD、 Excel数据报表功能,具有数据分析能力;60个字/分钟的打字速度;英语交流流利、英语书写规范流畅;熟悉通用商务流程和知识。主要能力要求: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具有较高的中英文书写能力、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协调能力及较强的保密意识;工作耐心细致。主要素质要求:性格开朗,良好的学识及个人修养;具备较好的客户服务意识;熟悉客服工作流程和规范;具备较强的接受学习能力及应变能力;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思路敏捷,协调能力强;能独立工作,较好的抗压和情绪调节;能够迅速处理突发临时性客户服务工作;做好与其它部门的协调工作。

3.3外贸和跟单员

外贸和跟单员岗位的证书是《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和《外贸跟单员资格证书》,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函电的回复;计算报价单;验签订单;填对帐表;目录,样品的寄送与登记;客户档案的管理;客户来访接待;主管交办事项的处理;与相关部门的业务联系。主要的知识要求是:英语口语好,语言无障碍交流,掌握外贸英语函电及翻译知识;了解运输、装卸搬运、保管、配送、报关等知识;了解合同法、票据法、经济法等与跟单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专业知识扎实,了解行业特点,掌握足够量的专业术语。主要的能力要求是:能分析客户的特点及产品的价格构成,以利于报价;能预测出客户的需求,企业的生产能力及物料的供应情况;善于用文字和语言与客户沟通,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突出;能处理好与客户,与上级,与同事,与外单位人员的关系。该岗位对于学生素质也提出了较高要求:(1)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服从各种工作分配和管理;(2)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3)逻辑思维能力强,有条理性;(4)很强的应变能力,处理紧急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及用语得当。

3.4校企合作单位实习教学模式

按照“以岗导学,以岗教学,以岗评学,以岗促学”的方针和“专业认知―课程实训―岗位实践―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方法,和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目标,现以我校应用英语专业会展方向学生在“校企合作单位”――上海至尊展览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从事业务拓展的实习岗位为例,对此类的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做了初步设计。

目标设定:该岗位主要的职责是拓展海外业务,开拓海外会展项目,联络并协助国内客户办理出境签证,带领国内参展商到国外参加展会或订货会等,主要涉及联络、接待和翻译三个方面。从这个岗位职责和范围我们可以分析得出,该岗位从专业知识层面要求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交际能力,一定的翻译能力,较高的会展英语专业词汇及一定的会展策划和管理能力;从岗位能力要求来看,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较高的工作协调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同时也应具备踏实沉稳、抗压耐劳、心思缜密等综合素质条件。

实践教学:针对该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理论教学上,通过《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视听说》等课程加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通过《会展英语翻译》课程培养中英语言转换能力;通过《会展英语》《会展英语口语》《会展英语口译》等课程保证会展专业词汇的摄入和应用。在技能实训阶段,通过《会展英语口译实训》《会展英语翻译实训》《会展实务实训》等课程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技能。针对毕业生所提出的希望提高学生的商务谈判技能和会展组织技能,可以考虑加设《商务谈判》《会展策划》课程。针对毕业生反应的实践机会少、行业经验不足的特点可加强或延长校外实习时间。引导学生利用岗位实习,完成“会展师”这一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同时,鼓励学生结合岗位实际完成毕业设计。

条件保障:结合上述岗位实际,首先需要的是一支通晓会展行业知识和流程体系并具备较高英语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其次学校应建立并拓展一批会展公司作为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再者,学校应配备会展英语模式实验室,以提供给学生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

考核评价:综合学生的实习态度、岗位表现及实习业绩,企业给出实习鉴定意见;结合学生提交的实习工作记录和实结,以及毕业设计情况给出该生最终实习成绩。同时,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考评反馈以及毕业生在岗位适应过程中反映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反思教学课程体系,并做出相应调整和优化,从而形成以满足工作岗位要求为目标,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和教学课程体系不断改进的良性循环。

4结语

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群)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能够使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增强现场工作能力,了解国际经贸最新动态,发展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企及的优势。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围绕主要就业岗位群,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和考评体系四个方面建立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并通过学生的实习和就业进行检验、调整和优化,从而形成高职应用英语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长效运行机制,最终形成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职业能力之间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2011年度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1CGB31。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

篇4

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于2011年3月16日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筹建一家世界级炼油企业。2012年1月14日,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与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KhalidA.Al-Falih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注册成立出口型合资炼油企业——YASREF(简称“合资企业”),中国石化持股37.5%,沙特阿美持股62.5%,主要采用UOP与康菲公司技术。合资企业坐落在沙特西部红海之滨的延布市重工业区,以沙特重油为原料,主要产品为汽油、超低硫柴油、石油焦和硫磺,其中汽柴油主要销往欧美市场。

本人有幸分别以应聘者和面试组织者角色参与了合资企业的面试选拔工作,对其面试选拔工作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合资企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面试选拔制度体系,为员工招聘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应聘者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供了重要参考。为了提高应聘海外炼油企业面试选拔的成功率,应聘组织工作可以从候选人员选拔、简历设计、面试模拟、面试现场掌控等多角度、全流程优化,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一、完善初次选拔标准,控制源头

应聘候选人选拔标准的完善是提高海外炼油企业面试通过率的重要前提,如果候选人选拔标准与合资公司招聘要求能基本保持一致,那就能有效控制源头,提高面试成功率。合资企业从海外选拔国际员工最重要的三个标准是工作年限、专业工作背景和英语沟通交流能力。

1.工作年限是面试选拔评判标准之一。合资企业招聘国际员工要求其拥有相对比较长的工作年限,新人培养的目标主体以沙特阿美实习生为主,工作经验不到5年以上的应聘者比较难通过合资企业面试。比如,面试过程中工程部面试官提出工作年限两三年的应聘者不用面试了,维修部面试官也多次提到应聘者中新人太多。

2.炼厂专业工作背景是面试选拔评判标准之二。合资企业注重炼厂专业工作背景,专业不匹配从一开始就对应聘者大打折扣。比如,某位应聘者面试感觉很好,面试官认为其英语很棒,工作年限也基本满足要求,但还是被拒绝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聘者没有炼厂专业工作经历,所学专业也是化工设备与机械。

3.英语沟通交流能力是面试选拔评判标准之三。英语是海外炼化企业的工作语言,英语沟通交流能力自然就是重要的评判标准。应聘者如果不能突破这一关,就无从谈面试了、更不用说在海外炼化企业工作。

二、打造完美求职简历,占得先机

求职简历是应聘者的名片、敲门砖,完美求职简历可以达到阅其简历,欲知其人的效果,吸引目光,调动面试官与应聘者展开沟通交流、探讨问题的意愿。

1.充实简历、展现能力。从合资企业的制度、操作流程、工作方式等来看,精细管理、痕迹管理在合资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适应这种特点,求职简历内容至少2页,也可以附上相关证书,用以支撑工作能力与岗位,并且应包含必要的工作细节,比如经历的具体事件、处理的具体问题、构建或者完善的某项具体规章制度等。

2.岗位相关、有的放矢。求职简历应与申请职位的岗位描述和岗位职责相关,有的放矢,尽可能找已经派遣到合资企业的人员了解所申请岗位的真正工作内涵,或者仔细研读岗位说明书,避免出现认识上的差异。一般来说,面试交流都是从工作经历、岗位描述与职责出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面试工作从一开始就是以岗位描述和岗位职责作为评判应聘者能力的标准。

3.内涵于心、外延拓展。求职简历内容心中有数,能拓展,有外延、有内涵,是对应聘者的一个基本要求。面试时最好能给出比较完整的案例,面试官一般希望获取比较丰富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评判。如果求职简历内容不能扩展,不能充分展现某方面的能力、特质,那么这种内容可以忽略。如某份简历中提到被公司授予了某某荣誉,面试官问“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被授予了该荣誉,评价的标准是什么”,结果是应聘者没做太多准备,不能给出满意答案。

三、强化面试模拟演练,有备无患

面试前的强化训练与模拟演练是提高面试通过率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应聘者的专业英语提升、沙特口音适应以及面试现场掌控等方面,做到有备无患。

1.炼油专业英语的提升演练。炼油生产及专业知识是面试交流、沟通、探讨的主要内容,能将所学的知识、熟悉的领域、从事的工作用英语准确的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英语训练不仅仅是专业词汇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怎么将其运用到面试中来,在强化训练期间应大声朗读炼油专业文章或者工作报告,通过上下文来扩展专业词汇量,熟悉使用方法。

2.沙特英语口音的适应演练。合资企业的沙特籍员工特别是能担任面试官的都能流利运用英语表达沟通,但是有口音,这是必须克服的困难。因此,沙特口音的适应性训练也很关键,能正确理解面试问题是沟通交流的前提。

3.面试现场情景的实操演练。模拟面试场景是对专业英语、沙特口音等的检验与提升,也是掌握面试技巧、感受面试氛围的过程。模拟面试中,选取有针对性地问题是提升实操演练效果的前提,下面是合资公司面试过程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几个问题:

(1)什么东西吸引应聘者申请本岗位。

(2)最近三年的主要业绩、引以为豪的工作。

(3)日常工作中,最喜欢其中那一部分。

(4)如果应聘成功,计划怎样为本岗位增加价值。

(5)设计场景,假设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做决策,并谈谈决策依据,处理方法、步骤与程序。

(6)判断运行装置、设备与工艺流程等存在缺陷的标准、依据,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四、主动掌控面试节奏,赢得面试

主动掌控面试节奏,调节好面试氛围,表现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与面试官展开全面的沟通交流,引导其进入应聘者熟悉的知识、擅长的领域,沉稳应对、深入探讨,展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丰富的专业背景知识与工作经验,才能赢得面试。

1.自我介绍、工作相关。自我介绍应尽量展现工作能力、经验与专业知识,多涉及与正在从事的工作相关以及申请的岗位相关的描述,吸引面试官的眼球,引导其进入擅长的领域,为接下来的面试做好铺垫。生活中的兴趣、爱好可以少讲,甚至不谈,紧扣面试官的关注点。如某位应聘者在自我介绍中描述了相当多生活细节,在场的几位面试官对视一笑了之,未获得感兴趣的话题,未能掌控面试主动权。

2.简历入脑、快速反应。简历熟悉程度,决定了面试反应速度与面试整体效果,也决定了面试节奏,快速反应的同时将内容加以解释、拓展、丰富,摆事实、讲案例,例举实际工作中运用的分析方法、评判准则;采取的措施、手段、程序;解决的问题;产生的效果,对规章制度完善的贡献等来支持求职简历内容非常重要。

3.沟通交流、保持冷静。面试过程中及时与面试官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尽量控制情绪,保持冷静,留心面试官的反应,以免出现理解偏差还全然不知,实际面试过程中出现过面试官试图打断提醒时,应聘者还在自说自话、滔滔不绝。

篇5

实训教学是培养应用能力、操作技能的必要手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掌握宽泛的商贸运作知识并能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能够胜任外事、外贸、金融及外(合)资企业的涉外商务与翻译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1]。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实训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商务英语是以目的语为媒介,为商务活动服务的,所涵盖的内容涉及与商务有关的诸多领域及开展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实训教学设计中,常常有对目标语境所要求的交际任务的模拟活动,如公司介绍、产品演示、撰写工作报告、市场调研、商务会议、商务谈判等。由此,项目设计成为实训的主要形式,以市场和职场为实验室,以劳动过程为导向,体现劳动过程系统化,充分体现语言及综合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实训项目是实践教学的主要运作形式,实训项目的合理设置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成败。

高职的商务英语专业普遍开设很多实训项目,如进听说实训、出口实务与单证、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国际支付与结算、外贸跟单、秘书实务、综合实训等。但从实训项目实施的效果来看,这些毕业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国际商贸一线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综合能力有一定差距,教师的理想目标和学生的现实目标有些差异。

一、商务英语实训项目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项目的设置缺乏针对性

实训项目缺乏针对性,即没能很好地分析商务英语专业所面向的岗位能力及素质需要,不清楚这些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及对工作态度的要求,从而不能针对专业所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的主要实践能力来培养学生。在实训项目的开发设计完全依赖书本,知识点和技能点更新慢;容易忽视过程性知识,使得实训项目不仅成为陈述性知识的重复,而且偏离实际需要。

(二)实训项目设置缺乏全面性

在实训项目设置时只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获得而忽略社会能力的培养,在实训项目环节里面缺少学生与模拟环境的互动,缺少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经过大量的实训技能操练后学会的仅仅是“做事”,而学生感悟不到职业氛围,忽略了与人交往和沟通的重要性及职业道德素质,难以面对生活的挑战并积极地应对生活的难题。

(三)实训项目之间无沟通和衔接

在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中,在很多情况下是由各课程任课教师自行拟定实训教学内容,独立进行单项训练,如《商务英语听说》课程的老师负责听说实训,只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老师负责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进出口业务与单证》课程训练制单,其他实训课的内容和形式也基本类似。这样的实践教学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单项技能,但实训内容的条块分割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另外,也会导致项目之间的内容的重复及实训类型的单一。

(四)实训项目效果监控和评价机制不完善

对实训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手段不完善,偏重终结性评价而忽略形成性的评价,只重视职业技能的评定而忽视对职业素质的考核评价,倚重实训指导教师的评价而忽略校外及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最终无法知道指导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训情况。

二、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训项目设置的思考

(一)明确实训项目设置的目标

“实训英语实践教学应是一个涵盖了语言训练、商务沟通能力培养、商务知识及技能形成和巩固的实践体系”。[2]实训项目作为实训教学的主要运作形式其目的也就是要促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即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环境下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了解商务工作环境和相关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了解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主要环节,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涉及的主要业务文件和单证,满足相关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由此,实训项目的设置的目的是要在真实或仿真模拟的现场操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明确了实训项目设置的目的,我们才能制定合理的实训项目实施计划和大纲,选择合理的实训项目内容和方式,避免实训项目形同虚设,成为课堂理论教学的重复。

(二)实训项目设置的原则

1.人性化原则。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不仅是为满足社会需求造就合格的“职业人”,还要适应个性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为满足个性需求塑造合格的“社会人”。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而对陈述性的理论知识却相对排斥。而相对不同的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来说,他们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个性存在差异。因此,在实训项目设置前要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能力结构及个性差异,如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及学生的认知倾向等;了解学生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设置合理的实训项目,通过实训来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2.企业参与原则。目前,实训项目主要由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任课教师来设置,而大部分老师由于缺乏必要的商务背景知识与实践经验,在设置实训项目时容易偏离实际需要。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教师可以下到企业到相应岗位实习或者参加专业培训获取实战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去企业调研,了解一线现场对本专业的要求。教师根据对企业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总结实习心得,并根据实习所得及时调整和制定实训计划与实训内容,这是企业的一种间接参与。订单培养则是企业直接参与的体现。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签订的订单培养,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民政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与LC.PHILIPS曙光电子有限公司、深圳金力通讯设备公司及深圳天虹商场签订了培养订单,该专业设置了相关实训项目如:自动控制技术实操、CRT部品工艺认识实训、CRT制造流程实训、深圳金力通讯设备公司外销跟单、外销制单、海外市场营销及塑胶模具技术实操、商场采购、管理和海外市场营销等。[3]

3.“一线”应用性原则。“马上”和“解决问题”是企业用人的重要标准,也就是企业希望雇员基本上能在其所学的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不需要再进行岗前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自然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在商务英语实训项目设置时,也必然以实现工作为导向,在实践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商务英语实训项目设置要符合“一线”工作的需要,在项目内容上围绕商务贸易活动的技能,如通过进出口实务与单证,学生了解了进出口商品的询盘、发盘、还盘,进出口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货物的运输和保险的办理;报检报关的办理流程;出口单证缮制;贸易纠纷的解决和索赔的处理;国际支付与结算:信用证、汇票、本票、支票;国际银行汇兑实务的模拟操作、跟单、托收及风险的防范,信用证的审核、修改及结算,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制作等具体实践操作。

4.适应性原则。实训教学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修订其内容,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能不断地对实训内容和形式作更新和调整。国家对外贸易工作的有关方针,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及相关国别、地区政策,世贸组织、世界区域经济的条例和规定等变动,而我们实训项目内容则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如新惯例(UCP 600)给跟单信用证业务带来的新变化:银行审单时限缩短,银行审单标准更放宽,银行选择处理拒付单据方式的增加,对单据运输途中丢失的责任承担等,因此在信用证实务操作项目中则不能再以UCP 500为依据。

5.融合性原则。实训项目的的实施并不是孤立于课程教学的,它必须考虑到专业知识所需课程的融合,重视课程之间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扩展、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商务知识与英语技能的融合,在商务英语实训项目设置时不能只重视语言类的训练,同样在商务技能的实训不能少了语言的应用。如商务英语听说实训项目内容不是停留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交际,而是把语境放在商务活动中。重视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考证知识的融合,把考证嵌入实训项目中,要求学生在完成专业教育的同时完成职业技能培养,在毕业时能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某一技能上掌握较高的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要重视各实训项目之间的融合,所有实训项目都是围绕贸易过程展开的,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很多情况下就是上完一门理论课后就紧跟一个实训项目,实训内容的条块分割,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

6.全方位评价原则。对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进行评估是确定其职业能力的核心,是确定其技能水平的直接依据,是确定其理论转化为技能能力的有效手段。要了解教师的实训教学及学生的实训效果必须对整个实训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并作出正确的评价,单看学生实训报告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要采取全方位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既要结合老师评价,又要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既要有学校内部的考评,又要有来自外部企业的考评;既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既有实训项目成绩的考核,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评价。

教师作为实训项目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要了解实训的目的,根据相关原则合理设置理实训项目,要尽可能地创造逼真的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钱芳,吴国初.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模拟商务环境实训[J].商场现代化,2007,(12下旬刊):398,399.

篇6

2014年9月,总理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并作主旨演讲时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次年3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是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之一,被写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自此,创新创业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一股新的全民社会热潮。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责无旁贷,肩负着重要使命。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具体操作中,各个高校由于自有资源基础和院校特色各不相同,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举措也是各尽其能。然而,笔者发现,通过设立创业学院这一枢纽型组织,来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体工作,成为近年来很多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举措。自2008年以来,全国高校已相继成立30多所创业学院,而且每年都有新增创业学院成立,目前拥有创业在读生近2000名。[1]不可否认,创业学院的设立对高校创业教育管理和研究,课程体系打造和实践服务提供等方面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然而,随着创业学院具体运行的进一步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瓶颈问题也随之凸显,并日益制约创业学院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发挥。本文试图在梳理高校创业学院运行机制和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创业学院实际运行中的困境与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一、创业学院的运行机制和现状

(一) 组织架构

一方面,在机构设置上,多数高校采取了一种“非实体化”的运作方式,即“无形学院,有形运作”[1]。在这种组织模式中,创业学院并非独立二级学院或实体学院,其工作团队由学生处、团委、各学院抽调辅导员及非编人员组成,不设正式编制;经费上有专项经费支持,但挂靠在学生处财务户头;办公场地一般设立在学校行政办公楼或经管类学院。

另一方面,在领导配备上,几乎全部高校采用相同模式,即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校长任创业学院院长,副院长则设置多人,一般包括学生部(处)长,教务处长,研究生院(处)长,团委书记,经管学院院长等。另有个别高校也会设立专职副院长,主管学院建设和日常运行。

(二) 制度规范

各高校在创业学院成立之初会制定总章程或发展大纲,作为创业学院设立的纲领性文件。另有若干管理细则或管理办法,如《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创业课程培养计划》、《创业导师管理暂行规定》等,也对创业学院日常管理和运作起到规范作用。但总体来看,由于创业学院普遍的“非实体化”特征,各高校创业学院在制度建设方面尚不成熟,尤其缺少完备的长效化细则。

(三) 培养体系

几乎所有的创业学院在培养体系方面的操作和认同是一致的,即需要从课程培训和实操孵化两个方面来打造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方面,主要依托经管类学院精品课程、大学生就业和心理帮扶中心团体培训拓展项目以及团委科技创新赛事资料等内容,通过开办“青年创业特色班”、“创业通识教育培养班”、创业者沙龙等培训活动,讲授创业知识,营造创业氛围。部分有能力的高校也会拓展海外培训项目和企业参观实习,为课程培养体系搭建更为直观的高阶通道。

实操孵化方面,高校创业学院现有实践抓手和模块主要有三项:创新创业系列赛事、校内创业项目运营(实训基地)和孵化基地对接。创新创业系列赛事是高校中最为常见和普遍的创业训练载体,学生们从团队组建、项目构建、计划书撰写、项目答辩等一整套流程中,学习创办企业的知识,模拟创业项目落地的全过程;向内创业项目运营是指针对学校现有的实训基地资源,有经营意愿的学生团队以招投标的方式竞标项目的运营权,获得运营许可的团队通过项目实操,感受项目运营的全过程,亲身体验创业实践;孵化基地对接是指由政府或学校联合企业出资,开设创业孵化基地,为有能力、有项目、有前景的创业团队提供办公场地、费用减免、风投引入对接等服务,助力大学生创业的最终落地。

(四) 师资队伍

创业学院师资队伍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依托各高校经管类学院而形成的专家型讲师团,二是各高校通过校外资源整合而形成的企业家创业导师。专家型讲师团主要负责校内创业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讲授,内容涉及公司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企业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企业家创业导师的传授形式则更具多样化,包括创业沙、论坛、大讲堂、案例分析课、经验交流分享会等,且时间安排较为随意,并无定法。

篇7

在北方重工决策者看来,要补齐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肩负起为“中国制造2025”探路的重任,“根本出路还在于创新,关键还要靠科技力量。必须以‘重大装备、高端成套’为发展方向,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十年磨一剑穿江越海展风彩

有些事的影响之深远,往往于回看审视之时,更能深刻体悟。盾构机之于北方重工,或许就是如此。

品读“中国制造2025”,可以发现一一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质量体系。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在战略性、前沿性制造领域,中国应该掌握整机或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这些产品价值链的高端和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同时,建立起世界领先的生产技术参数体系,构筑国际公认的制造品质量标准体系,在高端制造和主流制造品方面,建立起“中国质量”信誉,打造“中国制造”标签,引领制造领域重要行业的发展方向。

蓦然回首,10多年前投身盾构机领域并确立主题的过程,就是北方重工人解析这道战略命题的过程。其所立主题,决非一般意义上的创新,而是基于国家战略转型的考量。从2005年为青海引水工程生产出第一台盾构机,北方重工经历了从零起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到并购法国NFM技术公司,再到自主研发,至今已形成了全系列隧道掘进机产品技术体系,成为国内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实现了国际化经营的新突破。北方重工是国内唯一一家国产盾构机打入国际市场品种最全,实现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北方重工为国内外引水工程、公路铁路隧道施工以及城市地铁、市政工程等项目提供了各种类型盾构机100余台,其中出口到英国、法国、奥地利、巴西、俄罗斯、西班牙、澳大利亚、新加坡、中东地区就达20多台。

共识,正是在这样一道战略题中深化。服务国家战略,推进科学发展,是一个以率先为已任的装备制造企业必然选择。敏锐的北方重工早早就开始扑捉求解的契机。2003年,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即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瞄准了国内外盾构机的广阔市场,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经过全方位的考察后,公司开始涉足盾构机的制造研发领域,与德国维尔特公司开展了国际合作。

2005年3月,公司与德国维尔特公司结成战略伙伴,成立了合资企业,共同开发中国及亚洲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市场。同年5月,公司中标青海引大济湟引水工程硬岩掘进机设备。同年8月,北方重工第一次以投标和设备总承包主体的身份进入国内盾构机市场,这标志着国内企业在盾构机市场中第一次拥有了话语权。为了提高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公司陆续派出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到德国和法国学习掌握隧道掘进机全套设计、制造、检验、组装调试等专业技术。在此后十多个项目的联合开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公司先后完成了多台双(单)护盾以及敞开式硬岩掘进机、泥水平衡盾构机、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新产品设计,转化并执行了120个有关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设计、制造和检验的国际标准。

全面推进盾构机生产,是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当年北方重工的目标是掌握盾构机的核心技术,成为全世界知名的盾构机生产制造中心。凭着这样的“雄心”,北方重工在盾构机的制造研发领域大展拳脚,将“地下航空母舰”打造成北方重工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2006年4月,公司与德国维尔特公司合作生产的第一台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下线。这台为青海大型引水工程制造的φ5.93米双护盾硬岩掘进机,多项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这也是首台国内制造的双护盾式硬岩掘进机。

2007年7月27日,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绝对控股方式成功并购了德国维尔特控股的法国公司。这标志着北方重工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全系列隧道掘进机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意味着北方重工跻身于国际化市场的前列,跃居世界级盾构机制造基地行列,成为了跨国经营企业。

十年磨一剑信念在一个个转折点后坚定

集聚全球智慧,思考未来建设,盾构机制造成为展现北方重工“由大到强”的成就和展望美好愿景的绚丽平台。有点像化学中的催化剂,盾构机为北方重工转型注入了动力。

品读“中国制造2025”,里面玄机暗含一一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中国应拥有强国重器和创造性产品。强国重器或大国重器,是代表世界顶级制造技术的制造产品,体现当代世界最前沿的制造技术,其在一段时期或较长一段时期内,不能为一般国家模仿制造,是独一无二或少有国家才能制造的创造性产品,通常体现为高端重型装备制造品、制造技术最前沿最复杂制造品、拥有核心技术和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先进制造品。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中国在某些制造领域应当拥有独一无二的绝门技术,具备独领的制造能力。

10年磨一剑,北方重工昂首走上盾构机自主研发之路。2007年10月,北方重工获得了甘肃引洮引水工程2套单(双)护盾硬岩掘进设备的供货合同。φ5.75米双护盾硬岩掘进机在承担该项调水工程18.275公里长9号隧洞的掘进过程中,克服了复杂多变地质条件和恶劣工矿环境等重重困难,创造出最高月进尺1464米、连续多个月掘进超1000米的高速掘进记录,提前6个月实现了隧道贯通。这台设备荣获了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证书”。从此,北方重工实现了当年设定的掌握盾构机核心技术的目标。

10年磨一剑,北方重工开启了国产盾构机穿江越海的新时代。2008年初舂,北方重工制造的两台直径11 38米泥水平衡式盾构机在武汉长江过江隧道工程中相继实现双线贯通。在江底高水压、大断面、上软下硬等复杂地质条件下,北方重工打造的盾构机成功创下了新的令世人瞩目的世界纪录。这标志着我国全断面隧道掘进设备的制造和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万里长江第一隧”顺利通车立下功勋。

10年磨一剑,北方重工展现了在快速施工工艺以及装备技术上的世界领先水平。2014年对于北方重工来说,尤为关键。当年5月,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台“QMJ4260全断面煤巷高效掘进机”交付用户使用并进行了井下工业性试验。该全断面高效掘进机总重295吨,集全断面连续切割技术、自动定位、无线遥控技术、快速装运、机载除尘、机载锚杆钻机、调车等功能于一体,是我国研发的首台全断面高效掘进机。使用全断面高效掘进机及后配套支护设备来掘进巷道,将突破日进尺150米,月进尺4000米以上,掘进速度是现有掘进效率的两到三倍,巷道断面一次成型、掘支同步、连续作业,在国内属于首创。该创新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北方重工自主研发技术的大跨步提高,同时意味着传统掘进工艺的改变,实现了煤巷快速掘进,远距离操作,大大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永不止步的北方重工为国内外各地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世界各地的人民生活提供着保障。

十年磨一剑不断开掘世界新深度

品读“中国制造2025”,里面饱含厚重的期许一一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中国应拥有享誉全球的著名企业和著名品牌。一个行业是否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是否拥有了全球著名的企业和著名品牌。中国在重点突破的制造领域应培育出处于全球顶级地位的著名企业或著名品牌,某些行业的主导产品应占有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拥有全球行业制造品的定价权、质量认证权、国际话语权,重要行业要成为全球发展的旗帜或标杆。

树立全球视野,弘扬北重精神。良好的产品知名度及优秀的营销体系为北方重工盾构机的海外销售打开了窗口,10年来近100佘台不同型号、不同类型产品运行的优秀业绩已使北方重工盾构机的产品质量深得世界各地客户的信赖,这些因素铸就了北方重工盾构机产品在的金字招牌。

前路,在北方重工人的一次次全新布局中明晰。迄今为止,北方重工盾构机实现了从土压平衡盾构机、泥水平衡盾构机、硬岩掘进机到复合式盾构掘进机的全系列出口,成为国内出口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产品最全的企业(硬岩TBM、双模式盾构、泥水盾构和土压平衡盾构等),实现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唯一能与国际知名硬岩隧道掘进机供货商相抗衡的中国企业。

自2008年开始,北方重工全断面掘进机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继在中东地区地铁、水利工程独立中标十多台硬岩TBM及各种类型盾构(土压、泥水、双模)后,陆续中标了西班牙Guadarrma和Pajares等工程的TBM制造项目。

2013年8月,北方重工集团成功拿到了澳大利亚悉尼4台直径为7.01米双护盾硬岩掘进机的供货合同。这4台盾构机主机长度均为12米,由8台300kw电机驱动,最大扭矩5192knm,由NFM公司与北方重工集团共同设计制造,并在北方重工完成总装和调试。这是北方重工挺进澳洲盾构机市场的关键一步,是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关键一步,也是北方重工擦亮招牌的关键一步,这一步走好,有利于北方重工进一步开展国际项目,有利于实现大跨步走出去重要战略部署,是北方重工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一次有益尝试。2014年10月,出口澳大利亚悉尼项目的4台双护盾硬岩掘进机已经成功交付,这不仅标志着北方重工盾构机设计和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更意味着集团公司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具备了同其它世界级盾构机厂商比拼的实力,为北方重工盾构机的全系列出口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日前出口新加坡的9台盾构机正在紧锣密鼓制造中,其中4台已交付用户。截止到目前,北方重工盾构机已出口到英国、法国、奥地利、巴西、俄罗斯、西班牙、澳大利亚、新加坡、中东地区等。

篇8

盘点央行降利率的独门秘器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刘永刚 朱禁 I综合报道

“眼下,谁还愿意做实体经济?”这是2013年年初,流传在实业界的一句口头禅。据统计,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3万亿元,增长12.2%,但主营业务利润增长只有4%,意味着利润增长的“大头”不是由主营业务贡献的。

主业不赚钱的同时,优秀的公司们正忙着投资证券。2013年上市公司年报显示,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参与了证券投资,累计持有证券投资金额在2013年年末达到7812.24亿元,比2012年末上涨近一成。

不少上市公司的解释是,宏观经济形势不好,实业回报率持续下降,为美化财务报表、维持股价不得不如此。不少业内人士担忧,上市公司本该是民间资金投资实体经济的一大渠道,如果变成“钱生钱”游戏的二传手,只会愈发恶化实体企业的融资环境。

面临着这样的形势,本届政府从执政的第一年(2013年)起,就开始了振兴实体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疏通金融支持实体的融资渠道的行动。央行无疑站在降低融资成本的第一线。

新型秘器:调整存款统计口径、SLF和定向降准

2014年的最后一个周末,央行发出通知调整存款统计口径,从2015年起,部分银行业同业存款,单位和个人证券交易结算金都被以存款纳入存贷比计算中,但暂不缴纳存款准备金。这意味着在监管指标存贷比不变的情况下,银行的可贷资金增加。据券商计算,这至少降低商业银行的平均存贷比5个百分点,相当于最多新增加贷款5.5万亿,政策效果堪比三四次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一直坚持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样的字眼也连续出现在2013年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这两年央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利率的情形日渐频繁。

2013年6月20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而在近年来,这两项利率往往不到3%。

为熨平资金市场波动,央行使出了常备借贷便利(SLF)这一货币政策新工具,对部分金融机构开展了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向市场紧急注入流动性。2013年6月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达到2013年内最高的4160亿元。为应对2014年春节的现金需求,央行还通过常备借贷便利向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短期流动性支持,规模约为2900亿元。

除了SLF,定向降准也成为了央行的“新宠”。

2014年4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大涉农资金投放,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4月22日,央行宣布,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6月9日,央行再度宣布降准,从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将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这一系列的缓解三农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调控政策甚至还被业界评价为“从‘全面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进步”。

总理:要合理运用“政策工具箱”

在两次降准期间,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来到内蒙古赤峰考察时的讲话或许是显示了本届政府对于打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渠道的决心。在赤峰当地召开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座谈会上,当着的面,来自能源、化工、有色、轻纺、食品等领域企业以及国有和地方银行负责人结合自身实际相互交换意见。

针对企业反映的实体经济资金总体紧张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指出,政府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要稳中求进,合理适当地运用“政策工具箱”,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盘活资金存量,优化金融结构,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进金融改革,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他同时要求,金融机构要围绕企业急需创新服务,更直接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和小微企业发展。企业也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在攻坚克难中打造竞争新优势。

在外界看来,总理盘活存量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控制总量增长速度,二是要把原来在金融体系里自循环的货币通过一些载体输送到实体经济里。在外界看来,决策当局的这一要求,显然是意识到了金融与实体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看到了本质,抓准了问题。”

威力最大的秘器:降息但不松货币

除了上述新工具外,2014年央行的直接降息举动仍让业内惊艳。2014年11月22日,时隔两年,央行宣布降息,将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至5.6%。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公开表示,下调基准利率直接目的是缓解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难题,并不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的转向,也不能理解为货币政策的放松。

“事实上,本届政府以来,货币政策适用新的经济状况,经济运行状态发生了变化,又能够针对薄弱环节,降息、定向降准举措创新不断,对于服务实体经济有很大的帮助。”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日前称。

2014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长率降至7.3%,以10月宏观数据为例,PPI数据连续32个月下降,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CPI同比涨幅低至1.6%,制约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价格因素基本消除。由此可见,当前中国经济下行风险远大于通胀风险。在“新常态”下,除了继续向改革要动力之外,在货币政策上做出灵活预调微调,给中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信贷环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可以给后续改革创造更好的环境。

改革与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不要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货币政策一般都是短期政策,有所调整是为了经济的合理运行,更好地向前推进改革。”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

数据显示,多次调控后,资金利率已现下行态势。2014年10月份,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69%和2.64%,比上月回落0.28个和0.29个百分点,比2013年12月份低1.47个和1.64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含票据)加权平均利率为6.88%,较2013年12月份回落0.32个百分点。10月末,3年期、7年期AA级企业债的到期收益率分别为5.32%和6.17%,较上年末分别下降2.03个和1.29个百分点。甚至连民间借贷利率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2014年金融业盘点关键词二:放

金融市场开放的上海印记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劳佳迪 实习生 曾珊珊 I综合报道

概括即将远去的2014年金融业,其中一个恰如其分的关键词是“放”。

11月底央行《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蹒跚走过近21个年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赶在年末突击“临门一脚”。上调存款利率上限、取消贷款利率浮动限制、存款保险制度开始征求意见……2014年,利率市场化步伐坚定前行,成为2014年金融业放开的最大亮点。

而在金融重镇上海,演绎着一场主题围绕“放”的年度挑梁大戏:既有自贸区在人民币跨境使用、负面清单管理等方面的重重突破,也终结了沪港两地资本市场隔海相望的困局,沪港通正式登陆交易所。

不过,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开放,似乎也将更多悬念留到了2015年。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业内对民营资本建银行的看法偏于谨慎,而人民币国际化仍是漫程。

利率市场化主线结出“硕果”

“2014年金融领域最明显的亮点就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以及最快将于2015年推出的存款保险制度。”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松奇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2014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在记者招待会上明确为利率市场化定下“两年内完成”的时间表,而此言非虚,到了年末,市场便获得了意外的制度红利。11月30日,《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进行为期30天的征求意见,意味着“长跑”20年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正式推出只是早晚问题。

“2014年的金融业开放其实就是依据‘利率市场化’这根主线,这是最亮眼的成绩。”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也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放得开、行得成、调得了,是利率市场化的三重含义,我们预期2015年3月可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这就实现了‘放得开’,接下来是否‘行得成’和‘调得了’,还依赖于宏观层面的改革。”

据记者梳理,自从1993年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中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以来,至今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酝酿21年。1996年6月1日,央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成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同年,证券交易所市场通过利率招标等多种方式率先实现国债发行利率市场化。

直到2013年7月20日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我国才实现了贷款利率市场化,这一步跨了整整17年。存款利率市场化也就成了利率改革领域最后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目前小范围的试验改革正在开展,2014年6月,央行上海总部宣布,自6月27日起,在上海市辖区内,全面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众多分析人士和专家都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意味着银行背后的政府兜底、国家信用等“隐性承诺”将逐步被打破,未来银行也适用市场化的破产制度,2015年将释放出跨过利率改革最后一道坎的动力。

金融重镇上海“破冰”

而2014年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成绩单,更多的亮点还是集聚于上海这块“试验田”。这个金融重镇在一年中打出了“自贸区+沪港通”的双料组合拳,不仅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这盘大旗中的重要落子,也为人民币资产池构建起规划已久的双向通道:账户通道与产品通道。

2014年,上海首次跻身全球金融中心第一梯队,与香港并列第五位。就在这种新的契机下,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动作频仍,被评价为“干净利落”。

针对跨国企业、跨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开展业务的“负面清单”,是上海自贸区出招的第一张“名片”,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体制在2014年正式建立。“金改”试验最大的收获,则无疑是“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俗称“央行30条”)中事关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拓宽人民币跨境使用。

“人民币跨境使用方面的大胆尝试是2014年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一个亮点,尤其突出的是允许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从海外离岸市场借贷人民币,国内企业贷款一般利率要在8%以上,离岸市场只有4%左右,很多区内企业都通过这个账户从海外渠道融到便宜的人民币。”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于2014年11月17日正式开通的沪港通,作为两地股市互联互通的机制,更是让徘徊数年的两地股市互联互通机制尘埃落定,直接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引擎。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告诉记者,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人民币回流机制,利于人民币早日成为国际货币。

2014年上海自贸区被赋予金融开放倒逼改革的“桥头堡”意涵,在2015年即将迎来后继者。国务院已决定推广上海自贸区试点经验,设立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试验区,并扩展上海自贸区的范围。

2015年“放”畅想

这并非2014年最后几个工作日里唯一的重磅。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亮相,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改集中在降低外资银行在华设立门槛,使得外资银行在华与内资银行一样待遇,在一个准入门槛和起跑线上平起平坐公平竞争。

最大亮点则是删除了此前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2年连续盈利”的盈利要求,并把“应在境内开业3年以上”缩短至1年以上,这意味着是对外资银行抛出进一步“开放”的橄榄枝。

早些时候,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我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

此外,2014年还有前海微众银行等5家民营银行陆续获准筹建,并确定2015年将继续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也被认为是国内金融开放的再下一城。

不过,这一步伐在业内人士眼中似乎还嫌保守。王松奇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2014年金融业对内开放仍然缺少亮点,“5家银行的筹建是一种标志性事件,但并不意味着审批被完全放开。比如现在城商行跨省、跨地区设立比较严,甚至是越管越紧,所有机构设置审批并不比前一年松多少。”

在他看来,2015年仍有许多空间存在“放”的余地,值得期待。“首先是我们的货币政策,应该取消贷款规模控制,中国实体经济始终上不去,原因就是贷款规模管得太死,这是束缚中国实体经济得到金融支持很重要的障碍。”

王松奇还预测:“资本市场应该随着行情好起来之后,IPO(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由审批制全面转向注册制,加快开放的步伐,在行业壁垒方面,还应该针对‘三农’等金融薄弱地区和小微企业降低门槛,无论是设立分支机构还是民营金融机构都应该减少审批限制。”

2014人民币国际化成绩单

2014年人民币还实现了与韩元、新加坡元、欧元、英镑和新西兰元直接交易,能与人民币直接交易的非美元货币已达九种;

人民币境外清算行也在加速海外布局,分别在韩国首尔、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法国巴黎、卢森堡、澳大利亚悉尼、加拿大多伦多、马来西亚吉隆坡、卡塔尔多哈等地建立了清算银行。

各国人民币清算银行的成立意味着当地银行能够直接经手人民币业务,将有助于降低人民币进行海外支付的风险,促使更多国际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

据统计,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从2009年的35.8亿元,发展到2014年前三季度就达到了4.8万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

数据来源:媒体公开报道

编辑制图:《中国经济周刊》采制中心

2014年金融业盘点关键词三:变

互联网金融已改变金融生态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朱禁 何方竹 I综合报道

2014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度明确,“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2014年也成为互联网金融全面渗透金融业的一年。

这一年,第三方支付发力移动支付市场,监管层对此态度审慎;大银行主动设立P2P网贷平台,P2P网贷平台数量急剧增长;股权众筹有代替传统创投之势,产品众筹让参与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满足。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点评称,“中国的金融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的金融生态。”

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遭封杀

2014年3月,央行叫停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业务。4月,银监会与央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快捷支付功能受到进一步限制。同时,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宣布不接受“余额宝”协议存款。在外界看来,二维码支付被叫停的原因与其技术安全标准未得到权威机构认可有关;虚拟信用卡则跳过了银行与客户“面签”协议的风控环节,被称为“带缺陷的创新”。

业内人士坦言,对第三方转账、消费金额进行限制也是出于对行业风险控制的考虑。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风险控制较为“严苛”,表明了监管层鼓励创新与风险防控并重的态度。

银行扎堆设立P2P

2014年是P2P?(个人对个人)网贷平台上线的高峰期。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2014年,P2P网贷行业发展迅猛,截至11月底,P2P网贷运营平台数已达1540家,预计2014年全年总成交量将突破2500亿元。

2014年,银行、上市公司开始涉足小额借贷,“正规军”的加入提高了P2P行业的准入门槛,民生银行的“民生易贷”、国开金融的“开鑫贷”、包商银行的“小马Bank”、招商银行“e+稳健融资项目”,广发证券子公司注资投哪网1亿元,熊猫烟花投资1亿元成立银湖网,还有近20家上市公司成立或联合成立P2P平台。

不过2014年P2P平台也屡爆意外,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2014年累计发生跑路、诈骗、兑付困难等问题的P2P网贷平台已超过180家。

众筹显示强大募资能力

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建立资本市场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更好向“小微”、“三农”提供规范服务。

而整个2014年,众筹募资规模高速增长,2014年被视为众筹元年。

据速途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14年一季度,国内众筹募资总金额约0.52亿元,二季度就增长到1.35亿元,三季度众筹募资总金额达到2.76亿元,预计四季度众筹募资总金额将达到4.45亿元。数据明确透露出众筹募资的强大力量。有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互联网众筹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资产管理行业。未来融资或不再依靠各类产业基金,投资不再需要金融中介。

“互联网金融如果离开普惠金融会死的”

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34-03

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困扰着毕业生,同样加重了相关管理部门的负担,“就业难”已成为近几年的热点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多项鼓励毕业生走入基层岗位的政策,各地方政府响应国家政策,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颁布了若干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从社会需求角度而言,基层工作的确是用人的一块肥田,然而,毕业生是否愿意走入基层?服务基层的目的何在?基层工作是否得心应手?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不对等需求也是导致就业难的一大隐患。那么,高校应如何培养学生基层工作意识,是高校教学与实践工作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从现象入手,通过对社会需求与毕业生就业心理及政策导向的分析,提出通过课上与课下互动教学的方式完善教学策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基层管理人才。

一、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

用人单位与学生,即择业的两大主体因素,与宏观环境和政策共同作用决定了毕业生就业走向,透过社会用工需求的现象以便分析就业的本质规律,以解释为何出现岗位空缺及就业难的矛盾现象。

(一)社会需求

当前我国仍然处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失衡的状态中,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其中大学生就业面临严重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就业趋势呈现四大矛盾,其一,制造业需求下滑,新增就业集中于服务行业;其二,曾经对就业贡献较大的经济圈,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劳动力需求减少,而新兴的经济区域,特别是中小城市就业需求有所加大;其三,高端劳动力增幅比重大,低端劳动力出现短缺;其四,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与市场需求不符。矛盾的凸显,意味着劳动力需在行业与区域之间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我国政府机构及国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同样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自1998年政府机构整改以来,定编定向的事业单位也难以接收人数超支的待就业人员,国企同样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发严峻。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不断提高招聘标准,将目光聚焦在“985”,“211”等“名牌”大学上,学历、证书、海外留学经验等成为多数毕业生惨遭淘汰的理由,导致学生消极就业心理的出现。

(二)毕业生就业心理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相比2013年的699万增长28万人,也就是说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不乐观。通过上文对社会需求分析可以看出,二元经济结构的背后,显现出大城市就业需求的缩水,除鼓励创业以外,中小城市、基层岗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突破口。这就要考虑学生是否愿意走入基层,以及走进基层后的工作态度问题。有些毕业生自视过高,在地域、薪酬、发展机会、行业、职位等方面期望值偏高,《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做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的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32.3%,北京27.7%,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欠发达地区及开放程度小的城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较小。造成想去的去不成、能去的不想去的现象。

此外,高校毕业生经验匮乏、敬业精神欠缺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很多大学生将服务基层仅作一个过渡,从心理上排斥基层岗位工作,服务期满后设法离开,如此工作态度,足以显示现代大学生岗位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的缺失,为其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政策导向层面分析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黑政办发[2013]42号)规定:“项目生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后3年内参加乡镇级、县级、市级以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成绩分别加15分、10分、5分,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可再加2分。对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项目生实施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服务期满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笔试成绩加10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并可免予外语、计算机考试。”“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工作满1年即可分别直接申报中级、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另一良好契机,实现“人尽其用”的目的,也为高校培养基层管理人才提出了要求。

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着力点

高校不是政策的制定机关,也不是岗位需求的主要来源地,而是为社会各岗位输送人才的基地,其培养目标是为了培育能够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全能型人才。帮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客观地认清自己及外界环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兼具德行、责任与管理意识,为基层管理储备人力资源。

(一)“三观”的培养

世界观。基层工作是国民生存与发展的“根”,是与民生联系最为密切的工作环节,作为基层管理人员,怎么认识所处的客观世界决定了他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论去处理现存及潜在的问题。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人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培养基层管理人员客观地认识世界,有助于基层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以指导自身及他人的工作,避免不正当的领导风格。笔者曾将领导风格做了如下描述:“领导风格指的是领导实践中所体现出的思想与行为特质。其中思想特质是支撑领导实践的基本工作理念,行为特质指的是领导者的工作作风。”[1]

人生观。基层管理人员的人生观决定了其未来的走向,人生观受到世界观的影响,如何把握自我的人生观是其职业规划与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诚然现今社会复杂多变,不正之风充斥着各行各业,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出现了对人生观认识的扭曲与错位。大学生这一群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成长与生活阅历,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观做出定位。但是学生的思想与所接触的环境仍然单纯,基于此,学校有责任在学生接受教育之时,辅助其端正对人生目的、价值、道德等的态度与看法。人生观的核心是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即公与私的关系。对人生观的评定不能简单地以进步还是落后、积极还是消极来下结论,而是应立足于“和谐发展”的理念基础上。

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确立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价值观又受到人生观的影响。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及身边事物的意义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体现为对价值目标的判断及价值衡量尺度的界定。高校所要培养学生的是价值目标的取向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正确地划定价值衡量的标准、范围及尺度,这对大学生走入基层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与规范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不同的动机与行为,高校的首要任务便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进而培养学生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与能力。“适度”是基层管理人员评价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第一原则。

(二)“意识”的培养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进行各种心理活动的总称,本文提出对“意识”进行培养,意在表达对思维养成过程的培养。换言之,高校在培养学生构建自我意识形态的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让心理活动过程听命于学生的大脑,而不是由教师一味地灌输心灵鸡汤或者偏激的讽刺。

德行意识。即道德与品行的培养。有关德行的定义、种类及相关要素一直存在争议,在此笔者便不去追溯德行的起源与定义,旨在着眼于基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道德与品行意识。德行意识培养目的是为了追求工作与生活中的至善,作为基层管理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要试图与基层工作人员形成一个和谐的共同体,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这一过程也是德行培养的过程。因此,基层管理人员要对行为做出规范性的判断,也就是说利用已树立的价值观进行事实预测。

责任意识。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无论其处在哪一层级,责任意识均是必备的。从岗位目标着眼,基层管理人员既要对上级领导负责,还要对下属员工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可以说,基层管理人员处在上下的夹层之中,责任感便显得异常珍贵。由于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影响,现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并不明显,找借口推脱、遇事逃避等现象尤为普遍,那么,在大学学习生活期间,高校应多采取措施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感,特别是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成员之一,先有归属感再有责任感。特别是面对失误时,敢于担当,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及时改正,这也是争取上级领导信任、下属员工肯定及自我价值实现的有利渠道。

管理意识。管理意识一方面指管理他人,一方面指自我管理。在德行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养成过程中,事实上已对管理意识进行了规划,如何管理他人是一种能力的养成。彼得・德鲁克认为自我管理分为四个步骤:了解自身的长处,懂得自己该如何表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念,了解自己的归属[2]。只有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在工作中试图去改变自己最终可能是徒劳,要试着去改变自己的表现形式。德鲁克认为了解自己是一个“镜像检验”的问题,知道镜子里的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找到自己的归属,才会走向成功。

三、高校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策略

为了实现“三观”与“意识”的培养,高校应采取课上与课下互动结合的教学模式,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基层工作归属感,为其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做引导与规划,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才能”的培养为主导。

(一)课上:注重专业技能与社会知识的学习

专业技能的传授。中国青年报社调研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爱调研旗下“问卷网”进行的一项对3034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9.3%的被访者曾向校方反映或咨询过问题。他们对“后勤服务”(45.6%)、“课堂教学”(42.4%)、“课程设置”(41.2%)三项内容的关注度最高[3]。课堂教学与课程设置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诸多高校为适应社会需求多变,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了多次调整,专业分工更加细化,学科交叉情况明显。长期以来,课程设置的“专”与“广”问题存在争议,笔者认为,专业技能的“专”与“广”具有同一性。就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来看,相关技术岗位工种技能、管理技能乃是其必备的技能要素,专业技能的深度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对广博技能的探索,反之,广博的技能又对专业技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开阔学生思维,也就是说,正因为“专”之技能与“广”之技能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才更加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技能内在本质的获取欲望,成为基层管理的全才。

社会知识的传播。人是社会组织的最小细胞单元,脱离社会的人必将被社会淘汰,更加无法承担管理的社会职能,因此,社会知识的普及也是教师在课上培养学生的重点。孙泽文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与实践能力。”[4]这里所讲的通识教育是作为社会的人应具备的基础性知识,高校在立足于基层理念的基础上,扩充学生的知识体系,将通识性的知识,特别是常识性的知识,通过教师的授课或开办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需求,融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活中。

(二)课下:突出能力的锻炼

生活与服务技能的培养。如果说课上培养学生的“才”,那么,课下则是培养学生的“能”,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能动力。90后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生活能力偏低,生存技能欠缺,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等短板。基层管理人员首先要具有服务于人的思想意识,同时提升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发挥年轻人活力及新鲜事物的获取力,不断充实自己及基层组织的大脑。类似于军训、野营、户外体验等活动都能够直接作用于新一代大学生,增强环境的适应力,掌握生活所需的基本操作技能,此外,这类活动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在基层管理工作中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类事件。

沟通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沟通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合格的基层管理人员要懂得与上级、平级、下级的沟通,要学会与外界良好沟通。建议高校多为学生提供举办比赛、社团活动、户外志愿服务等活动的平台与资金支持,由学生自行组织协调,锻炼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外的学习活动中提升应变能力与观察力。另外,学校可以联合企业与政府,利用寒暑期或学生的实习期,组织学生到基层去参观学习,并将各项活动纳入到学生的在校考察,在学习与实践中感受基层工作的乐趣,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提供埋下一个主观选择的可能。

做人与做事态度的培养。《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中“修身”是本,前四句教会我们如何“修身”,后三句让我们明白为何“修身”。也就是说,首先要明辨事物才能知其意,继而端正思想,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作为一名基层的管理者,虽然目的不在治国平天下,但正人先正己,管理者要以身作则,成为下属心中的榜样,公平、公正地对待身边的人与物,只有这样的管理者才能让人信服,才能在员工中树立威信,也只有具备了以上的条件,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当然,上述能力的修得不在一朝一夕,高校作为学生脱离课本知识,接触社会的起点,以“母校”的身份辅助学生通晓各项才能,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懂得自身所需、如何习得自身所需、如何发挥自身能力,这对学生来讲是终身受用的。

从基层做起,是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经之路,储备基层管理人员为社会管理服务,是当代高校必须肩负起的重任。基层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广博的社会性知识,高校有责任辅助学生汲取精神层面的营养,做到身心协调发展,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辉.领导风格与“官僚病”治理[J].行政论坛,2012,(5).

[2]Peter F.Drucker.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M].United States: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1999.

篇10

我和王老师认识是在她的《新闻学概论》的课堂上。她总是很早就到了教室,通常喜欢走到同学们中间,和大家聊一聊最近的新鲜事,解一解学习上的疑问。在我还只是远远地观察她的时候,印象中的她每次的穿戴都一丝不苟,时尚而优雅,知性而大气,心中暗想,这就是心中期待的大学女教授的样子吧。听了她的课,我更是从头到脚地喜欢上了这个漂亮的老师。在王老师的课堂上,不论对错,不设标准,只要你敢说,只要你能言之成理,都可以得到肯定,她还鼓励尝试新的方法,启发展开不同的视角,使得理论学习妙趣横生。

同学们都说王老师是“女神”,我说不,女神给人的感觉很遥远、很冰冷,而王老师是位亲和力十足的“女神”。她的这种亲和力是一种源源不断散发着的温暖感,值得我们尊敬、信赖和依靠。

很多同学说,从心理距离上说,我们和王老师之间的关系不是普通的学生和高高在上的院长、教授,而是时刻需要引导的孩子和用人格魅力影响我们的妈妈。遇到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好老师,是一生的荣幸。

——东华大学传播系2009级本科生程沛

王梅芳注重把互动式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教学中。在她看来,完整的教学不仅由每节课的那45分钟构成,还包括45分钟以外的弹性时间;不仅存在于教室之内,还延伸至任何一个现实或虚拟的空间;不仅体现在针对专业问题的平等对话与敞开式讨论,也体现在与同学们之间关于社会与人生、关于善与美、关于“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那些信马由缰的漫谈与闲聊。对于被同学们盛赞“富有人格魅力”,王梅芳说:“其实,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魅力,但是,我也当过学生,所以能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包括知识系统和人格成长,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对学科的爱好偏向、对未来的理想的选择。所以,作为老师,我愿意成为同学们的朋友,可以交心、可以相互学习,愿意成为你们培养健全人格历程中的参谋和同行者。”

王梅芳不仅注重现时对学生的培养,也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她希望把互动式教育从师生之间的“内循环”扩展到学校—社会的“外循环”,从而真正让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得以实现。早在2003年她就在《光明日报》发表《新闻教育要面向社会实际》一文,呼吁新闻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需求,要“落地”,唯有落地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她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走入社会、学以致用的机会。当同学们为落实了实习单位、得到了海外交流的机会、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而兴高采烈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她为此费了多少脑筋、经过多少周折,乃至动用了多少自己的同学、导师、朋友等私人关系。把琐碎繁难的过程留给自己,把柳暗花明的结果示于他人,她做得行云流水,自然而然。

王梅芳的言传身教,如微风拂来的阵阵暖香,让那些刚刚踏进新闻传播专业大门的年轻学子不知不觉中学到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深切地体会到了鼓励参与重视分享、平等对话自由讨论的专业精神以及朴素的人文情怀。通过和王梅芳许许多多课内课外的接触与交流,让同学们起初的“惊艳”与惊喜慢慢变成“久居芝兰之室”的平静和安然。剑桥大学有一句老话叫:学生的学问是被教授的烟斗熏出来的。世易时移,被青烟袅袅的烟斗熏出的学问,也可以从盈盈暖香中升起。

冰姿皎皎,于学术园地展露清芬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众多精彩案例,又从价值观念、社会转型等理论层面进行深入分析,是我国舆论监督研究的一项新收获。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该书独辟蹊径,将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联系起来,准确地把握住了舆论监督在历史发展中的脉络;其间新意迭出,令人回味。”

——罗以澄[1]

“作者把舆论监督拉出新闻的范围,把研究的视野拓宽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这样的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就使舆论监督的意义跳出了专业范围,成为一种文明的象征和文明的标志。这一研究思路也为舆论监督的研究和新闻学的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使人们从技术的视野、工具的视野走进了文明的视野。”

——张昆[2]

作为一个面向社会的思考者,而非背对社会的书斋式学究,王梅芳始终对变动不居、复杂纷纭的社会生活充满兴趣,始终保持介入现实、面对现实发言的姿态,她的学术敏感总是和最鲜活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了解王梅芳的专业选择以及学术旨趣,就可以看到她在个人性与公共性之间、在历史性与现实性之间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当有访者问“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时,她回答说:我的学习成长经历紧紧地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那个时代既革命又浪漫,充满着憧憬。高中毕业后我想过到呼伦贝尔大草原策马扬鞭,想过穿一身绿军装英姿飒爽……最后成了上山下乡的知青。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次全国统考上了大学。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既是中国国家命运的转折点,同时也是许多中国人个人命运转变的开始。我是这一历史巨变中的一分子,我选择这个专业,一是因为当时中国整个气氛有点“神州风扬”的意味,政治上召开,拨乱反正;思想上,真理大讨论,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文学上大声呼唤人的尊严、价值、权利,几乎每一部作品的出现都会引起轰动家喻户晓;与此同时,郭沫若的《科学的春天》、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等文章,张扬着拥抱科学、崇尚知识、追求理想的精神,“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这些句子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而这一切都是透过当时的媒体舆论渗入人们的心灵,形成社会风貌。二是未来职业的想象,在以上波澜壮阔的大图景中,可以想象当一名记者该多么神奇。这种想象现在想来,也是一种青春的律动吧。

当然,大学毕业分配她没能当上记者却当上了新闻传播学的大学教师。从此,她带着一如既往的理想主义者的热情,展现着面向现实生活的开拓姿态。世纪之交,中国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战略下,经过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物质文明水平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却明显滞后。包含强烈实用主义倾向、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优先”成为社会发展绝对尺度,作为社会制度建设精神指向的“社会正义”却不时成为无法兼顾的“代价”,成为被搁置的问题,社会不公、权力越界的情况时有发生。当时,虽然党和政府的正式文件中已经多次提到要重视“舆论监督”,但在实践中要加以落实还是举步维艰,而学界对“舆论监督”的理论研究尚在破冰之初。“社会正义”对于社会的持续平衡发展的意义是否比“效率”更深远?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的关系究竟如何?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何种作用?舆论监督的价值意义究竟是什么?带着对现实的困惑,王梅芳开始了她对“舆论监督”“社会正义”及相关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王梅芳选择的研究方向是独辟蹊径的,她的研究思路同样别具慧心。在实际生活中,舆论监督通常被有关部门作为解决某项工作的宣传工具,或是被大众作为对某些社会现象发泄不满情绪的渠道。但王梅芳认为,这样理解舆论监督远远不够。她的研究思路诚如张昆教授所称许的:“把舆论监督拉出新闻的范围,把研究的视野拓宽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这样的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王梅芳指出,舆论监督是推动传统官本位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或曰官本位文化向现代公民文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健全的舆论监督是一个现代的和谐社会的必要标志。舆论监督无论是作为一种政治管理机制、社会平衡机制还是文化建设机制,它的基础都是社会正义。作为一种引导人类生活和谐化、完美化的精神性向度,社会正义关注的是社会体系是否合乎人性的要求,其意义在于变革、建构社会合作体系,为人的幸福生活提供条件和保证,即以人为主体的社会价值追求。任何的正义问题都具有社会性,因而都可以称之为社会正义问题。而舆论是公众的意见,舆论的背后潜藏着公众对社会价值尺度和运行方向(亦即“社会正义”)的内在要求,舆论监督是公众用舆论的方式监督社会,那么公众作为舆论监督的主体,其公民意识的觉醒、成熟和完善对于舆论监督的质量、对于社会正义的实现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研究过程中,王梅芳查阅了大量一手资料,精心搜集从改革开放到世纪之初的许多案例,从渤海二号、南丹矿难到孙志刚事件、长沙戒毒所案……丰富的现实案例为她的理论阐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她一方面尖锐地指出在舆论监督的路上有太多的鲜血、太多的眼泪和太多的羁绊;另一方面,她从“鲜血”“眼泪”和“羁绊”背后,揭示出社会正义通过各种媒体平台以舆论监督的方式得以伸张的曲折过程,揭示出舆论监督对于广大公众的意义在于可以启发、倡导和强化其公民意识,舆论监督对社会公众的价值指导作用将超出其对现实生活的批评作用。她指出,社会正义是从理想和精神的意义上引导人类社会向善向美,舆论监督是在现实的层面上规导和匡正社会的非义和不谐。“舆论”本身就是具有道义力量的价值评价,舆论监督是舆论的重要功能,舆论监督的健康发展、正义观念的深入普及,最终将使舆论监督提升为一种文化力量,甚至成为一种文明的标志。这些理论思考和观点,之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报告中所提出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并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的表述中都得到体现,无疑显示此项研究的前瞻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从最初对社会现实的某种困惑对未来的某种期待开始,到从价值体系、现代性、社会评价等多角度进行透视,从新闻传播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剖析,王梅芳的“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研究过程充满了困难也充满了她自己所说的“探索的乐趣”。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她在学术论著《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中以舆论监督为主线,将媒体理想、公众参与、社会正义之间关系进行立体勾连,在文化层面、理论层面倡扬舆论监督的价值意义,可谓开经展脉、释冰留香。但是,书稿得以付梓,是有曲折的,回想这段经历,王梅芳说:“那时政治文明程度不高,社会对舆论监督的认识有误区,一般认为舆论监督就是负面报道,出版社开始不敢出,并要求把其中的案例删除掉,认为是暴露了黑暗面,甚至要把舆论监督与中国传统文化一章去掉,认为太敏感。其实,换个角度,这些曲折何尝不是当时公众的舆论监督在公权面前难免遭遇的尴尬和困难呢。”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启迪公民意识、维护公民权利的重要力量和途径,舆论监督也已不仅仅是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政府不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舆论监督,而是越来越主动地搭建各种媒体平台为舆论监督创造条件,从而使舆论监督日益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效保障,事实印证了王梅芳教授当年的思考,也彰显了她在学术上的敏感和远见。正如张昆教授所说,《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所做的应当是属于“有思想的学问”[2]。

时尚需要传播,流行离不开展示。时尚传播研究的提出是王梅芳教授开拓的新闻传播研究的新领域,是她敢为天下先的又一重大创新。

——童兵

2006年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科带头人被引进到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以来,王梅芳在致力于传播学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同时,又开始思考着新的研究方向。凭借对变动不居的社会文化现象一如既往的兴趣和敏感,她认为,时尚是植根于生活世界的新灵感,是社会意义的源泉,能够最鲜明地反映时代的精神和面貌,也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载体;“时尚文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中国社会最活跃,表现形态最生动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消费文化的兴盛和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中国时尚资讯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时尚杂志可谓铺天盖地,专门的时尚频道、时尚栏目、时尚网站、时尚报刊以及报刊的时尚版面等纷纷出现,其比重之大、影响之深广,超乎人们的想象。特别是由时尚媒体、时尚明星、时尚产业、时尚消费者以及由他们共同营造的时尚‘意见气候’,已呈现出比任何时代任何时期都更加丰富、更加活跃、更加具有影响力的时尚文化传播的舆论场域。因此,学术研究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时尚文化是流行文化的核心内容、时尚文化引领流行文化,对意识形态、价值观具有建构作用。加强时尚文化传播的价值导向研究,重视并参与时尚场域的价值建构,探索时尚文化传播的理论规范,张扬时尚文化所拥有的积极价值元素,从而以创新的方式引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构建,使时尚文化成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推动力量,成为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题中之义,无论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上都具有现实意义”。她断定:“随着中国消费文化和时尚传媒的繁荣发展、时尚文化传播对社会风尚以及人们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影响的加剧,时尚文化传播的研究热度、广度与深度必将呈上升趋势。”①就这样,王梅芳开始把时尚文化传播作为自己新的研究方向。2009年她获得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交叉研究项目资助《时尚文化传播研究平台》;2011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时尚文化传播的价值导向研究》;2012年底学校批准成立校级时尚传播研究中心。

2012年2月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加强传播体系建设”,提出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战略。此后中国在文化发展态势上展现出政策、资本、技术、消费等诸多利好因素,时尚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塑造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已成为上海发展战略。近年上海的时尚产业、时尚传媒、时尚消费更是蓬勃发展、异彩纷呈,时尚文化传播俨然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最为显要的社会征候……事实再次印证了王梅芳的学术敏感性和前瞻性。从确立研究方向到形成初步研究框架,从获得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交叉研究项目的立项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从成立时尚传播研究中心到筹办“时尚传播与社会发展国际论坛”……发现了一片新的学术领地后,王梅芳有条不紊地完成初期拓荒工作并构建出未来的研究图景。2013年5月东华大学时尚传播研究中心正式揭牌,王梅芳说:“时尚是21世纪最为活跃、最为生动的文化景观,但时尚传播研究及其人才培养却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学科绿地……”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对展开时尚传播研究的学理、实践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表示时尚传播研究不仅开创了传播学学科的崭新路向,还拓展了传播学研究的应用型领域。童兵教授说:“无论时尚与政治、经济、审美、休闲等有着何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但有一点是确切无疑的,那就是时尚离不开传播,时尚必须要传播,没有传播就没有时尚。”时尚传媒集团总裁刘江先生说:“这是一个使命的开始!放眼传播学的学术视野,聚焦时尚这种最具前瞻性的文化形态,必将大有作为。”

从“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到“时尚文化传播”,王梅芳教授在学术研究上不仅是个灵敏的“前瞻派”,更是个踏实的“行动派”。与皓首穷经的古典学院派研究相比,她的研究姿态更像是她和由“已然”“应然”走向“必然”的现代社会公共生活之间一场持久而深入的对话。借用她在《舆论监督和社会正义》中所说,真正的对话“是要求人带着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甚至带着疑问和惶惑,带着尊敬和自我尊敬”去倾听。在对话式的交流关系中,研究者“不是一个孤独的观察者、独白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倾听者、演说者与思想者。唯有通过对话,研究者和她的研究对象之间才有可能达成精神上的相遇”[3]。其为人称道和称羡的学术敏感性、前瞻性便是一次次“精神相遇”的结果。她的学术探索体现了一种“变”与“常”的统一。所谓“变”,是她的研究对象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所谓“常”,是在她的研究中始终贯注着个人性与公共性/社会性相结合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从她“正义之于个人是德行之善,正义之于社会是制度之美”的论述中,从她“时尚与传媒的结合如何推动社会转型、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嬗变与重构”的追问中,她恰似一枝早春的梅,冰姿皎皎,在学术园地散发着自然清香。

玉骨谦谦,为学院发展蕴故化新

“王院长是一个有创意的人,不管是在研究还是在工作上,她都不愿重复自己。在舆论监督上已经有深厚积累,但是来到东华以后她毅然转向时尚传播研究。对学院教学,她每年都寻找革新重点,把程式性很强的教学工作做出生气和活力。王院长也是愿做事、能做事的人。传播学专业从零起步,到现在蓬勃发展与她不断‘折腾’分不开,从引进人才到实验室建设,再到与普利茅斯联合办学,许多人看来‘不可能’的事,都在她的执着推动下成为可能。王院长在学术和工作上做出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等’来的,也不是‘靠’来的,是她辛勤付出,不断超越的必然结果。”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师赵高辉

王梅芳老师给我们的印象是人如其名。她外表典雅,内心柔韧;对人芬芳,对事周详。

初识王梅芳,是在五月花海盛放的初夏。王教授端坐在办公桌边,恬淡如梅。入座之后,她问起我们的情况,关切细心。说到专业建设,她凝神敛眉,从传播学专业国内现状谈到东华传播在上海高校的差别化生存的思考,此时她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让我们在座各位踌躇满志,信心倍增。梅花香自苦寒来,希望我们东华传播能够如王梅芳教授那样,经过彻骨寒冬的历练,迎来暗香扑鼻的春天。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朱红霞

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始终是王梅芳心之所系。她不囿于陈规,善于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找到合适的办学道路。早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主持工作期间,她就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制订了一体两翼的学院发展建设规划,系统地建起了规模化、现代化的新闻广播电视实验基地;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支持下,她发起并与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在武汉市召开了由全国财经类、政法类院校新闻传播学院系负责人参加的教材编写会议,担任总主编,出版了《专业新闻系列教程》(包括经济新闻和法治新闻系列)……

被引进到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后,她从零开始着手创办东华大学的传播学专业,2008年获得教育部批准,2009年正式招生。她提出整合已有资源,将传播学与原有几个相关专业进行大类培养,构建创新培养模式,搭起传播学学科新平台;她积极引进人才,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就组建起一支由新闻学、传播学博士、博士后构成的覆盖新闻传播史论、业务和技术知识背景的完备的专业师资队伍。在她的带领下,这支队伍朝气蓬勃、视野新锐,并逐步在网络新媒体研究、时尚传播研究、视觉文化研究等方面崭露头角,并显示出相当的发展潜力:仅2011到2012年度他们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5项,上海市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8项。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梅芳还积极筹建“全程一体化采编实验室”。没有经费,她成功申请了教育部修购基金;财力有限,她想方设法把钱用在刀刃上;缺乏人手,她亲自参与实验室建设规划,从设备选择到室内装饰乃至色彩设计,她都细细琢磨,几乎事必躬亲……此时同事们才更深切地感受到她的执着和坚持,她是那种即便陷入迷宫,也会安安静静然而不屈不挠地找到出口的人。当一座技术高端、虚拟与实景相结合的专业演播厅终于建成时,连来访的境外专家都惊赞:“太专业啦!”那年在传播学专业接受新专业检查时,检查组专家面对厚厚的成果统计赞叹说:“三年多的时间,即使是积累有年的专业,能拿出这么多成果,也是不容易的!”

然而,这仅仅说的是传播学。作为一位人文学院院长,她所关注的学科绿地又何止这一片呢!人文学院是一个包含文、史、哲、理、管、法等多个学科门类的学院,思政部的教学改革考试方式改革是她倡议、发起和组织实施;公共管理MPA硕士专业学位的申请是她组织论证并亲自面向专家答辩……

与围绕她的褒奖和热议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那种在工作中的忘我和投入、日复一日的面对和承担。从人文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到全面负责学院工作的正院长,王梅芳承担起了日益繁重的管理工作。主管教学几年学院无一起教学事故,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教学和行政安排工作中一些存在多年、怨声载道的老大难问题悄然得以解决和改善;学院老师很少听到她高调宣布工作规划,却清楚地看到学院的管理日益有序,环境日益优化……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一切,温文尔雅的她有多少次“上蹿下跳”地争取资源,“通宵达旦”地论证谋划。对于来自老师们的意见,她从不漠然置之或者以“向来如此”做堂而皇之的挡箭牌,从她认真倾听的神情中你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她不是在琢磨接下来该拿哪个借口来告诉你“这不行……”,而是在客观分析这些意见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尽她所能来解决问题。她会在忙碌了一天之后,主动找在她背后大发牢骚的老师耐心沟通、了解情况;她会在上海冬天最冷的晚上,驱车横穿上海,去医院看望一个手术后感觉自己狼狈至极、不想见任何人的同事,她打趣地笑称,“让大姐来给你讲讲我的那些比你还狼狈的事”……在被诟病的日益行政化、官僚化的大学管理体制下,无论是她工作中的锐意开拓、公正客观还是待人时的谦和得体、与人为善,正恰似雾霾天里的一抹梅香,不高亢但悠扬,不浓烈但清远,雪胎梅骨看似柔弱实则坚强。

这就是王梅芳,隔着一段距离看她,就像欣赏一幅印象派油画,有一种低调而华丽的美。那是一种“暖香盈盈”的低调,“冰姿皎皎”的华丽和“玉骨谦谦”的美。

注 释:

①摘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1YJ860023)《时尚文化传播的价值导向研究》论述报告。

参考文献:

[1]罗以澄.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

[2]张昆.光明日报[N].2008-01-05.

篇11

丛蕾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对她的采访几乎都是在运动中进行的。

7月初的一个黄昏时分,丛蕾驾驶着一辆5系宝马,准时出现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东门外的约见地点。“车是老公的,我只是借用。车牌被场馆注册过,开别的车进不去,所以就成了我上下班的专用车了。老公总抱怨说他是‘人车两空’,哈哈。”丛蕾爽朗地笑着。

迎着夕阳和如织的下班人流,“宝马”载着我们缓缓驶近了“鸟巢”,这座北京现代化新地标建筑的面纱在我们面前被慢慢揭开。车子盘旋于体育场周围纵横交锚的道路中,丛蕾一边介绍场馆的设施,还不时放下车窗,与下班的同事打着招呼。在这个占地21.4公顷的场馆区内,有一支300多人的管理团队,是所有比赛场馆中阵容最为庞大的队伍,丛蕾便是其中的一员。

丛蕾的职务是颁奖仪式副经理,是国家体育场颁奖仪式组织与执行人之一,主要负责嘉宾引导,奥运会及残奥会国家场颁奖仪式志愿者培训工作,以及与国家场其他部门的日常沟通与工作协调。

车子驶进了“鸟巢”底层的办公区域,透过车窗向上望去,巨大的钢筋骨架在我们的头顶慢慢消失,仿佛进入了一座神秘的宫殿。

划了一个弧线后,丛蕾把车停在了贵宾区附近,她的办公室就在这里。进了办公室,记者打开录音笔正准备坐下采访,丛蕾却从门边拉过来一辆全身黑色的小双轮车。“这是我的‘小飞侠’,最高时速30公里,造价10万人民币呢。我是场馆里第一个拥有它的人,天天骑着满场飞,都出了名了。”说着,她走出办公室,在走廊里给记者演示她的骑术。在不到50平米的空场里,她和她的“小飞侠”流畅地划着“8”字,人车浑然一体,动作潇洒自如。记者好奇地想试试身手,刚上去就前后左右不自觉地乱晃起来,根本找不到平衡,更别说正常行驶了,看来想要熟练操纵它还真不容易。据丛蕾讲,场馆里使用这样的交通工具,在奥运会历史上还是首次。平时,丛蕾会骑着“小飞侠”穿梭于场馆之中,工作效率特别高。她把自己比作电影《钢铁侠》中那个飞檐走壁如入无人之境的铁人英雄。

丛蕾带记者参观了和她办公室相对的嘉宾等候室,这里摆着淡色的沙发,角落里竖着两盆半人多高的绿色植物,墙壁上挂着几张纸板画,调节着整个房间的色调,空间虽不大,却也舒适整洁。“我还要去争取一台42寸的电视,方便嘉宾观看场馆内的比赛,及时了解比赛信息。”丛蕾讲,以前这里什么都没有,是她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一笔资金,才将房间装修一新。

“现在比我刚来时已经是天壤之别了。那时候我的工作环境就像一个工地,每天都要戴着安全帽和防粉尘口罩,身上挂着几个对讲机,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变形金刚’。就这样一步步走到了现在。”丛蕾说。

随后,丛蕾又领记者穿过两道门,径直走入“鸟巢”的比赛场地。置身于这个全世界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中,任何活动的物体都显得那么渺小,犹如游荡在浩瀚宇宙中的点点繁星。从嘉宾室到比赛场入口,这短短的距离丛蕾不知走了多少遍。“到了真正的颁奖仪式,我是不会走进场地的,嘉宾都有礼仪小姐引导,我负责总协调。”

再次走进丛蕾的办公室,记者才得以仔细观察这个20平米左右的空间。屋子里有两排狭长的办公桌,最里面的一张桌子上凌凌乱乱地摆满了饼干、面包、方便面、水果等食品。“晚上经常要加班,没时间出去吃饭,所以大家买了好多吃的,都堆在这了。”丛蕾说着,给记者沏了一杯热橙汁,记者这时才感觉房间里有些阴冷。已经进入酷暑了,屋角的衣架上还挂着几件红色的羽绒服。丛蕾说,工作区在地下,前一段时间晚上特别凉,必须要穿羽绒服御寒。记者问丛蕾每天基本的工作是什么,她指了指墙说:“都在上面了。”

办公桌上方的墙面上贴满了大大小小的表格,有分工明细表、活动应急预案表、场馆运行团队各部门联系方式表等等,其中有一张彩色表格十分醒目。“这张是我做的。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工作,黄色的部分都是我的工作范围。”记者粗看了一眼,黄色几乎占了一半。

“我就是一个踏踏实实干活儿的。”丛蕾这样定义自己,她说自己在英国学的东西全用在这上面了。办公桌上放着她常用的两台笔记本电脑,记者想让她从里面选几张工作时的照片,没想到她找起来很费劲。“忙的时候哪顾的上照相,测试赛时刘翔那么大的明星站在我旁边,也没时间跟他合影。”电脑里,除了大量的场馆图片,剩下的,几乎都是她在英国的记忆。

1997年,21岁的丛蕾前往英国留学,先后获得了信息系统管理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和运营管理硕士3个学位。之后,丛蕾开始了长达5年的工作实践。她曾在一家英国旅游公司任市场部经理助理,在专业律师行做过市场部经理和律师助理,在公关公司任市场部总监,直到现在,她还是中国国际公关协会驻伦敦的代表,是申办北京2008年世界公关大会的主要策划人和执行人之一。北京申奥成功后,北京旅游局曾组团去伦敦进行宣传展示活动,负责接待和组织工作的也是丛蕾。2006年6月,她组织的“北京风情舞动伦敦”的活动荣获第7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金奖。

2007年6月,丛蕾和老公卖掉了在英国的房子回到国内,9月到北京奥组委进行面试。一直等到11月,已经有些心灰意冷的她终于收到了奥组委的通知,让她去“鸟巢”上班。

丛蕾现在的同事中很多是体育大学毕业的,她虽然不懂体育,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在英国的10年练就了她超强的外语和公关能力。颁奖仪式小组一共6个人,丛蕾的英文最好,她最不怵的,就是和老外打交道。测试赛时,被邀请来的外国颁奖嘉宾都由丛蕾负责,她顺理成章地成为领导眼中“出镜率”最高的工作人员。她所在的颁奖团队也因为测试赛时的突出表现被授予五好团队荣誉称号。

能者必定多劳,因为能力超强,工作突出,丛蕾又被抽调到开闭幕式小组,负责主席台嘉宾工作。

丛蕾所负责的嘉宾联络和协调引导工作乍一听起来似乎并不复杂,但用她的话说,如果嘉宾有半点没走到位,就会出现很大的纰漏甚至是事故。她拿出了自己设计制作的现场演示图册,向记者讲述自己的工作流程。厚厚的图册上清晰地标注着工作人员、嘉宾、运动员、礼仪小姐、升旗手的站位和行走路线,以及颁奖台、旗杆、摄影区。鲜花区的位置。此外,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颁奖工作的不同特点也在图册上显示出来。听过一番讲述,记者才意识到这份工作的复杂与艰难。光看图册就已经让人眼花缭乱了,这其中还有很多

细节需要反复推敲和演练,才不至于在正式颁奖过程中出现失误。

体育赛事中的颁奖仪式环节出现差错的几率很高,而且升国旗奏国歌也是最为神圣的时刻,所以丛蕾所在的颁奖团队目前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被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负责竞赛环节的小组。奥运会召开的十几天里,“鸟巢”总共有47场颁奖,残奥会更多,有160场。丛蕾当然清楚这份压力,几乎是全身心扑在了工作上。因为家离“鸟巢”很远,她住过娘家,住过婆家,住过朋友家,还在办公室里睡过睡袋,就是很少回自己的家。母亲为了不耽误丛蕾的工作,把她刚刚2岁半的儿子领回了大连老家,儿子想妈妈,经常会给她打电话,说要“打飞的”回家吃饭,丛蕾听了就忍不住流泪。

“4月份北京奥运测试赛时,颁奖嘉宾的级别基本不是很高,真正到了奥运会可就不一样了,那么多国家元首和高级官员都会来颁奖。到了这个份儿上,容不得出半点差错。”7月底,各国的运动员就要陆续抵京并进入“鸟巢”进行热身,丛蕾说,到那时,她的奥运会就正式开始了。

“我喜欢‘鸟巢’,看到它就会兴奋。”

丛蕾回想起当初在奥组委面试时,面试官问她是想在奥组委总部工作,还是想选择国家体育场,她的回答就是上面这句话。

“因为‘鸟巢’是中国经济腾飞的象征。在伦敦,大本钟被视为英国文化的象征,在北京,很多人会把天安门和长城看作中国的象征。而在我眼里,‘鸟巢’才是现代化中国的代表。”丛蕾每次开车路过“鸟巢”时,都会放慢车速,远远地欣赏着自己心目中的“国家圣殿”,感觉周身热血沸腾。

带着兴奋与热情,丛蕾终于进入了“鸟巢”,却还是碰到了一些让她始料不及的难题。

出国时的丛蕾还是青春年少,回国时已经是三口之家了,几乎所有的社会经验都来源于英国,行为和思维方式自然就很“英国化”。国内的一切都有点让她不太习惯,出门时坐地铁,坐公交车,回国后的第一个星期,她天天往银行跑,就为了学习怎么开账户。在奥组委面试时,她连“政治面貌”都听不懂,更不知道“档案”为何物。上班后,虽然在接待外宾时她能游刃有余,但与国内惯有的制度和观念还是有些格格不入。很多东西让她不理解,时常感到压抑和无助,经常半夜睡不着坐起来哭。丛蕾坦言,当初卖掉在英国的房子确实是破釜沉舟了,如果房子没卖,受到挫折时也许真会买张机票回英国了。而现在,她只能选择坚持。

时间久了,丛蕾的心态逐渐平稳,学会了默默观察别人的做法,学会了不去想太多,只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平稳的心态让我放开了手脚,工作上越来越顺,这道坎儿总算是迈过去了。”丛蕾把这段经历称为“海水淡化”。现在,她正“恶补”北京和中国的文化,努力做到学贯中西。

当初在英国,丛蕾和老公也算是小有成就,事业蒸蒸日上,很多人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回国。“虽然在英国那么多年,但遇到有损中国人形象和危害中国人利益的事,我会立刻跳起来制止和反驳。离开祖国10年,我没做多少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想,应该把自己献给国家,做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

丛蕾说,中国人的能量是其他国家无法望其项背的,她常常被这种能量所震撼。有一次,她下班很晚,开车路经场馆外一条主要道路时,这里还非常颠簸,石块泥土遍布。她下车为了清走路面上的石头还伤了手,车也被剐了,让她十分懊恼。第二天一早上班时,她吃惊地发现,昨晚的土路已经被一条平坦完整的柏油路所取代。“路是在一夜之间铺设完成的,就像变魔术一样。在国外,你根本见不到这种情况,而在中国却屡见不鲜。”

现在,“鸟巢”已经占据了丛蕾全部的生活空间。除了工作、吃饭,她还特意准备了一身运动服,经常在热身场地跑步锻炼。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很多同事对“鸟巢”或多或少产生了“审美疲劳”,却丝毫没有消耗丛蕾心中的那种原始崇敬与热爱。

夜幕降临了,丛蕾带记者走出“鸟巢”,从远处欣赏这座宏伟的建筑。“鸟巢”里亮起火热的红色灯光,光线穿过银白色的钢筋与暮色相交融,透出一种神圣和厚重,荡漾起人们心中的震撼与激动。这时,丛蕾忽然高声喊了起来:“天哪,我现在看到‘鸟巢’还是那么兴奋呢!”记者被她的这种情绪感染着,觉得丛蕾和她的同事们已经成为“鸟巢”里的一道风景,更像一股新鲜的血液,流淌在这副巨大的钢筋铁骨之中,使它焕发出生命的魅力。

王琳:奥运颁奖那天,我也许会哭

在北京奥组委所在地――北京奥运大厦对面的一个小咖啡店里,王琳和记者聊起了自己与奥运结缘的经历。咖啡店嵌在一栋小区居民楼之中,是王琳经常光顾的地方,她手指着上面说,那里就是她来北京后的第一个栖息之所,和奥运大厦隔街相望,上下班很方便。

2002年秋,王琳大学毕业就踏上了异国之旅,远赴澳洲求学。出乎父母的意料,她并没有继续深造大学主修的声乐表演专业,而选择了大众媒体专业,主修传媒全球化、信息传媒环境、广播节目制作、多媒体制作等课程。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两年后,王琳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与此同时,她又开始了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的学习。一年半后,非英语专业出身的她,获得了澳大利亚国家翻译认证局的三级翻译资格。“当时三级翻译资格考试通过率不到8%,朋友们都开玩笑地打赌说我肯定过不了,但没想到努了努力一次就过了。”

国外做什么都讲究经验,文凭和证书显然不够分量,成绩好也需要到社会熔炉里去不断打磨。学习期间,为了能更多地接触社会,王琳打过很多份工:中文广播电台的实习生、报社的记者助理、中澳商务洽谈会的实习翻译、中文导游、中文老师、快餐店和酒吧服务生……大量实践让她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这时,王琳才觉得自己真正拥有了融入社会的立足之本。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2006年,和众多留学生一样,去留问题摆在了她的面前。那张三级翻译资格证书可以让她轻松地拿到澳洲移民资格,但这位青岛姑娘毅然决定回国发展,原因也很简单,“我只做自己想做的事”。碰巧,此时青岛奥运会帆船委员会面向全球招聘,王琳没有过多考虑,收拾行李便登上了回国的班机。

回忆这段留学的时光,王琳告诉记者,最大的收获是留学带给她观念的转变。“这不是我在书本中能学到的,而是社会这个大课堂教给我的。在澳洲我每天都让自己很忙,让自己处在一个充实的状态中,用我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学习,从很细微的地方了解他们的文化,了解他们的处世哲学。这些经历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帮助。”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中华民族百年梦想一刹那间成为现实。对于王琳来说,那是个不眠之夜,脑海中无数的奥运梦想此起彼伏,从那时起,她就觉得该为奥运做些什么。

2006年春天,刚回国的她就得知青岛奥帆委要举办一项环球帆船赛事,欢迎仪式及起

航仪式中英文主持人的位子空缺。于是,王琳决定试一试。

在众多候选者中,有着坚实的声乐演唱基础和丰富的舞台经验的她,让奥帆委文化活动部负责人眼前一亮。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面试,回国仅5天她就上岗了。“中英文主持人的工作主要是在比赛时调动观众的情绪,调解赛场气氛,避免出现沉闷和冷场的局面,这对我来说不算太难。”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比赛结束后,她顺利进入了青岛奥帆委文化活动部,负责赛事颁奖仪式的组织工作。在接下来半年的时间里,王琳先后成功协助策划、组织了第四届奥林匹克文化节,并参与了“好运北京”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开闭幕仪式及颁奖仪式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然而,海边长大的王琳对首都北京有一种深深的向往。“我很喜欢北京,她是国际大都市,有着浓郁的文化底蕴。能在北京工作生活是我的夙愿。”

圆梦的机会也在向她悄悄走近。

2006年夏,北京奥组委开始第三次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从小我自信心就很强,认为有把握的事,就一定要去做。相比奥帆委,北京奥组委的工作更具有挑战性,有了这样的机遇,我一定要去试试,证明自己的能力。”

然而,招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相比奥帆委,北京奥组委的选拔过程还要严格很多。考官是由奥组委各部门的负责人组成,提出的问题很专业,也很有针对性。“开始我很紧张,但只要心无杂念,就不害怕了。我来奥组委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学习,想为奥运做点事,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历练自己。”

面试结束后,王琳走出北京奥运大厦,回头仰望这座建筑,心中在想,我一定会成为这里的一分子。

王琳成功了,幸运女神又一次眷顾了她。2个月后,她成为了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项目主管。

2006年10月8日,是王琳第一天到奥组委上班的日子。说起那一天,王琳仍记忆犹新,“谁能想到,自己这辈子第一份正式工作的第一天就要加班到凌晨12点半呢?”说到这里,她又若有所思笑着补充道“知道么,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后来的同事竟然给我起了个‘工作狂’的绰号。说真的,这辈子我从来没想到过这三个字会落在我头上。”说完,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当时,王琳所在的处室刚成立不久,只有3名工作人员。刚进奥组委的她,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美梦成真的兴奋和喜悦,一项紧急的工作便摆在了她面前――3天后向国际奥委会做一份例行的工作汇报。

只有3天时间,要做出中英文两份文件,这对刚入职的王琳确实是个不小的考验。正因如此,第一天上班,她就熬到夜里12点半。这一天里,她浏览了处室成立以来所有的公文,等离开办公室时,才发现手边看过的文件已有半尺多高。第二天下班前,一份近万字的中文报告就送到了上级领导的办公桌上。汇报那天,她虽然没有亲自上台,但自己准备的报告材料得到了领导和国际奥委会官员的认可。在北京奥组委的“处子秀”,王琳顺利过关。

2个月以后,王琳完全进入了状态,她主要负责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颁奖仪式的场馆运行设计、政策流程制定,32个场馆团队的日常管理,经理层业务培训、颁奖礼仪人员的业务培训,与国际奥委会及国际残奥委会的联络工作,以及颁奖仪式音乐的创作工作。

2007年中,虽然很多新同事陆续加盟奥组委,人员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但王琳依旧保持原有的工作状态。“十一”长假的前天晚上,王琳一个同事加班到11点才下班,走时忽然听到隔壁传来噼哩啪啦的打字声,以为出什么状况了,过去一看,原来是王琳在伏案工作。“同事都说我是工作狂,我自己也觉得奇怪,怎么一直都不觉得累呢。”王琳连续工作的纪录是48小时没有合眼,成果是一份长达100多页的PPT文件。

“对于我来说,在奥组委的第一年是最辛苦的。”王琳称自己为“morning bird”,每天早上8点到单位,晚上11点过后才回到住处,周末也基本泡在办公室里。全北京32个比赛场馆她都要跑,最多时一天要参加6个会议,接60多个电话,每2个月还要接待来北京定期视察工作的国际奥委会官员。“不过看着自己的辛苦有了结果,也是件很开心的事。”

“工作狂”王琳还是有着女孩子特有的细腻与聪慧。32个比赛场馆,每个馆的设计结构她都烂熟于心,包括颁奖地点、运动员和颁奖嘉宾的站位、行走路线等等。“说起场馆,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她笑着说道。

王琳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初来乍到,虽然工作多,但却相应地给了自己发挥才能的空间。从进入奥组委的第一天起,王琳就一直在学习,很多精英们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让她受益匪浅。无论得到的是建议还是批评,都被她视为珍贵的财富。

“我一直以为自己当不了老师,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才发现,自己的工作性质或多或少扮演了这个角色。”

她告诉记者,就拿颁奖仪式来说,23个颁奖团队经理,每个人都经过她的严格面试、考核和培训。他们当中最小的24岁,最大的已有50岁,虽然王琳是他们的上级主管,但她并没有“硬性管理”,而是采取沟通和协调的方式。这些经理对王琳很信任,遇到任何问题都会找她咨询。她也会随时召集大家开会,传达新的政策,解决技术性难题。“他们在行业内都是经验丰富的精英,但对颁奖却不太了解,通过培训,我希望把自己知道的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

从2007年6月第一次场馆团队业务培训开始,王琳的学员从20多人增加到七八十人。前几天最后一次业务培训,部门领导总结说道,王琳把这两年所有的经验和心得都传授给了你们,你们应该感谢她。大家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每届奥运会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北京奥运会也不例外。为了弘扬奥运精神,很多经验也有必要分享给其他奥运会举办国。”王琳告诉记者,每届奥运会举办期间,国际奥委会都将启动“观察员计划”项目,北京奥运会也不例外。届时各个国家奥委会的官员,特别是下届奥运会主办国的工作人员,都要来北京进行奥运会举办期间的实地考察和学习。负责颁奖仪式工作报告的是王琳。“以往我们是学生,这次我们是老师。我们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向他们传授我们的精髓。”

在澳洲的经历让王琳与国际奥委会官员接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完美。她会做一些特别的功课,仔细揣摩外方的心里,找到一个契合点,让双方交流起来很顺畅。王琳所在的部门有5个外国专家,曾经为悉尼和雅典的奥运会工作过,个个经验丰富。他们经常和王琳说,中国文化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东西值得学习。“老外也需要一个过程来了解我们,他们在帮助我们的同时,也在学习我们好的东西,我想这就是一种有效的融合,硬碰硬的两种文化是永远不会融合的。”

离奥运会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每天经过北京奥运大厦前的倒计时牌,王琳的心都是紧紧的,办公室里的气氛也有些让人窒息。

“大家都处在备战状态,总觉得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完。”王琳晚上连做梦都和颁奖仪式有关。“无论如何,这是我踏入社会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不管有多难,我都会投入自己所有的精力和热情把它做好。”

王琳的幸运还源自于她的工作环境。年轻,是她和周围的同事引以为豪的共同资本。那种工作的热情、蓬勃的朝气和团结的氛围时刻激励着她。晚上可以一起加班到九十点钟,累了就关上灯,把音乐打开,听会儿音乐,再接着工作。“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豁出去也要干好工作的猛劲儿。谁都不会在意一些小的细节,任何人都可以打成一片。因为我们就是喜欢这份工作,不喜欢是不会有这样的热情和动力的。”

记者问王琳:“你觉得在奥组委工作这两年有什么收获和感想么?”她点点头说:“我付出了,我也得到了。我不是个爱哭的女孩儿。但我想,第一场颁奖仪式的号角在奥运赛场上响起时,我也许会哭。毕竟,这里凝聚了我们太多的心血。”

邢征:立志为奥运服务

邢征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快人快语,虽然在联系的过程中,他一直在强调自己很简单,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最后还是爽快地答应了我的采访要求。采访当天,离约定的时间还有20多分钟,走在半路上的记者接到了邢征的电话,是他从约见地点打过来的:“我已经到了,您不用着急。”在之前他传给记者一份长达5页纸的简历中,仅“社会工作经验”这一项就有满满两页纸。邢征,其实很不简单!

“我就是为了奥运会。”说起自己回国的理由,邢征的回答依然保持简单的风格。2000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的邢征同一年便远赴英伦。奇怪的是,在他的留学申请文件中并没有IELTS成绩,取而代之的是643分的TOFEL成绩。“我本来想去美国留学,但错过了那年最后一次LSAT考试(法学院入学考试),只好转投英国了。”

两年的留学时间不算长,却足以让邢征拿到两个“沉甸甸”的硕士学位――牛津大学法学硕士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会计与法律科学硕士。他也因此得到了英国一家有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青睐。这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然而邢征却早已“心有所属”。“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我特别激动,当时就下定决心,作为一名北京人,一定要为北京奥运会做点事情。”奥运梦想,已经在他心中根深蒂固。

2002年9月,怀揣奥运梦的邢征回国了。但当时北京奥组委刚刚组建,也没有开始招聘。“自己不能这么无限期地等,总得干点什么。”于是经朋友推荐,邢征成为了北京WTC事务研究咨询中心的一名咨询顾问。中心的工作稳定,收入不菲,领导对邢征也很赏识,要分给他一套三居室,还要送他去瑞士培训。又是一个不小的诱惑,但仍旧没有动摇邢征立志服务奥运的决心,在他眼里,这只不过是一个暂时的过度。

近一年的时间里,邢征一直在关注着北京奥组委的招聘信息,终于让他盼来了那一天。2003年,北京奥组委开始大规模对外公开招聘,邢征得到消息后马上去报考。刚投完自己的简历,却从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那里得到了这样的答复奥组委在前期招聘中只在高级职位上选择有留学背景的人,所以你被聘用的机会不大。邢征没有退缩,骨子里的奥运情结让他有些义无反顾,硬是报名应聘了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品牌保护与合同管理处处长的职位,并去进行了面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执着的邢征是幸运的。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市场开发部部长袁斌一眼“相中”了这个眼界开阔、英语流利、专业扎实的小伙子。邢征最终被录取了,并担任市场开发部品牌保护与合同管理处的项目主管。虽然不是他当初应聘的处长职位,但邢征并不在乎。“只要能让我进奥组委,干什么都行,项目主管还是科长待遇呢。”他笑着说。

两年后,他从项目主管坐到了副处长的位置上,开始主管全处工作。

2003年9月1日,也就是邢征刚进奥组委不久,市场开发计划启动,他所在的部门陆陆续续征集了60多家赞助商,目前主要负责与北京奥运会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反隐性市场、品牌保护与合同管理工作,同时负责赞助企业的销售工作、残奥会市场开发、户外广告控制与销售、赞助企业识别,赞助企业标志使用和审批等多项工作。邢征和他的团队还要经常下到各个场馆,检查各类商标、商业信息和广告是否符合国际奥委会的要求。

起初的工作对于邢征来说很简单,干好自己手里的活儿就行,其余的不用多想。而现在,身为副处长的他无论如何也简单不起来了。

处里原来有20多人,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一些人陆续下到了各个场馆一线,办公室里就只剩八九个人了,工作压力相比两三年前增加了几倍。每天一进办公室的门,邢征就感觉各种繁琐的事务扑面而来,让他喘不过气。堆积如山的文件和报告需要邢征亲自审阅并签字,即使在场馆跑了一天,最后也还要回到办公室处理文件。“我们这里可以说没有一件事叫日常工作,都是急待处理的东西,不允许一丝疏漏和拖延。”

30岁的邢征是处里年纪最大的,作为奥组委里的中层干部,他除了要努力完成上级领导派给的任务,还要时刻关心身边的同事。“在一般的机关单位,同事之间可以慢慢磨合调整,在奥组委不行,日渐临近的奥运会不允许慢条斯理,必须迅速进入状态。而且这些‘80后’的观念、思维和处事方式与年长的人肯定存在一定差距,虽然他们的业务能力都不错,但也不能一味地给他们加码,平时还要了解他们的工作特点,注意他们的心理状态,要学会扬长避短,更好地调动这些年轻人身体里蕴藏的巨大能量,在工作中有更出色的发挥。”

一起共事了那么久,邢征和他的这些小兄弟之间铸就了一份信任,他几乎成为了一种“精神支柱”。有人因工作压力过大夜里睡不着觉,还会给邢征打电话倾诉。“奥运会近在眼前,所有人的神经都是紧绷的,再稍一用力就能断掉。”精神状态,是邢征当前最担心的事。不过,他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工作中,他只要闲下来就会帮同事打打“零工”。工作之余,他经常会请大家下馆子或去卡拉OK,给他们提供放松发泄的机会,缓解疲劳与紧张。其实,活跃气氛的能力并不是邢征最近才修炼成的,早在大学期间,他就是外交学院学生会对外联络部部长,建立了外交学院与其他兄弟院校的联系,组织完成了多项大型活动,包括舞会、演出、音乐会等,还担任过话剧编剧、导演及演员。在2004年初北京奥组委组织的春节联欢会上,他还自编自演了相声《年终总结》。

今年7月初,在一次处务会上,邢征为他的兄弟们鼓劲加油,并希望大家做好“三剂”,一是粘合剂,要求大同存小异,要抱团儿:二是剂,要做好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三是助燃剂,要激发出内心更多的热情,心甘情愿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不能在这短短的几十天里,因为精神状态问题而在工作中留下遗憾,也不能为了工作去

拼命,把整个人都废了,那样就太冤了。他们能够在奥组委经受锻炼,以后会更上一层楼,在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成为很优秀的人才。要让奥组委的经历成为他们生命中的闪光部分,而不是阴影。”邢征的语速依然平快,却显露出一股他这个年龄少有的帅才风范。

其实,邢征也有过心里不平衡,奥组委的工作是他在众多选择里挑中的收入最低的职业。相比自己每月几千元的工资,他原来的一些朋友和同学都已经做到了年薪百万,有时他甚至不好意思和这些朋友一起吃饭。

“但我不后悔,起码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都是无价的财富。包括做人、做事,在短时间内建立一种信任合作的关系,特别是在极端情况下处理一些特殊矛盾。我这几年在奥组委得到的锻炼,是在一个一般单位10年都得不到的。”邢征说,北京奥组委是一个整体,他所在的市场开发部虽然算不上最重要的部门,但如果出现差错,也会影响整个奥组委的形象。就像一个多块木板围成的木桶,其他的木板再长,它的蓄水量也只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邢征说自己所在的市场开发部绝不能成为那块最短的木板。

在奥组委工作,光凭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韧性。在邢征看来,奥组委如此庞大的机构可以说在中国史无前例,它既不是纯粹的政府部门,也不是普通的民间组织,虽然其执行机构多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组成,但在很多业务方面又接受国际奥委会的管辖和监督。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内,很多事情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要经历很多繁琐的过程。就是在普通的信件交往中,邢征也会注意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措辞,例如会将“Dear×××”翻译成“尊敬的×××”,将“the best wishes”翻译成“此致敬礼”等等。“国际奥委会是国际性组织,办事和思维方式与国内有很大差别。我们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和适应,不可能完全按照哪一方的要求来做,要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沟通。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就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的转换器。”

记者问到他奥运会后的打算,邢征坦言根本没怎么考虑过。很多单位、公司和企业都通过不同方式表示会接纳他,但他都不置可否,也实在顾不上去应付他们。“我觉得自己干什么都行,做一件事只要坚持到底,都会有所成就,就是捡垃圾,做好了也会成为一个垃圾大王呢。”

2007年末,英国驻华使馆文化处制作了一本2008年的小台历,上面介绍了12名留英学子,每名学子都有一段心得体会。在8月份的那一页上,邢征留下了这样一段话:英国的留学经历带给我三方面的收获,根据重要性排列如下:眼界>语言>知识。这些收获使我增值,也就自然成为我回国后选择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奥组委选择我的主要原因。

“这是我在奥组委工作近5年来总结出的心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留学让我开阔了眼界,让我了解了国外的思维习惯、做事方法,让我能在奥组委的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能够从整体和全局考虑问题,让事情的结果符合各方的利益。奥运会是全球最大的一项盛会,我们要和国际奥委会、各国和各地区的奥委会、多个跨国赞助企业协调各种事宜和关系,如果没有全球化的眼界,凡事只按照本国的情况来考虑,肯定是难以进行,而且也办不好。奥运会又不单单是体育比赛,更是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盛典,为这样的盛会工作,没有眼界更是寸步难行。”邢征说,在奥组委工作的这5年,开阔的眼界给了自己很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