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务员备考方案

公务员备考方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08 01:05:5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务员备考方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务员备考方案

篇1

一、申论写作不同于作文写作

申论的载体是文字,在考生反复阅读试卷上所给出的半成品资料和提出的有关问题后,考生应用心分析,然后根据涉及的特定事实、主线索、主问题进行阐述和论证。与传统的作文写作相比,二者相同之处在于:申论考试文体源于作文;两者均注重考察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均是主观试题;对考生来说,写作无统一的模式,考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无统一的标准答案,由阅卷老师根据评分标准给出学生主观评价,为了尽量保证公正、合理,申论阅卷采取多人的“三阅”制。

申论写作与作文写作不同之处在于:申论文体集中在议论文和行政公文上;申论写作突出实用性,更加贴近公务员工作实际和能力要求;增加了阅读分析的分量、难度,把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了写作的难度,不能靠“模版”或“打锭子”取胜;提供了阅读材料,写作更有针对性,也更有话可写;申论评分要求更严格,要求考生摒弃那些套话、闲话;申论分析、解决问题要更加透彻、全面、精辟、清晰,因此也更能让考生发挥自己的潜能。[1]

二、明晰申论评分的标准

明晰申论评分的标准是把准申论作答方向的基础,只有按照作答要求去答题,才可能有效地获得分数。如:概括材料题的评分标准中一般有这样的要点:概括要点准确全面;叙述言简意赅,概括性强,有条理。在 “概括要点准确全面” 的要求中,光有“准确”是不够的,还要“全面”,不够准确会扣分,不够全面也会丢分。[2]

提出对策题的评分标准中一般有这样的要点:方法措施得当,有针对性、可行性。这里的“方法措施得当”含义在于,从何角度去解决问题,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些问题,可以从观念、制度、具体行为三个层面来提出解决办法,有些问题可以按职能分类来解决,从涉及的“个人”、“企业或单位”、“政府”、“法律”的角度去解决。有些问题还可以按照涉及的核心元素,针对每一个元素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所谓对策的针对性,是指考生提出的对策必须是依据材料主题、主要问题、问题的原因去提出解决方案,而且提出的方案表述一定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策要有可行性即就是对策要具有可操作性,?有五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主体,即制订出来的方案由谁去执行。二是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步骤,即制订出来的对策方案怎样执行。三是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的时效,即制订出来的对策方案何时实施;四是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的条件,即制订出来的对策方案在什么条件下实施;五是对策方案要选优,即选择小成本解决好大问题的对策。

写作论证的评分标准一般有这样的要点: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就“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这一要求点而言,文章结构可分为总分式、并列式和层进式,当然也可总分与并列结合、总分与层进包含,但一定要体现层次分明,即就是分论点是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层进式论述是为了深刻地分析中心论点,不能以次要充当主要,喧宾夺主,逻辑混乱,不知所云。

所以读懂题目要求十分重要,往往题目要求就是给分点,忽略一个答题要求,就会丢掉相应的得分。

三、寻求适合自己的申论备考方法

1、注重平时阅读和写作训练。申论是一种考查能力的测试,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获得的,必须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水平,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考生应多读书刊杂志、中外名著及相关的专业著作,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还应多动手去写,如写日记、写论文等,只有勤写勤练,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注重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申论要考出好成绩,平时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关心国家大事,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看书读报,相互讨论,不断增长自己的学识,并逐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关心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日常之事,及时地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意跟踪了解社会热点。申论考试的试题、资料,一般都源于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而这些时事热点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通过媒体可以接触到的。因此在考前准备阶段要注重了解国内外,尤其是国内近期发生的事件,以及对这些事件的跟踪报道,要注重社会各界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后,尽量拿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观点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符合社会的主流导向,符合社会主义的法制和道德。在明确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4、注重考前实战练习。要在申论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虽然主要靠的是基本功,但是,如果不在考前熟悉了解一下申论命题的特点及其答题的基本方法,不做适量真题实战练习和模拟训练,即使基本功再扎实,也是无法考出好成绩的。例如:考生只注重平时的积累,轻视考前的提高,只注重平时多记、多看、多背,不动手练习写作,那么,考试必然会感到生疏,纵然有满腹经纶,却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因此,在参加考试之前,考生必须进行有针对性实战演练,每次做完一套题后,均须按照评分标准认真评分、认真分析,找出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打下基础,指明方向。[3]

一句话,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打无准备之战或准备不充分之战。

参考文献:

篇2

当市面上近90款在线题库产品,至今还都处于跑马圈地阶段,更没有产生任何清晰的盈利模式时,以25元/月的方式收费的猿题库,非但没被吃惯免费午餐的考生抛弃,反而其推出的公务员在线题库,不足4个月用户人数近30万,其中2万左右的活跃用户每天在线做题约80万道。5月份开通的司法考试题库,不足一个月便吸引到3万考生。这其中,个性化试题是猿题库最大的杀手锏。

从表面上看,猿题库与传统教辅材料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电子书与纸质书的关系。但猿题库又并非是一次试题内容上的简移,而是利用互联网特性和数据分析手段,为考生提供一个一对一的备考方案。凭借大数据,猿题库正在考试产业链上慢慢地蚕食教辅材料市场,实现备考“进化论”。

用数据提升复习效率

量体裁衣的备考方案

小宋的背包里,每天都要放2斤多重的公务员辅导材料,利用零散时间抓紧复习。但即便如此用功,心里仍旧没底。试卷做得越多,那些熟悉的考点却总是反复出现,而掌握不扎实的考点则十天半个月都不见踪影。每天试卷的分数忽高忽低,很难估计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与小宋同单位的小夏则是每日通过手机版猿题库复习。其掌握不好的考点会反复出现,熟悉的考点则会随复习时间的拉长,不断加大难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日通过题海战术,最终通过考试。在李勇等人看来,这是一种既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无法让学生对复习进度有一个很好把握的“土方式”。 “我们之所以称其为猿题库,取得就是‘猿’的进化之意。”李勇告诉本刊。

猿题库产品研发团队,通过对题库中全部真题所涉及的考点的反向研究,将所有题目横向划分了考点区域、纵向划分了考试难度。让每道试题都对应一个知识点和难度,系统会基于考生以往留在题库的数据,测量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下次作答智能化出题。换言之,猿题库积累到某考生答题数据越多,其提供的试卷个性化便越强。

将互联网教育产品,视为线下内容的照搬,把网络作为线下教育的补充是一种普遍的市场状态。而用户买猿题库的“账”,在于能够得到量体裁衣的备考方案,但这一智能化背后的算法并不简单。用户每多增加一个行为数据、“选项乱序”功能中选项的每一次随机变化,背后算法的计算量都会翻倍增长。这些都需要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作为支持。

猿题库的技术团队聚集了来自网易有道、IBM、Google的高级研发人才,而李勇本人创业之前则是网易门户事业部总裁。对于擅长技术的猿题库而言,以填补一定市场空白的题库切入在线教育,远比要汇集名师,进入“教”环节来得更方便些。

体验增强用户黏性

先入者未必为主

互联网永远是一块不缺少模仿与超越的地方。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做教育。现有的这块试题 “真空”地带未来势必也将成为竞争焦点,届时,很难排除诸如笼络了公考培训、教辅材料几乎一半市场的华图、中公等培训机构,不会将教育培训与在线题库打包出售,从而与猿题库产生直接竞争关系。

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李勇并没有表示出过多的担心,互联网产品还要比谁的体验会更好。

考生备考往往会有这样一种心理,模拟分数过低,便会丧失学习的动力;分数较高又会轻视考试。猿题库则在智能化出题时,将考生每份试卷的答题结果都控制在50~60分之间,既让考生重视复习,又能看得见希望,从而增强考生与猿题库之间的黏性。

考生备考,猜测自己能否通过考试是最大的心理特点。为满足这一需求,猿题库根据题库中每道试题的通过率,为试题设定一个难度系数。再根据一些数学算法,将考生答题情况映射到真实考试,评估出成绩。

篇3

一、尽快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由笔试思维转化到面试思维上来。具体来讲就是练习将头脑中存储的知识转化成正式语言即通常所说的“口语化书面语言”。这点实际上相当重要,在华图多年的公务员面试培训实践中,我们发现面试备考最初阶段的最大的难题就是语言转化。即在有限的3到5分钟内将头脑中的思维的内容,转化成流畅、有层次感、有逻辑性的语言。广大考生应该积极地训练这种能力,这是取得公务员面试胜利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二、广大考生应该尽快熟悉公务员面试中,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计划组织、沟通协调以及综合分析等常见的面试题型,并根据不同的题型找到符合考点的答题思路。

【面试题】在工作中领导认为你的工作方法有误,批评了你,你怎么办?

【答题要点分析】根据“冷静、反思、沟通、扬弃”的,答题要点如下:

首先,我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对待领导,我们应该尊重领导的建议和意见。

其次,我应该反思自己,找问题出现原因:可能是工作方法确实有问题,也可能是与领导沟通不及时,没有及时汇报思想汇报工作,导致领导不是很清楚我的工作思路。

再次,针对以上几种原因,我会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与领导再次沟通,如果是方法有问题,我及时修正,向身边的老同志请教建议,如果是由于汇报不及时,我会进一步向领导汇报我的工作思路,相信只要我的方法可行,我的领导一定会理解和采纳的。

篇4

(一)象州县审计局科员级职务公务员2名;

(二)象州县政府投资审计中心事业编制岗位1名。

二、资格条件

(一)公务员职位须是来宾市内具有公务员或参公人员身份的在编人员。其中参公人员还须是参加全区统一组织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录用到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服务期满2年(含试用期)以上的工作人员。

(二)事业编制岗位须是来宾市内在职在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三)品行端正,遵纪守法,近三年年度考核均在称职及以上等次。

(四)年龄在35周岁以下(优秀者可适当放宽),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五)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法律、会计与审计类、计算机类、中文及文秘类等专业。

(六)在受处分期间或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机关审查的,因违法违纪行为受过行政记过(含)以上和党内严重警告(含)以上处分的,未满最低服务年限或按照国家和有关规定对调入有其他限制性规定的,不列入拟调人选。

三、报名方式及程序

(一)报名。报名时间:2018年3月8日—2018年3月16日。报名时需要提供的材料:《象州县审计局商调工作人员报名表》(见附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复印件,如有相关证书请在报名时一并提交复印件。报名方式:直接报名请将上述材料直接送达象州县审计局办公室;邮寄报名以邮件出邮戳时间为准;发送电子邮件报名以邮件发送时间为准。

(二)资格审查。象州县审计局根据岗位需求的资格条件,对报名人选进行资格审查。

(三)面试。经初审合格后,由象州县审计局组成面试组进行面试,按1:3比例择优确定考察对象。

(四)考察。象州县审计局派出考察组到考察对象所在单位进行考察,了解考察对象的现实表现情况。

(五)确定人选。象州县审计局结合面试和考察情况,确定拟调人选。

(六)办理调动手续。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调动手续。

篇5

公务员面试是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完成笔试后,通常根据笔试成绩按报考职位人数1:3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名单。如何在公务员面试中取胜,是每一位入围面试考生迫切希望了解的。决胜公务员面试,首先需要帮助参加面试的考生了解并掌握面试的主要题型,做到面试前胸有成竹;其次,考生需要对历年的真题熟悉并深入了解。据此,本文从2011、2012年甘肃省公务员招警面试真题入手,对其进行梳理、分析和研究,以解读甘肃省公务员招警面试的命题特点。

近两年,甘肃省公务员招警面试命题思路呈现出紧紧围绕国考的命题趋势,但也没有出现过其他非结构化面试的形式,多采用结构化面试这一考查方式。公务员招警面试出现了试题结构化、紧贴测评要素,题目新颖、体现综合能力,题型多样、体现地方特色,结合社会热点、突出综合分析能力,贴近工作岗位、注重实践应用能力五大命题特点。本文将通过2011-2012年甘肃省公务员招警考试面试真题实例来浅析上述的五大特点。

一、试题结构化,紧贴测评要素

国家公务员面试测评要素主要包括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和仪表举止要素。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突出体现考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计划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五方面的能力。

甘肃省近两年公务员招警面试的测评要素主要包括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仪表举止五个要素。从2011、2012年甘肃省公务员招警考试面试真题来看,几乎每年都是三道题,题中基本上都涵盖了上述测评要素中的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测查的主要形式是通过考生对某一具体问题或社会现象的处理来测查其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能力,对某一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某一社会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例如:2011年11月20日上午甘肃省公务员招警面试真题

1.深圳市英雄模范公务员因打骂父母,遭到了舆论的谴责。许多省市在选拔领导时制定,不孝敬父母或者家庭不和睦的不得提拔使用,今年国家也再次强调对新录公务员,要加强“德”的考虑,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2.一场大火烧毁了低保户居民王老汉的房屋和所有家当,如果让你代表街道办事处,负责协调所在社区对王老汉一家进行灾后救助,你要做哪些具体工作?(考查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3.某政府职能部门对反映强烈的问题召开一次内部研讨会。你是会议的联系人,一个外单位人员听到消息后来电话要求参加,你已经向他解释是内部研讨,他不能参加。今天会议开始前那个人又来了,假如我(考官)是那个人,你怎么跟我解释。(考查人际交往能)

2012年8月26日兰州市公安局招警面试真题

1.有人说工作中应该勇于积极的工作,有人说工作中应该不积极地去面对,你怎么看?(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2.近期你单位要组织一次晚会,但有些群众很愤慨,领导让你去负责这次晚会的安保工作,你怎么做?(考查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3.下级单位的某个领导整天吃喝玩乐,不努力工作,群众对其反响很大,你作为上级机关的工作人员派你去调查,你怎么做?(考查人际交往能)

二、题目新颖、体现综合能力

近几年不管是国家公务员面试还是各地方省市公务员面试的题型呈现结构化特点,但并不是简单地按照固定的测评要素来进行单一命题。面试题的测评要素能力在同一个题中相互融合的现象越来越凸显,一道面试题不再单纯地考查单一的能力,而是融合了多个方面的能力。甘肃省的公务员招警面试试题也不例外,这就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2011年11月20日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招警面试真题:有人说,想法决定做法,方法决定效果。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综合分析题与自我认知题互相融合)

2011年1月23日甘肃省白银市公务员招警面试真题:现在发生了一个突发事件,由你处理,你的最佳解决方案会损害上级领导的最佳利益,你又联系不上上级领导,这个突发事件又非常紧急,必须马上解决。你会怎么办?(人际关系题与情景应变题互相融合)

2012年9月8日甘肃省定西市公务员招警面试真题:“酒香不怕巷子深”,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综合分析题与自我认知题互相融合)

三、题型多样、体现地方特色

从近两年甘肃省的公务员招警面试真题来看,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结合甘肃各地的地方特色,反映本省发展的实际和新闻事件,以多样化的题型来考查考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计划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能力。

例如:2011年11月12日甘肃省平凉市公务员招警面试真题:你的朋友要来平凉旅游,你怎么安排行程?(计划组织能力)

2011年11月19日甘肃省基层政法干警面试真题:某旅游团为发扬航天精神,打算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旅游,假如你作为该旅游团的接待人,你该怎么做?(计划组织能力)

2012年9月8日甘肃省白银市公务员招警面试真题:最近兰州市很多网民自发组织“网民反扒队”,对此你怎么看?(综合分析能力)

四、结合社会热点、突出综合分析能力

在公务员面试中,就某一社会热点谈看法类的题目是近年来常考的一种题型。从我们对甘肃省近两年招警面试真题的整体分析来看,同全国其他省市的情况大体一样,综合分析题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远领先于其他题型,因此社会热点是面试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面试命题中的热点通常为我们所说的社会热点,即近年来政府和人民群众所关注的,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并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的热点政策、热点事件、热点问题,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抽象的政策理解和具体的社会现象两大类题型。

第一、政策理解类题目考核的重点是考生对政府政策的理解,从而判断考生对热点的把握程度以及政策理论水平的高低。主要涉及近一年来国家在民生、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文化弘扬等各方面的政策。

例如:2011年11月6日甘肃省白银市公务员招警面试真题:农村公共设施缺乏,分布不平衡,原因是什么,你怎么解决?

2011年11月19日甘肃省嘉峪关市公务员招警面试真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谈谈怎样建设文化强国?

2012年9月9日甘肃省森林公安面试真题:某市开展各局领导接待日,局长亲自接待上访群众,三个月来上访率明显减少,对此你怎么看?

第二、社会现象类主要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时事热点,其中以社会民生热点出题最为频繁。社会现象类题型一般以具体的时事热点事件为背景提出问题,考查考生对该问题的看法,或直接提问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

例如,2011年11月6日甘肃省白银市公务员招警面试真题:80后叛逆很多人认为是家长的原因,你如何看待这个说法?如何解决?

2011年11月24日甘肃省嘉峪关市公务员招警面试真题:前一段时间,甘肃庆阳市发生校车造成幼儿死亡事件,四名官员被责问,幼儿园园长被捕,对这件事你怎么看待?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社会上存在的这一问题?

2012年9月9日甘肃省森林公安面试真题:某市开展各局领导接待日,局长亲自接待上访群众,三个月来上访率明显减少,对此你怎么看?

五、贴近工作岗位、注重实践应用能力

我国公务员录取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所以,考生持有何种价值观是衡量是否录取的一项重要参考标准。就目前来看,对考生价值观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综合分析题、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题和人际关系意识与技巧题中。因此,在设计面试题时,会时刻贴近工作岗位的性质和职责,模拟工作中所经常碰到的问题,将此问题展现给考生,以此来测查考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2011年11月19日甘肃省公务员招警面试真题:在生活中被人“误解”是无耐的,会影响工作、团结、进步等。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减少各种“误解”?

2011年11月25日甘肃省定西市公务员招警面试真题:北京一交警给领导的车开单子了,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2012年9月8日甘肃省白银市公务员招警面试真题:大量流动人口使得犯罪率上升,你认为怎样遏制和预防?

总之,本文根据对2011-2012年甘肃省公务员招警面试真题的归类、梳理,总结了其命题思路呈现出上述五大特点。希望考生及时准确地了解甘肃省公务员面试的政策信息、把握考试动向,使面试准备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备考效率。

参考书目

[1]李淑华.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测评体系改革浅论[J].社科纵横

篇6

其次,综合分析能力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综合分析能力集中体现在考生对资料的提炼与加工上。综合分析能力是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必须具备的应用性智能思维能力,是综合能力的基础。一般情况下,人们常把综合分析能力作为判断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这个“能力”主要指的是观察、思考和决策等方面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申论获取高分的关键,因为综合分析几乎贯穿在整个申论考试中。调查研究少不了它,整理资料少不了它,实 它。申论给定的资料具有普遍性,大部分资料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摘录组合而成,集中反映社会生活中有一定影响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必须对各项给定资料的含义、性质、价值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既要分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和无关联的问题;又要分清有价值问题和无价值问题,可解决的问题和不可解决的问题。只有具备了综合分析能力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不仅有赖于思考能力和洞察能力,同时也和知识面、信息流动及平日占有资料的多少有关。要坚持多学习、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勤动脑、善思考,这是有效地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重要的机制。实践是增长才干的源泉,要善于抓住每一次实践的机会,将其视为培养、锻炼、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良机,倍加珍惜,这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考查的主要目标

篇7

他从考场里走出来,迎着春日的阳光,拿起饮料瓶子狠狠地灌了几口水,随后把一副茶色墨镜罩在自己的双眼上。

今天的考试,包括宣海在内,共有3名视障考生参加了笔试。考虑到安徽省特教中专学校配备有残疾人卫生间、室内盲道等无障碍环境,安徽省人社厅专门在此设立了考场,所有残疾考生均集中在此进行笔试。此外,视障考生可以通过“电子试卷”进行笔试答题;聋哑考生还配有手语翻译,在人工协助下,他们可以得到考场提示信息。

据宣海介绍,他所在的考场原本准备了7个考位,每个考位配有电脑、耳麦以及打印机。考试时,电子考卷和读屏软件通过当场发放的U盘拷到电脑上,软件会把试卷内容翻译成语音,考生一边听题,一边在电脑的文档中写下答案,之后要通过打印机当场打印出来,考生签上名后,连同U盘一起封存。

“上午‘行测’考得还不错,这次基本上都做完了。”不过宣海还是有些遗憾,“最后做‘数量关系’的时候,还是有些困难,有些涉及小数点的数字,脑子记不太清。”

下午的“申论”,宣海感觉考得不尽人意。“接到人社厅的回复时,已经3月26日了,那时才准备考试,有些仓促。”

今年已是宣海第5次报考公务员,这一次,他终于等来了国内公务员招考的“首份电子试卷”。

一个与公务员考试“较劲”的视障青年

宣海并非先天失明。高中时,他被查出患有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视网膜色素变性”,大学期间,视力骤然下降,最终左眼失明,右眼视力0.1,属视力一级残疾。凭着非凡的毅力,他在安徽财经大学坚持完成了4年本科学习,最终顺利毕业,拿到了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宣海卖过彩票,特教中专毕业后,开过“盲人按摩店”和网店。但是,“残疾人就业应该是多元化的,不能只做这些简单的工作”,为此,他执着地走上了“公考”之路。

2011年6月,宣海得知,老家舒城县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自己恰好符合条件,于是报考了人才服务中心的工作岗位。但因考试没有提供针对盲人的辅助设施,他未能参加考试。

同年11月,宣海报名参加了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之前,他特意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请了政府信息公开,询问考试时是否提供辅助设施。考试当天,安徽省人社厅的工作人员为他提供了两个放大镜。宣海只好中途退场,放弃考试。

随后,宣海向安徽省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请求确认安徽省人社厅未依法提供考试服务。答复称,申请人作为盲人,不符合公务员招录条件。

2012年3月10日,宣海再次报名参加安徽省2012年公务员招考,遗憾的是,因视力不合格,资格审查环节未能通过。

2012年4月,宣海认为自己在参加公务员考试过程中受到歧视,将安徽省人社厅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确认安徽省人社厅2012年公务员考试中为其提供考试服务不符合法律规定,确认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限制盲人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行为违法。媒体称之为“全国公务员招考残疾歧视第一案”。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宣海随后向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上诉状,二审法院作出判决,再次驳回宣海的诉讼请求。

宣海没有就此作罢,2012年11月,他再次报考了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国家税务局“税收政策管理”职位,考点为他设立了单独的考场,并提供了大字版试卷和人工协助。

虽然这些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盲人答卷的问题,但宣海还是向广东省人事考试局赠送锦旗致谢。在他看来,“以后会有更大的进步。今天给了我大字版试卷,或许明年、后年,就会给我一个单独的电子试卷考场。”

仅过了半年时间,宣海的预言就成为了现实。2013年3月,安徽省公务员招考启动报名程序,全省计划招录的6 850个职位中,有两个职位让他“眼前一亮”。安徽省残联招考的职位是“办公室文秘”,共两个名额,要求本科学历,年龄在35周岁以下,报考对象必须是“残疾人”。

宣海再次向安徽省人社厅申请信息公开,询问公务员笔试能否提供无障碍措施。3月26日,他接到的回复函件称:“对视觉障碍考生采用电子试卷,在计算机上作答”。

残疾人能不能当公务员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共计有137人报考了安徽省残联的两个职位,通过资格审查后,76人拿到了准考证,其中有7人是视障考生。

“残疾人就业难,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更难。”这是安徽省残联理事长张纯和近年来在基层调研时的最大感触。在他看来,“残联不仅是为残疾人服务的,同时也要吸纳有愿望、有能力的残疾人毕业生直接为残疾人服务,从而体现残联这一社会组织的代表性。”

“这一次党组会通过决定,拿出仅有的两个空编,面向残疾人招考。”据他介绍,按照中残联的相关规定,残联机关残疾人干部占编制总数的比例应该达到15%左右,目前,安徽省残联机关尚未达到这一比例,这也是本次专门面向残疾人招考的动因之一。

“所以,今年制定招考条件时,不分残疾的类别、等级、专业,只要持有残疾人证,符合年龄和学历条件,就可以报考。”他说。

“我们等于出了一个难题,特事必须特办。”在张纯和看来,这也是一个多方形成共识的过程,“组织部门、人社部门对此都非常重视,协调会开了很多次,最终拿出了招考方案。”

“宣海的事情一度让我们感到‘很被动’,其实,我们在背后作了很多努力。”安徽省人社厅的一名工作人员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从国家层面来看,公务员考试主要是针对健全人的考试,相关制度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此外,因为残疾人考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视力不好,有的是肢体不好,针对不同的问题,如何组织笔试、面试,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

据了解,考虑到视障考生需要使用读屏软件,但“图形图表题”无法通过语音进行准确表述,最后,试题结构作出了调整,报考同一职位的所有残疾人考生均不考这一题型。

在这名工作人员看来,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政策依据。如果按照以往的制度,根本就无法操作,比如体检的标准。“我们只能去摸索,不断地去完善。”

“我们认为,这次招考在没有违背公平、公正原则的前提下,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张纯和说。

对于残疾人来说,如果被录取,能否胜任公务员工作呢?据张纯和透露,起初也有人对此存在顾虑。他解释道:“他们能从学校顺利毕业,就说明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自理能力,并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此外,文秘工作不需要经常外出,也不是很繁重。”

“如果最后录取的人是聋哑人,我们将配备手语翻译,如果是盲人,我们将配备盲文办公软件。”张纯和表示,“我们希望招来的人不是摆设,不是花瓶,而是来了之后能成为有用之才,在这里愉快地工作。”

“行政机关应带头招录符合法定比例的残障人士”

在宣海看来,自己的“公考”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反歧视行动。它的意义在于,“为残疾人争取平等就业的权利,让残疾人参与到社会事务管理中来。”

据了解,考试结束后第2天,宣海就联合其他残障人士,向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出建议信,倡导推广安徽省专门招录残障人士、首设无障碍考场等做法,切实落实残障人士国家机关内按比例就业制度,保障残障人士的就业权利。

公益机构“南京天下公”负责人于方强评价道,“安徽省的做法是突破性进展。”但他认为,从目前的形势看,消除残疾人就业歧视,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我国于2008年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确定了残障人士按比例就业制度,并在《残疾人就业条例》中规定,“残疾人就业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但是,这一规定的落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2012年8月,公益机构“南京天下公”以公开申请政府信息的方式,对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四地的公务员招录中的残障人士数量及比例进行了调查,并了《华东残障公务员招录调查报告》。

该调查以40个地级市和直辖市上海共41个城市作为样本,其中仅有18个城市作出了“有效回复”,提供了具体数字。有些城市给出的“无效回复”称:“没有具体数字、未统计或信息不存在。”

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至2011年这4年中,18个地级市共招录公务员21 184人,其中残障公务员8人,所占比例为0.03%。有12个城市,4年来从未招录过1名残障人士。在有残障人士招录的6市中,比例最低的某市为0.04%。

该报告分析说,造成残疾人在公务员系统就业比例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制度仍然存在,如原人事部和卫生部2005年颁布的《公务员录用通用体检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视力残障人和听力残障人不合格;监督残疾人保障法律法规落实的机关级别较低,欠缺独立性。劳动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和各级残联,他们本身也是各地行政机关组成部门或者是接受法律委托的社会团体,难以对整个地方的行政机关招录公务员的行为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务员招录权利救济机制无力。近年来发生的公务员招录争议诉讼案中,绝大多数考生最终败诉,受害人很难得到有效救济。

此外,该报告着重指出,各机关缺乏吸纳残障人士就业的动力和压力。按照《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障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可以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来替代。

篇8

首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重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通常给出的阅读资料在5000到8000字之间,在申论150分钟的考试时间里,一般用于阅读的合理时间不超过40分钟,在考试的要求上做出了明确的提示,阅读参考时限不可超过40分钟,对阅读时间的把握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决定了考生只能快速阅读、精读和跳跃性阅读,而非逐字逐句的细读,要有很强的阅读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字面的意思,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又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申论所给定的资料往往都是围绕一个问题给一堆资料,这些资料都是不够全面准确不够清淅的半成品资料,要求考生善于透过资料的表象抓住事物的实质,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辩证地看问题。这就需要考生锻炼快速阅读,归纳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阅读的任务。

其次,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是关键

分析能力是考察考生对资料的提炼加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必须具备的应用性智能思维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基础。一般情况下,人们常把综合分析能力作为判断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这个“能力”主要指的是观察、思考和决策等方面的能力。综合分析能是关键,因为进行综合分析几乎贯穿在整个申论考试的始终。调查研究少不了它,整理资料少不了它,实施决策也少不了它。申论给定的资料具有普遍性,大部分资料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摘录组合而成,有时有顺序或根本没有顺序,集中反映社会生活中有一定影响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必须对各项给定资料的含义、性质、价值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既要分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和无关联的问题;又要分清有价值问题和无价值问题,可解决的问题和不可解决的问题。只有具备了综合分析能力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不仅有赖于思考能力和洞察能力,同时也和知识面、信息流动及平日占有多少资料有关。要坚持多学习、多实践,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勤动脑、善思考,这是有效地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重要的机制。实践是增长才干的源泉,要善于抓住每一次实践的机会,将其视为培养、锻炼、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良机,倍加珍惜,这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核心

篇9

尽管如此,消息引爆的效应仍在进一步扩散。记者采访的一些铁路公安民警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考试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不管这次消息是真是假,铁路公检法系统转制肯定是必然的趋势。

铁路公检法转制成定局涉及者须过公务员考试

铁路公检法系统将转制划归地方可能10月完成

今日关注

“铁路公安要转制了,铁路警察要成国家公务员了。”

“可能9月考试10月完成转制。”

“转制警察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铁路论坛里出现考试通知。”

连日来,铁路公安转制的消息在一些媒体和网络上“火得很”,似乎此次消息已是确信无疑。

记者今天从铁道部宣传部门证实:铁道部新闻处目前还没有得到正式的通知确认铁路公安转制消息的真实性。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铁道部会发新闻通稿向社会公布的。

事实上,十几年来,铁路公检法系统转制的消息一直就未断过,只是这一次,种种迹象显示“是要来真的了”。而铁道部新闻处的回应,又为仍处于“沸腾”状态的消息增添了扑朔迷离的色彩。

官方网站点滴信息成曙光

年轻铁警称,转制是必然的趋势,“不管此次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我已经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了”

客观来看,此次媒体爆炒“转制”消息,并非毫无来由,而是有着“确切的来源”。

7月17日,国家公务员局的官方网站消息称,国家公务员局、铁道部在京联合召开铁路公安民警公务员过渡工作会议,对铁路公安民警公务员过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铁道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田根哲传达了铁路公检法管理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司长聂生奎介绍了铁路公安机关转制人员过渡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实施方案。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表示,铁路公安民警公务员过渡工作,既是公务员法的明确要求,又是铁路公安队伍自身建设的需要,一定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习培训,抓紧做好考试准备,统筹安排运输安全和治安保卫工作,确保人员过渡任务圆满完成。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傅兴国强调,铁路公安机关转制是深化铁路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铁路公安转制已经吵吵了好几年了,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回可是在官方的网站上看到的消息,都是关键人物的发言,应该是真的吧,反正我希望是真的。”北京铁路公安民警小肖告诉记者,每天穿着端庄的警服,戴着庄严的国徽,都希望自己是国家的人,不是企业的人。

年轻的铁路民警马建说,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自己已经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了。他认为,铁路公安转制肯定是趋势,国家多年搞政企分离体制改革让他确信,转制是必然的。

转制消息为何备受关注

铁路公检法系统的设置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难免滋生部门保护主义和企业本位主义,改革呼声由来已久

据记者了解,铁路系统设立公检法机关,是我国在建国初期考虑到铁路是国家大动脉、运输的跨区域性、社会治安状况等因素,模仿前苏联建制而设置的。1982年,又自上而下建立了三级铁路运输法院和铁路运输检察院。

铁路公检法的管辖范围是:铁路沿线的车站及沿线发生的案件,并同时对铁路所属的工厂、企业、专属的铁路居民生活区、铁路院校等发生的刑事、民事和经济纠纷有权管辖。铁路公检法实际上成了铁路企业的下属部门。

“现在铁路局都企业化了,让司法权从属于企业管理,很难说得通。”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长青说。

与铁路公安转制类似的部门还有很多,如港口公安局、海事公安局、林业法院等等,都是企业领导司法。

记者此前曾采访过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他表示,有关铁路、林业、农垦法院的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严重制约司法公正,妨害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权威。涉及这些部门的公检法的转制已成为当前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张文显曾专门到一些林业法院作过调研。他发现,林区法院人员既有省定林业编制,也有林业局自定编制,两种编制人员均没有纳入到国家公务员序列。人员工资没有保障,许多业务骨干流失,干部队伍老化,干部交流极少,多年没有招录新人。“由于这些法院人财物均由部门或企业管理,干部也主要由部门和企业派出,有些法院院长同时是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这就难免滋生部门保护主义和企业本位主义。”

事实上,早在2014年,铁路系统实行主辅分离改革时就提出要剥离铁路公检法。6年过去了,改革却仍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

2014年,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文件提出,要改革现行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企业管理公检法的体制,纳入国家司法管理体系。

从2014年到2014年,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都有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建议取消铁路运输等专门法院。

但铁路公检法系统改革为何“久改不动”?来自检察系统的人士透露说,究其原因,改革不仅是简单的转变理念的问题,而是涉及复杂的利益格局的调整。有调研表明,一些沿海发达省市的铁路检察院和法院对分离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一些中西部省份的检、法两院却纷纷表示反对,原因就在于前者分离到地方后收入反而可能更高,而后者则相反。此外,铁路公检法的人员能否顺利地从企业职工转制到公务员,也关系到这些人员对于改革的支持度。

据这位人士透露,铁路公检法的改革不仅涉及铁路部门与铁路公检法本身的利益调整,同时也涉及地方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比如,铁路公检法分离后,是仍然需要独立的铁路公检法系统,还是将人员直接分流到地方公检法?如果保留独立的公检法系统,是直接归地方管还是单独形成一条线,直接归上级公安、检察院、法院管理?还有,铁路公检法分离到地方后,其人员和经费的开支,必然给地方政府增加负担,那么,中央政府在这一方面是否有转移支付呢?

改革利于树立司法权威

无论从哪种角度看,这种设置都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那么,该如何改呢?又一个问题摆到了台前

“铁路法院审理铁路损害赔偿案件,即使有理有据,非常公正地审理,受害人都会认为铁路法院与铁路是一家,审判结果不可信。”多年铁路纠纷案件的律师成强告诉记者,这种制度的设定严重影响了铁路法院的公信力。

这种观点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赞同:“一直以来,一旦涉及铁路运输方面的纠纷都在铁路自己的公检法系统内部消化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就可能让人怀疑审判结果更有利于铁路方面。事实上,我们很难看到在铁路法院告赢铁路局的情形。即使铁路公检法真的秉公执法,也难以获得普通民众的信服。”

张文显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政企分离,特别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这种由部门或企业办公安、法院和检察院的体制,越来越显露出其问题和弊端,越来越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协调、不适应。仅就法院而言,为了保证人民法院公正行使审判权,树立国家的司法权威,建议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将铁路、林业、农垦等法院一律纳入国家司法体系,实现法院与部门、企业彻底脱钩,改变部门和企业办法院的现状。

“部门或企业管理的公检法人员多数属于企业编制,而企业编制管理远不像公务员管理那样严格,其用人标准、进人程序、晋职升级也不规范,这就严重制约了公检法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张长青说,从这个角度看,司法权也应该完全脱离企业的管束。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设立铁路公检法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应当说这样一个特殊产物也确实发挥过一定作用,但历史的列车呼啸向前,这种设置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篇10

一、强化阅读理解能力是重点

申论考试通常给出的阅读资料在8000字以上,在申论150分钟的考试时间里,一般用于阅读的合理时间不超过40分钟,对阅读时间的把握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决定了考生只能快速阅读、精读和跳跃性阅读,而非逐字逐句地细读,要有很强的阅读归纳和概括的能力。申论所给定的资料往往都是围绕一个问题给一堆碎片性文字资料,这些碎片性文字资料都是不够全面准确、不够清晰的“半成品”资料,这就要求考生善于透过资料的表象抓住事物的实质,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而是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坚持用发展、辩证性思维综合分析资料所反映的深层次含义。这些都需要考生锻炼快速阅读、归纳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考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阅读的任务。

在阅读方法上,首先,考生要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的捕捉。关键词通常就是采分点,反复出现的词一定是主要问题或问题的主要方面,这些词通常在一则材料或某一自然段的开头或结尾。关键句则是材料的总结或概括,其表现的方式通常用“说明了”、“表现了”等字样。其次,考生要注意及时做眉批,在阅读时把材料的核心思想进行勾画,并按照现象、问题、原因、对策、意义、作用进行归纳,或者对应题目涉及的材料做出标记。这是基础工作,在紧张的时间里,这样做会提高作答的速度。第三,学会快速阅读。平时重视这方面的训练,事例只要浏览,说明政策或道理的,要在阅读中从宏观上快速把握。

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是关键

申论考试给定的资料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给定资料基本都是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摘录组合而成,有时有顺序或根本没有顺序,但资料都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中有一定影响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必须对各项给定资料的含义、性质、价值进行系统地综合分析,既要分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和无关联的问题;又要分清有价值问题和无价值问题,可解决的问题和不可解决的问题。只有具备了综合分析能力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

三、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核心

篇11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全国高校就业形势逐年严峻。200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107万,到2005年达到338万。2006年年初,国家发改委《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消息称,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随之而来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我认为,对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应该对毕业班学生与非毕业班学生区别对待,对毕业班学生的管理应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刚柔相济,有效实现伸缩有度、弹性管理。

一、毕业班学生面临问题的复杂性

1.实习与备考之间的矛盾。

各高校、院系由于学科、专业背景不同,课程设置上的差异,毕业生工作具有个性,但是学生工作管理上存在着共性。在这里,权且以我校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作一分析阐述。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分两个方向:师范方向、文秘方向。

到大四,学生按照学校课程计划安排,开展实习活动,也有自己联系的就业实习。如师范方向学生,学校安排两个月的教育实习,文秘方向的学生也有10周左右的企事业单位实习。大四学生在实习期间,有很多次考试机会。如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考试;中央、国家机关及其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公务员录用考试;各省市公务员考试;各县市地区事业单位录用工作人员考试;企业、公司录用员工考试,等等。学生一方面面临实习单位繁忙的实习任务,另一方面又需要紧张备考,实习与备考之间产生了矛盾冲突。

2.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的矛盾。

学生外出实习,师范类学生一般由学校统一安排集中定点到高中实习,学校安排实习带队老师,安排实习组组长、副组长等学生干部,学生尚较容易管理。文秘类学生实习单位一般由自己联系,部分学生回生源地实习,学生都分散实习,一人一家单位,学校管理出现了“放羊”的局面,管理存在很大难度,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3.按照教学计划正常上课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毕业班学生在完成实习之后,必须返校按照教学计划正常上课,但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与社会的接触后,心情普遍比较复杂,甚至有些烦躁,已很难静下心来读圣贤之书,就业压力又让学生迷惘、彷徨,甚至表现出急切、焦灼。部分同学已经联系好实习单位,并与单位达成录用意向,向学院提出申请,请求到单位实习。

此外,当下各高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省外毕业生给就业工作带来新的课题,中央和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浙江省招考录用公务员考试时间大致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一般每年12月与1月)。而近年来,云南、福建、四川等省的公务员考试则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一般每年2月底左右),省外学生在过完春节以后本应当返校正常上课,但是因为需要参加本省的公务员考试则只能延迟返校,因此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4.学生毕业阶段心态的复杂性。

毕业生面对纷繁的职场,面对残酷的竞争,心理状态极其复杂。个人的求职和毕业是否顺畅都可能随时引发学生的心理危机。有些同学因求职屡次遭遇挫败,心理十分压抑;有些毕业生因没有学位证和毕业生证而影响就业和发展前途,表现出沮丧情绪;有些同学毕业期间失恋、被朋友欺骗等,心里失落;有些同学毕业期间身体患病、家庭变故、不能还清学费和贷款等困扰。这些不同的重大事件对于不同应激能力的毕业生都可能引起不同的危机状态。

二、做好毕业班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对策,刚柔相济、弹性管理的尝试

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学生则是管理的对象。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往往采取一种“独断式”的单项活动,片面强调管理者的权威,主张学生无条件地服从他们的教育和命令。这种管理理念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自身素质的活动,属于人自身的再生产范畴,其本质就是要培养能动的、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学生管理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把管理作为一种完全服务于人的手段,强调要围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开展一切管理活动。

毕业班学生面临以上几个复杂问题,对学院正常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我认为,应该对学生各种情况区别对待,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学生利益无小事。对于毕业班学生的特殊,学生管理既要体现原则性又要讲灵活性,既有刚性纪律约束,又有柔、指导。

刚性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本,是一种机械的、非人性化的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其结果是不能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柔性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采用的是以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为基础,非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它能够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转变为个人的自觉行为的管理目标。高校的学生管理者要想方设法通过沟通、感情认可,利用各种组织影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个性情感解放和人格独立,从而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主动发挥潜在的积极性。

高校在做毕业班学生管理工作时,一方面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规范请假制度;另一方面又能从学生利益出发,换位思考,做好学生就业过程的教育、指导、服务工作。

1.制定毕业班日常管理细则,确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执行学校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请假制度。

毕业班同学请假手续统一由辅导员老师办理,超过辅导员老师请假时限则由副书记或以上领导审批。对师范方向学生在学校正常上课期间,需要回生源地参加新教师岗位考试的,凭生源地教育局有关考试的通知,到辅导员老师处办理书面请假手续;对师范方向学生需要到学校顶岗实习试用,或者非师范方向学生提出实习申请的,凭就业协议书或者由用人单位出具录用之前试用若干时间的证明,到辅导员老师处办理书面请假手续。辅导员老师对整个毕业年级各班同学去向逐一作登记、备案,确保了解、掌握每一个同学的行踪。若出现突发、异常情况及时同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商讨,制定解决方案。

2.建立一支精干、负责的学生信息员队伍,确保信息畅通。

一是完善各毕业班的信息库,在辅导员老师处备有一份所有毕业班同学的通讯录,包括家庭地址、现实习单位、联系电话,对联系方式有临时变动的及时作调整、更新,确保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基本信息。二是确保就业信息的畅通,对社会、学校、学院的有关就业信息,能通过各班的就业信息员,第一时间把就业信息告知给每一位同学。三是及时了解学生动向,对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突况、异常举动,各班信息员能及时汇报、反馈给辅导员老师。

3.建议教学有关部门能开展调查研究,对大学四年的教学计划作适当调整。

针对这几年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建议有关教学部门,审时度势,开展调查研究,根据人才培养规划,合理、科学地安排大学四年8个学期中的课程设置。根据大四学年学生实习、撰写毕业论文、考试等要求,考虑到当下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特殊性,对课程设置作适当调整。同时也鉴于大一、大二学生所反应的每周课时少、课余无聊、无所事事等问题,在大一、大二学年适当增加部分课时,把大三、大四学年的课程适当提前。体现“先紧后松”,“紧”即让大学生入学后的两到三年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夯实基础,砥砺品质。“松”即让学生在大四学年,能有更充裕的时间撰写毕业论文、实习、求职,准备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建议在大四学年开设就业、求职、面试等选修课程,促进学生就业。

4.学院党政领导、老师戮力同心,共同探索就业工作的思路和模式。

学生的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学生个体、家庭、学校息息相关的大问题,关乎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关乎学校的声誉和长足发展。就业工作,需要学院领导、老师上下齐心,群策群力,共同努力。认真分析本学院、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矛盾和轻重缓急,做到纲举目张、重点突破。拓宽就业渠道,探索就业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一、积极关注最新就业动态,组织开展就业系列讲座,指导学生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理念。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利用 “地缘、血缘、学缘”的关系,在有目标的情况下,要重点“捕鱼”,调整心态,抓住机遇,适时签约。二、主动出击,学院层面,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召开专场招聘会。三、发挥学院部分教师的社会关系,让教师联系、介绍就业岗位,帮助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张振海,郭万牛,潘婷婷.浅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的关系[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1).

[2]王时龙,沙雷.如何加强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J].丹东纺专学报,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