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5 06:06: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门诊输液室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
门诊输液室工作量大、人员流通性强,工作内容较为繁琐,因此很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威胁患者安全。品管圈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护理临床中的管理效果非常理想,能够让更多的护理人员参与到临床管理工作中,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我院在2014年9月开展品管圈活动,现对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70例门诊输液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70例门诊输液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无精神类疾病,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调查。
1.2一般方法
(1)组建管理小组:组织科室内成员共同学习品管圈的相关知识、活动内容、活动方法,同时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有所有人员共同推举一名人员作为组长,护士长担任监督人员和辅导员。(2)确定护理主题:鼓励科室成员积极发现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改正方式,归纳总结适合解决方式,筛选合适的主题。(3)加强沟通:小组成员通过集体讨论制定输液室患者护患关系调查表,同时对文化水平低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画册,内容主要为输液流程、输液注意事项,同时要对患者存在的疑问疾病解答,对阅读能力差的患者进行讲解,直到患者能够理解为止。
1.3效果观察
对管理后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调查,同时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满意比例。1.4数据统计文中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质量:管理后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为(92.4±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77.1%,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维权意识不断提升、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临床中的管理模式、服务质量以及技术水平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护理工作。门诊静脉输液室是患者治疗的主要场所,也是衡量医院实力的重要体现[2]。因此,加强门诊输液室的管理不仅能够提升医院的管理质量,同时还能够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品管圈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能够集思广益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能够对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进一步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5]。我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输液室的护理管理质量明显提升,说明我院输液室的护理质量也有所提升。在调查中还发现,活动开展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活动开展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1%,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我院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品管圈活动不仅能够提升输液室的护理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拉近护患距离。
总的来说,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同时还能够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启发护理人员思维,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银燕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李晓真,皮红英,王玉玲.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07):521-522.
[2]朱品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2):2116-2118.
1 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输液室常年输液量都在每天都在几百人次以上,其中 90%为儿科病人。由于婴幼儿口服用药的配合性差,治疗效果不满意,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但因为患儿对输液存在恐惧心理,怕痛,易动、易哭,往往不予配合,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有多年门诊输液室工作经验,总结了门诊儿科病人的几点输液护理管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1控制医院感染措施
1.1.1提高认识,完善制度:对医护人员重点进行院感知识培训,熟悉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及有效浓度,牢固树立医院感染防护意识,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如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监测制度、无菌技术制度等,并严格执行,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1.1.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树立安全护理意识
检查待输入药物的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药物有无沉淀、变色、浑浊、瓶身有无裂缝、是否做过敏实验及患儿的姓名、年龄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原则,加强责任心,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合理选择静脉,尽量由远心端由细到粗的原则选择静脉穿刺部位,避开感染、神经、关节、受伤部位 。
1.1.3 特殊患者分室输液:为肠道疾病患者、发热患者单独设一间输液室。成人与儿童输液,采用分室输液方法,减少交叉感染发生,这对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
1.1.4 严格监测制度:我科规定.每个月对输液室空气、桌面、无菌液、无菌物品进行1次培养,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500个/m3。各类物品表现和护理人员手细菌总数不得>8个/cm2,各种消毒物品及消毒液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各种监测须有记录。
1.2 整体护理
1.2.1 护理评估:从患儿及其家属到达输液室起,护士就开始对患儿进行评估,如年龄、性别、诊断、病情、药物的剂量与年龄是否相符、药物有无配伍禁忌、血管情况、对输液治疗的心理反应。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对患儿接受穿刺的心理反应、照顾患儿的能力、经济状况、有无担心的问题及需求,以取得家属的配合。
1.2.2 环境准备:输液室要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设有紫外线灯,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输液室,以降低交叉感染。输液室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患儿游戏,墙壁有色彩鲜明的健康教育专栏,配备电视机,播放动画片,供患儿及家属消遣,分散其注意力。
1.2.3 物品准备:输液室要为家属及小儿提供相应的便民服务,如放置儿童玩具、24h供应开水、一次性纸杯、手纸、被子、针线盒、书报、意见本等,处处体现出方便病人的服务宗旨。
1.2.4 心理护理:护士以和蔼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接诊患儿,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关系。多数患儿对打针有夸大的想象,常常一见到护士阿姨就哭闹,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患儿特点,灵活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①淡化式心理干预:鼓励患儿勇敢,用其曾经经历过的疼痛来形容打针的疼痛程度;②转移式心理干预:在穿刺时问患儿的学习、生活、兴趣等;③趋利避害式心理干预:告诉患儿打针能治好疾病,接受打针治病的事实;④渐进式心理干预:对学龄期患儿采用讲一示一做法;⑤鼓励式心理干预:穿刺时不失时机地鼓励和赞扬患儿;⑥重视首过效应:对第1次接受穿刺的患儿力求一针见血,避免负面影响。帮助家属正确认识小儿治疗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家属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家属配合治疗的语言、行为及时地予以赞扬和鼓励。
1.2.5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我院输液病人多而且小婴儿偏多,就诊时间短、门诊辅助检查少、流动快、观察时间少、住院床位有限。病情判断有出入(如颅内出血,占位性病变等),需要留观的病人,如发热抽搐、反复高热、腹泻脱水、轻度哮喘、新生儿、病因不明(如嗜睡、胸闷等)、专科病人(血液、先心病、遗传代谢病等)、发生输液药物过敏,门诊较重病人的后续治疗不完善,以上问题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要求巡视护士在早期识别重危病人,输液时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发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1.2.6 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方法,如电视媒介、黑板报、画报、健康教育处方、口头宣教等向家属传授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的知识;交代输液的注意事项,讲解患儿所患疾病的病因、发展及治疗药物的特性等;根据不同季节的疾病特点,定期更换宣传栏宣教内容,内容侧重于宏观卫生知识和季节性常见病的预防;指导家属掌握一些急症病及常见病的护理,如感冒的预防、腹泻的喂养、发热的护理、气管异物的急救,惊厥的处理等。
2 结果
在儿科输液室应用整体护理的模式全面满足了患儿及家属的需求,有条不紊的输液秩序、一针见血的操作技能、耐心周全的心理护理、细致入微的病情观察、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科学的组织管理能缓解家属的焦虑心情,减少护理纠纷和投诉,提高护理满意度,体现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和对病人的关爱之心。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加强了对门诊输液室的管理,树立了严谨的工作作风,有效地预防了交叉感染,杜绝了医源叉感染。使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率为零。
3 体会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解决病人问题为导向,满足病人需要为目的,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系统化的模式,其内涵即主动地、积极地、独立地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用护理程序的方法为病人提供精神上、文化上、情感上的服务[1]。儿科输液室作为医院的窗口,开展整体护理,对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能产生直接的影响。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41种主要传染病,其中经空气传播的就有14种,占首位[2]。儿科门诊输液室在人员持续不断流动的情况下,无法持续进行紫外线消毒,仅靠一天两次的紫外线消毒是不能保证空气质量。自然通风降低菌落数的效果较持久。我们采取上述有效的消毒管理措施和方法大大地降低了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前沿窗口,它代表医院的形象。由于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因而在医疗活动中与病人接触机会最多,出错的概率也高,加之我院门诊输液室患者逐年增加,它具有患者多、流动性大、相对集中、年龄跨度大、病情各不相同、药品使用繁多而护理力量相对薄弱等诸多特点,风险因素存在于护理人员的操作、配置、抢救等各个环节[1],作为门诊护士长如何能够减少风险的发生,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护理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定义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死亡结果的风险。
风险管理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理,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以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2]。
2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2.1护理人员职称结构 我科护理人员共7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1人、护士5人。年龄结构:>40岁1人、>25岁1人、20~25岁5人。临床护理人员趋于年轻化,临床经验及护理操作技能欠缺,心理素质差,加之门诊输液室工作特点及性质,使输液室工作繁重复杂,护士心理压力大,因此风险机遇高。
2.2病种及用药品种相对较多,药物合用繁杂,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机遇增大。一些特殊用药,按其药物的特性对配药过程中的技术操作的规程要求不一,增加了护士操作的复杂性。
2.3门诊输液室是患者及家属看病的最后一站,由于看病时间长所产生的焦虑急躁情绪及就医过程中的不满都集中在这里,护理人员稍有不慎便会产生纠纷。
2.4由于社区医院输液环境相对较小,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要求。
3风险防范
3.1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安全责任 护理安全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每日利用早交班的时间学习一些护理安全案例,同时每日排查工作中易发生纠纷的治疗和护理隐患,进行分析,并对相应风险环节制定相应措施逐一给与应对。
3.2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
3.2.1输液环境人性化 输液室配置了电视、DVD和健康宣教板报,随时为患者提供健康防病知识。为了更好地服务患儿及家长,还特地为患儿准备了精彩的动画片、动漫小贴画以予奖励,从而稳定患儿的情绪。
3.2.2注重服务及护理人员仪容仪表,开展主动服务 护理人员每日以饱满的精神、整洁的着装、平和的心态,不论面对什么样患者都能面带微笑,用温馨和蔼的语言"您好、对不起、谢谢、请…"接待每1例患者。开展主动服务,工作中善于观察每位患者的需求,为无人陪伴的患者送上一杯水,为焦虑的患儿家属送一些安慰,从而达到患者的满意。
3.2.3加强护患沟通 护士要学会舒缓矛盾,适时的稳定患者的情绪,化解纠纷矛盾,从而解决问题。护士要以真诚、感恩的态度接受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对非过失性纠纷要保持原则,耐心说服,并感谢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达到其满意。
针对低年龄患儿,护理人员要善于倾听患儿及家长的心声,自然真情的表达对患儿的关心、体贴,发放小礼物以此鼓励患儿,工作中不断加强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3.3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加强质量意识 人员素质是管理活动的决定因素,而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危。
3.3.1加强业务学习,做好三基三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 工作中不断总结交流经验,掌握老年、肥胖、小儿的血管特点,不断提高输液技术水平。科内针对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天天有提问、周周有学习、每月有相应的理论、操作考核。重点培训有一定资历、技术较好的护士,担任高难度穿刺工作。
3.3.2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 执行制度不严和违反操作规程是引发医患纠纷的原因之最,护理人员应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严把三查七对、做好各种记录:工作中把好"三严"关:"一严"严格查对医嘱、输液卡及药物的合理性、准确性,用药有无配伍禁忌。"二严"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及三查七对制度。患者输液时做到叫患者姓名后再反问患者,其自报姓名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注射。患者输液有执行时间、巡查记录、输液完毕时间,输液袋上明确标明所使用药品名称、剂量,输液单给予保存以备取证查对。"三严"严格输液告知及巡查制度 药物应用时要告知患者目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针对特殊药物要严格控制滴速,使用"红色警示牌"以提醒其他护士注意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针对患者流动性大这一特点,为避免出现换错药、给错药的现象,科内规定一个患者应用一个输液挂钩。工作中做好抢救药械的管理及消毒隔离工作。
3.4做好每日特殊患者的交接工作 针对门诊的特殊患者每日早交班时要认真交接到每一位护理人员。
3.5加强监督管理 护士长在风险管理中起监督落实作用,调动科内每个人的积极性,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及时解决。加强薄弱环节如中班、夜班、休息日、节假日值班时的管理,实行弹性排班制。加强环节质量监控,使风险管理落实到每一班每一个环节,培养训练护士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论
总之,门诊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通过以上风险管理不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有效的拒绝门诊护理工作中风险的发生,将风险降到最低,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并通过风险预防,从根本上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门诊护患关系,得到了患者、家属及同仁们的好评。
医疗市场竞争,患者自我维护意识增强,要求门诊输液工作更安全、高效。面对门诊输液工作繁忙、琐碎、工作重复性强而缺乏新意,而输液患者多、杂,使用药品种类多而新,人员结构参差不齐等,增加了门诊输液的不安全因素。我院自2007年启用新的门诊输液室后,更注意科学管理,进行输液流程的再造,运用环节管理,使质量提高,投诉纠纷下降,患者满意率上升。现将门诊输液室加强流程环节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存在的安全隐患
1.1药物因素近几年随着新药物不断问世,药物品种增加,许多药品有多个名称,商品名、化学名,有时仅一字之差,却是完全不同类的药物,容易造成混淆。部分新药没有配伍禁忌查对表,在临床使用中出现配伍禁忌,容易引起不良后果。
1.2治疗单的因素治疗单书写不规范,一直以来治疗单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患者姓名、药名难以辨认,用法不规范,护士难以适应,容易出现差错。
1.3护士因素(1)护士药理知识欠缺,药物知识更新与临床使用不同步,出现盲目执行医嘱。(2)护士不了解病情。门诊输液室是各类患者集中的地方,护士对患者病情不了解,患者在输液中出现病情变化不及时发现,导致处理不及时,容易引起护患纠纷。(3)查对不科学。门诊输液患者密度大,同名同姓同龄人员较多,部分患者语言不通、听力、视力下降等,当护士查对称呼患者姓名时,容易出现应答错误,造成相互交叉错用药物。(4)巡视不到位,客观上由于患者多,工作量处于超负荷状态,患者补液外渗,补液更换不能及时发现,使患者满意度下降。
1.4患者因素门诊输液室工作量大,加上患者的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增强,另一方面患者又缺乏医学知识,对护士的宣教不认可,如擅自调快滴速,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
2对策
2.1输液流程整合与再造将输液流程输液过程分为5个环节,即:接单核对、摆药、加药、输液、巡视观察。每个环节相互关联,每个程序人员相对固定,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流程合理对工作的完成至关重要,优化输液流程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并实施环节管理。
2.2按流程环节加强管理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负责实施,在流程的每一环节上加强管理。
2.2.1接单查对岗安排一名专职高年资护士接待输液患者,专门负责查对治疗单上患者姓名、药名、药房所发药品及药量是否正确,发放排号;由于责任心强,工作熟练,提高了工作效率,严格把关,控制和纠正不合格治疗单和药房发错药品,收费错误等减少了差错发生。
2.2.2摆药岗重新核对治疗单、药品和排号,根据患者需要分轻重缓急和对使用过敏性药物、控制速度药物、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药物均贴上不同醒目标志,如过敏试验阴性的用绿色牌;阳性的用红色牌;特殊药物用黄牌;注意速度的用蓝牌等。便于重点观察和给患者一些提醒的信号,让患者同时监督护士,对患者提出疑问及时查对,消除错漏隐患。
2.2.3加药岗再次核对摆好药物与治疗单、排号是否相符,再加药。加药是输液环节中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无菌操作,避免此环节中的不安全因素的出现。
2.2.4注射治疗岗注射前再次与患者核对牌号、姓名、药名、药量,准确无误才能注射,并采用护士用反问制度,然后让患者确认,防止护士先称呼姓名时患者的应答错误。
2.2.5巡回记录岗对注射后的患者重新核对一次,有无错误,根据病情和药物治疗需要,再次调节滴速,重点巡查有特殊标志患者,特别是渗出容易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药物,告诉患者药物外渗后所导致的后果,嘱患者随时报告输液部位的疼痛和烧灼感觉,提高防范意识,多询问患者和一些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
3结果
我科针对输液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实行输液环节流程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患者的满意率和差错的发生率从控制和纠正中得到较满意的结果。如主要发生在治疗单问题的、发药错误、药物的外渗、收费不正确等,差错的预防和把关率从原来的99%上升到99.9%,满意率的上升和投诉率明显下降。
4讨论
门诊输液做到安全、快捷、高效,关键是护理措施落实,加强环节流程的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体会:护理安全措施仅仅停留在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的教育,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考核上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把好执行的环节。
4.1强化流程的环节管理消除隐患是护理安全的保障 输液室实施的护理质量环节管理,是提高护理安全的保障,通过分析整个输液护理工作流程各个环节存在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针对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1)在多流程环节中,实行核对三签名制,即对接单摆药者,加补液者、注射者核对签名。做到环环有人负责,核对贯穿输液全过程。大大减低了差错。(2)在每个环节中,体现让患者放心,护士在实施药物治疗时,要熟悉药物的药理知识,同时在工作中不盲目执行医嘱,而是主动参与,才能防止或减少药源性疾病和事故的发生,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收集各种药品说明书,学习新知识,制作常用药品检索卡,对药品的各种名称、剂量、用法、滴速、常见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进行罗列。便于护士查询。(3)合理的排班、娴熟的技术是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也是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的关键,我们在排班上进行人员调配,专人负责为患者输液,一针见血率增高明显,患者与护士发生冲突少见。改善了以往护士轮班制的不足。专人进行巡回患者呼叫更换液体下降,输液室实行面对面的护理服务,彻底改变了输液单调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 门诊输液 安全隐患 环节管理
医疗市场竞争,患者自我维护意识增强,要求门诊输液工作更安全、高效。面对门诊输液工作繁忙、琐碎、工作重复性强而缺乏新意,而输液患者多、杂,使用药品种类多而新,人员结构参差不齐等,增加了门诊输液的不安全因素[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自2003年1月启用新的门诊输液室后,更注意科学管理,进行输液流程的再造,运用环节管理,使质量提高,投诉纠纷下降,患者满意率上升。现将门诊输液室加强流程环节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药物因素 近几年随着新药物不断问世,药物品种增加,许多药品有多个名称,商品名、化学名,有时仅一字之差,却是完全不同类的药物,容易造成混淆。部分新药没有配伍禁忌查对表,在临床使用中出现配伍禁忌,容易引起不良后果。
1.2 治疗单的因素 治疗单书写不规范,一直以来治疗单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患者姓名、药名难以辨认,用法不规范,护士难以适应,容易出现差错。
1.3 护士因素 (1)护士药理知识欠缺,药物知识更新与临床使用不同步,出现盲目执行医嘱。(2)护士不了解病情。门诊输液室是各类患者集中的地方,患者来自各个专科,护士对患者病情不了解,患者在输液中出现病情变化不及时发现,导致处理不及时,容易引起护患纠纷。(3)查对不科学。门诊输液患者密度大,同名同姓同龄人员较多,部分患者语言不通、听力、视力下降等,当护士查对称呼患者姓名时,容易出现应答错误,造成相互交叉错用药物。(4)巡视不到位,客观上由于患者多,工作量处于超负荷状态,患者补液外渗,补液更换不能及时发现,使患者满意度下降。
1.4 患者因素 门诊输液室工作量每年平均以20%~25%的速度递增,工作量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加上患者的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增强,另一方面患者又缺乏医学知识,对护士的宣教不认可,如擅自调快滴速,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
2 对策
2.1 输液流程整合与再造 将输液流程输液过程分为5个环节,即:接单核对、摆药、加药、输液、巡视观察。每个环节相互关联,每个程序人员相对固定,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流程合理对工作的完成至关重要,优化输液流程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并实施环节管理。
2.2 按流程环节加强管理 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负责实施,在流程的每一环节上加强管理。
2.2.1 接单查对岗 安排一名专职高年资护士接待输液患者,专门负责查对治疗单上患者姓名、药名、药房所发药品及药量是否正确,发放排号;由于责任心强,工作熟练,提高了工作效率,严格把关,控制和纠正不合格治疗单和药房发错药品,收费错误等减少了差错发生。
2.2.2 摆药岗 重新核对治疗单、药品和排号,根据患者需要分轻重缓急和对使用过敏性药物、控制速度药物、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药物均贴上不同醒目标志,如过敏试验阴性的用绿色牌;阳性的用红色牌;化疗药物用黄牌;注意速度的用蓝牌等。便于重点观察和给患者一些提醒的信号,让患者同时监督护士,对患者提出疑问及时查对,消除错漏隐患。
2.2.3 加药岗 再次核对摆好药物与治疗单、排号是否相符,再加药。加药是输液环节中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无菌操作,避免此环节中的不安全因素的出现。
2.2.4 注射治疗岗 注射前再次与患者核对牌号、姓名、药名、药量,准确无误才能注射,并采用护士用反问制度,然后让患者确认,防止护士先称呼姓名时患者的应答错误。 2.2.5 巡回记录岗 对注射后的患者重新核对一次,有无错误,根据病情和药物治疗需要,再次调节滴速,重点巡查有特殊标志患者,特别是渗出容易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药物,告诉患者药物外渗后所导致的后果,嘱患者随时报告输液部位的疼痛和烧灼感觉,提高防范意识[2]。多询问患者和一些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
3 结果
我科针对输液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实行输液环节流程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患者的满意率和差错的发生率从控制和纠正中得到较满意的结果。如主要发生在治疗单问题的、发药错误、药物的外渗、收费不正确等,差错的预防和把关率从原来的99%上升到99.9%,满意率的上升和投诉率明显下降。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b)-0165-02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医院护理治疗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管理者都普遍存在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从而减少出现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压力,同时对于护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如何做好护理服务也成为了医院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医院是个较为复杂的团体组织,面对的病人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情况,尤其是病情复杂和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相应的管理,以确保他们的健康问题,但在处理复杂的事情上,医院又容易因为人为的管理和出现疏漏,造成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对患者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目前对于医院如何做好安全隐患问题也已经成为重点的研究课题。为进一步能够减少出现安全隐患问题,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该院专门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门诊输液室护理72例和住院部67例的常规护理进行对比,取得显著成果。现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72例门诊输液患者护理效果和住院部67例患者常规护理效果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门诊输液室患者男37例,女35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30.53±1.2)岁;其中住院部患者男34例,女33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30.18±1.8)岁;对比患者的病史和年龄等基本情况,并无显著性差异,符合该研究要求。
1.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差错率等情况,并将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门诊输液患者护理的满意率和差错率均高于住院部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也开始重视医院的护理风险问题。因此,医院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由于护理差错事故而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也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1]。根据对于医院的差错事故调查发现,其中门诊输液室护理过程中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存在较为严重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减少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已经成为医院迫不及待的要求,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发现门诊输液患者护理的满意率和差错率均高于住院部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1 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分析
3.1.1 护理人员因素 ①由于护理人员在受到教育和在职教育期间缺乏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对于解决患者健康问题过程中没有重视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很多时候都会触犯了患者的隐私权和保密权等问题,在护理过程中也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忽视了证据收集和管理方面的自我保护。②业务知识水平不足,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人员服务的范围和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于护理知识和业务技术操作的学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很多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和技术水平低下导致了出现非常多的食物,引起了护理纠纷等问题发生[2]。
3.1.2 物质因素 ①护理设备是关系到护理人员能够完成护理任务的必备工具,护理设备的性能好坏以及设备配套是否齐全等问题都会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发挥,尤其是如果出现了急救器材等不到位或者是故障等问题,更会对护理技术的发挥产生非常大的印象,使得护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造成护理的安全隐患。②护理物品的质量和欠缺程度也是当前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输液器等漏液以及输液输空等问题也是医院门诊输液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③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使用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减少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发生的几率。
3.1.3 患者自身因素 护理是护患双方共同参与和协作的,只有患者给予密切的配合与支持护理工作的进行,这样才能够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当前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的同时却仍然缺乏疾病方面的防护知识,不能正确处理好护患之间的关系,在对于医院期望值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便容易出现医疗和护理方面的纠纷。
3.1.4 管理因素 医院的护理人员配备难以满足患者的需要是当前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护理人员的缺乏,而患者对于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两者之间出现的矛盾加剧。给护理人员过多繁重或是超负荷的工作量,会使得患者出现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环节质量无法控制等情况,进行使得服务不到位,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增加了安全隐患出现的问题。同时门诊管理领导层对于安全隐患问题的重视度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也使得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问题增加[3]。
3.2 对策
3.2.1 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水平 安全护理是医院护理道德观的基本要求,作为医院的护理人员必须重视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水平。而作为护理的管理者,则应通过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护理人员能够学到更多管理职业道德观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做到爱岗、敬业, 学法、懂法、知法,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好护理人员应该做好的事情,维护好患者和自身的权益。
3.2.2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职业水平是能够让患者及家属信任的基本条件,通过规范化的制度和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让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采用多方式的继续教育拓展护理人员的知识面,以考核方式来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进行考核和有针对性的引导护理人员的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方式[4]。
3.2.3 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安全管理 护理人员的人数和护理设备都是有限的,如何做好护理人员的资源配置以及护理设备的使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因此护理管理层应该通过科学有效的分配方式,实行弹性的排班方式,采用排班方式解决目前存在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通过合理调配设备来解决设备不足的问题;另外,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制度,进行医院护理方面安全隐患问题的查处和及时的纠正处理,对于用药、输液等方面实现审核制度等也是当前医疗和护理质量安全重要的环节[5]。
而针对门诊输液室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系统性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进而提高门诊输液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得到有效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自力.门诊患者保存输液药品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病案,2013(1):76-77.
[2] 张淑新.中药湿热敷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3):122-123.
[3] 张潭月,徐丹红.医院门诊输液室护士安全用药的监护与对策[J].中国药业,2013,22(2):68-6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34-02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流动性很强的治疗场所,是医院的一个“大窗口”,其患者来源于除急诊科以外的门诊各科室,患者经过挂号、就医、检查、取药等过程后,身心疲惫至极,患者或家属容易把就医过程中的不满情绪发泄至护士身上[1]。因此,护士作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联系纽带,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是必须的。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2]。其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沟通。在学习掌握护患沟通技巧的同时,引入细节管理,即把一整套程序拆分为多个细节,逐次量化,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若干细节,最终完成初期定下来的所有细节,之后再不断量化和完善细节[3]。我院自2007年3月开始在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中引入细节管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满足下列条件的研究对象95例:(1)意识清楚;(2)年龄18岁及以上;(3)能够用汉语进行交流;(4)输液疗程3天或以上。其中研究对象年龄18~80岁,平均(35±15)岁。男60例(63%),女35例(37%)。未婚65例(68%),已婚30例(32%)。文盲3例(3%),高中10例(11%),大专及以上82例(86%)。以实施细节管理前调查的参数作为对照指标,在开展细节管理后3个月,再做第二轮调查,把2次调查结果做前后对照。
1.2 方法
1.2.1 输液室整体环境布局的细节管理 在原有输液室规模基础上,增设了一间观察室,里面可容纳30人,全部为沙发座椅,配置了电视、VCD,可播放动画片以及新近流行的影片,供症状较轻的学生患者打发他们认为无聊的输液时间。因为学校内学生人口比较集中的特点,我们依据传染病的流行病学配备了相关的影像宣传资料,在该月我们就播放了有关结核病、风疹的防治知识。另外我们还为取了口服药特别是退烧药的同学,开辟了专门的饮水处,并做了醒目的标志,提醒他们及时服药。
1.2.2 与患者进行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细节管理 语言交流具有特殊的魅力,准确而亲切的语言是护患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由于门诊输液室工作量大,而护士人数又相对不足,繁忙工作中,语言交流就会出现机械、疲于应付现象,一些护患纠纷就会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在实施细节管理前的调查中,其中患者对护士态度不满意中最多的情况就是抱怨护士的语言态度较差。为此,本科室对此特意做了一些强调,例如:当患者把药拿到治疗室时,护士应微笑着迎上前去接过患者手中的药,查对好药后温和的说:“请您拿好自己的东西,到您的座位上稍等,我们很快给您输液。”在给患者注射时,大多数患者都会有一种紧张而担心的心理,唯恐一针不成功,这时护士就应用柔和的语言告诉患者:“请不要紧张,我尽可能一针成功。”如果穿刺失败就应说:“实在对不起,给您增加痛苦了”。另外,还要注意非语言沟通方式的技巧,做到认真倾听。认真倾听是护士对患者关注和尊重的表现,护士在倾听时应聚精会神,避免分散注意力的动作,距离适当,姿势自然,保持眼神交流,不打断患者说话,适当的做出反应,可以轻声地说“是”或点头等,表示你接受患者所述的内容,并希望他继续说下去[4]。在巡视患者输液过程中,护士要注意语言与非语言沟通的结合,及时了解患者的需要,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治疗状态。表1 实施细节管理后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1.2.3 应变艺术中的细节管理 随着护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护理工作中护士面临的突况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护士具有很好的应变能力。输液室护士应根据患者病情及个性需求,运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应对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要头脑清晰、处事果断,灵活的去处理[5]。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能力,我们科室收集了有关输液过程中的一些突况及防治措施,要所有护士必须掌握。另外由于现在输液用药种类繁多,新药辈出,为了保证患者输液安全,遇到不常用或新药,我们都详细阅读说明书或查阅资料。
1.2.4加强宣教保护好静脉的重要性
门诊输液病人由于对血管保护知识往往欠缺,有些人一拔完针就急着上厕所或忙着整理衣物等,这样会造成按压时间不够,容易引起局部瘀血、肿胀、出血,从而怪罪护士,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口角。提前加强这方面的宣教,避免产生矛盾、保护好静脉、有利于下次穿刺,起到了互相配合的作用。总之,掌握了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不仅能在护患交往中服务于病人,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与交往技能,而且能给医院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5 研究工具 采用由作者自行设计的护患沟通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输液患者的基本资料部分和满意度测量部分。满意度测量包括8个维度,即:(1)护士的态度;(2)护士的业务水平;(3)护士的爱伤观念;(4)护士的责任感;(5)护士满足患者需要的及时性;(6)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7)护士提供环境的清洁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8)治疗期间感觉和对服务的总体评价。每个维度设问题2~5个,每个条目的答题方式从1(很不满意)到5(非常满意)5个等级,分数越高,满意程度越高。
1.2.6 资料收集方法 在获得研究对象口头同意的基础上,由资料收集者发放问卷,由研究对象进行填写,不能书写者,由资料收集者将每个条目读给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的回答记录在问卷上,问卷当场收回。
2 结果
患者对护患沟通满意度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张玲,叶文琴,席慧君,等.门诊急诊输液室现状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63.
[2] 黄萱,胡景民.论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学杂志,2005,20(9):64-65.
[3] 李美华,谭慧仪,李书琴,等.细节管理对护理服务流程再造效果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826-827.
[4] 严秀芳.护患沟通的技巧.护理研究,2005,19(15):1398.
[5] 张宏,李荣芝.门诊导医护士的设置及其作用.中华护理杂志,1994,29(2):101-103.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5.073
门诊输液是医院门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工作量巨大,工作环节较多,患者输液治疗的时间较集中,患者年龄的跨度较大,且患者病情较复杂、所用药物中新药品种繁多,均增加护理人员的服务风险[1]。门诊输液室是医院诸多部门中具有高风险的一个部门,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部门之一,也是高风险部门之一,输液服务中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隐藏着风险。但在医疗服务中风险和效益是相互依存的,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服务亦如此。在门诊输液管理中,主要的高风险因素在于调剂、配置药物错误[2]。从每一个细微之处上把关,采用合理而规范的服务流程与工作机制,有利于减少护理缺陷与相关医疗事故的发生。笔者调查分析了本院门诊输液室近期发生的护理缺陷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7月度每年17 826人次患者,根据护理部与门诊输液室记录的护理差错及护理缺陷。其中护理差错包括用药错误、静脉穿刺造成的损伤及交叉感染;护理缺陷包括巡视不足、与患者沟通不足与服务态度较差等。2008年度共发生23起护理缺陷与护理差错,2009年度20起,2010年度18起,2011年度16起。常见危险因素包括用药错误、静脉穿刺造成的外伤、护士巡视不足、与患者沟通不畅、服务不到位等。
1.2 输液风险分析 (1)用药错误:由于患者数量较大,疾病种类复杂多样,各种药品的剂量、用法不断更新与变化,医生医嘱书写字迹潦草或失误会导致各种类型的用药错误[3]。(2)静脉穿刺造成的外伤:由于护士操作失误造成患者静脉穿刺部位血肿,静脉穿刺损伤神经等。(3)护士用药错误与缺陷:护士实施输液服务时不按“三查七对”等制度执行会发生用药错误[4-6]。药品品种过多,护士对药理知识掌握程度不足,未能熟练掌握药品的常用剂量、配伍禁忌与不良反应等知识,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能及时处理与解释会引起护患纠纷。(4)输液室的不良环境引发的风险:门诊输液室人员过多、环境吵闹,会影响护士的查对工作;部分成人患者随意离开输液室,患儿家长随意抱患儿离开输液室,会使护士无法进行查对工作。
1.3 管理措施
1.3.1 针对用药错误 规范服务流程,对薄弱环节加强管理。(1)护士排班制度更为弹性与合理,杜绝患者排长队的现状。(2)专门设立皮试室,并备皮试抢救箱[7-8]。规范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等药物的合理使用,提前提示告知患者用药方法和风险,必要时实施签字制度,可有效维护护士的利益,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3)推荐采用侧孔针配置药品,减少微粒进入输液瓶造成的输液风险。(4)加强输液中的质量控制[9]。可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有利于发现和解决平日的巡视中不能发现的问题。所有护士均应接受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培训,如调查现状、分析原因、制定整改目标与措施、付诸实施。
1.3.2 针对静脉穿刺造成的外伤 加强护士的技能训练,组织护士开展穿刺技术训练活动,加强技术训练,对高年资且穿刺技术水平较高的护士给予重点培训;对于年轻的护士除协助治疗外,也不断加强穿刺技术的培训。
1.3.3 针对沟通及巡视不足 输液室设置专职巡视护士,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工作,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
1.3.4 改善输液室的环境 应创造一个温馨而舒适的输液室环境,完善的服务设施,洁净优美、宽敞舒适的服务环境可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010年、2011年度门诊输液室护理缺陷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仅为0.101%(18/17 826)、0.090%(16/17 826),明显低于2007与2008年度的0.129%、0.1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门诊输液室的服务工作中存在较高的风险,这已受到护士与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本研究对2008-2009年度门诊输液中护理差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导致门诊输液室给药风险的因素依次是用药错误、静脉穿刺引起的意外损伤、护理人员巡视不足、沟通不够、服务不到位及其他因素。根据现代管理思想,风险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合理改善门诊输液室的护理工作流程,并建立有效的护理干预机制[10-11],可显著减低护理缺陷甚至护理事故的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Heritier C, Dybouix, Poirel L, et al. A nosocomial outbreak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solates expressing the carbapenem-hydrolysing oxacillinase OXA-58[J].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9,55(1):115-119.
[2]周伟敏.53例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4):12-14.
[3]谢丽吉,韦亚琴,张秀琴.我院改进门诊输液室服务的做法与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57-359.
[4]李加宁,宋雁宾.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47-48.
[5]江华,郑修霞,陆虹,等.系统护理干预对妇科癌症化疗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6,9(9):749-751.
[6] Gatcombe R R, Jothikumar N, Dangoudoubiyam S, et al. Evaluation of a molecular beacon real-time PCR assay for detection of Baylisascaris procyonis in different soil types and water samples [J]. Parasitol Res,2010,106(2):499-504.
[7]刘凤,尹燕,王小凤,等.流感暴发期门诊输液室监控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15(2):155-156.
[8]杨玉金.门诊输液室工作流程的优化[J].广西医学,2010,32(2):245-246.
[9]房蔚霞.29例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防治[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06,27(1):73-74.
流程管理是一种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方法,以持续提高组织业绩为目的,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1】。随着现在生活节奏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门诊输液成了广大患者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输液人数多、医务工作者工作量大、护理人员不足导致门诊输液室成为医疗纠纷最严重的场所。为了有效的提高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我们将流程管理应用于社区医院门诊输液室的管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在社区医院门诊输液的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06例,女性患者94例。年龄1--76岁,平均年龄(37.9±2.6)岁。文化水平;小学65例,初中43例,高中57例,大学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水平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常规护理方法
核对患者信息,检查药品是否与医嘱相符合,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检查药物的质量以及有效期,对患者的病情以及局部皮肤、血管状况进行评估。加强巡视,及时换液,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的及时向医生汇报,输液结束后,清洁皮肤,检查医疗器械。
1.2.2 优化流程管理护理模式
1.2.2.1 建立专业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各科主任以及护理骨干组成,对他们进行系统化培训,使其明确流程管理的内涵,明确规范化护理流程。
1.2.2.2 加强人性化管理,设立护理服务站,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引导,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增设标志牌,增加挂号收费窗口以及配置分诊护士,尽最大可能的节省患者的时间,增强护理效率。
1.2.2.3 制定输液规范化流程,安排专门人员耐心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有无过敏史,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好穿刺前以及穿刺后的解释说明工作,加强巡视,对患者的反应的问题或者不良反应,及时寻找原因,积极解决问题。
1.2.2.4 制定严格的评价制度,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熟练业务,对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医疗投诉进行登记调查【2】,增派医疗巡视小组,对个护理小组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1.3观察指标
患者输液等候时间、医疗投诉率、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情况(满意、一般、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为保证准确度数据均取三次处理的平均值),用x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
根据实验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输液等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医疗投诉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
表一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以医疗投诉情况
组别
例数n
输液等候时间min
医疗投诉n
投诉率%
观察组
100
45.2±3.5
24
24.0
对照组
100
19.2±2.1
0.0
P值
--
--
在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
表二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
组别
例数n
满意n
一般n
不满意n
满意率%
观察组
100
96
4
96
对照组
100
76
11
13
76
P值
--
--
--
--
流程管理是一种优化的流程,将此方法应用于医院护理的管理,注重护理细节【3】,规范护理流程,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输液等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医疗投诉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患者提供简洁方便的服务,杜绝了输液差错,护士对一个输液病人的处理时间比以前提高一倍,病人从输液到求助的流程顺畅,输液室杂乱的环境得以改善,护士的服务更及时周到,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患者输液等待的时间,这充分说明说明采用优化流程管理护理模式的有效性,同时,增加人性化管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有效的提高了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适于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1.1医生方面 有的医生书写的门诊病历简单,开出的处方和治疗输液单字迹潦草难认,药名的书写欠规范,有的写商品名,有的写通用名或译名。个别医生对一些药物的应用缺乏新的了解,不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如常用的葡萄糖酸钙与地塞米松有配伍禁忌[1],而仍用于治疗皮肤过敏性疾病。一些医生对某些新药的规格.剂量及其适应证等了解不够。
1.2护士方面 对工作尚不熟悉的新护士和实习护士.情绪波动和平时工作欠严谨的护士,护理工作的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也使护理差错的发生几率增多[2]。
1.3药物方面 药品种类繁多,药名复杂,同一种药物有商品名.通用名.译名等[3],容易因药名混乱而引起差错。同时,药品种类繁多是变态反应的主要根源[4],如青霉素与头孢菌素存在交叉变态反应。目前对头孢菌素类皮试液的选择药典上尚未明确规定,再加上病人个体差异和对药物反应的不同,这些给护理工作均带来安全隐患。
1.4 病人方面 门诊输液病人的年龄跨度大;既有短期输液的也有长期输液的,对静脉穿刺技术要求高,若护士操作失误造成药液渗出或漏出,引起局部组织肿胀或坏死;还有病人在输液过程中自己更换座位,换位后又忘将未输液体带走,若护士不注意观察.查对,易造成漏输或错输液现象。
1.5其他 在输液高峰季节或高峰时段,病人来输液治疗的相对集中,易出现病人多、排队长、等候久、不耐烦现象,造成工作量大,精神疲劳,容易出现失误。
2 防范措施
2.1 提高安全意识,建立严密的管理体制,减少纠纷.差错的发生,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保证病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依法保护护理人员的自身合法权益,做到学法知法防患于未然。同时建立统一的、细化的静脉输液护理操作规程、质量标准、评价办法。输液配制和加药时必须由2人进行,做好“三查七对”工作,并双签名以示负责。输液时,再次将输液单出示给病人或家属确认。输液结束后将输液单统一装订集中保管。输液过程中若发生热源反应或变态反应,或发现药品质量有问题,或怀疑加错药等,应及时向护士长和院药剂科负责人报告,并同病人或家属按规定程序封存有关实物及现场。
2.2加强对输液质量的管理
2.2.1建立输液卡,实行护士双签名制使用统一的输液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药物名称、浓度、剂量、用药时间、输液速度、用法、配药者和注射者签名等。加强对用药质量的管理,反复检查药液稀释和抽取配制后的结果。严格落实抗生素现用现配制度。使用新药前,详细阅读药物的使用说明,注意配伍禁忌。
2.2.2加强巡视观察 使用统一的输液巡视卡,内容包括护士姓名、巡视时间、病人一般情况、有无漏液、渗液、输液速度、签名等。 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特殊用药病人的输液,严格按要求规范输液滴数,防止因输液速度不当引起严重后果。输液时护士应对病人做好用药指导,尤其在应用某些特殊药物,如垂体后叶素、硫酸镁、硝酸甘油等时,护士一定要交代好病人不要自己调节输液速度,并说明其原因和后果。
2.2.3加强技能训练 加强护理技能训练,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后及时更换输液针头。
2.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正确执行医嘱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缺陷的发生,大多数发生在错误执行医嘱上[5]。门诊输液室病人流动大.周转快,应注意严格执行查对制度①查对病人时,护士不应直接称呼病人姓名,应问:“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以防差错。②实行配药、注射、换瓶、拨针签名负责制,规定护士配药前后必须严格查对,无误后在输液单配药者处签名。
2.4 做好人员管理,调配和护理安全防范教育 ①在输液高峰季节和输液高峰时段,护士长排班时应采取以动态调整为原则,以满足病人治疗需要和最优组合为原则的方式。同时还应做好个班次、各时段输液工作量统计,根据统计结果,随时调整护士人数,避免由于病人多,排长队引起的忙乱现象;也避免护士精神疲劳,致使工作注意力松散或判断失误而出现护理缺陷或差错。必要时应汇报护理部,借调护士帮助输液。② 加强对护理差错高发人群的护理安全防范教育。护士长应重视新护士、有情绪波动的护士和平时工作欠严谨的护士即实习护生的教育和管理,加强护理差错的防范,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并强化查对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实习护生带教,做到放手不放眼,以确保输液安全。③ 针对病人在输液过程中自己更换座位,又忘记将未输完的液体带走,易引起漏输或输错液体这一安全隐患,我们采取在输液前告知病人输液的瓶数,同时请病人在输液过程中不要自己更换座位,若要换位要告知护士,由护士帮助将未输完的液体连同病人一起移动;拔针时再次核对输液单瓶数并签名,同时询问病人已输液体的瓶数,确认无误后方可拔针。
2.5 规范青霉素等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的使用方法 ① 静脉输注青霉素之前常规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及有无做皮试,什么时间做的皮试,不能只看输液单上皮试的阴性结果。②输注青霉素前询问病人是否已进食,有无饥饿感;输液时告诉病人次日输液时间24h以内,否则须重做皮试。 ③输液过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材。
2.6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护士操作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而临床护理行为大多是个人独自进行,在输液治疗全过程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一洗手。因此,要求护士具备高尚的敬业精神和明确操作意义,才能有效减少失误.感染和纠纷的发生。
2.7 加强护患沟通 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心理护理技能,加强护患沟通从而有效的减少护患冲突。
3 效果
我院门诊输液室在院各级领导重视下,开展多部门齐心协力的安全防范管理后,使病人得到了安全、高效、快捷、优质的输液服务。2005年、2006年、2007年上半年门诊输液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91.25%.92.67%和96.76%,且无医疗差错发生。
4 小结
2年多来,我们针对门诊输液中常见的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改进,同时加强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从而降低了不安全隐患,提高了输液病人的满意度。我的体会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必须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多部门的协作以及各部门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此外,重视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办事,才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和减轻病人因疾病造成的痛苦,才能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参 考 文 献
[1]宗希已,沈建平.306种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
[2]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差错[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目前,随着人们对医疗、护理需求的不断扩展,护理安全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最直接、最重要指标之一[1]。社区卫生服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社区居民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依然是社区居民担忧的一个现实问题。静脉输液是社区患者常用的给药途径,如何对输液过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患者输液安全。笔者就我社区门诊在输液过程中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几方面因素及预防对策做一介绍。
1 影响输液安全的因素
1.1 护理人员数量、水平及素质 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多数护士参加工作时间不长,未经过大医院的锻炼,临床工作经验缺乏。
1.2 输液环境 门诊患者流动量大,探视、陪同人员多。疾病谱广,病种复杂及诊断的不确定性。
1.3 患者因素 不能按时用药,药物知识、输液常识缺乏,随意调节滴速等。
1.4 用药安全 门诊用药品种多,更新换代快,护士应接不暇。我们社区患者输液用药来源有本单位发放及外院采购两种途径。
1.5 护士操作不当 护士无菌观念不强、违规操作,或疲于应付完成工作量,疏忽了一些细节等。如未等消毒液干后穿刺,提前加药,加药时不戴口罩,换瓶时未消毒瓶口,手握注射器活塞抽吸和加入药液等不规范护理操作。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输液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 建立完善输液安全制度,规范操作流程。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和护理操作常规。制定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责任。制定突发意外应急预案,要求护士熟练掌握、处理不良事件的方法及能力,最短时间内处理解决突发意外情况。制定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培养严谨工作作风,养成良好习惯,具备“慎独”修养。
2.2 优化组合护理队伍,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
2.2.1 优化组合护理人员,充分发挥其作用,直接关系到护理服务质量。作为管理者,根据护理队伍现状,要重视合理搭配护理人员。护士长在排班时充分考虑值班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搭配,使每个班次的人员整体结构均具备应急处理突发意外的紧急能力[2]。
2.2.2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为护理安全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以“三基”训练为基础,对年轻护士进行了输液技术与临床应用、液体和电解质平衡、药理学、感染控制、患者的沟通、宣教与护理、文书记录、职业安全防护、穿刺部位的选择与维护、并发症预防等培训与考核。年轻护士均轮流到上级医院转科学习,并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与学习,提高年轻护士工作能力。
2.3 感染控制 在进行输液处置时,治疗室及病房环境的清洁状态和空气的洁净程度对大输液质量有直接影响[3]。切实落实好治疗室和病房的清洁消毒制度,减少细菌污染的机会,预防患者交叉感染。我社区门诊采取把不同患者按病种分类、分室进行治疗的方式。主班护士接诊后依据诊断负责安排观察室,并引导患者至床前。门诊病区设有一名感染监控人员,注意监控公用护理用具的消毒,治疗室和各个观察室桌面、台面、地面等的消毒和空气消毒,床单位湿式清洁,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消毒液的配置及检测,紫外线灯的照射时间和强度测试管理,做好统计与记录。
2.4 加强卫生知识宣教与交流沟通,取得患者配合 加强输液过程中的输液常识及药物知识宣教,履行告知制度,降低护患矛盾,让患者掌握相关知识,自觉遵守输液要求。门诊患者常由于兼顾工作而不能按时用药,护士一定要向患者交待清楚下次来院时间。例如抗生素每日两次静脉滴注分为上下午,中间间隔最少4 h,告诉患者下午来的时间不要忘记。通过护士告诉患者输液的总量、滴速、需要的时间,以及特殊药物要求时间限制等,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一方面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不会因为滴速的快慢而自行调节[4]。
2.5 加强用药安全管理
2.5.1 加强高 危药物的使用管理:制定门诊常用高危药物的注意事项、强调该药物的主要用途、常用剂量、常用方法,护理观察要点、输液速度、配伍禁忌等。高危药物单独存放,设置取药障碍。有醒目标识,提高护士警惕,有效规避操作时错误的发生。静脉输液时,挂(贴)相应的警示牌,告知患者及家属潜在危险并取得配合。
2.5.2 严把药品验收关 认真核对药品名称、数量、是否与注射单一致,检查药品质量有无过期、变质、瓶口松动等,明确药品用法.用量,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2.5.3 严格按医嘱要求准确给药,对医嘱有疑问时,及时向医生提出,不盲目执行,不擅自更改遗嘱。
2.5.4 实行双人核对制,包括医嘱核对、治疗卡、输液卡核对,配药前后核对,双人核对无误后签全名。
2.5.5 设置输液巡视卡,督促护士巡视输液情况,及时发现输液故障,有无输液和用药反应,掌握输液量的情况。
2.5.6 加强新药新知识的学习,使用新药前要小心谨慎,详看药物说明,熟知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参 考 文 献
[1] 张阴凤,阎秀英,孙琳琳.在心血管内科病区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 现代护理,2005,11(5):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