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一德育工作计划

高一德育工作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26 05:29: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一德育工作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一德育工作计划

篇1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德育队伍包括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任课教师。德育队伍建设的内容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落实德育导师制。德育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培养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性格气质多元、素质全面的班主任队伍。

(1)校德育工作会议:11月份召开,传达落实常州市德育工作会议精神,由中层以上干部、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全体班主任、副班主任、教研组长等参加。通过学习,德育工作者应该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实效性从思想上形成统一认识。

(2)校德育沙龙:研究学校德育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开拓思路、创新内容、寻找手段,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意见建议。

(3)校德育科研:本学期学校将继续抓好《重点高中学生思想品德能力自我发展的研究》课题,作为德育科研的突破口。聘请专家来校指导和外出参观学习,扭转以往重点不突出、实践不深入等问题。各试验班,各学科实验组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必须进一步明确任务,加强学习,围绕课题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以期取得显著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力。

(4)年级组建议:充分发挥年级组长协调作用,健全年级组例会制度。各年级要定期情况通报,着重反映班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

(5)班主任队伍的指导:我校的班主任主要由长期在我校工作的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外地引进的优秀班主任、有一定教学管理经验的新班主任组成。客观存在着管理思想、管理经验的差异,需要一定的培训和指导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学校将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计划另附)

(6)副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我校的副班主任主要由新教师、未做过班主任的教师、曾担任过班主任现不担任但经验较丰富的教师三部分人构成。这三部分教师各有特点,新教师有冲劲有热情更易与学生沟通但缺乏经验;未做过班主任的教师已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形成了一些管理方法只是对班级管理事务不够熟悉。加强副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是既要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又要从现任班主任处学习;加强副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是要不断完善副班主任制度,加强对副班主任工作的管理与考核,并考虑相应的副班主任津贴和期末考核奖。

2、强化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是培养人的文明素质的前提。学校将过去时一步从制度、手段等方面强化常规管理。

(1)校德育工作研讨会:适当时间召开,研讨《校文明班级考核细则》以及《德育学分制实施办法》的修改完善,由校德育领导小组成员、部分班主任参加。

(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修订)》的贯彻执行:本学期学校将通过严格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完善考核内容、改进评价体系来加强常规管理。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由教导处、团委、班主任、学生会指导值周班级来完成,值周班级的日常行为规范及值周执行情况由学生会直接考核,教导处抽查,学校校长助理组织部分学生成立监督会,对学生会的工作进行监督,并对学生会的检查结果予以审核、汇总,每天向班主任通报。原“校团徽佩戴”一项检查内容修改为“校牌佩戴”。

(3)推进优良班集体建设:各班应在开学初填报《文明班级争创计划》,从德智体美劳(特别是德)方面确立本学期的治班思想、奋斗目标、行动计划;期中后召开年级组会议、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了解文明班级的争创情况;期末各班根据争创情况填报《文明班级申报表》,由教导处、教科室、总务处、团委进行考核,校德育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二、常规工作

1、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

由班主任将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等整合到平时教育的过程中。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本学期将邀请校外心理辅导的专家作1—2次心理健康讲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指导和疏导,新高一及高三毕业班尤其要注意学生心理变化,着重辅导学生如何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稳定的自我控制、良好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体验、健康的自我发展,达到开发学生心智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高效学习的目的。形势法制教育要使学生明确学习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省常中学生应备的素质。

2、各类学生会议

8月30日晚6:00召开高二、高三寄宿生会议、晚7:00召开高一寄宿生会议、9月上旬召开新学期的学生大会、9月中旬召开新学期学生表彰大会、10月中旬进行期中质量动员会、11月中下旬开展期中部分学生座谈会、期中质量分析会、2月份召开期末休业式、期中表彰大会。

3、各类家长会议:

9月上旬召开新学期学生家长会、11月中下旬召开期中后家长会、期中后部分家长座谈会、12月上旬召开第二十届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

4、各类校际传统活动:

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好“教师节庆祝活动”、“国庆系列活动”、“校庆系列活动”、“元旦文艺演出”。

5、各类社团活动:

进一步完善各类社团的组织机构,修改和设立社团章程,定人员、定计划、定课时、定内容、定地点。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出勤考核,教导处将加强组织检查和活动质量考评。

6、各类表彰奖励和补助:

9月份做好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发放工作;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通知精神,做好优秀学生表彰奖励的申报工作和贫困学生助学金的申请工作。

7、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高中课改中的功能:

篇2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德育队伍包括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任课教师。德育队伍建设的内容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落实德育导师制。德育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培养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性格气质多元、素质全面的班主任队伍。

(1)校德育工作会议:11月份召开,传达落实常州市德育工作会议精神,由中层以上干部、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全体班主任、副班主任、教研组长等参加。通过学习,德育工作者应该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实效性从思想上形成统一认识。

(2)校德育沙龙:研究学校德育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开拓思路、创新内容、寻找手段,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意见建议。

(3)校德育科研:本学期学校将继续抓好《重点高中学生思想品德能力自我发展的研究》课题,作为德育科研的突破口。聘请专家来校指导和外出参观学习,扭转以往重点不突出、实践不深入等问题。各试验班,各学科实验组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必须进一步明确任务,加强学习,围绕课题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以期取得显著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力。

(4)年级组建议:充分发挥年级组长协调作用,健全年级组例会制度。各年级要定期情况通报,着重反映班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

(5)班主任队伍的指导:我校的班主任主要由长期在我校工作的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外地引进的优秀班主任、有一定教学管理经验的新班主任组成。客观存在着管理思想、管理经验的差异,需要一定的培训和指导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学校将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计划另附)

(6)副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我校的副班主任主要由新教师、未做过班主任的教师、曾担任过班主任现不担任但经验较丰富的教师三部分人构成。这三部分教师各有特点,新教师有冲劲有热情更易与学生沟通但缺乏经验;未做过班主任的教师已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形成了一些管理方法只是对班级管理事务不够熟悉。加强副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是既要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又要从现任班主任处学习;加强副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是要不断完善副班主任制度,加强对副班主任工作的管理与考核,并考虑相应的副班主任津贴和期末考核奖。

2.强化常规管理。常规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是培养人的文明素质的前提。学校将过去时一步从制度、手段等方面强化常规管理。

(1)校德育工作研讨会:适当时间召开,研讨《校文明班级考核细则》以及《德育学分制实施办法》的修改完善,由校德育领导小组成员、部分班主任参加。

(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修订)》的贯彻执行:本学期学校将通过严格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完善考核内容、改进评价体系来加强常规管理。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由教导处、团委、班主任、学生会指导值周班级来完成,值周班级的日常行为规范及值周执行情况由学生会直接考核,教导处抽查,学校校长助理组织部分学生成立监督会,对学生会的工作进行监督,并对学生会的检查结果予以审核、汇总,每天向班主任通报。原“校团徽佩戴”一项检查内容修改为“校牌佩戴”。

(3)推进优良班集体建设:各班应在开学初填报《文明班级争创计划》,从德智体美劳(特别是德)方面确立本学期的治班思想、奋斗目标、行动计划;期中后召开年级组会议、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了解文明班级的争创情况;期末各班根据争创情况填报《文明班级申报表》,由教导处、教科室、总务处、团委进行考核,校德育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二、常规工作

1.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

由班主任将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等整合到平时教育的过程中。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本学期将邀请校外心理辅导的专家作1—2次心理健康讲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指导和疏导,新高一及高三毕业班尤其要注意学生心理变化,着重辅导学生如何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稳定的自我控制、良好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体验、健康的自我发展,达到开发学生心智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高效学习的目的。形势法制教育要使学生明确学习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省常中学生应备的素质。

2.各类学生会议

8月30日晚6:00召开高二、高三寄宿生会议、晚7:00召开高一寄宿生会议、9月上旬召开新学期的学生大会、9月中旬召开新学期学生表彰大会、10月中旬进行期中质量动员会、11月中下旬开展期中部分学生座谈会、期中质量分析会、2月份召开期末休业式、期中表彰大会。

3.各类家长会议:

9月上旬召开新学期学生家长会、11月中下旬召开期中后家长会、期中后部分家长座谈会、12月上旬召开第二十届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

4.各类校际传统活动:

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好“教师节庆祝活动”、“国庆系列活动”、“校庆系列活动”、“元旦文艺演出”。

5.各类社团活动:

进一步完善各类社团的组织机构,修改和设立社团章程,定人员、定计划、定课时、定内容、定地点。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出勤考核,教导处将加强组织检查和活动质量考评。

6.各类表彰奖励和补助:

9月份做好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发放工作;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通知精神,做好优秀学生表彰奖励的申报工作和贫困学生助学金的申请工作。

7.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高中课改中的功能:

篇3

高校学科门类多,专业多,仪器和实验设备齐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学科点、博士后流动站等研究开发基地,具有多种技术测试和开发平台,是强劲的高新技术成果产出的源头。

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科技推广工作起步晚,经验少,有关科技推广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科技体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束缚着它的发展。到1999年底截止,高校科技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只有转化成果的30%,因此只有10%左右的成果能取得较大效益。大量的科研成果并没有真正地走入市场,仍是“养在深闺无人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体制和观念落后

首先,高校的机制和观念上尚未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就高校的科研人员而言,尚未实现三个转变和统一 :从单纯追求学术成就转变到学术成就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从对外主要与学术界联系,掌握学科动态转变到既要与科技界联系,又要与政府、企业界乃至社会各界联系和交往,掌握技术发展趋势、市场动态与竞争动态的统一;科研的逻辑思维与经营理念、探索性研究方式与决策性经营原则相统一。

科研人员成绩判断标准落后

就高校本身而言,衡量办学水平和科技人员贡献大小的标准尚未完全从发表文章和获奖的多少转变为与开发出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好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多少相统一;机制上尚未建立起真正鼓励科技人员兴办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人事制度、科技管理制度;尚未从习惯吃“皇粮”转变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理念上来。

投入有限,成果不成熟

由于技术市场体系不完善,科研投入不够,受资金约束,多数技术成果不够成熟。

管理部门服务不到位

科研管理部门作为技术中介组织没能起到沟通作用和发挥桥梁的作用,不能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完备的服务。

缺乏长远市场眼光

由于企业为创新而投入的巨额资源只能获得滞后且不确定的市场收益,所以技术创新与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间仅存在长期的因果,但多数企业只追求短期目标,两者关系错位,企业购买技术的动力不足。

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几条建议和对策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如何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关键在于学校的政策推动。基于培养人才、发展科研的主要任务,高校应解放思想,建立具有一定结构、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的新型科技体制。制定鼓励科技人员(包括研究生)开办高科技企业的政策,真心实意地鼓励科研人员无任何负担地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大胆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机制,建立固定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科研与创业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岗位相结合的人事制度和科研管理制度,从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编制、学籍管理、教学科研任务考核及学校、院系、个人之间的收益分配.成果归属及共享等等方面,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以其研究开发成果为资本创办科技企业,实现成果转化。

创办大学科技园,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研究与开发、成果转化与商业化三个阶段,这种转化就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其中既面临着技术风险,也面临着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将高新技术的研究成果成功转化,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建立科技工业园区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科技成果的迅速产业化。建立科技园是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能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间的联系。

从经济发展与高新技术的推广来看, 如果高等学校与生产部门不建立相应的关系,学校的科学研究方向就不可能与社会经济需要一致,成果也就大多不能被市场所利用。高等学校扩大与生产部门的合作,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不仅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联合起来,从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来选择科研项目,而且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联合起来,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选择科研项目,这样,科学研究的方向直接面向经济发展,科研成果推广和应用也就能够适应生产、开发新产品部门的需要。

充分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的中介作用

科研管理部门是高校和企业紧密合作的中间桥梁,是关系到一项成果能否顺利转化到企业的关键所在。因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所进行的技术交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买卖,它不同于一般物质商品的钱物交换,因此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从签订合同到履行完毕的一个较长的转化过程,所以,科研管理部门必须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履行,才能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科研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它的中介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进一步开拓市场空间,捕捉市场机遇。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科技工作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是客观存在的,然而这种需求引力的有效信息反馈,却不是所有人,特别不是研究与开发者的专长。因此科技推广人员必须善于分析和利用掌握的信息,有针对性地传播信息,以其客观地反馈信息,以其独特的联想力和判断力,运用信息去发掘潜在的市场机会,向科研人员反馈这种机会,提高科技人员的研究方向的准确性,促进技术推力与需求引力的偶合,使科研工作既适应市场又引导市场,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2)组织并参与科技成果的工业化、商业化开发,在签订和履行成果转化的合同过程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科研管理部门的责任不但要对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进行管理,而且要善于组织科技成果洽谈会,在科研人员和企业之间要进行充分沟通,积极参与科技成果的工业化、商业化开发的各个环节,由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是买卖关系,而且是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因此不但要考虑学校的利益,也要切实为企业着想,加强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对合同进行严格审查,合同不仅是对当事人的约束,亦受法律的保护,促使双方能够认真履行合同。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63

1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大部分还是采用专业基础模块加专业实践模块的形式,虽然将专业实践课单独划块,使其不再是专业基础课的依附,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课程设置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调整与变革。

1.1 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要求相脱节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需要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贸易磋商的能力、独立撰写英文函电的能力,以及制作英文进出口单证的能力。但现在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和英语教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对英语的应用不够,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讲解。

1.2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专业实践课的教学之间联系不紧密

在现有课程设置基础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分列,二者中间还缺少一个“桥梁”。这就使得学生不能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而走上专业实践课这一平台。

1.3 专业基础课开课先后顺序不合理

目前,有些高职学院的课程安排存在先后顺序不合理的问题,如“国际贸易实务”排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前面,有排在一年级的,也有排在二年级的,这不符合教学规律,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4 缺乏适合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教材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时间短,专门撰写的教材少,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普遍借用普通大学或普通大专教材。这样既不能充分反映职业国际贸易人才的“应知”、“应会”的要求,也不能真正提高高职学生的素质。

2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2.1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起点,构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应体现极强的职业性特点,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是职业教育的目的,也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起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明确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通过职业岗位(群)工作过程分析,确认典型工作任务,实现对专业人才目标的定位,根据人才目标进行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开发流程见图1。

2.2 以工作过程为切入点,对外贸工作领域进行分析

在第一阶段基础调研的基础上,校企合作共同对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对应的不同职业岗位(群)工作过程及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在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后对有关行动领域的数量、范围、基本情境、职业资格标准、工作过程知识与能力等进行系统分析和描述,这是课程体系构建的最重要环节,也是进入专业学习领域即专业核心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2.3 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依据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标准进行专业课程标准建设

从教学基本规律出发,构建符合学生学习习惯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标准;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出发,构建以工作过程为核心,反映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标准。

3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框架――以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为例

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是“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新课程;以技能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并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

根据以上原则,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做了三个方面的调研:一是参观考察了省内外多所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就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与对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二是开展了对20多家企业的外贸人才需求调查,包括生产型企业、贸易型企业和工贸一体企业等不同企业类型,充分了解了不同企业对外贸人才的真实需求;三是对2008级、2009级、2010级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从学生的就业岗位、薪资待遇、技能需求、对专业教学的建议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充分了解本专业现阶段人才培养的质量。将三个调研结果汇总形成了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调研报告,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找准了目标。此外,国际贸易专业还开展了实践专家会议,通过对12名外贸领域的实践专家的调查和访谈,提取了外贸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新课程的重要依据。另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提供指导和帮助。

3.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通过认真调研及在由国际贸易行业有丰富工作与管理经验的优秀从业人员和专业教师团队组成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小组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我院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掌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熟悉国际贸易实务基本流程及WTO基本规则,能熟练处理国际贸易往来函电,制作进出口单证,懂计算机操作,具有较高外贸专业英语水平和综合职业素质,主要从事外贸业务、外贸单证、报关、报检等职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确定主要专业岗位为: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

3.2 职业行动领域分析及课程设置

根据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主要专业面向岗位,确定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见表1),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课程(见表2),整个课程体系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和独立实践环节四部分构成。其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主要呈“三三制”结构,根据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向,有“单证”、“业务”和“跟单”三条主线,根据职业发展方向,“单证”线的课程有《外贸制单》、《信用证制单》;“业务”线的课程有《进口业务操作》、《出口业务操作》、《谈判及会展英语》;“跟单”线的课程有《外贸跟单操作》、《国际物流运作》。

3.3 教学建议

打破学科型课程教学以往注重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一体的实施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体验,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内、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关键(核心)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陈伟芝.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之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1,(6).

篇5

1.引言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截止2012年底,全国煤炭保有资源查明储量达1万亿吨,2012年全国煤炭年产量已超过38亿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煤矿约1.2万个,70%以上是中、薄煤层,大部分矿井采用综采方式进行开采。随着煤矿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不断提高,政策对职业病防治要求不断提高,煤矿提出了安全增效、减人提效的采矿思路,而综采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的关键场所,如何解决综采工作面自动化问题越来越迫切,特别是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由于环境条件差、空间狭小、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等因素,各大集团公司都寄希望于工作面自动化监控系统,利用自动化系统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控,提高工作面安全与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2.综采工作面自动化发展现状

实现少人、无人的自动化采矿是当前国际采矿界研究的热点。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煤炭企业在这方面走在前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们在工作面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电液控制的液压支架和具有软启动(变频)功能刮板输送机,实现了工作面三机(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机)的自动化及井下环境安全信息实时监测。90年代开始,加拿大、芬兰、瑞典分别制定了矿山自动化方案,20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国际镍公司(Inco)开始研究遥控采矿技术;1992年,芬兰采矿工业宣布智能采矿技术方案;瑞典制定向矿山自动化进军的“Grountecknik 2000战略计划”。在各种政策的指引下,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已基本成熟,形成了以比赛洛斯DBT和JOY为代表的监控与设备配套销售的企业和以Marco、Tifenbach、EEP为代表的专业控制系统提供商,各公司分别在2004年前后推出了升级换代产品,在性能、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不断拓展相关配套产品和系统,组成自动化工作面监控系统,实现对工作面所有设备的监测监控,最终实现工作面的少人化开采,逐步向无人化开采方式迈进。

国内上世纪九十年代,煤科总院太原分院、郑煤机、北煤机分别自主开发出的电液控制系统,但受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煤炭行业状况限制,未能推广应用;从2004年开始,随着神华支架国产化带动大量采用电液控制,天地科技与德国玛珂合资成立了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引进了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并逐步实现了国产化,在国内得到了大量的使用和验证,性能可靠。随后国内涌现了一批电液控制企业,比如四川航天、郑煤机、三一重装、北煤机和平阳机械厂等,目前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和四川神坤的产品已在煤矿井下广泛应用,性能可靠。

3.需求分析

(1)煤矿生产需要

综采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的源头,随着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家政策的长期引导,我国的综采设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比如电牵引采煤机,大采高液压支架,长距离大运量的刮板机、胶带机已经大量使用于现场,各种单机自动化系统有了一定的发展。综采工作面设备较多,都集中在两三百米的工作面范围内,而各种设备的控制工艺、控制方法不同,设备需配置一定的操作工进行监测、控制和检修,浪费了人力资源,并且设备检测不实时,设备信息不共享,容易导致故障和事故,因此现场需要一套工作面自动化监控系统,对工作面这些设备集中监测、控制,实现减员增效。

(2)国家政策引导

根据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已将基于数字矿山基础信息平台,矿山辅助运输控制技术,矿井安全生产信息综合自动化监控技术,煤岩界面自动识别技术,基于三维定位的工作面水平控制及远程控制技术,工作面高可靠、高速、实时控制通讯网络系统及宽带多媒体平台,智能化开采生产过程控制软件,基于传感网络的矿压实时在线监测技术为研发方向的矿井数字化、工作面自动化技术,煤炭高效自动化采掘成套装备等列入规划;同样,在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支持煤矿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研发”,“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千万吨级综采成套装备、薄煤层机械化开采装备、短壁综采装备、矿井信息网络自动化系统等煤矿重大装备国产化。国家的政策引导,煤矿企业将投入大量的资金工作面自动化系统,对市场具有较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3)技术发展需要

从煤矿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看,全矿井高速信息网络已经基本建成,形成了矿井信息高速公路,而实现矿井自动化的关键是各末端的设备、子系统,而工作面是矿井生产的核心部位,是矿井自动化建设投入的下一个主要目标。随着采煤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为了提高工作面产量和效益,降低生产成本,选用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管理操作方便、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是各煤炭企业实现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随着人员数量的减少,各种监测信息不断提高,对传输信道数量和带宽提出了更高要求,真正实现高产、高效、高可靠、高安全的新一代自动化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一矿一井一面的集约化生产。

4.设计方案

综采工作面自动化监控系统架构如图1、2所示,系统整体上分为三层架构,即地面调度与管理层、监控层和设备层。地面调度与管理层融入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矿井的集中监控和信息;监控层由多台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监控主机、控制台等设备组合成集中监控中心,放于顺槽设备列车上,对整个工作面及顺槽设备进行远程、集中监控;设备层主要实现综采工作面采、装、运、支护及供电等设备的监测与控制。系统在工作面内部建立一条以工业以太环网为基础的高速信息网络,扩展各种通用接口,结合无线wifi设备的运用,实现工作面有线、无线网络信号的全覆盖,而工作面各种监控设备就近接入网络,实现工作面监测、控制、视频、音频等信号的共网共缆传输,由集中控制中心整体协调工作面采、装、运、供电相关设备的安全、有序、高效运转。

5.结论

通过与多个集团、矿务局沟通,整体认为此方案切实可行,可以在提高信息传输通道带宽的同时,减少工作面内部布线数量,降低系统维护难度,并且将工作面的各种信息集中到一个集中监控中心,由集中监控中心对整个工作面人员、设备进行统一协调,解决了综采工作面设备多、信息共享难的问题,将信息上传矿井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综采工作面信息与矿井信息的有机融合,为后续的综采工作面无人化和矿井的自动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国法.煤矿液压支架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

[2]刘建功,吴淼.中国现代采煤机械[M].煤炭工业出版社.

[3]张守祥,范红霞.综采工作面自动化监控网络[M].煤炭工业出版社.

[4]倪兴华,苗素军,杨永杰.综放工作面端头及顺槽超前液压支架支护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

[5]董冠军.煤矿井下无人工作面的发展前景[J].山西煤炭,2011,31(9).

[6]尹卫兵,都勤勤.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9).

篇6

微电子产业在我国不断的发展壮大,微电子企业对微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在逐年增加,高技能型微电子技术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微电子制造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我校微电子技术专业在“校企共培、角色渐变”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下,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了校企共同构建岗位职业技能培养和学生素质提升并重的课程体系。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是微电子技术专业针对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中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员岗位而开设的一门核心主干课,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员是微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岗位之一。目前,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经过多年的校企共同开发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获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1.高职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面向高职学生、适合高职教学的教材。目前出版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教材讲述理论知识的偏多,近年面向高职出版的教材尽管增加了实际操作的内容,但多数停留在设备介绍上面,关于企业实际工艺操作流程介绍还不够。

(2)缺少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实践教学条件。集成电路制造实验设备比较专业并且比较昂贵,设备维护费用高,目前开设集成电路工艺课程的学校拥有集成电路制造实验室的学校相当的少,和实际的生产工艺环境存在一定的差距。

(3)教学组织上大多数才用的是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介绍的工艺原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过于抽象,难以理解,老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总是不理想。

(4)课程考核模式大多数采用传统的笔试的形式,缺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及时的掌握,导学促教的功能难以发挥。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集成电路工艺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源于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了“教学做”三者的统一。“教学做”一体化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堂的开放式教学,使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充分挖掘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潜能,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沟通配合的有机整体。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要求学生掌握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工艺流程的原理,工艺流程的操作过程以及工艺设备的操作方法等。集成电路制造行业背景和生产环境相比与传统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有很大不同,因此在集成电路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生产性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实训基地为“教学做”一体化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中的实施

3. 1 课程内容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按照项目化设置

通过长期的教学和企业实践,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以制作具有电路功能的芯片为工作任务,按照企业生产车间的划分,把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对应一个项目,按照项目来组织教学。课程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3.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条件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因此,实践性教学基地是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实施的场所保障。

(1)校内外实践基地。我校已经建成了生产性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心,工艺中心的设备及生产环境和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实际生产环境基本一致,能够满足基本的生产任务需要。微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在大三将进入校外实训基地微电子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企业资深工艺技师的指导下,边学边做,通过“教学做”的不断实践,从而实现学生从学校毕业生就到企业员工的无缝连接。

(2)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和重庆的主要微电子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上有着长期的校企合作。同时,我校的教师深入到企业调研,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活动,从而使我校的专任教师具备企业工程师素质;同时,企业派工程师参与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共同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共同开发教材等。通过学校企业兼职教师培训及鉴定,来自企业的工程师成为我校的企业兼职教师。

3.3 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贯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思想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根据项目化课程内容,选择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心为教学场地,展开教学组织活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心是一个对洁净度要求非常高的工作环境,因次学生到中心学习必须参照企业员工的着装要求及相关规定进入实训室。

首先,由指导老师给学生介绍工艺的原理、设备及操作工艺流程。然后指导老师给学生做工艺操作的演示、学生在旁边观察学习,老师演示工艺操作以后,紧接着由学生自己来动手的操作,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整个过程老师和学生教学做一体。在组织教学实施中,以学生为中心,工艺操作过程中碰到问题,由学生自己首先思考,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动手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老师则在旁边进行指导,给学生提出建议。

3.4“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课程考核形式多样化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对课程的考核注重对过程的考核。

课程的成绩由出勤率占10%+平时课堂表现占60%+期末综合测试占30%组成。平时课堂表现成绩的认定根据各个项目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表现来给予评定,最后总成绩为各个项目学生所得成绩之和。因此,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实施必须全程积极参与,否则将会影响期末成绩的评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方法,更好的组织教学工作。

4. 结束语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根据学生面向岗位的要求进行设置,在教学组织实施中,以项目化为导向,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思想,做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具有企业对集成电路工艺员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集成电路工艺不断有新技术的出现,企业对集成电路制造人才的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课程在以后的建设中需要不断的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组织的有效性。(作者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资金资助: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改课题(2011jgkt0015)

篇7

        一、把握专业职业能力的“四个特征” 

        1、“动手”与“动脑”。在“动手”与“动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多的表现在应具备“动脑”能力。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所具有的分析、思辨、判断决策以及各种方案和策划的制订、改善、调整、实施的能力。

        2、“管物”与“管人”。如果说工程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大多面对的是材料和设备等有形物品,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因此,勾通、协调、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不管是在什么职业岗位上,其所处的环境都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是按照固定的管理流程、标准和程序实施管理过程,但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管理点都会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随时变化而产生许多变量。这就需要管理作业人员具有随时适应环境,调整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4、“单体”与“协同”。从管理的组织原理看,绝大多数的管理项目不可能是“单体”作战,管理的层级组织注重的是协同效率。因此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在组织环境和系统内的合作、服从、交流和领导的职业素质。

        二、抓好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环节

        1、界定行动领域。行动是指职业人在特定职业岗位上根据职业行动目标所进行的职业活动。行动领域是一系列职业行动的集合,其载体是来自企业的工作项目(任务)。界定行动领域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基础,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织研究小组,在企业第一线进行深入调研。确定行动领域应重点考虑业务范围的一致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信息传输的便捷性、业务流程的范例性、经营目标的统一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职业能力的聚合性和产品流动的增值性等原则。

        2、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学习领域是经过教学论加工的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即是课程。在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中,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不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应保证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行动过程的连续性、行动目标的指向性、行动内容的多维性、工作过程的典型性、知识和能力的相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普适性。

        3、学习情景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并不排斥职业能力分析,而是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学习情境设计原则包括七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相容性、能力目标的特殊性、能力结构的层次性、职业行动的针对性、学习和考核方法的多样性、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适应性以及职业领域的拓展性。

        三、正确处理项目课程教学的“五个关系”

        (一)工作过程、工作项目与职业岗位分析的关系

        通常,只做职业岗位分析所带来的问题是,大多数职业岗位因其所具有的多变性和复合性的特征,而不具有同一性和代表性。同是物流企业,不同规模和经营范围其职业岗位设置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单纯建立在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的课程体系构建就缺乏充分的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分析并不排斥职业岗位分析,而是二者应做到有机结合。它的具体表述应是:一个具备职业能力的职业人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而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项目。这样职业人通过完成具体工作项目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就具有了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是链条与结点的关系。工作项目体现在工作过程之中,而工作过程和其过程目标的实现则要求具体工作项目的实施,二者的有机合成构成一条完整的“工作链”。

        (三)工作项目中“大项目”与“小项目”的关系

        在高职经管类专业中,有的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比较明显,如会计、市场营销专业等,由此,应首先明确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项目;而有的专业,如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不明显,则首先应确定工作项目,以工作项目的实施排列工作过程,而一个具体工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又要通过“小工作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才能实现其项目目标,这就出现了在课程开发中“大项目”和“小项目”的关系。

        (四)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在课程开发中,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是对应关系。其中,应把握的要点是,在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工作任务应和课程相对应,有时一门课程可以对应多项工作任务,但不允许一项工作任务对应多门课程。如果出现此情况,就意味着应对该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仓储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和运输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分别体现在仓储业务操作和运输业务操作两门课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就应经过整合独立开设“物流设备操作”课程,从而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与工作任务相对应,同时应明确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职业素质,从而为制订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奠立基础。

        (五)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的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应以兼职教师为主”,这样的要求无疑是经过认真调研,是科学、可行的。但是,应注意的问题是,在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同讲一门课程,依据同一个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因此,专、兼职教师必须彼此熟悉,相互沟通,双方的合作应作到“零缝隙”,否则专、兼职教师虽然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了各自的专长,但偏离了课程标准,则不可能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其教学效率也将大打折扣。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六个平台”

        1、专业建设平台。在专业建设平台上的合作项目应包括: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开发、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评估、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实施等。对此院校应充分利用企业优势,依据行业标准,聘请企业领导和专家实实在在参与上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2、课程开发平台。在课程开发平台上的合作项目重点应围绕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是示范专业的主要建设项目,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上述项目的建设必需有企业深度参与。

对此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选择并深入典型合作企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其中包括: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共同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依托企业选择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发企业管理案例、广泛汇集企业真实的制度等有关资料等。实践证明,离开了企业的支撑和帮助,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也很难做出示范。

       3、实训教学平台。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应占实训教学时数的80%以上”。根据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的特点,生产性实训应体现在生产过程、生产场景、生产对象、生产方法等方面。在实训教学平台上,校企可以通过课程内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场景和职业岗位上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逐渐做到校内教学与企业真实的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并逐渐过度到“订单培养”,同时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4、项目研究平台。项目研究对于校企双方是双向的。一方面,在示范院校和示范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教学研究项目,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课程标准、教学管理及其运行机制等。上述教学研究项目只有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请企业专家深度参与,研究成果才能具有真实性、科学性、代表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大量的需要研究的项目,企业可以充分借助院校教师所具有的科研能力优势,结合企业需要,真题真做,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5、专任教师培养平台。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普遍缺少企业经历,从而不具备“双师素质”和“双教能力”,这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瓶颈。在专任教师平台上,院校的青年教师可以有目的、带项目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是教师团队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6、培训与服务平台。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收益往往包括需要院校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支持和服务以及项目咨询等。在培训与服务平台上,校企双方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共同开发员工培训和服务项目,共同制订培训大纲和实施方案,通过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一方面可以全方位地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是院校教师接触企业实际,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极好机会。

        五、实施“五个环节”,建立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

        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是指:根据认知规律,构建以“单项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即“点——线——面”为一体的技能训练系统。

        其中,“点”是指岗位单项能力,即在职业岗位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单项操作技能,其载体是工作任务链的节点,单项能力尚不能完成该工作任务的全部技能操作。“线”是岗位能力,即在特定岗位上,履行职责,根据工作过程,完成全部工作所具备的技能,是单一工作任务链上相关技能的集合。 “面”是指专业综合能力,即适应轮岗、转岗需要的工作技能,是多工作任务链相关技能的集合,也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点、线、面实训教学系统的实现方式为:

        岗位单项能力=课程实训+综合实训

        岗位能力=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专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

        六、建设具有“七个结合”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

        1、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内的实训是指,在该课程中的学时范围内,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应安排的实训环节。其形式为企业参观+校内计算机软件模拟+沙盘模拟演练+相关设备操作;综合实训是指,学生在已经完成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所进行的综合训练,其实现方式应是在真实场景下的生产实训。在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力求符合生产性实训,学时应占总实训学时的60%-70%的基本要求。

        2、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仿真模拟实训是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形式之一。从目前看,仿真模拟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模拟实训和沙盘演练模拟实训。仿真模拟实训利用其理念和方法虚拟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环境、条件、流程、数据和管理,符合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中关于“建立虚拟工厂和虚拟车间”的基本精神。由于仿真模拟的实训过程体现了企业的真实场景和真实的经营过程,尤其是符合经管类专业“实训应设置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基本要求,因此仿真模拟实训应视为生产型实训。但是在高职经管类有的专业中,实训过程只依靠仿真模拟是不够的,应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进行设备操作,接触到真实的合同、凭证和单据。在项目课程教学中应围绕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将仿真模拟和实际操作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训练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

        3、“动手”与“动脑”训练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培养体现了经管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特征。在这里尤其要强调注重学生“动脑” 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有的公司开发的“沙盘模拟演练”以及课程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与研讨,典型案例分析等应当在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中给予充分考虑。

        4、课程教学与技能取证相结合。“双证融通”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在经管类专业中,许多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充分体现了行业标准,因此双证书教育既是学生就业的需要,也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在实践中,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取证在学生的知识和素质培养以及技能训练中,其内容和方式具有一致性。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所具备的实训功能和开出的实训项目也应当与专业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相吻合。

        5、校内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由于条件所限,经管类专业有的实训项目在校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使“两个基地”在实训教学中各自发挥优势,开发不同的实训项目,并且互为补充,以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

        6、校内实训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示范专业在建设中必须发挥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实训基地建成后应做到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一方面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向社会开放也可以进一步搞活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7、政府投资与企业共建相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融入企业资金,做到校企共建将会改变实训基地的性质,使其具有双重属性和不同的服务功能,这对校企双方是双赢的。经管类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应积极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积极吸收企业资金,逐渐使实训基地和企业环境做到“零距离”,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参考文献:

篇8

通过深入企业进行外贸业务工作岗位群的调研,对岗位群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结合外贸工作过程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能力要求、专业技能进行重新整合, 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 实现课程目标对接职业能力、课程内容对接工作任务、课程结构对接业务流程、学习情境对接职业情境、课程考核对接职业要求。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工作过程;项目化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基于外贸业务流程、工学交替紧密结合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这门课程改革进行了实践探索。

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1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效率低

目前,大部分学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依然以知识讲授为主、学生动手练习得比较少,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

1.2 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师在经常随意设置教学目标,未能严格按照课程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些教师存在照本宣科的情况,未能合理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能紧跟市场发展和需要。

1.3 课程不适合专业发展的需要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注重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该课程改革的成功,将为国际贸易专业其它课程的改革提供参照模式, 并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

1.4 课程考核模式简单、老套、不科学、不合理

课程考核模式依然是以终结性考核为主,过程性考核成绩比重比较小, 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 没有构建“以能力测评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开放式考试新体系”,难以满足能力测评和技能测试的需要。

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存在的困难

2.1 难以建立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改革体制

一是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大多在普通教室进行理论授课, 无法形成任务驱动或案例引导、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二是由于受到企业商业秘密的局限,难以形成以真实贸易对象为背景,以解决现实国际贸易中实际问题为教学目的;三是讲授该课程的教师大多是直接来自高校,没有相关企业经历,不能切实发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作用。因此,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难以建立。

2.2 难以真正建立订单培养的教学体制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为落实订单培养,有意选择大中型外贸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伙伴,以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安排学生参加企业实际工作,增加学生在外贸企业接受现场教学的机会,并与外贸企业形成牢固的人才供需关系。但是由于大中型外贸企业的规模限制,无法接纳过多的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学生赴企业参与实习实训还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秩序,给企业带来过多的风险和负担;由于学生和企业可以双向选择,学生实习结束后愿意留在公司或者企业的数量较少或者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2.3 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专业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但并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心理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难以合理处理职业岗位所需知识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难以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 难以拓展双语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工作,英语是其必须掌握的工作语言,否则业务将无法开展,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试行双语教学,但由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功底较弱,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双语教学的环境,同时,双语教学对教学的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该教学模式难以推广和拓展。

3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措施

3.1 调整教学计划,整合课程内容, 深化课程改革。=

确立以就业为主要课程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以满足实际应用为目的进行理论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度来确定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实用、实际、实践”。同时,在课程体系中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在教学内涵上将学校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合理统一,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能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确保课程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针对性地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以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教学总学时为64 课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

3.2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

教学体系由走岗、仿岗、校内综合应用、校外顶岗实习四个技能训练部分组成,纵向形成实践教学体系,横向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3.3 改革教学方法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理论和操作的结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引导,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采用将学生分成层次来进行双语教学,即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小组都包含英语水平较高、一般、较差的学生,需要进行小组讨论及小组作业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英语。

3.4 加强教材建设

选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材应遵循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课程目标和适应高职教育教学需要的基本原则。为了能适应本校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发展的特点,可以自主编写教材及实训指导书、习题集等,按照“一年一审、一年一改” 的原则将教材及辅助资料进行完善与修订,并且可以进行公开出版发行,进行资源共享。

3.5 大力推进产学研、校企合作,加强144

探索研究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质量管理

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将课堂搬到企业,模拟企业现场环境开展校内实践训练,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教学指导工作。同时,依托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为学生进行职业技术资格考核或岗位培训创造条件。

3.6 认真做好“双师”队伍建设

将多门专业课的理论和实践的有机整合,打破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开的模式,要求教师具备所需的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等能力,学校选送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3.7 改革考试方法,建立新型考核体系

采用多样化的考评方式、构建规范化的考评指标,保证教学效果检验的客观公正性,以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考试命题, 全面覆盖可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逐项进行细化;

(2)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网上考试、口试、调研报告、课程小论文、操作考试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所学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把职业能力标准、岗位素质要求引入考核评价体系;

(3)将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证的考取紧密结合,校内考试与校外考核相结合, 学校考试与企业测评结合。

3.8 大力推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探索教学手段创新

(1)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大幅增加授课内容、增加课堂信息量,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

(2)建立网上教学空间,开通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网站。在此网站上,由教师每门课程的课程简介、授课大纲、课程考核办法等, 可以让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有清楚的了解。按照课程每个模块的学习要求, 学生在网站上可以完成课前预习、课中解疑、课后复习。通过课程的专题网站,能进入国际贸易仿真实训软件进行外贸的实操训练或者进入单证员、跟单员等职业技能鉴定训练系统进行专题模拟。丰厚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网络平台, 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也能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

(3)教师进行在线辅导。教师可以和学生在预先约定的时间通过课程网站或者其他方式进行集中的答疑,或者学生把课程学习中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或QQ 发送给教师,由教师及时解答。

【参考文献】

篇9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扩大规模”向“内涵建设”转变的重要阶段。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速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我国3g网络商用的全面铺开,我国的信息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对移动通信人才的需求将迅速增加。在探索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发现,课程质量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隐性因素,也是根本因素。为此,应根据移动通信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并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

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的引入

高职课程改革经历了校企联合开发课程的阶段。在此阶段,高职院校引进国外能力本位的cbe理论和dacum课程开发方法,经过大量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使教师转变了观念,很多专业形成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高职院校运用这种课程开发方法基本明确了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构建了理论实践一体的模块化课程。wWW.133229.COm但由于没有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工作系统化,使提炼的工作任务模块又不自觉地回归到原学科化的体系之中,没能构建出职业化的课程。因此,虽然在课程中注入了与职业岗位贴近的教学内容,针对性比原课程增强,初步保证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符合生产实际要求,缩短了毕业生的上岗适应期,但仍与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目标有一段距离。

德国“双元制”教学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课程,提出了解决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结构的重构思路和方法,解决了dacum课程开发中的不足,使职业教育更贴近生产实际。但是德国和中国的体制不同、国情不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因此,在借鉴国外课程方案开发方法的基础上,要结合我国的高职教育实际,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可实施的课程开发方法。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流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市场调研阶段市场调研是课程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目的在于解决专业准确定位的问题。调研的内容包括行业的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应具备的职业资格等等。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定位、专业化方向、专业服务面向的岗位群、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思路等。该阶段的难点是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群进行分析,对需要基本相同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业(岗位)进行合并,进而形成一种建立在职业分析基础上、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载体,即专业,然后再确定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必须经行业技术专家充分论证,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就业情况;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群);应设置的专业化方向;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结构;现行的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确定培养模式阶段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因此,移动通信专业课程开发必须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离开了企业就没有改革之源。同时,学校必须以自己的教育服务优势,建立互惠的市场机制,激活企业的“校企合作共建”的兴奋点,使校企合作做到双赢。只有这样,校企双方才能共同探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框架,签订协议,实施校企合作方案(明确合作方式、各自责任和操作形式)。由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及职业性,必须将专业教育融入产业及产业链,明确培养对象面向的岗位(群)职责和任务,结合生产实际,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开发阶段课程开发是整个流程的核心部分,是落实就业导向的实质性改革阶段。要解决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载体的选择、课程内容的重构、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情境的创设、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问题。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我校移动通信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以及通信企业的用人需求,对移动通信专业基站维护岗位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过程如图2所示。

开发过程中的“三个转换”是把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转化为相应课程的关键之处。第一个转换是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的转换。按照从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到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进行任务分析,并依据技术复杂程度和知识难易程度,逆向归纳形成由复杂到简单三个层次的典型工作任务。第二个转换是从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的转换。按照从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到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顺向分析对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第三个转换是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划分学习领域的内容,构成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务为基本单位,以行动导向为教学的出发点。

改革前后的课程对比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为导向,经过“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做”的多次循环,开发移动通信专业课程。课程改革前后的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

总之,课程建设与改革任重而道远,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教育教学质量意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锋.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3).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毕业生就业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专业特色、市场需求及国内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影响。基于此,根据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广番职的专业建设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积极进行动态调整,不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集中力量培养和打造出了一批特色专业。

(一)巩固发展先进制造类专业与专业群的建设工作。重点建设与区域支柱产业联系紧密,人才需求量大,影响范围广的珠宝首饰设计鉴定类、玩具设计制造类、艺术设计类专业及专业群,以满足区域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类专业与专业群的建设工作。为了主动适应珠三角区域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广番职在继续建设好酒店和旅游管理、物流等专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与金融、会展、文化创意等相关的新专业,把现代服务业类专业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如成立创业教育中心鼓励创新、支持创业,启动创业产业园项目进行创业实践等。根据麦可思跟踪调查,广番职2011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自主创业达3.9%,高于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0.7个百分点。

(三)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型专业的建设工作。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广番职结合专业优势及本土特色,通过建设国际合作型皮具设计专业,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和阿尔多加利美术学院、荷兰国家SLEM皮具创意教育中心等合作办学,利用多种合作模式协议培养国际化人才,此外还通过设立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广东研习基地的有效平台,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成果促进就业工作。通过与华好集团共建华好学院、与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共建机床学院、与广州海鸥卫浴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海鸥班等校企合作成果,将产业、企业、就业这“三业”进行统筹,通过为企业订单培养、为学生顶岗实习创造机会等模式,将模块化、项目制的就业指导工作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毕业生就业的针对性。

由于学校依托珠三角区域的现代产业体系,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所以毕业生不仅总体就业率均达99%以上,平均总体就业率达99.57%,且专业对口率高,对区域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以“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培养强技能和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广番职始终致力于“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广番职认为强技能,就是强调培养经验,即做一件曾经做过多次的事可以做得很好;高素质,就是强调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的工作结果,即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也可以做得很好。基于此,广番职对专业课程的开设、学时的分配、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实践性课程的安排、顶岗实习的开展等都以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专业工作技能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有利于学生适应就业岗位要求、拓展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目的。仅2013年,学生在国内各种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市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79项。此外,广番职还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暑期“三下乡”及其他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构建特色化的育人体系,培养出了以获得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黄海雄为代表的在校大学生和以“全国劳动模范”黄德智为代表的受到社会广泛赞誉的优秀毕业生。

三、以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为落脚,充分为学生的就业工作创造条件

广番职以创新就业理念为先导,以就业服务为落脚,构建了较有特色的就业服务体系。

(一)入学初就帮助学生科学进行职业规划,通过引进北森职业测评软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

(二)以就业指导的课程化为主,通过职前网络学堂、职业辅导活动月的辅助作用,全方位、全程化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

篇11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是学校质量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从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内涵和内容入手,从五个方面分析高职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的现状及问题,力求探索出促进高职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的推进策略,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高职学校体育工作管理质量和教育质量。

前言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随着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遴选、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一系列质量管理举措的推进,高职院校的质量建设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质量管理思想的理念、技术方法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评价到保障进而发展为文化建设。学校质量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是学校质量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各方面,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及保障活动都为这一文化环境打下鲜明的标记。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发挥学校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校体育工作质量乃至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内涵及外延

(一)质量文化的内涵

质量文化最初主要是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部分而使用的,是企业在长期过程中形成的涉及质量空间的意识、规范、行动准则、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即一种共同遵守的质量价值观[1]。只是最近几年,质量文化概念才被移植到高等教育系统中使用。笔者比较倾向,高校质量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涉及质量空间的一切精神活动及精神物化产品的总称。它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以人(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为主体,以教育过程为主线的一种文化。高校质量文化实际上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亚文化[2]。质量文化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部分,显性部分即质量管理对象、质量管理的手段、质量管理的结果等。隐性部分即隐藏在质量管理手段背后的管理思想,包括质量经营哲学、质量价值观念、质量道德规范等。

(二)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内涵

学校体育质量文化是学校体育所独有的、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共同持有的关于质量的价值观、信念、规范与行为形态等的综合体系,是学校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外延

学校体育质量文化是学校质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正是在传统学校质量文化与现代的教育质量文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以进一步传承与更新的。根据文化学对文化的分类,学校体育质量文化分为四个内容。

1.学校体育质量观念文化

学校体育质量观念文化是以教育质量价值观或教育质量意识形式存在的观念形式的学校体育质量文化形态。因此,学校体育质量观念文化的核心就是学校体育质量价值观,这是学校体育质量活动的动力系统。

2.学校体育质量制度文化

学校质量制度文化包括两个体系,一是机构体系,即政府与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管理、评价和监督机构以及人员组成体系;二是规范体系,包括各种各样的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其中主要的是教育质量责任制及其运行机制[3]。笔者认为,学校体育质量制度文化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与学校体育质量有关的各类工作规范、规则等;二是监控体系,即学校与体育部门的体育工作质量管理、评价和监督机构以及人员组成体系;三是学校体育质量的监督与奖惩制度。这三方面组成的学校体育质量制度文化是学校体育质量活动的保证系统或制约系统。

3.学校体育质量行为文化

学校体育质量行为文化是在学校体育质量观念文化和学校体育质量制度文化共同作用下人所表现的行为特征的总和,因此,所有与学校体育质量有关的行为都是学校体育质量行为文化的内容。

4.学校体育质量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整个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最外层,是学校体育质量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物化,如师资队伍、师生员工的语言行为、心灵的文明化、带有校本特色的学校体育的育人环境、体育教学技术与方法、体育环境质量等。物质文化是直接可以感受到的,最直观地体现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依据。

二、高职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的现状及问题

(一)质量管理理念跟不上高职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需求

高职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高职和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异性。然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管理方面照搬普通高校的套路,把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最终的质量管理理念,而未更多从职业教育方面出发,探索学校体育工作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关键的是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与学生未来职业健康相关的体育项目,以及体育教学的校本体育工作的开发,从而推动学校体育工作适合高职职业发展的需求,一切为了学生的职业发展而努力与创新。

(二)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缺失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潜藏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差主要是由于质量管理观念的落后,以及管理者的权力化,忽视体育教职工内在的主体价值取向、内在的成就动机以及自我实现的价值目标。

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意识薄弱,教师缺乏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意识,体育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选择与改革等都没有服务和服从于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更不用提及发展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体育工作管理和监督机构不健全

高校在学校一级都设立了专门的教学质量管理部门,但是在系(部)一级,特别是体育工作教学的基层组织,如教研室、某一门课程,均没有相应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督组织机构,因而没有形成体育工作质量管理的网络系统。由于学校教学单位多,学科、课程差异大,单靠校级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就容易造成体育工作质量问题难以及时发现,难以及时解决,从而出现问题把握不准,改进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四)学校体育工作制度规范缺乏时效性

工作制度规范都是具有时代性和时效性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高职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只适应当时状态下的体育工作质量管理需要,它面对的是传统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稳定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而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课程改革的进展,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手段及生源质量等方面都已经或将要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用传统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变化了的高职体育工作,其适应程度以及暴露的弊端可想而知。

三、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及推进策略

(一)更新观念,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方针,确立核心质量价值观

陈玉琨教授指出:“高等学校质量文化的内容广泛,学校成员的质量价值观是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它决定了学校决策行为的取舍原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导要素”[4]。无论对于学校领导还是教职工来说,要改变学校的风景、建筑特征等是可能的,出台和实施一项政策和措施也是不难的,然而要改变领导和教职工大脑深层次的观念或假设,从而建立新的价值观念并影响其行为,这应该是最难的。每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是有差异性的,因此,要统一和形成体育教职工质量管理思想,形成核心质量价值观,就要更新全体教职工思想观念,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方针。

第一,质量方针提升要体现校本特色。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方针才具有生命力、竞争力和应变力。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工作要针对高职院校自身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学校的实际,突出与职业相挂钩的特色。

第二,领导推动与践行。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文化首先是学校体育领导、尤其是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理念、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的体现。特别是学校的高层领导,要在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方针的提升过程中,加强学习,转变观念,集思广益,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推动与践行质量方针,发挥学校领导者的示范效应。

第三,全员参与。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学校体育工作活动,促进质量方针的实施,使质量方针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和工作的指南,从而确定学校体育工作核心质量价值观。

(二)全体体育教职工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Crosby)认为:“教育和培训是帮助所有的员工沟通对质量的观念,知道自己在改善质量中所负的责任,而且具备特殊的知识,足以处理即将面临的改变”[5]。因此,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重要的工作是加强教职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三)完善规章制度和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管理、监督及激励体制

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和运行是学校体育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础,用质量管理制度来规范管理学校体育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行为,通过长期有效的质量运行使是学校体育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体育工作质量管理制度和程序并强化运行,用质量责任把职能部门和体育教职工紧密联系为一体,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部环节进行监控,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对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预防和改进各种问题,逐步培养教职工自觉遵守规章管理制度和按程序办事的行为习惯。另外,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制度进行完善和修正,体现制度的人性化和科学化,促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发展、教职工观念更新和积极性提高。

以质量管理体系为核心,建立完善质量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领导和教职工明确责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培养教职工对学校体育工作质量问题的思考方法和工作模式,最终在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特有的工作氛围、环境和程序,即就是质量文化的形成。

(四)体育工作领导的倡导与全员践行

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首先从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做起,其担负学校体育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的确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监督管理质量过程以及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的措施等方面的任务。同时,全体体育教职工是质量管理组织的基础,是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重视全体体育教职工质量意识的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思想和专业水平,促进其充分参与质量管理过程才能为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最大的收益。

(五)建设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和师资队伍

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中,建设与完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学校体育场场地设施、与体育文化、体育人物和体育史相关的宣传栏、文化氛围的布置和精心设计,才能更好地体现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文化,间接影响学校教职工以及学生的体育思想、对体育的认识和促进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同时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语言、行为以及心灵对于学生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从业务能力以及师德修养两方面提高教师个体素质,从而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群体。

参考文献

[1]周朝琦,侯龙文,郝和国.质量经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31.

[2]孔凡莉.构建高校质量文化管理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