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二年级上册语文总结

二年级上册语文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20 09:36: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二年级上册语文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年级上册语文总结

篇1

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本学期,我听课共十几节课,每听一节课,我都会认真地做好记录并积极地思考,在别人的课堂中汲取到了精华,从而弥补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缺失,同时在思考中也让自己的教学观点得以更高的提升。

关于认真备课,本册书中的每一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我都是精心地分析、准备,从而再到课堂上给学生来讲授,在我的意识里,我觉得只要是自己能努力去做好的,就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做,能够在课堂中让孩子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与成就。,二年级仍然还是重点,每节课我都严格要求孩子们做好生词卡片,并在家里做好充分预习,在课堂上检查每个学生都必须要过关,同时在指导认读的过程中,我也会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堂教给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让孩子们牢记每一个生字。在写字教学中,我更是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经过我的细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学生在一天天地进步,很多孩子的铅笔字写得是工整清晰。上好一节课,最重要的还要及时地进行反思,在课后的反思中找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发现自己讲课的不足,从而冥思该如何去改进。在本册书中,我在每一课教学后,都会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每个单元后的综合学习,我也会紧紧抓住其中一两个教学环节认真做好反思。

二、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拥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为了让孩子们更喜欢语文,除了让孩子喜欢我这个语文老师外,更多的是我要想办法如何丰富语文课,丰富语文课堂的学习。另外,我还将语文课堂融进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每当学到了适合角色表演的课文,我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来进行表演,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做了很多精美的头饰,孩子们喜欢表演,乐于表演,在本学期中《酸的和甜的》、《小柳树和小枣树》、《纸船和风筝》等童话故事,我均让孩子们进行了表演,而孩子们的表现也相当出色,真正地投入到了课文的角色中。

三、注重平时的积累。

本学期我继续让孩子们坚持“每日一积累”主要还是做到形式多样的积累,这学期孩子们在积累内容上,兴趣上较上学期均有了明显的提升,好词好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等等,内容多样,在积累的同时,孩子们还能将意思说出来,诸如:成语,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同时,还能进行恰当地造句,再如:名人名言,学生能知其大意,还能结合自己亲身实际谈出深刻的体会来,记得教研教研员来听课,在课前我让孩子进了“课前积累”,孩子的多样积累内容及出色表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将这项课外积累坚持下去。现在我班孩子之所以在写作及回答问题时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基础,这也与平时的积累有着紧密的关系。

四、耐心辅导 用心测评

篇2

锄禾

唐·李绅(一年级上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含数字的古诗

山村

宋·邵雍(一年级上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三、含夸张的古诗

1、夜宿山寺

唐·李白(二年级上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二年级上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秋浦歌

唐·李白(五年级上册)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四、描写长江、黄河的古诗

1、凉州词

唐·王之涣(六年级上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浪淘沙

唐·刘禹锡(六年级上册)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五、惜时

1、汉乐府民歌

《长歌行》(一年级下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六、描写除夕的诗

元日

宋·王安石(三年级上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七、诗中草

敕勒歌

北朝民歌(三年级上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八、诗中山水

1、绝句

唐·杜甫(一年级下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二年级下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九、诗中海

浪淘沙

唐·白居易(五年级上册)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十、诗中风

赠花卿

唐·杜甫(三年级上册)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唐·李峤(二年级上册)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十一、歌颂母爱

游子吟

唐·孟郊(三年级下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十二、以物喻人

石灰吟

明·于谦(三年级下册)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十三、其它写景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三年级下册)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篇3

(一)过分倚重教材,忽视学生实际情况

目前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所用的口语教学内容就是语文教材相应的内容,教师完全按照教材上的主题和要求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其实是错误的,笔者根据调查发现,学生喜爱的话题与教材安排的内容是存在一定偏差的。教材编排的内容固然科学,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但部分话题并不适宜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进行练习。

例如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的主题为我们去“旅游”,要求学生自由组成旅行团,轮流当小导游,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风景名。这部分内容在城市小学中也许会受到欢迎,但是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出去远门旅游的经历非常少,或根本没有过,此时,教师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教学,学生必然会因为缺乏相关经验与积累而无话可说,对他们而言,这样的主题就有些脱离了生活实际。

(二)口语交际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随着教师们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了解增加,一部分教师,正努力改善口语交际教学,安排丰富口语交际活动,给学生自主练习与体验的空间,但是大体上还是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

首先就是传统的知识讲授教学方式依旧影响着口语交际教学,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缺乏口语实践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对口语交际课的理解产生偏差,显然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获取实用的、丰富的交际体验。

其次就是过于依赖讨论活动,当然口语交际离不开学生之间的讨论,但是应该在一个比较清晰的教学目标之下的讨论,而不应该任由学生随意讲话,这些课堂表面看起来别开生面,而实际上却是掩耳盗铃,学生得到的锻炼很少,单一重复的讨论活动容易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而投入闲聊。

二、解决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问题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对于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总结,那么小学老师要想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就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应对,接下来笔者就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注重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实用性

首先,口语教学内容设计应该贴近生活,例如《秋游》,这一话题出现在二年级上册,正值秋季,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后,就会组织秋游的活动,符合儿童爱玩的天性,且有相应的实践活动,学生自然兴致勃勃,反映强烈。这样的话题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对出行游玩的计划能力。所以,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能够训练学生更好地表达自我、养成好的交际习惯,与他人良好地相处和交往。

其次,以教材为基础,进行灵活改编。我们知道语文教材是统一的,而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各个班级的学生,可能都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小学生交际要素,明确所选择的课文内容主要培养了学生哪些能力,再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做出适当删减、灵活改动,尽量使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例如,用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话题《我的想法》让学生讨论,如果班级改选班干部,会不会选自己。这一主题要求学生说说自己会怎样做,由于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发达,所以可能只是简单回答“我会选自己”“我不会选自己”,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此时教师可做适当地变动,在复习了课文《我选我》之后,直接进行改选班级班干部的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演讲和投票选举的过程,此时学生就有了直接经验与体会,能够顺利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心情。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率

在科技高速发展、信息交流高效准确的大数据时代,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已成为必然之趋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g,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必须紧随时代,掌握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教学手段,将它们合理利用,辅助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的效率。

例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风景优美的地方》,需要学生课前搜集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名胜的资料;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聊聊热门话题》,学生必然要通过互联网、电视、报刊搜集热门事件及其影响;而对于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四《珍惜资源》,要完成这一课的教学,教师需要课前搜集破坏环境的录像、保护环境的录像等,学生也需要查找资源有限的数据、新闻等。

篇4

2.依据教学内容,确定预习方向

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识字类、童话类、写景类等,不同的课文类型,更应提出不同预习要求,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低年级学生在刚开始预习时,教师布置的问题要简单些,随着阅读的深入,提出问题的难度可以提高,这样学生就能通过预习逐步掌握各类文章的规律,进而提高自学能力。如预习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4》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类似韵文,有没有联系,让学生找一找学过的相类似的形声字,在预习中寻找新的发现。本课用到的转盘识字和以前的形声字识字相似,这样会使学生感到原来汉字这么有趣,学生也就会比较专心地预习。

而在预习课文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古诗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布置预习任务时更要为学生指明方向。如预习古诗《登鹳雀楼》,我布置学生了解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及写作这首诗的背景,这对理解古诗的内涵很有帮助。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了解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这样为深入理解古诗打下基础。根据课型的不同,教师在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提供适时的帮助,学生预习时明确了方向,能做到有的放矢。

3.丰富检查方法,强化预习作业

我一般采用课前检查、课中检查与其他检查辅助进行的方式。课前要坚持及时检查学生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对预习细致到位的学生应大力表扬,对于预习不认真的学生一方面加强教育,另一方面则应着重对这些学生予以帮助。但此时的检查结果只能是学生预习效果的部分体现,到底他们预习得如何,就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真实的情况。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自身的力量,同桌之间、小组内、小组间互查预习作业,并且开展评比或展示活动,这样不但激励了学生预习的主动性,更可以让预习真正落实到位。

4.分层布置作业,提高预习质量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差异,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不但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预习作业,更能主动思考,提出问题。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样的作业完成起来就很费力,所以教师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预习目标。例如,在预习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青松》一课时,我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作业:

必做题:

(1)读准生字的音,书空生字的笔顺 。

(2)选字填空。

压 庄 待 特

( )住 ( )稼 等( )( )别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挑战题:

(4)背诵《红梅》和《秋菊》。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89-01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具有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使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才能让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趣味横生,并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呢?笔者认为,需要从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天性与幼儿园的习惯着手,构建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课堂教学,逐渐引导与培养小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的习惯。

1、竞赛激“趣”

尽管小学生好奇心强,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但是,从幼儿园上来,他们还不明白什么是学习,并没有什么学习的概念,不知道到底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只有通过构建趣味课堂,才能让小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去慢慢地学习,进而在习惯的养成中去学习,怎么样学习语文以及其他学科。由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对教材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在抓好小学生字词句教学的同时,更要设计竞赛环节,调动小学生积极好动与爱表现的天性,使得他们在教师控制的节奏下,通过比赛的方式去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语文课文基础知识的竞赛。如让学生们竞赛一下,看谁先会读或者会写,甚至会背诵课文。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柳树醒了》时,笔者就采用该方式,在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生字词的基础上,进而分组开展写字比赛,很多的生字词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二是语文常识的竞赛。如学习一年级下册《看电视》一课,能了解到京剧、电视剧与足球等一般性的知识,如二年级上册《北京》一课,小学生可以了解关于首都的知识等。教师可以进一步立足课文,适当加强相关知识的拓展与教育,使小学生在广泛参与的竞赛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水到渠成,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作用。

2、表演养“趣”

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课堂的教学实践,已经开展了多年,很多的教师也做了研究。其中通过表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是明显的,这也正是许多语文教师喜爱此法的原因之一。首先,培养良好的表演式学习习惯。幼儿园时期的蹦蹦跳跳唱唱等习惯,还在相对应的年龄段内惯性地持续着。抓住这一年龄段的特点,教师就要适当地利用与引导,让学生在切身的体会中来实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如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课《我选我》时,就采取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角色表演中,获得相关的知识,如掌握了相关的生字词,会读一些相关的句子等。采用这样的形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保持持续性。尽管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表现欲有可能会减弱,但是,会把学习的兴趣用其他的形式比如表演继续保持下来。其次,通过表演培养广泛的兴趣。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中所涉及的知识是方方面面的,尽管是非常基础浅显的,但是,很多的课文还是能够提供广阔的表演空间,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中,埋下了兴趣特长的种子。再次,表演培养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直接成效之一,就是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在朗诵或角色的表演中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让他们学会用心感悟文学的美好,人生的深奥与激情,进而去进一步学习。特别是那些精词妙句的学习,真正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了语言文字的哺育与滋养。第四,通过表演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白为学习能力。因为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其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日常的应用。在语文的教学中不乏教育学生如何自我规划与设计生活、工作与学习的课文,如一年级下册课文《司马光》、二年级下册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等,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生活中危机。教师一般都会抓住这样的契机,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

如有的同学扮演迷路者,有的扮演指路人,有的则扮演坏人,如此进而教育学生如何去规划自己的生活与学习等,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为学习能力。教师通过调动小学趣味表演的方式去教学,一开始就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思考、敢于探索质疑的习惯,在这种宽松与轻松的心理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也喜欢了学习。

3、激励固“趣”

对于知识的学习需要及时巩固,同样对于某种良好的习惯等,也是需要巩固的。无论是采用竞赛式还是表演式的教学方式,教师都要采用能够调动激发学生学习与参与的积极性的手段,因而,课堂激励要跟上。一方面可以及时地点评与总结,另外可以继续创设与推进下一个。如采用小组竞赛,可以用获得“五角星”的数量来评价小组参与的结果,也可以偶尔用实物,如在特定的节日前后,如在“六一”前,可以给学生糖果等,在清明节时可以奖励学生鸡蛋的形式等,这样能用一种正面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明白,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有做人道理的启发。由此,则巩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篇6

当孩子们处于宽松的环境中,心情愉快,就能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表达。苗族的孩子们在家向来都是说苗族话,很少跟讲海南话和普通话的孩子交往。他们普遍存在着胆子小,不敢说,不爱说,少数孩子虽然在课堂上积极举手想说,但又说不清。孩子们有胆怯感,怎样消除这种胆怯心理呢?我力求使自己态度和蔼大方,语言亲切自然,拉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用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内容启发他们说话,让他们有什么说什么,不受拘束。如教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1《自我介绍》这个口语交际训练时,开始上课我就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小朋友好,你想让老师和其他同学了解你吗?下面就请你说说你自己吧。”这样轻松的谈话使孩子们的紧张感顿时消除了大半。开始阶段即使是说得不好,说错了,老师也决不责备,也不忙着纠正诸多的错误,而是只要说了就给予鼓励。对学生的微小进步,我都及时采取为他们送“小红花”、“鼓掌”、“握手”等形式加以鼓励,这样就能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

二、营造良好氛围,激发说话兴趣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根据小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影响的特点,我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借助兴趣的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1.表演激趣法。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情感是唤起少年儿童特有的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扮演角色。例如: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4的《买文具》这个口语交际训练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文具在“文具柜”中,再现文具店的摆设,然后要求各小组分工(顾客和售货员),要求“顾客”每人要买一件文具,“售货员”要热情待客。教师一说完,学生们便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各自的角色中去。这样学生角色意识得到发展,参与兴趣很浓,交际更为活跃。通过交际、表演,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2.比赛激趣法。开展比一比的活动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练习2的《讲童话故事》口语交际训练时,我采用打擂台的形式。首先让学生作好充分准备,然后以讲台为擂台,以小组为单位,先推选代表上台讲述,谁讲述得好,谁就是第一任擂主。其他同学可以向擂主挑战,只要你讲述得精彩,便可以把擂主打下台产生新擂主。整个课堂生动有趣,学生情绪激昂,个个不甘示弱,从而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成了真正交际的主人。

3.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喜欢参加活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我按教学教材关于活动的内容,坚持每一次活动都精心设计、组织。如教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5《教你玩游戏》上语文交际训练时,我让学生边玩边说,在活动前布置要求,在活动中加以指导,活动后认真总结,使学生在活动中做有心人。学生亲自参加了这些活动后便有话可说,自然对说话有了极大的兴趣。

三、精心训练,让学生会说

有了说的兴趣,但怎样才能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呢?我认为必须对学生进行精心的训练。

篇7

在我们的教学中,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情境必须有情、入境,也就是应该能激发学生乐于参与、关注和活动的“情”,能有效唤起学生认知冲突、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浸润于探索、思维和发现之“境”,情境便是知识的一种理想的“激活状态”。情境的呈现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学过程有不同的情境创设的需要。主要有故事、游戏、媒体情境。

一是故事情境。这是品生(品社)课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故事,将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讲故事时,可以是教材里的故事,还可以讲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这样可以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实际,具有较强的信服力,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故事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还可以通过正反对照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明白道理。如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通过讲《蜜蜂引路》(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学生们熟悉的故事,让他们知道动物的本领真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所以动物们真是我们的朋友。

二是游戏情境。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中,其形成的教学情境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充满着教育的力量。创设游戏情境要注意:①情境具有教育意义,让学生从中所得,而不流于为了游戏而游戏;② 交给学生一些游戏原则;③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地组织游戏活动。如在学习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一课时,我创设了“有交通标志和无交通标志的十字路口怎样过马路”的游戏,学生通过扮演体验车辆、行人在上述两种情境下的过马路的方式,明白了有标志时要按照标志指示的走,没有标志时要左顾右看等没有车辆时再过马路。

三是媒体情境。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思想,也不再被禁锢在小小的书本教学里。所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 如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鲜艳的红领巾》时,通过播放学生们一年级入队时的录像,将生活中的情景在课堂上再现,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与自豪感。

二、体验感悟

此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情境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象活动体验型教学就是这样: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比如学习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红领巾胸前飘》一课,引导学生通过结合课本中42、43页的图让他们分别进行角色体验,感悟少先队员应该具有诚实守信、团结友爱、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这样真正把学生引进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使课堂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而是对生活的有效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得到了情感的认识,教学效果好。

运用角色扮演时,应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角色的确认。扮演活动都有哪些角色,由谁来扮演,这些问题都是首先要解决的;二是对角色进行恰当的解说。学生有发挥的空间;三是场景的设定。教师设计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应该真实可信,至少学生会觉得这有可能发生;四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熟悉角色;五是进行反馈。扮演角色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顾扮演过程,特别是抒发自己的扮演感受,也可以是自己的困惑,与其他同学展开讨论。

三、自由表达

体验的过程是积聚内在能量的过程,表达就是释放这种能量,张扬个性,在奔放的教学氛围中实现其生成――内化价值的过程。“表达”,它不局限于语言的表达,还包括情感、意志、能力等非语言因素的表达。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敢于并乐于真实地表达自己?

1、教师首先应当使自己也成为一名表达者。在鼓励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时,教师首先应把自己纳入到表达者的行列中,跟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让学生感受到表达的安全和自由。

如在学习《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让学生通过画、剪、捏、拍照、唱歌等方式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后,老师也表达出对动物的喜爱,并且收集了动物和人类和睦相处的图片,随即课件播放人和动物之间温馨、亲密的图片,这样让学生感到老师既是一个旁听者,又是一个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来。然后表达出正是有了动物的存在,才能维护大自然的和谐,促进生态平衡。

2、教师还要善于倾听。耐心,不随意打断发言者的谈话;认真思考、通过点头、微笑、提问等方式做出积极反应;全神贯注,做必要的记录。

3、教师应当充当一名赏识者。

如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心中的110》一课时,通过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说出除了书上呈现三种情境外的危险时拨打心中的110,还有哪些情境需拨打110?学生们各抒己见后,教师对每个情境都给予肯定并做出评价,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发散的同时,也增强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篇8

首先明确国学课程的概念。国学课程是指荟萃国学精华,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分学段实施国学教育的课程。国学课程并不是国家课程,而是以基本的国学内容为开发的对象,服务于本校的学生国学知识、能力和兴趣发展的校本课程。将国学纳入教育体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作为现行教学与课程的底色。这也就是说,国学教育的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站在系统整体的高度上,坚持国学教育的整体性、全面性、实效性原则,构建内外结合的大课程体系,不是取代或占用常规教学,而是二者并行,协调发展,总体规划。

接着学习袁行霈主编的《国学研究》第三卷、[美]拉尔夫・泰勒著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陶继新的文章《国学――校本课程的一枝奇葩》等,与港台国学教育的比较,梳理当下国学教育的发展动态。带领教师到山东儒源教育集团观摩国学研训活动,赴陈琴工作室学习经典诵读,就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精心制定《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二、国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以骨干教师为主体,分年段进行讨论研究,由组长制定计划、讲清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分头行动,最后通过集体汇报资料汇总等形式建立资源共享库。课题组成员严格筛选,悉心研究,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修改、扩充。借助出版社的力量,形成了有着深深学校烙印的国学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丛书共12册,编排富有特色:按学年段循序渐进,分层设计;每册对应一个学期,每学期设计16周;每周重点选取4-6首(篇)诗文,丛书不仅涵括了“纲要”推荐的诵读篇目,还辑录了一些比较适合诵读的蒙学及经史子集国学经典,从蒙学经典到诗词歌赋,从四书五经到诸子百家,每一首(篇)诗文都辅以拼音、注释、图文并茂,以助学生们正确理解作品意韵,获得情感熏陶和审美体验。

选编教材时,针对小W各年级生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差异,力图在内容的选择上呈现出一定的梯度,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具体安排如下表:

一年级上册:古诗共32首,《三字经》《弟子规》《晨读对韵》节选;

一年级下册:古诗共32首,《弟子规》《千字文》《朱子家训》《增广贤文》节选;

二年级上册:古诗24首,《诗经》8篇,《声律启蒙上》《大学》节选;

二年级下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声律启蒙下》《大学》节选;

三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孝经》《论语》节选;

三年级下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道德经》《论语》节选;

四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中庸》《论语》节选;

四年级下册:古诗22首,《诗经》10篇,《周易》《礼记》节选;

五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词16首,《左传》《孙子兵法》《列子》《韩非子》节选;

五年级下册:古诗16首,词16首,《孟子》《庄子》节选;

六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词8首,古文27篇,《管子》《墨子》《韩非子》节选;

六年级下册:古诗7首,词2首,古文48篇。

三、探索教学方法,打造趣味课堂

经过这两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国学课堂已基本形成自己的模式,呈现出这几个大环节:

(1)课前温故大练兵

把孩子们背诵过的内容设计为课前温故大练兵进行复习,有:能者齐背、男女对赛、拍手快板、小组接力、我爱吟诵等形式。记诵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不断复习巩固才能达到记诵目的。

(2)新课进行时

新授课将学习新知与复习旧知有机结合,总结出五步学习法进行国学学习:

①字正腔圆读准音

②重点词语来赏析

在这一步中将国学与识字有机结合,渗透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概念,浓浓国学味让孩子从小喜欢上中国汉字,知道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

③文白对读知其意

在这一步中增设国学小故事环节,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④多种形式读熟练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采用陈琴课堂的歌诀体和吟诵等方法,多读诵读后背诵就不是问题,除各种形式对读、对背,又开展了争先恐后、此起彼伏、大珠小珠落玉盘等游戏环节。让孩子在游戏中读出快乐,读出趣味。

⑤弦歌不绝吟出味

四、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

除国学课外,为了确保诵读效果, 我校坚持做到六个一――课前一吟、课间一听、闲暇一看、午间一写、放学一诵、期末一赛。

课前一吟:各班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去吟诵,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课间一听:每天早晨、中午上学时,每天下午放学时,走进校园,你便可以听到雏鹰广播站伴随着悠扬舒缓的古典音乐的《三字经》、《朱子家训》、《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朗读,营造了浓浓的经典文化气氛。

闲暇一看:通过举办诗文长廊,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国学经典。

午间一写:利用每天中午20分钟的写字时间书写诗文经典。让经典诵读与规范书写同行。

篇9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32-02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是文的基础,口头语言的发展会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有重写,轻说的偏向。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因为读书之事,而简忽于听说,不训练,则读写之成效加倍减损。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陈先云在“2013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上的总结发言中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具备听、说、读、写、思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能力。所以,加强说话的训练是落实语文学科性质、任务,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及促进儿童智能发展的需要。课文是学生学习的范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教材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具有凭借、教育、发展、范例的功能。那小学语文低年段的课堂如何扎根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进行说话训练呢?

一、模仿说话 以典范促说

模仿说话是由课文提供独特的词形式,经典的句式做范例。小学低年段的学生词汇量少,经历不多,开展说话训练常出现“无话可说”的局面,同时也是语言学习运用的初始阶段。因此模仿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小学教材中独特、典型的语言是学生仿写的最佳资源。我们需要在教材中挖掘可供范例语言材料,开展说话训练。

(一)抓住独特的词形 落实说话

低年段教材中有很多结构独特的词,如果我们能利用好教材的这一词语范例,更好地落实说话训练。如一年级上册《4.哪座房子最漂亮》出现的“青青的、白白的、宽宽的、大大的”是低年级第一次出现AAB形式的词语。一年级下册《15.夏夜多美》课后“读读说说”再次出现“青青的假山,青青的 ”,这是对AAB形式的词语的难度的增加,课堂中利用好这教材例子,让学生将这些词与生活紧密相连,说说在生活中看到了“青青的xxx、白白的xxx”等,还可顺势而为, 再指导学生说出其它也是“AAB”式的词。又如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出现“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等词,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它们都是“AABB”形式的词语,再让学生联系生活补充说一说“大大小小的 ;多多少少的 ”,最后让学生举例说一说“AABB”的词,相信坚持找准教材独特词形的范例做好说话训练,可把具有独特词形说好,用好。

(二)抓经典句式 落实说话

只要我们用心发现,低年级的教材出现的经典句式真不少!如一年级上《7.小小的船》课后“读读说说”要求仿写比喻句“ 像 ”;《语文园地一》“读读说说”中“沙沙 ”;《语文园地二》“读读说说”中“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等经典句式。在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在多次读的过程中发现经典句式的特点,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践运用范例的句式去仿说,当学生的思路被打开后,闪闪的星星像宝石、老师批改作业、学校门口有一家水果店等句子就会被学生仿说出来。再如一年级下册《王二小》课后“我会读”中的把字句与被字句。而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也有把字句改为被字句的练习,我们可以仿句的形式进行练习的迁移,作为《语文园地七》互换练习的铺垫,形成一个既于教材又循序渐进的说话练习。

二、观察说话 以插图促说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低年段的学生应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小学生对课文插图画面的兴趣程度往往比文字更强烈。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教材插图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对课本插图的充分研读和使用,将会给学生提供很好的说话训练的契机。如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这是本册第一次出现不带拼音的课文,故事较长,生字也较多,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富有情节性的六幅精美的插图为我们课堂提供训练说话的契机,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图中蝌蚪变化的过程;说一说故事发展的过程。插图也具有解文的功能,看图说话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既能落实了说话的训练,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让他们从色彩鲜艳的图画中去感悟文字背后的魅力,真是一举两得!

三、交际说话 以主题促说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但目前小学低年段学生口语交际存在突出的问题:语言缺乏,学生怕说、不想说、不愿说;有时心里有话,但嘴里却表达不出来。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与以往教材相比,现在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低年段教材从一年级上册识字(一)起,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口语交际”,而且为教师设计口语交际课提供了多样的形式。如一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有趣的游戏”的看图说话形式;《语文园地二》“我们的画”、《语文园地四》“我会评”的评一评形式;《语文园地八》“小兔运南瓜”和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有趣的动物、植物”的讨论形式;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续讲故事”的讲故事形式等,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安排的口语交际内容,使之在口语专项训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特定说话情境中,以明确的说话主题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怎样说”、“说什么”、“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学生在反复的操练中学会说话的技巧,明白说话的条理,增强说话的信心,发展说话的智慧。

四、想象说话 以补白促说

“留白”是艺术家的创作的一种手法,即在艺术作品留一些空白让人们用各不相同的想象去填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材中也常出现“留白”的现象,如果教师抓住“留白”处,抓住这些说话训练的契机,让学生展开想象,填补空白之处,是提高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巧借省略号省去内容的补白

如在教材一年级下册《10.松鼠和松果》第三自然段中:“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此时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句子最后的标点符号,并提问:你猜这省略号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去思索,去想象,去补充,不仅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还有利于文章的理解。此时教师相机而导:那还会有谁呢?这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触动了学生说话的欲望,一双双小手高举抢着说:还有小小小小松鼠。教师不满足继续追问:还有呢?学生更得意地说:还有小小小小小松鼠。这训练达到想说、爱说、能说的训练效果。又如一年级下册《地球爷爷的手》第10自然段“地球爷爷说话了:不,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这也是一处省略句补白说话训练资源,让学生合理恰当地补白,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从中受到了说话的训练。

(二)妙用课文省去的情节补白

如教材一年级下册《26.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中“是我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以小白兔极有内涵的说话结束课文,为了使课文主旨更深入孩子们内心,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假如你是小作家,你来续写这个故事,你想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后,它会怎样说怎样做?学生结合课文,在现有的认识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进行言语表达,重新创造想象,既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又让学生进一步受到了美好的品德教育,陶冶了学生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陈先云也说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训练。”总之,说话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把说话训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渗透到每一个环节的细节中,只要我们扎根教材,挖掘教材训练点,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不同方式,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一定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201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2年1月

篇10

【分类号】:G72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是全面均衡发展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这不仅对学生的良好发展有帮助,而且对于现代化教学效果的提高也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情况并不乐观,体主要体现在:

(一)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虽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满堂读”等一系列机械、肤浅的教学方式,但是,他们深具权威性的教育领导者的身份地位不没有改变。学生依旧是在教师的循循引导下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是简单的按照教师的暗示进行回答。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时,教师:同学们想一想,乌鸦刚找到水时能喝到吗?学生:肯定喝不到啊。教师:为什么呢?学生:水太少,它够不着。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根本不用费脑子思考,而且还可能会有种“这么简单也是问题”的想法。长此以来,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其思维能力也就无法得到培养。

(二)学生的独立思维得不到锻炼。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锻炼,但教师却常常替学生“包办”了,导致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这样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例如:在讲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手捧花盆的孩子”时,教师说:国王最后选择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就是因为这个孩子非常诚实,对不对啊?学生:对。在懵懂的小学生的心中,教师就是权威的象征,是正确答案的代表。因此,教师的这种提问方式,很容易误导学生这样想:既然老师说选这个孩子当继承人是因为他非常诚实,那就是对的。这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很大的害处,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得不到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几乎是整个学习生涯中最大的时期。但在目前的大多数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并不是特别的重视,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知识教给学生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对于学生自身的一些发展根本没有作出指导性的培养,例如:教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仅仅是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然后分段落并找出一些课后习题的答案等等,并没有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比如说其他一些民族都有哪些重要的、特别的节日,这些节日有什么意义等等,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还能够锻炼学生仔细认真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

针对目前的教育形式来说,小学阶段的学习不仅仅是为学生讲授教材上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做好铺垫,其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生在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注意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保持良好的个性习惯。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丑小鸭”时,教师可以这样问:我们来想一想,丑小鸭被同伴嘲笑时,心里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学生1:伤心、难过。

学生2:自卑。

学生3:愤怒。

这样的提问,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学生在回答的时候一定会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假设自己处于丑小鸭的位置,自己心里会怎么想。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及时的给与正确的引导与强化,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得以加强,此外,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学生的思维空间被打开,思维能力也就逐渐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教师在教授语文学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该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通常与人们的情感联系比较紧密,因此,教师不能一味的采用“包办式”的提问方式,这样不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开发。例如:讲人教版一年级“手捧花盆的孩子”时,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国王选空花盆的孩子为继承人是因为诚实。而是要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不选择那些带来鲜艳花朵的孩子?如果换做自己去种花,自己会怎么做呢?等等一些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的问题。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能够得到很好地锻炼,为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与习惯。小学生还处在态度、习惯逐渐形成的阶段,因此,教师要培养其思维能力就必须先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思考。例如:学习人教版“寓言两则”时,让学生先自己阅读寓言故事,然后找出寓言中要总结的道理,再从生活中举出一些与其相关的故事或生活实例等等,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结语:通过本文以上的全面论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开发是影响小学生健康、良好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时期,努力地采用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而且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从本质上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罗俊.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03)

[1]王建民.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1(09)

篇11

第一学段的学生语言知识储备少、生活经验缺乏、语言理解能力有限,因此给阅读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提升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效率,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语言关,奠定阅读教学的坚实基础,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一、克服语言表达障碍,促使学生敢读

第一学段的学生识字比较少,有些学生对字的读音不准确,朗读节奏把握不好,导致他们担心读错了,同学会笑话,老师会批评,所以不敢开口。这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语言表达的障碍,让学生敢读。

如,在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蜗牛的奖杯》一课时,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上课伊始,教师说:“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谁完成了?(学生陆续举起手)很好。表扬这些认真预习的同学。在预习时,大家遇到问题吗?哪里不懂的,可以向老师提问。”有的学生说:“老师,请问‘唯恐’什么意思?”有些学生知道这个生词的意思,老师先让学生尝试着解释:“唯恐就是‘担心,害怕’的意思。”教师对学生的解释又进行补充:“‘唯恐’是‘唯一担心’的意思,就是‘只担心这个事,别的什么都不担心’。”通过同伴、教师的解释,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已经没有了字、词障碍。教师接着说:“谁来给大家带个头,读一下这篇有趣的故事呢?遇到问题老师会帮助的。”在教师的鼓励下,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

由此看出,敢于开口朗读、表达,是开展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教师通过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突破语言理解难关,训练学生会读

语言理解能力是以语言的积累为基础的。第一学段的学生语言、生活的积累较少,理解能力较弱,这制约了他们对文本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式,以学生可以听懂的语言,为学生理解文本架起桥梁。

如,在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谁的本领大》一课时,由于故事的内容比较简单,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然后小组讨论:“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通过引导、小组讨论,学生们说:“课文讲的是太阳和风比本领的故事。”教师说:“非常棒!同学们总结得很好!那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很多学生说:“太阳和风的本领都很大。”“没错!我们一起来看:太阳和风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反复读这几个句子,想象太阳和风说这些话时的语气、神态,体会太阳和风在想什么。”学生们通过反复朗读思考,意识到它们的本领都很大。这样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这些关键句子可以帮我们理解内容,在阅读课文时要多留心体会。”最后,教师再次指导阅读,归纳总结阅读的方法。

可见,教师要根据第一学段学生的语言基础、认知能力现状,转换语言形式,让学生可以听懂,能够理解,准确地把握文本的主题,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增添语言记忆乐趣,诱导学生爱读

背诵是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段。第一学段的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普遍表现出很好的记忆力。背诵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记忆,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创新背诵的途径、记忆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背诵记忆的乐趣,从而喜欢上阅读。

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英英学古诗》一课,内容非常简单,学生基本上可以理解。对课文中出现的《静夜思》这首古诗,学生都能熟练地背诵。教学时,教师要借助课文,让学生加深对古诗内容、思想和情感的理解。教师可先让学生一起背诵《静夜思》;再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诗仙李白,表演背诵古诗。学生借着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表演背诵非常精彩。表演背诵让孩子们领略了背诵古诗的乐趣,使他们喜欢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