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导演职称论文

导演职称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22 14:34:2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导演职称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导演职称论文

篇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四)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这一条规定似乎是拦在法院面前的一道屏障,阻断了对行政指导行为的司法审查和赔偿请求。然而,无论在实务界还是法学界,对这一条解释的争执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不少人认为虽然“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内,但是“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是不能排除在受案范围内的。也有人认为既然是行政指导,那么就当然存在不具有强制力的特征,司法解释中的“不具有强制力”是一个描述性修饰词,而非限定性修饰词。行政法中发展出“行政指导”的概念就是为了与那些具有强制力的行政行为加以区分,只有突出这一点,才能降低行政机关的法律风险,让它有更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同时这也赋予了相对人自治性,使得行政法律关系的双方能够相互合作,共同应对快速发展的风险社会。行政指导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现代行政正在不少领域内由消极行政向积极行政转变。然而,任何一种“善治”的美好设想如果不辅以对“恶”的防范,我们就难以获得一份不偏离正轨的保险。行政指导也是如此。在这个问题上,理性的德国人倒是相当清醒,他们将与行政法律行为相对应的行政事实行为中分解出强制性事实行为和非强制性事实行为。行政指导在他们的语境中被称作“非正式行政行为”,归入事实行为门下,但无论这种非正式行政行为是否具有强制性,都与行政法律行为一道统称为权力行为,与民事行为相对,在司法审查时受到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控制。德国人所坚信的理念是,有权力的地方就要防止腐败。谈到这里,似乎我们尚未切入本文的正题——行政指导的赔偿问题,但其实行政指导是否可以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却是在我们研究赔偿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直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行政行为侵权请求国家赔偿的前提仍然是确认违法(行政法上违法),行政指导行为是法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在我国仍存在争执,如果行政指导是法律行为,那么是否意味仍然必须首先满足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要求吗?如果行政指导不是法律行为而是事实行为,虽然可以直接提起赔偿之诉,但是因为它没有强制力,是否意味着无法建立起行为和结果的因果关系呢?下面,本文将由此出发,逐步分析对行政指导提起赔偿之诉所面临的问题。

一、对行政指导提起赔偿之诉是否以提起行政诉讼确认违法为前提

如上所述,按照现行《国家赔偿法》,对行政法律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提起国家赔偿是采取不同路径的,前者必须首先确认违法,而后者则不然。于是,问题指向了识别行政指导是行政行为还是行政事实行为。这种做法无疑会将问题复杂化,因为准确地区分两者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区分有充分的必要吗?或者,在提起赔偿之诉前,对任何一种行政行为的确认违法有必要吗?

我们比较了西方国家的赔偿制度,可以看出,例如日德美三国,尽管在制度上有很多差异,但在赔偿方面都有一个特点,即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与国家赔偿分开处理,这显然区别于我们国家将行为的违法性确认作为申请国家赔偿的必要前提。西方国家的制度设计实际上是区分了两者的价值取向,因为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是为了保证行为的公益取向,而国家赔偿则强调对公民个体利益的保护,前者立足于公,后者立足于私。这样做法的带来的结果是当某个行政行为在公法上没有或不能被确认违法时,受害的公民仍可能因为其违反私法获得救济。在这方面,有一个例子可以提供充分印证,在日本鸟取县确认指教赔偿一案中,开发商在得到环保部门某负责人的确认指教后,违法侵占国家森林公园的土地,最后受到该县知事不予许可和恢复原状的命令。该县先违法指导后合法处分,虽然可以视为一个行为过程,但要根据当事人请求分步审查,对于违法指导进行公法上的复审确认违法已无意义,因为行为已经转化,但从其对当事人利益造成损失来看,在私法上确认违法还是有意义的,最后,法院认为:一方面,出于公益考虑,不能同意开发公司侵占国家森林公园;另一方面,出于当事人利益保护的考虑,又要让作出违法助成性指导的政府承担开发公司的信赖利益损失。可以说是公私并行不悖。与日本相比,德国是做得相当彻底而有前瞻性的,他们直接把国家赔偿放在民法典里,与行政法规范作了分离。

将国家赔偿法定性为私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可以直接回避是否要确认行政行为在公法上违法的问题,对于像行政指导这样的在公法上尚未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可以在它的实质强制性与损害后果之间建立起侵权法上所要求的因果关系。而且,行政行为的程序和形式要件对其生效是必备的,民事行为则不然,行为通常作出或成立就生效。因为行政指导是灵活的行政活动,要想将它纳入行政法律行为那样的模式化研究往往是徒劳的,在没有对应的行政行为法规制的情况下,以我们简易而又实用的私法来避免它对公民产生不当损害有什么不合适呢?这样还可以极大的减少立法和司法的成本。

二、不同类型行政指导赔偿之诉的构成要件

当我们解决了对行政指导提起赔偿之诉的前置性问题后,接下来就应当探究它的赔偿要件,行政指导有好几种类型,按照日本的分类,主要包括规制性行政指导、助成性行政指导和调整性行政指导。(1)规制性行政指导,是指以规制作为行政相对人的私人企业等的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行政指导。有为维持居住环境而进行的行政指导、围绕提高收费问题而进行的行政指导等。规制性行政指导,有时在不存在规制法律的情况下进行,但大多数是作为行使法律的正式规制权限的前阶段来使用的。(2)助成性行政指导,是指对私人提供情报,以助成私人某种活动的行政指导。例如,对欲将农作物从稻谷转换为蔬菜的农户,进行技术性或者农业经营性建议的指导。这首先应该和作为单纯服务的情报提供区别开来。在前者的情况下,该情报的提供是实现政策目的的手段,而后者则是以直接为私人的活动提供便利为目的进行的服务活动。(3)调整性行政指导,是指作为解决私人间纠纷的手段而使用的行政指导。如对建筑业主和附近居民的建筑纠纷进行调整就是其例之一。

目前,对行政指导赔偿之诉的构成要件,国内外学者尚未从以上几种类型进行分析,笔者以为:在构建救济制度中,依照我们上文对于行政指导行为赔偿的定性,既然是一种民事赔偿责任,那么就应当从四方面考虑:过错、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前三个要件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而第四个要件因果关系则根据指导行为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分。这里的过错是一种职务上的过错,具体判定要根据法律上对公务人员注意义务的规定,其标准应采取“同等条件下一般公务员”的标准。违法行为中“违法”的认定如前文所述,不应局限于违反行政法,而应当是违反保护相对人人身、财产等各项宪法权利的法律。至于损害结果,则既包括现实利益,也包括期待利益。上述三要件是所有行政行为引发的国家赔偿都必须考虑的,不是行政指导特别予以关注的,而第四个要件——因果关系,是赔偿责任认定的关键点所在。对于规制型指导,首先应当考虑的是权力背景(如不接受指导就强制),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因果关系的成立,可以设想,如果相对人仍有充分的两可选择的自由的化,我们很难说损失的造成不是相对人的原因而是行政机关的原因。至于助成型指导,虽然它仍有权力背景,(因为获得广泛的信息要依凭公权力),但是,它的强制力弱,不同于规制型指导,在规制型指导中,相对人如本可选择一个更好的方案,但行政机关不当的事实强制使得他违心地选择了一个次优方案,造成损失,虽然行政机关指导的内容可能是合法的,但相对人仍可追究损失,这犹如民法上的“胁迫”,构成了手段上的违法。但在助成性指导中,相对人的意思是自由的,行政机关给他的选择可能并不是最优的,但他接受指导就代表对行政机关的信任,只要指导的内容不违法,行政机关也尽了客观注意义务,哪怕造成损失,也不能追究行政机关的责任。但是如果助成性指导的内容本身就违法,而相对人善意并接受指导,由此造成损失显然可以向行政机关追究赔偿之责。总之,对规制性指导强调不接受指导就强制的权力背景,而助成性指导强调指导内容的违法性。调整性行政指导则比较复杂,因为行政机关并不当然与双方直接发生关系,行政机关往往居于相对中立的地位,在介入较浅,给双方相对人较多选择的时候,接近助成性指导的救济思路;而介入较深,有事实上的强制力,则可借鉴规制性指导的救济方法。

上述分析主要针对积极作为侵权的情况,如果不作为会不会产生责任?日本有一个例子:行政机关没依法给相对人提供有关涯塌方的指导,也没有预防措施的命令,使得相对人未采取措施遭受损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法律已有明文规定政府行政指导的义务而政府未履行,在追究责任方面和行政法律行为没有差别,可见,行政指导对相对人可能是“软”的,但对负有作为义务的政府并不“软”。

还有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是指导是“软硬兼施”的行为,不仅包含有事实强制力的指导,还有对某些个体好处的“诱导”,如果诱导不公平实施,会不会对未被公平对待的一方的竞争利益构成损害?这在日本是可以行政指导不合法而撤销的,但是否可以追究赔偿责任?在WTO规则中,进口国可以针对出口国政府对出口企业的直接补贴发起反补贴调查,并可以通过调高关税来弥补国内损失,这是否可以借鉴到国内?而且,我们发现这种所谓的“诱导”在我国国内是十分普遍的,是地方保护的一个相对缓和的措施,如果出于拓展海外市场而对所有国内的企业补贴尚有国家利益作为理由的话,那么,国内的地方政府是否可以找到保护地方利益的理由呢?我国的《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已经给竞争利益的妨害提讼开辟了途径,那么作为内容上相像,只是措施上有别的行政指导似乎找不到不纳入行政诉讼的理由,至于国家赔偿,从保护相对人利益的角度出发,也不是没有提起的可能。这就如同反补贴中征收的高关税。

三、“内部行政指导”是否可以追究赔偿责任,如何追究

在行政指导制度最发达的日本,学者盐野宏认为:“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公共行政之目的,期待行政客体的一定行为(作为、不作为)而实施的,其本身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可对行政客体直接起作用的行政的一种行为形式。”在我国学者姜明安主编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认为:“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基于国家的法律、政策的规定而作出的,旨在引导行政相对人自愿采取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以实现行政管理目的的一种非职权的行为。”德国学者毛雷尔在他所著的《行政法学总论》中指出:“非正式行政活动或非正式活动是德国行政法学讨论的一个新课题,主要是指行政决定作出前,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进行协商或者其他形式的接触的行为。”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有行政指导制度的这三个国家都把行政指导(或非正式行政行为)界定在外部行政行为的范围内。那么是不是说,当我们谈及行政指导的赔偿责任时,就完全排除了所谓“内部上下级间的指导”呢?如果下级因为执行了上级的“指示”或者“批复”而侵害了相对人的利益那么是否仍旧由下级背黑锅呢?尤其是下级受到上级的违法“指导”时。在考察《行政诉讼法》时,我们发现当提起撤销之诉时,是以最后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的,但在《国家赔偿法中》,从最初到最后,只要对当事人损失负有责任的行政机关都会成为被告。(如复议加重处罚的行为)所以,笔者以为,既然“内部行政指导”通过下级机关的行为对相对人造成损失,那么它就不应该被排除在赔偿责任之外。所以在赔偿法上区分“内部”还是“外部”行政指导承担责任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但是紧接着还有一个问题:发出指导的上级行政机关到底承担多少责任?在这方面是有国外经验可供借鉴的。依照德国《民法典》的国家责任条款,如果下级官员因为接受上级的指示而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违法行为,那么虽然撤销之诉针对下级违法行为,但是赔偿之诉向上级提出。这种规定使得内部行政有了外部效果,对于明确责任很有帮助,可以在相当程度遏制上级机关及首长滥用自由裁量权,但是这种赔偿制度设计的前提是内部程序能够完善地建立起来,并且明确地记录下来。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如果一个行政处罚的决定经过上级的复议而加重,那么加重部分由上级机关承担。上级的复议决定是一个新的行政行为,那么上级在下级行为作出前的批复又是什么性质呢?它如果对下级是有法律上或事实上的强制力,那么下级在服从了指示后作出违法行为,我们便无法排除上级的批复和相对人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我国的《公务员法》54条规定:“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这里区分了上下级官员的内部责任,但是上下级机关的国家赔偿责任是否也应当区分呢?德国法的规定显然是受到特别权力关系说的影响,这种学说强调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体系内部奉行命令服从的原则,所以在赔偿责任要件中也有“组织过错、首长责任”的概念,相当明确地分清了上下级政府及官员的责任,防止下级为上级(包括公务员和政府)的错误买单。所以,参照德国的做法,我们也应当让发出违法“内部指导”的上级行政机关而不是它的下级承担赔偿责任。这在我们这样行政等级观念浓厚的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莫于川.法治视野中的行政指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93

[2][日]盐野宏.行政法[M].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1999,144

[3][日]盐野宏.行政法.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1999,142-143

篇2

水稻的栽插密度对产量影响极大,合理的栽插密度是水稻高产栽培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贵州省水稻种植经历了不同发展时期,其间有不同的种植密度。随着水稻科学的发展,水稻合理密植的内涵也得到不断丰富。

1贵州水稻种植密度的发展

1.1常规稻高秆时期20世纪70~80年代中期,贵州传统种植的水稻均属高秆品种,农民的插秧规格基本是“肥田稀大窝(斗底)、瘦田升子底”,株行距约为(20~33)cm×(20~30)cm,每穴插5~7株,密度为10.5万~22.5万穴/hm2,基本苗75万~150万株/hm2,有效穗120万~150万个/hm2,产量为3000~6000kg/hm2。

1.2常规稻高秆变矮秆时期这一时期为1975~1984年,是贵州地区水稻种植的第1次绿色革命,贵州省相继从省外引进了农垦8号、湘东、桂朝2号、铁青和自育的黔幅、761号等矮秆品种,插秧的密度也有了很大改变,推广的规格约为26.4cm×16.5cm,密度为22.5万穴/hm2,穴插5~7株,基本苗达112.5万~225万株/hm2,有效穗300万~375万个/hm2,产量为7500~10500kg/hm2,此期贵州水稻单产得到跨越式发展。

1.3杂交稻问世至普及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末是杂交稻问世至普及时期,也是贵州水稻种植的第二次绿色革命,水稻插秧的密度和基本苗均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最根本的改变是将常规稻传统的穴插多株改为插单株,以主茎成穗为主改为以分蘖成穗为主的栽培技术。配套技术强调撒稀秧,培育多蘖壮秧,稀插,早插,早发。20世纪80年代后贵州地区推广普及两段育秧,特别是成功地育出了7~8叶多蘖壮秧后,就形成了贵州特色的合理密植宽窄行的规格(20+26.4~30)cm×16.5cm,穴植单株(少蘖苗插双株),密度为24万~26.3万穴/hm2,基本苗27万~30万株/hm2。杂交稻的有效穗达270万~300万穗/hm2,高产田产量可达11250kg/hm2以上。如安龙县木咱镇1990~1993年完成的200hm2稻麦两熟的吨粮田,水稻平均单产达11265kg/hm2,还出现很多12000kg/hm2的高产田,全县水稻总产达6000万kg,平均产量6000kg/hm2,是水稻最稳定的高产时期。这一时期,由于育秧技术的改善,常规稻也能育出多蘖壮秧,提高成穗率,如桂朝2号达到12蘖(汕优63单株成穗为13蘖)。

1.420世纪末期至今该时期水稻种植密度特点主要表现为插秧密度减少,一般特等肥田株行距33cm×31.6cm,密度为7.65万穴/hm2,中上等田株行距26.4cm×23.1cm,密度为16.5万穴/hm2,杂交稻基本苗只有9万~22.5万株/hm2,常规稻基本苗45万株/hm2。

1.5全国超级稻成规模推广时期由于超级稻的叶面积系数要比一般杂交稻大1~2倍,因而提出了“宽行窄株”的措施,促进水稻群体稳健发展。一般肥力中等田块行距为30cm,株距为13.2~15cm,密度为27万~30万穴/hm2。高产田的基本苗仍保持105万~150万/hm2,穗苗比为(2~3)∶1,产量为9300~17760kg/hm2。据报道,2006年贵州省贵阳、遵义等地在水稻增粮工程项目中也出现了13500kg/hm2的高产记录。在超级稻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引导下,国内先进地区水稻单产出现了新的飞跃。

2安龙县水稻合理密植规格的展望

目前贵州省安龙县的水稻生产应从稻麦两熟的耕制出发,既要充分利用两段秧培育中、大苗多蘖壮秧的优势,又要适当提高单位面积的基本苗,还要改方形栽培为宽行窄株的插秧方式,优化群体结构,增加光能利用率,积累更多的干物质,达到高产,同时还要作省工、高产、高效等综合研究,以便为农民所接受。2.1安龙水稻生产适宜的基本苗数采用生产吨粮田的栽培理论,即“中稻的高产栽培应依靠以一次分蘖为主的增产作用”,以蘖代苗夺得高产。同时将现有基本苗从18万株/hm2提高为30万~45万株/hm2,这样在增加一次分蘖成穗的同时,不会增加大量秧田和种子用量,易被农民接受。

2.2普及宽行窄株的插秧方式用宽行窄株的插秧方式代替当前的方形插秧规格及残留的宽窄行的方式。具体规格应为(30~33)cm×16.5cm,高秆品种行距适当加宽,中秆种品种行距适当缩小。实现上述插秧规格的调整,结合选用适合当地高产高效的品种、培育壮秧,改超量使用分蘖肥为补施中后期的穗肥和粒肥,推行好气性灌溉等系列关键技术,促进水稻高产。

参考文献

[1]邹文斌.籼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J].耕作栽培,2006(5):1-5.

[2]苏祖芳,霍中洋.水稻合理密植研究进展[J].耕作栽培,2006(5):6-9.

篇3

[基金项目]2019年华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研究项目:针对成人教育的“毕业环节”教育改革研究(YE0125317)

[作者简介]王余(1981—),女,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治理、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42-0033-03[收稿日期]2020-03-02

一、引言

毕业论文是成人学历教育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必备环节,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重要内容之一。但成人教育学生为在职学习学生,他们很难在有限的学习时段集中精力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导师也因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研究,指导意见得不到落实而被迫降低要求,这使得丰富的教学资源无法发挥预期效果,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也难以提高。因此,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解决学生的写作困难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源头性举措。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对撰写论文的必要性评价、重视度评价、积极性评价、困难程度评价、毕业论文的困难环节。其中认知评价部分采用Likert5级正向编码,分值越大表示程度越高。以必要性评价为例,完全不必要计1分、基本不必要计2分、不确定计3分、比较必要计4分、非常必要计5分。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参加答辩的20172名行政管理专业成人教育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得到有效问卷84份,回收有效率为84%。其中,男24人(28.6%),女60人(71.4%);21岁—25岁28人(33.2%),26岁—30岁33人(39.3%),31岁—35岁16人(19.0%),36岁以上7人(8.3%);已婚43人(51.2%),未婚41人(48.8%);工作单位为公共部门25人(29.8%),为非公共部门59人(70.2%)。

三、数据分析及结果

行政管理专业成人教育本科毕业生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认知状况比较正面。其中,行政管理专业成人教育本科毕业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度评价的分数最高(4.62),其后依次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积极性评价(4.51),撰写毕业论文的必要性评价(4.26),最后是撰写毕业论文的困难程度评价(3.71)。

1.内部动机组学生对毕业论文环节的认知评价更积极。本次调查显示,行管专业学生选择继续教育的原因既有获得专业知识(37.0%)、获得工作技能(21.7%)的内部动机因素,也有提高工资(39.1%)、晋升职位(39.1%)等外部动机因素,呈现出复杂性、多元化特征。本次调查使用t检验对比不同学习动机组别学生的认知评价。分析发现:获得专业知识组别的学生在撰写论文的必要性评价、重视度评价、积极性评价方面,显著高于其他学生;获得工作技能组别的学生在撰写论文的必要性评价、重视度评价、积极性评价方面也显著高于其他学生(p<0.05)(表1)。

2.困难体验是普遍现象,与认知评价不相关。调查发现,撰写论文的必要性评价、重视度评价、积极性评价,两两呈现出正相关(p<0.05),而撰写论文的困难体验却与上述认知评价不相关(p>0.05)(表2)。

3.论文写作困难多集中于毕业论文的中间环节,但选择工作相关选题的学生与未选择工作相关选题的学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毕业论文的困难环节调查中,勾选“收集数据、资料”选项51人(60.7%),其后依次是“查找文献”49人(58.3%),“分析数据、资料”46人(54.8%),“撰写文章”34人(40.5%)和“确定选题”32人(38.1%)。根据结果显示,虽然有四成学生选择了选题和撰写环节,但毕业论文的中间环节,如查找、分析与论文资源相关的文献、数据、资料才是更为困难的环节,尤其是收集数据、资料环节。

然而,选择工作相关选题的学生与未选择工作相关选题的学生在某些毕业论文环节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选择工作相关选题的学生中,63.0%认为查找文献是困难环节,57.4%认为收集资料是困难环节,51.9%认为撰写文章是困难环节,近30%认为确定选题和撰写文章是困难环节,困难程度的变化呈现出相对高耸的“峰型”,在查找文献环节达到峰值,而后逐步下降;而在未选择工作相关选题的学生中,66.7%认为收集资料是困难环节,60%认为分析资料是困难环节,近50%认为确定选题、查找文献和撰写文章是困难环节,困难程度的变化呈现出相对平缓的“峰型”,在收集资料环节达到峰值,但始终处于高位(表3)。

四、结论与建议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继续教育章节中,将“办好开放大学”列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的同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1]

由此可以看出,由国家投资,建立中国的国家教育信息平台已经呼之欲出,而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为中国开放大学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电大基础上建设开放大学是最好的途径。但建设开放大学要适应社会和学习者需求而定,面向地方、基层、农村和边远地区,在办学的基础上,开放大学还应利用网络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及其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继续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服务。而云计算是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分布式计算、网络计算和虚拟化等多种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2],是一个庞大的虚拟化资源池(由硬件、开发平台和服务等组成),上述资源可以动态地依据各种规模的负载进行自动配置,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优化。所以,可借助云技术,为开放教学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云计算提供3个最基本的特征[3]:第一个是基础设施架构在大规模的廉价服务器集群之上;第二个是应用程序与低层服务协作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第三个是通过多个廉价服务器之间的冗余远程教育论文,利用软件获得高可用性。而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智能辅导和答疑系统便是其中的第二种特征,即该系统与低层服务协作,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

云计算在教学领域中的迁移称之为教育云[4],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构架,包含了教育信息化所必须的一切硬件和软件资源,为开放成人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关乎网络环境中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开放学员一般是在职人员,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长期脱离理论、工作压力大等原因,不可能完全理解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而在课程教学中,面对的学员学习背景、层次多样化,造成学员知识点出现断层现象,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利用云计算,为学员建立个性化智能化的辅导流程,进行虚拟答疑,提高学员学习效率。

二、已有教学辅导形式及其特点的分析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辅导,是指教育者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自身教学经验在固定空间(教室)、固定时间(统一上课时间)面向受教育者(一般在30人以上)进行讲解的过程,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一般依据大多数者的可接受程度来安排教学进度。

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教学辅导,一般依据在线平台,进入课程中,在该课程设置上一般包括教师管理、教学资源、师生互动、网络服务等。

(1)在“教师管理”模块中,一般是教师上传各种资料,如: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课程说明、课程考核方案和其他教学信息等。

(2)在“教学资源”模块中,一般是供学习者下载浏览各种学习的资料论文提纲怎么写。

(3)在“师生互动”模块中,最为常用的便是BBS,一般供学习者和教师进行网上留言。

(4)在“网络服务”模块中,也只是提供电子邮件、数字图书馆等功能。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辅导是一种实时互动、同步交互的特点,教师可以依据当时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模式等,与此同时,该方式受到时间、空间限制,不适合开放学员特点。

现有的网络教学辅导虽然通过网络作为媒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为多数开放学院所接受,但明显缺乏实时互动与同步交互。往往是教师上传资料多日,学员才注意到,或是学员在BBS中留言,想要及时得到回应却未能实现。实际上,现有的网络教学是一种“大同步、小异步”的形式。

三 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智能辅导的规划

云计算技术运用于开放教育辅导是具有实用意义的,基于云计算本身特点,可以将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向开放学院提供智能型云计算服务。现介绍远程教育智能辅导平台的架构。其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基础设施模块、应用接口模块、教育应用模块、学员应用模块等。

(1)基础设施模块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器、网络设备和虚拟服务器、虚拟网络等。

(2)应用接口模块主要涉及开发环境、公用的应用程序接口、网络服务等,主要是由开发人员进行的系统管理操作。

(3)教育应用模块主要提供教学平台、学习跟踪和学习记录数据库、教学专家系统等。

(4)学员应用模块主要面向开放学员远程教育论文,用于远程登录开放平台,在线学习、查阅教学资源,智能辅导系统记录的学员个性化学习数据,制定出适合该学员学习进度,为每个学员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课程间知识点的链接,方便学员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在云计算模式下,首先由课程专业教师依据课程特点,多年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课程重、难点以及学生对各要点的领悟掌握情况,建立较为初期的辅导数据库系统,并结合已有的教学资源,创建在线测试系统(目前已实现)和知识点链接系统,依据学员测试结果,判定该学院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知识点是否存在断层,同步更新辅导数据库,针对每一学员生成专属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包括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四 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智能辅导的可行性

云计算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构架,为开放教学提供各种教学活动所需的信息化服务。本文所提出的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智能辅导系统,就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物质基础而言,各市属院校已基本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创建辅导数据库的能力和开发智能辅导系统的实力。利用该系统,不仅保留了原有网络教学辅导的优势,同时增强了教学辅导的实时性和教学个性化要求,最大程度提高学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整个开放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新一论教育改革和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一)》.[J]国家远程教育,2010.4

[2]Youself,L Butrico,M. Da Silva, D.Toward a Unified Ontology of CloudComputing [J].Gri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Workshop 2008.GCE 08.

[3]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陈康,郑纬民,2009.20,(5):1337-1348

篇5

政府技术采购是指政府对当时尚不存在,但可能在一定时期内研发出来的某种技术、产品或服务提出需求意向,通过采购的方式将新的产品引入市场的方法。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在政府技术采购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采购了很多对增强国民经济和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并且为企业加速发展创造机会。

我国正处在政府技术采购制度的构建阶段,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政府对于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或技术,应当通过政府采购招标方式,面向全社会确定研究开发机构,签订政府订购合同”。这表明我国政府已经将政府技术采购列入了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研究国外成功的政府技术采购模式来指导我国的政府技术采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国外政府技术采购的诸多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可以归结为3个模式,即招标采购模式、合作伙伴模式和政府引导模式,下面将对这3种模式分别进行讨论。

1政府技术采购的模式

1.1招标采购模式

招标采购模式是指政府部门组织采购项目管理团队,采用招标方式选择供应商的技术采购。招标采购模式是程序上最为标准的政府技术采购,如图1所示。当技术需求发生后,政府部门组织与采购相关的各方人员组成采购项目管理团队实施采购。该团队的职责是制定需求说明书;进行项目的招标;在挑选出合格供应商后对采购项目进行管理;解决项目进行中存在的问题。待项目结束后项目管理团队也宣告解散。

这种模式适用于公共事业的技术采购,例如教育、医疗等事业,其最终使用者为学校、医院等具体单位,并非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对新技术的需求,但对新技术的采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公共事业组织缺乏进行采购的能力,因此需要政府对技术采购进行组织。例如,20世纪80年代,瑞典国内没有专门供初、高中使用的电脑,瑞典教育部就曾对供学校使用的电脑进行了技术采购。招标采购模式不仅能够让公共事业组织的技术需求得到满足,也能够促进技术供应商所处行业的发展。在上述案例中,瑞典的计算机业本来处于发展的低谷,正是通过向学校提供新型电脑技术而走出了困境。

政府技术采购不同于一般政府采购,由于所采购的技术是以前不存在的,因此风险要远高于一般政府采购,为了提高采购的成功率,在这种模式中一般会使用“采购项目管理团队”来对整个采购进程进行控制。采购项目管理团队是该模式的核心机构,对整个采购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其成员选择要慎之又慎,应选择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并在某领域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人参加。该机构一般由政府发起组织,需具备完成项目管理的各种能力,因此其成员包括最终使用者的代表、政府部门的人员、技术顾问、工业顾问、项目管理顾问等,各种专业人员的比例要合理。

首先,团队的任务是形成能够满足最终使用者要求的切实可行的需求说明书。最终使用者代表在初期要对新技术提出详细的需求;技术顾问和工业顾问则可以对这些需求进行评估,指出哪些部分是可以实现的,哪些部分的研发存在风险,并与最终使用者共同对需求进行适当的修正;政府部门的代表则可以将结果与政府决策者进行沟通,行使最终的决策权。最后形成的需求说明书应是先进、清晰、详细和可行的。需求一旦确定就最好不要更改,否则供应商会无所适从。

接下来,团队需要根据需求说明书发放标书,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在选择供应商时应综合考虑需求满足程度、企业技术实力、企业规模、运营状况、价格指标等各种因素,避免仅仅以价格为评判标准。采购技术与采购普通商品有很大的不同,技术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是技术实力不强的一般小企业所很难胜任的。有些小企业为了拿到项目不惜将价格压得很低,倘若将项目交给不能胜任的小企业来做则失败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最后,团队要对技术采购的进程进行监控,解决项目进行中出现的问题。为了将采购风险降到最低,管理团队要保持对项目的关注,经常向技术供应商了解研发的具体情况,并尽可能地帮助技术供应商解决研发中出现的资金、技术等问题。例如,当供应商的研发资金出现短缺时,项目团队应寻找财力雄厚的企业或请求政府出资帮助供应商渡过难关;当供应商在技术上没有足够能力完成项目时,项目团队需尝试为其选择合作伙伴来帮助它完成研发,这些合作伙伴可能是其它企业、大学或科研院所等。

1.2合作伙伴模式

合作伙伴模式是指采购方与技术供应商结成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共同研发的技术采购,如图2所示。在这种模式中,政府的行政部门并非实际的采购者,它只是对采购的方向、原则等问题进行政策上的指导。技术采购的真正实施者为由政府掌控的企业,这些企业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本身具有营运能力,这意味着企业能够在实际运作中积累大量的经验,可以发现对技术的需求,并形成完备的需求说明书;对技术有一定的敏感性,可以帮助供应商开发出真正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规模较大,拥有雄厚的资金,使企业能够承受采购失败造成的损失。

这种采购模式适用于电信、能源、交通等国有力量较强的产业企业。当这些产业的企业需要新型技术而自身又无足够能力研发时,可寻找合适的供应商进行技术采购。由于采购方的企业一般在业界已经营多年对各技术供应商比较熟悉,有的甚至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因此采购往往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在这种模式中也可能存在招标寻找供应商的现象,但采购方出于稳妥的考虑,最后选择的往往是与其曾经有良好合作关系的技术供应商。例如,在芬兰对移动通讯技术的采购中,供应商是与采购方曾有合作关系的诺基亚;在瑞典国家铁路公司对高速列车进行采购时虽然进行了招标,但选择的也是与其有几十年合作关系的ABB公司。

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常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来推动研发的进行。双方的合作基础是采购方要拥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可以为供应商提供有益的帮助。合作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按合作紧密程度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高层互访,即双方负责技术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不定期的互访对新技术的研发动态进行沟通;员工交换,即两方的技术人员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在组织间交流,以达到沟通和互相学习的目的,这种人员互换可以形成制度来促进双方合作;技术委员会,即由双方的管理层组织技术人员和部分管理人员形成同定的委员会对研发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推动和解决;合资公司,即双方共同组建专门的公司对新技术进行研发。高层互访旨在公司的上层对技术研况进行沟通,形成一致意见;员工交换则较为灵活,适合于采购者与供应商平时的技术交流,即使没有采购项目也可以进行;技术委员会结构自由,无需动用双方太多资源,适合用于采购前期及技术不复杂的情况下;合资公司适用于研发任务艰巨和深入合作的情况,但成立合资公司时采购方要处理好与供应商的利益分配问题,对于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产品销售利润的分配等关键问题必须在合资公司成立时就达成一致的协议。

1.3政府引导模式

政府引导模式指当一家企业的力量不能够完成技术研发,而该项技术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时,政府组织多家企业进行联合研发的技术采购。例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IBM了比日本计算机性能强数倍的360电脑。为研制出可以与其抗衡的电脑,日本政府的国际贸易产业部动用3000万美元组织6家企业进行联合研发。其中,日立、富士通和NEC组成团队研发主机和集成电路,三菱、东芝和Oki则研究设备。

政府引导模式如图3所示,政府凭借对企业的影响力将各企业组织起来,并引导研发的方向,协调企业之间的利益。这种采购模式的好处在于政府可以将各种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创新力量进行协作研发,参与的企业可以取长补短,采购效果要高于对单一企业的政府技术采购。在上述日本电脑的案例中,企业的协作研发使得日本计算机行业渡过了难关,并且在硬件方面研发出了能够和IBM竞争的产品。

研发任务的分配和协作机制的形成是该模式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采购方应组织专家将需研发的技术进行模块化,并将每个模块交与在该领域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团队负责,每个企业团队专注于一到两个模块的技术研发。企业团队的数量不宜过多,数量过多会对团队间的沟通产生阻碍。由于各团队的研究成果最终要整合在一起,因此团队之间需要对技术标准、产品规格、研发进度等问题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和协调,以便各模块可以无缝对接。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引导模式中,政府的角色是引导而非控制,即政府不能违背市场规律用行政命令对企业进行干预。这是因为在采购中信息分散在参与者中,政府对信息的掌握比较缺乏,过多地对企业行为进行干预容易造成盲目指挥,反而会引起企业的排斥。在日本电脑的案例中,日本政府曾希望6个主要的电脑公司进行合并以获得市场竞争力,却遭到各企业的联合抵制。日本政府意识到了自己的手段过于强硬,因此没有强迫公司合并,并且发现在宽松的协作环境下更容易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

此外,由于参与方较多,各方都希望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难免会发生利益冲突。政府要积极且恰当地对各方利益进行协调,设计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尽量让各方都有满意的结果。例如,政府可以出资获得各项专利的所有权,并允许参加研发的公司以低价使用各项专利,这样可以避免各企业在专利权分配上的纠纷。

2对我国政府技术采购模式的启示

以上3种模式各具特色,必须在合适的情境中才能发挥作用,表1对它们进行了细致的比较。

以上3种模式在在国外均有成功的范例,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可以为我国的政府技术采购提供宝贵的借鉴。

(1)我国可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对政府技术采购进行尝试。首先,合作伙伴模式的难度是最低的,而我国又有为数众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政府出政策,国有企业实施的方式对这种模式积极进行尝试。其次,招标采购模式的流程非常规范,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对项目的控制来降低采购的风险,也可以逐步进行尝试。最后,政府引导模式不但需要政府有很强的协调能力,还需要企业间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实施难度较大,必须经过详细的论证和细致的规划才能进行,可以在总结前两种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慢慢介入。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继续教育章节中,将“办好开放大学”列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的同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建设开放大学要适应社会和学习者需求而定,面向地方、基层、农村和边远地区,在办学的基础上,开放大学还应利用网络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及其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继续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服务。而云计算是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分布式计算、网络计算和虚拟化等多种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是一个庞大的虚拟化资源池(由硬件、开发平台和服务等组成),上述资源可以动态地依据各种规模的负载进行自动配置,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优化。所以,可借助云技术,为开放教学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云计算提供3个最基本的特征:第一个是基础设施架构在大规模的廉价服务器集群之上;第二个是应用程序与低层服务协作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第三个是通过多个廉价服务器之间的冗余,利用软件获得高可用性。而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智能辅导和答疑系统便是其中的第二种特征,即该系统与低层服务协作,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

云计算在教学领域中的迁移称之为教育云,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构架毕业论文怎么写,包含了教育信息化所必须的一切硬件和软件资源,为开放成人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关乎网络环境中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开放学员一般是在职人员,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长期脱离理论、工作压力大等原因,不可能完全理解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而在课程教学中,面对的学员学习背景、层次多样化,造成学员知识点出现断层现象,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利用云计算,为学员建立个性化智能化的辅导流程,进行虚拟答疑,提高学员学习效率。

二、已有教学辅导形式及其特点的分析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辅导,是指教育者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自身教学经验在固定空间(教室)、固定时间(统一上课时间)面向受教育者(一般在30人以上)进行讲解的过程,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一般依据大多数者的可接受程度来安排教学进度。

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教学辅导,一般依据在线平台,进入课程中,在该课程设置上一般包括教师管理、教学资源、师生互动、网络服务等。

(1)在“教师管理”模块中,一般是教师上传各种资料,如: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课程说明、课程考核方案和其他教学信息等。

(2)在“教学资源”模块中,一般是供学习者下载浏览各种学习的资料。

(3)在“师生互动”模块中,最为常用的便是BBS,一般供学习者和教师进行网上留言核心期刊。

(4)在“网络服务”模块中,也只是提供电子邮件、数字图书馆等功能。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辅导是一种实时互动、同步交互的特点,教师可以依据当时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模式等,与此同时,该方式受到时间、空间限制,不适合开放学员特点。

现有的网络教学辅导虽然通过网络作为媒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为多数开放学院所接受,但明显缺乏实时互动与同步交互。往往是教师上传资料多日,学员才注意到,或是学员在BBS中留言,想要及时得到回应却未能实现。实际上,现有的网络教学是一种“大同步、小异步”的形式。

三、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智能辅导的规划

云计算技术运用于开放教育辅导是具有实用意义的,基于云计算本身特点,可以将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向开放学院提供智能型云计算服务。现介绍远程教育智能辅导平台的架构。其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基础设施模块、应用接口模块、教育应用模块、学员应用模块等。

(1)基础设施模块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器、网络设备和虚拟服务器、虚拟网络等。

(2)应用接口模块主要涉及开发环境、公用的应用程序接口、网络服务等,主要是由开发人员进行的系统管理操作。

(3)教育应用模块主要提供教学平台、学习跟踪和学习记录数据库、教学专家系统等。

(4)学员应用模块主要面向开放学员,用于远程登录开放平台毕业论文怎么写,在线学习、查阅教学资源,智能辅导系统记录的学员个性化学习数据,制定出适合该学员学习进度,为每个学员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课程间知识点的链接,方便学员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在云计算模式下,首先由课程专业教师依据课程特点,多年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课程重、难点以及学生对各要点的领悟掌握情况,建立较为初期的辅导数据库系统,并结合已有的教学资源,创建在线测试系统(目前已实现)和知识点链接系统,依据学员测试结果,判定该学院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知识点是否存在断层,同步更新辅导数据库,针对每一学员生成专属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包括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四、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智能辅导的可行性

云计算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构架,为开放教学提供各种教学活动所需的信息化服务。本文所提出的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智能辅导系统,就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物质基础而言,各市属院校已基本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创建辅导数据库的能力和开发智能辅导系统的实力。利用该系统,不仅保留了原有网络教学辅导的优势,同时增强了教学辅导的实时性和教学个性化要求,最大程度提高学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整个开放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康,郑纬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 软件学报,2009,5.

篇7

1、把创新奉为节目灵魂,独具一格

一档好的综艺节目总是离不开游戏,游戏一个特性就是轻松愉快,随心所欲,但这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认真遵守游戏的规则。综艺节目若要将日常生活中游戏用“电视化”的方式去呈现,最主要的是制定规则,目的是保障节目中游戏的公平性和趣味性。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的游戏设置新颖而有创意,集细节推理和人物冒险于一身,既要拼体力也要靠智力。例如,在“僵尸特辑”这期游戏节目里,节目制作方设置了高中毕业生旅行的背景,让僵尸和平民比拼对抗,契合当下所流行的僵尸系列题材,宛如紧张刺激的电影,情节紧凑、悬念丛生、扣人心弦,让观众直呼过瘾。

2、节目内容生活化,走向大众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各种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真人秀节目定义为:真实表现节目。也就是人物必须在客观条件约束下,通过展现自我的真实,获得认可。例如:在《我们结婚了》中,节目制作方事先指定好一对假想夫妇在一起生活。他们会在镜头前完整地展现出两人在生活中的种种小事和细节,也许他们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争吵,也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为对方着想的举动而感动不已。摄像头会以小见大、真实地记录下来他们之间的细小举动。节目中,两人有时会说出一些妙语连珠的话语,有时又会展现出一幅浪漫温情的画面。在节目中他们日常举止非常真实,简直和我们普通人一模一样。这一展现情侣之间生活类型节目,它以男女双方各种交流和经历建立起一种亲密的恋人关系为看点,重点展现他们对异性的评价和看法。这类节目以参与者恋人关系为核心,以两人的情感为发展主题,真实记录了男女间在一起生活的心理活动以及对对方的情感与评价。在《我们结婚了》的节目中,在播放参与者生活的同时,还会穿插参与者个人单独采访片段。这个采访片段在特定演播室中录制的,是对两人在一起生活的补充与解释。男女双方在节目纪录片中解释自己为什么有着那样的行为。无论是两人在一起的生活,还是两人在这段关系中的真情告白,都无不让观众与之产生共鸣,促使受众更想去了解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此外,节目组成员对与观众进行互动非常重视,被选取参加节目的艺人,通常是按照观众的意愿来选的,节目组会在节目录制之前了解一下近期热点和观众的喜好,在官方网站设置反馈区以便于广大观众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节目结束后也会充分参考观众的意见进行总结。在节目中,节目参与者也会上网回复观众留言,及时和观众互动。各种互动充分体现了节目重视观众意见的宗旨,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也使观众跟节目制作方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不仅稳定了收视群,而且得到观众的喜爱。

3、节目制作过程分工细,通力协作

韩国综艺节目的制作过程分工很明确,每一步都经过精细打磨,从编剧、导演、摄像、主持人、嘉宾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这就保证了工作的效率,效率的提高带来的是作品质量的过硬,如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得顺畅,那么结出的一定是胜利的果实。

4、后期制作强调“笑果”,生动诙谐

把特殊的镜头运用特技进行剪辑会收获不一样的效果。韩国综艺节目的后期制作是其独树一帜之处,《running man》的后期制作运用了独特字幕、新颖的音效、突然镜头回放和特效等。后期剪辑充分让观众通过回放镜头看到个别成员进行的任务,然而另外的成员蒙在鼓里,观众则明明白白。

二、韩国综艺节目给我国电视行业的启示

1、以创新为核心编排节目

不可否认,创新是电视节目的灵魂,如果一味克隆,必将失去观众走上穷途末路,尤其是在这个大众的各项素质提高的时代,受众的审美水平开始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需求,而近年来由于受到市场导向的消极影响,电视媒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得我国的不少电视节目流入“三俗”,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垃圾。自2006年韩国综艺节目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给中国电视行业带来了许多成功的范本,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节目内容的新颖和形式的独特。我国的电视节目落入窠臼,综艺节目形式单一,一季下来几乎不做改动,没有新意,人心的流失自然是无法避免的。这就需要创新,不仅是内容上的创新也要形式上的别出心裁,在这一点上韩国综艺节目的确是我国电视人应该学习的。

2、建立主持人中心制

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综艺节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电视节目内容与观众之间的中介,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是节目成功关键因素之一,他不仅要与嘉宾进行引人入胜的沟通,还要与台下的观众进行扣人心弦的互动,主持人就是一档节目通往观众心中的桥梁。在韩国另外一档综艺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就是《我们结婚了》。在节目中物色合适的主持人并且给予其中心地位,无疑是节目成功的重要保障。

3、走出演播室与民互动

我国的综艺节目缺乏与观众沟通的机会,尽管有的节目设置了参与热线,但这种沟通根本起不到让观众走进节目、感受节目的作用。而韩国综艺节目不一样的是,无论季节和天气怎样,有大部分节目是坚持在室外录制,并且每次所录制的地点都不相同。《running man》会在各个城市中转换,甚至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拍摄特辑。《家族诞生》的拍摄地点一般都是在郊外,为观众呈现出优美的田园自然风光。一定程度上,这部分综艺节目在改变了观众娱乐需求时,也向受众展现了各地的美丽风光,让观众的眼睛跟随着摄像机一起旅行。在韩国节目中,参与者们会像常人一样出现在热闹的街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这一点在国内综艺节目中比较少见。

4、提高编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编剧是一个节目制作团队中的灵魂人物,整个节目的运作都要靠他的思想来决定。韩国的编剧是与明星的地位同等的,不仅在经济上有丰厚的回报,而且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加上娱乐产业的竞争激 烈,自然让编剧这个行业炙手可热。但是在中国,编剧并没有成为像医生、教师这样规范大众化的职业,在2002年以前甚至闹过剧荒,后来虽有所好转,但时至今日编剧也仅仅作为一个幕后职业出谋划策,而且专业的编剧人员很少,大多是作家转型而来的。目前在我国比较知名的编剧有莫言、琼瑶、海岩、刘猛等人,只有像他们这些已经打响了名气的编剧才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报酬。在我国按规定编剧应该拿一部戏总投资的百分之五,但实际情况是演员拿大头编剧只领取稿费,所以在这种待遇之下我国很难有好的编剧出现。要想让电视行业朝着更有活力更有前景的方向去发展,就要刺激编辑市场,集结各方智慧,让编剧成为一种光鲜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吸纳大批编剧人才。

5、培养优秀的电视人才

同样是引进节目,不同的团队,实力也就不一样,有的节目引进国内之后经过实力团队打造可以将原节目的魅力加倍发挥,但是如果团队的实力不高有很多节目的效果也就打了折扣。韩国的综艺节目从创意出炉到最终成品,每一步都有专业的人才进行斟酌,所以呈现给观众的往往是画面高质量,内容很丰富,特效很得当,自然能抓住受众。

人才是电视行业发展的根基,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我国应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电视人才,为电视行业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本文中,笔者只是从一些比较显著的几个方面来举例说明韩国节目的引人注目之处,还有另外很多部分没有涉及到。例如,节目技术人员的后期制作,以及节目制作方辛勤工作等一些细节。当然我国的综艺节目也有着许多优点,但笔者认为中国的综艺节目类型还是应该有一些创新,可以向韩国优秀节目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希望我们的电视节目可以办得更好,更多样化,更吸引人。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各种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①李新民:《中国电视大趋势》[M].华夏出版社,2002

②徐舫舟、徐帆:《电视节目类型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③宗匠:《电视娱乐节目》[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④徐国源,《娱乐节目与快乐哲学——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9(3)

⑤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⑥张海潮:《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篇8

钢琴自其诞生之日起,已历时三百年。钢琴历史三百年,就是人类文化所经历的三百年。钢琴几乎无处不在,哪里有音乐,哪里就需要钢琴。当谈论钢琴时,我们也许不只是谈论一件乐器,而是在谈论与之有关的千头万绪。它涉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质的和精神的,世俗的和宗教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具体的和抽象的,以及个别的和一般的。

从古钢琴到钢琴的发明,钢琴从最初的名不见经传到风靡全球。钢琴的诞生,给人类的音乐和生活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涵盖了与之有关的时代精神与流行元素。它曾经担任过西方文明东征的使者,从而在东方社会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代表。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琴如今已经不只是乐器,它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商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产业。与之有关的钢琴厂,琴行在市场上不断地得到需求,进而增多和发展,专职钢琴教师的出现和与日俱增的学生人数,成为一个新型音乐文化市场的推动者。加上行政因素,官方考级等使钢琴市场的含金量日益剧增。而与此同时,钢琴琴谱和教材及钢琴唱片的大量使用也使得出版商分得了一杯羹。钢琴俨然成为了一个超级的百变明星活跃在现代化社会的流行文化之中。

一、钢琴的演变

通常人们认为钢琴有近300年的历史,即1709年由意大利制琴大师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所创制的现代钢琴为前身。在以后的200年,又不断改进完善,方成为我们看到的现代钢琴。

然而,事实上,钢琴的整个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即现代钢琴出现之前,毕业论文钢琴已存在了300多年,我们称这一阶段的钢琴为古钢琴。现代钢琴的前身只是1709年古钢琴的发展与飞跃。若没有古钢琴发展的“量”的积累,也就不会产生1709年古钢琴“质”的飞跃。

钢琴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与古希腊的弦什,将弦什的琴弦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多弦乐器,进而多弦乐器又演变成两种演奏形式的乐器。一是以手指拨动琴弦发音的多弦乐器,后与键盘结合成为拨弦古钢琴。另一种是以手指拨动琴键,装置于键尾的小缒击弦发音的钢琴。这两种乐器都是现代化钢琴的鼻祖,故统称为古钢琴。

随着现代化钢琴的不断完善,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而出现的爵士乐,摇滚乐的需要,古钢琴一似柔弱纤细而又羞涩的贵妇人——也只能归隐于现代社会舞台的大幕之后了。

钢琴的发明者是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他是意大利佛洛伦萨美第奇家庭的一位乐器制作师。1709年,他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形,制作出了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钢琴的英文名字叫做piano,piano是意大利文,原义为“弱”,与之相对的是forte,也是意大利文,意为“强”。“可以演奏强弱的新发明的羽管琴键”(arpicembalodinuovainvention,chelapianoeilforte)这个长长的名字后来缩写为“pianoforte”,一直过了大约有一个世纪,才完全简化为今天的钢琴(piano)。克利斯托福里在钢琴上以弦槌击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代替了过去拨弦古钢琴用动物羽管拨动琴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从而使琴声更富有表现力,音响层次更丰富,并能通过手指触键或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德国管风琴师,制作师戈特弗里德希尔伯曼,在1730年根据一份绘制极不准确的意大利钢琴草图,借鉴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制造出德国第一架钢琴。接着,在英国也制造了钢琴。后人对克里斯托福里的钢琴进行了一些改进。1783年,也就是在第一架钢琴诞生83年后,英国人布罗德·伍德发明了踏板获得了专利权。

钢琴在它诞生的头一个世纪中经历了多次改良。虽然开始被形容为锅炉工制造出的粗糙机械,但随着音乐由巴罗克风格向古典主义演变,音响丰富,细腻,洪亮的钢琴在19世纪已经登上了“乐器之王”的宝座。

1732年,在佛罗伦萨,洛多维克·朱斯蒂尼发表了第一首钢琴作品《奏鸣曲》,钢琴已经传播到了一些国家,专门为钢琴而作的音乐已经出现。十八世纪60年代以后,钢琴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钢琴走出了私家音乐沙龙,进入了大众音乐厅,许多作曲家开始投人钢琴曲的制作。

从十九世纪末至今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除了对现代钢琴的音质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外,并未对乐器本身做出重大的改革。20世纪初曾风靡一时的自动钢琴也很快被唱机、录音机所淘汰。

二、钢琴艺术的发展

“世无钢琴,我们也就没有莫扎特的几十部钢琴协奏曲了,也就没有贝多芬的奏鸣曲了,硕士论文没有肖邦的钢琴诗了,没有德彪西的钢琴画了,也就不能得而赏之了。”

钢琴之所以成为乐器家族中的王者,是人类精神文明及科技文明的发展赋予它的。钢琴作为乐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钢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精神生活不断发展的状态。

(一)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除宫廷、教堂内的音乐活动之外,社会上的活动也很普遍,还有很多专业和业余的音乐家组成的各类音乐团体,广泛开展音乐活动。在这一时期,在器乐领域获得重大发展的就包括古钢琴音乐,故钢琴音乐所用的主要题材就是变奏曲和组曲。

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构思巨大,结构严谨,感情表现单一而强烈,具有震撼的效力。巴赫是巴洛克时期钢琴的奠基人,他的钢琴音乐可分为五类:舞曲、前奏曲、赋格、即兴曲、协奏曲。

(二)18世纪下半叶的古典音乐

18世纪下半叶,在歌剧艺术发展的同时,也确立了古典交响乐和奏鸣曲的体裁,把音乐推向高峰的是维也纳的古典音乐派,其中也包括钢琴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钢琴乐是明朗的、乐观的,充满诗意和温暖的情调,其代表人物是海顿和莫扎特。

(三)19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音乐

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风格优雅,手法上追求和谐与均衡,音乐色彩细腻,趣味高雅,富有幽默感,代表人物是肖邦。

钢琴的创造者不愧是万物之灵!演奏家们也是值得人们倾倒的。钢筋铁骨的一架五生命的机器,在他们的指尖下一金色的声音歌唱了。我们赞美钢琴,是因为这架机器样的物件能够用各种曲调、风格表达以及传达人们的心声,这才是钢琴文化的起始和终结。钢琴是为了钢琴音乐,也因为有了钢琴音乐而存在的。

20世纪下半叶,钢琴遇到了键盘乐器的劲敌——电子琴,电子琴开阔了广阔的音乐空间,职称论文但这一切都是由机器装置操纵人,而不是由演奏者的指触来变化。虽然演奏者的劳动被大大解放,但乐器和人类处于最间接的状态下,人类难以直接通过电子琴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电子琴的出现如同变异了的钢琴文化的怪胎,就向现代社会的快餐文化,简单却乏味。对于真正音乐耳朵而言,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钢琴音乐,那里没有心灵、感情、人气。而钢琴依旧以其“音乐之王”的高姿态站在钢琴文化的前端,带给我们钢琴音乐的盛宴。

无论哪一时期,那种风格的钢琴音乐,都让人们享受了钢琴文化的内涵,且与其所在的时代紧密相连,具有一定民族色彩和时代精神。钢琴音乐的发展史也可看作是一个世界时代的变迁过程。爱因斯坦曾说;“现实世界只有一个,想象力可以创造千百个世界。”钢琴音乐可以创造千百种音乐I界。这种暗示性的色彩指引人们进入一个音乐更高层次的境界。

三、钢琴产业

钢琴在18世纪还只是手工业的产品,工匠们尽力在那里发挥他们对音乐的想象力,在那里体现他们对手工艺作品的完美化。可到了十九世纪,钢琴已经成为大工业和大商业了。1827年,巴黎的普莱耶尔雇用了30名工人,生产100架钢琴,有过了几年,生产量的增长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百。也就是说,十九世纪中叶,钢琴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商业行为,从而这一行业也出现了激烈的竞争。

十九世纪70年代,钢琴市场不断扩展,尤其是在美国,购买钢琴的人几乎像汹涌的洪水滚滚而来。威伯钢琴的销售量如同税收的增长率,以百分之三百六十八的速度递增。钢琴成为巨大的工业后,各类钢琴制造厂风起云涌。当时著名的钢琴品牌包括:Baldwin、Bechstein、Bosendorfer、Brodwood、Chickering等,这些品牌商家和市场上的其他行业一样,为争取更多的买者而相互竞争。而其制造的钢琴也各具特色,各有优点。

从钢琴的产生到1850年之问,钢琴还只是高档奢侈品,那时的产量并不大,但利润却不小,那时的价格,一个熟练的工人需要付出相当于他一年的所得,才买得起。而到十九世纪中叶后。钢琴产量大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市场的需求,1894年,琴价只抵1850年的一半。那时,便是西方钢琴消费的黄金时期,同时期的产量也在很高的一个点上(如图2)而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自动钢琴留声机的冲击,钢琴的占粮一落干丈。从1927年到1932年之间,美国从年产二十五万台跌到了两万五千,英国此时也减产了三分之二。但此时的钢琴厂商不会闲着,“乡村女人弹奏钢琴”成为刺激美国钢琴生产的一个动力,如同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广告一样来做产品销售。而这样,我们也可以将李斯特等钢琴大师看作是“钢琴促销员”。

钢琴制造业在市场浪潮中蓬勃发展,其间伴有价格与产量的涨涨落落,但在当今社会其依旧“欣欣向荣”。而伴随着钢琴制造,钢琴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与之相关的一些行业的发展比如出版商,由于越来越多的学琴者和大量的钢琴教材的出现,一批批的钢琴教学书籍的出版,而这样又必然带动劳动印刷产业的发展,钢琴教师也是与日俱增,当然也包括钢琴调音师的出现。

如今社会中演奏钢琴,从根本上说是娱乐(指大众概念中的钢琴活动),英语论文它是一种集教育投资、社会风尚及经济价值的复杂现象。

虽然在这样的活动中非常缺乏智慧,想象和个性,但它的确成为了巨大的产业和市场,一个具有强烈娱乐性的活动是“双钢琴之战”,最早的“双钢琴之战”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1836年,李斯特和塔尔贝格的“对抗赛”,二者都想通过“竞赛”来获得自己欧洲最强的钢琴手称号。现代社会的钢琴考级和各种钢琴比赛也是这种形式的帆板和延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下表是2006上半年国际钢琴比赛的赛事。

这仅是2006上半年的国际性钢琴比赛,而在全国各地国内的钢琴比赛更是多如牛毛。

钢琴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是纯粹古典的形象。在流动文化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好莱坞导演将钢琴作为浪漫的道具。留学生论文在大量的现代电影中,钢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许多浪漫爱情场面中导演都安置了钢琴作为必要的道具。钢琴也曾担任过西方文明东征的使者,正如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乒乓一样。

钢琴及其钢琴音乐带给人类一个不一样的音乐世界,带给人类一个色彩缤纷的精神享受。钢琴就像个超级明星一样,一直活跃在人类社会的舞台上彰显其华丽的绚烂!

参考文献:

[1]钢琴艺术(合订本下半期)[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篇9

一、大学公共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中国加入WTO及申奥成功,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在我国日益深入和发展, 英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凸现其重要性。我国对具有较强外语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较好的口语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优势。社会的发展要求外语教学界重视培养具有较强外语交际能力的学生。在我国,普通学生从中学就开始学习英语,但是绝大部分普通大学毕业生还是无法用英语进行交际,更不用说流利的交际了。

为此,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就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尽管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多年摸索和改革,成绩斐然,然而

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大学公共英语口语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作为一名大学公共英语口语授课教师,对学生在公共英语口语课上的一些问题做出了以下总结:

(一)不敢开口说英语,对说英语存在心理上的障碍。很多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耻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害臊心理。有一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导致他们羞于在别人面前说英语;有些性格较外向的学生觉得说英语很别扭,害怕招致别人的笑话,羞于开口;有的学生刚刚学英语,怕自己的发音不准,又容易说出一些中国式的英语,更加不好意思在课堂上讲英语。

(2)自卑心理。许多学生在大学以前都很少说英语,对他们来说,英语是一种陌生的语言,毕业论文 这使得一些学生觉得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因而不敢开口说英语。所以有些学生选择了保持沉默。

(二)有话说不出。目前高校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普遍较低。由于大学生都是从中学高考上来的,中学阶段的英语课主要是英语语法课,学生在课堂上基本没有口语练习,因此,当这些学生升入高校后,其英语口语水平可想而知;自从大学四、六级等级考试推行以来,一些学校把四、六级通过率作为衡量一所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所以许多学生将重点转向笔试英语,只是争取通过等级考试,忽视了口语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口语的言语环境方面,英语口语环境除课堂之外,其他使用英语口语的环境很少,这种状况也是导致目前高校学生的英语日语水平普遍较低的原因之一。因此,学生往往想说而不知该怎么说,对日常会话和口头表达的基本句型不熟练,加之词汇量有限,致使他们不能用较规范的英语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很多学生都反映,虽然自己有很多想法,但在表述时不知如何才能用英语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所以有时一两句话后就不知怎么说了。

(三)课堂气氛不活跃。由于存在以上两个问题再加上口

语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生之间不熟悉,互相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是很积极,这使得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二、大学公共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意指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局面。口语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与学生是否明确他们各自在口语课上的作用。硕士论文 传统教学决定了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现代教学法专家则认为,教师的作用毫无疑问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不应是课堂的中心,真正的主宰、真正的核心应该是学生,他们应当是教学的出发点,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最积极、最主动的参与者。Earl Stevick(1989)强调:“至关重要的是把‘学习原则’(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放在‘教学原则’之前。”学生成为课堂中心的关键在于教师。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基础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设计者、课堂活动的指导协作者、学生学习的评判诊断者和自主学习的启发帮助者。他应当把学生带进英语学习之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合适的教材,只能是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文本,而口语课能否上得成功,上得有声有色,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就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与其他课程不同,在口语课上教师尤其要善于引导学生和设计活动,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开口机会,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三、大学公共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鼓励性策略。斯金纳的行为方法论认为:语言是人们总行为中最基本的一部分,有效的语言行为是对刺激(周围事态)产生反应的结果。倘若反应得到强化,它便形成,即产生条件反射。斯金纳认为,语言行为与其它行为一样是受结果制约的。这种结果表现在课堂上便是老师的赞许、鼓励或否定。当某一行为产生好的结果时,它便存留下来并得到强化和运用;反之,结果若是惩罚性的或完全缺少鼓励,它便受到削弱,最终消失。因此学生所需要的是老师的鼓励,形成良好的心理刺激,使学生能越来越大胆地说英语。而打击,讽刺甚至一个不耐烦的表情都会使学生自卑、丧失自信心而对学习产生恐惧。因此作为英语口语老师,我一直采取鼓励性的策略。

(1)适当容忍错误。口语课的主要任务目标是指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活动,学会使用目标语表达思想,实现交际。为此,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学生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而非语法知识的积累。也就是说,口语课上,语言表达的流利性是第一位的,准确性是第二位的。只要学生能使用目标语清楚地表达思想,实现交际,任务就算完成了。

对于学生在口语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慎重对待。在进行机械半机械的口语练习中,可以让同学相互纠正,这样既可以使犯错者注意到自己的错误,也可以培养纠错者的语感和兴趣。但是,学生在自由表达思想时,不宜过多纠正。否则,会给他们心理上带来压力,他们会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开口,不再开口。为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应注重学生们信息交流与传递的质量,而不是遇错必纠。

当然,纠错也是必要的,纠错的目的是使学生们不再重犯同一错误。纠错时也要有所选择,除非那些会引起误解或顽固性错误要加以纠正外,对一般性的语法错误则可忽略不计。医学论文在纠错过程中,也要讲求方式方法,一要分清哪些错误适于在小组内部纠正,哪些错误适于在全班纠正;二要做到纠错应在活动结束之后进行,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因此教师必须考虑是否必须即时纠正口语错误、何时纠正口语错误以及用何种方式纠正口语错误的问题。

(2)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个别提问太多,势必增加学生的思想负担,使他们一个个提心吊胆,穷于应付作答,影响他们主动开口的情绪。故此,最好少做些提问,多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口语活动,每次上课,教师可先利用几分钟时间就所设置的语境,启发引导学生说出与其有关的词词组和一些固定的表达方法,并写在黑板上,此时学生会很乐意与教师配合,并跃跃欲试,继而分小组进行讨论题目,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尽情发挥,然后各组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最后再由教师或口语较好的学生做总评。

总之,教师应采用激发、鼓励性原则,使学生上课时不再感到紧张不安,让他们的情绪慢慢的放松下来,从而使他们获得开口说英语的勇气。事实上,如果学生的口头表达欲望被激活,上口语课时,他们就不会再感到烦躁紧张,相反还会感到轻松自如;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在交流中说错了什么而感到压力,反而会因为自己的错误暴露出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纠正,而感到受益很多。我们要努力使自己的学生从“要我用英语交流”的状态转变为“我要用英语交流”的状态。

(二)关于课堂活动设计的策略。课堂活动的设计应遵循系统性、时尚性、常识性、趣味性、多样性、交际性和可操作性。

(1)系统性。口语教学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分阶段开展教学。口语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必须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分段进行。口语教学的系统性还具体表现为训练应由浅入深,职称论文从简单、容易到复杂、困难,既要有语言形式的操练,更要有素质能力的培养。如,教学过程可采取第一阶段以看图说话为主,第二阶段进行话题讨论,第三阶段开展辩论活动等形式。

(2)时尚性、常识性、趣味性、多样性。口语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并促使学生自然地将课堂教学延续到课外。

学习者的动机和对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兴趣是培养一切的开始。因此,教师在英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务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口语训练中去。

为激发学生对口语学习的兴趣,课堂活动设计及课件制作应遵循:

①时尚性。话题具有时代感,例如:时尚、网络、广告、电影、音乐、明星等等。有时,话题设计并非完全局限于课本。针对时局,一些社会热点也不失为能引起热烈讨论的中心议题。

②常识性。讨论题以常见的简单问题为主,使学生可以从切身感受说起,切合实际,饶有趣味,最重要的是有话可说。

③多样性。课堂活动易多样,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根据每个课题的特点及要传授的知识点采用适当的课堂活动方式,如每日陈述、师生问答、小组讨论、个人评论、辩论角色表演、图片描述和课堂游戏等。这些练习均以互动合作方式完成,英语论文旨在培养学习兴趣,鼓励交流,在互动合作中互惠学习。

④趣味性。在多媒体教学技术辅助下,一方面利用色彩、音乐、图片等刺激感官兴奋性,活跃课堂气氛,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观看对他们有一定启示意义的英语电影,如:《阿甘正传》等易懂易接受的片子,还应准备一些学生容易学会,旋律优美的英语歌曲,首先把学生完全带到一个英语娱乐的世界,在娱乐中快乐学英语。另一方面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设计内容,如将相互联系的一组图片展示给学生,要求看图说话或发挥想象力编撰故事;放一个情景对话,要求学生模仿。

这些教学素材无疑有助于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扩展思维、诱导思考、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因此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臊、自卑、害怕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3)交际性。口语是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一种能力。英语口语教学主要是加强培养及训练学生语言知识转换的能力。其宗旨是要学生通过读和听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经过思维,在原有知识及语言的基础上,对获得的内容和语言加工和重组,并赋予新的内容,然后输出语言,完成整个交际过程。

交际性策略就是指在真实语境或接近真实的语境的口语活动中学习如何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笔者本人在大学公共英语口语课堂上使用的交际性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活动:

①每日陈述(daily report)。每节课开始之前都给几位学生5分钟的自由发言时间,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人数由教师根据学生人数和学期课时来定,保证每一位同学至少有一次陈述的机会。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脱稿演讲。在笔者的课堂上,有的学生向大家介绍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有的学生教大家唱英文歌曲、弹吉他、打乒乓球、篮球(并带有实物来进行演示),有的学生表演英语短剧,有的给大家讲英文笑话,有的学生用英文介绍学校附近的餐馆,有的使用多媒体来演示英文ppt等。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性。这样,教师很快就会发现,学生的思维是非常积极和活跃的。每日陈述的内容和形式也异常丰富多彩。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在英语方面的特长,增强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陈述结束后,其他学生可对陈述的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其回答。之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就学生的优点大加表扬,对于缺点要婉转而简短的点出,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说英语的自信心。

②小组讨论。具体方法如下:学期开始时,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进行口语活动,并对学生的口语成绩以组为单位进行评判。分组的标准是:自由选择、男女搭配、专业分开、教师协调。在教师竭力创造的良好课堂气氛下,这样能使学生感觉不仅锻炼了口语,而且交到了新朋友。留学生论文同时也使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口语好的帮助口语稍差的,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Brumfit指出:“小组活动最主要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讨论、会话、激发自然的语言活动。”教师应该学会面带微笑主动的鼓励和支持那些想说又不敢说或顾虑较多的同学在小组中发言,并及时为他们解围。对学生的发言小组或小组讨论应多表扬、少批评,从而唤醒学生连口语的激情,激发他们的表达欲。

③角色扮演。该活动有三种形式,其一是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课文进行改编;其二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其三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放一段视频,然后让学生根据视频来按照角色即兴表演。事实表明,该活动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笔者本人也通过观看学生的表演而深受感动。学生的节目每次都会让笔者眼前一亮。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想象力和幽默感,以及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自己的参与热情高涨,他们也从编导演中既练习了英语也锻炼了自己的与同学的交流沟通能力。

④辩论。由笔者结合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提供辩论题目。将不同组的学生分为正反两方,笔者作裁判,对辩论的表现给予纪录并进行适当的奖惩。在辩论中学生之间学会如何用英语来恰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组员之间学会了互相配合。

⑤看图说话。图画有助于学生扩展思维并提高对课文的兴趣,学生可通过图画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出表达思想的强烈愿望。

⑥其他课堂游戏。笔者在课堂活动中设计过许多促进学生之间用英文进行交际的游戏。游戏的进行可以使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开口说英语的欲望,同时大大降低他们的畏惧心理。如,有几位同学做到讲台前面扮演名人及其经理人,模拟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台上的同学可以扮演举行电影首映的明星,也可以是著名的体育运动员,或某位大学校长等,台下的同学可以扮演记者提问;在描述图片的时候可以让一位同学站在讲台上背对多媒体,而另一位同学则站在教室后面,面对多媒体,大声用英文进行图片描述,让讲台上的同学进行猜测。同时教师控制时间并变换图片,在固定的时间内猜出最多最多图片的小组是胜利组;设计个人表演任务:五六位学生在教室前面战成一排,每位同学都有一个其他学生不知道的秘密任务要完成,一般说来是一种动作,重复此动作五次而没有被其他同学猜出来的同学是胜利者。活动的形式是聊天型,每一次任务的进行都是要讲台上的学生在围绕一个话题的谈话中进行。每位学生在有说话机会的时候,可以努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多数学生为了不让此动作太明显,往往会添加其他形式的活动,来混淆台下同学的视听。还有其他课堂游戏笔者便不再赘述。总之,这些课堂游戏生动有趣,在笔者本人的口语教学过程中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上口语课和说英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4)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指课堂活动和教案设计的可行性。无论是多么的系统和有趣,没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活动和教案设计都是空中楼阁,水中明月,对教学不能起到真正实际有效的作用。

(三)大量使用竞争机制来刺激学生开口说话。为了保证对学生评估的公平和公正,我会要求学生上课的座位固定下来,每次谁发了言,我就如实地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带来两个好处:其一,每次学生的出勤率就可以记录下来,以作为期末成绩的参考,以此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其二,老师能很快地和学生熟悉起来。工作总结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就能更好的促进学生上课的积极参与。

上课时我从不点名要学生发言,而是要他们主动的参与。每次上课我都会随时通报学生参与的情况,得分高的提出表扬,并说明要记入期末总评成绩,还没有参与的同学我也不点名,而是以小组为单位,比方说,第1小组还有几位同学没有开口,或者第2小组表现最好,每一个同学都参与了,一旦那些还没有开过口的同学举手示意,我马上就给予他机会,以此来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此外,课堂上表现优秀或课堂游戏获胜的个人或小组,我都会当堂在他们的名单后作记录,以此来刺激表现慵懒或散漫,或者迟迟不敢开口的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活动中去。

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在大学公共英语口语课上所做的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尝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找出提高大学公共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口语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参考文献

[1]Stevick E. Success with Foreign Languages Seven wh Achieved It and What worked for Them [M], LondonPrentice all,198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