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村级文化工作计划

村级文化工作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26 12:40:5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村级文化工作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村级文化工作计划

篇1

二、巩固基础设施和各项村级制度

1、投资2万余元,整除村内杂木,统一购进绿化木,搞好村庄绿化;

2、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力争文体中心各项设施配备到位,其中包括室外健身器2套,室内乒乓球桌一张,报纸书刊若干册;

3、配合全县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对村内自来水管道进行整体设计,并挖设排水沟,确保雨季排水畅通;

4、成立夜间巡逻队,建立巡逻亭,做好冬季安保工作;

5、建立垃圾统一存放点,确保村内整洁。

三、为民增收

1、鼓励绳网大户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帮助村民协调贷款上项目,转移剩余劳动力,为民增收。

2、健全合作社各项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实行土地流转,省出时间全心上班。

四、其他方面的工作

1、改善交通条件,争取上级资金改造村前公路;

2、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确保二队实现自流灌溉;

3、加大合作医疗基金收取力度,参保率力争超98%;

篇2

在全县教育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热潮。把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与落实教育工作要点紧密结合,与“两进”活动紧密结合。组织开展宣讲、辅导、座谈及学习成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群众满意学校”创建活动。

二、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以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健康发展为核心,以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安全管理为重点,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转岗培训、公开招聘等途径,解决幼儿教师紧缺问题。创新管理方式,对各乡镇内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采取县级审批、乡级管理的方式,严格民办幼儿园申报、审核、批准程序,强化日常监管。认真清理整顿民办幼儿园,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严禁任何形式“虐童事件”的发生。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尊重儿童成长规律,注重开发智力、培养兴趣,坚决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工作,科学规范村级学校或教学点,完善集中办学学校的食堂、宿舍等后勤保障设施。抓好农村中学撤并前的常规管理,保证工作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籍管理,严把入学、转学关,坚决控制学生进城择校现象。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扩大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关注留守儿童、特困家庭子女、学困生等特殊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协同公安、消防、工商、卫生监督等部门,做好校外住宿生管理工作。

3.稳步发展高中教育。树立“品牌”意识,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注重学校内涵建设,努力提升教科研工作的整体质量。发挥学校特色优势,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积极争创省级示范普通高中。扩大高中办学规模,提高全县人民的受教育程度,逐步普及高中教育。严格执行《黑龙江省中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规范学籍变更程序,严格执行休学、复学、转入、转出、退学等学籍变更标准。做好学生信息采集及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工作。精心组织高考工作,做好报名、资格审核、监考程序和监考纪律培训等工作,确保高考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4.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抓住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县这一机遇,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争创省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加大职教中心学校招生工作力度,落实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引导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向职教分流。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扩大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多渠道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实用人才。

5.优先发展民族教育。贯彻落实中小学民族“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突出民族学校特色办学,注重文化艺术传承和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民族教育经验交流活动。深化蒙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蒙古族学生蒙语会话能力为宗旨,全面开展教研、科研、竞赛等系列活动,促进课程改革理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开展蒙古语诗歌朗诵会、蒙文书法比赛、学唱蒙古语歌曲、蒙语讲故事比赛、学生才艺展示等活动。

6.规范发展民办教育。依法规范民办教育机构,严格审批程序,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监管和指导,清理整顿违规办学,取缔非法民办教育。规范校外租住业主的行为及非在职教师举办补课班的情况。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增强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标准意识,维护大局,服务基层。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点抓好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演讲、竞赛、评优选先等手段,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治理和规范教师乱补课、乱订资料和招收住宿生行为。

3.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健全教师奖励机制,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为教师个人成长创造良好机遇和环境。

四、改善办学条件

新建幼儿园3所,续建村级幼儿园2所,维修蒙古族中心幼儿园等11所;完成第一中学综合楼、第二中学教学楼、蒙古族中学食堂等续建工程;加快建设第三中学食堂宿舍;启动红旗小学移址新建和聋校综合楼建设工程;改善北完小学、红旗小学、江湾小学等学校及幼儿园的内部条件;改造薄弱学校校舍和设施。

五、规范学校常规管理

1.规范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落实好饮食、交通、消防、治安等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严防发生重大责任性安全事故。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接送学生车辆向标准校车过渡。开学初,各校要集中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按轻重缓急建立台帐和整改计划,确保新学期初平安顺畅。

2.规范财务管理。认真做好贫困生补助、爱心工程等资金发放工作,严格按照制度规范操作,堵塞各种漏洞,要好事办好。坚持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严格执行公开、公示制度,严禁乱收费,规范服务性收费。

篇3

长久以来,国家一直关注农村经济建设,在政策、资金的大力扶持下,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在物质条件不断充实、满足的前提下,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当前的紧要问题,为此,还需要结合客观实际,做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将农民的生活质量带到一个新层次。

一、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顾名思义,就是以文化工作的形式让农民群众积极投入到各种活动项目中,有效的文化工作能够加深农民的友谊与情感,使身心得到放松、愉悦,从而满足个人精神需求。整体来看,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不仅切合实际,而且它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可以看成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因此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不仅有利于个人,对社会、国家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农村的生活水平与日俱增,在物质条件满足的同时,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过于突出,所以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一定要与时俱进,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做好相关工作,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文化兴国”“文化强省”等战略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推行文化基础建设,目前许多政策也体现出这一点。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通过对农村文化信息进行整合、群策群力、科学合理地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农村文化活动开设的具体措施,这样,农村文化建设具备了理论条件,其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证实。

(二)农民群众对切合实际的文化活动殷切盼望不可否认

我国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种种现实条件的匮乏导致活动无法正常开办,然而这些不利因素都思毫没有动摇农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期望与盼望。比如过去几年城市中常见的老年舞蹈队和流行于当下的广场舞,是许多农民茶余饭后的主要娱乐活动。所谓农村群众文化,也就是从群众中来、再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基础是脱离不开的。

(三)传统文化的复苏

目前,越来越多的文艺创作人看上了农村这块文化资源丰富的产地,再加上有关政策的大力推进,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与关注,这不仅对农村文化来说是一件好事,也为那些创作人提供了更多的艺术素材。比如一些特色地方文化如木偶戏、菇民戏就成为了文化作品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些传统文化节日也正在复苏当中。

三、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就现实而言,当前我国的农村建设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过于看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农民的精神需求,缺乏文化投入,当地政府在管理方面仍然以传统方式为主,缺乏对农民的思想宣传教育。虽然现如今有很多地区都配置了文化站,但是相应职能并没有体现出来,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较多漏洞,岗位重复现象居多,用人质量较低,不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二)人才相对匮乏

人才是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很多农村地区的文化工作不理想、没有效果,而城市文化工作开展的得如火如荼,这其中与人才资源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分析:其一,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一些大学生致力于乡村建设,主动当起了“乡官”,然而这些学生毕竟只是少数,那些骨干级别的文艺精英仍然希望在大城市中谋求发展之路;其二,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走进城市,使农村文化活动的窘境进一步加深。

(三)缺乏文化设施设备

设施过于简陋、数量不齐全也是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的一大原因。由于投入力度小进而造成资源紧张,比如文化体育中心、图书室、广播等主要设施,相应的器材较为匮乏,有些设备年久失修,功能不健全,农民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精神文明建设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四)缺乏必备的资金投入

资金是工作开办的基础,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造成资金严重不足,有些会议上虽然把该类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但是很难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一方面不受重视,另一方面投入资金太少,有些农村政府干脆将经费用在它处,农村文化活动只能被迫叫停,对农民生活、农村发展都起到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部分地区希望利用集资、拉赞助的形式改善这一情况,但是这种方式变动性较强,并非长久之计。如此,资金得不到补充,人才缺失严重,促使文化工作困难重重。

(五)文化意识有待提高

一直以来,我国农民群众在文化意识方面的匮乏,是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究其原因,农民的思想意识是比较保守的,并且农村受教育程度也不如城市,他们对文化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当一些太过理想、艺术层次太高的文化活动落户于农村时,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从而对这类活动缺乏积极性,这对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这也是造成农村文化建设“老大难”的病因所在。

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从头治理,加强宣传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要让农民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需要结合实际,认清农村与城市的资源差距,通过从百姓的角度出发,村支书、村领导为大家做动员号召,让农民朋友了解到文化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例如某地完善图书场所,完全可以发动本地居民进行募捐,诸如文体中心、广场设施等也都可以汇聚众人之力完成建设项目,还有时下流行的广场舞非常适合在农村开设,这种舞老少皆宜、难度低,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经常锻炼可以加速人体新陈代谢,确保身体健康。总之,开办农村群众精神活动需要领导起到表率作用,在基层中不断宣传、落实。

(二)创新工作,拓展来源创新

农村文化工作也就是让活动变得更加有趣,从而吸引广大村民主动参与其中。这一过程需要文化部门引起足够重视,强调旨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结合农民的生活实际开展相关工作,所以部门人员必须要获取村民的日常生活信息。通过开展走访、四季慰问等关怀活动,让农民群众真切了解到政府是要为百姓谋福利、办实事。现如今网络技术飞入千万家,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加紧落实宽带铺设,做好现代化文明基建工作,比如通过完善数字电视技术、加强广播宣传等。与此同时,在活动内容上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举办民族歌剧、舞蹈表演、小品相声、文艺竞赛等多种形式的项目活动,不断创新活动样式,这样不仅能丰富业余生活,还能够让那些有才华、有理想的民间艺术家施展平生所学,实现自我价值。

(三)利用资源优势,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应该与地方特色有机结合,当地政府可引用旅游资源、风土民情进一步丰富文化活动的内涵,保护本地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村民提高对文化活动的认知程度。例如,开设具有民间性质的项目活动,像美术大比拼、歌谣竞赛等较为容易接受的活动,前提是要确保资金到位,并体现出一定的传统文化气息,使文化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另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有效利用网络便利条件,确保文化工作必备的信息资源到位,比如将文化信息转投到网站上,开拓地理文化资源并发挥这一优势。传统的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强调的是“让文化走进乡村”。今天我们更应该主张“让乡村文化走出去”,激发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热爱,确保文化工作建设是协调的、持续的、创新的。

(四)提高人员素质文化水平

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无论是文化部门人员还是农民群众都有必要加强自身文化素质。从农民群众方面来看,首先要提高对素质文化的重视,通过对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强有力的宣传,让民间的文学精英、艺术专家走进农民群众团体当中,充实队伍的基本文化素质,对当地的民俗民情、风土气息进行资源整合,做好走访、收集等工作,然后对其进行编纂,整理成册并出版;再从文化部门方面来看,加速落实政策、资金等项目支持,定期为工作人员开办补习班、教育班,努力学习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要点,并设立激励机制,明确奖罚内容,态度积极、勤奋向上的人员予以资金、表彰鼓励,消极怠工者按照明文规定进行相应惩治,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致力于农村事业、文化事业。

(五)加强农村文化渗透

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强调的是突出农村性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落实活动内容。所以为了保证这一工作的效率性,上级组织如县、区的文化机构,可以挑选团队中的骨干精英到农村搞实际调查,如有必要可开设正规的“下乡”活动,让工作人员入驻农家,体会农村的风土民情、农民的热情豪迈,为文化作品积累更多的素材。相关艺术作品也要彰显新时期农民兄弟的生活习性、新农村建设开发的力度等,然后将作品付诸于实践,可开展巡回演出,一幅幅具有农家气息的节目画面更容易被农民接受、获取认同。此外,挑选文学素养高、并且具有较强工作经验的专家到农村进行文化普及教育,强调文化活动构建方式,加强农民的自主性,具备独立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展开论述,分析了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问题,并给出相关整改措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素质文化水平刻不容缓,需要相关人员给予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高新.农村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4):9.

[2]徐莺.山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6,(05):29.

[3]李艳华.新时期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困境[J].鸭绿江月刊,2016,(03).

篇4

1、年初有工作计划,年中有自查报告和半年总结,年终有总结和考核自查报告。

2、每月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一次,各种制度上墙,按时完成各种材料上报工作。

3、使用统一的基本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登记表、卡、册、档案规范管理。

4、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及医疗服务工作,积极参加药品统一代购及乡村一体化管理。

5、按时参加例会及业务学习培训,并作好学习笔记。

二、疾病预防控制

1、认真作好疾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按时上报疫情,报告率100%,严防传染病的发生及爆发流行。

2、计划免疫工作:按时通知和督促接种对象进行疫苗接种,按计划完成各苗的接种任务。

3、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计划外各种疫苗活动。

4、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5、认真作好结核病人治疗的全程督导,督导率100%。

6、及时上报本村死亡人员、发热病人。

三、妇幼保健工作

1、及时准确上报本村的孕妇数及出生情况,认真填写及开展高危孕妇的筛查,确保各项任务指标的全面完成。

2、认真做好妇幼卫生知识及降消项目的宣传工作,村宣传覆盖面达100%,孕妇知晓率100%(外出除外)。

3、按时准确上报各种报表,资料存根等进行归档保存。

4、做好孕产妇的转诊工作。

四、医疗工作

1、遵守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规范以及村卫生室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医务服务工作。

2、处方书写规范,用药、收费合理,配伍正确,并有病情和治疗记录。医疗垃圾及时正确处理并完善记录备查。

3、热情接待病人,不得推诿病人和拒绝出诊,做好病人的转诊工作。

4、做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宣传动员工作,让农民得实惠。

5、认真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物零差价销售。

五。健康教育

1、认真做好本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工作,制定好全年的健康工作安排,做到工作有计划,做后有总结。

2、针对重点人群有针对的慢性病进行讲解,让老百姓了解一些慢性病和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情况。

篇5

一、会计电算化对当代企业及经济组织的重要意义

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更及时、准确地为企业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企业的正确决策节约更多的时间,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扩大企业和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会计电算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也产生很深远的影响,从表面看,改变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从手工到电子计算机操作,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减轻会计工作人员在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工作压力,将计算机逐渐代替手工记账的方式对会计历史的发展进程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会计工作人员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分工的不同,企业和经济组织在人才培养和筛选方面也会出现全新的要求,在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经济运营成本方面也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企业及经济组织在传统的会计工作过程中,需要招聘很多具有工作经验的会计工作人员来对完成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比如进行核算、填表、对账等复杂的工作程序。会计电算化的引用可以帮助企业及经济组织更好地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借助电子计算机及各种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帮助来完成企业日常的经济活动,减少支出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有利影响。

二、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安全性较差

一方面,某些软件可能欠缺防护,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和财务管理状况被窃取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的现象可能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或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为获得不法的资产,或为躲避税收等,私自在企业内部改变真实的会计信息,目前国内外很多企业出现会计舞弊的案例,比如国外的麦克森&罗宾斯公司、法尔莫公司以及国内红光实业、蓝天股份等,这样的案例不仅给企业自身带来不良的荣誉,更对审计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进而给国家带来损失。会计舞弊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研发和维护方面需要更大的力度,尤其是安全性能的研究。

(二)会计电算化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维护人员是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行和维护负有直接的责任,对软件和系统也有直接的接触和了解,与其他工作人员相比,具有更加便利地条件和实力来对企业内部会计信息进行一定的操作,让满足自己对利益的追求。在会计电算化的舞弊方法中,很多是需要计算机技术的专业技能才能进行的操作,比如篡改会计电算化的程序,达到满足自己利益的目的。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人员在专业技能方面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很多企业信息泄露的原因并不光是由于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背叛,还有一部分是由于企业内部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让竞争企业和不法分子趁机获取内部机密信息。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人员需要在计算机专业技能方面进行不断的进修,积极对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维护,减少信息泄露的机会,为企业降低一定的损失。从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两方面来分析,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素质都有待提高。

三、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具体的改进对策

(一)加强会计电算化软件安全性能的开发

会计电算化不仅是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行业发展在历史上的突破。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改进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的信息技术在国际市场上比较薄弱,国家和政府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引进更多的、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研发经验来帮助会计电算化的更快进步。同时,国家和政府应该出台更多有利于会计行业的政策,让会计电算化能够有更好地发展空间,减少会计电算化普及的阻碍。在研发经费方面,国家和政府也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支持,让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研发更有动力,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让会计电算化软件在安全性能方面更有进步,保障更多企业的根本利益。企业是促进技术革新的主要动力,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的需求是比较迫切的,但是对于软件开发和维护方面的投入仍然缺乏。企业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提高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重视力度,端正经费支出的态度。

(二)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素质

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的整体水平具有明显的影响。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人员需要对会计基础具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同时对计算机操作水平和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都有很严格的要求。企业在人才培养的方面需要从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两方面进行,在职业道德方面,企业应该定时对会计电算化职业道德进行统一培训,降低会计信息泄露的风险,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对企业自身的忠诚度。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进行培训,在会计基础和信息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结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进行引导和讲解,使员工对会计电算化具有更深层次的、更专业的认识,激发员工对自己工作岗位的认同感,鼓励员工提高自己工作效率。

四、结论

经济社会已经处于信息化的新时代,企业的发展和管理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参与和帮助,让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能够具有更准确、更及时地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会计电算化能够推动会计工作的新的发展和进步,能够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资金流通提供有力的保障。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能够为会计电算化的前进提供更多的可能。虽然在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中存在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会计电算化软件安全性能较差的问题,但是通过国家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重视与努力,会计电算化工作会为更多的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做出突出的贡献。

篇6

1 营林工作的主要存在问题

1.1 受到传统大木头经济的影响,我国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建设方案并不完善。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营林工作比较艰苦,工资报酬比较低,特别是透光抚育及幼林抚育环节,它的作业环境比较复杂,它的工资报酬也比较低,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在实际工作中,营林系统是比较复杂的系统,其对于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及工作技术要求比较高,良好的营林工作,离不开良好工作能力的营林工作人员,但是受到营林工作条件及薪酬的影响,有些素质比较高的营林工作者都离开原工作岗位,寻求更好的工作岗位。在营林系统中,有些营林工作人员、现场员,都没有受过专业性的培训,大多数人的工作素质比较低。营林队伍的整体素质比较低,不能满足现阶段营林工作的要求,它的集约经营水平比较低,经营比较粗放式,工作效益比较低。

1.2 目前来说,我国的林业经济环境并不乐观,营林的事业基础比较薄弱。这些年来,随着育林基金的减少,造林任务不断减少,其营林经费不断降低,营林基础工作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导致工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障碍。比如种子库缺乏健全的工作机制,没有多少种子库存,存在诸多的苗圃闲置状况,导致苗木数量的大量降低,导致其整体质量的降低,基础设施体系的缺乏,也不利于营林基础工作的有效开展。很多的林业机构,过于重视眼前利益,不断扩大造林面积,导致日常营林工作量的提升,苗木存在严重不足的状况,难以确保苗木质量、造林质量的提升。

1.3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林业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取得了一系列的林业工作效果,目前来说,我国的营林工作技术日益发展,但是依旧缺乏完善性的技术,我国缺乏先进性的北方森工林区的营林技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黑龙江省林区营林技术法规不断健全,其内部的很多规则制度都得到了完善,但是依旧存在诸多的营林问题,有些林业局的工作观念过于传统,在造林抚育及其生产过程中,依旧使用过时的营林方法,不能根据本局的实际情况,进行营林工作的正常开展。

营林工作事关国计民生,营林工作系统也是比较复杂的系统,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责任感及事业心,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全森工系统的造林数量不断得到更新,在这种状况下,仅仅依靠营林主管部门的检查及验收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有些林业局缺乏健全的营林质量检查验收体系,导致营林调查设计过程中的一系列的问题。

2 营林基础工作的强化措施

2.1 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必须要实现营林基础工作体系的健全,营林工作系统是比较复杂且艰巨的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为了满足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证森林生态结构的改善,保证其森林生态功能的增强,这就需要进行营林工作方案的优化,针对我国的森工林区营林状况,需要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为了提升营林基础工作的效益,必须要进行营林基础工作体系的健全,按照我国的森林法工作要求,做好林业建设方案的优化工作,保证造林工作、采育工作的结合,保证营林基础地位的巩固。各个林业局机构需要保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保证营林半全能机构的优化,做好营林半全能机构的调整工作,实现营林经费的定期投入,提升造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为了满足上述工作目标的需要,必须要进行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的健全,完善相关的技术规程法规,保证相关管理方法的优化,保证天然林保护工作体系的健全,按照分类经营的原则,进行森林类型的划分,做好重点公益林的划分工作,进行可采资源及分布位置的考虑,保证生态公益林及商品林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保证黑龙江省林区营林技术标准方案的定期更新,落实好相关的商品林建设标准体系,保证营林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这都需要做好林业经营的资金投入工作,确保其科技含量的提升,做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作。在营林工作中,苗圃工作体系是重要的营林工作步骤,苗木的质量影响到造林的成败及林分生产力,为了满足现阶段工作的要求,必须进行苗圃投资工作的优化,选出几个较好条件的苗圃及种子园,保证现代化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确保资金的投入,保证其科技含量的提升,确保苗木及种子产量及质量的提升,控制好种源及上山苗的质量。

2.2 这就需要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营林质量意识,保证监督机制的完善,森林培育系统是比较复杂的系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满足现阶段营林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提升营林工作者的自身工作素质,确保营林工作者自身责任意识的提升,做好营林工作质量的检查验收及监督工作,确保森林覆被率、更新造林面积保存率等指标的优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同的营林主管部门需要进行专业性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保证营林验收队伍的充实,确保验收队业务水平的提升,做好营林的调查设计工作,提升森林抚育的检查验收质量。

2.3 这就需要实现营林工作体系的健全,做好营林工作的部署工作,保证科学发展及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做好相关的科技推广工作,要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进行科研项目实用性的重视,针对难点问题展开科技攻关工作,做好科学化的成果管理工作,保证每一个工作环节的科学性,保证营林科技示范区的建立,保证先进工作方法的及时总结及推广,保证林业科研队伍的建设,保证投入保障机制的建立,实现林业工程建设投资体系的健全。在工作过程中,要保证营林科技示范区的建设,将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及方法做好及时的总结及推广,保证林业科研队伍的健全,落实好相关的投入保障制度,要控制好林业工程建设投资的资金比例,保证现阶段林业科学研究及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科研投入环节中,相关的林业主管部门需要根据实际工作要求,保证林业科技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

在工作时间过程中,也要保证林业技术培训体系的健全,确保营林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针对技术人员的素质状况,营林队伍的不稳定状况,展开相关业务素质及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选取一些良好条件、较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进行高校的深造学习,保证森工林区队伍体系的健全。

3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型的营林经营模式出现。为了确保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进行农村联产承包经验的借鉴,保证其工作观念的更新,落实好相关的改革工作,保证工作机制的转换,做好相关的统筹规划工作,保证各地优势的发挥,保证森林资源培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营林工作方案的优化,要针对各个工作模块,做好营林系统的完善工作,切实提升林分质量,保证造林成活率及生产量的提升,保证我国林业基础工作体系的健全,提升我国林业的营林效益,满足我国现阶段林业系统的工作要求,提升营林工作的效益,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做好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一、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群众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少数地方、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对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忽视文化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有的认识到了却不愿将财力、物力投入到“难见政绩”的文化事业上去。致使群众文化建设参差不齐,缺少政策性的保障措施,而政府在考核干部时也总会有意或无意忽视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

(二)群众文化队伍人员不足,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基层单位普遍文化从业人员少,到管理区、居民组(作业站)一级尤为欠缺,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中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目前,基层单位文化专业工作人员严重缺乏,都是由管理人员兼任,大多是“赶鸭子上架”,或者以学校教师为主力。而一些有文艺特长的人员,由于没有相应待遇或补贴,工作不稳定,往往出去谋生自寻发展,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

(三)活动形式单调,难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需要学习知识,丰富业余生活,接受文化教育,了解各种信息。过去那种单一的文化娱乐方式己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有些文化馆所搞的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没有根据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地方特色、群众口味等来开展,从而造成群众不愿自觉参加活动的局面。

(四)群众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群众文化建设经费没有保障,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对文化建设虽有所投入,但投入渠道单一,满足不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需求,还有一些社区(村)没有文化活动经费来源,致使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设备老化,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和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正确的群众文化工作方向

文化发展是为了群众,文化发展要依靠群众,文化发展的成果应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部门应把群众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作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出发点。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卞义服务的方向,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文化服务的对象。以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标准。

(二)发展通俗的文化事业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市场上,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比较接近普通人思想,人民大众也是比较喜欢通俗的、现代的、潮流的文化艺术,能够生动将普通人的情感和思维反映出来。但是一直以来,在我国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通俗文化却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因此,在今后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必须要重视通俗文化的发展。

首先,要彻底改变群众文化工作的旧体制和旧模式。其次,要注重培养通俗的创作群体和表演人才。要尽力的创造条件让群众文化工作者能够到通俗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学习进修,从而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整体水平。另外,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完善现代艺术的组成部分,即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器乐设备,通俗的现代艺术离不开这些必要的物质设备。

(三)深化改革,加快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管理,完善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建议由文化和人事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资格条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规范和完善岗位责任制,配齐相关工作人员,并由财政部门按月给予一定的补贴。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基层群众文化队伍。要进一步探索建立竞争激励机制,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实行公开招聘、考核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引进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力度。要按照相关规定,明确基层文化机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落实从业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文化机构工作。三是培育和发展业余文艺团体和民间文化队伍。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志愿者制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办文化发展,发挥专业文艺团体退休人员和民间艺人的作用,对在各类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邀请文体专业人员进行辅导培训,以共同推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把握时代脉搏,彰显特色,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一是要把握时代脉搏。群众文化的时代性不单单体现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更体现在呼应群众的理想和追求、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凝聚人心、陶冶情操等方面。当前,群众文化要以三个“文明建设”为主旋律,以广大群众为服务对象,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二是要追求变化创新,凸显文化特色,抓住群众文化的特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本着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精神,融入健康的民俗色彩,因势利导,赋予群众文化新内容、新形式、新意境,努力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生活和群众精神风貌的文艺精品力作。并通过各种载体加以积极传播,鼓励群众发掘身边典型的人、事,以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

三、小结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工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尽管当前我国群文工作者正在努力的适应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需求,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我国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工作,才能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20xx年秋季学期,全校共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1500人。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特别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生活习惯较差的现状与学校新教师日益增多尤其是新班主任所占比重较大的现实形成的矛盾日益凸显;总的来看,我校学生遵守纪律,乐于助人,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但是,面对学校新时期、新阶段的任务要求,本学期政教处工作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群策群力,团结协作,进一步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开创学校政教工作新局面,为学校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指导思想

在新的一学期里,政教处围绕“比学赶超、创先争优”活动,坚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阵地,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序列德育活动开展为载体,以人文素养引领为特色的德育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三个服务”(服务学校发展大局,服务教学中心地位,服务学生成长进步)的基本宗旨,依据学校制定的发展规划,培养高素质、高品位的小学生,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遵循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坚持“早抓、细抓、实抓、长期抓、反复抓”,切实做好德育工作和常规管理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氛围,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型校园环境,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学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目标

将我校的学生教育成“思想正确、行为规范、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学习认真”的好学生。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顽强、业务精湛、勇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班主任队伍。

具体工作思路是:

围绕一个中心——“以服务教学为中心”,捉住两个重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校园常规治理”,凸显三个亮点——“主题班会特色化、学生主题活动多样化、安全治理规范化”:

1、认真落实政教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全体人员的德育创新意识;

2、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3、完善各项制度,创新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

4、进一步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全力打造团结、奋进、活泼、具有浓厚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的优秀班集体;

5、重视和加强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加快青年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6、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利用好校园广播、橱窗、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

7、加强安全教育,着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实现安全事故零纪录;

8、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做好学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9、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从小知法、守法,教育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10、加强家校交流与互动,努力发挥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合教育功能。

四、工作措施

(一)基础建设工作

1、加强队伍建设

(1)重视德育的主体作用。在学校范围内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使大家能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性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奉献敬业精神落到细微处,有效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2)班主任队伍建设。搭建班主任展示平台,通过培训、经验介绍或反思不断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和能力,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促进教师们创建特色班级。

(3)中队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是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者,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的辅导员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强力支撑。做好每月主题队会的思想教育活动。

2、班级管理

(1)健全班级制度,建设好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形成富有特色的精神文化,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使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有利于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

(2)加强班队干部队伍建设,发挥班队干部助手作用。健全班队干部组织机构,明确班队干部的主要职责与任务,班主任要对班内学生干部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各中队以“规范+特色”的要求着力打造自身特色。各班要精心布置教室,美化教室,体现文化育人的特色,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定期更换室内专栏的内容。

(4)围绕德育目标,要求学生在习惯上做到“八好”,既走好路、说好话、健好体、扫好地、上好课、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并将“八好”扎根于学生心中,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5)开好班队活动课。班队活动课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进行,每班进行一次成功的队会汇报课,班会课重点对文明礼仪教育,学校常规培训,严格按照每周安排开展班队课,政教处将加大班队课的监督与考评。

3、做好宣传阵地建设

(1)做好日常宣传阵地工作,加大宣传优秀学生的力度,向全校师生宣传优秀学生的优秀事迹,为学生树立榜样。

(2)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系列评比展示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二)常规工作

1、加强养成教育,强化学生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养成

(1)加强行为规范学习,使“小学生一日常规”和“小学生守则”深深的扎根学生心中,规范言行。

(2)强化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少先队大队部的监督协管能力。继续强化教师值日、红领巾检查岗制度,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路队等情况进行量化评比,通过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督,做到有检查,有记录。同时纳入“先进班级”、“文明班级”考核,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2、继续强化和改进升旗仪式

(1)坚持每周一升旗制度,规范仪式的形式,体现出整齐性和严肃性,增加特殊纪念日的升旗仪式,主要是通过升旗仪式加强队员对纪念日认识。

(2)让“国旗下讲话”内容与文明礼仪同步,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自行编写,灵活安排讲话内容。

(三)文明礼仪代代传

1、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少先队工作,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宣传工作,要求在读书中学习礼仪,认真上好礼仪教育主题班队会

2、做到四个强化:

(1)“文明在我口中”:讲文明用语,正确使用称呼,不讲脏话、粗话、见到老师和长辈要主动问好;

(2)“文明在我手中”: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洁(如不在教室、楼道、校园等公共场所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等)、爱护公共财物、节约水电、粮食等;

(3)“文明在我脚下”:要文明行走,不践踏草坪;文明乘车,不打闹守规矩;文明游园;文明用厕,爱护公共设施;

(4)“文明在我心中”: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孝敬父母、感恩老师,善待每一个人。

(5)继续开展诚信、廉洁教育活动。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和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得到启迪,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让诚信意识和廉洁意识常驻师生心间。

(四)实施德育主题活动专题化,建立立体德育教育网络

为使德育教育立体发展,在校内建立起三条德育育人线。第一条是教书育人线,由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任课教师组成,做到授业中必须先传道,教书先教做人,做计划要有德育方案,写教案要有德育目标,课堂教学要有德育内容,将德育工作有机地渗透到各班教学中去。第二条线是管理育人线,由政教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组成,分别负责学校、年级、班级德育工作计划的制订、落实和考核、总结。第三条线是服务育人线,由总务主任——后勤管理人员——职工组成,一切服务都有育人任务,形成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五)加强家校建设,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合力

1、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规范、协调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工作,促进家校沟通、联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开好家长会。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帮助家长端正家庭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织开展家长满意度测评活动。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测评内容涵盖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师表现、安全保障、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推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紧密联系,搭建家长与教师之间有效沟通的平台。

4、充分利用“校信通”等平台,加强家校沟通交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达到“同步”、教师和家长教育达到“同心”,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家校联系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强化安全管理措施,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1、认真学习贯彻省、市、区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把安全教育始终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通过校园广播、班校会、宣传栏,通过观看安全教育影片,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安全讲座举办安全演练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

2、定期搞好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继续做好安全月报告工作。

(2)组织学生学习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和各种应急预案。

(3)加强森林防火、交通安全、用水、用电、防盗等方面安全教育,防止火灾、触电、雷击、溺水、中毒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4)发挥校警、门卫的职能作用,把一切的不安定,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5)定期开展校园安全疏散演练活动。

3、切实实行安全管理承包制和责任追究制。值日领导、值日教师要加强对校园、课间休息时间和课外活动的巡查,及时制止校园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若当天发生重大违规违纪行为或安全事故,违究当天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篇9

2当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认知不足,重视度不高

第一,对规划和设计的概念不清,相互混淆,规划就是设计等。第二,规划设计是国家规定的必要动作,没有实际意义,没有规划或设计造林、管护、采伐等营林生产仍然进行。第三,由于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对其过程和结果就听之任之,规划或设计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高,对林业生产建设的指导性就不强,失去了规划设计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2.2没有激励机制,难于调动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

要搞好一个规划或设计,需做大量的调查工作,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包括立地条件的调查、统计归类;包括规划设计所涉及的经济技术指标的调查收集;还包括种苗情r的调查分析等,这些工作有的要协调部门配合、有的要爬山涉水,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综合。辛辛苦苦、加班加点完成一个规划或设计,待遇与坐班的人一样,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很难调动。

2.3政策面投资不足,导致规划设计流于形式

目前的林业建设项目,特别是营造林项目,大都是补质的,基本没有足额的投资,技术人员很难按实际需求完成规划设计。以目前正在建设的天保工程森林抚育、特色经济林建设3个项目为例,天保工程人工造林300元/667m2、森林抚育120元/667m2、特色经济林建设低到30元/667m2。鸡东县目前人工费用在100~200元之间,我们取下线值100元/工日。正常情况下,人工造林林地清理需1个工日、整地和造林各需1~2个工日;森林抚育从标记到剩余物清理完毕667m2至少3个工日,基于以上实际,勿庸置疑,财政投资不能保障基本的劳务费。而这些项目建设除劳务费外还有种苗、管护、施肥、抚育等建设内容需要投资,而造林主体又没有其它投入,在这样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很难对项目投资进行切合实际的概算。因此,规划设计就只能流于形式,其科学性和指导性很难体现。

2.4部分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不够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要求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业务技能和一定的文字功底,但是从事管理和调查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却普遍较低,技术水平也不达标。主要是很多工作人员本身不是林学专业,业务知识不强,再加上不认真学习,缺乏一定的技术知识功底。同时,规划设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搞野外调查,敬业精神差的技术人员就闭门造车,导致规划设计成果质量低下。

2.5先进的科学技术得不到有效的运用

由于领导层重视不够和相关硬件设施(测量工具、计算机、相关软件的购买和运用等)不足,很多基层技术人员对先进技术运用不够或者是就不会运用。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组培等技术。导致鸡东县的林业规划设计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工作效率低,且设计成果质量不高。

3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的对策

3.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对规划设计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规划设计在营林生产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规划,把一个较大的或者是某个产业的建设项目做出通盘的考虑,科学合理地做出长远设计;二是把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安排到山头地块,达到保障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产力的目的;三是通过规划设计加强营林工程的技术性和可操作性,克服盲目性,避免人、财、物力的浪费;四是建设营林生产的科学的工程管理程序,逐渐走入科学化的管理轨道,提高工程建设效益。因此,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对林业规划设计的认识。

3.2政策扶持,加大投入

政策的扶持对于林业建设是起决定性作用,政策扶持的完整性和足额性是规划设计的前提,因此,政府要加大林业建设的扶持力度,以提高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对相关技术设备的投入是提高规划设计质量的基本保障,所以要加大投入,提高规划设计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3.3加强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是加强与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林业技术学院等涉林大专院校的联系,让在职技术人员尽可能得到系统的学习;二是加强与国家林业局昆明院、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专业队伍的联系,争取让鸡东县相关技术人员通过轮岗或其它形式跟着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充分的段炼。三是举办培训班,请相关院校或专业人士结合鸡东县实际,讲授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专业知识;四是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对我县所做的规划设计成果做专业审查,在实际工作中段炼和培养技术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3.4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敬业精神

全县11个乡镇、8个国有林场和1个苗圃要根据本地资源情况和立地条件,制定规划设计的奖惩制度,如根据外业调查的难易程度,分别森林抚育、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林下资源开发等项目制定具体的奖惩制度,让规划设计人员看得到前途和利益所在,也看得到风险和危害所在,以提高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积极性,保证规划设计成果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3.5加强与边缘学科的联系,把先进、适用的新技术运用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篇10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围绕教研组的科研课题,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各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1、继续发展上学期数学教学效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数学教学质量与上学期相比能有所提高。

2、开展以"如何利用课堂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着力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积极开展“一人两课”、课题研究教研活动,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学校规定的各种常规工作。

三、主要措施

1、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备课要充分,目标要明确;上课要认真,方法要灵活;作业布置要突出重点、适量,讲求效果,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

2、各数学教师认真拟定好教学计划和学困生辅导计划。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习惯培养,做好辅优帮困的工作。

3、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养成多看书,看好书的习惯,多参加校内外的专题讲座、教材培训、教学交流和观摩等活动,上好一人两课。

4、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

(1)认真开展“一人两课”,切实做好每一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做到活动前有中心议题,活动中有记录,活动后有分析。

(2)全体数学教师要善于用新课程理念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每位老师上二节实践课,课后要进行反思,并写出教学体会。教研组要及时整理材料,结合本学期研究情况,整理出实践课的经验、成果。

篇11

二、工作目标

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粮食面积70万亩,总产2.4亿公斤,蔬菜10万亩,总产3.5亿公斤,棉花面积20万亩,总产4600万公斤。以西部农业开发为着力点,加快林海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创建,年内全县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5万亩,其中王口、台头、梁头、独流、良王庄五个乡镇发展设施农业1万亩,林下经济0.5万亩,建成一个占地50亩的休闲渡假农庄,不断提升和扩大台头万亩都市型农业示范园和林地立体循环农业示范园的产业水平和展示功能,带动全县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稳步提高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