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扶贫攻坚

扶贫攻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13 21:09: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扶贫攻坚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篇1

“精准扶贫首要的任务就是精准确定扶贫对象,解决‘帮扶谁’、‘扶什么’的问题,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该县在召开的扶贫攻坚“三年大决战”动员会上,对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准确掌握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5月始,领导干部带着感情,依托“双联系双服务”和“干部夜访”活动,走访贫困村访贫困户,分别深入23个乡镇、108个重点贫困村,对2.3万户7.9万名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实行“三卡管理”(精确区分红卡户、黄卡户和蓝卡户)。优先扶持黄卡户脱贫,然后集中力量扶持红卡户脱贫,对蓝卡户全面保障“兜底”。

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县扶贫攻坚“三年大决战”的实施方案》,按照打好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智力扶贫和劳务扶贫等“六大扶贫攻坚战”的要求,全面推行“挂图作战”,张贴“作战图”,制定“施工图”,列出贫困村、户扶贫攻坚工作清单,倒排工期,逐项消号等方式,确保实现当年整村脱贫的目标任务,切实做到总体规划科学,年度计划明确,推进步骤清晰,帮扶任务具体,在全县上下初步形成了条块联动、上下齐心、主抓靠县、落实在乡镇、行动在村庄的工作格局。

万众齐心“摘穷帽”

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为保障精准扶贫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2015年,该县积极筹措1亿元资金,全力推进移民扶贫工程建设,重点抓好移民进园主体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安排1600万元产业奖补资金,对贫困户发展1亩以上茶业、金桔、油茶、木竹、井冈蜜柚等主导富民产业,纳入奖补范围,使每户贫困户都有一项稳定的收入来源,依靠发展产业脱贫;专项安排贫困村通25户以上自然村水泥路等项目配套补助资金,在上级财政安排奖补资金的基础上,县乡财政另落实每公里补助资金8万元;筹措6000万元财政扶贫统筹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按1:8比例撬动金融资金,支持有劳动能力、且有产业发展愿望的贫困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贫困户的吸纳、带动作用;整合省财政部分产业扶贫专项资金,用于县实职科级以上干部对贫困户进行产业帮扶,确保每户帮扶对象每年增收2000元以上,实现稳定脱贫。

该县还强势推进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的深度融合,严格落实“421”干部帮扶机制,即组织县级干部、科级实职干部、其他干部分别按“1+4”、“1+2”、“1+1”方式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县领导每人带一个县直单位帮扶一个贫困村,135个县直单位共帮扶108个贫困村,并在全县定点帮扶单位选派108名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各帮扶工作队主动落实各类帮扶项目90多项,帮办各类实事好事120多件。省、市、县主要领导深入贫困村调研110余次,帮助解决问题80多个。充分发挥108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力度,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帮带、社会帮扶、多方参与的扶贫开发新格局。

凝心聚力“拓富路”

走进遂川县黄坑乡周园村,只见崭新的村庄一条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延伸到各组各户,新修的休闲广场热闹非凡,新建的砖瓦房整齐有序,漫山遍野的油茶树硕果累累,饱满圆润的茶籽挂满枝头,丰收在望的喜悦挂在茶农脸上……这个“十二五”贫困村,通过一系列扶贫政策措施的实施,如今旧貌换新颜。

篇2

为适应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探索通过对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方法、新途径,建立扶贫龙头企业项目贷款贴息推进扶贫效益不断提高的新机制,逐步形成国家扶持、项目助推、龙头加盟、农户受益,并产生带小、扶强带弱、扶贫带农的开发效果。根据xx扶贫开发局[20xx]34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扶贫责任书如下:

一、责任范围及目标

凡向县扶贫办、县财政局申请20xx年度扶贫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的企业,在项目实施内必须切实履行以下扶贫责任:

(一)企业在县内建设所属种植原料基地不少于2500亩;

(二)企业在项目实施期内直接带动农户数应不少于800户2300人;

(三)项目实施期内招聘贫困户用工不少于30%; (四)企业向所属原料基地收购原料应采取合同订单或保护价收购方式,以解决农户卖难问题。

(五)企业在项目实施期内,不能出现有拖欠职工工资或对农户产品压价或其它方面的投诉。

(六)企业应确保把项目资金切实用于能扶持和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的扶贫项目。

二、考核评审

(一)企业应主动接受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在项目实施期内对扶贫效益的跟踪检查。

(二)企业在实施项目结束后的30日内,应向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写出项目实施情况报告。

(三)项目实施结束后,县扶贫办、县财政局要对企业实施项目的情况进行评审,对实施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继续推荐项目扶持;对带动效益差,社会反映还良的企业取消次年度申报项目资金的资格。

三、附则

本扶贫责任书一式三份,县扶贫办、县财政局、扶贫龙头责任企业各执一份。经三方签字盖章,并经县扶贫办、县局对我扶贫企业申报项目进行评估同意后生效。

项目监督主管部门:

扶贫责任书履行企业

县扶贫办(章)

(盖章)20xx年 月 日

20xx年 月 日

县财政局(章)

法人代表(签字)

20xx年 月 日

联系电话:

扶贫攻坚责任书范文(二)

为切实加强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管理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实现项目预期目标,特签订本项目责任书。

一、 项目名称

xx县xx乡20xx年易地扶贫开发项目

二、 项目建设任务

计划转移安置21户100人,每人补助5000元,安排中央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

三、 安置类型

小规模集中安置。

四、项目建设时限精准扶贫责任书20xx年9月30日至20xx年10月31日。

五、项目建设责任

(一)县扶贫办责任

1、会同县财政局,按时下达项目计划并及时拨付项目资金。

2、对项目建设任务、建设内容、资金来源、补助标准在县级主流媒体上进行公示。

3、加强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事前、事中检查率不低于100%,对搬迁对象进行100%的走访复核。

4、严格审核项目实施单位上报项目资料。

5、负责组织项目申报、检查指导、验收和绩效考核。

(二)xx乡人民政府责任

1、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

2、严格执行下达项目计划,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建设任务。

3、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上报县扶贫办。

4、加强项目管理,按时上报进度,及时提供报账资料,保证提供的报账资料真实合法。

5、及时对完建项目组织自查,请审计部门对决算审计,并将项目竣工报告、财务决算、审计报告等竣工资料上报县扶贫办申请县级验收。

六、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县扶贫办与更戛乡人民政府各执一份。

篇3

扶贫攻坚调研报告:

组织开展扶贫攻坚、解决边远山区贫困农村突出问题,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县作为全市基础条件最差、贫困区域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份,扶贫开发一直是县委、县政府的头等大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深山沟、凉气候、边沿煤、末梢电、断头路、出境水等多种不可逆转因素的制约,我县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仍没有彻底改变。到底,全县378个行政村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的村就有245个,贫困人口就有10.65万,分别占到全市贫困村总数的48%,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6%,农村人口总数的近一半,尽快摆脱贫困,已成为全县人民的迫切愿望。去年,市委、市政府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拉开序幕,我县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殷切的关怀和厚爱,我们积极按照市委、市政府破穷障、改穷业、挪穷窝、挖穷根的总体要求,在全县广泛开展了贫困农村发展大调研活动,通过深入调研,我们深切感受到,导致陵川长期贫困的主要根源除了自然禀赋的先天不足外,更重要的是干部群众思想保守,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主导产业发育迟缓,农民增收缺乏支撑。具体到一个村和农户,主要表现为项目难选择,创业难起步,技术难掌握,市场难开拓,条件难改善等问题。要使扶贫攻坚取得实效,核心在增收,难点在产业,根本是环境,关键是组织。为此,县委、县政府邀请专家,深入论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扶贫为重点,提出了五大特色产业促进增收(特色种植业、规模养殖业、道地中药材、绿色林产品、生态旅游业)、三大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公路、生态绿化和村庄环境整治)、五项社会事业保障民生(教育事业、卫生事业、文体事业、广播电视事业、社会保障事业)、三项工程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村级组织建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民素质提升)的扶贫攻坚总体思路,并紧紧扭住这条主线,培育了一批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项目,改善了贫困农村发展的环境,有效激发了山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提升了贫困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贫困是陵川最大的县情,脱贫是我们最大的责任。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兄弟县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再鼓干劲,负重奋进,努力把我县扶贫攻坚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以实际行动回报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同时,我们也热切地希望市委、市政府和市直各单位的各位领导,能一如既往地对陵川的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市直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有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陵川一定能够夺取扶贫攻坚的新胜利,谱写全县人民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篇4

干部驻村帮扶情况:村第一书记为镇党委副书记,扶贫攻坚工作组成员有镇劳保所所长、农经员、党政办工作员。

村干部有:支部书记、支部副书记、村主任、文书、妇女主任。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文化素质低致贫。从村里211民贫困群众的文化结构来看,文盲和半文盲约占35%,小学文化约占6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约占2%。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群众思想守旧,缺乏创新意识。一些贫困户生活困难,消极悲观,听天由命思想严重,缺乏脱贫信心和勇气;有的两手朝上,依靠国家救济,“等靠要”思想在个别人身上依然存在;有的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二)自然条件差致贫。由于村地处丘陵山区,辖区范围大,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差,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一是严重缺水,因村不受黑龙滩水,主要靠水库蓄水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若遇上干旱年,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都很困难,靠天吃饭的日子让群众不能有更好的发展。二是居住条件差,全村土墙房屋数20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3%,危房户38户。三是通讯质量差,村7、8组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无互联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群众接收新知识的速度。

(三)年老多病致贫。个别家庭成员年老体弱,或患大病,或患慢性病,或丧失劳动力,而亲戚、儿女无能力资助和赡养导致贫困。虽然现在可以通过农村合作医疗和民政救助缓解经济压力,但高额的医疗费用如无底洞,依然是此类家庭沉重的负担。

(四)劳动力缺乏致贫。部分家庭主要劳动力有重大疾病,严重缺乏劳动力,只能靠传统的种植业为生,产出的农产品又外销困难,导致家庭困难。

(五)因学致贫。有的家庭因同时有两个子女读书,高额的学费导致家庭贫困。

(六)其他原因致贫。有的由于自身能力素质较低,致富本领不强,只能靠种几亩田土、打小工养家糊口;有的因天灾人祸使本来富裕的家庭被掏空家底而陷入困境等。

三、发展目标

按照市委对县扶贫攻坚工作提出的“三年基本完成,一年巩固提高”的目标,通过全面实施和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等举措,确保村2017年底之前61户211人贫困人口得以全面脱贫,全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按期摘掉贫困村帽子,使群众发展信心和幸福指数得到明显增强。

四、2015-2017年规划建设内容

(一)产业发展规划

1、种植业

引进业主,采用土地双挂钩政策,把村里的土地都利用起来发展规模产业,减少村民单一种植无销路的风险。

2、养殖业

通过现有的养殖大户,带动有意愿的群众大力发展养殖,力争发展5-7户养殖大户,引进新品种,尝试养殖经济效益高的黑猪品种,并力争全年生猪出栏量达到3000头以上。采用地理优势,发展林下养殖,出栏跑山鸡6000只以上.

3、劳务产业

以有组织输转为主要方式,集中组织技能培训,每年输转短、长期劳动力400人次,帮助农民增收。

(二)基础设施规划

1、水利建设

维修村75kw提灌站2座,整治沟渠5公里(其中溢洪道500米)。整治山坪塘15口(1组3口,2组2口,3组2口,4组1口,5组2口,6组3口,7组2口,8组2口),新修山坪塘6口(2组1口,3组1口,7组2口,8组2口),蓄水池防渗3口(3组1口,5组1口,8组1口)

2、全域安全饮水工程

依托县委、县政府打造的全域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全村400户1500余人的饮水问题。

(三)贫困户脱贫

对前期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建立精准扶贫对象管理档案,确保每户贫困户有1名干部帮扶。按照“一户一策”、“五个一批”要求制定年度目标、阶段计划和帮扶措施。针对贫困户实际,对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实现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51户,移民搬迁安置40户,医疗救助帮扶40户,低保政策兜底7户。

五、2015年工作打算

篇5

兰考县葡萄架乡赵垛楼村位于距兰考县城24公里、乡政府所在地的东南部,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生前树立的“四面红旗”之一,“赵垛楼的干劲”曾在20世纪60年代响彻全国,激励了人民群众战天斗地、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和信心。现在的赵垛楼,把“赵垛楼的干劲”进一步延续和发扬,在脱贫致富的攻坚战中,成为了焦裕禄精神发扬和传承的代表。全村辖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94户,1420人,耕地面积1907亩。村主要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近年来该村陆续扩展产业园的规模,劳务输出也逐渐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两委班子健全,党员25人。

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318人,2014年脱贫24户88人,2015年脱贫55户180人,2016年脱贫8户29人,2017年脱贫3户7人。

二、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

(一)自然环境约束。赵垛楼村在乡政府东南5公里处,与考城镇搭界,受自然环境条件约束,没有农业支柱产业,畜牧养殖业很少,没有工业企业,农民经济收入始终无法提升。究其贫困原因是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科学种田知识,无支柱产业支撑。

(二)没有超前思想。贫困户有小农思想严重,缺乏市场经济效益观念,不懂赚钱途径和经商理念。村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又不学技术,没有项目投入、不懂改进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而迟迟迈不进设施农业、装备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大门,也就自然形成了农户经济薄弱,收入不理想。

三、脱贫计划

1、2019年,完成贫困户走访调查,了解基本情况,为村里道路做好规划,完成村内主干道的铺设工作,达到群众出门不踩“泥水路”的标准。帮助有头脑,敢干事的贫困户发产小型产业。

2、继续发挥众庆种植合作社带头作用,让一部分有发展产业能力的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年底分红利,增加收入。让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在村内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达到增收目的。

3、扩大种植、养殖业,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养殖、种植规模,增加收入。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促进扶贫项目的长远发展,完善推进。

4、加强村民文化素质教育,改变群众生产、生活观念,利用好优势,重点发展短、平、快产业;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投入再发展,争取一定项目资金,引导农户实施,切实改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5、对贫困户居住的危房进行分批改造或重建,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落实“五不五有”政策,改善贫困户家庭生活基本面。

6、力争剩余兜底户、五保户通过增加收入,保障“两不愁三保障”的情况下,稳定脱贫。

四、脱贫措施

(一)贫困户达到的脱贫效果

通过政策实施,使贫困户达到有干净水吃、穿衣不愁,吃饭不愁,住房不愁,学生教育有保障,业余生活丰富,精神面貌到全面改善。

(二)贫困村达到的效果

1、通过政策措施,实现贫困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内各条道路实现全硬化,户户通自来水,家家有电用,看上有线广播电视,让群众的精神生活充满活力。

2、产业发展:继续大力发展果蔬大棚,种植大棚达到100余座,形成产业园区,年产生经济效益达100万元左右。

3、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有农家书屋、锻炼身体体育器材、有文化活动广场、政策宣传栏、丰富业余生活。

4、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民展,入股合作社,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实行年底根据效益分红利制度,预计入股的贫困户年底能分红利2000余元。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领导,建立村脱贫领导小组,由乡领导任组长,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成员为成员的脱贫工作小组,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发挥党员、村民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建设,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力更生的能力。

篇6

二、村主要致贫原因分析

柑桔脐橙为主要产业,产业结构单一、规模不统一。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一,现又遭遇黄龙病的危害,加之农民观念落后、又因交通不便,活动场所困难,因灾、因病返穷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三、扶贫目标及扶贫规划

针对XX村贫困现状,我村两委班子和扶贫工作人员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两年内,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XX村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完成村小学至上江通组公路的硬化。力争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水泥路长1.6公里面宽3.5米厚0.18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绿化景观带。

二是建设独具风格的乡村农居。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办法,对现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升级,把居住比较差、交通不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达到整齐划一、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三是整合项目,建设XX村综合服务大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在2016年向上级部门争取启动建设加层办公室、服务室、图书室、活动室、村文化活动室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

四、扶贫攻坚措施及思路

1、几点措施

为确保扶贫对策和目标的落实,尽快改变XX村的贫困现状,必须强化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成立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片群防群控,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连片统一打药,彻底解决“木虱满天飞”的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第二,实行土地流转。把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产业能手,农民通过培训到外面打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产业分红,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落实工作责任。村两委班子实行分片包干,全面负责XX村的扶贫工作,力争今年扶贫项目资金的争取和足额支付,建设绿化新农村建设点各项工作。

2、几点思路

一是村两委班子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精准扶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措施、考核有内容。

篇7

一是单位帮扶责任人自身认识不到位。今年相关部门及乡镇对部分帮扶对象进行了调整,由于工作衔接问题,造成有的干部对自己的帮扶对象不明确,从而影响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有效开展。

二是单位干部帮扶贫困户不够深入的问题。干部职工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工作懈怠,有少数干部对于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及致贫原因了解不够,缺乏深入贫困户的调查走访。

三是扶贫措施不精准、因户施策不到位的问题。对于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分析不到位,导致对于有的贫困户未能制定精准的扶贫方案及措施,因此扶贫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四是宣传工作不够深入。群众的发展意识与观念滞后,思想认识、法律意识不强,对宣传的有些政策理解有偏差,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尤其是在筹资建设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未从思想上根除落后观念,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的效果。

二、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单位与乡镇和驻村帮扶办衔接沟通,及时明确单位帮扶责任人。我局于近期积极和联系点进行了联系,做好单位帮扶责任人名单梳理工作。

二是精准掌握贫困户基本信息,明确帮扶责任人职责。要求单位干部一定要清楚了解自己结对的贫困户,落实自身帮扶责任,做好相关帮扶措施;

三是加大走访力度,确保帮扶工作准确到位。单位帮扶责任人要加强责任意识,定期深入帮扶对象家中开展走访活动,对生活、生产相关信息进行更新了解;

篇8

召开村民大会,深入宣讲政策法规。在会上宣读《致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对象的一封信》,向群众宣传国家的惠农富农政策及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率和帮扶成效的满意度,同时,及时向农户告知脱贫攻坚普查时农户应注意的事项,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篇9

中图分类号: D267;F323.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1.00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洛南县石坡镇作为贫困县的贫困镇,脱贫工作刻不容缓,石坡镇党委和政府直面矛盾和问题,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脱贫村脱贫致富。

1石坡镇基本情况

石坡镇地处秦岭东段南麓,洛南县城以北29公里处,东邻寺耳镇,南接柏峪寺镇,西连石门镇,北与巡检镇接界,为洛南县北部主要集镇之一。全镇总面积达287平方公里,辖 16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社区,共有201个村(居)民小组,现有农户数7109户24701人,耕地面积达54498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4675亩),人均耕地面积1.21亩。2017年计划脱贫7个行政村,预计脱贫贫困户714户2368人。石坡镇是典型的边远贫困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户思想观念守旧,要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困难重重。

2 脱贫攻坚面临的问题

2.1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发生率高

2017年洛南h16个镇办,计划脱贫68个贫困村,石坡镇脱贫7个村占10.3%。石羊、黑山、香山、王村、寇窑、王窑、金鞍7个村总人数为9131人,贫困人数2368人,贫困发生率25.93%,贫困人口数量较大,贫困发生率较高,脱贫工作压力较大。

2.2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石坡镇地处偏远山区,无一条二级公路通过,2017年脱贫的7个村更是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通村水泥路虽已全部修通,但通组路没有完全修好,已修路面宽度不够、质量不高。

脱贫村群众饮水难、用电难的问题仍然存在。预脱贫村大部分人用上了自来水,但水源极不稳定,金鞍村还有一个村民小组地处海拔较高的山上,目前还靠吃雨水为生,无雨水时就要到山下以每桶100元的高价买水。

7个贫困村整体是山坡地多、平地少,土壤贫瘠,农业灌溉系统不发达,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地区,大部分村民靠自产农产品及少量的经济作物收入维持生活,缺乏其他经济来源。这些贫困村先天不足,自然条件恶劣,给脱贫攻坚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障碍。

2.3人口素质偏低,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不强

通过对7个脱贫村进行调查,发现其人口总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超过5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1.0%。农民科学文化及综合素质偏低,运用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种植业基本停留在自给自足的水平,创收方式和渠道单一,自我发展能力弱。

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滋生了“等、靠、要”的思想,视吃救济、拿低保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缺乏现代市场意识、开拓意识和竞争意识;惧怕风险,虽然有些农民想致富,但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找到一条致富的门路。

2.4致贫成因复杂,脱贫压力大

石坡镇2017年预计脱贫的7个村共有贫困户714户,贫困人口共2368人。其中因学致贫66户,占总贫困户9.3%;因病致贫204户,占总贫困户28.57%;因缺技术致贫111户,占总贫困户15.6%;因残致贫218户,占总贫困户30.53%;因缺劳动力致贫32户,占总贫困户4.4%;因缺资金致贫59户、占总贫困户8.3%;其他原因致贫24户,占总贫困户3.3%。其中,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占总脱贫户数的50%以上,成为脱贫工作的重点。

还有些人群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自然地理条件较差,主动脱贫观念尚未根本转变,“吃扶贫饭”及“等、靠、要”思想十分严重。同时,农村劳动力外流,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精准脱贫的难度。

3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对策与建议

石坡镇党委和政府为如期打赢脱贫决胜攻坚战,除全面摸清村情户情外,全面了解民心民意,准确运用“八个一批”,严格落实“六个精准”外,广开思路、多措并举,确保该区年底如期实现年度脱贫目标。

3.1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脱贫发展根基

基础设施是贫困村经济发展与脱贫的“命脉”,要着力增强基础设施发展的整体协调性,优先解决村里通路、通水、通电等问题,打通经济动脉,畅通农业农村发展的血脉,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镇政府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2500万元无息贷款,坚持基础先行,实施产业到户。坚持实施水、电、路、房、环境改善“五到农家工程”活动,实现卫生室、图书室、垃圾收集环保设施等贫困村“五有工程”;为贫困户量身实施“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产业扶贫模式,让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加入脱贫主导产业发展,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经济收入,社会保障可靠,居住条件改善,例如加快建设王村水厂和郝坪村水厂工程建设进度,以解决石坡街社区、周湾村、南坪村群众生产生活饮水安全问题;推进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解决贫困群众用电问题。

3.2扶贫需扶智,激发脱贫人口内在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要激发贫困人口内在动力。贫困人口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扶贫的根本出路是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能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人口自己的辛勤劳动得以实现。

针对脱贫村贫困人口素质偏低的现实,县政府对在技工院校上学的贫困户子女每人补贴3000元,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分类、分批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每人补贴培训费用1200元,发展产业的扶贫局再给人均800元产业扶持资金;石坡镇政府还创办了夜校,在各贫困村设立教学点,培训班以集中授课和集体讨论为主,采用专题辅导、经验介绍、案例剖析、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确保受训人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根据贫困人口的实情量身打造的“田间课堂”、“车间课堂”、“家庭课堂”,培训黑猪养殖、中华蜂养殖、万寿菊种植等实用技术。打造“创业导师+扶贫对象”的创业扶贫模式,提升贫困人员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力争实现培训脱贫。

通过开展贫困村及贫困户就业意愿和外地企业招工需求的调查摸底,根据培训人员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施策,开展免费培训,帮助实现就业。

截至3月底,石坡镇政府针对2017年脱贫的7个村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人口285人以及有就业创业需求15人的不同情况,在洛南县政府的帮扶下,镇政府、村委会多方提供信息,实现285名贫困人口全部就业,其中61人从事村级保洁员工作。

3.3以异地搬迁和危房改造为重点,改善贫困人口居住环境

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这部分贫困人口,实施异地移民搬迁。移民办按照新的移民补贴政策,对贫困户补贴25000元/人,每人不超过25平方米;一般户补贴12000元/人,住四层及以上每户奖励5000元。

坚持集中安置、城镇安置、楼房化安置“三为主”和靠近集镇、靠近县城、靠近园区“三靠近”原则,按照轻重缓急对大片区符合异地移民搬迁的贫困群众实施异地扶贫搬迁。

加快城镇基础建设步伐,支持移民积极发展个体工商户、商贸流通企业、小微企业,鼓励贫困群众就近务工,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优先在县城阳光庭院、石坡镇政府所在地等集中的安置点搬迁安置困难群众。截至3月底,已建成保障性住房48套,完成农村土坯房改造1803间,易地搬迁229户888人,极大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3.4发挥“金融输血”功能,为脱贫攻坚注入活力

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经营制度不完善、脱贫资金来源不足等问题,已成为脱贫的最大障碍。镇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用足、用好、用活国开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资金使用上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发挥国家财政和政策性银行扶持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本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将“金融输血”聚焦精准扶贫。

一是制定信贷支持、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对经过精准识别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借款人,由信用合作联社、邮储银行、阳光村镇银行发放扶贫贴息贷款,最高额度为5万元,2017年第一季度已有215户贫困户申请“富民农户贷”贴息贷款。此外,对新注册个体工商户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2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特别是加大对贫困户专项资金的支持和投入,发挥财政金融和商业金融互补作用。

三是拓宽资金来源拓渠道,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探索“财政资金+合作社+贫困户”、“金融资金+合作社+贫困户”等金融扶贫模式,充分发挥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和“金融输血”强大的推动作用。

3.5成立村级经济组织,探索特色产业扶贫新模式

石坡镇总体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特色不明显,农民收入提升缓慢,贫困群众难以脱贫致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石坡镇从实际出发,为贫困户量身实施“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产业扶贫模式,要求每个贫困村成立1~2个产业合作社,让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加入脱贫主导产业,确保贫困户收入来源稳定。

依托N植万寿菊、黄花菜、油菜、油牡丹等特色脱贫产业发展,让贫困群众到合作社打工挣钱,在产业发展中脱贫致富;抓住北部片区全域旅游开发机遇,充分发挥苍鹭园、香山溶洞等美丽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旅游产业,让贫困群众在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中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围绕各项惠农政策,着力在产业扶贫、旅游扶贫、金融脱贫方面走新路、创特色;依靠党员干部和能人大户,着力在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基层党建等方面攻难点、创亮点,真正使贫困村在包抓工作队的精准施策中如期摘帽,使贫困户在包扶干部的精准帮扶中如期脱贫。

4结语

脱贫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脱贫既要依靠外部扶贫政策的牵引力及外界帮扶的推动力,也应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如果不从本质上增强贫困群众脱贫意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贫困地区就难以达到实质性脱贫。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是打赢这场脱贫战争的关键。要多方出力形成脱贫合力,增强贫困群众脱贫意识,使他们从“心动”到“行动”,摒弃“包公放粮,犁耙上墙”消极思想,积极主动投入这场抗击贫困的战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举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李国治,朱晓芸.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6,(01).

[2]刘奇.处理好脱贫攻坚十大关系[J].农业经济研究,2016,(02).

[3]马建堂.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齐心协力打赢脱贫决胜攻坚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2).

篇10

通过自查,经社会保障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商议,自评得分5分。政策落实得分1.5分;项目推动得分1.5分;扶贫成效得分2分。

(一)政策落实情况。对社会救助、残疾人保障、老龄、特困供养等社会保障扶贫工作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精准识别对象、足额保障标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发放到位。同时,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了临时救助制度,针对建档立卡对象,优化临时救助程序、增强救助时效,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着力完善临时救助对贫困群众的救济救难功能,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临时救助制度的无缝对接。二是认真对接精准扶贫政策,充分发挥好民政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职能作用,明确攻难点、抓重点的工作思路,切实制定兜底保障政策和具体措施,建立健全了扶贫专项到户工作台账、社会保障扶贫资金发放台账,开展了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业务培训、残疾人“两项”补贴业务培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培训,为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项目推动情况

一是抓好政策兜底人员核对工作。按照扶贫开发局“省脱贫攻坚大数据”要求,继续按月、按时准确录入数据,准确掌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中农村低保对象的户数和人数,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工作有效衔接,确保救助对象精准、政策落实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解决问题精准,实现城乡低保精细管理、精准施保。二是抓好城乡低收入家庭救助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按照其家庭经济状况均采取“人工核对、信息核对、实地比对、入户调查”等方式,科学、准确地认定社会救助对象,切实提高政府救助的准确性和公信力。建立健全低保信息系统,居民家庭经济情况核定系统。确保低保资金的监管力度,认真执行低保普查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确保低保资金及时安全发放。三是强化社会保障扶贫制度衔接。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的托底功能,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按规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对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政策实施临时救助,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临时救助制度的无缝对接。四是严把资金监督,确保兜底对象保障资金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城乡低保资金专户,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管理”,同时积极推行社会化发放,每月的低保金由银行无障碍直达低保对象个人账户。每年定期进行检查审计,保证低保保障资金的安全运行。

(三)扶贫成效

一是强化操作程序,确保低保兜底“两线合一”规范运行。为全面实现农村低保与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衔接,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全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按年度动态调整后的国家扶贫标准,确保实现“两线合一”的目标,2019年年初,在拟定《社会保障专项扶贫工作方案》时,方案中的保障标准根据《关于调整2018年全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阿州民政〔2018〕109号)文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为500元/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为310元/月”的规定制定。2019年上半年,为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按照全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310元的标准为农村低保兜底对象进行补差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019年1月至6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1860元。2019年9月,在收到《州民政局关于调整2019年全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阿州民政〔2019〕91号)文件后,及时将文件转发至各乡镇,要求各乡镇按照文件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标准从每人每月500元/月调整到每人每月54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从每人每月310元/月调整到每人每月350元”的标准及时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工作,调整执行时间为2019年7月1日起。下半年,按照全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350元的标准为农村低保兜底对象进行补差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019年7月至12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2100元。截止2019年12月30日,全县农村低保对象446户,1301人,复核率100%。清退不符合政策对象14户,63人,新增农村低保对象19户,45人。累计保障15739人次,保障资金264.3545万元,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和低保金社会化发放。二是落实救助政策,农村特困人员基本权益有效保障。为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认真落实社会救助法规政策,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截止2019年12月30日,全县特困对象累计为4882人,保障资金218.746万元。三是落实养老政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紧扣省、州、县精准扶贫工作的新要求,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原则,强化目标、创新思路,扎实推进各项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截至目前,为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8978人,按照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89.78万元。四是落实残疾扶助政策,确保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到人。为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权益,使党的惠民政策及时落实到群众手中,体现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关爱,助推精准扶贫落实到位。对持有第二代残疾证的低保对象,按照每人每月9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截止2019年12月30日,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650人次,41.85万元;对持有第二代残疾证的,残疾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残疾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一级重度残疾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二级重度残疾每人每月70元的标准发放护理补贴,截止2019年12月30日,累计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8866人次,73.69万元;完成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补贴发放工作,全年累计发放建档立卡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补贴共计578人次,22.91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

(一)低保保障对象的界定存在困难。一是个人收入不好确定。除农业收入外,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打零工是随着季节、市场行情等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没有一个详细的计算方法。二是调查取证存在问题。尤其是对于家庭成员在外务工情况,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农民会隐瞒一些收入来源,这对最终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有一定影响。

(二)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难度较大。由于我县贫困对象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摸底准确性要求高,贫困户真实收入情况核定工作难度大,加之我县因灾、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现象突出,这些因素的存在,制约了返贫对象纳入低保保障范畴,导致需要救助的返贫对象不能及时予以救助。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抓好政策兜底人员核对工作。按照扶贫移民局“省脱贫攻坚大数据”要求,继续按月、按时准确录入数据,准确掌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中农村低保对象的户数和人数,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工作有效衔接,确保救助对象精准、政策落实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解决问题精准,实现城乡低保精细管理、精准施保。

篇11

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按照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紧扣“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工作方针,按照“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要求,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编密兜底保障网,重点强化对“两无”贫困人口(无业可扶和无力脱贫贫困人口)的保障,让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基本生活有坚实保障,一个都不落、一个都不少地同步全面小康。

二、工作步骤

我局扶贫攻坚“百日行动”分三步进行,即:

第一步(9月20日--10月31日):全面查找问题。对照今年的目标任务找差距,理出问题清单,全面落实扶贫各项政策,不留盲点,不留死角。

第二步(11月1日--11月30日):决战决胜攻坚。对任务完成、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查漏补缺,集中力量补短板、抓重点、强弱项,冲刺完成今年扶贫各项任务。

第三步(12月1日--12月31日):迎接考核评估。在继续做好扶贫政策落实的基础上,积极做好迎接省级评估及省、市、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工作。

三、工作措施

按照着力提高救助水平,打好扶贫攻坚战重点任务要求,统筹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助学等各项制度,全面加强特困扶贫对象救助。

1、逐步完善农村低保。按照农村低保标准225元/月主动与民政部门衔接将能纳入低保的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