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9 09:25: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学目标:
一、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二、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一、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人和事物的变化。
二、大胆的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准备:
师:图片生:练习纸、图画本、铅笔、彩笔等。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风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感观真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听觉就是其一个主要的方面,我们用声音表现一下微风的感觉.
师:你知道自然界中有哪几种不同的风吗?(微风、大风、狂风)
运用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对各种风的记忆和认识。
四、尝试训练。让学生自己表现画风.
1、比赛画风。
让学生用线条来表现风。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画出形象的“风”来。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让同学评一评。
教师进行简单小结:用线来画风可以形象的把风的方向和路线表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不同形式的风。
2、景物描绘。
在黑板出示几种物体。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如果风来了它们会有什么变化呢?并请学生尝试把它画下来。学生相互间交流、并互评,黑板上学生的画,看看他们表现的对吗?
师小结:风能让许多东西动起来,飘起来。
3、人物的表现。
回忆在风中的经历,让学生描述,并请两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加深对风中的人物特征的认识。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在风中行走的经历吗?谁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景?难走吗?你是怎样感觉到风的存在的?
五、图片欣赏。
书上的图没有用线条来表现风的大、猛。我们讨论一下他是用什么东西表现风很大,人行走困难的呢?
师:小结。
六、创作表现。
“风”经常碰面,你还记得上学路上它吹走你的帽子,在教室里乱翻我们书本、作业时的淘气样,或是在你上完体育课大汗淋漓时给你带来清凉的可爱样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来把你和这位朋友相处的情景描绘下来!------在图画本上画一幅表现风的画面。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学习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帮助学生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2.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会判断平年和闰年,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力。
3.体会平年和闰年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之间的天数。知道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一、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经历了哪些难忘的日子?
你们知道自己是哪年哪月哪日生的吗?(生回答)
那我们今天再认识一些新朋友好吗?板书课题:年、月、日。下面我们看今天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大家齐读。
2.出示学习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经验,经历认识年月日的过程。
(2)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会判断平年和闰年,培养分析和判断力。
(3)体会年、月、日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师:大家有信心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吗?
生:有
师:好,大家很棒,老师相信你们,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6-79页,让自学指导带领我们达到学习目标,因为指导是帆,目标是岸,希望大家乘着帆,顺利到达学习的岸。
二、出示自学指导一
认知看课本内容,看看年历上标注了那些特别的日子?你还经历了那些特别的日子?
1.
5月1日是(
)。
2.
6月1日是(
)。
3.
7月1日是(
)。
4.
9月10日是(
)。
5.
10月1日是(
)。
6.
我还经历了:
(自学比赛开始,比谁坐姿端正看书认真,3分钟后我们进行展示。)
三、第一次自研共探
1、自主学习
生看书自研,将自研成果和疑问记录在本上。
2.
交流合作
看完的学生请举手,示意给对子和老师,开始交流,主要交流自研指导中的问题、解题思路、过程和理由。
3.
共同探究
小组内的答案尽量统一或记录下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备下一步汇报展示。
4.
.汇报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研成果的汇报展示,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可以回答,板演或提出问题。
5.
知识小结
时、分、秒;年、月、日都是时间单位。
四、学习指导二
认真看课本中的两张年历图,自行把2011,2012年每月的天数填一下,填后想一想:
1.我发现了一年有(
)个月。
2.有31天的月份是:(
),这些月份是大月。
有30天的月份是(
),这些月份是小月。
3.2月份比较特别,有时有(
)天,有时有(
)天,2月既不是(
),也不是(
)。
4.我们还可以用(
)来记忆一个月的天数。
5自行试着把例2填一填,想一下: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自学开始,比谁坐姿端正,自研效果好。5分钟后展示交流)
五、第二次自研共探
1.自主学习
2.交流合作(小对子交流)
3.共同探究
小组内的答案尽量统一或记录下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备下一步汇报展示。
4.
汇报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研成果的汇报展示,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可以回答,板演或提出问题。
5.知识小结
(1)我发现了一年有(12
)个月。
(2)有31天的月份是:(
1,3,5,7,8,10,12
),这些月份是大月。
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
),这些月份是小月。
3.2月份比较特别,有时有(
28
)天,有时有(
29
)天,2月既不是(
大月
),也不是(
小月
)。
4.我们还可以用(拳头)来记忆一个月的天数
5、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A.根据一年的天数判断,366天的是闰年,365天的是平年。B.根据2月份的天数判断,28天的是平年,29天的是闰年。C.根据公历年份是否是4的倍数或400的倍数来判断。公历年份不是整百的,如果是4的倍数,这一年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这一年是平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时,如1200年,1300年1900年,2000年.........其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
六、学情展示
展示主题:完成课本“做一做”题。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交流。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子,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学法指导: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测(讲解着)。
4.汇报讲解、补充质疑评价
学法指导: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他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七、归纳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状态、效果给予评价总结。
八、巩固提升
第一关:我来填
(1)、2012年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召开,这一年2月份有(
)天,是(
)年,全年共有(
)天,
(2)、8月份有(
)星期零(
)天
第二关:我来选
(1)2012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
)天
A、1
B、3
C、3
(2)中华人民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2012年10月1日是(
)周年
A、62
B、63
C、64
第三关:我是聪明小法官。
1.每年都是365天。
(
)
2.一年有6个大月,6个小月。
(
)
3.26个月是2年零6个月。
(
)
4.9月30日后一天是9月31日。
(
)
思考题:
小明在他奶奶家连续住了2个月,刚好是62天,你知道是哪两个月吗?
板书设计:
认识年、月、日
1.我发现了一年有(
12
)个月。
2.有31天的月份是:(
1,3,5,7,8,10,12
),这些月份是大月。
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
),这些月份是小月。
3.2月份比较特别,有时有(
28
)天,有时有(
29
)天,2月既不是(
大月
),也不是(
小月
)。
4.我们还可以用(拳头)来记忆一个月的天数
5.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A.根据一年的天数判断,366天的是闰年,365天的是平年。B.根据2月份的天数判断,28天的是平年,29天的是闰年。C.根据公历年份是否是4的倍数或400的倍数来判断。公历年份不是整百的,如果是4的倍数,这一年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这一年是平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时,如1200年,1300年1900年,2000年.........其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
优质课教案
课题:《年,月,日》
课时目标
1.知道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经历分类的过程(自主确定分类标准自行分类形成统一的分类),在操作中去认识各种类别的三角形及其特征。
3.在对三角形的分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重点
知道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教学难点
经历分类的过程在操作中去认识各种类别的三角形及其特征。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分组讨论、演示讲解等多种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第一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一些知识,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三角形的知识研究三角形的分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已有数学经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起悬念,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
二、自主探学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6个三角形
提出要求:
(1)观察每个三角形中3个角分别是什么角?
(2)根据角的特点对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并思考这样分的依据。
(3)给同桌同学讲一讲,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2.反馈学生的分类
①3个角都是锐角的为一类,3个角中有1个角不是锐角的为一类。即(1)(3)(5)为一类,(2)(4)为一类。
②有直角的为一类,没有直角的为一类。即(2)为一类,(1)(3)(4)(5)为一类。
③有钝角的为一类,没有钝角的为一类。即(4)为一类,(1)(2)(3)(5)为一类。
④全都是锐角的为一类,有直角的为一类,有钝角的为一类。即(1)(3)(5)为一类,(2)为一类,(4)为一类。
(如果学生4种分类方法都有)这4种分类方法都是正确的。在这4种分类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把三角形分得更细、更清楚?
(如果学生只有前面3种分法)请你再仔细观察这些三角形角的大小,讨论:还可不可以进一步细分?
二、合作互学,优化展学、多元评学
3.整理分类结果
(1)这些三角形,我们都可以将它们分为几类?(3类)也就是3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为一类,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为一类,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为一类。
(2)边说边板书:
锐角三角形
按角分类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3)看书,读一读第40页上什么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4)为什么这里说“有1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想一想,在一个三角形里面能不能有2个直角呢?在一个三角形里面能不能有2个钝角呢?(从三角形内角和方向去思考)
4.认识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三角形看着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由几部分组成,哪几部分?(板书)
[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分类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至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得以突出,难点得以实破,学生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优化练学
1.课堂活动3
(1)第1和第2个图形为什么可以直接确定?(因为露出的部分是1个钝角和1个直角,根据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定义可以确定)
(2)第三个三角形露出部分为一个锐角,那么第三个三角形就是锐角三角形吗?(不是一,有可能下面是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或者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必须有3个角是锐角的才是锐角三角形)
2.练习十一(1—3题)
二题直接画在书上
三题:(1)沿对角线减(2)沿高减
[设计意图]
是进一步巩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深刻辨别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这几道练习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层层递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1课时
教学内容:P1例1、P2例2口算乘法
教学要求:掌握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手段:幻灯片、小棒、口算卡等及操作。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表内乘法口诀(可用口算卡进行)。
2.50是几个十?700是几个百?
3.8个十是多少?24个十呢?24个百呢?
4.5个2是多少?
二、新课教学:
1.P1例1
(1)引导学生摆小棒:每堆摆两捆(每捆10根),摆3堆。
(2)启发学生议论: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加法算:20+20+20=60
用乘法算:20X3=60
(3)引导学生看实物,理解算20X3的思维过程:3个2是6,3个2捆(2个十)是6捆(6个十),6捆就是60根,即3个20是60。结果与加法相同。
2.小结:求3个20是多少,可用乘法计算。口算20×3这样想:
2个十×3=6个十=60
3.P2例2
(1)显示例2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后掌握其数量关系。每堆有300块小木块,一共有4堆。
(2)让学生直接用乘法式子求出一共有多少块。
(3)让学生口算结果,并说出怎样想。
(4)小结:求4个300是多少,用300X4计算。这样想:
3个百×4=12个百=1200
三、练习设计:
1.P1“做一做”.2.P2“做一做”.
四、作业:
1、复习P1例1、P2例2.2.P4第1、2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P3例3、例4,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口算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每位乘积不满十)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课本P3复习内容。
2.450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
二、新课教学:
1、P3例3
(1)看图学算理。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意:
①左边有3个10,就是30。
②右边有3个2,就是6。
从而使学生理解:12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3个12就是3个10和3个2的和。
(2)看图学算法;口算一般从高位算起。
这样想:10×3=302×3=630+6=36
(3)指导学生看书P3例3,质疑。让学生口述12X3的口算步骤。
(4)小结:一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把一个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后再相加。
2.P3例4
让学生在例3的基础上,先类推试做;然后可通过四人小组议论,归纳出口算的方法;再由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小结:120是由1个百和2个十组成的,120×3是求:3个120是多少,就是3个百和3个20的和。计算时这样想:100×3=300,20×3=60,300+60=360。
三、练习
1、P3例3下面的“做一做”。
2、P3例4下面的“做一做”。
第1题:计算后,进行评议,并让学生讲述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谁还能想出别的口算方法?”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有目的地请中下生板演;及时纠正错误。第3题,可用开火车比赛的形式进行。
3.有白乒乓球21个,花乒乓球的个数是白乒乓球的2倍,有花乒乓球多少个?一共有乒乓球多少个?
四、作业:1.复习P3例3、例4。2.P4第4、5题。
第3课时
教学内容:P4练习一第6——11题。
教学要求:巩固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熟练、灵活地运用口算方法:i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手段:幻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表内乘法口诀。
2.口算乘法的方法。
二、练习设计:
1.填空:
(1)21×3可以读作()乘(),积是()。
(2)3×6读作()乘(),表示()个()相加。
(3)32×3读作()乘(),表示求()个()倍是多少
2.做课本上第,7、8、9、10、11题。
做7、8、10题要注意用多种形式,如比一比,看谁算得对又快或以组为单位开火车,看哪组最先到达目的,夺到红旗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9题是有多余条件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练习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决定是否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特别注意辅导中下生。
3.第12、,13题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独立完成,根据实际安排在堂上进行或在课外进行。
4、思考题。可制作活动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明确从小华家到公园无论走哪条路,到学校以后都有四条路可到公园。也可以让学生在书上的图画一画、数一数、找规律达到同样的目的
每项练习做完后都应做好评价订正工作。
三、作业:1.熟记乘法口诀。
2.P4第6题、P5第10题。
2、笔算乘法
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P6例1,例2.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竖式书写格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细心检验的习惯。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课本P6复习的内容。口算乘法及竖式书写格式。
二、新课教学:
1.P6例1
①从口算引入:出示题目后问“用口算时怎样想?”
②笔算方法:借助P6的实物图,指导学生阅读P6虚线围成的方框里分步演算过程。
③总结计算方法。
2.P7例2
(1)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类推出计算方法,加深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理解,着重抓用2乘百位上的2得4个百,写在积的百位上。
(2)注意竖式的书等格式。
(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注意”的内容,让学生把例2再乘一遍,并告诉学生,今后可用再乘一遍的方法,检查乘法算得对不对,培养细心检查的习惯。
三、练习设计:
1.课本P6“做一做”。
2.课本P7“做一做”。
3.做P7第1题第一横行,第2题第一横行。
四、作业:1.复习P6例1,例2。2.P7第1题第二横行。
第2课时
教学内容:练第3—第9题
教学要求:巩固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手段: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笔算213×224×2
二、练习设计
1.练习一第3题。让学生先读题,再分析解答。
2.练习一第4题,笔算下列各题。
3.练习一第5题,列式计算。
4.练习一第6题,口算下列各题。
5.练习一第7、8题,应用题。
6.练习一第9题,脱式计算。
三、作业
复习课本第8页。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9例3、P10例4
教学要求: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手段:幻灯,每位学生一份小棒。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课本P9复习的内容:
5×3+62×9+76×8+34×7+5
二、新课教学:
1、P9例324×3=
(1)摆一摆
①第一行摆2捆。(每捆10根),另4根。
②再摆两行分别与第一行同样多。
(2)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列出式子;
①每行多少根?共几行?
②要求3行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
(3)在动手操作中明确算理。
①3个4根是多少根?满10怎么办?
②3个2捆是几捆?加上刚才的一捆现在一共是多少捆?
③一共有几捆几根即多少根?
(4)观察幻灯图片,学习算法。
(5)指导学生阅读P9例3,质疑。
(6)让学生讲述72是怎样算出来的。
2.例4的教学
(1)学生读题后,讲述乘的顺序。
(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0例4。
小结:让学生讲述P10例4怎样算。重点讲清4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9得多少1应向前一位进几,乘积百位上的7是怎样得来的
三、练习设计。
1.课本P9做一做和Pl0做一做。
2.课本P11第2题。
3.计算;
42×315×2271×3516×4
4.计算接力赛。(分四组,每组3人)
(除参赛的同学外,其余作裁判,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四、作业;‘
,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1.复习P9例3,P10例4。
2、P11第1题。
第4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第3—第9题
教学要求: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手段:比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计算P11第3题。
3.P11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4.P11第4题、第5题。
5.P12第7题用比赛的形式,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算对要做好小靖工作。
6.P12第8、9题如因时间关系可作为活动课内容。第10题应提示学生找出规律再填表。
四、作业:
复习P9、11的内容,理解、熟记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第5课时
教学内容:P13例5。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课本P13复习的内容。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13例5的教学。
(1)用幻灯显示例5的插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454×4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5与本节“知识铺,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2)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13“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教学目标:
1.
经历认识小数数位表和用直线
上的点表示小数等进一步认识小数的过
程。
2.
认识小数数位表、数位,理解小数部
分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
握小数的读写法;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3.
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能在已有知识和
经验的背景下自主学习,并获得良
好的学习体验。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认识小数数位表和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掌握小数的读写法,会比较小数
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具:PPT
,教案。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情境创设,新课讲授
PPT
显示课本
65
页数位表。
把下面的数填在小数数位表中,并读出来。
172.31
30.402
0.098
师:大家观察
PPT
上的小数数位表,你能从表中发现
什么。(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数位表中小数部分的数位及
排序。趁学生观察之际,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数数位表。)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三个数,提出在数位表中写数的要
求,让学生自主学习。(两学生板演。)
交流学生写数的结果。
师:数位表中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有它们的意义,如十
分位上的
3
表示
3
个
0.1,记住
0.1
是十分位的计数单位。
(请学生回答剩下两个数每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师:前面我们学的小数大多数整数部位都是
0,下面
我们来看一下整数部分不为
的小数的读法。
PPT
显示文本:
172.31
读作:一百七十二点三一。
30.402
读作:三十点四零二
0.098
读作:零点零九八
师小结: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整数部分是
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
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u
用直线上的表示小数
在黑板上画出课本
65
页数轴。
师:观察数轴,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了解数轴上写出了1到5的自然数,每两个数中间有
10
小格或平均分成了
10
份。)
师:大家把书翻到
65
页,把书上的四个数用直线上
的点来表示。(请一学生板演。)
师:大家把写出来的数从大到小排下序。
二、试一试
在里填上>、
=。
10.99
2.11.85
0.080.1
1.621.602
具体说说比较的过程。先比较什么再比较什么。
三、练一练
课本
66
页“练一练”1-4
题,学生独立完成
,再交
流。
1.正确熟练进行三位数减法计算;
2.提高发现规律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感悟猜想、验证、尝试等探究的方法;
3.感受数学的神奇与魅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减法计算。
教学过程:
课前观看一段魔术
一、激趣引入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是什么?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副扑克牌,想不想知道老师给大家表演什么魔术吗?
师:好,大家看好了。
师:我从中抽出3张牌,请看:1、7、9,这三张牌有什么魔力呢?大家一定很好奇,那就跟着老师一起来探究下去。
师一边板书一边说:将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再组成一个最小的三位数,相减:9
7
1
你会算吗?(请一位学生试着说说计算过程)
-
1
7
9
7
9
2
师继续边板书边说:现在又得到了一个三位数,请你用这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相减:9
7
2
你会算吗?一起来。
-
2
7
9
6
9
3
师接下来你猜会干什么?生说师板书:9
6
3
请你猜一猜,这样一直算下去
-
3
6
9
结果会怎么样?
师:是这样吗?你自己试着算下去。
师:大家觉得有的同学没有算出495是老师的魔力失效了吗?
那是什么原因呢?
师:对呀,是你们的计算本领还没过关。所以要把我们的计算本领练练好以后,再来玩有趣的魔术。出示课题:三位数的减法练习
二、专项练习
1、师:那同学们到底在计算时出现了哪些错误呢?出示学生平时计算中的错题进行纠错。
如:
师:老师的想法跟大家一样,我编了首儿歌,是不是说出了你们的心声,对你以后的计算有没有帮助呢?出示:
相同数位要对齐,
认真仔细排第一,
记住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不够减,
前一位上退一作10再去减。
2、方框里该填几?(请学生用手势来表示)
7
8
6
2
9
4
5
6
4
6
-
2
3
4
-
4
5
-
1
4
3
-1
3
5
2
1
4
1
3
3
7
8
4
2
5
4
4
6
4
3
-
2
3
6
-
4
9
-
1
5
3
-1
6
5
8
1
6
9
3
9
7
3、师:现在你对自己的计算本领有信心了吗?让老师来考考你:(出示几道题请学生竖式计算)
701-610=
500-155=
610-314=
944-242=
校对后师:现在大家对自己的计算本领有信心了吗?继续我们刚才的魔术好吗?
三、巩固升华
师:你们自己想不想试一试呢?组长那里有一副牌,你们试试自己的魔力吧。
师:大家都算出了495,你们觉得这个魔术怎么样?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二册P24、25、2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整十数的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改商,初步掌握改商的方法。
2、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用把除数看作整十数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揭示课题
1、口答下面各题的商。并说说商在什么数位上?(出示“整十数除两三位数”)
20
40
20
30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出示情境,思想教育。
动物运动会的举重比赛结束了,小猪获得了金牌,同时还赢得了296元的奖金。它准备去商店购买纪念册,送给它的教练、父母和朋友。
2)出示问题,揭示课题。
A、学生读题、审题:你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B、小猪需要我们做什么?怎么解决?列出算式。
C、与以上练习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原课题“整十数”换成“两位数”)
于是,小猪来到小猫书店,发现小猫书店刚到了两种价格的纪念册:32元和37元。小猪选了一种买,正好花完了所有的奖金,你知道它买的是哪一种纪念册吗?买了几本?
二、新授
(一)试商一次成功的除法
1、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296÷32
=”,教师巡视。
2、交流反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归纳方法。
3、练一练,完成下面的竖式计算。
26
83
4、小结。
(二)初商大了要改小的除法
1、根据上题计算,结合问题判断,并引入下题。
2、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296÷37
=”,教师巡视。
3、交流反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归纳方法。
4、解决情境问题,完成答句。
5、练一练,完成下面的竖式计算。
28
87
6、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
96÷23=
288÷36=
2、到动物医院为小动物们检查病情。
3、机动练习:不计算直接选择正确答案。
1)120÷21=(
)
A、6……4
B、5……15
C、4……36
2)152÷28=(
)
A、7……6
B、5……12
C、4……40
四、总结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在今天学习的除法竖式计算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五、板书
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试商
看作整十数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探索并理解整十数除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并在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掌握整十数除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除法竖式计算。
3、经历尝试、归纳计算法则的学习活动,能理解算理,并能表达运算过程。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5、逐步养成工整书写、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除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除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评价
关注点
学习兴趣:探究兴趣;
学习习惯:听说习惯、练习习惯
学业成果:计算掌握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
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
关注点
一、复习引入
3、经历尝试、归纳计算法则的学习活动,能理解算理,并能表达运算过程。
1.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
)<200
40×(
)<270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竖式计算。
(1)
独立计算,再和同桌说一说计算过程。
(2)
师生共同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法则
A、
从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两位.
B、
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哪一位不够除,就在那一位上写0.
C、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验算结果是否正确。
1、能正确说出()里最大能填的数。
2、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并正确验算
二、探索方法
1、结合生活情境,探索并理解整十数除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并在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掌握整十数除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除法竖式计算。
3、经历尝试、归纳计算法则的学习活动,能理解算理,并能表达运算过程。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1、口算
(1)
算一算
(2)
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3)
小结:我们可以想乘法,做除法。
练习:100÷50
90÷30
200÷40
150÷50
2、出示例题:
(1)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小猪体重是82千克,小羊体重是30千克。
(2)你能提一个除法的数学问题吗?
小猪的体重比小羊的体重的几倍多几千克?
(3)列出算式
82÷30
2、观察:这道除法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除数是整十数)
揭示课题:整十数除两三位数
6、思考:
82÷30怎样计算?
(1)小组讨论,交流反馈.
A、想82里面有(2)个30,商是2。
82÷30=2……22
B、
推算
8÷3,商是2;
82÷30,商是2。
所以82÷30=2……22
C、
竖式计算。
思考:除数是两位数,要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商的最高位写在哪一位?
8不够除30,所以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82,82里有2个30,所以2写在个位上。
这里的60
表示什么?
2×30=60
(3)
哪种方法更简单?(竖式计算)
全班一起说一说计算过程
(4)
归纳整十数除两三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
A从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B、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哪一位不够除,就在那一位上写0.
C、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验算结果是否正确
3
×
2
6
+
2
2
8
2
1、能利用乘除法的关系计算整十数除两三位数。
2、会正确口算结果
3、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提除法的数学问题,并列式。
4、讨论并归纳整十数除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5、会正确验算
三、简单应用。
2、掌握整十数除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除法竖式计算。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5、逐步养成工整书写、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1、试一试(书P23上面三题):
20
6
2
40
9
3
70
9
4
(1)
独立练习,核对反馈
(2)
总结计算方法
2、试一试(书P23下面三题):
60
4
2
40
3
1
7
70
5
1
8
(1)观察:这三题和上面有什么不一样?
(2)思考:要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商的最高位写在哪一位?
42不够除60,所以要看被除数的前三位420,42里有(7)个6,420里有(7)个60,所以7写在个位上。
(3)独立计算,核对反馈
3、不计算,判断商在什么位置上?
3、试一试(书P23/1、2)
独立练习
1.能正确用竖式计算整十数除两三位数。
2、知道前两位不够除,要看被除数的前三位,并知道商在哪一位。
3、能说出商在哪一位。
4、会正确计算。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
书
设
计
整十数除两三位数
A、从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的,就看前三位
B、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1、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自觉估计的意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成功感,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正确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
教学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二、辨一辨
1、(出示课件)来到数学王国后就看见了三只小狗正在争吵,于是就问:你们吵什么呢?”小狗狗们抢着说:“他说我做的是错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小朋友们,你来帮他们评评看,究竟
谁做的做呢?
2、黑板出示卡纸,学生逐题判断,对的打勾,错的写在下面。
3、学生独立判断。
4、找学生黑板展示
5、集体交流错在哪里,怎样改?
6、那你们知道要怎么样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吗?(集体交流)
接着妈妈又出了一道题。
出示第一题,狗狗们已经做好了,你们会吗?
学生说出每道题得数的十位是几,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中的错误,寻找错误原因,即使改正。
全班订正
二、算一算
谈话:看你们这么棒,国王都来看看你们了,他也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聪明的小孩?
1、国王提出了哪些问题呢?出示第一题:
你能看懂题意吗?学生交流图意。
要求一共有多少就要把两部分合起来。
2、国王要提高难度了,出示第二题
全班交流,怎么知道40本够不够?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第3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初步认识计算机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与计算机
2.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3.让学生感受计算机,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对信息的初步认识
2.计算机的组成、应用、类型、发展
3.机房规则,使用计算机的道德。开机、关机,会用快捷方式打开应用程序
4.用计算器计算,查看日历和时钟
教学建议
将学生带入机房,让学生看看、摸摸、开开、用用计算机,用视频和动画演示、讲解信息及信息与计算机的关系,了解计算机的应用,或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实地参观考察。
鼠标操作4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鼠标
2.比较熟练地操作鼠标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鼠标的种类
2.鼠标指针
3.鼠标的指向、左单击、双击、拖动、右单击
教学建议
鼠标操作是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学生一定要比较熟练地掌握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和拖动。为了使学生在练习时不觉枯燥,可以用纸牌游戏,或游戏式的其他学科的学习软件,让学生在游戏和学习中熟练掌握鼠标的使用。
画图 8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绘图软件,并能用一些简单的工具绘画
2.将美术课和信息技术课进行有机地整合,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会从快捷方式进入“画图”并会退出;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
2.用彩色铅笔绘画、写字并用橡皮进行修改
3.用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刷子进行绘画、写字。新建画图区、在默认位置下打开和保存画图文件
4.调整画布的大小和位置,用喷枪喷彩色颜料,撤销与重复
5.用颜色填充工具画彩色画,放大镜的使用,设置画图的背景色。隐藏与恢复工具箱、颜料盒和状态栏
6.用矩形工具、圆形工具、圆角矩形工具画几何图形
7.用直线、曲线、多边形工具绘图
8.学会使用帮助功能,提高操作技巧,综合练习
教学建议
绘画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可以很直观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建议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并与美术、语文教学紧密结合,比如将语文课中的语言描述用画表现出来;或者让学生创作一幅有故事情节的画,然后将故事讲出来;绘画时要与已有的美术知识如构图、色彩等结合起来。
键盘操作6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键盘
2.能正确地操作键盘
3.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了解键盘的分区:打字键区、功能键区、编辑区、小键盘区。主要掌握打字键区。操作键盘的正确姿势和指法
2.基准键的练习
3.基准键和上排键的练习
4.基准键和下排键的练习
5.Shift键和常用符号!、@、#、$、(、)、、?、%和数字键的练习
6.综合练习
教学建议
键盘操作是学习、应用信息的基础和关键,但又是最枯燥、单调的练习。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选择一些专为小学生设计的、画面精美的并将打字练习融于故事中、竞赛中的软件,练习设计难易适度,有梯度,学生可以随意选择练习内容、能满足学生个性的软件,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汉字录入10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Win98
2.学会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
3.初步认识字处理软件Word
4.深入学习绘图软件,提高绘画的技巧与能力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认识Win98桌面及组成,桌面图标的打开和关闭,认识窗口及对窗口进行操作,“开始”和软件的启动
2.会用两种方法打开Word,认识Word窗口, 进入和退出中文输入法状态
3.用全拼方式输入单个汉字
4.用全拼方式输入词组,自造词
5.用智能ABC的简拼方式输入词组及标点符号的输入
6.用计算机写作文,在桌面上建立自已的文件夹,并将所写的作文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
7.打开保存的作文,对作文进行文字修饰,设置字体、字号、修饰,文字对齐
8.用文字工具在画图中输入汉字并对汉字进行字体字号的设置
9.选定、裁剪工具的使用,对画进行剪切、复制、粘贴,透明与不透明处理
10.进行翻转、拉抻、扭曲、反色等特殊处理
教学建议
汉字录入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练习比较枯燥,建议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以保持学生的兴趣,比如用有趣的练习软件,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将绘图和汉字录入结合起来,比如自编连环图等。
对以上安排的几点说明
1.教学内容的确定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习兴趣,感受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社会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信息素养,而不是系统地学习计算机原理。上述教学内容的确定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依据,但又不是完全按照《纲要》所指定的信息技术初步、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六个模块来选定教学内容,而是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教学起点来组织教学内容的。
2.教学内容顺序的编排
教学内容顺序的编排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本文的这种编排打破了《纲要》中六个模块的顺序,重新建立起新的顺序。
3.计算机知识本身的特点
以上六个模块之间没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除了必要的基本操作能力(如:开关机、鼠标操作、汉字录入等)外,这几个模块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次序之分,可以把任何一个模块作为学习的起始切入点。本安排将画画儿作为学习的切入点,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对小学生来说,模块内是有难易之分的,入门学习都比较简单,但是学习越深入就越困难,对文化知识基础的要求也越高,所以我们打破了模块化的教学安排。
4.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应遵循教学论的原理,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形象后抽象的原则来安排顺序。如果按六个模块分开单独学习,对学生来说将是简单―复杂―简单―复杂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这就违背了教学论的原理。应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先学习一个模块中简单的能接受的部分,然后放下这一模块,再去学习其他内容。
在初始阶段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去感受计算机,体验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打一些益智的游戏,用一些辅助学习的软件去改变常规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游戏中逐渐认识计算机,掌握鼠标的操作,并体会到计算机在学科学习方面的初步作用,对计算机的几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桌面等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第二阶段,让学生学习用计算机画画儿,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丰富,而抽象思维能力还较低,他们很善于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们的思想。过去他们都是用笔和纸来表达他们的思想,现在将计算机交给他们,作为展示自己思想的大舞台,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渡,他们会发现计算机是那么神奇。计算机绘画的色彩鲜艳,操作方便,表现丰富,便于修改,还有丰富的素材供他们选用,真是神奇。他们会学习兴趣大增,学习愿望更强。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2.知道几个长方形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则越大。
3.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2.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内容。
1.兔宝宝小白和小灰长大了,兔妈妈让它们各自负责一个小花坛,看着这两个花坛,小白说:“两个花坛的周长相等,所以这两个花坛一样大。”小灰说:“不,这两个花坛不是一样大,因为周长和面积是没有关系的。”你认为它们的话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用16根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并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一根小棒代表1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练习。
1.判断: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如果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一定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20厘米长的铁丝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其中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两块长方形菜地,甲地长18米,宽9米;乙地长20米,宽7米,如果不计算,你能否直接判断哪块菜地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作业。
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怎样剪才能使小长方形的周长最小?如果要使小长方形的周长最大,应该怎样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