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6 11:57: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程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TV871 文献标识码:A
近两年,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在积极推进中。在项目审查过程中,发现堤防设计中存在若干关键性问题,影响到了堤防工程的安全和投资。提出的治理方案与治理目标有一定的距离,导致设计报告反复修改。本文根据项目审查的情况,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初步建议,供设计参考。
一、合理确定防洪标准和堤防等级
堤防防洪标准应考虑治理河段洪涝灾害特点和防护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考虑本河流治理对大江大河的防洪影响,与流域区域防洪标准相协调,与上、下游和对岸堤防防洪标准相协调。不宜提高或降低局部堤段的防洪标准。有些地方片面强调本堤段保护对象,提高治理段堤防防洪标准和堤防等级。堤防等级应与防洪标准相适应,原则上根据防洪标准及已批复的防洪规划确定,并与已批复项目及上、下游、左、右岸堤防等级相协调。有些堤防工程设计将防洪标准为100 年、50 年一遇的堤防等级分别确定为2、3级,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导致堤防顶高程、堤防断面、压实标准以及稳定安全系数等均满足不了防洪标准要求。对于堤库结合共同满足保护对象防洪标准的堤防,其等级应由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确定,而不是由堤防防洪标准确定。这种情况下,堤防的防洪标准一般低于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二、建设内容和设计方案应与防洪工程治理要求相符
建设内容和设计方案应以防洪工程为主,兼顾城市景观和地方发展的需要,而不应本末倒置,导致增加投资。例如:从防洪的角度考虑,有的河段可以直接利用高岸或岸坡防护作为设计方案。但设计单位因考虑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采用了十几米高的挡墙方案,而为满足基础承载力要求,挡墙下又需增加混凝土搅拌桩基础处理措施。有人说增加的投资不需要国家投资,只需要审查认可方案即可。但这里除了涉及到公路、桥梁、市政等行业管理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防洪安全隐患问题。采用高岸或岸坡防护设计方案,防洪措施简单明确,安全可靠。但是在岸坡上修建十几米的高的防洪墙,增加了堤防工程地勘工作深度,工程设计复杂,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安全隐患。防洪墙方案是市政建设的需要,不是防洪工程必须的,这与防洪工程治理要求不相符。如果防洪治理方案与市政建设需求相同,治理措施和断面设计可以兼顾城市建设和地方发展的需要,防洪工程增加投资应由相应市政等渠道解决。
三、合理选定堤线布置方案
堤线选择和布置是堤防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很重要的内容,但是许多设计单位往往不够重视。除报告本身内容论述不充分、方案比选
不到位外,堤线方案主要存在随意裁弯取直、渠化河道;利用滩地缩窄行洪断面;护岸线与堤线混淆等问题。
(1)堤线布置原则上不得裁弯取直,要随弯就势,保留河道的自然形态。河道形态是千百年来自然演变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为裁弯取直,需要增加较大的工程防护措施,也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矫勇副部长在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河道治理“严禁裁弯取直,要与周围环境及生态景观相协调”。有的工程堤线布置时,片面强调沿治导线布置也是不可取的。一些河道堤防是历史上逐渐加高培厚而成,本身就不是顺直的。在现有堤线基本合理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对现有堤防沿治导线改线布置。治导线只是一条理论线,堤线布置时应结合现有堤线、地形地质条件、防洪保护对象和移民占地等因素而定,堤线布置格局符合治导线的要求即可。
(2)堤线布置应基本沿现有堤线或岸线布置,河床狭窄段应尽可能退堤还滩,不得侵占过洪断面。现状无堤段,应根据地形条件,结合水文规划确定的堤距,经方案比选后选定堤线。有自然高地时,应尽量利用自然高地作为堤线,设计应复核自然边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性,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3)改线或新建堤线要进行科学论证,侵占滩地缩窄行洪断面或者把不必要的保护对象纳入保护范围都是不允许的。有些堤段现状堤防
基本满足防洪要求,但是出于占滩造地等各种原因考虑,将堤线往滩地上移,新建堤防进行防护,不仅增加投资,而且还增加了上游防洪压力。有些项目为了把滩地上或规划堤距内的民房、耕地纳入保护范围,而进行堤防改线或改变规划堤距,缩窄河道。堤线布置时应从工程整体出发,不要因局部利益影响整个堤线布置或增加防洪压力。
(4)护岸线与堤线混淆。一般河道常遇洪水由主河槽行洪,大洪水时滩地过洪。有的工程项目,堤线布置时把堤线移至滩地前缘,设计标准内洪水均由主河槽渲泄,滩地由行洪区变成了防洪保护区,导致堤身断面型式和结构尺寸增加较多,不仅增加投资,而且增加了防洪压力和风险。特别是山区性河流,滩地前缘应以护岸为主,不宜建造堤防。
四、合理确定堤防加培断面
堤身加培方式不尽合理,有可能破坏现状堤身断面和堤身表面防护措施,而且不便于施工。一般来说,堤身加培尽量一侧加培,避免两
侧加培。加培方式综合考虑现状堤身断面、加培土料性质及料场分布、移民占地等情况综合确定。对于欠高30~50cm 以下堤段不单独加培,
可结合堤顶路面建设满足防洪要求综合考虑。堤身断面应与填筑材料相适应,填筑材料原则上利用附近材料,运距不要太远,也不要用拌合料。通过设计合理的堤身断面弥补建筑材料的缺陷。在发生的堤防险情中,砂堤表面缺少防护措施被洪水冲毁或决口的案例很多。因此,砂堤迎水侧设置黏土或结合护坡措施进行表面防护是必要的。
五、针对性的选定护坡、护岸措施
护坡、护岸工程措施在堤防工程中的投资占比例很大,合理的护坡、护岸工程措施不仅是工程安全的保证,也能使工程投资合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在设计报告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护坡范围不合理,有的项目顺直河段非冲刷部位也采用硬护坡;(2)硬护坡、护岸过多,兼顾生态环境不够;(3)过分强调生态措施,迎流顶冲、靠流等险工险段措施稍显不安全;(4)照搬照抄,与当地建筑材料不适应;(5)对防冲深度、护脚措施重视不够。
2构建完善的工程设计课程体系
以强化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整合相关课程,对应工程设计内容体系,构建完善的工程设计课程体系。大一为工程设计启蒙阶段,以激发兴趣为主,课程为生物工程(化学工程)概论;大二为单元设计和工程设计技能培训阶段,包含: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制图、化工仪表自动化;大三为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设备设计阶段,包含:生物工程(化学工程)设备、分离工程、化工设计与模拟、工艺学课程(化工工艺学、发酵工程、制药工艺学、酿酒工艺学等);大四为工厂设计和综合实训阶段,主要进行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工厂设计和毕业设计。为适应行业的需求和时展,在各课程教学中突出工程思维和工程方法学的同时,着力介绍行业规范、标准以及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并将计算机辅助制图、计算机仿真模拟、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主要技能进行培养。
3构建完整的工程设计实践环节
工程设计是面向对象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只有突出实践环节才能让学生锻炼能力、积累经验、有所感悟。整个工程实践环节包括化工AutoCAD制图、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设计Aspen仿真模拟、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创新综合性大实验、湖北省化工设计大赛、全国“三井杯”化工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生产实习、工厂设计项目、毕业设计。工程设计以校企组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尿素仿真实训平台、啤酒发酵实训基地、药物制剂实训平台)和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如安琪酵母生物工程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依托,注重选题的针对性(面向地方企业)、设计的规范性(符合行业标准)、操作的可行性(绿色、经济与安全),并将化工设计竞赛、制药工程设计竞赛融入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中,大力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效性。
4构建合适的工程设计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
工程设计的系统性、协作性较强,因此在工厂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采用小组制、导师制、课题制进行管理、操作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即每小组5~7名学生和1~2名指导老师,每个学生完成每组设计项目下的一项子课题,最后采用学生答辩与互评、教师评价、企业专家点评等构成综合评价体系。另外,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考虑给予竞赛获奖和设计达优秀等级的学生相应的创新实践学分,代替相关选修课的学分,以此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工程设计的学习。
1.设计人员“思想保守”与过于“开放”
“思想保守”体现在结构设计方面比较多,例如:现在很多高层住宅,剪力墙过多过厚,由于刚度过大,导致相对侧移值过小,远远小于规范的规定值,一来不利于建筑物抗震,二来不经济。设计师“思想保守”不应该,但不顾现场条件的“开放”也是错误的。它体现在:有些设计师在建筑创作中大量的搞“怪异造型”和“仿制抄袭”,认为谁的作品能给人带来某种震撼,满足其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哪怕是从国外直接搬过来的东西,就会受到决策者和建设方等首选。实际上这是建筑设计创作的极端表现,这种设计没有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及整体性,反而降低了设计品位,徒增造价。
2.专业技术知识不扎实,专业之间配合不到位
有些设计人员没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自然设计出的建筑图纸会出现很多问题,给施工带来难度。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问题更是难以应付,有的甚至对施工工艺都不太了解。一些年轻的设计师,离开计算机,离开图库,大脑一片空白,徒手根本不能画图,不能设计。这样怎能保证设计质量,这样的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如何能成为施工依据。解决方法:设计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还要对新信息、新设计工具、新设计手段不断充电,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训练,从设计室走出来,深入现场一线,对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要很好的把握等。
二、设计中具体存在的问题
1.勘察中设计大院的违反强条现象和设计小院的违反强条现象
在工程勘察项目中,违反强条多的是一些知名度高,市场占有份额较大,勘察项目较多的老牌甲级院。而工程设计项目中违反强条较多的是一些设计资质较底,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设计院,这就说明勘察设计行业的主流是好的,各大勘察设计单位对执行强制性规范是认真的,这对保障的勘察设计质量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勘察工程中才出现的大院现象,也是由于工作量大而引起百密一疏的现象。一般都是在外业工作深度达到了勘察深度后,在内业报告中出现的违规情况。另外就是对设计要求没有吃透而产生的疏忽,但大多数项目质量是高的,一次通过率达到了48.7%就说明了这点。
2.在工程设计违反强条的现象中,建筑专业违规占总违规的50.85%,达到了一半以上。而且从违规的条文来看都是十分常见,是每个执业者必须掌握的基本规范,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只要在设计工作中稍加注意就能避免的常识性问题。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客观上是由于建筑专业的灵活性造成的。由于每个工程项目的不同,建筑物的朝向、体量、高度、间距、面积都有不同,就会造成设计者的疏漏,从而造成多次违反强条的现象,这就给建筑设计的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执业者本身来说,对各类规范的强调要心中有数,对棱模两可的专业问题一定要有规范作依据,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违反强条的现象再度发生。另外,建筑专业在方案阶段容易受到建设单位和业主的主观想法的影响,特别是边远城区,这种影响会更大,所以在主观上为了承接任务也有听之任之的现象,这是十分有害的,因此更要加强执业者本身的素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对强制性条问多做宣传,在执行强条上毫不含糊,从根本上杜绝违反强条的现象。
三、针对建筑设计中偶便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
1.设计人员的“保守”与“开放”都是建筑设计的误区,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一则可引用竞争机制,开展一些方案的竞赛,促使设计人员在建筑内在结构、外型、使用功能、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等方面动脑筋。二则设计人员平时要全面培养自己广泛地艺术素养和独到的见解,对国内外好的设计作品要把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作原则。
2.设计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还要对新信息、新设计工具、新设计手段不断充电,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训练,从设计室走出来,深入现场一线,对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要很好的把握等。
四、针对建筑设计中具体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2工程设计
2.1水源地工程设计
为确保农村供水工程取得长期安全运行,必须确保水源可靠、水质合格、项目能长效运行。为此,项目主管单位及设计技术人员对项目村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研论证工作:一是勘测水源,对该项目村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全面勘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地下水资源资料,为供水工程提供了基本依据。二是化验水质,经抽样化验结果显示,项目村地下水质符合人畜饮水标准。三是摸清情况,对该乡镇内村民饮水工程的现状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水源地进行深入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供水规划设计,同时在建设实施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调整完善,使其达到最佳运行效果。本项目村地形复杂,十年九旱,区域水资源十分匮乏,经多次实地勘察,决定在西郊村村西新凿1眼机井,其水质经县卫生防疫站水质化验,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山区人畜饮水卫生标准要求,可作为本次供水工程的供水水源。
2.1.1深井工程
机井位于西郊村村西,设计开采规模242.3m3/d,年开采量8.85万m3。参照水源地附近水井地质柱状图,设计水源地单井出水量为50m3/h,日供水量242.3m3,开机时间4.8h。参照水源地现有深井资料,设计井深230m,采用冲击钻进,开孔700mm,终孔377mm,动水位100m。水源井采用无棕过滤成井工艺,井管为直径273~325mm的螺旋钢管。
2.1.2井泵选型
根据深井设计流量、水井静水位、动水位及配套水泵情况及提水管道长度确定潜水泵扬程。经计算,拟配用潜水泵设计流量50m3/h,扬程104m,配套电机功率25kW,出水管为管径90mm的钢管。在机井旁安设杆式变压器一台,容量80kVA。
2.1.3机井管理房及提水管道设计
在机井旁建井房1座,为砖混结构,净长3.71m,宽3.71m,高3.6m,墙体及墙基均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砖24cm厚,建筑面积13.76m2。内墙及顶棚用白色仿瓷涂料粉刷,外墙采用浅黄色外墙涂料粉刷,顶檐贴瓷砖。房正面安设1.2m×1.8m窗1个,2.7m×0.9m铁门1个。
2.1.4水源保护措施
根据《关于颁发骉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骍的通知》要求,结合水源地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天然保护能力和污染源的分布等条件,将各水源地半径扩展为100m的范围内划分为Ⅰ级保护区,并且区内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为保障水源工程水质及水量,确保供水工程长期良好运行,拟对水源地和上游主要补给区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限制在水源地和周围规划新井,不得随意扩大原有水井开采量。二是在供水水源周围一定范围内,禁止建设高污染企业,防止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三是制定防护范围,设立标志。在水源补给范围内植树种草,进行绿化,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四是经常对水位进行动态观测,为进一步复核、评价地下水资源做好准备。
2.2供水管理站设计
根据运行管理要求,在西郊村西1km处建供水管理站一处,占地0.072hm2,东西长30.0m,南北宽24.0m,站内设有管理房、蓄水池等生产生活设施。值班室、办公室等办公用房位于站区西侧,为一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72.0m2,建筑高度4.2m。共布置3间,进深6m,开间4.0m。屋顶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顶,琉璃瓦屋檐。房屋背立面安装1.5m×0.9m高窗3樘,正立面安装1.0m×2.7m防盗门1樘,0.9m×2.7m防盗门2樘,1.5m×1.8m塑钢窗2樘。建筑物基础为条基,基槽开挖后应原土夯实,并夯填灰土30cm厚,然后用M7.5水泥砂浆砌砖基础。墙体厚度外墙37cm,内墙24cm。大门为钢制铁门,门宽3.6m,高2.4m。围墙总长78.41m,为M7.5混合砂浆砌MU10机砖。墙高2.5m,墙厚24cm,每隔3.6m设一37cm壁柱,墙顶为平立砖交错砌筑。基础埋深0.8m,下部为3∶7灰土基础。
2.3净水工程设计
根据水质化验报告,项目村深层地下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水质良好,可进行消毒处理。结合项目村供水规模、原料供应条件,消毒剂选用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由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取,采用目前国内最广泛使用的氯酸钠和盐酸法工艺。根据日供水量大小选用CPF-50E正压式远程自动控制型二氧化氯发生器,设备尺寸1400mm×470mm×1550mm(长×宽×高),该产品具有现场控制和远程控制功能,可通过设备配制的485串行通讯接口与上位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满足供水管理站自控要求。二氧化氯投加量不宜大于0.5mg/L,出厂水中的二氧化氯余量不低于0.1mg/L,管网末梢水二氧化氯余量不低于0.02mg/L。
2.4调蓄水池设计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调蓄水池有效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0%~40%计算,综合项目村最高日用水量及受益村情况,考虑到管网正常运行、停电及抢修,在管理站院内新建1座500m3蓄水池。调蓄池为现浇C25钢筋混凝土圆形水池,共1座。内径13.21m,外径13.35m,顶板厚0.15m,底板和池壁厚均为0.22m,净高(顶板内侧面至底板内侧面)4.01m。顶板上设一孔径为1.0m的检修孔和配套的钢筋混凝土盖板,另外顶板上有4个直径20cm的通风孔和水位传示孔。本池采用整体式无梁顶盖和无梁底板,中间设4根带上下柱帽的矩形断面支柱,材料与顶盖、池壁及底板相同,均为C25钢筋混凝土,钢筋为Ⅰ级和Ⅱ级。水池底板靠出水侧设一直径1.0m、净深1.0m的集水坑。池壁上设进水、出水和溢水管。
1.2工程设计专有技术交易概念所谓技术交易,主要指的是在技术市场中,买卖双方通过订立契约来实现使用权、所有权以及技术收益权转让的一种行为。而工程设计专有技术交易,主要指的是在专有技术市场上,交易双方通过订立相应地契约来实现专有技术使用权、所有权以及技术收益权转让的一种行为。简单的说,工程设计专有技术交易就是将买卖双方协商的条件作为基本依据,通过买卖的主要方式,卖方将某种工程设计专有技术转让给买方的一种行为,即买卖双方通过有偿方式转让工程设计中的专有技术。
2工程设计专有技术交易的特点
2.1信息的不对称性所谓信息的不对称性,主要指的是在对工程设计专有技术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差别,存在买方知道卖方不知道信息、卖方知道买方不知道信息的情况。由于工程设计专有技术具有秘密性的特点,所以这就决定了在进行专有技术交易之前,卖方知道的信息高于买方的情况,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对于买方而言,正是由于知道工程设计专有技术的信息量少,才会和卖方进行有偿交易,可以说,信息的不对称性是交易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如果在进行专有技术交易之前,买方已经掌握专有技术的所有信息,那买方就不会具备购买意愿,交易也就无法进行。当然,正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所以相比较一般交易而言,工程设计专有技术交易成本往往较高。
2.2交易的双向选择性在工程设计专有技术的交易过程中,不仅买方需要对掌握技术的卖方进行选择,持有专有技术的卖方也需要对买方进行选择,这就决定整个交易具备双向选择性的特点。对于买方而言,在进行工程设计专有技术交易之前,需要将工程项目和自身的实际需求作为基本依据,选择合适的专有技术,并且在对卖方进行选择时,往往比较重视卖方的信誉和专有技术在业内的领先水平,同时,还需要对卖方进行全面考核,了解相关部门是否已经对该专业技术进行审核认定以及该专有技术在当前工程设计行业内的领先性。而对于持有专有技术的卖方而言,在进行技术交易之前,也需要对买方进行选择,考察买方是否具备实施该专有技术的实力,同时,还需要对买方的诚信度进行了解和评定,避免在结束工程设计专有技术交易之后,出现随意扩散专有技术的风险。
3工程设计专有技术交易的一般过程
3.1分析需求阶段需求作为发生交易的基本前提,只有具备充分的需求,才能确保交易顺利进行。对于工程设计单位而言,如果出现专有技术需求,一定不能盲目购买专有技术,而是要将项目需求、自身技术情况以及设计水平作为基本依据,有针对性的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工程设计专有技术。由于工程设计专有技术交易具有双向选择的特点,所以在需求分析阶段,持有专有技术的设计单位也应该将该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性作为基本依据,制定相应地交易策略,为日后选择合适的交易对象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识别阶段在工程设计专有技术交易中,对于买方来说,找到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专有技术是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工程设计专有技术的买方可以将技术交易平台作为主要媒介,查找在网上的工程设计专有技术转让公告,寻找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专有技术,或者还可以将每年行业协会评审出来的工程设计专有技术作为参照,发掘自身实际需要的专有技术。对于工程设计专有技术买方而言,在确定交易目标后,通常需要从各个渠道收集关于该项技术的有效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主要依据,判断自身实际需求与这一技术的匹配程度,从而决定是否进行专有技术交易。
3.3谈判与签订合同阶段在工程设计专有技术交易中,谈判和签订合同作为其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交易能否顺利进行。专有技术交易双方谈判的过程其实质是双方博弈的过程,在进行谈判的过程中,买方和卖方都想要最大化自身的实际利益,交易价格往往产生在谈判的过程中,通常在完成谈判之后,交易双方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交易能否继续进行的决策。由于工程设计专有技术具有秘密性的特点,为了避免双方交易之后该专有技术出现扩散情况,通常在拟定交易合同时,会添加相应地禁止二次交易和保密条款。在工程设计专有技术交易的过程中,对于买卖双方而言,签订交易合同通常意味着交易已经成功,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整个工程设计专有技术交易过程的结束。
3.4专有技术转移与维护阶段由于工程设计专有技术具有秘密性的特点,并且该技术存在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设计软件、设计方案以及设计图纸等),所以交易成功后在进行技术转移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专有技术的重要性,避免出现泄露专有技术现象。同时,对于工程设计专有技术的买方而言,在获得专有技术之后,还需要经历一个学习新技术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卖方会派出研发专有技术的相关人员去对买方的专业人员进行一些列技术培训,帮助买方尽快掌握该专有技术,除此之外,卖方还需要为买方提供相应地维服务。
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文档资料,而工程设计作为一种技术性的创造活动,设计师通过工程的设计思想与技术要求,将一些基础资料和基本依据作为基础,进而设计出图纸等,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依据与施工方向。工程设计档案就是由设计师所设计出的技术图纸与技术资料组成,即工程设计师的劳动成果。所以必须要做好工程设计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工程设计档案中的设计资源,发挥工程设计档案资源的实用性,实现我国工程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一、工程设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空间问题
在工程设计档案管理中,即使实现了现代化管理方式,也依然存在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空间问题。由于目前档案管理是由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共同组成的,随着有关部门的工程设计档案不断累积以及工程设计项目不断展开,导致纸质档案管理空间问题日益凸显,从而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二)工程设计档案管理成本问题
随着我国工程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工程设计档案急剧增加。特别是在纸质档案管理中,在归档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封装工具进行归档、存档,对人力的需求量非常大,甚至在归档“高峰期”会出现档案装具不足的现象。很多档案管理部门针对此类情况引入档案密集装架设备,能够有效地将不同类型的设计档案进行整合、划分,这样不仅可以更加规范地储存档案,同时也减少了人力的投入。但引入新的装架设备无疑会提高档案管理成本,并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工程设计档案激增的问题。
(三)纸质工程设计档案修复困难
工程建筑行业是我国最为传统的行业之一,在市场环境下发展了几十年。这一因素造成了一些纸质档案主体的磨损、脱墨、老化,特别是一些传统的调晒底图,由于长时间的调晒,导致设计档案内容丢失现象尤为严重[1]。纸质设计档案修复工作极为困难、成本相对较高,并且修复效果也无法保障,这给工程设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四)人为因素
部分设计人员没有形成良好的设计档案管理意识,没有实现甲方资料收集、管理与工程设计进度同步进行。甚至有些设计人员将校审意见作为档案内容来应付交档,使得这些工程设计档案出现漏洞或失真。也有一些工程设计师在结束设计工作之后,没有及时进行交档工作,从而造成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的滞后性。再者,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习惯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在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中,过于依赖纸质档案管理工作,而忽略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如果档案需要调出,会严重影响工程设计档案的调出效率,使得工程设计档案管理质量止步不前。
二、加强工程设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程设计档案管理制度
在进行工程设计档案管理过程中,建立健全工程设计档案的整编、收集制度,切实提高对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的监管力度,提高工程设计档案有效资源的利用率。必须要保障新制度的有效落实,充分发挥新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与稳定性,进而提高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的质量与效率[2]。工程设计档案有别于其它种类档案,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与相关设计人员共同进行归档。所以,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工程设计相关法律法规、设计标准的宣传工作,从而提高设计人员的交档意识,加强设计人员对设计档案的认识,从而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进而加强设计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保障工程设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二)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现代化档案管理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的一大趋势,同时也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例如工作环境、工作模式、管理任务等环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有关管理人员能够进一步研究新管理模式中的特点及有关规律,从而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有关部门必须要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基础(传统)的档案管理知识,同时也要加强程序化档案管理工作,即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有关知识、技能[3]。由于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软件操作,要求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与相关软件技术,实现工程设计档案的系统化管理,让工程设计档案管理更加智能、有效,即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开发系统化流程。从而保障工程设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适应现代化需求,推动设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工程建筑行业提供有效服务。
(三)开发符合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的系统软件
想要提高工程设计档案管理质量,必须要以专业的系统软件支持,根据设计档案管理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全面化、系统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并保障其功能全面性,即收集归档管理共享统计查询等功能[4],并且为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必须要保障该系统软件的可操作性。信息化工程设计档案管理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必须要保障开发管理软件的拓展,从而适应远程技术、图文一体技术的发展趋势,给远程控制管理、档案信息迁移、一体化管理等功能提供预留空间,保障设计管理系统软件的可持续发展。
(四)整合、分类工程设计档案管理内容
现代化工程设计管理模式为传统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共同组成,必须做好工程设计档案的整合、分类工作。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由于档案量过多,为了不影响设计档案管理正常工作,必须要派专门人员进行电子化档案转化工作,对已经录入的档案内容进行编号、对档案名称进行整编,将同类型的工程设计档案进行整合;对不同类别的工程设计档案进而分类,实现“一图一档”工程设计档案管理形式,将这些档案根据编号、种类纳入到档案信息库中,进而实现统一的电子化档案管理模式,从而降低工程设计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让纸质档案与电子化档案的管理模式更加合理,从而加强工程设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综上所述,由于工程设计档案工作与其它领域档案存在一定差异,例如专业性、开发性、周期性、成套性等特点。所以,针对工程设计档案管理,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保障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积极作用,保障工程设计档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工程建筑行业,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作者:胡艾子 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苏风娥.浅析工程设计档案特点与管理[J].科技信息,2012(12):22.
当前,很多公司对于工程设计概算的认识还不到位,工程设计方案的好坏主要从工程项目的外观,功能,技术等方面来评价,工程项目的设计人员往往只考虑技术而忽略项目成本的优化,工程设计概算往往被忽略或被置于从属地位。概算编制人员也往往按照设计图纸和设计人员提供的其他资料机械的计算工程项目所需的费用,很少去考虑费用发生的合理性,概算编制人员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编制概算,而不是去合理的降低工程的成本。这种对工程设计概算重视不足的现象是工程设计概算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1.2设计人员与概算编制人员缺乏配合
设计人员与工程设计概算编制人员的沟通不足,缺乏配合也是目前工程设计概算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概算编制人员往往缺乏工程设计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发生的费用可能并不是十分了解,这就需要与工程设计人员充分沟通以了解施工流程,根据设计图纸准确计算出涉及到的全部费用。但是当前的状况往往是,设计人员与概算编制人员的沟通并不是很充分,导致概算编制人员不能完全了解施工流程以及需要发生的相关费用,降低了工程设计概算的质量。
1.3概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概算编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概算编制人员既需要掌握财会、经济类知识又需要了解工程设计相关的知识。所以概算编制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目前,不少概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素养仍然不足,对工程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实践经验也相对较少,不能应对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另外,有些概算编制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概算编制不严谨,费用项目有遗漏的现象时有发生,这都导致了工程设计概算质量不高的问题。所以概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2提高工程设计概算质量的对策
2.1重视概算编制工作,准确提供概算编制依据
工程的设计人员与概算的编制人员都需要重视概算编制工作。项目成本的控制要从源头做起,在工程的设计阶段就应该将概算工作考虑在内。所以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工程项目时就应该考虑工程项目的成本,不应该只注重技术与功能。概算编制人员更应该意识到概算编制工作对于工程项目成本的重大影响,认真细致的分析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费用项目,这样才能够为编制工程设计概算提供准确的编制依据,工程设计概算的质量才能够有所提高。
2.2深入现场搜集资料,透彻理解设计图
工程设计概算涉及到的费用项目繁多,仅仅根据设计图纸来确定费用项目很容易出现费用项目记录不全、有遗漏等问题。所以深入施工现场搜集第一手资料,对于保障费用项目的合理性与完整性有重要作用。另外,现场搜集的资料有助于工程设计概算编制人员理解设计图纸,更好的了解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费用的合理性,为进一步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提供了有效保障。
2.3建立并充分利用造价资料数据库
工程设计概算的编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数据和资料较多,对于资料的时效性要求也比较高。比如工程物资的价格信息越能反映当前市场价格,工程设计概算的准确度越高。为了能及时获取到准确的造价资料,建立并充分利用造价资料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搜集相关资料并建立造价数据库已成为现实,利用计算机实时更新造价资料对于及时控制工程项目成本,保障工程设计概算的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3加强设计人员与概算编制人员的沟通与合作
设计人员与工程设计概算人员的沟通不足造成了概算编制人员不能完全掌握工程所涉及的全部费用项目,概算的精确度低下。通过加强设计人员与概算编制人员的沟通合作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障设计人员与概算编制人员的沟通,也可以营造沟通、协作的氛围。这都可以提高设计人员与概算编制人员的沟通协作的力度。
2.4加强工程概算编制人员的素质建设
概算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概算编制的质量。定期对工程设计概算编制人员进行培训与素质教育对于提高概算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定期对概算编制人员的素质进行考核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些措施会迫使概算编制人员主动去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工程设计概算的质量。
2.5加强审核力度,力求精确
工程设计概算初步编制完成后需经过严格的审核才能确定,审核力度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概算初步编制的质量。概算的审核可能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如图纸中是否有漏项、工程项目设计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等,但是在每一方面的审核都要力求精确,对于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更改。这对于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引言
我国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中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工程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造价控制不重视,只对后期具体施工阶段重视。这样做尽管也可以对工程整体造价形成一定的控制[1],但是当问题已经出现才想办法解决,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2]。所以从工程设计阶段去控制工程的造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2工程设计的含义及阶段划分
工程设计是指在设计任务书已经下达后,设计者们根据任务书的经济要求和技术要求进行相关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工程项目所需要的基本规划、设备与技术数据、工程图纸等。工程项目能否做到节省成本、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能否保证完成的质量,能否获得合理的效益,都与设计质量息息相关。合理的工程设计才能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技术以及经济效益都满足要求。
3工程造价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分析
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工程造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项目投资费用的总和,一是产品的价格。工程造价有着不同的定义在不同的阶段,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是指投资估算;在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是指设计概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是指施工图预算;在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是指工程结算;在竣工交付阶段的工程造价是指工程决算。因此,在工程项目中,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和项目各利益相关者都会影响到项目整体工程造价。
4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设计包括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需要成本投入,工程设计的技术性指标均直接影响到工程决算价格的大小。工程项目在得到投资决策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设计,而整个工程项目的规模与方案在初步设计后便能基本确定,使得项目的投资限额可以预算出来。在设计完具体施工图后,也可以预算施工图设计造价,最后准确地计算出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3]。因此,工程设计阶段将会从源头上对整体工程造价形成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属于工程造价的前期控制。
4.1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是整个工程中最基础重要的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好的图纸和方案进行初步的设计总概算,设计完毕后还要进行上报,等待批复,在获得批复后才能成为控制工程建设的总概算,也就是工程造价的最高上限。因此,初步设计阶段既是对整体工程造价上限的设定,也是为项目的各组成部分进行成本划分提供依据。
4.2技术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阶段与初步设计阶段有着相同的问题,但是技术设计阶段需要更加具体化。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反映设计单位的设计思想的同时还应该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可行性,假如初步的设计发生了改变则编制修正概算书也会有部分的改变。因此,这一阶段是紧接着初步设计阶段的,是对初步设计方案的修正和补充,既是对上一步初步设计总概算的确认与修正,也是对下一步施工图预算的支撑。
4.3施工图设计阶段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单位通过施工图纸体现出设计单位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这是施工单位实施实际施工工作的根据,也沟通了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通过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及解释和相应的预算定额来进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工作,用以核实施工图阶段造价,发现工程造价是否超过了初步设计总概算[4]。施工图的设计阶段,是项目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桥梁,对整体工程造价起到详细解释和监督的作用。
4.4设计交底和配合施工阶段
在设计单位给出设计图纸和施工单位给出施工图纸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将聚集到一起进行图纸的交底和审核工作,各方给出修改意见,设计单位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以及设计理念,共同商讨不满足实际施工环境和存在问题的图纸。同时,各方共同进行建设项目的试运营和竣工验收工作。通过设计交底和配合施工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对项目工程款项进行调整。
5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5.1优选设计方案
为了能够在实现工程功能的基础上实现高投资回报的结果,必须对最终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从经济性和可操作性上综合考虑得出具有说服力的最终设计方案,从而去控制与管理整体工程造价。
5.2限额设计的推广
限额设计对于工程初步设计来说起到了关键的限制作用,能够根据之前定额的总概述和设计方案来进行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在实现基本工程功能的前提下保证剔除不合理的设计步骤,严格的把预算控制在总投资金额的范围里。
5.3标准化设计的运用
设计标准一直以来是我们国家比较重视的技术标准,它是长时间由第一线员工在实际工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和心血,是具有高标准的指定要求的。
5.4开展价值工程管理
价值工程不是通过一般性的方法来实现成本的最低,而是通过功能分析,明确分析对象的必要功能,最后用其他的办法来完成这个最低费用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姚晓峰.工程造价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性[J].硅谷,2010(2):24~26.
[2]王朋.江苏电网工程造价控制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10.
[3]刘志芳.浅析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5):78~80.
[4]毋文利.工程承包模式下“都市之门”项目造价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一个企业(或联合企业)、事业单位或独立的工程,一般都是作为一个建设项目来布置基本建设工作的,设计单位也就以一个独立的工程项目(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单项工程)作为设计工作对象,把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组成队或组、按照严格的、科学的设计程序,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有规律地开展设计工作,并相应形成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设计文件材料整体,从而决定设计档案的成套性。一项工程设计全部设计文件材料的总和,包括设计依据材料、中间设计成品和最终设计成品等,按照一个独立的工程项目把它们组成一套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其中每一张图纸、每一页文字或表格都是该套档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它的成套性。工程设计档案收集、配套整理、保管和开发利用等管理工作,都为这种成套性的特征所制约,并在设计管理工作中做到“三纳入”“三参加”和“四同步”从而,按照工程项目将设计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归纳,有头有尾、完整无缺;按工程项目进行配套整理,如实地、系统地反映一项工程各个设计阶段、各种设计专业技术活动的历史过程,维护其历史全貌;不同项目的图纸文件一般不能混淆在一起,以便按项目完整、系统地保存,有利于按项目系统地、成套地、方便地提供利用。
2.形成的阶段性
根据设计工作的基本程序,一项工程一般都要经过设计预备(即前期)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和配合现场施工安装阶段,每个设计阶段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和工作环节,应具备有工作条件,以及必须形成的设计文件的内容及其深度、章节的组成,格式及审批权限等,也都在设计程序中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前一阶段设计工作没有完成,或设计文件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审核批准,不得开展下一阶段的设计工作(但可做预备)。前一阶段设计文件经过批准成为后一阶段设计依据,后一阶段设计文件又是前一阶段的设计文件深化和发展。前后不同阶段的设计文件之间,既有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又有明显的严格的阶段区分,因此,每个设计阶段各个专业的设计文件分别组成各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并决定文件材料形成的阶段性。
3.内容的专业性
一项工程设计是由多种专业和设计人员按不同专业分别开展具体设计作业,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因此,一项工程的设计文件材料其形成过程是多学科、多专业联合集体创作的过程。各专业之间必须密切协调,以相互提供的设计文件作为依据而开展工作,其形成的设计文件之间也必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每一专业设计文件必然是该专业的技术活动的表达和存在形式,它所体现的科学技术内容、术语、符号和组成等都具有专业性的特征,其利用多数也是有针对性地按专业来进行。
因此,工程设计档案在分类、编号、编制检索工作时,都要考虑设计文件材料专业性,以及专业间的联系特征。不同专业的技术文件材料一般不能混淆在一起,在确定分类、标号结构层次时,要考虑图纸文件所属专业和工程项目、和工程设计之间的隶属关系。此外档案人员学习本单位各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各专业的业务范围,能识别和看懂各专业的图纸文件,不断提高管理业务水平。比如我院主要有给水排水、道路桥梁、工业和民用建筑三大专业工程设计,我们档案人员就要熟悉本院各个专业的特征,把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管理本院的工程设计档案。
4.修改、补充的多变性
工程设计是技术上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全面规划,所以设计工作形成的图纸文件是设计人员科学技术构思的精神产品,是主观范畴的东西,它不同于测绘图纸和竣工图纸那样是完工后的实体在图纸上的反映,存在主、客观之间不完全一致的现象。在施工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设计变更,需要对设计文件进行必要修改和补充。比如设计本身可能存在某些缺陷、疏漏或差错;地质等自然条件可能出现了新的情况;物资供给的变化可能改变设备材料使用;施工方法的改变需要变更设计等等,这些不可遇见的意外情况都要求设计变更以适应施工。有时有的图纸需要多次修改、补充,有的部分图纸甚至成套作废,要重新设计。设计图纸文件的这种频繁的变更修改是不可避免的、必要的和答应的,但又应是很严格的。这是工程档案有别于其他一些档案的重要特征。
当设计变更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修改原底图或补充绘制新图,并相应地做好施工现场和库存蓝图的修改工作,做到底图和蓝图一致,图纸和施工安装现场一致。做好设计变更材料和该工程设计技术文件材料的配套整理,使工程设计档案准确、完整。档案人员应当了解设计变更情况,避免对外提供已经作废了的或已经修改过的错误图纸,以免生产建设中造成失误和损失。
5.使用的通用性
设计是一项继续性和创造性的工程,一般都是在继续和借鉴前人设计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而不可能是全新的设计,这首先是设计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设计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再则,工程设计对象即工程建设产品虽然具有千差万别的单件性,但其中一些建筑配件、设备装置及其零部件或建筑单元等,往往是量大、面广、共性多、通用性强,使有关这些内容的图纸文件具有广为复用的条件,这也就决定了工程设计档案通用性的特征。工程设计的图纸文件除了用于某一特征的工程建设项目外,还用于本单位其他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中,或外单位生产建设做参考和借鉴,套用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全部图纸文件,这样大大避免了重复劳动,缩短了设计周期,可加快设计速度1~2倍,为整个工程建设赢得了时间,提高了工程效益。
6.数量浩大
工程建设产品本身具有整体性的特征,不仅造型庞大、结构复杂、内容繁多,而且由一个个单件生产的项目衔接的固定资产体系。它们千差万别,各自有它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要求,并相应形成多种多样单独的设计图纸文件。因而设计单位在设计技术活动中形成图纸文件必然具有数量大、递增快的特征。所以,在管理上需要考虑有较大、较多的库房,要有足够的橱、柜、架、盒、夹等装具及设备;现在已经采用自动检索及光盘技术现代管理手段,提高了贮存密度和检索效率。
7.经济效益的社会性
设计单位的工程设计档案,是从事工程设计技术活动的成果和产品。首先它是为某具体工程项目提供设计图纸文件,作为施工必要条件,其次,它是可供开发利用的设计技术资源,对内可参考复用,对外可供技术转让和交流。为此保存工程设计档案完全是为了满足生产建设需要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明确工程设计档案这一特征,我们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克服技术封锁、保护主义,变封闭性为开放性,面向社会,面向技术市场,面向设计和生产设计第一线,面向广大设计人员和现场施工安装人员,及时、准确、方便有效地提供档案资料,让工程设计档案最大限度地在社会上更加广阔的领域里充分发挥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工作也稳步进行。其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在近几年也的到了较快的发展,从我国的水利资源分布情况来看,存在着严重的南北水资源不平衡等诸多的问题,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建设好的水利工程来改善这些问题,其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极为重要。虽然这些小型水利工程的规模小,但是它们在解决我国农业用水、防旱抗洪、百姓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是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和前提,它是针对工程建设的目的做出的一个工程方案,是为了达到预定的水利工程目标而提出做出的,包括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建筑物的具体实施方法、工程的投资造价等问题。它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安全实施和运行,决定着工程的目的是否能够有效的达到,所以,它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但受到实践经验以及设计能力的影响,在许多小型的水利工程报告中发现了各种问题,这对于水利施工将造成不利影响。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我们要对水利工程的设计有足够的重视。不断改善设计工作质量,以对工程投资进行严格的控制。
二、小型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工作程序简单化
健康的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基本是依照预可研、招标设计、施工详图设计的过程不断深入、循序渐进来完成的。此工作过程不仅包括工程结构图、工程量和工程费用计算的逐步细化与分解,还包括作为设计依据的基础资料的逐步补充和完善。设计方案同样也是方案进一步比较、深入论证的一个详细过程。然而在实际的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中,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大部分无比选,只求方案可行即可,这致使许多水利工程设计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被河流流域的水文、水文地质以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也不考虑根据情况确立各种治理目标,或遵循当地的自然、社会条件选择适宜的工程规模,制定安全、经济的工程布置方案。而更多的工作是下一阶段设计直接套用上一设计的基础资料,不进行深入的补充完善,设计方案同样不做深入论证,直接借用上一设计阶段的成果结论。
2、设计工作经济意识薄弱
设计完施工图以后,造价中的“价”和“量”已被确定,工程造价的实体消耗量不可随意改变,工程造价中的价格则是根据当地的建材价格和用工价格随行就市,有一定幅度的变化范围。如果设计部门对所做工程整体考虑不周,缺乏经济意识,就会使设计的技术材料漏洞百出,设计成果的经济性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在进入施工详图设计阶段,与业主交涉的次数增加,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较细致的调整,带来设计变更也将增加,这样不仅影响施工进度,也会增加是施工工程量,提高工程的总造价。
3、可行性和初步设计论证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
任何一项工程设计前要对其可行性进行不断论证并进行规划初步设计,小型水利工程也不例外,对其可行性要进行更加严谨、充分、科学的方案对比和方案论证是极其重要的。只有不断对比论证才够达到经济方面和技术方面的相互协调和足够合理。严谨、科学、充分的方案对比分析包括工程的选址、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工程总体布置等等内容。并且还要根据量化指标和多维角度对比分析两个或多个方案的优劣,选择环境、工期、投资、效益等各方面总体优势最大方案。然而目前实际情况是,在很多小型水利工程在其设计中,整个论证过程的功能和作用不仅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有些就直接彻底忽略了。还有很多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并没有做客观准确的定量分析,只是做一简单的定性分析。在方案选择中,只是将某一方案工程总投资小于其他方案工程便将其确定为最后方案。在其他渠道防渗、结构设计等指标和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经济指标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考察相当缺乏。因而,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在施工后出现费用高、投资大、结构设计缺陷等等各种问题。任何水利工程在立项前都要经过科学、严格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评价。但是小型水利工程因其规模小而忽略评价的必要性,其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评价的标准相当简单,浅显。这直接影响工程可行性的科学性。
三、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认真做好勘察设计,确保设计基础资料的真实有效
现行各种水文计算规范规定,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首先要对水文基本资料进行细致的审查和复核。工程水文设计受基础资料、环境、人为条件的干扰,容易存在成果评判上的差异,因此对工程水文设计相关资料必须认真核查,保证设计成果的真实、可靠性。勘察设计的质量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遵守《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条例》,进行规范的勘察设计,严格贯彻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立、健全施工图审查制度,实施工程设计质量第三方有效的约束和监督,防止不合格设计图纸进入施工现场;推行设计监理,杜绝设计质量低劣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严格建设审批制度,批复的初步设计作为工程项目开工的前提条件;推行设计招投标偶然性工作,促使提高设计资质和技术水平,目的是将设计单位推向市场,靠竞争、信誉、质量来求发展。
2、重视技术与经济的优化结合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佳策略,在水利建设中将组织、技术与经济科学地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合理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最大限度在技术先进条件下实现经济的科学合理,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上保证技术先进性。要实现此目标,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需要紧密配合,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高度重视技术,也要高度重视经济,同样,造价管理人员一方面控制造价,另一方面控制设计,使两者统一有效的结合,提升设计质量,降低工程的造价。
3、技能培训,提高整体设计水平
由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很多设计工作人员难以参加更高层次的培训,导致设计水平永远都停留在一个层次上,这对时代先进性的建设模式极为不利,所以设计单位必须要加大对职工学习知识的投入力度,给工作人员做好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当今世界的新技术。这样对提高设计人员的水平,以及增强单位的综合实力都很有帮助。
4、硬件设施的及时升级和更新
工程设计是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的不断推动向前的,设计单位的技术的更新和配备,以及当前相关领域内的最新科技发明掌握和运用的是推动工程设计不断向前的加速器。在技术升级的同时设计工程的硬件设施也需要随时不断地升级和更新,先进的设备将最新软硬件技术结合,对设计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更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水利工程是一项对国家水资源影响重大的工程,小型水利工程又是我国水利事业当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水平的提升是完善我国水利体系的关键环节。做好小型水利工程设计,为加速发展我国水利事业提供条件。
结束语
小型水利工程作为我国水利事业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为完善我国水利体系做出这突出贡献。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不应该过分注重“大小”,端正自身工作态度,提高自己专业能力,为优质水利工程方案奠定基础。对于设计单位,除重视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也要做好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水利设计各参与方要全方位提升自己设计能力和水平,挖掘自身设计潜力,让每一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方案都可以成为精品。
参考文献
1引言
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在新时期得到了高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都充分应用到了工程的设计、建设过程中。但从全国来看,我国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仍旧没有达到更为科学合理的目标,部分水资源不能合理分配,引发很多生态问题,降低了水利工程造福人民的效果。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水利工程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重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工作,促成两者直接的协调统一,既可以满足经济发展,又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这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是重要的原则。
2生态水利工程简介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若设计出现缺陷,就会对工程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扰乱当时当地的原生生态系统。鉴于此,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的概念,即是说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施工期间,要注意到人为因素对于当时当地的环境、生态产生的影响,努力实现全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水利工程参照工程要实现的功能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农田水利、防洪水利两种情况,相较于传统水利工程,需要大量资金和较长的工程建设周期,其建设规模大、困难多,与工程建设区域的生态、自然、环境联系非常紧密。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越来越注重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相关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作为基础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有较大比重,在满足了人民群众对航运、供电、供水等服务的需求的同时,也对整个水系造成了严重影响,影响了水系质量,造成系统的超负荷运转,影响整个水体及水体内生态环境。现在人们开始重视此类工程引发的环境问题,并及时采取各种类型的补救措施,结合各种新型技术方面的材料对现有水利工程设计期间进行考量,保护生态的工作已在逐步落实。
3.1各地生态水利工程标准不明确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域广阔,差异性广泛存在,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负载多变,相应的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必须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进行,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满足相关规范标准,各地依照自己地域内特点,进行标准制定工作。目前,全国缺乏统一的水利工程设计建设标准,虽说能满足因地制宜的需求,但是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水利工程当中涉及的理论、概念极为宽泛,这些专业性的东西较难统一到水利工程建设系统中来,而且各地地理环境不足,具体建设方案标准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多个方面。
3.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缺乏生态认识
水利工程作为任何时期国家重视的重点,在长期建设过程中,相关技术、工艺、方式、方法都在不断进步,但也形成了一定惯性。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出现较晚,缺乏相关的设计经验,各种相关的技术、人员、材料都处于相对匮乏的阶段。部分生态水利工程只注重经济效益、安全性能,根本没有考虑“生态”,成为虚假的生态水利工程,忽视环境影响,施工建设不完善,措施不规范,仍旧沿用以往的惯性进行设计,造成对环境的严重影响。
3.3生态水利工程与普通水利工程协调性不足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要综合生态、水利两方面协调考虑,这是与普通水利工程之间的重要区别。水利工程中考虑到经济效益,在其影响范围内就需要相互协作才能实现,但是在实际情况当中,这种协调统一仍旧不理想,两者相互分立,各自负责各自的系统,不能更好地提供协调服务。
4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4.1安全经济
在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经济是1个永恒的话题。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当中,安全、经济仍旧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因为没有了安全,其他所有原则都是空中楼阁,这就要求相关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建设人员、维护人员,要对工程建设现场进行认证考察,保证能在安全的原则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避免出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合理配置资源,最终建设实现安全、经济的生态水利工程的目的。
4.2保证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普通的生态系统具备基本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只要充分了解生态系统的这类特征,认真进行实地调查,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才能保证工程的可行性。而生态方面的知识作为生态水利工程的指导理论基础,要将生态自身功能与水利工程设计行程合理结合,才能实现工程的价值,同时保证生态环境,在利用自然的基础上促进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3整体性
在设计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过程中,必须将各类型的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组合,从系统性的架构当中掌握针对问题的治理方法,了解受污染水体的演变,掌握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整理,明确水源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利害关系,对污染情况进行监管、预警,保证系统的真提醒,同时解决环境、利益问题,从整体上进行协调规划。相关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施工人员不但要注意生态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到外界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这是一种整体性的筹备规划。
4.4保持空间异质性
在非生物环境、生物群体间存在相关,两者之间是生命与非生命的关联,空间异质性越强,环境类别复杂程度越高,可提供给更多物种进化的资源越多,越能促进物种的生存进化。反之,就会使得物种出现严重退化,而各个水域当中的生态系统也是如此,我们花大力气保护的就是水利工程中的这种空间异质性,努力使得各个水域能够回升到初始的生态环境,更好地服务于水利系统,不再对整个生态水利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或损害。
5结语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了很大贡献,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要从和谐角度进行,它不仅影响社会经济建设,同时还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众多,对各个协调配合领域都有影响,其关系的复杂导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害关系,所以在今后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不但要认真执行设计相关标准规范,同时,还要对整个生态水利工程进行系统化、综合性的考量,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高生态水利工程的效能,推动整个生态水利建设工程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泽鹏.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面临的问题与相关理论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