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1 02:51: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会计软件实训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会计信息化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工具,已经成为现实。我国大多数企业单位原有的人工处理会计信息系统已逐步为计算机所取代,而会计的管理、决策、预测等高层次职能也日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现代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能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可以说是“寸步难行”。而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是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的关键环节。如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的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是摆在会计专业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如何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探索和实践,首先分析会计电算化课程特点及现阶段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从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方法方面,对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教学改革谈一些具体思路。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注重软件模块操作,与专业课程联系较少
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的整体流程,不仅需要对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需要会熟练操作ERP财务软件的基础设置、会计科目设置等,并掌握账务处理方法。课程涉及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大都在大三,学生只能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时,才接触和使用ERP财务软件。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各个模块集成了会计学各门课程的内容和基本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电算化软件各个部分的功能,与所学会计基础知识联系起来,仅仅靠会计电算化这一门课程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与其他的专业类课程紧密结合。
2.教材内容简单、教学模式单一
会计电算化课程一般选用当前市场上流行的、安全性高、功能强、可靠的大型财务软件,教学过程往往是模拟一个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财务处理系统为出发点,与其他子系统和报表处理系统对接,让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掌握财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会计电算化所采用的ERP财务管理软件所包含的模块集成了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体系庞大,仅仅靠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无法使学生掌握ERP软件中的全部会计功能,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能够学到一些会计操作的基本原理和简单的操作。
3.教学方法不合理,单一的实训操作形式与实际工作脱轨
许多学校将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分开,课堂上对课程的学习采用分模块学习,没有全盘考虑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实训,不能够全方位地模拟会计工作流程。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是一边讲一边操作,然后让学生跟着操作一遍,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掌握各个操作步骤,但是学生容易淡忘所学内容。教师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学生相互之间缺乏合作交流,没有从企业实际运行的角度让学生模拟会计工作者的做账流程。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调整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
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企业财务工作的主要媒介。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不能只作为一门以操作为主要内容的独立课程,应将会计软件实务操作部分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融汇贯通于整个大学教学期间。各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均采用ERP软件,它集成了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主要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中,应将各专业课程与ERP软件相应的模块操作进行对照练习。完成各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后,上机操作完成在ERP软件中的应用。最终达到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财务软件,并能具备财务软件的维护技能。
2.将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训操作相结合
在教学安排上,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教学贯穿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合理分配好会计电算化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进度与上机时间,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实际动手能力。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教学应围绕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争取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掌握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在掌握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专门化的实践训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弥补那些在教学环节没有领会的知识点。
3.自编适合学生实训的教材和案例
教材规定了教学内容,是教师授课的取材之源,也是学生求知复习之本。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借助软件平台来实现。目前现成的会计电算化经济业务在教学中极少见到,高质量的更少,软件文档也仅仅提供了一些非教学内容的说明书。因此,设计一套完整的、适于会计电算化实验的经济业务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自编为主,购买为辅”。编写的实践教程结合企业实际,模拟真实材料编写案例,使学生有置身企业真实业务环境的意境。
我院使用的电算化软件是用友U8.72基本财务系统,以往使用的教材都是分模块设置案例,分模块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后无整体概念,到了用人单位后往往无从下手,难以胜任工作的需要。为了使学生能熟练的对软件进行操作,全面的掌握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尽量采用教师自编实训案例和实训教程。运用财务软件,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处理,并独立完成设定的会计事项。通过会计软件操作,使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事项的方法和程序,了解会计工作如何使用现代化手段来进行处理。
4.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融会贯通理解整个账务过程
会计电算化教学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会计电算化的真正优势不是简单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是更加规范、系统、快捷的参与企业相关监督和管理。为了达到其真正目的,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时采用了讲授法、讲练结合、逆向思维等多种教学方法。首先由教师给学生讲解课程知识点,然后将会计软件操作方法通过计算机给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最终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的方法学习和把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基本理论知识。
逆向思维教学法是掌握解决会计软件运行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计软件的常规操作顺序是沿着“账务系统初始化-凭证处理一账簿处理一报表系统初始化一报表编制”等业务流程处理会计业务,但在运行会计软件中碰到例如完成资产负债表编制后发现报表不平衡的问题时,分析其不平衡原因要按照会计软件常规操作顺序的相反方向(即“报表系统初始化是否错误账簿处理是否错误凭证处理是否错误账务系统初始化是否错误”)逐一分析和检查,直至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整个教学过程全部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做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学生在学习中彼此相互帮助,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能较快地掌握课程知识点。
5.将手工会计和电算化结合,强化技能实训
会计电算化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课时的分配,都应着眼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将实训内容与实际业务联系起来进行考虑。当会计软件实务操作部分与本专业其他主干课程相互融合后,会计电算化相关操作项目分散到各门理论课程中,自身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无法体现。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电脑会计处理流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应将手会计做账和会计电算化处理相结合,将学生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系统化、综合化。通过模拟企业会计数据,把一整套会计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方法,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再通过财务软件,首先是应用软件的账务处理功能进行相关业务处理,完成两种处理方法的衔接,然后利用软件完成接续月份的会计业务处理。借助两种做账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巩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效果。
总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本人认为在今后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电算化分为三个层次,即:与课程相结合的模拟实验、全真模拟实训和手工与电算化相结合的模拟实训。通过实训,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操作方法,充分达到会计电算化学习的要求,为学生日后走上会计电算化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江,等.加强实践教学,突出高职特色[A].陕西省高职高专教育学会交流论文,2003.
[2]秦少卿,等.高校会计实践教学规范研究[J].会计之友,2006,4.
关键词 :高职院校;信息化视角;现状;问题;解决方案
一、会计技能大赛背景下会计信息化概念提出的必要性
围绕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会计专业教学更需要强化技能训练来实现目标。而会计信息化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近年提出的促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对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改革、改造,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当前技能大赛已经是各职业院校展示其教学成果的重要形式,已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技能大赛已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产生了积极的效应。通过技能大赛折射出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寻找优化会计专业建设的路径,即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双师型队伍建设、优化教学模式、优化实训基地等诸多方面来实施。
二、基于信息化视角下的江苏高职院校会计软件运营现状分析
经过市场调查,结合此次江苏省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实际情况,目前江苏区域内现有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金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和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厦门网中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信息化软件运用较为广泛。特对典型四家会计信息化软件提供商比较如下:
第一,在市场应用上,用友会计软件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第一,应用范围最广,U8.72 会计软件也是目前市场上普及率最高的一款产品,金蝶会计软件次之,新中大会计软件最后,用友会计软件对学校以后的就业有很大帮助。
第二,在教学支持及服务上,用友会计软件和金蝶会计软件均可满足教学需求,用友新道和金蝶在本地都有分支机构,服务上都可以保证及时和延续性,但用友新道作为专业服务教育的企业对院校客户更重视,服务更专注和细心。教学配套设施也更齐全,对学校教学帮助比较大,可以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交流。
第三,在大赛支持上,用友新道是全国高职技能大赛会计赛项指定服务商,目前U8.72 为江苏省会计技能大赛竞赛软件,同时也是全国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比赛平台,全国各高校可以参赛,通过比赛一方面检验会计教学成果,另一方面对学校进行宣传。
第四,在培训应用上,用友会计软件和金蝶会计软件由于应用广、受众面大,对社会人士的吸引力更大更有帮助,两家软件提供商都可以考取全国工业信息化erp应用证书。
三、会计信息化软件运营存在的具体问题
1.江苏省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软件运营水平参次不齐
高职教育经历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无论在硬件环境还是在软件配置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江苏区域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学校办学体制、领导重视程度的不同等因素决定了各经管类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软件建设的不均衡,所采用的会计软件提供商各有不同,会计实训室建设投入相差较大,但仍有部分学校尚未配置会计信息化软件。总体上讲,处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南高职院校因为地缘优势在会计信息化软件经费投入方面相对于苏北高职院校走在前面,同时省属公办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也要好于民办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
2.现有会计信息化软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会计日常教学要求
会计业务流程的处理复杂,所涉及到的各类单证种类比较繁杂,这些内容单单依靠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充分地领会和掌握。因此有必要通过场景模拟和动手操作来强化学生对一些关键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而会计信息化软件能够通过对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进行模拟,在学校里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能体现真实会计岗位工作的实训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性,相互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缺乏对会计专业教师的培训
由于会计软件不断更新升级,原有的教师掌握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有待进一步培训提升会计技能水平。
四、会计信息化软件运营优化的对策
1.围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各学院有待重视会计信息化软件建设
信息化发展的今天需要培养学生既懂会计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掌握会计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围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领导重视会计信息化软件建设,在实训场地、师资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要有保障。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财务软件采购管理,针对财务软件存在质量和功能的参差不齐的问题,高职院校职能部门应当在财务软件招标过程中选择行业中功能齐全、质量过硬的财务软件,不能出于廉价或其他目的选择一些质量差的财务软件来进行会计实践教学。
2.不断优化设计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功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
第一,相关主管部门要尽快制定会计信息软件进入市场运作的门槛,对现有的会计信息化软件提供商进行资质审查,对不够资格的企业进行取缔,建立行业准则;第二,针对会计实践教学呈现的问题要求软件提供商积极研发、提升会计信息化软件品质;第三,对已出售会计信息化软件进行升级和优化。会计信息化软件不同于大众商品一次性买卖,软件提供商应该及时根据财经法律法规体系、税务制度的改革而不断更新现有软件。软件提供商在保证信息化软件质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后续服务,这样才能适应高职院校日常会计教学需求。
3.加强会计信息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学及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会计专业教师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应该要求软件提供商定期培训会计专职教师,同时提供去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会计专业教学往往教师教学能力较强,而实际运用能力却十分有限,改变师资力量的现状,就应当有针对性的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实现理论与技能均衡提升。
五、总结
基于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软件运营调查,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会计软件实训室构建水平,为高职院校实施会计信息化项目提供决策支持,也有助于满足教学需求、技能大赛要求和社会培训需求,实现政府、学校、企业和协会四方资源共享。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软件建设是不断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目标,有必要做好会计信息化软件中长期建设规划,以满足各方需求。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体系作为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一直是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和关注的焦点,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是一个十分完整的教学系统,主要包括实训教学考核体系、实训教学实习体系、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训教学辅助体系四大组成部分和功能模块。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处理系统的快速发展,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尤其是会计电算化的实训教学,需要根据会计实务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发展变化。
一、实训教学体系的辅助系统设计
1.实训教学教材的选择
教材的质量能够对学校实训教学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也是决定实训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我国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教材数量较少,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这就要求学校在选择教材时进行细心的挑选和甄别,主要方法为:首先挑选出一套质量较高的会计手工模拟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电算化操作与手工操作之间的有效转换,即将手工教学教材转化成为电算化教学的教材,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自行编制一套符合教学目标,质量较高且易于学生接受的电算化教材。
2.实训教学软件的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ERP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企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时加入这方面的内容,同时,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学校教学内容的扩展提供了技术基础。随着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基于WEB技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些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经济和管理领域,同样,这些技术的发展在给学校实训教学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简单便捷教学软件的开发提供了可能。
3.教学支撑平台的建设
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并将其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也成立了电算化实训系统和实验室,然而实验室的使用效果和实验能力却参差不齐。因此,各个高校应不断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从而为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开展提供技术和物质基础。同时,在校园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学校还应对现有的电算化实验室进行改造和扩建,更换和升级计算机教学系统,使其能够满足教学和实践的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主体系统的设计
实训教学体系可以划分为综合模拟实训、岗位模拟实训和单元模拟实训三个主要部分,教师在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完成以后,可以选择课内实验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而综合模拟实训和岗位模拟实训可以在期末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集中检测。
第一,单元模拟实训。单元模拟实训课程需要通过课内实验的方式来分段完成,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时,主要采取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在会计软件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实际的案例来让学生认识到会计软件的具体使用方式和操作方法,利用会计软件来教授单元模拟实训课程,从而实现所学知识的阶段性教学和测试,以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例如,教师可以首先利用两个学时的教学时间来为学生讲解多媒体软件处理财务凭证的方法,然后,再利用两个学时的时间来让学生了解单元实训案例分析中,如何使用会计软件来处理财务凭证,最后,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情况进行全面的检验。
第二,岗位模拟实训。教师可以选择集中一周的时间进行岗位模拟实训的教学,根据会计电算化岗位模块的划分,实现岗位模拟实训的分组教学。在企业发生一项经济活动时,学生需要以不同的经济身份来利用财务软件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分工协作的工作目标。学生根据经济身份的不同来处理不同岗位的业务,承担不同内容的会计工作实务,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掌握对于各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实际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让学生进行定期的工作岗位轮换,以充分了解不同岗位的不同工作方式和能力需要,尽量减少学生适应工作所需的时间。
第三,综合模拟实训。这部分是指在单元模拟实训和岗位模拟实训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企业整个的会计周期的工作流程,对会计实务进行综合性的训练,并利用专门时间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模拟实训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行业的不同进行安排和划分,主要包括商业企业、工业企业等,其中工业企业是主要的学习对象,通过模拟小型企业的形式让学生处理该企业的所有常见经济活动从而形成一个工业企业作为主体,其他企业作为辅助的学习系统。综合模拟实训还要以电算化和手工的不同形式来进行会计管理、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再比较分析电算化业务处理与手工业务处理之间的区别,让学生对电算化业务处理和手工业务处理的差异有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并从中体会到会计电算化的优势。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和实践的重点放在学生的上机实践上,从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时间。另一方面,学校还应注意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能够又好又快地完成学习目标和实际工作。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训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实际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也能够使学生更加自如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也是高校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贺军.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会计之友,2010(09):123.
[2]桂玉敏.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0(02):95.
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会计结合在一起,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为企业提供重要的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过程的简称。简而言之,就是将会计业务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传递、运算、输出和存贮的加工处理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内容于一体的学科。在现实教学活动中,由《会计电算化》和《电算化会计》的课程名称引发的教学目标不统一的问题普遍存在。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教学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融会贯通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职业能力的整体培养目标体系,分单元来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通过落实各个教学环节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其实,《会计电算化》是针对具备会计基本理论的学生开设的一门技能化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电算化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在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则安排针对不同蓝本会计软件的操作进行比较、任务设计、实践教学等环节。
二、在课堂上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应着眼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上。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由此,构建一个符合职业教育目标、可以体现职业教育实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体化教学体系则可以实现以下两点转变:
(一)教学的组织形式由“集体传授”向“个别指点”转变
课程可以安排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在这个多媒体教室中,教师和每个学生人手一机,教师利用教师机端口来控制学生机(如远程命令、广播教学、屏幕监视、学生演示、文件分发、作业提交等),学生机端口则可以进行自动接收文件、演示、电子举手等操作。同时,要将教学目标细化到每一堂课,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的讲授为辅,让学生在学习中彼此帮助,有利于教学相长。
(二)学生由“被动受教”向“自觉思考、积极操作”转变
教师从“单一讲授”向“行为引导”转变;教学过程则从单纯的“传递知识”向“进行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学手段由“黑板、口授”向“多媒体、投影、网络教室”转变。教室内可以采用角色定位、广播教学、逆向思维查错、手工作业电算化、多蓝本多行业账套以及分组竞赛法等多教学方法。“角色定位教学法”是指让学生以财务主管的角色,对一个准备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进行规划设计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要求学生综合《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自行假设所供职的单位性质及规模,在此基础上进行硬件、软件、人员及制度建设,提出系统规划方案,这让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广播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将会计软件操作方法通过广播教学这一形式,在教师机上演示给每台学生机观看,重点演示一些容易出错或容易忽视的软件功能。不断地强调及演示可以让学生对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有一个较深的印象。“逆向思维查错教学法”是沿着软件常规操作相反的方向来进行,比如“报表初始化是否有错账簿的处理是否有错凭证处理是否有错账套系统初始化是否有错”等逐一分析、检查,直至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这一教学法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解决会计软件运行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也是巩固会计核算七种专门方法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手工作业电算化教学法”是针对学生之前手工做出的实训资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的会计软件处理方式,通过上机实验不断地修改完善,最后要求学生提交纸质打印文稿以及运行作业所产生的账套备份数据,达到人机并行的目的。“多蓝本多行业账套教学法”则是要求每个学生分别用用友、金碟、浪潮等多个社会上通用的会计软件来完成工业、商业等多个行业的账套资料,让学生们多对比,多探讨,找出软件的共性,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会计软件市场。“分组竞赛法”是将学生分成多个任务小组,每个小组的工作内容按电算化人员岗位来设置,最后的考核以小组的总体水平来评定,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深刻了解会计电算化数据关系的联系性,正确把握会计软件操作的关键要领和精髓,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电算化教学的时长一般为90学时(随着软件的不断升级及内容的延伸可能会相应增加),2/3的时间用于学生操作,通过这种边学边练及课后练习的灵活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逐渐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加深了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拓展了对理论知识在广度、深度、难度上的理解。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与学生共同探讨出的“麻烦解决心得”,完成论文《会计软件运行常见问题诊断及解决方法》发表于《消费导刊》。论文中提到,在会计软件基础设置时,如遇到科目设置的问题可能有三个原因:原因之一,可能有相同的科目编码存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新建科目要先上级后下级,删除科目要先下级后上级;原因之二,查看当前界面是否在“全部”标签下,如果只是显示了部分科目,就会出错;原因之三,与编码方案不相符,比如应收账款中二级科目编码应该为“113101”,如果设置为“11301”,系统则会提示“与编码方案不符”。一体化教学方法下归纳总结出的心得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的配套环境
(一)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
“双师型”是近年来一直鼓励教师成长的方向,“双师型”师资标准可以按一体化的理论来设定:适应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包括: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能胜任专业实训及毕业设计工作。教学能力可以通过教师自评与互评,学生评课,领导检验等方面加权评定。适应本专业的教研能力,包括总结教育教学规律,综合课程开发,解决实际问题等;教研能力可以通过教师解决问题的概率、开发校本教材及论文写作来评定。适应本专业的实践能力,包括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开发能力。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到企业挂职提供的产能效益来受评确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188-01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会计工作进行处理的能力,要求学生熟悉基本原理,掌握主要功能等实务操作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财政部在1994年5月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事业的意见》中提出: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00年,力争达到40%~60%的大中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会计核算方面全面实现电算化,其他单位达到10%~30%。第二步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电算化。根据这一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应放在15%接受中等专业知识培训,基本掌握会计软件维护技能这一层次上。
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中职学校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学生学习习惯差,课堂教学目的达成不理想;学制短,中职学校学制总共三年,课堂学习时间为两年,企业实践为一年,理论学习时间不足;按照会计理论体系学习时,专业课程多,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学习任务重。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需要及时修订教学目标,按照“应知”、“应会”的要求,照顾大多数学生。立足于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同时兼顾一小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让他们达到更高层次。
本课程主要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其中,理论部分包括: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相关内容。实践教学部分包括:(1)了解企业会计电算化业务流程;(2)掌握包括系统初始化模块、日常账务处理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工资核算管理模块、报表编制模块等用友财务软件模块的操作。课程整体教学目标为:通过学习商品化财务软件,了解通用财务软件的基本程序结构、基本数据流程,掌握财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商品化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习进行财务软件日常操作和基本的维护工作,以及财务软件的种类及发展方向等。
通过近十年来的实践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笔者对电算化会计这门课的教学过程有五点想法:
一 要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
电算化会计的基础是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上机实践中学生经常出现很多计算机操作问题,而并不是电算化会计问题,如文件的保存、文件的复制、菜单命令的操作、录入数据速度慢等问题,所以,中职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之初,应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
二 掌握好会计理论课程
实训中常有一些学生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因为看不懂原始凭证,不知如何做会计分录,对会计工作的日常业务流程不熟悉,不知道期末业务有哪些结转工作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造成的原因是基础理论课程没有掌握好,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
三 学习会计理解课程要注意手工与上机操作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由于不熟悉手工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在软件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不能深切体会到会计电算化的真正意义。在会计电算化的实训课中,我加入了手工会计的业务处理实训,让学生先在教室里对会计业务进行手工处理,然后再将手工核算的过程融入到财务软件中,这样学生在上机时就有很强的目的性,而且在越来越多的业务处理中发现会计电算化的实用性、重要性。
四 会计电算化实训最好是选择连续两个月的会计业务作为录入数据
现在市场上的财务软件实训教材中,一般都是选取企业某年12月发生的经济业务作为学习账务处理及报表系统的数据。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用连续两个月的业务处理来进行学习,对学生熟悉,熟练会计软件的操作有更清晰、更深切的体会。第一个月的业务会让他们熟悉软件的各个功能,而第二个月的业务处理会让他们找出软件操作的原理和技巧,更加熟练的应用财务软件,并且能够真实地体会到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带来的重大意义。另外,在反复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通过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学生会自觉地寻找软件维护的方法,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 给学生明确的实效目标
组织学生参加财政部门主办的会计电算化证书的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能获得今后上岗必需的相关证书,为学生今后就业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总之,按照“应知”、“应会”的要求,中职学生在学完本专业课后,应该能达到以下技能水平:(1)能够独立操作通用的财务软件;(2)能够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单位的财务软件;(3)掌握会计软件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及准确性进行判断;(4)对财务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维修、维护。
会计电算化作为中职院校会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体系中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重在传递知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养成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部分。本文以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为例,研究实训课程教学创新模式。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现状需要正视和思考。
(一)以考证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过于单一,与企业职业能力要求脱节会计软件涵盖财务、采购、销售、库存、管理分析等各种业务软件,涉及知识面很广。但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大多只讲授财务部分的知识及应用,知识能力落后于企业实际需求,无法体现ERP软件的核心管理理念,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
(二)实训技能教学仅以软件使用流程为主,缺乏原理性教学
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以教授某主流会计软件的使用为主要内容,以操作实训为主。因院校课程设置的课时及师资的限制,在教学中往往只针对考证需求,以一个会计软件进行讲解,忽略能力培养的目标。导致学生掌握的只是会计软件的界面、菜单及操作流程。能应付考证的实操试题,同时难以独立面对企业的财务业务。
(三)教师为主导、学生依赖性过高
目前,中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通常一般按照”课堂讲授——演示教学——指导实训——自主实训”四个步骤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事实上,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陷入僵局。环境、设备以及人的状态都直接导致了演示教学中每个学生的接纳吸收的差异。我们留意到很多学生都在自主实训时遇到软件操作的瓶颈,教师只得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软件操作和业务处理上,一方面导致学生对教师协助解决问题的依赖性过高,同时也导致实训教学进程的拖沓,最终使实训教学只能停留在软件流程操作的表面技能教学中。
二、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
(一)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简介
以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创新为例,研究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针对实训课程教学特点,通过编写项目任务式的实训教材、团队合作学习团队创建、思维导图思维方式导入、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建设等创新的教材、学习平台、思维方式、信息资源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法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学习关键的目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探索的核心,同时也是极大地提升职校学生实训课程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四位一体的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1.自编项目任务式实训教材
笔者在推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过程中,有感项目任务式的教材资源可以更高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探究学习的体系。以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为例,我们开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核心的实训教材,教材以一家小型制造业作为实训案例,以小企业典型经济业务为主线,以16个项目及81个学习任务作为实训学习载体,以原始账套资料进行真账练习。配套的实训教材系统化地设计和推送学习任务,覆盖知识点广且贴近企业实务,难易适中,兼顾拓展性。在项目任务式实训教材的引领下,自主探究学习更容易形成系统、体系。项目任务驱动式实训教材思路清晰、结合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实际编制并推送学习任务。形成实训课程的“技能树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利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将技能知识点系统化、内化,推动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实施。
2.创建合作型的学习团队
中职生从初中的基础学科学习直接过渡到职业技能学习,对比大学生从年龄结构、心理认知到知识基础都有较大的差别。这也是中职教育遇到的挑战之一。中职生在实训学习过程中,因个体差异、领悟能力的参差导致实训学习效果的不一。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中职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和学习自信心未能完全建立,依赖于单一的、被动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创建合作型的学习团队,可以快速地帮助学生打破传统的学习模式框框桎梏。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通过团队共同努力去探究解决教师布置的学习项目任务,更容易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提高个人学习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进入快速学习通道。以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分组——破冰——团队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成员互助解疑答难等方式在学习任务下达的同时,创建合作型的学习团队。通过学习团队的创建,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助鼓励、各团队之间的竞争、团队完成任务业绩呈现等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学习的效果。
3.思维导图——创新思维方式导入
思维导图(mindmapping)是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在70年代所创,是一种放射状的辐射性的思维表达方式。思维导图注重开发人的左右脑,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在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将复杂经济业务处理流程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出来,结合操作步骤示例图,可以让学生学习效率成倍数上升。例如会计电算化购销存实训步骤是比较复杂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先将准备好的购销存业务流程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的脑海里对经济业务流程有形象的认识和记忆。同时帮助学生从软件操作的迷宫中走出来,结合学生实训操作体验,更高效地内化与掌握操作流程。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实证研究证实,思维导图的形象思维方式导入促使聪明的大脑不断去记忆和思考,思维导图能有效指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全局观念,构建知识,让知识变得有层次,有结构,清晰易懂。会计经济业务处理流程是一个体系,传统的教学难点在于为了让学生熟练地记忆流程操作,进行反复的操练。而实训操作教学的关键在于是够能理清思路?思维导图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只需要一张纸或一个板书就可以将一种类型的经济业务流程体系化出来,让学生一眼看清问题与业务流程的构架。同时,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实训体验作图,联想知识点,不拘泥于现有形式,使用各种相关的色彩、符号加深印象,让学生形成开放性的思维。
4.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建设
以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为例,目前由于课程的课时安排、学校实训场地的限制导致不是每个职校生都可以大量地进行实训练习操作。自主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进行预习、复习、自主探究实训操作、总结要点、团队分享等。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引导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式学习一个关键点在于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资源平台的构建。我校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包括会计电算化精品课程资源网站、《会计电算化实训》实训教材配套网盘资源、会计专业空中课堂。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建设通过多个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会计电算化实训项目实训提示、实训项目理论知识准备、实训项目微课视频资料、实训项目过程性账套数据、会计电算化学习软件安装版软件等自主探究学习资源。
三、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小结
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通过项目任务式的实训教材、团队合作学习团队创建、思维导图思维方式导入、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建设等创新的教材、学习平台、思维方式、信息资源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开启创新学习思维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碎片化个性化学习、课堂变成一个解决问题、相互探究、合作学习的地方,教学结构实现了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的新模式。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是系统化、体系化的翻转课堂教学创新。它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和协作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中职实训类课堂的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爱红.翻转课堂的微课课程改革在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2).
[2]刘丽琼.翻转课堂在会计电算化专业岗前实训教学的实证研究[J].职业教育,2015(8).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逐渐向电算化、网络化处理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需求的增长。独立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窗口,如何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独立院校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关于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发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成为推动独立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发展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
一、独立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落后
目前关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存在着争议,学生通过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和掌握怎样的技能?一种观点认为,应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因为现在软件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通过评审的财务软件,单位可以直接购置,主要是一个操作使用的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教学重点应放在编制程序上,除了能操作软件以外,学生更应该具备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和维护相应软件的能力。那么作为独立学院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很多独立学院一味照抄母体学校,并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教学目标,但独立院校无论在师资力量还是学生资源都不同于母体学校,因此一味照抄母体学校显然是不合适的。
另外,现有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主要是以核算型会计软件为主,以完成会计日常事务的处理为基本目的,但就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而言,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这种核算型会计软件已逐渐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管理型会计软件在企业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趋势,所以要跟上形势就必须将教学软件提升为管理型财务软件。此外,还缺少会计网络运行系统和网络技术知识的介绍。随着互联网、远程通讯的发展、应用、普及,对会计电算化产生了空前影响。网络会计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是解决会计信息远程传递、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技术手段,网络会计将成为今后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主流方向。
2.教材混乱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独立院校使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比较混乱,有的用财务软件的操作手册代替会计电算化教材,有的用地方财政部门编制的会计电算化岗前培训材料代替会计电算化教材,甚至还有的用计算机应用知识性教材代替会计电算化教材。并且所教授的财务软件与学生手中的教材不配套,有的甚至没有可参考的书籍。另外,许多电算化教材只提供一种会计软件的介绍,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比较。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面对市场上种类众多的会计软件,无所适从,对全面理解会计电算化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有关会计电算化的课程设置不全面,课程安排也不合理,并且上机课时不够,特别是学生实训的课时不够,学生通常只能完成总账和报表部分的实训,对于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应付系统、进销存系统、财务分析系统等不能得到实训。
3.教学手段落后与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独立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大部分采用传统的讲授+上机练习的教学方法,上课讲授的部分内容是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理论、结构组成,缺乏应用性,而上机则是对某个商品化的软件某个功能模块操作流程进行练习,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轻视理论教学,认为只要上机会操作就可以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了深厚的理论知识是学生今后更好理解和应用会计电算化,而不是只会用一种财务软件,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找到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次,在教学手段上,传统的教学手段还是主要以粉笔加黑板为主,在少量应用多媒体教学时也主要是采用一些静态的画面,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不够,与学生的交互性也不强。
4.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考核方式不合理
在目前的独立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实践型教学环节总体所占比例不足50% ,大部分学校几乎没有案例分析课和社会调查课。并且许多学校实验室只装一种财务软件,教师也通常只教学生使用一种财务软件,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和其他财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这造成学生只会使用一种财务软件,如果换其他财务软件,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动手,也就是学生对财务软件不能灵活运用。另外有的教师把上机任务布置下来后就全部放手让学生做,自己什么都不管,对于有的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进行单独辅导,或者没有很好地监督学生让他们一个一个的做,这就造成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下去就干脆不做,抄袭现象严重,一个班通常只有几个学生能完成练习,大部分学生不会,因此教学效果低下。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而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重要,仅以理论知识的考核不足以检验学生真实水平。
5.没有网络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的好处就是把课件放在网络上,学生随时都可以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答疑,《会计电算化》如果没有网络教学,学生只听一遍不容易记住,特别是教师操作演示的部分,这就造成教师前面讲,学生后面忘的现象,教学效率低下。而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并不重视网络教学,因此没有一个好的网络教学环境,这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不利的。所以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研究应在着眼解决这些问题基础上,对以上几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探求一条适合独立学院教育、满足社会需求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
二、相应的对策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前提,没有目标就象船在大海航行没有指南针一样失去前进的方向,所以一门学科首先要明确它的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但目前关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存在着争议,学生通过《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和掌握怎样的技能?一种观点认为,应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因为现在软件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通过评审的财务软件,单位可以直接购置,主要是一个操作使用的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教学重点应放在编制程序上,除了能操作软件以外,学生更应该具备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和维护相应软件的能力。那么作为独立学院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很多独立学院一味照抄母体学校,并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教学目标,但独立院校无论在师资力量还是学生资源都不同于母体学校,一味照抄母体学校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要制定出自己特色的教学目标。结合独立学院的特定,笔者认为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为培养既具有扎实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又能熟悉财务软件操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规范教材体系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要想教好这门课,教师要选择好一本适合学生的教材,并且要让学生材。另外还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理论教学部分内容应包括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有关基本概念、会计核算原理、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过程、会计核算制度与法规、会计核算软件的特点与功能结构、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方法与开发过程、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与措施、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与审计等内容进行教学。会计电算化实践课教学应着重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可利用商品化会计软件演示版或商业版,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帐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子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子系统,如:固定资产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等。
3.寻找科学的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的途径,目前关于《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做法,但最多采用的方法是案例教学法、网络教学法、虚拟现实教学法、娱乐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笔者在长期独立学院的教学中总结出一套教学方法“三段二处一网”教学方法,即理论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讲授教学阶段、演示教学阶段和课堂实训教学阶段),实践教学处在两个不同地方(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并以网络教学作为补充。
4.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
合理的考核方式是有效地检验学生水平的标准,目前的考核方式是基本的卷面的理论考试,这种考核方式无法检验学生动手能力,而《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重要,所以单纯理论考试不是有效的考核方式。笔者在多年的独立学院的教学中总结出一套有效检验学生水平的考核方式,即考试分为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三部分。理论考试采取试卷库方式,主要侧重独立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必须的基本理论;技能考核采取上机考核,可以将考场设计成模拟“现场”,然后规定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处理适合本“角色”的业务;综合能力的考核可以采取问题讨论、答辩、评论写作、企业调查等有创意的新颖的考核方式,真正使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起来。同时,还应结合会计电算上岗证的考证,例如参加“用友能手”的考证。学生考试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考试成绩占40%,技能考核成绩占40%,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占20%。
参考文献:
[1]王晴,王建华.会计电算化教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王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特点及教改思考.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
作者简介:王朝阳(1982-),男,湖南衡阳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会计系,讲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2);袁灵(1981-),女,湖南衡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经管系,讲师,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79)。(湖南 长沙 4102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本科会计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湘教通[2010]243号文件463)、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级教改课题“升本后我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200925)、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级教改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课题编号:J201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53-02
本文旨在为各高等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训条件、考核制度等方面新思路与操作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适应性会计电算化人才。
一、本科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分析与研究,对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本科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考核制度、教材及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调研,解决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其一,完善会计电算化教学体系对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有积极意义。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进行革新的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强化教学最终目的的同时,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学人员。而这项无形资源作为学院教学资源中价值最无法估量的因素,将为升本后学院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其具体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学资源的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还体现在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上。
其二,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任课教师加深对本课程的总体认识,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职业爱好,从而能够为其他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提供参考范例,有助于升本后笔者所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本科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
本科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就是课程教学体系的进一步优化。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应实现这一目标:以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为基础,以系统管理能力和日常维护能力为主导,以学生自学能力为核心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会计系各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中,必修课仅设置了“会计电算化原理”、“会计软件应用”2门会计电算化课程和“电算会计模拟实习”。在实际教学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如何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用友会计软件的操作以及1个星期的电算会计模拟实习。由于开设课程较少,课时又相对有限,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谈不上系统掌握和熟练操作。
本文认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优化和整合,增加会计电算化操作的实训课时,增加企业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广泛的Excel应用的教学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现从三方面讨论该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
1.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课程的改革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课程应该包括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常用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常用软件的基本维护、Excel在会计财务审计中的实际应用。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系统。讲述什么是会计电算化,为什么要进行会计电算化,企业如何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领域,会计信息系统的具体开发过程以及会计电算化的管理。
(2)会计软件应用。对财务软件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讨论用户应如何选择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会计软件如何进行安装、初始化、试运行和正式运行。重点应对1~2门市场上主流的会计软件进行操作练习。
(3)会计电算化维护。一方面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维护知识,另一方面介绍会计软件的基本维护内容,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解决一些基本的计算机软硬件及财务软件故障。
(4)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目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开设了“财务管理电算化”这门课程,并且是选修课程,课时数也只有36课时,远远低于其他主干课程。学校、教师及学生都没有对这门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应该增加这门课程的课时量,使之成为会计类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仅是掌握财务管理的电算化,而是要使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应用知识,能将Excel应用到会计实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审计中。
2.对会计电算化实践体系的改进
会计电算化实践体系应该包括教学课程过程中的实训、集中的综合模拟实习和企业实习3部分内容,教学课程过程中的实训应围绕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来组织训练。教学过程中的实训应注重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集中的综合模拟实习一般应安排在手工会计模拟实习结束以后,学生在熟悉和总结手工会计模拟实习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和相关的财务软件来处理与手工会计模拟实习相同的业务资料,并在实习结束后进行对比,检查处理结果是否一致。集中性的综合模拟实习能够进行有针对性、集中的、专门化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系统把握会计以及电算化的知识。企业实习一般应在毕业前夕进行,安排学生进入定点的实习基地,对企业实际运行电算化会计的情况进行学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具体流程见图1。
3.对会计电算化课程开课计划的调整
现有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计划中,会计电算化的课程设置较少,各课程之间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本科4年8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会计电算化概论”应开设在第三学期,使学生在理解了会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会计电算化;“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应开设在第四学期,Excel在会计实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在企业实际工作中非常普遍,应作为1门主干课程开设;“会计软件应用”开设在第五学期,使学生掌握1-2门具体的财务软件,为实际工作打下基础;“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开设在第六学期,使学生在用好财务软件的基础上,还能够对财务软件进行一些简单的维护;“电算会计模拟实习”开设在第七学期,使学生能够对整个会计电算化的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复习和把握。具体见表1。
三、本科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效果的再提高
1.完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效果考核机制,提高教学效果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效果考核一直缺乏规范的考核机制,学生考试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致使原本的考试课程变成了考查课程。本应由全校统一组织考试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变成了任课教师自行命题、自行阅卷、自行打分。会计电算化课程由任课教师自行阅卷的方式存在许多弊端:一是严重影响了教学。由于各个教学班级是各个任课教师自行考试,往往就会占用正常的教学课时,导致教学课时不足。二是增加了教师阅卷的工作量。由于电算化类课程都是上机考试,没有统一的考试系统,导致任课教师需要通过一台台机器进行阅卷,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三是很难准确反映教学效果。没有相应的成绩分析系统,也没有相应的纸质试卷,任课老师很难对考试的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学生对各点知识的把握程度。本文建议应设计会计电算化考试系统,建立1个会计电算化的考试试题库,能够自动实现抽取试题,试题库中每一次考试抽取的各套试题的难易程度应该相当;考试完成后自动阅卷,给出每位学生的分数,并能够同时生成成绩分析报告和试卷分析报告。
2.加强本科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材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建议应根据上述课程计划设计具有学校特色的本科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组织专业教师编写配套教材。目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只有“会计电算化概论”课程可以应用自编的《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其他课程尚无合适教材。因此,应该尽快加强本科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材建设,组织力量编写《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会计软件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电算会计模拟实习》等教材。
3.优化本科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会计电算化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相应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具体应包括2个方面:其一,扎实的会计知识。作为会计电算化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会计教师,只有熟练掌握会计知识才能够娴熟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其二,丰富的电算化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多种财务软件特别是大型财务软件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技能,熟练掌握常用财务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并能够解答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综上所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师能力的培养:
(1)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会计电算化的知识更新很快,如果不及时进行学习,教师的知识很容易与实际市场的要求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建议应该拨付专项经费选送现有会计电算化教师进行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的进修,以提高教师的理论、实践和教学水平。
(2)与会计软件公司联合培训。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竞争激烈,会计软件公司为了推广自己的软件,往往会与高校进行联合培训。如用友公司就与国内很多高校都建立了联系。高校电算化教师应该抓住机会,积极与会计软件公司加强联系,免费接受会计软件公司提供的培训,提高会计软件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既节省了经费,又提高了业务能力。
(3)进一步深入与会计软件公司的合作,可以把学校的模拟实习变成软件公司进行软件测试的一个平台,使教师真正参与到企业会计软件的实施与维护中去,积累一手经验。
(4)定期选派1~2名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1-2年的实习,使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真正了解各种会计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使用状况,并及时反馈到教学工作中去。
4.改进会计电算化的实习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核心来规划课程内容。目前很多本科院校并没有专门开设会计电算化的实习,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在会计模拟实习特别是电算化会计模拟实习方面走在湖南省的前列。但是笔者在实践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手工模拟实习与会计模拟实习的脱节。由于学院会计模拟实习是分为两部分进行,手工会计模拟实习是一批专门的教师,电算化模拟实习又是一批专门的教师,导致手工模拟实习与电算化模拟实习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对比。建议应该逐渐模糊手工模拟实习与电算化模拟实习师资的界限,最好由同一批既懂会计又懂电算化的专任教师来指导实习。
(2)增加电算化模拟实习的课时。学院现行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时间为期1个星期,仅仅运行了总账模块和报表模块。目前在企业中普遍运行的工资模块、成本管理模块、固定资产模块都没有启用。建议应该增加电算化模拟实习的时间至2个星期,同时启用购销存、工资、固定资产模块,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全面地学习整个企业的实际业务。
(3)加强财会审一体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应该在各个单项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探讨建立财务―会计―审计一体化的实验室。使学生通过财会审一体化实习能够对整个财务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深入的把握。
四、本科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
教学方式的改进包括教学理念、方法和工具的改进。
在教学理念方面,本科会计电算化教学应在重视实际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力图使学生既能对本课程基础理论知识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同时又要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就是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应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引导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自行进行会计软件的开发,加深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解。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电算化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把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进行对比,发现电算化会计的巨大优势,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电算化的目的。
在教学工具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工具逐步普及。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已经深入到各个教学领域。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与计算机技术高度相关的课程,应用新的教学工具来提高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前文述及,在电算化课程的考试中,可以采用统一的考试系统,由考试系统统一抽取试卷、阅卷、评分,给出分析报告,提高电算化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在平时课程教学中可以采取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在电算化模拟实习中,可以采取联机协作或者是网络版会计软件,以达到与实际工作环境相似的环境,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举芝.《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会计之友,2008,(1):82.
会计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上,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外,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相当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到企业单位去现场观摩并进行实际操作十分必要。由于会计工作的严肃性、保密性等的限制,到实习单位很难达到实习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训室进行会计实务模拟操作的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的设计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借助现代技术,以全新视角对课程进行创新,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搭建一个在模拟仿真和真实的业务环境下综合实训的实践平台。它以企业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对象,从建账开始,到填制审核凭证、登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全程实务操作演练。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在教学上创造了一种积极思维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主要包括手工模拟实训和电算化模拟实训两部分。根据高等教育教学特点,遵循学生会计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全力推行模拟化训练。采取教、学、做结合并举的教学模式,理论学习与操作训练紧密结合,手工会计操作训练与电算会计操作训练相配合,将技能训练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总体设计应从会计岗位工作要求出发,在对会计岗位工作要求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情景设计。再根据学习情景设计组织教学活动。
(一)手工模拟实训的设计
以一套模拟企业的账务资料为背景,按实际会计工作流程,采用真实的账证资料,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步骤和内容完成一个完整会计工作过程的各项会计工作,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并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知识需求时引入相关知识。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让学生掌握企业实际会计工作中建账、日常处理以及会计报表编制等各步骤内容、操作方法。手工模拟实训设计从提出任务开始,进行期初建账;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学生学过的会计理论知识进行日常的账务处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依据学生作的日常账务进行期末账务处理;最后提交实训成果。
(二)电算化模拟实训的设计
电算化会计模拟实训面向会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岗位,对学生进行财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其设计指导思想是: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软件操作训练;强化电算化会计应用能力。具体实训设计可归纳以下几点:
1、软件的选择与安装;
2、账套建立与授权;
3、期初设置;
4、日常业务处理;
5、期末业务处理;
6、其他业务。
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现代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普及,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可采取案例式、角色式等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的实现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序有效分组轮岗,手工、电算化相结合来实现的。
(一)手工模拟实训的实现
手工模拟实训可分为准备、实训操作、总结三个阶段。实训准备阶段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是实训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实训教程,让学生明确各实训的目的、要求及操作标准;二是学生须准备齐全实训所需的证、账、表、笔、印签等用品用具。
实训操作阶段是在实训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应认真完成各次实训任务。实训的具体操作是:
1、建账,根据模拟企业账户的期初余额及有关资料开设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及日记账。
2、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3、登账,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逐笔顺序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
4、结账与对账,月终结出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的发生额和余额,并将总分类账的余额与日记账的余额、明细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5、编制报表,月终,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有关账户的发生额编制损益表。
6、对所填制的凭证、账簿、报表进行系统整理,并装订成册。
学生操作完毕后,实训指导老师要对整个实训进行总评,和学生一起及时进行实训总结,让学生撰写实训实训报告等。
(二)电算化模拟实训的实现
以手工操作的一整套企业会计资料为背景,利用“用友ERP-U8版”等财务会计软件,完成从建帐到一个会计期间的业务处理全过程操作。包括:
1、建立帐套,进行财务分工,设置基础档案;
2、进行总账系统的控制参数、基础数据的设置,输入期初余额;
3、进行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即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记账,凭证与账簿的查询;
4、进行总账系统的期末处理,对账、结账;
5、编制会计报表;
6、将电算化操作的结果与手工操作结果进行对比、总结。
通过电算化模拟实训可以实现如下目标:
(1)完成账套初始化;
(2)进行辅助类账初始;
(3)能顺利完成凭证的录入、审核、记账;
(4)会进行凭证、各种账簿查询处理;
(5)可以进行银行对帐;
(6)能够进行期末处理,完成相关科目之间的计算和结转;
(7)会设置报表格式;
(9)会正确生成会计报表。
(三)教学效果的测评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作为一门实践课程,总评成绩应由二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在实训操作中的态度及操作结果占60%;二是期末采用开卷考试,题目类型有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占40%。实训操作从五方面考核:
1、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操作符合实训要求;
2、科目使用正确;
3、数据计算准确;
4、凭证、会计账簿的摘要清楚;
5、实训报告完整通顺。
学生在实训操作中若出现二处以下不合乎要求的,实训成绩作合格处理;出现三处或三处以上不合要求的,实训成绩作不合格处理。
三、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
(一)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教材建设严重滞后
目前实训教程有的以理论为主,有的以编程为主,有的以会计软件自身所带的用户手册为主,有的实训教程做得很细化,把每一步操作都写出来了,而教材中内部的钩稽关系表述交待不清,无法达到实训的目的。
2、会计凭证的传递流程不明显,内部牵制制度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会计凭证的传递,是会计凭证从填制或取得时起,经审核、记账到装订保管的全过程。各种记账凭证所记载的经济业务内容不同,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不同,办理经济业务的手续不一致,规定会计凭证在各环节的停留时间也不同,以保证经济业务及记录核算。在模拟实训中,很少有角色分工,整个业务自填制原始凭证至编制报表通常由一个学生完成。凭证在各环节的传递既没有相互间的审核,也没有相互间的牵制。
3、忽视了对会计凭证的审核
目前的会计模拟实训基本都是要求学生完成填制记账、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了事,没有树立对会计凭证、账簿进行审核监督的观念,一些学生在实训时根本想不到还要审核原始凭证,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一步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最重要环节。
4、会计的职业判断力体现不够
会计职业需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做出不同的职业判断,不同的职业判断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如减值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等。但在模拟实训中提供的具体的会计环境下,各种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是给定的,学生没有锻炼职业判断能力的机会。
(二)建议
根据上述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实训教材建设
会计实训有其独特的教学规律、独立的教学目标和完整的教学内容,因此,编写会计实训教材,应组织具有丰富的相应课程教学经验及企业工作经历人员,在对会计学科有较深理解,了解现行财务软件的运行机制,准确把握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展的。在教材中应有充足的实训资料,供学生在各阶段进行全面技能操作训练。
2、建立完善的会计模拟仿真工作环境
会计工作具有联系广泛的特征,不仅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还涉及到银行、税务、审计、等相关部门及与企业有业务关系的企业等,要体现会计凭证传递流程及内部牵制制度,设置虚拟企业的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上下游客户单位、银行、税务等机构,建立起企业单位内外部关系,使模拟的会计工作大部分都能在设定的环境下展开。加入一些有问题的原始凭证如假发票、内容不完整的票据等,让学生既熟习了会计凭证的传递过程,对会计凭证的审核必要性有了较全面地了解,又对内部牵制制度的重要性有了深刻体会。
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模拟实训仿真度虽高,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适当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十分必要。在完成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到各个实习基地,参与凭证的编制与传递、账簿登记、稽核、报表报送等一系列工作,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实际工作的直观感受,培养他们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而且还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一、选择实用的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教材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应成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高教司《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专业课程教材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而近几年高职高专版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以程序设计为主,学生学到了一门编程语言,并未涉及具体的会计业务操作,毕业后在单位很难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立足“自编为主,购买为辅”,我们可以选择教师自己编写教材;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可以和软件公司共同编写实践教学教材,辅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品流通会计等手工模拟实习资料,并不断完善用于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实现手工向电算化的转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
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安装金蝶专业版V10.0、用友U8V10.0
由于我们实验室安装的用友教学版U872,而目前会计职业技能大赛已经采用用友U10.0的版本,很多学校也已经升级到U8V10.0,而我们实验室的计算机已使用多年,也近报废状态,安装用友U8V10.0已不现实,为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只有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进行安装。用友U8V10.0对笔记本电脑的安装环境要求比较高,对安装操作系统及关键补丁有要求,安装前需要手工安装基础环境补丁和缺省组件,安装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电脑问题、系统问题、软件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下载安装学习资料,要自主思考与自主探索,及查阅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一边给学生们施加压力,一边表扬与鼓励,一个月时间,80%的同学成功安装上用友U8V10.0。一次又一次的动手安装,遇到卡壳、系统崩溃等问题,解决一个个问题,安装成功后会使学生自信心倍增,喜悦的心情是溢于言表,也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他们也体验到成功背后的努力。
鼓励学生安装金蝶专业版V10.0,方便学生连续做账套。安装金蝶专业版V10.0比安装用友U8V10.0容易。学生用笔记本电脑安装教学用软件,弥补了我们教学设备落后的不足,保证了我们教学正常进行,大大节约了每次上下课引入引出账套花费的时间。
三、掌握EXCEL操作和使用,强化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技能
使用Excel电子表格可以方便、快捷地处理日常会计业务。包括应用Excel制作固定资产卡片,打印工资发放条,制作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进行存货分析,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且可通过设置工作簿的打开权限,对工作表中的数据或工作簿的结构进行加密保护,防止别人查看或更改数据。
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品流通会计等手工模拟实习资料作为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资料,涉及表格的全部用Excel操作,通过实际业务的核算,使学生掌握会计理论,熟悉会计操作技能及工作环境,仿佛置身于实际财务部门一样,掌握整个会计流程,清晰直观地了解会计工作的全貌。通过这种有针对性、集中的、专门化的会计电算化强化训练,比较两种会计操作手段的结果,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为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即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要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和动手能力
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教学中,学生只有在实验室亲自操作时,才能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动手能力才能逐渐提高。应要求学生学会及时记录遇到的问题,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定期归纳总结,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日常授课时,教师可选用当前^流行的一种或两种财务软件,比如金蝶、用友等,理论课着重讲述各个模块的功能及各个功能模块的特点,了解电算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上机实践课教师则给学生一套教学案例,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全部经济业务,从建立帐套――完成初始化――日常帐务处理――期末处理――生成会计报表的全过程,熟练掌握软件提供的各种功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职责就在于点拨学生把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结合起来,学会主动学习,学会看屏幕提示信息的含义,鼓励遇到问题时,首先自己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寻求正确的答案。在经过自己查阅资料、尝试操作等努力后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倡同学互相讨论找寻答案。通过讨论和实际动手敲键盘,很多问题可迎刃而解。这也是模拟财务工作环境,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协作精神,对于以后工作非常有益。教师再针对疑难问题、重点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易错的点讲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操作实践中,由于不可能穷尽所有的会计软件,很可能会出现“教过就会,没教过就不会”的情况,通过两三个会计软件的操作,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去会领悟不同会计软件操作的相同之处,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另外,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的建设,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环境。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应保证硬件资源够用及充足,能满足学习需要,有供学生学习使用的软件,突出仿真性,并及时更新,模拟会计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使学生能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连续进行完整的业务操作,这将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
总之,高职教育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教学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中以学生“学为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264-01
1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中等职业学校目前的教学定位不够明确
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而企业对于所招毕业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更是如此。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仅要求要懂得普通的会计记账、算账和报账,而且毕业生还应该具有极高的综合素质,能用所学会计知识解企业的现实问题。因此,教学定位依据主要是社会岗位的现实需求,并随着岗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算化的教学目标应该倾向于定位在培养学生对会计软件的操作用能力上。然而,我们发现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缺乏会电算化系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系统维护能力,很多学生对于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也不是很精通,适应能力不够。
1.2 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单一,系统性较差
目前,我国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要还是以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操作为主。实践性操作环节的习基本上没有,即使有的话,大部分学校也只是简单上上操作机课或者组织相关认证考试,很少有学校开设实践性的案例分课和社会调查课。此外,学校在相关课程的安排上也缺乏系统的考虑。
1.3 教学模式简单化,教学过程机械化,学生依赖教师心理严重
在中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理论授课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课在教室进行,比较广泛地开展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但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接受性学习”,都是教师演示并讲解会计软件的操作;上机课在机房进行,学生在计算机上结合会计软件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按照上课的笔记或者例题机械化地操作,只要结果正确就算达到课程要求。由于没有给学生独自思考的时间,也没有让学生形成理论化的认识。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严重。
2 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应对策略
2.1 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最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内容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各个子系统设计原理、工作流程及会计软件操作使用(实验操作)。而重点放在会计软件操作使用。这样既能使教学内容能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突出了本课程学习的重点,教师也可将更多精力投入新软件使用和新的管理理念、技术的学习,跟上学科的发展。
2.2 重视实验、突出应用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没有足够的上机实验,学生是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的。所以,在精炼了一部分理论知识之后,一定首先要保证充足的上机时间;其次,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以往教学的案例是以学生独自一人完成一个月的业务,自己从事所有会计岗位的工作,固然能使学生全面地学习会计工作知识,但同时也容易使学生混淆不同会计岗位的职责。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会计岗位的职责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所以,笔者在学生独立完成会计案例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岗位实践要求,创设情景氛围,拟定工作的内容和流程,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扮演不同职位上的会计角色,体会不同的岗位职责分工,共同完成一个会计案例,通过以上步骤不仅使学生学习了全面的知识,同时又体会了不同的分工,还培养了他们的沟通协作精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完成实验之后,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通过写实验报告,能够使学生对实验进行反思、总结,同时也能使老师及时发现问题,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3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2.3.1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市场上各厂商的商品化财务软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在财务软件的操作实验中,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财务软件。学校要有意识地安排两三种市场占有率高、影响力大的财务软件进行重点教学,如用友、金蝶。为了避免出现“老师没教过就不会”的情况,通过两三个财务软件的学习,要使学生不仅仅会操作一两种财务软件,而且要掌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原理。
2.3.2 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目前,财务软件或相关软件在企事业单位使用得已经相当普遍。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调查内容可由教师根据所学课程内容适当安排多个题目,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或由学生自主确定相关题目。在时间安排上,社会调查可放在课余及节假日进行。学生通过亲自参加社会调查,加深了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相关内容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水平较高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学生进行实际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或者提供一些来自于单位的、社会的专业需求信息,以利于学生将来就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