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建军节的习俗

建军节的习俗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13 22:47: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建军节的习俗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篇1

中图分类号:q939.9;q93-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7-1516-04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rmophiles degrading cellulose in hot spring

mei fan1a,1b,lin bai-xue1a,zhao chao1a,1b,liu bin1a,1b,2

(1a.college of food science;1b.institute of bioenerg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2.china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juncao technology, fuzhou 350002, china)

abstract: culture-based approach was used to isolate thermophiles from hot spring. in total, 27 thermophilic bacterial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hot springs in nevada of usa and yongtai hot spring in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superior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decomposing strains were screened and identified by 16s rd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y7 and ly8 degrading cellulose were indentified as alicyclobacillus sp. ly7 and geobacillus sp. ly8. geobacillus sp. ly8 could be cultured at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40 ℃ to 70 ℃, with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of 65 ℃. the β-glucosidase activity of ly8 was 145 iu/ml.

key words: hot spring; thermophiles; thermostable cellulase;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将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的多组分酶系的总称。根据酶的功能差异分为三类:①内切葡聚糖酶(ec 3.2.1.4);②外切葡聚糖酶(ec 3.2.1.91);③β-葡萄糖苷酶(ec 3.2.1.21)[1,2]。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是酶系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首先由内切葡聚糖酶在纤维素分子内部非结晶区进行随机的酶切产生小分子的纤维素,然后由外切葡聚糖酶以纤维二糖为单位从纤维素线性末端进行水解,每次切下一个纤维二糖分子,最后由β-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以及短链纤维寡糖水解成葡萄糖[3-5]。

嗜热菌是一类能在45 ℃以上生长和繁殖的极端环境微生物,包括部分细菌、古菌和真菌三大类,通常分布在地热环境和人工高温环境中,如温泉、地热区土壤、深海火山口、深海热液区以及高温堆肥、热水器等环境[6]。嗜热菌产生的热稳定酶具有耐热性、高效性以及对有机溶剂、去污剂和变性剂的较强抗性,在食品、医药、生物质能源、生物工程及废物处理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7]。其中,热稳定的纤维素酶在纤维素的转化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许多高温菌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如芽孢杆菌属(bacillus)、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脱硫肠状菌属(desulfotomaculum)、热酸杆菌属的解纤维素热酸杆菌(acidothermus cellulolyticus)、喜热菌属(caloramator)的厌氧和分解纤维素高温菌na10菌株[8]。由于高温有利于纤维素的降解,而高活力热稳定的纤维素酶更是纤维素酶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采用纯培养的方法从温泉样品中筛选出能降解纤维素的耐热性菌株并进行了16s rdna鉴定,为在常温条件下获得有价值的热稳定性强的酶奠定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温泉样品:大盆地温泉和大沸泉,温度42.5~97.0 ℃,取自美国内达华州;42~70 ℃温泉样品,取自福建福州永泰。菌株escherichia coli dh5α为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实验室保存。

1.2 试验方法

1.2.1 嗜热细菌的分离 将泥样和水样混合均匀后,以500 r/min离心2 min,去除大颗粒的杂质,然后以10 000 r/min离心10 min,获得菌体沉淀。水样可以直接利用。处理后的样品分别置于4 ℃冰箱和-70 ℃超低温冰箱。取处理好的样品加适量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取1

00 μl涂布于zobell 2216e或者tim改良后的tm固体培养基上,置于不同温度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培养。挑取单个菌落进行划线分离,反复分离至单一菌落。  1.2.2 嗜热菌全菌蛋白分析 将提取纯化得到的嗜热菌全菌蛋白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挑选具有不同电泳带型的嗜热菌菌株进行复筛。

1.2.3 降解纤维素嗜热菌的筛选 将纯化得到的嗜热菌分别点种于纤维素筛选平板上,置于合适的温度下培养1~2 d。用0.1%刚果红染色0.5 h,再用1 mol/l nacl溶液脱色0.5 h,挑选有透明圈的菌落,测量透明圈直径,进行初筛。复筛采用液体发酵培养基,于120 r/min下培养36 h,测定发酵液酶活[9,10]。

1.2.4 16s rdna基因序列的pcr扩增和鉴定 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嗜热菌基因组dna,再进行pcr扩增,将回收后的16s rdna片段与pmd18-t vector 在16 ℃连接过夜,再转化至e. coli dh5α中。将提取得到的质粒经hind ⅲ限制性内切酶和bamh i限制性内切酶在37 ℃反应3~4 h,取适量酶切产物于1%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分析插入片段的大小,确定克隆是否成功[11]。

1.2.5 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阳性克隆的测序由北京天根生物科技公司完成。核酸序列相似性分析采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提供的比对搜索工具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 blast)进行搜索(http://ncbi.nlm.nih.gov/blast/)。用clustal x(1.83)进行序列比对,采用mega构建系统发育树。

2 结果与分析

2.1 嗜热菌的分离纯化和菌株分型

每个样品经过处理后,涂布于嗜热菌分离培养基zobell 2216e或者tim改良后的tm固体培养基上,分别在53 、60 、65 、70 、85 ℃下进行培养。经过多次划线分离纯化得到27株嗜热菌菌株。

部分嗜热菌的菌落形态如表1所示。已纯化的嗜热细菌菌株采用甘油法保存于-70 ℃冰箱。

采用嗜热菌全菌蛋白的sds-page凝胶电泳(图1)对27株嗜热菌进行初步筛选。挑选具有不同电泳带型的嗜热菌菌株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2.2 降解纤维素嗜热菌的筛选与鉴定

2.2.1 产纤维素酶嗜热菌的筛选 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永泰温泉筛选到两株具有较强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ly8和ly7,对这两株菌株的形态进行观察,并进行鉴定。

2.2.2 产纤维素酶嗜热菌的形态特征 两株菌株都是杆状、有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菌落均是白色。ly7没有鞭毛,ly8有鞭毛(表2)。

2.2.3 降解纤维素嗜热菌的酶活活性 纤维素酶根据酶的功能的差异可分为三类:内切葡聚糖酶(eg),外切葡聚糖酶(cbh),β-葡萄糖苷酶(bgl)。如图2所示,ly8内切葡聚糖酶活性高达145 iu/ml。

2.3 降解纤维素嗜热菌的鉴定

2.3.1 产纤维素酶嗜热菌的16s rdna鉴定 将ly7和ly8接种液体培养基,65 ℃培养36 h后离心收集菌体,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这两株嗜热菌的基因组dna。用细菌通用引物euba27f和euba1492r进行16s rdna 的扩增,扩增产物大小约1 500 bp,结果见图3。

将纯化回收的16s rdna pcr产物与pmd 18-t 载体连接,转化e. coli dh5α,双酶切验证后(图4)送北京天根生物科技公司测序。

2.3.2 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 ly7和ly8的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菌株ly7的16s rdna为1 531 bp,菌株ly8的16s rdna为1 552 bp。用blast在ncbi中搜索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图5)显示,菌株ly7属于脂环酸芽孢杆菌属(alicyclobacillus),菌株ly8属于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生长温度为40~70 ℃,最适温度65 ℃。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以纤维素为底物,从美国内达华州温泉和中国福建永泰温泉分离得到两株产纤维素酶的嗜热细菌菌株ly7和ly8,它们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 ℃,而目前文献中报道的纤维素降解菌株最适温度为30 ℃左右,因此本研究筛选的菌株可在很多工业和生物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嗜热细菌ly8的酶活最高,其内切葡聚糖酶活性最高达145 iu/ml,与文献报道的产内切葡聚糖酶活性较高的几株菌株(绿色木霉c-08最高酶活为89 iu/ml[12]、里氏木霉40359最高酶活100 iu/ml[13])相比,可知嗜热细菌ly8内切酶活性最高。虽然目前工业上纤维素酶产生菌trichoderma reesei工程菌mcg80发酵酶活为300~500 iu/ml[14],但嗜热细菌ly8

为一株野生菌株,酶活能够达到这个水平,说明很有应用前景,如果再通过诱变育种很可能成为一个生产菌株,而且其可在高温范围降解纤维素,有着常温细菌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16s rdna序列鉴定,ly8属于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ly7属于脂环酸芽孢杆菌属(alicyclobacillus)。由于真菌降解纤维物质主要是通过分泌大量的胞外酶来进行的,因此纤维素降解真菌在纤维素酶的开发和应用上具有细菌、放线菌等所不具有的优势。然而,本研究的细菌体内存在着独特的耐高温代谢途径和耐高温酶,如果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这些耐高温酶的基因,并使其在毕赤酵母等真菌宿主中进行表达,就可以在常温条件下获得有价值的热稳定性强的酶,因此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percival zhang y h, himmel m e, mielenz j r.outlook for cellulase improvement: screening and selection strategies[j]. biotechnology advances,2006,24(5):452-481. [2] zhang z s,donaldson a a,ma x x.advancemen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enzyme technology for biomass conversion[j]. biotechnology advances,2012,30(4):913-919.

[3] 贾新成,陈红歌.酶制剂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 olsson l.生物燃料[m].曲音波,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 于海玲,李树伟,王华明.葡萄穗霉中β-葡萄糖苷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3(6):128-132.

[6] rothschild l j, mancinelli r l.life in extreme environments[j]. nature,2001,409:1092-1101.

[7] shafiei m,karimi k, taherzadeh m j.pretreatment of spruce and oak by n-methylmorpholine-n-oxide(nmmo) for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their cellulose to ethanol[j]. bioresour technol,2010,101(13):4-8.

[8] 伯 阳.纤维素乙醇技术发展趋势[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09(2):16-20.

[9] 胡国全,邓 宇,徐 恒,等.极端嗜热厌氧纤维素菌的分离鉴定、系统发育分析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2):197-201.

[10] 丛峰松.生物化学实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1] 罗 颖,欧阳嘉,许 婧,等.耐热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7,26(1):84-89.

篇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168

影响因素

采集样品缺乏及时性:由于一些消费者对《食品卫生法》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发生食物中毒后,不能首先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疫情,而是自己与经营者私自交涉,在不能如愿的情况下才向卫生监督部门举报,因此造成一些经营者在知道发生食物中毒的情况下,首先处理掉一切可能的剩余食品,对加工经营现场、工具、容器进行了消毒和处理,延误了有效的报告时间,从而影响了对可疑食物的采集[1]。

采集样品缺乏代表性:由于食物中毒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细菌性食物中毒都有特定的潜伏期,毒素性中毒一般有1~3小时,细菌性中毒一般6~10小时。当卫生监督部门接到疫情报告赶赴现场时,往往时间周期较长,可疑食物已被清理,即使采到几份剩余食品,也可能不是食物中毒当天餐桌上的剩余食物,因此常出现食品中检出的细菌与病人排泄物中检出的细菌不相符,影响了中毒结果的分析。另外,食品加工、制作现场能提供线索的环节已被经营者清扫、消毒,食具和用具已被清洗干净,同样也影响了食品加工工具、容器、场所的采样和检验。

采集样品缺乏典型性:中毒病人发病后,患者一般自行服用抗菌类药物,严重时才到医院就医。由于一些医务人员对食物中毒报告制度不够了解,导致了只管用药治疗,忽视了对病人呕吐物、排泄物的留取,导致了大量的抗生素抑制了致病菌的繁殖,从而影响了致病菌的检出率。

采集样品缺乏完整性:一般中毒病人发病期的血样容易采到,而采集病人恢复期的血样,由于病人的不配合或提前出院往往采集不到,也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全面分析。

采集样品缺乏真实性:食物中毒的采样应该实事求是,如果剩余食品已不存在,食品加工环境现场已被破坏,则应把检测重点放在中毒患者的样品方面,而有些食品经营者自行送一些与食物中毒无关的样品,故意掩饰自己的过失。

对 策

加强行政管理措施:大力普及《食品卫生法》,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卫生法制教育,严格食品卫生管理和消毒制度。炎热高温季节在规模较大的酒宴上,对供应熟、卤制品,冷荤凉拌菜等高危食品,应建立24小时留样制度,以备食物中毒危险因素的检验鉴定和检测监督。对不具备熟食、卤菜加工和卫生设施者应依法给予取缔,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加强《食品卫生法》宣传力度,普及食品卫生相关知识,使全民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在食物中毒发生后应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举报,使卫生监督部门能在最早的时间里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取样,以获得最佳的检验结果。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与卫生医疗单位的联系,医疗机构要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的卫生法规,在工作中要认真执行食物中毒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有关的疫情,应及时上报卫生监督部门,对因食物中毒而引起腹泻的病人进行诊疗前应尽量做到先留取样品再行治疗[2]。

保证样品采集质量:①卫生检验人员应准备好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的采样器材(灭菌采样容器、运送培养基、无菌棉签、采血针筒、无菌试管等),应与现场监督人员共同深入现场、分析食物中毒的原因,及时全面采集有效样品(剩余食品、呕吐物、排泄物、病人血液、厨具、盛装食品的容器和加工食品工作台面的涂擦物、肛拭等),保证检验样品的数量和质量。②采集病人发病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样,检测其抗体效价,对确诊食物中毒致病原因可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排除食品、大便和环境中检出的其他病原菌[3]。③采集盛装食品的容器、冰柜内壁及加工食品操作台面涂擦物,对未能采集到剩余食品时其检出的致病菌,也可作为食物中毒的间接依据。如果在厨房贴板、冰箱内壁样品中分离到的致病菌和病人样品中分离到的致病菌相同,也可作为食物中毒的依据。

提高致病菌的检出率:①对所有样品进行致病菌分离和鉴定时应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和已公认的微生物检验程序进行,应用直接分离及增菌双重培养,直接分离可检出样品中的优势菌(包括一些条件致病菌),增菌可将样品中污染的但与菌量较少的致病菌检出,同时对服药患者肛拭样品中被抗生素抑制的细菌达到复苏和增加菌量的作用。②由于多种病原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都有类似的临床症状,因此对致病菌的检测范围应该扩大,在分离培养时应多准备一些各类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采取多思路、多方法同时检测各种致病菌的原则,从而获得满意的、真实的检验结果[4]。

讨 论

卫生监督部门也经常会接到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和群众的举报,通过对患者的个案调查、流行病学分析、现场卫生学监督检查、实验室检验,查明中毒原因,综合分析是否为一起细菌或毒素性食物中毒。由此可见,实验室能否及时、准确、快速地出具检验结果对查明中毒原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为食物中毒事件的确定和为现场采取有效行政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而采样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影响检出率高低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篇3

八月三日,中国男人节。这个节日是随着网络设立的,八月三号是和妇女节三月八号对调过来的。

八月十七日,二零一八年的今天是农历七月七日,也就是七夕节,中国的情人节。这个节日又称为七巧节或七姐诞。

八月十九日,中国医师节。在二零一七年经国务院批准自二零一八年起,将这一天设定为中国医师节。

篇4

当我们走近营房的时候,早已无暇营房外的天籁之音,惟听营房内雄浑奔腾的训练呐喊和气壮山河的口令声,这里依然是:

一种模式――整齐划一;

一种精神――胡智勇敢;

一种特长――武艺高强;

一种神圣――捍卫祖国。

看着他们挺起胸膛,高昂头颅,仿佛又要再一次出征,走向地震的灾区,走向滔滔的洪水,走向熊熊的火海……

篇5

三八节妇女节并不是法定假日根据1999年国务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妇女节和儿童节、建军节等属于部分公民放假节日,应放半天假。

20xx三八妇女节不放假算不算加班在问题一中,我们就用人单位在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不给予假期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如果劳动者在“妇女节”服从用人单位工作安排,正常上班。那么原本应当休息的半天是否应当支付加班工资?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就此问题给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复函,该函内容如下:“关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职工工作,如何计发职工工资报酬问题。

按照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中关于妇女节、青年节等部分公民放假的规定,在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期间,对参加社会或单位组织庆祝活动和照常工作的职工,单位应支付工资报酬,但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该节日恰逢星期六、星期日,单位安排职工加班工作,则应当依法支付休息日的加班工资。”因此,如果劳动者在“妇女节”正常上班,用人单位只需支付正常工资即可,无需支付加班工资。

三八妇女节习俗在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妇女,不分国籍、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差异,共同关注妇女的人权。近几十年来,联合国的四次全球性会议加强了国际妇女运动,随着国际妇女运动的成长,妇女节取得了全球性的意义。这些进展使国际妇女节成为团结一致、协调努力要求归还妇女权利和妇女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权利的日子。

三八妇女节放假安排三八妇女节放假安排:3月8日全国女性可以享受半天假日!

三八妇女节祝福语1、工作家庭,两手你都抓;爱情事业,二者都开花;时尚潮流,你从不落下;厨房厅堂,件件顶呱呱;你是新时代麻辣老妈。三八妇女节到,祝老妈笑口常开。

2、又到三八妇女节,首先祝你要快乐。运筹帷幄厨房里,送走孙子奶儿子。生意生娃一把抓,厨房厅堂不落下。铁沙掌里爆米花,哈佛管理夫与娃。妇女也能闯天下,幸福生活幸福家!

篇6

节日习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俗的社会风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人类自身活动在一定社会层面上的文化反映,也反映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重大的风俗习惯和传播活动。同时,从文化形态的构成方面来说,节日习俗的种种广告行为和传播方式也有着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正是由于民俗的基础性地位和巨大的包容性内涵,这也使得它在基础文化形态领域中的地位被大大地提升了。因此,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民间习俗,得出其中潜在的社会心理和文脉关系无疑是相当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近年来,随着传播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手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被拓展开来,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传播活动却是由来已久的,并且始终伴随着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和习惯—传播习俗形成了。”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传播习俗也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也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是具有着基因性意义的。

节日习俗及其传播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采用学科式、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对节日习俗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和阐释,从而也对蕴含其中的文化概念和民族心理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事实上,节日习俗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伴随着节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因为节日习俗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其具体形式的确立和内容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具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其整个的操作过程和民俗内容都是在节日广告的运作范畴中实现的。

节日广告其实就是指在各种节日期间(包括传统节日和其他由官方确定的庆典日、纪念日等)针对某一节日特有的习俗而的有针对性的各类广告。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主利用消费者在节日特殊氛围中的消费心理大做广告,就会有众多的受众被打动,其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当然也是惊人的。并且,众多的节日广告业主还根据这一商机的特点专门设计广告诉求的具体内容。

我们将通过诸多节日期间特殊的广告现象来对这一传播习俗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者和受众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化解析,以期获得更为明显的结论。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若干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便被积淀在了节日的传统风俗中,同时也使得这些节日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众多的传统节日也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并不时召唤起人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地域文化心理。因为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角度来说,文化心理是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隐秘的情感,甚至连深处于其中的本人都是无法察觉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早就指出“这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任何个体都无法意识到的。并且它不是通过生物性的遗传而继承下来的,而是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在一个巨大的文化模式中对被指定的文化符号不断接受、置换和变形而形成的。并且,一个民族和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人们是有着相同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这也正是节日习俗中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的图腾崇拜到铁犁牛耕时代的祖先祭祀活动,以及“恶月”“恶日”的禁忌和众多的神鬼崇信等,这些富含中华文明的古老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形成传统节日的源头。

从远古时期起,先民的各个氏族就会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来崇拜,如对蛇、牛、鱼、树木等的崇拜。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是对龙的崇拜,这也最终演变成了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图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事实上,龙图腾不仅仅在许多社会文化领域中起着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它还是一系列传统民俗民间节日形成的来源。例如民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竞渡”活动,以及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日也是与此有重要关系的。

从传统上说,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最基本特征就在于重视伦理观念和礼教作用。人们每年在年节、清明、中秋、腊八等节日举行的祭祖活动即是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祭拜活动传沿下来,就演变成了节日期间要对长者和亲友进行拜访和馈赠礼品的活动,这无疑对当今的节日风俗也有着巨大的现实影响。

从一种文化心理上来判断,中国人很早就对现实中的数字表现出了自己的禁忌和喜好,这表现为人们对于双数的喜爱对于单数的嫌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讲究双日双月、成双成对的,人们普遍认为双数吉利会带来好的运气并且厌恶惧怕单数的日月,将单月单日认为是“恶月”“恶日”。人们在一些“恶月”“恶日”就要有所禁忌,并且要举行一些仪式来达到冲淡和抵御的作用。如:元旦日要燃放爆竹驱鬼,五月五日要用具有特殊香味的篙草除虫驱邪,九月初九则要登高望远,以避灾病等。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结论,出于“心理补偿”的缘由,人浦门对于一些人力不能克服和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因此要通过一些仪式或活动来达到驱除鬼怪的目的,从而也在主观上起到了抵御的心理补偿作用。远古时期的这些仪式和活动虽然有着迷信的成分,但其中一部分却在民间节日的流传中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节日习俗,如人们在辞旧迎新的年节挂桃符(今天已经演变成贴春联)、张贴门神以防恶鬼纠缠等。

新的时代,随着一部分传统节日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再是其核心的内容,而是一些比附于这些形式之中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作载体所折射出来的民间文化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当多的传统民俗节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后流传下来,但已经蜕去了其原有的不科学的成分,而具有了更多的新时代风貌。并且在新型的社会历史时期中,传统节日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美好愿望,孝敬长辈,走访亲友,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欢聚团圆的重要习俗。而过去的许多民俗节日内容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移和改变,特别是其中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如过去传统节日里用以驱鬼辟邪的活动和物品则转变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春联、门神、爆竹等物品,而且这些物品更多地已经演变成人们营造欢乐祥和气氛的工具,成为节日文化的特殊符号。

另外,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庆典日、纪念日也被规定为法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些节日虽然没有传统节日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它们所具有的重要性质和特别意义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节日,并逐渐具备了其特有的节日文化和习俗。

广告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中的产物,而它在现实形态的描述上也充满着文化的意味。事实上,在每一则广告的背后均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就是其背后悄然隐藏着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态。自古至今节日习俗的运行轨迹也是这样的,就是在以广告传播为其具体征象的前提下,实际上是大量具有民间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也以现实的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内容和重大事件,以及人们对这些事件进行认识的各种心态。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样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团圆欢庆,休闲放松并借以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契机。每逢这些节日,人们必然要互相致电送去祝福,拜访长辈和亲友,当然更少不了相互馈赠礼物。而节日期间互赠礼品的行为,往往使那些适合作为礼物的商品的销售量大增,这种情况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Schudson)在调查中就了解到:圣诞节期间送礼拉动年零售量的百分之二以上。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和条件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转型,今天各种节日习俗的广告传播活动也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它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从原先纯粹的民间节日风俗转变成为今天大规模的广告策划和广告营销活动,其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直至今日,众多的广告业主也已发现了节日销售这一商机,在节日到来之前就制定详细的广告宣传战略,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以期利用欢愉的节日气氛取得优势的商品营销。同时广告主也发现“商品被作为礼品馈赠时,其质量并不很重要,倒是部分由广告塑造起来的有关该产品地位的文化意蕴更为重要”。因此广告业主在利用民俗节日商品广告时,大都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形象、色彩、意象等符号元素,在营造出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的同时也营造出产品中包含的文化韵味。这从而使得自己的营销策略在众多的广告市场中脱颖而出,能够搭上文化的“便车”实现商品的销售,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的节日习俗中出现的大量广告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初步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是众多的广告形式采取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符号的重新加工和利用。如人们大都习惯于过年要贴春联、剪纸窗花、贴门神、燃放爆竹、扭秧歌;元宵节就得闹花灯、耍龙灯、吃元宵;端午节还要悬挂艾草、戴香囊、吃粽子;中秋如果不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就不像节,如此等等。这种节日文化一经形成,它的约定俗成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一方面它演变成为一种集体的氛围,对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着现实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节日习俗也与其他文化样式一样,对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使人们对节日的认识观念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形态,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节日广告的特定接受心理。

在充分利用节日习俗进行广告传播的众多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的行为是其中的典型一例。可口可乐公司抓住了我国人民重视节日习俗的心理,积极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将可口可乐的春节广告与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结合起来,在2001年春节期间推出“春联篇”电视广告,2002年推出“剪纸篇”宣传广告,都起到了不错的广告效应。2004年是我国的农历鸡年,该公司就应时性地推出了“金鸡舞新春”的广告,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无独有偶,中国移动公司也在200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厂告,运用独创剪纸形式的门神形象,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达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在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中,上述的节日民俗符号也被大量运用,以此来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氛围。如在“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商场就会在店内的招贴画上大量使用中国结、对联、财神、福字等具有明确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符号,契合喜庆而有文化韵味的节日气氛,从而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也达到了广告促销的宣传目的。

二是在利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我国传统上喜好的色彩元素,如红色、黄色(金色)、绿色等等。这些色彩元素与形象符号的完美结合,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文化韵味也从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以红色为例,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对日神的崇拜,先秦周代都有崇尚赤的习俗。按照大致的划分,后来凡是遵从周礼崇赤的人们也都被称为“华人”,这些“华人”也大体上发展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中国红”的文化情结也由此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无论在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的节日广告中我们仍然可以见到这种色彩元素。从春节的红春联到剪纸窗花,从大红灯笼到爆竹,从红色的“中国结”到压岁钱的红包,从舞龙灯的红绣球到扭秧歌的红绸子,无不洋溢着富有中国民俗传统的节日气氛。而这些民俗广告中对于红色的使用则更是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巧妙延伸和利用,并且使得广告本身也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然,某些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也并不一定采用上述传统形象符号,但对传统色彩元素的喜欢仍然可以从人们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如红色宣传版、红标语、红黄相间的图文表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传统色彩元素仍然是节日广告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

篇7

企业文化建设如何贯彻“和谐”的理念,就是要善于吸收企业所在地的优秀文化成果,敢于营造有时代特色和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本文所要论述的就是在把握人的共性要求,尊重人的文化差异为切入点,以营造员工和管理环境的和谐为途径,着重阐释“和谐理念”在企业文化构建中作用,尝试并探索如何秉持集团公司总部企业文化核心内涵的前提下,切实适应当地文化背景,从而在文化上保障分支机构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以人为本,尊重员工文化差异,善于利用文化价值观为企业服务

⒈以人为本,最起码的就是要从人的本性需求出发来做好管理工作。

只要抓住了人的本性需求,事实上就抓住了管理的命门,这是管理最起码切入点。人的共性要求无外乎就是要求生存和发展,考虑到人性需要的不同层次,首先要从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入手。比如对下属公司进行费用测算时,特别是销售终端,就要将维持所属公司最基本的房租、水电等费用经过测算后按时足额核拨;比如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就要按劳动法规建立了以当地政府公布的合法合规的薪酬制度。

⒉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员工的文化差异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员工,尊重员工的前提就是承认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而员工行为及心理的多样性、差异性无不与其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因此公司必须要充分了解、认知甚至熟悉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搞好自身企业的文化建设。比如福建闽南一带到了中秋节都有“搏饼”的习俗,并且中秋节比春节还热闹,作为一家在当地的企业,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当公司所在地周围企业员工“搏饼”声不绝于耳的时候,你企业的员工只会从心底里认为是企业割断了这种风俗文化的传承。再拿广东春节后上班的“利是”现象,就是上司在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要给下属红包,很多公司在节后第一天都会在公司门口和写字楼大堂给下属发“利是”。如果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当地企业没有按此常规运作,你企业的员工还是多少会有想法的。“利是”的发放这并不是钱多与钱少的问题,哪怕就是隔了几天以后,再发一定等额数量的钱,效果也不能是同日而语的,因为这是一个支付方式是否符合当地文化习俗的问题,因为当地企业的员工“好的就是这一口”。

⒊要善于利用当地文化价值观为企业服务

任何一种正在传承的文化肯定有其独特的价值。就拿闽南歌曲来讲,且不说闽南歌曲中保留了很多上古的发音,最重要的是闽南歌曲的大部分歌词有励志的作用,这此歌词内容比一般意义上的励志内容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爱拼才会赢”这首歌,就可以当作创业精神来传唱,在员工的非正式聚会和歌咏比赛中,这首歌的点唱率是较高的。闽南歌曲的这种励志性,在当时一穷二白的背景下,对于开发网络及市场拓展肯定是有激励作用的。

二、营造员工和管理环境的和谐和途径

在把握员工的共性及尊重员工的文化差异为切入点后,就是要营造员工和管理环境的和谐,具体来讲有两个大方面的途径,一是让管理环境来适应员工发展的需要;二是要让员工能跟得上企业管理发展的要求。

⒈管理环境要适应员工发展的要求

管理环境的含义比较广泛,也可理解为管理氛围,具体来讲也就是由企业所提供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公司所倡导的企业观念、价值,以及公司所执行的制度、程序等,管理环境一般分为内部管理环境和外部管理环境。

内部管理环境就是指导企业所提供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及内部管理氛围。常言说得好,“日望三餐,夜望一宿”,这就是最起码的生活环境,作为企业最重要最主要的基层单位,就必须把保障基本的生活条件必须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重视。另外在生活环境上还要适当照顾当地的生活风俗习惯,比如福建地区有喝功夫茶的习惯,这是客户也是自身本地员工的需要。对于工作环境就是要把握好不能一味地强调经营管理条件而忽略了自身员工的工作及生活条件。没有处理好维护员工权益及方便经营之间的辩证关系。事实上本身属于服务型的企业,作为员工就要牺牲自身在的一些个性,因此在生活及工作上就要更加照顾好自己的员工,唯有如此把自己的员工照顾好了,也才能服务好客人。另外内部管理环境的和谐,还要在本土化上下功夫,也就是人才本土化,经营制度措施要本土化,让管理氛围更加适合员工的发展。

如果说内部管理环境与员工的和谐是员工发展的动力,那么外部管理环境的和谐就会更加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除了正常的按规经营以外保持企业所应有的企业社会形象外,还要能够力所能及的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事业。对于山区,可开展“春蕾失学女童”的助学计划,有的在建军节主动与当地消防部门做好联谊活动,通过这些具体的做好外部管理环境的和谐,进一步为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提供了动力。

⒉妥善处理与管理环境不和谐的员工

和谐不是一团和气,更不是“和稀泥”,因此对于与管理环境不和谐的员工必须妥善处理。最常见的观念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表现的外在形式就是行为方式上的冲突。一方面认识到文化融合的过程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调整不适合员工发展的相关政策,但是对于确与公司核心管理理念不一致的员工必须坚决按规处理,这部份员工主要来源于私营的油品企业。还有的就是员工技能跟不上管理发展的步伐,这一般是从未涉入石油行业的员工,主要是采取培训与使用一体化的办法来让员工跟上管理的步伐。

对于营造员工和管理环境的和谐,我们要充分认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员工的行为会影响到管理的方向,另一方面管理的水平肯定最终会决定员工的发展情况。比如福建公司就是一方面注重改革不适合员工发展的管理环境,另一方面也采取市场化的手段来管理员工,具体做法是:首先进行理念的整合和传播,同时改革不适合人才发展的人事管理环境;其次是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在人才市场中选人,选那些认同我们公司市场理念并能为公司所用的人才;三是让人才在开拓市场的过程和结果中,让市场来检验人才,来检验这支队伍。在以上过程中,逐步把那些不适合公司发展的员工淘汰出去,另一方面也调整了不适合企业经营实际的政策、措施,从而逐步做到员工队伍与管理环境的和谐。正是员工与管理环境的和谐,由人所组成的市场拓展小组,通过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市场最终的认可,当年的市场开发小组逐步成长成为控制有力的分支机构。

三、把握好集团公司总部与地区分支机构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异同

在把握员工共性的基础上,满足员工合理的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认知并运用当地有价值的文化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营造员工与管理环境的和谐,这是在母公司传统经营地盘以外生存和发展提供文化保障的常规做法,但作为分支机构,还需要处理好两个方面问题:

⒈处理好集团公司总部与当地企业员工需求和管理手段的差异问题:

比如员工的需求排位来讲,一般集团公司总部员工的需求排位是:安全与依附、生存、自我发展需要;而沿海企业员工的需求排位是:生存、自我实现,然后才是安全与依附。人才商品化的倾向在一些沿海企业非常明显,人力资本的流动更加活跃。

再拿所采取的常规管理手段来讲,在理性与人性、法制与人情、物质与精神激励、个人与集体这些方面上,在一些沿海企业在前者肯定比北方一些国企占有较大的比重。这里面有一个逐步调和的问题,因此在企业发展的初始甚至于中期阶段,我们要认可这些“四不象企业”,也就是企业的性质不象国企,也不象私企、个企或者民企,因为企业正由于处于营造员工和管理环境的和谐当中,可能正处于探索、碰撞、整合阶段。

篇8

企业文化建设如何贯彻“和谐”的理念,就是要善于吸收企业所在地的优秀文化成果,敢于营造有时代特色和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本文所要论述的就是在把握人的共性要求,尊重人的文化差异为切入点,以营造员工和管理环境的和谐为途径,着重阐释“和谐理念”在企业文化构建中作用,尝试并探索如何秉持集团公司总部企业文化核心内涵的前提下,切实适应当地文化背景,从而在文化上保障分支机构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以人为本,尊重员工文化差异,善于利用文化价值观为企业服务

⒈以人为本,最起码的就是要从人的本性需求出发来做好管理工作。

只要抓住了人的本性需求,事实上就抓住了管理的命门,这是管理最起码切入点。人的共性要求无外乎就是要求生存和发展,考虑到人性需要的不同层次,首先要从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入手。比如对下属公司进行费用测算时,特别是销售终端,就要将维持所属公司最基本的房租、水电等费用经过测算后按时足额核拨;比如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就要按劳动法规建立了以当地政府公布的合法合规的薪酬制度。

⒉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员工的文化差异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员工,尊重员工的前提就是承认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而员工行为及心理的多样性、差异性无不与其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因此公司必须要充分了解、认知甚至熟悉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搞好自身企业的文化建设。比如福建闽南一带到了中秋节都有“搏饼”的习俗,并且中秋节比春节还热闹,作为一家在当地的企业,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当公司所在地周围企业员工“搏饼”声不绝于耳的时候,你企业的员工只会从心底里认为是企业割断了这种风俗文化的传承。再拿广东春节后上班的“利是”现象,就是上司在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要给下属红包,很多公司在节后第一天都会在公司门口和写字楼大堂给下属发“利是”。如果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当地企业没有按此常规运作,你企业的员工还是多少会有想法的。“利是”的发放这并不是钱多与钱少的问题,哪怕就是隔了几天以后,再发一定等额数量的钱,效果也不能是同日而语的,因为这是一个支付方式是否符合当地文化习俗的问题,因为当地企业的员工“好的就是这一口”。

⒊要善于利用当地文化价值观为企业服务

任何一种正在传承的文化肯定有其独特的价值。就拿闽南歌曲来讲,且不说闽南歌曲中保留了很多上古的发音,最重要的是闽南歌曲的大部分歌词有励志的作用,这此歌词内容比一般意义上的励志内容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爱拼才会赢”这首歌,就可以当作创业精神来传唱,在员工的非正式聚会和歌咏比赛中,这首歌的点唱率是较高的。闽南歌曲的这种励志性,在当时一穷二白的背景下,对于开发网络及市场拓展肯定是有激励作用的。

二、营造员工和管理环境的和谐和途径

在把握员工的共性及尊重员工的文化差异为切入点后,就是要营造员工和管理环境的和谐,具体来讲有两个大方面的途径,一是让管理环境来适应员工发展的需要;二是要让员工能跟得上企业管理发展的要求。

⒈管理环境要适应员工发展的要求

管理环境的含义比较广泛,也可理解为管理氛围,具体来讲也就是由企业所提供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公司所倡导的企业观念、价值,以及公司所执行的制度、程序等,管理环境一般分为内部管理环境和外部管理环境。

内部管理环境就是指导企业所提供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及内部管理氛围。常言说得好,“日望三餐,夜望一宿”,这就是最起码的生活环境,作为企业最重要最主要的基层单位,就必须把保障基本的生活条件必须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重视。另外在生活环境上还要适当照顾当地的生活风俗习惯,比如福建地区有喝功夫茶的习惯,这是客户也是自身本地员工的需要。对于工作环境就是要把握好不能一味地强调经营管理条件而忽略了自身员工的工作及生活条件。没有处理好维护员工权益及方便经营之间的辩证关系。事实上本身属于服务型的企业,作为员工就要牺牲自身在的一些个性,因此在生活及工作上就要更加照顾好自己的员工,唯有如此把自己的员工照顾好了,也才能服务好客人。另外内部管理环境的和谐,还要在本土化上下功夫,也就是人才本土化,经营制度措施要本土化,让管理氛围更加适合员工的发展。

如果说内部管理环境与员工的和谐是员工发展的动力,那么外部管理环境的和谐就会更加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除了正常的按规经营以外保持企业所应有的企业社会形象外,还要能够力所能及的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事业。对于山区,可开展“春蕾失学女童”的助学计划,有的在建军节主动与当地消防部门做好联谊活动,通过这些具体的做好外部管理环境的和谐,进一步为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提供了动力。

⒉妥善处理与管理环境不和谐的员工

和谐不是一团和气,更不是“和稀泥”,因此对于与管理环境不和谐的员工必须妥善处理。最常见的观念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表现的外在形式就是行为方式上的冲突。一方面认识到文化融合的过程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调整不适合员工发展的相关政策,但是对于确与公司核心管理理念不一致的员工必须坚决按规处理,这部份员工主要来源于私营的油品企业。还有的就是员工技能跟不上管理发展的步伐,这一般是从未涉入石油行业的员工,主要是采取培训与使用一体化的办法来让员工跟上管理的步伐。

对于营造员工和管理环境的和谐,我们要充分认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员工的行为会影响到管理的方向,另一方面管理的水平肯定最终会决定员工的发展情况。比如福建公司就是一方面注重改革不适合员工发展的管理环境,另一方面也采取市场化的手段来管理员工,具体做法是:首先进行理念的整合和传播,同时改革不适合人才发展的人事管理环境;其次是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在人才市场中选人,选那些认同我们公司市场理念并能为公司所用的人才;三是让人才在开拓市场的过程和结果中,让市场来检验人才,来检验这支队伍。在以上过程中,逐步把那些不适合公司发展的员工淘汰出去,另一方面也调整了不适合企业经营实际的政策、措施,从而逐步做到员工队伍与管理环境的和谐。正是员工与管理环境的和谐,由人所组成的市场拓展小组,通过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市场最终的认可,当年的市场开发小组逐步成长成为控制有力的分支机构。

三、把握好集团公司总部与地区分支机构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异同

在把握员工共性的基础上,满足员工合理的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认知并运用当地有价值的文化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营造员工与管理环境的和谐,这是在母公司传统经营地盘以外生存和发展提供文化保障的常规做法,但作为分支机构,还需要处理好两个方面问题:

⒈处理好集团公司总部与当地企业员工需求和管理手段的差异问题:

比如员工的需求排位来讲,一般集团公司总部员工的需求排位是:安全与依附、生存、自我发展需要;而沿海企业员工的需求排位是:生存、自我实现,然后才是安全与依附。人才商品化的倾向在一些沿海企业非常明显,人力资本的流动更加活跃。

再拿所采取的常规管理手段来讲,在理性与人性、法制与人情、物质与精神激励、个人与集体这些方面上,在一些沿海企业在前者肯定比北方一些国企占有较大的比重。这里面有一个逐步调和的问题,因此在企业发展的初始甚至于中期阶段,我们要认可这些“四不象企业”,也就是企业的性质不象国企,也不象私企、个企或者民企,因为企业正由于处于营造员工和管理环境的和谐当中,可能正处于探索、碰撞、整合阶段。

篇9

一、培育特色品牌,不断提高文化竞争力

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品牌的竞争。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是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因此,发展群众文化,必须着力培育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这不仅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实现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需要。

1、挖掘资源,打造民俗型文化特色品牌。民俗型文化特色品牌是指挖掘和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创建的群众文化特色品牌。莲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些,都是我们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文化部门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群众文化特色品牌。要充分利用前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在深入挖掘、保护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当地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并形成特有的民俗型特色文化品牌。如有着200多年历史却依然保留着其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融民间口头语言、歌舞、灯彩于一体的莲都区岱后采茶灯、丽水市政府公布的首批丽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太平庙会,曾经在处州(现丽水市)各地都很盛行的一种道教“求雨”的形式,目前已中断了五六十年的“翻龙泉”表演等,这些都是我们当地宝贵的文化资源和财富。要结合省、市级文化示范村(社区)、丽水市文化名村、莲都区精品村等创建工作,在挖掘保护这些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把这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注入现代文明元素,再赋予它新的思想与活力,使之得到创新、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创新载体,打造艺术型文化特色品牌。艺术型文化品牌着重体现群文艺术的主体形象,是群众文化部门在开展文化活动过程中必须着力创建的文化核心品牌之一。为使群众文化活动更具生命力,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在挖掘和培育当地民俗型特色文化品牌的同时,逐步树立起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艺术型文化品牌,对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今后,莲都文化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积极打造艺术型文化特色品牌,使莲都文化花团锦簇,充满活力,并成为群众文化的新名片。一是以“欢乐莲城”乡村(社区)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大舞台展示莲都特色(莲都区所在地古时称“莲城”)。莲都区“欢乐莲城”乡村(社区)文化艺术节是以丰富乡村(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宗旨,按照体现群众性、艺术性、思想性的要求,坚持娱乐与教育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而举办的乡村(社区)文化活动。自2004年开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活动形式包括了乡镇(街道)文艺汇演、送戏、送电影、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成果展、美术写生、摄影创作、宣传车宣传活动等,活动涉及各个乡镇(街道)和社区。“欢乐莲城”文化艺术节的多次成功举办,已经在莲都城乡群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成了莲都深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为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提升品牌形象,将“欢乐莲城”打造成深受莲都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精品,更好地彰显“欢乐莲城”乡村(社区)文化艺术节的魅力。今后,要在2011年举办“欢乐莲城”标识及主题歌征集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坚持“全民关注、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原则,围绕“欢乐莲城”这一主题,积极策划相关活动,如举办“欢乐莲城大舞台”,把历年“欢乐莲城”艺术节的精品文艺节目汇聚一起,向广大群众展示,扩大影响,促进“欢乐莲城”品牌的树立。二是开展“文化会亲”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建立完善文化交流的长效机制,积极策划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会亲”活动,即通过莲都和外县(市、区)的文化交流、莲都各乡镇(街道)之间的文化交流、各个村和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等,增进友谊,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并使各地的文化资源得到共享,通过交流推出文艺精品,并打响“文化会亲”这一品牌。三是做大做强莲都“天天乐”文体广场活动点。莲都区“天天乐”文体广场活动点自2008年启动以来,文化部门通过给活动点送器材、开展文体骨干培训、加强活动点规范管理等措施,使活动点范围不断拓展,参与人数不断增多。目前,日均参与活动人数达万余人次。广大群众早晚走出家门不远就可以在活动点跳舞、健身,真正享受到了就近、便捷、优质、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文体活动点成了莲都城市建设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去年8月9日,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在丽水《莲都区“天天乐”小投入折射大民生》信息上做了批示,对莲都区“天天乐”文体广场活动点做了充分的肯定。今后,莲都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加大投入、增点扩面、特色鲜明、全城遍地开花”的活动点建设目标,继续抓好“天天乐”文体广场活动点建设,加强对活动点义务管理员队伍的培训、监管力度,加大对群众的服务力度,积极拓展活动点的范围,使活动点从城区不断向农村延伸,使更多的群众受益,真正把“天天乐”文体广场活动点建设成为“没有围墙的百姓文体乐园”,做到“天天乐”文体活动引领莲都城乡居民天天乐。

3、提高内涵,打造节庆型文化特色品牌。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节庆是群众文化工作者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依托。就莲都而言,节庆文化活动主要有: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如春节、元宵节、畲族三月三、端午节、重阳节文化活动;附有政治意义的节庆文化活动,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文化活动;推动旅游或宣传当地的节庆活动,如“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等。其中,每年在畲族群众的传统节日三月三举办的、表现畲族人民生活习俗的“竹柳新桥”三月三畲族对歌会、畲族婚嫁表演,不仅深受当地畲汉群众喜爱,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观看。该活动由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丽新乡,松阳县板桥乡,金华市武义县柳城镇等4个毗邻畲族乡镇共同联合举办,自1994年4月13日在莲都区老竹畲族镇举行首届“竹柳新桥”三月三畲族对歌会以后,至2011年已成功举办18届,在金华、丽水两市三县(区)的四个乡镇及周边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今后,文化部门要继续以三月三畲族传统节日为契机,精心设计载体,并改变以往多年不变的活动形式,给“竹柳新桥”三月三畲族对歌会注入新的元素,充实其内容,提高其内涵,进一步促进四乡镇畲汉群众之间的文化交流。

二、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文化吸引力

随着城乡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处不文化、无时不文化的新时代的特点也得到了鲜明的表现。就莲都而言,群众文化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文化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业余文艺骨干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的这种多元化的态势,要求我们每一个群文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做好结合文章,才能使群众文化活动常办常新,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

1、结合新形势、新主题,开展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文化活动。老百姓对我国传统节日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对当地的特色文化也怀有一种特别浓郁的兴趣。因此,在传统节日举办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彰显当地特色,往往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怎样办好这些活动,是群众文化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对这些活动,不能一成不变,要创新载体,力求新意。在举办元宵节灯会、端午节龙船、重阳节腰鼓表演等活动时,都要注重结合新形势、新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新农村建设等融入到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和特色活动中,力求每年办出新意,既给群众带去耳目一新的观演感受,又在活动中发挥出群众文化寓教于乐的作用。

2、结合业余文艺团队建设,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表演。繁荣基层群众文化,离不开业余文艺团队的参与,业余文艺团队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因此,近年来,莲都区文化馆、站把抓文艺团队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现全区已有腰鼓队、彩灯队、排舞表演队等各类农村业余文艺团队384支,人员遍及各乡镇,并从中不断涌现出许多文化能人。如莲都区的“天天乐”文体广场团队,遍及全区城乡,每到晚上,团队的成员就自觉地组织开展排舞等文化活动,真正做到了带动莲都城乡居民翩翩起舞。各类业余文艺团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成了莲都区文化活动的一支主力军。几年来,莲都文化部门结合文艺团队建设,连续举办了“天天乐”文体广场团队展演、优秀文艺团队大赛等,这些演员都来自各个业余文艺团队,这些活动激发了他们办好团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后,要继续重点扶持一批有代表性的、有莲都特色的、有一定质量的业余文艺团队,并以发展文艺团队为契机,借助各类文艺团队和团队中的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的力量,组织开展以各个文艺团队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腰鼓展演、彩灯展演、排舞大赛、文艺汇演等,使团队之间相互比赛,相互促进,并在活动中彰显特色,提高水平,使莲都区各乡镇文艺团队不断壮大,使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相应的文化评比活动。结合文化活动室建设,不断夯实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根据浙江省文化厅《关于实施我省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的通知》精神,近年来,莲都区积极开展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开展了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并开展了农村文化活动室评星定级活动,评星定级分三个星级:五星级、四级星、三星级,并制定了评定标准,达到相应标准的,给予一定的奖励。此举激励了莲都区农村干部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室建设的热情,推动了全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今后,要结合农村文化活动室建设,进一步加强闲置校舍、旧礼堂、旧宗祠等农村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扩大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规模。同时,继续开展农场文化活动室评星定级活动,以此为契机,逐步为活动室配置相关的文化活动设备器材,为农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莲都区农村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 逐步建立起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平衡、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全区农村文化阵地档次和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村文化阵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三、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文化支撑力

开创群众文化工作新局面,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只有不断提升文化队伍素质,才能为文化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一支素质优良的文化队伍,不仅能创作出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还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营造出积极、和谐、向上的良好文化氛围,更能发挥出“文化如水,润物无声”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创作出一大批群众既叫座又叫好的文艺作品,开展深受群众喜爱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大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向前发展,要求我们把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群众文化干部队伍作为大事要事来抓。

1、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加强文化队伍建设,良好的用人体制、机制是保证。要按照“从严控制入口、加快内部分流、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原则,加快选人用人机制的改革步伐,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文化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等形式,招聘一批专职文化干部到基层乡镇(街道)文化站工作,充实基层乡镇(街道)文化工作队伍力量;大胆选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文化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真正营造“不拘一格选人才”的良好环境。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拔尖人才和复合型文化人才的引进力度,做到引人和引智相结合,把更多的优秀文化人才吸收到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