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速度教案

速度教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27 04:12: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速度教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速度教案

篇1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什么是向心加速度,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会解答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先讲向心力,后讲向心加速度,回避了用矢量推导向心加速度这个难点,通过实例给出向心力概念,再通过探究性实验给出向心力公式,之后直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顺理成章,便于学生接受.

教法建议

1、要通过对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例进行分析入手,从中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都必须受到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由此引入向心力的概念.

2、对于向心力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点是向心力只是根据力的方向指向圆心这一特点而命名的,或者说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并不是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所以不能把向心力看做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力.

第二点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第三点是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

3、让学生充分讨论向心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活动.

4、讲述向心加速度公式时,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向心加速度方向始终与线速度垂直并指向圆心的变速运动,在这里还应把“向心力改变速度方向”与在直线运动中“合外力改变速度大小”联系起来,使学生全面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含义,再结合无论速度大小或方向改变,物体都具有加速度,使学生对“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教学重点: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及公式.

教学难点:向心力概念的引入

主要设计:

一、向心力:

(一)让学生讨论汽车急转弯时乘客的感觉.

(二)展示图片1.链球做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定本·必修)物理.第一册98页〕

(三)演示实验:做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绳的拉力作用.

(四)让学生讨论,猜测向心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探究?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索性实验.(用向心力演示器实验)

演示1:半径r和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力与质量m的关系.

演示2:质量m和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力与半径r的关系.

演示3:质量m和半径r一定时,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

给出进而得在.

(五)讨论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

向心力究竟与半径成正比还是反比?提醒学生注意数学中的正比例函数中的k应为常数.因此,若m、为常数据知与r成正比;若m、v为常数,据可知与r成反比,若无特殊条件,不能说向心力与半径r成正比还是成反比.

二、向心加速度:

(一)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得:

(二)讨论匀速圆周运动中各个物理量是否为恒量:

vTf

探究活动

感受向心力

在一根结实的细绳的一端拴一个橡皮塞或其他小物体,抡动细绳,使小物体做圆周运动(如图).依次改变转动的角速度、半径和小物体的质量.

篇2

1、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1)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3)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2、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

(1)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3、理解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速度的定义是高中物理中第一次向学生介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材的讲述比较详细,通过两种通俗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过渡到一个统一标准,自然地给出比值法定义速度.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讲述也非常便于学生的接受,且适时给出了速率的概念;课后给出的“阅读材料”和“做一做”对加深概念的理解和扩展思维有很大的好处.

教法建议

在学生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要让学生参与速度的定义过程,通过一些讨论突破瞬时速度这个难点,配合一些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和巩固.在引入速度概念时,也可采用,给出两个具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让同学体会,介绍一种运动要抓住其本质,本质应是相对不变的,位移是变化的,时间是变化的,观察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此比值是不变的.分析比值的含义,由此得到速度的定义.讲述平均速度时,最好给出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主要设计:

一、速度:

【方案一】

1、提问:在百米赛跑中,如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

(展示媒体资料:运动会上百米赛跑的资料)

2、提问:两辆汽车都行驶2h,如何比较哪辆车更快?

3、提问:如果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不同,发生的位移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谁运动的更快?

4、提问:什么叫速度?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的单位?速度的方向?

5、讨论:如何在位移图像中求速度.

【方案二】

1、给出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辆汽车做匀速直线情况,请同学观察它们的特点.

2、引导同学思考与讨论:

(1)如何向别人介绍这两个的运动?谁运动得更快?

(2)只比较两车的位移,或只比较两车的运动时间,能知道哪辆车运动底快吗?为什么?

(3)引导:在介绍某一事物时要抓住其本质,本质应是相对不变的.位移是变化的、时间是变化的,观察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此比值是不变的,分析比值的含义,得到速度的定义.

3、讨论速度的单位、矢量性等.

4、讨论:如何利用位移图像求速度.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平均速度:

1、提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2、提问:如何粗略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什么叫平均速度?

3、提问:在百米跑的过程中,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相同吗?

4、练习:在百米跑的过程中,某运动员10s钟到达终点,观察记录得知,他跑到50m处时,用时5.5s.经过5s时跑到45m处,分别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

(二)瞬时速度:

1、引导启发:某人静止在A位置,与慢走经过A位置,或快跑经过A位置,情况是不同的(运动状态不同),这种不同需要用瞬时速度来描述,第一种情况瞬时速度为零,第二种情况的瞬时速度小于第三种情况的瞬时速度.

2、引导启发:百米赛跑运动员,若全程用10s,则10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若测出每一秒内的位移,如第1秒内的位移为8m,则m/s,第二秒内的位移为9m,则m/s,第3秒内的位移为11m,则m/s,这样对运动员的情况就了解得比较细致了,若能知道每个0.1s内的位移,则对运动情况的了解就更细致了,若能知道每个0.01s内的位移,则对运动情况的了解就更细致了.要更精确的掌握物体的运动情况,则需要知道物体各个时刻的速度.

3、提问:什么叫瞬时速度?什么叫速率?

4、展示多媒体资料:汽车速度计及理程计,让瞬时速度的概念更加具体化.

5、练习书后“做一做”,模拟打点计时器.

探究活动

请你想办法测量下列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率:

1、人走路时的情况.

2、人骑自行车时的情况.

篇3

一、 预热准备

1、 眼睛平视前方,尽量向四周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如门、窗、周围的同学等)

2、 请你跟着老师小棍的运动方向做眼球运动

(分为顺时针、逆时针,速度由慢逐渐变快)

3、 舒尔特表格游戏

(1)    老师任意报一数字,学生立刻指出。

(2)    视线集中在表格中心,静心看表格,按顺序找出25个数字。(师统一开始,每人自己计时,看谁又快又准)

二、 几种速度方法训练。

1、 组读法训练。

师指导:视线停留在整组字的中间部分,一行字为一个整体,眼停看到整行文字。

2、 闪视阅读训练。

三、 学习速读课文《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1、 快速默读课文。

篇4

2.知识地位: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实例,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见证,体现了知识的力量,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教材不但介绍了人造卫星中一些基本理论,更是在其中渗透了很多研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物理方法。因此,本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人造卫星的发展历史;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原理,会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公式分析解答有关卫星运行的原因;

②掌握三个宇宙速度,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③能用所学知识求解卫星基本问题。

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能力;

②渗透物理方法教育,培养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如何忽略次要

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推导能力。

情感目标: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民族自豪感,

培养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人造卫星的运行原理

(2)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3)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各物理量的关系。

2难点;人造卫星运行速度与发射速度的区别;

3疑点;黑洞真的存在吗?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1教师;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的卫星运动直观展示,加强学生的理解,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最后对学生的结论进行补充和总结。

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原理,并主动参与得出自己的观点,并用练习加强结论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

六、教学流程

引言——人造卫星发展历史——人造卫星运行原理——卫星各个物理量与半径的关系——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区别——第二宇宙速度与第三宇宙速度

七:教学过程

(一)引课(牛顿的卫星遐想)

1.历史:①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②美国

③我国航天事业

2.分類:天文学卫星通信卫星地球观察卫星导航卫星侦查卫星空间卫星3.过度:2009年2月10日一家美国公司的商业卫星在与一颗已报废的俄罗斯军用卫星发生的碰撞中遭到破坏。

(二)人造地球卫星

1.抛物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落地点的变化,落地点为什么会变化?

2.牛顿的思考与设想:

抛出的速度v越大时,落地点越远,速度不断增大,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牛顿根据自己的设想草拟了一幅极富创意的人造卫星原理图。

牛顿的设想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物体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速度,但他

的思想启发了后人,在太空探索中立了头功。

引出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的概念。

(三)宇宙速度

问题的提出:①地球近似看成圆,则人造卫星环绕地球旋转时做的是什么运动?②人造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谁提供?

公式推导:假设地球质量M,卫星质量为m,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卫星运

转的速度为v。

根据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规律,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并自己独立求出卫星运转速度:

公式拓展(学生自我推导)

角速度

卫星运行周期

公式分析:

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G、M是恒量,r是变量。

人造卫星离地面越高,卫星环绕地球的运动线速度、角速度越小,周期T越大。

学生思考:①将卫星送入低轨道和送入高轨道哪一个更容易?为什么?

②所需要的发射速度,哪一个更大?为什么?

③发射速度和卫星绕地旋转的速度是不是同一速度?发射速度大说

明什么?卫星运转速度大又说明什么?

近地轨道卫星分析方法:

方法1:启发:靠近地面时,r的值近似等于多少?

r≈R(地球半径)=6.37×106mG=6.67×10-11N.m2/kg2

M地=5.89×1024kg

提问:近地轨道卫星的周期是多少?

学生上台求解:T==2×3.14×=85分钟

再问:能否发射一颗周期为80分钟的卫星?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分析,叫学生回答,得出结果:不能

方法2:启发:靠近地面时,r的值近似等于R地。

万有引力学生分析出≈mg

由=mg=v1=

将数据代入求解v=

v1=7.9km/s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

学生思考:我们刚研究过,当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时,卫星绕地球旋转时的速

度越小,卫星发射时越难,送入轨道需要消耗的能量越多,发射的

速度必须越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要将人造卫星送入轨道运行速度

必须大于多少?

学生分析得出v≥7.9km/s

引导:发射速度越大,人造卫星就进入更高的轨道,当速度大到某一值时,卫星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运动我们把这个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它的大小为v2=11.2km/s。

同时分析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

速度必须等于或大小16.7km/s,这个速度

叫第三宇宙速度。

(四)知识巩固

例1一位同学根据向心力公式F=,若人造卫星质量m不变,当轨道半径r增大2倍时,人造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减小为原来的。另一位同学根据卫星的向心力绕地球行,由公式F=G推断,当r增大2倍时,人造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减小为原来的,哪位同学的说法对?说错的错在哪里?

例2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和地球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周期T=24n,同步卫星必位于靠道上方n处,且n是一定的,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试计算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率。

(五)小结

篇5

在中国,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吃的东西没有毒。眼下的中国,食品安全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了,民以食为天,若不解决,极易引发社会动荡。上至中央下至普民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中华民族承受着食品安全的危难。简单地说,对食品中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快速检测分析就称为食品安全快速检验。操作起来也非常简洁,与血糖仪、早早孕试纸等检测方法非常相似。

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食品安全人才的培养,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开办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研究中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司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研发队伍由一批专业水平高、事业心强的博士、硕士以及长期从事食品安全检测、化学分析、光机电一体化、软件开发的专家组成,通过与中国农大食品学院、北大化学学院、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疾控中心等高校、科研单位的教授、专家的广泛合作,已研发出多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系列。主要涉及六大系列的产品。是国内食品安全快速检验行业的领导者。

地沟油危害极大,但却很难被检测出来。智云达公司整合科研资源自主研发的“地沟油快速筛查方法”,2012年经过国家卫生部的严格评定,在全国科研机构的300多种方法中脱颖而出,成为卫生部2012年5月22日公布的三个快速检测方法之一,即《“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该方法目前正在全国推广,公司每天接待大量咨询购买的客户,供不应求。详见《北京青年报》2012年9月26日的十四版《消费者自检“地沟油”试剂盒面市》。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陈德武原来是河北保定做建材生意的,这几年,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当地的房产业迅速冷却,作为房地产下游行业的建材生意,日子变得非常难过。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大家子,绝不能坐吃山空呀。陈先生开始了他漫漫找项目的征途。考察过服装、餐饮、玩具、保健品。但都感觉并不适合自己,主要是这些项目都是传统行业,本身没有什么新意,外加自己也没什么一手经验,实在没有信心比别人做到好,陈德武陷入了痛苦的迷茫之中……

一次亲友聚会,酒过三寻以后,在工商局工作的同学王宗道不经意间透露了一个信息,国家抓民生工作,食品安全现在是大头,各个市每年都拨几百万专项资金,让各部门采购食品安全快速检验的设备和材料,而国内这一行做得好的厂家并不多,在当地也没有分支机构。市局买东西还得往人家厂里打电话问东问西,这让他这个衙门里呆久了的官员很是不爽……

老陈听到这个信息,回到家后,马上在网上收索到了一些食品安全快速检验仪器和耗材的供应商名单,经过认真比较,他选择了智云达。因为他感觉智云达是个大企业,非常专业,产品非常全面,技术也非常先进,尤其是的条件非常优惠,门槛低,利润空间大,方式灵活多样。经过了几天沟通,老陈拿到了智云达寄来的资料后。直奔同学王宗道办公室……

初战告捷,信心倍增,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由于智云达的产品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品牌影响力上,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另外还有同学王宗道相助,市局从他那里采购了第一批食品安全快速检验仪器和耗材共计七十万元。项目落实那天,陈德武把王宗道请出来,两人喝了个一醉方休。毕业三十年了,这还是哥俩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从那以后,在同学的点拨下,老陈不但做了很多市下属县工商局、镇工商所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的招标,还把触角伸到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农委等国家机关。这些机关都是市、县、镇三级采购,采购的产品种类大同小异。因为国家现在非常重视食品安全,所以财政拨款充足,采购量非常大。大的上百万,小的也有十几万。一开始,老陈还感觉自己的关系不足,但到后来,老陈逐渐摸到了规律,关键还得要有采购需求,同时公司提供的产品线要过硬,而人的关系都是做出来的,谁也不可能有覆盖所有领域的关系网,世在人为!短短的两年时间,在智云达公司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老陈在工商、食药、卫生、农委等系统大大小小中标10余次,累计金额200多万。员工也从原来自己一个光杆司令,发展到将近10名员工,自己的座驾也换成了别克。

篇6

其具体操作分为三步:

一、控制物体(滑块)的质量不变(M=0.60kg),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作出与F的函数图像;

2.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在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

二、控制物体(滑块)所受的外力不变(F=0.10N),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作出相应的函数图像;

2.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在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一定时,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三、由学生根据一、二的结论归纳得出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实验方案反思:

教材提供的方案(一)中的“光滑水平面上”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本实验方案用水平气垫导轨等效替代光滑水平面,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革新,创造条件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的一次科学观、模型观的思想教育。

篇7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1 影响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

输配电线路的安全性问题,受到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外界因素

首先是自然界的因素。自然界的风、雨、雷、电、雪等破坏了输配电线路,造成电路故障,譬如在2008年南方的特大雪灾,很多供电线路被大雪压断,此外,架空线路和电缆沾染灰尘之后,致使绝缘子积污,以及地下电缆被虫害、鼠害等噬咬等。其次是人为因素,施工建筑物碰撞线路等非故意因素,以及高压线、低压线、电话线等线路同杆架设的人为故意行为,都可能造成配电线路的故障。

1.2线路设备本身的问题

首先是线路设备的老化,譬如电瓷元件、铁件、线夹、避雷器、变压器等,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出现老化现象,无法发挥原先的功能,给输配电线路的故障埋下了伏笔。其次是设备的落后,很多输配电线路设备使用时间很长,运行时不够安全和稳定,譬如避雷器与后来安装的配电网不匹配,电压之下容易发生爆炸;使用的绝缘穿墙套管劣质,电压之下容易被击穿,造成线路彻底受损。

1.3线路的网络结构问题

首先是输配电线路的延伸,对负荷提出了增大的要求,而线路调整不及时,譬如线路首端线路的直径太小,供电负荷骤然增大时,可能会熔断线路的引线。通常情况下,分支的线路输配电变压器数量比较多,负荷的容量比较大,在运行的过程就会出现支线超出负荷的问题,由此引起停电的安全故障。其次是线路的布置过长,而且没有太多的分支,这样将使得线路的损耗增大和线路末端的电压降低,对于供电电压质量来说,受到的影响相当明显,一旦线路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大范围停电。另外电力设施布置的不合理,也会直接造成输配电线路的供电安全。

2.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强化措施

2.1线路安全防护的措施

首先是线路维护管理制度的完善。有据可依是输配电线路安全维护的基础条件,制度的完善要以安全为宗旨,以预防为手段,做好架空输配电线路的运行规定、运行的值班制度、缺陷设备的安全管理、设备检修安全管理等制度,确保每条线路都有专人负责,防止存在安全维护的盲点,同时有利于安全检查措施的落实到位,及时控制每个存在的安全问题。

其次是针对各种自然因素问题,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譬如防雷设备的改造,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对输配电线路做好全面大检修,再如提高杆架直径、杆架避开建筑物等,以免台风、雨雪等灾害压坏杆架。尤其是针对恶劣的气候,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提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由此在进行线路防护的时候,相关工作具有差异性的要求,讲究因地制宜的策略。

再次是在线路维护工作当中,做好巡视、检修等工作,对线路设备的运行状况实时登记,并及时汇报上级单位,如果在巡视和检修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质量缺陷,则要及时发出输配电线路隐患的通知书,通知并监督用户整改。

2.2输配电线路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措施

首先是维护和检修手段的选取,常规的手段是预防性的实验手段和安全检查等,这些手段主要针对线路设备的质量合格问题,确保入网线路设备的质量安全,减少由于线路质量问题而引起的线路事故。另外还要针对近期内不会造成安全事故的隐患设备,将其列入月度、季度、年度的检修计划当中,然后重点定期检测这些设备,尤其是出现特殊气候的时候,要针对特殊的路线专门维护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无虞。

其次是线路的巡视。一是巡视人员要围绕线路杆位的一圈,观察线路杆塔结构、导线、地线的情况,遇到不能够近距离巡视的特殊地段,可用望远镜观察,确保不会存在漏巡的地方。在责任段巡视的工作人员没有找到故障点,运行工作的负责人员要定时组织交叉巡视;如果交叉巡视依然没有找到故障的地方,则要登杆进行检查。

再次禁止在电力线路的保护区域内种植高杆的植物,对于违法栽种的,要进行劝阻和制止,与此同时,还要定期检查输配电线路辐射范围内的树木生长情况,避免植物的枝叶影响到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与此同时,铁塔锈蚀、铁塔锈蚀、支撑绝缘裂纹、拉线锈蚀、引线锈蚀、导线线夹松动等,都要列为重点检查的内容。关于建筑物对供配电线路架设的影响也要引起重视,在架设线路的时候,要尽量避开高层建筑物,各种类型线路也要分开搭设,如若发现搭设的高压线路构成了建筑物的安全威胁,要责令相关部门整改,全面提高线路的安全系数。

2.3线路网络结构的合理设置

作为供电电网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力输配网要结合电力企业设施的分布需求,展开科学的布局规划,一方面是制定符合实际的规划方案策略,另一方面是对电网系统模式的优化设置,将符合分布的预测作为模型的基础。除此之外,变电站的地质选择和线路网络结构的优化,都要将其纳入变电站地址选择的规划当中。在规格化期内,电力设施建设要与城市规划衔接,还要结合城乡发展的需求,充分将电力设施的外部形象和外部环境协调配合。电力部门根据规划做好土地预审等工作,为电网的安全建设奠定基础。总之,线路网络结构是输配电线路基础设施,在安全防护的角度,很有可能影响所有线路的稳定性,因此要作为重中之重看待,做好每一项细节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输配电线路的安全性问题,受到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为了解决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问题,电力企业要完善线路维护管理的制度,针对各种自然因素问题,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在线路维护工作当中,做好巡视、检修等工作,另外还要合理布置线路网络结构,全面做好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工作强化的措施,为电网的安全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志强.110kV及以下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过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4):152-153.

[2] 侯建国,徐彬,董岱,肖龙.国内外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安全度设置水平的比较 [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S1):162-171.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81-01

1.教学相关内容解读

(一)课标分析:根据《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和写作目标的相关要求,在说明文教学中应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写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写作简单的说明文。另外,还要逐渐渗透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二)单元内容分析:《苏州园林》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侧重于说明文。学习本单元,不仅要明白事物特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点,而且还要体悟独特情感,了解建筑、园林光辉成就,激发自豪感。

(三)学情分析:此前,八年级学生未系统专题学习过说明文,对说明文文体知识知之甚少。应将知识的的传授建立在学生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以概括总结。

2.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①将文本阅读教学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对园林文化审美情趣。

②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向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

③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探究。

④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揣摩作者思路,体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2.积累词语,体味语言的多样性,准确性。

3.学会在比较阅读中利用首括段、首括句有条理地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4.以苏州园林为标本,学会领略园林文化,欣赏园林之美,感悟热爱之情。

(三)、教学形式:学生自读,教师指导,讨论交流,写作实践;计划两课时。

(四)、教具:相关图片、视频、PPT

3.教学过程

(一)欣赏画面,情景导入,初识苏州园林。

视频图片展示拙政园、沧浪亭、留园、狮子林的图片,播放古筝曲,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向学生介绍园林的特点。用比喻句表达对苏州园林的总体评价。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园林之美。

1.听读课文,初步体验(配乐朗读)

2.基础积累,识记理解。

多媒体展示学生记忆应积累的字词、作者资料。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问题设计如下:

(1)这篇课文是介绍苏州某个园林的特点还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艺术特征的?

(2)文章哪一段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的艺术特征的?(第2段)

(3)苏州园林凭什么成为全国园林的标本?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什么?

(4)为了达到"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目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又是从哪些方面下了功夫的?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大声朗读。

(这四个小问题环环相扣,简洁而重点突出。教师补充什么是图画美:以让学生获得一点鉴赏审美的知识。)最后,以四个"讲究"统率3-6段,引出第三个教学环节。

(三)精读美文,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1、教师示范阅读理解第三段(这一部分重点研读,为学生精读文本提供范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指出本段的说明内容与哪一个"讲究"相对应。

(2)苏州园林的建筑具体特点是什么,找出文段中的相关语句并概括。

(3)文中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4)这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哪些重点词语值得品读。

2、学生阅读4-6段,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教学理解第三段的程序讨论归纳并展示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指定小组合作探究某一段,或互相探讨,或询问老师,画出关键词句,并进行圈点批注)

3.小组交流探讨展示。

(教师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品质的训练,要巧妙地插问,承上启下,使课堂教学流畅,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稍作补充评论,既起到点拨作用又提高学生的认识。

②语言是文章的灵魂,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准确而充满情趣。要把探求苏州园林的艺术之美与品味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结合起来,以体现语文课堂的本色。

③对于文章提到的艺术特点的品析,应随即播放相应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交流内容预设:

(1)假山池沼的配合有"入画"之美。A、假山的特点,B、池沼设计特点。

(教学时用"改词"、"换词"、"移词"、"减词"等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推敲、品味,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

(2)花草树木映衬的画意之美。

这个环节利用抓关键词的方式,抓住"映衬"一词,让学生思考: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是如何映衬,达到画意之美的?

三个"映衬":

空间:高树低树俯仰生姿;

色彩: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形式: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

这个环节既要让学生领略苏州园林花草树木映衬的画意之美,又要引导学生体会精练而形象富有诗意的语言之美。

(3)近景远景的层次变化之美:

设计花墙和廊子是为了增加园林的层次和景致的深度。花墙上有各式镂空图案,廊子两边无所依傍,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层次多了,景致深了,画面就有变化了。

(请学生欣赏沧浪亭的复廊和廊墙漏窗图片,体会什么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四)整体阅读,理出说明顺序

课文先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讲究和三个细微方面进行说明。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并以此牵出课文由总到分、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感受课文严谨的结构。)

(五)细读语句,学习说明方法

本文使用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学生举例学习。

(六)问题延伸、拓展研究

1、文章结尾说"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循环展示园林画面)

2、播放三苏祠的相关视频,学生欣赏并考虑写作

(七)课后作业。

1、写作说明文:《三苏祠》

4.教学反思

1、体现大语文思想,将课文放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去解读,结合课标、单元重点、学情等几方面的内容去思考设计,避免解读的片面性。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

3、将文体知识的讲解渗透在欣赏美,感悟美的过程中,避免了讲解文体知识的枯燥性。

4、通过教师阅读教学示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指导了阅读方法,锻炼了学生能力。

篇9

我国教育学者郑金洲教授认为案例教学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并写出有关案例报告;它与案例为本课程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由于我们研究的是案例教学在会计学课程中的运用,所以本文中将案例教学限定在工商管理类课程范围内,在此前提下,我们对案例教学的认识是:

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工商企业的真实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重现现实场景,学生站在企业经营者的角度,通过讨论、问答等生生、师生互动的方式,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独立学院开展会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会计学发展到现在,已成为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也是很多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在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上也受到热捧,近40%的独立学院设置了会计学专业以及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经管类专业(安存红,2014)。基于独立学院和会计学教学的特点,以及案例教学法的优势,独立学院开展会计案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1.会计学课程和教学自身特点的需要。首先,会计学概念和理论是在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理论研究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已经高度抽象化和理论化,学习和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其次,由于会计学科比其他很多学科具有更强的技术性、实务性,要求培养对象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运用技能。会计学的上述特点,使得会计学的部分原理、知识,以及相应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无法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进行传授,因此,有必要对会计教学方法进行改善。而案例教学法对于锻炼学生实际会计技能、分析能力以及巩固和灵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2.符合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是近几年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采用市场机制运作,相对于母体学校独立自主办学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高等教育发展到市场经济时代,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寻求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创新的产物(何叶,2008)。独立学院教学区别于公立本科教学和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有所区别。案例教学法通过提供逼真的实际环境,与理论紧密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在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的启发性、实践性,以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同时契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

3.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素质和要求。独立学院作为办学历史只有十余年甚至不足10 年的新办高校,一般在三本批次招生,由于招生批次不同和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三本学生与一本、二本学生在生源质量和学习能力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邹少军,2014)。案例教学法颠覆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利用团队合作、课堂展示、实战模拟等手段,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既让学生发挥操作和沟通特长,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又能够在案例学习过程中弥补其理论知识的不足,完善会计理论知识结构。

4.符合社会对于会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计学教学应以会计基础知识和原理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专业应用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而案例教学以问题作为切入点,教学过程围绕问题的讨论、分析和解决展开,学生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案例讨论和分析,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某个问题形成不同观点,相互沟通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既加深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将案例教学引入独立学院会计学教学过程,能满足目前以及未来市场对于会计人才需求,增强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三、会计案例教学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研究设计

1.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选择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财务报表分析》作为调查对象,向该课程2015 年1 个学期开展案例教学法的202 名本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该课程的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此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202 份,收回202 份,回收率100%,剔除不完整信息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98 份,有效率98%。

2.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教师访谈,经多次讨论明确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因素,主要从案例质量、教师能力、学生素质、考核机制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来设计案例框架。根据设计的框架,提出19 个适合有效评价案例教学效果的具体项目进行调查。本研究问卷主要采用量表和文字叙述形式,其中量表采用五分制李克特量表(1 分表示最低分,5 分表示最高分)。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二)实证分析

1.会计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我们将案例教学效果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即案例质量、教师能力、学生参与度以及考核机制的统计数据列示于表1。从表1 我们可以看出,在案例与理论的密切程度、教师组织能力、教师的案例点评深度3 个方面,学生的打分很高,超过60%的学生打5 分,表示他们在这3 个方面满意度最高。其中教师组织能力、教师点评深度属于教师因素,由此可以说明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的认可度很高。

在案例的启发性方面,有170 位学生打了4 分或5 分,占全部样本的85.8%。其中打5 分的占比为52%,这说明教师在案例的启发性方面应给予重视,主动挖掘、选取更有启发性的案例以使学生受益更多样本的85.8%。其中打5 分的占比为52%,这说明教师在案例的启发性方面应给予重视,主动挖掘、选取更有启发性的案例以使学生受益更多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为例对独立学院的会计案例教学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分析可见,其案例教学效果整体比较理想,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认可程度较高,案例教学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实务分析思维、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等都有非常好的提升作用,说明其案例教学已达到期望的效果,这主要是源于案例教学过程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合力作用。其一,有目的地选择合适课程实施案例教学。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法有其自身优势,一刀切反而不利于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教学开展,因此,应该选择实务性较强的课程实施案例教学。其二,源于高质量的案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所选择案例与所涉及理论知识密切相关,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能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所选案例的素材对启发学生思考有一定的作用,也促进了案例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其三,教师因素对于案例效果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由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教师承担,这能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在案例选取、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案例教学点评等环节发挥教师的作用;同时,教师对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组织和设计,则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篇10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06-02

长期以来,我国的刑事诉讼以解决加害人的刑事责任为主,诉讼的最后结果通常是对加害人科以刑罚,较少关注因加害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带来损失和对社会关系造成损害,被害人的损失得不到赔偿,国家对被害人的救助跟不上,社会矛盾难以根本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中央司法体制改革意见中明确提出:对刑事自诉案件和其他轻微刑事犯罪案件,探索建立刑事和解制度,并明确其范围和效力。

此次《刑事诉讼法》在修订中,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吸收了司法实践中的有益做法,对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案件范围以及除外情况、和解协议的形成、和解协议的法律效果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而检察机关在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刑事和解制度中应以何种角色出现,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将分别从审查逮捕、审查和法庭审判三个阶段刑事和解制度中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

一、司法机关在刑事和解制度中各自的角色定位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二百七十八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通过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公诉案件的刑事和解可以发生在案件办理的各个阶段,从侦查、审查到法庭审判都可以发生被告人与被害人和解。而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在公诉案件的刑事和解制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二、审查逮捕阶段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审查逮捕阶段适用刑事和解是指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在提前介入公安机关侦查活动以后至作出批准或不批准逮捕决定以前,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在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主持下,达成以积极主动地向被害人认罪、道歉、主动退赃、并给予经济赔偿等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不予羁押或者建议对其从轻处罚的一种案件处理方法。

(一)提前介入侦查

如果侦查监督部门提前介入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中,对符合刑事和解条件的案件,可在查明案件的基本事实后,及时建议公安机关办案部门告知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刑事和解。对当事人和解不成功或明确表示不需要刑事和解的,应建议公安机关立即进入提请批捕或移送程序。

(二)未提前介入侦查

如果侦查监督部门未提前介入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在公安机关提起审查逮捕之前,被害与犯罪嫌疑人自愿和解,且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制作了《和解协议书》。此时,公安机关在移送审查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同时将《和解协议书》提交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并对双方合解情况进行说明。若在审查批捕阶段双方和解,形成《和解协议书》,公安机关应在审查批捕期限届满前,提交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审查。

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接到当事人《和解协议书》后,应对刑事和解是否合法、真实、公平、有效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对于审查认定和解成功的,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部门可根据案件情况分别适用“无逮捕必要”作出不予批准逮捕、建议公安机关撤回提请批捕、不提请逮捕直接移送或依法作出撤销案件决定。对符合刑事和解规定但不宜采取取保候审或撤销案件的特殊案件,可建议公安机关在全案侦查终结后制作《意见书》时,应载明此案已和解,并建议检察机关公诉部门作出不决定。

对于轻微刑事案件,在审查逮捕阶段适用刑事和解,促使当事人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协议,检察机关可慎用逮捕措施,能够较好的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又降低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果。

三、审查阶段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审查阶段适用刑事和解是指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在收到公安机关移送审查案卷材料之后至作出或不决定以前,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在检察机关公诉部门主持下,达成以积极主动地向被害人认罪、道歉、主动退赃、并给予经济赔偿等和解协议后,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或作出不决定的一种案件处理方法。

(一)侦查阶段当事人和解

公安机关是负有侦查职责的机关,除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不构成犯罪的人作撤销案件处理外,对于构成犯罪的案件,都应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因此,对于在侦查阶段虽然和解但已经构成犯罪的案件,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公安机关可以撤销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将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检察院,并可以根据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的情况和案件情况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对于此类案件,检察机关公诉部门要对《和解协议》达成时的合法性与自愿性进行审查。经审查,确属双方自愿和解,《和解协议》真实有效的案件,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检察机关可以作也不的决定。对于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二)审查阶段当事人和解

由于公诉案件是国家追诉的犯罪案件,因此,在刑事诉讼侦查、、审判等各个阶段,由有关机关代表国家行使职责。双方当事人无论是自行和解还是在有关机关主持下和解,都不能自行达成协议,任意处分权利和影响对案件的处理。

对于在审查阶段当事人自愿和解的案件,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应当听取各方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审查无误后,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对于确属合法自愿的,检察机关可以建议法院从宽处理或作出不决定;对于不合法自愿的,提起公诉时不建议法院从宽处罚。若其中存在威胁、强迫受害人的情况,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履行告知义务,促进双方和解

一般而言,刑事被害人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获得救济。然而,实践中能够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种类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却是极其有限。在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中不能获取的救济,在刑事和解中也许能够得到更多的弥补。

检察机关在审查过程中,对于符合和解条件的案件,而双方当事人没有和解的,公诉部门应及时告知双方当事人拥有和解的权利,以及达成和解的方式、操作程序和达成《和解协议》后案件的处理方式,支持当事人和解,在必要时,检察人员也可以提出适当的建议,帮助双方当事人更好地进行协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弥补被害人由于加害人的加害行为造成的物质以及精神损失,并有效节约诉讼资源。

篇11

实验教学是联系理论实际的基础,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依赖的,它是课堂理论教学相配合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特别是电工电子专业课的实验,对于电工电子专业的学生来说上好实验课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重点讲述了独立院校电工电子专业实验课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以及解决办法。

1. 影响实验教学改革质量的因素

1.1学生对实验教学课不够重视

大多数学生在预习下节实验课时都不够认真,上课时不去思考实验的内容,等老师讲完之后,只是完全按照教师讲的被动地操作,模仿性和依赖性比较强,只是为了完成上交实验数据。而且很多学生在上实验课时,抱着无所谓,应付老师出来玩的态度。实验目的不明确,不知道该要干什么,如何去做实验;即使等实验现象数据出来之后,下一步具体的要怎么做、做什么根本不清楚,在老师面前的时侯装腔做势,糊弄老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实验教学,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反而却制约了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1.2学生的好奇心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由于受实验室实训条件的客观因素,大多数老师都是对理论教学进行注重的讲解,对书本、教材上的实验结果,数据,分析结论,各种仪器,仪表的功能,操作方法等,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只有听过,没有看过。所以,一旦学生进入了实验室之后,好奇心就特别的强,会驱使学生去摆弄各种仪器,仪表和实验器材,那么学生就没有注意老师的讲解,怎样示范和如何操作等要领,等到学生自己去进行独立操作时,各种问题就出来了,再加上一些老师疲于解决一些低级的问题,因此就导致教学内容无法得到正常的完成。

1.3在教学环节中实验教学的学时数较少

我校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承载着全校信息学院的多个专业“电路基础”、“电机拖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以及全校所有工科非电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由此可见教学任务繁重。因此,对于每个教学班级来说,实验教学时数很少,所以学生在上实验课时,不能认真有效地掌握实验教学方法和怎样运用仪器设备,只是被动的操作,在填写实验报告时,大多数学生特别愿意抄袭 。再加上以前的教育课程大多数强调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缺乏对这些理论知识的运用,结果导致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手动能力和分析能力普遍的降低。

1.4实验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

由于学校的一些实验教学没有独立的设课,依赖于理论教学。那么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方法,它的内容大多是理论教学中的一个验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一些思考能力被局限于相应的理论课程当中。由于各门实验课程它们之间要互相分割、相对独立,又缺少综合性、设计性,而且同类的实验课之间间隔的时间又长,在上实验课时,一些基本知识又要过一遍,这样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不能提高学生对一些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也给一些学生造成了对于一些理论概念的断断续续、不连贯。

2. 解决方案

2.1实现实验室的开放

传统的实验课程基本都是按照老师讲解的实验原理、操作和仪器的使用方法等去进行,学生几乎都不动脑筋,处于被动做实验的地位,这样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实现实验室的开放,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资源效益,同时也满足了一些学生的要求,还能帮助让学生充分接触仪器,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更能提高仪器的使用率。学生在开放的实验室里自主的进行做实验,能够独立的思考,自由的发挥,自主的学习,还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2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杨振宁博士曾经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实验教学课感兴趣,才能把实验课程学好,学懂,学精,才能爱学。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老师在上教学实验课时,尽量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所学专业以及学科的内容和特点。用实验教学引入新课的办法,可以使学生产生悬念,在上下一节上实验课时,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来听课,注意力集中,这样实验教学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教师要认真备课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要有从分的预见性,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自己进行试验,完成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这样,在给学生上课时 ,一旦学生在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能及时的解决,避免陷入被动的状态。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和要领,使学生能够逐步的养成复习理论知识和预习实验内容的好习惯。

2.4加强实验室的建设

在当今的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学校应该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配备教学辅助设备;改造实验室的环境,确保贵重仪器,仪表和实验器材的正常使用,而不仅仅是买来为了评估验收做样子或者给后人看的。

2.5提高实验队员的素质

要建立一支适应实验教学的专职实验员的队伍,要求学校要像对待专业课教师那样,加大对实验员的培训力度。让实验队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以及岗位要求,使队员们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专业技能,从而能够配合实验教学课程的顺利开展,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协助进行实验器材、设备的维修和改造。

建立一支适应实验教学的专职实验员队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职校要像对待专业课教师那样,加大对实验员的培训力度,从而能够积极配合理论课教师开展实验教学;让他们也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为实验课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出谋划策。

结束语:

由此可见,实验教学是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质量改革上作出的一些探索,实验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一些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但我们坚信,只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使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质量逐步向着系统和完善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