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民生科技论文

民生科技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26 05:57: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民生科技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民生科技论文

篇1

(一)题目论文(设计)题目应简短、明确,把毕业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题目主标题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可以设副标题。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副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均在文本居中位置。

(二)摘要及关键词(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论文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中文摘要”字样为黑体四号字,居中格式。另起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关键词是反映论文(设计)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内容和关键词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但“关键词”三个字字样要加黑,其后要加冒号,左对齐。另起一页打印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符,一般以200个英文单词左右为宜。空一行后打印英文标题,再空一行居中位置打印四号加黑“ABSTRACT”字样,另起一行小四号打英文摘要。使用的英文应该准确、通顺。“KeyWords”加黑并加冒号,左对齐,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英文全部采用TimesNewRoman字体。

(三)正文毕业论文正文中各级标题顺序为:一、(一)、1、(1)、①。毕业设计可采用下列标题顺序:1、1.1、1.1.1、①。一级标题即“一”用四号黑体打印,每一部分结束后另起一页开始下一部分。正文内小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二级标题(一)用黑体小四号字。三级标题1后用点“.”,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四级标题(1),字体字号同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文中如有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一格;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题一般居中位于图的下方。文中如有表格,应结构简洁,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位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一格。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果表格引用别处,要注明表格的出处和相关信息。文中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四)注释毕业论文注释统一采用页下注的方式,在所需引用或注释处用上标①、②、③……表示,注释内容包括作者、出处、出版年份、页码等信息。注释也可是解释性语句。所有注释采用小五号宋体。

(五)参考文献按正文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中连续编号。文献中如果有三位以上作者时,只列举前三位作者,中间以逗号隔开,其余以“等”字表示。在正文后另起一页采用四号黑体打印“参考文献”四字,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参考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字样和内容均采取左对齐格式。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5条,要注重文献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六)页眉论文的页眉内容为论文题目,宋体小五号字,居中。

(七)附录(必要时可加,不必要时,无需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列出附录的内容。

(八)页码论文页码一律采用页下居中形式。正文前的目录和摘要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采用罗马文字“Ⅰ、Ⅱ、Ⅲ”等标示,正文独立编排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3、4、5……”等标记。

(九)电子文档要求毕业论文的电子文档,学生应存成以学号和姓名为名字的.doc文件,如一个学生学号035272001叫王波的学生,其文件名为035272001王波.doc。

论文格式模板范文:民生科技与第六次科技革命

〔摘要〕近代以来,世界上大致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这五次科技革命具有一些规律性机理:发生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其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其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是重要动力,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重要趋势。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大力发展民生科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的耦合,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等。

〔关键词〕民生科技,第六次科技革命,机理,走向,重要维度,现实路径关于科技革命,学界有三次说、四次说、五次说,比较能够达到共识的是五次说。“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1〕2011年以来,《科学时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科学基金》《决策》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论文、调查报告和人物专访。根据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以及专家学者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猜测,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民生科技指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换和科技服务。”〔2〕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一、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及其走向

前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把握科技革命发生的规律有助于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一)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是以日心说、牛顿力学等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革命,促进近代化学、生物学、地学等科学的发展,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促进了当时英国冶金业、纺织业等产业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是以发电机、内燃机、电讯技术等为代表的电力技术革命,促进了汽车、无线电、航空等行业的发展;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促进了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发展。前四次科技革命表征为主体科学技术在发生革命的过程中渗透或带动了与其相关科学或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第五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包括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在内的学科群革命。第五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四次科技革命,它是以某主体学科为先导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科群革命。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轨迹看,科技革命不仅体现了从某学科革命走向学科群革命,而且体现了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再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

(二)科技革命发生的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科学革命主要来源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技术革命更多来源于社会外部需求。“发达国家的科技需求与科技革命的关系更紧密。”〔1〕蒸汽机和机械革命来源于英国解决棉纺织品质量低劣、竞争力低问题,因急需采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的需求而产生;电力革命起源于欧洲,发生于美国,“原因在于当时美国人少地多,劳力不足,需要发展节约劳力的机械技术。”〔3〕第五次科技革命来源于解放脑力劳动和解决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能源、生态、环境等危机的需求。美国在20世纪中后期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成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地。因此,科技革命是否发生需要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的推动。

(三)科技革命发生的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一般来讲,科学革命引起人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变革,技术革命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两次科学革命产生了机械唯物观和辩证唯物观;三次技术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生活方式电气化和信息化,使人类逐步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路线基本是一致的,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四)科技革命发生的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一方面,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发生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不断走向一体化。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相隔近200年;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相隔仅几十年。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越来越走向一体化。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763~1870年,第一次技术与第一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946~1970年,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第三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所以,从发展趋势看,总体上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

二、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

第六次科技革命什么时候发生?一些专家认为可能发生于2020~205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约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需要的最新科技。”〔4〕他提出三个方面原因,每次科技革命发生周期约70年,第五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20~50年代近70年,此后将会发生新的科技革命;分子生物学从1953年诞生到2020年近70年的积累,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潜能;还有2020年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拐点。中科院通过对300多名专家研究形成“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及综合考虑专家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具有相应的动力机制,并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讨论具有一定的“科学猜想”性质。

(一)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从目前世界科技发展视角看,“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许多国家对生命科学的投入比较大。”〔1〕生物学发展对人口健康等民生科技发展具有变革力。从我国科技发展情况看,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曾收回108位院士关于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看法与对策建议。从统计资料看,“信息和仿生工程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2%;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有院士认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绿色能源问题。”〔5〕从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来看,围绕民生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有望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所以,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以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生物学为先导,包括健康科技、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二)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动力。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看,学术界多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领域。”〔5〕

从社会需求看,21世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把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为国家科技规划的重要选择。美国把“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健康”作为重要维度之一;欧盟把“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资源的管理”作为四个主题计划之一;日本把建设“人民安居乐业且生活质量高的国家”作为科技发展三个目标之一;我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与民众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能源科技、环境科技、人口与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信息科技、生命科学、能源科技、纳米技术和新材料科技,以及与公共卫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领域多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而这些重点领域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有广泛影响的领域。”〔6〕

所以,从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和外部需求看,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为己任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等民生科技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

(三)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从观念变革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观。18~20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适应太空环境,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1〕,体现为以人为本,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社会、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人类生产方式走向人性化,生活方式走向休闲化和创新化,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引起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何处?从目前国际发展趋向看,谁抓住机遇,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有利位置和制高点,谁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1700~1950年期间中国从世界强国降为半殖民地国家,从发达国家降为欠发达国家。”〔4〕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第15位,1980年第7位,2011年跃升为第2位。第六次科技革命使中国再次面临选择,我们是从第六次科技革命中抓住机遇获得巨大发展,还是付出高额代价,关键看我们的行动。我们只有主动解决民生问题,积极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才有可能创造新的辉煌。

(四)民生科技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趋势。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机理看,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是交替发生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实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并走各一体化。原因在于:其一,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产业化时间越来越短。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共用了65年,电话用了56年,真空管用了5年。科学与技术、产业的融合趋势,预示着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将走向一体化。其二,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围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展开,它从一开始就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一旦有科学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必然会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场围绕解决人类自身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而引发的,以生物学为先导,包括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并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等变革。

三、发展民生科技,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现实路径从科技革命发展历程看,中国错过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第五次科技革命收获不是特别多。所以,对第六次科技革命倍受学界关注。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创新民生科技发展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科技观是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指示灯。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期间产生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科技乐观主义,科技发展以满足人类需求为价值取向,不惜以生态和环境破坏为代价。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危机、人口过剩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科技悲观主义越来越盛行,给世人以警示,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运动不断掀起。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进入21世纪,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应遵循的理念。首先,体现以人为本,即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发展成果由民众共享理念来发展科学技术;其次,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公共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民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也成为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念。总之,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

(二)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发展需求的耦合。从科技发展的内部需要看,近年来生物学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生物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也将生物学列入了重点支持领域。“2002-2012年(截止11月1日)10年间,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有14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药学与毒物学居世界第6位,生物与生物化学居世界第8位,微生物学居世界第10位。此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居世界第12位,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居世界第13位,临床医学仍保持世界第14位,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居世界第16位。”〔7〕这些学科多是与解决民众健康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生物学与医学领域。

从民众需求看,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外部需求。“”以来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民生科技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的民生科技从资金、人才、管理、科普等方面进行规划,体现了民生科技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支撑功能。从目前看,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是一致的,都集中于解决民众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相关的生物学、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二者的耦合有助于加快民生科技的转化与应用。

(三)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我们应创造条件加快民生科技与其相关产业的融合。一方面,在机制上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充分建立起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大学与民众参与五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产业上加快环保、健康、医药卫生、安全等民生科技产业的布局,为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制度等保障。目前我国民生科技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人才和制度等支撑都比较缺乏,民生科技学科建设比较滞后,这些严重影响了民生科技产业化水平;再者,提高民生科技对传统农业、工业等改造力度,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化、安全化、生态化发展。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系数低等问题,要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安全和环保发展,必须加快民生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变革,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加快民生科技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步伐。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它将使人类从观念上越来越重视健康、安全、环保,人类观念的变革反过来会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生科技的发展也会使人类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安全,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人性化和休闲化。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民生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越来越来越人性化,不断走向健康、安全和环保,引领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总之,“科学革命是不同时展的产物。”〔8〕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快解决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健康、环保和安全等环保产业,实现人类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J〕.中国科学基金,2011(5).

〔2〕科技部《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EB/OL〕.中国聚合物网,2011-07-21.

〔3〕张瑞民.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简介及启示〔J〕.社科纵横,2004(5)

〔4〕金振蓉.我国面临第六次科技革命战略机遇〔N〕.光明日报,2011-08-06.

〔5〕叶青,何传启.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J〕.决策,2011(8)

篇2

1.2评价取向上重学术价值、轻社会效益目前,高校的科研绩效评价中往往侧重于论文、著作、项目和经费,而对知识产权、专利实施、成果推广、科技开发和经济效益等不太关注;过分注重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而轻视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只重研究前期的理论成果,不重成果的社会效益;在评价科研成果时,将所谓的“技术水平”(发表文章的级别)作为重要依据或唯一指标,而对于直接面向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的科研项目而言,尽管其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常被定义为水平不高、意义不大。在科研评价体系中,横向项目的权重价值往往明显低于纵向项目,科研成果主要靠相关专业人士鉴定,而不是按照成果的转化前景和转化可能评价。在职称评审中,仍然将“是否承担国家和省科技项目,是否发表过论文作”为主要指标;在评价科技成果时,仍然将“技术水平”作为重要依据。因学术评价异化,导致相当多的教师侧重于方案的理论分析和评价,而不注重工程技术方面的论证,研究成果仅限于做鉴定、写论文和报奖,轻视成果的实用价值,没有顾及科研工作与生产力的联系,更没有考虑科技成果的惠民性。

1.3运行模式上重闭门研究、轻成果转化目前,高校的科学研究基本上还是“躲进小楼成一统”,是在“象牙塔”里的内部循环,为研究而研究、为职称而研究、为待遇而研究是比较普遍的科研现状。许多高校在制订科研成果转化相关条例时,都存在重研究、轻转化的问题,在高校科技管理奖励条例中也存在对民生科技激励不足的问题。多数科研管理者不直接参与研究,不了解研究成果本身,不熟悉成果产出的流程,无市场运行和商业管理的经验,没有有效推广研究成果;作为开发研制者的教师,多数不了解整个生产和商业环节,这极易导致科研成果在转化中难产。研究者、生产者和市场之间没有沟通和融合,高校科学研究和生产推广缺乏理解和沟通,二者形成了相互脱节的“两张皮”:一方面,高校每年推出大量的科研成果无人问津;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导致高校科研成果难以民生化。即使有部分做到了产学研相结合,但其组织形式较为松散,行为具有零散性和短期性,缺乏整体性和持续性。

2改进高校科研管理的措施

在科技惠民重要性日益突显的时代,高等学校必须有与此相适应的科研管理体制、观念取向、评价体系和运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制约科技惠民有效开展的瓶颈,落实科技惠民政策,提高科技产品的惠民效果。

2.1改革科研管理体制,主导科技惠民现行的直线型科层制组织体制与学科交叉、融合的网状结构相互矛盾,需要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资源统筹管理、有利于整合科研队伍、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惠民的管理体制。具体可从以下3方面改革:①效仿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建立科技惠民(或民生科技)中心,突破高校内部和外部的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和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增强科研成果的惠民性。要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大学科技园,放宽条件设置,使教师能到企业兼职或以技术入股,科学地规定利益参与者的参与责任和利益分成,加强民生科技产品的合作开发和转化,将停留在论文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变成惠民型的现实生产力。②设立高校科研成果信息化平台,以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当今社会知识传播的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和多样化,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信息化平台是目前较理想、较实用的传播工具。高校科研成果信息化平台能够为高校科研成果持有方、科研成果购买方和其他参与者提供详尽的信息服务,可有效提高技术信息供求双方的交流效率。③建立专门的科研成果转化机构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以提供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积极推介高校科研成果,为企业等买方市场提供准确、到位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疏通产学研结合的通道,从而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和惠民程度。

2.2革新科研管理理念,关注科技惠民高校的科研管理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管理部门对科技惠民的认识以及在此引导下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民生观和科技成果的惠民性。因此,要树立以下3种理念:①树立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理念。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研究科学的基地,还担负着服务社会的重任。产业发展促进了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反过来也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也是培养人的过程,我国部分高校通过科技产业培养了一批工程硕士和经营型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既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也不能忽视科学技术直接面向民生、服务百姓,要“接地气”,多关注具有应用性、实用性的技术,积极开展民生科技的研究、转移和扩散,使科技真正地服务于社会。②树立纵向与横向同等重要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横向项目能有的放矢地解决民生中的实际问题,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做好、做优横向项目可反映一所高校的科研水平。应把“是否满足实际需求、是否解决实际问题和是否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作为衡量科研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③树立只有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才能使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生产力的理念。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数量、质量和速度上。因此,只有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广泛运用科技成果,才能将科学技术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力量,潜在的生产力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科研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浓郁氛围,引导教师树立科技惠民意识,积极承担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研任务。

篇3

在我们身边到处充满了科学知识,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生活就是我们研究的大百科全书。立足生活,将课本所学知识不断拓宽延伸,使之活学活用,是发现科学选题的一个好途径。作为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本上的研究性课题、动手操作、课外延伸等处着手,对学生较感兴趣的课题讨论,也可以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有的会得到印证,有的也会产生一些新的质疑,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实践和研究,可以提出解决一些问题的对策或改造、改进方案,甚至可能提出新的认识和新的观点,甚至我们还可从其科学性、实践性、推广性等方面进行反复论证,如果有价值,那就从中选取一个小切入口,来进行研究。例如,我班学生在学习五年级下册“走进信息世界”这一综合性学习内容后,对本单元的研究报告《李姓姓氏的历史与演变》很感兴趣,于是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立足于课本有限的内容,集思广益,纷纷提出了可行性的补充意见:(1)李姓家族不同历史时期名人情况调查与分布;(2)李姓家族在中国各省分布情况与调查(附中国彩色地图);(3)李姓家族在亚洲(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分布情况与调查;(4)李姓家族名人典故、谚语、歇后语等……

二、确定论文选题

确定小论文选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积累科技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科学的思想解释生活。同时,不断拓宽学习渠道,加强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基于此,教师再启发学生进行分析和综合,鼓励学生在开展具体的科技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分析所产生的原因,再思考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对解决问题方案进行思考,通过筛选、提炼,确定论文选题。

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科技小论文《让自行车走进我们的生活》一文时,我对学生能确定此选题给予高度肯定。这一选题是针对目前在中国,汽车已成为大中城市的新宠儿,家庭人均拥有私家车已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后,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不可否认,私家车的逐年递增带来了一系列弊病:城市交通状况日益拥堵、汽车尾气的排放致使空气质量下降、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小学生能够“慧眼识英雄”确定此选题,实属难能可贵。可是,小论文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写得有理有据?于是我鼓励孩子多方面去搜集信息:(1)自行车的历史、种类和价格等;(2)目前各个国家自行车的使用现状;(3)自行车对人体的益处;(4)通过调查、走访、设计问卷等方式了解周围人们使用自行车的情况;(5)常用交通工具的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比价格、速度、污染指数、使用期限等)(6)未来自行车的发展趋势(外观、速度、价格等)。

三、积累论文素材

科学实践是新的发现、新的观点、新的设想产生的基础,小论文写作必须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探究。科学实践形式有科学考察、科学实验、观察记录、选取样本求证等等。因此,我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如:生活中的实验——《水变戏法》《厨房里的实验》《房间里的实验》《阳台小实验》等;在课堂上开展保护鸡蛋》《高空抛蛋》《创意回形针》等活动,在活动中本着尊重孩子们兴趣的原则,施行立体型多层次交叉的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各项活动的选择性、自主性、兴趣性、灵活性等优势,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各项科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通过活动,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学会小论文写作

学生在撰写小论文时,老师还要恰当地传授写作方法和技巧,不断激励创新。学生在确定好小论文的选题后,老师要及时指导学生根据课题拟订提纲,按照课题研究的有关格式要求,把活动经过以及成果、思考、建议写下来,把实践活动中闪光的创新点记录下来;撰写时要求图文并茂,力求用准确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对比、图表等)加以论证,从而给人留下真实准确的印象。

篇4

 

一、电气火灾的原因和危害性

我国的电气火灾大部分都是因漏电和短路而引发的,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电气线路的漏电和短路是导致电气火灾发生的根源和重要原因之一,并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应引起大家高度的警惕和重视。

当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受到损伤而导致接地故障,主要是指相线对地或与地有联系的导电体之间的短路,包括相线与大地、PE线、PEN线、配电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敷线钢管、桥架线槽、建筑物金属构件、上下水和采暖、通风等管道以及金属屋面、水面等之间的短路。科技论文,火宅。当发生接地短路时在接地故障持续的时间内,与它有关联的电气设备和管道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和装置外的可导电部分间存在故障电压。此电压可使人身遭受电击,也可因对地的电弧或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生命财产损失。

电气短路主要包括金属性短路和接地电弧性短路两种:金属性短路是由导体间直接接触,如相与相之间、相与N线之间短路,其短路电流大,短路点往往被高温熔焊,金属线芯产生高温以至炽热,绝缘被剧烈氧化而自燃,火灾危险甚大,但金属性短路产生的大短路电流能使断路器瞬时动作切断电源,火灾往往得以避免;接地电弧性短路是因短路电流受阻抗影响,电弧长时间延续,而电弧引起的局部温度可高达2000℃以上,足以引燃附近可燃物质引起火灾,但由于接地故障引起的短路电流较小,不足以使一般断路器动作跳闸切断电源,可见接地电弧性短路引起的火灾危险远远大于金属性短路。科技论文,火宅。电气短路以单相接地故障居多,电气火灾的危险则以接地电弧性短路为最严重。另外不论是TN系统还是TT系统,接地故障回路的阻抗都大于带电导体短路回路的阻抗,这也是形成接地电弧性短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分析电气火灾的原因,在低压电气线路上加装防火漏电报警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防火漏电报警系统,能够准确地监控电气线路的故障和异常状态,提早预警发现电气火灾的隐患,及时报警提醒人员去消除这些隐患,避免火灾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把电气引发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防火漏电报警的内容组成及功能特点

防火漏电报警以带激励脱扣器的塑壳式断路器为主开关,另外配备各种采集、记忆、通讯等元器件,集漏电、短路、过载、过压、欠压、防雷、防误合闸、故障类型识别、强制断电等各种保护功能于一体,并具有来电显示、声光报警和本机自检功能。防火漏电报警主要作为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使用,并通过防火漏电报警系统。对电气线路的故障和异常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使被动防火变为主动防火,实现集中监控和管理的目标。其主动性功能特点如下:

1)系统启动后首先对电气线路进行全面运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电气火灾隐患。当不存在电气火灾隐患时才允许开关合闸接通,若存在电气故障时提前预警并可以断开回路,未排除电气故障前拒绝合闸接通,确保低压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2)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对电气线路的运行状况实行全天候在线自动安全监控,自动跟踪诊断电气故障,分析和识别故障类型,并发出声光和语音报警,通知电气维护人员及时排除故障,把电气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智能监控,防患于未然”。科技论文,火宅。

3)防火漏电报警采用了微电脑(PIC单片机)自动控制技术,取代了传统被动式机械热效应控制技术,全面实现升级换代,分断速度更快,实测数据只有0.04秒,比传统开关动作速度缩短了数倍,分断速度越快,所产生的电气火花就越小,一旦发生故障能快速切断,增强了安全可靠性。

4)系统具备“黑匣子”记忆功能。通过一台电脑在5km范围之内,可对多台防火漏电报警实现远程监控。随时可关断或接通用户供电线路,随时可查询用户供电线路安全用电情况,随时调阅每台防火漏电报警当前或历史运行情况,一旦发生漏电、过载、短路等故障时能准确在电脑界面上显示出发生故障的供电线路具置和发生故障的时间。使故障发生的原因一目了然,便于维护和管理。

5)系统采用智能化网络管理。采用RS485/RS422四线制全双工通讯模式,传输距离在5km以内。科技论文,火宅。同时可与烟感、温感或可燃气体探测器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心实行联动控制,把配电与消防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双重报警和控制功能,大大提高了对漏电火灾监控的可靠性和保护性,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气火灾误报和漏报现象,全面主动防御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科技论文,火宅。

6)系统实行多功能全面保护,除传统的漏电、过载、短路保护外,又增加了防止过压、欠压、雷电感应和误操作等防护措施,以避免对电气设备的损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防火漏电报警系统的实际应用

防火漏电报警系统由防火漏电报警、集线器、中继器、转换器、台式监控主机或电脑等设备组成。系统以防火漏电报警作为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使用,集各种保护功能为―体,担负起各种电气故障的实时检测、采集和发送任务,并具有来电显示、声光报警和本机自检功能,对过电流、剩余动作电流、动作与延时时间等各种参数值进行现场或实测后设定。采用先进的动态阈值检测和自动判断技术、高灵敏度剩余电流探测、新型故障数学模拟算法和现场总线技术,为智能远程监控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系统对电气线路的运行状况实行全天候在线自动安全监控,随时检查各用户安全用电情况,可接通或分断用户电源,并具备“黑匣子”记忆功能。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监视故障点的变化,满足了《新高规》中,“储存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信息存储时间不应少于12个月;切断漏电线路上的电源,并显示其状态;显示系统电源状态”等要求。

系统可实现独立监控,监控主机单独设置在值班室或消防控制室内。也可采用通讯接口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网运行,实现双重报警和控制功能,监控主机可与消防系统设备共用,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达到集中监控和管理的目的。

四、总结

篇5

 

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迅速增长,能源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能源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必须进行合理的节能。所谓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1.建筑节能降耗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所谓建筑节能,就是在满足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在建筑中使用隔热保温的新型墙体材料和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调设备,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之目的。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成本管理论文,而且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 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重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庞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这加大了我国能源压力,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行建筑节能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我国建筑用能浪费极其严重,而且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我国能源生产可能增长的速度,如果听任这种高耗能建筑持续发展下去,国家的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此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被迫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这将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在建筑中积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能够大大缓解国家能源紧缺状况,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发展趋势。

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措施,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效益成本法

效益成本法是由中国矿业大学经贸学院财会科研组朱学义教授提出,并于 1993年4月25日发表在《成本与价格资料》上(1994年获得江苏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此后天津财经学院会计系瞿文莹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李定安分别编著研究生教材《高级成本会计学》和《成本管理研究》,瞿文莹教授在《高级成本会计学》第十五章第三节中做了介绍,李定安先生在《成本管理研究》第七章第五节对此进行专门介绍。

综上所述,所谓效益成本法,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来确定成本是否发生、发生范围、额度及其分配趋向的一种现代成本计算方法。

2.1效益成本法的效益分类

(1)按耗费产生效益的期间可分为当期效益、滞后效益(包括投资性滞后效益和决策性滞后效益)、延期效益三种。

(2)按耗费产生效益的行为层次可分为决策效益、挖潜效益和投资效益三种。如下图所示:

决策效益

节约效益成本管理论文,如节水、节电、节料、节费、节资等

降损效益,如降低废品损失、盘亏毁损等

成本性经济效益 挖潜效益 质量效益,如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收入等

扩展效益,如增加生产、扩大销售等

投资效益

(3)按耗费产生效益的单位可分为内部单位效益和全厂综合效益两种。

(4)按耗费产生效益的对象可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种。

2.2效益成本法的内容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分析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耗费对企业内部可计量的直接经济效益的关系,确定各种效益成本。(2)确定耗费效益系数控制支出;同时确定效益奖励率提高效益。所谓耗费效益系数,是指每元耗费可取得多少可计量的经济效益,常用成本效益分析、专家调查、历史数据测定等方法确定,一般应用于决策效益成本和投资效益成本两方面。(3)采用经济效益剖析法确定立项核算的效益成本。所谓经济效益剖析法,是指利用实际核算资料剖析经济效益关系中的各项因素,并通过实际调研,揭示其中最薄弱、最有潜力的项目作为主攻方向的一种方法。(4)确定效益成本的支出方式。有两种支出方式:①全额挂钩支出,即全部耗费都从所创效益额中支付。②单项奖励支出,即对承包单位或承包人按项进行专门奖励,正常耗费仍按现行办法进行。(5)设置专门账户汇集各种效益成本,然后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支出途径进行结转。

2.3效益成本法的主要特征

(1)耗费同效益挂钩。即从耗费上计算效益;从效益上反省耗费,效益奖励反过来又列作追加的工资费用。

(2)成本核算对象既不是产品,又不是责任单位(责任人),而是立项的成本性效益。这是区别于传统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最主要的特征。

(3)核算具有阶段性。虽然该方法也按现行成本计算期进行费用的归集与结转,但核算项目上的更替和时间上的断续已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4)核算方法具有辅。一方面它在现行成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补充使用;另一方面它又借助于管理会计中决策成本等方法。因而核算有帐内、帐外之分。

(5)核算对象领域管理目标相统一。效益成本法从单项效益的核算入手,最终是要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这同企业管理的分目标和总目标一致。因此,该方法的应用过程也是经济效益的提高过程。

3.效益成本法在建筑节能降耗中的应用

3.1科目和账簿的设置

为了集中反映建筑节能降耗所需的费用同效益的关系,效益成本法在现行核算的基础上还要在资金占用类增设“效益成本”一级科目。该科目借方反映创造建筑节能降耗效益耗费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以及计提的效益成本奖,贷方反映结转的效益成本,月终一般不留余额。该科目按效益成本的种类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其明细账采用多栏式成本管理论文,格式如下:

效益成本明细账

账户:挖潜效益成本

 

凭 证

摘 要

借 方

贷方转出

节约效益成本(效益额:元)

降损效益成本(效益额:元)

质量效益成本(效益额:元)

扩展效益成本(效益额:元)

合计

 

 

 

 

 

 

 

 

 

 

 

 

 

 

 

 

 

 

 

篇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电子科技技术日益进步,各种家用电器社会拥有量急剧增加,消费观念也在转变,电冰箱是常见的小型制冷设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逐步进入人们家庭,成为常用家电之一。由于电冰箱引起的火灾却不多见。自2009年至今紫金境内发生过一起电冰箱压缩机故障引发的火灾。针对目前电冰箱火灾调查应该加强和注意的问题作一归纳,望有益于消防事业。

一、 电冰箱工作原理

电冰箱是采用压缩机为制冷动力,压缩机将制冷剂进行循环压缩,当制冷剂由毛细管流入蒸发器时,制冷剂膨胀蒸发,产生物理吸热;当当制冷剂通过回流管和压缩机再回到再回到冷凝器时,产生物理散热。

电冰箱制冷系统核心部件是压缩机,大部分冰箱都是采用封闭式压缩机。压缩机由压缩机主体和电动机本体两部分构成,两者合二为一密封为一个钢制机体内。主要由汽缸、活塞、曲轴和连杆以及进、排气阀组成,可以实现吸气、压缩、排气、膨胀四大功能。

二、电冰箱引起火灾的原因

电冰箱引起火灾原因归类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电气方面的原因

主要是电源线选择铺设不当、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或插头损坏造成短路起火等系列原因。

2. 压缩机故障引起

因辖区内一起电冰箱火灾经物证司法鉴定所鉴定为压缩机故障引起火灾,我主要针对此次火灾调查情况进行论述:

(1)压缩机吸气、排气阀片碎裂或变形,高低压室隔垫损坏,造成压缩机内部漏气。

(2)压缩机工作时电源被持续切断、接通。而这种情况一般处于电冰箱使用时间长、被淘汰后的冰箱被维修翻新后重新使用正常工作中的电冰箱,其制冷系统内的压力差颇丸压缩机吸气端的压力招高于0。098兆帕(1大气压),而排气侧的压力则高达1.177~1.275兆帕(相当于12~13大气压)。压缩机刚停止时,其两端仍保持着这个压力差,如果马上再启动,就必须有一个较大的启动力矩来克服这个压力差,从而迫使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剧增,约超出正常值10偌,温度升高,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机很有可能被烧毁而起火。

(3)压缩机高压排气缓冲管断裂,运转时噪音明显增大,此时压缩机运转电流低于额定值。

(4)压缩机避震弹簧与外壳脱钩或断裂,使压缩机在启动和停机时,机壳内发生金属敲击声和振动噪声。免费论文。

(5)压缩机抱轴或卡缸。由于曲轴配合间隙太小,冷冻机油过少有沉淀、油质太差以及吸油不顺,升温造成的。

三、认定要点和依据

认定火灾原因时,对现场进行细致勘察,并提取物证,提取物证时必须要有证人和第三人在场并在物证带上签字,和填写提取物证清单和当事人签字。首先要判定起火特征,电冰箱本身故障引起火灾,则在确定起火点的前提下,对电源插头、插座及内部开关、压缩机作为检查对象。通过辖区内电冰箱火灾调查概括为:现场首先勘察火势蔓延的方向,并对燃烧的物体倒向进行勘察和拍照,逐步确定一个起火范围,将起火范围确定为电冰箱,随后对电冰箱进行细致勘察及拍照,电冰箱外壳已经完全碳化,而燃烧痕迹从底部压缩机位置向冰箱四周扩散,随后提取了被烧毁的冰箱以及其他物证,送往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免费论文。

鉴定结果为:

1.冰箱残骸高温过火严重,底部铁甲完全锈蚀,电源线路部分保留有绝缘皮,绝缘皮表层燃烧碳化,内层为原材料,线路全线未发现熔痕。免费论文。

2.压缩机表面高温过火,表层锈蚀,外接毛细管,其毛细管有膨胀熔痕,其熔化部分金相组织为胞状晶,未熔化部分组织为等轴晶。

3.对压缩机进行切割,其内部结构保持原状,油完全变色,碳化严重,电机绕组相间值很小,严重偏差。

4.绕组铜丝,其表面附着有油碳化物,其金相组织为等轴晶,其受高温作用发生再结晶。

四、结束语

通过此次鉴定更加明确了电冰箱起火位置和原因,成功避免一起民事纠纷,也为以后电冰箱火灾调查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在电气火灾物证的现场提取及火灾物鉴定所鉴定,常见绝缘导线短路、过负载、漏电等电致起火机理的研究,以及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对所认定的火灾原因进行恰当表述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参考文献:

篇7

 

0 引言

电力作为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论文参考,电力系统。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由电能产生、输送、分配和用电环节组成的大系统。论文参考,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已然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如何确保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正确应用继电保护技术来遏制电气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运行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及可靠性分析

1.1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

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等)的变化来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在于:在供电系统运行正常时,安全地、完整地监视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为值班人员提供可靠的运行依据;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地、迅速地、并有选择地借助断路器跳闸将故障设备切除,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当供电系统中出现异常运行工作状况时,它应能及时、准确地发出信号或警报,通知值班人员尽快做出处理。

1.2 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

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主要是指解决装置的拒动作和误动作两大问题。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电力系统的事故速度快,涉及面广,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继电保护系统软件因素。软件出错将导致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目前影响微机保护软件可靠性的因素有:需求分析定义不够准确、软件结构设计失误;编码有误;测试不规范;定值输入出错等。

(2)继电保护系统硬件装置因素。论文参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回路、继电保护辅助装置、装置的通信、通道及接口、断路器。这些电力网络的重要元件,其可靠性不仅关系到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还关系到电力系统主接线的可靠性。继电保护系统硬件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了系统保护的可靠性。

(3)人为因素。安装人员不按设计要求接线或者误接线问题和检修、运行人员的误操作问题在不少电网中都曾发生过。

2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电流互感器饱和

随着供电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低压配电系统短路电流会随着变大,当变、配电所出口处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往往很大,甚至可以达到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额定电流的几百倍。在稳态短路情况下,一次短路电流倍数越大,电流互感器变比的误差也越大,使灵敏度低的电流速断保护就可能拒绝动作。在线路短路时,由于电流互感器饱和,感应到二次侧的电流会很小或接近于零,造成定时限过流保护装置拒动。若是在变电所出线故障则要靠母联断路器或主变压器后备保护来切除,延长了故障时间,使故障范围扩大;而若是在配电所的出线过流保护拒动,则将使整个配电所全停。

2.2 二次设备及二次回路老化

现在我国很多配电系统的继电器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式继电器,节点氧化尘太多,压力不够,也会造成保护误动,出口不可靠。我们知道,二次回路分直流和交流两个部分,如果交流回路实验端子老化,锈蚀,接触电阻过大,严重时会引起开路,引起保护误动或拒动。论文参考,电力系统。直流部分在系统失电和系统严重低电压时可靠性难以保证,事故情况下更难以保证可靠动作,会导致越级跳闸,扩大事故范围。

2.3 环网供电无保护

目前我国环状配电网基本采用负荷开关为主,目前不设断路器,也没有保护。若装设断路器,由于运行方式变化,负荷转移等因素,继电保护选择性无法协调。目前环网运行方式是开口运行,故障时,故障环网全部停电,绝大部分网络是用人工操作对网络重构来恢复供电。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要点

3.1 强化人员理念,建立岗位责任制

做到每个设备均有值班人员负责,做到人人有岗、每岗有人。值班人员对保护装置的操作,一般只允许接通或断开压板,切换开关及卸装熔丝等工作,并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定。同时要对维护人员进行继电保护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高运行其继电保护专业水平。

3.2 完善环网结构的配套建设

目前环网结构是电缆网络采用的主要形式,目前还没有性能颇为理想的继电保护装置,为快速隔离故障、恢复供电,可以考虑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系统相互配合使用。论文参考,电力系统。

3.3 增加投入,更新设备

及时更新保护校验设备,完善供电网络建设,在不影响正常安全生产的情况下,确保各回路均有足够保护整定时间,使保护装置校验做到应校必校,不漏项,不简化。论文参考,电力系统。

3.4 超前预防,安全生产

通过故障管理,对掌握的故障数据,在其未酿成事故之前,就要及时分析,制定对策。

对能立刻消除的故障,立刻组织安排人员消缺;对不能立刻消除的故障,进行再次分析,制定补救措施,并认真做好事故预想。

3.5 实现责任追溯

对未按照规定日期安排或完成消除故障者,对同一故障出现多次消缺者,对出现的故障不按规定汇报而引起严重后果者等,通过故障信息管理,可以实现责任追溯,追究有关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责任。明确了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后,要从中吸取教训,能激励大家共同努力、相互协作的精神,把所管辖的设备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工作做得更好。

4 结语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安全卫士,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有利手段,只有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按时巡检其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故障并做好处理,才能保证系统无故障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秋增.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资讯,2009(4).

[2]张国锋,梁文丽,李玉龙.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5(2).

篇8

参赛论文以“促进学风建设,共创和谐发展”为主题,内容可以涉及不同学术领域,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要重视系统性的研究,反映最新的学术成果。

第二,要科学选取研究方法及样本,有完整的参考文献,合乎研究的范式。

第三,要编排格式规范、完整,字数不少于3000字。

2、大赛流程:

3月29日

与各院系研究生会学术论文大赛负责人联系,并向各院系二级研究生会下发本届学术论文大赛通知。

3月30日——4月13日

由院系二级研究生会进行收稿整理工作(参赛同学需将论文电子版及纸质版交至各院系二级研究生会学术论文大赛负责人)评审阶段:组委会对论文进行分类,并邀请全校各专业领域的专家依据评审标准进行匿名评审,每篇论文由两名专家分别进行评审,最终分数由平均分确定。

4月28日

在学术文化节闭幕式上,公布评审最终决出的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并当场颁发证书及奖品。

获奖论文将被收录在《研究生学术文化节论文大赛优秀论文集》中;所有参赛论文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将被收录在论文集中,以展示我校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附1:优秀论文评选标准

一、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富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

二、有独到的学术见解,有理论探讨或实用价值,有争论的重要学术问题的专门论述;

三、研究手段先进,理论分析深入,论文结果可靠,有新的见解;

四、能反映作者在本学科或领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表明作者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主题明确、论点正确、论据充分、文章新颖、文字简练、文理通顺、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图表规范、标点符号准确。

*附2:评分标准

1.论文选题为本学科前沿、热点和难点,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10分)

2. 参考文献具有完整性和正确性。(10分)

3.论文是否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20分)

4.论文必须论点明确、论证科学、论述清楚、逻辑严谨。(15分)

5.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强调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合乎研究的范式,不仅方法本身具有科学性,样本采取也具有科学严谨性。(20分)

6.能反映作者在本学科或领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表明作者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5分)

7. 不少于3000字,编排格式规范、完整,引文正确,出处明了。(10分)

*附3:关于举办2012年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学术论文大赛的通知

各位研究生同学:

为进一步激发我校研究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优良的学风,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我校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经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会研究,决定在学术文化节期间举办研究生学术论文大赛。

现将有关事宜具体通知如下:

一、参赛人员

全体研究生均可报名参赛。

二、选题要求

本次论文大赛以“引领学术风气,活跃校园文化”为主题,选题应围绕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民生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各专业学科特色,要体现求实、创新精神。

三、论文基本要求

1.研究方向明确,选题新颖独特,紧跟学科前沿,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立论正确,探索了新现象,提出了新命题,采用了新方法,找到新规律,创造性解决各个学科领域的重要问题。

3.论文体现作者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引证论述正确,专业研究深入。

4.语言表达准确,层次分明,文笔流畅,图表规范,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善于总结提炼。

5.参赛者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严禁剽窃他人学术作品,一经发现,将依照我校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篇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举世瞩目。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市场繁荣,购销两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个突出的弱点,那就是经济效益不高,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的速度型增长方式之下。这种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质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有效运行,达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要的目的。任何一种社会生产与经济增长,都是在生产要素的某种组合与运行之下实现的,这种组合与运行,可以是优化的、不断提高发展水平与效益的增长,也可以是不良的、仅有数量扩张、没有水平与质量提高的增长。我们一般把第一种增长方式叫做集约型、内涵型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意味着真正的经济发展,即经济数量的增长伴随着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它将不断增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我们把第二种增长方式叫粗放型、外延型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主要是数量的扩大,质量与水平的较少提高,经济效益甚差,严格说来,不能叫做经济发展,也难以增强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物质基础。当前我们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努力推进过去那种粗放型、外延型、速度型为主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内涵型、效益型为主的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需要做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各种经济单位改进管理与有效运行,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质量,实现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

1.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重要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紧密相关的两件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以经济体制的转变为前提。我国过去长期存在粗放型增长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不计成本,企业不讲盈利,既无激励,又缺约束,效益不高是传统体制的必然结果。因此,改变增长方式首先要改革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一种高效率的经济。市场经济具有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与配置、协调供需关系的功能,促进竞争、优胜劣汰,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因此市场经济一般来说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条件。

2.改善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机制

市场机制可以促进单个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企业效益提高了,无疑是整个国民经济取得高效发展的基础,但企业效益的提高,并不完全等于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宏观经济调控的着眼点是国民经济的总体,如调节与控制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使之既积极而又不超越农业与基础产业的客观可能性,是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宏观调控对资源优化组合与配置、调整经济结构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对社会总供需、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分配格局、地区协调等方面的调节,都将对国民经济总体的协调发展和效率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把转变政府职能、改善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机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

3.改革企业体制,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转变增长方式的基础在企业。我国国有企业多数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不能不带有传统经济体制的烙印,这是我国国有企业长期活力不足、后劲不大、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要搞好国有企业,必须对企业的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优化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国有企业有了较大变化,在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指引下,提出了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个要求突破了十多年企业改革只是在放权让利上做文章的框框,提出了带有制度创新意义的改革方案,按此要求落实,将可能理顺企业体制,创造一个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与经营者的良性经营机制的基本条件。

4.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是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的根本途径,是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手段。论文参考网。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原因,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很大,科技进步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与应用,就其水平来说可以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先进技术,反映各个技术学科领域最先进、最现代化的技术,即学科前沿,这类先进技术我们当然要努力学习、引进,也要组织力量做出创造性的突破,这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必须投入足够的力量,投入必要的资金,务求有所突破。论文参考网。但是现代先进技术需要很强的投入,而且有一定的风险,目前还不能要求一切领域齐头并进,遍地开花,因为我们发展现代先进技术的力量尚感不足,经费投入也受到一定限制。而另一种叫做适用技术的技术,其含义为,在各种技术方案中,必然有一种从科技水平来看不属于现代高科技,但对于解决普通工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来说,却是既廉价又有效。我们要在努力发展现代化技术的前提下,踏踏实实地大力发展适用技术,以廉价的方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颇大,适用技术一般都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大力发展适用技术符合我国发展中大国的国情。

5.要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我国科学与教育长期落后,文化基础薄弱,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与技术水平不高,干部素质也不理想。论文参考网。而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资料、先进设备要由人来操纵,新的生产资料、先进的技术装备的开发与创新也要由人来完成。因此,生产力水平包含着生产者的素质,高素质的劳动者,高素质的经营者,高素质的各类专业人员,是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包括培养高水平的劳动者、经营者与各类专业人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涵。

6.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交流

篇10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研究红外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实现对象是被动红外防盗报警探测器。其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主要包括对于硬件的构成以及软件的接入进行描述。通过51单片机、驱动电路、传感器、GSM等技术来进行设计与实现。

    设计(论文)提纲及进度安排:

    4月6日至4月25日

    分析题目查阅资料学习与毕业设计相关的知识

    4月25日至5月15日

    硬件实现、软件编写、进行方案论证

    5月15日至6月10日

    测试硬件、调试软件撰写毕业论文并征求导师意见,修改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的评议。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1]张玉香.新型遥控接收模块HS0o38〔J〕.无线电,1998,7

    [2〕高茹云.通讯电子线路仁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3]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年。

    [4尤一鸣等.单片机总线扩展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11。

    [5]蔡轶.通用遥控解码电路.电子技术1995 .1

    [6]施德恒,郭峰光谱识别型激光警戒系统述评激光与红外l99929(l):9一13

    [7]卢万欣,梁桂云,韩永林激光预警装置激光技术199218(3):180一183

    [8]沙占友,王彦朋,孟志永等.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9]周航慈.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篇11

2结合教师科研项目选题

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教师的科研课题是教师对某一领域经过较长时间思考研究后形成的成果,一般都具备较好的可行性和创新性[3],同时也具备相对较好的研究基础。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与科研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本专业发展相关的研究热点、学科前沿知识与前沿技术,从而使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研究获得较高的起点。例如,有的教师承担有国家或省部级科研课题,这些教师利用已有的科研平台和科研经费,在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还指导学生撰写了较高水平的学术于核心期刊,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写作能力。

3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选题

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绝大多数都定位于应用型本科[4]。当前社会大量需要应用型人才,高校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5,6]。作为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环节,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选取有社会价值的课题,实现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基于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根据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和用人要求来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大力增加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关的毕业论文选题越发显得重要。纵观近五年我院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也确实在这方面加大了比例。例如,针对当地特色经济桑蚕种养的需求,有的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桑树病虫害调查及预防、桑蚕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等相关课题研究;针对当地政府为解决喀斯特地貌的农民生境问题而提倡的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的方针,有的教师则引导学生开展了核桃组培苗的研究工作,通过这一举措,学生能学以致用,更好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4根据就业意向选题

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给出选题方向,这一点也是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关键出发点。有的同学在选择专业就读的时候,就已经对某一就业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并立志于本科毕业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针对学生的这一需求,我们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教师增设了能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需求的毕业论文选题,根据学生毕业后所需承担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如技术操作、产品研发、工艺改造等对学生提前进行针对性的行业培训和科研思维培养,通过这一举措可以直接强化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并通过学生在论文研究过程中激发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培养合格的企业员工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针对毕业后有意向从事食品发酵行业学生的需求,我们开设了“甘蔗糖蜜发酵产谷胱甘肽菌种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筛选鉴定及产酶工艺优化”、“黑蒜加工过程中各种有效成分变化”等相关选题;针对酿酒行业的学生需求开设了“酒曲中优势菌种筛选鉴定及发酵产物研究分析”、“酒曲中酵母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酒曲中霉菌的筛选及糖化霉能力的测定”等选题,通过相关的研究让同学们提前了解并熟悉企业的技术核心与工业流程,使之能较快胜任毕业后的企业工作。

5根据考研方向选题

虽然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本着毕业后能从事一份跟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就读本科院校的,但其中也不乏想考研究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我们在毕业论文选题上也在优先考虑范围,根据经验,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哪一位导师,都不会乐意去招一个没有一点动手能力没有一点研究基础与经验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招进来指导困难,很难有突破。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录取率,在学生自身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尽量为学生开设跟其考研方向相关的毕业论文选题,加强他们在动手能力及科研方面的素养。例如针对考研方向为微生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向的学生,开设的毕业论文选题有“纤维素酶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及“家蚕肠道组织RNA提取方法比较及RT-PCR检验”等选题;针对考研方向为生态的学生,开设的毕业论文选题则有“重金属耐受菌株的筛选及其潜在生物修复功能研究”、“喀斯特地貌下几种不同经济作物种植区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调查”及“不同植被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通过这些论文实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研思维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为将来的研究方向打下了前期基础,提高了研究生复试的通过概率。

6根据兴趣爱好及专长自主选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动力的出发点。研究者一旦对某个事物发生了兴趣,它就会被该事物深深的吸引。因此,兴趣也是毕业论文选题的不可忽视因素。这一类选题相对选择范围较宽泛,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结果,选题方式是先由学生自行查阅相关专业的文献,看看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对这些问题产生过怎样的感触和想法,然后根据阅读文献的感想与教师多次沟通确认可行后再撰写开题报告开始论文实验研究。因为是带着问题与兴趣进行探讨研究,这样的选题学生往往完成得较好。因选题范围宽泛,在此不一一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