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7 13:52: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死亡医生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是由结核菌侵入蛛网膜下腔而引起软脑膜,蛛网膜进而累及脑实质和脑血管的病变,是最严重的结核病。目前死亡率高为20%~30%[1]。通过综合治疗,全面而系统的护理,治愈率已提高到93%[2]。其病情凶险,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精心护理极为重要。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结脑1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怎么写论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患者中,男5例护理论文,女5例。年龄22~60岁,住院时间10~160天。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头痛,热型为不规则热,根据病史、体征、症状、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查,临床均诊断为脑膜炎。
1.2 治疗 住院后根据不同情况予抗结核药物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选用4~5种联合正规方案治疗,同时予激素、脱水、对症、支持及营养等治疗,治愈好转。
2 护理重点
2.1 心理护理 本病病程长,病情重,加之应用抗结核治疗和激素治疗后可出现一定的副反应,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另外,一些患者对结核病存在误解,加之经济的拮据,从而产生一定的焦虑、恐惧心理。此外,一些患者又担心预后不良,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士应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本病的相关知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论文,放松心情,乐观面对本病。
2.2 饮食指导 患者由于颅压高致频繁呕吐,抗结核药物对胃肠道刺激降低食欲,持续发热及大剂量
脱水剂应用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清醒患者鼓励其多饮水,少量多餐,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高钙饮食,昏迷患者采用鼻饲流质饮食,合并胃出血及病情危重者增加胃肠外营养。
2.3 用药观察
2.3.1 应用脱水剂的观察与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常用的脱水剂为高渗脱水剂和利尿剂,所以,首先要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目前,常用的脱水剂为20%甘露醇,其对血管刺激性非常大,护士应保护好患者血管,如发生渗液、漏液,可立即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减少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怎么写论文。
2.3.2 使用激素的观察与护理 激素具有抗炎、抑制纤维组织增生、防止黏连、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护理论文,防止脑水肿的发生。使用激素用量过大或减量不合适、计量不准确就容易造成反跳现象,因此要严格遵医嘱给药,并嘱患者不能随意增药、减药,如患者出现不适,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3.3 抗结核药物的观察与护理 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应遵循早期、联合、适量、全程、规律用药原则,否则,就可能造成耐药。此外,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大。因此,在服用抗结核药物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如出现胃肠道的不适、肝肾功能异常,视力减退、听力障碍及变态反应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必要时停药。另外,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如利福平应空腹服用,可达到最佳疗效,同时也可减少其副反应。
2.4 腰椎穿刺的护理 进行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是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常用的治疗和诊断方法。因具有一定的损伤性护理论文,患者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耐心解释。术后协助患者去枕平卧4~6 h。
2.5 发热的护理 本组27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1.0 ℃。因此,应定期测量患者体温,出现体温升高,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对于出汗较多患者应协助其饮水,并加强房间通风,防止复发感染。应及时更换床单、衣服等,防止皮肤感染发生怎么写论文。
2.6 高颅压的护理 脱水疗法是治疗颅内高压的重要手段,常用20%的甘露醇静滴,应用时速度要快,确保200~500 ml甘露醇在30 min内滴完,否则影响脱水的效果。同时要注意观察有无低钾血症。
2.7 出院指导 结核脑膜炎属慢性消耗性疾病,抗结核治疗需要较长时间,待脑脊液检验正常及症状消失后即可出院,出院后仍须坚持抗结核治疗6~9个月。出院时嘱患者必须按时按量服用抗结核药物,并定期到医院复查脑脊液、血常规、肝功能护理论文,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劳累、受凉,以免加重病情。
结核性脑膜炎周期长,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常常是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或诱因。因此,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做好基础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颅内高压。提高患者依从性,做好服药指导及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1王维治.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25-128.
急性脑血管病是指一组发病非常快的的脑血管障碍疾病,它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可以是脑血管突然形成血栓,脑栓塞致缺血性脑梗塞,也可以是脑血管破裂导致脑溢血,该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肢体偏瘫,失语,精神症状,眩晕,共济失调,呛咳,严重者昏迷及死亡,临床上又称脑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风。急性脑卒中主要特点就是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也高,因其三高的特点而备受患者和医生的关注【2】。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现在急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已经有明显的下降,但是仍然是现在大众致残的主要因素。现在已经有非常多的研究人员关注并且进入到这个领域, 多项研究发现,抗血栓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美国心脏病协会建议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应该规律服用抗血栓药物。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调查门诊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并初步分析了其相关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200例。
1.2研究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2011年7月―9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进行分析。样本量为200例,根据是否使用抗血栓药物分为用药组和未用药组。
2 结果
该调查中,共有患者200例,其中男性90例,女性110例,平均年龄(59.11±9.74)岁。200例患者中年龄>70岁的患者26例(13.0%)。这些患者中脑梗死患者170例(85.0%),其余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这些患者中患有合并高血压的例数为140例(70%),2型糖尿病58例(29%),脂代谢紊乱90例(45%),冠心病32例(16%)、心房颤动的例数分别为140例(70.0%),60例(30.0%),90例(45.0%),32例(16.0%)、8例(4.0%)。调查人群中,使用阿司匹林者146例(73.0%)。
本调查人群中有54例(27.0%)患者未接受任何一种抗血栓药物。不同年龄段接受抗血栓药物患者比例数不同,69岁各年龄段中,使用任何一种抗血栓药物的百分率分别为69%、67%、68%(P=0.299),只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百分率分别为69.33%、67.34%和66.44%(P=0.499),不同年龄对于是否使用抗血栓药物未见有显著性影响,但本调查结果显示高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比例数较低。
3讨论
脑卒中是我国老年人中第一或第二位的致死、致残的原因,并且需要花费巨大医疗费。急性脑血管病是指一组发病非常快的的脑血管障碍疾病,它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可以是脑血管突然形成血栓,脑栓塞致缺血性脑梗塞,也可以是脑血管破裂导致脑溢血,该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肢体偏瘫,失语,精神症状,眩晕,共济失调,呛咳,严重者昏迷及死亡,临床上又称脑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风。急性脑卒中主要特点就是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也高,因其三高的特点而备受患者和医生的关注【3】。
对于脑卒中康复者来说,复发是最大的危险,因而二级预防成为脑卒中治疗中重要的环节。现在对于脑卒中幸存者预防中使用抗血栓药物的使用情况调查很少,在我们本项研究中发现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使用抗血栓药物的比例为70%【4】。
在本项调查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量偏低,国际上通用的建议脑卒中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最佳剂量为50―325mg/d,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以上应更多的使用医学证据,来指导脑卒中患者对抗血栓药物的使用【5】。
我们本次调查仅限于本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只能说明部分脑卒中患者的抗血栓药物使用情况,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本次研究对于进一步改进脑卒中患者的预防情况,以及对于以后的调查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6】【7】。
目前我们临床的诊治过程中,医生对于临床证据的重视还远远不够,从而降低了临床上证据所带来的好处,因此,临床工作者要更多的使用临床证据是我们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立梅.陈旭.董智强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抗栓药物应用分析[期刊论文]-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9)
[2]吴玉苗.王瑞芳社区缺血性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服用情况调查[期刊论文]-上海医药2010(z1)
[3]胡容.周志明.徐格林缺血性脑血管病社区二级预防[期刊论文]-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5)
[4]田颖阿司匹林在社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调查[期刊论文]-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6)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据《扬子晚报》报道昨日,江苏省卫生厅和南京市卫生局召开新闻会,对医生“偷菜”致患儿死亡事件(本报昨日曾作报道)情况进行说明,表示经过调查,目前基本事实已清楚。医院存在对该患儿病情的凶险程度估计不足,当事医生已停职处理。但医生不存在玩游戏、发牢骚等情况。
南京市儿童医院黄松明副院长说,接触患儿的一共11名医护人员都进行了调查,据调查组了解,毛晓君医生网上种菜偷菜的行为并不存在,毛医生从未注册过开心网的账号。黄松明说,当晚毛医生是用自己的华硕笔记本电脑整理论文,并不是网上所说的玩游戏。而副主任办公室是一个狭长的结构,家属站在门口不可能看到医生上网的内容。
报道追踪
1、病人收容情况:去年11月至今年10月共收容病人402人,其中地方病人391人,***,经济毛收入29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多收容病人42人,经济毛收入多90万。抢救病重、病危47人,无一例死亡,全部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100%,治愈好转率100%。同时我们还成功治愈了一批烧伤病人。特护1人,护理天数4天,一级护理150人,护理天数840天,二级护理479人,护理天数4064天,输液3613次,输血226次,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2.科研论文:全科共3篇。
3.获得医院奖励:3月份我科被评为“三学”先进单位,7月份我科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护士操作考核中,***护士获第二名,***护士获第三名,全院护士理论考核总评成绩第二名。
二、好的方面:
1、爱岗敬业,强化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精神。
医护人员常讲: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臭烧伤科。虽然我科工作人员生活在这种经常与脏臭累打交道的环境中,但是大家却从来不叫苦、不叫累,都能端正工作态度,发扬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保持良好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特别是电击伤大面积肌肉坏死病人和创面感染的病人,创面恶臭,有时连陪护都忍不住离开病房,但是我们医生和护士还坚持及时治疗和护理。夏天天气炎热,但病人却因为皮肤屏障破坏、散热较多而怕冷,换药时不敢开空调,我们的医生在又闷又热的病房里给病人换药,常常累得满身是汗,连工作衣都湿透了,却一声怨言也没有,病人及家属多次表扬医生工作认真、细心,视病人如亲人。5月12日我科收治一名百分之百烧伤、三度伤达90%以上的病人陈××,病情特别危重,主管医生为了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连续几天几夜吃住在科里,直至病人出院还亲自护送其回家。当时护理组只有6人上班,既要负责20多个普通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又要上特护,护士们超负荷地加班加点、连续作战,圆满完成了抢救任务。
2、端正服务态度、树立“病人至上”的思想。
随着医学模式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护理理念已转变为“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我们科护士们紧跟时代步伐,在科室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逐步开展整体护理,从单纯的技术型护理过渡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方式,并在工作中针对各种不同程度的烧伤病人逐个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了让患者享受优质的护理,早日康复,科室把病患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在每季度护理部组织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中,优秀率达90%以上。我科收治的病人大部分是突发事件,90%以上家庭都非常贫困,但是只要病人来到我科治疗,我们都是一视同仁对待。年初我科收治一名叫李××的3岁患儿,三度伤达33%,入院时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同时其家庭经济困难,治疗难度大。全科人员齐心协力,通过多次植皮及整形手术后,患儿烧伤创面治愈,肢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恢复。5月12日我科收治一名烫伤面积达90%的病人陈××,经济条件差,缴纳住院费一拖再拖,给治疗上带来了许多困难。科里根据病人的情况想了很多办法,经过四十余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最终痊愈出院。
3、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培养优秀的“团队精神”。
烧伤科作为一个整体科室,虽然个人职责分明,但是工作时大家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完成各项任务。全科室人员只要听说科室有抢救病人,都能立即赶到科里,团结一致投入抢救工作。我科共4名医生值班,遇到个人休假、出差时,就得三人轮流值班,明显人手不够,但从来没有谁发过一句牢骚。有时医生上午做手术没时间给住院病人换药,他们就利用下午或晚上为病人换药。每次给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时,三四个医生就要花费几个小时时间忙来忙去,这时候无论是谁主管的病人,大家都能主动请战、齐心协力完成任务。护士组人员也少,上夜班时间多,但她们也从不叫苦,护士*****是我科一名年轻的***,他年龄虽小,但时刻起到一名***的模范带头作用,医疗队训练期间,她刻苦训练,参训结束后,本来应该在家休息,但她主动向护士长提出来上班,以减轻其他同志的工作负担。平时大家服从领导,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动作,真诚协作,互相帮助,团队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
4、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科主任通过每周查房,经常提问年轻医生专业理论知识,督促其加强平时积累。遇到大面积烧伤及危重病人时,科里还组织病危(重)病例讨论,使全科医护人员在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救治上有了一套整体治疗方案,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9月份我科共收治4名特重度烫伤患儿,最大面积达百分之六十多,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使患儿平稳度过休克期,病情逐渐稳定。作为护理人员仅有微笑和体贴入微的关怀还不够,要达到优质服务的标准,更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做保障。全科护士除了每月的业务学习之外,还不断加强“三基“学习,强化各项技能培训,做到人人达标,个个争先。6月份护理部组织心肺复苏操作考核,我科平均分数达93.3分,两名护士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全部通过。参加中级职称考试,两名干部也全部通过。工作之余,医护人员不断学习专业书籍,努力撰写论文,先后有多篇论文在医学杂志上发表。
三、不足之处:
1、政治学习不深入:少数人简单地认为政治学习是领导的事,与平时工作无关。
2、学习氛围不够浓:对专业学习还存在欠缺,外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上压力不够,缺乏争先意识,学术论文撰写少,层次不高。
3、实际操作水平有待提高:我科手术中各种厚度的皮片移植、中厚大块皮缝合时很讲究技巧,要求医生手巧心细,然而手术实际操作量有限,光靠台上练习是不够的,年轻医生在台下缺少动手练习。
四、下步打算:
2.科研论文:全科共3篇。
3.获得医院奖励:3月份我科被评为“三学”先进单位,7月份我科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护士操作考核中,***护士获第二名,***护士获第三名,全院护士理论考核总评成绩第二名。
二、好的方面:
1、爱岗敬业,强化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精神。
医护人员常讲: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臭烧伤科。虽然我科工作人员生活在这种经常与脏臭累打交道的环境中,但是大家却从来不叫苦、不叫累,都能端正工作态度,发扬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保持良好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特别是电击伤大面积肌肉坏死病人和创面感染的病人,创面恶臭,有时连陪护都忍不住离开病房,但是我们医生和护士还坚持及时治疗和护理。夏天天气炎热,但病人却因为皮肤屏障破坏、散热较多而怕冷,换药时不敢开空调,我们的医生在又闷又热的病房里给病人换药,常常累得满身是汗,连工作衣都湿透了,却一声怨言也没有,病人及家属多次表扬医生工作认真、细心,视病人如亲人。5月12日我科收治一名百分之百烧伤、三度伤达90%以上的病人陈××,病情特别危重,主管医生为了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连续几天几夜吃住在科里,直至病人出院还亲自护送其回家。当时护理组只有6人上班,既要负责20多个普通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又要上特护,护士们超负荷地加班加点、连续作战,圆满完成了抢救任务。
2、端正服务态度、树立“病人至上”的思想。
随着医学模式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护理理念已转变为“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我们科护士们紧跟时代步伐,在科室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逐步开展整体护理,从单纯的技术型护理过渡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方式,并在工作中针对各种不同程度的烧伤病人逐个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了让患者享受优质的护理,早日康复,科室把病患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在每季度护理部组织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中,优秀率达90%以上。我科收治的病人大部分是突发事件,90%以上家庭都非常贫困,但是只要病人来到我科治疗,我们都是一视同仁对待。年初我科收治一名叫李××的3岁患儿,三度伤达33%,入院时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同时其家庭经济困难,治疗难度大。全科人员齐心协力,通过多次植皮及整形手术后,患儿烧伤创面治愈,肢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恢复。5月12日我科收治一名烫伤面积达90%的病人陈××,经济条件差,缴纳住院费一拖再拖,给治疗上带来了许多困难。科里根据病人的情况想了很多办法,经过四十余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最终痊愈出院。
3、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培养优秀的“团队精神”。
烧伤科作为一个整体科室,虽然个人职责分明,但是工作时大家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完成各项任务。全科室人员只要听说科室有抢救病人,都能立即赶到科里,团结一致投入抢救工作。我科共4名医生值班,遇到个人休假、出差时,就得三人轮流值班,明显人手不够,但从来没有谁发过一句牢骚。有时医生上午做手术没时间给住院病人换药,他们就利用下午或晚上为病人换药。每次给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时,三四个医生就要花费几个小时时间忙来忙去,这时候无论是谁主管的病人,大家都能主动请战、齐心协力完成任务。护士组人员也少,上夜班时间多,但她们也从不叫苦,护士*****是我科一名年轻的***,他年龄虽小,但时刻起到一名***的模范带头作用,医疗队训练期间,她刻苦训练,参训结束后,本来应该在家休息,但她主动向护士长提出来上班,以减轻其他同志的工作负担。平时大家服从领导,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动作,真诚协作,互相帮助,团队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
4、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科主任通过每周查房,经常提问年轻医生专业理论知识,督促其加强平时积累。遇到大面积烧伤及危重病人时,科里还组织病危(重)病例讨论,使全科医护人员在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救治上有了一套整体治疗方案,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9月份我科共收治4名特重度烫伤患儿,最大面积达百分之六十多,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使患儿平稳度过休克期,病情逐渐稳定。作为护理人员仅有微笑和体贴入微的关怀还不够,要达到优质服务的标准,更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做保障。全科护士除了每月的业务学习之外,还不断加强“三基“学习,强化各项技能培训,做到人人达标,个个争先。6月份护理部组织心肺复苏操作考核,我科平均分数达93.3分,两名护士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全部通过。参加中级职称考试,两名干部也全部通过。工作之余,医护人员不断学习专业书籍,努力撰写论文,先后有多篇论文在医学杂志上发表。
三、不足之处:
1、政治学习不深入:少数人简单地认为政治学习是领导的事,与平时工作无关。
2、学习氛围不够浓:对专业学习还存在欠缺,外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上压力不够,缺乏争先意识,学术论文撰写少,层次不高。
3、实际操作水平有待提高:我科手术中各种厚度的皮片移植、中厚大块皮缝合时很讲究技巧,要求医生手巧心细,然而手术实际操作量有限,光靠台上练习是不够的,年轻医生在台下缺少动手练习。
四、下步打算:
这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突发急性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夕的老人由于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转危为安。
无论何时何地――吹一口气,医院就能马上收到报警信号,判断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病情;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血管意外,医院也能第一时间监测到其心脏状况,尽快赶到现场;甚至睡眠时发生呼吸暂停,也不用担心就此“一睡不醒”,医院会立刻收到报警信号……
以上的片段,并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也不是未来世界的产物,很可能在最近的几年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因为,有一个人已经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集合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联合了优秀的科学家,努力让这个“幻想”成真,并且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他领衔开发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发明――基于手机的远程肺功能监测系统即将问世,以后还会陆续开发出监测心脏功能、睡眠呼吸暂停等的系统。
这个人就是去年荣登全球呼吸领域最大规模、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学术会议――美国胸科学会(ATS)名人录,被ATS称为“一位专注于发明创造的临床医生、科学家和导师”的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白春学教授。
专注于发明创造,无疑是对白春学教授目前状态非常精准的描述。他发明的基于RNA干扰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和实时荧光光纤血气分析仪,令他两度捧回上海市颁发的“发明金奖”。他已经获批的发明专利有4项,正在申请的专利有9项。难怪他的学生说他“有时候痴迷于发明创造中甚至忘乎所以”。
每项发明无不是为临床服务
白春学教授的每项发明无不是为临床服务,他对发明创造的痴迷也全因心中装满了患者的需要。
“创新性研究具有巨大的帮助患者的潜力,这是我研究的动力。”
以发明远程监测肺量计为例。白教授在管理患者时,即体会到远程监测的重要性,去年仅半年时间便联合计算机专家研制出样机,实现了不需经计算机上网即可“便捷、实时、远程”传送肺功能测定结果给有接收终端的医疗中心,医师可及时分析、判断结果,指导患者救治。疾病远程监测系统的开发,对现有的医疗模式弊端有着根本意义上的改变,主要优势如下:
减少就医次数远程医疗的出现,可以大大减少慢性病患者反复就医的次数,患者只要在家中,数据传到医院,便可由医生诊断开方。
扩大名医的服务效率一个医生再能干,一次门诊也只能看几十个患者。有了远程监测系统,一个名医一天甚至可以为数百个患者服务,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提高急救的效率有些患者突发急症,就算自己不会或者没有能力报警,医院也能迅速收到报警信号,就近派医生进行救助,可以大大减少急性突发疾病的死亡率。
简言之,疾病远程检测系统是结合IT、无线传感和物联网等技术,提出了物联网医学应用的易医,以达到:易防病、易诊断、易治疗、易与名医交流;易将健康风险降到最低;易将健康质量提升最高;易更好地享受人生和成就的“四易三效”目标。详见“易医”网站(省略)。
又比如,有些呼吸系统危重患者(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临床需要连续监测血管内的血液气体(简称血气),但是不可能每分钟都抽血,甚至每小时抽一次血都很难做到,而实时准确地掌握血气情况,对正确制定治疗方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白春学教授发明了实时荧光光纤血气分析仪,将一个无线荧光传感器放到血管里,使实时监测血气成为现实。
……
谈起研究之路,白教授的脸上有掩饰不住的自豪,“研无止境,但有捷径。这需要时刻带着有准备和高悟性的头脑。”
更是一位卓越的“导师”
白春学教授在临床医学发明上的光芒太盛,似乎盖住了他作为“导师”这个角色的卓越。事实上,他也是一名对学生要求严格、悉心指导的优秀导师。
他的博士研究生杨冬、张子强的论文在2009年欧洲呼吸学会(ERS)年会众多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论文银奖”。中国学者获此殊荣者甚少,一个科室同时有两名获奖者更是难得。杨冬博士的论文首次探讨了Peroxiredoxin6基因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深入研究了急性肺损伤的新机制;张子强博士的论文发现了水通道蛋白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新靶点。另两位博士生沈瑶和佘君获得支持,在亚太2009年会做论文报告四次,充分展现了中国实力。
白教授的学生们所做的创新性工作与白教授带领的团队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培养密不可分。
白教授在学生的眼里,最打动人的不是他“有悟性”的头脑,也非他的要求严格,而是他自始至终的勤奋。
他的学生说:“白老师一般通过邮件给我们安排当天的工作,几乎每次的邮件发送时间都在凌晨5点左右。如果是前一天一定要发的邮件,大部分都是夜里12点左右发出。”“他不管多忙,我们写的材料或者文章,他都会仔细阅读、修改、提意见,每次拿到经他仔细修改的文章,心里都在想,肯定又是白老师熬夜做出来的。因为白天的他实在太忙了。”
做一个项目,他尽管已经有了全盘的思路,但仍会放手让学生去做,中途遇到困难或者以学生的能力达不到了,他再接着完成,这样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学习的机会。“每个人能力有限,我不强求你,但前提是,你尽力了。”
中图分类号:R47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355-02
社区护理工作中,临终关怀体现了崇高的医护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患者的价值,包括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1] 。在社区临终关怀则通过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高超精湛的临床护理手段,以及姑息、支持疗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减轻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平静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2]。
1 社区护理中临终关怀的理念
以照护(care)为中心尊重生命尊严的理念: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使患者在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3]。由于观念上的原因,现代医疗体系中皆以治疗为主。医护人员往往是立足于抢救生命,千方百计采用各种手段治疗或延缓生命。诚如库尔勒・罗斯医生指出:“临终病人希望获得休息、平静及尊严,但他们得到的却是静脉注射、输血及气管切开[4]。而在社区护理中临终关怀强调的是以舒适为目的的照护,照护体系不依从护理人员的想法,而是尽量照着病人及其家属的希望来进行护理[5]。临终病人有权知晓自己的病情发展及共同参与治疗过程的讨论,社区护理人员应以病人的要求为服务宗旨,提供一个安适的、有意义的、有希望的生活,与家人共度温暖生活,接受关怀。
2 社区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的目的
根据世界公认权威的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出版的“医学主题词表”解释,临终关怀是对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医护措施[6]。社区护理强调的是对临终病人实施姑息性照护(care)不是治疗性照护[7]。对临终病人来讲,大医院的治愈希望已变得十分渺茫,而最需要的是身体舒适、控制疼痛、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因此,社区护理的目标以由治疗为主转为对症处理和护理照顾为主。
2.1在社区护理工作中通过帮助临终病人了解死亡,进而接纳死亡的事实,来维护人的尊严。社区护士应维护和支持其个人权利,如保留个人隐私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参与医疗护理方案的制定,选择死亡方式等。临终也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8]。所以社区护理工作正确认识和尊重病人最后生活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病人最有效的服务。
2.2 社区护士给予病人精神上的支持,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接受一切即将来临的问题。侧重于解决心理问题,测量病人的个性特征及情绪状态,更加关注与疾病紧密关联的心理学问题,所采用的护理方法必须遵循心理学理论,使用依据心理学原理研制的心理测评工具,较多地通过激发个体的内在潜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以心理调节等方式帮助个体实现其正确面对死亡的目标[9]。
3临终关怀社区护理重点
3.1社区护理要做好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侧重心理保健,强调对患有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或干预[10]。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适当延长病人的生命。临终病人由于疾病的折磨,极易产生悲观、恐惧、绝望、自暴自弃的心理。但是他们对亲人的依恋和对生活的留恋,使得他们的情绪变化异常,极不稳定,求生的欲望使得他们心理异常脆弱,并且更加依赖医护人员,没有良好的精神护理,一切治疗及护理的措施就会缺乏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心理支持与精神护理对临终前的患者尤为重要[11]。以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增强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3.2 减轻病痛及防止并发症的社区护理:有调查结果显示7%的晚期肿瘤病人和60%其他疾病末期病人主诉疼痛[12]。疼痛是一种几乎人人都经历过的感觉经验,随着疼痛加剧和疼痛时间延长,病人可以发生人格的改变,同时,痛苦的哭啼或,使每一个接近病人的亲友都处于继续接近还是撤手不管的矛盾之中,也使参与治疗疼痛的有关医务人员承受内疚和失职的压力[13]。所以,在实施社区临终关怀护理时,解除疼痛是关键。处理原则为主动防治,而不是被动压抑。美国护理学会在临终机构关于推动临终病人采取舒适及减轻疼痛的倡议声明中也明确指出:“只要能控制病人感觉到的痛苦,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药物,多大的剂量,采用何种给药途径,都是可以的”[14]。2000年,WHO提出“让每一个癌症患者无痛”,患者在癌症晚期,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不是治愈疾病,延长寿命,而是减轻痛苦,让患者舒适,提高生存质量[15]。及时给予评估疼痛的指数,根据疼痛指数来描绘疼痛曲线图,找出疼痛的规律,在疼痛发作前给予止痛剂。绝对不能让患者强忍疼痛,违反医疗的人性化护理原则,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吗啡类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防止呼吸抑制,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在社区护理中要加强生活护理,给患者洗头、擦身,保持皮肤的清洁舒适,维护患者尊严。
3.3死后家属的情绪支持:有许多调查表明:丧偶或失去家庭成员是人生最痛苦的经历[16]。亲人去世后,家属的悲痛情绪首先表现为失去感觉,随后出现哭泣、呜咽,然后为抑郁[17]。通常最好让家属尽可能地表达其悲痛心情,不要劝阻,不要试图终止表达悲痛的过程,除非他们没完没了。由于亲人特别是配偶丧失所致的老年人抑郁症,常常不能自我控制而持续下去。因此,社区护理方面主要进行抚慰教育,既要鼓励他们多与社会接触和交往,又要为其提供或寻求心理精神方面的治疗和护理[18]。
4临终关怀社区护理措施
4.1实行社区整体护理:完成常规的基础护理内容后,还要做好勤翻身、多拍背,以预防褥疮、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19]。社区护士应和家属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帮助病人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共同商量病人的饮食,既要满足患者的热量需要,使病人感到舒适,始终保持最佳心理状态。临终病人病情变化多端,护理的难度极大,因此社区护士对临终患者要实施整体护理,以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以相应处理。
4.2密切配合社区医疗: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社区治疗和护理任务,如输液、吸痰、吸氧和采集各种化验标本等,不随意终止各种维持生命的措施。认真书写护理病历和特护记录。按要求如实填写好每个项目,包括病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变化,特殊用药、出入量,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4.3争取家属的配合:社区护士要动员家属与社会成员多看望病人,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生活在温暖和希望中,忘记烦恼和孤独,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心境。用发自内心的语言去安慰病人,耐心倾听病人内心的痛苦,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恐怖与不安,然后给予适当的解释和诱导,使其得到解脱。病情的告知应取得医生和家属的同意并统一口径,最好不要欺骗,否则会使患者多生疑虑,甚至不再相信医护人员而采取不合作态度。
综上所述,社区临终关怀护理深刻体现了现代医学生理_心理_社会医学模式的内涵,是社区护理工作对生命价值认识加深的重要体现。社区护士从精神上安抚病人家属,用适宜的医学手段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与折磨,社区临终关怀护理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有益处,是针对死亡过程中多种问题做出恰当处理,为病人提供温暖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医疗环境和坚强的精神支持,使临终患者感受到保全生命质量比延长没有生存质量的生命更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淑英 王彩云.临终护理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81-283.
[2]田碧珊;陈少娜;叶瑞芬;;社区家庭临终关怀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5年09期
[3] Sham MK.Pain relief and palliative care in Hong Kong[J]. J Pain Palliat Care Pharmacother, 2005,17(34):6573.
[4] Defilippi K, Downing J, Merriman A, et al.A palliative care association for the whole of Africa[J]. Palliat Med, 2006 ,18(7):583584.
[5]谢开.巫纪英 我国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期刊论文] -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3)
[6] Austin LJ.New directions in endoflife and palliative care in North Carolina[J]. N C Med J,2005 ,65(5):311.
[7] Gunten CF.Financing palliative care[J].Clin Geriatr Med, 2004 ,20(4):767781.
[8]王玉梅;肖适崎;冯国和;;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9] Manima A.Ethical issues in palliative care: considerations[J].J Pain Palliat Care Pharmacother, 2003,17(34):141149.
[10]韩业坤 曲秀芬 等.恶性肿瘤患者临终阶段心理支持方法探讨[J].护理杂志,2006,18(5):18.
[11] 李玲;我国临终护理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年08期
[12] 郭辉.李小惠.范爱飞.胡艳华 某院肿瘤相关科室医务人员临终关怀认知现状调查 [期刊论文] -护理学报2009(12)
[13] 魏鞍钢.老年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5):476-477.
[14] Rajagopal MR, Venkateswaran C.Palliative care in India: successes and limitations[J]. J Pain Palliat Care Pharmacother, 2007,17(34):121128.
[15] 吴辉.曾 医护人员对癌症终末治疗和死亡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期刊论文] -护士进修杂志2009(6)
[16] 李玲敏;;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特征及沟通技巧总结[A];二零零六年度全国第五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对预测重型型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对重型肝炎死亡患者MELD评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的143例重型肝炎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MELD评分,观察MELD分值的变化。结果: 143例重型肝炎死亡患者MELD评分≥20分有104例(87.39%),并且MELD评分越高死亡率越高。结论:MELD评分系统可以用于我国终末期肝病患者预后评判。
对象与方法
病例资料 :采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的慢性肝病患者26 416例, 其中死于重型肝炎者192例,病死率为0.73%(平均年龄50.77岁,男139例,女53例,男∶女为2.6∶1)。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64例,对143例重型肝炎死亡患者进行MELD评分情况分析。重型肝炎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方法:①统计指标: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住院天数、肝功能、凝血项、肾功能、甲胎蛋白等共计37项统计指标。由专人核对数据,并建立病例数据库。②肝脏生化指标的测定:应用OLYM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规方法测定,质量控制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负责。③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SSS for windows 11.5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 X±S表示,t检验。
结 果
MELD评分系统由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病因学定值4项因素组成,MELD评分计算公式为:分值=3.8×Log胆红素mg/dl+11.2×LogINR+9.6Log 肌酐mg/dl+64×病因学(胆汁性或酒精性为0,其他为[1])。
本组结果显示,143例重型肝炎死亡患者MELD评分20~29分者13例(9.09%),30~39分者54例(37.76%),≥40分者58例(40.55%)。重型肝炎死亡患者MELD评分128例(89.51%),其中慢性重型肝炎死亡患者MELD评分20~29分者9例(7.56%),30~39分者43例(36.13%),≥40分者52例(43.69%)。慢性重型肝炎死亡患者MELD评分≥20分者者104例(87.39%),并且MELD评分越高死亡率越高。
讨 论
目前对于终末期肝病进行肝移植的最佳时机仍很难确定,对患者进行短期预后判断可有助于肝移植时机的选择[2],对此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3]。
临床终末期肝病死亡患者重型肝炎比例较高,有文献报道高达72.9%[4],本组资料得出重型肝炎病死率为0.73%,与既往文献基本一致。因此及时准确判断患者预后及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十分重要。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是多样而复杂的,血生化指标中血清胆红素、凝血项、肾功能指标对病情的进展及预后十分重要,尤其对慢性重型肝炎更具有价值。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是Kamath等[1]在2001年提出的新的评价预测系统。MELD评价系统采用了血清肌酐、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以及肝病原发病因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危险性越大,短期内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Kamath等[1]使用MELD评分系统预测终末期肝病患者3个月的病死率的资料显示,Meld评分≤9者为4%,10~19分者为27%,20~29分者为76%,30~39分者为83%,≥40分者为100%。但是实际死亡患者的MELD评分情况还未见报道。本组资料显示,MELD评分越高死亡率越高,MELD评分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终末期肝病存活的指标,以便外科医生迅速做出是否行肝移植术的判断。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Kamath S,wiesner RH,Malinchoc M,etal.Amodel to predict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ease Hepatology,2001,33920:437-475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是内科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所以及时的诊治和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2年来我科通过对1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5—76岁,均有严重的胸闷、持续性心前区疼痛30min,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所有病例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入院后立即给心电监护,绝对卧床休息,吸氧、镇痛、溶栓等处理后,8例在治疗数小时后心前区疼痛减轻或缓解,二周后心前区疼痛完全消失。2例3天后心前区疼痛减轻,3周后胸闷消失,心前区疼痛缓解。
2 护理
2.1 心电监护。患者一经确诊,应立即送入监护室进行24小时心电监护。观察床旁运态下心率及心律的变化,每15——30分钟观察记录和储存心电图的各种参数,发现异常论文格式模板论文格式模板论文格式范文,及时向医生汇报。
2.2 密切观察生命征及胸痛的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并记录一次,如发现心前区疼痛加重且持续时间长,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输液时用药剂量准确无误,速度应慢,注意观察液体出入量,必要时建立两个通道,以便能及时准确用药。
2.3 卧床休息。第一周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生活应有家属和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以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量。第二周可在床上进行四肢活动。第三周协助病人离床站立,第四周方可在室内做轻微活动,重者卧床时间延长。
2.4 吸氧。早期给高流量吸氧,3天后根据病情给间断低流量吸氧,吸氧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并保持氧管通畅。
2.5 溶栓治疗的预防与护理
2.5.1 出血。由于溶栓药物对循环血液纤溶系统有全面激活的作用,产生全身性抗凝疗效,所以应观察应用药物患者的出血情况,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紫斑、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变化,有无呕吐、有无消化道出血等,并观察病人的尿和分泌物的变化。
2.5.2 低血压。低血压可由心肌大面积梗死,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排出量减少所致,或频繁的呕吐,加之大量的出汗,使血容量不足而引起血压下降,因此,应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在溶栓治疗进行的30min内每10min测血压一次,溶栓后3h内每30min测血压一次,以后每小时测量血压一次,血压平稳后,根据病情延长测量时间。[1]
2.6 饮食护理。给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富有营养的食物。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
2.7 保持二便通畅。禁止用力大小便,病情严重者应在床上排便,训练床上排便,避免过度用力,防止便秘,鼓励病人多吃水果蔬菜,饮蜂蜜论文格式模板论文格式模板论文格式范文,必要时用缓泻剂,排便过程中加强心率及心律的监测。
2.8 心理护理。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病人可因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恐惧及家庭经济条件限制等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或恶化,同时对监护病房的陌生感,加上频繁的治疗及护理,造成紧急的快节奏气氛亦可加重病人的心理上负担。故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与病人多交谈,发现问题尽最大可能帮助病人解决,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重树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并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为治疗和护理打好基础,医护人员保持镇静而有序的抢救措施并做好家属工作保持安静心态,从而使患者急躁、紧张、恐惧情绪得到调整。
2.9 健康指导。做好卫生宣教,帮助病人戒烟酒。嘱其注意休息,勿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心理舒畅。按医嘱服药,定期到医院复诊,控制糖尿病、高血压、不良情绪等危险因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在治疗并发症方面,我们认为与麻醉科、内科医生合作,详细制定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对有严重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病人,心内科医生在术中监护治疗,可明显提高手术安全性。本组无1例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无1例死亡。3 例严重肾功能不全长期血液透析的病人,经与肾内科医生共同制订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增加血透次数,肾功能保持稳定。
在选择假体方面,我们倾向于水泥型的双极头假体。1方面超高龄患者多伴有较严重的骨质疏松,另1方面骨水泥型假体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双极股骨头置换的优点[4]是:a)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可早期活动,避免了骨折内固定长期卧床带来的1系列并发症;b)与单极头相比,双极头具有双动特征,可减少骨性髋臼磨损。范丰川等[5]报道,人工股骨头长期使用并不造成中心脱位,髋臼缘骨质增生与负重使用相关,中心脱位与头臼比例不当及应力集中相关,多无需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能迅速解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负重,促进老年人身体机能恢复,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超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最适当的选择。
【参考文献】
我之所以选择先汇报职业道德是因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医生,首先要求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修养,一名医生可以技术上不高,但起码的职业道德必须具备。就像对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陈晓兰的评价“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的多”。三个方面的汇报我看重的也是职业道德。所以平时我认真学习邓小来理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学习做一名象华益慰、钟南山、陈晓兰一样的好医生。
二、业务水平
年疾控中心成立后,我就被分到传染病防制科工作,先后承担了疫情信息统计、传染病平台报病、传染病网络直报、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漏报调查、报告质量调查,出血热、布病监测工作,学校传染病防制等项工作。亲身经历了传染病实行直报的三个历程,从手工填卡报告到建立了大疫情报病平台到目前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大大提高。传染病报告方式的提高也印证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经过五年的工作磨练,我已经可以独立或者和其他科室人员配合的完成科室各方面工作。
三、工作成绩
1、在工作上,围绕中心的全盘工作思路,对照科室自己分管工作的相关标准,严以律己。独立或配合完成了自己分管的工作。
a、单独或配合完成传染病管理、漏报、报告质量、居民回顾性调查工作;
b、完成医院传染病监测工作;
c、布病监测工作;
d、出血热防制工作;
e、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
f、流感样病例监测工作;
2、利用六年来布病监测资料编写了布病疫情六年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