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0 11:46: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个人交流发言材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 激励学生多交流,提高说话水平 会说话,会处事,会做人是一个人成功的三个基础,而会说话占据首位。农村人说话一般不讲求有多高的水平,但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要提高说话的水平。学生要意识到通过语文学习可以使自己说话更文明,更有逻辑,更有层次。我要求学生有意识锻炼自己说话的能力,课内课外,普通话方言,都要做到话语自然,用词得体,用语流畅,公开场合发言要声音洪亮。
我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与他人交流发言。课堂内,主要锻炼学生在公开场合发言的能力。上课两分钟时间给学生发言,排轮次,一节课一名学生,发言内容自定。小组讨论问题每个人都要发言,发言前把发言提纲简要地写在记录本上,听取别人的发言,重要的或独特的迅速记录,在别人之后发言与别人重复的不说;班内交流小组讨论成果,由小组人员轮流,以便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 课外,我每天确定话题让学生交流观点。要求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支持自己的观点。内容包括对国内外重大时事、重要人物的看法,对身边人和事的看法,理想追求,抨击时弊、情境描述等等。
通过“会说话”活动,一是加强了语文实践,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用途,二是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对语文产生一定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多写作,提高写作兴趣 学生怕写作文,尤其是农村学生。躲着作文不是办法,少写或不写都不能解决问题。鲁迅曾经说过:“文章是练出来的”。我引导学生多写,号召学生战胜困难,战胜恐惧,把自己应有的水平发挥出来。
我要求学生写周记和每两周一次的课堂作文。鼓励学生写日记,但不做检查。周记每周一下午放学前做交流,小组内交流或者小组之间交流,看过的同学给出印象分。周记要求只有一个:在内容、形式、主题方面的二级指标中,至少追求一个优秀。比如内容贴近生活,语言通顺或有精彩句段,中心明确等。体裁不限,让学生自由发挥。课堂作文一般三节课,第一节布置内容要求,做写作提示,学生写出提纲,课后观察构思;第二节利用5分钟修改提纲,然后当堂完成写作,下课收交,课后交流评议,小组内共同给出优良中差的等次,有些特别明确的地方还可以下一定的评语;第三节课在我批改之后,小组再评议,我补充评议,然后推选出小组优秀作文全班交流,每次作文选一到两篇在班内“作文展览”栏里展出。
“文如其人”,因此我教育学生,要写出好作文,必须修练自己的品行。一个人的理想性格往往反映在他的文章之中,所谓心迹的流露,就是这个道理。
我鼓励帮助学生发表优秀作文。帮助他们打印材料、投稿,失败时帮他们树立信心。只要有同学发表作文了,就会起到积极作用,调动全班同学的作文积极性。
3. 课堂教学求生动,提高学习趣味 语文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是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我的语文课教学,在完成三维目标的过程中,特别注意生动性。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注意抓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教师的讲课注意“新”,学生的交流注意联系生活。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师生互动做心灵的沟通。教学语言追求生动幽默,教学活动追求灵活有效。
4. 督促学生做积累,提高语文成绩 提高语文成绩不是一夕一朝的事,贵在平时积累。我认为中学生语文积累要抓三个方面:诗文背诵、作文素材和学习方法。
农村学生课堂之余学习时间不多,因此,诗文背诵主要放在自习课上进行,适当利用课堂和课外;作文素材积累主要让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思考,准备专门的作文素材积累本,随时记录,课外阅读是必要的,我要求学生每周必须到图书室借自己喜欢的书阅读,并记住大概内容,读完后将大概内容记录在作文素材积累本上;学习方法主要在课堂上积累。
1.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要善于鼓励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并及时指导学生讨论。对每一节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都应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引导他们互相交流。这样,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两个环节,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体验了合作学习的乐趣,领悟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并将"合作"作为自己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
2.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从平时的课堂教学看,大多数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合作,更不知道怎样去合作。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2.1组织能力。一个人的组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第一,教师要督促组长积极组织合作交流,使每个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具有合作意识。第二,在展开交流的过程中,要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三,在交流过程中,要及时指导组长灵活调动课堂气氛,给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及时弄清分歧的关键,并请有关各方陈述自己的理由;当冷场时,组长应带头发言,起到表率作用。第四,应指导组长收集组员在交流中的不同答案,并及时向老师汇报。注意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和归纳能力,能促进全体学生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2.2倾听能力。倾听是学生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对讲话者尊重的表现。我们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发言。这就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认真听讲,对别人回答过的问题不再重复等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节约了上课的时间。
2.3学会表达。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评价一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参与合作的每个成员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共同合作以探究问题。
2.4善于讨论。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小组成员间想法常常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这就需要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如: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学生的理解比较片面,就需要合作讨论学习。
3.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抓住时机
然而我们很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把学生合作学习当成一种点缀,走走过场,这样既是学生没有的合作的意识,又是学生的合作能力得不到锻炼 。要想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就必须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合作学习的时机。
3.1"山重水复疑无路":独立思考困难时。在语文教学中,许多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性,独立思考遇到障碍是很正常的。这时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生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实现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灵感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三颗枸杞豆》时,有这样一个问题:三叔在他生命垂危之际,悟出了什么?和"我"从与三叔的交往及三叔的话语里有悟出什么?当我刚说出这个问题时,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学生们个个紧锁眉头。整整2分钟过去,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此时我知道学生是独立思考困难,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顿时教师变得热闹起来,你一句我一语,不一会儿,全班同学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不难看出,这样的合作才真的是学生们体验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快乐。
3.2"众人拾柴火焰高":独立完成低效时。语文的许多知识是建立在学生对大量材料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问题,获取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课堂教学的时间就会明显不足,有时也是不可能的。这时采用小组合作既可以保证为学生归纳知识提供更为充分的、更准确的答案。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比如: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在设疑自探经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归纳梳理后,形成5个需要探究的问题: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学写的?先写什么?在写什么?2、对大碑座的说明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3、作者怎样说明浮雕的?以第一浮雕为例分析。4、文中的"红旗、旗帜、松梅、小碑座四周刻着的牡丹花、荷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 有什么象征意义?5、归纳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分析。这5个问题要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让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解决一个问题。经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后,推荐一位同学回答。这样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5个问题。同时合作学习所发挥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作用也会深深印在学生的头脑里。
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条件中都列出了“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具有团队精神”的要,求。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沟通协作能力。本文在对中职生沟通协作能力的现状分析基础上,进而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生沟通协作能力。
一、中职生沟通协作能力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了解中职生沟通协作能力的现状,笔者通过学校学生处和招生就业办向在校350名学生,80名教师及20个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发放共450份《中职生沟通协作能力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36份,在整理数据后发现,47.8%的中职生不具备足够的沟通协作能力,影响了他们在校的学习、与人交往及就业。通过分析归纳,笔者发现目前中职生在沟通协作能力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问题一:人机对话强,人人对话弱。
当今中职生大多会上网,他们可以在虚拟世界里统帅三军、叱咤风云;可以用QQ侃侃而谈,可以在论坛上当“斑竹”称“楼主”,洋洋洒洒“灌水”、“拍砖”。但下了线,他们似乎换了一个人,变得害羞,不愿说话,不想主动与人沟通。他们感到自己的身体、相貌缺乏魅力,或感到自己的知识面方面欠缺,或感到自己语言表述能力不足,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有时会曲解别人的善意,甚至表现出戒备和敌对情绪。长此以往,他们总沉溺于虚拟世界而逃避现实,人为地缩小自己交往范围。
问题二:自说自话多,耐心倾听少。
一些中职生缺少基本的沟通常识,在与人交往中很少会换位思考。需要别人帮助时,达到目的便喜笑颜开,不能满足就言语相撞;与同伴相聚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高谈阔论;不高兴时乱发脾气或抑郁寡欢;听别人的讲话时,不断地插嘴或较真抬杠,或是目光游离,毫无反应。在社交圈中,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特别注重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人无论自我感觉多么良好,都很难与别人有真正的沟通和合作。
问题三:沉默冷场多,沟通动机少。
一些中职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喜欢隐藏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把自己封闭起来,令人难以接近。他们不主动涉及话题,不愿与人沟通,特别与老师、家长沟通困难时,沉默多于交谈,气氛压抑,场面尴尬。
二、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中职生沟通协作能力的实践
实践一、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认识自我,突破沟通协作心理障碍。
近几年,随着生源质量的下降,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对英语学习尤为如此。因为在英语学习上的屡次失败体验,让他们没有勇气回答教师问题,甚至整堂课头都不敢抬,不与教师进行任何交流。所以作为英语教师,笔者用亲切的口吻,幽默的话语,生动的表情去缓解紧张的师生交往关系,帮助学生放松,消除紧张、难为情的情绪,再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让他们体会到与教师交流的成功感和快乐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沟通协作能力的必要性,鼓励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经过教师的耐心引导,学生就会逐渐大胆发言,突破心理障碍,敢于表述自己意见,与他人交流。
实践二、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加强沟通协作能力训练。
英语学习本身比较枯燥,内容不易迅速掌握,而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体现出来的。所以笔者精心组织课堂学习材料,设计学习任务,将沟通协作能力的训练贯穿始终,鼓励学生课堂交往。如设计“自我介绍”,增进学生间互相了解;模拟“社会生活”,在不同的模拟环境中让学生学到社会知识、生活经验,训练沟通技巧;比赛“讲故事”,锻炼学生丰富想象力和语言能力;做“英语游戏”,锻炼学生协作能力;用“自由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展示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笔者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既解决了学生因为基础差,较难独自完成课堂英语学习任务的难题,又使学生学会互相倾听,学会听取意见,学会尊重他人和协作。
实践三、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实践,巩固沟通协作能力养成。
课外学习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为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语言实践和培养沟通协作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笔者鼓励学生抓住生活提供的沟通协作机会进行锻炼巩固。如让学生互相问候,做到与人打招呼有礼貌,态度真诚,表情自然大方,运用合适的英语用语;节日时,让他们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用英语向家人或朋友表达祝福;学生还可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辩论赛等活动,运用所学沟通协作技巧,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教学要求
1、认识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与他人交往,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3、了解基本的交往技能,初步掌握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2、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教学难点
1、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2、交往讲艺术。
教学方法
探讨式学习法、启发式、自主式、案例分析法
教学时数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交往伴一生
教学目标
1、懂得人生离不开交往。
2、认识如何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教学重点
认识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与他人交往。
教学难点
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阅读《孟杰的故事》。
二、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一、人生离不开交往
2、学生看P32图,思考:我们在学生活中能离开交往吗?结合实际说说。然后讨
论:一个人,如果离开社会交往,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3、举列说明离开交往危害人的健康成长的真实案例。如“狼孩”的故事。
4、归纳: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学会交往,广交朋友,对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5、完成P34“填一填”
6、各自发表看法,互相交流心得。
7、板书:二、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8、说一说:文中两幅图中你喜欢哪边的情景?图中人物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
9、共同归纳: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
10、阅读《雁南的故事》,讨论:雁南的变化得益于什么?雁南在元旦联欢活动中获得了什么?
11、各小组发言。然后归纳: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
12、朗读萧伯纳的名言。然后完成P35填空。学生互相交流各自做法。
13、师生共同归纳:交往中我们的朋友会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但要谨慎择友,多交益友。
14、参加“人在旅途”模拟活动。活动后请想想:
A、蒙住眼睛被人搀扶着走过障碍物时,心里有些什么感受?
B、当自己处在孤立无助的境地时,心里有什么想法?
C、想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有过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
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学生归纳总结。
五、作业。熟读课文,认识人生离不开交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教学要求
1、朋友圈的范围,“内圈”和“外圈”的不同。
2、懂得内圈向外圈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朋友圈的范围,“内圈”和“外圈”的不同
教学难点
懂得内圈如何向外圈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板书,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交往的“内圈”和“外圈”
2、看图4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交往对象有哪些?交往范围有多大?
归纳:从范围看:家庭邻里学校社区社会
从亲近看:知心朋友一般朋友点头之交
3、阅读材料,了解内外圈的区别。认识青少年时期朋友圈的范围、性质。主要属于“内圈”,应当广朋友。
试想一想,自己的交往范围有什么变化: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将来:
二、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1、看组图,阅读材料:交往能力是衡量现代人能否适应开放社会的标准之一,。近期,专家们在对北京市一些初中、职校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中80%的学生的朋友圈子在4人左右;近70%的学生其朋友大朋友大多来自一个班级;只有30%的学生朋友圈超越了班级甚至学校的范围。然后讨论:
自己的交往圈有多大?我们可通过哪些方式扩大交往范围?
2、阅读小鹏和小亮的故事,然后思考并讨论:
小鹏和小亮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和自己的交往范围?自己准备通过哪些方式扩大交往范围?
学生回答,共同归纳:A、参加公益或社会活动,是最好的方式;B、正确使用互联网。
三、小结: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懂得多交朋友,谨慎择友,而且要不断扩大范围,通过朋友的帮助让我们成长起来。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文明交往礼为先
教学要求
1、了解文明交往的前提
2、认识交往的原则
教学重点
了解文明交往的前提
教学难点
理解交往的原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板书:文明交往礼为先一、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1、阅读材料,然后思考并讨论:
小男孩的举动为什么会让李医生的心情舒畅了好几天?
对后一位患者的行为作何评价?
对比李医生的两次经历,对我们的日常交往有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然后归纳: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语言文明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态度亲和能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
2、朗读“礼貌用语”。
二、交往礼仪三原则
1、阅读萧伯纳的故事,讨论:这个故事对我们的日常交往有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平等侍人是交往礼仪的重要原则。
学生阅读《山谷的回答》,思考:这则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师生共同归纳:尊重他人是交往礼仪的另一条重要原则。
2、阅读小材料《三国演义》,分析:周瑜不抱成见,宽容地对待程普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总结发言,归纳: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交往礼仪的重要原则之一。
3、完成P46填空,然后互相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8-0059-02[ZW(N]
[作者简介]张红梅(1978―),女,江苏海安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角斜镇角斜初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在各个场合的信息、思想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口语交际能力作为现代人必备的素养之一,其重要性越发得到凸显。然而笔者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与城市学生相比较,缺少“见世面、长见识”的机会,心理卑怯,行为拘谨,很多场合说话不够大方,而不敢说、不想说导致学生越来越不会说,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入手,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树立自信,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源自信心和坚持。自信有如一股强大的力量,可以挖掘自我身上的内在潜能,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促进自我逐步迈向成功的彼岸。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太理想,很少有用普通话与人交流的机会,卑怯心理比较普遍。针对这种状况,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和交际氛围,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和引导学生。学生一旦有机会在公开场合与人交流,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树立信心。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从学生最了解和关心的事情着手,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评价。如初一新生刚进入班级时,不急于让学生自我介绍,而是让他们参观校园和班级,然后说说自己对新校园和班级的印象,并尝试着说说自己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有什么愿望。这样的语言环境非常切合学生实际,一方面调动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学生畅所欲言,在表达过程中享受到交际的愉悦,潜移默化中克服了自卑心理,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拓宽渠道,丰富语言知识积累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和丰富的积累可以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储备。大多农村初中学由于家庭教育等因素,早期读书氛围的营造得不到重视,学生很少有条件广泛诵读经典文学和各类著作,加之引导不到位,学生根本没有关注社会和国家大事,从而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在与人交流时就显得言匮词乏。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学好课本内容,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拓展阅读。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或单元主题给学生推介一些课外读物,在此基础上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和感悟。同时,还要注重拓宽学生课外知识积累的途径,比如引导学生上网阅读新闻等,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语言材料,为学生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
三、指导倾听,养成良好倾听习惯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的要求。倾听是与他人沟通交流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通过倾听,才能明白说话者的主要意思,直接获取相应的信息,从而很好地与他人交流。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确保师生间、生生间的有效对话。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倾听的要求:做到专心、耐心和虚心;能抓住发言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概括其表达的主要内容;有时需要用笔做一些记录;待发言者表达结束后,再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有助于培养倾听能力的训练,如听话、复述等。
四、立足课堂,组织学生参与训练
课堂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给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注重使用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语言环境,而普通话则是语言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使用普通话,要求学生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第二,注重朗读和复述训练。朗读和复述是训练学生将书面的无声语言转化为口头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是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朗读技巧训练,如节奏、重音、语速等,把握文本的情感,做到抑扬顿挫、张弛有度。而对于复述训练,要指导学生概括文本内容,组织安排语言材料,复述时要言语清晰、仪态大方。
第三,注重辩论、采访等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开展相关活动,如辩论会、答记者问等。指导学生针对教学内容,结合自身经验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对于不同意见进行反驳辩论时要有理有据、言辞得当。这样的教学环境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又能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四,注重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不是单纯的写作训练,应该是从说到写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将作文训练与口语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说促写。无论是立意选材还是口头作文,都可以成为口语交际的过程,其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听、议和客观评价,相互学习,最后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
五、走向社会,开展多样实践活动
口语交际训练离不开课堂教学,也离不开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应开展丰富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提供良好的平台。如在推广普通话、植树绿化等宣传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上社区街头,广泛宣传讲普通话和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宣传活动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再如在教师节、重阳节时,可以组织学生拜访退休教师和社区老人,让其使用文明用语表达自己由衷的敬意和关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语文学科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据调查,目前,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合作意识与社交技能。主要表现在:小组讨论时,不善于倾听中间力量的同学的发言,而只注意自己的发言机会;小组在合作学习时,学习好的同学成了小“权威”,特别是瞧不起学习困难的同学,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在小组间进行竞争时,缺乏群体精神,将小组内认为妨碍获胜的同学排斥在外;小组活动没有明确的活动程序及策略安排,比赛竞争失败后互相指责、埋怨。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会合作,缺乏合作所必需的基本的社交技能。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合作探究,以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使集体智慧高度结晶,形成活而不乱、动而有序的学习局面。我认为,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时应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要合理分组
分组情况不尽相同,有的同类明分,有的异质暗分。同类明分:把一个班的学生按照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划分成优、中、差三个组或优、差两个小组,一个组坐一竖排,教师和学生都清楚分组情况;异质暗分:让学习属于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组与组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这样有利于形成合作交流过程中的公平竞争,也便于教师辅导。异质间分组不会影响学生的自尊心,也不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推行合作教学,优等生经常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会使所学知识更加熟练化,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得到发展,在一个组里学习的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人人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这样做,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和传递信息,增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发挥了优势互补的作用,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小组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生个性腾飞、培养团结精神的有效手段。
二、要讲究时机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指点迷津、拨开云雾,通过精心设计的新奇的提问,给学生创设思考遐想的空间,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经过积极思维、周密思考、正确判断,找到既新颖又简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相机设置合作交流的环节,要考虑这个环节中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的。
三、要明确任务要求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在设置合作交流环节时,教师一定要把这段时间中进行合作交流的任务、要求布置清楚,要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并且明确通过怎样的合作才能完成任务。通过合作,使每个同学都参与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既达到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又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机会,学生也在不断交往中逐步学会尊重别人,接纳不同意见,与人合作,提高了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要留足时间
任课教师要根据“合作交流”的任务、要求,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探究时间,这是课堂中学生的重要权利,教师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教师应有强烈的“以学生为主”的意识,不要把合作交流看成演戏。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不但会给学生留下遗憾,更重要的是将会浇灭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只有让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得到了开发,思路拓宽了,思维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五、要培养良好习惯
【Abstract】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oral English ability in students' English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basic theory by means of natural law on English learning,elaborate to improve oral English ability of English reading.
【Keywords】Oral Training; English reading; learning rules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弱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学生缺乏高效的学习策略,基础知识与口语应用严重脱节,学生在使用场合不敢开口;教师对于口语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缺乏大量有效的语言示范,严重影响教学水平;大学英语在应付考试之外,很少有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运用到的环境与机会;综上种种,造成了英语口语的现状。
一、口语教学的本质
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而宽泛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和完成交际的必备条件。“阅读”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重要一步。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够广泛而深入地接触英语语言的实际,创造充分的、足够的、丰富的虚拟语言环境,将自己置身仿真的“英语世界”中,不断地接受真实语言材料的刺激,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积累各种语言信息。与人交谈时才可能出口成章,应答自如,传文达意准确得体。《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探》一文中明确指出,口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手脑并用、身体力行的实践与体验去形成的英语能力。所以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交际,学生遵从自身规律学习英语,教师遵循教学规律教授英语,师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规律是在主观环境下的一种相互激发。
二、阅读在英语口语中的作用
1.近年来,口语教授老师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这是因为交际能力的培养正在逐渐成为英语能力中不可规避的训练。在这样的教学中,鼓励学生使用某些交际策略来达到训练目的。确实在交际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但不能忽视的是语言的内在美与韵律美被忽视,学生重技巧而轻积累的现象愈加严重。
阅读是填补这一缺陷的最好方法,为口语的训练与表达提供了资源与养分。在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中提出,人们是通过接触并理解稍高于自己当前习得的语言能力和材料而提高语言能力的。其是必要条件,是语言真正的意义。所以学习者必须要有足够的吸收与输入,这样的能力才会自动生成。即大量的阅读帮助口语表达的最重要方式,其地位不容忽视。
2.非母语学习最大的障碍来自于语言焦虑,它是学习语言时所特有的一种不安与害怕的情绪。这会成为妨碍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它来自对外语能力的不确定,对自我评价的负向性,对习得成就的感受性。
而这一切都来自学生对口语的驾驭能力,学生没有充分的阅读,很难做到有效适应和应付各种口语交流的场面,因此语言焦虑的克服还是需要有大量阅读作为后盾的。
学习小组的分配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保障。小组成员一般为四至六人,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因素,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配。
刚开始进行分配时,学生们都觉得很有趣,参与的兴致高涨。在分配时我根据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强弱,选定了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让他们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因为在分配之初我就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为了让优生带中差生,组内进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我特意鼓励大家齐心协力,最后比拼一下哪一组的进步比较大,哪一组的成绩有所提高。在这样积极地鼓励下,学生们都暗中憋着一把劲,想着获得最大的进步和荣耀。由于在设立小组的时候就渗透进了竞争意识,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进行得非常有序,团队意识也逐渐养成,学习成绩和效率都有所提高。
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合作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愉悦学习,获得主动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良好合作学习氛围的形成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意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对于这一观点,我深有体会,和谐的学习氛围,不但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同时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在教育观念与教学形式上都有了深刻转变,和学生交朋友,与学生谈话交心,无形中获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在课堂上,更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氛围中深入到合作学习中来,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产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强大动机,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我在班级中为了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花费了大量的心思,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探究,从而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实践证明,这样做也确实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一致好评。
三、重视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合作
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就是让学生掌握合作技能,这样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才不会盲目,不知所措,才能取得成功。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讨论、交流、表达、倾听等形式来展开学习的,因此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会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经过认真思考,通过讨论来理清思路,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从而达成共识,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合作的最终目的。在实践中,我深知学生的合作技能中首先要培养的就是讨论,只有提高讨论的质量,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因此教学时,我一般是先选择一个同学发言,其他人认真倾听。发言完毕之后,每个学生都要补充一下自己的见解,等待全组人员发言完毕,要对各自遇到的问题及独特见解进行全组大讨论,进行有效归纳与整理,从而达成共识。
2.学会组织。小组内讨论不是无章,而是有序,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组讨论的成败。在平时教师要对组织者进行相应的指导,让他们认识到组织者的重要性,搞好组内分工,只有分工明确,合作学习才能有序进行,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此外,组织者可定期更换,这样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切身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对合作学习产生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会表达。也就是说要能运用简明而准确的语言将自己的看法见解完整地表达出来。即使你的想法再好再有创见,但表述不清,他人是无法理解的。学会表达不仅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必备技能,而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与人交往所必需的技能之一。
4.学会倾听。合作学习不仅需要合作者独立思考,敢于发言,还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当其他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打断他人的发言,要能抓住重点,对他人的发言作出准确的判断,发现其中有价值的材料,并对其中有欠缺的观点进行有效补充,使之不断完善。
四、合理评价学生的合作效果
早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主要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交流沟通。作为一个正常人,他可以不识字,但他不可能不与人交往,因此,说话的重要性对每个想要正常生活的人来说不言而喻,对于刚接触语言文字不久,才开始规范学习语言的儿童来说更为重要。通过长期的语言口头表达训练,使学生初步学会清楚得体地表达自己、能说会道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特长,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语文新课标也很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小学低年级课本上的“看图说话”,中高年级课本语文百花园中的“能说会道”都安排相当多课时的说话训练,但由于多数老师认为儿童入学前已经会说话了,进校只是学习书面语言,加上口语表达在语文试卷中难以考察,思想上不重视,平时缺乏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导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与人交往能力差。解决对策:
1、充分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鼓励学生敢于在公开场合发言。比如可不限内容、长短,鼓励性格外向活泼的学生先在讲台上发言,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性格内向的学生逐步克服心理和思想在障碍,敢于在众人面前说话。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通过口语交际的机会。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提问、小组合作学习,班上交流等方式给学生提供锻炼口语能力的机会。
3、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安排训练内容。比如可先通过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看图说话、观察实物练习说话等较简单的说话训练过渡到要求稍高的指定场景对话。
4、学习美国中小学的一些做法,建立班级交流制度,使学生口语交流制度化、日常化。总之,口语训练任重而道远,初始应以朗读和问答作为基础方法,以复述和讲述作为由读到说的过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说话技能,以提高说话能力。
二、培养学生认真写字、把字写好的的习惯
我们中国的汉字因其源远流长、意蕴丰富而形成一种书写艺术,历史曾出现不少书法大家。但现在学生的整体书写水平下降,有多方原因,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写字要求降低,不愿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教学生写字。有的认为教学生写字是一、二年级老师的事,学生字迹差些没关系,只要写对,考试时不耽误得分就可以了;有的认为现在科技发达了,整个材料啥的都用电脑植字,谁还用手写?正是由于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放松了对学生书写的要求,以致学生的字越写越差,字迹潦草,错字连篇。写字是一项基本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正确的书写汉字不仅是正确理解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还可以养成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我们虽不敢祈求学生人人成为书法家,但批改作业时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的卷面总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因此,学生的写字教学,关键在教师。首先,要重点进行正确的执笔和坐写姿势的训练,要求学生熟记写字歌,做到三个“一”;其次,要重视范写和描红,指导学生写好独体字和合体字。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明确要求,严格训练,经常提醒,不断激励,强化纠正,只要花大力气常抓不懈,一定会取得成效。
三、积累写作材料的习惯
作文难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共性问题,关于学生作文难的原因、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家是见仁见智,我认为,学生在写作中遭遇的共性问题可归纳为两点,一是“我不知道写啥”,二是“我不会写”。
要解决“我不知道写啥”的问题,必须引导学生小养成积累写作材料的习惯。所说的写作材料,包括两方面:一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字、词、句、段等,课文中学到或课外见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要用本子记下来,以备写作时用;二是写作素材,即典型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离不开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而生活是一座弥久永新、永不枯竭的材料库,要积累写作素材,就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自然,观察万物,观察、体味生活中的人和事,记录下或精彩、或难忘、或美丽、或悲伤的瞬间,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
四、培养学生好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海量阅读
青少年时期本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期,在当前影视媒体、网络游戏都在抢夺孩子眼球的形势下,培养小学生好读书的习惯显得尤其必要和重要。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应引导学生学好读好,特别是一些写法规范、离学生生活距离比较近的文章,如冰心奶奶的《吹泡泡》,可让学生背诵、仿写,在背诵中体会文章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再仿写中学习文章的写法。此外,可结合许多中小学开展的打造“书香校园”活动,从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古诗、寓言、童话入手,鼓励学生海量阅读,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写作能力,不少读书多的人在这方面都有很深的体验,潍坊名师韩兴娥在这方面的尝试就比较成功。
1、营造自主合作的环境
教室内的桌凳按小组讨论式进行摆放,教室四周布置小黑板以利于学生随时展示,在教室的墙上醒目的位置悬挂一堂课学生表现要求:“举手积极,声音洪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创新实践。”通过营造这样的浓厚氛围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建立协同共事的团体
小组成员的构成合理,是能有效合作的保证。分组应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为小组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又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合作小组成员一般由4――5名学生构成为宜。组内成员要搭配,依据学生学力的水平、兴趣的深广度、思维的敏捷度、语言的表达能力等而定,并进行角色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检查员等,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而且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互赖,防止出现“搭便车”的状况,有利于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同伴互助、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二、设计恰当的问题
1、选择的问题要有价值
一个问题,如果比较简单,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得到快速解决,那就没有小组合作学习必要;相反,如果是问题太难,讨论很长时间也得不出结论,这样的问题也就有必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欲望。
2、设计的问题要开放
开放性的问题解法多种多样,结果不唯一,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考虑的不够全面,个人独立思考会有一定困难,急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平台。在合作交流中,彼此观点不断碰撞,有争议的问题会变得明确,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经过同学们的合作探究、思辩,既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巩固旧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创新思维能力。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展开前,教师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能达到的课堂教学目标,然后通过学习提纲的形式,向学生提供学习应达到的目标、学习要领、待破难点、须掌握的重点。让学生在明确了解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通过自主学习,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或把自我尚无能力解决的问题整理、归类,为小组讨论做好思想与材料准备,有计划地带入课堂,提交给合作小组成员共同探讨。
在学生展开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讨论的话题走向,要做好学生话语范围的有序调控,因为我们的课堂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生,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而又不过多干涉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在师生共同研讨中,似“剥洋葱”般地逐层显现。对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的要及时予以表扬;对任务不清楚的要耐心说明;对出现问题的及时指导;对提前完成的及时检查并布置新任务;对偏离主题和受阻的及时制止或点拨,使其顺利开展。这样的课堂合作式教学,不仅能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展现自我,又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判断正误、推理归纳等多种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也得到锻炼并有所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掘,克服自闭、胆怯、羞涩等不良心理,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互助尊敬的团队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1、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漫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合作小组成员必须听清老师的提问要求,听懂小组分工的任务,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音。俗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取长补短,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学会质疑。在小组活动中,在肯定别人优点的时候,还要敢于质问。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而不要害羞,不做声;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对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3、学会表达。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会表达。在课堂教学的许多时候,经常只有那么几个学生举手,一些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时的发言很有价值,等到全班交流时却没有了声音,也有一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楚。为此,教师就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把一些能够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其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册的学习重点。
二、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四)口语交际:
1.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2.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策划简单的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2.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三、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四、教学难点: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5、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五、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中既注意总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2、识字、写字教学。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3、阅读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给定一个话题的,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5、习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