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研档案管理

科研档案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25 06:54: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研档案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科研档案管理

篇1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迅猛,高等院校的科研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两院院士的37%以上集中在高校, 全国重大科技成果的1 /3出自高校[2]。科研档案作为高校科研工作的衍生品,真实记录了高校科研活动的全过程。不过,目前的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管理模式陈旧、档案意识薄弱、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制约了高校科研工作。如何破解科研档案管理中的难题,提高科研档案的效益,这是很多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特点

据国家档案局的规定:“科研档案是指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字材料。”[3]高校科研档案作为高校科研工作的衍生物,是凝结广大高校科研工作者智力劳动的结晶,具备着一定的学术价值,具备以下特点4: 

1、历史阶段性与成套性的矛盾统一

高校科研档案作为高校广大师生从事科研活动的原始证据,它记录和表达了当时的科研工作状况。与其他类型的教学档案一样,科研档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真实、准确、完整地再现了高校科研工作的片段或整个过程、发展轨迹。科研档案管理,可以体现出一个学校的学术研究水平。与此同时,科研档案是围绕着某个科研项目的开展的,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科研文件,它们之间既以不同的工作阶段相区别,又依靠总体的科研程序和科研内容紧密衔接,构成了一个反映该项科研活动的文件整体。

     2、现行性与保密性的矛盾统一

有学者指出所有档案都与原单位有密切联系阶段,具有现行性的特点,所以说,科研档案在进入档案部门保存后,其承载的科技信息在较长时间内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效用。而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有的科研档案直接影响到科研部门的专利权和相关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科研档案还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总之科研档案,是现行性和保密性的统一,对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科研档案专业性与管理人员知识单一性的矛盾统一

科研档案管理就具体的高校和科研部门而言,都有特定的范围、业务内容和职责,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我国高等学校科研门类多、学科多、覆盖广,同时各专业载体和媒介具有一定独特性。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不同的科研工作对相应的科技档案工作内容,在搜集、保管环节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我国的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知识结构存在缺陷:第一种是文科出身,具有较扎实的档案管理技能,却缺乏行业专业知识;第二种是理工科出身,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但他们不了解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

二、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5

根据笔者了解和掌握的情况,结合杭州市多所本科院校调研的基础上,高校科研档案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归档范围界定不到位,归档难。高校科研档案归档范围的界定的原则不明确,没有保证成果性和记录性并举。档案材料不能保证其成果性、记录性、完整性、凭证性,这样直接影响高校科学技术研究的效果。多数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重视结果轻过程,重得奖轻积累,他们认为科研档案管理是档案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个别科研工作者私心较重,寻找各种理由拒绝归档,将核心技术档案据为己有,造成档案归档难。

第二,重视程度不够,归档意识淡漠。6多数高校的科研档案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归档意识较差,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材料归档,在科研实际工作中没有明确归档内容、范围,各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落到实处。

第三,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人员不稳定。我国大多数高校都设立档案馆等管理结构,却主要是针对文书档案而言。科研档案管理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各管理部门多头管理,分工不清晰,档案管理出现问题互相推诿责任。档案管理人员有的出生文科,却缺乏行业专业知识;大部分出生理工科,多数是兼职,档案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档案保管条件差,管理设备陈旧。我国高校的科研档案单独设立科研档案室的较少,在实际档案管理中,纸质档案多电子档案少,传统设备多现代化管理工具少。多数高校科研档案并没有进行严格规范化管理,普遍存在管理混乱、随意堆放现象,既不利于后期查询,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第四,科研档案利用率不高,开发效益低。目前不少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存在重建设轻利用、重管理轻开发的问题。大部分高校的科研档案不向广大师生开放,很多珍贵科研文献资料堆放在档案室中渐渐陈旧。科研档案本身具备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目前高校科研档案的利用处于真空状态。

   三、加强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对策

上述科研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需要高校管理者统筹兼顾,合理地处理其中存在的矛盾,采取有效的措施。借鉴国外科研档案管理的先进经验,笔者认为加强科研档案管理,提高科研档案的效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强档案意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首先,应该要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重视,增强科研档案意识,把科研档案工作纳入学院工作的议事日程,加强《档案法》的学习与宣传,使科研工作者增强档案意识,形成良好的科研档案管理氛围。

其次,应当建立健全科研档案管理制度,高校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科研档案归档、保存、借阅、开发制度等。制定规范化的科研档案管理流程,使科研档案管理人员有法可依,消除目前档案管理无序现状,予以有力制度保证。   

再次要明确科研档案管理内容,采取最优管理模式。应采取多元化视角和文件连续体模式,保证科研档案的多样化来源模式,以保持科研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长久可用性为主要目标,实现科研档案的社会价值。7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

在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档案管理者将要扮演多重角色,承担多重任务,既是科研证据的收集者保管者、社会记忆的形成者,又 是科研档案信息和知识的构建者。科研档案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成为复合型管理人才,有必要掌握一些相关法律知识,如专利法、合同法等等。同时,还要学会利用网络化手段,实现档案资料查询和检索的数字信息化,切实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转变工作思路,提高科研档案的社会效益

在信息共享时代,高校科研档案工作应该扩大社会服务职能,体现科研档案的社会价值,发挥科研档案的作用和价值。高校科研档案管理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站在情报信息管理的高度,来重现认识和构建高校科研档案工作。应该借鉴国外档案管理的方法,吸纳客户关系管理理念,采用基于客户服务的科研文件管理思想,积极开发和利用科研档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积极主动上门,加强科研档案的动态管理

科研档案管理应该建立在动态的全员参与基础上,而非纯粹的静态控制。档案管理部门要注重科研档案成果开发,加强校内外科研技术合作,边保存边开发,使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在良性循环的模式下运行。

参考文献:

[1] 仁传宇.科技档案管理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张静. 论科研档案管理规范构建的宗旨——基于三个现有规范的分析[J]. 档案学通讯,2010,(04).

[3] 张金平.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7,(17)

[4] 王晓东.浅析高校科研档案的管理与利用[J].档案天地,2012,(02)

[5] 王淑改.企业科研档案管理初探[J].北京档案,2012,(01)

1 本文是杭州师范大学中青年培育项目“脱髓鞘小鼠研究模型的建立”(2011XJPY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 高杰等.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23.

3 国际档案局.科技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Z]. 国档发[1987]6号.

4 林光斌.从辩证思维角度分析高校科技档案工作「D].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篇2

科研档案是指一些科研部门、科研人员在从事科研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和各种载体记载下的原始记录材料,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档案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播流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科研档案管理的体制得到了健全和发展,科研档案的收集、管理、整理以及归档等工作逐渐被完善,改变了传统科研档案管理的被动。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科研档案的材料不够完整、系统,特别是缺少关于技术开发使用的档案,在此情况下,有关人员要从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入手,对科研成果、课题研究、人才器械、科研统计等方面加强档案管理,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提升科研工作效率。新时期科研档案管理的关键在于创新,因此,有关人员要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创新。

1.科研档案的特点

1.1系统成套性

科研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的进行是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因此,其形成的科研材料不是一些没有联系的文件材料,而是具有系统联系的文件组合。科研档案其中包括科研计划、依照科研计划制定出的具有依据性材料、论证材料以及课题成果的总结鉴定材料。

1.2专业性

科研项目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广泛,既包含自然科学,也包含人文科学。科研材料中包含了不同科学的内容,对各种物质和现象的规律、特点进行了总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科研档案材料要对这些科学规律进行准确的反映,因此就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1.3阶段性

不同学科之间形成的科研档案材料不同,但是都会随着发展显示出不同的阶段特征,都会经历从准备、实验、总结到应用的阶段,因此,科研档案的归档工作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2.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对科研档案材料的重视程度不同,科研档案管理不完整

科研档案材料主要分为成果性材料、过程性材料和原始性材料。现阶段的科研档案管理对这三种材料的重视程度不同,大多比较重视成果性材料,轻视原始性和过程性材料。科研档案系统中对总结性、鉴定性、成果性材料的涉及内容比较多,而对一些原始材料记录、具体的计算数据、设计文稿等方面的材料涉及较少,使得科研档案管理不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

2.2科研档案中涉及的一般性材料多,技术性材料少

科研成果获得的关键材料应该是技术性材料,技术性材料是科研人员解决科研问题、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材料,集中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方法,它的归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现阶段的科研档案归档材料多是一些一般性材料,缺乏一定的技术性材料。

2.3科研档案中涉及的纸质材料多,其他形式的材料少

科研工作中对于一些物理现象的记录不能采用纸张完成,会使用到一些磁带、硬盘、照片等,但是,现阶段的科研档案归档材料中大多是纸质材料,缺乏对其他形式材料的归档。

2.4科研档案中归档材料记录不规范

现阶段科研档案中的一些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档案归档意识,常用三色笔进行档案的书写,对档案书写的纸张没有统一的规格,对于档案的音频文件处理不够清晰明确。另外,由于一些档案原件的份数有限,在档案的调动方面只能进行复印处理,在复印的过程中对原档案材料带来了损坏,减少了档案的使用寿命。

3.科研档案的管理创新

3.1意识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科研档案的管理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快转变自身的管理观念,不断更新管理思维,增强管理的现代化意识,实现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的实现需要加强三个方面的意识。

3.1.1加强创新意识

加强创新意识需要科研档案管理人员更新管理观念,形成科研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管理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思想指导下实现对不合时展观念、做法的摒弃。同时,要加强对科技的认识,实现现代科技在科研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实践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和方法,实现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在制度、理论、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另外,要加强管理意识,建立科研档案管理的长期实行机制,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热情。

3.1.2加强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科研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科研档案的管理是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服务质量的好坏对科研人员的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科研档案的管理人员要树立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首先,科研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通过对新形势下科研档案管理规律、特点、要求的分析,充分发挥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和资源优势,从而实现科研档案管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其次,科研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加强服务的积极主动性,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服务形式,形成主动、多样的服务形式。最后,科研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开拓档案管理的服务领域、深度以及广度,顺应社会的发展,实现多元化的服务趋势。

3.1.3加强利用趋势

科研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就是为了被人们利用,因此,实现科研档案的利用率是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之一,要不断加强档案的利用,从而实现科研档案的经济、社会等效益。首先,要实现档案的创新化利用,将静态的档案利用转化为动态的档案利用。其次,要加强科研档案的信息开发,将科研档案信息开发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实现科研信息资源的大众化,充分发挥科研档案信息在社会、企业、人才之中的利用。最后,通过一定的编研形式,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3.2科技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研档案的数量逐渐增多,社会各界对其需求也逐渐增加。而传统的科研档案管理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因此,要加强科研档案管理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主要是利用现代科技理论、技术、方法来处理科研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和技术化。同时,计算机的应用还能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增强系统性的管理技术、实现科研档案信息的共享。

3.2.2实现科学化的科研档案工作管理

实现科学化的科研档案工作管理首先要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规范化建设,为科研档案额科学管理制定不同时期的规划,加强现阶段科研档案管理的薄弱环节。其次,更新科研档案管理的手段,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由传统哈向现代化的转变,提升科研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减少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不必要的烦劳工作。最后。形成科研档案管理的局域互联网,从而为科研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规模化提供保障。

3.3机制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法律制度逐渐完善,因此科研档案的管理要加强其法律机制的创新,逐渐将档案管理中的法规和体系渗透在我国法律建设中,实现科研档案的法制化管理。同时,要求有关科研档案管理者要知法、懂法、用法,真正将法律应用到科研档案管理中,不断加强科研管理工作的法律约束力。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完整性和实效性等特点,伴随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为了更好的发挥出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有关人员和部门要加强机制的创新。因为,科研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等特点是科研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的保障,也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有关人员和部门要在充分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符合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规律和标准制度的建立来实现科研档案标准化管理,保障一切人员按照一定的管理标准来进行工作,对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方法、原则第二个进行科学规范,及时在工作中实现分类、记录、复制,从而为科研档案的现代化科学管理进行有效保证。

3.4人才创新

人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主体,对科研档案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科研档案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科研档案管理人才的能力。同时,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其在科研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科研档案管理实现了管理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多样化以及管理载体的改革。因此,对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都要进一步提高,并要建立一支具有现代科技知识技术以及业务知识、富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的科研档案管理队伍。基于很多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对现代化科研档案管理认识、管理专业技术差不重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等问题,需要加强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来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我国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新时代科研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要求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还要通过建立网络系统来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资源共享。这就需要科研档案管理员工要熟悉掌握现代通讯技术、办公室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知识等,并要会使用复印、光盘储存、计算机检索、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有关技术,实现现代化手段的科研档案管理。另外,在人才培养上,基于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现代化发展特点,要求培养具有多学科技术综合能力的人才,要求他们了解现代化的科研档案管理技术和手段,不断加深自我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除了培养人才现代化的科研管理理念,还要不断更新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建立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机制,从而不断打造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的科研档案管理队伍。

4.总结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有关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在行动上积极主动,在实践中开拓创新,从而实现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适应新经济形势发展需求,实现其在传承的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不断开创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3

农业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各个方面,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存与生态环境等。以畜物业生产为例,农业科研既要研究畜禽的良种、饲料饲草、高产优质、病虫害防治等一些生长发育所遇到的问题,又要研究畜禽产品加工、畜禽生存环境、畜禽粪便利用等问题,还要研究国内外总体发展和适于本地区特色的结构调整、战略规划等。另一方面,农业科研涉及到的多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具有典型自身各种生命要素及环境要素的动态变化的对象。因此,这种农业科研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作为记录科研活动的农业科研档案的信息量的丰富性。往往一个很小的农业科研项目,从计划到实施过程的记录再到形成成果的档案信息量远远超过了其它行业。

1.2连续性强

如前所述,农业生产本身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其科研信息的获取也必然是连续的,周期性的,而且这种周期往往较长。一个农业生产过程,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常常需要重复多个试验才能研究出结果,因此农业科技档案的收集往往需要几个生产过程或周期。如林木及畜禽的研究,仅一个生长周期就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可想而知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连续性的重要意义了。另一方面,农业科研成果本身也具有连续性。以育种为例,一个新品种的研究成功,作为一项科研成果已经结题,但是,下一个品种的选育往往是在该品种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因此这也需要连续性的收集和管理农业科研档案。

1.3社会化程度低

长期以来,农业科研多局限于成果的形成,而忽视成果的转化,农业科研的社会化程度较低,市场的参与意识不强。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仅仅成为一种公益性的工作,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的还很不够,应是急待改进之处。

2.信息农业对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档案管理上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研究,如精确农业、专家支持系统、模型模拟、数据库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也对农业科研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业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农业科研档案提供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收集和加工系统管理过程中有关的信息,为管理决策过程中提供帮助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农业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是随着农业科技管理逐步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方向推进而产生的。农业科研涉及的信息量大,且连续性强,农业科研项目的管理过程归纳起来,大致包括选题立项、开题论证、实施管理和结题验收四个阶段。对农业科研项目实现计算机评价和动态管理,必须有农业科研档案做后盾,适时提供农业科研管理系统所需要的信息。

2.2农业科研档案是精确农业的基础

信息农业,即为信息化的农业,是将各种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及服务的各个环节,使农业以数字化、精确化等形式进行,而精确农业是信息农业的主要表现形式。精确农业的简单定义为“在准确的时空内,实施精确的农业管理”(DavidJ.Mulla),而“准确”的时空与“精确”的管理无一不与农业科研档案管理有关。

2.2.1“准确”的时空,需要一些主要图件与数据,如卫星遥感影像图、地形地貌图、土壤调查图、地形测量解剖图、产量图、数字海拔图及有关的数据等。这些图件和数据全部来自于农业科研档案。

2.2.2“精确”的管理,需要对土壤状况(水分、养分等)、作物生长发育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采取适当的农业管理措施,这就要求运用各种较为成功的模型及有关的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而这些多以数据、材料、实物等形式存放于农业科研档案中。

2.2.3“准确”、“精确”的过程与实施,均需要大量的、可靠的试验数据、科研文献资料与成果等的支持,否则不可能做得到,而这些数据和资料都需要从农业科研档案中获取。例如施肥,由于不同的地块、地块内不同的部位施肥量不同,所以必须根据测得的数据,合理确定施肥量,而这些数据一般都保存在农业科研档案中。

2.3信息农业中农业科研档案的信息加工

国家科技部将我国农业科技活动分为六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科技服务、生产性活动。前三类属R&D活动,后三类是R&D活动阶段产生的研究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和非商业性产品转化的开发及推广活动。农业科研档案按《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标引,是实现科技信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农业科研档案信息要进一步开发利用,与市场接轨,与农业生产实际结合,就必须对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这种经过加工后的信息,不同于一般的综述,是对农业科研数据及成果的“综述”,是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实际,并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也是促进成果转化的主要手段。

3.讨论与小结

篇4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活动的关键环节之一。怎样保管好科研成果,更好地发挥科研成果的功效,是摆在医院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面前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随着医学科研的不断发展,以往“粗放”式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于新形势下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如何做好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一些探索:

1、科研档案的作用及意义

(1)科研档案是开展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简称科研档案)是指在医学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多种形式载体的文件材料,是开展医学科研活动的真实记载,是医学医学科技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科研档案了解过去和同期国内外同行对某方向的研究情况,从而进行创新和发展,因此,科研档案是医院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

(2)科研档案是提高科研质量的重要保证。任何科技成果的取得,都是研究成果的积累;任何一项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都必须有完整的科研档案为依据。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是当今综合性大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医务人员,不仅自身要及时掌握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前沿动向,还要不断更新思路,通过利用科研档案,将科研中取得的新技术、新经验完整记录下来,从而提高科技创新质量。

(3)科研档案是检验医学科研工作质量、评价医学科研成果、考核科研人员、衡量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一所医院科研工作开展得如何,从科研经费、人员投入、科研成果的产出等各方面予以体现,而这些均可从科研档案中找到依据,从而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2、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科研档案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科研档案对于医学科技创新作用巨大,但现实是往往很多单位的主管部门和科研人员对其实际效能认识不足。科研管理部门作为归档单位,往往收到什么材料就归什么材料,只相当于扮演了一个“二传手”。科研人员许多重要材料未能及时归档,造成科研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

2.2 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不规范

随着医学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老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实需要。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一些老的管理制度可能连续多年未经修改,致使科研材料的整理不规范,给科研档案材料的整理带来一定麻烦。

2.3 科研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长期以来,很多科研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开放科研档案目录,仍采用手工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式,从而造成科研档案信息资源查询困难,长期被压制在档案室内,而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3、解决对策

3.1 转变观念,提高科研档案管理意识

做好医学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首先要转变管理观念,切实转变重研究、轻管理的思想,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全院上下都了解管理科研档案的意义和重要性,增进科研人员的归档意识,使科研人员从项目研究开始即了解科研档案的有关要求,把档案归档作为科研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加以关注。开展科研档案工作评优活动,对科研档案管理规范、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科室进行表彰和奖励,提高科室和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 完善制度,规范科研档案管理行为

国务院批准颁布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第五章规定:“各单位都要按照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基本原则,根据科技档案必须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的要求,建立健全科技档案工作,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因此,需制定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医院科研档案各项规章和制度,明确课题、成果、论文等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借阅、统计、保密、鉴定、销毁等制度,出台科研档案管理奖惩制度等,明确科研人员和管理部门在科研档案完成中的职责。

3.3 加强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篇5

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于2020年颁布,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与工作对标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新规,还存在一定问题。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重要环节。因此,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的水平,需要增强科研档案的管理意识,解决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为新形势下科研档案管理和科研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一、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提出科研档案是指“在科研项目的规划、立项、实施、评估、验收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及标本、样本等实物”,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科研实力的重要凭证,也是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财富。总结科研档案存在问题如下:

1.材料收集方面——重点不明,认识不够,归档材料数量不全

归档的科研档案不齐全、不完整,其表现在:(1)科研成果、总结材料比较多,过程技术材料缺乏。判断科研档案是否完整,应该看它是否是项目全过程真实、完整的反映,包括了科研研究准备、研究研究实验、科研总结鉴定、科研成果申报以及应用转化等五个阶段所形成的全部材料。从实际归档情况看,科研成果、技术总结材料较多,研究实验过程阶段形成的原始记录包括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设计文件、图纸等过程核心材料极度缺乏。重成果、轻过程的做法大有人在,许多核心过程材料保留在科研人员手中,影响了科研档案的齐全完整和逻辑性。(2)关键性技术材料缺乏。关键性技术材料是反映科研成果的核心材料,是解决难题,技术创新的资料。这些材料揭示了科研项目的创新点,这种材料归档价值和利用价值较高。然而归档材料中,关键性技术材料缺乏。(3)载体形式单一化。科研项目归档材料载体,除纸张外,还有硬盘、磁带、光盘、照片、录像等不同的形式。实际情况下归档材料纸质载体偏多,载体形式比较单一。(4)科学数据归档管理几乎为空白。科学数据是指科研活动产生的,包括野外考察、观测实验等原始记录和数据,传统记录通常是记录在册,目前科学数据多以电子文件存在,这部分数据往往价值大,归档情况不容乐观,同时归档形式与格式有待进一步细化。

2.档案管理方面——职责不清,条件不足,归档材料质量不高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以项目负责人为主的科研项目组、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三者在科研档案管理中职责不清晰、沟通不畅通造成了归档材料质量不高。(1)科研档案的形成主体,即承担科研项目人员的精力主要在项目的研究工作上,往往忽视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和积累。科研人员重视科研论文的发表和科研成果的评奖,不重视科研项目过程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他们在意识上没有能够把科研档案工作作为科研的重要组成,只是将科研档案手机收集整理作为是档案部门的职责,这样就会在项目材料初始生成阶段就处于失控状态。(2)科研管理部门对文件形成和过程管理力度不够。科研项目执行中,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档案工作的“三纳入”和“四同步”的管理制度。有的虽然规章制度健全,但是缺乏监督考核机制,使制度流于形式。(3)档案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组的文件材料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比较滞后。档案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沟通不畅,不能及时掌握科研项目立项情况;不能深入科研项目组及时了解科研工作进展情况。这样致使档案部门在科研档案中的状态基本处于“你交多少、我管多少”。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在归档中的职责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科研档案重视度明显不足,投入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科研档案专职管理人员编制不足,兼职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这些因素也造成了归档的科研档案质量不高,珍贵的科研材料流失。

3.档案开发利用方面——思想保守,服务被动,科研档案利用率低

科研档案保管的最终目的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科研档案只有通过利用,才能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目前科研档案利用率低、利用效果不佳、利用目的单一。科研档案被束之高阁,不能很好地发挥利用价值。(1)利用主体的局限性。一个科研项目的档案,其利用主体往往是承担项目的成员。利用主体范围小,人员少,使归档保存起来的科研档案几乎成了“死信息”。(2)利用材料的局限性。由于归档材料不能达到齐全完整,在科研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的材料在归档案卷中并不存在,客观上阻碍了科研档案的提供利用。(3)开发主体的局限性。档案管理人员的社会意识不强,认为只要守好摊就行,“你查什么,我提供什么”被动地接受利用者的利用。有的档案管理人员缘于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胜任科研档案资源的开发。

二、提高科研档案管理质量的应对措施

为了使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以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的实际情况,建议应当采取以下的应对措施:

1.增强科学研究档案工作意识,明确科研材料归档范围与管理职责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工作,首先要加强对科研档案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提高科学研究档案工作的意识。首先,要认识到科研档案是科研管理工作的组成环节,也是国家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加强认识,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科学研究档案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其次,要提高科研工作人员档案意识。科研人员是科研档案形成者,档案意识提高,科学研究档案工作管理才能真正做到规范化。

2.实施全流程管理,提高科研档案质量

科研档案产生于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要保证科研归档材料的质量,应当加强科研档案工作的全程管理,要将档案管理纳入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中,与科研项目建设同步进行。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涉及科研项目组和科研、财务乃至设备等管理部门,这就要求科研档案工作应实施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也就是以项目组的科研人员为核心,以科研档案归档范围为依据,在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全方位参与下,实施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核查、验收把关的全过程管理。第一,源头抓起。科研项目自立项开始,就要将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纳入领导责任制、纳入科研项目管理计划和工作程序中。第二,过程管理。科学技术研究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整理工作水平将直接影响到科研档案的质量高低。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部门要研究科研活动的规律,抓住科研项目的研究准备、研究实验、总结鉴定、成果申报以及应用转化等阶段和科研项目布置、检查、总结和验收项目科学研究这四个重要环节,应当做到主动指导、定时检查和严格把关。随着国家档案局新规的制定,在科研项目过程中的原始数据、科研过程实验数据(电子形式)以及其他反映项目过程的重要文件材料,包括重要会议、相关评审视频、照片等材料的重视程度和要求逐渐加大,要求基于科研项目全流程的文件材料管理,从制度上规避科研项目在结项后面临的过程性文件材料遗漏或材料丢失等现象,确保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真实有效,从而保障科研项目成果的开放和提供利用。因此,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必须建立统一规范,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在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档案管理基础上,立足科研项目流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归档的要求从结果归档转为过程归档,立项、中期检查、年度检查、结题等,重大节点设立资料节点,科研文件责任主体同时应该归档的材料向档案机构移交。

3.完善管理制度,促进科研档案依法治档

针对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国家经委、建委、科委和国家档案局颁布了《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1980年),科技部和国家档案局了《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国家档案局科技部令15号,2020年),行业标准《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DA/T2-1992)于1992年出台。颁布的这些文件对科研档案工作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为提高科研档案质量、做好科研档案工作提供了依据。应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自己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健全的制度可以使科研档案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保障制度有力的执行,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第一,结合实际情况,对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利用等环节制定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科研档案的管理原则、归档要求、归档程序以及管理职责等。第二,对科研档案工作来说,落实“四同步”工作:下达科研项目计划任务应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任务同步;检查科研项目工作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科研项目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归档文件材料同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研项目成果与科研档案部门出具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第三,在科研项目工作的关键环节上,要设置“关卡”,纳入制度。对于科研项目来说,项目完成后,在申请结题或奖励之前,科研人员必须将该项目形成的文件资料按规定立卷归档,经档案管理部门验收出具档案验收合格证明后,方可进入经费决算、项目结题以及奖励申报。对科研项目的文件资料归档不齐全、质量不合格的,一律不予结题或参与评奖。

4.加大档案开发力度,提高科研档案的利用率

加强科研档案开发,提供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变潜在价值为现实价值,不仅是创新科研档案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服务科研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一,实现馆藏科研档案数字化,从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着手,形成特色科研数字档案,通过科研档案馆藏数字化和新增档案电子化,形成和建设科研档案信息数据库,打造科研档案信息服务品牌。第二,进一步完善科研档案管理业务流程,深入挖掘档案资源,有针对性解决科研人员的痛点、难点,实现科研档案电子化归档,完善查询系统,快速准确地检索查询科研档案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的各类利用需求,并实现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主动和增值服务。第三,建设面向知识服务创新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建立系统功能齐全、查询方便便捷的检索系统,实现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安全保管,实现科研档案电子化归档、馆藏盘点、检索利用等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科研档案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专题服务、推送服务等。第四,建立科研档案内容、管理、利用系统,包括档案检索、在线阅读、档案编研、数据打包等,实现条件性自助式服务、即时性浏览式服务以及研究性推送式服务,提升服务体验。积极开展科研档案的编研工作,形成科研重大成果、学科发展与培育、科研团队、科研平台以及基础研究等方面为主题形成系列编研产品重大成果专题档案等系列电子书编研产品,实现全方面、大力度、多功能资源共享和安全保管。特别注意的是,由于部分科研档案的保密和知识产权问题,在提供利用和开发科研档案信息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科研成果的流失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的失控。既要坚持内外有别,又不妨碍科研档案信息交流。

5.在信息时代新背景下,逐步加强数字环境下科研项目档案的管理

在当今新的信息化背景下,科研项目开展的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逐渐由传统的线下管理协作向线上协作转变,新的电子设备、新的网络信息传递方式和科研人员新的信息共享设施等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正在行业内大范围地应用和推广。第一,在新的信息环境下,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过程中产生了大批具有电子依赖性、载体、存储不稳定等特点的科研文件,尤其某些科学数据依赖于特定的软件环境,这就在某些方面大大增加了科研项目文件材料收集、管理以存储的难度。其次,新时代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关注的要点在于实现对海量科研项目档案和科学数据的有效检索。如何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他们感兴趣的科研项目资料,如何做好新媒体网络服务,同时减少各科学的不间断交流和最大程度地无障碍获取,推动新的科学研究进一步开展,成为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工作的新任务。最后,科研档案元数据标准制定、新环境下科研项目档案永久保存策略研究、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知识库标准设计以及科研大数据库利用检索工具的开发,这些顺应新的信息时代背景产生的新技术应用,都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科研管理机构与档案部门不断寻求进步和突破的关键点,以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研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杨云贤.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科研档案规范管理探析[J].档案,2020

[2]王春晖,车艳红.动态发展视阈下科研档案管理现实着力点分析[J].黑龙江档案,2019

[3]谢能伟.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思考[J].教育管理管理观察,2019

[4]邵永同.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8

篇6

1 当前科研单位科研项目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首先对科研项目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科研项目档案管理是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库的全程管理。多数科研单位普遍存在重科学研究轻档案管理的现象,部分主管领导或项目执行者,从项目立项之初就没有及时通知档案部门,在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又非常看重自己的科研成果,出于保密或者其他原因的考虑,把自己的科研文件私自保管,不愿意放到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在部门内部进行统一的存放和管理,容易丢失档案,导致项目档案的不完整。有的档案即使交到相关的管理部门,由于管理人员缺乏认识,对档案的价值和作用认识不足,拖延时间,降低资料的时效性,有损档案的完整性。

1.2 其次科研项目档案管理不规范,案卷质量不高

科研项目档案与普通的文书、基建等类档案是有区别的,有它的独特性。但有些科研单位一直沿用多年前档案工作制度及标准,已经不适宜现阶段产生的项目档案的归档要求,自然导致科研项目档案许多方面管理的不规范。客观的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大量信息资源的闲置,科研项目档案的利用多数处于被动阶段,很不规范。

1.3 科研项目档案管理队伍不稳定,专业知识匮乏

项目档案管理员大多由承担项目的研究部门办公室人员兼任,他们身兼多职,过重的工作任务使他们不能将档案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这些单位经常是临时抱佛脚,档案工作有检查任务时临时抽调人员突击,检查过后,各回各位,人员很不稳定。一些档案专职管理者专业知识匮乏,缺乏热情,甚至把档案工作当成一块跳板,一旦机会到来马上跳槽,档案人才流动频繁、档案保管条件落后,难以为单位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2 针对科研单位项目档案管理的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

2.1 开展多种方式宣传档案工作,提高各级领导及项目管理者对项目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除了日常工作中的档案宣传外,还采取了以下几种潜移默化的宣传方式,取得了好的效果。我院每年定期组织与项目有关的各级领导及参与项目档案的管理专兼职人员学习档案的法律、法规及档案组卷基本知识,提高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针对我院重大项目的验收在立项初组织临时培训会。其次加强与项目管理者的工作接触,在工作中融入有效的项目档案内容,让其了解项目档案的重要性。再次在档案的利用过程中,通过查、借阅档案,让他们认识到项目档案的利用价值。通过以上方式的开展,潜移默化的加强了档案的宣传,使大家体会到科研项目档案的重要性。

2.2 规范管理,提高档案质量

2.2.1 规范健全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正确掌握档案收集、整理方法

建立规范的科研项目档案工作制度,项目档案工作才有章可循,因此,制定规范的归档材料收集制度是必须的,严格按照文件材料的分类方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的规定收集;要创新收集手段,运用事前监控收发文件、登门寻求等形式,做到广泛收集和重点收集相结合;要把握时间要求,遵循各类档案的形成规律,适时收集;要丰富收集范围,既要收集纸质载体,又要收集照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磁介质载体以及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实物。

其次,制定规范的科研项目档案的整理制度。要严格按照科研项目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整理,做到组卷合理、案卷(件)内文件排列有序、案卷标题简明、保管期限准确、案卷(件)封面、卷内文件目录、案卷(件)装订结实美观。

2.2.2 严把项目档案资料预验收关

按照国家及集团相关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严把项目档案资料的预验收关。根据国家及集团规定“项目档案验收是科研项目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之一。未经档案验收或档案验收不合格的科研项目,不得进行或通过科研项目的竣工验收。”本单位在项目竣工后,由科研管理部门组织,档案部门参与对相关部门产生的科研项目档案归档材料进行严格审查,预验收结束后将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相关归档单位,限期整改。按要求整改结束后,档案人员再确认,待符合要求后,再行签字,方能通过本单位的预验收。随后档案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档案专项验收。

2.3 加强培训,提高科研项目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了使科研项目档案管理人员掌握技能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加大档案业务培训工作开展的力度:一是;要积极参加上级和主管部门举办的专业培训班,新人进入要进行岗位培训。二是,派项目档案管理员到档案先进单位认真观摩学习取长补短。三是,订购档案专业刊物,鼓励专兼职档案员开展自学活动。四是,实行岗位轮换制。项目组的档案管理员,随时到档案馆(室)学习档案业务知识,档案部门的项目管理员前往项目组进行监督、指导归档立卷工作的同时,学习一些有关项目的相关知识。五是加大科研项目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力度,把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纳入综合目标量化考核范围内进行考核。科研项目档案管理人员的成绩要与档案工资挂钩,能够有效地促进科研项目档案工作管理水平。

2.4 科研项目档案实行现代化的信息管理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想确实提高科研项目档案的有效管理,就必须实现项目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充分利用微机检索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资源保护好原件,满足不同利用者对项目档案的需求,不断扩大区域共享和合作,逐步实现信息的数字化、检索自动化、利用网络化、使用信息接收、存储和提高利用一体化。科研单位要把科研项目档案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作为重点工作认真落实好,加大信息存储量,发挥科研项目档案的最大利用率。

3 结束语

科研项目档案的记载是科研院所历史发展的表现,可以直接传承单位的文化,对单位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和重要作用。做好科研院所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具有深远意义。首先,可以发挥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使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起到引领作用,实现科研院所的全面发展。其次,可以最大程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科学技术的价值,提高科研单位竞争力。

篇7

高校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的原始记录,也是科研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档案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并经过一定整理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纪录。科研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条例、办法,正确地组织科研材料的归档,科学地做好保护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科研档案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的作用。

目前,高校科研档案建立的主要内容根据它为学校的发展研究和为科研工作者所提供的信息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的人员信息资料;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的信息资料;各级各类有关科研的指令性文件和通知等信息资料。

1.提供科研人员信息资料,主要是归整学校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课题研究的整个研究梯队的组成人员的个人资料,包括从事研究的学科以及在其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介绍材料;

2.各类科研成果材料主要包括:一是学校和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归档,这是科研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从项目的申请,研究方案的设计论证,立项计划下达的通知和文件,经费的控制与使用进度,项目最终完成的科研咨询报告和研究成果,结题报告和专家鉴定意见的原件和复印件,应用类研究还要包括应用技术成果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存档材料包括验收证书,专利证书以及有关检测证明和鉴定、验收技术资料原件和复印件一套。二是科研人员和广大教职工在正式发行的学术期刊发表的在学科领域有建树、有影响的科研论文,正式出版的专著、编著、译著、教材、工具书、参考书和作品等以及获得各级各类奖励的成果,全部按所在部门登记,按统一要求填写相关表格并提供原始材料及复印件进行归档。三是整理、归档上级和学校下达的有关科研方面各类文件以及上报的各级各类科研统计报表,以便查阅上级部门的指示、指令、决定等意见和学校有关科学研究的政策和规定,了解学校发展状况,把握方向,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和水平的限制,原有的科研技术薄弱,在组建初期,科研管理工作重点放在对全校科研的宏观管理和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但对科研档案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多没有建立科研档案的收集、立卷、保管等规章制度,科研档案的管理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即使在做的科研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仅局限于对学校科研项目立项、获奖科研成果、科研文件的收集保存,缺乏保存科学研究整个过程的原始记录和材料,大多数都是在课题完成和成果获奖后粗粗收集,便移交到学校综合档案馆。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档案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1.科研档案缺乏完整性、系统性,普遍存在各种立项资助项目材料较多而教师自发科研项目材料较少的现象,有些立项资助项目档案材料也残缺不全。有的科研课题有开题报告,缺论证意见。有的科研课题材料的只有研究总结或成果论文,缺乏科研计划、设计方案、技术报告、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成果鉴定推广等方面的资料,尤其缺少核心部分技术内容和大量研制阶段的材料。

2.科研档案材料原件少,复印件多。课题在鉴定、报奖时上级部门需要提供原件,而原件的份数有限,所以出现科研人员只向档案部门移交复印件的现象。科研档案作为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它是日后查考、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凭证,如果归档文字性材料中复印件增多,必然使文件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3.科研档案材料分散在各处。由于高校科研人员肩负着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对高校教师的考核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普遍存在一个科研课题的材料分散于各部门的现象,一部分材料在系里,一部分在业务档案里,一部分在行政档案里,一部分在科研档案材料里。这些情况导致科研档案材料的零散状态,不利于科研档案的综合管理和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当前许多研究人员没有认识到科研工作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视为个人私有财产,许多珍贵材料不愿意上交,一方面怕归档后得不到有效保存,另一方面则担心以后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时查阅不方便,或者会泄密、失控,这样很难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即便一定要归档,也只会将有关材料的复印件归档。(二)科研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由于新合并组建的院校,科研机构重组,二级院系重新整合,不少科研人员的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科研档案管理没有得到理顺,科研档案的立卷、归档、编研、利用和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等方面的业务工作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各二级学院没有设置档案室或专职档案员,管理松散,加上有些学校校区分散,更增加了科研档案的管理难度。

三、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的途径

1.强化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档案法》、《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档案知识,提高科研人员档案法制观念,认识科研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让科研人员明确“负责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是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从而在思想上重视科研档案工作,自觉承担起积累科研档案资料的义务,主动履行科研档案归档的职责,增强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的档案意识。

2.建立、健全科研档案建设与管理制度。按照《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实行“三纳入”,即将科研档案工作纳入科研管理制度,纳入科研工作计划,纳入科研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同时做到四同步,即下达科研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研成果与检查科研档案归档情况同步。具体做法是:第一步,要在科研项目下达后,课题负责人主动到档案室备案,领取“归档须知”、“科研记录本”等;第二步,科研课题完成,或经过鉴定、验收后课题负责人将科研课题三个阶段的材料全部收齐,移交档案室,才算科研课题结束;第三步,课题结束经费结算时,要有档案部门归档合格签字或盖章后,科研管理部门才能同意财务部门结算;第四步,申报各类奖项时,必须由档案部门验收,加盖验收合格章后,科研管理部门才能办理申报手续。

3.配备机构和人员,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科研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员。校区分散的高校还可建立二级院系科研档案室,并配备兼职档案员,二级院系科研档案室主要是对纳入学校科研处管理的科研项目,负责指导、督促或参与其科研档案的立卷和归档。对非纳入科研处管理的科研项目,负责立卷和归档的全过程工作。建立本院系的此类档案,并根据规定提供利用服务;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学科科研档案的编研工作。要加强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通过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科研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还要建立奖励惩罚机制,充分调动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除公开表彰奖励外,在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上,予以充分体现,从而激励并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篇8

某些科研课题的周期特别长,经历选题、开题、评审、实施、验收、鉴修等多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必须建立科研档案。但是,由于这些环节、阶段并非来自同一部门,有时涉及多个高校部门、机构,导致前来归档的机构、单位非常多,且复杂,甚至归档仪员自身也难以了解档案的归属问题。此时,就可能使得同一课题的档案分散、缺少完整性。由于源头众多,单人甚至多人的科研档案管理团队都很难对这些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经常出现差错、漏项等不良清况。某些高校科研课题周期非常长,甚至能够达到5一10年,同时涉及的单位、部门、机构也众多,人员更为复杂,而高校的档案馆不可能参与全校的科研课题中,因此,管理人员对于各项科研课题的复杂程度、进展程度都难以完全了解。经常出现管理仪员已经刘某课题进行结题归档,结果不久后技术人员又对该课题进行归档,对管理仪员造成大量的反复工作量,且容易出现分割档案、漏档的现象,甚至出现张冠彗三戴等现象。

2档案定级返工没有约束

对于高校的科研档案,一般都会对其进行定级,如省级课题、市级课题、校级课题、院级课题等。但是,有时候这些档案定级并非一成不变。由于科研档案的特殊性,优秀的校级课题可能会申报为市级、省级课题,此时,就需要对档案归档定级工作进行返。同时,由于课题申报定级后,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来对课题进行深化研究修改等工作,再次对课题进行归档时,可能距离课题申报高等级课题时间已经过去数月,在统一管理模式下,科研档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由于我国高校体制管理日不在缺陷、漏洞,科研档案的管理没有一定的约束力。根据我国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凡是申报奖励的课题必项进行归档工作。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科研档案的归档工作经常被人们忽视,没有任何约束力,造成大量档案遗失、流失等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数十年以来,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无论是从技术管理上、仪员配备上、管理理念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实行统一管理模式的高校科研档案管理仅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在建立统一管理模式实践时,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与实践经验,刘科研档案管〕蟹丈程中产生了许多无效管理,整洲莫式下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在统一管理模式下的管理理念,仍未摆脱传统管理理念束缚,难以完全实现统一管理的优势;在重建的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统一机构方面,由于工作职能分割太细,经常出现部门机构间的推诱扯皮等现象;由于统一管理模式是新型管理模式,科研档案管理的技术人员学历普遍较低,或者实践技能仍然不熟练等现象,产生人才与管理互相矛盾的现象;相关的科研档案的管理软件未及时更新、升级、研发,导致技术水平与管理互才目矛盾的现象。

篇9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098

1科技档案的含义

科技档案是科学技术档案的简称,是在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础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追溯价值的科技文件资料。科技档案对国家、社会、单位和个人都具有技术指导作用,是科研过程的历史记录,是科研技术活动的重要依据。科技档案因其具有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不同于一般档案的管理。例如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需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区分;科技档案的保管也需设置独立的科技档案馆;科技档案的借阅和应用主要是围绕科技活动开展等。

科研单位相较于企业的科技档案管理,在科技档案内容收集上更侧重于科研项目、工艺技术、基础研发、产品设计定型、专利成果等活动资料的记录和归档。科研单位在科技档案的管理特点方面除了强调专业性特点外,更重视科技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性。

2科技档案管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1支持力度和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认识程度不深、支持力度不足的现象。往往将精力集中在新项目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过程上,却忽视在科研过程中形成的科技档案信息数据的运用和管理。日常工作中不能发挥科技档案的支撑和辅助作用,无法为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降低了科技档案数据应有的信息价值。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活动的日益增多和不断发展,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重要的转型,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迎接新的挑战。

2安全保密系数低

首先,随着现代化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漏洞,严重威胁着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科技档案涵盖了科研单位众多工作人员的科研成果和心血。而我国的科技档案管理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执行国家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并未有效地结合单位自身特点建立科技档案保护制度和流程标准,对于科研单位自身科技档案保密认定的范围不明确、职责不清晰。其次,虽然现阶段已有众多的科研单位已经开始利用信息系统管理科技档案资料,但却对管理系统的安全保密性要求不高。国际国内发生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或信息系统病毒窃取国家或企业核心数据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档案保管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保密意识和忧患意识,无法有效地避免或杜绝科技档案数据的缺失,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的科技档案资料发生泄密情况。

3工作缺乏亮点

由于传统工作模式缺乏创新,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延续传统工作模式的状态之中,如简单的数据收集、归纳、整理、录入、你查我借、你问我答等,并没有形成一种具有特色的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动态性和便捷性。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科研工作,而传统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不能够完全服务于科研工作并提升科研价值。因此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只是将科研成果保存起来,保证科技档案数据不泄露、不损坏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发掘出科技档案的真正价值。然而我国的科研单位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却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对科技档案管理的工作还停留在原来的工作模式中,满足于现状,止步不前,不能做到结合工作实际创新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科研单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也影响了科技档案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用。

3科研单位科技档案管理的特性和应用策略

1支撑性

科研人员、专家学者、技能技术人员是科研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其在科研过程中需要引用、推理、验证大量的科技数据或信息,尤其是在原有项目、型号、产品或技术研发成果基础之上的创新和推广,原有的科技档案资料是新开展的科研活动关键支撑。因此科研单位应在日常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视,最大限度地围绕科研项目、课题研究、重点工作系统全面的开展科技档案收集、归档、调研、制度建设和支撑服务工作。务必保证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形成具有参考价值、指导意义、决策引导和成果裂变的管理体系。同时需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在科研单位内部宣传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科研人员的重视程度,为科研、生产提供优质数据支撑,为单位的现实工作服务,为科研单位科技档案的制度化、体系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管理基础。

2安全保密性

安全保密性是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档案工作的第一要务。科研单位的科技档案资料的安全保密不仅关系

到众多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的利益,甚至会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因此这就要求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保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严格遵守国家保密管理规定,并不断建立健全科研单位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流程和标准。除了严格贯彻和执行科技档案管理的国家安全、保密制度规定,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保密意识,在科技档案保管、借阅、利用过程中层层把关审批、记录清晰、做到不失密不泄密外,还应加强科研单位科技档案管理的体系的创新性建设。首先,可建立多层次的科技档案审核机制,不定期地开展不同层级、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人员的抽检、校对工作。其次,在科研单位引进信息系统或设备监控审批软件,无论是查阅、打印、输入、输出或是销户科技档案资料,均可在电脑中查询到详细的操作记录,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实时便捷的管理与科技档案相关的工作痕迹,及时处理异常或违规操作现象。有力地保障了科研单位科技档案工作的安全保密性,同时更好地为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篇10

高校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档案是科研部门及科研工作人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一定整理,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随着高等院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科研档案作为重要信息资源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高校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有效进行科研档案管理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重新界定高校科研档案的归档范围

借助于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因此,界定科研档案的归档范围就显得尤为重要。科研档案具体可以包括:科研课题管理档案、科研文书档案、科研成果档案等。在整理科研档案中要坚持成果性和记录性并举,可用成果价值是保存它的重要原因和主要依据,而记录性则强调其完整性、凭证性。有些科研档案或许没有成果性和利用价值,但是它反映了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历史,这些档案也应当妥善保存。在科技加速进步的进程中,档案管理应不断丰富高科技实用信息,不断拓宽档案的利用范围,集中各方面信息,加以利用整合,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积极界定高校档案工作范围,以科学的态度管理该项工作,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1.高校科研课题档案

科研课题材料档案是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直接表述。主要包括:科研准备阶段中的科研课题申请书、审批文件、任务下达书、项目计划书、开题报告、调研报告、方案论证等材料,研究实验阶段中的各种载体的重要原始记录、实验报告、项目进展报告、计算材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总结验收阶段中的工作总结、科研报告、论文、专著、参加人员名单、技术鉴定材料、科研投资情况、成果和奖励申报中的成果,奖励申报材料及审批材料构。后两个阶段中的材料是科研档案存档的主体。

2.高校科研文书档案

科研文书档案是科研管理活动的直接记录,包括科研计划、科研总结、学校制定上级管理部门下发的科研管理文件、各项科研管理制度,以及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专项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性科研文件材料。这部分档案是进行科学决策,并有计划地、有顺序地进行课题申报、成果评奖及科研管理经验总结的依据,也是科研档案的重要部分,对科研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3.高校科研成果档案

科研成果主要包括科研年度统计表、教师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编写的学术著作、获奖成果和证书、专利和技术转让资料等。科研成果是检验高校科研实力的依据之一,因此,科研成果档案管理在科研管理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归档意识和服务意识

这就要求加强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建设,使其认识到科研档案管理要开阔思路,着眼于由内转向外,扩大科研档案资源共享,参与科研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科研第一手资料,确保科研档案质量。同时,还要增强工作责任感,以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面向本单位、社会,主动为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最新的科研动态和信息,利用各种服务途径传递科研档案管理信息,为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科研档案服务,为科研档案工作开创新局面。

三、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使科研档案管理规范化

科研档案是科研课题科技成果研究的全过程的反映,又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项科研课题或者科研成果。它是课题及成果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反映,因而就形成了科研档案的四个特点:专业性、系统性、集体性、阶段性。为了规范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遵循国务院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规定的“完整、明确、系统、安全有效利用要求”归档,避免可能造成大量科研档案材料零散在外的现象出现。为此,必须把科研档案工作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走实现科研工作与科研建档两者协调统一的发展道路,建立合理的归档程序,掌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保证高校科研档案的准确、完整、系统,最终使高校科研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提高科研档案归档的质量和效率。

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档案查阅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层面上,游离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之外,查阅起来既耽误时间又浪费人力。尽管目前多数高校科研档案已开始使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但使用范围仍局限于文档目录输入,科研档案规范化管理无纸化、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不高。这种档案管理工作的滞后影响了科研档案的利用效率。因此,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档案网站的作用,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将现代办公技术与科研档案管理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光盘、复印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参与到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及加工各种科研档案资料的工作中,从而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系统化。

篇11

(一)科研项目材料档案

科研项目档案是探索科研规律的实践活动的直接记录,它记载和反映了科学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和具体成果.这部分档案是科研档案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科研准备阶段中科研课题申请书、审批文件、任务书、项目计划书、委托书、开题报告、调研报告、方案论证和协议等文件;研究实验阶段中的各种载体的重要原始记录、实验报告、项目进展报告、计算材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总结鉴定验收阶段中的工作总结、科研报告、论文、专著、参加人员名单、技术鉴定材料、科研投资情况、成果和奖励申报中的成果和奖励申报资料及审批材料;推广应用阶段中的推广应用方案、总结、转让合同、协议书、生产鉴定材料,扩大试生产的设计方案,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材料等.

(二)科研文书档案

科研文书档案是科研管理活动的直接记录,它记载和反映科研管理活动的历史过程和经验.包括科研发展、总结、学校制定和上级管理部门下发的科研管理文件和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专项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性科研文件材料。其中,上级管理部门下发的科研文件在科研文书档案中又占主要地位,包括各级各类的项目申报文件、各种项目立项文件和成果获奖文件。另外,高校自己制定的有关科研工作的一些规章制度文件和每年一度的项目汇总等文件,这些都是平时使用和查阅频率较高的文件,这部分档案是进行科学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和有计划、有目的、有条不紊进行项目申报、成果评奖及科研管理经验总结的依据,也是科研档案的重要部分,对科研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科研成果档案

一所高校科研实力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科研成果的数量,而且近年来高校科研实力的增强,使其科研成果得到不断增加,所以需要对这部分科研成果进行规范化的管理,避免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科研成果的缺失,为以后工作中查找和利用带来诸多的不便。

二、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科研档案的开放性

科研档案开放性的实现,即需要加强对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这就需要高校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加强对科研档案的认识,其次要做好科研工作者的工作,使其能够及时转变观念,努力提升科研档案的完整性。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和每个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参与与配合。

(二)强化科研档案的可延续性

高校在校学生是我国科研工作潜在的力量,向高校学生开放科研档案,不仅能及早地教育学生养成科研意识、科研档案意识,而且能为他们在校期间及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科研档案来自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科研实践,其内容、方法与教师的教学内容、研究方法、方向关系密切。学生在课堂上听了教师对他的研究课题和主攻方向的介绍后,再从科研档案中寻找教师的相关科研成果、科研实践路径,可以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使他们较早地进入该领域该专业的学术前沿。

(三)强化科研档案的辐射面

为了更好的提高科研档案的价值和实际意义,需要进一步对科研档案的辐射面进行拓展,这就需要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与国内外其他高校的联系,吸收和借鉴对方科研档案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同时还要提供服务,增强国内外其他高校对本校科研档案动态的了解。这样使各高校之间建立了友好互术的关系,不仅可以有效的推动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也能够更好的促进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本校的科研实力。

(四)完善配套手段,提高科研档案的科技含量

首先,科学完善地建立多种检索工具,最大限度地揭示档案信息资源。科研档案的检索工具编制越完整、越科学,用户查询档案所用时间就越短,查全率、查准率就越高,就能把信息及时、准确、系统地传递出去,方便用户利用,适用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