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7 12:07: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党建心得体会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是围绕服务中心抓党建。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把政治工作的重点、经济工作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作为人大机关党建工作的着眼点。当前是万州抢抓机遇,推进“500亿万州”建设,实现加快和率先发展,为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区人大机关党委始终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着重围绕人大常委会针对产业发展、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移民安稳致富、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万州等带有长远性、根本性、全局性和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事项适时作出决议决定开展机关党建工作,推动万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是围绕实施监督抓党建。坚持在人大党组的领导下,发挥好机关党委的核心保证作用,认真学习贯彻实施《监督法》,依法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把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建设法治政府作为人大实施监督的重点,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人大执法检查的重点,紧抓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把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与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应对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峡大移民的机遇与挑战。
三是围绕固本强基抓党建。坚持用科学理论和现代知识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提高素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突出“三个创新”
因此,党务工作者要率先履行职责,从勤于学习、勤于实践、勤于修身人手,磨砺意志,锻炼自己,争做新时期一名优秀党务工作者。
勤于学习,是党务工作者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党务工作者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还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知识层面,丰富自已的头脑和提升工作水平。特别是当前,党务工作者要争做学习型组织的先锋,运用学习型组织模式理论,变革理念,充电“洗脑”,激荡思维,创新工作。
勤于实践,是提高党务工作者本领的有效途径。
首先,把思想统一到对一平区情的认识上来,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把思想统一到xx的发展目标上来,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统一到实现一平区跨越式和谐发展上来,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自信心和必胜心,抢抓先机,主动接轨,融入高速。观念接轨为先导,及时更新和转变,产业接轨为核心,形成互补和联动;企业接轨为主体,积极引进来和走出去,不失时机地把我们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优势。
【正文】
【纪检监察干部学党史谈体会】纪检监察干部要能“拓荒”敢“拍板”
十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它在今天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作为新时期的社区工作人员,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建设和发展中取得新胜利。
二、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做优生态产业。
首先,要坚持生态保护与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相结合。工业是富民强乡的主要支撑点。但在工业发展方向上,要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坚持走无污染、低能耗、高效益的发展道路。自全面关停砂石矿之后,我们为妥善安置原砂石矿的劳动力,重点发展玩具、服装、针织、旅游用品、木业加工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解决富余劳动力大移就业问题,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特色产品加工业已初具规模。但仅仅如此,难以提升工业层次和水平,从2006年以来,我们着力引进科技型产业,旨在以科技引领工业实现裂变式发展。目前,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相继落户,为发展科技产业奠定了基础。今后,我们将重点围绕电工材料上下线项目、数控机械上下线及配套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形成具有支持撑能力的科技产业群。在载体建设上,以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为抓手,做强科技创业园,做大特色产品加工园,力争使“一区两园”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其次,要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观光旅游开发相结合。月塘是重要的旅游乡镇。美丽的登月湖、精致的雨花石、香醇的登月茶、可口的农家宴是旅游推介的金字招牌,我们将围绕登月湖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着力强化环湖水土保持工作,加快环湖植树造林步伐,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努力打造山青水季、桃红柳绿、花香鸟语的自然环境。三是要坚持生态保护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加大荒山荒坡、废弃砂塘复垦复绿的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通过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以茶叶、意杨、生物药材、花卉苗木为主导的高效农业。
三、实施生态工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月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走过以牺牲青山绿水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进入新世纪,乡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这种粗放式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危害,果断地关停了砂石企业,推动经济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轨。与此同步的是自觉地进行生态偿还性修复,努力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自然平衡。一是加大对废弃砂石矿和荒山荒坡复垦复绿的力度。二是加强水资源保护,重点做好环湖茶叶带、环湖防护林带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快环湖种养结合的零排放技术推广,加快做好环湖生活污水管网铺设和收集处理工作,确保登月湖一级水质。三是继续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重点将四级以上提水的农地退出传统的稻麦油种植,按照宜林则林、宜茶则茶、宜草则草的方针,发展节水农业和高效农业。四是做好滩涂、水圩等湿地保护,严禁社会活动对天然湿地的破坏,确保区域内生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190—02
一、信用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
信用档案涉及面宽泛,只要与信用主体的道德品行、经济活动有关的记录都包括在内,因此它的形成部门很多。有政府部门如工商、税务、公安、海关、公共事业机构;有金融部门如银行、保险公司等;还有各类企业。目前这些单位形成的信用档案都存放于本单位内,保存零散,给社会的综合利用造成巨大障碍。所以现在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建立统一的信用档案管理系统。2002年两会期间,来自陕西的人大代表提交了一份“关于由国家有关权威部门组建中国企业及高级经营者信用档案及公示系统”的议案。这不仅是人大代表的呼声,更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很多职能部门都在申请此项权利,档案部门也在积极争取。《中国档案报》副主编孙钢同志在《关于“十五”期间我国档案工作几项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档案局)向国务院提出申请,将国家建立的信用管理局设在档案局,档案部门既管档案,又管信用;或者各级档案馆担负起信用中心的功能,收集信用档案,开发利用信用档案信息。
二、信用档案自身的信用保证
建立信用档案的目的就是确保和增进社会的信用度,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对建立信用档案的机构本身的信用度就有待评估与确认。如果该部门本身的信用得不到认可,建立的信用档案就值得怀疑。信用档案的社会价值直接受记录质量的影响,强调信用档案的原始性体现了信用档案源头控制的重要性,即信用档案内容的信用问题。建立信用档案的部门能不能很好行使正当权利,会不会也让人置疑。所以要加强对建立信用档案部门的监管力度,防止权力失控而导致的新的腐败。
三、信用档案收集和鉴定的问题
收集信用档案时要注意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收集的及时性和连续性;二是收集的难度性。信用档案客观地反映企业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可信度、公信度和诚实信用状况,的确会给信用度低的企业和个人,特别是有过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带来压力,督促他们改善自身的信用状况,提高信用等级。这里的前提条件是信用档案的收集、信用等级的评估一定要及时。有关企业或个人在不断从事社会活动,信用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信用档案一定要收集、更替及时。在加入新的信息的时候,也要对原有的信息进行修订,国际惯例中信用档案中的优良记录保存10年,不良记录保存7年。同时要定期更新信用档案的等级,保证信用档案记录的连续、完整和准确。否则信用主体的信用状况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来,可能导致一次信用好的企业可以一劳永逸,不思进取,甚至信用倒退;一次信用低的企业永无翻身之日,自身利益受到终身遏制。
信用档案分散于社会各个领域,并受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材料在收集时难度很大。个人信用档案涉及公民隐私,我国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存款实名制等尚未完善,银行对贷款人信息实行保密,公安、人事部门对个人信息实行保密,企业信用档案涉及商业秘密及经济状况,这些都是信用档案收集工作的阻碍力量。正如,河南郑州市金水区经八路办事处的社保民书记坦言信用档案收集的难处:“按道理,社会组织、个人都有任务提供信息,但是一些政府部门观念转变不到位,考虑到信息后的影响,或怕法律程序不完善而承担责任,在提供信用信息尤其是不良信息时非常谨慎,直接影响信用信息的征集和证实。”
信用档案的真实性是其价值和生命的“基础”,它的鉴别至关重要,直接涉及到个人或企业的信誉问题。没有统一的鉴别标准,是现在鉴定过程中的最大困难。在鉴定过程中首先应建立严密的鉴定工作制度,可采用事实鉴定法,对信用档案进行“二次”鉴定,即归档鉴定和撤销鉴定。信用档案归档时,以事出有因为准绳,根据事实判定其是非曲直。撤销鉴定主要是撤销信用主体不良的信用记录材料,主要以当事人的近期信用行为表现为依据进行鉴定。其次,遵循严格的信用档案鉴定程序。一是判断是否属于信用材料;二是判断是否属于信用主体的材料;三是鉴别信用材料是否真实、准确;四是判断信用材料是否完整。
比方,树立健全指导干部小我严重事项信息档案就很需要,可以充沛运用信息技能,依照干部治理权限,分级树立全方位、多条理的指导干部小我事项信息系统,内容包罗指导干部家庭财富状况,直系亲属从业状况等,并以此树立避免好处抵触的预警机制,增强对指导干部好处抵触状况的监视反省,发现问题实时予以措置和改正,不时加强避免好处抵触的认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逝去的历史正是因记录下来的文字得以让我们从中汲取营养,今天的所谓档案,就是明天的历史!高校作为中国教育的最高等学府,档案的管理就尤为重要了。现代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不只是传统的收集、鉴别、分类、整理、归档,更应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相结合为整个高校工作提供便捷服务,为培养人才、科学创新、开展各项活动当好得力助手。
下面我就我的工作经验谈几点新建高校档案管理的几点切身体会。
一、新建高校的档案管理很重要
首先,众所周知,档案是对高校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三条明确指出:“高校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各高校必然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其次,档案覆盖面广,包括教学、科研、党群、设备、基建、财务、人事等,档案管理工作做到位,可以帮助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信息资源,,还可以为党群工作搞一些纪念庆祝活动提供参考,还可以在人事财务工作方面提供记录查询,便捷的服务无论对于集体利益,还是对于个人利益,都能给予最大保障。
然而,虽然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迎接检查时大家补档案的情形,这就说明平时的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没有进行档案整理归档工作。下面接着谈我在实际工作中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二、新建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工作的高校就像各地纷纷组建的高等院校一样,是一所由八所大专、中专学校合并而成的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而后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改革的不断深化,档案管理工作又要应对许多新情况。以点到面,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给予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任何事情,从设想到提出到实施到完善,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实施环节,不知道会在现实的无奈中打多少折扣,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一样,虽然从心里大家都知道它非常重要,但遇到中国式的两难选择时,档案管理工作往往还是被排在了所有工作的最后。比如合并院校,首先这些院校在档案管理上不尽相同,在院校合并时因为给予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各院校的各类档案没能及时的进行实质性的合并;其次档案管理员专职的少,兼职的多,再加上频繁更换;再次在院校合并时工作超量的压力下,许多档案未能及时归档,使得这些院校大量的原始的档案信息已经丢失或正在丢失,给高校的档案造成了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档案基础设施落后
新时期的档案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标准。与新的要求和标准相比,新建高校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适宜安全保存档案的专门库房缺乏,防盗、防火、防渍、防有害生物等的一系列必要设施不足;能够支持档案现代化管理需要的现代化设备配置不到位;库房面积较小、设备老化或损坏等现象依然存在。
(三)管理人员素质需要提高
首先人员数量不足,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少。专职档案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太低。其次,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还不适应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需要,高校现有的档案人员虽经过一定方式调整,改善了文化结构和职称结构,大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高中级职称人员占有一定比例,但随着高校档案范围的拓展,现代化管理要求在不断提高,其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矛盾仍然存在。特别是能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的复合型的档案管理人才仍显得十分匮乏。档案人员素质制约了档案现代化管理,影响了档案的信息开发和编研工作。第三,基层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且频繁更换,造成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为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增添了难度。
(四)管理方式落后,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很少
目前许多高校的档案管理仍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已经越来越显得无能为力,难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高校数据库、校园网络等没有切实应用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难为学校的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主动服务。有的学校尽管建立了档案信息数据库,但多仅限于简单的数据统计,还没有实现较高水平的数字化管理,难以开展整体信息资料的开发与利用。
三、新建高校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如果是站在决策者的角度,可以宏观的提出:一、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二、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三、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然而我觉得这些口号式的建议好多人都知道,但好多人都还是没能去这么做,所以我的建议是从身边做起的。
(一)从自己做起,让身边的人切实感受到做好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会使整体工作都事半功倍。
从档案的鉴别整理、保管征集、分类归档、裁剪装订、建档定级到查看借阅直至责任追究都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特别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要明确收集范围,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所形成的各类材料:对学校一些重要活动、重大事件要及时收集补充,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2.鉴别。要对收集来的归档材料进行认真的鉴别审核,做到取之有据、舍之有理。
3.整理。收集来的归档材料,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整理立卷,做到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纲目分明、装订整齐。
4.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要创新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机制,改变基层单位档案长期不整理、不装订、管理水平低,收集渠道不通畅的问题。
5.实行责任追究。明确基层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专(兼)职管理人员为直接责任人。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和干部个人评优考核,实行责任追究。
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让大家经历过迎检查不加班后,每个人都从内心认可的话,将会为档案管理工作铺平道路。
(二)在学校整体情况允许的时候,不失时机的为档案管理工作争取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人员培训的机会。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立专门档案室,配套相应的防盗、防潮、防火等设施,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档案馆相关硬件设施,对档案信息化进行重点建设,以推进档案的数字化进程为基础,以电子文档的归档和管理为重点,积极推进档案管理从纸质化管理为主向数字化管理的转变。根据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征集、加工整理、分类储存、使档案信息成为能够多角度检索,自由提取的系统化信息资源,推进手动检索向自动化检索转变。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坚持网络化办公,鼓励各单位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按规定格式和要求上报档案材料。努力实现“无纸档案”与“纸质档案”相结合,这将有助于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和建设,提高档案管理质量,使学校的档案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档案工作的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尽力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按照“提高素质、精通业务、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要求,分阶段、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组织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到学校档案馆(室)或地方档案馆进行实习操作,让他们了解和掌握档案材料的鉴别、整理、分类、编号、裁剪、装订等全过程。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现代化意识,更新观念,强化信息技术观念。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主动、及时地为学校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切实加强对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业务素质,使个人的知识结构及业务水平适应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作为公司一名负责薪酬福利的员工,负责薪酬发放,管理人事档案、劳动合同的解除等。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用人单位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并按规定享受各项待遇。如果用工单位在短时间内将所有人员都做到规范用工,工作量极大,所以,委托劳务派遣公司为公司实施劳务派遣,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则是捷径
二、存在的问题
深刻感受到由于前期工作进度缓慢而使大量工作堆积,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比如与用人单位协调不一致,在公司人事档案管理方面分散、不统一,在档案托管方面没有统一的收发凭证等。
一、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把档案信息化纳入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我院信息化建设开创初期,即将档案信息化纳入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档案管理配强专业设备、专业软件,开展档案人员的计算机操作培训,并率先在全国检察机关中开发了带有档案管理模块的办案信息系统。在每两年召开的院信息化工作会议中,始终把档案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专题回顾,认真展望,使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深入人心。
(二)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院在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院里始终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专门建设了档案管理的专用库房。整个档案库房设计引入了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管理系统采用自动化的密集架管理系统,库房的温度、湿度控制均可由楼宇管理信息集成系统(bms)直接控制;并配备了专用空调设备,保持档案保存要求的恒温、恒湿条件。整个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强,为我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初呈网络化
检察机关的档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主要分为七类:诉讼档案、文书档案、声像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荣誉档案。目前,我院的文书档案归档软件采用神夹软件,采用b/s构架,实行文书档案的网络化目录级管理;诉讼档案归档采用我院自行开发的检察业务办案软件,跟诉讼流程保持同步,有效地提高了归档效率。以上两个软件今后均可与密集架管理软件实现无缝连接,并通过应用软件开启或关闭密集架。声像档案的研发工作也已进入实战阶段。上述三类档案的软件实现,初步构建我院立体化、网络化的档案管理应用体系,为深入应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应用基础。
(四)档案信息化配套机制初步完善
1.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院档案信息化工作,先后制订并实施了我院诉讼档案立卷归档暂行规定等文件制度,保证了档案信息化工作持续、健康、稳步的向前发展。
2.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诉讼档案归档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改变过去少数人参与归档的局面,使档案信息化成为全员参与的工作。档案信息化的质量直接由内勤、书记员、检察官等所有诉讼流程参与人员决定,而且环环相扣,责任更加明确,促使人人参与。
3.形成了与技术部门相互依托的衔接机制。基层院档案室和技术部门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技术上、工作上相互依托、优势互补的关系。档案部门具有档案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是信息资源的汇聚地,具备一套完整的信息收集的机制和体制,是技术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所要寻找的理想的合作伙伴。而档案部门在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设备、人员等技术力量都较为薄弱,必须依托技术部门的信息技术装备和计算机专业人员,两者形成一种紧密合作、优势互补的态势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成功的要件之一。我院档案部门和技术部门通过多年合作,基本实现了所有档案的案卷级目录机检、部分档案的文件级目录机检和部分档案的全文机检,积累了大量的电子信息,也积累了电子档案生成、整理、移交、归档、利用等实践经验,为我院档案管理的高效优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当前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不足
(一)软件开发多头现象还比较严重
存在以下现象:一是上级机关开发的软件往往不能满足下级机关的实际工作需要,单靠行政手段予以推广。而下级机关为满足本单位的工作需要自行开发软件,其个性有余,共性不足,缺乏标准。二是一个单位运用多套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技术上难以解决数据整合,造成操作人员重复劳动,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困难重重。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是缺乏详细明确的规范化标准和实施细则,使软件开发工作混乱无序。二是缺乏权威机构牵头,造成软件开发重复和浪费。就档案信息化建设而言,要围绕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来开展工作,要严格遵照权威机构的档案信息化标准开发软件、建立数据库。
(二)部门重视程度存在不平衡
业务部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态度还存在可有可无的想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部分同志还存在等和靠的想法,不肯在提供需求和测试中付出太多精力。技术部门的软件开发队伍不够稳定,人力不充分,不能及时解决系统使用中发现的不足,及时加以完善。档案管理部门因人员、经费等原因,只能忙于日常工作,难以在宏观上积极引导。
(三)复合型人才不足
目前,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多,信息化建设往往需要人才合作才能完成,工作中由于沟通困难消耗精力比较大,影响工作效率。就档案信息化建设而言,要选拔和培养具备精通档案管理专业、熟悉本单位业务流程、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管理知识,能准确提供软件开发需求,与计算机专业人员能熟练沟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事业心的档案管理干部。
(四)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
要加强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确保档案数据库安全;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有效;档案信息要转存到档案专用服务器,实行物理隔离。要有数据异地备份。在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和信息化处理过程中,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防止失密、泄密的发生。
三、对今后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档案信息化在我国是一项新事物,目前并没有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理论,没有一个档案现代化、信息化的指标体系。国家档案局2002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档案信息化是以资源建设为核心、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信息法规、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轻而易举。需要资金,需要人才。我们要科学地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对其有一个基本正确地的认识,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避免在资金、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方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按照上级和院信息化总体目标和阶段要求,着手调研、制定未来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使档案信息化与院信息化保持同步发展。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档案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制定详细、周全的实施方案,分批分阶段地实现。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放在电子文件的管理上。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在2000年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指出:“十五期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这样有利于把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前移至文件形成部门。对库藏档案的数字化要防止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结果、淡化过程、对困难估计不足的倾向。国家档案局2002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后,各地都在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市院条线考核、区档案局的督导中都体现了这一要求。因此,我们要立足检察机关的实际,对于文书档案、声像档案等通用性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要在引进成熟软件的基础上,主要做好与现有办公软件的数据接口工作。对于诉讼档案的信息化应用系统,要充分利用办案软件全市推广的契机,进一步做好需求调研工作,力争在市院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出基层院业务档案信息化的新路。
(三)规范流程,强化服务
档案信息化首要前提是档案管理工作自身流程的规范化。要结合市院检察实务工作手册,对现有的工作进行一次梳理。对于不适应、不符合的坚决予以整改。要引进国际、国内档案管理的先进方法,对照提高,保持浦东院先行先试的活力。同时要转变工作理念,从传统的“保管”上升到“服务”的理念。明确信息资源关键在于利用,否则再好的信息化技术手段都是“摆设”。要先从服务内部干警做起,充分发挥局域网的快速、便捷的效能,建立内部的档案应用服务平台;也要未雨绸缪,结合《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提前考虑档案信息化的公众服务等功能的设计,真正发挥档案信息化的效应。
(四)多方筹措,加强保障
1.机制保障。要将档案信息化作为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的常设议题,进行专项研究落实。要把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指标要求纳入文明处室的考核范围,明确档案信息化工作作为各部门业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处长负第一责任,各方齐抓共管,共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