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14 11:57: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乡镇干部交流材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

篇1

这次干部调整,是县委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实际,通盘考虑全县乡镇及相关县直部门领导班子,经过认真考察,反复酝酿协商,广泛征求意见,统筹考虑慎重研究做出的决定。今天,县委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把这次调整的领导干部召集在一起,以会议的形式进行集体谈话。下面,我讲几点意见和要求,

一、这次调整所遵循的指导思想

这次调整干部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为重点,进一步配强配优领导班子,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队伍,为今后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调整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坚持注重实绩和群众公认的原则。这次调整,充分考虑了各单位以及每名领导干部几年来的工作实绩情况,同时,参考了每个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情况,对那些真抓实干、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领导干部坚决予以重用。对那些工作不利,成绩一般的干部,进行合理地调整。使各级领导班子更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二是充分依据考核结果的原则。今年年初,县委依据2005年下达的考核目标,对旗乡镇、县直机关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进行了全面的考核,为这次干部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县委高度重视对干部日常考评和民主推荐,既注重工作实绩,又考虑到了工作的连续性;既侧重了解干部的个体情况,又综合考虑了每个领导班子的整体情况;既尊重民主推荐结果,又广泛征求县几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意见,使这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调整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坚持实行岗位交流的原则。坚持岗位交流,使领导干部经历不同的岗位和环境,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要求。这次干部调整,县委从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加大了干部交流的力度,一方面使干部尤其是一些年轻干部,能够丰富经历,增加阅历;另一方面有效避免干部在一个岗位上时间过长带来的弊端和矛盾,使干部能够消除顾虑,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次干部调整根据职数配备的要求,对一些干部实行了转任非领导职务,这是改革形势的需要,对于稳定干部队伍,推动各项工作都有积极的作用。在调整中,县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依据干部的工作实绩和能力,确立了选贤任能的导向,把工作上有思路、有能力、有魄力、有办法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让他们发挥更好的作用。

总之,这次干部调整,是县委从全县发展的大局出发,从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出发,慎重做出的决定,调整方案力求做到公正合理。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达到个人百分之百满意是不现实的。可以说,在这次调整中,县委尽最大努力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民主,让绝大多数干部感到满意。但由于受领导职数的限制,一部分优秀干部的使用不尽如本人的意愿,对此,我们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特别是对一刀切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按照方案要求,全县乡镇科级领导干部职数减少名,工作难度和压力相当大。县委经过再三考虑,对旗乡镇领导干部正职切到岁,副职切到岁。应该说,绝大部分退下来的领导干部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党性观念和大局意识,能够真诚理解县委的难处,全力支持这次干部调整。对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这些干部识大体、顾大局的奉献精神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调整,共涉及人。其中,乡镇人、县直部门人;交流任职人、改任非领导职务人。可以说通过这次调整,使旗乡镇领导班子在年龄、学历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干部任免的程序上,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和《票决制》的办法,更加公正、科学、合理。

下面,我代表县委向各位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摆正心态,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干部新老交替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规律。作为党员干部,能否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干部素质高低、涵养深浅和政治上的成熟与否。如果能客观正确对待,不仅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大局,也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和身心健康。因此,希望大家要正确的对待这个问题。留在岗位上的同志要积极努力,勤奋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更好的成绩。调整工作岗位的同志,也不要有思想包袱,不是说你的能力不行,而是岗位所限,希望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扬过去那种拼搏精神,把工作做好。退下来的同志,希望也要安心,力所能及地发挥好余热。

第二,强化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干部不断成熟的重要条件;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渠道。当今世界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形势的发展、岗位的变更,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要履行好自已的岗位职责,在本职岗位上取得更好成绩,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始终把加强学习放在第一位,这是每个领导干部成长的根本,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前提。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只有理论上的成熟,才能标志政治上的成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就是要掌握科学的理论,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二是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三是要加强政策学习。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才能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创造性的落实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四是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要注重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社情民意,不断发现、总结和推广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经验、新典型,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工作水平,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篇2

这次干部调整,是县委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实际,通盘考虑全县乡镇及相关县直部门领导班子,经过认真考察,反复酝酿协商,广泛征求意见,统筹考虑慎重研究做出的决定。今天,县委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把这次调整的领导干部召集在一起,以会议的形式进行集体谈话。下面,我讲几点意见和要求,

一、这次调整所遵循的指导思想

这次调整干部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为重点,进一步配强配优领导班子,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队伍,为今后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调整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坚持注重实绩和群众公认的原则。这次调整,充分考虑了各单位以及每名领导干部几年来的工作实绩情况,同时,参考了每个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情况,对那些真抓实干、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领导干部坚决予以重用。对那些工作不利,成绩一般的干部,进行合理地调整。使各级领导班子更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二是充分依据考核结果的原则。今年年初,县委依据2005年下达的考核目标,对旗乡镇、县直机关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进行了全面的考核,为这次干部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县委高度重视对干部日常考评和民主推荐,既注重工作实绩,又考虑到了工作的连续性;既侧重了解干部的个体情况,又综合考虑了每个领导班子的整体情况;既尊重民主推荐结果,又广泛征求县几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意见,使这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调整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坚持实行岗位交流的原则。坚持岗位交流,使领导干部经历不同的岗位和环境,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要求。这次干部调整,县委从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加大了干部交流的力度,一方面使干部尤其是一些年轻干部,能够丰富经历,增加阅历;另一方面有效避免干部在一个岗位上时间过长带来的弊端和矛盾,使干部能够消除顾虑,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次干部调整根据职数配备的要求,对一些干部实行了转任非领导职务,这是改革形势的需要,对于稳定干部队伍,推动各项工作都有积极的作用。在调整中,县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依据干部的工作实绩和能力,确立了选贤任能的导向,把工作上有思路、有能力、有魄力、有办法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让他们发挥更好的作用。

总之,这次干部调整,是县委从全县发展的大局出发,从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出发,慎重做出的决定,调整方案力求做到公正合理。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达到个人百分之百满意是不现实的。可以说,在这次调整中,县委尽最大努力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民主,让绝大多数干部感到满意。但由于受领导职数的限制,一部分优秀干部的使用不尽如本人的意愿,对此,我们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特别是对一刀切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按照方案要求,全县乡镇科级领导干部职数减少名,工作难度和压力相当大。县委经过再三考虑,对旗乡镇领导干部正职切到岁,副职切到岁。应该说,绝大部分退下来的领导干部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党性观念和大局意识,能够真诚理解县委的难处,全力支持这次干部调整。对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这些干部识大体、顾大局的奉献精神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调整,共涉及人。其中,乡镇人、县直部门人;交流任职人、改任非领导职务人。可以说通过这次调整,使旗乡镇领导班子在年龄、学历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干部任免的程序上,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和《票决制》的办法,更加公正、科学、合理。

下面,我代表县委向各位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摆正心态,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干部新老交替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规律。作为党员干部,能否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干部素质高低、涵养深浅和政治上的成熟与否。如果能客观正确对待,不仅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大局,也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和身心健康。因此,希望大家要正确的对待这个问题。留在岗位上的同志要积极努力,勤奋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更好的成绩。调整工作岗位的同志,也不要有思想包袱,不是说你的能力不行,而是岗位所限,希望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扬过去那种拼搏精神,把工作做好。退下来的同志,希望也要安心,力所能及地发挥好余热。

第二,强化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干部不断成熟的重要条件;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渠道。当今世界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形势的发展、岗位的变更,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要履行好自已的岗位职责,在本职岗位上取得更好成绩,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始终把加强学习放在第一位,这是每个领导干部成长的根本,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前提。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只有理论上的成熟,才能标志政治上的成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就是要掌握科学的理论,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二是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三是要加强政策学习。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才能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创造性的落实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四是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要注重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社情民意,不断发现、总结和推广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经验、新典型,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工作水平,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篇3

一、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会议,是在全省上下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步伐的重大举措和战略部署。在我的记忆中,专门召开全省性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会议,而且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时间之长,都是空前的。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坚强决心。会议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主题,抓住了江西加快发展的主要矛盾,切中了我省科学发展的要害,充分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对江西崛起跨越规律认识的深化。特别是苏书记和吴省长的重要讲话,精辟地分析了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地阐述了壮大县域经济与推动全省进位赶超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辩证关系,科学地总结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对促进全省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作了具体部署,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创新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对于指导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大的力度,更新的理念,更实的举措,推动我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充分认识市情,进一步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使命感。大家知道,我市是一个撤销地区建制而设立的城市,长期以来,作为传统的农业地区参与国家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过去发展的基础和资源全部在县(市),地本级主要是行使政治领导和经济规划、调控的权力。2000年撤地设市后,市本级经济从无到有。近几年来,随着市中心城区发展功能的增强,市本级经济快速发展,2000-2009年市本级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5.2%,特别是实施赶超发展战略以来,年均递增达18.9%,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也逐步增强。但就总体而言,我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仍然是县域推动型。据统计,去年我市11个县(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的81.8%,财政总收入占全市的78.5%,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的8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在县(区)。这表明,县域经济不仅是市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市赶超发展、提速进位的潜力所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我们这样一个后发城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定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全力以赴推动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充分认识优势,进一步坚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信心。近几年来,我们大力实施赶超发展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政通人和、心齐气顺、风清劲足、进位赶超的大好局面和良好氛围。去年我市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的增幅在全省排位都前移了5-6位,有6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位;今年以来,我市继续保持了赶超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6.6%、增幅居全省第三位。1-4月,财政总收入增长53.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2.2%,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4%,增幅居全省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7%,增幅居全省第五位。1-5月财政收入增幅都在50%以上。在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我们的总量也在不断扩大,比如财政总收入在前两年超过景德镇、鹰潭的基础上,去年又超过萍乡,地方财政收入超过新余。与此同时,的对外形象不断提升。今年,我市被命名为“江西省园林城市”;在去年荣获“2009浙商投资潜力城市”称号的基础上,又荣获“2010年度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最具投资环境城市”荣誉大奖,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在继去年9个全省性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后,今年又有全省选派乡镇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现场会、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工作现场会等5个全省性现场会先后在我市召开。尤其让我们倍感振奋的是,今年苏书记、吴省长、王宪魁副书记、凌成兴常务副省长和洪礼和、熊盛文副省长等省领导先后多次对我市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是苏书记在一个星期内先后两次对我市工作作出重要批示,4月18日,苏书记在省林业厅介绍工作的材料上批示:多位省级领导下基层调研后讲,市工作干得实、变化大。看来,金杯银杯不如干部群众的口碑。4月25日,又在我市上报的一季度工作情况汇报上批示:真是令人高兴。吴省长在香港招商期间专门出席我市重大项目推介会,对的工作成效、发展态势、投资环境给予了充分肯定,使参会的全体同志和客商备受鼓舞。现在讲到,全省上下都是一片称赞,感到的发展速度之快、城乡面貌变化之大是不可想像的,给了我们很多的鼓励和鞭策。这几年随着整体形象的提升,全省在我们这里召开的现场会多了,省四套班子的领导来的多了,省厅局的领导来的多了,外市外地来考察工作的多了,许多投资商也慕名而来,正在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整个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四套班子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协作,更得益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作为重中之重,紧抓不放、常抓不懈,全市县域经济步入了提速进位的快车道,呈现出四个明显特点: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6年以来,我市各县(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不断加快,总量不断扩张,在全省排位不断前移。从生产总值看,有6个县(区)绝对值排位实现前移,前移最多的县上升了5位。从财政总收入看,全市11个县(区)财政总收入全部实现了三年翻一番,有6个县实现了两年翻一番;有10个县(区)排位实现前移,前移最多的县上升19位。从地方财政收入看,11个县(区)排位普遍前移了10位以上,其中前移最多的县上升19位,有两个县实现三年翻两番。二是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近三年,全市11个县(区)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30多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0多个;实施城市建设项目1015个,开工750多个。三是工业经济快速壮大,产业特色明显提升。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面实现了三年翻番;所有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三年翻一番,其中金巢经济开发区去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金溪香料、宜黄塑料、崇仁机电、黎川日用陶瓷等省级特色产业基地逐步发展壮大。四是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各县(区)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普遍实施了“十个一”工程,快速拉开了县城框架,不断完善了城市功能;实施了新农村建设点2000多个,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农村面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们一定要因势利导,扬优成势,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充分认识差距,进一步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紧迫感。纵向比,我市县域经济有发展、有变化、有进步,已经成为推进赶超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横向比,无论从整体水平、经济规模,还是从发展总量、发展质量、人均水平来看,都还存在很大差距,加快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去年,我市人口占全省的比重为8.8%,而GDP只占全省的6.6%,这是不协调的,各县(区)财政总收入只占全省县级财政总收入的7%;GDP总量除临川排在全省第6位、东乡排在第41位外,其他9个县的GDP都排在全省50位以后,还有3个县排在90位以后;财政总收入在全省排名最高的临川排27位、东乡28位,其余县均排在50位以后,还有2个县排在90位以后;全省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的县有14个,宜春就有两个,一个丰城,一个樟树,我市没有一个;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县(区)工业园区有10个,我市也没有一个。这些充分说明,我们基础差、底子薄,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主要矛盾是发展、发展、再发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发展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我们要尽快缩短。为此,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没有比别人快的速度,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只会成为一句空话,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加快发展速度、扩张经济总量是当前我市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市本级要加快发展速度,县域经济同样要加快发展速度。今天这个会议规模很大,各县(区)党政班子成员、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以及乡镇党委书记,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副县级以上领导都参加了,之所以要召开这个高规格、大规模的会议,是因为县域经济非常重要,希望通过这个会议,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进一步营造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形成全市上下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牢牢把握重点,全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败。省委苏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地方只要思路对,敢作为,善作为,就一定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克服各类不利因素,在短时间内实现超常规发展。我们一定要全面领会苏书记的这一科学论断,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坚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赶超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按照“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的目标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今后三年内,全市所有县(区)要确保财政收入翻一番,力争经济总量翻一番;所有县(区)要实现在全省位次前移,力争有2个县(区)进入“全省10强县市”行列。具体工作中,要始终牢牢把握“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工业强县、统筹城乡”四个重点。

一要始终坚持项目带动,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回顾这几年我市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我们之所以能有今天赶超发展的大好局面、良好势头,最根本的是大力实施了项目带动战略,快速推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事实,我们反复强调,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无项目不发展。这次全省会议又指出,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是各级干部领导经济工作的一个基本思路和重要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能有丝毫的动摇。为此,我们一定要把项目带动贯穿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始终按照“四重、三向”的要求,持之以恒抓项目,坚定不移抓固定资产投资。要在持续性和有效性两个方面下工夫,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千方百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低于40%,力争超过50%。要从实际出发,突出抓好“五个一批”项目,即:争取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发展的保障能力;引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大工业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新建一批重点城建项目,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造一批具有市场优势的产业项目,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向优势产业集中;培育一批科技型、劳动密集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项目,鼓励和推动全民创业,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

二要始终坚持产业支撑,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建立在强大的产业支撑之上。缺乏产业支撑,县域经济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快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全省许多县域经济发展快的县(区)经验表明:一个地方要想发展得好、发展得快,必须有自己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这就启示我们,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各自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努力做到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纺织服装、医药、食品、化工建材、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等6大优势产业,金溪香料、宜黄塑料、崇仁机电、黎川日用陶瓷和南丰蜜桔、广昌白莲、临川西瓜、崇仁麻鸡、资溪旅游等也都具有一定的特色。但这些产业规模还不大,产业链还不长,支撑力还不强,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支柱产业,我们要围绕这些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加大政策支持,不断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培育产业群,打造成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脊梁。各县(区)要按照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的原则,重点围绕1—2个优势产业,加强产业招商,加快产业聚集,加速产业链的形成,把特色做优、做大、做强,不断壮大块状经济,使县域经济特色更加鲜明、产业支撑力更强。

三要始终坚持工业强县,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总量。近年来,在推进赶超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的落后在工业,差距在工业,希望和潜力也在工业。市本级如此,县区经济更是如此。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我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苏书记强调:全省除少数县因保护风景名胜和生态环境的需要、不宜发展工业外,其它地方都要始终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不动摇,以工业的超常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全市各级要认真实施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现代工业新城的意见》,坚持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加快壮大县域经济总量,以工业的超常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提速进位。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发动机,我们一定要坚持决战园区不动摇,全力加快园区发展,使工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强极。要大力提升园区承载力,这是园区建设、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扎实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档次,千方百计解决好园区用地紧张、项目等地的问题。尤其要更加珍惜和用好园区的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园区土地,切实增强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一方面,要解决土地指标的问题,形成土地等项目,而不能项目等土地。项目等土地,很多项目就会走掉。一个项目定下来,土地还要等几个月甚至半年,这个项目就不一定能落地。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的功能。项目签定后,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就不可能正常运转。所以园区建设要着力破解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难题,不断增强承载能力。关于项目用地问题,我想再强调两点:第一,我们要集约、节约用地,千方百计提高投资密度,亩均投资额至少要在100万元以上。对那些圈而不建、投资额大大低于合同约定的企业和项目,要采取断然措施,坚决予以清理。第二,要多种途径、多种渠道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着力包装一批大项目,争取挤进省里重大项目的盘子。省里土地指标有30%的机动数,只要我们有大项目、好项目,就可以争取机动指标。必须指出,这些机动指标,有的地方争得多,有的地方争得少,有的地方没有争到。这几年的实践表明,能否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某种程度上要靠运作,靠主动有效的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包装好大项目向上申报,然后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跟踪问效、锲而不舍、抓住不放。要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鼓励和支持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靠大联强、资产重组、合作共建等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扩大企业规模,着力培植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税收过5000万元的“小巨人”企业。要大力扩张园区经济总量,充分利用园区的聚集功能,推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做大园区规模和总量。今后三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要超1000亿元;着力打造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工业园区,其中金巢经济开发区要力争达到300亿元,临川(抚北)、东乡、崇仁3个园区要力争达到200亿元,南城、金溪、黎川都要确保达到100亿元以上。这是对我们县工业园区的目标要求,大家要按照这些目标要求去做好规划、引好项目、抓好落实。

四要始终坚持统筹城乡,不断丰富县域经济发展内涵。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联结点,处于“城尾乡头”的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战场在县(区)。各地要切实增强系统观念、统筹意识,在做大做强县本级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以县城的发展带动乡村的发展,以乡村的发展支撑县域的发展,努力实现富县、富乡、富村、富民。要牢固树立“大产业、大文化、大绿化、大水面、大空间”的理念,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这是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经营城市的理念。大产业,就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要有产业支撑。现代经济是城市经济,城市经济要有支柱产业,否则就是空壳。要大力发展包括工业、三产在内的城市经济,以产业发展引领城市发展。大文化,就是要把临川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体现文化内涵,使人一走进就感受到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浓厚氛围。大绿化,就是要把森林引入城市,变园林为森林,保持一流的空气和水质,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使我们在城里有在郊外的感觉。大水面,就是在城市中要有更多的人工湖、人工河,打造更多的水体、水系、亲水平台,以水体现灵气,以水经营城市,以水提升品位,以水改善人居。大空间,就是在城市建设中不能密密麻麻建房子,还要有广场、公园、绿地等老百姓休闲的空间。就县城而言,就是要始终坚持“五大”理念,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美县城,增强吸引力、承载力和辐射力,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吸引更多的外商进城投资兴业。要在高起点规划、建设、管理好县城的同时,着力抓好乡镇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尤其要加大乡镇集镇环境整治力度,提升城镇建设对外形象,切实加快城镇化进程。要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大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变农村面貌,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我想,抓工作就是要善于抓重点,抓主要矛盾,牵住牛鼻子,只有这样,才能见成效。实践证明,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工业强县、统筹城乡这四个方面就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这四个重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紧紧抓住这四个重点,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县域经济才能快速发展。

三、强化保障措施,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宽松的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要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这次全省会议强调,要进一步为县域经济发展松绑放权,按照“能减就减,能放都放”的原则,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给县(区),让各县(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要坚决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以减少管理层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宗旨,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要面向基层,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对来自县(区)的项目优先审批、加快审批,坚决杜绝“中梗阻”现象发生。执法执罚单位要坚持从严治政,切实规范收费罚款行为,决不能下达罚款指标。中央、省驻抚单位要坚持重心下移,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我深深感到,这几年中央、省驻抚单位的工作总体上是很不错的,在正确处理条条块块关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绝大多数单位做得很好,受到地方的欢迎,得到地方干部群众的称赞,为地方的赶超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几年赶超发展能有这么好的势头,中央、省驻抚单位功不可没,应该感谢大家。但是我们的发展在加速,对中央、省驻抚单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地方的发展与我们各个部门的发展是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的,地方发展了,我们的各个部门就有发展,地方没有发展,各个部门同样寸步难行。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工作,就要以加快地方发展为己任,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发展的意识,加大支持力度,做一个人民欢迎、不舍得你走的好领导。同时,要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切实减轻县乡干部负担,让他们集中精力干事创业。我们每一个部门都要换位思考,下面的工作不容易、难度很大,在市里工作的同志要关心、理解和支持县(区)工作。各个部门都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为县(区)服务的环境。有些审批能放下去都要放下去,要淡化权力、强化服务,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办事效率。每一个部门都是环境,这个部门的服务工作做好了,就为我们的发展营造了好的环境,如果没有做好,就成了障碍。所以每个部门都要融入到发展的大环境中去想事情、办实事、作决策,一切都要有利于赶超发展,一切都要有利于服务基层。纪委监察等有关部门要铁心硬手,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破坏环境的人和事,不断优化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