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3 22:14: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听课评语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走入课堂去听课,在课堂上如何给自己定位,是决定听课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
1、以辨证的心态去听课
“听课”是学习的有效途径,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可以取他人之教训为己之经验。因此听课者要以辨证的心态走入课堂,不因执教者是名师而一味的欣赏教师优美的语言,感悟教师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用心聆听教师充满智慧的点拨,从而“趴下去”听课。这种“趴下去”的心态听课,危险的是听课者趴下去的思想,“趴下去”听课的教师会今后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教学形式上的模仿,这样的听课会使他人的思想完全代替了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理念,让他人的教学风格取代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到头来这种不加辨证吸取的听课与模仿,只能学其形而无法领其意,导致自己的教学风格漂浮游历在这些名家教学形式上,惟独失去的是自己的特色。
相反听课者也不因上课教师为普通教师而“站起来”听课。也许在他们的课堂不够精彩,教学设计没有名师的新颖,甚至还会有些小的失误,作为听课者“站起来”听,对别人的劳动成果嗤之以鼻,批评的体无完肤,这是对人不尊重的表现。听者要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包容,再差的课也会有亮点,即使没有亮点课堂当中出现的问题也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问题的产生会引发我们的思考,激发我们去探究。因此无论课堂精彩与否,都包含了教师的劳动和心血我们听课者要以辨证的心态走入课堂。
2、以参与者、研讨者的心态去听课
当我们走入课堂的时候,我们就是课堂的参与者,课堂的研讨者,这是听课者最佳角色定位。因此听课者应该把自己的心态定位成课堂教学的研讨者融入课堂,而非是一个“看客”。听课者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参与:如果我来执教时会如何处理这个教学环节,随时把自己感悟到与想到的记录下来,采撷教师与学生精彩的瞬间和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火花,便于课后与执教者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二、会看、巧记、善思,融入课堂
当听课者以积极的心态走入如课堂后,还应该会看、巧记、善思与学生和老师一起融入课堂教学当中。
会看
一看教师的教。看教师的教学设计体会教师的设计理念,是否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看教师课堂调控能力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定教,真正为学生的学习需要服务,使课堂成为精心预设下的动态生成课堂;看教师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等。
二看学生的学。听课者在课堂上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方式是否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在民主平等愉悦的课堂环境中能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出个人的独特见解;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和动手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巧记
听课者要记录教学的过程,但反对把听课笔记记成“流水帐”把自己变成记录员,而是在听课时学会巧记。记录要有祥有略,教学过程简要记录,对教学过程中好的教学方法或者存在的不足、学生生成的精彩教学环节、聆听时萌发的问题或想法可以详细记录,并及时把自己对问题的建议记录下来还可以做上标注。
善思
课堂将是点燃我们深入研讨教学的火种,是启迪我们教学智慧的源泉。听课者在听的同时注重思考,只有善于思考教学的设计环节、出现的问题等教学现象才能使自己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才能激发听课者智慧的火化。我们可以思考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新课标的精神,设计的理念是什么,教学环节精妙之处何在,怎样设计会使课堂更加精彩等。
三、交流感悟,反思课堂
听后交流是听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交流是指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就设计理念、教学环节等进行切磋。利用交流的机会上课教师可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意图,同时听课教师谈出课堂教学的特色使与会教师受到启发,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好的方式是提出自己设计的见解和设计方法,供参与交流的老师门进行评价。这种交流在和谐的教研氛围中达成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度见解,研讨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不同的见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种交流就成为了教学研讨,使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达到双赢的效果。
听课,就是走近和走进课堂,近距离地目见耳闻师生课堂生活中呈现的言与行,我们期望这一见闻是客观、准确的,期望这一呈现是真实、自然的,但事实上并不总能做到。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听课者是一个陌生人,是一个侵入者,不管听课者如何融入学生中,不管师生活动如何专注凝神,听课者的出现都是不可以忽略的,甚至为了听课而讲课。其实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许多的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地观察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期望听课的真实性、自然性。
如果听课是对课堂的阅读,那么评课就是阅读之后的研究和批评。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理想的评课,应该有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评课者应该倾听师生的描述、阐述和申述。评课者之间应该进行探讨,评课者先要做的是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师生的主观愿望和追求所在,其次着眼于师生做得“怎么样”。有时,我们也着眼于师生“做什么”。需要对师生尤其是对教师更充分的直面。教师追问自己,追问自己的行为,也追问自己的内心;评课者追问教师,也追问自己。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132-01
一、目前校本教研中听评课活动的现状
1.听评课的随意性较为明显。学校一般没有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听评课的计划,(也没有探究的重点和要求),教师做课、听课前的准备不够充分,听评课活动的组织实施随意……如此等等的现象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尤其是听课教师个人在听课前,没有积极主动了解和研究听课对象上课的教材内容和相关背景,没有明确自己在课堂上该听什么,看什么、记什么以及如何听、看、记,因而导致听课者课后难以全面准确地收集课堂教学有益的信息,直接影响了其对课堂教学的科学分析和价值判断。同时,学校缺乏对做课教师对象的认真选择,做课教师缺乏(创新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听评课既不能总结经验也不能分析归纳不足,此类现象的产生严重地降低了听评课的功能和作用。
2.评课有失规范性。时下评课不规范性表现在:一是评价没有准确把握依据新课程评价标准,评课人只凭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感受来判断优劣、阐述意见,使评判的价值大大折扣,甚至在个别情况下会造成误导;二是评课的重点不突出目标不明确,意见面面俱到,有时针对一节课,一下子提出几十条意见,提出的意见笼统空泛,东一榔头西一棒锤,难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三是人情因素时常干扰评课活动,评课人碍于“我们是同行”、“家里人”等情面多讲优点,少讲缺点,失去公正,也偏离了听评课的目的;四是重听轻评反馈少且不及时,难得发言,评课的意见少,发言教师少,反馈信息量少。
3.评课缺乏理论高度,发现问题透视问题深度不够。评课过程是教师互相交流探讨提高的过程,在评课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评语:××教态自然大方……××备课扎实认真讲得十分细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愉快。然实际的教学效果是:该教师语言表达语无伦次累赘重复,形体语言夸张怪异,提问学生满堂吼,知识性错误充斥于教学内容及过程……由于教师没有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没有深刻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对一堂课评判缺乏正确的理论依据,因而,对一节课的评判抓不住重点,在细小末节的问题上纠缠不休,有时将缺点误认为是优点,或将优点误以为是缺点,既不能正确指导别人的教学实践,又不能使自己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科学规范听课、评课
学校要将任课教师间的听课评课当作校本教研重点来抓,它是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果的主要途径,要搞好此项工作,首先要制定严密科学的听评课计划,其要点是:本校的学科带头人要上好观摩课;本校的骨干教师要上好示范课;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教师要上好汇报课;培养的青年教师要上好展示课;新参加教学工作的教师要上好面试课;教研组、教导处组织好整改课、学习课。在时间安排上,观摩课、汇报课、示范课在每学期初进行,展示课、整改课、学习课课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进行。同时,对教师进行听评课的业务培训,让广大教师了解一堂好课的评课标准,知道上好一节课该如何准备,听课应当听什么、看什么、记什么。本人认为评一节课(上好一节课的准备)标准和要点是:
1.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教学思想又是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探索、创新的灵魂。
2.评学习目标。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灯塔”’,更是师生互动交流之中心,因此学习目标确定要全面、具体、适宜,同时要具有针对性、导向性。
3.评教材运用。对教材的运用能力是教师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基本的要求是:知识传授得正确,在学生已有只是基础上有清晰的形成过程。
4.评教学程序。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的设计首先要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学生实际,同时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好。
5.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同时其是因课程、学生、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针对学生知识、年龄、生活环境等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体现。教学方法使用效果主要通过学生表现情况来判断:(1)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2)交流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3)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4)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调学习情绪。
6.评学法指导。教师课堂任务之一就是指导。要看是否在学生疑惑时诱导,使其想学,有不竭学习动力;是否在学生死磨时引导,使其变一种角度,培养敏捷思维;是否在学生学习活动受阻时疏导,使其通过坎儿,帮他树立信心;是否在无序忙碌时指导,使其比较归纳形成高效方法。同时要看目的要求是否明确 ,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185-02
听课与评课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听课是学习,是一种由外而内的获取过程。评课是表达,要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有价值的判断(认识),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输出过程。听课与评课活动都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听课与评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听课的目的不明确
有些听课的老师在听课的同时,还批改作业,导致听课记录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他们只是记录了授课老师呈现在黑板上的内容或步骤。这样就导致了听课效率低下,听课教师也无法学到实质性的东西。此外听课老师忽视了学生的活动主体,仅仅记录授课老师的活动设计。这就导致在评析课堂活动是否有效时,听课教师因缺乏对主体能力与需求的认识而定位不准。
(二) 评课的针对性不强
在教研活动的评课环节中,存在评课仓促,主观性较强,没有客观同一的标准等问题。集体听课的评课本应是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然而有时评课反映的只是专家或领导的教学理念,而不是对授课教师教学行为的客观评价,忽略了共同交流。
二、听课,评课的意义和作用
听课,作为一种常规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并不以评价为目的,而是为了开展对教学的研究,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听课是教师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通过听课,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自我反思,以此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力。
评课,与听课在教学活动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只有评课者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所听的课进行评价,授课教师才能做到扬长避短,改进教学方法,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已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如何实施有效的听课,评课
(一) 听课中要重点关注
教学环节设计,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教学环节的设计,即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是否合理,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是否有条不紊,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对教材的加工,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否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二次加工并具有创造性,是否有新的资源和信息,拓展是否适度合理; 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教学方法与手段,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法:手段:) 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听课时要关注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评课时应把握的要点
评课内容虽然涉及面广,但一定要把握好评课要点。评课时,以这些要点为基本线索进行展开,或上升到理论,或结合实例。这样,评课活动的内容才会充实。
授课教师要具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分层要求,教师的教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教学目标的拟定要全面,具体,准确,恰当,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落实;教学环节层次清楚,思路清晰,能把握好各环节的侧重点;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任务为驱动,设计并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有序,有趣,有效;遵循"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教师不只是单纯传授知识,还是注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尽量创设语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评课中的反馈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所以,在听课,评课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和剖析问题,正确认识其意义和作用,并接受听课技巧和评课策略方面的培训,以一种友善,主动的方式对待同事互助的听课和评课活动和自我反思,这是一种"共赢"的行为,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听课是当教师的开始,是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路径。特级教师于漪和窦桂梅都认为自己的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听评课在教育家的成长历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听评课存在着诸如完成任务、不合而作和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听评课范式变革,构建一种旨向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以引领课堂教学的变革。
一、现状:听评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听评课的现状
1完成任务
很多教师是迫于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的听评课指标,教师以 “例行公事”的心态对待听评课,常常“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往返于教室之间,用以完成规定的听评课次数为缘由,有些教师甚至用抄袭别人的“听课笔记”来应付听评课,还有一些教师是为上公开课的教师听评课。把听评课当做任务来做,却遗忘了听评课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内在价值。
2不合而作
听评课教师虽然在一个教室里听课,但他们很多都不认识,课前缺乏沟通和交流,而且他们都各有目的。有的是为了评课而听课,有的是为了听课而听课,有的是为了模仿而听课,听评课的目的都不统一,就更别说合作与交流了。
3效率低下
目前听评课活动出现实效性低下的局面,具体表现为:盲目评议而使评课活动缺乏针对性,片面评议而使评课活动缺乏整体意识,虚假客套而使评课活动虚假、空泛,缺乏效果追踪而使评课活动缺乏持续感,如此这般听评课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随意化、同一化、空泛化、贬值化倾向,使得相关参与者受益寥寥,甚至出现听而不评的现象。
(二)听评课出现的问题分析
目前,听评课出现以上问题,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有教师层面的,如:很多教师总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合理的,听别人的课也不过如此,甚至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很多教师不清楚自己哪方面不足,自然不知道要听什么样的课,听课没有侧重点,听课也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自然把听评课当成了累赘;听评课者和授课教师往往是单兵作战,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都缺乏合作、沟通和交流。也有管理层面的,如:学校每学期都明文规定教师听课的节数,而且定期检查,但检查只是笼统地数一数节数够不够,然后作为资料收集封存,没有追究是自己听的还是抄的、有没有评语和意见、对教师有没有帮助。但是,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目前的听评课还没有打破传统的模式,没形成可操作性的听评课新范式。
二、行动:听评课范式的变革与实践
(一)听评课应贯穿于教师的教学行为
1课前准备
听课忌盲目性。教师听课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①熟悉教材,了解编者意图,弄清新旧知识内在联系,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②明确“三维”目标,听课前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目的是否达到;
③看看名师的课例;
④自己试着设计一个框架;
⑤明确听课的侧重点。
2课堂观察和记录
听课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听课需要听课者多种感官和大脑思维的积极参与,从多方面观察、记录。在观察记录中,要注意考察以下六方面的问题:
①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②教学重点的解决和难点的突破,课堂结构设计;
③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
④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⑤学生学习活动情况(合作、交流、探究);
⑥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
3课后评课
听完课后应进行评课。通过分组分任务研讨这一平台,大家积极互动,共同切磋,准确地评价执教者上本节课的长处和短处,即时生成教学经验,实现人人受益。
(二)听评课者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听评课者要想实现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听评课者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主要是针对这节课,如果让自己上,会有哪些设计思路和独出心裁的教学方法,这样,在课堂观察阶段,听课者就会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有针对性地比较上课教师和自己在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运用上的异同点以及所取得的效果。
(2)在课堂观察阶段,听课者不仅要听,还要观察和记录,需要记录的问题很多,如果没有记录,到最后就会无暇顾及,出现一本糊涂账。为解决此问题,听评课者听课前要集中开会,把听评课者分成四组,即学生学习观察组、教师教学观察组、课程性质观察组和课堂文化观察组。分工明确之后,听评课者在听课时就会有针对性和侧重点,他们就不会成为旁观者,而是会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3)在课后评课阶段,还是按课前分好的四组进行分组评课,组内达成意见后再集合进行整体分析、讨论,大家畅所欲言,通过充分的讨论、交流甚至争辩,使所有参与者都能互相激发学习的激情、点燃思维的火花、释放教学的潜能,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由于角度不同、任务不同、侧重点不同,就使每位参与者都有话讲、有理说,大大地避免了“一言堂”和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
(三)网络与现场相结合
由于听评课者来自不同的地方,要想与授课教师实现课前互动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由组长建一个QQ群,授课者将自己的教案设计挂在网上,征求听评课者的意见。听评课者在网上可以各抒己见,为授课者出谋划策,授课者再根据听评课者的意见及时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这样一来,听评课者到现场听课的时候就会显得很亲切,也就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了听评课者与授课者的互动,使网络与现场听评课有效结合。
(四)听评课新流程
现以中职德育《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课时“杜绝不良行为”为例,展示听评课新流程。
1课前教学设计
确定上课教师和上课内容后,由上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笔者在设计“杜绝不良行为”这一课时,认为让学生充分认识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进而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杜绝不良行为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笔者把班级学生分成四组:第一组是扫黄站,任务是宣传传播音像制品的危害;第二组是禁赌车间,任务是宣传赌博的危害性;第三组是戒毒所,任务是宣传的危害;第四组是裁判委员会,任务是对上述三组的宣传工作做出评判。最后设置“助人为乐”环节,让学生分析杜绝不良行为的对策。
2网络课前评议
上课教师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放在学校FTP上或者挂在QQ上,让参与听评课的教师评议,并要求教师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当笔者将“杜绝不良行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挂在学校FTP后,参与听评课的教师都发表了宝贵的意见。大家首先赞同本节课的重难点的确定。其次,对课堂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提出了很多看法。大家在网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3课前修改完善
上课教师根据听评课教师给予的意见和建议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笔者根据大家的意见,最后对“杜绝不良行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将这堂课设计成四个环节:一是听故事,导入新课;二是看案例,学习新知;三是议是非,提高能力;四是订公约,规范行为。
4现场听课
听课之前,召开听评课小组成员会议。将听评课教师分成四组:第一组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从课前准备、课堂倾听、课堂互动和自主学习等方面考察;第二组是考察教师教学情况,主要从教学环节、知识呈现、指导学生和课堂应变等方面考察;第三组是考察课程性质,主要从目标设定、方法实施、目标达成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考察;第四组是考察课堂文化,主要从课堂民主、教学创新和学生关爱等方面考察。各小组分工明确,大大地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对于“杜绝不良行为”这节课共有听评课教师25人,分成四组,每组6人,其中第四组7人,大家根据自己小组的任务对本节课做了认真的记录和点评。
5课后评议
笔者倡导的评课新范式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圆桌式评课模式。先让听课时分出的四组进行小组评课,大家得出统一的意见后再进行汇总评课,每组根据自己的任务派代表评课。在对于“杜绝不良行为”这节课的评课中,第一组的教师认为学生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气氛活跃,互动较多,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够。第二组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新颖,围绕听、看、议、定四个环节展开。教师课堂应变能力强,但教师过于强调活动,忽略了知识的呈现和讲解。第三组的教师认为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把握较好,对于学习目标的达成检测具有可操作性。第四组的教师认为课堂设计有创新,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发言。最后在汇总评课中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体现了创新课堂、民主课堂和快乐课堂。
三、反思:对听评课的重新定位
笔者虽然在前面提出了听评课的新范式,但要全面实施,还需要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对听评课进行重新定位。何谓听评课?听评课不是业余的“听而评之”。首先,听评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走上讲台的基石。听评课新范式将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听评课者同时也是备课和上课的参与者。其次,听评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教师的成熟是伴随着听评课的增加而递进的。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他和其他教师相比,并没有什么迥异之处,他之所以在教学上有所作为,是他不放弃一切听课的机会,当代名师的课他几乎听遍了。最后,听评课是一种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听评课的新范式为教师的专业合作提供了有效的机会和平台,无论在课前教学设计、网络课前评议、课前修改完善、现场听课还是课后评议环节,听评课者和上课者都是一个团队,大家在这个团队中各抒己见、博采众长,探究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促使该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也可以把听评课归纳为常态、合作和共赢。
我们相信只有大家内心对听评课进行重新定位,深刻认识听评课的重要性后才能有助于听评课新范式的变革和推广,进而充分发挥听评课的专业化价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问题是如何才能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如何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我们知道,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部分,必须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引导学生动起来,才能逐步达到目的。
不要认为听老师讲会做的题目是在浪费时间,是在做无用功,如果有学生这样认为,我觉得老师得立即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要告诉他们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际的,告诉他们学海无涯的道理,要立即帮助他们培养优生的学习品质,帮助他们塑造优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听评讲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搞清楚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带着问题听讲。
2.要善于做笔记,要记下知识的重难点以及自己的疑问。
3.要善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如果把知识理解透彻,梳理清楚,学习起来会更轻松,还可以灵活运用知识。
4.要引导学生具有谦虚谨慎的态度,这也算最重要的。
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一个突破方法,他们非常值得我们帮助,我们要通过实际例子向他们说明学习语言知识的实质与根本意图。
对这一部分学生,我们要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且不能贪多,指导工作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并且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自卑,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要跟踪并且多鼓励他们,从而使他们自信。还要更多地鼓励他们多提问,以提问促使他们思考,只有思考才是他们的出路。
课堂观察兴起于西方,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和完善,而我国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这一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到了21世纪,随着国外研究成果的引进和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课堂观察焕发出了不一样的生机和活力。陈瑶的《课堂观察指导》、沈毅、崔允t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更是为课堂观察提供了新的形式和方法。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观察才会更好的应用于实际教学的听评课中去。
一、课堂观察的概念
崔允t在其文章《课堂观察:为何和何为》和《课堂观察20问》中对于课堂观察做出了系统的介绍。他认为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在笔者看来,课堂观察之于教师是,以建设自己的课堂为出发点来参与和体验他人的课堂时,可以从中借鉴他人的课堂优势、理解他人的课堂劣势,从而回避自己课堂中的缺憾。之于学生是,使我们能够站在学生立场上体验课堂进程并感受到课堂真正的目的,最终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离学生学习更近,这样以来我们的课堂才会赢的课堂观察而变得更具有内涵和深度。
二、传统英语教学听评课存在的问题
1.有任务,无意义。在每个学校中,都制定了听评课的活动计划,而且这种活动还比较频繁,几乎在每周都会举行一次。作为英语学科,受到的重视更胜于其他学科,在学校里英语学科的听评课活动更多。在每次的听评课活动中,也许有的教师比较敬业会提前询问讲课教师是讲英语语法内容还是讲英语时态问题或者是讲英语的阅读等,但是很多教师都是带着“为了听课而去听课”的任务去的,课前根本不知道课上要听的内容是什么,对所听课程内容一无所知,更有甚者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走马观花,对所听课程没有进行研究和总结,没有起到听评课应该起的作用,这些教师虽然带着一些任务走进了英语听评课的现场,但是我们的听评课根本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在这样的听评课中是无合作、无促进的。
2.有实践,无研究。听评课的活动每个教师也参加了,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记录的只是教师的板书内容,或者是按照传统的听课记录模板进行书写的。当听课活动结束,自然进入评课阶段,在评课阶段我们又常常犯一个错误,那就是直说本课的亮点,而不说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就算指出问题也是无关痛痒的问题,像应该给予更多的阅读时间,认读单词的时间等,这样的评价对于英语教学毫无意义,因为教师们在评课过程中只是看到了表面上的内容而没有深入的去研究听课与评课,所以说这样的听评课是无准备、无目的。
3.有结论,o证据。在评课的活动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评价,xx教师的英语阅读课有三处亮点一处遗憾。教学的亮点和教学的遗憾我们的教师都能滔滔不绝的讲很多,但是这样的评价依据又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这一位教师觉得这样是亮点或缺点,那一位教师觉得那样是亮点或缺点,这样根本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这就是在英语的教学中听评课活动常出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感觉去评价一堂课。这样的评课方式虽然得出了结论,但是毫无证据,只是凭经验、凭感觉的去听评课。
为了改变传统英语教学听评课中的这些问题,笔者引入课堂观察――基于证据的听评课。因为课堂观察会让我们的英语课堂的听评课活动走向科学。
三、课堂观察在英语教学听评课中的应用研究
1.英语课前会议。要想将课堂观察有效的应用于英语的教学中,在听评课活动之前必须开一个简单有效的课前会议,这是听评课活动有效进行的保障。在课前会议中我们的授课教师和参与者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首先,被观察者也就是授课者进行说课。授课者应该先说明所授课的主要内容,即主题,比如,在英语课堂中教学的主题可以定为用英语课文中的实例教授语法知识。接着授课教师还要分析本教学内容在该课程中的关系和地位,还有就是要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说说自己所在班级的学生的情况,主要分析学生能力。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应告诉观察者们自己是怎样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的。
其次,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提问与进一步阐述。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实施英语的教学,最终确定所讲授的内容是什么,所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所想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什么。
再次,共同商议确定观察点。观察点的确定直接关系听评课的效果,所以在制定观察点的时候,观察者们一定要遵循可行性原则,只有我们制定的观察点可行,我们的听评课活动才能持续下去。比如,可以围绕有效提问确定一个观察点,我们通过一个示意图来分析一下:
在这个示意图中,观察者们可以选择一方面进行观察,这样既专业,又可行。
2.英语课中观察。在开完英语课前会议以后,一定要独立或合作开发观察记录工具,因为这是我们进行课堂观察的依据,其中观察记录工具一定要体现课堂观察任务导向或问题解决的性质。为了更好的完成课堂观察,我们的观察者应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要提前进入课堂。提前进入课堂我们的观察者可以看看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状态,了解一下班级的学习英语的环境,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观察打下基础。
二是要明确观察任务。在课前观察者已经找出了观察点,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将观察任务明确化。比如,研究的问题:英语课堂中教师理答的有效性如何?如图所示,制作观察记录表。
在实际的英语课堂中所要记录的内容可能会很多,一个人可能不好完成,这时可以由三个人合作观察,这样的话,效率会更高。
三是选择观察位置。有的课堂观察可能对观察位置的要求不高,但是有的课堂观察对位置的要求就很高,比如,观察中等生的小组合作的分工,这一观察内容就需要我们找好了观察的位置,起码在课前应该和本班的英语教师了解一中等生的分布情况。
四是做好观察记录。观察记录必须真实,这是观察者进行评课活动的最有效的依据,也是教师们进行英语专业教学研究的依据。所以,必须如实的记录相关的英语教学内容。
3.英语课后会议。一般的课后会议分两部分来进行,一是被观察者进行课后的反思,二是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
被观察者在进行课后反思的时候应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教学是否偏离了教案?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基于这样的反思,授课者应该谈谈自己的改进措施。如果在英语知识点的讲解中出现了失误,就应该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如果是教学环节出现了问题,就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因为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所以授课者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来完成这一环节。
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时要从注意几个问题,那就是简明,即要抓住核心问题说明几个主要结论。还要有证据,也就是根据自己所记录的内容来评价一堂英语课,而不是凭自己的经验来说明教师教的好与坏。另外,因为观察者比较多,所以在发言的时候避免重复的内容。
总之,基于证据的听评课就是一个确定问题、收集证据、分析问题的过程,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被量化,不管是英语语法知识的教学、阅读内容的教学还是时态的教学。希望每一位参与者都可以从中借鉴他人的课堂优势、理解他人的课堂劣势,从而完善自己课堂中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黄江燕,李家鹏,乔刘伟.课堂观察研究的文献综述[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2(2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05-02
学科教育的整体化是21世纪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教师必须具备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对本学科教学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要有从事教师职业所规定的合格的学历和文凭。
但是,作为现代教师,只掌握单一学科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的教育功能。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之前的语言、教学、专业等基本功。还应该会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下面我们就分别就这四个方面做简单介绍。
一、说课
1.说课要求“六说”: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结点。教法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而选择的,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训练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程序则是优化教学过程和优化课堂结构的教学方案。
2.“六说”的具体要求
2.1说课标
主要说两点:
(1)所选课题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要依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新选课题(章、节、课)内容特点,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地位。通过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作用。
(2)根据“地位”和“作用”,制定本课题的学习目标,通常从三方面来制定:
A、思想教育目标①思想政治教育——如“五爱”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②学习品质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毅力、态度、方法、习惯等③思维品质教育——各学科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需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等价转换,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英语——交际能力。
B、知识传授目标
主要指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C、能力形成目标
记忆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动用什么,评价什么,综合什么,在课标中要有明确的要求。
2.2说教材
主要说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处理,包括理论上的理解,知识点的解析。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分析教材是常规备课的重点,也是说课的重要内容,但说课更要侧重说明处理教材的理论依据和采用的处理方法,而不对某些具体知识作更多的解释和说明。如语文的解释词义,归纳段意,数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释等。
2.3说学生
主要是分析学情,如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本课题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上、中、下三类学生的分别,以及学法指导等。学生情况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课堂训练的设计都应根据学情而定。但这是常规备课中最薄弱的一环。大多数老师习惯于精英教学,喜欢从高点来设计,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如何。说课,把说学生提出来,就是为了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使老师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学生身上,收受实在的课堂实效。
2.4说教法
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问题不再于什么方法最好,什么手段最简便,而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及教学设备的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和手段的依据。有些教法不能从理论上讲是科学的,合理的,但是有选择运用它,要看学生的实际,所以说教法的选择,最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情的分析。
2.5说训练
主要说明训练的目的,训练方式,训练题目的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中的训练,要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为目标而服务。
训练一般分为①形成性②巩固性③分层能力训练三种类型。
①主要检查学生对概念、定义、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②帮助学生掌握知识③根据学生
握情况,使上中下三类学生通过此练习都有所得,培养能力。
2.6说程序
说明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即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我们常说id优化课堂结构即指教学程序的设计、
说课的内容是“六说”,方法有两种。一是将材料按“六说”分六块,一一分别来说,这样说材料容易组织,条理清晰,但艺术性不强,给人以支离破碎的印象。二是综合组织,按教学程序来说,将“六说”内容分布在各教学环节中,这样说艺术性强,流畅,浑然一体,但组织材料费力,还会条理不清。总之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说课方法。
二、听课
听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而且由于听课者既不参与课堂教学、也不直接参与教学内容的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与教学不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员。因而在听课前无充分准备(没有去了解课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智能情况);听课过程中也就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这样的听评课,显然是有悖于课程改革精神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为此,必须依照现代教学理念,革新听课、评课。
三、评课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性、科学性,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3.1看教学思路设计
3.2看课堂结构安排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5.1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
5.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5.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5.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1.听课前是否通知授课教师?
2004年上海教育曾经报道过民乐学校实行的“推门听课”[1]。所谓“推门听课”或者“突击听课”,即听课人(多为学校及上级教育管理行政、业务领导)在听课前不事先通知授课教师,在上课前几分钟进教室随堂听课的一种方式。[2] [3]总之,体现的是随机突然进入课堂。另外“推门听课”不只是对授课教师的检查,通常也伴随着对听课人的规定。例如:“‘推门听课’组成人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各学校校长及业务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不少于30节。学期结束后,各学校校长及业务主任将听课记录交中心校存档,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4]
与此相对应的听课方式,是提前通知授课教师,俗称“预约听课”。而不是突然袭击,平时各个教研组内部组织的听课基本上就是这种方式。且不论哪种方式对激励教师的成长更好,课堂上突然多出授课教师和本班学生以外的人,就算没有影响到老师,可能也会有些学生抑制不住好奇心观察进来的陌生人,所以听课时进入教室的人对课堂是有影响的,随意进入教室还是有待商榷。
现在很多学校里基本上都配备有多媒体摄像设备,实际上领导想听某些老师上的常态课,完全可以通过现代化设备解决,直接用摄像设备来观察课堂。所以“推门听课”除了它的突然性、随机性,其实不需要真的直接进教室。这样“推门听课”就可以不影响课堂,那么常态化也完全可以,利用好了就是教师成长的一大助力。
2.谁听课及听谁的课?
听课人通常有领导、教研组同事,我校以前每次教研组安排听课时,学校领导及各科室领导都会来听,现在基本上都是组内听课。实际上领导听课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听课与分析课是校长管理学校教学、提升教学领导力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5]其实除了同一个组的可以互相听课,不同科目的老师之间也可以互相听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科目之间的差别正好可以开阔教师的思路,但不同组的老师互相听课还是少见。
听谁的课,一般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上公开课的多,很多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就很少上公开课,甚至基本不上,偶尔会有资历很老的教师上示范课。谁上公开课基本上是科室领导或者教研组长安排,新教师都必须要上,但是一些老教师就会有推诿现象。其实,上公开课接受大家的评判,总是不如只面对自己的学生讲课让人放松。所以,上公开课也是不讨人喜欢的任务。
3.听什么课?
通常情况下我们上课的类型,包括新授课、专题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研讨课等。但是,平常教研组听课的时候,一般授课教师都会准备新授课,其他类型的很少有人展示。这其实也不利于大家的沟通交流,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很多教师可能认为新授课才最重要,复习课、习题课等都不太重视,我觉得这也应该是需要转变的一个想法。对于系统的学习来说,每节课都有存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只听一种课,授课教师个人的成长是有限的,大家可以互相学习交流的也就一种类型。所以,应该呼唤多种类型的公开课,不能只局限于新授课。
4.听课是不是就只听授课教师讲的怎么样呢?
通常听课都被认为是大家审视授课教师的功底,所以授课教师会有被审查的紧张,听课教师也多是关注授课教师讲课的情况。我觉得应该不仅仅是这样,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更不应该只是听老师讲得好不好。比如备课,我们通常会谈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听课也不能只关注教师讲的如何,一节课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老师在课堂上起到的只是引导作用,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听课的时候应该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我曾经和我的研究生导师向蓓莉副教授在北京某小学听过课,听课的时候,向老师就坐在了面向学生的前门那里,时刻关注学生的表情及动作。有的时候我们听课也会坐在学生旁边,而不是教室的后面,这样可以随时观察到学生的每个行为及表情。
那么听课应该注意到学生的什么情况呢?
首先是学生的基础。在孔子的教育理想里,是“有教无类”。实际上,在现在的学校教育模式下,一般老师是不能决定自己可以带什么样的学生的,在分班的时候,总会有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老师只能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的情况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上好一节课。在拉萨中学,各个班学生的基础就是有区别的。比如拉萨中学有个宏志班,是藏族班,班级固定的设为10班,学生要满足两个条件:考试成绩好、家庭贫困。汉族班和藏族班除了考虑基础还要考虑到民族文化及传统带来的不同。各个班级还会因为班主任的不同,管理方式的差异,形成的班风以及学风也有差异。比如有的班级可能会学生较为活跃,有的班级可能较为安静。这些都要做为备课以及听课的依据,但实际上我们评课的时候还是没有关注这些内容。仍然主要是评老师哪里讲的好,或者哪里怎么讲更好,涉及到学生的就是课堂上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或者练习时间的长短,学生能不能掌握老师所讲内容。关于学生在他自身的条件下以及在这节课老师的引领下能掌握多少,应该掌握的掌握没有,掌握的怎么样,这些都很少在评课中提到。
其次是学生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引导所做出的行为及回应。很多人会把老师上课和表演联系在一起,因为讲课时也要注意服饰、姿态、语言、音调等各种外在的内容,但是老师上课毕竟和一个人的表演是不一样的,课堂可以说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只看到老师的表现,而忽视了学生的情况,只能说是本末倒置了。在我看来,探究式学习并不是要求所有要学的知识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就和我们继承与发展的宗旨相违背了。而是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知识之路。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一举数得。所以,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的学习探究行为,及学习探究的成果应该被关注到。
二、评课
只听不评,听课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俗话说“理不辩不明”,大家从多角度来探讨同一个问题,会给每个人都带来不少启发,一个人“闭门造车”是很可怕的。
听课的目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听课教师学习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授课教师在听课教师的讲评中寻找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学生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是否达到学习的目的。
那么评课也应该主要围绕目的展开,听课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学生的情况思考这节课的亮点和不足。现在评课主要是关注的授课教师哪里需要改善,很少结合学生的基础及表现。评课教师也很少讲到听完课后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也很少有人主要从学生的行为及学习成果去谈,这些应该是以后听课和评课需要注意的地方。
评课时也应该从发展的角度去评,鼓励听课教师及授课教师去发展多种授课方式,而不是直接给予终结性评价,这节课哪儿上的好,哪儿上的不好。如果真的对课堂哪里有质疑,也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在当时的学生基础、及当时情况下,当时对课堂内容处理方式变化一下是不是更好,怎么变化等等。
评课一般会涉及到教态、板书、内容衔接、语言、音调、管理学生、练习时间、提问、学生回应、教材内容处理方式等等。但评课的时候一般都是讲些比较泛泛的意见,非常细致周到的对课堂的分析讲评较少。讲评一节课也基本上是从这节课本身去评,而不涉及到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地位,更比较少谈到在整个高中阶段数学科目中的作用,所以对很多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也会理解不同,但评课的时候又不说清自己的理解,只就所听的这节课谈课堂上所讲内容。
总之,新课标下听课评课不能仍然沿用一贯的老模式,而应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给新教师展示的空间,给老教师继续焕发青春的理由,让所有老师都积极的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果是一以贯之的老模式,不仅会消磨老师们的创造性及热情,也会渐渐失去活力。
参考文献
[1] 陶小青.教师欢迎“推门听课”――民乐学校探索教研管理新模式[J]. 上海教育,2004(06): 24
[2] 张斌.推门听课――一种不合时宜的教学管理方式[J]. 当代教育科学,2003(16): 36.
说到听课评教,仿佛谁都可以品头论足一番。然而,在新旧教学理念交替、碰撞、磨合,企事业单位用人要求转变的今天;在新教改、新课标起步执行之际,而应试教育却仍然没有偃旗息鼓的背景下,到底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关系到听课者通过听课能否从中得到启示,收到收获。而授课者又能否获取有效的听课反馈,从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防止听、评课走过场,真正评出实效,减少随意性或主观性,因此,评教就应有一定可行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除了运用过去那些针对授课教师必备、常规的基本要求外,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认为:从评课的原则上,听、评课着重看“四性”;从评课的内容上,听、评课着重抓“五点”,评价讲课还要提倡“三原则”。是否合理,供大家参考:
一.看“四性”
1.真实性。我们看待一节公共课,评价的起点是真实性,也就是看教学氛围的真实性。特别是看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点教学感知的真实思维过程,看绝大部分学生对知识难点在学习过程中的曲折性;领悟过程的自然性;看对待讨论的知识点问题的互补性与争鸣性是否符合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实际和思维实际;看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框架内是否有学生课堂生成的意外情景;看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师作为课堂中“平等首席”是否拥有足够的主角引导能力。
2.实效性。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论课固然不能上成纯粹的知识课,也不能按课本诸多方面的内容采取泡沫化,使学生难以接受,应根据学历层次,专业特点,以“实用、够用”(如,初级工,中级工应具备的知识)的视角出发,达到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并做到浅显易见,通俗易懂。要达到如此要求,就要看授课讲师,对教材授课内容的备课处理,能否明确教学目的,是否领会课程精神要点,并能否结合专业生产实践知识,通过梳导,取其精华,整理出合理、恰当的教学套路。并能通过教学过程,一节课下来,应能浓缩成一些“干货”。实实在在地授人以“渔”。即使是情感的洗涤,情操的陶冶、视野的开阔,这样务虚的东西,也是有迹可循的。所以说,实效性的应该是评价一节课的重要标尺。当然,对实效性的追求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一课一得”,更不能走繁琐分析和机械训练式的老路。
3.创新性。一节好的公开课,总会给人们带来一些耳馨悦目、意会深长的东西。一节公开课如果没有创新性,而是千人一面,就会失去公开课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潜能、风格,并在教学解读、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独树一帜的追求,才能给人以启迪。以个性化知识点的应用讲解为例;教师在讲公开课时,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点去解决实践中的根本问题。如果只是仰仗参考书的支撑,自然也只能是照本宣科,按葫芦画瓢,或是鹦鹉学舌地去贩卖别人的思想,这在当今新世纪条件下;在公开课这种鼓励探讨,争鸣的平台上,已不可取了。而我们提倡,执教应敢于提出新观点,采用新办法,也就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不但能获取新的知识,而且能多方位地去思考、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
4.和谐性。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其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关联是和谐的,评判一节公开课教学环节的和谐性,应看能否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看能否把握好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的关系。首先看教学步骤设计的相对明确与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及主讲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教师既不能一言堂,也不能自由放任。而应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双方互动,适时地回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步骤上来。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从学生实际经验和兴趣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应完成与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不同的新的教学旅程。二是看个性化与逻辑思维之间关系的处理:教师在尊重个性化观点的同时,既要倡导和鼓励个性化理解,又不能走向漫无节制的颠覆传统观点和程序,以消解一般知识点为快意的轻浮做法。三是看教材内容的删减与拓展关系的处理:针对教育对象,如何因人因材施教,准确把握好讲授的课目内容,做到授课内容既能突出知识基本点和重点,又能适时适量用活教材内容,而不是照本宣科,并能使教学内容让学生能用,管用、实用,够用进而拓展。
二.抓“五点”
1.切入点。一节课上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讲课时是否找准切入点。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其骨架显现,脉络清晰,学习氛围浓郁,所授知识学生易于掌握。一节课如果上的不好,容易出现杂乱无绪的现象,学生听了厌烦,开小差,打磕睡。一个课题讲多讲少、讲深讲浅,重点、难点又如何定位,没有一定的规则,关键要找准切入点,只有掌握学生、掌握教材、掌握市场要求,才能找准切入点。
2.制高点。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应当从学生思维实际出发。为实现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的,在传授基本知识点的同时,对要点问题的分析做到透彻化,从而抢占制高点。还要站在宏观视野、动态视角上,去着眼于学生思维的系统发展,并注意其序列和层次,梯度和坡度。从而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点。要紧扣学生心弦,采用渲染铺排,对比纠错,悬念照应,起伏轻重,谐趣幽默等教学手法,采取重点精讲,难点化易的教学方法,掀起师生互动,酝酿淳香的学习。
4.动情点。教学讲台好比戏台,作为授课教师要象演员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讲课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动人的魅力去引领真境。
5.幅射点。讲授知识的幅射点,既要合乎情理,又要出乎意料之外,为激活课堂气氛,便于学生接纳,对重点知识的运用,做到一般问题统一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对难点的化解,做到凸现问题分散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并通过举一反三,以拓展知识的覆盖面。
三.倡“三则”
评课是为了调动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激励讲课教师,促进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有效达到评教的效果,这里提倡以下三个考量原则:
1.提倡以肯定成绩为主,促进提高的原则。
评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和促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无论授课效果好与差,评课时要充分考虑讲课人的课前积极准备,课中的全身心投入,课后感受等一系列的劳动付出。为坚定和激励讲课人的信心,因此,评教时首先以肯定成绩为主,促进提高为原则,从讲课过程环节中总结出优点,长处及个性,而不要为一句话,一个字而因小失大。对教师评价不公。偏离评教目的。但也不能只评优点,不讲缺点,而违背评教原则。对存在的缺点,评教时应以和谐的语言商讨的语气提出,比如,用希望、建议、加强等类型的词语来代替缺点、不足、错误等词语。以易于授课者对评教的真诚接纳。
2.提倡百家争鸣,保留个性的原则。
同评一节课,由于听课者对课程讲授的方式、方法,有着不同的见解,评教时应允许听课者通过研讨或争论的方式提出不足,以达到明确成绩,提高认识的效果,俗言道:“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显然,在教学风格上,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应允许授课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经过评议讨论和总结,既要肯定讲课人的一般教学原则,又能肯定讲课人的个人风格。
听课和评课是英语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听课和评课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获取授课者的可取之处。同时也谈谈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目前英语教学中听课,评课出现的问题
(一)在英语实际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被安排听某个老师的课,就会听到这样的回答:“今天的课不好讲,过几天授课内容好讲时再听吧。”然后授课者就开始精心备课,授课时便挖空心思“作假”“作秀”,安排节目,调用优秀学生,多媒体使用的天花乱坠,恨不得将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在这一节课中表现出来。授课时教师夹杂一些平时很少使用的课堂用语,搞得自己手忙脚乱,而学生平时又没有得到经常性的听力训练,因此被搞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半天没有反应,老师的脸上随即表现出不悦的神色,整个课堂气氛十分紧张,尽管这样,教师还是津津有味地讲下去,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几乎是按部就班地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复合着教师的每一句问话, 课后便会听到这样的牢骚:这节课学生和我没配合好,还不如平时,真气人!试问,听这样的课又有什么意义呢?可以发现授课教师在这一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尽力表现自己,抬高身价。若课后对学生进行民意测验,就会反映出教学效果不如平时。
(二)有些教师对听课,评课应付了事,将其认为是一件“痛苦”的事,并没有参与的热情,相当多的教师听课、评课都不是真正为了研究,听完一节课,既不能从授课教师那里学到些成功的经验,也不能总结出什么失败的教训,只是一定程度上完成学校的任务,教师在评课时,或碍于同事情面,或自觉资历不够对自己没信心,说假话、空话、套话 、过于走形式,不能坦诚交流,并起不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的目的。
二、对于听课,评课出现以上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从上课教师方面。上课教师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公开课,课前不需要刻意准备,无需提前告知安排学生,也不必将听、说、读、写各个环节都安排进去,更不必费尽心思的做过多华而不实的多媒体课件。授课教师应该正确的对待听课,平时怎么讲,听课时就怎么讲,这样就会发挥出自己平常的教学水平,也会讲出自己的授课特点来,效果会大不一样,师生之间才能配合默契。即使有不足之处,通过指出后很容易改正,组织这样的听课活动才会有意义,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