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2 22:25: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管理系统职称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现行的IT支撑系统,它在结构上已经比较简单,它的结构已经与传统的截然不同,通常只包括管理支撑系统(MSS)、业务支撑系统(BSS)和网管支撑系统(OSS)三大部分。
1.1.1系统构架布局的介绍。
在我国电信运营系统构架布局中,它们的管理模式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模式,现在是以省公司的方式,这样维护单位也必然由省公司负责,作为省公司,它的主要功能应用原则,是负责通信管理、决策和服务职能的具体实施措施,这样在省公司管理模式中,管理支撑系统就应具有管理职能的模式,然后才能根据实际需要,对本省辖区的所属各市级公司进行具体的规划。这样才能对省公司的各市级电信运营单位,需要运用IT支撑系统,来实施市场营销和客户的维护工作。
1.1.2运营商IT支撑系统。
对运营商来讲,它的IT支撑系统的技术,它的主要形式是业务系统、管理系统和网管系统等不同形式。它的系统可以直接进入到各子系统进行登录。现代的管理模式的数据层模型,由于数据的输入是由各系统各自不同的录入。因此系统在使用时是应该具有独立的功能。
1.2运营商IT支撑系统的不足
1.2.1基础数据数量庞大。
运营商IT支撑系统在战略规划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电信企业思考和战略决策制定,融合了业务支撑系统与运营支撑系统,同时需要网络建设思路的建立决策,是一个综合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平台。由于目前电信运营系统还不完善,尤其各个子系统还没有建立有效沟通,这样对于电信系统,表现结果就是数据共享性较差,这样就不利于实施有效管理。
1.2.2系统构造复杂内容建设分散。
电信业的发展,近年来建成许多OSS系统,这一运营系统的建设,完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子系统。由于使用IT系统的子系统众多,它们有许多网管系统,由于在应用中具有不同的应用,就会在使用时,表现出协调性的不良,也可能造成系统的构架分散。
2电信运营商运营的系统建设
2.1IT系统资源动态管理与其及时性和共享性。
IT系统资源的种类繁多,但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对硬件资源来说,主要包括系统中的主机、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软件资源包括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新产品的更新,电信运营支撑系统逐步完善和成熟,资源数量也急剧增多,科学地规划并实施系统资源的动态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2.1.1建立信息共享的IT系统资源数据库。
在运营商建立系统资源数据库,对于这一数据库,可以对不同的公司对其需要的进行查阅和对其进行维护权限,这样就可以利用统一的维护平台使数据可以共享。这样就可以根据管理和系统需要制定合理的资源数据登记表,就可以随时得到记录内容,这些内容信息可以包括设备型号、技术参数、IP地址、使用年限、安置地点的资料,这样就可以使系统达到对设备进行动态更新,也可以检查记录的随机登记。
2.1.2制定资源变更的工作流程。
为了保证系统资源维护工作,需要经常的变更使用问题,因此必需先要做好流程管理。第一,要实行资源的变更审批。如新业务需改变重启,就需要维护人员,先要提交变更的申请,然后,当审批人的申请被通过,才可以实施变更的功能,同时可以对变更的过程实施记录。第二,需要实施系统的预警管理,这需要预先设定预警的阀值,这样维护人员,就可以根据硬件维护人员的预警阀值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设备的正常应用。
2.2建立系统故障追踪系统。
IT支撑系统在电信系统,可以运载众多业务和实时性要求很高的需求,在正常运作中,就可能会出现系统故障,如果经常发生故障,就会影响IT支撑系统的运营效果。因此,第一,要制定系统故障的管理办法。要对故障管理做出要求。第二,要建立故障跟踪模型,就可以强化后续工作控制。有利于对于故障模块定位,通过建立故障跟踪模型,就可以明确跟踪的重点等,然后就可以由直接维护人员进行维修,这样就可以对系统进行信息登记。然后通过故障部门整合故障,就可以对其进行统一分析和跟踪管理,结合实际情况解决故障问题。
2.3建立完善的需求流程和管理系统。
随着我国电信运营商的迅速发展,电信产品已经得到高速发展,同时由于其业务部门对IT需求的扩大。使其在需求中,就要实现许多相关技术的过程,其中包含对需求的确认、系统的开发、需求的测试、系统的验收和需求更新等。因此必需建立管理模型化,就可以实行各种类型的规范化管理,使系统可以达到快速化、准确地实现电信运营商IT支撑系统的运营管理。第一,需要实现流程对规范化。这对于各个流程,都要求进行细化,尤其要对操作人员权责进行规范。第二,需要操作人员在工作衔接中要规范操作过程。当工作流程的上家完成工作时,系统要自动提醒下家接手。第三,在操作中,需要实时信息记录。对于需求模型要设定固定流程,这样就可以记录完成的情况,就可以要求对工作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归档信息的记录和提供查询业务的记录。第四,在操作中,需要变更管理。对于版本和系统要有专人负责,对需求项目的测试文档、技术参数和系统升级要建立共享制,这样就会方便维护管理和升级工作的开展。
当前各行各业之间的网络信息传输非常便利,很多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并相继引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然而以前这些工作都是利用人工操作的方式来完成的,这种方式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例如人工操作中很多错误难以避免,而这些失误很难被人发现,后续改正中也面临很多困难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到安全质量监督中以后,人工操作中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不仅使工程质量和安全得到了保证,同时还能减少很多工作量,因此在很多包含地下管廊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都需要设计出一套完整的质量安全管理系统,以全面了解施工情况,提升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1.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近年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高层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但基础建设工程工作量非常大,如果这些工作还需要人力完成,那么将会在工作中面临很多麻烦。而建立信息系统辅助办公,不仅以上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还能减轻人员的工作量,整个工作流程都变得非常简单。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无疑为网络信息辅助系统办公的实现搭建了一个有利平台。它不仅能使工程质量安全得到保证,同时工作效率也会显著提升。此外,如果开挖深度在3m或3m以上,工程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周边环境,这类工程都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因此在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有必要建立相应的质量安全管理系统。
2.质量安全管理系统设计要求
地下管廊又称“共同管沟”,就是把市政、电力、通讯、燃气、供水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的地下隧道。在本次研究中质量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侧重于监测地下管廊安全情况的监测,具体来说对系统设计工作提出了如下几方面要求:(1)规范性、标准化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主要以规范性、标准化为设计基础,因此规范性与标准化是该系统的基本设计要求。相关检测机构及ISO/IEC17025均向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提出了基本管理要求,在检测机构中该系统的应用相当于引进了整套先进的管理制度,推动了科学、规范检测结构运作管理模式的建立。(2)实用性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态之下,各质量检测与管理机构都要严格按照建设部门提出的要求,走出一条介乎社会化与中介化的发展道路。所以在信息化时代中要想达到信息化、服务化的要求,不仅要不断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环节之间紧密配合较好的完成,这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才能更加简单、便利,从而将整个系统的实用性有效地发挥出来。(3)先进性计算机信息技术本身就体现了先进性特点。该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能实现全面监测工程施工情况,如基坑水平位移、高程沉降、围护机构受力分析、周边水位、水压等方面的实时安全监测,通过安全监测平台的数据收集和智能分析,便能及时掌握了解地下管廊的施工质量并对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发挥作用。要作出准确的施工措施方案和指令,就必须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智能软件,为地下管廊等工程施工提供安全监测数据支持和依据。当然管理系统技术革新、信息更新等工作都必须满足工程建设发展要求,这也体现出了它的先进性特点。
3.系统设计
(1)技术构架设计质量安全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工作人员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两类角色,从整体上来看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三个不同层次,视图层、业务层与控制层。设计开发利用MVC设计模式来完成。按照系统功能模块将视图层进行系统界面划分,控制层主要实现对整个系统操作过程的控制,在控制系统的过程中利用相关类展开管理;业务层需要进行一些具体操作,将系统基本流程操作完成,此外,还利用JSP语言进行系统设计。该系统包括系统登录管理、企业卡号发放管理及基础信息管理等相关业务,通过以上三个不同层展开业务设计,最终实现系统设计中所有功能流程。(2)系统功能架构本次研究中提出的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以监督管理工作设计为基础的系统,该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工作人员更好的工作提供便利,系统内容包含很多方面,例如系统登录管理、基础信息管理等,这些部门又可以划分成很多细小的部分,通过具体模块分析来完成整个系统设计的工作。(3)详细设计1)登录管理功能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分析情况,在该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中,应特别重视系统登录管理这一环节,该部分内容的关键是用户进行系统登录,用户登录该系统后会看到系统概要界面如图1所示。对于系统登录功能,首先由用户对调用文件的请求进行发送,然后接收到文件请求之后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会返回到系统登录界面,这时需要用户按照口令填写一些内容,当用户名与相关口令填写完成之后,根据相关逻辑类进行数据库的查询,待查询成功后返回到相关信息,最后回到用户系统登录成功界面[1]。2)企业卡号发放管理功能设计该部分设计是指发放企业卡号,由相关部门管理企业卡号,然后发放卡号。卡号发放管理需要针对企业卡号发放的过程进行管理,具体来说需要严格按照企业卡号发放管理类对企业卡号的方法进行管理。3)许可证管理功能设计许可证管理是指企业人员及信息审核,有了许可证管理这一环节,企业相关证件的审核将会更加方便。在许可证审核过程中如果企业信息与证件是合格的,即可通过审核;如果其证件与信息存在问题,那么必须立即将其“打回”,由企业重新填报信息。在整个许可证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该系统的实际情况填写相关信息,在身份验证成功之后,系统会自动返回到信息填写的界面之上,当信息填写完之后进行逻辑类调用,填写成功即可返回到信息填写成功界面。然后对企业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待企业通过审核之后提交审核结果。4)基础信息管理功能设计企业基础信息管理在所有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该工程主要包括对企业的单位名称、税务登记证号等基础信息进行管理。在管理基础信息时,首先应由用户发送填写基本信息的需求,然后对其请求进行处理,当请求处理完成后返回到基础信息填写界面,由用户填写相关信息,待完成填写之后将填写的这些信息写入到数据库中,信息写入成功之后,系统会自动返回填写成功信息,在信息处理完成之后回到基础信息填写成功界面。5)人员信息管理功能设计该部分管理工作需要录入企业人员的相关信息,具体包括人员信息、身份证复印件、上传照片、添加学历信息等。在企业人员信息管理工作中,首先应验证人员的身份,然后由企业人员填写用户信息,调用逻辑类、信息入数据库完成之后回到填写信息界面。调用业务逻辑类,将数据信息写入到数据库中,写入成功即可返回修改成功信息,显示出修改成功的界面。
综上所述,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设计道路上,计算机信息技术凭借其自身的优点被应用于系统设计及实现之中,充分满足了当前工程发展规模扩大及发展速度加快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的发展与进步,使其不断朝着高效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MVC模式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系统设计得到了优化,监管效果明显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价值的最终实现。
世界经济的震荡使我国不少中小制造型企业面临订单减少,成本高居不下价格无竞争优势的不良局面。如何直面内外部形势,提升企业效率,进行高效快速的成本管理,是摆在不少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中小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的相关问题。
一、中小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的特点
中小制造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有许多特别之处,例如结构简单、规模较小、反映敏捷、产品种类复杂,因此中小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也有着鲜明的特点。
(一)、信息反馈及时
中小制造企业由于在物流、资金流等方面可以进行较快的周转,因此对于及时有效地获得整个生产经营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回馈有很大帮助。这些信息的回馈可以帮助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系统,帮助决策层调整成本思路战略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系统结构简单
中小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结构比较简单。表现在成本的计划分析考核控制以及成本的计算等方面都很清晰而详实。这种简单的结构,对于整个成本管理系统有效良好的运行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并及时有效地帮助决策层把握系统的运行。
二、案例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评价
(一)、案例企业简介
天津天海同步器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专业化生产汽车同步器的民营企业,企业占地40余亩,员工总数70余人,现有固定资产1.6亿元。生产主导产品为多种型号同步器系列产品,有40多种规格,年产量达50万件以上,是我国多家知名汽车制造集团的定点生产厂。
(二)、案例企业的原成本管理系统的分析
天海公司的生产组织多为订单式单件小批生产。由于这种订单生产方式的流程周期比较长,而且每一订单在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流动或间歇的状态和生产数据都成为科学管理生产活动的最重要信息支持,但是经过对天海公司的调查发现其成本管理系统中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和不足。
1、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和观念滞后
天海公司按照其产品的生产成本习性来划分和核算成本的,这种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但是这种做法容易让企业不考虑市场对产品的实际需求而仅仅通过提高生产量来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到库存存货中,提高短期的表面利润。
2、成本资料和信息的准确性不高
经调查发现,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生产成本中直接人工成本比重很低,而生产用的设备折旧费等非直接费用比重很高,在这种环境下继续采用直接人工成本去分配制造费用显然是不合理的。
3、缺乏应有的分析和反馈机制
所谓成本分析,即通过从生产经营中得到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成本差异的真正原因,从而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成本,改善管理,提高企业效益。但是从调查中发现很多企业的成本都发现实质问题,没找出出哪些环节才是控制和削减成本的最大因素。
三、案例企业成本管理系统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该企业目前的成本管理状况,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一)、树立成本管理的系统管理目标
在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目标不仅是企业内部还要着眼于企业外部,由重生产经营管理逐步转向偏重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方面管理,增加对各种决策成本,如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效益等方面的研究,并使之成为企业成本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二)、引入先进的现代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
目前很多企业采用的一种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它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使企业内部结构优化,大大加强了企业的实力和竞争优势。它从企业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并使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保持一致,增强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
(三)、采取必要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企业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观点可以看出,经过分析各种成本动因和相关成本,企业可以将分配方式由单一标准变更为多标准也就是按成本的动因,来有效准确的分配企业产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从而才能提高正产品成本的准确性。同时实现会计核算的全面电子化,最大限度地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有效。
(四)、有效地把战略管理和成本管理相结合,并从提高战略高度的角度进行成本管理。
我国中小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过程中,应结合企业战略管理,重视战略成本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战略的选择和组织成本管理。并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管理的理念,保证两者高效而有利的结合。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在战略管理和成本管理方面的功能扩展。全面考虑企业成本管理在市场环境中的实际意义,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总之中小制造企业应扬长避短,统筹兼顾,努力改变自身状况,从而适应不断变化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并借鉴其他国家和企业的成功经验,发现新问题,尽量渐少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不断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手段,寻求企业自身发展的新思路,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作者单位:必佳乐(苏州工业园区)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金泉,2006:《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分析及应树立的理念》,《价格月刊》第8期。
[2]潘玲萍,2007:《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研究》,《现代商贸工业》,第10期。
[3]王玉英、赵成浩、张玉,2006:《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战略的思考》,《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第22卷第3期。
[4]袁三梅、周坚,2007:《强化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审计与理财》,第8期。
[5]姚红,2008:《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思考》,《财会通讯·理财》,第2期。
[6]易山,2008:《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探讨》,《企业改革与发展理论月刊》,第2期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网上报销系统的概念,网上报销系统即通过程序协助企业完成报销业务这项工作的软件系统。
其次从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进步,软硬件成熟的条件;企业管理对信息的需要与渴求;以及现在手工报销方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财务管理的现状等几个方面说明,网上报销系统应用对于大中型企业迫在眉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然后通过网上报销系统简易流程图直观分析了网上报销系统相比传统手工报销方式在企业内控、财务管理、支付工续、后期查询统计等方面的优势。
最后重点阐述在选择网上报销系统、建设网上报销系统以及后期使用、维护系统时,各环节需要考虑的风险及如何规避这些风险。文章旨在使网上报销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安全规范地运行,使财务管理能够更好发挥推动企业高效运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网上报销系统;风险防范;预算控制;企业内控
网报系统是基于网络的在线报销系统。员工通过网报系统可以随时登录网址填写报销信息提交报销申请,系统通过设定好的审批流按管辖权按金额等逐级报送,领导通过网报系统进行审批,最后到达财务部。财务部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支付,最终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的管理软件。简单讲就是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财务报销工作进行集成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一、大环境下的财务报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各种系统管理软件日趋完善,同时兼具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完全可以适应任何企业的报销流程与内控设计,实现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现在的技术环境已经给企业使用网报系统提供了成熟完善的软硬件条件。
现代企业向着智能型管理方式转变,费用合理化、管理规范化、预算制定的精准、执行程度的把控、内部控制的科学严谨、管理会计的数据支持等等都需要以信息为支撑。这就对信息的真实准确、及时有效和保密性都有很高的要求。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与流程,但在管理制度执行与贯彻过程中,经常无法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原有的经验式、手工式的管理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
财务工作也向着支持型和管理型转变,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切实有效地执行公司财务预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电算化,但功能往往局限于制作会计凭证,自动生成报表这条主线。在现实财务工作中仍有许多像报销这项工作一样,虽不算高精尖工作,但业务量大,后续支付、填制凭证中存在重复劳动的工作内容,而且直接与现金存款挂勾对准确性及时性要求相对较高的工作。很大一部分财务工作者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这种重复的业务工作中,无法实现向“战略财务”的转型。因此急需充分利用各种管理软件将财务人员从原始的工作方式中解脱出来,实现财务工作走上信息化、高效率的现代化运行方式。
二、网报系统的功能优势
网上报销系统起着信息收集平台的作用,将报销工作内容模块化,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一条龙”式的处理方式,所有的费用支出都可以通过网上报销系统,实现数据收集、数据规范、完成数据共享、数据集成,其核心是辅助实现企业内部控制。
(一)业务规范,信息传递流畅
报销单定义规范。填写的信息有容错控制,单据格式统一,防止报销单据“一人一样”。费用标准规范,系统定义各费用标准,超标准金额系统自动提示,防止超标费用报销。差旅补贴标准规范,系统定义补贴标准,防止标准不一。
网报业务信息内容完整减少或杜绝了人为出错,信息收发及时便捷,减少实物传递,并且保密性强。
(二)管控严格,层次清晰
预算实时监控、强化财务管理。网报系统可以实现预算全过程控制,预算执行、费用明细都可以实时查阅,分部门、时间、费用项目、人员,追查到具体凭证。随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并做出及时调整,随时掌握现金流满足财务的精细化管理需求。
审批流程清晰,内控规范。系统定义内控流程,内控固化,多级领导审核、多级金额审核、重点项目管理层层审核,防止越级越权审批。
(三)简化工序,高效透明
第一,员工操作时间灵活,财务工作集中。该系统实现报销全过程上网,员工可以自由安排时间使用该系统填报单据,随时掌握报销单的进度,做到流程透明化。领导随时审批,方便灵活。财务按统一时间集中审核集中支付,缩短时间减少错误。第二,员工填制报销单时,其基础信息都是自动获取,无需重复录入。报销单金额自动累加,减少出错率。根据不同的业务固化会计科目,自动制证降低工作强度,也使费用项目应用规范一致。第三,网报系统减少人为干预,网上批量支付多级复核,快捷高效,支付更便捷。
三、实施网报系统的风险管控
网报系统的优点很多,但软件永远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需要严谨的管理制度来弥补软件系统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将风险降到可承受范围内。
(一)风险管控思路
【摘要】维护工作流控制数据和工作流相关数据, 提供控制、管理和监督工作流过程/活动实例执行情况的功能。工作流引擎在执行过程中要维护不同过程实例和活动实例的内部状态信息, 用于协调和恢复各种检查数据、恢复/重启信息以及在应用或用户间传递工作流相关数据。
【关键词】维护工作流控制数据 工作流相关数据
【本页关键词】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
【正文】
基于MAPGIS 网络的工作流模型在MAPGIS 网络的空间数据模型中,每条网线都有其拓扑数据, 记录着与它相联系的前后节点, 每个节点也有其拓扑数据, 记录着与它相联系的全部网线。通过对MAPGIS 网络数据模型和工作流需求的研究, 定义一个基于GIS 网络的工作流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 定义一个网络实体(流程模板), 作为工作流中的一个过程定义; 网络上的结点实体, 作为工作流的一图1 工作流参考模型个活动; 节点与节点的连通关系(线实体),作为工作流活动之间的条件路由; 通过节点与节点间的连接方向, 控制工作流活动的流转方向。
4 主要功能模块4.1 工作流引擎工作流引擎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其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解释业务过程的过程定义, 根据过程执行需要的初始条件和参数生成过程实例。( 2) 驱动过程和活动的执行。根据过程定义和工作流相关数据, 为过程实例的运行进行导航。如: 根据过程的进入和退出的条件启动和终止一个过程实例;根据活动之间的关联和活动的执行条件, 决定并行或串行执行后续活动;给用户提供需要操作的工作流任务信息, 或者根据所需要激活的应用程序信息启动相应的应用程序等。( 3) 维护工作流控制数据和工作流相关数据, 提供控制、管理和监督工作流过程/活动实例执行情况的功能。工作流引擎在执行过程中要维护不同过程实例和活动实例的内部状态信息, 用于协调和恢复各种检查数据、恢复/重启信息以及在应用或用户间传递工作流相关数据。( 4) 提供支持用户操作的接口, 用户登录后, 工作流引擎根据不同的用户为其显示待办的工作项列表。当用户要处理待办中的工作项时, 则从活动实例列表中激活相应的活动实例, 使活动实例处于运行状态, 并将活动实例对应的数据表单发送到客户端。接收用户的工作项提交, 并计算后继活动, 在后继活动的执行者的待办工作项列表中添加工作项。4.2 工作流过程建模模型建立阶段通过利用工作流建模工具完成企业经营过程模型的建立, 将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工作流模型。建立模型的实质就是将每一个模型的信息保存起来, 可以随时再现和修改。具体实现方式是从MAPGIS 的CGisView类派生, 该类封装了常用的图形编辑功能, 可以方便地建立和编辑工作流模型。4.3 组织机构模型工作流组织机构模型的目标是利用抽象的模型或者元素来表达企业组织机构中的实体间的层次和隶属关系。绝大多数的组织机构都以树型层次结构为主, 从管理学的角度, 即“事业部制组织机构”。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 活动最终要分配给具体的执行者去完成, 组织模型反映的是工作流过程中活动的执行者同组织中用户的对应关系
【文章来源】/article/43/6393.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一、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forEnvironment,简称EGIS)是收集、存储、管理、综合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它是GIS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延伸,是GIS技术与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管理技术等各种环境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1.基本功能包括对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存储、编辑,以及制图和空间分析等功能。编辑功能允许用户添加、修改、删除点、线、面或修改其属性信息;制图功能可以灵活多样地制作和显示及输出各种专题地图,如污染分布图、水功能区划图、环境规划图等等,地理要素可放大缩小以显示不同的细节内容,并能够测量地图上线段的长度或指定区域的面积。
2.空间统计分析(SpatialStatisticsAnalysis)是指对空间数据库中的专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毕业论文包括各种属性数据的集征数、离散特征数及其分类分级统计等。
3.叠加分析(OverlayAnalysis)功能允许两个或多个图层在空间上比较各空间要素和属性,分为合成叠加和统计叠加。合成叠加得到一个新图层,它将显示原图层的全部特征,交叉的特征区域仅显示共同特征;统计叠加可以统计一种空间要素在另一种空间要素中的分布特征。对不同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从而获得各种感兴趣信息,如利用类型叠置分析获取新的类型。如土壤图与植被图叠置,以分析土壤与植被的关系,可以计算某一区域内的植被类型的数量及面积,即通过对同一地区、相同属性、不同时间的栅格数据的叠置,可以分析由时间引起的变化,通过与所需提取的范围的叠加运算,快速地进行范围内信息的提取等。
4.缓冲区分析(BufferAnalysis)是GIS的基本空间操作功能之一。例如,某地区有危险品仓库,要分析一旦仓库爆炸所涉及的范围,这就需要进行点缓冲区分析,结合与居民地图层的叠加分析,可以获取需要疏散的人口数等等。
综上所述,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核心,空间统计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分析等功能为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环境分析功能与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将为环境各部门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空间信息服务和管理工具,成为各部门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手段。
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
由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和管理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可以应用在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如区域环境规划、环境监督管理、区域环境监测及环境评价研究等;二是它可以广泛应用在国家、省、市等不同层次的管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具体应用。
1.电子地图使环境管理工作变得轻松直观
由于采用空间数据和数据库挂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地图由传统的静态纪录变为信息丰富多样的动态的电子地图,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它使环境主管部门对各种环境要素的管理变得直观、简单和轻松。如通过直接对地图要素进行查询,可以获得环境监测点位、污染源等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敏感区域的空间关系等信息。可以对各种环境数据进行综合的统计并分析以及采用直观的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进行展示,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快捷的支持。
2.强大的环境规划手段
区域环境规划是EGIS应用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基于EGIS的环境规划模型还处于深化研究阶段,将环境应用模型与GIS集成为一体,可以为环境规划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手段。由于应用EGIS能够更好地考虑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3.危险物运输管理
借助GIS的运行路径选择功能,可以对危险物转移运输线路进行优化选择,能避开人口集中居住区、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制定运输计划。并可以通过GPS对危险物的运输线路进行实时监控。
4.环境模型模拟分析
环境模型在环境决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可以通过模型模拟出污染事故发生后各个时间的扩散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硕士论文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大气扩散模型、1维水污染扩散模型、2维水污染扩散模型等等,实现各种模型的模拟结果的生成、2维和3维的显示等功能。
5.为数字环保提供技术平台
数字环保是最近提出来的终极环境管理系统,它是继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以后,环保领域提出的新概念,它将是未来十年环保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终极方向,EGIS作为数字环保的基础平台,将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动态环境信息服务,也能够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逐步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国外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重点
1.数据采集的技术比选
当前环境管理决策要求EGIS提供的数据种类及其范围都在不断扩大,同时信息采集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包括GPS技术、视频技术、高清晰卫星图像、实时环境监测技术等等。这些实时信息采集系统都有很多传感器,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气压及水质等等。如最近微软公司正在基于VirtualEarth开发一项新技术,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搜索大量的实时信息,如道路拥堵情况、天气状况、空气质量,甚至是汽油价格等等实时信息,这需要大量的传感器采集空间及其相关的实时信息,这无疑会推动更多的数据采集技术的开发。
2.EGIS与环保信息化之间如何协调发展可以预计未来五年内EGIS将会与环境信息化越来越紧密地集成起来,发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现有的环境管理与决策水平。二者的紧密集成还需要研究以下问题:
1.制定所需空间数据及环境数据的标准,以保证系统的扩展性与兼容性;
2.空间数据的获取渠道以及更新途径,以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及可靠性;
3.研究以何种方式进行有效集成,并分析这种方式的可行性;
4.研究环境信息与空间信息及其分析、模拟结果的综合表现方式;
5.建立示范项目以便分析和测试集成的效果。
3.海量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
随着空间信息与环境信息的积累,EGIS的数据库的维护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新的数据采集技术可能会使数据量以几何级数增长,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维护是要继续研究的课题。如:采用什么技术来实现空间数据的更新与历史数据的备份?如何实现新旧空间数据的合并和统一?如何利用数据挖掘与信息抽取技术来更好地发挥数据的利用价值?遥感数据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等等。
四、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探讨和建议
随着国外EGIS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条件开始逐渐成熟,而且将成为我国发展GIS的重点领域,从GIS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领域也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当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广东省环境信息中心开发的珠三角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等,但鉴于我国GIS基础工作薄弱,特别是基本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因此EGIS的开发费用十分巨大;加上EGIS的发展涉及众多部门和多种技术,因此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和开展我国EGIS的发展策略研究。
发展EGIS应当采用“统一规划、注重基础、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的发展策略。
1.统一规划。由于EGIS的发展不但涉及众多环境部门,还包括与其他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如土地管理、环保、环境管理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又涉及多种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十分迅速,为了降低空间数据资源采集和管理的成本,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多方部门的参与下,统一规划和构建EGIS的发展框架。
2.注重基础。由于我国GIS发展基础薄弱,数据基础是系统生命力的关键,失去了完善可靠的基础数据的支撑,系统的功能再强大也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要在统一规划的思路和明确的发展框架下,不断加强基础空间数据库和基础环境数据库的积累与建设。
3.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职称论文在技术上紧密跟进国外先进的GIS技术,高起点进行系统开发,与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速度相协调,共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EGIS。
当前我国各地许多部门虽然已经开展了EGIS的研究与开发,但这些开发均是出于本部门的需要,很少考虑到将来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共享,加上没有全国性的EGIS发展框架和数据标准,数据的通用性将成为
影响EGIS开发的关键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开展EGIS发展体系和框架标准的研究。
五、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已经从早期的矿产资源管理拓展到与空间地理相关联的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在环境领域,原有的多种环境信息处理技术(环境模型、环境规划分析)正在与地理信息系统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强大功能并具有环境特征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即环境地理信息系统(EGIS)。它将成为各个环境管理部门日常信息处理不可缺少的新工具。它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可以说它是环境管理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对基础空间数据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论文 应用的模式也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直接应用数据产品,到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以及webgis应用。
由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量巨大,使得管理和应用非常困难。以北京市为例,数字正射影像采用tif格式,覆盖全市的1m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的成果数据量约50gb左右,覆盖平原地区的0·5m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数据量约120gb。数字地形图为dwg格式, 1∶500、1∶2 000、1∶10000三种基本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约1·3万幅,数据量约50gb。由于采用矢量处理方式,综合应用的难度也非常大。
2 基础空间数据的管理
基础空间数据主要分为栅格和矢量格式两种。
1)采用栅格方式处理管理
在数据管理上,基础性、背景性的数据可以利用栅格格式管理。毕业论文数字正射影像原始成果数据为tif格式,可以直接进入数据库管理。
数字地形图是主要的处理难点。北京市的数字地形图成果为dwg格式,图形的显示效果完全符合北京市地方图式的要求。在dwg文件中,地物的符号利用线型或线实体实现。在gis系统中如果也显示到相同的美观程度需要将符号线也入库,数据量会飞速膨胀,极大的降低索引、查询的速度。而利用gis数据的方式,由于gis平台符号化能力的限制,无法完全达到dwg图形的效果。考虑到dwg图形只做为背景显示,可以将dwg图形栅格化后利用栅格数据的形式进行管理。通过研究最终形成了一种栅格化后图形显示美观程度最高的方法,首先利用autocad环境将相应的dwg图形输出成wmf格式,利用coreldraw将wmf文件转换成tif文件,在photoshop中对图幅进行裁切,最终生成栅格化后的图形文件。由于dwg文件中的颜色有限,不会超过16种,所以可以采用4bits存储,以减少数据量。
行政区划图是利用gis数据处理系统,在地形图gis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最终生成符合制图美观程度、具有地理坐标和比例尺的行政区划图gis数据。由于更多地侧重于图的效果,包括文字的字体、大小,晕渲的颜色,符号等内容,数据生成后相应的符号、颜色配置也固定不变。行政区划图主要作为系统的索引图,进入系统后首先显示的是这张索引图,用户可以利用它来进行定位、查找等操作。基于以上特性,索引图也利用栅格方式处理,主要考虑是不同的gis平台和应用功能的符号化功能不同,通常无法达到制图专业对数据美观程度的要求。
2)采用矢量方式处理数据
数字线划图数据和用户的专题数据需要采用矢量的处理方式。
基于数字线划图数据,可以进行空间的查询、统计和分析等操作。数字线划图数据的数据量通常很小,硕士论文适于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操作。对于不同的用户,需要不同图层的数字线划图数据。一种方式是用户直接在代码表中挑选所需数据。另外一种是按照不同的专业需求,规划不同的专业版本数据,直接提供用户使用。由于可以利用数字栅格图作为背景,可以有效减少数字线划图的数据内容。
用户的专题数据是最高层次的数据,相对而言,其他的数据都可以作为背景数据。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利用专题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操作。对于不同的行业应用,需要利用不同的符号体系对专题数据进行符号化。
3)数据管理方式
大数据量空间数据的成熟管理模式主要是数据管理系统结合空间数据引擎,基于效率、稳定性等方面考虑,医学论文采用oracle关系数据库和arcsde空间数据引擎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oracle数据库中涉及划分不同表空间的问题,可以将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分类。静态数据指背景数据,数据随着测绘部门的更新周期进行更新。这类数据在入库后不需要进行更改。动态数据指用户数据,随着系统的运行,用户需要不断更改其中的内容。另外的分类是基于数据量和数据种类的考虑,不同的数据种类可以放置在不同的表空间。
arcsde可以建立栅格数据集(rasterdataset),可以实现对栅格数据图层的管理。主要的栅格数据操作命令包括:
sderaster-o import:建立栅格数据集
sderaster-omosaic:图像镶嵌
sderaster-o pyramid:建立金字塔
sderaster-o colormap:更新图层的调色版
对于rgb色的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和行政区划图数据,可以直接利用命令入库。对于索引色的栅格格式数字地形图,在所有图幅入库、镶嵌完毕后,再加入颜色信息。职称论文栅格数据全部入库后需要建立多级金字塔,并建立统计,以加快访问速度。
矢量数据可以利用cov2sde、shp2sde等命令导入。可以利用sdelayer命令查询sde图层的相关信息,并建立有效的空间索引。
3 基础空间数据的
可以利用arcims实现基于web的基础空间数据。arcims将地图以服务的形式进行。
地图的制作是空间数据的重要步骤。可以利用ar-cimsauthor工具在可视化环境下制作地图。也可以利用xml编辑工具,直接编辑axl脚本。可以利用<scaledependentrenderer>标签定义在不同的比例尺下利用不同的符号和标注显示数据。如:点状地物在全图情况下显示成点符号,放大后显示相配套的符号,再放大后显示点状符号及其注记。
arcims的htmlviewer方式不需要客户端进行安装,所以可以在政府专网、互联网上使用。客户端向服务器端请求的地图服务通过arcxml语言来实现,通过在javascript脚本或asp脚本中加入arcxml请求,英语论文实现对地图服务的请求。通过javascript脚本实现客户端页面的显示和应用效果,通过arxxml实现对空间数据的操纵,通过asp脚本实现与属性数据库的交互。javascript和asp的通讯可以通过form或页面提交的方式处理4 应用服务器的开发应用服务器是指基于微软的iis服务器的服务器端组件,可以利用visual basic、visualc++等语言进行开发,表现形式是服务器端的dll文件或服务。通过应用服务器不仅可以保护代码,而且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例如通过web客户端直接编辑修改featureclass数据、生成特殊格式的文件、与其他硬件设备通讯等。
下面是利用visualbasic开发的com+组件的简单例子:
新建一个activex dll工程。添加com+ servicestype li-brary(comsvcs·dll)引用和microsoftactive serverpagesobject library(asp·dll)引用。添加新类,并在类中添加如下过程:
public subdataedit(method1 asvariant, data1 asvariant)
dim objresponseasasptypelibrary·response
dim objcontextas comsvcslib·objectcontext
set objcontext = getobjectcontext
callmethod1(data1)
varresponse = " <html><body>数据编辑完
毕</body></html>"
objcontext·setcomplete
set objresponse = objcontext("response")
objresponse·write varresponse
set objresponse = nothing
set objcontext = nothing
end sub
在asp页中利用如下方法调用应用服务器对象
<%
setobjediter=server·createobject("vb工程名称·类名称")
objediter·dataeditmethod1, data1
set objediter=nothing
% >
5 技术特点
1)数字线划图管理与。通过对数字线划图的栅格化,使得的数据在符号化上满足图式符号的要求,又可以做到全局浏览,极大加快了显示速度。
2)大数据量地理数据管理。通过空间数据引擎与关系数据库的结合,实现了大数据量数据管理。通过数据库性能调整,实现了数据的高效显示。
3)应用服务器开发。地理操作属于复杂的操作类型,通过应用服务器的开发,可以实现服务器端应用功能的开发,包括空间数据库操纵、硬软件接口的开发等。
6 应用效果
在某个车载gps项目中,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我们实现了北京市基础空间数据的网络化,包括数字影像地图、数字栅格地形图、其他的专题数据等。通过与具体业务流程结合实现了基本电子政务功能。通过应用服务器的开发,开发了gps接收设备接口,实现了车载gps监控以及轨迹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熊丽华,杨峰·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 2004·
为促使隐性知识转移,各行各业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或体制上的改变来构建良好的知识转移体系,并导入新科技、组织资讯、知识的分类进行知识管理,建立知识分享的文化。情境作为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对知识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识和重视。本文尝试从情境知识的观点为切入点,发现影响知识转移的关键点在于知识转变过程中忽视了情境。
1知识转移的技术观和社会观
当前,关于知识转移的研究都在探讨如何通过现代技术促进知识转移,并在实践中利用技术提高知识的传递,强化知识管理。如科技接受理论强调改进科技的功能,增加使用者愿意应用科技的程度。Storey强调知识管理需要一些条件,如科技的架构、专案管理的技能及组织高阶层管理者的支持,以增加使用的意愿。Davenport主张在导入知识管理系统前,须先建立良好的知识分享文化。也有研究者从社会的观点说明知识转移导入的组织问题,Brown把对知识管理系统拒抗的原因归咎于组织忽略与科技整合过程的沟通、合作的社会程序。Hohham指出知识转移是一种沟通的过程,知识不像商品可以自由传递,学习知识的时候,即知识转移时,必须有重建的行为,而且要具备应有知识,才能完成转移职称论文。
Prusak认为知识转移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应用两个过程。知识转移有知识发送方和接收方两个主体,客体是知识,客观条件是传输的途径,目标是能够利用知识来指导行为。接收知识意味着对信息的充分理解,并能够据此采取行动。
最近一些研究逐渐地在知识管理中应用情境,如文献[6]设计的KnowledgeScope知识管理系统,把以过程为中心的情境信息保存在知识库中;文献[7]研究了以设计情境为中心的设计知识管理方法;文献[8]研究了虚拟协同工作下的知识情境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开发了基于Web的协同系统。
上述研究虽然涉及了情境知识研究领域,但研究局限于技术方面。笔者不否认从科技、组织及社会观点下对知识管理系统的贡献,但这些观点不足以完全合理解释隐性知识为何不能有效转移。本文探讨的是一种非结构化知识,是需要跨领域相互交叉的知识,这种知识必须与当时的情境互动,才能启发突现的知识,这就是情景知识。研究认为只有从情境知识观点才能合理解释隐性知识突现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力求深入探索情境知识的性质以及显性知识号情境知识在本质上的差异,从而证明情境能够促进隐性知识转移,达到知识的创造、储存、转移及应用的目的和作用。
2情境知识的特质
隐性知识与个人的经验及当时的情境有关。根据情境知识的复杂及难以描述的特性,对情境知识处理得宜,确实可以促进情境知识转移,缺乏互动情境就会妨碍情境知识突现。隐性知识的隐蔽性和唯一性,属于意识范畴,具有不完全客观性的特征。研究发现情境知识同样也不是完全客观的,它是与个人或集体根据过去的经验对当时情境的认知,经个别或共同思考认定的结果,它与当时的情境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因此,情境知识不仅具有隐性知识的特质,而且还具有半衰期非常短的特质。由于情境重现的机率很低,隐性知识必须与情境结合才有显性的机会。由于不同情境所造成的结果不同,而且出现时间非常短暂,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做的不是期盼某一种情景出现来诱发隐性知识的突现,重要的是让组织成员持续地经历各种不同的情境,才能不断累积这些情境知识,只有人、社会、实体情境不断的互动,从情境中体会,才能实现情境知识触发隐性知识进而解决问题。
3情境知识观点下的知识转移及其重要性
首先要辨识出知识转移过程的媒介(情境),才能促进知识转变的模式。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转变,是一个互动及其复杂的过程。Mdumolu指出,隐性知识会依赖当时实际情境所产生,而立即反应出适当的行动。因此,我们认识到情境知识埋藏在个人或群体间,具有历史背景的脉络渊源的事实。研究发现,实现隐性知识转移必须满足一个前提两个条件才能达到隐性知识的转移目的。前提是有合适的情境;条件一是分享和继承,条件二是奉献。隐性知识隐蔽性很强或是绝密的知识,不会公开传播,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文化在逐渐消失甚至失传。继承就是为了分享,完成隐性一显性一隐性的传递过程,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奉献对隐性知识持有者而言,奉献的结果意味着个人献出了最有价值的资产。因此,隐性知识的转移方法,不仅仅是要有吸引人的奖酬机制,最重要的是要在组织成员的信任下,才能顺利地推展知识管理。这样就引入了情境知识概念,如果失去情境知识这个前提,探讨隐性知识转移是非常困难的。
知识转移要考虑知识、知识转移主体及其相关情境、转移的方式。知识可以通过文件或人际互动来转移知识,通常使用结构化的格式确实对知识的转移及知识累积非常有用,实际上仅有少数情境才能被清楚地描述。比如一个预期外的复杂方案的确定,由于是从未发生类似的情况,既没有现存的案例也没有先前的经验,而且大家知道这个预期外问题若不即刻解决,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就需要大家在一起讨论并配合当时的情境相互启发,商定解决方案,这是特殊情境下激发式的转移隐性知识。事实说明,当时的情境确实会引起隐性知识的转移。研究发现,虽然可以用文件方式记录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当时的情境及实体现象,但是无法记录隐性知识互动的过程,因为在这样的情境下激发出的隐性知识是极为短暂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每个人的身上或有发生,比如你遇到一个多年未见的同学,怎么都想不起来,可是提到多年前的某一情境,马上就会清楚地想起。这个简单的例子说明,相关情境可以调动人的思维,激活隐藏在记忆深处的知识。如果缺少情境,那么隐性知识或将埋没甚至消失,可见情境对知识转移的重要性。
4知识与情境的关联度
按照知识和情境结合的程度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情境的关联度不高,也就是说,既使没有类似的情境,也可很容易被理解并转移,例如操作手册;第二类知识与情境具有高度的关联,这种知识就是情境知识。这种知识必须提供类似的情境,隐性知识才可以被完全理解并转移,否则就可能产生隐藏或误解。
研究资料显示,当隐性知识被迫分类、编码成为显性知识时不可避免出现情境上的差异,被迫转移的隐性知识实际是失去知识的价值,即使存储到知识管理系统,也不能有效地转移知识。如果采取强制获取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这样一种情境会产生隐性知识人为设计化和一般化的结果。转移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掺杂太多情境,因而形成不易转变为显性知识的事实。目前在多种数据库里,都可以检索到大量的论文,研究这些论文的价值,结论是隐性知识并不是来自数据库而是来自于经验。
现在认识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本质上的不同:①情境知识是可独立于复杂情境的知识,可以有效重复使用;②情境知识是与情境高度相关的知识,如果缺少或不同于当时的动态情境,除非使用者有经验或具有共享的知识背景,否则很难掌握抓到隐性知识的诀窍。以情境知识的观点,如果情境被简化、省略,情境知识就丧失了真实性和价值性。
5基于情境的知识转移运作机制
在知识转移社会化情境分析运行步骤中生成情境,创设情境知识的基本要求是能引进对知识的认知冲突,形成持久的知识、知识转移动机,提示新旧知识的联系,开发信息要素,以利自主建构情境知识认知的路径。
5.1知识转移情境体系运行机制的框架设计
根据系统学观点,机制是保证系统运动有序的程序和力量的总和。运行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及其运动原理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
知识转移情境运行机制将其各种驱动力作用于配套协作结构要素后,促进知识转移和配套情境体系的各种效应产生,并最终转化为知识转移体系显性竞争优势。情境知识运行机制在知识转移中将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有了良好的情境运行机制,甚至可以使知识转移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决策者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通过情境与知识相互作用的方式,把国内外社会化目的“新结合”引入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体系,对知识转移的多元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作为在多种实现知识转移目标的可行方案中进行分析和决断的一种快速反应体系,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为知识转移发展指明了方向。简言之,情境知识运行机制就是以情境为中介,结合目前知识管理领域进行情境描述,引导未来可能发生的场面或途径,以知识社会化、国际化目的为大情境,以政府调控为导向,以区域间协调发展进行知识转移为最终目标,协助决策者作出适当的选择。随着知识国际化要求,自动翻译语音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应用于语言翻译,同时也呈现语音背景所具有的文化、习惯或社会规范等信息,情境促进国际之间的知识交流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构建知识转移可能发生的情境,满足情境知识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是当前研究知识转移的一项关键课题。情境知识运行机制描述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情境化就是知识、知识转移过程等与情境匹配的过程。在知识主体从事知识产生创造等活动时,将其所处的情境与其所产生创造的知识通过关键技术整合为一体,通过情境形成情境知识。知识的组织存储把集成情境在内的知识进行建模描述,并存储于情境的知识库中,在知识主体从事知识共享应用等知识活动时,将其所处的情境匹配到相关的知识中,通过情境增强知识转移条件,形成情境的知识库,拟定知识转移未来情境中的愿景,通过反复的理论和实践,形成较完整的情境技术,建立并模拟未来知识转移的可能情境模型,通过情境获取知识,达到知识转移在社会中的新定位。
5.2情境知识运行机制模块分析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主要是指以情境知识为核心,通过政策协作、制度协作和技术协作、文献资源协同和大学与科研院(所)进行配套知识转移,对知识社会化的总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以使情境知识体系的综合知识竞争能力达到最大化。围绕政策协作、文献资源、技术协作和制度协作进行扩展与反馈,构建出知识转移情境运行机制匹配模式,如图2所示: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强调了系统中社会需求之间的相互协作,这种协作将使系统产生出某一个子系统各要素不具有的功能和结构。要求系统中的要素在完成其自身功能时要以体系整体发展、提升体系的综合竞争能力为目标,进行整体决策。
5.2.1政策协作政策协作主要是指将针对配套情境体系相关政策的需要进行有效协作,并采取措施提高知识转移。政策不是简单组合,而是政府以推动知识转移发展为目的构建的配套、协调的政策情境体系。
5.2.2文献资源协作文献资源协作是针对情境配套的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的协作服务。图书馆利用先进技术和手段走协同建设、资源共享、联合服务之路,形成合力,建立特色数据库扩大传输功能,拓宽服务范围和领域,全面提升文献信息保障水平。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虚拟参考咨询系统。
5.2.3技术协作技术协作是指在利用技术创新实现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从技术的开发到最终通过创新知识实现知识转移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技术对知识转移适应能力和设计配套情境潜力做出判定,从而决定其选择的技术创新能否使知识转移产生和发展,这将直接决定关键技术被采用的方式,也将影响知识转移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5.2.4制度协作制度协作是指在知识转移实现的过程中,知识转移必将打破原有制度的框架,重新确定新的制度体系对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配置以及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的过程,制度是知识转移成功推进的保障。
5.3情境知识运行机制的完善措施
5.3.1完善运行机制的基础在知识转移中配套情境中的各个主体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对于已有相关产业之间的情境知识体系的建立,要努力形成知识和情境紧密配合、专业分工完善的个人知识定位情境体系,改善目前知识转移配套情境能力弱的现状。
5.3.2完善知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机制的完善,离不开信息服务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信息与管理服务的核心功能是为推进配套情境的知识转移的发展提供信息和管理服务平台,促进技术和知识信息的交流。
5.3.3加强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意识加强相互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体系,如何把情境与知识转移结合起来,将关系到其在未来的竞争能力。因此应加强与外部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以加速自身知识、技术的更新与循环,包括与国际、国内同行和相关组织之间的合作,绝不能受地域的限制。提供这样的情境,对提高知识转移质量和效率是一个重要途径。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是——情境与知识转移相吻合。知识转移是否顺利不仅受到知识本体特征的影响,也受到知识所处的情境约束,并随着情境差异而表现出或强或弱的转移难度,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知识转移的成败。由于知识情境范围不同,即文化、战略、组织结构等差异,有的知识或许根本就无法在源单元和接受单元之间实现主体变更,如果由于目标不明确或受外界因素影响而进行知识转移,则势必或无法顺利转移,或转移后知识、知识转移社会的新定位与情境不匹配而运行不畅。因此,知识转移情境机制对知识转移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StoreyJ,BarnettE.Knowledgemanagementinitiatives:Learningfrom
failure.JournalofKnowledgeManagewant,2000,4(2):145-156
[2]DavenportTH,KalahrP.Managingcustomersupportknowledge.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8,40(3):195-208
[3]BrownJS,anizingknowledge.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8,40(3):90-111
[4]CliveG,NigelC.Developingmanageriallearningstylesinthecon-textofthestrategicapplicationofinformationandcommmticationstechnologies.InternationalJournalofTraining&Development,2001,5(1):22-34
[5]常荔,邹珊刚,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科研管理,2000,21(2):13-19
[6]KwanMM,BalasubramanianP.KnowledgeSeope:Managingknowl-edgeincontext.DecisionSupportSystenrs,2003,35(4):467-486
[7]杨涛,肖田元,张林鳢,以上下文为中心的设计知识管理方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10(12):1541-1545
[8]KakabadseNK,KaKabadseA,KouzminA.Reviewingtheknowl-edgemanagementliterature:towardsataxonomy.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03,17(4):75-91
[9]NidumoluSR,SubramaniM,AldrichA.Situatedlearningandthesituatedknowledgeweb:Exploringthegroundbeneathknowledgemanagement.Journal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2001,18(1):115-150
物流是与商品交换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它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日本所引用,后传入我国。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部分,不仅包括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而且还包括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的信息传播。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物流管理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重视,在这其中,谁能更快地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管理模式,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一、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
沃尔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拥有最经典的、可与教科书媲美的物流管理系统;7-11则是应用先进物流的典范;台湾由于其地域的原因,超市规模较小,同国内很多零售企业有相似之处,可供借鉴。
(一)沃尔玛物流
同其他企业相比,沃尔玛的物流管理有以下特点:
①沃尔玛进行物流业务的指导原则是,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是百分之百一致和完整的物流体系。在美国国内,沃尔玛自己做自己的物流和配送,它拥有自己的运输车队等相关设备,用沃尔玛自己的后勤和物流方面的团队,而它在国外的物流和配送则由飞驰公司来完成。
②在物流方面,为了节省成本,沃尔玛为自己提出了一些挑战。其中的一个挑战就是要建立一个“无缝点对点”的物流系统,“无缝”的意思指的是,使整个供应链达到一种非常顺畅的链接,沃尔玛所指的供应链是说产品从工厂到商店的货架,这种产品的物流应当是尽可能平滑,就象一件外衣是没有缝的。我们都知道物流循环没有结束,也没有开始,它实际上是循环的过程,是一个圆圈。在这个循环过程中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开始,而且循环涉及到每一点。沃尔玛就从顾客这一点谈起。顾客到一个商店之中,他们买了一件商品,如果物流循环是比较成功的,那么顾客在购买了之后,这个系统就开始自动地进行供货。这个系统中的可变性使得这些买方和卖方(工厂与商场)可以对顾客买走的东西和订单进行及时地补货。
③配货中心实际上是一个中枢,有供货方的商品,然后提供给商场。因此供货商只需将货物送到配送中心就可以了。而配送中心对商场的了解则是通过“补货系统”。即通过对商品UPC代码(沃尔玛的所有商品都有一个统一的产品代码叫UPC代码)的扫描和汇总来实现对商品的管理。每一个商店都有这样的系统,包括在中国的商店。它使得沃尔玛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知道,现在这个商店当中有多少货品,有多少货品正在运输过程当中,有多少是在配送中心等等。同时它也使沃尔玛可以了解,沃尔玛某种货品上周卖了多少,而且可以预测沃尔玛将来可以卖多少这种货品。
④沃尔玛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系统,可以使得供货商直接进入到沃尔玛的系统,沃尔玛称为零售链接。沃尔玛的任何一个供货商都可以通过“零售链接”系统来随时了解沃尔玛的商品库存和销售情况,据此来调整自己的生产情况。
(二)日本7-11先进物流
日本7-11是有着日本最先进物流系统的连锁便利店集团。7-11原是美国一个众所周知的便利店集团,后被日本的主要零售商伊藤洋华堂引入。自营的小型零售业,例如小杂货店或小酒店在经日本7-11许可后,按日本7-11的指导原则改建为7-11门店,日本7-11随之提供独特的标准化销售技术给各门店,并决定每个门店的销售品类。现在,全日本有4000多家7-11商店。便利店依靠的是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只有利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才有可能发展连锁便利店,因为它使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得以实现。典型的7-11便利店非常小,场地面积平均仅100平方米左右,但就是这样的门店提供的日常生活用品达3000多种,虽然便利店供应的商品品种广泛,通常却没有储存场所,为提高商品销量,售卖场地原则上应尽量大。这样,所有商品必须能通过配送中心得到及时补充。为每个门店有效率地供应商品是配送环节的重要职责。
首先要从批发商或直接从制造商那里购进各种商品,然后按需求配送到各个门店。配送中心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为了保证有效率地供应商品,日本7-11不得不对旧有分销渠道进行合理化改造。在新的分销系统下,一个受委托的批发商被指定负责若干销售活动区域,授权经营来自不同制造商的商品。此外,7-11通过和批发商、制造商签署销售协议,能够开发有效率的分销渠道与所有门店连接。批发商是配送中心的管理者,为便利店的门店送货。而日本7-11本身并没有在配送中心上投资,即使他们成为了分销渠道的核心。批发商自筹资金建设配送中心,然后在日本7-11的指导下进行管理。通过这种协议,日本7-11无需承受任何沉重的投资负担就能为其门店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分销系统。为了与日本7-11合作,许多批发商也愿意在配送中心上做必要的投资;作为回报,批发商得以进入一个广阔的市场。日本7-11重组了批发商与零售商,改变了原有的分销渠道,由此,配合先进的物流系统,使各种各样的商品库存适当,保管良好,并有效率地配送到所有的连锁门店。
(三)台湾超市物流据
台湾11家超市的调查显示,生鲜物流的配送多是由生鲜中心接手操作,只有少数几家由厂商负责配送。至于在干货和低温物流的配送方面,除了有物流中心、统仓、生鲜中心在做配送外,厂商配送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低温物流配送,除了一家以外,几乎都少不了厂商的配送。由此可看出,生鲜中心在超市业态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超市的面积虽说比便利商店大,但其连锁体系却没有便利店的连锁店数来得庞大,所以超市业者拥有自属的专业物流中心之比例也较低。虽然调查的11家超市业者里,在生鲜配送方面,有7家超市拥有自属的生鲜中心在做配送,但在干货方面,由自己的物流中心在做配送的,就减少到4家;而自己拥有低温物流中心在做低温冷冻、冷藏配送的,就只有这一家超市了。这种现象表明,连锁店数要达到相当规模时,业者才有可能发展完整的超市物流配送体系。沃尔玛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其物流管理体系是最为完备的;而7-11的先进物流则是在其连锁店多,但店面面积较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台湾的现象与其地域面积较小不无关系。沃尔玛同后两者相比,最大的差异是自己建有自己的配送中心;而后两者中,日本7-11是主动地选择了使用供货商配送中心这一方式,而台湾超市则是在自己的配送中心难以建立的情况下采用了这一方式。
二、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抉择
我国不同规模、不同地域的零售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自己的物流管理模式。
(一)沃尔玛式的自建系统在沃尔玛的系统中,仓库充当库存的协调点,而不是库存的储存点。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迅速分运,仓库充当内部物流系统的中转站。商品在仓库停留的时间很短,通常不超过12小时。这种系统通过缩短储存时间而限制了库存成本和缩短了提前期。沃尔玛的完整体系,是其用几十年时间精心构筑的,是随着沃尔玛的不断扩张逐步完善而成的。国内的零售商没有一家达到沃尔玛那样的规模,也没有那样的在很大区域内进行物流管理的经验,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其成功的闪光之处正是后来者刻意模仿的地方。我国国内具有较强实力的零售企业可以照此方向努力,或是联合其他的零售商在市场上合纵连横,建立自己的物流管理系统。
(二)日本7-11的先进物流7-11的管理模式是由制造商和供应商把商品直接运到零售商店,避免了零售商经营配送中心的费用,缩短了提前期,但否定了风险分担效应,增加了制造商和分销商的运输成本。运用这种物流模式,可以节约零售商的投资,非常适合店面较多的加盟连锁店使用,但这种方式对管理的要求较高,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造成物流系统的不畅,进而影响利润。我国的一些连锁便利店可采用。
(三)第三方物流的运用所谓第三方物流,简单地讲就是利用一家外部公司完成企业的物流业务,是真正的战略联盟,明显地比传统的物流供应商关系更复杂。这种合作关系有两个典型特征:其一,建立在合同基础上;其二,受雇的公司往往只是具备特定的单一技能。第三方物流尤其适用于处于成长期的区域型零售企业,也可用于那些致力于发展主业的企业或自己的配送不能到达指定区域的企业,例如沃尔玛在美国国外由飞驰公司配送就是第三方物流配送。
(四)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经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也是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较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它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共同配送理念的实现,从微观的角度而言,企业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好处:达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不需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可以节省企业的资源,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心业务,促进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扩大市场范围,消除原有封闭性的销售网络,共建共存共荣的环境。
零售企业做到极点,也就是其物流管理发挥最大效力的阶段,物流管理的应用,决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胜出与沉没。在零售企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而最终可以把零售业务做得最好的,其物流管理也必是最佳的。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会计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会计在环境与社会经济领域,有再次重要的国际会计具有里程碑性质:一次是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另一次是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这两次由世界各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的会议之重要性在于,人们开始认真思考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及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问题成为政府议事日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各国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开始协调行动。
在近30年中,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各阶段都有若干主要标志:第一阶段,1968年罗马俱乐部发表著名的《增长的极限》一书;1972年联合国举行人类环境会议。第二阶段,1987年被确定为欧洲环境年;联合国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三阶段,1992年联合国举行环境与发展大会;英国政府著名的《绿色经济计划》。第四阶段,英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环境管理制度的国家标准文件BS7750,欧共体颁布第一部有关环境管理和环境审计制度的国际性标准文件EMAS;国际标准组织开始起草全球性环境管理和环境审计的标准文件ISO1400系列。由上所述可见,国际上对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之关系问题的关注,正在日趋具体化和标准化。
在环境会计领域,首先进入实务的是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报告),即披露公司各种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在8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的披露方式是在公司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分析与问题讨论”部分,以后成为年度报告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并最终成为独立的年度环境报告。最近几年中,联合国关于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的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对跨国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问题作了连续的追踪调查和分析,并将其作为每届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秘书处每年的国际会计与报告专题年度评论,在1996年就是以环境会计作为主题。
以斯堪的那维亚(北欧)航空集团公司(SASGroup,由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的若干航空公司组成,均为上市公司)为例看,1995年SAS单独编制并其第一份年度环境报告,该报告涵盖其航空运输业的机场、机上贸易业务的相关环境信息(旅馆业务的环境信息另外处理),与公司的年度报告同时。这份年度环境报告的内容非常详细,主要包括:(1)SAS的环境战略;(2)SAS在飞行,机上服务,地面服务的各种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平衡表,分为投入与产出两方);(3)总裁就环境事项的年度总结;(4)董事会就环境事项的年度总结;(5)分别各种业务的环境信息;(6)对大气影响的专题分析;(7)公司环境管理实务;(8)为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而进行的新技术开发工作;(9)各种有关的知识栏目;(10)公司环境管理机构及通讯联系,等等。
我们知道,公司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其年度报告,其中与财务会计有关的内容均需经过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并出具审计意见书(审计报告)。由此,对于公司的环境信息(特别是与财务会计有关的环境信息),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环境会计法规及环境审计问题。
(二)环境会计与相关法规当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报告)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除了引伸出环境审计问题以外,也引伸出了对公司在环境治理、保护、预防、管理等方面费用支出的会计处理(包括确认、计量等)问题。环境会计问题较之环境报告要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如环境会计对象、环境会计基本原则、环境成本计量等,并且最终会落实到是否需要专门订立环境会计准则。可以说,环境会计问题是目前会计界面对着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其困难之处在于,既要适应不断增加、变化和完善着的环境法规(国际的、国家的、地方的),还要建立和健全有关的会计标准,同时还与环境核测和计量技术有关。
二、环境成本之界定及计量
对于环境成本,很难给予精确的定义(从国内外文献资料看,讨论环境成本时往往有其特定的立足点),可是在会计领域讨论成本项目,又不能不给出较为明确的界定。这里首先从不同的视角对环境成本概念加以阐释,进而讨论其确认与计量。
(一)不同空间范围的环境成本不论怎样界定环境成本的内容,从一个企业看,总是可以区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这种区分是基于当期(会计期间)是否由本企业承担可计量的环境成本。这里的“是否应当由本企业承担”,并不是一个会计问题,而是一个法规问题。内部环境成本指应当由企业承担的环境成本,包括那些由于环境方面因素而引致发生,并且已经明确是由本企业承受和支付的费用,比如排污费、环境破坏罚金或赔偿费,环境治理或环境保护设备投资,等等。
内部环境成本与外部环境成本相比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其已经可以作出货币计量(尽管并非一定合理和精确),从而才可能作为内部成本。外部环境成本是指那些由本企业经济活动所引致但尚且不能精通计量,并由于各种原因而未由本企业承担的不良环境后果。正是由于对这些不良环境后果尚未能作出货币计量,所以尽管已经被认识,却不能追加于始作俑者,因而还不能称之为会计意义上的“成本”。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环境质量确实已经受到了影响甚至破坏,即事实上已经发生了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的“内部”、“外部”之分,并不是绝对的,对此可以从下述几点理解:
第一,某些情况下内部和外部环境成本同时并存。譬如“排污费”是由于本企业向外部排放有害气体、污水中废弃物质而向环境管理机构交纳的费用,由本企业负担,因而属于内部环境成本。但是外部环境成本亦同时存在:从数量上说,计算交纳排污费是按照环境管理机构制定的标准,在实务中,这种标准往往偏低,不足以弥补环境污染引致的各种损失。从性质上说,即使全部排污费都用于治理环境,也存在污染和恢复之间的一段滞后期。在这段时间内,环境污染的破坏作用已经漫延开来并导致新的更大的环境成本。
第二,某些情况下内部环境成本会早于或晚于外部环境成本而发生。譬如,本企业考虑到某经济事项对环境的潜在损害可能性而提取准备金,在会计处理中先发生了内部环境成本,而外部环境成本此时尚未发生。再譬如,对环境污染受害者的赔偿金,往往由于法律程度而耽延一段时间,而会计处理总是要等到实际赔偿时才作为内部环境成本,这时显然已经晚于外部环境成本。
第三,从会计配比原则讲,外部环境成本最终都应当转为内部环境成本。但是在会计实务中,两种环境成本之间既存在“转化时间差”,还存在“转化数量差”。而且象空气污染导致酸雨以及生态破坏等引发的社会环境成本,几乎不可能做到“会计配比”。因此,究竟外部环境成本在多长时间内和有多大比例可以转化为内部环境成本,取决于环境法规的完善程度及环境会计标准的可操作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法规的建设与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
(二)不同时间范围的环境成本
着眼于对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与其实际发生的时间吻合性,可以将环境成本作三种类别划分:过去环境成本,当期环境成本及未来环境成本。换句话说,在会计期间内作为环境成本而确认处理的有关费用支出项目,其所补偿的可能是以前的环境损失,也可能是当期环境损失,还可能是预见到的将来环境损失。
1.对过去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指本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环境性费用是基于清理以前造成的环境污染或补偿以前造成的环境损失。当具有追溯效力的新环境法规或会计法规生效时,这种会计事项就会增多(有时也可能是法律诉讼的结果)。也就是说,企业以前的经济活动在当时并未与环境法规不合,或者在当时的环境检测水准下企业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在今天的新条件下情况有了变化,企业不得不为过去的负面“产出”承担后果。在会计处理中,这就引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会计盈亏是分期计算的,当期因为以前若干年的经济活动之不良环境影响而增加了了环境性费用,事实上的结果是当期的和以前的会计盈亏都不完全符合实际,那么怎样评价企业的财务业绩才为合理?第二,企业当期的经济活动及产品都可能与以前年份有所不同,如产品已升级换代,甚至已转产完全不相同的产品,这在实务中会有千差万别种情况,那么在实施会计配比原则时,当期的环境支出怎样与以前的活动及产品相对应?可见,对过去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既引发了财务会计方面的经营业绩计量甚至税赋疑问,也引致了管理会计方面的业绩考评疑问。
2.对当期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指本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环境性费用是基于清理当期环境污染或补偿当期环境损失。从一般意义上说,在会计实务中不会对此产生认识上的疑问,可能存在的难点是怎样在测定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合理地分配和归集环境性费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备较好的的环境管理和会计计量基础。
3.对将来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指本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环境性费用是基于对将来环境污染和损失进行清理和补偿的经费准备。就会计处理特点而言,这使我们联想到了各种会计准备金(如坏账准备金),因而或许可以为了叙述的方便而暂且称其为环境成本准备金。
在会计处理中,设立环境成本准备引出了两个问题。第一,由于环境成本准备金是以对将来不良环境影响的估计为基础,当期并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支出,而环境成本准备金列为费用成本项目,会影响当期盈亏进而影响纳税,所以需要有可操作的法规依据。如果企业是以纳税以后净利润中的一部分提取作为环境成本准备金,则需要以企业内部法规(如章程,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等)为依据。第二,当期环境成本准备金的数额提取之估计,与各种经济活动或产品的配比对应,既需要环境测量标准,也需要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可见,对将来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并不仅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还涉及到环境法规和企业规章,并且与如何判断将来的环境事务趋势有关。
会计职称论文高级会计师,高会评审,财会论文,工业企业制造企业商业外贸房地产建筑施工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高校财务管理,会计教育教学论文论文写作指导。
(三)不同功能的环境成本着眼于企业所发生的环境性支出的功能,可以将环境成本作三种类别划分:弥补已发生的环境损失,维护环境现状、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不利环境影响。这种功能分类也可以表达为基于环境支出动因的分类。
第一种弥补已发生的环境损失所引致的环境性支出,所弥补的可能是以前时期的环境破坏后果,也可能是当期的环境破坏后果。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环境损失已经发生。企业所支出的环境性费用,其目的仅在于或只能够用于弥补已经发生的损失(现实中往往不足以弥补!),而不可能形成任何资产增量或收入增量。针对实物的支出只是对因污染而导致的物质耗损的弥补,针对人的支出则是对因污染而导致的健康耗损的补偿。可见其补动性支出的明显特点。
第二种用于维护环境现状的环境性支出,与不良环境影响是同步发生的,用以维持环境现状而不致于恶化。从会计处理看,应当认识到这样两点:其一,这类环境支出虽然不会形成企业的生产能力增量,但是会形成其他资产增量或收入增量:用于环境保护设施或环境治理设备时增加了资产存量,用于环境保护人员的工薪支出则增加了人员收入。其二,当支出是针对环境保护或治理设施(备)时,本会计期间应当承担的应当只是其一部分,即会计处理中的费用化与资本化之区分问题。总起来看,这类环境支出仍然是被动性支出,但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主动性。
第三种用于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不良环境后果的环境性支出,是发生在环境损失出现之前,并不是专门用于弥补性项目,所以属于主动性支出。会计处理中需要考虑到这样三点:其一,这类环境支出不但会形成资产增量或收入增量,而且可能会增加或改善生产能力(比如购置了有助于改进产品环境属性的设施或设备)。其二,对于形成的物持资产增量之会计处理,显然会有分期摊销或折旧计提,这时会与环境法规及会计法规有关。其三,总起来看这类环境性支出更象是一种投资行为,只是其目标具有特殊性,既不属于生产能力投资,又不属于非生产性设施投资。
三、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追踪与分配
由前所述可以联想到,在现行的会计准则框架下,对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会遇到许多疑问,不能不涉及到会计界以外的环境法规根据。毋庸置疑,环境成本的追踪与分配应当作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一个主题,从而对环境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考虑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目前需要着重讨论环境法规和会计法规两方面问题。
第一,所依据的环境法规。没有环境法规就不会有会计意义上的环境成本。在经济社会中,利润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导向作用力或内在基本动力,没有来自社会的环境法规压力,环境会计不可能在企业内部自然生成。回顾环境会计在欧美发达社会的产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即使是许多自觉计量环境影响后果和披露环境信息的大型跨国公司,也是在其长远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而行事,绿色(环境保护)形象与企业长远经济利益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各个国家的环境法规都会逐渐增多。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员及财务会计部门主管人员必须对环境法规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关注其对本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影响,关注其对本企业远期及近期财务业绩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措施。
从务实的角度看,立足于环境法规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可以作这样三种判断:其一,现行环境法规。这是指那些已经由立法机构或政府部门公布并生效的环境法规。当然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守;其二,可预见到的环境法规。这是指那些已经由立法机构或政府部门提出的草案文本(征求意见稿),其实施之日已经可以预见。企业对此应当做积极主动的准备;其三,潜在的环境法规,这是指那些虽然尚未有正式的草案文本,但是已经被人们广泛注意到,并且在专业部门,实务界及各种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刊物)成为讨论内容的环境法规题目。企业对此尚不需要在行动上有所准备,但是企业在制订长远战略中不能不予以考虑。
第二,会计法规及原则。从会计实务角度看,大多数环境法规对于会计事项处理并不具有可操作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界就可以因此而忽视环境法规,因为环境法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企业经济活动,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并且必然或迟或早会落实到会计实务中。在会计实务初始阶段,对各种环境事项的处理可能做法不一,久而久之,无论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会提出对会计法规及会计原则的需求。
从前面所述可以归纳,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在会计方法论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会计期间引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之划分;二是由配比性(可追踪性)引出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划分。
关于环境成本的资本化与费用化处理,一般而言比较清楚。企业用于环境有关项目的支出,从受益期间看总会有短期性与长期性之分,从而引出环境成本的资本化与费用化处理之划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不同会计处理的后果,即对当前及未来财务业绩的影响,以及对企业持什么态度开展环境管理活动的影响。换句话说,环境成本的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之分,其核心问题并不在于会计技术,而是在于后果判断和比较。对此,只要回顾一下研究与开发(R&D)支出在会计处理中的资本化与费用化之几十年争议,就不难理解了。
关于环境成本的追踪,在环境成本核算中,如何针对不同的环境费用起因去追踪环境成本,即针对不同的环境成本核算对象,对已发生的(会计)环境成本鉴别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并加以分配归集,这是一个会计技术问题,也是环境会计中的主要难题。
从设计思想看,立足于环境费用的可追溯性,可以对已经发生的环境费用作这样四种判断:其一,很确切属于直接费用,即费用发生动因很清楚,譬如在某种产品过程中排污量超标发生的环境费用,又譬如针对某种产品生产过程而增加的环境保护设备投资。其二,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直接费用,但不很确切,即若干种费用发生动因有所交错。譬如某种材料使用于若干种产品生产,在该种材料初加工阶段发生的环境费用,就具有这种特点。其三,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间接费用,但也与直接生产有关,譬如仓库等建筑物改建工程引致的环境费用。其四,很确切属于间接费用。对于上述四种情况,会计处理中对第一和第四很清楚,对第二和第三则比较复杂。特别在环境费用金额比较大时,怎样对之处理,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业绩和内部责任业绩评估。这时应当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费用?与哪些产品或设备有关?有没有相关的生产作业记录?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是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特别是各种基本记录。有了完整详细的工作记录,对成本费用的追踪、计量及分配归集才会有根据。
四、环境成本管理
如同成本会计具有双重目标
生命周期评估(LifeCycleAssessment,LCA)是在环境经济问题研究中建立起来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是指这样一种环境分析体系:对一种产品,一种作业加工或一种作业活动的全过程中对环境施加的负面影响作全面分析和评论,目标在于将其减小到最低取度。与LCA类似的一些概念也常在有关文献资料中看到,包括:LifeCycleAnalysis,GradletoGraveAnalysis/Assessment,Eco-balanceAssessment,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等等。
会计职称论文高级会计师,高会评审,财会论文,工业企业制造企业商业外贸房地产建筑施工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高校财务管理,会计教育教学论文论文写作指导。
作为一种环境影响评估体系,LCA包含四个组成部分:设立目标,存量分析,影响分析,改进分析。作为一种实施系统,LCA由三个阶段组成,即上述后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阶段存量分析涉及面很大,对某种产品或作业之生命过程全部环境性能源、资料以及排放物加以确认和计量。第二阶段影响分析,针对第一阶段的存量测定,测算和评估潜在的生态环境影响。第三阶段改进分析,对通过诸如产品和加工的重新设计等各种途径,减少、消除所测定环境影响的潜在可能性作出判断。
3.FCA与LA
全部成本会计(Full-CostAccounting,FCA)将产品带给环境的未来成本(如废弃物的处理)纳入会计核算范围,并追溯分配予各该产品,是一种全新的成本会计架构。就功能而言,FCA的作用在于:(1)从远期看,为公司发展战略提供完整的成本信息基础,让企业管理者对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现时成本和未来成本有清醒的了解和认识;(2)从近期看,为企业产品定价及生产经营调整,提供成本信息基础。在企业会计实务中,尽管已有企业接受全部成本概念(如英国石油公司年度报告),但是显然还看不到全面运用FCA的案例。因为企业在产品定价中以FCA信息为基础,显然不利于自身的竞争地位。所以FCA作为企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中的一种信息工具可能更为现实。这时全部成本可以从几个角度分析: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现时成本和未来成本;生产成本与环境成本。
作为FCA的一种替代,遗留物成本计算(LegacyCosting,LC)出现在了成本会计领域。LC是对企业产品及生产经营活动之环境影响(后果)的专门核算。遗留物成本包括:(1)为了将负面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而发生的预防性费用;(2)评估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估费用;(3)修复环境损失的费用。这里,第三种涉及到的环境损失,又可以分别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来可以通过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使用等环节的预防措施而避免的损失(但未能避免),另一种是由意外因素导致的损失。
五、环境审计及国际“六大”的实践
环境审计(EnvironmentalAudit)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并且目前对其存有许多争议(争议不在于应不应该进行环境审计,而是在于其内容、方法和实施)。一般而言,环境审计是对任何商业性生产经营活动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及后果的系统性考察和分析评估。环境审计当然应当有其基本的法规依据,但又不仅仅限于符合法规要求。
环境审计的提出有两个起因:一是作为社会审计延伸出来的一个新的分支,主题在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其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当就业压力较大时,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怎样对待维护环境标准和生产增长造成的环境破坏(污染)这对矛盾。由于社会审计涉及面非常广泛,社会审计方法又缺少其特性,所以环境审计位于其中也受到了一定局限。环境审计的另一个起因是越来越多的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报告)。由于缺少关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技术标准,当越来越多的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纷纷加入到环境报告的行列中时,人们就不能不提出这样的疑问:怎样对不同公司的环境报告加以比较呢?如何看公司环境信息的可信程度呢?前一个疑问是针对环境会计(即环境会计标准或准则),后一个疑问是针对环境审计。由于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是经过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会计师行)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于是很自然地,会计师们也就对环境审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注册会计师能够担当环境审计职责吗?毕竟环境审计并不是只针对环境会计事项。第二,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的公司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书(审计报告)并签署后,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鉴于环境事项的复杂性和环境效应的长期性,以及环境标准的变动性,对公司环境报告进行审计并出具签名审计报告,也能承担其法律效应的责任吗?这是目前争议较大的两个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再展开讨论。,但是可以提出一些基本想法:(1)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当然地具有从事环境审计工作的资格和能力,但是对与环境相关的财务收支事项则具备审计能力。(2)环境审计涉及面很广泛(不象财务收支审计那样专门化),应当由一个审计团队集体负责(不同专业的人员)。(3)对环境审计的结果(审计报告)之法律责任要求,可以分别期限,比如在几年以内承担何种责任,几年以后承担何种责任,并辅之以比较清楚的条件界限(比如有重大的法律修改就应除外)。
国际“五大”会计公司在会计和审计各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实务和研究两方面),在环境会计方面也是如此。近年来,“五大”会计公司都雇用了环境顾问,并积极开拓环境会计方面的业务和开展环境会计方面的问题研究。
ArthurAndersen(AA)会计公司开发出了一种“生态会计”(Eco-Accounting,1994,Chicago)”模型及配套软件程序。其功能在于,帮助企业对环境总成本及其主要组成部分进行确认、追踪、累积、估算及管理。该模型定义了一百多种环境活动,以成本矩阵形式组织和表达所有数据,并对所有各种主要环境活动的业绩加以计量。整个程序包含三个阶段:一是确认环境成本,二是计量环境业绩,三是分析评估并提出替代方案。各个阶段中都包含有一系列的实施步骤。AA生态会计模型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它并不试图取代现行的企业会计体系,而是一种补充和延伸。
DeloitteToucheTohmatsh(DTT)在1992年为一个全球性企业环境管理组织开发出一项“环境自我评估规划”,一方面帮助适应国际商会(ICC)的可持续发展战备,同时帮助公司优化环境改进措施。DTT还在1993年进行了一次公司环境报告实务及动机的调查(对70多家跨国公司),并了详细的分析报告。
KPMG在1992年进行的环境报告国际调查,包含十个国家的近七百家公司。据回答,有四百多家公司将环境话题融入了其年度报告,有一百多家公司编制单独的环境报告。调查表明,大多数公司都将环境信息置于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分析部分。
PriceWaterhouse(PW),已经在1990、1992、1994作了数次连续性环境报告及环境会计问题调查,每次调查都详尽的调研报告,并且从调研报告之题目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其主题进展:“EnvironmentalCosts:AccountingandDisclosure(1992)”,“AccountingforEnvironmentalCompliance:CrossroadofGAAP,Engineering,andGovernmant(1993)”,
“ProgressontheEnvironmentalChallenge:ASurveyofCorporateAmerica’sEnvironmentalAccountingandManagement(1994)。”先是环境成本核算与披露,进而由环境会计实务延伸到会计准则及政府行为,再进一步将环境会计与环境管理相系。
综上所述,国际性大会计师公司对环境会计问题予以了相当大的重视,这对于推动环境会计实务和理论的发展非常重要。
六、借鉴和启示
如何考虑建立我国环境会计体
系这一课题呢?我们在前面曾经指出,环境会计实务及环境法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更要依据技术处理方面的专业标准。环境会计的建立与发展,有赖于政府有关部门及职业团体的有组织的行为,即建立环境法律(法规),制订和实施专业标准。进入90年代以后,环境会计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社会团体(如绿色和平组织)和学术界所关注和探索领域,而是进展到了具有政府组织行为的行动领域。
会计职称论文高级会计师,高会评审,财会论文,工业企业制造企业商业外贸房地产建筑施工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高校财务管理,会计教育教学论文论文写作指导。
1.以英美为例看政府行为
先来看英国。英国的“环境管理制度BS7750”作为一项国家标准于1992年正式颁布执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颁布实施的环境管理法规。BS7750对公司环境管理系统的开发、实施及维护都提出明确要求,督促公司实现其已确定的环境目标和政策。在环境报告方面,环境信息披露最早是作为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进入90年代以后,官方和公众接受并强化“绿色化”意识,也对公司信息披露产生了更大的压力,所以大公司纷纷在年度报告中增加环境信息部分,甚至单独编制环境报告。1996年7月11日《会计时代》介绍,根据KPMG的一项调查,披露环境信息的大公司,1994年为65%,1995年增长为77%,而最大的100家公司则全部编制和提供环境报告。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第一,众多公司编制和披露环境信息,并没有共同接受和依据的专业标准。正如《每日电讯》1996年12月19日一则短评所说,大公司的“绿色”报告中充满了晦涩的专业词汇表述。第二,目前环境报告中还缺少比较有效的财务信息,因而环境会计及环境审计都有待发展。有鉴于此,英国政府环境部在1997年2月颁布了一份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文件“环境报告与财务部门:走向良好实务”。它虽然不是强制遵循的,但作为政府部门的一份文件,自然是发挥其规范化的作用。
再来看美国。美国的环境会计法规建设分为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三级。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法规可以大体上划归两类:一类是关于环境破坏之清理与复原的责任;另一类是关于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以及与标准有联系的个人或财产损失负债。
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架构下,企业对环境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主要依据1975年的第5号准则(SFAS5)或有负债会计,以及与之配套的财务会计准则指南FIN14。由于这两个文件都是针对一般性或有负债,所以在确认和计量(估计)环境负债方面并不具体。FASB从1989年起,指定工作小组(EITF)专门研究环境事项的会计处理,并很快提出了“EITF89-13石棉消除成本会计”和“EITF90-8污染处理费用的资本化”。按照这两份文件,环境污染的处理费用,一般都应作为当期费用支出处理(即费用化),只有在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才允许资本化处理:(1)延长了资产使用寿命,增大了资产的生产能力,或改进了其生产效率;(2)减少或防止以后的污染;(3)资产将被出售。以后,1993年提出的“EITE93-5环境负债会计”,要求将潜在的环境负债项目从一般的或有负债中单独列出并加以估计。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在环境会计方面也作了许多工作,特别是其组织编写的《环境会计导论: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一书,不但从概念上澄清了环境会计的三种含义,而且在环境成本计算、成本分配、环境会计信息应用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实务提供了技术指南。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针对上市公司规则,规定其环境事项的披露要求。
2.国际组织的努力
自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后,许多国际组织都设立机构或工作组,研究环境问题。
先看联合国。联合国有一个关于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的政府间专家工作组(SIAR),每年开一次工作会议,环境会计是每届会议的主题之一,并且是1995年会议的核心议题。该工作组也组织专题调查,调查研究报告,内容一般集中在跨国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相关问题。SIAR的工作无疑大大推动了环境会计的推广,但其工作本身主要是讨论和调研,尚无有约束力的规则性文件产生。
再看欧共体。欧共体国家环境部长会议于1993年3月达成共识(1990年第一次提出草案),通过并了“环境管理与审计计划(EMAS)”,并于当年7月生效。在此之前,1991年曾提出了两项重要的草案“生态审计(Eco-audit)”和“生态认证(ECO-labeling)”,鼓励成员国和成员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接受。EMAS鼓励成员国企业设立环境目标和政府,并由外部独立审计师验证其执行结果,为合格的企业颁发“绿色证书”。EMAS被认为是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第一份国际性标准。
最后看国际标准组织(ISO)。ISO于1993年5月成立了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计划在5年内建立若干重要标准作为一般行动指南,这就是ISO-14000系列。其中包含六方面内容:(1)环境管理制度;(2)环境审计;(3)环境标志;(4)环境业绩评价;(5)生命周期分析;(6)环境方面的产品标准。1995年,作为ISO-14000系列之一的“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和“ISO-14004”的修订稿完成,经过最后征询后正式生效(由于各国意见不尽一致,生效日期计划表一再推迟,正式颁布于1996年9月)。与此同时,三项审计标准草案“ISO-1410,ISO-14011,ISO-14012”也开始被审议。
以上所述,最重要的是欧共体EMAS和国际标准组织的ISO-14000系列。这两套国际性环境管理标准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都比较接近,但也存在很多差别,以致于已经出现了专门比较ISO-14001和EMAS所谓“桥梁文件(bridgingdocument)”1997年在欧洲和美国举办了一系列的工作会议和学术会议专门讨论研究这两个标准系列,以及环境会计和环境管理的其他问题。由此可见,环境会计和审计法规(标准)的建立,的确不是在短时期内就很容易完成的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开展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研究也日益重要。如何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的科学化,协调好人、车、路及管理部门的关系,建立一套符合中国交通实际的管理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的公路交通,是安全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若干理论
安全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负责,安全就是稳定、就是发展、就是生产力、就是效益,安全管理居各项管理工作之首。有关国际资料统计表明,国家或企业组织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产出比是1比80,所以安全生产是最值得投入的高回报项目。布置任务,先布置安全工作;督察生产,先督察安全业绩。
企业制定全年安全生产重大责任性事故的目标,在此总目标下,各基层单位(集体)制定各级各项工作的安全目标,细化量化。
划分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用严格的制度和规章约束行为,从班组到全公司严格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配备专、兼职安全员,严格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
在具体工作处理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可称之事故预防的重点。安全工作重点,就是找出人和物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安全工作要有抓手,有突破口,通过开展活动把安全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
高速公路是全封闭、多车道、具有中央分隔带、全立体交叉、集中管理、控制出入、多种安全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高标准汽车专用公路。高速公路具有行驶速度高,通行能力大等特点,由于高速公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交通事故大为减少,其事故率只有一般公路的1/3—1/4,但是由于高速公路上车速快,一旦发生事故,其严重性增大,高速公路事故的死亡率是一般公路的两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伤人数较多,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起步不久,驾驶员对高速公路不熟悉、不适应,也和高速公路管理水平落后有关。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时期,高速公路发生重大事故,其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都十分严重,所以,研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职称论文
二、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是一个由人、车、路、管理组成的系统问题,这4个因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任何因素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交通安全。其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高速公路上的事故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占95%。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制动性能、转向操纵性能等对交通安全也有很大影响。高速公路本身的构造、安全设施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交通管理,对保障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将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讨论:
1、人的因素
由于高速公路全封闭、全立交,路况良好,所以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不需采用很多措施,这样导致驾驶员警惕性下降,一旦遇到问题,反应不及时,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驾驶员缺少高速公路行驶经验,缺乏高速公路交通常识,驾驶员长时间疲劳驾驶,以及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法规意识薄弱,例如:无证驾驶、酒后开车、超速行驶、违章超车及违章装载、车辆间距过近等。在雨雾天气及路面结冰或雨后积水时,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此外,乘车人在高速公路上随意上下车以及擅自在高速公路上穿行都是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
2、车的因素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车速高,所以要求车况良好,发动机、轮胎、制动系统都应该在行驶前进行维护和检查。轮胎爆裂是我国高速公路发生交通
事故的最普遍原因之一,因此而引起方向失控的情况十分严重,占车辆引起交通事故的19%,其他的原因包括发动机故障、发动机过热、电气故障、燃料用尽等。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要注意规定车速,还要注意应与其他车辆保持一定距离,车速过高或过低都是十分危险的,要注意行车道的占用,还需注意载物的规定,不要超载,不要偏载而造成离心力过大而发生交通事故。
3、路的因素
路的因素主要指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和道路结构。其中线形设计与交通事故关系较大,如道路的曲率半径过小、直线距离过长、视距过小、纵坡过大,平纵线形不协调等。此外,路面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和抗滑性也是影响高速公路安全行驶的原因。由于高速公路车速高的特点,路面上的一个小石粒或路面结构小的破损都可能导致大的交通事故,故高速公路的保养也非常重要。
4、管理的因素
高速公路管理,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模式,由于“一路两制”即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职责不清,使得管理出现问题。此外,管理的硬件设施落后,科学化管理水平低,也是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的因素。高速公路安全管理部门应对高速公路提供有效的管理,为人民提供安全、舒适、通畅、迅捷的行车环境,从而减少交通事故,保证通行安全。
三、针对安全管理体系提出的几点建议
1、应对驾驶员加强教育和管理,提高驾驶员的素质,针对高速公路的行驶特点,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让驾驶员懂得高速公路行驶中的注意事项。对违章的驾驶员进行教育处理,使之从中吸取教训。驾驶员在行驶前应注意制定合理的行车计划,不要疲劳驾驶,不要超速行驶,对车辆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应按要求使用安全带。此外,要加强对全社会的安全法规教育,使人们了解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的区别,加强高速公路安全附属设施的管理及维护,从而杜绝乘车人在高速公路上随意上下车及行人穿越高速公路现象的发生。
2、保持良好的车况,严禁超速行驶,注意保持车距,严禁超载。对超速、超载的车辆进行必要的处罚,并结合安全教育,使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