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每日激励语

每日激励语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8-27 19:41: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每日激励语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篇1

二战之后,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被广泛应用,新兴产业部门层出不穷,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使得市场竞争加剧。这些新的环境因素要求企业尽快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将过去以生产为中心的生产型管理模式转变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型管理模式,现代管理科学得以快速发展。现代管理科学的核心是行为科学管理和数量管理,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泰罗科学管理学说的重局部、轻整体的根本性缺陷,赋予了管理会计现代化的方法和技术,美国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

1987年,Johnson和Kaplan教授的《管理会计的兴――相关性消失了》一书中提出,管理会计的现状是从属于财务报告,而与规划和控制不再相关,因此,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应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才能符合当今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这促使战略管理会计开始形成,管理会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90年代以来美国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系统、成本管理、成本会计、成本动园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尤其是在战略管理会计方面,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二)日本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日本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极为密切的政治和经济联系,从而使管理会计能够在日本较早地发展起来。日本国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国内市场容量有限,企业深刻地意识到海外市场上与现有竞争对手抢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性,因此,在客户价值创造经营理念下,他们始终致力于成本管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的石油危机使得发达国家受到重创,而日本企业却因成功地运用了成本企划,借此机会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从而令日本管理会计受到世界瞩目。

日本九州大学的西村明教授将日本管理会计的发展分为四阶段:一是早期管理会计的进化阶段,此时尚未形成独立的管理会计核算体系,只是将财务会计数值应用于经营管理之中;二是传统的管理会计阶段,差异分析、预算、标准成本、损益平衡点分析等思想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三是数量与信息的管理会计阶段,由于人们注意到环境对经营计划的影响,开始重视管理会计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动态契合,并引入了机会成本、业绩评价等重要内容;四是综合的管理会计阶段,“综合”主要体现在成本企画与成本改善,目标成本计算与标准原则计算的综合,更广义地还可以理解是作为成本管理与组织管理以及产品市场战略的成本管理的综合。

在发展过程中,美国企业一般将股东视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第一服务对象,认为管理会计的首要作用是提供信息以供股东和内部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这使得管理会计对财务会计具有极强的依赖性,从而出现与企业的具体现实问题相脱节,适用性不够等问题,引发80年代“管理会计相关性消失”的争议和反思。日本的管理会计发展一直立足于企业实践,基于企业组织管理内部化的需要,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将分散的管理会计职能与其他职能紧密结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并因此独具特色。

二、美日管理会计的特征

(一)蔓国管理会计的特征美国管理会计将服务对象主要设定为组织的股东和内部管理者,管理会计的作用主要就是为企业的经营控制、产品与客户成本计算、管理控制和战略控制提供所需的管理信息。由于美国资本市场发展比较完善,无论是其经济、文化还是法律制度安排,都侧重于支持会计信息对公司投资者的有用性,使得管理会计更倡导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因此,美国企业的管理政策主要围绕“最佳化”展开,普遍重视Just-in-case的措施,即凡事以事件的最佳结果来衡量,其管理会计及控制系统主要用来告知管理层关于公司的表现,企业的计划和控制系统是基于“由上往下”的方法,将财务预算融入企业活动中。

在成本管控方面,管理会计技术使用工程导向的标准成本法,即产品成本的决定来自企业内部所决定的标准成本,将实际成本与工程导向标准成本的弹性预算比较,找出问题的重点进行管理改善。标准成本是在企业有效经营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目标成本,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约束性,一般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是固定不变。以标准成本为标杆,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主要是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技术发明和管理创新不但为美国赢得高额垄断利润,也使美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保持成本竞争优势。受其管理观念的影响,美国管理会计将投资报酬率作为业绩评价的关键尺度,强调股东的价值增值。

在标准成本会计基础之上,美国管理会计倡导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主要方法,全面预算管理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通用电气公司、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得到应用,随后很快成为大型现代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全面预算反映的是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期间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它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为目的,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进行预测。全面预算管理已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的管理会计工具。

(二)日本管理会计的特征日本企业管理会计信息主要服从于债权人和企业内部管理者的需要,更注重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日本企业认为,提供管理信息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管理会计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所有员工及企业的供应商共同为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而努力。因此,日本企业的管理政策围绕“持续改进”展开,普遍重视Just-in-tlme的措施。避免各项无谓时间的浪费,其规划及控制系统是基于“由下往上”的方法,其实质方式为透过员工及低层管理人员来参与公司目标的制定及发展。

成本管控方面,在市场导向理念的驱动下,日本管理会计具有极强的成本管理动因。日本成本企划的主导思想认为,从产品设计阶段人手降低成本潜力最大,日本使用市场导向目标成本法,将实际成本与市场导向目标成本比较。企业确定目标成本时并不完全依赖于现有的工程技术条件和生产过程,而是通过与竞争者的市场价格相对比得出,该目标成本通常低于当前企业的可实现成本,管理者以目标成本为标杆,促进企业员工对当前技术和制造过程进行不断改进以实现目标。日本企业更侧重于选用销售利润率来表示目标

利润以进行业绩评价。日本的预算体系与其事业部制会计紧密相连,事业部制会计主要包括企业集团内部利息制度和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金制度,前者是指企业集团的资金计划和资金筹措权统于公司总部,各事业部需从总部借入资金来维持资产的使用,通过内部利息公平负担总部费用和共同费用;后者是在各事业部内设置资本金,用以事业部运营。可以看出,日本企业管理会计将预算与成本企划、成本改善以及成本维持进行了有机整合。

三、美日管理会计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一)美国管理会计的职业化与专业化为了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拓展管理会计专业人士的知识和技能,美国会计界一直致力于管理会计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美国于1919年成立了全国会计师协会(NAA),并于1991年7月更名为管理会计师协会(IIA)。该协会是COSO委员会的创始成员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主要成员,在管理会计、公司内部规划与控制、风险管理等领域均参与到全球的最前沿实践。同时,IMA还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组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协会自1972年开始举办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负责注册CMA的资格认证、教育培训及全球会员网络发展。IMA还负责出版《管理会计》月刊等系列刊物,近年来,IMA相继了《c0S01992控制框架与管理层内部报告:实施情况调查和分析》、《基于全球视角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估研究》、《FC-RC研究实践》、《企业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工具与技术》等研究报告。

1969年,NAA下设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MAP),它涉及管理会计研究与实践、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实务规范的制订等职能的承担。自1980年以来,MAP了包括《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准则》和《管理会计师共同知识体系》在内的一系列管理会计实务公告,旨在解决管理会计问题提供指导原则,建立管理会计体系。另外,美国会计学会于1958年成立了管理会计委员会(CAM),指导和组织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工作。

(二)日本管理会计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尽管日本的管理会计实践举世闻名,但其井未注重职业化方向的发展。在专业化方面,日本于1995年设立了管理会计学会,该学会主要为学术性组织,每年均召开学术研讨会,为管理会计研究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以促进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先进管理会计经验的推广。

四、美日管理会计对我国的启示

(一)促进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管理会计实践的有效开展必须要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研究内容上,西方管理会计一般采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理论进行经验研究。而我国只在战略管理理论上占有优势,在其他方面尤为欠缺,--所以管理会计研究要进一步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我国要提倡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参与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借助典型的管理会计案例进行模仿和改进,促使管理会计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得以传播,推广成功的管理会计经验;另一方面,要广泛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以实证研究弥补规范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凸现管理会计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此外,可考虑创办专门的管理会计学术刊物,便于各界人士开展经验交流和理论研究。

篇2

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快速提升,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奠定了良好的人力资本基础。面对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更需要了解的是:当劳动力素质提高到某个特定阶段时,会为社会经济带来什么样具体的影响?

什么样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才能更好地与之相匹配?或者说政府与社会需要作出什么样的调整才能更好地利用劳动力素质快速提升所带来的人口红利?为此,本文考查了当美国和日本达到与中国劳动力素质提升水平相当的特定阶段时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政府所采取的主要政策,希望能够为上述问题的解答提供一些启示。

本文以第 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劳动力素质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情景分析,推算了 2010—2030年中国劳动力素质发展的情况①,发现 2010年中国 25岁及以上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85年,接近于美国 1945年的水平,约相当于日本 1968年的水平;到 2020年,中国的这一指标为 93,大约与美国 1951年的水平、日本 1975年的水平相当;到 2030年,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102年,大约与美国 1965年的水平、日本 1983年的水平相当。因此,本文重点考查了美国和日本在上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并归纳出其主要特点,希望能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引。

一、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当时,美国的社会经济特点。

考察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1940年前后美国的发展特点是:(1)出现人力资本的加速积累;(2)工业技术研究得到快速发展;(3)开始建立社会保障网;(4)工人的权利得到提升,工资快速上涨。在 1950年前后,美国的发展特点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达到了高峰。到了 1960年前后,美国的发展特点是:(1)联邦政府的管理和社会保障都得到了加强;(2)大学的研究地位进一步提升;(3)研究和工艺创新对工业的作用更加突显;(4)制造业出现分散化趋势,郊区化进程加快。美国经济社会的这些特点,有一些是中国正在经历的,有一些则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引意义。

(一)1940年前后美国的发展特点。

1人力资本加速积累。

进入 20世纪后,美国的人力资本都处于加速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可以划分为 2个阶段:1910—1940年由于接受中等教育的人口大幅增加,初步提升了劳动力素质,是人力资本形成的第一个。第二个阶段始于 1970年,是由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大幅增加,进一步大大提升了劳动力素质,是人力资本形成的第二个。

(1)人力资本形成的第一个。20世纪初,美国人开始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认为国家的财富同时也体现在它的人民身上,只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才有可能掌握和应用新技术。1910—1940年,美国中等教育开始加速发展,中等教育入学率快速增长,高中的学校数量以及规模都大幅提高。这段时期,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人数开始激增。1870年,美国 17岁及以上的人口中每 100人中仅有 2人为高中毕业,1940年则达到了 508人。从 每 10年 的 增 长 速 度 来 看,1910—1920年为初步加速阶段,增长了 8%;1920—1030年的增长速度仍然不断提高,10年间增长了 122%;1930—1940年达到了发展速度的顶峰,10年 间 增 长 了 215% (SnyderT D,1993)[1]。到1940年,美国25岁及以上人口中接受过中等教育的比例已经达到了 295%①。正是由于高中教育的发展,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快速增长,在 1886—1890年和 1926—1930年这两个阶段的人群中,男性平均在校学习时间由 756年上升至 1146年(EngermanSL,GalfmanRE,2008)[2]15,使得美国的人力资本迅速增长,出现了人力资本形成的第一个。中等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的进步对于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幅增长贡献巨大。中学教育普及能够解释 40~44岁的男性 1930—1970年总教育进步的 70%。

与此同时,美国高等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大学教育在 19世纪末的美国仍然比较稀罕。1869—1870年,美国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仅有 1人,1879—1880年增加到 54人,1889—1890年也还不到 150人(SnyderTD,1993)[1]。1910年,美国 23岁的居民中只有 2%获得学士学位(或同等的专业资格学位)(EngermanSL,GalfmanRE,2008)[2]。在中等教育发展加速之后,美国的高等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主要是在 1929年之后。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从 20世纪 30年代开始增加明显,从1870年的563家增加到1930年的1409家(见图 1)。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也出现较大增长:1929—1930年,获得本科学士学位的人数达 122万人,是 1870年的 13倍;获得硕士学位的人数达 15万人,是 1880年的 17倍;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为 2299人,是 1880年的 43倍(见图 2)。

(2)人力资本形成的第二个。美国人力资本加速积累的第二个始于 1970年,这与二战后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相对应。出生于婴儿潮时期的大量人口进入大学,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巨大发展。1970年,博士学位获得者急增至约3万人,是 1940年的 9倍;硕士学位获得者的人数达到了约 21万人,是 1940年的 8倍;学士学位获得者的人数达到约 79万人,是 1940年的 4倍(见图 2)。由于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幅增加,美国的人力资本积累也随之出现大幅增长。1970年,在 25岁及以上的人口中受到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约有 232万,占同龄总人口的比重达21%;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中位数从 1940年的86年增加到 1970年的 122年(见图 3)。

2工业技术研究快速发展。

美国 20世纪 40年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工业技术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美国工业的竞争优势。

(1)政策组合对工业研究的促进。工业研究的发展是美国在 20世纪早期制造业重建计划的重要内容。20世纪初期,美国许多大型公司内部都建立起工业研究机构,它们既重视新技术的发明,同时也很关注来自公司外部的技术研究成果。

工业研究兴起得益于美国一系列政策的组合。

首先,20世纪早期出台的反托拉斯政策对工业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虽然这些政策的本意并非主要在此。反托拉斯政策反对公司横向兼并,反对大型公司对单个产业的控制,从而迫使大企业只能向其他产业延伸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重视工业的研究,或者是进行自主的工艺创新、或者是通过向外购买新技术才能获得优势。例如,柯达公司、杜邦公司等都采用了这样的发展模式。因此,1921—1946年间,美国从事研究开发职业的人数有了较大的增长。

其次,美国在 20世纪早期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提升了专利局的地位,增加了专利检查的人数;修改了专利权法,扩大了专利保护的范围,同时对专利权的有效期进行了限制。这些措施成为促进企业加强工业研究的动力:一方面,企业能够放心地进行技术创新研究而不用担心其成果会被其他企业盗用从而减少超额利润,另一方面,企业必须持续地进行技术研究以应对关键专利到期后产生的竞争。

(2)高等教育机构与工业研究的联系加强。

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工业研究得到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助力。高等教育机构与工业研究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这主要是得益于以下 2方面因素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州政府加大了对大学等研究机构的支持力度,使得公立大学愿意加强与工业组织之间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联系,为本地区创造经济利益。20世纪 30年代,州政府对大学的研究资助超过了联邦政府,这与二战后的情况有较大区别。这也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能够得到快速扩张,而教育活动的扩张也使得大学研究与工业研究的联系更为密切。在 1940年以前,就有许多美国的大学成立研究中心来跟踪工业实验室的技术发展。

另一方面,大型工业企业也开始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资助,使得高等教育机构更注意工业企业的研究需求并开展与其相吻合的研究。例如,杜邦公司在 20世纪 20~30年代向美国多所大学的学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资助,相应地也得到了这些大学对其研究的帮助和建议。20世纪初,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电话电报公司等多家公司开始为麻省理工学院提供长期的资助,该学院在1913成立了电子工程研究专业,对美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另外,与欧洲相比,美国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和研究项目也更贴近工业和商业实践的需要。

可以说,正是由于高等教育机构与工业研究的联系得到了加强,才极大地提升了美国工业技术研究的能力。

3开始建立社会保障网。

作为经济大萧条后政府的应对政策,为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美国从 20世纪 30年代开始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34年,罗斯福政府成立了经济保险委员会,1935年提出《社会保险法令》,经 1939年和后来的修正案后提出推行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其他福利,并最终在 1942年正式实行,开始支付退休金。

罗斯福政府所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分为 3大方面:一是失业保险,保险金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出资,并强制要求企业交纳失业保险税。二是养老保险,要求除了政府、教育等机构外,收入在 6000美元以下的雇员都必须参加,资金由雇员和雇主双方共同支付,年满 65周岁的居民就可以领取社会养老金。三是失业救济、医疗补助、住宅保险、教育保险以及特别针对黑人和退役军人的教育支持等社会福利。罗斯福政府所建立的社会保障网不仅对促进美国尽快走出经济衰退、缓解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对美国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重大。

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开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其自身而言意义重大。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虽然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仍然可以从美国的社会保障建设中吸取经验: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来支撑。因为经济的长期均衡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投资来完成,而是需要投资与最终消费的相互均衡促进。如果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大部分居民的消费便会由于预防动机、收入增长相对较慢或失业带来的收入停滞而受到较大限制,并最终制约经济的发展而只能通过危机的形式来寻找解决。中国在经历了长期的经济高速发展后,目前所面临的社会保障建设形势更为严峻,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都亟待解决。美国在 20世纪 4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之后开始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给予中国的启示并不是如何建设这一体系,而是应该提高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

4工人权利得到提升,工资快速上涨。

20世纪 30~40年代,美国工人的权利得到提升,一系列政策的促进和工人运动的努力使劳动者的工资得到提高,劳动工时缩短。为了促进美国尽快走出大萧条,罗斯福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其别引人关注的一项是1933年通过的《工业复兴法》。在该法案中,首次要求雇员与雇主一起就劳动时间、工资等问题进行协商,加强了雇佣合同对雇主的约束,并要求减少工人的劳动时间。同时,该法案还允许工资急速上涨。《工业复兴法》通过制度化的形式提高了美国工人的权利,促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关注自身的权利并通过罢工和组织工会等形式来维护权利。在这种背景下,1935年美国又颁布了《国家劳工关系法》,提高了工会的地位并将集体谈判放在了中心地位。1938年,美国又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对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和劳动时间进行了规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工人的工资出现了较快增长。以制造业工人的收入为例,1900—1929年平均每年增长了 143%,而 1948—1973年平均每年增长了 235%。以制造业雇员的平均周总收入为例,美国工人在 20世纪 40年代初至 50年代初期的工资增长是非常快的,尤其是 1941—1944年,年增长率都达到了 17%以上(见表 1)。工资的提高最终促使美国形成了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

美国工人权利的提升和工资的提高,一方面当然与工人运动有密切关系,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美国社会普遍认识到,人数巨大的劳动者群体收入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美国的消费能力、实现美国的经济繁荣,过大的收入差距会扩大社会消费水平与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导致爆发经济危机。这一点,即便对现在的中国也很有警示意义。

(二)1950年前后美国的发展特点。

在 1950年前后,美国的发展特点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达到了高峰,直到 20世纪 90年代才出现衰退的趋势。在美国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条件下,以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为代表的制造业产品却仍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保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稳定的出口增长。有研究表明,这种竞争力的来源主要在于从人均水平来看,美国在对劳动力技能和知识的教育培训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教育经费投入和入学率都是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在 20世纪中期以前,美国在小学、中学、技术学校和大学等领域的教育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 1960年,美国成年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也依然比西北欧国家的高(DenisonE,1967)[28]。人均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是美国获得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的最重要基础。这种比较优势在 20世纪 80年代出现下降趋势,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美国教育质量的下降。美国 1980年的教育水平比 1967年下滑了 125个年级(BishopJH,1989),因而对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1960年前后美国的发展特点。

1联邦政府管理和社会保障的加强。

到 20世纪 60年代,美国更加注重政府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肯尼迪政府(1961—1963)希望通过进一步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来促进经济增长、为老年人口提供医疗救助、增加对内陆城市的支持、增加教育投资等。虽然许多提议在当时未得到通过,但却在下一届政府执政时期得到 实 现。约 翰 逊 政 府 (1963—1969)提出要建设“大社会”(greatsociety),让更多的居民分享美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政府成功实施了许多新项目,如医疗救助、给贫民发放食物券以及各种各样的教育倡议(如为高中生和大学生提供补助等)。

这些项目也使美国政府的财政支出大幅增长。例如,医疗保险的财政支出从 1966年的 10万美元不断快速增长,1970年就达到 620万美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也从 007% 增长到314%。1980年,医疗保险的支出增加至 321万美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543%。除了医疗保险外,美国其他的社会保障支出也从 20世纪 60年代开始快速增加。1950年,美国社会保障支出仅80万美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仅为 188%。到1960年,社会保障支出已达到 116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上升至 1258%;1970年,该项支出达 303万美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 1549%(见图 4)。由于各项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美国的财政赤字再次出现并不断扩大,从 1960年的结余 30万美元,变成 1970年的赤字 280万美元,1980年则进一步上升至 738万美元(见图 5)。财政赤字的扩大也说明联邦政府的干预在不断加强。

2大学的研究地位进一步提升。

20世纪 60年代,联邦政府管理的加强还体现在对美国大学的作用与影响上,促使美国大学的研究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联邦政府对大学的投入大幅度增长,大学的研究经费巨幅激增。1935—1936年,大学研究经费仅有约 5亿美元,1960年则超过了 24亿美元,从而支持了许多项目的研究,使美国的主要大学成为世界性的研究中心,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美国大学公共经费的来源结构在 20世纪 60年代出现了较大改变。不同于 20世纪 40年代以州政府为主的经费来源结构,战后联邦政府对大学的投入大幅增加,成为大学公共经费的最主要来源。联邦政府的投入增加,使企业对大学的研究资助相对下降。

1953年,美国大学的研究经费中有 11%来自私人企业,1960年则只有 55%。

另一方面,联邦政府还通过其他手段来促进大学研究的发展。例如,要求学校加强研究与教学之间的结合,提高对研究的重视程度。在欧洲和日本,很多研究是由大学以外的研究机构来完成的,而在美国许多项目的研究都在大学中开展。

3研究和工艺创新对工业的作用更加突显。

20世纪 60年代,美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得到极大加强,对工业的作用更加明显,使美国的许多产业如商用机器、计算机、飞机、化工产品、医药制造等获得了以技术和创新为基础的强大竞争力。

该阶段美国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的加强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第一,美国大学的研究能力已经非常突出。作为综合性的研究研究机构,加之美国大学一贯注重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美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十分注重创新性。第二,美国的大型企业开始重视基础研究,加强了原有工业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强化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许多著名的大型企业,如美国无线电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贝尔实验室等都建立起了大学式的研究体系。这使美国企业的创新变得更为容易。

除了研究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外,工艺创新(processinnovation)在这个阶段也显得十分重要。如杜邦公司、默克制药等企业都是通过工艺创新获得了产品上的新突破,为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和强大的竞争优势。

在这个阶段,研究与工艺创新的相互结合对美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了美国工业的生产力并促进了经济的扩张,而工艺创新则使得对经济规模的追求成为动态的长期过程[2]。

4制造业出现分散化趋势,郊区化进程加快。

19世纪末 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美国由于制造业的集聚而形成了许多大都市。然而,到了 20世纪 30~40年代,随着城市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交通技术的进步,制造业开始出现在都市周边地带分散化发展的趋势。例如,由机制造公司在洛杉矶的集中,吸引了大量的辅企业在洛杉矶县投资设厂。另外,还有船舶公司在郊区里士满设立的造船厂等。此后,制造业在大都市郊区分散的趋势不断加快。1940年,美国的郊区工业园区只有 35个,到了 20世纪70年 代 初,则 达 到 了 2500多 个。(孙 群 郎,2005)[4]45。

随着工业迁移,郊区的就业人数快速增加。

1947—1972年,人口超过 100万的都市地区流失了 88万个制造业岗位,与此同时,其郊区则增加了 250万个岗位。1958—1967年,大都市区的就业年增长率为 18%,中心城区仅为 07%,而郊区的增长率却高达31%(BirchDL,1975)[5]。

早在 1963年,在中等规模的标准都市统计地区(SMSAs)中,超过一半的制造业与零售业就业是位于郊区的[2]26。制造业的分散也带来了郊区人口的快速增长,郊区的人口增长速度大幅超过了中心城区和大都市。1940—1950年,郊区的人口增长率达 347%,比中心城区高出 208%,比大都市高出 129%。1950—1960年,郊区的人口增长率达 486%,比中心城区高出 379%,比大都市高出 222%。

美国工业分散和郊区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都市的土地等各种资源总是有限的,当工业集中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城市越来越拥挤等因素的影响,集中所产生的成本就会高于集聚带来的收益,制造业就会向大城市的周边郊区地带分散。第二,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大发展,有效地缩短了郊区与大都市之间的距离,减少了生产和生活外迁的成本。二战后,美国对公路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1944年,联邦政府开始资助城市道路的建设。在此带动下,各州政府也大力扶持公路的建设,使美国的公路里程迅速增长,从 1930年的69万英里增加到 1960年的 256万英里。联邦、州和地方三级公路交错纵横,大量的环城公路和辐射公路改善了城郊间的交通状况。第三,郊区的住房价格相对便宜,而且美国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居民在郊区置业,越来越多的居民趋向于在郊区定居。例如,通过设置住房抵押贷款的条件等鼓励居民在郊区购买住房。由于政府的鼓励,1950—1970年大都市新增住宅 2100万套,只有约 33%位于中心城区,余下将近 1400万套都建设在郊区①。

二、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当时,日本的社会经济特点。

根据劳动力的平均素质水平来看,中国从现在到 2030年这一阶段,基本对应于日本 1968—1983年的阶段。这一阶段对日本经济而言意义重大,是日本在二战后进入高速增长并随之进入稳定增长的时期。日本在 20世纪 60年代至 70年代初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进入 20世纪 70年代后,由于石油危机和受到美元贬值的影响经历了短暂的经济下滑,随后又再次迅速恢复稳定增长,甚至在 1981—198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所受影响也不大。这与日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形成的产业升级和企业、劳动力素质提升是密不可分的。

1人力资本加速积累,职业培训作用巨大。

20世纪 60年代后期至 70年代是日本的人力资本高速积累的阶段。从 20世纪 50年代至70年代,在日本的新增劳动力中仅中学毕业的人数持续大幅度减少,从 1955年的 63万人下降至1975年的 6万人,中学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口的比例也从 600%下降至仅 61%。取而代之的是高中毕业生和大学及以上毕业生的持续增长。高中毕业生从 1955年的 33万人增加至 1970年的80万人,占新增劳动力的比例也从 314%上升至620%。1970年,高中毕业生在就业总人口中的比例达到了顶峰。大学及以上毕业生从 1955年的 9万人持续增长至 1975年的 35万人,其在新增劳动力中的比例也从 86%提升至 354%。观察各个阶段的增长速度,可以发现大学教育效果提升最快的阶段是在 20世纪 70年代,1955—1960年,大学毕业生占新增劳动力的比例仅提高了 05%,而 1965—1970年 则 提 高 了 96%,1970—1975年更是提高了 137%。因此,20世纪 70年代是日本劳动力学历加速提高的阶段(见表 2)。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日本出现了劳动力快速高学历化的现象,但其国内有研究认为,学校教育本身并未对提高实际劳动生产率有较大促进作用,而是在甄别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安场保吉、猪木武德,1997)[6]12。而此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日本的职业培训对提升生产率的作用更明显。

日本的职业培训具有较扎实的法律基础。日本政府曾多次制定和修改法律来保证劳动者能够得到较好的职业培训。日本早在 20世纪 40年代就通过《劳动基本法》、《职业安定法》等法律保证劳动者获得职业培训的权利,并规定了失业人员必须通过职业培训才能再就业。20世纪 50年代,日本又制定了《技能养成规定》和《职业训练法》,对公共职业训练和民间企业的职业培训都作出了规定。20世纪 60年代,日本在劳动省下设立职业能力开发局,对职业培训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日本的职业培训体系包括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内部的在岗培训等方式。日本从 20世纪 50年代起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包括多种培训机构在内的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日本的培训机构大致可以根据管理部门的不同划分为 3大类:

第一类是由各个都、道、府、县等各级政府设置的职业培训机构,一般是对求职者进行基础的技能训练。第二类是由雇佣事业促进团直接管理的职业培训机构,包括针对各培训所培训师的中央培训大学,针对高级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短期大学,针对初中毕业生的综合高等职业训练学校,针对在职劳动者的以短期培训为主的技术开发中心。

培训机构主要是对劳动者进行脱岗培训,除此以外,日本的大型企业通常会对劳动者实施根据具体岗位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在岗培训方式(ontheJobtraining)。一般来说,当企业招聘了大学毕业生作为新员工之后,由学校教育产生的大学毕业生与企业自身需要的员工之间不会存在完全的技能吻合,两者之间的差距需要通过企业的在岗培训来消除。企业中会有指定的上级或者老员工对新员工在工作现场中进行有计划的、持续性的指导,从而使新员工能够快速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缩短变成一名熟练员工的时间。

日本的在岗培训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会持续好几年,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设计、实施、检查等各个环节都有监督。在岗培训实质上是由企业承担了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培训的成本,从而解决了由学校教育出来的毕业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的问题。当然,日本企业能够普遍推广在岗培训,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其雇佣方式以终生雇佣制为主,企业不用担心培养的员工会大量流失从而无法弥补培训成本。

2走上技术立国之路。

(1)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日本一直非常重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 20世纪 50年代,日本的科技水平与美欧相比还比较落后,这一阶段日本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实现追赶。美国对日本的支持使得日本在技术引进方面获得了很多便利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日本非常注意让各大企业都有接近外国技术的均等的机会,从而在企业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另外,日本在技术引进阶段还有一个特点,即主要依靠购买技术本身(如购买专利使用权等)而不是通过购买机器来实现技术的引进(冯昭奎,1996)[7],从而能够对技术有更好的掌握。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日本只使用了很短的时间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就缩短了与欧美的技术差距。1949—1970年,日本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的成本只有 57亿美元,而这些技术在原产国的研发费用则高达 1800~2000亿美元,而且研究时间至少为日本引进消化时间的5倍(李健民,2009)[8]。

在技术引进的同时,日本不仅重视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同时还强调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开发的结合,对引进的技术不断进行改良和提高,形成自己的特色技术。例如,在钢铁产业中,日本就从美国、苏联、德国等多个国家同时引进不同的先进技术并对之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开发出新的技术并超过了原技术引进国的水平。

到 20世纪 80年代,日本的科技水平与欧美日益接近,而且由于日本与欧美国家的经济摩擦日益增加,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的难度增加了,因此,日本在这一阶段更加强调培养科技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1980年日本通产省的《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展望》提出,要走“技术立国”之路。日本开始从以技术引进和模仿为主转向技术的独立研发。在这种背景下,日本首先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其研究费总额在 20世纪 70年代超过欧洲各国,1984年超过苏联,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翟薇,2012)[9]。1980年,日本的研究经费投入增长至少46838亿日元,是1960年的254倍,研究经费投入占 GNP的比重接近 2%(许艳华,2011)[10]。

(2)政府及其所属研究机构的推进作用。在技术创新和研究上,日本政府及其所属的研究机构也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通产省在 1965年设立了“大型工业技术研究开发制度”,由政府承担全部经费,由政府所属的研究机构来承担和推动产业构造的高度化,强化国际竞争力,合理开发天然资源,防止工业公害,紧急且必要的先导型、扩散型大型工业技术等方面的研究。1981年,通产省又设立了“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也是由政府承担全部经费,由政府所属的研究机构来承担和推动“对 10年后产业发展必要的、涉及效果大、应用范围广的基础性技术”的研究以及包括“新材料、生物技术、新技能因子”等领域的研究(刘海波,1997)[11]。另外,政府的研究开发机构还承担了大量基础性的研究,包括新技术的理论研究、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提、产业的基础性和共用性技术开发、产业的技术计量标准等。

3政府积极参与对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引导。

在日本的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过程中,政府起到了积极引导和多方面大力扶持的作用。在日本的历次产业升级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都非常明确,这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日本政府一般是每 10年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一次调整。

在 20世纪 60年代,日本的产业政策主要服务于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缩小与欧美的经济差距。

这一阶段的产业政策主要集中在重化学工业化上,如钢铁、炼油、石化、机械、电力、煤炭等,主导产业的特征是以出口为导向且具有技术先导地位。这一阶段日本颁布了《企业合理化促进法》、《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等产业扶持政策,以此为基础推进了机械工业的专业化、批量化生产。

在这个阶段,通产省通过“行政指导”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并,以此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

20世纪 7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始显现,政府与民众都越来越关注能源、工业公害等问题,而且,由于石油危机带来的冲击,节能和新能源的开发被纳入日程。这一阶段的产业政策导便转向了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转变。1971年的《7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提出要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1976年的《产业结构长期构想》也明确提出降低重工业的增速、提升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速度。这一阶段,日本选择了电子计算机、产业机器人、通信机械、集成电路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发展产业。20世纪 70年代是日本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从 7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制定了多项意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例如,1971年颁布了《特定电子工业及特定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并随后制定了“新能源技术研究开发计划(日光计划)”、“医疗福利机械技术研究开发制度”、“省能技术研究开发计划(月光计划)”等一系列产业技术政策,以促进日本的产业向技术高端推进。

20世纪 80年代,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的目标,把发展独创性的科学技术提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这一阶段的产业政策把更多的重点放在了技术的自主开发上,强调加快发展包括电子、生物工程、产业机器人、新材料等在内的高技术产业。《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和《产业结构长期设想》还特别提出要从资源和能源密集型的产业向省能型产业转变。同时,日本政府还制定了“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重要地区技术研究开发制度”、“官民合作共同研究制度”、“完善新能源与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的研究开发体制”、“国际共同研究合作制度”

等一系列的产业技术政策。为了实现产业结构向高尖技术的转移,日本政府还针对受扶持的高技术产业实行税收优惠制度和特别折旧制度,并要求日本的金融机构向基础产业和高新产业提供重点贷款,如日本开发银行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和完善加强研究设施的民间企业提供 15年以内的长期低息贷款。

4工人经济斗争的加强。

二战后,日本的工人运动主要是经济斗争,以“春季斗争”为表现形式,兴起于 20世纪 50年代。“春季斗争”是指全日本各行业的工会联合起来,在每年的 2月份或者 3月份进行要求提高新年度工资水平的工人运动。进入 20世纪 60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日本的工人对于提高工资也有了更高的要求。1963年,“春斗委员会”提出日本工人也要享有与欧洲相同的工资水平的目标,并通过罢工的形式要求工资增长必须以上一年的实际工资作为基础。至此,不断蓬勃发展的工人经济斗争得到了加强,至1972年参加“春季斗争”的工人超过了 900万人。

“春季斗争”给日本工人带来的经济收益是巨大的。1964—1975年,“春季斗争”使工人的名义工资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率,即便是从实际工资的增长来看,20世纪 60年代后期至 70年代初期也大多数都在 8%左右,1972年还达到了 11%(见表 3)[12]。工人经济斗争强化的客观结果是导致了大部分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从而使消费需求一直保持一个较为旺盛的状态,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三、结 语。

结合上文分析可以看到,在与中国当前劳动力素质水平相当的阶段,美国和日本都出现了工人权利的提升和劳动报酬增加的情况,这对中国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目前,中国也面临着劳动力成本提升的问题。问题的本质在于,当劳动力素质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之后,劳动力价值也必然相应地提高。这个阶段正是美国与日本经济增长较快的阶段,其中劳动力收入提高带来消费需求增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SnyderTD。120yearsofAmericaneducation:astatisticalportrait[R]。Washington,D。C:U。S。Dept。ofEducation,OfficeofEducationalResearchandImprovement,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1993。

[2]EngermanSL,GalfmanRE。剑桥美国经济史(20世纪):第三卷 [M]。高德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DenisonE。Whygrowthratesdiffer:postwarexperienceinninewesterncountries[M]。Washington,D。

C。:BrookingsInstitution,1967。

[4]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BirchDL。Fromsuburbtourbanplace[J]。TheAnnalsoftheAmericanAcademyofPoliticalandSocialScience,1975(1):18-25。

[6]安场保吉,猪木武德。日本经济史:高速增长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7]冯昭奎。日本的拿来主义 [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9):5-12。

[8]李建民。战后日本科技政策演变:历史经验与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9(4):46-52。

[9]翟薇。日本科技政策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4):322。

篇3

立体栽培模式下葡萄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原则

(1)选择极早、早熟品种;(2)选择果粒大、果穗紧、不脱粒、色泽艳丽诱人、果粒整齐、品质好、丰产、耐贮运的品种;(3)选择成花率高,着果节位低的品种;(4)选择温室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

适宜品种

适宜的立体栽培品种包括:京秀、夏黑、香妃、维多利亚、京香玉、早黑宝、巨玫瑰、红旗特早玫瑰、碧香无核、粉红亚都蜜、紫珍香、凤凰51、醉金香、金手指、户太8号等。

栽植技术

架式选择及栽植密度

葡萄采用棚架结构,葡萄栽植的株距比普通温室葡萄的株距大,一般为1.5~2 m;生长势强的株距大,生长势弱的株距小。

定植沟挖掘

定植前,在距温室前屋底脚100 cm的位置开挖深80 cm,宽100 cm的定植沟,挖沟时将生熟土分开放置,每667 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000~5000 kg和适量的磷钾肥;回填时,先在沟底覆盖10 cm厚的秸杆,然后将肥料和熟土混合后填入沟内,最后将生土填在上部,沟填好后及时浇足水,次日再填平浇水,使沟填实。定植时间从开春到萌芽前均可,但宜早不宜迟。

定植

苗木要求芽眼饱满、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准备好的苗木,应先进行修剪,一般基部留2~3 个饱满芽,根系保留15~20 cm,不足15 cm的也要剪个新茬;修剪完后,用清水浸泡12~24 h。按规定的株距在定植沟内挖定植穴,一般穴深30 cm,直径25~30 cm,将苗木根系舒展,逐层培土,踏实,栽植后充分灌水,葡萄缓苗后及时中耕松土,盖地膜保墒增温,注意见干见湿。

整形修剪技术

架式

温室棚架葡萄宜采用龙干形整枝,定干高度为1.8~2 m。

整形修剪

定植苗第一年,选留一健壮的新梢培养成主蔓,待新梢长到2 m时摘心,除顶端1~2 个副梢长到50 cm左右摘心,其余叶腋副梢距地面80 cm以下的全部抹除,以上的则根据粗度作不同处理,0.7 cm以上的留4~5叶摘心,细的留1~2叶摘心。冬季修剪时,将主蔓上的副梢全部剪去,每株留1 个长2~2.3 m的健壮主蔓,剪口粗度应不小于1.5 cm。

第二年,芽眼萌发以后,将主蔓1.8~2 m以下的芽全部抹除,从架面水平处开始留新梢,新梢分别向主蔓两侧引缚,主蔓上每米留8~10 个新梢,当花序伸长后要对其进行摘心,并对副梢进行处理,方法是:果穗以上的主梢留7~8 片叶摘心,果穗以下的副梢全部抹去,果穗以上的副梢留1 片叶后摘心,但顶端1~2 个副梢留3~4 片叶反复摘心。主蔓延长梢留10~15 片叶摘心。冬剪时,主蔓上的一年生枝一律剪留成1~3 个芽的短结果母枝,剪口粗度应不小于0.7 cm。以后每年的修剪方法与之相同。

解除休眠

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葡萄一般在10月底进入休眠期,2月中旬可自然解除休眠,3月上旬开始萌发,如果使用破眠剂处理,可以使葡萄萌芽期提前至2月初。具体方法是:在12月底至1月初用25倍“荣芽”涂抹结果母枝上的冬芽,但顶端第一芽不处理,通过顶端优势自然达到萌芽均衡。

肥水管理技术

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基肥一般在9月上中旬施入,基肥施入量为每667 m2为3000 kg。

追肥

一般进行四次追肥,分别是催芽肥(一般以施复合肥20 kg/667 m2)、催条肥(从萌芽至开花前追施复合肥,一般施20 kg/667 m2,过磷酸钙40 kg/667 m2)、催果肥(浆果膨大期,即黄豆粒大小时,追施复合肥15 kg/667 m2)、催熟肥(于浆果开始着色时进行追肥,追施硫酸钾15 kg/667 m2,过磷酸钙15 kg/667 m2或每隔7~10 天连续喷布2~3 次磷、钾肥。)

环境调控技术

温度调控

催芽期(12月底至1月中旬):第一周白天保持20 ℃左右,夜间5~10 ℃;第二周后白天升温到20~25 ℃,夜间保持10~15 ℃;

萌芽及新梢生长期(2月上旬至3月上旬):白天温度控制25~28 ℃,夜间保持在10~15 ℃左右;

开花期(3月上旬):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 ℃,夜间不低于15 ℃左右;

果实膨大期(4月上旬至5月中旬):白天可保持在25~28 ℃,夜间不低于18 ℃左右;

着色成熟期(5月底至6月上旬):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 ℃,夜间15~18 ℃

湿度调控

催芽期湿度控制80%以上,花前新梢生长期温室内湿度应在60%左右,开花期湿度控制在50%左右,果实膨大期温室内空气湿度控制在70%左右、着色成熟期温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

温湿度调控措施

温度调控主要通过控制开放风口的时间、开放风口的大小及保温被放下的时间等措施来进行,一般在3月份之前只打开顶风口,放风时间控制在10:00~14:00之间;进入4月份以后上下风口都要打开,放风时间控制在9:00~15:00之间;5月份以后夜间下再使用保温被,且风口昼夜开放。

湿度调节除了通过开放风口外,还要采用全园覆盖地膜,并采用膜下滴灌等措施进行控制。

病虫害防治

立体栽培条件下,葡萄病虫害与单作差别不大,穗轴褐枯病、裂果病相对较多点,红蜘蛛相对单作严重。

病害防治

葡萄病害主要有黑痘病、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穗轴褐枯病、裂果病。生产中,萌芽前喷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SK乳油150~200倍液,冬芽萌动开始,每隔10~15 天喷一次25%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2000倍或68.75%杜邦易保水分散性粒剂1500倍或百菌清可湿性粉800~1000倍或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或10%的多抗霉素1000倍;花序分离后喷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多利维生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7500~15000倍,10~15 天喷1 次。

虫害防治

葡萄害虫主要有螨类、二星叶蝉、绿盲蝽、东方盔蚧、蚜虫等,其中螨类害虫较单作防治困难。螨类可用99.0%SK矿物油、1.8%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防治。绿盲蝽可用4.5%高氯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防治。

立体栽培模式下草莓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目前,适宜栽培的品种有红颜、章姬、甜查理、土特拉、燕香、佐贺清香、天香、红实美、卡姆罗莎、阿尔比、温塔娜等。

整地作畦

土壤消毒

在7月上旬将深翻后的土壤灌透水,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地膜或旧棚膜。利用7、8月份太阳热产生的高温将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杀死。太阳热土壤消毒的时间至少为40 天[6]。

整地作畦

8月下旬至9月初平整土地,然后在土壤表面撤施有机肥,每667 m2施优质有机肥3000 kg、过磷酸钙50 kg和氮、磷、钾复合肥50 kg,施完肥后用旋耕机仔细耕翻1~3 次,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肥料施得均匀,并使空气更多地进入土壤中。

采用南北向高畦栽培,畦面宽40~50 cm,畦底宽60~70 cm,畦高30~40 cm,畦沟宽30 cm,畦面要求平整,略呈龟背形,以防畦面积水而造成烂果。施肥、作畦等工作要在定植前10 天作好准备。

定植

草莓定植时的适龄壮苗标准

草莓苗应具有5~6 片叶,根茎粗1.3~1.5 cm(至少达到0.8 cm),苗重在30~40 g,叶柄短而粗壮,根系多而粗白,日历苗龄55 天左右,无病残。在移苗时应尽量减少伤根。苗龄较大的定植前去除部分老叶,然后药剂处理草莓苗预防根部病害。把草莓苗的根部放在25%嘧菌酯SE 1500~2000 倍液或50%多菌灵WP 500 倍液液里浸泡1~2 min,同时需注意避免浸泡苗叶,等自然沥干后再定植。注意配制的药液只浸泡1 次,不能重复使用,避免病害交叉感染。

定植时间

栽培时间以8月底至9月中旬为宜。定植宜选择在晴天的下午或阴天进行,避开强日光照射,以提高苗子的成活率,缩短缓苗时间,随挖苗子随定植。立体栽培中架上的葡萄枝繁叶茂,相当遮阳网。

定植密度

在高畦上按株距20 cm,行距25 cm进行定植,667 m2栽苗7000 株左右,426.7 m2的温室用苗5000株左右。

及时扣膜保温

适宜的扣膜时间一般以10月10日前后为宜。扣完棚膜一周后再铺地膜。铺地膜前擗一次老叶、病叶。

覆膜后的管理

温度管理

扣棚膜初期,白天25~30 ℃,夜间12~14 ℃;

现蕾期,白天气温可在25~28 ℃,夜间10~12 ℃;

开花期,白天23~25 ℃,夜间8~10 ℃;

果实膨大期,白天23~25 ℃,夜间6~8 ℃;

果实收获期,白天可在20~23 ℃,夜间7~10 ℃。

草莓覆膜后温湿度的管理与葡萄的温湿度调控在湿度方面没有冲突,在温度方面只在3月份以后在夜温上有冲突,实际管理中以保证葡萄生长为主。

水肥管理

草莓根系入土较浅,表现喜温喜肥不耐旱。除在定植以前施足底肥以外,还需在覆盖棚膜以后(大约11月上旬),植株的快速生长及花芽分化期和开花及果实的膨大期(大约11月中下旬),结合浇水追肥2~3 次。追肥以速放性磷钾肥为主[7]。少施或不施氮肥。追肥要做到少施勤施,每次每667 m2追施8 kg左右。如结合叶面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料2~3 次,则效果会更好。葡萄草莓立体栽培模式下,空间密度大,消耗CO2气体多,为增加光合效率,应增施吊挂式CO2气肥。

植株整理与疏花疏果

草莓植株在其旺盛生长时会发生较多的侧芽和部分匍匐茎,应及时摘除,以促进主芽的开花与结果。对于容易发生侧芽的品种,应特别引起注意。对于老叶、病残叶也应及早摘除。疏花疏果可集中更多地养分,提高平均单果重。一般第一花序留果8~10 个,第二花序留果6~8 个,第三花序留果4~6 个。

辅助授粉

冬季日光温室内温度低、湿度大、日照短,对草莓的花药开裂、花粉飞散极为不利,极易造成畸形果,直接影响草莓的产量及品质。开花期间除根据天气状况,尽可能多通风换气,降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以外,棚内人工养蜂是提高授粉机会,增加坐果率的有效办法。一般每667 m2的日光温室放置2 箱蜜蜂。放置蜜蜂的时间,宜在草莓开花前5~6 天进行。棚内使用农药时要将蜜蜂移至操作,以防中毒。

主要病害防治

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种类

立体栽培模式下,空间密度大,排湿相对困难,且由于葡萄是多年生植物不能进行彻底的高温闷棚,所以草莓病虫害相对单作发生要重。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灰霉病、蛇眼病、轮斑病、红中柱根腐病、芽枯病、线虫病、疫霉果腐病、低温障碍等。害虫主要有蚜虫、螨类、蓟马、蛴螬、金针虫、甜菜夜蛾等。另外还有蛞蝓、蜗牛、蚂蚁、老鼠等其它有害生物。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是培育壮苗,无病虫苗是丰产丰收的保障,也是预防根腐病和白粉病的关键环节。如果是外购生产苗,一定要确认苗源地常发生的病虫种类及激素使用情况。二是及时清除病虫叶、病虫果、病虫株,减少虫源、菌源;三是进行生态防治,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控制温度、湿度,补充光照和CO2,增强植株长势;四是定植前采用太阳能土壤消毒、石灰氮消毒等技术,五是药剂防治,可采用硫磺熏蒸炉、百菌清、醚菌酯等烟剂。也可采用喷雾防治,对白粉病有效的药剂有25%阿米西达悬浮剂800倍、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等,根腐病可以用.寡雄腐霉、哈茨木霉等进行防治。喷施99.0%SK矿物油、除虫菊素、苦参碱、吡虫啉、啶虫醚、阿维菌素等农药可有效控制草莓上的蚜虫、螨类等小型害虫,也可通过黄板诱杀、保护和引进瓢虫、捕食螨、草蛉等害虫天敌重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程建军,吴晓云,邓志峰.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栽培模式研究[J].北方园艺,2013(06)

[2]侯茂林.添加石灰氮和有机物进行太阳能加热对温室土壤根结线虫和黄瓜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16(1): 75-79.

[3]李荣炳,姜红卫.大棚草莓玉米间套种技术[J].长江蔬菜,2001(5):24-25.

[4]李帅,葡萄、蔬菜日光温室立体栽培技术试验初报[J].中国果菜,2008(5):37.

篇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大学日语的课堂教学中,且具有很多传统日语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优势。

一、多媒体技术在日语教学中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在日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创设声、光、色、图俱佳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情景化、交际化,从而引导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境中开展听、说、读、写的练习,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另外,它借助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一体化界面,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直观形象,声情并茂,图文并茂,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刺激。这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兴奋、愉悦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始终情绪饱满,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日语教学是以语法翻译法为主,教学中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教师占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日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多媒体环境下的日语教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外语教学新模式。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必须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其自然地接受日语的熏陶。直接地接触日本的文化、风俗习惯,让语言和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日语语言交际能力。

(三)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多媒体的利用可以弥补教材知识陈旧,跟不上时展的缺陷。不断更新中的网络资源为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了大量的日语教学素材,教师可以根据每堂课的授课内容,到网络取搜索相关的最新资料。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日语课堂教学,不仅扩大了教师与学生的视野,而且使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能互通信息,共享各种资源。这大大地扩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了综合能力。

日语多媒体教学具有众多的优势,使得听、说、读、写等各种语言技能得到了综合运用,提高了个人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保证了大学日语教学的高质量的发展。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多媒体教学的一些弊端,所以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日语教学,是值得日语教学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二、多媒体技术在日语教学中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的介入,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媒体教学基本是在教师的表演下进行的。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课件制作成为一部分老师的负担。许多教师对于课件的制作不知从何入手。另外,课件制作费事、费时、费力。有时要制作一个课时的课件,需要花费数十个课时的时间去收集素材,直至制作完成。

(三)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互动。多媒体辅助日语教学有诸多的特点和优势,在日语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但在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度”,做到“用之有度”。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充当工具使用,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如果利用不当也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而且新教育技术不可能达到师生面对面的感情交流,教师人格力量的直接感染和模范行为的直接影响是计算机无法替代的。

三、解决方法

(一)始终确认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在多媒体日语教学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仍起主体作用,媒体仍起中介作用。多媒体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的功能从单纯的“授业解惑”转变为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语言实践和组织开展针对性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统一模式,教师要依据教学对象的变化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统筹全局,引导学生适时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5

(一)新媒体给予了高校工作的新形式

新媒体是以数字网络与移动网络通讯技术为依托,是一个巨大的网络体系,将PC平台与手机移动平台连接到一起,因而,在这个新的巨大的网络体系下,信息的传播具有即时性与便捷性,且其网络的覆盖面非常广泛。在笔者的调查当中,各大高校基本上都采用了新媒体的载体形式如微信、微博等平台来服务广大师生。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不仅能利用新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资源与信息的便利,还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动态的监控,从而更容易地掌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地服务学生,并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良性的引导。

(二)新媒体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众所周知,新媒体环境当中信息传播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以及自由性,因而在网络条件极度发达的当今,各种信息与思想观念都能够通过新媒体得到迅速的传播。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接受到的信息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其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养成。因而,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用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力为当代大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使大学生在利用新媒体技术开阔视野的同时,提高抵抗不良价值观的能力,积极主动地抵制不良信息,使其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三)新媒体的泛化性与共享性给教育管理带来了挑战

新媒体的泛化性和共享性给高校的管理工作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由于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异常迅速,又因其有即时性、广泛性与匿名性的传播特点,使得大学生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就能够发表很多看法。比如,当学校发生某些重大或者紧急事件的时候,一些学生处于无聊或者恶意的心理就可能会通过新媒体的平台将自己的看法或者意见即时且匿名地发表到网络上去,这样就会造成一些不确不实的消息得到传播,而又没有任何制约与限制,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使得学校的秩序与环境得不到正常的维持,有损学校名誉,造成学校公信力的缺失。

二、基于新媒体平台开展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新路径

新媒体给高校工作带来了一些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不能因为当前新媒体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的一些麻烦就否定新媒体的优势,我们要客观地看待新媒体,更新自己的理念,探索新的管理方式。

(一)树立正确的新媒体理念

首先我们要转变传统的师生之间的观念与交流模式,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与老师之间展开平等的对话,从而方便教育管理工作者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单向的传播方式变成双向甚至多向的传播方式,因势利导,发挥新媒体正能量的传播效果,激发学生的人格个性,相信学生的智慧与潜能,引导学生的思想并激发其创造能力,从而构建和谐、平等、交流、互动的现代师生关系。

(二)建立健全新媒体平台的管理机制

高校要做好监督与管理的工作,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新媒体平台做好适当的监管与引导工作。新媒体作为一个传播非常迅速的平台,任何人都可能是信息的者与传播者,因而高校要做好管理与监督的工作,时刻为新媒体平台把关,正确引导媒体平台上面的内容,监管其不合法、不合理的内容,遇到违规的内容应该及时删除,进一步增强新媒体的亲和力,给学生营造最为和谐与纯净的网络环境。

篇6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能源环保分公司湖北武汉430223)

摘要:应用TRIZ理论,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流程,对煤气冷凝水排水器的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TRIZ;煤气冷凝水排水器;系统分析;矛盾矩阵;物—场模型

中图分类号:TH12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6.050

在冶金企业中,各种煤气作为炼铁、炼钢、炼焦的副产物,被大量的回收使用。煤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机械水,由于煤气温度和压力的变化,部分水分从煤气中冷凝出来,成为液态水,存积在管道中。这些冷凝水将给管道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了及时排出煤气管道内的冷凝水,工程中都设计有冷凝水排水器。由于传统水封式排水器存在抗冲击能力较弱、煤气泄漏危险性大的缺点。因此,改进传统排水器,成为攻关的课题。

根据相关规定,煤气管道排水器应具有以下的功能:及时、顺畅地排水;能有效防止煤气泄漏带来的危害;具有良好的耐击穿性能;具有一定的保安释压能力;便于清理进入排水器的灰渣、油泥;操作简便,维护工作量小;结构简单,抗污染力强;制造、运行和维护成本低;便于收集、处理污水和污泥,环保节能性能好。

本文应用先进有效的创新设计方法学——TRIZ理论,对煤气冷凝水排水的设计进行了改进。

1TRIZ理论

TRIZ的中文含义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由创始人阿奇舒勒在通过对200万份专利的研究中整理得出。TRIZ理论打破了创新的神秘感,指出创新不是随机的灵光一现,不是靠顿悟,而是有章可循的;它是一种解决发明问题的普适方法,具有通用性和一般性,是一种在全世界都在普及应用的一种高效的创新方法。TRIZ理论对创新问题的解决流程是:首先分析问题,其次针对问题模型利用中间工具找到解决方案模型,再把解决方案模型转化为本领域问题解,最终提出方案解。本文主要基于以下三种创新方法的解题过程:基于系统分析得到裁剪方案;基于“物-场”分析和标准解法;基于矛盾分析、利用创新原理得到解决方案。

2煤气排水器项目描述

2.1项目一般性描述

煤气排水器工作原理如下:煤气排水器通过入口管收集煤气管道内的冷凝水,然后通过排水管排出;煤气有毒,通过排水器内的水压密封煤气;隔板将筒体分为两室,排水器水封高度为H1+H2,满足H1+H2>P(煤气压力),即可密封住煤气;若因天气炎热或冷凝水量较少,排水器内液位下降

不能满足水封高度时,通过两种方式补水,一是外部接给水管连续给水,二是通过补水漏斗人工定时补水;在北方冬天天气寒冷地区,通过蒸汽管18向排水器内通入蒸汽防止排水器内结冰。

2.1现存问题

包括:排水器水封高度在正常情况下,此时若煤气压力突然增大,会造成煤气击穿水封,而低压室补水口和排水口均为敞口,则煤气直接泄漏;煤气压力在正常情况下,排水器在北方寒冷地区运行,采用蒸汽伴热或电伴热保温,因蒸汽伴热或电伴热温度较高,排水器长期运行后,排水器内部冷凝水蒸发,会使排水器内水封高度降低,此时若补水不及时,煤气极易击穿水封造成煤气泄漏事故;排水器内隔板或内水封管腐蚀造成水封降低,致使煤气击穿水封泄漏煤气。

3基于TRIZ的改进设计

3.1基于系统分析的方法

系统分析采用价值工程的方法,以阿奇舒勒定义的理想度为衡量标准,通过评估有用作用、有害作用及成本,来确定组件的理想度。然后找出系统中价值低的组件,实施裁剪,继而优化系统功能,减少实现功能的消耗,使系统以很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价值,从而提高系统的理想度。

图1为系统组件模型图,揭示了系统中各组件功能及相互关系。

通过价值分析和理想度计算,为了简化和理想化系统,建议按照以下顺序删除/改善系统组件:系统组件补水口、系统组件水封、系统组件补充水、系统组件排水器出口、系统组件水封管、系统组件隔板、系统组件排水器入口。其中理想度计算公式如下:

裁剪方案:裁减掉水封,即与水封相关的补充水和补水口、隔板、连通管等物理实体被裁减掉,采用其他密封方式来实现密封煤气的功能:在排水器出口安装一个阀门,与筒体液位连锁,待筒体液位高于一定液位时排水口阀门自动打开排水,低于该液位时,阀门则关闭。

3.2 基于“物—场”分析和76个标准解法

“物—场”模型:是指用物质和场的形式来表示技术系统中任意系统的模型,它是TRIZ中解决问题的高级工具。在“物质—场”模型的定义中,物质是指某种物质或过程,可以是整个系统,也可以是系统内的子系统或单个物体,甚至可以是环境,取决于实际情况。而场是指完成某种功能所需的手段,通常是一些能量形式,如:磁场、重力场、机械场、声场、电场、热场、化学场等等。

“物—场”分析揭示了技术系统的功能机制,描述技术系统中不同元素之间发生的不足的、有害的、过度的和不需要的相互作用。针对这些问题,阿奇舒勒在TRIZ研究的后期发现、总结了76个标准解法,按照所解决问题的分类分为5大级,18个子级,建立起标准解法系统。

应用“物—场”分析的步骤为:明确问题发生的部位;建立问题的物场模型;应用相应的标准解法,从76个标准解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解;得到解决方案的物场模型,充分利用挖掘其他知识工具实现问题转换,解决问题。

针对转化问题“如何改善隔板底部腐蚀问题”,明确问题部位:隔板分割高压室和低压室,煤气冷凝水中的腐蚀性物质沉积在高压室底部,低压室底部基本无沉积物,造成在隔板的底部两侧形成电位差,形成电化学腐蚀。因此问题部位是隔板的底部。

建立物场模型,分析标准解,采用物场模型的构建与破坏解法,得到下面的技术方案。

方案:通过引入S1或S2的变形来消除有害作用。

方案描述:在隔板底部设置倒V形隔板,利用空气将隔板两侧的高低电位势分割开,消除隔板底部的电化学腐蚀。

3.3运用矛盾分析法和创新原理得到解决方案

(1)针对转化问题“排水器筒体的腐蚀有害作用”为入手点解决问题,初步构思:增加排水器筒体厚度,增强排水器筒体的抗腐蚀性。此方案改善了“强度”,但同时恶化了“静止物体的重量”,即产生了技术矛盾。利用矛盾矩阵查找创新原理,得到以下方案。

方案:利用复合材料原理

方案描述:用玻璃钢材料代替传统的钢铁材质的排水器材质。玻璃钢材质采用的是优质树脂作为制作原料。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2)针对转化问题“增加排水器的水封压力”为入手点解决问题,我们初步构思:增加隔板,增加了水封高度,即提高了排水器的水封压力。此方案改善了“压强”,但同时恶化了“系统可靠性”,即产生了技术矛盾。利用矛盾矩阵查找创新原理,得到以下方案。

方案:利用预先作用原理

方案描述:在排水器筒体底部增加一个储污室,将入水管口插入底部储污室,预先将具有腐蚀性的杂物沉淀在污物室,腐蚀性的杂质与隔板完全隔离开,并且可以定期将杂质完全从下部清理干净,该方案可有效减轻对隔板的腐蚀。另外,本方案设置支腿支撑的方式,将排水器筒体底部架空,也可有效减轻了排水器筒体底部的腐蚀。

4结语

本文采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对煤气冷凝水排水器的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矛盾矩阵法、物-场模型等分析方法,得到了几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TRIZ理论可以有目标的解决在科技创新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与漫无边际的试错法相比,TRIZ工具的使用,使创新有迹可循,以系统内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节省了宝贵的时间,为科技研发创新创造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篇7

2010年引種栽培美国矮生紫薇2000余株,并对美国矮生紫薇的繁育、栽培管理、盆栽整形修剪技术进行了全面研究。

2010年1月28日在安阳市农科院实验室恒温箱内催芽,2月3日播種。

品種特性

形态特征

美国矮生紫薇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极矮生,单叶互生或对生,叶椭圆形,花色有红色、紫红色、淡紫色、桃红色、白色等,花期5—10月份,可达5个月连续开花不断,多数植株具有二次开花的特性,株型整齐、紧凑、开花形状好。

生态习性

美国矮生紫薇喜全光照条件,叶耐半阴;喜温暖条件,耐热和耐寒形状良好;喜湿润条件,也较耐瘠薄。在合适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播種后3个月即可开花,扦插苗则开花更早。

播種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

催芽

恒温箱内温度设置25℃。催芽选用细沙,種子催芽前,先用2‰的高锰酸钾对基质进行消毒1h,種子用55℃的温水浸種30min。催芽时用以上准备好的细沙包裹種子,外面用湿毛巾裹好,并放入恒温箱内。催芽期间每天用30~40℃的温水淘洗種子,防止发霉,直至種子催芽结束。

播種

播種基础基质为进口纯草炭(阳光六号),采取点播的方法播種。把基质置入72孔穴苗盘内,用喷壶把基质浇透,用镊子将已经催好芽的“種子”放置入穴孔的中央,每穴一粒。再在上面覆盖5mm的蛭石,最后覆盖薄膜。

苗期管理

播種后保持基质的相对湿度为60%,pH为中性或弱酸性。

胚根出现后,及时揭开薄膜,保证基质的含水量为60%,满足種子萌发的需要。

子叶伸展后移栽前,每周施一次叶面肥,叶面肥的成分是磷酸二氢钾和尿素,二者采用1:1混合,叶面肥的浓度为5‰。春夏季时,早晚要各浇一次水。

整个育苗期间,保证全光照。阴天光照条件不好时,加补光灯补光;子叶出苗后每周用1000倍百菌清喷施一次,防猝倒病,连续2~3次。

生长旺盛期管理

移栽 当幼苗长至2~3对真叶时,将穴盘苗进行移栽,倒入10×10营养钵内。

倒盆与换盆 植株叶面完全覆盖住营养钵时,将植株换入更大的营养钵内,所需营养钵的规格依次为:10×10、14×16、16×18、18×21、21×23。同时,根据生长状况和花期调整的需要,适时倒盆。

倒盆或换盆时的基质配方,1m3基质中添加500g复合肥(史丹利硫酸钾型复合肥)和腐熟干鸡粪(和旺活性有机肥)500g。

肥水管理 采用薄肥勤施的原则,每周施一次复合肥浸出液,浓度为5‰。在植株的生长季节,保持盆土湿润,夏季早晚各浇一次水。

温度与光照条件 整个生长季节置日光温室内,自然光照。

整形修剪 出现5~6片真叶时,第一次摘心;新分枝长到10~15cm时第二次摘心;多于4~5个分枝时开始修剪;长至15~20cm高时开始整形。修剪时及时除去徒长枝、重叠枝、交叉枝以及病枝。

疏蕾、去蕾 根据生长状况和花期调整的需要,及时进行疏蕾、去蕾。

病虫害防治

篇8

[作者简介]袁辉明(1965- ),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山东 淄博 255049)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098-02

一、前言

自1990年3月美国国际关系学教授约瑟夫・奈首次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以来,西方学术界迅速掀起了研究软实力学说的热潮。纵观国内外学术界对“软实力”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教育是构成一个国家或民族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观点几乎成为所有研究者的共识。①就连约瑟夫・奈本人也认为:“软实力所鼓励的是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不断追求长远的目标。”②由此可见,教育不仅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软实力中其他诸要素,如文化、价值观念、制度吸引力、民族凝聚力、政治价值体系等得以延续和传承的认知基础和必经之路。既然教育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对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的追求就成为世界各国高校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和重要思想。

国内外学术界一般认为,所谓“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是指在高校体育教育领域发生的与该国或该共同体高校体育教育文化、体育教育理念、体育教育意识、体育教育制度安排、体育外交政策、体育政治约束、体育人才需求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价值体系和观念认识的总和。由于美日两国是全球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变迁的两种重要表现,所以本文拟对这两个国家的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作一系统的介绍和梳理,以期发现对中国发展教育软实力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另外,笔者在研究美日两国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发展历程基础上,还论证了两国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经验和优势,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提供参考。

二、美日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主要特点

(一)美国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特点

1.开放性是美国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特点。在美国的大多数人看来,高校体育的重要功能是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至于比赛只是展现高校体育教育成果的一种方式而已。有人做过调查,89%的美国民众认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健康身心和提高身体素质。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美国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建设以教育价值和休闲活动为主题的高校体育公园和高校体育设施。③高校体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则由高校体育协会和高校体育俱乐部等团体承担,政府只起疏通、引导和联络的作用。

2.规范高效的俱乐部体制是美国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的显著特征。各种形式的高校体育健身和竞技俱乐部是美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为了大力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美国高校还制定了较为严格的俱乐部管理制度,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机构认为:“高校体育教育为强健体魄的目的所做成的各种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橄榄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田径俱乐部等必须是以自愿、引导和非营利为目的。”④这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营利性高校体育教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有很大区别。

3.法治管理理念是美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满足广大高校教师和学生日益增长的提高生活质量和健身健心的需求,联邦政府制定了各种高校体育政策,通过了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化的诸多法规,这些都为美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二)日本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特点

近年来,日本政府高度重视高校体育软实力的发展,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完善和创新。⑤日本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发展和变迁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日本高校体育教育的“大众化”价值理念。日本于 1961 年制定了“高等体育教育振兴法”,开放了学校和公园,为大学生和大学教师参加高校体育活动提供方便。随后各个大学的体育教育逐渐适应了这一趋势,并开始走向大众化(sports popularization)。如今,日本国民重视高校体育锻炼,并非为了将来获得奖牌,而是为了富民强国,锻炼身体。在大众化的潮流之中,高校体育竞技项目逐渐走向民间,走出校园,成为全民健身的一大法宝。日本高校体育教育的“大众化”价值理念体现了一个成熟的体育强国的发展新思维,具有极大的国际感染力和吸引力。

2.日本高校体育教育的“生活化”思想取向。法国思想家拉美特里说过:“人不是简单的机器。人是在生活中,而不是在机械的锻炼中。”为了适应生活化的发展趋势,日本政府还把高校体育作为政府为民服务、提高国民素质、代表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⑥日本高校体育教育的“生活化”思想认识不仅为日本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而且大大创生了为世界所佩服的体育教育软实力资源,其意义非同寻常。⑦

三、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投资。中国不仅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了世界上总体规模较大的高等教育硬件体系,而且也在不断完善高等体育教育的软实力资源。借鉴美日发达国家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经验,中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凸显自己的特点。

(一)注重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文化导向性

李力研曾经指出,“东方体育是一种哲学体育,其实质是对宇宙的把握;西方体育是一种物理体育,其实质是对生命的展现”。⑧不同国家的高校体育教育机制,既有人类共性,又具有民族特性。中国高校体育教育是一种以公有理念为基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内向文化;美日高校体育教育是一种与资本主义历史条件相适应的,以民族精神或宗教为核心的外向文化。中国高校体育教育文化既注重内在的精神修养,又注重外在的形体修炼,既主张内外的兼顾,又注重形神的统一;美日高校体育文化的价值观体现在推崇个人主义,注重竞技等特点上。基于此,我们就要特别注重中国高校体育软实力的文化导向性,要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既显示出国际化的特点,又要不失自己的特色。由于高校体育软实力是指高校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吸引力、个人精神力量以及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综合,所以,我国要实现高等体育教育的现代化,就必须把握好体育文化的传承,延续好体育精神的发扬,振兴好体育理念的和谐。

(二)重视高校教育软实力的社会传播性

历史发展到今天,借助于网络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人们可以在瞬时即可获得足够多的体育信息和资料,从而使体育价值的传播变得快捷。中国高等教育软实力资源的社会延展性也因为传播手段的提高而变得更加真实和方便。客观上,美日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社会传播具有较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而中国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传播则带有明显的内在性和非公开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体育产业政策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性,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国际教育软实力资源。

(三)要大力提倡高校教育软实力形式的多元性

在国家高等体育教育政策的鼓舞和激励下,中国的各高等学校除了借校办运动会的平台以外,还充分利用了地区运动会的机会,在校园内外大力营造体育文化的扩展氛围。就高校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模式而言,美日特别注重高校体育教育的大众化和生活化理念;而中国则应该特别注重体育高等教育的国民性、精英性和专业性理念。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我们应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不断拓展高校体育教育国际化交流理念,大力培养高校体育教育精神,逐步实现高校体育设施服务体系社会化。

[注释]

①(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陈景彪,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84.

②(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M].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139.

③虞荣娟.中美德日大众体育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4):40.

④光.美国大众体育设施概况[J].中外群众体育信息,2008(3):17.

⑤张建华,陈青.体育文化力的内涵及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50.

篇9

一、制定规范,常抓不懈,体现落实。

制定《小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等规范,班主任、任课教师要每天抓学生规范,学校要不定期检查、定期组织检查,做到层层落实。

二、开辟阵地,形成浓厚的文明氛围。

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辟一块文明礼仪教育阵地,班级要开辟板报阵地,还要通过宣传专栏、荣誉栏、红领巾广播台、校刊、礼仪队员示范作用等阵地和途径,进行广泛的宣传,形成浓厚的文明氛围。

三、制订方案,开展系列活动。

制订详细可行的方案,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把每年的三月份定为“文明礼貌月”,开展系列活动。

1、每年的“文明礼貌月”确定一个主题,并确定一首文明礼仪之歌、一支顺口溜、几句宣传语,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2、在宣传专栏,每天出一题“文明礼仪知识每日一答”,征集答案,开展评比。

3、开设礼仪规范训练课。以《小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等主要内容,以情境训练为主要手段,对学生礼仪规范进行训练。

4、举行讲文明礼仪小故事或演讲比赛。可以以古今中外讲文明礼仪故事、小学生讲文明礼仪故事、自己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讲文明礼仪故事为内容。

5、举行以文明礼仪为内容的课本剧形式的演出。

篇10

学会倾听和学会表达同样重要。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主要是:听清学习的要求,听懂所学的内容和课堂习惯用语。要能听清老师或录音的发音。让学生动耳、动脑、动手、动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要求学生大胆而大声。哪怕读的是错的也要大声读,大声说,要争取让全班的同学都听得见,听得清。在每日的语文课上我都要评选最佳“小听众”,奖励每位会听的同学,制作精美的“小灵耳”奖章。激励孩子一定要学会倾听,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学会表达,倾听是表达的基础。

另一方面鼓励孩子既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又要注意和自己的发音进行对比,比比谁读得准,读得美。这种积极发言的习惯,对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提高听说技能,及时反馈内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很有好处。并且可以使学生自我创设语境,在语境中练习和运用汉语拼音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大胆而又大方讲话的能力。如:可以利用拼音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来编成“汉语拼音休息操”。“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让学生说说、做做、动动,这样既可以在课堂上有效地进行调节、放松休息,同时又有利于及时巩固拼音知识。在每节课结束时还可以评出本节课的“表达之星”,奖励学生“表达章”或者“金话筒”,激励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

二、通过每日“小巧嘴加小巧手”竞赛,培养学生读些结合习惯

要想学好汉语拼音,良好的朗读习惯也是不可忽视的。每次朗读前,多听听标准的录音,看看口型,注意语音、语调,再大声朗读,重复练习多次,直到满意为止。拼读时,语速快慢适中,停顿轻重合理,读想结合,力求读好就明白大意。朗读后,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及时纠正朗读过程中的欠缺。每天早读课可适当扩充朗读内容,增加成语、儿歌、谚语、唐诗,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材料,既提高汉语拼音朗读水平又有利于养成朗读习惯。同学间展开竞赛,看谁拼读快又准,并比较是否有进步。

写的习惯,主要是认真作业的习惯,可以在当学生学习完了常用音节后,可以要求学生用拼音写句子,每天一句,把身边发生的事记下来,利用汉语拼音写学生语文学习配套的《新理念语文学习》中的“经典自助餐”,可以借助《课外阅读》来巩固拼音。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自主订阅《小学生拼音报》,每周要求学生读两篇课外注音读物,利用汉语拼音提前阅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学好汉语拼音,另一方面也及早地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记写习惯,尤其是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独立作业的习惯,不仅是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关键措施,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作业的量和质,杜绝机械重复的练习,尽量让学生作业活动化、游戏化,再如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布置一些动手制作卡片,包括声母卡片、韵母卡片,乃至音节卡片,还可以动手做做拼音头饰等等,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作业的习惯,又为自己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将汉语拼音生活化,要让学生敢于实践

篇11

一、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思路

化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找出现状与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做到有效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迅速而有效地调整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过程获得最优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取随机控制的办法,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要科学设计化学教学方案,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教学环境,规划出教学方案的“蓝图”。教学艺术作为教师的一种永无止境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教师穷一生精力实现的理想目标,旨在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课程导入时创设学习环境

在化学课程导入时必须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每日“化”题是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板块,内容主要是与化学有关的话题。以小组形式进行,前后4-6位学生为一个小组,课前由小组成员收集和加工信息,课中由小组的代表上讲台交流发言,发言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分钟。化学是初三刚刚开设的一门学科,对学生来说既陌生又充满好奇心,通过每日“化”题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在准备每日“化”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大量的有效或无效的信息,再按要求对信息进行加工、归纳、讨论,直到上课时由小组代表上讲台交流发言。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不仅会从书本获取知识,通过课外书籍、报纸和杂志、互联网、电视媒体及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等多种途径都可以获取知识,尤其是课外书籍。学生的兴趣面比较广泛,但也有差别。人气最旺的是趣味化学故事,而选择环境保护的学生相对来说人数不多,说明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待增强。另外选择考试可能考到的化学知识的学生人次也不多,这说明学生已经意识到学习不仅是为了考试,考试成绩不是唯一的自我评价方式。现在的学生非常有个性,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会跟新的老师介绍并建议设立每日“化”题,说明他们非常喜爱每日“化”题,说明他们已经养成运用化学视角观察和思考生活及社会中跟化学有关的问题或现象的习惯,说明每日“化”题对学生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

三、在生活中感受化学学科的科学内涵

化学科学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并值得我们追求探索。你会吃吗?为什么不能用铁锅煮绿豆汤;烧焦了的鱼和肉为什么不能吃?为什么炒菜最好用铁锅;臭氧为车消毒成风尚;最常见的家有消毒剂有高锰酸钾、酒精、碘附等。为什么酒能解鱼腥?为什么纯酒精不能杀菌?假酒的危害和识别;报废的电子垃圾能够造成污染。水体污染、金属污染物、女儿村与镉、城市烟雾、汽车排放尾气到底是怎么回事?电冰箱是怎样制冷的?塑料为什么不能和卫生丸放在一起?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很感兴趣,通过每日“化”题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及社会中的有关化学现象的观察,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离不开化学。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于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科技发展到今天,大有“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趋势,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在激发学习兴趣时培养创新精神

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需要一种文化精神动力支撑,以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和老师共同研究探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一切难题。在良好学习环境中培养学习积极性,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主,通过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以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实施因材施教,是因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同一知识环节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教师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变通和机动自由的教育方法,让他们逐步适应班级管理的节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恰当的表扬,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有效激励。教师应该经常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多培养优秀学生榜样,把恰当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有效激励结合起来,并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使他们对一点一滴的进步感到骄傲,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且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在对新知识的不断探索中逐步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虽然是“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还是应该多鼓励,在他们有成绩时、有进步时多鼓励,让学生有自信心。信心足了,学起来就有劲了,觉得自己不是一事无成的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是讲求科学性与准确性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越来越专心,学习效果越来越好。

五、结语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化学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实践证明,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对新知识感到好奇的时候,才有可能触发创造性火花迸发。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教师的教学工作难以收到实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无法实现飞跃。

参考文献:

[1]邓先娟.试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艺术[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