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0 07:35: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现代化医院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是科学的工作流程,因此,信息化软件系统在医院方面的应用首先应当满足医院的工作流程,用科学的管理体系来满足医院高效运行的效率要求。因此,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者必须精通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同时对医院管理和工作的流程非常熟悉。但是当前很多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在功能设置和流程设置上不够科学,与医院正常的工作流程不符,设计者对国内医院在内部管理中的规律不熟悉,对管理中的运行弊端也不了解,因此设计出来的一体化信息管理软件必然不能满足医院高效运行的要求,仅仅是把手工操作改变为鼠标键盘操作而已,这种形式上的改变,并没有带来医院信息管理方面的质的飞跃,对医院业务和核心的管理过程没有触及,并更谈不上改造和改革,因此,对医院整体效益的提高并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
2、系统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目前的医院信息化管理软件在临床软件的功能设计方面还不够全,不能满足临床医护人员的业务需求。很多医院在实行信息系统建设后,医护人员感觉到软件确实帮他们节省了时间,但是这些软件对他们的业务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变革性促进作用,这些软件并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临床信息系统,比如在电子病历的管理上面由于病人的信息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并且在病历的描述过程中,医生的描述信息也去个性化、自主化的特点,因此,对便对电子病历的收集和管理是非常困难的。有些临床管理软件仅仅是将电子病历理解为临床文档,将其计算机和电子化,类似于word文档进行自由处理。这种理解理念是不正确的,电子病历是临床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完全化的结果,它以病人为中心集成了相关的信息和相关的服务,对病人的信息具有电子化的描述,还应当包括广泛的医学知识以及相应的医疗服务。
3、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盲目
很多医院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急功近利,往往一开始就投资数百甚至上千万元的资金,购置各种先进的硬件设备,引进功能齐全的软件。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这种理念是对的,但是应当意识到医院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是长期的事情,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一开始就引进大量的资金来投入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开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则只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功能,对于软件和硬件的升级则不太重视,结果就造成了买了昂贵的软件,但是却只使用了一部分的窗口业务,如收费,发药,统计报告等,这就导致医院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收到应有的效益。
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解决途径
1、科学制定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
在医院开始大规模实行信息化建设之前,首先应当科学制定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医院之间很难达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因此,我们应当首先科学制定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当前我国卫生信息化标准建设步伐缓慢,卫生部应当尽快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对医院的基本数据格式手机存储标准等等进行规范化和统一化,这样才能够实现数字化医院的目标,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可行的标准和参考。
2、根据本身事实,确立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医院的领导层在医院实施信息化之前,就应当对医院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分阶段分步骤科学事实,这样才能够节约资金,提高使用效率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医院的领导层了科学的分析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医院当前的实际,下大力气解决那些急需信息化建设的紧缺项目,对于那些提高总体就医流程,作用不太大的项目则可以暂缓上马。在定制软件的过程中也要同样贯彻节约好用的目标,不应当花较多的资金来购买那些根本用不到的功能。
1.1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应用信息技术生成、管理、开发利用档案的过程。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以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为依托,以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等为保障的信息化工作体系。
1.2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由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得知,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整理、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资源开发利用、人才队伍建设,还包括工作的标准和法规的制定。当前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重在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对医院档案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开发并提供利用[2]。
伴随着医院日常工作的开展,大量有关医疗、科研、党政、基建、外事、财务等档案形成,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将档案数字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上传至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很方便地从中检索出需要的档案资料,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在医院内部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查阅者通过网络可以快速、便捷地查询到所需要的档案资料;第三,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通过对医院档案进行信息数据备份,有利于提高档案保管的安全性。
2.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受空间局限性较大
传统模式下的档案资料多由纸质档案构成,这就对库房的存储空间有一定要求,然而由于近年来归档材料的逐年递增,且档案库房的空间有限,纸质档案的保管受存放空间的限制影响越来越显著,这一问题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2传统档案管理手段与信息化技术发展已不相适应
传统的档案管理从分类、排序到装订入盒都是由人工完成,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工作效率过低。且由于人工操作的随意性和差错率高,降低了档案查找的准确率,容易出现查询遗漏的情况,再次利用时需将档案重新全部查找一边,影响档案的利用效率。
2.3传统档案管理增加档案保管成本
涉及不同内容不同种类的医院档案都有各自的保存期限,根据规定,超过保存期限是需要进行销毁的,但受到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的制约,很难较完整准确地统计出需要销毁的档案数量,且鉴定工作比较繁琐困难,这样容易造成档案资源的浪费,增加档案保管工作的成本。
2.4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欠缺
档案管理工作者相当部分都不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数对档案手工操作比较熟悉,但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管理比较陌生,因此给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3.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3.1思想上要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
重视对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摒弃旧的思想,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明确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并认真落实,才能做好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3.2加强档案信息化的设施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软硬件设备。良好的硬件设施是医院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首先,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其次,需要有较大容量的服务器来支持档案信息化处理,从而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有了基础设施才能开展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因此需要具备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将经过信息化处理的档案资料上传至该软件。此外,做好档案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档案信息局域网建设,实现资源的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3.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转变档案管理人员陈旧的管理思想和服务模式,重视档案工作人员业务知识的培养,为档案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安排他们接受有关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及现代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
随着信息传输、多媒体、数据库、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时展需要。档案信息化管理为医院档案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实现档案信息化必须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科学成效,采取科学的措施。
一、科学认知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意义
1、保护原件。相较于电子档案,传统的纸质档案在反复借阅、利用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地损坏。而档案信息化建设则使档案原件得到很好的保护,档案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对原件扫描,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保存,电子文件提高了阅读效率,使档案原件得以保存。2、提高归档效率。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借助专业的软件,只需一个指令性,系统将自动改动、调整信息,从而代替了传统纸质档案只能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归档整理、编写目录,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工作,减少了人力和物力耗费;利用计算机技术档案人员通过局域网对病案、文书、会计、基建等档案信息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不能及时归档或不符合归档标准的材料督导和整改,从而提高了档案归档效率。3、整合资源。传统档案只能人工管理,借阅并不方便,难以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而信息化建设为医院档案的资源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医院档案部门通过局域网内对各个部门的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信息整合,使用者通过输入用户名及密码有条件地查阅公开的医院信息,从而扩大了对原始档案的应用程度和范围,提高档案利用率,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4、管理科学化。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以往只能忙于实体管理,终日只能沉浸在日益增多的档案资料的拆装、搬迁、修复之中。事实上,档案只有发挥自己的阅读效应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档案信息化建设转变了传统的实体管理方式,管理员的主要精力转向信息管理,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保存空间,使借阅者更加形象、直观地对档案进行检索和利用。
二、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
1、提升认识,转变观念。档案信息化建设给医院各项工作带来方便与快捷。各级各类医院要转变观念,认同电子公文与纸质公文具有同等效力,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一样是查考的主要对象。医院档案部门要结合院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医院电子档案各项制度,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2、加强硬件建设。各级各类医院要依托局域网构建医疗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住院医生、住院护士工作站、财务管理、药品管理等模块,实施统一管理,解决电子档案的采集、加工、鉴定、归档、管理和维护,保证数据真实、完整、有效,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医院通过电子病历档案记录患者在医院中接受的所有治疗信息,并跟随患者健康状况实时更新;患者来院就诊,临床医生可随时获取病人健康的相关信息,避免重复检查、重复诊断、重复用药,提高了临床检验、处方、处置的效率,避免医疗差错、确保医疗质量、节省医疗费用;以办公自动化系统为管理平台,实现文书档案电子化管理,提高了公文、信息的传递速度,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用,提高管理效率,也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医院了形象和影响力,提升了医院整体形象;以档案综合资源管理系统为平台,保障档案资源有效利用。档案综合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涵盖人力资源、科教管理、医务管理、护理管理、科室管理、医院经营决策等内容,覆盖管理者、科室、职工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平台职能,共享医院制度、职责、医疗报表、医疗业务方面的管理性文件、设备等,有效化解医患纠纷。3、加强信息安全。各级各类医院要高度重视电子档案的安全保护,电子档案是宝贵的信息资源,其真实安全、准确可用关系到数据本身的正常运行,关系到与其有关的管理业务和服务业务的开展。要禁止电子档案管理专用电脑访问外网,以免造成数据丢失或恶意修改破坏;安装正版软件,保证数据不受病毒和木马软件侵袭;严格遵照行业防范标准和规范,通过网络入侵检测防御技术、电子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保证电子档案数据安全。4、加快人才培养。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给档案信息化工作带来挑战,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设备,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人才培养,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医院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具有档案管理知识、信息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不但可以帮助档案人员方便地管理各类档案信息,而且实现了档案信息化技术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医疗业务水平、医疗服务质量,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医院档案部门长期细致的工作。工作中,档案部门要积极探索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从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升开发医院档案资源的科学手段,提高档案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141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2-0197-01
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依托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以医院各类档案信息资源为核心的医院档案综合性数据网络系统。它提高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医院档案服务工作的网络化、系统化和标准化,促进了医院服务工作和医、研、教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我国目前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提高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对策和措施。
1 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1.1 缺乏充分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
目前,我国部分医院的领导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识不足,缺乏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和重视。这就导致档案管理部门在引进和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进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阻碍。同时,有些医院档案科虽然采用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但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导致对系统各项管理功能的开发和运用不彻底、不全面,导致档案信息化水平的低下。
1.2 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完善
由于受到软件开发、技术人员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我国大部分医院目前所使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技术水平较低,信息化管理不完善,严重影响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此外,将医院档案信息转为数字化信息管理后,受到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特点的影响,其在保密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安全漏洞。储存形式的不固定、对储存软件的强依赖性以及网络黑客、病毒等的破坏,均会造成档案信息资料的泄密,进而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和后果。
1.3 缺乏高素质的档案信息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档案科的管理人员普遍对计算机软件技术不了解、不熟悉,对市面上销售的一些医疗档案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不会用,导致医院在引进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后,在人员管理和保障方面跟不上,导致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形同虚设,严重影响到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2 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医院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和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2.1 加强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
医院各级领导要积极、认真的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解、学习和认识,明确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以及对医院经营管理所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提高信息化档案管理意识。并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在资金、技术、人员、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积极推动档案科室的信息化改革,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充分的保障。
2.2 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技术水平
各医院以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要不得加快档案信息化系统中相关数据库的统一性、共享性建设,在各医院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运用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其医疗档案信息进行资源共享和联网,建立全地区乃至全国的医疗档案网导航、专题数据库,有些实现各医院间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医院还要在档案管理工作上提高市场及产业化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医疗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高医院市场研发的质量和水平。此外,医院还要进一步的提升档案信息网络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网络安全知识进行积极的了解和学习,让他们更加充分、全面的认识当前互联网络中常见的一些安全问题、软件漏洞、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的情况,并熟练的掌握相应的应对措施,更好的确保医院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档案泄露问题。例如,管理人员可以采用相关杀毒软件定期的为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升级、漏洞修补以及软件杀毒等工作,并提高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设置(如升级防火墙、定期更换密码等),完善网络完全措施和权限等,真正将对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维护工作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行程中去,实现档案系统安全监督的常态化操作。
2.3 积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医院要组织档案信息系统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和素质教育,不断充实他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档案信息化管理知识,并让他们参与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装、设计、升级、应用以及维护等工作中去,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力,提高其使用档案信息管理软件的效率和水平,更好的发挥档案信息管理软件的积极作用和价值,更好的推动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3 结 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各级医院必须要积极适应和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对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视和支持,以更好的促进和推动医院档案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发展。
在医院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医疗工作往往是医院建设的中心工作,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过程中,计算机已经达到了普及的程度,在各个部门中都有所应用,但是在档案管理建设方面仍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另外,由于医院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的资金投入不够充足,无法引进更加现今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设备,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利的后备力量,严重的影响了医院的发展进步。
1.2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开发相对落后
在目前的医院档案管理所应用的管理软件中,相对于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的水平仍处于落后阶段,在医院档案管理方面应用的软件技术尤为显著。在我国现今所用的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中,多使用的是单版机档案管理系统,虽然在我国的档案管理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原有的档案信息管理方式无法适应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相对落后的医院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无法与其他健全的系统进行连接使用,大大的减慢了医院的办事效率,因此,在今后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当中应当不断地提高管理软件的可兼容性与可扩张性。
1.3档案管理标准化程度低
档案管理的标准制约着医院各种信息资料归档工作的进行,是检验档案信息有效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档案管理标准化程度低的现象广泛存在与各个医院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导致在进行档案归档过程中信息建设不完全等现象的产生。例如,档案管理标准低使不同管理者进行档案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标准不一致、规格不一,无法在各个部门中实现资源共享,对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1.4医院档案管理格局混乱
医院的档案管理部门是一个多部门管理的综合部门,会对各个部门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在目前的医院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中,由于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医院资料进行整理汇总,而且涉及到多个部门的不同工作领域,这就极易使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信息化设备对各部门的信息进行统筹规划,达到有条理、有规划的建设局面。
1.5档案专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医院在进行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拔时,一般比较松弛,致使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多是兼职人员或年龄较高的医院闲散人员,只有少部分是专业人员,这些人的专业知识往往都不够全面,不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而且思想素质、知识结构不足以应对现今医院服务日益发展的需要。另外,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多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在对档案管理的认识程度上也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致使在工作岗位上不够安心的工作,严重缺乏对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在医院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只会对技术人员进行培养,往往忽略了档案管理人员。因此,在进行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需要严格的对整个档案管理团队进行挑选、培训。
2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2.1高度重视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关键
在进行档案管理过程中,只有将档案进行信息化才能对档案进行很好管理工作。同时只有对档案的很好管理工作,才能将各种局限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还能冲破档案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进行档案管理过程中,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组成部分。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是医院的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才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医疗业务的辅助重要组成部分。将档案的工作只有高度重视化才能很好的对档案进行管理工作,这样就会使得医院领导等对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只有让医院领导重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过程才能让医院的档案室管理工作做好,通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不断重视工作,才能使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才能很好的实现。
2.2加快医院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
在进行档案的管理工作时,只有对档案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倒位才能让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顺利进行。同时档案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前提,只有对档案信息化过程中档案馆的基础设施提高,才能使档案信息化变为可能和实现。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包含很多的过程,同时还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个硬件平台和网络设施的建设过程,只有不断提高档案馆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这样就能很好的提高了档案室的管理工作和工作效率。
2.3实行医院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
在进行医院的管理工作过程中,现代的医院都是管理和运行的并行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还是一个综合的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采集,处理信息同时还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利用的过程,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医院是一个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对档案的信息管理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处理信息的过程,同时一个加工处理过程,对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就是对档案与其他信息分体管理过程,同时之间还要不断的协调和管理工作,这样就很好的利用系统的思想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提供更多的综合性的知识和信息,形成更有效率的资源信息库,可以节省很多的财力和物力,将档案管理工作融合到医院整体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去,使医院能够很好的进行一个整体的过程和机构,建成一个结构合理和功能齐全的信息中心,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279-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其作用也越来越大,但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还相对的滞后,传统的手工管理和单纯的实体管理模式己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工作,对现代科技的实际应用方面,相对于其它领域显得落后,对其适应信息时展的重要性及应用缺乏认识。
1 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
1.1加速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度,这既是医院实现自身信息系统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医院通过信息平台开展益民工程、树立公众形象、助长医院效益的重要手段。各级医院只有顺应时势,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才能使档案管理利用工作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对医院的现代化管理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1.2在纸质文件时代,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档案人员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埋头于整理档案和登记目录,工作量大。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更新管理意识,改革管理方法,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从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管理现代化,从根本上提高档案的管理利用水平。
1.3由于医院档案馆受空间的限制和制约,许多能够反映医疗、教学、科研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的馆藏档案无法被充分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信息存贮的“无限化”,便于我们最大限度地“网罗”医疗信息。以上种种给档案的检索和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真正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水平。
1.4档案信息化有利于保护珍贵的档案原件。医院的各类档案进行信息化手段处理后,可以有效地保护档案原件,可以避免档案原件被过多地直接使用,或过多借阅、使用原件而造成原件的损坏,以达到保护档案原件的目的。再如,某些疑难病例的医学档案是非常珍贵的,具有重要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价值。将其进行信息化处理后,就可以将原件在病案室进行妥善的长期保存,而将其电子文件形式的档案多次重复地应用于各项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中。
2 加快档案现信息化的建设的几点想法
2.1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者要创新理念。电子计算机能否成功地应用在医院档案信息管理中关键在院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主管的积极参与,尤其是领导思想认识的提高,更新的观念。把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医疗系统建设现代化和服务工作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逐步构建起档案信息平台。
2.2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备。目前,医院普遍建立了微机局域网络。医院档案部门在规范室藏的基础上建立局域网,将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纳入其中,扩建成为医院信息中心,并在中心网络平台上编制一套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管理的自动化软件,即医院信息中心档案管理网络。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办公效率,方便利用者,同时还可以实现档案资料的在线利用。
2.3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是保证。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人员除了具备档案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及运用操作能力,懂得现代化科学管理档案的实质内涵和特点。因此,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显得日益重要,这也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医院要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逐步改变现有业务人员队伍专业结构,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2.4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监管是根本保障。由于电子信息应用会受到来自能源、病毒和黑客等问题的影响,在享受档案信息化的同时,不可忽视纸质档案的保管与留存,要避免厚此薄彼。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风险防范意识,联合医院信息中心部门,加强档案信息系统的实时监控,防止电脑黑客的资取、篡改档案信息和破坏档案信息系统。
3 总结
信息时代既给医院档案工作带来了严竣的挑战,更为其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只要我们能够抓住机遇、更新理念、注重人才培养、管理创新与结构重组,确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档案的信息化工作必然会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一个历史性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现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信息科技技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医院在运行管理中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实现内部医疗和科研、制度信息的通讯、管理,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证医院决策工作的组织协调。新时期下,医院信息科在内部信息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医院信息科在日常事务中需要由分管院长组织和带领,对医院医疗研究、业务处理和科研情报信息统一搜集、整理,最后在分类处理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存储、传输和加工,方便后期的文件检索。医院信息科管理的信息种类多、信息量大,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信息科管理人员要做好医院计算机的软件开发和应用维护工作,病人在就诊过程中使用医保卡等,医院在办理业务时需要利用专门的处理系统建立病人的个人档案,实现个人账户的配套式管理,其中包括病人的身份、病情、治疗和医保报销等情况。医院从事医疗研究和医疗服务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内管理和对外宣传,例如医院参与科研活动或某项医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这些均会通过医疗期刊发表出来。信息科同时需要进行图书整理、订购和期刊管理等工作,对于一些重要的医学情报包括声像和文献等要在医院不同部分提供信息反馈。医学图书管理中,信息科需要按照图书类型做好编号,并利用计算机系统建立起完善的期刊数据库和电子图书库,便于医院全体人员的资料查阅和调用。
二、信息科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
1.信息支持和服务作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和电子技术应用广泛,医院不同的部门对计算机的应用频繁,不同科室对信息科有严重的依赖现象,因而信息科在软件维护、开发过程中要集中考虑医院不同领域和不同科室对系统应用的实际需求性。医院信息科是保证医院计算机系统运行稳定的关键,尤其是医院在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时,患者的私人信息包括病情、病发原因和治疗、用药情况均属于保密信息,因而信息科在开发和升级病患信息输入系统时要做好技术维护。医院各部门工作中均会使用计算系统,使用较多的是关于病患资料的输入,信息科作为系统的主要研发和维护方,对医院医疗、医院信息具有支持和服务作用,在为院方提供快捷的网络服务的同时,保证了各科室工作效率。2.参谋决策作用。医院信息科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参谋决策作用,信息科的专业技术和设备需要进行不断的升级,保证信息维护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新形势下,医院诊疗和科研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院数据库信息量增大,软件设备在处理过程中任务重、难度大,难以保证医院信息决策和使用者能够获取最有效的信息。而医院信息科的存在属于部门信息调度的中间者,医院数据库信息量暴增,不同部门和不同科室由于工作性质不同,需要使用的信息资料也不同,信息科可以在部门沟通中了解信息的使用特点和使用需求。医院信息科与医院其他部门之间联系密切,在交流合作中能够促进软件升级,保证信息归类的准确性和标准性,为部门管理层提供更加可靠、实用的决策参考信息。3.信息安全建设作用。医院信息科需要在分管院长或院长的带领下,规划安排全医院的信息建设工作,在医院信息系统开发中需要依据医院工作特点和工作性质,建立持续性的、标准化理论体系。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要结合科技手段和法律规范,明确医院信息管理的要求和目标。在软件系统研发中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分批、分期、按步骤完成。医院信息科研发的系统关系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管理效率,技术人员通常在技术培训和业务了解中获取医院不同部门和科室的工作要点,以此作为系统维护和软件升级的据点,保证医务信息在搜集、整理和汇总、传输中根据法律保证性和安全性,促使医院信息化建设更加合理、可靠。
三、发挥信息科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作用的方法
1.加强政治教育和思想学习。医院信息科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医院信息科需要整合医院科研和诊疗资源,对研究材料和病患材料进行合理分类,才能在系统开发中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而信息科的技术人员要在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同时信息科在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要有信息安全和保密意识,强化自己的工作责任意识,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需要在院方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政治思想教育,做好年度总结和季度分析,总结和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评价,也包括对信息科部门效益评估。2.工作站和服务器的管理。医院信息科在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具有技术支持作用,医院不同部门和科室使用的信息系统均依赖信息科技术人员的研发、管理和维护、升级。信息科需要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和工作站维护工作。对于网络运行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在熟练掌握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及时排除系统运行障碍,降低系统故障恢复时间。促进网络建设安全既要靠技术也要靠管理,客户端可以建立病毒防护体系,隔离内外网的同时禁止外来存储介质的使用,这是医院信息科管理工作站的基本内容。在服务器管理中,需要做到配置合理,保证信息系统的运行稳定和安全,数据备份和数据存储中可以采用双链路设计,提高主机的服务性能。3.加强与科室和医院的联系。医院信息科对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具有促进和辅助作用,但是信息科并不是一个单独成立的个体,其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要以医院不同部门、科室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为基准。信息科在开发、升级软件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科室的使用特点和使用需要,做好系统的定位工作,信息科在系统建设中具有领导者和指挥者的效用,因为需要在实践中增加与各科室和部门的联系。信息科开发出软件后,可以指导使用人员改变传统的操作方法,帮助医院人员更好的掌握系统使用方法。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医院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针对这些,信息科在医院信息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中也要做出工作方法和调整,保证信息科科内的工作制度与工作模式符合医院管理要求。
四、结语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在各领域应用较广,医院信息科建立不仅是为了促进内部信息管理、存储和调用,同时还要信息软件开发和维护上促进医院工作水平提高。要充分发挥信息科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就要在人才培养基础上,增加信息科与医院各部门联系,促进信息开发、管理技术在实践中应用提升。
作者:张明 沈军 单位:宜春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赵航,于淼.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信息科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188.
本研究从本院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为切入点,按照软件工程思想的指导,为员工2000人左右的医院开发和设计完成一款适性较强,图标分析能力佳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自助服务、网上预约、病历服务、叫号服务、候诊区的电教片播放模块、医学普及教育模块等系统功能。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国际上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可分为三个“十年”来完成:
第一个十年,集中人力物力攻克财务信息化,病人信息化,入住信息化等行政管理功能。第二个十年,继续完成和实现行政信息化的同时,还要努力构建疗处理系统,实验室系统等信息的处理系统。最三个十年,就是将人床边系统,医院影像处理系统重点放在作为重点项目,继续完善整个医疗系统、统一的医学语言系统等方面。由于我国体制的差异,国外的HIS系统大部分不适用,且价格较贵,医院重业务、轻管理,对病人服务的管理更是重视不够,现有管理软件大多数是功能不全的,所以开发一套适合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
医院信息化管理总体框架主要包括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及总预算的安排,和在线查询功能等。该模块的执行要依赖于患者的大量信息和数据,所以需要建立病例模型库和治疗知识数据库来帮助治疗。只要前期工作做到位,此模块将会拥有人机交功能同时也为医疗决策者提供了一些决策依据。系统逻辑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系统逻辑结构图
三、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现
(一)打开系统
利用管理员账号和密码才可以登陆此系统,以及对系统进行相应的操作。本系统包含以下功能:入院管理部分、档案管理部分、收费管理部分、急症管理部分、医生信息录入部分、医保卡管理部分,信息与查询部分、系统维护和帮助等辅助功能系统。如要操作,只需在授权情况下点击主菜单或图形导航栏中相应功能即可。
(二)功能模块叫号系统
点击主界面功能菜单“叫号服务”。该界面集成病人档案及病历存储功能。可对病患的基本档案信息进行添加和维护,可进行新增和修改操作。
(三)功能模块自助服务
自助服务的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登记、病历咨询、专家预约等功能,其管理内容是基于生命周期的医院信息化系统核心组成部分,其运作流程是;填报――申请――审批。
(四)网上预约功能
点击主界面功能菜单“网上预约管理”。首先根据预约类别和时间,在查询结果显示区双击鼠标左键,选择具体需要预约的情况,在申请信息填写区将自动产生基本信息。然后再填写申请与审批信息;提交,即可按照选择方式进行预约。
(五)网络支持模块
现阶段开发网络应用系统主要有B/S模式和C/S模式两种开发模式。B/S模式其实就是Brower/Server模式的简称,它具有“瘦客户端”的特点,在很多时候通用的浏览器都直接代替了B/S模式的客户端。
如IE和Navigator,用户采用与浏览网页类似的方式就可轻松完成服务器端的应用系统的访问和操作,相关的重要事务和业务逻辑都可以在服务器端处理。B/S模式主要用于医院基础数据维护、业务管理、叫号管理、预约服务等方面。不影响网络的通畅性和实用性。就算三级网受到干扰,也能保证总队正常工作。而C/S模式与B/S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除了服务器端软件外还需要客户单独安装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单独面向客户,根据用户需求,通过网络从服务器端获取信息,完成数据的处理,再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服务器端则主要提供数据服务。应用于总队的网上车辆派遣、相关数据查询、相关接口数据、总部与总队的网上办公系统等方面。
C/S模式是比较成熟和稳定的一种计算技术,能使网络负载保持平衡,在网络存在的环境下保证应用程序的性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在B/S模式下,用户只需要使用单一的Web浏览器就可以完成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剪辑、数据库等多媒体信息的访问;应用程序在升级时只需要对服务器进行升级,同时便于维护系统。VMIS采用了C/S和B/S相结合的整体设计方案,即对于医院信息化管理等本地业务实现上,采用C/S结构,在异地业务实现上采用B/S结构。这种C/S与B/S共存的体系结构,可以有效的实现两种体系结构的优势互补,增强系统的信息服务功能。
四、小结
本文首先对系统设计的需求进行分析,对所研制的系统功能明确掌握,并满足其需求。其次对系统的设计原理提出具体的方案,对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做出明确规定;为维护系统的安全设计相应的防护措施,考虑到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对设备的要求,给出了系统的基本配置要求和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型。
参考文献:
“医疗离不开信息化”
2003年底,任国成正式成为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中心医院”)的院长,甫一上任,他就提出“要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并把相关内容写入了2005年的医院工作计划中。问及原因,任国成说:“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都在提高,医疗肯定也离不开信息化。”他进一步解释,“医院需要精细化的管理,需要提升运行效率和医疗质量,需要减少成本,这些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
任国成之所以要下决心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一是因为对信息化所带来益处的深刻认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积弱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据医院信息科科长张贵君介绍,中心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始于1995年。跟当时所有的医院一样,信息化应用主要是在药房收费上,而且软件是基于DOS系统的,直到2004年才用上Windows系统。HIS、LIS、PACS等更是无从谈起。
确定了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这一思路,中心医院迅速开始了各项工作,医院的信息化发展由此走上了快车道。
2004年4月,由院领导带队,一个包括了财务、医务、护理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考察队,开始考察学习北京、沈阳、大连和山东省的一些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同年8月,对HIS系统进行招标,12月底HIS的门诊系统正式启用。至2005年底,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全部上线,收费系统和医疗服务实现了联网,整个HIS建设全部完成。
跟大多数医院一样,中心医院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比如当初在医嘱上线时,有些临床医生并不买账。张贵君说:“医嘱系统刚刚上线时,总有医生说自己下错医嘱了,要求撤销或者改动。”任国成的处理办法是,首先规定已经完成的医嘱“原则上不能改”,如果一定要改,就要提出申请,讲明医嘱为什么出错,为什么要撤销。经过标准的医嘱管理流程,层层签字以后,确实需要改动的,才能修改。这种规定出台之后,医嘱差错率马上就降了下来。
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撤掉医嘱后,后台程序会自动在操作界面划上一条线,医嘱界面自然会变得脏乱,留下了很多垃圾医嘱。任国成说:“因为患者病情的改变而改医嘱是理所应当的,但如果是因为医生粗心大意导致医嘱出错,错误到了一定数量就要做出相应处罚。”改动医嘱的发生率随之大大减少。
对于认定正确的事情,任国成有自己的坚持,当然这种坚持也需要适合的手段来实施。他说:“每个人都有惰性,我要求医嘱要一次下对,对一些人肯定没用。这个时候怎么办?罚款肯定不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就在系统上做文章,我们的程序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你这一个环节没做好,下一个环节就没办法进行。这样一来,医生不得不在下医嘱的时候分外小心,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任国成说,通过信息系统这种现代化手段的应用,规范了医疗业务流程,提高了医疗质量。
2011年4月,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参照《标准》里信息化建设相关的要求,中心医院开始查找自身缺失,上线了一些缺失的模块。按照之前的规划,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于2011年11月开始试运行。三级医院评审,让医院的信息化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评审有利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为了迎接评审,中心医院成立了三甲医院复审工作领导小组,任国成任组长,下设1个办公室,以及门诊部、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感染管理科和药材科等6个管理小组,医院的综合质量管理科负责整个评审准备工作的协调。
相关的组织架构建立起来后,领导小组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里涉及到的内容分门别类,分配到相关科室进行具体核对和落实。任国成介绍,这些准备包括出台新制度、制度落实、人员培训等等。针对各科室对《实施细则》有不同理解的情况,医院派人到其他医院交流学习,有时候还请专家到医院答疑解惑。
当时,医院安排行政管理、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相关人员到北京、上海、沈阳、天津等地参观学习,根据各地的经验,对现有的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和完善。2012年6月,包括医疗管理、重点科室及医技科室、护理、行政、应急预案等五册共56万字的《规章制度汇编》印制成书。
中心医院用的软件产品大都来自同一家厂商,任国成说:“只要这个厂商相关产品的功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一般都会用他们的产品。”这样一来,不同厂商产品因为接口问题所带来的麻烦就大大减少了。信息科请了上述厂商的工程师,把评审标准中信息化相关的内容一一拆解,条分缕析,不但加深了对标准的理解,而且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在医院内部,针对各科室的准备情况,以院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先后两次到各个科室进行考察,硬件设施有哪些不足,材料准备是否充分,领导小组现场指出问题,让科室相应人员落实改进。具体到某个科室的检查,往往会进行好几次。
从《实施细则》出台,到接受评审,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对于大多数医院来说,这无论如何都不算是一个充裕的时间。任国成介绍,医院平时下午4:30下班,但在评审前的三个月,下班时间推迟到了6:00,“全院上下都为迎评付出了很多”。
2012年12月19日,评审专家组到达中心医院,开始进行评审工作。一天的考察结束,专家组与院领导开了一次会议,就评审情况进行反馈。据任国成介绍,专家认为医院的整体情况比较不错,也有一些具体的环节上需要改进和提升。要拿到正式的评审结果,还要等辽宁省卫生厅宣布。
任国成更看重的是对医院管理的提升,“如果说之前的评审是一种以技术为中心的、粗放型的评审,现在的PDCA的理念则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另一个收获,在经过多方考察后编纂出来的56万字的汇编,是直接成果。制度的完善对于梳理医院业务流程,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对信息化建设一直颇为重视的任国成告诉记者,希望医院尽快把DDS(决策支持系统)建设起来,为医院决策提供支撑。另外,他还计划与周边地方的基层医院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会诊等服务,帮助提高其业务水平。
“新制度就是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
任国成认为,三级医院评审是对医院整体水平的一次提高。“我在医院工作会上常说,三级医院评审不单单是简单的医院级别的提升,或者医院品牌的创建。而应该是每个职工整体素质的一次提高,包括意识的转变、知识的更新。”通过为迎接医院评审而进行的培训,医院职工获得了办公手段、现代化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任国成介绍,甚至医院的电梯员在评审后都有了新面貌,“他们说话的语气、服务的方式都跟之前不一样了”。
提高整体水平,是任国成一以贯之的诉求。
“尤其是心脏病,接触心脏病患者的第一位医生的水平非常关键,如果他治疗措施得当,患者就会得到及时治疗,同时还会减少一些医疗上的副作用;反之,如果接触患者的第一位医生诊断不当,不但会耽误治疗,而且还可能会做出错误的治疗。”任国成说,“一个人的水平再高,也不会使所有的患者都受益;如果团队里每个人水平都提高了,整体水平才能上去,最后患者才能受益。”在任循环内科主任时,任国成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特别注重培养无论是护理人员还是医疗人员的整体水平。
做了院长之后,任国成有了更大的施展舞台,需要他关注的事情自然也更多了。他不仅要把精力放在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上,更得关注提升整体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任国成说:“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出台,都是对既有利益的重新分配,如果不打破原来的利益格局,这个制度就没有意义,也不会对工作有促进作用。”“总住院医师负责制”就是这样一种制度。
“总住院医师负责制”要求每个科室安排一个总住院医师,该医师除了周末外须每天24小时待在医院,三个月到半年轮换一次,所有前来就诊的病情复杂的患者都须由其亲自处理。该政策实施之初,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医生的支持,发牢骚者有之,直接向任国成质疑者有之,甚至有个别极端的医生在网上投诉。
但在另一方面,担任总住院医师的医生不仅能得到适当补助,更重要的是,短时间内高强度的临床训练能大大提高其业务水平,随之而来的是职位和待遇的提升。慢慢地,不少医生开始主动要求担任总住院医师。通过总住院医师制度的实施,医院的运行安全系数增大了,整体的医疗安全水平也提升了。
采访侧记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医医院信息化水平,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国中医药发〔2003〕53号)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建设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以下简称“《功能规范》”,两套规范统称“基本规范”),2011年10月12日颁发(国中医药办发〔2011〕46号)实施。基本规范的,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性、规范性、权威性和方向性的指引,必将有利于推进以中医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卫生领域业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有利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持续健康的发展。
制定和出台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信息化成为了医改的重要支撑。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近年来,卫生部启动了一系列卫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试点和信息标准的研制,取得了包括《电子病本文由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1.0版)》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医电子病历研发,改变了中医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构建、应用系统集成、运行维护模式、信息安全保障等实现方式,开展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制定,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系统互联互通、数据交换与业务协同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由于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信息技术的发展,业务需求的变化,原《规范》内容不完整,功能欠完善,中医药特色不强,在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方面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把《规范)》修订项目正式列为为中医药临床基本信息标准项目(XBZ—001)重要任务,积极开展《规范》的修订工作。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规范》修订符合应用需求、适应医改形势、突出中医药特色,规范修订把握国际信息技术管理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充分贯彻、落实和体现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中医医院管理的规范、办法、指南,广泛进行调研,充分进行论证,在全国公开征求意见,并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严格规范审定,正式颁发了《建设规范》和《功能规范》。
基本规范第一次系统的提出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原则、组织、管理、运行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有关基础设施、应用开发、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应用、运维等要求,突出了中医药特色,明确和完善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指导性,是中医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
基本规范颁发的意义
随着卫生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纯的财务管理、临床信息系统转为“以病人为中心、以医院服务为主体、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医医院在整体实力、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信息化基础等方面存在着显着的个体差异和地域差异。基本规范整合多重标准、融合多方需求,综合考虑全国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为各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适应新形势的建设航标,为统一规范和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制度保证。
基本规范作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指导和规范性文件,将成为确保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不缺位、不滞后、同步推进的重要举措,是卫生部颁发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征求意见稿)》的重要补充。两套规范各有侧重点,又紧密关联,不仅具有中医药特色、适用于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也适用于综合性医院,是卫生信息标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套规范的颁发,有利于在新医改形式下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帮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利于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化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明确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更好地引导中医医院落实建立信息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工作和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实现各级中医药行政主管部门对中医医院的电子监管。
基本规范内容解析
基本规范遵循现有的国家标准以及相关的国际标准,初步建立起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服务管理规范,规范中医医院应用系统基本功能要求,构建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为提升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整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今后开展和实施中医医院信息服务的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打下了基础,也为指导建立我国医院信息平台的认证管理规范和技术测试标准奠定基础。
1.《建设规范》内容解析
《建设规范》立足我国国情、确立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基础框架,明确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相关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制定了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运行、维护、安全的规范要求,以及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从管理与技术层面规范了保障信息安全的措施。
《建设规范》侧重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的人、财、物、机制以及系统运行、维护层面的管理规范,并兼顾了对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不涉及医院信息系统技术层面的设计与平台建设。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管理体系建设在先进理念和技术方法上紧紧与新医改形势、卫生信息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信息技术发展相联系,做到了借鉴、吸收、整合、为我所用,符合中医医院管理理念、业务流程、思维模式和市场环境。
2.《功能规范》内容解析
《功能规范》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分为基本分系统和推荐分系统,基本分系统功能分为基本和推荐两个等级。基本分系统是必需建设的系统;推荐分系统是可选择建设的系统。基本分系统功能分为基本和推荐两个等级。基本功能是指分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推荐功能是指目前可以暂不具备,但在下一步发展中应当重点扩展的功能。同时,《功能规范》明确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各分系统与功能点的划分不是固定的,可根据业务需求和业务流程进行分类和组合,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根据业务发展和实际应用的变化,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鼓励建设新系统,增加新功能。
《功能规范》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分类为基础功能与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临床服务部分(26个分系统)和医院管理部分(17个分系统)三个部分,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基本功能规范首次成为规范的内容,它规范了临床服务和医院管理各分系统之间、院内信息系统和院外第三方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的共享平台基本功能。临床服务部分中,中医电子病历、中医临床研究分析、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医辅助诊疗、中医特殊治疗管理等5个分系统极具中医药特色。档案管理、医院网站、协同办公、客户关系管理等分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也是首次进入医院管理部分。
基本规范的特点
基本规范全面贯彻新医改的政策,紧跟卫生信息和信息技术发展新的形势,要求中医医院积极开展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全面完善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规范,重点强调相关规范、标准应用和落实,提出了保障系统安全运行规范要求,旨在实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规范管理的理念。具有以下五个显着特点:
1.系统的构建了基本规范
《建设规范》涵盖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从组织管理、机构人员、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应用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安全等各个方面,系统全面的提出了整个过程的规范要求,基本建立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服务管理规范,《功能规范》对中医医院常用45个应用系统功能进行全面规范,对各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2.贯穿“实用、共享”的理念
基本规范强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系统集成、互联互通、实用高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预防和减少医疗差错,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两套规范严格遵循卫生部已颁发的规范与指南,《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V1.0)》是对整个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技术设计和规范指南,侧重于医院信息系统中各主要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不涉及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内部功能,基本规范侧重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的人、财、物、机制以及系统运行、维护层面的管理规范,兼顾了对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能规范要求,兼容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规范要求,增加大量中医药特色功能,不涉及医院信息系统技术层面的设计与平台建设。
3. 突出中医药特色功能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被人们逐渐意识到,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十分认同。医院信息化建设能够促使医院管理水平得以提升,进而保障医院能够向大众提供效率更高并且更加优质的服务,真正实现医疗资源向着服务资源转换的发展目标。虽然人们已经开始逐渐意识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针对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1]。
1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及时的收集病人的相关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提取、处理与存储,充分保障信息化系统能够为医院各个部门提供病人的诊疗信息,并最大限度满足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站在整体方面而言,信息化贯穿在便民措施、就医环境、医疗质量控制以及医疗服务的多个方面,从医院的宏观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医院人工管理到智能管理都有着较高的信息化要求。只有高度重视医院信息化建设才能够真正保障医院管理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促使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稳固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医院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能够保障医院更加快捷和灵活的传递以获取医院的各种医疗服务信息,以使医院领导处理信息的能力得以提升,用完善的信息数据为医院领导者的决策提供保障,确保医院发展战略的合理性以及正确性,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促进医院领导层决策的效益以及决策的效率。最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医院传统信息的收集、处理以及应用方式得到改变,传统模式下的管理弊端能够得到优化,引导医院管理向着智能化方向转变[2]。
2当下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
2.1系统连续性以及稳定性较差
目前,由于很多医院的信息技术设备无法集中使用,导致医院在使用或者操作不同设备的过程中如果一个设备出现问题,将会牵连整个信息系统,导致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每当这样的情况出现,不仅对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功能产生影响,同时还需要管理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此外,在医院的诊疗室中都会设置一定的硬件以及软件来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但是往往其中某一个计算机发生故障,就会导致整个信息化系统瘫痪,必须需要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维修和护理并且重新配置系统才能够保障系统运行恢复正常。也正是为此,就算维修人员对某一台电脑进行维护,都会导致医院信息化系统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无法工作的状态。
2.2信息化系统成本高、效益低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很多医院在都在不断提升自身的规模,相应的也增加了信息化服务器的使用量。对此,系统空间不足、电能消耗过大的问题层出不穷,并且还需要更多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投入在不断的提升。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医院医疗服务的效率以及质量,促使患者的满意程度提升,但是采用传统的技术方式却导致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效率尤为低下。医院规模的不断提升,让医院各种各样的信息激增,更多的荷载施加于信息化系统之上,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下,信息化系统不堪重负,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受到了严重影响。
2.3信息化人才匮乏
笔者对某县级医院进行了调查,该医院的信息化人才总占比甚至没有达到医院总人数的5%,放眼全国,信息化人才的总数刚突破10万,平均计算下来每个医院中信息化人才仅有10人。对于医院来说,患者从挂号到住院需要进行至少10个流程,对于大量的医疗信息而言,需要大量的信息化人才开展工作,而当下医院信息化人才匮乏的现状严重影响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3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实践
3.1医院业务连续性的提升
医院信息化系统只有实现全年不间断的运行才能够保障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能够切实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为及时应对意外问题的发生提供基本的保障。此外,还有应当及时备份处理医院信息化系统中的各项数据,将数据丢失的问题控制在摇篮中。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用虚拟化技术,确保医院各项信息化设备在不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能够保持长效的运行。当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能够自动转型虚拟服务器,保障系统在正常的状态下运行,真正实现医院业务的连续性保障。最后,在应用虚拟化技术的过程中,医院信息化系统中的各项资源能够实现平衡,促使系统中各项西苑的利用率得以提升,从侧面保障了医院业务的连续性。最后,医院信息化系统中应用虚拟化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恢复,当医院信息化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系统中虚拟照相机的功能能够恢复并储存数据,数据损坏、丢失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规避。
3.2信息化系统稳定性的增强
在进行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处理数据和信息时,应当将这些数据和信息储存在虚拟机中,保障系统的容错能力得到提升,保障信息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系统执行计划任务时候,服务器会形成相应的快照,系统的运行效率得到显著的他提升。此外,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地应对医院信息数据中一部文佳的恢复与备份工作,借助信息化技术对本地的文件进行容错处理,主站点可以直接连接服务器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效储存,形成一种备份储存的介质。采用这种处理方式,医院主站点即使是出现相应的容错问题是,虚拟机也可以及时的对故障问题进行处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信息、数据的集中化管理,能够保障医院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储存与整理,在很多程度上保障了信息数据的利用效率,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
3.3强化信息化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