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产品造型设计论文

产品造型设计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3-03 15:01: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产品造型设计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产品造型设计论文

篇1

二、通过毕业设计汇报、毕业设计作品展览、双选会三结合,全面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毕业设计汇报环节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学生将毕业设计作品摆在展厅内就算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没有阐述设计思路、表达设计理念的机会,也没有机会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与指导,导致学生产生被忽视的感受,无法真正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设计关怀。专业教师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改革,汇报会的考评小组由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企业设计师、专家教授、行业协会领导共同担任,每位考评成员都要对每件毕业设计进行打分并提问,由学生小组依据设计方案、模型实物、设计展板一一解答,最后进行评分,从概念、市场、实做和效果等方面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毕业设计汇报通过后,再参加学院举办的毕业设计作品汇报展,学生不能简单地将模型进行堆放,而要根据自己产品的特性进行场景的布置。毕业设计作品展览与学校双选会同时举行,邀请本土的家具企业和其他产品造型设计相关企业在展览、双选会上与学生面对面,互相增进了解,帮助企业考查学生,也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同时,积极参加政府或行业举办的展览和展会,提高学生的信心、专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2012年由重庆市政府举办的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当时的参展学校除了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外,其余均为本科层次的院校,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精心布置了展品和展场。最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展品和设计制作水平得到了与会领导和行业专家的高度赞扬,打出了学校在本地区的名声,也鼓励了学生学习的劲头。通过与其他院校的横向比较,学生树立了专业信心,校领导和专业教师也更加坚定了毕业设计教学和实践改革的决心。

篇2

1.1预处理

假设源物体被归纳成两条曲线,为更好地保留形态特征,避免匹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扭曲和变形,需对曲线进行预处理,包括特征点提取、对齐和凸包计算。(1)特征点提取。离散曲率反映了曲线的形状特征,可采用圆弧拟合的方法估算离散曲率,以此为依据提取特征点。假设曲线的控制点点集为{P0,…,Pn},其中任意一点Pi的曲率Ci由相邻3点Pi-1,Pi,Pi+1确定的圆所决定,计算式见式(1)。以所有点的曲率平均值或乘以固定的系数作为阈值,即可提取特征点.(2)对齐。对齐确定了两条曲线的相对位置,不同的对齐方式影响着混合的结果。采用曲线控制点的平均坐标来实现对齐,平均坐标PA可采用式(2)计算得出.(3)凸包计算。当曲线的控制多边形为凹多边形时,需要进行凸包计算。假设控制多边形顶点按逆时针排序,采用式(3)判断顶点的凹凸性。删除点集中的凹顶点,重新计算每相邻两边向量的叉积,反复迭代直至Vi非负,最终得到的点集即为多边形的凸包。由于凹顶点定义了曲线的局部形状特征,需将删除的凹顶点通过等比例映射的方式投影至凸包上,得到的新点集参与后续的匹配.

1.2匹配

匹配是指建立两条曲线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采用射线法来进行匹配,如图6所示,假设两条曲线的控制多边形为P,Q,其凸包顶点点集为{P0′,…,Pn′}和{Q0′,…,Qm′},O点为对齐中心,则P上某一点Pi在Q上的匹配点的查找方法为:过点O向{Q0′,…,Qm′}中的所有点分别引一条射线,计算∠Pi′OQj′,记为αij,当αij取得最小值时对应的Qj即为Pi的匹配点.(1)特征点匹配。根据特征点提取的结果建立特征多边形,记为FP和FQ,其对应的凸包顶点点集为{FP0′,…,PFa′}和{FQ0′,…,FQb′}。查找顶点数较多的多边形,假设为FP,遍历其凸包数据,采用射线法在点集{FQ0′,…,FQb′}中寻求匹配,记录匹配点对。然后遍历{FQ0′,…,FQb′}中被多次匹配的顶点,采用射线法在点集{FP0′,…,FPa′}中寻求最佳匹配,标记为匹配点对,其余顶点取消匹配点对和特征点标记,蓝色代表匹配点对,红色代表取消的匹配点对和特征点。(2)剩余点匹配。以特征点匹配为依据完成线段分段,构建曲线控制点凸包数据的对应关系,可有效地保留两条曲线的原始特征,使意象传达更为准确。剩余点的匹配过程包括多顶点匹配、丢失点匹配和等比例映射。①查找顶点数较多的多边形,假设为P,遍历其凸包数据,采用射线法在另一多边形Q的凸包数据中寻求匹配,即为多顶点匹配;在多顶点匹配中,顶点数较少的多边形Q可能存在未匹配点(称为丢失点)的情况。②同样采用射线法对丢失点进行重新匹配,实现了多边形凸包每一顶点的匹配,即为丢失点匹配;顶点间可能存在重匹配现象,如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插值,将会带来中间形状的扭曲。③引入等比例映射来优化匹配,参与等比例映射的数据为控制多边形的原始顶点数据。

2结果与验证

以“硬朗的-圆润的”为例,挑选了感性评价平均值最高和最低的两个样本:05和07,结合意象认知结果,对轮廓线和表面装饰线进行提取,分别对轮廓线和表面装饰线完成匹配和插值运算,实现基于特征的形状混合,结果如图10所示,形状混合结果图的插值权重依次为0.75,0.5和0.25。为验证形状混合结果是否符合感性词汇硬朗—圆润的过渡,邀请20位被试者(男性10位,女性10位,均具有产品设计经验)进行设计方案的感性意象评价.问卷发放20份,回收19份,回收率为95%,均为有效问卷。经统计,3款设计方案的感性评价平均值,数据表明形状混合可作为产品意象造型设计的方法。

篇3

产品功能图形的设计规范

产品造型的设计离不开各种功能图形的应用。因而,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对于各种产品功能图形作用的了解必须进入深入的研究,规范企业在设计产品造型时,对于各种功能图形的使用,在进行不同产品的造型设计时,要善于整合各种图形元素,把握图形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和规律性,避免在设计中应随意,而可能出现的偏差,并能准确地通过产品的造型传递企业所蕴含的文化和理念,即使在设计的最细小的环节也能体现设计的规范性。通过对于建立产品功能图形的设计规范的探索,还可以指导产品造型设计人员的工作,从而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设计品质,进而树立产品的整体形象。产品功能图形设计规范的建立还应保证设计的创新性原则,结合不同的产品加以灵活运用,在保证产品形象的前提下,不断追求新的突破。

产品装饰图形的设计与功能

与产品功能图形不同,装饰图形的设计没有相应的规范机制。其设计的自由度相对较大。随着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中装饰图形在产品造型设计中充当的角色也愈发重要。

产品装饰图形元素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图形元素可以突出产品的风格。现代人的消费理念,不仅需求产品功能的快速升级,还需要产品样式的更新。因而,企业通过丰富的装饰图形元素,形塑产品的形象就显得极为重要。许多企业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如选用具有深刻内涵的中国风元素的图形,对产品的外观进行设计,以求达到一种全新的外观设计样式,使之更富艺术感。如右图是名为“青韵、化蝶”的步步高翻盖手机设计,这种产品造型设计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色调的设计模式,创新性的引进了我国传统的青花艺术形式作为装饰图形元素,改变了手机造型设计中单色调的设计风格,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感官冲击。

其次,图形元素可以优化产品的设计。在产品造型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巧妙的运用各种图形元素,将产品的功能组件和产品实体造型相结合。在有些产品的整体设计中,通过图形元素的设计,可以在少量增加产品总成本的前提之下,使产品的整体视觉效果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第三,图形元素可以帮助系列产品的开发。

篇4

 

构成首先是一种造型的概念。就是以数种以上的单位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平面构成是学设计最基础的学科,不管是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界面设计等无不体现点线面的构成关系。

工业造型设计是以工业产品造型、外观质量及人机系统协调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它不是工程设计,也不是工艺美术设计,它是以工业产品为对象,从美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等方面出发进行产品三维空间的造型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就是通过给产品赋予思考来达成交流。”那么怎么给产品赋予思考呢,最基本要求就是要搞清楚点、线、面的关系,这样才能对要设计的产品有处下手。任何产品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产品作为一个体的形式存在,由点构成线,由线构成面,由面构成体。不同的点线面构成的产品会有不同的性格,可以刚硬、可以柔美、可以可爱、可以妖媚……

1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原理是一种在视觉的直接关照下通过切割、分解、变形、重构等不同手段在二维平面空间之中对原有形态进行创造性的排列与组合的造型方式及其所形成的现代造型观念。其最大的特点是注重于视觉及心理上的力学关系原理,将几个以上相同或不同的形态单元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一个原来不曾有过的新的较为理想的排列形式,并赋予视觉效果与心理感受以全新的印象。

平面构成的根本原理在于它不是简单的模仿具体的生活形象,而是探究客观现实中的多种形态,表现在视直觉上的组织结构中的力学关系等方面的心理感受。这其中需要从概念过渡到形象;从凌乱过渡到有序;从无情无理过渡到合情合理;从平淡的现实过渡到虚幻的新奇等等。在强化形与形之间的对称与平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等形式法则的运用上,努力表现出一种既富于动感变化又具有调理秩序的视觉形象的新格局来。

2 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特性分析

在平面构成中基本造型元素为:点、线、面。下面将对点、线、面的概念、性质及构成进行具体分析。

2.1点

在平面构成中的点,其大小是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其大小不许超过视觉单位“点”的限度,超过了就失去了点的性质,就成了圆。点的概念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在比较中而存在,通过比较而显现。例如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一只小船就成了“点”,虽然小船具有一丁点面积,然而在视觉上与广阔的大海相比我们感觉它只是一点。

点是视觉的中心,也是力的中心。越小点,点但感觉越强,距离越近,相反感觉就越弱。点有求心的作用,能够产生积聚力的视觉效果。免费论文。点有一种跳跃感,使人产生对球体的联想;点有一种生动感,使人产生对植物种子的联想;点还能造成一种节奏感,类似音乐中的节拍、锣鼓中的鼓点。我们可以通过点的大小,排序,位置,颜色,形态等产生视觉上的美感。

2.2线

极薄的平面互相接触时,其接触的地方便成为线。线也可以说是点的连续和延长,有直线、曲线、折线、粗线、细线等形式。从平面构成来讲,它既有长度,也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它在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免费论文。线比点更能表现出自然界的特征,自然界的面和立体,都由线来表现。如树枝,灯柱,电线,绳子等。

粗线较细线更为醒目,长线较短线更为突出,成角度的线较水平线、垂直线更富于变化。直线的视觉效果更偏重于静态,较为理性;水平线平和稳重;垂直线硬挺沉稳;向上方倾斜的线具有上升积极地感觉;向下倾斜的线具有沉降的感觉。曲线较直线更具动感、柔和且具有弹性;折线带有波动性。线也可以有不同的“性格”,用尺规划的线理性强,具有冷静而且坚强的视觉印象;徒手画的线感性强。

2.3面

“面”是线的连续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面有长度、宽度,没有厚度。一般来说,面往往在画面中所占比重较大,因而面的大小,形态,位置就先得十分关键。

面的形态可分为规则形的面和不规则形的面。规则形的面是由圆形、方形、角形等规则的几何图形所组成。圆形,视觉效果完整且具动感;正圆形的中心对称性中柔和见沉稳,在圆形中截取的任何一部分即是弧形,弧形比圆形更具有运动感和速度感。方形,通常给人稳固、坚定、不易改变的心理效应,所以适于表现厚重、有力、固执等概念;角形,其突出的角给人以紧张感,带有较强的不安定性和刺激性。

不规则形是有曲线、直线围成的复杂的面。其个性复杂,同一形态可因观察环境和观察主体的主观心态的不同而产生理解上的变化。不规则形融入了圆、方、角的多种因素,其表现的多少可倾向于不同的视觉印象。

3点、线、面与产品造型设计的关系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就是应用空间造型设计的原则与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结构、功能、材料与人、环境、市场经济等的关系,创造性的将这些关系协调的表现在产品的结构造型上,开发出具有时代感的现代工业产品。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注意产品造型设计中的细节,造型中的基本元素点、线、面的结构穿插、组合变化就显得更为重要。

3.1产品造型设计中的点与面的关系

我们从点出发,一点点分析点、线、面与产品造型设计的关系。点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是相对的,它可以是个面,也可以是条线,也可以是个体。我们拿产品的按键来举个例子(如三星226BW)。免费论文。它的按键本身就是个小的体,也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在与整个产品中,它就是一个点。这个点是大是小,是长是短,就需要设计师去把握。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位置都会有不同感觉,做的合适可以给整个产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在简洁的设计中,点的作用尤其重要,要么如同梦露,要么如同媒婆。两款产品(三星226BW&LOEWE),同样是一个圆的造型,不同的大小,不同的位置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前者位置居中,给人端庄、稳重的感觉;后者位置在右边,给人活跃、灵动的感觉。可见在产品设计中通过点的各种搭配形式,会出现千变万化的造型。一个品牌的同系列产品在整体造型上改变可能是很少的,只是局部特征的调整,使得系列产品在造型上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样可增强系列感,当然也可减少产品在模具开发、材料应用、加工成本等方面的费用。

3.2产品造型设计中的线

线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表现非常重要,不同的线与线构成不同的产品的表面,直接表达出产品不同性格。直线性格硬,曲线性格柔,直线与直线组合,直线与不同曲线组合,直线与直线之间过渡弧线角(导角)等等,不同的组合可以打造出不同性格的产品,同样可以千变万化。

拿电视为例,四条直线可以围成一个四边形的面,这个面就是构成电视产品的最主要语素(尽管电视可以做成圆形,但多数还是四边形为主),这么简单的一个四边形,我们怎么去寻找差异化设计呢?我们可以从线去入手。如(Sony KDL-46W5100、Philips 42PFL5609),SonyKDL-46W5100是由直线围成的,线与线导角很小,性格刚硬。而Philips 42PFL5609则是直线与直线之间导大圆角,性格柔了不少。若Sony KDL-46W5100是一件Armani西装,那Philip 42PFL5609则是D&G的一件外套。

(Samsung UA40B7000WF、Samsung UA55B8000XF)这两个产品从正视图来看几乎是一样的,同样有着透明边框,同样的小的导角,但整体感受却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从侧视图可以看出,Samsung UA40B7000WF是由曲线与曲线构成了一个曲面,而Samsung UA55B8000XF则由直线与直线构成了一个平面,这样微微的一个变化造就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Samsung UA40B7000WF柔美,Samsung UA55B8000XF硬朗,一个如亭亭玉立的少女,一个如帅气的小伙。

再如B&O品牌,丹麦最有影响、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由B&O的首席设计师DavidLewis亲自设计的BeoLab 10扬声器淋漓尽致的展现了B&O“质疑常规,绵延惊喜”的理念。外形上倒金字塔型的突破设计建立了全新视觉平衡,简洁明快的线条和BeoVision 4电视机框架的曲线形成鲜明对比,仿佛一副精致油画贴近墙面,为你的家中增添一份简约奢华的北欧风情。产品线条简练、概括,去掉一切不必要的装饰,延续了B&O一贯硬朗的设计风格。

3.3产品造型设计中的线与面,面与面的关系

再讲一下线与面,面与面的关系。在产品设计中常常会用到线的装饰,它可以是直线,可以是曲线,可以是围成一周的线。这条线在整个面的位置,会给面一个视觉分割。不同分割会有不同感受,例如路人皆知的黄金分割。同样拿电视举例(Sony KLV-46V200A 、Tcl L46X10FDE), Sony KLV-46V200A在屏幕下方加一条烫印装饰条,分割了电视的下边框,使原来宽宽的下边框在视觉上有所变窄,Tcl L46X10FDE一周亮线给整个平淡无奇的产品增加了亮点。可见线作为一个装饰语素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电视屏幕的四条线自然而然把电视分成了两个面,这两个面的大小、位置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电视产品的外观,这两个面形成四个边框,这四个边框的比例也是电视产品设计差异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如Toshiba 46XF300C、Lg 42LG60FR )Toshiba 46XF300C 最求极致窄边框,而Lg 42LG60FR则做出了一个极宽的下边框,创造出不一样的时尚感觉。

通过电视造型中点、线、面基础元素的分析,我们发现:看似简单的四边形结构,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点线面的结合、转换,就能做出丰富多样的产品造型。配合材料、灯光、做工等体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

4节语

点、线、面是最简单,最基础,也是最必要的产品造型元素。对于点的大小、形状;线的粗细、方向,直线曲线的结合、转折;面的大小、形状都要仔细的推敲。产品造型要做到细节化,简单的角度、位置、形状的改变都有可能改变产品的风格。所以只有将平面化的语言立体化,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才能真正懂得怎样去设计。设计出适用、安全、美观、经济的产品,才会赢得市场,成为优秀的产品设计师。

参考文献

[1] 陈楠.平面构成.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

[2] 刘书堂、周大光.平面构成法新解.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 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79-02

《人机工程与造型设计》是一门介绍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造型设计相关知识的课程,也是一门将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课程[1]。人机工程与造型设计是作为一种新的产品设计观和方法论而兴起和存在的,是探讨如何应用各种先进技术,达到产品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它不同于传统的工程设计,也不同于一般的艺术设计,而具有多学科相互渗透、交融的特点

人机工程与造型设计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边缘学科。人机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机―环境”系统,人机工程学既研究人、机、环境每个子系统的属性,又研究人机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属性。力求达到“人”尽其力,“机”尽其用,“环境”尽其美,使整个系统安全、高效,且对人有较高的舒适度和生命保障功能,最终达到系统综合使用效能最高[2]。造型设计主要以各种产品为表现对象,在满足产品物质功能的前提下,用艺术手段创造出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造型设计必须满足实用要求的物质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精神功能两方面的要求[3]。人机工程与造型设计包括设计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人体测量学、工业造型设计的美学基础、形态设计、色彩设计等丰富的内容,通过人机工程与造型设计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人机工程与造型设计的基本设计原理与方法,提高设计素养。本课程的特点是基本理论知识点涉及面广、分布较散,内容相互关联较少,学生容易看懂,深入理解则有难度。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则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而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已有学者在相应的教学方法改革上进行了有益尝试。作者在教学中把相关知识和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将老师为主变为师生并重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和好胜心结合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旨在加深学生的理解,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论文演讲

设计生理学与心理学基础这一章包括人的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人对信息的处理、人的感觉和知觉特性、视觉功能与特征、听觉机能与特征、心理因素等内容,这些内容里的神经系统结构、人对信息的处理、记忆、遗忘等内容与我们的日常学习有较大关系,对指导如何正确进行学习有重大作用。在进行生理学与心理学基础教学时,布置学生撰写“根据生理学与心理学知识谈如何学习”的小论文,要求学生们根据学到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谈如何学习得快,如何记得牢,如何提高效率,用所学知识指导日常学习。很多同学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又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认真撰写论文,分别从身体健康、记忆、复习、遗忘等不同方面对学习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论述,谈了各种不同学科的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师把其中有特色的论文挑选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演讲,各自介绍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和建议,每位同学演讲结束后,由下面的学生提问,演讲者解答。课堂上气氛热烈,一些平时上课总是坐在教室后排听讲的同学也大胆地演说,并能恰当地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学效果较好。课后有的同学说以前只知道认真学习、努力学习,对如何正确地学习、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等知之甚少,通过知识学习和论文演讲获益非浅。通过让学生演讲和相互提问,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和演说口语表达能力,加深了对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设计仪表

仪表是显示装置中使用最多的一类视觉显示器,仪表的大小、颜色、刻度、指针、外形等对仪表的正常发挥作用有重要的影响,根据不同的使用人群和不同的使用环境,设计相应的仪表,在讲解仪表设计的基本原理后,必须让学生实际设计,以便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生活经历等设计不同风格、式样的仪表,在设计完仪表后,组织学生交流,每人介绍自己设计的思路、意义、作用和使用环境等。通过交流,同学开阔了设计思路,加深了对仪表作用原理的理解,之后再进行第二轮仪表设计,大家对仪表的设计有深刻的理解和印象。仪表是大家经常见到的一种常用的设备,看似简单,但真正开始设计,才能发现其中需要解决的各种尺寸关系、颜色配比问题,通过两轮设计学生在绘图、配色、比例关系、美学素养等方面有提高,体会出仪表设计中的奥妙。

三、正反方辩论

在工业造型设计的美学基础教学时,涉及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稳定与轻巧、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变化、主从与重点、调和与对比、过渡与呼应、比拟与联想、单纯与和谐等十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这些概念有的每一对概念既相互关联近似,又有很大差异,短时间理解和记忆有一定难度,为此每一对概念请两个同学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谈其中一个概念的优点、用途等,相互辩论,如两个同学辩论调和与对比,一个同学认为设计中应多采用调和的表现方法,另一个则认为在设计中采用对比的方法能带来视觉冲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经过这样的热烈辩论,大家对这些概念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在课堂上辩论让学生在相互争论中及时找出辩论对方论点中的漏洞和逻辑错误,把自己的观点有条理地展现给大家,提高了思维敏捷能力和逻辑分析判断能力。

四、实物制作

构成是形态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构成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构成是研究物质世界形态要素及其组合规律的科学。它不以客观物象为模特进行写生,而是从造型要素入手,把客观物象分解为点、线、面、体,然后按照一定的秩序重新组合,构成一新的形态。构成与设计是有区别的。构成研究的内容是涉及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关联的形态因素,从整个设计领域中抽取出来,专门研究它的视觉效果和造型特点,从而做到科学、系统、全面地掌握形态。构成能为设计提供广泛的发展基础。构成的构思不完全依赖于设计师的灵感,而是把灵感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结合起来,通过逻辑推理,并结合美学、工艺、材料等因素,确定最后方案。构成是包括技术、材料在内的综合训练。在构成过程中须结合技术和材料考虑造型的可能性。因此,作为设计师来讲,不仅要掌握造型规律,且要了解或掌握技术、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构成的特点和技能必须通过实际的设计和制作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布置学生制作实物,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如纸张、木板、一次性筷子、易拉罐和矿泉水瓶等进行构成制作,包括平面的、立体的,所有的制作带到教室展示交流,并评选最佳作品,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实物制作,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制作的作品形态各异,丰富多彩。

通过对《人机工程与造型设计》教学方式的改革,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学生演讲、设计、辩论、实物制作等教学方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较大的提高,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思维敏捷水平、动手能力得到加强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一、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造型形态训练的发展沿革

1.造型形态训练的发端。作为现代主义成熟标志的包豪斯设计学校1919年成立于德国魏玛,这所在当时堪称独特的设计学校不仅因为全新的设计观念闻名于世,还因其革命性创新的教育方式在此后深深影响着世界。它所创立的三大构成、造型训练等课程在培养全新设计人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之后又被包豪斯的师生带到了世界各地,并以此为基础奠定了各国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

2.造型形态基础教育的发展演变。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造型形态,设计师的设计创造最终呈现出的仍然是一定的造型形式。所以针对设计进行的教育,尤其是产品设计专业教育必然对造型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形态的专门练习就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之一。

在早期,德、美、英、日等国都通过进行集中的构成训练来使学生较快的理解空间立体概念,同时结合色彩、平面的练习提升学生对造型形式美感的把握和处理能力。但此后西方设计界普遍意识到这种以构成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并对这一体系进行了完善。以斯图加特国立造型艺术学院为代表的许多学校都不断加强专业基础教育中的形态训练,结合材料、构造、功能等因素使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课程掌握造型设计的方法,为后续的设计实践架设起一座桥梁。比如,开设一些类似“功能形态”的训练课程,让学生针对某一功能的实现进行形态塑造。也许这样的设计并不具有真正的实用价值,但是正是这种训练可以使学生从单纯的构成中跳将出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更加接近人们的实际生活。现在,国外设计界对造型形态基础的探索仍然在继续,设计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还在不断更新中。

二、我国设计教育中造型设计基础的发展与现状

1.我国造型设计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国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将现代设计及其教育体系引入国内,基本上仿照包豪斯的模式创设了一大批设计院系,以构成为主的设计基础教育也一跃成为多数设计院校的主干设计基础课程。构成基础忽视形态的具象特征,以研究抽象形态来探求造型的本质规律。这种从抽象元素入手的造型研究方法使得原先依赖于感性的形态创造有了科学、理性的方式,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设计专业的实际水平。然而,简单克隆国外早些年的模式又没有及时跟踪新的设计教育理念,使我国在很长时间里只是以三大构成作为支撑性的设计基础课程。二十世纪末开始我国也发现了单纯构成教育的缺陷,并开始探寻适于我国的现代造型设计基础教育。

多数情况下这样的课程只是就形态而形态,在形式上启发学生的创造。学生沿用构成中的方法来完成造型,或许他们可以很偶然的完成若干具有一定质量的形态。但是在学习具体的设计课程后,他们掌握的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各种设计理论与造型形态的能力又无法真正融合,难以很好的运用造型处理手段来完成产品的最终形态,部分学生甚至面对具体设计时手足无措,感到无从下手,通过这些非理性的造型方法得到的也多是粗浅而缺乏思考的外形。

所学不能致用,这也是很多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仍然不能自信的从事产品设计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由于借鉴他人太多,自己的思考却又相对不足,所以我国设计教育与国外同行相比还仅停留在一种形似的状态,整个教学体系的效能、所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更不用说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了。

三、造型设计基础对我国设计教育的价值

1.造型设计基础的真正价值。造型设计基础是从传统基础设计过渡到具体设计实践关键一环,可以整合多种设计知识,使学生完成由基础到专业设计的转变。首先,它可以使学生理解传统构成的真正含义,将构成教育中被割裂开的有关因素重新整合起来,并加以融会贯通应用于设计。其次,基于实践的造型训练将能使学生更加广泛的认识各种现实形态,从中提取形态的规律,增加他们观察的敏锐程度,提高审美的能力。造型形态的训练将能使学生捕捉到形态具有的情感语言并加以应用,将人的心理因素加入造型之中塑造出具有一定情感的形态。再次,造型形态训练结合了相互协调的材料、结构、工艺等元素,可以使学生在对科学技术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造型手法,具备独立从事产品设计的能力。造型设计基础可以通过一个个的课题训练,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和分析,学习、掌握和创造出造型的方法,这其实是一个掌握设计思维方法的过程,能真正帮助他们由基础过渡到设计实践。

2.针对我国教育实际的特殊意义。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关系,学生大都处在一种片面强调知识积累的状态下,许多学生是学习知识的能手却缺乏丰厚的人文素养。反观国外,比如著名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出于对人才创造能力的考虑,每年招收的学生中近60%具有音乐演奏的能力,而日本更是将构成等融入中小学的常规教育之中以提高全民审美水平。我国学生在艺术、人文方面相比较而言是比较弱的,而大学入学的激烈竞争又使得一部分原本对设计没有太多热情甚至不了解的学生踏入这一领域。因此,造型形态训练就比一般意义上的更为重要。造型设计基础教育可以使他们提高审美水平,理解和掌握造型方法,进而激发出情绪,增强他们的创造表现能力。

3.对造型基础教育的新认识。说到基础似乎就意味着简单,但是真实的问题是复杂的,所以造型基础教育必须恰当处理简单和复杂的关系,需要合理的将问题加以构成,通过大量简单易懂的练习和更多的实践来完成由简单训练到复杂实际应用的转变。

四、我国造型设计基础教育的未来展望

1.造型设计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发展我国造型基础教育首先必须做好现代设计基础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明确其连接基础和专业的桥梁地位,突出在设计基础课程中的主导作用,应与其他基础课程有机结合构筑起一个系统的、协调的基础教学体系。还比须注重对设计基础教学本身的研究,加强造型方法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才能提升造型基础的教学水平。伴随社会的发展造型设计基础的内容也在不断调整,所以我国的设计基础教育还必须密切关注世界范围内设计理论的发展创新,加强国际交流和沟通,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有益的思索。

2.充分发掘民族文化内涵。放眼现在的世界,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出哪些是来自北欧的设计,哪些又是日本的产品。同时,我们还看到当国际化的潮流褪去,民族的设计开始在全世界广受欢迎的时候,属于中国的产品设计却是非常的鲜见。我国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但是仿佛在来自西方的设计面前迷失了自我,日韩文化同样源自于东方文化,却在设计中很好的体现出民族性,这些不能不令人认真去思考。一方面我们迫切需要提升造型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还需要从历史中探求文脉的传承,将之自然的渗透入造型的创造,而不能一味追求形式化的形态,惟此中国的设计才有望彰显出自己的鲜明特色,步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篇7

1简介

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相比较实用性,汽车携带着更多的人文符号,如消费者性格、喜好、身份和地位。所以,除了内在的机械性能,汽车造型设计在汽车的销售过程中一直受到消费者特别的关注。汽车造型决定了其是否能第一时间吸引客户,这将影响汽车的销售,甚至与汽车企业发展的命运息息相关。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稳定的发展阶段,但是中国汽车品牌却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如何从“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成为一个强大的汽车国家,关键在于创新。汽车造型设计是创新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但如今现有CAD软件和技术没有针对造型研究创新的模块,而3D变形技术的引入将改变这一现状。3D变形技术可以自动产生大量的、不同于现有产品的新形式,这些都是不同于初始定位对象和中间对象的,它能激发设计师的灵感,有助于汽车造型的创新。随着3D变形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它将弥补现有CAD软件的不足,成为一个汽车造型创新的有效手段。

23D变形技术的基本原理

给定两个几何模型,一个源S和一个目标T,3D变形技术生成中间模型序列{ M在其中不断地从源(M0=S)到目标(Mi=T)改变其形状。在3D变形中,中间对象都有s和T的一些特征,但彼此不同。图显示了分别从3D视图的角度,从金字塔到立方体之间的变化,左边的图形是给定的源,右边的图形是目标对象,其他的是中间对象。它们是以参数t从多边金字塔向立方体的变形中生成的,多边金字塔和立方体的共同特征是被保留在变形过程中。

33D变形技术在汽车款式设计中应用的算法

汽车造型是一个复杂的自由表面问题,基本的设计元素仍然是点、线和面。对于造型描述来说,点对造型设计非常重要,但又不能满足造型。线随点变化,是连接着的造型元素,但面却能很好地表达造型。根据计算机中车型的不同表达方式,本文介绍了以下3D变形技术:

3.1基于2D轮廓的3D变形技术

汽车侧面轮廓线是表达和控制大部分造型信息的特色线条,叫做汽车造型对称线。因此,基于2D轮廓的3D变形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汽车造型技术。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使用坐标平面平行于汽车对称线,画出汽车表面,从而获得一系列平行的2D轮廓。生成的2D轮廓越多,越多的造型特征就会被保留,但计算难度也会越大。

其次,在相应的2D轮廓之间建立对应顶点。然后,根据这些对应顶点,改变2D轮廓。最后,当2D轮廓拟合时,汽车的中间模型生成。图2显示了一辆汽车和一滴水之间的变形过程。

3.2基于投影的3D变形算法

三角网格是描述模型最常见、最好的形式,特别是对于汽车模型复杂的拓扑结构,它们可以描述模型的所有细节。为了维持这种拓扑结构,通常根据投影进行变形算法。算法的主要步骤如图3所示:

(1)将s和T投射到单位范围上,获得S’和T’。投影过程应反映模型顶点的拓扑关系,并不自交。

(2)根据顶点S’和T’之间的几何关系,计算顶点T在S上对应的坐标位置。

(3)重复步骤2,计算投影T上所有的顶点S。根据S’和T’之间的关系,建立项目模型M,它可以表达新模型M的拓扑结构,M可以通过插值变换计算。

3.3其他3D变形算法

根据模型的不同表达式,如NURBS曲面、点云和隐式表面等,这些模型有很多变形算法,如基于表面的隐式变形算法和基于距离场的变形算法,这些算法都有优缺点,并在文献中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算法在汽车设计中有重要意义。

4 3D变形技术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3D变形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动画系统、娱乐和医疗行业,特别是在电影特技和动画中,这项技术已经成熟。虽然技术应用在汽车造型设计中还并不常见,但是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汽车造型设计的创新方法。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汽车造型设计软件是汽车造型设计的常用工具。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来表达他们的想法,但它不能思考。通过3D变形技术,可以改变现有汽车模型以获得所需的目标模型,计算机将自动生成一系列的中间模式。因此,这项技术可以为汽车设计提供一种新的创新的方式。

(2)为汽车造型设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首先,中间对象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有汽车模型的视觉特征,但中间对象不同于源汽车模型的。其次,中间对象有变异性的特点。由于算法的复杂性,变形中的中间对象可能脱离设计师的控制。但这种变化可以激发设计师,扩展设计的思想。

(3)为汽车造型设计师提供大量的参考。在变形过程中,每一个同的值对应一个中间对象。设计师可以接收大量的带有参数细分的新模型。这些中间模型不同于现有汽车的独立风格,可被设计师用作参考素材。

(4)有利于空气动力学造型设计。空气动力学与车身设计有紧密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坠的水滴是一个很好的动态模型,汽车模型转变成一滴水的过程将生成大量的符合动力学的模型,将这些模型导入汽车分析软件将获得最优化的车身。3D变形可以融合技术与美学,汽车款式设计也因此将更为先进和科学。

(5)3D变形技术是直觉主义的和瞬时的。中间汽车模型在3D中显示,这比设计草图会得到更多的风格信息。设计者可以观察汽车的每一个细节。图1中,设计者可以观察3D视觉中每一个细节的渐进变形。变形结果可以用于任何CAD软件的快速成型和模具开发。因此,它不仅可以得到改善,还可以减少后期工作的困难和缩短设计周期。

篇8

1.徽州古建筑单体外部构成符号

(1)屋顶屋顶是徽州古建筑符号中的代表,徽式屋顶多为斜坡样式,整体造型向内微曲。徽州古建筑的屋顶大多采用了双面斜坡形式,只要是由于南方多雨,这种造型方便利于排水。除了双面斜坡的造型,还有单面斜坡,三角屋顶等,屋顶上面覆盖小青瓦也称作蝴蝶瓦,远观颇引人注目。(2)马头墙马头墙是古徽州建筑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的造型来源于其防火功能的需求,一层层堆叠起来的马头墙,既满足了建筑的功能性.又具有一定的装饰性。马头墙采用白粉墙面,灰色瓦顶,总的色调清淡素雅,马头墙多采用层叠形式,常见的有三叠式、五叠式、七叠式等,马头墙在单体造型中采用对称形式,整体造型采用上下层递进关系。马头墙作为徽派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建筑设计中演泽得丰富多彩、淋滴尽致,成为现代设计中最容易被借鉴的重要符号。(3)门头徽州古建筑中门的造型是多种多样的,有最常见长方形门、圆形门、拱形门、花瓶形门等。在徽州古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是作为房屋入口的门楼,往往装饰精美砖雕,并且造型华丽,徽州的的门头设计中融合了大量的古徽州符号和其他地区的符号,在其中有比较常见的云纹、龙纹、回纹等。因此在门头中的这些纹样有很多值得人们去研究和整理,它也成为徽州古建筑的重要符号。

2.徽州古建筑单体内部构成符号

(1)天井在徽州古建筑中,天井作为徽派建筑中的一种特有形式,充分显示了徽州的地理人文特色以及古徽州人的智慧所在。徽州古建筑中的天井一般作为室内采光井而设置,天井口方位宽窄不一,深浅位置可宽可窄。这种变化多端的天井,由井口、井身、明堂组成,在正堂与门厅之间,形成一种过渡的闲逸空间,井底多由当地紫青或芝麻花冈岩铺垫。(2)徽州三雕“徽州三雕”徽州建筑符号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古徽州的工匠们以砖、石、木、竹为原材料进行雕刻创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筑环境装饰。徽州三雕的的内容丰富,具有典型的徽派风格,融合了山水、花卉、人物、云纹、回文等。徽州三雕是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结晶,在工艺手法上堪称精湛,其表面附着的图形元素十分丰富,而这些图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现代徽州包装及平面设计中被引用。

二、徽州古建筑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1.形的直接应用

徽州古建筑特有符号的直接应用是保留原有单体符号的整体造型,通过对二维符号的变形与转化,使之成为三维实体造型,让传统图形成为设计师设计思路的一个创意点和启示点,如图1所示。这款道路灯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徽派建筑的马头墙。设计师将“粉壁、青瓦、马头墙”的徽屋特点揉合进了灯具的造型设计中。在整体造型中没有过多的改变原有马头墙造型的形态,聚光主照明灯和放光辅照明灯两个光源,使得灯体在满足道路照明功能的同时,传达出温暖的家的讯息。徽州古建筑符号内容丰富,各有其不同的涵义,在应用之前要将古徽州符号收集归纳,建立徽州符号设计库。设计师要认识和了解徽派建筑符号的深层含义,由于古徽州符号中包含了复杂的不容易被应用的符号元素,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徽派建筑传统元素,并与外来元素完美融合,从而产生出具有徽州古建筑符号的产品设计,这种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产品设计也是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2.色的直接应用

色彩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徽州古建筑符号的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整体色彩给人一种朴素之美,这样的色彩搭配古徽州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人们崇尚自然,简单而质朴的性格特点,因此黑、白、灰是徽州古建筑符号的主要代表色,它保留了木、砖、石的本色。对于古徽州符号色彩的应用不能仅停留在色彩本身的描述上,还必须对蕴含于其中的观念及文化背景加以理解,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加以应用。色彩的直接应用主要为产品造型的后期修饰,在造型中将主题色彩布局设计为朴素自然的黑白灰色系,同时辅助以其它色彩作为整体色调的点缀,这样的应用方法使整体色调表现不呆板。

3.符号的抽象与组合应用

徽州符号元素多为二方连续性符号,其造型丰富独特,在产品设计中不适合直接应用,因此在应用时要对符号进行截取和简化,抽象出单体符号。通过抽象和简化,提炼出徽州古建筑文化符号的本身特点和最典型特征,但是这种提炼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上的创作,更多是要为后面的设计服务,因此在提炼过程中,就必须将原有的符号以一种视觉化的点、线、面的形态语言显现出来,并且经过提取后的符号要能够体现出徽州古建筑的精髓和韵味。如图2所示,马头墙元素是一个三维的造型,通过简化上面的装饰造型,将其抽象为二维的线条,在产品设计中可以借鉴和运用这些元素进行造型设计。通过徽州古建筑符号的提取,可以将其组建为元素符号库,方便产品设计的构思。产品设计的核心是造型构思,没有形态的符号在产品设计中无法得以存在,当然符号的提取是在保持徽式元素的整体性和艺术性的前提下进行大胆提炼,选取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符号进行创作。了本篇论文上述方法,将盘子的造型设计为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也是徽派建筑中很典型的元素。汤碗的造型用的徽派建筑符号中的天井元素,使餐具的造型元素更加的丰富,让徽州印象尽可能多的展现在就餐者的眼里,汤碗的上部区域进行了徽州的雕刻装饰,更突出的徽州韵味。杯子的设计元素来源于徽派建筑的房屋造型,粉墙黛瓦,勾勒出徽派的时尚感和造型感。小碟子的造型是借鉴了徽州符号中的瓦当,在徽州瓦当表面通常装饰有各种图案,有吉祥避邪的寓意。在小碟子的造型设计中应用了浅浮雕的装饰手法,将各种装饰图案表现于碟子表面,使整体造型简洁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感。筷架的造型取自徽州三雕中的石雕部分,将石雕造型进行了抽象简化运用到餐具设计中,在筷架的顶端部位应用了灰色,呈现出粉墙黛瓦的徽州感觉。小桥的造型直接应用了徽州建筑符号中的石桥元素,由于石桥的造型能够很好的体现徽州特点,因此在设计中没有进行抽象和组合而是直接应用了原有的形体,突出了徽州建筑的特点。

篇9

当前,在高校实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大多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方法,的确,传统陶瓷造型各异,内容丰富,为今天的陶瓷造型设计提供了非常全面的参考与借鉴,但如果一味地照搬照套,就很难对学生在造型设计上有新的视野,也很难取得新的突破。在设计新的陶瓷产品时,需要因地制宜地挑选一些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然后结合时代审美特征,进行创新,设计出具有时代审美元素的陶瓷造型。通过审时度势,结合时代主旋律与时代精神,有意识地嫁接、演化、改造器物,尽最大程度地保留原物独特风格,如结合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馆的造型在家居陶艺的造型设计上得到较广范围的应用。

纵观当前高校陶瓷造型设计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授课内容中较为注重欣赏、评述等环节,教师会在课前准备许多经典造型的陶瓷艺术作品图片,通过幻灯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展示,各个历史时期,讲解也颇为详尽,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缺乏对陶瓷造型的探讨与交流等环节,这样即便教师在课前准备充分,在学生看来还是有很大的“照本宣科”的成分。

二、陶瓷造型设计的发展趋势

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那些传统的陶瓷造型已然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陶瓷艺术作为一门最贴近人们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如何设计出满足现代人们审美需求的陶瓷艺术作品是陶瓷造型设计课程的其中要义,也是当前实施“产学研”计划的主要意义,在陶瓷造型设计中更好的体现现代人的审美理念,是陶瓷造型创新设计的基本前提,更是开拓现代陶瓷产品市场的关键所在。

(一)自然化与人性化并重

陶瓷作为一门古老而年轻的艺术形式,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掌握了烧制陶瓷的技术,可以说,陶瓷是人类一项伟大的发明和智慧的结晶,其将泥、火、水、气四元素创造性的融合在一起,具有技术、实用、艺术和审美特性,是物质具象与精神、情感的融合。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陶瓷艺术的造型设计中,开始更加注重人性的关怀,注重作品与自然的相得益彰,相互呼应;人性化、自然化设计成为人们不断关注的话题。人性化作为陶瓷艺术的精髓,在陶瓷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然化则强调陶瓷作品的“自然形态”,“自然形态”是一种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思考和表现方式,它为人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新的创意。

陶瓷造型的人性化与自然化同样重要:一方面,陶瓷造型设计的人性化,将陶瓷作为审美对象与审美要素进行高度融合,人既是艺术的创作者,又是这种艺术形式的欣赏者,人性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关注的是欣赏者内心深处的精神与情感;另一方面,陶瓷造型设计的自然化,是陶瓷创作设计实践之中人真正将一切自然物种的尺度(规律)内化为自己内在的尺度,从而回归自然并且按照自然的规律对待和将自然规律运用于陶瓷造型设计之中。

(二)个性化与时尚化凸显

陶瓷造型个性化设计满足了现代人审美观念。个性化造型创作实际上就是通过陶艺家以独特的艺术眼光对生活细节的洞察感悟, 并将这种独特的感受用陶瓷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由于艺术家和欣赏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文化修养及审美趣味存在一定的差异,都呈现出对陶瓷艺术个性化的追求。了解不同人群的个性追求, 对于我们创作出更多、 更加丰富、 更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陶瓷造型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强调和挖掘个性化元素,并将这些个性化元素融入陶瓷造型设计中,才能在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风格与特色。

新潮、时尚的陶瓷造型设计元素,更能彰显陶瓷艺术的时代性。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所兴起的审美风尚, 但是这种风尚是有周期性的, 一波新的时尚很快会被下一波所替代。所以, 现代产品更新换代频繁, 掌握现代消费时尚性的变化规律, 才能使陶瓷造型设计紧跟时代步伐, 走在时代前列。譬如一段时间以来,具有欧美时尚的咖啡具造型变得非常时髦,很多陶瓷艺术创作者都将这些时尚元素融入到陶瓷造型设计中,在陶瓷造型设计领域刮起一阵“欧美风”;近两年来,陶瓷造型设计领域又刮起了以学院派、中国梦等元素的“最炫民族风”。

(三)国际化与民族化同步

著名陶瓷艺术家秦锡麟教授在其论文《现代陶艺的世界性、民族性、地域性及个性》中详细阐述现代陶瓷设计的世界性与地域性,概括起来就是现代陶瓷设计具有国际化与民族化同步的特征。

显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与常态化,陶瓷文化艺术的国际交流也变得日益密切,国际间的陶瓷艺术交流活动也变得频繁起来,因此,和而不同的陶瓷艺术设计正是各国之间的文化相互交融的映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民族文化大融合成为陶瓷设计的新主张。

陶瓷造型设计的民族化是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对民族精神的追求、对外来文化和技法的融合吸收, 从而寻求自己的设计创意和文化理念来与世界接轨。 这方面日本与韩国的陶瓷设计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日本的现代陶瓷造型设计不仅具有国际造型语言特征, 而且在尊重东方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努力用饱含日本民族气质的处理与改造方式, 成功地在设计风格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同步推进做出了示范效应。东方的韩国有着时尚风向标的美称,韩国在现代陶瓷造型设计方面大胆、夸张、而且具有自身的风格特征,也深刻影响着日本的传统造型设计。以谦恭的态度大量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设计理念, 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在世界陶瓷造型设计中有自己的设计语言。

三、陶瓷造型设计的教学方法与基本思路

篇10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077-02

所谓的“服装制版”,就是服b设计师采用设计的方式对服装造型进行技术分解。设计中采用数学公式或者技术数据进行造型设计,包括服装的排料、裁剪等,都采用这种专业技术手段进行生产,使得服装工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都更为便利,而且在服装的缝制和熨烫的过程中,以及服装的整理中,都会更为方便。在服装产品的规格、构造上,服装制版是重要的依据,也是保证服装质量的关键。

1 将科学的服装制版思维模式构建起来

(1)服装制版中要从平面思维模式向立体思维模式转变。

服装制版中,许多的服装版型设计师都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模式进行设计。无论是服装制版设计师,还是学生,在平面裁剪制版的时候,都会采用平面思维模式,逐渐地,在服装设计上就形成了二维造型,而对于三维造型设计却显得力不从心[1]。所以,需要对服装的平面制版思维模式转变,采取立体思维模式,以使得服装制版中不仅具有技术含量,而且还增添了艺术性。这就需要服装制版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具有丰富的想像力,能够将设计工作与生活建立关联性,以在服装制版工作中将平面制版进行分解,之后组合成立体服装造型。

(2)服装制版中要从单一思维模式向综合思维模式转变。

在服装制版中,要求设计师对平面剪裁和立体剪裁都要有所熟悉。在服装结构设计中,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能够将手工操作与数字化管理相结合,以使服装制版设计师具备制作技巧,不仅在服装制版设计中有感觉,而且还能够从主观角度进行创造。这就需要构建综合思维模式,以使得服装结构设计更为系统化。

(3)服装制版中要做到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相结合。

服装制版中要做到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相结合,做到服装制版中要产生抽象的认知,以在服装制版设计中提高思考力,基于此而观察各种事物,并从服装制版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将可利用的元素融入到服装制版设计工作中。通过使用感性思维,凭借直觉对事物的本质予以认识,使得服装制版设计中能够对情感、环境以充分考虑,提升对事物的认识[2]。一个优秀的服装制版设计师,就要在运用理性思维的前提下,将设计融入感情空间中,凭借主观的感情进行设计,并运用设计线条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使得服装被赋予了生命力,由此而达到服装制版的目标。

2 服装制版工艺的分析

(1)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对于版型要做好细部处理工作。

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设计师在对版型进行设计的时候,要重视产品的整体设计,却对产品细部的特征没有予以重视,更不会采取技术处理措施。在服装细部设计中,还要注重局部线条的处理。在服装结构的技术处理上,要协调服装的主体部位与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关系。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还要做好产品的装饰与所发挥功能之间的关系,产品工艺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产品规格与制版型号之间的关系,以使得服装制版造型表达准确。

首先,在对服装制版的设计上,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在服装制版的造型设计的时候,不仅要重视服装外形所存在的变化,同时,还要将产品的功能充分反映。在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要将产品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就要在设计中注重新型的材料、技术以及造型的应用,以使得产品的功能最大化[3]。特别是在产品造型设计上,要注重功能表达中更为强调精神需求的满足,这就需要服装制版设计师从产品功能的角度出发对版型结构进行设计,还要融入艺术处理方法。

其次,在对服装产品的造型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以国家服装号型的标准作为主要的设计依据,还要将人体工程学应用于其中,以此作为参数,对服装规格数据进行细化。特别是对于服装规格以及尺寸的运用,要力求多样化,以使得服装制版设计能够满足多种体型的人群服装需求。服装产品的造型设计可以实现服装批量生产,而且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在产品设计中,要满足其功能的同时,还要保证价格的前提条件下,改进其非物质化的要素,包括结构、材料等等都要根据设计需求进行改进,以降低资源成本。

(2)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对于版型要做好人为特征的细部处理工作。

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会存在一些人为特征,这些都需要进行细部处理,其中充满了人文气息,而且文化韵味浓厚,包括心理因素和情感因素都要融入其中,使得服装产品进入到销售环节,使得消费者对服装设计予以接受。消费者透过服装制版的工艺设计,就可以辨别产品所针对的对象因素,包括性别和年龄,心理和情感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和社会层次等等[4]。消费者进入到服装市场中,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自身所具备的气质找到合适的商品。当购买到服装商品后,消费者就会有愉快的感觉,同时对服装版型予以认可。

(3)在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采用数字化技术。

在服装制版工艺设计中采用数字化技术,通常是用于数字技术进行排料,就是将服装样板按照工艺设计的要求进行。在进行服装排料的过程中,要使用计算机进行程序设计,以使得服装可以批量生产。服装的排料要使用CAD系统,且在计算机上可以将整个的服装排料过程模拟显示。操作人员据此而确定服装衣片的号型,包括布幅的宽度、花格的对齐以及布纹的方向等,都采用数学计算的方式对衣片在布料上的位置进行确定,由此而避免了错排、漏排的现象,而且还节省了裁剪成本和材料成本。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服装工业生产中,服装制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服装企业要提高行业市场竞争力,就要对制版设计不断创新,以使得服装的造型设计别具一格。这就需要服装制版设计师在设计工作中,不仅要讲究技术性,还需要注重艺术性。

参考文献

[1] 小野喜代司.日本女式成衣制版原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2.

篇11

目前,对“模块化”设计的研究多出现在机械、电子、建筑等领域,而日用陶瓷设计领域中的相关研究甚少。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模块化”设计几个主要领域中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中的实际需求和设计实例,对每种设计方法和其中的设计启示进行分析、概括。本选题以现代化大生产中的日用陶瓷造型设计方法为落脚点。对比沿用多年的日用陶瓷造型设计方法在细节方面已显现出的弊端――例如,配件种类多而繁杂;手工组合效率低且损耗大;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模块化”设计方法则可以使日用陶瓷造型设计过程更简易,并为设计的多元化创造可能性,同时可以改良生产、简化流程、节约成本。

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中模块化设计的具体方法

在杨华的硕士毕业论文《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模块化产品开发研究及应用》中,系统分析了模块化产品拓展的类型(图中名称仅供参考),如图一:

图一 模块化产品拓展的类型

图中以最直观的几何形态的组合构成说明了不同模块化产品拓展方式的方法,根据此种类型划分,加之前文中的相关内容,可以将模块分为基础模块和附属模块,从而对对模块化设计的方法做出进一步分析、归纳。

1.基础模块替换法

基础模块,也就是产品整体中的主体部分,与附属部分组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又可以相互独立。这一方法是由图一中的“共享构建模块化”总结而来,此方法的主导设计思想是“一体多用”,也就是将同一模块用于多种形态甚至多重功能的产品中,实现新产品造型与功能的同步拓展。它可以通过减少产品构件的数量来节约生产成本。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的基础模块上的接口必须都是统一的并且与附属模块的接口或接触面相吻合,简言之,是要将核心模块标准化。

如图二,笔者运用基础模块替换法设计了一套调料罐,其中包括三款体积不同底径相同的罐体,和一款三者通用的底座。在与底座组合前后,三款调味罐的形态都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在组合之后,又成为了一系列产品,这便是笔者试图达到的基础模块替换法的功效。

图二 《精灵》调味罐系列

2.附属模块替换法

这一方法是由图一中的“互换构建模块化”总结而来。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的角度看,附属模块替换法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法。它是在产品主体完全一致的情况下,通过配以不同的附属模块,来实现产品形态和功能的多样化。由于附属模块体积较小、生产便捷,又具备各不相同的形态和功能,所以,在二者组合之后,会丰富产品的种类,更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是产品设计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3.基础模块变形法

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此种方法更显灵活,是在一种或多种附属模块不变的情况下,对基础模块的进行局部变化,从而实现产品在变化中始终保持完整性。这一方法是由图一中的“量体裁衣模块化”总结而来,它是标准化与个性化的结合,类似于“定制”的概念――根据特定客户的特定需求所制造的模块,结合可以共用的附属模块,组合出独一无二的产品,既可以在主体的形态、色彩、设计等方面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又可以节省部分重新制造的成本,使消费者不再需要牺牲个性化需求而被动接受标准化的产品。

例如某品牌护肤品包装设计,其中就运用了基础模块变形法。在该款设计中,爽肤水和乳液包装的区别在于瓶身的高度不同,这是根据两款产品实际所需容量的不同而“定制”的,这一设计既可以使其在外观上容易区分,又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两款包装的瓶盖和底托是统一的模块,可以互换,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减少系列产品中的构件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生活中,当同时打开两款产品时,无需区分盖子,方便使用。

4.模块组合法

组合化是模块化设计的特点之一,也是构成模块化产品系统的主要方法。这一方法为产品提供了最大程度的多样性和可定制性,可以通过变换产品的数量、构件类型、排列组合方式,产生多种整体效果各异的产品。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产品时,需要使其具有标准的接口或接触面,以保证拼合的完整性。

如图三,在这组花插的设计中,设计师在造型上采用了简洁的长方体作为原型,运用了统一的接触面宽度,在水平和垂直空间上将四个基础模块进行了不同的组合,使每组花插在体量、色彩、可用程度等方面都各不相同,使原本简单的模块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功效。这种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可以应用于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中,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图三 组合花插二

5.几何形造型法

从立体构成的角度看,基础的构成元素和构成方法对“模块化”设计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几何形态和几何形造型方法在现代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在探索“模块化”在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时,有必要对几何形造型方法进行相关研究。

几何形态的产品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领域并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一方面是因为几何形态简洁,适合产品大工业批量生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几何形态的产品既具有单纯、统一等美感要素,符合各层次消费群体的审美要求,又便于使用。但是,未经变化的几何形态往往显得过于死板、单调,而且不便于使用,因此,需要设计师在造型过程中,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通过对几何原体进行切割、组合、变异等手法,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细节设计,使最终的产品形态在单纯、统一的美感中又不失细节的精致和功能的实用。

在几何形造型方法中,切割、组合、变形和综合是几种主要方法,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这些方法常常共存,服务于产品设计的完整性。围绕本文主题,笔者重点对切割和组合两种方法进行解读。

切割,即切除或分割,也就是在原有几何形态的基础上运用这两种方法使其产生新的形态和空间结构。切除,也就是设计中常用的“减法”,通常表现为体量上的减少;分割,则是改变几何形态表面或整个形体的造型。分割又可以分为几何式和自由式两种。

组合,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体通过积聚的方式构成一个整体,达到丰富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的双重目的。它是与切除相对概念的“加法”,包括单元体上的增加和多个单元体的拼合构成两种形式。在组合方法的运用,尤其是多个单元体的运用过程中,需要通过连续、重复、渐变、放射等美学处理方法得以实现。

在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单独依靠一种变换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这就需要多种方法有机结合,也就是综合的方法。在“模块化”设计中,通过对简单形体的切割、打散、组合,创造出三维空间中新颖的产品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