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武术培训总结

武术培训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31 16:32: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武术培训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武术培训总结

篇1

她虽然很年轻,可是不乏文化积淀。她是由王广亚老人于2004年创办的。自1948年至今,他创办了十所学校。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紧密结合的。漫步在成功校园,可以看到许多字刻,均是出自广亚老人之手。如“伦理、创新、品质、绩效”被视为办学理念,“勤俭、朴实、自力、更生”,被列为校训;“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被奉为办学精神;“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被尊为行事准则。

她不但有其年轻的文化,而且制度和严管更为其特色。她有今天的成功,离不开制度和严管两要素。从《教职工手册》,我们可以从到职、服务、差假、福利、离职等方面了解其详细的规章制度以及奖惩办法。初见识这些条条框框时,我还有种眩晕感,觉得这样的制度过于限制了学生、老师的自由和创新能力。可就像张处长提到的“破窗理论”一样,制度是为了更好的约束大众,若不严格遵守,制度就会被质疑,从而无法执行。

她之所以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有良好的制度,更因为有优秀的师资力量作为支撑。作为一名教师,最根本最直接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要想把书教好,最根本的是要备好课。河大教授通过专题讲座“教学艺术与教学规范”,生动地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解读了一堂好课的精髓。她指出,备课要做到:备内容、备学生、备策略。课堂上,要注意精确的表达、组织,与适度的生发;课后,一定要注意反思和研究,才会使教学更加完善、成熟。要想达到真正的育人目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当一个人真正的热爱他的职业,他才有可能对其职业充满热忱,全力以赴的投身其中。也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从而真正意义上做到老师的本分“传道、授业、解惑”,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也使自身价值得以实现。

篇2

通过这一平台,我们提高了思想觉悟,温习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开阔了眼界,加深了与同行的交流 。在短短的一周时间中,我们聆听了等王书月、王卫涛等专家的精彩讲座,并积极与其他参训教师交流,共同探讨,享受继教的快乐。可以说,一周的学习更新了我的语文教学理念,使我对一些问题的认识颇更加深刻,尤其是王书月老师讲的读写交互语文教学法,与我的省课题群文阅读教学法有相同之处。而王卫涛老师的板书设计更触动了我的创新兴趣,把美术的绘画技法与语文思维导图巧妙结合,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培训期间,我如饥似渴地学习教学相关策略,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主动思索,积极探讨,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自我反思,把所学到的教育理论和观念,用到新的教育实践中。尤为重要的是,培训老师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启发我不能停留于做一个经验型的教书匠,而要在教学之余,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做一个专家型教育者,而不是教书匠。

下面是这次培训的几点感悟。

1、学习让我们自身升华

这次培训学习,给我们创造了学习和互动的平台,学员可以聆听专家教诲,也可以与各位专交流观点,发表不同看法,更可以将各自的教学心得相互切磋,使良好经验得到展示,这样的学习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学习让教师体验幸福

幸福是一种体验。在培训中,我真切而强烈地感受到,教师的幸福不仅仅体现在教育学生,同时也体现在充实自己,而后者是更高级的精神享受。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或根基扎实,思维绵密;或天马行空,神游八极;或娓娓道来,波澜不惊;或妙语连珠,舌粲莲花……逐渐的,淡忘的知识清晰起来,如逢故人;芜杂的思想明了起来,灵光乍现;陌生的理念翩然而至,豁然开朗,如饮琼浆,又有那一种幸福能与此相比?专家引领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精辟,将为我的教学实践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

3、学习锻造我们的思想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是教师的最高境界。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仅要具有精神感召力,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更应该有新颖的教学理念,能够在理念的不断更新中领略到教育的快乐、幸福,彰显思想的深度!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对知识的渴求中产生,从知识与日新月异的时代的撞击中产生。这种撞击,可来自鲜活的现实生活,可以来自具体的教育实践,而继教集中培训正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除了聆听专家的教诲,参训者来自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从教经历,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因此,继教集中培训是思想碰撞的舞台。

4、学习可使教学常教常新

篇3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eferee Team of Wushu Routinein Fujian Province

MA Qing

(Sport Institute of Jimei University Fujian Xiamen 361021)

【Abstract】With the change of Wushu competition rules, and increasing levels of Wushu Routine of Fujian, there comes a higher demand of the Wushu referee team also made. Literature,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routine referee team of Fujian Wushu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e and the National Wushu referee team.

【Keywords】Referee team,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各项武术赛事的增多,武术套路运动发展迅猛,无论是国内竞技武术套路赛事的发展还是使武术走向世界的最终目标,都对武术套路的裁判员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作为国内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对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员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这对推进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福建省一级以上的武术套路裁判员共发放调查问卷45份,回收40份,其中有效问卷39份,回收率88.9%,有效率97.5%。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队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需要,在集美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资料库中下载、收集和整理了大量武术套路裁判员方面的文献资料,并阅读了一些社会学和统计学等相关教材,这些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1.2.2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现状以及他们的队伍发展规律,我们给45位福建省一级以上武术套路裁判员发放了问卷,问卷调查为我们提供了进行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1.2.3数理统计法

依据统计学理论,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并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综合实际情况得出相关结论。

2结果与分析

为了对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我们对福建省的部分国家一级及以上等级的裁判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培养存在的问题、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等。

2.1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表1来看;有82.1%的裁判员认为,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中普遍存在外语水平较低的问题。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是对世界各国运动项目发展的了解的重要手段之一,当今武术套路比赛已经与国际接轨,执裁过程中有外籍人员参加的比赛将越来越多,需要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越来越多,没有良好的外语水平,会制约我省武术套路裁判与世界接轨。同时,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也是用世界其它国家运动项目发展来“看”武术项目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有69.2%的裁判员认为武术套路裁判员外出进修、学习、观摩的机会太少,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我省武术套路裁判员与其他省市裁判员的沟通与交流,不便于他们了解最新的武术发展动态。缺少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机会,不利于裁判队伍的发展,更有碍于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有51.3%的裁判员认为我省裁判员对裁判理论业务学习钻研不够,因此影响到裁判员临场执法的水平。对于裁判员来说,坚持反复学习竞赛规则,领会竞赛规则的精神,并且将此牢记于心,可以确保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时掌握执法的主动权。有43.6%的裁判员认为裁判队伍培训机会少、时间短。对裁判员的培训往往只是应急性的赛前培训,而且时间短促、内容老套、形式单一,培训考核采取宽进宽出,常常是全部通过,没有任何竞争悬念。然而,这只是对有机会执裁的裁判员来说,对于没有多少机会执裁的裁判员来说,参加一次培训更是难得。

2.2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表2看,有69.2%的裁判员认为我省武术套路裁判员队伍没有建立全面的定期培训制度。平时不培训,只进行赛前突击性的培训,裁判员的积极性和业务能力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裁判员队伍业务水平的发展。有53.8%的裁判员认为奖惩制度不完善,对在裁判员执法过程中出现错判、误判的裁判员没有采取应有的惩罚措施,对于优秀的裁判员也只是发个优秀裁判员证书,没有调动队伍的整体执法积极性。相应奖惩措施的缺失致使裁判员的工作积极性严重下降,从而影响到队伍的执裁水平。有46.2%的裁判员认为我省还没有制订一套系统完善的考核制度。对武术套路裁判员进行定期考核,优胜劣汰是十分必要的。调查显示,有些裁判员一旦获得一定级别的裁判员称号之后,便不思进取,疏忽业务的进一步学习。长此以往,日积月累,裁判员的业务知识不断生疏,执法水平不断下降,不能适应高水平比赛的执法,严重影响了我省裁判员整体执法的水平和声誉。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79.5%的裁判员认为具备较高武术套路运动技术水平的裁判员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武术套路运动本身的内涵,进而对运动员临场的演练水平、动作规格和难度创新的理解、辨识也更加准确,并且能客观、公正地进行执法。裁判可以在执法中掌握主动权,对所有运动员的比赛情况作出迅速准确的评判记录。43.6%的裁判员认为主副裁判员在执法时的判罚尺度较难统一,其中原因主要是由于裁判员的等级、业务水平、执法次数、临场经验、对竞赛规则的理解的诸多不同造成的,不排除主观思想上的差异。38.5%的裁判员认为我省裁判员能够参与执法机会太少,缺乏临场执裁经验,大多数都是只能执裁本省县市区比赛,省级以上的大型比赛执裁机会寥寥无几。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出现严重机会不均等。25.6%的裁判员认为就坐位置直接影响到裁判员的观察视角,因为瞬间观察什么,以哪个坐标系统作为参照物,是判罚的重要依据;尤其是C组裁判员对运动员的起跳一瞬间、落地时的双脚角度,裁判员就坐位置与观察动作的视角判断不统一,可能造成漏判、错判。

3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3.1提高裁判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作风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我省部分武术套路裁判在比赛中对犯规尺度标准和得分的评判标准把握不一致以及对场面控制力表现出严重不足。这样的问题可能是裁判技术水平较低引起的,但也可能是裁判员思想作风方面的原因。武术套路比赛中,确实客观存在着裁判员对运动员演练水平和动作质量的打分受裁判自身裁判技术和思想作风等因素的影响。假若裁判员的技术或思想作风不过硬,特别是思想作风会严重影响比赛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只有良好、过硬的裁判技术的裁判队伍,才能保证竞赛公平和公正,也才能有利于运动员将自己的技术水平发挥出来。所以裁判员队伍的技术水平、思想作风管理建设是我们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3.2提高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

我省武术套路裁判员业务水平的高低、执法尺度的松紧,将会直接关系到我省武术套路运动一级裁判队伍发展的好坏。我省目前暂时还没有专门组织裁判员进行业务进修和培训,仅仅是组织一些赛前的短期集训。因此,要提高裁判队伍整体的业务水平,除了裁判员平时要加强自我进修以外,我们相关组织机构还应该组织裁判员进行长期的、有计划的进修和培训。当然,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也应积极积累和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努力提高自身业务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临场分析和应急能力。

3.3提高我省武术套路裁判员的整体英语水平

尽管我国没有明文条例对我国武术套路一级裁判员的英语水平作出硬性指标要求,但要想晋升国家级以上裁判是要通过专门的英语考试的,英语在裁判工作中的作用也愈加突出。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武术套路裁判的整体水平,就要在我省的一级裁判考试中加强对英语能力的考查力度。对需要晋级的裁判员实行英语考试的“一票否决制”,英语达不到相应要求的,坚决不予继续晋级的资格。以促使裁判员提高自身英语水平,为更加优秀的裁判队伍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3.4积极为裁判员提供更多进修、学习和观摩的机会

相关主管部门应想方设法为我省裁判员提供与外省市裁判员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把我省骨干裁判员派出去进修学习,回来后采取学术报告等方式,向其他裁判员讲解国际、国内大赛新动态、新的裁判方法;请国内外知名国际武术套路裁判员来我省作武术套路裁判方面的学术讲座。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裁判员提供一个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渠道。尽量让我省武术套路裁判员能够及时了解执裁的最新发展动态,加深理解竞赛规则,并恰如其分地运用竞赛规则去执法以后的比赛。

3.5建立定期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裁判培训制度

相关职能部门按层次和类别分批定期地对裁判员进行业务培训。聘请专家讲学,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全省武术裁判骨干培训班,充分发挥国际级和国家级裁判员在年轻裁判员培训、队伍的管理与建设等方面的带头作用。

3.6建立健全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奖惩制度

在我省对裁判队伍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应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一般一次大赛结束后,我们都要对裁判工作进行总结。同时也要对优秀裁判员予以表彰。这些优秀裁判员应在裁判工作中有突出表现和特殊贡献,并且应由大会组织委员会推举和认可。对优秀裁判员除颁发“优秀裁判员证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给予家庭较为贫困的优秀裁判员颁发一定的奖金和奖品,鼓励他们在工作中继续努力,兢兢业业,献身裁判事业。在裁判工作中,对裁判员出现的有意错判、漏判等现象,一旦发现,就应提出严厉批评,情节严重的要按照规定降级或撤销相关裁判员的裁判资格。

4结论与建议

(1)现阶段我省多数武术套路裁判员的执法机会和接受培训机会仍然严重偏少,其中执行任务的主体仍然是老裁判员。我国武术套路裁判基本上都是兼职的,而非职业的武术套路裁判,这一状况直接影响到裁判水平与国际接轨。武术套路兼职裁判员在接受任务时,往往遇到困难和阻力偏大,而且应对能力不足。

篇4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学校近十多年武术教改的目的与途径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认为:武术在学校未真正普及,许多学校没有按照教学大纲开展武术课程;影响武术在学校展开的因素:课时少,师资匮乏,过于竞技化和套路化的影响力关系,没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理论教材,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针对武术教改存在问题以完善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传承武术传统文化视角展开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相关建议。

关键词:教改;目的;途径;学校武术

1、学校武术研究成果及学校武术教育现状

1.1学校武术研究成果

据文献资料发现,当代学校武术研究主要通过对武术与中华民族精神、武术教学与学校体育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提高认识、积极贯彻《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改革教学理念、加强武术教材内容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武术教学过程中的武德教育、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是弘扬民族精神的路径选择。梅杭强,解乒乒,郑建,郭楠。主要从武术人才培养与民间武术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指出武术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资源缺乏、课程体系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现象,其教学现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目标与现实的矛盾。在当前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等文中都扼要指出了当前体育院系武术专项武术教学突显的各种不足,他认为在教学模式上应该从“基本功―规范化套路”的竞技武术教学模式、向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招法―套路―招法[1]过渡,该观点代表着学术权威的观点,对学校武术的具体改革指明方向。

1.2学校武术教育现状

学校武术教学现状具体表现有:1对武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时安排较少;2每次课教学内容积累增多,教学和复习时间相隔都比较长,学生没有场地及时练习和复习,动作本难记难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动作示范不标准。学生对武术中的手、眼、身法、步的配合以及器械的使用方法等都缺乏正确认识,掌握技术动作慢且不理解,教学效果极其一般;3师资严重匮乏、武术拳种较多、内容丰富、技术动作路线复杂,不具备一定武术专业素质的教师很难胜任教学要求。4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遗忘速度较快。武术教学缺乏对学生兴积极性的激发,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死板毫无新颖可言,教材内容老化,教学模式陈旧,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吸引;套路结构的严谨性和模式化与学生学习兴趣不相应。

2、武术教改的目的与主要途径

2.1武术教改的目的:1、促进武术实质性进入学校体育课程;2、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3、普及和深化武术运动在群众体育和终身体育的程度。

2.2武术教改的主要途径

武术的本质在于技击性,以攻防为形式,求赢为目的。统一并有助于教学效果真正长期落实的途径。[3]学校武术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大力开设武术课程,认真分析、总结武术教改的核心内容,探讨武术教改的目的与途径。大力培养学生武术学习兴趣,从而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运动习惯。通过分析,课程、教师、教材、学生、制度、是影响武术在学校不能很好普及的主要因素,[4]上述要素应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才能够使武术真正顺利进入校园,从而实现武术的健身价值[3]。

2.2.1课程方面

在课程方面,学校体育课程应该从教学内容和课时等方面增加武术比重,1961年教育部规定了每学期武术课时数(小学6学时、中学8学时);由此可看中小学武术课程课时太少,应增加武术教学课时提高教学效率,老师精讲、给学生留充足时间练习新授课教师所教教学内容,在课中把难度动作达到熟练自动化。

学校武术资源匮乏,武术理论课和术科比例严重失调,理论尚不完善[5]。而术科一味追求高难新的竞技武术套路,长期以来武术人才培养过度关注竞技武术,从而忽略传统武术的重要性。

2.2.2教师方面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和重要角色”,武术教育的传承者、维护者这一艰巨重担落到老师身上,教师的任务在于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辅助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然而教师专业水平又影响和制约着学校武术发展,应通过师资培训提高武术教师的必备素质,教师是教学主体,加强对武术师资力量的培养,提高武术教学水平,应通过师资培训提高武术教师魅力,激发和巩固学生的习武兴趣。

2.2.3教材方面

武术教材在书库中比比皆是,但大多是对动作的讲解、动作要领的阐述说明、然而对动作攻防含义、动作技能技巧却很少提及、教材长篇论述、全是文字的累积、毫无新意可言,教材编选要抓住武术的本质,突出技击性、攻防含义、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材方面应以“淡化套路提倡攻防”为原则,要有所创新;核心内容应突出武术动作的攻防趣味性,恢复武术技击性的本质特点,发挥武术课程的健身、防身、修身和娱乐价值。达到作用和任务明确,结构完整,使整个武术课程内容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灵活实用、系统完整。

2.2.4学生方面

学生是教学过程主体因素,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的让学生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因此武术教育改革的起点和终点须定位为“学生”。课程设计、教材的编制、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教学内容等,都要围绕这一定位来考虑去设计,总之本着增强和巩固学生的习武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扬长避短、区别对待的原则。

在体育教学论中,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会产生良好教学效果,正确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了解武术健身价值、娱乐价值、注重武德与武礼,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掌握武术基本功、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2.2.5制度方面

利用政府的政策性加强政策导向作用,把武术列入体育中高考项目,引起学校领导、体育教师以及学生的高度重视,加强武术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切实将武术教学就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001―03

现在日本的空手道、柔道和韩国的跆拳道项目,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武术影响的遗迹,而现代武术文化的国际化推广是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报“武术项目”为主要特征的。尽管申报“项目”未能成功,但留给我们的经验是极其宝贵的。后奥运会,竞技武术将要实施“三轨制”:(1)准奥运赛制,即准备推入奥运会项目的赛制;(2)职业赛制,即开拓竞赛市场的赛制;(3)武术运动会赛制,即从整体上展示武术全貌、能与奥运会相媲美的赛制。这样,无论武术能否进入奥运会,竞技武术的赛制都将逐步完善。另外,就是武术的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武术是要讲经济效益的,“以武养武”不是一句空话,它是一种实体的再现。市场规律要求武术加快市场化建设,逐步形成开放式的产业开发体系。中国武术协会与有现代经营理念、经济实力雄厚的部分企业集团组建武术产业发展公司,以组织武术赛事、人员培训、用品开发;武术文化市场宣传、运作、拓展。初步构成了武术产业发展的崭新格局,为武术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还有三项重要措施:

1 以武术塑造“中国形象”

武术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理应承担起塑造“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要从民族化和国际化“两化”的高度认识武术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任务。基于武术文化的民族化的考虑:武术能够很好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念、思维方法、价值取向、审美情感、生活习俗、文化心理等基因,并从整体上具有某种同源同构的全息映照的关系。“中国人在武术上的种种思考,同样可见之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医学、美学等等领域”。正如有的研究认为:“传统武术基于黄色人种,讲究五短身材,显示腰围大腿的正三角阴性体型,人体重心较低,体现恋土归根的农业民族心态。竞技拳击基于白色人种,强调身高体重,突出胸围手臂的倒三角阳性体型,人体重心较高,体现离土超越的工商民族心态。”在文化形态的分类中涉及到了游牧文化、商业文化和农耕文化,其中商业文化背景下积淀的西方人性格具有外向、扩张、冒险、进取的特征,而农耕文化下的中国人体现的是内倾、和谐、伦理和审美的特征。由此,也有人得出了“中国武术与西方武术技术上的本质区别是它的步法”,即“中国武术是一种静态型武术,强调下盘稳固”,而“西方武术是一种动态型武术,步法移动。”这一观点值得商榷。而在某些西方人眼中,中国文化就是一种与基督教文化相冲突的文化,是一种西方强势文化与正在兴起的东方儒家文化的碰撞,面对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异军突起(中国、中国人、中国风、中国梦、中国元素、中国制造、中国符号等等),提出“中国”的鄙视言论。严峻的现实已经提醒我们:中国必须明白,我们的形象并非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还应取决于别人对中国的看法。

这就涉及到武术文化的国际化问题了。客观的说,近30年来我国在武术推广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让世界上喜欢中国文化的人们从不同侧面了解到武术的魅力。美国纽约一所武术学校的创始人,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为了改变有些学生练武术“仅仅是为了掌握格斗技术”的片面性,他“下决心带这部分学生来到中国,以便帮助她们来体验武术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哲学和人文精神,以寻武术之根”。在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都或多或少有习武的情结。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亚洲大趋势》一书中说:“整个世界舞台正上演着一出大融合的戏剧”,“西方人正在从东方‘进口’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他在书别举例说美国公园里80岁的东方人和30岁的西方人一起打太极拳,有些人还研究中国道家的打坐和内功修养方法――养生气功。这说明武术文化正在成为一股世界潮流。美国习武之人还有一种认识,中国武术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搏击和防身,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与历史渊源更是令人着迷。

在武术国际化推进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武术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的语录或口号,表达了中国武术文化资源共享的良好愿望,但时过境迁,再仔细思考一番,其“武术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提法是一种悖论。这里不妨按照逻辑学加以推理:设民族为A,世界为B。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也即A=B,既然A=B,以逻辑上讲也即B=A。于是反过来说,这一命题就变成了世界即民族,继而推导的结果也就变成了:世界的就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就是越是民族的。人们大多将此悖论归于鲁迅,鲁迅的原话是:“现代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可惜中国的青年艺术家,大抵不以为然”。无论如何,世界的与民族的是有本质区别的。法国学者、作家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战争》一书中强调:未来之争就是文化之争。每个民族若要存在,只有保存自己的文化,使之不被湮没,同时还要向外传播自己的文化,而且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文化。西方的强势文化已在世界占有主导地位,中国的年轻人都说着英语,看着好莱坞大片,喝着可口可乐,吃着麦当劳,玩着迪斯尼,开着福特车,多少年之后,无论我们的经济多么发达,但在世界上属于中华民族标记符号的东西在哪里?正因为如此,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文化是保有自己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最根本的东西,未来的一切竞争都是文化竞争,每个国家、民族都要坚守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中华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意义也就在于此。世界需要中国武术,武术也需要得到世界人民共同分享,并构成外国人观察中国、体验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2 孔子学院设置武术课程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热”的国际化势头不断升温,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建立孔子学院。孔子作为儒学的创立者,其核心思想集中于“忠恕之道”或“中庸之道”,也就是今天的“理想主义”、“和谐友善”。这些思想不仅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而且影响到国外,其中国外孔子学院的凸起,方显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启动了在国外培养汉语教师和介绍中国文化的计划,拟协助各国建立100所孔子学院。先后在美国、瑞典、日本、韩国、肯尼亚、德国等国家办起了孔子学院,仅一年时间在五大洲已开办了26所,可谓办院迅速。到2009年底,已在8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282个孔子学院,孔子学堂若干。而到2011年底,已扩展到世界上100过个国家或地区,并建立了353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学堂。在启动计划后,就有武术人士呼吁“孔子学院如果把武术引入课堂,不仅可以传授武术功夫,而且可以传播中华文化的信息和知识”。五年过后的今天,教育部明确要求:所有孔子学院应适当设置武术课程,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那么,儒家又是如何看待“止戈为武”的?孔子认为“唯礼是从”,强调“宗法伦理道德”。只要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安于既定的政治秩序,上下都注意伦理修养,并从“仁爱”出发,做到“克己复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等等,社会便会充满着“仁爱”,于是“止戈为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由此又想到道家又是怎样对待“止戈为武”问题的,老子是从“道法自然”出发,揭示了“柔弱胜刚强”的规律。老子的德治与孔子是有区别的,认为统治者必须做到“无为”,一方面要做到“绝杀弃智”,另一方面要杜绝“法令滋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顺应民意,推进社会,实现“德治”。老子思想开启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争鸣,使得各学派在“止戈为武”的问题上发表了不同见解,以致于影响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合纵连横、秦扫六合,并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目标,也使得武术、兵法标榜青史,万古流传。

此时也不禁要问:孔子学院何其多?为何没有老子学院?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前局长何志平提交了一份“关于在海外设立老子学院”的提案。“我们不仅需要像‘孔子学院’这样的汉语学府,还应建立推广中国文化生活的学府,抓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切实将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和优秀传统更深入地向海外传播。”据鹿邑县老子文化中心主任陈大明介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学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道德经》。他还说:“在西方,老子比孔子更具影响力。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在西方更受尊重,它体现的是一种普世价值与终极关怀,能被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皮肤、不同语言的人所接受。”在欧洲有一种时尚,许多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士,将新版的《道德经》作为新婚贺礼,可见其影响深刻。

在中国“老子学院”还停留在纸面上,而在2009年9月世界上第一所“老子学院”在澳大利亚悉尼正式成立,目的是向中外人士推介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播撒老子学和谐发展理念的种子。预计鹿邑县的“老子学院”是多功能一体的文化中心。

篇6

理论教学不足,缺乏全面的认识目前高校太极拳的教学,除了专业院校之外,多数的学校没有开展太极拳的理论教学课程。很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纠正动作—学生自主练习———考核这一模式进行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只是在做机械的模仿动作,依样画葫芦,只要考试能及格就行。这一状况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导致很多学生都是在应付式学习,只要考试合格,之后就“全盘抛弃”。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人才较少高校太极拳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当前在高校教授太极拳的教师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非武术专修毕业的老师,这部分老师在专业素质方面,大部分都是停留在专业普修的阶段,对于太极拳的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并不十分扎实,缺乏对太极拳专业知识的理解,导致其所教的学生只学到太极拳的外型,无法理解太极拳深刻的文化内涵。第二类是武术专业毕业的教师,这些教师相对于非武术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上能较好地向学生传授太极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动作内涵,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然而,在一个学校当中,专业的武术教师只能占到一定的比例,大部分的教学任务需要靠非武术专业的教师去完成,因此,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缺陷。教师缺乏培训在太极拳教学方面,不同的教师,其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每个技术动作的认识也存在差异。这一点从历届大学生运动会的武术比赛中就可以看出,不同的教师所训练出来的学生动作都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出现很多不规范的技术动作。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太极拳方面的培训较少,且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导致一些好的教学经验无法得到及时交流。缺乏比赛和交流的平台比赛是检验教师和学生教学效果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会为其作为目标进而认真学习,教师也会为学生在比赛中拿到好成绩而倾尽全力进行指导,达到教学的和谐发展。但是,与篮球、足球等项目相比,太极拳的赛事较少。不但很多学生因为没有赛事这个平台,缺少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而且很多教师也因为没有这个平台展现自身的执教能力,进而产生教学惰性。周而复始,不利于太极拳教学水平的提高。

篇7

一、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水平优劣直接影响高校武术教学的开展。常言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目前,我国体育教师现状可总结为“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队伍不稳”,教师质量亟待提高。要提高教师师资,一是,抓好武术师资来源的建设。体育院校是高校体育教师成长的“母体”,直接影响师资队伍的水平。因此,体育院系不仅要重视技能培养,而且还需不断深入研究与其有关的众多理论知识,如各类健身、养生的功法机理等等。二是,加强教师的再教育工作。社会在不断发展,任何人都需持续不断地再学习受教育,才能把握时代的要求。因此定期组织针对专业教师的武术培训,外出进修等继续教育活动,有计划的举办各种教学、训练裁判培训,开展武术教学经验交流,使武术教师始终跟上武术发展的步伐。

二、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武术课的关键。兴趣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是人们积极认识某事物或从事某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的社会实践培养起来的。因此,如果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对改善武术课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在上首次课时,教师向学生讲述一些武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讲述或观看一些武术传奇人物和有关武术的传奇故事,如霍元甲力挫国外拳手,弘扬民族精神的传奇;李连杰、成龙等新一代武术明星事迹;少林、武当、峨嵋等门派神秘的故事等,从而有效的诱发学习武术的欲望。另外,要讲明武术的主要特点、学习方法,与一般的体育项目的区别,让学生了解武术在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通过正确引导学生对武术课的目的、意义的了解,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学习武术兴趣的内在动力。

三、运用电教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高校武术教学基本上采用传统的“教师口头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单调教学形式,武术课教学效果不佳。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优点进入教学中,它作为武术课的辅助手段,是改进武术教学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武术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中的图形移动、旋转、定格来演示动作的轨迹,动作过程及身体各部位的空间位置,通过慢速播放配同步解说,使学生明确动作的要点、方法,加深理解,掌握正确的动作概念,形成运动表象。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不同的视频、音频、图片合理的插入到课件中去,使其生动、形象、直观,更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武术比赛、散打擂台赛等大型比赛,学生在观察优秀运动员的演练技巧、技术风格和动作的规范性同时,开阔了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四、突出武术的攻防技击性

武术动作的攻防技击性是它的本质特性。长期以来,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武术套路是“花拳秀腿”的看法。虽然武术套路为了联结贯串及具观赏性,穿插了一些不具备攻防意义的动作,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但其精髓灵魂--攻防技击性仍然可以通过一招一式表现出来。关键在于教师在授课时是否讲清动作的攻防含义、技击方法,“明法而知理,教拳之所用”,因此在强调技术规格的同时,讲明一招一式的攻防含义。初级套路教学对于没有武术基础的普通高校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和掌握,而散打摒弃了传统武术先练桩、基本功等先期的基础功夫练习,以其刺激、实用、运动量大的特点使武术课不再那么枯燥,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加武术运动。

五、注意语言表达,提高教学艺术

教师语言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媒介,他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掌握语言艺术的精髓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武术教学中,语言要求准确,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对于武术内容的分析、演绎、阐释、论证要实实在在,其内在联系的讲述用语要贴切,语义要清晰,善于使用武术术语进行讲解。因为武术术语的动作名称一般是根据动作结构、形象和动作方法而取名,能表达动作全貌,如“马步架打”“歇步冲拳”等。语言精确是要求教师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丰富的能容,做到言简意赅,精益求精。还可使用单个字,如“腾空飞脚”动作中蹬地起跳、摆腿、提腰提气、拍手拍脚的过程,归纳“蹬、摆、提、拍”四个字,简单提示学生动作。此外,语言要生动形象,如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步赛粘等,使用这些自然景物和动物来比喻动作,便于理解和记忆。在中华武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武术家的不断积累和提炼,形成大量口诀化的武术谚语,如“前腿弓,后退绷,挺胸立腰莫晃动”“冲拳不过肩,掌指齐眉尖”等,使用这些顺口溜便于学生记忆动作。

六、提高示范质量,培养学生骨干

武术历来讲究“身传口授”,即教师要注重直观演示,身体力行,多以领做为主,配合语言提示,使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较快掌握动作。

教师的示范要注意示范的位置、速度等。选择最佳的示范位置,可根据教学内容,动作难易程度及教学效果等进行选择调整,套路变换方位时,及时调整示范位置,保证始终在队伍的钱、左前或右前方,尽量做到示范动作路线和学生跟做的动作路线方向一致。示范速度要根据课的具体情况而变化。在新授课时,一般以正常速度做一次完整的示范,使学生初步了解所学的动作路线、动作方向、段落结构,形成整体印象。而后采用不同示范面,慢速做分解示范并结合讲解,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要领、要求,易犯错误等。在课堂上把学生骨干安排在队伍的不同位置,这样不论套路方位如何变换,学生都能看到示范动作。老师此时还可停下来观看学生练习,及时纠正错误,进行指导。分组练习时则有利于调动学生骨干的积极性,促进同学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武术氛围,培养武术兴趣,对促进武术课的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定期举办武术竞赛和武术交流活动,加强课外武术训练,多渠道开展课余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武术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武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在平时有“用武之地”,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

篇8

1.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一颗闪亮的明星,是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我国自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便开始高度重视武术的发展,为了将武术以更好的形式推入中小学校,于2010年,教育部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即:“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实施中小学生系列健身操。同时要求“各地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宣传、培训、教学等推广和实施工作,促进武术教育工作和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持久开展。武术以健身操的形式出现在学校,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加了的学生大课的锻炼项目、增强了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另外对武术的推广与传播也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汉中市中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和图书馆的相关文化资料的检索,查阅有关中小学武术方面的文献资料,同时收集相关省教育厅、地级市、县教育局关于武术操的相关文件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

2.2.2问卷调查法

设计调查问卷,对汉中市各县区中小学进行随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97份,有效问卷482份。

2.2.3访谈法

根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问题制定访谈提纲,通过电话或面谈的形式,对汉中市中小学的教师及相关领导进行访谈,为本研究提供有力的实证支持。

2.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获取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运用软件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数据反映的现象和问题,为研究提供实证。

2.2.5逻辑分析法

用归纳、比较、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对所得到各种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寻求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得出合理的理论。

3.结果与分析

3.1对汉中市中小学武术健身操开展现状的分析

经过调查显示各区、县教育部门的领导及学校的领导,对开展武术健身操非常重视的占12.2%,重视的占31.8%;比较重视的占24.3%,重视程度一般的占29.3%,不重视的占2.4%。总的来说,管理层对武术健身操的开展比较重视,占总调查人数的97.6%。

武术健身操在中小学能否顺利推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特别是体育局、教育部门能否协调和配合好,将教师工作组织好,并加强实施力度,共同将武术健身操的推广严格执行和落实下去,并将武术健身操推广到每一所学校。

根据调查分析,领导对汉中市全面开展武术健身操比较重视,可是自从武术健身操被下发了推广文件,并且举办了武术健身操的教师培训班之后,汉中市武术健身操在举办相关比赛或表演方面,没有定期举办比赛或将举办比赛形成制度;在考核评估方面,对没有推广的学校采取相关措施,和对推广了的学校以及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没有进行表彰和奖励。还有一方面是,没有监督汇报武术健身操的推广状况,也就是说管理和监督体系比较薄弱。

从表2可以看出,在随机抽取的30所学校当中,开展武术健身操的学校就有29所,开展率达到96.7%。通过调查可知,各学校主要是利用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时间进行武术健身操的教授和集体操练。而没有开设武术健身操的学校: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学校的设施与经费不足,资源短缺等问题使武术健身操在部分中小学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

4.武术健身操在中小学推广的对策

4.1各级教育体育部门要加强实施力度,做好指导监督工作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传统文化――武术的关注度。《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中小学生的健身需求和我国对传统文化传播的需要。它还是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有效载体。各地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重要意义,加强各级领导的监督管理责任,认真做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宣传、培训、推广、教学等实施工作,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武术教育工作和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持久开展。

武术健身操要在中小学顺利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推广初期,构建一套有效地推广体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组织相关的活动,扩大武术的影响力;将推广状况及时的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各级部门应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对没有推广的学校可适当采取相关措施,对推广了的学校,并且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达到推广的目的。

4.2加强武术师资的培训,引进专业的武术人才

“学高方为师,身正方为范。”因此,打造出一支有能力、业务熟练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武术健身操在中小学顺利普及的根本保障。

2011年3月,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指出当今要加强武术“标准化”建设,而且标准化对于武术健身操的师资培训同样也适合。有了标准,才能形成一定规模,才能促进武术健身操在中小学的推广与普及。另外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师范院校武术专业和高校体育学院的学科文化,加大对高校武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力度,将武术专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配备,对中小学现有的体育教师组织学习武术健身操及武术健身操意义,以保证武术健身操在中小学顺利推广普及。

4.3积极地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变化,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而学习的兴趣也是在求知的兴趣中产生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武术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比如,影视片、多媒体、光盘、挂图等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动作印象,给学生造成良好的视觉效果,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武术健身操;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丰富的教学形式来激励学生,比如,讲解武术历史、武术人物英雄事迹、进行课堂考核和参加比赛活动等,促进学生的学习武术健身操的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4.4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

要想扩大武术健身操的普及面和影响面,就要提高武术健身操的的知名度,所以,将武术健身操推广出去,普及到每一所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有影响力的网站、电视节目以及报刊上对武术健身操的内容进行及时报道,使人们及时了解武术健身操的有关信息和武术健身操的价值与意义,这样才有利于武术健身操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龙光敏.从武术健身操的推广论我国高校武术教学改革[J].群文天地,2001(1):98-102.

[2]史占格,卢睿.对贵阳市中小学武术健身操推广现状调查研究[J].微型调查,2012(28):44―48.

[3]任广洲.浅谈如何发挥武术健身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2(2):23-26.

篇9

关键词:武术套路 运动选材 方法 现状

一、武术运动员选材的定义及重要性

运动选材是根据各运动项目竞技能力构成要素,采用科学评价和预测的方法,从众多儿童、少年运动员中比较准确地选拔出先天和后天条件较为优秀的人才的过程,是培养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的重要部分[2]。武术套路就是一连串含有技击和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又被称之为“套路运动[3]”。

二、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的方法

(一)身体形态指标

身体形态指的是人的骨骼长度比例。由于武术项目的技巧性和表现性的需要,武术运动员在外形上,身高及身体的比例上都要有其特殊的要求。

1.外形,五官端正,眼要有神,身体匀称,颈略长,溜肩体型、脊柱有正常的生理弯曲度,避免鸡胸,两腿要直,骨盆窄,臀部上翘,膝、踩、肘、腕关节围度较小且灵活,跟腔长而有力,足弓弯度较大。

2.腿型。两腿要直,并步直立时两腿不能是“O”型或“X”型。较明显的“O”型腿影响造型,而且在以后的训练中极易加重“O”型程度。“X”型腿力量扭较差,膝关节极易受伤。此外,踝关节要灵活,勾、蹬脚尖转换自如,活动幅度大。

3.臂型。两臂要直,尤其是肘关节处要顺直,两臂上举不能成“Y”型。腕关节灵活性要好,手掌立起时掌背与前臂的夹角在90°左右为宜,手指能整齐伸直并拢。

(二)生理生化指标

1.心率和血压

武术运动员在套路演练后表现出高水平的心率变化,而在安静时又表现出心率徐缓和低血压的特异性,主要是由武术项目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武术全套练习时间短,强度大,起伏转折要求高,各类动作变化复杂,对心血管的功能要求是很高的。

因此,在选材时对武术予选对象的心血管机能要全面的检查了解,选择那些同年龄组中心血管功能良好的少年作为予选对象,而安静时测试心率、血压、30、20次起蹲及台阶试验都是较为简便可靠的参考指标.

2.血乳酸

运用血乳酸、心率及糖酵解强度3个指标,综合分析某个武术运动员是否适应长拳运动练习,或者作为选拔长拳运动员的依据,为生理、生化指标科研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另外,赛艇运动的供能系统与武术运动的供能系统相似,有报道优秀划艇运动员张秀云的血乳酸值在运动前和运动后都较同队的运动员低[4],值得注意的是其安静血乳酸也是全队最低的。因此可考虑在安静时和做同样负荷运动运动量后血乳酸值都较低的运动员可作为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血乳酸值可作为选材时的依据。

3.线粒体、CP和ATP

线粒体、CP和ATP与生物氧化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CP、ATP是人体内贮存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极短时间运动(南拳和陈式太极拳的发力)的主要能源物质,其含量的多少与无氧代谢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对优秀武术运动员选材时应考虑线粒体、CP和ATP的作用。

4.神经类型

武术套路运动的规律性。武术套路运动是武术运动中比较复杂的一项内容,它要求大脑皮质机能活动能力强,大脑皮质抑制后作用弱,分化能力和记忆能力强。由于武术套路的种类多,动作结构也十分复杂,因而对大脑皮质机能活动能力及分化能力,记忆能力影响较大,要求也较高。我们可以结合武术套路的规律,推测总结出,具有忍耐和长时间稳定工作能力的稳定型及兴奋抑制过程容易转化的灵活型,是比较复合武术套路运动需要的。

神经类型遗传成分占很大比例是可以肯定的,但并不是一生出来就表现出来的,往往要到一定阶段才会表现出来,即在“敏感发展期”或“最佳发展期”遗传的作用显著,在相对缓慢期遗传因素的作用就不太明显,选材时要充分考虑遗传的阶段性[5]。

(三)身体素质指标

1.柔韧。运动员肢体关节活动幅度是决定其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上肢可用握杆转肩来测试,被测人两臂要直,两手握杆越近越好,说明肩关节灵活性好;下肢可用横、竖叉来测定,躯干柔韧则可选用下腰动作,测试手脚之间的距离,越近越好。

2.协调。选择具有全身运动特征并能上下左右对称活动的动作。

3.力量。力量是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的对抗力或克服身体重量的做功能力。武术中,运动员的发力形式一般以爆发力为主。力量素质好,动作显得连贯协调,干净利落[6]。

4.心理。应挑选那些喜欢竞争、自信、责任心强、好胜心强、意志力顽强、性格外向、.善于思考、勤学苦练、自觉主动、爱动爱静、注意细微的少儿。

(四)遗传因素的选材

1.遗传

用遗传学的观点,来判断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发展趋势,受家庭影响的大小,对将来的发展提供预测。在了解过程中主要调查内容是:了解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形态特征。从而分析被选队员的发展趋势与可能。分析以上亲系的健康状况、运动能力、兴趣与爱好,看运动员像谁,对其像谁的情况重点进行了解[7]。

2.血型选材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血型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血型与运动员的气质、素质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从目前国内外对武术运动员选材方面的研究资料来看.有关武术运动员血型方而的研究较少,尚未见有专门报道[8]。

3.指纹选材

男子武术运动员右拇指斗型纹的出现率表现出随等级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女子武术运动员左手箕型纹的指数出现率则表现出随运动员的等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三、结论

本文总结了1993—2013年关于武术运动员选材的文献所涉及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由此可见,对于武术运动员选材的身体形态方面,我国的研究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生理生化指标的应用有待完善。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求较为明确。心理素质方面研究不够充实心理学的理论支持不足,应该结合运动心理学将中国传统的武术项目的表现出来。遗传学选材严重不足,尤其是科学性更高的基因选材,在武术运动员的选材中几乎没有涉及。研究方法上,缺少一定的归纳性。研究对象现在也慢慢扩展。

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武术的发展受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武术运动员的选材更是影响武术项目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选材方法。主要凭借教练员的直观经验和自然淘汰,实践证明,这种选材方法很不科学。不仅影响武术技术的迅速提高,还给国家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并影响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前途。这20年里中国武术套路运动选材的研究有了很大进步。用更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以实验数据为基础,为科学选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然也存在一定不足。愿广大武术研究人员、武术爱好者投身于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的武术中去。为发扬中国武术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套路)[M].

[2] 石磊.运动选材概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

[3] 百度百科.http:///view/30476.htm[DB/OL].

[4] 刘红.从生理、生化角度选拔长拳运动员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9(3).

[5] 董秀华.从神经类型的角度谈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选材[J].

篇10

关键词 天津 精武事业 霍元甲文武学校 发展

一、面对精武武术文化大背景的深层思考

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武术的文化生存力进行研究。从武术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变迁、西方体育文化主流地位的确立与冲击、武术自身传承方式的制约、武术与奥运会融合的艰巨性导致武术文化生存力削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从客观的视角看待武术文化的生存状况;坚持从文化遗产的高度定位武术的“文化性”;坚持从自身的项目特色继续革新武术的“技击性”等,是增强武术文化生存力的必然选择[3]。

单纯的武校文化远没有与精武会活动相关联的社会生活丰富,霍元甲文武学校的活力来源于精武概念。海外精武会广泛的社会慈善活动,如怡保精武体育会的慈善事业和表彰该会二十余人士向社会义务捐血每人达三十余次的善举,多元的文化活动推广,服务社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给我们开辟了新课题。

武术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流传统发展起来的,母体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赋予了武术文化重要的精神力量。它所蕴涵的伦理精神、艺术精神、生命精神,都体现了要求个体、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终极思想。也正因为这些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使其成为东方体育文化的代表。如今,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现代体育的冲击,武术文化面临着新一轮的整合创新――实现现代化转型,提升成新时代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探讨其实现转型的模式与方法,并根据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后工业文明多层次共时共存的特殊历史环境,设计现代化中的武术文化发展战略。武术文化的结构,中国武术文化是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由各种不同的,又互相联系的层面所构成,每个层面都有丰富的武术资源可供开发。从武术的资源结构的层面上看,它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表层――物质文化层面,中层――制度文化层面,深层――武术内涵文化层面[2]。首先,霍元甲文武学校与天津精武会结合在实践物质文化层面即武术技术及外延部分的有形部分。武术资源的开发路漫漫。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之所以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标识。然而,随着近二十年多来日益加剧的全球化进程,中华传统文化在西方强势文化的“笼罩”下被日益消解,这显然是不符合于这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以及对于国家安全的文化诉求的。武术是华夏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传统人体活动方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但是,综观近半个世纪的现代武术运动的发展,因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辐射及自身的主动趋附,致使原本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发生了一场活生生的“和平演变”。以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文化安全为视角,就中华武术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走向,呼唤当代武术的发展应在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中,增强其文化创造力与竞争力,成为自觉构建我国文化安全屏障的一块重要基石[4]。

我国的对外文化传播应该是多元的,精武会历史悠久,影响大,会员多,他与中国武术协会,孔子学院同样担负着武术文化传播任务,在以下方面我们正在做着努力,“出于文化猎奇,也基于文化认识,世界性学习中华武术成为潮流,中国不失时机的通过派出专业武术教练、实施武术培训、组织境外武术表演、举办武术比赛等形式积极地推广中华武术。从全球192个国家拥有武术协会的数字上看,国家之多,数字喜人,但值得深思的是,每个武术协会所拥有的武术人口十分可怜,而与此同时,西方竞技体育却占领中国市场。”因而,寻求一种更为实际的推广武术的方法是当务之急。目前,精武会在各国分布广泛,发展迅速,中华武术可以以孔子学院作为众多传播“点”,以“点”到“面”的进行辐射性传播,进而覆盖各个国家[5]。

上述研究者论及孔子学院不足正是我们的强项,有机结合、互补推动可能会形成1+1大于2的效应。加强在中国武协的旗帜下搞好武术的相关工作,是霍元甲文武学校立身根本,霍元甲文武学校应该重视申报中国武协会员单位即将面对的工作以及适合其不断变化着的地位相适应的社会责任。

二、在全局发展大格局下借势发展

霍元甲文武学校的发展已经列入当地政府发展规划,精武镇镇长张炳柱在2011年《精武镇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工作的第一条:“(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跃上新台阶。”中就写到:积极打造“尚武”旅游板块,精武门・中华武林园一期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项目已启动建设;报告第二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部分,接着又提出:“精武文化旅游区品牌效应日益显现。为传承精武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深挖精武文化底蕴,2009年我镇更名为精武镇。……2010年高标准完成了投资2.6亿元占地242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一期霍元甲纪念馆和陵园两个单体建筑,举办了以“传承精武文化,百年寻根,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精武盛会”,来自世界12个国家39个精武体育会的代表和国内外武术界知名人士以及体育界、演艺界明星近4000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发表了《世界精武・霍元甲英雄会天津宣言》积极筹划和开展特色旅游活动,扩大影响,吸引客流,已陆续接待各地旅客8万余人次。为了迎接2012年在我区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精武大会”,2011年9月启动建设了总投资9亿元、占地280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的二期项目,霍元甲武术馆和精武文化交流中心工程。在其后第三项中:“多措并举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开创新局面,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条目下提出:“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投资480万元改善霍元甲文武学校教学环境。”

报告中还强调:霍元甲文武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民办校,2011年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得奖牌797枚,金牌327枚。石俊杰获得世界柔道锦标赛女子48公斤级冠军,李奕萱获得第二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少年女子组拳术冠军;在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条目下,报告又说:霍元甲文武学校等6个单位获得天津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我镇获得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亿万农民健身运动先进乡镇、天津市“武术之乡”;今后5年工作思路及目标中,报告进一步写道:“推动精武文化大发展,加快建设文化精武、科技精武、生态精武、和谐精武。”

报告继续提到:“(二)深挖精武文化资源,打造文化精武。”把继承与创新、发掘与弘扬紧密结合起来,深挖精武文化内涵在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上取得新进展。以承办世界精武体育盛会为平台,充分展现精武文化魅力,促进我镇文化产业发展。在最后第八条,进一步改善民计民生中再次提出:“大力支持霍元甲文武学校改造扩建工程”,面对年生产总值18.64亿元,年固定投资22亿元的精武镇,霍元甲占据比重达11.36%,2016年5年计划固定资产投入170亿元,霍元甲概念投资大于9亿元,也就是在5%以上。

显而易见由于中国特色,天津精武事业,霍元甲文武学校的发展是跨越式的,其短期经济的巨大投入、占地,远远超出世界各精武会。霍元甲精武文化旅游区的规划给霍元甲文武学校创造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精武镇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把武校纳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三、天津精武事业及霍元甲文武学校发展思路设想

(一)进一步密切与各国精武会的联系和交往,加快学校现代化场馆的建设,完善和提升场馆内设施,提高承接国内、国际武术训练、交流的能力,在霍元甲精武文化建设发展下,把天津精武会与霍元甲文武学校打造成国内外武术交流的场所、尚武文化的展示窗口和世界精武的总坛。

(二)设立国际武术培训部,满足国际武术团体和爱好者来华习武的愿望,提高培训的规模和档次;委派教练出国执教,使之成为国际武术的培训中心。

(三)组建高水平、艺术化、常规化、能随时进入霍元甲精武文化旅游园区配合旅游活动,承接重要演出的武术表演团队,让霍元甲文武学校成为精武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平台。

(四)提高办学层次,申办“天津霍元甲中等职业学校”,在3至5年内,逐步形成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中职为一体,达到2000人规模,具有精武文化、精武武术、精武特色、精武内涵、精武教育体系的文武学校,推动区域规划中的精武学院建设,为未来的精武学院输送优质生源。

(五)紧跟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的大规划,继续打造好天津精武会的文化平台,做好日常工作,以迷踪拳研究会的工作促进天津精武会的研究,不断巩固加强天津精武会的文化软实力。

(六)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培养力度,创新训练方式,向运动专业队和高等院校输送更多的体育专业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天津体育专业人才和武术人才的培养、输送基地。

(七)在引进天津武术套路二线队、天津散打专业队的基础上,继续引进其他项目专业化队伍落户霍元甲文武学校,使霍元甲文武学校成为天津专业化队伍训练基地。保持青少年竞技体育在天津市的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 白永正,王岗.武术文化的当代社会效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5.

[2] 颜鸿填.试论武术文化的现代化[J].科技资讯.2006.6:110.

篇11

中图分类号:C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1-0089-02

1 前言

中华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从古至今人们传承下来的宝贵文化,同时也是对思想的历练和对生命真的探索。中同武术段位制是中同武术协会制定的,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技击水平的考试制度。…武术段位制分为九段。国家武术段位制的创建有其必然性,同时与同家运动员评级有着明显的区别,武术段位制的推广面向的是整个社会,所有爱好武术的人们都可以通过学习武术段位内容,也可选择参加武术段位的考试进行升级评定。武术段位制是武术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适合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武术发展的总体规划方案,涉及到未来武术发展的兴衰与否,关系到大众的普及及传承,更关系到国家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强身健体,继承和发扬武术文化。

2 武术段位制推广原因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新型交通工具和电子产品的出现,人类的文化传播交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各同文化品牌都在努力向世界人民推广传播,但武术难以融人国际推广体系,继而无法进入世界体育大家庭奥运会,其原因主要是武术旁系复杂,群龙无首,客观上不能适应同际化发展的规律,就连在同内的传承推广也已步入了凋敝冷清的境地。

3 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阶段

3.1 (1998-2009)初成阶段

武术段位制在多年的摸索探寻中发展,越来越多的习武人士及武术‘l:作者逐步认识到武术的推广和发展需要统一标准,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推动段位制由粗大的开放式到微观的精细化改革发展。总局武管中心批准组建了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中心领导班子集体挂帅,全员走到推广的前线,担任组织和领导的重要位置,武术中心各部门的I:作人员也投入到武术段位制的工作当中。为打开武术段位制工作局面,推进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全局把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8年武术段位制在同家体育总局制定规划发展迅速,在同内和同际都发展迅速,各武术团体、协会、个人都投身于武术段位制发展事业中来,在同内已有近十几万人获得段位相应资格。但对土生土长的武术文化发源地和人口众多的中同来说,还有很大空间需要发展。

武术段位制已经在国内外开展了11年的时问。目前,武术段位制开展已经从熟记套路的过程向着考试评审的考段位过程发展,同内的段位工作普及推广重心在青少年居多的中小学。从中国段位制的发展的愿景和整体进展状况看,段位制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问。应在原有的考评办法基础上,扩大考试范围,增加考试次数,提高考试规格。

2008年进行了第一次中同武术段位制同家考试紧接着2009年同样更为成功的举办了一次中同武术段位制考试。“国考”面向全世界任何一位武术爱好者,所有习武者都可以在武术段位制这个平台上取得标准统一的考评认可。所有武术团体,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按照程序报名进行考试评审。[2]

同内的段位工作开展重心放在中小学,为了扩大武术传承人群和习武人群。在通过和各级教育职能部门的合作中,在中小学植入武术段位制理念。在这个实验过程中,积极调整了段位内容推广的观念,不只是推广学习一两个套路,进行演练,等考评结束后,学习新的套路,遗忘旧的套路,而是从武术核心技法人手,重点学单个动作的要领和方法,技击的实用技法,从基本功的一招一式进行学习推广,到最后这些技术动作可以融合成一个套路。这样的推广方式对青少年在学校学习武术更加有利,增加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段位制走向学校普及开展有着实际价值。

随着武术在全同范围内的开展,及海外武术习练者的日益壮大,武术大一统的习练要求及等级认证系统的标准化要求的呼声日渐紧迫,海内外广大的习武者都需要武术的发源地中国给他们一个答案,武术的标准化发展进程,武术段位制由此而来。

3.2( 2009-2-13)发展阶段

中国和世界各国武术组织团体和个人都参与到武术段位制的推广当中,已有很多地方建立了武术段位考试系统。各国武术协会都在武术段位制的引导下积极推行武术段位制的发展,考试评级系统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越来越多的习武者找到了他们的目标和组织。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正式作出了加快武术段位制推广普及,武术标准化进程的工作目标,了段位制教材和考试用书、整合完善了一系列段位制文件、整体规范了段位制发展进程,设计生产完善了段位制徽章及相关服装教材。3年来,经过全社会武术工作人员和习武者的不断努力,武术段位制工作推广进入了高速多轨道发展的新局面。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度取得段位资格的人数达到了157562人,和去年相比增加了近五成。[3]

3.3 (2014-目前)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出版大大推进了武术段位制的发展,给予了武术段位制系统的,全面的,详细的规范和标准。此套教程已完成23个系列品种的编写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前已出版《杨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咏春拳》《二节棍》等8种教材及配套光盘,其余教材及光盘已于2010年以前陆续出版完成,依据不同拳种在不同国家的普及程度,高教社还将推出《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海外版。[4]

前三期的国家武术段位制指导员骨干培训班已经在2014年成功举办,全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骨干培训班由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举办,为武术段位制提供了大量武术储备人才,为推行武术段位制顺利开展标准化进程铺平道路。

段位制工作机构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管理和操作文件,编印了《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而随着“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启动仪式”的举行,各地武协纷纷响应,成立段位制工作机构,拉开普及推广段位制的全局工作。

国内武术段位制习练者及爱好者已突破千万人,段位制已经成为武术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段位拳已逐步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锻炼形式。段位制习武人群有三种:一是有近千万的习武者习练段位拳;二是习练段位拳并有意向取得段位的人群,目前已过百万;三是积极参与段位制的习练和考试,并取得段位证书的人群,目前已超过40万人,下一步有关方面将针对不同人群,拿出不同的工作思路和普及提高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5]国际武联和各国武术协会及民问华人华侨团体积极投入到武术段位制的推广普及之中,让广大的国际友人在习武中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4 建议

4.1积极推广大武术观

多角度全面推广武术段位制,依照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武术段位制的推广普及工作,以全民健身的工作理念出发,本着服务武术爱好者习武强身的目的,适时推广武术段位制的学习考评,在全民健身工程体系下逐步完善总结形成的改革创新的成果。

4.2完善武术考试评级,扩大考试评级区域覆盖

在武术评级评审系统中,积极开展各方面途径的考试。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积极领会武术段位制推广指导精神,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考评培训机构,扩大段位制考评范围,组织考试,培训,增加段位制人口。

4.3从认识观念着手,科学放权,积极推广武术段位制

全体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在意识观念上对以段位制标准化建设为第一目标,以此推动武术标准化、社会化、国际化建设形成了统一。各地在推广武术段位制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了武术段位的科学优点,层次清晰,既符合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易于学员掌握,义符合运动量由小到大的科学锻炼规律。

在坚持国家标准化,兼顾传统武术的基础上,优先解决段位制工作人员段位资格的评审,对特殊的传统老拳师或者对武术工作有重大贡献的工作者适当放宽评级资格,积极不断扩大段位制队伍,逐渐形成一支熟悉业务的段位制专业队伍。

4.4武术段位制国际化推广

国际武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武术段位制推广问题需要快速解决,对亚洲及欧洲等一些武术发展比较成熟,普及率比较高的国家,应整合当地资源进行武术,进行分级武术段位制评审系统体系。在个别国家原有的武术段位制体制下,运用标准化的武术段位制进行融合达到统一量化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用大武术观继续推进标准化建设高小军展望2012年武术工作[N].中国体育报,2011-12-31.

[2]武术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武术发展将推进标准化[EB/OL].人民网http://.cn/CB/.2011-6-24.

[3]赵发田.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 396-397.

[4]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编写组.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李蕾. 近代以来中国武术项目管理过程及其评价与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43.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WushuDuan System Li Enjie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literature, interview, field observation,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thisthesis researches in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wushu Duan system and its progress to provide somereferences in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