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1 18:20: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旅游行业调研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发展需求旺盛。年,全国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300美元,我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00美元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我省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0%。旅游消费将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度假成为居民消费新趋势,国内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这种趋势将促进旅游产业爆发性增长,成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3.发展条件优越。“十二五”时期是我省交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交通将呈现网络化、高速化、无缝对接的发展趋势。我省将依托交通网实现与国内主要客源市场的无障碍对接。京港澳、大广、二广、连霍、宁洛、沪陕等国家干线高速公路贯穿我省全境,高速公路网络日趋完善,我省将成为全国自驾游的枢纽。以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和城铁架构,将形成连接北京、西安、武汉、徐州、济南、南京、太原、合肥等重要城市的“两个半小时旅游圈”。至、、、、、、、济源等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的贯通,将形成覆盖3000—4000万人口的核心都市旅游圈。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个覆盖全省、辐射周边、涵盖1.5—2亿人口的经济区域和市场空间正在形成。另外,至首尔、台北、香港、新加坡、泰国的直航常态化和新郑国际机场的扩容将促进我省的国际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改善,我省的游客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与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大西北、大西南的重要城市实现空中对接,将形成两小时旅游圈。
4.发展机遇难得。旅游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先导产业,是扩大内需的主导产业。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41号),确定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对旅游产业的定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省把旅游产业作为实现中原崛起、振兴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来培育,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导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产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来打造。“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将进入黄金机遇期。
(二)面临的挑战
旅游市场化程度不高。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多头管理现象依然存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区划分割现象突出。旅游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知名旅游品牌不多,龙头企业不强,部分景区、星级饭店经营机制不活,应该推向市场的没有推向市场,应该改制的没有改制到位。
旅游信息化水平较低。目前,我省旅游信息化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发展阶段。信息化建设投入少、应用程度低、标准不统一、发展不平衡,信息服务基础薄弱,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电子商务发展滞后。
旅游人才支撑力不强。全省旅游人才数量少,部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特别是中高级旅游人才极为缺乏,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资金缺乏,人才流失严重。
旅游产业链条不完善。主要产业要素培育不充分,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不配套,购物、娱乐、餐饮等环节薄弱,产业链条短、效益低,总体处于“门票经济”阶段。
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较弱。集散功能不完善,缺少为散客服务的咨询、标识、食宿、购物、娱乐等完整的服务体系。
客源结构不合理。国内客源主要依赖省内与周边省份市场,境外游客比重偏低。游客以观光为主,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综合经济效益差。客源波动性大,节假日热,平时偏冷。区域旅游整合不足。旅游景区(点)布局分散,整合不足,缺少“航母”,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力较弱。
经贵港职业学院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被批准立项为贵港职业学院2010年度A类课题,编号为A0100。本调研报告为此项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之一,拟通过调研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情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实际数据支持。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作用是否得以发挥。如何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进行课程考试改革,建立全新的符合地方经济特色和专业特色的考试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教改中的重要内容。
一、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1.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满足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旅游行业是个应用型行业,企业迫切需要既通晓服务知识技能,又能解决工作中所发生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技艺型、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仅仅依靠知识的死记硬背是无法达到的。虽然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考试局限于教材所述和课堂所授,存在着明显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考试内容侧重于基本知识的再现水平而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忘笔记的局面。学生只是成绩达标,却缺乏从事旅游行业所应具有的能力。
2.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
现行课程教学评价方法,大多采用统一内容、统一形式和统一标准答案的固定化形式进行,而忽略了应试者个体在禀赋、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上的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能够了解学生对于现行考试模式的态度,我们对于我院和桂林旅专两个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从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调查问卷反馈信息看,在问题“请问你认为现在的考试模式是否能够体现出你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问题的反馈中,只有3.5%的学生认为能,而一般为36.8%,认为不能反映出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占59.7%,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现在考试模式的态度,说明现行考试模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水平。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3.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科技经济不断进步,知识周期的缩短、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要求,对于每个人都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要求。
终身教育理论要求学生在高职教育阶段,应该能够学会学习,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并且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应试教育考试目的是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考试,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永远是个被动的角色,考试目的错位,更无法使学生做到掌握方法、热爱学习。同时,尽管高职院校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考试管理,但受社会不良思想影响,现实中学生作弊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考风考纪的破坏,不仅会打击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更多的学教学中生开始不关注学习,荒废大学光阴,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导致整个考试制度名存实亡,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实施考试改革的基本原则
1.考试改革以能力考核为中心原则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目标。为此,要把考试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行业,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如果希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就必须要按照行业标准需求来进行考核。只有引进行业要求,按照行业通行的考核方式去要求学生,才能够培养出应用型、实践型人才。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根据贵港市通泰国际旅行社、贵港市奔马国际旅行社、贵港市友好国际旅行社等6家旅行社和贵港市饭店业的信息反馈,旅游管理专业将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制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具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掌握旅行社和旅游饭店工作中所必备的基本知识、服务技能,成为适应21世纪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需要的品德高尚、语言流畅、技能精湛、优雅大方,富有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市场为导向,严格依照培养目标,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试功能和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的的考试制度。
3.系统规划考试模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和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关系到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保证
要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就要从考试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第一,要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因为考试改革需要通过教师的努力工作去完成。第二,根据课程分析,制定考试的指导性文件和关于加强考试管理的规定或者课程考核纲要与实施办法。第三,加强考务管理工作,严明考风考纪,突出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第四,建立健全考试反馈机制,将学生学习效果的情况反馈到教学中,从而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险波.关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5(4).
[2]陈福军.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11).
[3]黄亚妮.国外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特色的评析和启示[J].高教棵索,2005.
[4]仇伟明.高职教育考核方法改革探析[J].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一、前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农业学校所在地是玉林,其旅游产业形象日趋明显,旅游经济进一步凸显,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城市田园风光景色秀丽,很多村庄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发展乡村旅游颇有潜力。近年来,该市旅游部门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推动现代农业与山水、生态、民俗、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玉林对具备旅游和观光农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对于人才的素质、技能要求也逐步提高。人才需求由原来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向复合型、全面型、国际型转变。但由于原来的人才培养手段单一,原有的专业设置存在缺陷致使学生的知识和智力全面发展存在障碍,学生所掌握技能单一。所形成的职业能力具有局限性,技能缺乏延展度和缺少专业技能核心能力,缺乏继续学习、创新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以课程体系改革作为载体推进中我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以素质为基础,以技能为本位,为旅游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
二、明确课程体系改革主要目标
学校针对社会行业及企业的需求变化,以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为目标,进行课程开发,拓展专业领域,坚持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原则,以素质为基础,以技能为本位,重点培养能适应高标准酒店、旅行社、景点服务等旅游部门需要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在经过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然后在与企业专家研讨的基础上,得出典型工作任务,并描述本专业学习领域;再经过试点班级试行,专家的论证后,再形成相对成熟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第一年的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为目标;第二年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实操能力为目标;第三年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
三、课程体系改革实施过程
(一)邀请企业专家加入,成立课程改革小组
实施课改,需要团队的力量,因此首先成立了课改小组。课改小组成员的结构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按1:1比例构成。企业专家为11位,来自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景区和酒店。目的是有利于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及时为课程改革工作提供可靠信息。
2.本校教师有专业课和公共课教师按2:1构成。专业课教师8位,公共课教师5位。目的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专业教师和公共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教育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型人才。
(二)明确责任,各司其职
成立课改小组后,明确课改小组成员责任,各司其责,发挥所长。责任具体分配如下:
1.企业行业专家职责
(1)积极参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努力完成团队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2)定期参与教学专题研讨会、交流经验等活动。
2.专业课教师职责
(1)协助带头人工作,积极参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主持或参与编写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建设、课件库、教学录像、习题集、教学案例、实验室配套建设;主持或参与该课程的课程标准;
(3)立足课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4)定期参与听课、评议、教学专题研讨会、交流经验等活动,并做好记录;
(5)定期召集学生座谈,及时掌握教学质量信息,搞好课程评估、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质量评估监控工作。
3.公共课教师职责
(1)服务与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教学有效性和征对性。
(2)主持或参与编写相关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
(3)定期参与听课、评议、教学专题研讨会、交流经验等活动,并做好记录。
(4)定期召集学生座谈,及时掌握教学质量信息,搞好课程评估、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质量评估监控工作。
(三)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课程改革小组制定调研计划,到本地相关旅游事业单位以及各星级酒店、旅行社、景点等进行行业、企业调研,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技能要求,分析、研究我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与行业人员素质的关系。课程改革小组成员在深入调研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调研报告,为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四)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邀请当地旅游事业单位以及各星级酒店、旅行社、景点等11家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与旅游专业全体教师一起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参会的实践专家是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严格挑选,平均有10年以上行业工作经历,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与丰富中、基层实践经验。
在实践专家研讨会上,运用头脑风暴法,实践专家介绍自己的实践工作经历并总结自己职业发展历程中各阶段所担任的典型工作任务,之后进行分组讨论、集体汇总,最终得出了旅游服务与管理(农业观光经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之后,专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进行论证,对于职业岗位职责、职业素质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要求,并做出相关修改,形成典型工作任务表。
(五)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情境,进而得出专业课程
在实践专家会上,实践专家已经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科学的描述,专业教师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情境,进而得出专业课程。
(六)成立试点班级,将“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成果投入试验性实施
成立试点班级,将“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成果投入试验性实施。创新“体制改革试点班”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合理开展才艺类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最后对于试点班级课程合理安排听课次数,召开教学研讨会,对试点班级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
(七)实施校企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双监控、双评估的质量监控
一、调研基本情况
京沪粤是我国市场化改革步伐较快的地区,也是我国旅游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在地方党委与政府的支持下,三地行业协会的工作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旅游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京沪粤旅游协会依托现有力量,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围绕行业管理需要,进行专题调研
旅游业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强的行业,加强行业管理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为此,上海市旅游协会2001年开展了《关于上海区、县旅游办成立旅游协会的若干意见》、《关于旅游定点单位行业转轨的初步设想》、《上海饭店业的问题及对策》、《关于成立上海导游员协会组织的意见》等方面的专项调研;深圳怖旅游协会向深圳市政府提交了《关于深圳酒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关于深圳市旅行社业的几点意见》等调研报告;广州市旅游协会结合当前的旅游市场治理整顿,进行了导游问题等专项调研。这些调研报告和建议,为地方政府决策起到了参考借鉴作用,受到了好评。
(二)配合市场治理整顿,制定行业自律文件
"市场治理整顿"是国家旅游局*年的中心工作。根据要求,为了积极配合旅游行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发挥有效渠道作用,三地旅游协会也重点进行了行业自律文件的出台工作。如: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出台了《北京地区饭店业诚信公约》、《北京地区导游员诚信公约》、《北京地区旅游区(点)诚信公约》、《北京地区旅行社同业诚信公约》;深圳市旅游协会出台了《深圳市旅行社业"六不准"公约》、《深圳市旅游须知及责任赔偿细则》、《深港旅游企业规范经营、开展优质服务联合务忘录》等行业自律性文件。
(三)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供多元服务
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是介绍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适时开展宣传促销是各级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的重要工作。随着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的转变,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已无暇承担具体的旅游接待事务,并大多把接待工作交给相关协会。近年来,北京旅游协会已承担了各地到北京促销的接待工作,广东也为四川、江西等地前来促销的旅游界提供了周到的咨询和接待服务。
在推广和开发旅游产品方面,各地旅游协会也同样做了不少工作。如:上海组织旅行社、景区(点)的会员与周边省市进行了数次行业交流和大规模宣传促销活动。广东省旅游协会结合地域特点,开展了"吃在广州"和如何丰富广州游线路的调研;通过举办"南昆山生态旅游文化节",帮助南昆山开展旅游扶贫,受到地方政府的热烈欢迎;他们还与香港"翡翠台"举办了"全球华人小姐评选活动";深圳旅游协会联合相关部门在口岸等公共场所、三星级以上饭店设立了近百台旅游信息查询台,完善了当地的服务接待功能。深圳旅游协会每年均在深港两地召开大规模旅游新产品推介会和新闻会,先后组织接待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菲律宾等国的旅游新闻界访深团,不失时机地宣传推广深圳旅游业的整体形象。
(四)维护企业利益,营造良好经营环境
维护本行业企业的利益是协会的根本任务之一。由行业协会出面协调解决直接涉及企业利益的问题,有利于与相应主管部门交涉和与相关利益者讨价还价,也更符合入世后我国市场主体的行为规则。在这方面,目前虽然职能与能力有限,但协会还是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做了不少工作。如:北京市旅游协会在公园门票涨价、出租车涨价、饭店背景音乐著作权待方面,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使一些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深圳市旅游协会利用与香港、澳门旅游协会的友好关系,为深圳市各旅行社成功地追讨了香港一些旅行社拖欠的团款近千万元,切实维护了旅游企业的权益。
(五)组织管理经验交流,协助会员单位提高经营水平
传播管理信息、提高行业素质、帮助会员单位应对市场竞争特别是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始终是我国行业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深圳市旅游协会所举办的"优质服务规范及经验交流会"、"饭店节能技术推广及经验交流会"、"21世纪饭店业发展的趋势等行业指引和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受到会员单位的普遍欢迎,树立了行业协会的形象和威信。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京沪粤地区旅游协会做了相当的工作,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业协会建设在我国还只是刚刚起步、初具雏形,从总体上说,还有很多根本性的问题有待解决。
当前,各地旅游行业协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一)工作目标不明确,职能发挥不到位
中国旅游业是较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因此,各相关协会自成立起,便有较多的适应我国市场化改革需求的因素。在章程里,各协会都将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列为自己的宗旨。问题是面对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多种需求,行业协会对于自己应该和能够提供哪些服务、协会的服务与政府的服务有哪些不同、现阶段协会服务对象最急需的是什么等,认识得似乎并不是很明确。外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统一。尽管各地协会做了不少工作,但总的感觉,协会开展的活动仍是对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的拾遗补缺,自身独立的工作目标不明确,与之相应的职能也不到位。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企业对政府的管理职能依赖性还很强,另一方面说明协会尚不成熟。
(二)协会建设缺乏总体指导规划,结构布局不尽合理清晰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行业协会已经初步形成了区域与行业结构的框架。从区域结构看,全国、省、中心城市和少数县均成了旅游行业协会;从行业结构看,按旅游要素组成的各种专业协会已分布在各区域的不同层次上。这种框架的构建模式既存在一定的效用,但也导致了协会机构重复设立、协会业务覆盖范围交叉,协会工作相互矛盾、会员单位无所适从的症结,有的企业被要求参加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协会,从而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了行业协会的形象。
同时,由于不同层次的旅游协会间分工与协作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工作重点没有区分,使得工作没有形成合力,有时还会出现争会员的内耗。
(三)队伍建设缺乏激励约束机制,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年龄老化日趋严重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感到,一方面,各地旅游协会大多未建立正常而必要的人员录用、考核、培训、晋升、淘汰和退休机制,更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影响了协会工作的开展和协会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各地旅游协会的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人员老化现象较为严重,不少协会缺乏专职专业人员,兼职人员、聘用人员居多,专职人员的老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专业素质上,协会不仅缺乏高素质的业务骨干人才,现有人员也缺乏专业化培训。以上问题已直接影响到协会服务质量的保障与协会的持续发展。
(四)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会费收缴存有难度
行业协会就其本质而言是非营利性组织,协会的经费主要应来自会费和提供相关服务的收入。协会的开支应包括全体工作人员的报酬、办公经费和开展服务的费用。
目前,各地协会的经费基本上是靠收取会费和政府有限的拨款。《民政部、财政部关于社会团体收取会费的通知》规定"会费标准为300元至2000元",这对于目前行业协会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行业协会的正常业务开支,往往是杯水车薪。
上海市、广州市与深圳市旅游协会由于会员较多,并且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收缴会费,从而为会员服务和举办活动时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大部分协会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限制了一些必要服务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协会经费不足--服务量不够、质不高--会员不愿缴纳会费"的恶性循环。另外一个原因是,多年来各地协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会费收缴制度,会员拖欠会费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调研的省市情况看,会费收缴率仅在60%~70%。经费不足已成为影响行业协会为会员服务和寻求自身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协会发展思考
针对本次调研和各地旅游行业协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参考全国其他行业协会发展经验,我们对中国旅游行业协会发展进行了认真思考,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加强协会建设:
(一)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职责
行业协会是企业自己的组织,其设立的使命与宗旨,就是"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但如何完成使命,落实目标,获得各方认同,则是长期困惑我国行业协会的问题。
根据有关研究报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提供的服务,从根本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举联合之力,帮助企业和行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二是进行技术与管理创新,帮助企业提高素质和竞争力;三是从长远利益和整体层面上为企业和行业发展争取最好的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支持和舆论氛围)。针对中国市场机制发育的状况,专家们认为,现阶段行业协会在保护国内市场、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竞争行为、配合政府建立良性的市场秩序方面,也应发挥基础性作用。
在"促进社会发展、繁荣经济"的统一目标下,政府与行业协会提供服务的区别主要在于:政府侧重于全社会的宏观调控目标,工作方式具有依法和行政强制性的特点;行业协会则更突出企业与行业利益,工作方式则主要采取市场化手段(一是民主,二是自律),对市场的变化反应比较灵敏。此外,两者的经费来源也有根本不同:政府靠纳税人提供的财政收入作为经费来源;协会则主要以自己提供的服务换取收入。因此,随着入世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到位,客观上要求我国行业快会进行准确的定位和科学工作目标的制定,同时围绕着自己的工作目标,强化相应职能,承担起政府可以不管、不宜管的事务、政府不适宜行使的职能以及企业需要而无法实现的职责。
根据我国国情和中国旅游行业协会的具体现况,在行业协会三项工作目标中,我国旅游协会当前应将工作重点聚于帮助旅游企业提高素质和竞争力以及加强行业自律方面,并兼顾其他。因为这方面的工作一是企业改善经营和市场发育的需要;二是比较微观,不便于政府直接介入。
(二)接受政府授权,相对独立开展工作
针对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社团迅猛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中央、国务院从1996年以后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提出加强对社团的管理,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切实负起责任。由于发挥行业协会在市经济条件下的作用在我国还是个新的课题,地方省、市主管部门对协会的管理往往沿用传统的行政办法,对一些并非重大的具体事务管得过细,对中介机构授权不足,使行业协会难以摆脱政府附属机构的地位,不利于拓展我国行业协会的业务活动空间。
行业协会是经过注册的法人单位,在目前行业主管部门已对协会人财物有效管理的体制下,是否允许各协会根据行业发展与会员单位的需求,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对那些经过协会理事会同意、已列入年度计划的会议或活动,建议可简化报批程序,实行备案制,支持并允许协会开展不违反国家规定的创收活动。
(三)积极发挥自律管理作用
对本行业的企业和市场秩序进行自律性管理,是行业协会重要的职能之一。但是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协会的自律性管理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推动协会尽快形成有效的自律性管理机制,政府的指导与扶持是必不可不的(如:支持行规行约的出台,出台一些引导和鼓励协会加强自律的政策与办法)。
(四)明确区分重点,形成工作合力
加快我国行业协会的建设,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行业协会机构与职责的重复交叉、行政色彩浓厚等问题,则来自计划经济的影响,调整协会架构需要依靠法律法规和属地主管部门的推动。从工作角度分析,我国旅游协会目前按发展程度与发挥作用,已大致形成了两个层次:一是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的联合会,主要职责是为各专业协会提供服务(如:中国旅游协会、深圳旅游协会等);二是专业协会,直接服务于旅游企业(如:旅行社协会、饭店业协会等)。
作为行业联合会,较为理想的状态是把工作重点集中在协调行业关系、研究产业政策、指导协会工作等行业重大问题,开展调研,提出政策建议,协调国际交流等方面。而专业协会则更应注重对企业与政府的双向服务,关注本行业在改革发展中的政策制定、市场问题以及企业管理、价格、培训、对外交流等综合性管理制定课题。至于专业协会下的各个分会,一般是侧重于为会员单位提供专业。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不同层次的协会进入理想状态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在目前情况下,旅游行业协会要发挥龙头优势,用高端服务吸引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入会,努力扩大在中国旅游行业中的影响。从长远发展看,不同层次的协会要提高各自的专业化工作水平,形成各具特色的差别化竞争优势,争取将会员覆盖面逐步扩大50%以上的中国旅游企事业单位,使旅游行业协会在中国旅游市场发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注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人才
为协会配备相应人才是加强协会建设、发挥协会作用的根本措施之一。随着我国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协会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是针对性强。从各自的工作职能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破解影响和制约旅游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当前旅游行业的重点问题、热点、难点问题确定课题,开展调研,为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加快推进明珠湖污水处理厂前期规划设计等工作;
3、完成了申办**第八届园博会规划编制和申报材料的准备;
4、将**岛国家地质公园成功申报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5、前卫村等五个景点3a级景区创建初评结束;
6、完成**岛国家地质公园西沙湿地公园沙盘模型制作;
7、启动了西沙湿地二期改造工程规划;
8、完成我县旅游管理体制调研报告和“关于杭州公共自行车租赁运营情况的考察报告”;
9、积极推动“规范设置我县旅游景区道路交通指引标志”工作;
10、旅游信息化服务平台项目景点三维展示、内部办公系统正有序推进之中。
(二)旅游节庆活动
1、策划起草了**年稻香节活动方案、北沿公路现代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带策划方案、首届**尝鲜节活动方案、**年长三角旅游宣传促销方案、**年****柑桔节方案;
2、形成**年**森林旅游节总体方案(讨论稿)。
(三)旅游宣传促销
1、起草了**年**生态岛建设和旅游业宣传促销总体方案;
2、组团参加了5个旅交会,其中包括:南京长三角旅游交易会、南京路五省市旅游交易会,**世界旅游资源博览会、大连全国旅游交会、**浙江(**)旅交会,并赴启东、海门、南通等地进行宣传促销;
3、《**旅游指南》再版小样已完成,正在进行小样修改工作;
4、设计制作了旅游促销用环保袋并启用;
5、联系分众传媒和框架传媒宣传国际女子自行车赛和**农产品;
6、策划并启动了**年度**社区宣传促销。
(四)旅游行业管理
1、完成了旅行社和导游年审工作;
2、布置了三个小黄金周的旅游安全工作,并在春节前和五一前分别对景点进行了检查;
3、与县文化执法大队联合举办新版《旅行社条例》培训;
4、办理了新开办的东文旅行社以及两家二星级宾馆申报的相关审批手续;
5、新评定了两家“规范达标”社会旅馆;
6、召开了绿色饭店创建协调会;
7、重新聘请了10名旅游行风监督员。
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旅游项目建设
1、完成3a级景区创建及旅游景点道路交通标志牌规范工作。
2、年底前基本完成花桥主体工程、明珠**大门停车场及道路一期工程等。
3、明珠湖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争取年底之前完成30%。
4、启动地质公园**年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总结及申报**年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等工作。
5、完成西沙湿地二期改造规划,启动并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6、旅游信息平台年底前进行部分试运行。
(二)旅游节庆
1、进一步做好**年****森林旅游节庆活动方案的调整、完善、推进等相关工作;
2、配合做好******柑桔节举办的相关工作。
(三)旅游宣传促销
1、全面完成**社区促销、大众媒体、户外广告、分众传媒和框架传媒的宣传工作;
2、组团参加第四届海峡旅游博览会;
3、做好《**旅游画册》、《**旅游指南》、《**旅游》宣传折页等宣传资料的设计、拍摄、校对、出版等相关工作;
4、做好旅游5号线与隧桥同步开通工作;
5、启动旅游纪念小礼品的设计、制作工作。
(四)旅游行业管理
1、继续抓好农家乐接待户再教育培训、星级饭店管理人员培训及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导游培训工作;
2、在做好日常安全监管的同时,认真做好“十一”黄金周和森林旅游节期间的安全工作,并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联合安全执法大检查;
3、完成102户农家乐接待户星级复查、84名导游年审、11家达标旅馆年审、12家星级饭店的年审工作;
4、继续加强世博宣传力度,营造氛围,特别要开展好旅游环境整治和每月5日的迎世博主题活动;
5、组织旅游政风行风监督员开展2次检查活动;
6、抓好50家旅游企业统计工作;
2、加快推进明珠湖污水处理厂前期规划设计等工作;
3、完成了申办20__第八届园博会规划编制和申报材料的准备;
4、将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成功申报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5、前卫村等五个景点3a级景区创建初评结束;
6、完成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西沙湿地公园沙盘模型制作;
7、启动了西沙湿地二期改造工程规划;
8、完成我县旅游管理体制调研报告和“关于杭州公共自行车租赁运营情况的考察报告”;
9、积极推动“规范设置我县旅游景区道路交通指引标志”工作;
10、旅游信息化服务平台项目景点三维展示、内部办公系统正有序推进之中。
(二)旅游节庆活动
1、策划起草了20__年稻香节活动方案、北沿公路现代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带策划方案、首届崇明尝鲜节活动方案、20__年长三角旅游宣传促销方案、20__年上海崇明柑桔节方案;
2、形成20__年崇明森林旅游节总体方案(讨论稿)。
(三)旅游宣传促销
1、起草了20__年崇明生态岛建设和旅游业宣传促销总体方案;
2、组团参加了5个旅交会,其中包括:南京长三角旅游交易会、南京路五省市旅游交易会,上海世界旅游资源博览会、大连全国旅游交会、20__浙江(上海)旅交会,并赴启东、海门、南通等地进行宣传促销;
3、《崇明旅游指南》再版小样已完成,正在进行小样修改工作;
4、设计制作了旅游促销用环保袋并启用;
5、联系分众传媒和框架传媒宣传国际女子自行车赛和崇明农产品;
6、策划并启动了20__年度上海社区宣传促销。
(四)旅游行业管理
1、完成了旅行社和导游年审工作;
2、布置了三个小黄金周的旅游安全工作,并在春节前和五一前分别对景点进行了检查;
3、与县文化执法大队联合举办新版《旅行社条例》培训;
4、办理了新开办的东文旅行社以及两家二星级宾馆申报的相关审批手续;
5、新评定了两家“规范达标”社会旅馆;
6、召开了绿色饭店创建协调会;
7、重新聘请了10名旅游行风监督员。
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旅游项目建设
1、完成3a级景区创建及旅游景点道路交通标志牌规范工作。
2、年底前基本完成花桥主体工程、明珠__大门停车场及道路一期工程等。
3、明珠湖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争取年底之前完成30%。
4、启动地质公园08年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总结及申报09年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等工作。
5、完成西沙湿地二期改造规划,启动并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6、旅游信息平台年底前进行部分试运行。
(二)旅游节庆
1、进一步做好20__年上海崇明森林旅游节庆活动方案的调整、完善、推进等相关工作;
2、配合做好20__上海崇明柑桔节举办的相关工作。
(三)旅游宣传促销
1、全面完成上海社区促销、大众媒体、户外广告、分众传媒和框架传媒的宣传工作;
2、组团参加第四届海峡旅游博览会;
3、做好《崇明旅游画册》、《崇明旅游指南》、《崇明旅游》宣传折页等宣传资料的设计、拍摄、校对、出版等相关工作;
4、做好旅游5号线与隧桥同步开通工作;
5、启动旅游纪念小礼品的设计、制作工作。
(四)旅游行业管理
1、继续抓好农家乐接待户再
教育培训、星级饭店管理人员培训及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导游培训工作;
2、在做好日常安全监管的同时,认真做好“十一”黄金周和森林旅游节期间的安全工作,并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联合安全执法大检查;
3、完成102户农家乐接待户星级复查、84名导游年审、11家达标旅馆年审、12家星级饭店的年审工作;
4、继续加强世博宣传力度,营造氛围,特别要开展好旅游环境整治和每月5日的迎世博主题活动;
5、组织旅游政风行风监督员开展2次检查活动;
6、抓好50家旅游企业统计工作;
1.调查对象与时间
通过学习和实习阶段才能全面了解茶艺课程的实施效果。因此,本次调查对象为九江职业大学文化旅游学院2010级酒店、2010级旅管班学生。2010级酒店班的学生在第四学期按每周四节共计72课时完成了茶艺课程的学习,对茶艺课程的理论和实操有深刻的体验;2010级旅管班的学生在第五学期按每周两节共计36课时进行了茶艺实操课程的学习,对茶艺实操课程有所体验。调查时间选在2013年6月份学生返校进行毕业答辩时展开。
2.调查方法
本次茶艺课程实施效果调查采用资料收集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除个别调查项采用主观题形式外,其他均采用客观选择题形式。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调查,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和所学专业;第二部分为课程设置满意情况调查,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教学情况及其他三个方面,基本涵盖课程实施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共设有17道题,最后一道为主观题,补充了解被调查者关于茶艺课程设置的其他看法与建议。问卷调查采取预先确定目标范围,采用现场发放问卷的形式,发出调查问卷56份,收回问卷55份,其中有效问卷数55份,有效回收率为98.2%。
二 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
1.样本的基本情况
被测样本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24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31名。其中男生11名,女生44名。
2.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
在调查问卷中,对在九江职业大学旅游专业开设的茶艺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了解,认为效果很好的学生有12名,占被测样本22%,认为效果比较好的学生有33名,占被测样本的60%;认为效果一般的学生有10名,占被测样本的18%;被测样本中没有学生认为此次课程实施不理想。
3.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
第一,是否有必要在旅游专业开设茶艺课程。经过茶艺课程的学习和实习,对于在旅游专业设置茶艺课程,52.7%的被测样本认为很有必要,41.8%的被测样本认为一般必要,5.5%的被测样本认为没有必要。
第二,学生所持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方面,被测样本认为,学习茶艺课程对于拓宽就业渠道的作用放在第一位,同时提高就业待遇。其他目标中,培养个人素养、拓展知识结构也是茶艺课程开设的目标所在,对于课程是否完善了旅游专业课程设置,部分被测样本持保留态度,见表1。这说明学生对于茶艺课程目标的认识是出于自身需要,这与《在高职旅游专业开设茶艺课程需求调研报告》的调研结果相一致。
第三,课程学习是否有利于实现学生所持课程目标。茶艺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课程目标来说,认为“非常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占9%,认为“有利于”的占65%,认为“一般”的占21%,认为“不利于”的占5%,如图2。该图表明,超过60%的被测样本认为茶艺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此持保留态度。
第四,课程内容与就业需求、工作的关系。在茶艺课程与
就业需求、工作的关系调查中,5.4%的被测样本认为两者联系非常紧密,能扩大将来的就业面和提高工作能力;51.8%的被测样本认为两者有一定的联系,有一部分可以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39.3%的被测样本认为对将来就业的工作有较大的帮助,只有3.6%的被测样本认为该课程和工作没有联系。调查表明,课程的内容对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工作有相当程度的呼应。
第五,课程目标的实际达成度。(1)培养具有茶艺特长的旅游专业人才。2012年6月,本次试点班级2010级酒店班21名学生顺利通过全国中级茶艺师资格考试,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部颁发的国家中级茶艺师资格证。(2)扩大学生就业面,提高就业待遇。通过收集被测样本的就业协议书和访谈中得知,旅游行业就业人数17人,占被测样本31%;酒店行业就业人数22人,占被测样本40%;茶庄就业人数1人,占被测样本2%;其他行业就业人数15人,占被测样本的27%。在此之前,九江职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未有学生从事茶庄行业工作;其中茶庄对被测样本的茶艺理论和实操要求较高,旅游行业和酒店行业要求被测样本掌握茶艺实操;其他行业被测样本表示在工作中不用茶艺知识。从工作待遇看,被测样本底薪为1300~2500元不等,旅游和酒店行业中的员工在底薪上会适当上浮。
4.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第一,课程学习效果。(1)课程学习效果满意情况。为了了解被测样本对茶艺课程学习效果是否满意,问卷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调查,21.8%的被测样本表示很满意课程学习效果;58.2%的被测样本认为比较满意课程学习效果,18.2%的被测样本认为学习效果一般,只有1.8%的被测样本不满意课程学习效果。(2)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同时,此次调查对于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也作了调查,结果表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影响学习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是课时偏少,讲课内容少;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影响学习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是理论课内容理论性太强,不易理解;另外,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兴趣淡薄。
第二,课程结构设置的合理性。(1)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对于在旅游专业开设茶艺课程,20%的学生表示很感兴趣,58.2%的学生表示感兴趣,21.8%的学生表示一般,没有被测样本表示不感兴趣。(2)授课时数是否合理。关于茶艺课程的授课时数,4%的被测样本认为非常合理,61.8%的被测样本认为比较合理,30.9%的被测样本认为较不合理,认为应当增加授课时数。(3)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是否合理。问卷主要考察了茶艺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是否恰当,调查结果见表2,部分被测样本认为应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适当减少理论课程的比例,并考虑增设到茶馆实地考察的课时。
第三,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性。问卷主要考察课程周期结束后,课程内容的合理性、涵盖面、前沿性、实践性及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学习的需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要求。(1)课程内容是否有特色。此次在试点班级开设的茶艺课程是以国家职业工种茶艺师为标准,结合了旅游专业和茶文化两者的特点,75.4%的被测样本表示比较赞同,22.8%的被测样本表示非常赞同,1.8%的被测样本表示不太赞同。学生收获最大的课程依次是茶艺基本冲泡技巧与茶点选配、茶艺表演、中外饮茶风俗、茶艺礼仪与规范、茶叶种类、茶具知识、中国茶文化知识、中国名茶及产茶区、茶艺职业道德与守则、茶叶品质鉴别和保管、品茗用水与科学饮茶常识、茶席设计,与《在高职旅游专业开设茶艺课程需求调研报告》的调研结果基本一致,实操课程的收获对于学生来说更为直观。(2)课程内容的合理性。针对茶艺课程内容合理性的调查结果显示,被测样本中认为课程内容非常合理的占14.5%,比较合理的占74.5%,但也有10.9%的被测样本对课程内容持有保留态度。总体来说,被测样本认为课程内容较为合理,但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还有改进的空间。(3)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实践性。在课程内容具体方面的调查中,试点班级是否认同课程内容及实践操作满足一定前沿性与实践性要求,结果见表2、表3。超过66.7%的被测样本认为课程的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关系较为密切,动手能力强,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这表明,现有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前沿性”和“实践性”的需求。
5.教学方法的合理性
在试点中,采用学生本位主义教学方式,实操课程教学以个人练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理论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89%的被测样本认为课程教学方法合理,11%的被测样本认为课程教学方法不合理。
(1)参加华域汽车反路演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为下一步的投资获取重要信息,并最终实现良好的投资回报;
(2)接待中信建投环保行业研究员,并与该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2、3月份:
(1)参加平安资管投资会,在宏观、固收和权益方面获得相关信息,并通过撰写会议纪要,与相关投资经理分享会议内容;
(2)参加东阿阿胶上市公司调研,详细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计划,撰写投资建议书;
(3)接待海通证券计算机研究员,并与该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4)接待海通证券计公用事业研究员,并与该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3、4月份:
(1)参加华天科技调研,详细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计划,撰写投资建议书;
(2)接待国泰君安零售研究员,并与该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3)撰写中国巨石的投资建议书
4、5月份:
(1)参加国泰君安组织的上市公司交流会,和国泰君安建材行业研究员、建筑研究员、中小盘研究员、旅游行业研究员和汽车行业研究员进行交流,并参加个别上市公司的交流。
(2)接待长江证券建材行业研究员,并与该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3)接待天风证券农业研究员,并与该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4)撰写兴业银行的投资建议书;
5、6月份:
(1)参加恒立油缸上市公司调研,详细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计划,撰写调研纪要;
(2)接待东吴轻工行业研究员,并与该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3)接待国泰君安有色金属行业两名研究员,并与两名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4)接待海富通基金基金经理,并与该基金经理进行深入交流;
6、7月份
(1)参加中国巨石调研,详细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计划,撰写调研纪要;
(2)参加华工科技调研,详细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撰写调研纪要;
(3)撰写利尔化学的投资建议书;
7、8月份
(1)撰写荣盛发展的投资建议书;
(2)参加苏交科的调研,详细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计划,撰写调研纪要;
(3)撰写北新建材的投资建议书;
8、9月份
(1)参加光大证券在南京主办的上市公司交流会,与林洋能源、金智科技和国电南瑞等上市公司进行交流;
(2)接待和交流各行业研究员;
9、10月份
(1)参加保监会现场检查工作;
10、11月份
(1)撰写中鼎股份、羚锐医药、中信证券、中国医药、中天科技的投资建议书;
11、12月份
(1)参加中国医药的调研,详细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计划,撰写调研纪要;
(2)参加鹏华基金的投资策略会,撰写鹏华基金的投资策略会纪要;
一、 自查自纠阶段工作小结
1、深化思想认识,周密部署安排。机关各责任处室及区县旅游局把自查自评当作重要工作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和履行各自的职责,同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促进自查自纠阶段的工作得到落实。
2、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排查问题。自查自纠阶段,分别就依法经营、事务公开、办事高效、便民惠民、践诺诚信、廉洁从业、文明服务等方面做了调查,各区县旅游局分别采用座谈、走访、致函、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发放征求意见表800份;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45条。各责任处室分别要求各重点参评单位向服务对象发放调查问卷3540份,广泛征求意见。收集到各类意见和建议15条,梳理为8大类,分发到机关各责任处室研究整改。
3、积极配合行风监督员的明查暗访。市行风监督员和行评办通过走访旅游企业、收集旅游广告,暗访旅游线路跟团旅游,听取汇报,查看台帐等多种形式对旅游行业是否依法行政、旅游投诉的处理机制、对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监管做了全方位的调查,我局积极配合行风监督员和行评办行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及时改正,做到未评先改,边评边改。特别是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了下一阶段整改计划,努力通过行评工作促进行风和政风的进一步转变。
4、研究部署了“千企大走访计划”。根据行管现状,本着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旅游行业诚信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为归依,转变管理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注重从源头上、机制创新上解决问题,制定了千家旅游企业大走访规划,细化了任务,明确了目标。
5、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规范经营专项治理,推进旅游行风建设深入开展。以“一日游”、旅游广告、旅游车辆、寺庙进香行为规范等为重点内容,指导帮助企业组建“**风光一日游”公司,“统一车辆、统一标识、统一线路、统一服务”,提升一日游品质;开展旅游广告规范治理活动,从源头上规范旅游经营行为;会同工商、宗教部门,检查规范寺庙进香及其它旅游经营行为,切实保障旅游消费者的利益。组织“一日游”讲解培训86人次。
6、机关作风建设与行风建设联动推进。以机关作风建设引领行风建设、以行风建设促进机关作风建设,坚持联动推进,促进机关、行业的全面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机关处室作风建设目标任务的要求,以“三帮五服务”活动为重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开展“评议处室”活动,不断增强处室作风建设的动力,切实解决“中间梗阻”、政令不畅等问题,提高机关处室作风建设的水平,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加快**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有力的保障。
二、检查整改阶段工作计划
1、深入进行再动员,进一步提高对行评整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经市及区县旅游局和各重点参评单位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行风评议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可喜的局面,但面上工作开展还不够平衡,个别责任单位责任还不落实,工作不细不实,转入第三阶段工作后,要对各级旅游局和重点参评单位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提高认识、细化工作。
2、梳理问题,制定措施,认真抓好整改工作的落实。把发现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及行评代表、监督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按照各参评类别进行分类归纳、梳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暂时无法整改到位的也明确了整改期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切实抓好整改落实。
3、结合业务工作,创造性地开展行评整改各项工作。把整改工作与旅游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继续有力的推进有特色的专项工作,做到相辅相承、互相促进。“保增长、促转型,打造全国最诚信旅游城市”、“千企大走访”、“万名游客大回访”等工作在下阶段要继续联动推进,要有阶段性的成果,为测评工作打基础。
4、注重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旅游市场监管方面,要曝光以一批违规企业,加强正面典型宣传,发挥好正、反典型的示范和警示作用。近期加强与电视媒体联动,开展几次暗访活动,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行评氛围。
5、强化对行评工作事项的督办。一是对《政风热线》开办以后,继续转办下来的事项;二是市行评办继续转办、督办的事项。三是对制定的整改措施的落实,杜绝办理超时、责任不清等现象,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
6、全面推进“千企大走访”计划的实施。全局从上到下按照职责分工不折不扣走访企业,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走访台帐的记录,撰写走访调研报告;根据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努力为企业和基层解难题、办实事。
一、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
创建以承接旅游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采取承接酒店、旅行社、景区服务外包的形式,将学生置身于生产线,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共同指导,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校企一体”就是利用本区域(张家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引入旅游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将课堂搬入酒店、旅行社、景区,以工学交替为培养学生的主要形式,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并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精神培养贯穿专业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形成企业为专业教学服务、专业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资源的格局。
“淡校旺企”就是旅游淡季在校内进行教学,旅游旺季在企业进行教学。校内教学,主要依托学校自己的航苑宾馆和航空教育旅行社分社生产型教完成教学任务;校外教学,采取顶岗位实习的形式,将学生置身于生产一线,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式,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共同指导,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加强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及认证,实行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素质拓展证“三证书”制度,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一)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系从原来只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转向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兼顾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宽广的视野、较高的职业综合技能、较强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胜任各类旅游企业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实务型专门人才,这个目标定位突出体现了高职旅游教育高层次、高技能、实务型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旅游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凸显综合技能培养,兼顾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需求,把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技能、素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构建以能力递进为主导的“生产型”课程体系。
(三)研究形成弹性学期制度
充分考虑旅游行业、旅游市场的淡旺季,以酒店、旅行社、景区为平台,利用“教学周期+寒暑假”,推行“弹性学期制”,将学生分批进行轮换,不间断地置身于“生产线”,在良性循环中将学生锻炼成合格的“生产者”,生产出合格的“旅游服务产品”。
(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为加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我系构建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新型教学项目等实践性强的课程的教学内容。
(五)改革对学生的考核方式
为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我系结合旅游专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对考核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如加大形成性考核占期末总评成绩的比重,降低卷面理论考核科目的比例;
三、具体措施:
(一)推行“弹性学期制”
打破传统的学期期限,将暑假时间纳入安排,根据旅游市场的淡旺季规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科学设计“工学交替”教学时段,实行以三个月为一周期的“分段教学、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开展专业教学。
(二)实行顶岗实训课程化
顶岗实训课程的设置注重以旅游管理专业典型岗位为载体,实时引入旅游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标准,动态更新教学内容;把课程管理的模式运用于顶岗实习,把课堂从教室延伸到企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兼顾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学校的教学育人需求,使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有效结合。
(三)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方式
建立“质量评价―反馈”人才培养质量考核方法。理论知识采取教师评价、过程考核、试卷考核等常规方式;企业实训采取学生作品、实训报告、学生自评、企业考核、学校跟踪监控以及校企座谈等考核模式;岗位实践采取调研报告、宾客满意度调查表(纸质)、网络调查问卷等考核方式方法;以客人满意度、以顶岗实习的服务费和客人奖励为考核标准。
(四)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