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项目经理培训

项目经理培训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20 16:26: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项目经理培训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项目经理培训

篇1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加快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行业近年来迅猛发展。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在经营管理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突出的挑战之一就是懂技术、善管理、通商务的复合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普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企业与国际大型工程承包商进一步角逐竞争力、实现国际化经营的瓶颈。因此,对于国际工程项目经理培训与开发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重视,投入大量资源投进行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

培训课程体系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制定培训方案,落实培训方案,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价、追踪和反馈等。下面,笔者根据培训课程开发基本原理,结合近年来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经理培训工作经验,对国际工程项目经理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开发的基本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进行阐释,以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提供有益借鉴。

一、确定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是指培训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从受训者角度进行理解就是指在培训活动结束后应该掌握什么内容。培训目标不仅对培训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是培训效果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通常而言,培训目标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传授知识,二是培养技能,三是转变行为模式。

二、分析培训需求

在确定培训目标之后,为了进一步明确培训课程的具体内容,需要对培训对象的具体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培训需求通常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通常,国际工程项目经理培训需求通常包括如下方面:了解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现状;掌握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项目管理的技能与应用工具;形成正确的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意识;积累社会经验,提个人素养,掌握与项目利益相关方交流、建立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掌握项目开发与执行的流程和规范;较为深入了解主要工程承包领域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知识;掌握深入需求挖掘与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管理等关键技能;掌握更加深入和宏观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与变化情况;能够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发掘新的业务需求,并及时提供解决方案,等等。

三、设计培训课程

在对国际工程项目经理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结合岗位职责、权限,以及所扮演角色,培训课程体系按照主题划分为商务、风险管理、财务、实用技能、管理技能、资质认证以及交流分享共7大类课程模块,每一类模块都设置不同课程主题,每类主题都包含了若干个培训要点,具体如下:

(一)商务模块

课程1:国际工程项目投标策略与技巧。国际工程项目编投标概述;编投标依据和注意事项;国际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策略与方法;投标报价编制技巧;工程标书编制方法与策略;如何判定标价的合理性;项目中标后的常见情况。

课程2:FIDIC合同条款解读及应用。合同法律基础及FIDIC合同管理原则;承包商如何利用FIDIC合同条款创收;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两大戏剧性因素;咨询工程师在FIDIC合同中的法律地位;工程变更、索赔及国际仲裁相关条款解读;FIDIC合同条款在索赔案例中的应用。

课程3:国际工程项目变更与索赔管理。国际工程索赔概述;常见索赔原因及其索赔;如何在开工前制定索赔计划;工期索赔及其难点分析;费用索赔及其难点分析;业主方索赔的依据和程序。

课程4:国际工程项目保险与保函。国际工程担保的国际惯例比较与解析;保函中关于法律适用的典型条款;如何约定保函的生效时间和终止时间;履约保函的延期条款;保函的索赔程序;恶意没收保函的应对策略;履约保函纠纷案例分析。

(二)风险管理模块

课程1:国际工程项目HSE管理与风险应对。海外HSE管理的重要性;项目HSE管理的计划性;海外施工过程的HSE风险;项目HSE管理的关键点;制定管理方案和措施;应急与危机的管理;HSE管理最佳实践。课程2: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三)财务管理模块

课程1:国际工程项目财务与成本管理。税收环境:东道国的环境及项目特点;税务筹划与风险管理的目标;税务筹划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方法及程序;海外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特点;FIDIC《施工合同条件》项目成本管理;FIDI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成本管理。

课程2:国际工程项目融资管理实务。国际工程项目融资的重要性;BOT/PPP项目的概念和特征;项目融资与传统融资的区别;BOT/PPP项目主要参与者和合同内容;项目融资的方法和过程;项目融资的主要风险及其管理;项目融资案例分析。

(四)实用技能

课程1:国际工程项目图表编制方法与技巧。课程2:国际工程英语高级应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常用英语基础知识;项目管理体系(质量与安全)常用英语;商务英语常用函件;英汉双译技巧。

(五)管理技能

课程1:项目经理的领导力与执行力。认识不同类型的行为风格;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分析;如何领导不同行为风格的部属行为风格与团队发展;如何学会有效的倾听;影响执行力的五大因素解析。

课程2:高绩效团队建设与有效沟通。行为风格的识别方法与沟通策略;高效沟通的三大原则;沟通的黄金定律团队发展的四个阶段;卓越团队的特征;卓越团队的建设原则及方法;如何构建团队文化。

课程3:项目经理的授权。授权理论;授权技巧;授权注意事项。

课程4:项目经理职业道德建设。国际工程承包行业法律法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经理职业道德综述。

四、选择培训方式

(一)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是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习者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的教学模式。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培训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培训师要根据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的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力求使得所传授的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可以使学习者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能够培养学习者的纪律性,能够培养学习者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通过典型事例的研究,使受训者从个别到一般,掌握所学知识的内容结构,获得基础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选取蕴含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范例的研究,使学习者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认识到实践理解、掌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原理的模式。案例教学提倡培养受训者的自学能力,增强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习者掌握学习方法。

(三)引导式教学

引导式教学方式是引导受训者的主动参与培训的一种培训形式。该方式让受训者多想、多说、多做,在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培训师的主导性引领,受训者自主学习贯穿课堂的各个过程,让学习者逐步适应自主探究、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环境,要调动受训者的思维,充分发受训习者的主体性,让他们进行解释说明,要让学习者能通过现象揭示其背后的本质,发现现象背后的规律。

(四)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通过营造真实情景,让受训者在模拟的环境中去体验实际工作中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习者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情景式教学的基本程序是:设置情境―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检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与迁移。情景式教学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转化为不同的教学方法。

(五)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教学是一种通过小组形式,向小组提出一定的任务或问题,要求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最轻松、学生参与度最高的互动学习方式之一,是一种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模式。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有利于发展受训者个体思维能力和动作技能,增强受训者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包容能力,还能培养受训者的团队精神,提高受训者的学习效果。

(六)自学辅导

自学辅导是受训者在培训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基于先让学习者独立学习,然后根据受训者的具体情况培训师进行指导。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受训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训师因材施教,能发挥受训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受训者相互合作的精神。

五、实施培训项目

培训课程设计完成后,就将转入到培训项目实施阶段。在培训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1)培训项目的实施要关注国际工程项目经理的特性。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要根据国际项目经理的特殊性采取各种方式充分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使项目经理能够承担其应该承担的责任。制定培训计划要采用通俗、易懂但有效的培训方式。同时,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要充分顾及到普遍性培训与个性化培训,在满足绝大多数项目经理普遍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兼顾少数项目经理的特殊和个性化需求。

(2)在培训的知识讲授上不能仅仅局限于陈述性知识,还要加强多项目经理结构性和程序性知识的培训。从当前来看,很多企业针对项目经理的培训都是陈述性知识的培训。未来项目经理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必须以程序性知识培训为主,才能提高培训的效果。现阶段迫切需要讨论将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培训课程设计转换为以程序性知识为主的培训课程设计。

(3)培训工作应当系统化、固定化和常态化。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必须进行长期的规划,通过有计划和持续性的组织对项目经理人实施培训、教育和开发,从而提高国际项目组织中员工和整个组织的工作绩效。因此,除了短期以技能为主的培训之外,还应考虑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为项目经理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决定了项目经理培训的方向以及重点。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企业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项目经理的培训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还要不断地进行检验、评估、反馈和调整,并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来调整培训计划和目标,进而不断调整并完善培训体系课程的内容。

六、评估培训效果

培训效果是指受训者及通过受训者素质的提高而给所在企业、项目部或项目团队带来的收益。其中,企业、项目部可获得的效果是指项目利润的增加及客户满意度的提升、企业形象的提高等,而项目经理作为受训者则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以及行为方式,也包括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评估的主要方式是收集相关信息,确定培训项目的成本效益和效率,检查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度以及确定培训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既定目的。

根据培训效果评估形式和方法不同,培训效果评估一般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课堂表现评估:培训组织者需要评估项目经理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这种评估的主要方式是在评估接受后,向接受培训的项目发放并回收意见调查问卷,调查受训项目经理对于培训课程在内容、形式、效果以及有效性等方面意见建议。通过对调查情况进行反馈评估,可以将评估结果应用于以后培训内容、形式、组织、师资、资源投入等方面的改进与提高,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2)学习效果评估:学习效果评估用来测定参训的项目经理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是最常见、最常用到的评估方式。该评估主要评价并界定参训人员对所学知识、态度、技能的理解、掌握以及熟练运用的水平和程度。这一类型的评估有多种形式,通常的评估形式包括书面笔试、实际操作、情景模拟等形式。通过评估来发现受训者在培训之后知识、技能等有多大程度的提升。

(3)行为变化评估:行为变化评估主要用来评价被培训者对知识运用的能力。在培训结束后的特定时间段内,参训项目经理的上级、同事以及下属甚至项目利益相关者对受训者行为的、在工作中是否能够运用培训所学知识进行评价。这类评估的内容一般包括:参训项目经理的自我评价、下属和同事对的对比评价。这类评估通常需要借助一系列的评估量表并通过统计方法来进行。

(4)经济效益评估:这一类型的评估,主要是对通过培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进行的评估。所谓经济效益评估,就是对培训者通过参加培训,能够给企业或项目部的经济指标方面带来的贡献和社会贡献来衡量的,这一类型的评估是最高层次的,也是最直观的。经济效益评估通常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来衡量,如营业额、毛利率、新签合同额、费用降低额、事故降低率、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等。

上述四种评估类型在逻辑上呈现递进关系,即良好的课堂表现能够带来较好的学习效果,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能够促进参训项目经理的行为变化,行为变化则可以帮助组织进一步提高绩效,从而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

七、培训课程开发注意事项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际工程项目经理培训体系构建应满足以下条件:以能力素质为基础,以培训课程的体系设计为核心,要加强对培训的反馈和评估。

这一培训体系是否在国际工程项目经理的培养与开发中发挥作用,不仅与国际工程项目经理负责的企业、项目部和项目管理团队的特征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培训策划能力、实施能力与评估能力等诸多环节及因素有关。因此,企业在建立培训体系之前,应该在企业以及项目部内部营造一种具有支持性的文化和氛围。另外,在培训体系设计过程中要重视细节问题,才能保证培训课程体系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优秀的项目经理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

篇2

河北华菲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如果将一个工程项目领导班子看作是一个小的团队的话,那么全省所有的建筑行业项目经理之和,就好比是一个大的团队,而及时、科学、严格的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不但给这个大团队带来了指导思想,还有科学的管理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让整个团队朝着有序、高效、科学的方向健康发展。

关键词:继续教育 培训 项目经理 素质

作为一名建筑装饰企业的管理者,我也是一名光荣的一级建造师,每天忙碌于具体工作,经常感到迫切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充实自己的各项知识。毕竟在这个行业一个项目所涉及到的内容太多了!不但有各个相关单位的协调融通,还有日新月异的新材料、新工艺等待我们去了解、去领会,去应用。而随之产生的新的管理方法及与项目相关的其他领域知识,也迫切需要你去学习、了解和及时更新。

每一次培训,教授们激情洋溢地讲解工程案例,都感觉好似身临其境。结合平时工作实际,那些一直使自己困惑迷茫的东西一下就豁然开朗了!许多工程管理上遇到的迷惑在这里一 一解开,许多平日工作中零零星星的体会在这里被总结归纳,升华为理论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虽说“实践出真知”, 但是适时的停下手中的工作,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工作进行总结和交流,就是对平时积累的信息点进行汇总和编辑,最终在科学理论上找到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项目经理是项目的核心力量,是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而项目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通过培养在艺术上和科学上的技能,项目经理能增加项目的成功率,确保项目的质量。

既然说项目管理是一门艺术,那么项目经理自身的素质怎么能与“艺术”相配呢? 什么是素质?我个人认为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素质,它涵盖你的与人沟通能力、正面分析问题的心态和强烈的责任感;另一个就是专业知识水平。在不断的工程管理实践中,总会面临这两方面素质的考验。像那种遇到问题才知道问题、而后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情况,那是被动的学习;而现在进行及时的继续教育培训,让被动成为了主动,“不打无准备之仗”即是这个道理。因为我们在培训中学习了更广泛的专业知识,也学习了更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毕竟以我们现有的工作经验去全面了解这个行业是十分片面和有限的,培训中有许多经典工程案例,有国内项目、有国际合作项目,先进的管理方法让我们眼界大开、耳目一新,更多的是自叹弗如!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才能担当重任,才能面对新的挑战。

美国著名项目管理专家约翰 · 宾认为,项目经理应该具备6种素质:(1)具有本专业技术知识;(2)具有工作干劲,主动承担责任;(3)具有成熟而客观的判断能力;(4)具有管理能力;(5)诚实可靠与言行一致,答应的事就一定办得到;(6)机警、精力充沛,能够吃苦耐劳,随时准备着管理可能发生的事。那么参照以上6点,我们做到了吗?我们具备这些素质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新的时期,项目管理者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才能更好的为建设事业服务。如果不参加教育培训,我们可能就不会了解这些,或者只会凭经验判断事物,不会有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根据我国的项目管理实践,项目经理的素质概括为:德、识、能、知、体五个方面,还要有:(1)贵在坚持;(2)有口才;(3)高尚品德和有团队精神;(4)循序渐进;(5)学无止境;(6)以身作则;(7)敢于负责;(8)善于总结;(9)坚持四个维护。这里我们看到,实际上我国对项目经理素质的要求与美国管理专家约翰 · 宾所说的6点要求是相对应的。

而提高项目经理领导艺术的途径与措施的第一条就是“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形成自己的管理思想。”,而我个人认为,加强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是提高项目经理领导艺术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一年365天,我们只有一周多的时间从全省各地汇聚到一起参加培训,显然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时间宝贵那么得到的知识更宝贵,这就让所有建造师们非常珍惜学习的时光。非常期待每一年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教育培训,因为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如果总是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经验主义,就会被时代的步伐落下,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所以建议每年都要举办相关培训,特别是针对一级建造师,使松散的建造师队伍有了凝聚力,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及时学习新的知识和管理方法。

基于以上论述,我个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希望针对全国的装饰工程企业的建造师进行专门的继续教育培训。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现在在整个建筑主体完工后,后续的装饰、安装等工程所占的投资比重许多都超过了建筑主体投资额,不言而喻,装饰工程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一项大型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材料、工序、协调、安全、环保等等环节是相当复杂和繁琐的!所以对该项目的管理者----项目经理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十分高,不但要具备相当的专业技能素质,还要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丰富的美学知识和宽阔的眼界。可是只靠企业自身的培养和教育是不够的,作为一名设计师出身的建造师,我以20多年的从业经历现身体会,十分盼望上级主管部门能够针对我们装饰行业进行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以提高装饰行业项目经理的整体水平。

(二)希望组织本行业建造师在专家的带领下定期去国内甚至国外的大型重点、著名项目现场进行参观学习。

篇3

(一)通报2018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核情况。新妍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新妍)咨询部负责人张涛就2018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核情况进行了解读。市上成立了由市扶贫办牵头、市财政局和新妍共同组成的评价组。评价组于2019年1月-4月,进行了30个区县2018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核工作,形成了现阶段评价结果。我区自评总分为103分(总分为100分,机制创新加分3分),实际得分98.74分(位列全市一类等次)。

(二)区县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业务培训。资金处刘洋就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作了详细解读,一是项目库建设是精准使用资金、精准安排项目的第一颗扣子。二是项目库入库原则:1.围绕脱贫攻坚;2.坚持现有目标标准;3.逐户精准安排项目;4.坚持项目库与资金匹配,总规模不宜超过1.2倍。三是项目库入库范围:1.主要构成: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扶贫产业、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和抵御风险能力、其他;2.负面清单项目不得入库: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扶贫项目、盲目提高脱贫标准的项目、未建立带贫减贫机制、缺乏扶贫绩效目标的项目、与减贫目标、与贫困户自身发展不密切的项目、影响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四是项目库入库程序: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区县审定、市级备案,逐级公示公告。五是入库项目的管理:1.三类资金(贫困区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彩票公益金)一律从项目库中选择项目;2.转变项目计划下达方式,切实改变过去资金等项目、逐级申报的问题;3.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市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下达区县后,区县原则应于30日内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工程类项目在计划下达60日内启动实施;单个扶贫项目原则上必须在当年度实施完毕,确需跨年度的应在12个月内实施完毕;4.落实项目后续管护责任和资产管理。六是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市上即将下发《进一步规范区县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区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区县政府要抓好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的统筹领导,明确各行业部门工作职责,落实项目库建设工作责任。

(三)贫困区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工作业务培训。市财政局农业处张天成就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工作从六个方面作了政策要求:一是项目类型分三种,即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小额信贷贴息、就业培训可纳入农业生产发展类,易地扶贫搬迁贴息可纳入农村基础设施类。项目管理费、工作经费(如驻村工作队)、节日慰问费不进入方案;已正式公布的脱贫摘帽区县,可适当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列其他(必要的垃圾、污水、改厕等公共设施可纳入整合,严禁用于绿化、刷墙、照明等面子形象工程)。二是项目名称明确了五个方面的要求。1.“负面清单”中的项目不得纳入整合,即村级办公场所、文化室、文化广场(乡村舞台)、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障,购买各类保险,偿还债务或垫资;2.道路方面:仅限于贫困村连接主干道和村内通组道路项目,不得支持4级以上等级公路;3.不支持中型及以上水库;4.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农业生产保险等不进方案;5.风险补偿金不属于偿还债务可进入方案。三是项目内容不能照抄项目名称,要填量化指标、可检验施工量、补助对象等。四是绩效目标:1.要有具体的投入产出指标;2.所整合项目与扶贫相关(天气预报、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乡村振兴项目规划、林业生态、防虫防火、水文监测等项目不得进入方案);3.对绩效目标要定量,以便考核项目的实效性。五是实施地点必须规划到具体的行政村,到人到户的项目除外,可以全镇、全乡或全区概括。六是强调了财政资金整合的范围:1.纳入贫困区县整合范围的中央财政涉农资金现为17项,市级财政涉农资金调整为16项。不得将文件要求以外的上级财政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易地扶贫搬迁融资资金、东西扶贫协作对口援助资金等纳入本区县年度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实施方案;2.四好农村路项目市级资金,依靠债券和土地出让金,不得纳入整合;3.社会捐赠资金纳入区县本级预算,作为区县资金纳入整合;4.区县试点相关文件及管理办法与上述规定不符的,要及时修订,并按程序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5.切实提高实质整合比例,尽可能将整合资金“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有效解决资金整合后仍按原用途使用的问题。

市扶贫办资金处刘洋根据上级文件从五个方面作了补充要求:一是整合的基本前提:围绕脱贫攻坚。“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要与脱贫任务挂钩,按照脱贫效益最大化原则配置资源,将脱贫成效作为衡量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成果的主要标准。” 二是项目源于区级脱贫攻坚项目库。“纳入整合方案的项目由区县扶贫办等项目主管部门在区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中选择”。三是整合类型只限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不得安排用于“负面清单”的项目。五是根据财农〔2019〕7号文件要求“已公布脱贫摘帽区县,可根据巩固脱贫成效需要,将整合资金适当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市扶贫办资金处黎德文作了工作强调和部署:

(一)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扶贫项目管理工作。要弄清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工作,中央多次就扶贫项目管理工作单独发文,要求各省市高度重视,足以证明扶贫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各区县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二)正视扶贫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要注重资金实效性。目前,我市各区县扶贫项目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乡镇部门不重视,项目下达慢,资金滞留等问题,加快资金下达、加快拨付、减少资金结转结余,下一步各区县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按照文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下达项目及资金计划。资金管理要以绩效考核为抓手,项目管理要以项目库为抓手,要严格工程类扶贫项目的监管。

(三)层层压实责任,继续做好扶贫项目管理工作。一是强化区县主体责任;二是加强项目工作责任制;三是加大评估考核力度;四是提高政策业务能力;五是建立通报约谈制度。

二、工作建议

一是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核、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及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工作,涉及全区有关行业部门和所有乡镇,需要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加大统筹力度,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和建设脱贫攻坚项目库,加强脱贫攻坚项目和资金管理,进一步提高我区脱贫攻坚项目和资金管理水平。

二是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根据资金整合后的实际使用投向,明确每个项目的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对整合资金支出进度、项目管理及使用绩效承担主体责任。

篇4

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我们觉得把握培训需求,应该依据三个源点:

1. 深刻理解上级有关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的需求,发挥培训政策的保驾护航作用

关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国家和各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和法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许多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同行并不是很清楚,有的即使知道一点,也不是很系统。所以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政策和法规,让参与其中的每名工作者熟悉基本的政策和法规,这是我们每年都要做的基本功课。每年在确定项目之前,我们都要组织县、乡、校三个层面的师训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就是在基层召开需求座谈会时,第一项也是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向领导汇报就更不用说了。这既可以保证工作的方向,也可以达到宣传政策的目的。2014年以来,每年都在做,效果非常不错。我们的体会是,在现行体制下,任何事情如果你没有掌握政策依据,就不可能大张旗鼓,做事就不可能理直气壮。

2. 全面把握党委和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需求,发挥培训组织保障和领导指挥作用

湖南省石门县作为省级贫困县、国家武陵山片区重点扶持县,党委、政府对县域教育、教师培训有着特定的管理需求。所以我们认为,准确把握党委和政府的意图,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也是近几年来我们主动去做的事情,是必须做好的一件事。特别是教育局,每年初,我们都要到股室找股长们,问问他们的意见,问问他们的需求和安排,让他们填填项目计划表之类;问问局领导,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和要求,请他们作指示。要向分管的县级领导(政府、政协、人大)汇报,介绍基本的政策要求,征求对年度培训的意见,等等。他们站在行政管理的角度又有不同于业务部门的需求。从我们实践情况来看,只要你主动上门,他们都会指示很多。这对后续工作中项目的确定和有效推进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

3. 切实掌握学校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发挥管理者和教师培训主观能动作用

教师培训原动力不足是当前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怎么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我们培训者最应该思考的一件事情。为此,我们将开展多种形式的需求调研活动作为工作突破口,全方位了解教师的培需求。就以2017年为例,我们计划培训的项目30项,包括国培6个大项,县本级培训24项,为确定这些项目,年初,我们组织召开了5个层次5场需求调研座谈会(师训管理者、中心学校校长、业务校长、骨干教师、普通教师),组织培训者推门听课128节,发放需求调查问卷1500余份,从培训意愿、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等多方面全面了解了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和培训需求。并对教师们的需求和提出的问题召开了6场需求分析会、问题诊断会,充分分析、论证,写出乡村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提出培训策略和设想,层层汇报研讨,最终确定培训项目。

二、着眼于培训前瞻性,力抓培训项目统筹安排

教师培训要解决当前教师专业成长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但是,教师培训应该不啻于此,还应该着眼于教育的未来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教师成长发展,这就要求培训安排必须具有前瞻性。我们觉得,做培训,做项目,一定要用系统化思维去思考。每年的项目,要围绕一个总体目标,解决几个主体问题。所以培训项目的确定一定是综合平衡后的系统化安排。应该关注几点:

1. 对培训需求要进行辩证分析,不能牵就学校校长和教师的需求

调研中得到的需求信息是杂乱的,要组织研讨会认真分析把握,在调研的基础上,诊断、分析,找准真问题,找准真需求,按需求科学设置培训项目。基于石门县教师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我们设置了网络研修与校本整合培训400人;基于“希望采用多形式的培训,多提供走出去观摩学习机会和对农村特岗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规范教学行为”等情况,我们设置了乡村小学教师访名校培训、乡村小学骨干校长省外研修培训等项目;基于“培训内容多联系教学实际,要以解决具体的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为主,提高教学效率和照顾不同层次的教师;音体美、史地生等短线薄弱学科教师培训机会太少”的客观需求,我们设置了国培项目“县‘送教下乡’”培训420人,并对部分学科采取常德市项目“县‘区域集中联合送教’”的形式;基于“增加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培训,以及如何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培训需求,我们设置并向省国培办申报“送培到县”培训;基于“建设过程性以及成果性资料的交流展示平台,提高资源的使用率”的培训需求,我们设置了“乡村骨干教师工作坊研修”等项目。

2. 对领导机关和领导的需求要统筹安排,一定在项目上要有回应

领导和领导机关的需求虽不能项项都单独安排一个项目,但一定要在项目安排时有回应,可以综合安排在系列项目中,也可以作为一个部分安排在其他项目中。例如,国培计划2016年的初中骨干校长培训、2017年的小学骨干校长省外研修项目,首先就是应石门县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的要求而设立的,通过实施情况来看,各方反响非常好;2017年县本级培训24个项目,有13个就是根据年度教育行政管理的需求反复研究以后设立的。

3. 对项目安排要突出系统性,注重轻重缓急

每年的培训项目,要考虑资金支持的可能性、教师和校长利益需求的紧迫性、周期培训的系统性、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性,还要考虑教师培训工作本身的彰显性及培训机构的支持服务能力。要将国培、省培、市培和县培一体化安排,整合培训资源,合力解决几个问题,确保培训效益最大化。如2016年在调研需求时,很多短缺学科如音体等学科教师反映没有培训机会,强烈要求安排培训,但是这些学科教师人数少、培训专家少、组织难度大,2016年确实无法安排。2017年,针对教师培训需求的急迫现状,我们在常德市和湖南省国培办支持下,和桃源县、汉寿县组成区域联合体,取优势学科进行一县统筹、两县协助、整合培训资源,设置相关科目“送教下乡”,每县每个学科培训30人,这样做到了短缺学科教师的培训的全覆盖,很好地回应了教师的培训需求。

4. 对项目安排要有取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力、物力和环境资源肯定会限制我们的培训项目。培训的效用也不是无所不能,要懂得取舍。项目太多完不成,项目一味追求高大上的高端培训肯定也不现实,全部是校本研训肯定也没“声响”。 就年度具体项目来说,肯定需要安排几个“精雕细琢”的骨干培训项目,追求高端、精细;也需要安排几个“大水漫灌”的项目,追求参与面和参与过程。所以,我们的项目,既有访名校的骨干教师培训、校长的省外高端研修、部分学科的送教下乡、初中骨干教师的工作坊研修、送培到县,也有人数多覆盖面广的网络研修与校本整合等。我们觉得,项目要精选,要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和解决的问题确定项目,如2017年我们初定项目时,各块收上来的划项目有58个,多方权衡研究最后确定为30个。

完成培训任务与提升培训实效是要综合考虑的。我们的策略是规定项目与自选项目全面发力,短线薄弱学科联合发力,优势培训项目精准发力。就是具体的项目,也只能着眼于解决重点问题,按照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素养发展需要提供给他们亟需的培训内容。譬如,在初中语文“送教下乡”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反映,“教育理论内容太多”,向我们建议“是否可以取消教育理论模块内容”。对此,我们进行了辩证分析:教育理论之树长青,教育理论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发挥着引领指导作用,这一作用毋庸置疑,因此,教育理论不是培训内容取舍的问题,而是反映我们教育理论培训没有“接地气”,没有将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有效对接的问题。为此,语文专家组调整培训策略,将原定的2个课时的专家理论讲座改为“微讲座”+现场答疑+小组讨论+论文评比,收到了较好的培训实效。

三、着重于培训程序性,力抓培训项目有效推进

我们觉得,要将我们的工作主动纳入到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中去,通过体制的运行又可倒逼工作开展。如果我们的项目,校长不知道,股长不知道,局长不知道,县长(市长)不知道,干部教育领导小组不知道,怎么让人重视?怎么有效开展?所以我们不能“闭关自守”,割裂我们与社会的联系。

1. 项目确定的过程

需求调研综合分析初定项目项目协商教育局党组审定分管县级领导审核签字县干部教育办公室备案

2. 项目、实施流程

篇5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潮流。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仅有助于其加巩固本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提高其实践能力。我们可以从学生、指导教师、管理部门三方面加强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管理,提高经贸类大学生的竞争力。

关键词 : 创新创业;经贸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3-0242-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出口企业的异质性变迁与中国出口竞争力研究》(批准号:13YJC79007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多重异质性变迁视角的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批准号:S2013040013024);2009年广东工业大学校青年基金:投资潮涌背景下广东制造型企业的产业升级研究。

作者简介:李军(1981-),女,湖南岳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民营经济。

0 引言

2012年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计划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其中,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至此,创新创业教育正式作为国策,纳入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日程,教高函[2012]5号也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1 高等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创新创业理论”最早由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而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而创业就是这种“新组合”的实现,企业家作为“新组合”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是创业的载体。

在熊彼特创新创业理论的影响下,随着全球技术进步的风起云涌以及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在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日益流行起来。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率先开设《新创企业管理》课程,被认为是美国大学的第一门创新创业学课程,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的首次出现。1967年斯坦福大学和纽约大学开创了现代的 mba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在美国迅速发展开来。在美国的带动下,创新创业成为各国竞相采纳的国家战略,创新创业教育也在全世界范围展开,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潮流(王丽娟、吕际云,2014)。

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1997年,清华大学将美国的商业计划大赛引入中国,并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全国性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正式开展。2002年,教育部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确定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2012年,教育部又正式《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经费支持。目前,在全国形势的推动下,各高校也以此为契机,通过组织包括“挑战杯”、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同时通过建立创业园区和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等形式,探讨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王美萍,2009)。

2 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意义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目前,经济贸易类专业大学生(后文简称经贸类大学生)主要参与其中的创新训练项目。结合2012年以来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实践,笔者发现,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既有助于其加巩固本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提高其实践能力。

2.1 巩固理论知识 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是在专业基础知识之上的一种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对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一种良好巩固。

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时,首先在选题方面往往会选择跟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本专业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如国家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在选题时就能将本学科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较好地应用于分析现实问题,而传统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恰恰也是来自于经济学家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观察和解释。

其次,选题确定之后,在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这就需要大学生们广泛地搜集和阅读国内外文献,并形成文献评述。就经济学科而言,其理论本身的发展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现实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因此,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训练大学生们的文献检索能力,也有助于他们在文献评述过程中思索本研究主题的最新发展和已有传统理论的适用性,探讨在新的经济情境下更适合本国(地区)及本产业的经济理论框架。

第三,在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经贸类大学生选题的现实性,他们一般需要结合问卷调查获得的一手数据,或者来自官方统计的二手数据,然后选择合适变量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如Eviews、Stata、SPSS等,利用所得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他们所选主题的相关影响因素,验证其所建模型的适用性和解释力。这一过程有助于经贸类大学生们系统地巩固其关于数据挖掘、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可以说是在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之外的一次绝佳实验课。

2.2 提高实践能力 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周期至少为一年,这也是大学生第一次真正系统地去组织和参与整个项目的设计、实施全过程,其中涉及到很多人、很多环节,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其实践能力。

首先,表现在团队协作能力上。由于整个项目一般会有三到四名同学参加,可能这三到四名同学还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从组建团队、选题、收集资料、撰写申报书,到实施过程中的问卷设计与调查、模型建立、数据处理及,整个过程从无到有,需要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努力。整个团队成员之间多次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团队荣誉感与责任感,从而使整个团队能有效地运转,圆满完成整个项目计划。因此,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时间管理能力。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公平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对于经贸类大学生而言,由于整个创新创业项目周期至少为一年,且申报项目时一般为在校大二学生,这意味着大二、大三都是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而此阶段同时也是经贸类学生理论学习和各种考证任务最繁重的两年,这就要求经贸类大学生合理分配各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有效管理时间,实现创新创业项目和自身专业学习的双赢。因此,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有助于经贸类大学生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第三,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创业项目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循,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从选题阶段就要思考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把自己所感兴趣的主题与国家(地区)宏观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结合起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对基础理论知识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在项目设计环节,项目团队需要思考“如何做”,充分考虑各种方案的可行性,有助于训练其严密的科学思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可能会面临各种具体问题,这都要求他们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评估方案并果断进行决策,并在执行中不断优化、调整。通过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经贸类大学生可以改变思维方式,逐渐养成思辨、发散等创新性思维;进一步地,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带给参与者设计、执行和完成项目、战胜困难的成就感,这将有助于激发其创新创业激情(刘堂卿,2014)。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不仅有助于经贸类大学生巩固理论,培养创新创业技能,更能激发其创新创业激情。对于风华正茂的经贸类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激情的激发意味着更高更远的职业发展梦想,意味其人生蓝图增添了无限可能。

3 加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提高经贸类学生竞争力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是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动力需要创新创业,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需要创新创业。从2012年教育部正式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经贸类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学生、指导教师和管理部门精力投入不够,导致学生刚开始参与热情较高,但是实施过程中搭便车现象严重,而指导教师和管理部门又缺乏对学生的实际监管,从而最后项目草草收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有必要加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从而真正提高经贸类学生的竞争力。

第一,对于学生,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激励机制。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张燕,2008)。激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目前,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的物质激励主要来自项目经费,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支持,对于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创新创业项目分别给予0.15万元~1万元不等的经费支持。同时,经贸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需要建立精神激励机制,让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兴趣持久和广泛,从项目中提升自己,达到自我实现。具体而言,可以将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纳入到综合测评加分、硕士推免、推优入党等方案,形成机制并认真执行。

第二,对于指导教师,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结合起来。对于校内指导教师,可以考虑将教师指导的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作为教师教学改革成果,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将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折合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从而激励教师真正投入精力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将创新创业项目与学科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学院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聘请校外实践导师时,同时考虑聘请社会上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作为经贸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指导老师,从而形成一支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队伍。

第三,对于管理部门,集中力量,加强过程监管。由于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数目较多,学科分散,而且在管理上同时存在学校教务处、团委、二级学院、指导教师等分头管理,导致管理力量分散,而且缺乏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因此,高校创新创业项目管理部门应该集中力量,依托学校专家委员会,通过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评审制度,切实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从而使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真正落到实处,让经贸类学生真正从项目中收益,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ED/OL] news.xinhuanet.com/edu/2012-03/12/c_122823222.htm.

[2]王丽娟,吕际云.学习借鉴熊彼特创新创业思想的中国路径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6).

[3]王美萍.江西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4]刘堂卿.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运作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6).

篇6

关键词: 项目经理;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建造师职业资格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r;construction enterprise;project management;constructor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127-04

作者简介:王菁(1988-),女,山西太原人,在读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管理。

0 引言

项目经理是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委托人,是项目实施的组织者,也是最高责任人,是建设项目的核心人物,在项目管理中担当重要角色。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既是培训师,对项目成员进行必要的技术能力训练;也是教练,告诉项目组成员应当在何时、何地、用何方法完成工作;还要担负项目主体顾问的角色,负责解答项目推进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确定问题[1]。

1 国外的项目经理职业制度及目前我国项目经理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国外的项目经理职业资格制度发展较成熟,以下是几种最具代表性和专业权威性的职业资格制度。①建造师职业资格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学会(CIOB)的执业资格认证在亚、非、中东及拉美大部分国家得到广泛认可,是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CIOB职业资格需要对申请者的职业操守、教育背景、专业能力、工作成就及沟通能力等方面做全面评价。②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简称IPMP)实行四级项目管理资格认证,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它代表目前国际上项目管理资格认证的最高水平。IPMP对考生所具备的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其对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力考核的最基本定义是“能力=知识+经验+个人素质”。③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简称PMI)认证,是第一个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的认证考试,包括PMP(项目管理师)和CAPM(项目管理助理师)两种认证考试制度,现在同时采用英、法、德、日、朝、西班牙、葡萄牙语和中文等九种语言进行考核。一方面,考生要达到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所规定的对项目管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相应的工作经验和要求;另一方面,获得PMP证书的专业人员应继续从事项目管理相关工作,以不断适应项目管理发展的要求。

建设部于1995年颁发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人事部与建设部于2002年12月联合《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这是我国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职业资格制度的过渡[2],过渡期至2008年2月。过渡期结束后,所有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停用,项目经理必须由取得相应建造师资格等级的人员担任。自该制度执行以来,建筑行业项目经理的素质不断规范,施工企业现代管理制完善也不断完善。但与国际上领先的项目经理管理制相比,目前我国的项目经理制落实到具体的建筑施工企业中,仍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

①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制度需进一步完善。首先,目前建造师报考条件要求的工作年限并不能完全反映报考者的专业能力和项目管理的实际水平;且报名的申请者基数较大,近年来考试的通过率超常,造成建造师队伍的严重扩张,建造师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其次,行业内还普遍存在“会干不会考,会考不会干”现象。学生、教师等非一线从业人员参加建造师考试的通过率较高,但实际的项目管理经验不足;而位于项目施工管理一线工作的人员虽具备实践经验,却因为工作忙碌而没有足够的精力复习项目管理理论知识,通过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的人数很少[3]。此外,行业内甚至还存在卖证、挂靠等现象[4]。因此,建筑行业需要对项目经理执业人员的选拔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完善选拔体系,提高对其综合素质、实践经验、施工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考量,健全项目经理管理制度。

②企业对项目经理的培养开发不到位,向职业化项目经理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一,目前有许多施工企业对项目经理的职业培养缺乏一套系统、可持续的从培养目标到选拔培养对象、培养效果测评以及任用考核的相关制度[5],致使很多项目经理缺乏系统提升其能力的培训机会,成长较慢;且目前能独立挑大梁的项目经理年龄层次普遍偏高,梯队培养基础不足,企业的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匮乏。第二,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培养大多实行由资深项目经理通过言传身教来向新人传授项目管理相关经验的制度。但是,一方面由于项目经理之间竞争关系的存在,新人的成长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即使由经验丰富的“师傅”带出来的新任项目经理,在独立承担管理工作时也常常需要边尝试边总结,很难形成有本企业特色的切实有效的标准化项目管理风格。第三,企业对项目经理岗位规划缺乏长期性激励手段,项目经理的职业晋升渠道不畅,易造成企业项目经理人员结构的不稳定和优秀人才短缺。此外,有些项目地处偏远,除一定的薪酬激励手段外,企业对项目经理的福利与激励手段十分有限。第四,企业对项目经理的委派主要依据资质等级、内部的人情及其他简单信息,既不全面,又未能及时更新项目经理能力变化的有关信息,企业领导任命时的主观性较强。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完善项目经理管理制度,建立更加科学、系统化的项目经理分级、考评、培训和委任机制。

2 体系建立的主要思路

从建筑施工企业视角来看,项目经理与建造师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有建造师职业证书的人并不一定能完全胜任项目经理的工作。借鉴国内外多年关于项目经理制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我国要想实现由建造师制度向真正的职业项目经理制的转化,推进项目经理队伍的职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必须借助系统化的考评体系以及相关的动态管理机制,主要思路是:

①实行项目经理动态分级管理制度。首先根据现有建造师制度,将已取得资格证的建造师与潜在的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分类,明确相应的培养方向及要求;然后将其中具有能迅速上岗且有担任项目经理岗位潜质的人员,根据其执业资格、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项目施工业绩等因素,划分成不同级别;接着根据工程规模、技术难度、地域情况等将建设项目进行分级,将不同级别的项目经理委派到相应级别的项目上担任岗位。同时,还要依托信息化平台,注重项目经理胜任能力的动态变化,及时更新个人相关信息,完善动态分级管理系统。

②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建立与行政、技术相并行的第三条职业发展道路,将项目管理作为项目经理职业规划的终身职业,将项目经理职业定位在不同规模、不同技术难度和管理难度的项目中[6],同时提高其行政及政治方面的待遇,丰富其他激励途径。

③在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制的基础上,注重项目经理的实践能力、工程业绩及其他个人素质等因素对其整体能力的影响,健全职业项目经理考核评价、培训与激励及委任等管理制度,并制订项目经理管理相关配套办法。

3 分级化动态管理体系的建立

3.1 项目经理的来源分类 借鉴英国NVQ国家职业资格考评方式[3],并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建筑工程具体情况,根据专业技术水平、工程实践经验及管理能力的不同,将项目经理的来源划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刚毕业于建筑类专业的学生或缺乏一线岗位工作经验但理论知识扎实的人员,他们考取建造师职业资格证较轻松,但工程实践技能亟待提高。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可同高校联合,发挥学校的教学优势,依据更加科学的项目经理培养体系,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训及专业化考评。例如在企业提供的实际工作环境中,或在企业相关人员的指导下建立复制工作全过程的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7],让学生探索性的完成全部工作任务,再由资深的项目经理讲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交流。

第二类是有多年丰富的项目管理实际经验,但缺乏正规的教育和培训背景,有些还未通过建造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受现行建造师职业资格制所限,他们需要加强理论培训直至获得职业资格,才能够担任项目经理的职位。

第三类是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的教育背景,已通过建造师考试,有担任项目经理经验的人员。这一类人只要通过一定的培训和实践的锻炼,并通过岗位的考评,即可成为最直接的项目经理来源。

第四类是从事多年建筑施工经历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就社会背景、工作业绩以及职业目标而言,相比于技术能力相当的理论研究人员,工程师实际上更适合从事项目管理工作[8][9];而为了得到更高的薪酬待遇,对于有抱负的技术专家而言,成为项目经理是他们最自然也是最必然的职业选择[10]。因此,对具有扎实技术能力和从事管理工作意向的工程师加以选拔和管理技能培训,可作为项目经理岗位的重要储备力量。

在以上分类的基础上,施工企业对不同缺欠的人员通过有针对性的提升,使他们逐步达到项目经理岗位的标准,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整体水平。

3.2 动态考核评价与培训

3.2.1 考核与评价 国内外对项目经理的考评与管理主要提出了两种理论模型,即胜任力管理模型和绩效管理模型。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项目经理考核与评价进行了研究探讨。

国外对胜任力的研究较早,其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古罗马时期。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cClelland博士正式提出胜任力概念,他将能够影响工作绩效的人的潜在特质称为胜任能力。他所提出的个人素质冰山模型中,知识、技能属于水面上的表象部分,可直接被感知和观察;而态度、社会角色、自我概念认知以及个性和品格等则属于水下部分,是不容易被感知的潜在能力。将胜任力概念及模型引入建筑领域,有的学者从完善方法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例如陈芳采用行为事件法收集资料(对高层管理者和项目经理进行访谈),确定稳定性高的胜任特征建立模型,采用专家加权法确定权重,并对候选人进行综合测评[11];黄培俊将胜任力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通过计算出模型中各个因素的相对权重,丰富了胜任力模型[12];刘玲在评价胜任能力的基础上,运用“领先度”指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领先度的正负表示项目经理某一方面的专业素养和能力领先或缺失),并建立项目经理胜任力管理数据库,对项目经理的胜任能力进行全过程、全寿命、全方位的滚动式终身考核[13]等。有的学者从考虑胜任力要素的角度对模型进行补充,例如陈桃放强调性格素养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需具备协调能力、激励能力、交流能力、应变能力等能力素质[14];徐峰论述了项目经理除了要具备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能妥善处理项目部与外界的关系(项目部与参建方、项目部与上级主管部门、项目部与当地税务、财政、政府及执法等部门的关系)[15]。

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估、评估反馈、效果应用等几个方面,项目经理考评主要借鉴其中的绩效评估环节,注重对项目经理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团队意识、人际关系、工作结果等因素的考量,其主要意义在于合理评估项目经理过去的工作业绩,并以此作为下一阶段工作安排或培养的参考依据。绩效结果的应用包括:判定项目经理的职称、薪金福利、培训等事项;项目经理个人根据绩效的反馈结果进行整改和提升;企业将绩效同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文化及制度联系在一起[16],根据绩效显示结果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机制等。有的学者借鉴模糊综合评价法[17]等科学的理论方法对绩效管理进行系统管理和改进;有的研究将英国NVQ职业标准体系与项目经理制结合,采用职业功能分析法以实际工作表现为主要依据,以工作现场考核代替传统笔试,以实际工作成果代替考试成绩,并收集先前的知识和业绩、当前实践证据、培训发展计划等作为证据,以帮助企业建立一套科学的项目经理绩效考评体系[7]。

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本文认为项目经理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应当分为三大部分,且这三部分在考评体系中所占比例相当:

①传统的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建议对建造师考试试题进行及时的更新,适当考核报考人员对新技术、新工艺的了解,以此激励从业者拓展专业领域知识,不断进行自我提升。②个人情商综合考评。由冰山模型及相关调查研究可知:随着项目经理级别的提升,相应对其情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8]。因此项目经理的综合情商应作为项目经理考评和分级的重要指标。首先细化影响项目经理综合情商的因素,如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性格素养、领导能力等,然后通过专家观察、相关记录和资料,以及上级主管、同事等的第三方证言和考评员的问询记录等作为依据,评定项目经理担任此岗位的的情商。评定等级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合格、良好、优秀。③工作业绩。将实际工作经历与工作成果记录在案,作为考查项目经理综合能力的重要参考,不仅有利于全面判断项目经理对岗位的适应性,还有力推动了项目经理动态分级管理体系的完善。

根据上述决定项目经理综合素质的三大因素,将能够快速上岗的第三类项目经理来源,即具有职业资格且有一定经验的人群,按照对项目经理综合能力的主观及客观联合打分制成果,将内部项目经理分为四个级别,即初级、中级、高级、特级项目经理,此分级也同时作为项目经理职业发展的进程。按照此打分制度,当项目经理个人积分达到该级别积分上限时,则提升项目经理级别;若低于该级别积分下限时,则下调项目经理级别;若个人积分小于初级项目经理要求下限时,则须经过新一轮培训和考核[19]。项目经理基本素质要求概述见表1。

3.2.2 培训与激励 首先依据项目经理综合素质考评体系,结合本企业项目经理的具体情况将各个要素分解为“知识点”[20],对每个项目经理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间的差距进行分析,确定项目经理的培养目标和培训重点需求。然后因人而异,对项目经理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方法大致归为以下几种:①集中讲授式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互动式研究讨论小组、远程教学等。改进传统的“老师傅带新人”模式,而是选拔优秀的项目经理或经验丰富的主管作为企业内部培训师,对本企业项目经理开展经验分享式或技能沟通式的培训[21]。②模拟真实环境训练法,例如采用虚拟情景模式法、具体案例分析法等。③项目经理个人通过实际调研自主确定研究课题,甚至可与高校合作,进行拓展式科研探索,提升自我能力。

考虑到多年从事项目经理工作的人员有向行政岗位发展倾向的问题,除职务晋升和薪酬上的激励政策外,还应考虑其他更加实际的需求。例如,对于工作表现突出者给予带薪休假或考察和进修等机会;定期给予项目经理探亲假期,还可以接家人到项目部团聚,进行适当的人文关怀;组织一定数量的项目经理参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吸取来自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加强项目经理对本企业的归属感等。

3.2.3 完善动态系统 项目经理的考评与培训管理应遵循动态性原则,在企业内部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项目经理个人信息数据库。

项目经理动态管理一方面是针对人员本身的内部数据更新。项目经理数据库要对成员的各方面能力水平通过标准化的打分制度进行准确评判与记录;及时更新项目经理参与的项目业绩与他们的工作成果;将对项目经理的相关培训信息记录在案,注意下次培训不是对上次培训的简单重复,而应是在对项目经理做出重新评估之后的改进培训,将培训与考评之间建立起一种动态的相互关系,关注项目经理的成长历程。此外,加大企业内部项目经理竞争力度,在项目经理分级别分待遇管理的基础上,奖罚分明,并设置淘汰机制,全面调动项目经理的工作积极性。

另一方面要注重该管理体系同企业未来的整体战略目标相协调。围绕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着眼于未来人才需求的定位,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或调整相应的激励与考核等规章制度,逐步完善现有的项目经理管理方式。

3.3 委任 建筑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且不确定性较高的过程。企业在项目经理任命时,首先需要充分考虑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以便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主体能动性[22]。项目经理的委任,首先要按照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技术要求特点及其复杂程度、工期、协调管理难度等因素确定项目的等级,即分为小型项目、中型项目、大型项目和项目群四个级别。然后将不同级别的项目经理对应各级项目,进行初步配型,其基本分级委任标准见表2。

然后依照具体项目选定相应级别的项目经理后,充分调动项目经理数据库的信息,结合项目具体情况,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各级别项目经理中选择最合适的人员:

①若项目本身具有一定难度,并且对企业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例如对企业开拓全新市场至关重要),则适宜选择对企业商业运作模式及竞争模式更理解,了解企业竞争力支点及其相关信息的项目经理[1],以利于企业的发展前景。②由于项目经理岗位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其选聘关系到企业最敏感的人动问题,因此委任项目经理时,应在保证客观、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还充分考虑上下级对此岗位的可信度以及外界项目相关方的认可[16],尽量取得各方的支持,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③鉴于项目所在地分布的广泛性,企业应结合项目所处地域、文化特点,以及居民的性格特征,委派有在类似环境生活和工作经验的项目经理担当此职位,便于与当地居民和各部门的沟通协调。

最后,通过以上程序选拔出三名以内的项目经理候选人,进入针对某一项目的现场答辩环节。项目经理候选人在项目投标前期准备阶段就参与进来,在熟悉项目的具体要求、技术与管理的重难点等的基础上,通过企业专家对项目有关问题的一系列提问,从项目经理所答问题反应出的语言表达与思维模式、项目熟悉度、项目技术与管理实施计划、项目重难点的独创性解决思路、协调与沟通计划等,企业可更加直观、准确地判断每个候选人对该项目的胜任水平[4],确定最佳人选,完成企业对项目经理委任的最后步骤。现场答辩不仅为企业任命合适的项目经理提供了直接依据,还为项目经理作为企业代表竞标项目提供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资料准备和投标预演机会,增加了企业中标的胜算。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一系列完善项目经理管理制度的文献整理、分析和总结,对建筑施工企业推行项目经理的分级动态管理制度的建议进行概述,以期对推动现有建造师制度向职业化项目经理转型有一定借鉴作用。同时,希望在实践检验此制度可行性的基础上,将本文所述制度由企业向整个建筑行业推广和拓展,健全我国建筑业的相关制度以应对来自国际建筑市场的各种挑战。随着项目经理动态分级管理制在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如何在执行中量化考评体系中各种素质的评分细则,以及如何规范项目经理培训体系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杜琳.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从项目经理入手[J].经营管理者,2011(3).

[2]孙仲武.基于项目经理负责制下工程管理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2(22).

[3]冯为民,孙磊.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考评体系刍议[J].建筑,2011(2).

[4]邹莉.浅谈建设工程项目经理答辩在招投标中的应用[J].建设监理,2012(4).

[5]张辉.论建造师制度下中小建筑企业项目经理队伍建设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装饰(理论),2012(8).

[6]裴清宁.国有企业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的难点和对策[J].建筑,2012(15).

[7]王爱珍.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J].职业技术教育,2000(21).

[8]Perrucci, R., 1971.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servant of power. Th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4 (4):492-506.

[9]Kerr, S., Von Glinow, M.A., Schriesheim, C., 1977. Issues in the study of professionals in organizations: the case of scientists and 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8:329-345.

[10]Hughes, E.C., 1963. Professions. Daedalus 92:655-688.

[11]陈芳,鲁萌.桥梁建筑行业项目经理胜任特征研究——以中铁大桥局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1).

[12]黄培俊,毕星.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选拔研究[J].价值工程,2012(10).

[13]刘玲,陈欣,吕新颖.基于多目标模糊评价法的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9).

[14]陈桃放.浅论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J].价值工程,2011(1).

[15]徐峰,王海.浅谈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应具备的素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

[16]徐明.中煤三建项目经理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1.

[17]李金凤.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工程项目经理绩效考核研究[J].集体经济,2012(1).

[18]张清.情商和智商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成功的影响[J].建筑,2011(4).

[19]陈薇.项目经理分级管理初探[J].中国金融电脑,2011(1).

篇7

二是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开拓国际建筑市场。目前,虽然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约占全世界建筑业从业人数的25%,但由于缺乏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员,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上的份额很少,对外工程承包额仅占国际建筑市场的1.3%。因此,实施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才,与国际接轨,开拓国际建筑市场。三是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后,建造师作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其综合实力得到国家、社会、行业和业主的认可。具有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既可以选择在这个建筑施工企业执业,也可以选择在另外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执业;而建筑施工企业选择项目经理的范围也大大拓宽,既可以选择本企业内具有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也可以聘用企业外其他具有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项目经理可以动态有序的合理流动,建立市场的优化配置机制,避免了其由于行政手段而被捆绑在某一个企业里,使他们真正成为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加速了项目经理队伍的职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同时,职业化也促进工程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篇8

一、能力建设目标及重点提升方向

项目经理能力建设重点是:提升项目经理对现场项目部整个项目管理团队整体实力的整合和现场管控能力。

项目经理能力提升方向是:完善四类知识结构,强化五项综合素质,提升六大核心能力。

1、完善四类知识结构

――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领域专业理论基础

――电力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经验

――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掌握项目综合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的知识。具备一定英语会话、阅读能力。

――工程管理所涉及的法律、经济知识

2、强化五项综合素质

――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超前的创新意识

――大局意识与奉献精神

――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

――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3、提升六大核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沟通和谈判能力

――应对突发问题和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

――队伍建设和领导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

――知识更新能力与学习能力

二、能力提升实施重点计划

(一)理论知识培养

1、学习企业项目管理工作的规章与工作流程

每年举办1-2期基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工作流程以及最新的技术规范与规程的培训,确保每一名项目经理与项目管理人员均接受了轮训。

2、电网建设专业技术知识培训

每年举办1-2次电网专题技术知识培训与研讨,做到项目经理专业技术知识的及时更新。

3、现代项目管理知识培养

结合企业人员和工程实际,落实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每年选拔1-2名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培养潜力的项目经理,参加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知识进修及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学习系统化的现代项目管理知识。

4、借鉴国际经验

积极创造条件,为企业优秀项目经理提供更多的参加国际交流学习和参与科研、学术研讨的机会,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

5、相关知识的培训

组织项目经理参加与项目管理有关的法律、合同管理、技经知识、财务知识和英语等专业的培训,丰富项目经理的知识结构。

(二)结合实践强化岗位培训与技术交流

1、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发挥“传帮带”作用

在由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承担的项目中,配备1~2名备用项目经理,如调入企业时间较短的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中充当项目经理的助手,或者由备用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第二承担人,在项目经理的帮助下,促使备用项目经理尽快成长起来,早日独立承担项目。

2、建立项目经理联系会议制度

按季度为周期,在企业范围内建立定期的项目经理联系会议制度,由各业主项目部牵头轮流组织。可结合企业安全检查等专项活动,组织项目经理到各项目部交流学习。鼓励项目经理开展多元化的项目内部的团队活动,一方面可以在团队活动中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及时解决项目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增加项目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另一方面,进行信息沟通,对项目管理情况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提高项目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企业创造条件组建跨项目间的科技攻关与管理创新团队,由项目经理自行申报立项,企业给予经费支持,开展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关的课题研究。

3、组织项目经理经验报告会

在企业负责建设管理的各个项目之间、各工程建设部之间,每年组织一次项目经理经验报告会。开展有关项目管理的方法、技能和技术的交流,学习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实现企业范围内项目管理经验的共享。每年组织出版项目管理经验成果集,挖掘推广项目管理中的亮点与特色。

4、创造条件实现企业外部交流

建立与科研机构、设计单位的学习交流机制,定期选送项目管理人才到特高压试验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有组织地选送青年人才到特高压建设一线和试验示范工程中实践锻炼;邀请设计单位专家到企业举办相关业务培训班,系统讲授电网知识。

(三)强化职业资格培训

建立项目经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大力加强职业资格培训,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经过统一培训,企业全部项目经理均具备国家认可的电力工程专业技术职务及项目经理资质,其高压工程的项目经理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一级项目经理、注册一级建造师资质。鼓励项目经理通过PMP 认证与IPMP认证。

(四)鼓励项目管理人才积极进行自我开发

引入先进的能力素质测评体系,组织对项目经理进行一次管理胜任力的综合测评,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管理人员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培训计划的设计。通过潜能评价、讨论会等形式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鼓励员工积极进行自我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掘潜能,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成为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

三、能力建设与培训计划实施保障

(一)规划人才成长路径,构建职业发展通道

结合项目管理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构建项目经理职业发展双通道,进行管理职务与技术职称双通道管理。建立明晰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完善一至五级项目经理等级评定制度,适时建立首席项目经理管理制度,建立滚动调整、晋级机制,在企业内部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不断发展的空间。健全完善项目经理评聘结合的管理机制,确定不同级别项目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与待遇标准,使项目管理人员的劳动、贡献与其应享受的待遇相称。

建立内部人员统筹使用机制,打破人才部门所有的限制,让项目管理人员在企业范围内流动起来,充分发挥企业内部人才的效用;改革项目经理选拔使用方式,在新开工项目中推行公开竞聘与竞争上岗。

篇9

多年以来,升迁至企业最高层的途径只有一条:你必须进入管理层。企业管理层从失败的项目中认识到,在技术天才和管理能力之间不存在相互联系。事实上,大量证据表明,一个人越是技术型的,他成为一位出色经理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企业建立了第二条职业发展途径,以使这些技术型专业人士可以不用进入管理层而获得升迁发展,诸如总工程师之类。

现在, 我们看到了企业中的第三条职业发展途径:项目管理。像康柏、IBM、ABB、摩托罗拉、NCR和其它的公司,它们通过为其项目经理建构职业发展途径,而成为项目管理专业人士发展的先驱思考者。这条职业发展途径建立的本身就强烈地显示了,项目经理的职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而且对很多公司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位。事实上,他们的工作证明了项目经理同管理层或技术人员一样对一个公司的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 现在是作一名项目经理的黄金时机

首先,根据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这个新兴的领域里寻找和聘用具有这方面经验和教育背景的人士。再者,一旦被企业聘用,这些极具潜力的新手将获得很多的发展机会,这其中包括项目管理资格培训课程、国际调遣机会以及他们所希望获得的学位课程。通过提供这些机会,企业不仅招聘到了最好和最聪明的人才,还能保留这些宝贵资源,使人才不会只为了更高的薪水而跳槽。

另外,许多研究表明, 这些课程要远比薪水更能留住人才。总而言之,现在世界上很多誉满全球的公司正在向成千上万的人士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即在项目管理方面提供全面发展的课程。 项目管理人员达到最高层所需的能力

项目经理的升迁途径大多是沿着如下的台阶:

* 项目副总裁

* 项目总监

* 项目策划经理

* 项目经理

* 项目副经理

这当中,有着项目经理的很多“共同的”基本能力。

一、项目管理的“螺帽和螺栓”(基础知识)

显而易见地,基本的项目管理知识是每一个行业内人士所必须掌握的,大多数企业使用项目管理知识结构的九个方面来定义这些“螺帽和螺栓”,而且通过要求这些从业人员获得PMP资格证书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这九个方面的知识。

另外,企业要求这些人员在不同的情况中的各种项目中表现和运用这些知识。很多项目经理是从在项目团队中工作开始的,然后发展成为团队领导,实施和管理小的项目,并逐渐接手规模更大和责任更大的项目。

除了要求掌握这些“螺帽和螺栓”之外,企业还寻求两方面的经验:1、使用工具的经验。现在任何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人都应该能够使用一些相关的软件工具(不必指定是哪一种)。

2、使用某些工作方法的经验。他们应该曾使用过一些工作方法,不论它是一个具体的项目管理流程或系统发展模式。

二、客户关系和咨询技能

项目经理们并不应该是只呆在办公室里的技术专家。相反的,他们应该身处客户的第一线,了解客户的需要,并制定和实施满足这些需要的解决方案。相应的,聆听和理解客户需要的能力,以及制定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的能力成了项目经理关键的核心能力。但是,许多项目经理并没有掌握这些技能。

最近的一份美国管理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300多位受访的经理人一致认为他们的项目经理最需要发展的能力有两项:咨询和客户关系技能。近期智越咨询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表明,企业需要一系列的项目管理高级课程。智越的每一个客户都要求我们除了开发各种管理课程之外,还应开发针对项目经理的咨询技能的课程,这些课程不必与项目管理主题有关。可见这些信息清楚地表达了:咨询、聆听以及为客户业务的解决方案提供建议将是项目经理的主要工作,而且他们需要做得更好!

三、业务和财务技能

今天的项目经理们不仅要关注技术解决方案,还要能与销售人员一起制定提案。为了成为销售人员的得力伙伴,项目经理需要知道两个重要的业务要素:公司采用何种业务模式将其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支持业务模式的财务情况。

举例来说吧,假设我们是一家制造IT硬件的大公司。很多年来,我们以技术高超而知名。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各种原因,硬件的边际毛利已经大大地降低。相应地,现在我们发现为客户提供围绕硬件方面的服务要比单单销售硬件更获利。我们可以把硬件的价格降低到只收回成本的价位,为向客户销售我们的服务创造机会,这就是我们的业务模式。每个企业都有其自己的业务模式和打进市场的策略。有趣的是,许多IT项目经理并不知道企业的业务模式,而知道财务是怎样支持企业经营方法的人就更少了。

四、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项目经理的领导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负责让一组的人员做好一个具体的工作。而且,我和我们的所有客户都乐观地相信为了企业的利益这些领导技能是能够被传授,被学会和被运用的。

领导艺术培训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从极端的,例如站在一个热水浴缸里当着你的团队背诗,到普通的,例如参加一次劳动法的培训课程。不论培训的种类或具体培训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什么,领导艺术培训的终级目的是帮助项目经理领导一个工作小组完成某项工作。另外,领导艺术培训使用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让项目经理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各种难度不同的工作来逐步发展他的领导能力。

五、“向上销售”的技能

与在客户交流或合作的过程,往往存在一些潜在或附加的需求,如果能够识别这种向客户销售附加服务或产品的机会,并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对企业和对项目都是有重要作用,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为“向上销售”的技能。

有趣的是,客户经常期望企业的项目经理具有“向上销售”的技能,我培训过的一个客户曾经告诉我,有的项目虽然进展得较顺利,但他对与项目经理的合作关系挺失望的,你看,与他们合作了这么好几个月,他们竟然从来没有向我们提出任何改进建议。

有的项目经理们缺乏向客户推销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的兴趣。他们说,他们不想被看成是“销售”人员。但实际上,客户期望他们带来新的建议来协助其发展业务。事实上不正是项目经理日复一日在现场与客户合作的吗?难道不正是项目经理对客户的业务情况有最深的了解?难道不正是项目经理可能会为客户提出最好的建议来帮助他们提高经营业绩吗?

六、谈判和沟通技巧

大多数人一听到“谈判”,就会立刻想到买汽车、房子,或是与客户签定合同协议。毫无疑问,我们需要一些谈判技巧来为买汽车、房产和签合同进行谈判,但我们也需要具备这样的技巧, 即把一群想法各异的人引导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上;与难以相处的客户打交道;以及安抚一位股东的情绪。你可以称它们为谈判技巧、“政治”技巧或“外交”技巧。不论你怎么称呼它们,如果掌握了这些技巧,就可以办成事情,或者在不导致相互敌对的情况下作出让步。

当然,沟通技巧和谈判技巧就像“手与手套”那样密不可分,在今天以项目为基础的现代企业中,项目经理们越来越多地被要求给企业管理层做项目进展演示。

例如,我们目前正与一家大型的医药集团合作,这家公司为每一个主要的药品开发项目配备了一位项目经理。这些项目的时间跨度可达 8 年之久,而且需要花费 4亿美元,所以及时地让高级管理层知道项目的具体进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层是由集团医药分公司(年营业额高达300亿美元)的总裁和组织内部其他的主要管理人员组成的,换句话说,在这个管理委员会中有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人。

所以对一位项目经理来说,站在他们面前演示项目的进展状况,并建议他们继续推进项目或终止项目的能力,就成为影响他职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有些人称这是一块试金石,它决定着职业生涯的终结或更上一层楼。

七、敢于冒风险

我所认识的每一位经理都希望他们的项目经理能在工作中承担更多的风险。他们寻找的是能够凭借坚韧不拔精神克服工作困难,并能为了客户的利益而大胆创新的人。不过,他们并不希望项目经理冒不必要的和盲目的风险。这个方面的专业发展将着重于理解风险所包藏的活力,以及使用一整套工具和技巧来识别、回应和控制风险。

除了风险之外,项目经理们需要在找寻并充分利用机会方面非常警觉。很多经理们认为项目经理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为他们自己和企业识别潜在的机会。

八、策略性的愿景

企业所寻找的项目经理要具备高瞻远瞩的能力,能够超越他们自身项目的局限,完全的理解项目与公司的业务目标及客户的目标之间的关系。有了这样的视野,项目经理可以看到其他人可能看不到的东西,可以理解一个工作与下一个工作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针对客户没有完全了解的方面提供建议。 为项目经理制定职业升迁之路

制定项目经理的职业升迁之路对企业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企业应该在这上面花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下面是最主要的三个原因。

第一,它能使企业聘用到并留住最好的项目经理。我们的三个跨国公司客户合起来需要招聘 1000名项目经理来负责分布于六大洲的各种项目。他们的业务正在迅猛发展,极缺能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这样的职业升迁之途给打算从事该项工作的人传递了一个重要讯息:企业非常关注你的未来。

篇10

目前,在全球最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公司和军工企业机构中,项目管理已成为其运作的中心模式,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项目管理受到广泛重视,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即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简称PMP.在中国,一般称为项目经理 )供不应求,取得项目管理专业学位已经成为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之后的又一热点。

但是,在我国进行的一些调查研究也发现,目前我国项目失败的比例非常之高,有不少破产的或陷入困境的企业则大多是由于失败的项目所导致的,而使许多企业项目失败的原因往往主要归结于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方面出了问题,因此,这一方面说明项目管理在我国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和市场潜力,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我国还缺乏从事项目管理的人才,企业需要一大批了解市场、懂经营、会管理的项目经理。

项目管理是针对项目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管理方式,其管理对象是项目,是一项动态性很强的任务。随着时代的变迁,项目管理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项目经理的任务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对项目经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项目经理通常只是一个技术方面的专家和任务执行者,而现代项目经理不仅要掌握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还要具有用各种管理工具来进行计划和控制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经营管理等其他多方面能力。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优秀的项目经理,是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笔者就项目经理的培养模式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选好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最高责任者和组织者,其地位和作用决定了项目经理应具备较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因此,选好项目经理是培养项目经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应挑选什么样的人作为项目经理的候选人呢?笔者认为,候选项目经理至少应具备如下的基本素质:

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一个项目经理应责无旁贷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工程负责,对项目成员负责。这就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把自己最大的潜力、智慧、能力全部调动起来,投入到工作中去。

要有超前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项目管理的灵魂。一个项目经理如果没有强烈的创新意识,项目管理就不会有创新。所谓创新,一要敢创,二要求新。敢创,就是别人干过的项目要争取比他们干得更好,谁也没有干过的项目要敢予承担,而且要干好。求新,就是项目管理的思维方式要独特,项目管理的方法手段要科学,最终形成项目管理的新思想、拿出项目管理的新办法、干出新成果。

要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

项目经理应能对整个项目的运行状况进行协调,把企业所有部门或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能不断寻求最好的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改善、调整工作方法,加强项目团队建设,多与项目成员沟通,增强项目团队的凝聚力,调动每一位项目成员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共同完成项目的总体目标。

要有项目所属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技术经验或项目管理、法律等知识

作为项目经理,需具备项目所属学科或专业的基础知识,拓展与项目相关的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熟悉与完成项目所需的技术、技能。同时,还必须了解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掌握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的知识。

要有顾大局、识大体的胸怀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项目经理要站在对企业负责和对项目负责相统一的高度上来认识处理问题。要清楚自己所管理的项目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或超额实现企业对项目的期望值。当个人利益同企业的利益,同项目成员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无条件地服从人民的利益,服从大多数项目成员的利益。

要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由于项目的一次性、限制性等特点,项目经理常常要超负荷工作,因此,只有年富力强,具有健康的体魄的项目经理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意志投入到项目管理工作之中。

加强岗位培训

由于项目管理应用领域的扩展和各种知识、技能、手段以及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运用,要求项目经理能胜任更为复杂的工作,参与到需求确定、项目选择、项目计划直至项目收尾的全过程,在时间、成本、质量、风险、合同、采购、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管理,因此,对具备项目经理基本素质的人员需要进行项目经理岗位培训,以达到项目经理所需的能力,优质地完成全部工作,实现项目目标。

笔者认为项目经理的岗位培训要采取如下方式:

在项目管理实践中“传帮带”

在由老项目经理承担的项目中,配备1~2名候选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充当老项目经理的助手,跟着老项目经理学习项目管理技术;或者规定由候选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第二承担人,以便在老项目经理的帮助下,促使候选项目经理尽快独立承担项目。

短期集中组织学习现代项目管理知识

在挑选出一批候选项目经理后,集中一段时间,脱产到高校或有关机构学习现代项目管理知识,对现代项目管理有系统的感性认识。

在项目与项目之间开展交流活动

企业内部的各个项目之间,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有关项目管理的方法、技能和技术的交流。通过交流,及时吸取失败的教训和学习成功的经验,促使候选项目经理快速成长。

经常开展项目内部的团队活动

经常进行项目内部的团队活动,一方面可以在团队活动中创造出一种开放和自信的气氛,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及时解决项目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冲突,增加项目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又可以进行信息和情感上的沟通,对项目的近期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候选项目经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系统知识

由于项目涉及的专业领域十分宽广,而项目经理无法成为所有专业领域的专家,因此,不能要求项目经理精通所有的专业领域。但是,作为项目管理的领导者,项目经理应该掌握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尤其是应该掌握由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即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开发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即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同时,还应该掌握与项目管理有关的管理、法律、经济知识和与完成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建设部、电力部、化工部、煤炭部等相继开展了承包商项目经理和监理工程师培训,不少高校也开出了项目管理的课程。为了不断地提高项目经理的知识水平,笔者认为应该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即一是在企业或者相关协会举办短期的项目经理在岗培训,提高项目经理的思想水平和基本的项目管理基础知识;二是在高等学校设立项目管理学科(专业)点,分别招收攻读项目管理专业学位(学士、硕士、博士)的本科学生和研究生,系统地讲授项目管理的各门课程。获得相应学位以后,再规定必须在企业从事项目管理工作一定的年限,然后通过资格考试,给予不同级别的项目经理的资格认证。

借鉴国际经验

上世纪50年代已把项目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管理手段的西方发达国家,项目管理已初步形成了学科和行业,应用领域也已从建筑、国防、航天等少数几个行业扩展到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开发、制药业、金融业等行业乃至政府机关。分别成立于1969年的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和1975年的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即IPMA: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非常重视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资格认定。这两个组织每年(或每两年)都进行很多行业性和学术性的活动,尤其是IPMA,还提供范围广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项目管理的研究和发展、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为了使更多的项目经理得到培养和获得资质证书,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在借鉴、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拟订我国的项目管理实施准则,提升我国现有的项目管理知识水平,建立全国项目经理培训网络,在高校设置项目管理专业,培养高、中级项目经理,推行项目经理职业化,积极开展项目管理学科的国内外交流、研讨和理论方法研究,争取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制定激励约束机制

为激发项目经理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增强项目经理对企业、对项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项目经理不断成长,并确保项目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必须建立一套激励和约束项目经理的机制。

激励和约束是一个共生体,有激励就要有约束,没有约束的激励不能起到激励的功效。因此,对项目经理的约束,可以确保激励项目经理的效果,促使项目经理快速成长。

健全考核评估体系

全面、公正、客观、科学地考评项目经理的工作,分析失误的原因与成功的经验,从而给予正确的评价,以便鼓励项目经理继续不断进取,督促后进,是培养项目经理的重要一环。如何判断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做出了成绩,能否实现对项目经理的激励和约束,企业还必须建立和健全针对项目经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制定项目经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要本着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和充分调动项目成员积极性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项目经理的原则。笔者认为,在制定项目经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时,一定要考虑如下几点:

全面性。项目经理是企业的基层管理者,因此考核指标体系的制定应从企业的经营效果出发,要从项目总体成效,时间管理成效,团队管理成效,工作关系处理成效四个方面综合考虑,才可能对项目经理的工作成绩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并最终起到对项目经理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动态性。考核指标体系的定量标准应考虑项目从开工到完工验收的整个过程,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与项目的控制进程结合起来。因此,指标体系的定量标准既要符合各分项项目的综合指标,又要符合整体项目的综合指标。

激励性。考核的目的是激励项目经理提高管理水平,鼓励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工作中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能够充分提高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因此,在制定考核指标的定量标准时要认真考虑项目团队和项目经理的需求,使考核指标具有能激励项目成员和项目经理的作用。

可操作性。考核指标体系的定量标准从标准设置到定量的测定,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到明确、简单,对不同企业甚至不同项目的项目经理均可施行。

参考资料:

篇11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045-01

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深入,应用软件的规模及复杂程度也日趋大型化、复杂化,这就导致软件开发的方式也从早期的单兵作战式或手工作坊式渐渐转变为集团化、工厂流水线式的团队协作开发方式。这种情况下,如何管理好项目的每一步运作,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是每一位项目主管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软件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项目管理系统培训。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较少或不够系统。项目经理或管理人员不了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和一些常用工具和方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没有项目管理知识的指导,完全依靠个人现有的知识技能,管理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比较大。在软件企业中,以前几乎没有专门招收项目管理专业的人员来担任项目经理(甚至很少是管理专业的),被任命的项目经理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技术上独当一面,而管理方面特别是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二)对项目计划认识不足。项目经理对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的作用认识不足。项目经理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项目中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做计划是走过场,因此制定总体计划时比较随意,不少事情没有仔细考虑;阶段计划因工作忙等理由经常拖延,造成计划与控制管理脱节,无法进行有效的进度控制管理。没有计划或者是随意的不负责任的计划的项目是一种无法控制的项目。(三)管理意识存在偏差。部分项目经理没有意识到自己项目经理的角色,从总体上去把握管理整个项目,而是埋头于具体的技术工作,造成项目组成员之间忙的忙、闲的闲,计划不周、任务不均、资源浪费。在软件企业中,项目经理大多是技术骨干,技术方面的知识比较深厚,但无论是项目管理知识,还是项目管理必备的技能、项目管理必备的素质都有待补充和提高,项目管理经验也有待丰富。有些项目经理对于一些不服管理的技术人员,没有较好的管理方法,工作不好安排的工作只好自己做。另外由于工作分解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项目任务无法有效、合理地分配给相关成员,以达到“负载均衡”。(四)相互间缺乏沟通。在项目中一些重要信息没有进行充分和有效的沟通。在制定计划、意见反馈、情况通报、技术问题或成果等方面与相关人员的沟通不足,造成各做各事、重复劳动,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些人没有每天定时收邮件的习惯,以至于无法及时接收最新的信息。(五)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项目经理没有充分分析可能的风险,对付风险的策略考虑比较简单。项目经理在做项目规划时常常没有做专门的风险管理计划文档,而是合并在项目计划书中。有些项目经理没有充分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计划书中风险管理的章节简单应付了事,随便列出几个风险,随便地写一些简单的对策,对于后面的风险防范起不到什么指导作用。(六)项目干系人相关问题。在范围识别阶段,项目组对客户的整体组织结构、有关人员及其关系、工作职责等没有足够了解以致于无法得到完整需求或最终经权威用户代表确认的需求。由于项目经理的工作问题,客户参与程度部不高,客户方相关责任人不明确或对范围和要求责任心不强,提出的要求具有随意性,项目前期对需求的确认不够积极;或者是多个用户代表各说各话、昨是今非但同时又要求项目尽早交付;项目后期需求变化随意,造成项目范围的蔓延,进度的拖延,成本的扩大。

二、加强软件项目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项目经理的系统培训。项目经理接受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有了专业领域的知识与实践,再加上项目管理知识与实践和一般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的有机结合,必能大大提高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应实行项目经理知识技能资格考核制度,让项目经理自觉补充学习项目管理的知识和一些常用工具和方法。(二)提高项目经理对计划的认识。在高技术行业,日新月异是主要特点,因此计划的制定需要在一定条件的限制和假设之下采用渐近明细的方式进行不断完善。提高项目经理的计划意识,采用项目计划制定相关各种知识、技术、工具,加强对开发计划、阶段计划的有效性进行事前事后的评估。(三)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并通过对考核指标的合理设定和宣传引导项目经理更好地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技术骨干在担任项目经理之前,最好能经过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特别是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学习,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丰富项目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管理意识。(四)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制定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沟通机制,对由于缺乏沟通而造成的事件进行通报作为教训提醒,以提高沟通意识;沟通方式应根据内容而多样化,讲究有效率的沟通;通过制度规定对由于未及时收取邮件而造成损失的责任归属;对于特别重要的内容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沟通以确保传达到位。(五)提高软件项目的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学习项目管理知识掌握风险识别、量化、对策研究、反应控制的工具和方法掌握项目风险管理所必备的知识。通过加强对项目规划中风险管理计划的审核提高项目组的风险管理意识。总结本行业项目中常见的风险及其对策作为风险管理计划中必要的风险内容,并切实评估相应对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六)理清项目关系人。项目的目的就是实现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愿望。项目干系人管理应当从项目的启动开始,项目经理及其项目成员就要分清项目干系人包含哪些人和组织,通过沟通协调对他们施加影响,驱动他们对项目的支持,调查并明确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减小其对项目的阻力,以确保项目获得成功。(七)发挥协作精神。项目经理应当对项目成员的责任进行合理的分配并清楚地说明,同时应强调不同分工、不同环节的成员应当相互协作,共同完善。

总之,项目管理是软件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工作内容,软件项目的失败大多数并不是技术上的原因,仅是管理上的失败所致。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