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15 03:30: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篇1

古人总是举头凝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流芳百世的古诗;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因月光洒落忆佳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天,竟夕起相思;苏轼的《水调歌头》,因月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欧阳修的《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将中国人含蓄的爱恨情仇刻画得如痴如醉,更将中国人对月光的着迷,月色的浪漫,月亮的幻想自笔下流泻出一股慑人的灵气,仿佛身临其境,迷失在文人雅士悠悠爱恋的情怀,颇有山在虚无缥缈间的隐约。

古今中外,对月光的绮丽遐想各有所好。东方人将月的美用文字谱写出凄美动人的千古词句,西方人将月的好用色彩绘出了屏息凝神的不朽画作:星空——梵谷最富有想象力的画作,朦胧黑夜笼罩大地的深色调衬出节奏感十足的星与月,像漩涡一样旋着,在目不转睛之於,令一抹微笑似的弯月在漆黑中绽放光芒,闪耀在月明星稀的乡村稻野中。

啊!月亮你是一条淙淙的溪流,时时刻刻为人们送去情感的活水,你是历代文人溺爱的孩子,使他们文字千百年来一直年轻、灿烂。你伴随人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沦海桑田,高山平地。你丰富的阅历,你饱含风霜之美,使世人永远有如面对得到的高僧——可望不可及。你的纯洁、永恒、神秘永远得宠于时空的长河,赢得世人无限眷恋与赞美。

段落评价:①语言富有诗意,拟人写法用得好! ②无

③引出诗人的千古名篇于习作中,让习作更添色彩。 语句优美,用词恰当。

④能抓住东方人与西方人描写月亮的不同进行对比描写。

五:最后一个自然段以颂月结尾,荡气回肠,打动读者。

总评价:老师知道你为了写好本篇习作花了很多功夫,你的态度很认真,积累了许多与月亮有关的好词佳句美段,阅读你的习作,犹如走进月之梦境,好美,好醉。

篇2

1 确定主题,科学设定教学目标

在上课前,教师利用QQ群向学生《追月之旅》的自主阅读任务,从三个维度向学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词、文章,了解相关的优美歌曲、美好传说,知道与月亮相关的科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使学生掌握收集、整理、积累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对古诗词的积累感悟能力,在相互交流中培养认真倾听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激起学生探究月球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确定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要根据课题确定好教学重难点,确定哪个环节是教学的关键点,是教学的亮点,科学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阅读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积累有关诗词,获得相关知识;掌握收集整理、积累资料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整理资料,理解一些与月球相关的科技知识。

3)突破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3 课前准备

1)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自由结组,利用三周时间阅读《宇宙之谜》《唐诗宋词三百首》《大众科学》《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借助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搜索与月亮相关的资料,小组合作整理,确定汇报内容。

2)教师:搜集相关资料的文本和图片,电子书包,准备音乐等课件。

4 教学过程

课前,师生共同搜集和阅读有关“月”的资源,小组进行科学整理,形成知识结构,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在课上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通过交流与互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4.1 成语激趣——寻月

上课之前,师生先来做个游戏:快速说出带有“月”字的成语或四字词语。学生自由回答,说出很多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教师及时激励:“这么多词语你们脱口而出,说明你们是一群会学习、善积累的孩子。我相信:历时三周的‘追月之旅’主题阅读,大家也一定收获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尽情地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吧!”

4.2 合作交流——论月

学生分组交流汇报阅读收获,教师及时点拨释疑,升华情感,指导学法。

4.3 诗风词韵——品月

学生自由交流与月有关的唐诗、宋词、现代名篇等。学生介绍唐诗宋词中的代表作品,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王维的《山居秋暝》、王昌龄的《出塞》、苏轼的《水调歌头》、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寄远》等。介绍有关作者、背景及表情达意等知识。

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调出电子书包的内容,播放相关诗文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诵读诗词,感悟诗词含义及写法,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提示学生:“朗读是学习诗词的好方法,一读正其音,二读知其意,三读悟其情!让我们一起来用心诵读吧!”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引领学生配乐朗读《荷塘月色》的精彩片段。之后,师生一起谈感受。教师要提醒学生:“同一轮明月,因为作者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不同、传达的情意不同,给读者的感受自然也不同,这就是情由境生、言为心声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示自己的“百草集”,同时,教师给予方法的指导:“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自己喜欢的诗词写下来,配图插画,图文共赏,这是积累资料的好方法!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仰望苍穹、凝视明月,或抒思乡之情,或表凌云之志,或展人情冷暖,或诉悲欢离合,写下了浩如烟海、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美景、美文、美读,怎能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啊!而一些书法家、画家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抒发着对月亮的喜爱之情,给人以另一种美的享受。”

4.4 书香画境——赏月

教师播放相关课件,学生汇报与月亮相关的书法、绘画作品,有的学生还把自己家里真实的绘画作品拿来,和大家一起欣赏。有效盘活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赏月能力。

4.5 经典旋律——怀月

教师播放《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还谱上曲,更引人低低吟唱,欲罢不能。播放完毕,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与月亮有关的歌曲?”学生积极发言。在视频的帮助下,深刻地表达了对月的情怀,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4.6 故事传说——咏月

教师引导:“从古至今,人们对月亮寄托了无限遐想,也因此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自由汇报中、外不同国家关于月亮的传说,或不同民族与月亮相关的习俗,不同时代月亮的不同称号,等等。“在李白眼中,月亮是圆圆的玉盘;在苏轼眼中,月亮是美丽的婵娟。在你眼中,月亮又是什么呢?”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对月亮的理解达到了很深的程度,体会了作者当时“咏月”的情怀。

4.7 科技博览——探月

教师引导:“一轮明月,或阴或晴,或圆或缺,人们用动人的故事传颂它,用隽永的诗词描绘它,用悠扬的旋律吟唱它。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月亮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探月小组的同学赶快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收获吧!”

1)学生自由汇报与月球相关的科学知识,包括月球的年龄、构造、环境、重力等,教师引导其他小组学生向本组学生自由提问,进行月球知识抢答赛。

2)学生介绍我国探月工程,探月工程标识的图案及意义,借助网络展示搜索过程,介绍比较好的网址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渗透阅读途径及方法的指导。

3)“勇于探索,放飞梦想。因为有梦想,所以一路追寻;因为一路追寻,所以不断前进。让我们再来一起回顾那具有历史意义的精彩瞬间吧!”教师播放嫦娥和神舟系列火箭发射的相关视频资料,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淀文化素养,提升科学知识底蕴,为将来实现梦想奠定基础。

4.7 笔吐心声——问月

“我国探月工程的飞速发展,令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对月亮,我们怀着深深的情感,也有许多的疑惑,更怀着美好的梦想。面对这一轮明月,让我们尽情地写下自己的心声吧!”教师出示一模型,提示学生这是一艘“神舟n号”飞船:“就让它带着我们的疑问与梦想一飞冲天。相信,随着你们的不断探索,我们的疑惑会迎刃而解,我们的梦想会美梦成真。甚至可能有一天,我们中的某一位也能在月球上留下自己的那对脚印。”让学生自由书写心中疑问或美好梦想,之后用展台展示自己的梦想,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

4.8 八仙过海——赞月

篇3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二、主题网络:

三、主题目标:

小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初步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听中秋节的故事,学习跟读中秋节的儿歌。

3、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民俗,懂得好东西应与大家分享,萌发对家人的亲情。

4、以"快乐"为中心点,带领孩子开展中秋节前的系列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中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美食及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察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灯笼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猜想和画"月亮上有什么?"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以及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民俗活动,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亲情、友情以及与家人团圆的幸福感。

3、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4、欣赏不同的月饼盒、袋作品,能用多种材料和使用。

四、主题开展时间

9月13日至21日为期一个周的"快乐中秋节"活动。

五、活动类型:

1、听一听:听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节的由来》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个月饼。

3、画一画:"小手画月饼","月亮婆婆",鼓励幼儿以绘画的方式设计月饼图案。

4、读一读:学习朗读一首中秋节的古诗或者宋词。例如:唐诗《静夜思》、《中秋夜》、宋词《明月几时有》等。

六、主题环境的创设:

1、中秋节前,各班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及渲染以"快乐中秋"为主题气氛的环境。例如"团团圆圆庆中秋"图文并茂的主题环境创设,或者是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故事"的图文并茂资料或者"中秋诗词"等等。(9月27日检查各班环境创设)2、"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 (适合大班)3、"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亲子制作比赛。(适合中班)4、"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作品展示。(适合小小班、小班)5、举办小小作品展示"我设计的月饼图案"。 (适合大班)

七、家园共育:

1、建议家长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2、鼓励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各样的月饼盒、月饼礼品袋、中秋节贺卡、图片、灯笼等资料创设班级环境。

八、分散活动的配合:

1、参观月饼街--(体育馆广场月饼街,下周二)

2、级组自助餐--月饼品尝大会(小、中班级组)

3、创意月饼比赛、亲子"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大班级组)

4、亲子花灯制作大赛。--(中班级组)

活动内容建议

1、社会:《节日的街道》、《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大家一起吃月饼》、《一起过中秋》

2、语言:《月亮的遐想》、儿歌:《我与月亮的对话》、《漂亮的月饼盒》、《月亮船》

《各种各样的月饼》、古诗《静夜思》《月饼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几时有》

3、科学:《会变的月亮》、《月亮上面有点啥?》

4、美术:《欣赏各种各样的月饼盒包装》、《设计月饼图案》、《我为妈妈做灯笼》

篇4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现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而这一切,皆因月起。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通读全诗,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以乐景抒哀情。

2、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借托,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残阳暮日的悲壮情景;后两句则写出了一幅明星弯月的凄清景象。这两幅景象虽美,但一个“可怜”揭示了诗人真实的情感。暮时风景固然壮阔,然已近黄昏;夜时情境纵然美丽,独无人欣赏。以美景写哀景,哀意之深实在难以言喻。月在此,早已不可与诗相分离了。

3、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出现,常常将诗人的内心悲苦上升到一个极高境界。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人用“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极度悲凉的情景,令人读到此句便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其它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不还有很多: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等。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迁的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亘古如斯,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月年年如此,人物代代无究已,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情由景生,景由情变。人心好,景色美;人心灰暗,景也灰暗。景色自在人心中!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不同的吟月诗词。

五、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探源

1、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中国民间有赏月的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据有关专家考证,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至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节日里有祭月、拜丹、赏月、吃月饼之俗。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篇5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确立自己课程的吸引力,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节课的内容,学生都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理渴望着,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入课题,能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古诗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课前激趣很重要。在学习《静夜思》时,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圆的月亮,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然后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思考古代诗人们常常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情感,《静夜思》这首诗又会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情感。如此激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

二、重视“背景”,体会诗境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极其丰富的“背景”资源: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涉及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等。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古诗的“背景”,体验古诗的内容、情感、思想。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古诗中去,去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奇妙意境。

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三、直面经典,感悟意境

1、巧用媒体,融进意境

诗歌教学的归宿在意境,古诗教学更是如此,这种心灵交汇的复合体现情境在诗歌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我们要在学生朗读成诵,充分理解诗词意思,准确把握情感的基础上,根据诗词内容,准备好相应的教具、材料,尽量为学生创设一种比较直接贴切的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意境当中,闭目吟诵,感悟意境。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意境感悟,我们可以先播放一段介绍庐山风光的资料片,重点选取庐山瀑布的镜头,声、景、色交融,反复播放,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印象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轻声吟诵,同时播放录有飞流悬瀑似节律的音乐,全诗的意境豁然明朗。

2、驱遣想象,领会意境

古诗教学不能“见槐是槐,见柳是柳”,只有驱遣想象,才能读出诗词背景,读出作者感受,读出画意真情。例如《夜宿山寺》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那个“绿”字意境全出,老师要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的深邃意境,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满足。古诗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所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

3、诗画结合,巧悟意境

诗人王维曾经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于抽象思维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多呈现直观思维的内容可加深理解。一幅与学习的诗歌紧密相关的图画,学生不仅可以被画中的景物所吸引,加深古诗学习的兴趣,还可以由画出发,进入意境,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比如在教学《绝句》一首诗的时候,我首先出示了一幅《春意图》,画中有黄鹂、白鹭、远山、白雪、茅屋、小舟等等物象。古色古香的画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让学生边读古诗边欣赏图画的时候,我又着重让学生“按图索物”,然后再进一步想一想图上还有什么没有画的,你觉得应该怎样画更为恰当。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不仅很快把诗的内容学习会了,而且阐述了许多见解,互动中进入意境,又感悟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欢之情。

四、反复诵读,读中悟情

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诵读有两层含义:即朗读和背诵。古诗文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体味不到的,要突出“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古诗文的教学,要以“读”为本,应体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这样一个渐进的朗读层次;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比如配乐朗读、配画朗读、创设情景朗读等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来诵读古诗文。在古诗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手拿扇子或书本扮演诗人诵读古诗,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感悟诗意。

这样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喜爱上古诗,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五、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只有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诗词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篇6

中秋节的主题活动方案1

 

一、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吃团圆饭,品月饼,赏明月,到处洋溢欢乐喜庆气氛。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业主集聚的情形,不仅体现出小区大家庭般的和谐氛围,进一步提升物业公司形象。

 

二、活动筹备

 

(一)活动主题

 

中秋佳节,团圆新居

 

“新居”二字也可由开盘小区的名称替代

 

(二)活动目的

 

1、以“中秋”这个众所周知的传统节日为由头,让业主每逢中秋便会回忆起这次中秋活动的欢乐景象,印象良好。

 

2、通过这次文娱活动,增进物业与业主之间的和谐沟通与合作,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保持了两者之间友好和谐的关系。

 

3、提升小区物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树立良好形象。

 

(三)活动形式

 

以“中秋”为主题的文娱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四)活动对象

 

入住小区的业主

 

(五)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晚

 

(六)活动地点

 

可选择小区里宽阔的场地

 

三、前期准备

 

(一)前期造势

 

1、交房时主动向业主提起此项活动,并热情邀请业主的参加。

 

2、海报形式的宣传。

 

3、宣传单形式(选用)。

 

(二)活动的前期准备

 

1、活动前10天,宣传动员会,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方式、娱乐节目、活动流程发到每名员工手中,这样让员工知道自己的任务,同时也可以明确告诉业主有什么亮点及娱乐项目,吸引业主的积极参与。

 

2、通过预热把台词及文艺节目进行实战演练,并总结问题再熟练、自然地运用。针对不同的工作设置专职主持人和会务人员负责。

 

3、活动现场的彩排及音响调试及布置。

 

4、安排专任布置场地。

 

5、活动前一天晚上,召开活动动员会,总结宣传活动,明确活动现在的分工及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

 

6、活动当中用到的礼品要在活动前3天到位,不要到活动开始那天,出现礼品不足或者不到位的问题。

 

7、寻找小区中有艺术特长的儿童,并进行邀请。

 

8、了解业主中是否有新婚夫妇,进行邀请,并可事先跟他们说好活动规则和安排。

 

(三)企划准备

 

1、现场布置所需物品:横幅、气球等营造节日气氛。

 

2、制作礼包,准备礼品。

 

3、画出活动现场平面布置图,事先演练。

 

四、活动设计

 

1、赏月,分发月饼,同时用心体会中秋主题意义,如有可能建议业主给家里的父母或者亲人打电话,捎去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2、简单介绍关于中秋的来历、意义等相关信息,可以让业主们说出以前或者最难忘的一次过中秋的情形,与大家一起分享幸福和乐趣。

 

3、互动游戏:

 

(1)吟对与中秋有关的诗句。谁吟对的多,就赠送精美小礼品。

 

(2)吟唱歌曲,歌曲里带"月"字,谁唱得好唱得多,赠送小礼品。

 

4、中秋"最棒家庭"竞赛。可以进行拉唱节目,即歌唱带“月”字的歌曲(或吟对与月有关的诗句或成语),邀请几户业主进行对抗,以所唱歌曲的多为胜,赠送礼品,其他参加的家庭也赠送小礼品。每组家庭只需赠送一份礼品。

 

5、安排小区中儿童的才艺表演,儿童表演一般都是观众愿意看到的节目。

 

6、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因此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妇女会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公司可以借鉴这个传说,邀请新婚不久的夫妻上台,恭祝早生贵子。

 

五、中期操作

 

1、现场布置:提前将现场根据预选描绘的现场平面图加以包装布置,安装调试仪器,音响、活动时间等必须逐一落实。

 

2、统一着装,员工提前到场,鼓舞士气,热身,调整到的精神状态;需要协调和强调的工作,严格按操作标准及分工进行。

 

3、保证礼品的到位

 

4、活动进行中,指挥人员根据活动中暴露的问题及时规范和调整各环节的操作,提高活动质量。

 

六、后续活动

 

1、可以考虑编写新闻报道,利用新闻媒体提高公司的形象。

 

2、公司领导对活动进行总结,发表简短的说话。

 

中秋节的主题活动方案2

 

一、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二、总体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丰富幼儿的科普知识,了解“月食”现象,与影像知识。

 

3、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三、主题开展时间

 

x月x日至x日为期一个周的“快乐中秋节”活动。

 

四、活动类型

 

1、听一听:听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节的由来》。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个月饼。

 

3、画一画:“小手画月饼”,“月亮婆婆”,鼓励幼儿以绘画的方式设计月饼图案。

 

4、读一读:学习朗读一首中秋节的古诗或者宋词。例如:唐诗《静夜思》、《中秋夜》、宋词《明月几时有》等。

 

五、主题环境的创设

 

1、中秋节前,各班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及渲染以“快乐中秋”为主题气氛的环境。例如“团团圆圆庆中秋”图文并茂的主题环境创设,或者是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故事”的图文并茂资料或者“中秋诗词”等等。

 

2、“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大班)

 

3、“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亲子制作比赛。(中班)

 

4、“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作品展示。(小班)

 

5、举办小小作品展示“我设计的月饼图案”。大班)

 

六、家园共育

 

1、建议家长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2、鼓励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各样的月饼盒、月饼礼品袋、中秋节贺卡、图片、灯笼等资料创设班级环境。

 

七、分散活动的配合

 

1、阳光超市体验——由家长带领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月饼(放园后)。

 

2、自助餐——月饼品尝大会(全体幼儿)。

 

3、创意月饼比赛、亲子“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大班)

 

八、活动内容建议

 

(结合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来展开)

 

1、社会:《节日的街道》、《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大家一起吃月饼》、《一起过中秋》。

 

2、语言:《月亮的遐想》、儿歌:《我与月亮的对话》、《漂亮的月饼盒》、《月亮船》《各种各样的月饼》、古诗《静夜思》《月饼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几时有》。

 

3、科学:《会变的月亮》、《月亮上面有点啥?》、小班《数月饼》、分类;大班统计《月饼品牌》、《月饼的生产厂家》、《等分月饼》。

 

4、艺术:《欣赏各种各样的月饼盒包装》、《设计月饼图案》、《我为妈妈做灯笼》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月亮婆婆喜欢我》。

 

中秋的月儿圆圆、中秋的月饼香香,中秋的话儿甜甜,中秋的快乐多多……希望通过中秋节的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孩子学会分享、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吧。

 

中秋节的主题活动方案3

 

一、活动时间

 

9月_日-9月_日

 

二、活动主题

 

八喜同庆_燃情

 

三、活动内容

 

1、抢购一重喜:

 

活动期间每天上午9点到12点,数款情侣对戒和部分精美首饰按国庆酬宾特价999元发售,每人限购一款,12点后回复原价销售。

 

2、红包二重喜:

 

活动期间购买钻饰满1800元以上的顾客均可凭小票参加“红包大惊喜”大抽奖活动,即可当场获得抽取的红包中卡片的现金,100%中奖,奖项设置如下:

 

一等奖:现金500元红包,让您找到捡钱的感觉。

 

二等奖:现金100元红包,让您买到超值的首饰。

 

三等奖:现金20元红包,让您省下回家的交通费。

 

3、寻宝三重喜:

 

来店顾客无论购买与否都可参加“中秋寻宝”活动,参与方法是在店内首饰标签处寻找“中秋宝箱”字样的卡片,凭卡片兑换宝物,宝物是价值388元18K项链一条,共免费送出五个宝物(数量可调整)。

 

4、复购四重喜:

 

如顾客以前在本店已经购买过珠宝首饰,则在活动期间再次购买镶嵌类钻石饰品“每1000元优惠101元”的惊喜复购价。

 

5、团购五重喜:

 

如顾客与其亲友在活动期间同一天一起购买镶嵌类钻饰,则可享受团购优惠,优惠办法是两人都可享受“购1000元即送100元现金”的特大优惠。

 

6、新人六重喜:

 

凡购买镶嵌类首饰2800元以上的新人凭购物发票即可获得流行婚纱或新娘中式礼服一套(或指定婚纱影楼888元摄影券一张)。

 

7、返券七重喜:

 

凡购买即送100元现金券,现金券可下次购买镶嵌类钻饰或翡翠时冲抵现金。

 

8、中秋八重喜:

 

凡10月1日出生、身份证中有“101”(连号)、手机号码中有数字“101”的顾客购买钻饰1800元以上即优惠101元(素金不参与优惠活动)。

 

四、活动宣传推广策略

 

(1)9月1日、10月2日各刊登一期报纸广告(1/8-1/4版),主题是《八喜同庆_燃情》,介绍所有促销优惠内容。

 

(2)印制活动宣传页2000份在9月8日起派发。

 

(3)在店内设活动宣传的_展架或户外喷绘,主题是《八喜同庆_燃情》,介绍所有促销优惠内容。

 

篇7

“意象是以语词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是客观物象的主观化”。[陈植愕.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4页、316页]在文学作品中,月亮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青睐,与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代文人的笔下,人们的命运与月亮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升沉起落,流转变动,人和月共喜,月与人同忧。思有月,孤有月,玄想有月,叹有月,聚有月,别有月,羁旅有月,征战有月;山月,林月,水月,边关月;圆月,残月,冷月,寒月,孤月……,中国文学中有关“月亮”的原型意象,根植于原始的月亮崇拜。从《诗经“陈风”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开始,月亮不断出现在文人的各种文学创作中,其意象以情感为主,却又丰富多彩。

恋人的象征,爱情的见证

在封建时代,个人的情感无法直接表达,只能隐晦地藏于诗词乐曲之中,而月亮由其神秘、光洁、明亮等特性常被人们用于指代恋人,见证爱情。如表达了希冀与向往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意味深长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表达了对爱情大声疾呼的“愿随明月入君杯”;“花前月下,花好月圆”更是人间美事的代称;再如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最别具一格的要数吕本中的“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用同一轮明月来正比反比,妙极!

表达孤独之情

人生路遥,得意时少,失意时多;陌路可逢,知己难求,就连遗世独立、高蹈尘外的诗仙李白也不例外,想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无人可解愁,只能举杯邀月,再如“天上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其孤独之情可见一斑。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表现了他落第之后的落寞、孤独与苦闷。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也婉转的表达了月里嫦娥的寂寞的。连豪情干云、睥睨千古的都说“寂寞嫦娥舒广袖”,月亮作为孤独寂寞的意象是古今相通的。

闺中的愁怨

王昌龄的“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沈如筠的“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都是表达了古时征夫戍守边疆,闺中女子的思念之苦,彼时月成了他们的一种寄托和情感的载体,千里与共。晏几道的《虞美人》“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更是清楚地表达了闺中的思念和哀怨。

怀旧感伤

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南唐后主李煜词中常以月来寄托他抚今追昔的故国之思,“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在另一首词中,“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倾注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回顾少时赏梅韵事,月色、笛声、花香、人影,融为一体境界非常清高优美。下片赋南北隔绝之意,念念不忘北地故国,昔盛今衰,怅然不已。张泌的“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是一首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依旧当年环境,往日欢情,明月有情,伊人无义,落花有恨,慰藉无人。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切。

思乡意象

月亮也可以说是思乡的代名词。望月而思乡,极易引起共鸣。李白的《静夜思》因表达了思乡之情,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再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曹组的“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都表达文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当然,古代文人也常将写诗作词将越来月亮作为他们所描绘得图景中的一部分,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但这等良辰美景中又何尝不是一种心情的写照呢!

清高脱俗意象

古代诗人在政治上受到打击时,有的人颓唐消沉,而有的人则泰然处之,所作之诗作看似描写景色,实际也是在以明月寄托心灵,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如坡在《赤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又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时的月亮飘逸洒脱,成为诗人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象征。王维在政治失意时,也在明月和山水中寻找寄托,他在《竹里馆》一诗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种“人我相隔”“、物我相知”的境界,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操。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显示出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浪漫狂放意象

月光世界浪漫超脱为诗人创造了一个迷离浪漫的境界。张孝祥的“玉鉴琼田三万倾,着我扁舟一叶”这是何等大的气派,其凌云的气度,坦荡的胸怀与壮丽的湖光浑然一体,整首词写得豪放旷达,出神入化。李白的“我寄愁心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想象无理而妙,关怀之情力透纸背,狂放、飘逸,格调高迥,不同凡响。

篇8

      “月”文化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尤其是在汗牛充栋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月亮”为题材、意境、背景的诗词歌赋不可胜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明月皎兮,佼人僚兮”的优美诗句,“月亮”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想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对古代文学作品感兴趣的外国学生来说,了解“月亮”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所说对“月亮”的了解绝非仅限于外部的浅显认知,而是透过表面了解“月亮”所代表的意象,即“月亮”的隐喻延伸。

所谓隐喻就是在传统的概念中叫做暗喻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跟明喻相对,① Lakoff和Johnson在其著作《Metaphor we live by》中从思维的认知方面又提出了隐喻的新概念。根据其理论,隐喻就是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用已知的具体事物去感受未知的抽象事物,并对后者的抽象意义进行描述,是一种思维及认知的方式。②这种思维方式在体验委婉的中国文化及文学作品时非常重要,若是不理解莲花代表洁身自好,代表淡然闲远,竹子代表气节铮铮,便不能读懂很多中国传承至今的诗词歌赋。中国自古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随处可见隐喻,隐喻烘托意境,意境带人入诗,入诗才能体会到作者或是忧国忧民,或是思乡情切,或是恬然自得的心境。中国人自小耳濡目染,对基本的隐喻都有大概的了解,但对于跨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很多事物所延伸出的中国文化是他们不了解和不理解的。本文就“月亮”这个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且诸多所指的事物为对象进行分析,并以外国文化中的“月亮”作为对比,试图归纳出“月亮”在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的基本所指,为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进行汉文化方面的教学时提供一些参考,更主要是为希望学好汉语,愿意接触中国文学的外国学生能更好理解中国诗词及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一些帮助。

一 月亮的认知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的思维方法,需要人的感官对于事物的体验,只有对具体事物有客观的感受才能体会其特点进而产生认知的拓展。我们要想理解“月亮”的隐喻性延伸,对“月亮”这个客观事物的本身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月亮进行直观感受:

首先,是月亮的形状,月亮自初一至十五形态各异,总体分成满月和缺月,满月似盘,弦月如钩。

其次,是月亮的颜色,月色皎洁、清冷,月光如水银倾洒大地,相比于太阳的热烈、阳刚、躁动,月亮更显婉约、阴柔、宁静。

然后,是与月亮的有关的自然现象,月亮由新月到满月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月亮升降伴随潮起潮落。

另外,还有月亮出现时环境,能看见月亮的时侯便很少看到星辰,月亮越是完满,夜空越是清幽,就是所谓“月朗星稀”。

最后,是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古老的中西历史中都存在着人们对于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崇拜,所以在各自传说中都有以月亮为依托的神祗。在中国,一般认为最早的月亮之神为女娲,她还主管生育和婚姻;此外,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姮娥即嫦娥,后羿的妻子,这个传说讲述的大致是嫦娥偷吃西王母赐予其夫后羿的不死药后飞升成仙,独守广寒宫,整日与玉兔相伴,与夫天地两隔,悔不当初的故事。在西方,在具有代表性的希腊神话中月亮之神叫狄安娜,同时她又是狩猎之神、妇女之神,是女性纯洁的化身。③另外有圆月之夜会致人癫狂的传说,譬如吸血鬼与狼人的西方经典故事中一种半人半狼的怪物在月圆时会陷入疯狂,完全变成狼的形态,四处为虐。

以上是我们能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关于“月亮”的体验,古人感受亦如此。由此,他们便开始了自己感觉的映射,由对月亮最直观的体验展开隐喻性的延伸,历经千年,终于有了如今关于“月亮”的种种联想,意境。下面我们就以上文所描述的有关“月亮”的直观感受为基础来体会这些延伸。

二 中国文化中关于“月”的隐喻

      1.以“月”喻离合

月亮的形状时圆时缺。圆形在中国是完满的形象;反之,残缺就是不完美的情况。因此就出现月圆喻指相聚团圆;月缺喻指离别四散的延伸,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这一句中,作者以“月”的圆缺来类比人们之间的聚散,由此告诉其弟(该词是为他们兄弟不能相聚而宽解其弟所作)大可不必把朋友亲人间的相聚离散看的太重,这好比月亮总是圆少缺多,是本就难以避免的,这句之后又紧跟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月亮”的别称,作者在此宽慰那些陷入离愁之人,即使跟所思之人不能相聚但起码所赏明月是同一个,心灵是可以穿越群山阻隔走到一起的,这里作者更多了一些祝福和期望,由此也表达了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两句中“月亮”都是通过形状特点而喻指离合的。

      2.以“月”喻思乡

由于“月”隐喻了“离合”,所以观月之人便触景产生出期盼团圆之情尤其是与家人的相聚,所以月亮又隐喻了思乡思聚之情。脍炙人口的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为抒写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作者先眼见月光,接着一疑、一望、一思,在最后一句中直抒自己思乡胸臆,把月亮和思乡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样还有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中的尾联“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一联写到自己分处五地的家乡骨肉,同看一轮明月产生出同样一种感情即强烈的让人垂泪的思乡之情。此外,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写真,那天地间唯一的明月在任何地方看来本该没有区别,但在诗人眼中却生出了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的幻觉,若非思乡到了情切之地,诗人何以能生出此种错觉,杜甫以真实的笔 调去抒写虚幻的感觉,更加衬托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自此,望月而思乡逐渐成为中国文人常有的思维映射,月亮隐喻思乡也成为中国文化有并常见的一种范式。

      3.以“月”喻怀古

月亮自古至今由缺到圆,再由圆至缺,人世间的沧海桑田,兴衰存亡都不能影响它一分一毫。与月亮亘古不变的永恒相比,人的生命便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古代先哲文人看到月亮的这种永恒,对比自己的生命,生出哀叹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怀古之情,“月亮”隐喻怀古之情便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一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这种情感的表现尤显突出,其中这几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体现出作者面对不变的、永恒的江月感慨人类多变的、有限的生命。江上明月年年如此循环往复,江上之人却代代变化,诗人的思维从现实的月亮,回溯到从前,思考这月亮见证的历史变迁,陡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惆怅,但是作者并非一味消极的抱怨,他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人生代代无穷已”的观点,“人类作为个体是短暂的,但作为整体却是代代相传无尽永恒的”,④这种永恒不同于月亮的“亘古不变”,是一种充满多彩变化的永恒。诗人哀叹却不过分悲伤,惆怅却又充满豁达,这都体现出作者尽管苦于人生短暂却愿意积极面对的乐观态度。李白的《把酒问月》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三句与张若虚笔下的三句如出一辙,所表达的情感也基本类似,诗人们在浩瀚宇宙前,感到自身渺小,生命短暂,由此触发人生苦短,不如豁达处之的态度变化。同样是由“月亮”触动的怀古之情,另外一些诗人表现感情时却多显悲伤与无奈,譬如李煜在《虞美人》中的上阕“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诗人身份是南唐旧主,国灭被俘,身为亡国奴,再好的景色在诗人看来都是让人心碎的,春花秋月这些本是人间美好的事物,诗人却期盼它们能早点结束,在小楼之上独自望月,更勾起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又如李白《苏台览古》中“至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和刘禹锡《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们眼中“月亮”依然是“旧时月”而人和事已非原来的样子,怀古伤今之感油然而发,这种怀古之意不同于前文张若虚等人最后表现出的那种豁达,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伤感和无奈。

      4.以“月”喻孤独失意

再者,“月亮”在夜空之中没有星辰陪伴,月光清冷,不由的让人产生出一种孤独感。再由“嫦娥奔月”的神话联想到“月亮”之上是否真有那么一位嫦娥独守广寒,与玉兔为伴,跟桂树结邻。这些所见所闻让诗人们尤其是郁郁不得志的才子产生孤独、苦闷、怀才不遇的心情。所以,以“月亮”来隐喻孤独失意,也成为中国文人常会用到的意境。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却总不得重用;怀揣理想,却屡遭贬谪,这样的诗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李白最具代表性。《月下独酌》正是他抒发内心孤独、郁闷、不得赏识的一首经典诗作,“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第一句便交代其独酌无相亲的情境,后面举杯邀月,对影三人,伴月起舞,对月倾诉的场景让我们更加的感受到诗人的孤独无法排遣,现实不能得志,寄情于酒,结伴于月的这种虽然苦闷却积极寻找解脱,虽然潦倒却不失旷达的人生态度。正如他在《将进酒》中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这一生历经抱负的破灭,仕途的失败之后只能无奈于生不逢时,所以李白之诗多见两种心境,要么是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要么是失意之后的这种孤独苦闷,后一种诗就时常会见到“酒”和“月”这俩种代表性的言情之物。他的另一首诗《古朗月行》也抒发了类似感情,“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中对仙人、桂树、白兔、蟾蜍的描写都是以“嫦娥奔月”为背景的,以上的种种无不透露出一种孤寂,苍凉之意,诗人以此表露自己的心情,最后一句则直抒胸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李白是怀才不遇的典型,中国古代的文坛中这样的才子不甚枚举,也都常用“月”来烘托孤独失意之气氛,“月亮”和“酒”一旦出现我们便可以就此判断此诗所托之志,所言之情了。

以上是在中国古诗中常见的关于“月亮”的隐喻所指。此外,“月亮”有时还代表虚幻、不可求的事物,例如《红楼梦》中“一个是镜中花,一个是水中月”的描写,镜花水月都是可见而不可及之物,以此来喻指了宝黛人生的虚幻和注定的悲剧。“月亮”在神话中是女娲主管的,她还是婚姻与生育之神,所以中国文化中“月亮”还能隐喻了姻缘、爱情,如一些中国歌曲中会有关于“月亮”与爱情的内容。关于“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延伸还有很多方面,但总的来说无非就是思乡、高洁、永恒、怀古、惜别、团圆、恋情等。在接触到中国文化、文学时,若其中有“月”,则仔细甄别这几种类型,是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怀,读懂其背后真意的。

三 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一些隐喻

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时,有时会以本国的文化、思维模式为基础进行理解,然而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外国人在学习某些中国文化时会出现偏误就不足为奇了,就拿“月亮”来说,虽然千里共一轮明月,在外部认知上我们都是相同的,但中西方思维、文化不同有时就会造成主观上理解的差异。譬如西方文化中就没有因“月”而起的思乡、怀古、伤离别、叹人生的概念,西方人思维浪漫、乐观,西方文人也不像中国古代文人那般总怀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们笔下的“月亮”经常会代表纯洁、无暇、美丽、健康的女性,如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写到的关于主人公对妻子的一段评论“她的名誉曾像狄安娜的容颜一样皎洁,现在已染上污垢, 像我的脸盘一样黑了。”“狄安娜”即是“月亮”的守护神,在西方文化中狄安娜具有丰富的隐喻特征,“其中积极的隐喻意义是安静、福祉、守护、爱人等;消极意象包括忧伤、孤独、邪恶等,”⑤这些关于狄安娜的隐喻又反过来影响“月亮”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及所指,最后相互作用“月亮”与“狄安娜”逐渐合为了一体。因此我们通过莎士比亚的描述看到“狄安娜”容颜皎洁、灵魂纯净,莎翁心中“月”的圣洁的一面由此可见一斑。有时候除了这种具有赞美性质的正面隐喻延伸,西方还会有一些在中国比较少见的关于“月亮”的贬斥型的负面隐喻,例如他们认为月亮总处于圆缺变化中,这喻指事情的不稳定、多变化,类似于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苏轼表现的是一种豁达、淡定的心态,西方人则不然。莎翁的另一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要对“月”发誓时朱丽叶上前阻拦,她说:“不要对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你的爱情也许会变的和它一样无常。”莎翁借朱丽叶之口道出对月亮总是处于阴晴多变 象征事物尤其是爱情不能长久、变化无常的不满。由此观之,西方人眼中的“月亮”有时并非如我们眼中看到的那般完美。此外,西方文化及传说中认为月亮圆满时会引人错乱,致人癫狂,如在西方流传的狼人与吸血鬼系列的传说故事,狼人总在月圆之夜变身,变的无比疯狂,吸血鬼也会与月亮盈亏有关,此时的“月亮”则尽显诡异与邪恶。。

由此,我们通过对比发现,汉文化之月与西方之月在隐喻上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中国文化里以“月”所喻的思乡、孤独、怀古这种中国文人特有的感伤之情在西方文化和文学作品里是看不到的。然后,中国文化中“月”多皎洁、多幽静、多柔美,很少会看到有作品中出现月亮的反面描写,对“月”而言,中国文人多是怀揣一种怜爱之心,相比之下西方文人对于月亮的态度都是自己内心的写照,心意满足时月亮明媚四溢,被人辜负尤其是爱情方面受挫时,月亮在心中则尽是不足,月盈月亏都似乎昭示着他自己的悲剧。此外,对于月亮娇柔之姿,中西方把它作为女性来看待的习惯总是一致的,中国称其“婵娟”,西方谓其“狄安娜”。

四 总结

本文以隐喻作为全篇分析问题的主线,首先对月亮的外部的客观认知特点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之上由各个外部特点分析其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隐喻出的意境,包括盼聚惜别、思乡怀古、孤寂愁苦、叹人生苦短、哀物是人非的种种感情,最后以一些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隐喻内涵作为对比观其异同,以达到减少西方人在接触中国文化及作品时因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误读的目的。文章主要以介绍、分析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歌中“月亮”的隐喻延伸为目的,为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文化教学时提供一个参考,并帮助那些开始接触中国文学作品的外国学生去更好理解那些含有“月亮”的文章的用意。

      在二语教学中,跨文化的传播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汉文化讲究婉转含蓄,多以物抒情,托物言志。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关于“物”的隐喻,外国人在其本身的文化背景之下,要想学习和了解汉文化就需要对经常出现的诸如“梅兰竹菊、风花雪月、名山大川”的所指、所喻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此,才能充分体会中国文人背后的深意和情怀。才能读懂华夏天空的那一轮明月。

注释:

      1.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9-P10.

      2.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28-P30.

      3.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4.参见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载《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三期.

      5.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参考文献:

      张娇、罗娇.优化思维与月亮隐喻.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0).

      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3).

篇9

首先,将学生分成5-6人的小组(也可以让学生自愿组合),让学生连续观察月相变化一个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实地观察,注意事项:关注天气,确定具体的观察时间;力所能及准备观察工具,如相机、望远镜之类的;做好记录,按时间(月、日、时、分)、天气状况、月相形状(画图记录)、方位 列表;每组在观察月相的时间内还要负责收集资料,包括文献、与月相有关的古诗词、民谣、媒体图片视频等等。

再次,资料整理。每组把自己组的一个月观察记录按时间、天气状况、月相、方位绘制成表格;把收集的资料整理待用。

最后,成果展示。小组互评,优秀的给与适当的奖励。

二、 直观教学,由浅至深

有了前面的准备,上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从他们收集资料开始,每组展示一首或者一句有关月相的古诗词或儿歌,这时会有多种赞美或描述月相的诗词,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等等,不胜枚举。学生雀跃发言积极参与,教师也展示一下自己的收集成果,课堂气氛轻松。哪为什么月相在一月中会有这圆缺的变化呢?转入正题,探索月相的成因及其变化规律。学生瞪大眼睛看着,我知道这是他们都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

及时展示幻灯片,其实都是自己在玻璃片上手绘的月相变化图。分析日、月、地三球的相对位置变化,及月球本身的特点来分析月相变化原因及变化规律。并用符合的幻灯片来演示不同月相变化与日、月、地相对位置的关系,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的基础,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从月初到月底月相变化的整个过程,以达到由浅至深地让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目的。

三、 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篇10

“趣点作文”中的“趣”和“点”是习作的关键。毋庸置疑,要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二者相辅相成,将“趣”与“点”有机融合,寻找并利用“习作的训练点”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着重从两个方面对“趣点作文”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抓住文本中的“点”,兴趣中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当前主要的课程资源,编者根据课标精神,精心选入的篇篇课文寓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于一体,是多彩亮丽生活世界的无声写照。我运用“趣点”思想,灵活使用教材,对学生在学习文本别感兴趣的插图、句段,精典的课文、主题等紧抓不放并巧设练点,让学生在“练点”中生趣,在“兴趣”中练笔。

仅以北师大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明月》为例,我抓住此主题单元“留白”处生成新的“训练点”,创造出新的学习资源,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本单元的三篇主题课文和开卷有益的几篇文章涉及了“月”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及特点,设计相应的语言表达练习。学完古诗《鸟鸣涧》《暮江吟》,让学生尽情说说自己喜欢的月下景色;学完《月迹》让学生无拘无束讲述自己或听到的别人与月亮间的故事;学完《飞向月球》,组织学生在班级“晒一晒”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知识;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与“笔下生花”说写并轨,联系紧密,我让学生提前收集有关月亮的资料、诗歌、故事、科普小品等,然后组织“啊,月亮”的主题系列活动,第一环节:写月诗歌大比拼;第二环节:月亮知识我知晓;第三环节:月亮故事大家讲。通过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大量听、说的基础上,学生再也不会陷入“咬笔杆”的尴尬境地,甚至有许多学生“眼中的月亮”完全脱开了一般的结构和内容,因为产生了“趣”、找准了“点”,学生就有了自己的构思与创意,天上的月亮一个样,眼中的月亮各不同,从学生趣点练笔“眼中的月亮”中彰显出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能力。

二、抓住生活中的“点”,兴趣中习作

捕捉生活中的“点”进行趣味习作是我和我的学生们乐此不疲的事情。我曾经抓住课堂上发生的偶发事件作为“点”,煽起学生创作激情,生成了非常成功的兴趣练笔。

至今记得那天是我的语文早自习,我让一个连续两次未交作业的褚小博坐在座位上写写未做作业的原因。然后在全班开始采取“男女生读书对擂赛”检查读书情况。轮到检查男生读书了,男生齐刷刷站了起来,我随口问道:“还有男子汉没站起来吗?” “没有了。”齐刷刷回答的同时,几个同学把脸转向小博,发出了轻微的笑声,紧接着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射向他,教室里笑声一片。这一笑一看激怒了小博。他收拾书包就要往外冲。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场景,我能够做的就是赶紧拦住了他的去路。我亲切地对小博说:“同学笑笑你,你就不是男子汉了?越是这样,你越应该向同学、向老师证明你是一个宽宏大量的男子汉。现在先回到你的座位上,好吗?”他站着不动。我寻思,他肯定是放不下“面子”。我当即顺势向全班说道:“同学们,褚小博在等大家的掌声呢!”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褚小博抬起泪眼看了看我,低着头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下课了,我准备找小博交交心,我还没去找他呢,他却递来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他两次未做作业的原因和刚才的冲动之举。看着孩子肺腑之语,我心里涌起阵阵热潮。我把小博的话读给全班同学听,请同学们就刚才发生的事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们对“此事”可有兴趣啦,一个接一个地发着言,有说不完的话语,道不完的看法。

篇11

2021中秋节活动主题方案范文1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知道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过中秋节。

2、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资料,并学会分享交流资料。

活动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以及一些中秋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

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

2、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包括时间,来历。

(1)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师介绍自己的材料,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3、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更多。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吗?师: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4、教师向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师:“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1)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2)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从哪获取知识:方法及渠道。

2021中秋节活动主题方案范文2一、活动主题

情迷中秋月——大型灯谜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__年_月_日

三、活动地点

商场一楼中厅

四、活动内容

活动期间,凡在本商场一次性购物满__元(含50元以上)即可参加猜灯谜活动,猜中者可获得精美礼品一份;每天限送礼品___份,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一)、活动细则

1、活动期内,凡在本商场购物单张小票金额满__元(含__元以上),即可参加猜灯谜活动;

猜中者可获得本商场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一张小票限领一份奖品。

2、每天送出奖品___份,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3、顾客凭有效的销售小票先到一楼中厅兑奖处核实参加活动资格,再到谜语悬挂处选择谜语.

4、每张谜面编号(_至___号),顾客记住谜面编号或取下谜面,到中厅兑奖处,向工作人员报出谜语编号及答案,最多限猜三次,仍猜不中者将取消兑奖资格;

如猜中正确答案者,在登记表上签名确认后,即可领取精美礼品一份。

5、猜中者在获得奖品后,工作人员将后备的谜语替换原来猜中的谜语,以便后面的顾客猜谜。

(采取这种方式即可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及参与性,又能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6、营运部安排_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兑奖工作,核对顾客小票是否符合猜谜条件,顾客猜中后,认真填写“赠品领取登记表”,请顾客签名后,方可发放奖品;

并在顾客的销售小票及电脑小票上加盖活动专用章,避免重复领奖。

(二)、活动配合

1、营运部:安排兑奖工作人员3名,其中指定组长_名,并负责活动期间场内突发事件处理。

2、防损部:活动现场秩序维护及奖品、物品防盗。

3、策划部:活动方案及相关文稿撰写、指导中厅布置及活动气氛营造、谜语资料收集、奖品准备、活动全程跟踪。

4、物管部:中厅及活动现场布置。

5、服务台:作好顾客咨询工作。

6、其他部门:协助谜语书写及活动相关物料准备。

(三)、现场物料及人员分工

工作内容完成部门完成时间

活动方案及相关文稿撰写、指导中厅布置及活动气氛营造、谜语资料收集、奖品准备、活动全程跟踪策划活动全程

兑奖小组人员安排及培训、场内突发事件处理营运活动全程

中厅及活动现场布置及兑奖台摆放物管9月21日20点前

活动现场秩序维护及奖品、物品防盗防损活动前及活动期间

协助谜语书写及活动相关物料准备行政及其他活动全程

五、整体费用

序号项目数量项目简介总价__(元)

1.西大门活动喷画_张

2.兑奖台_张

3.工作人员坐椅_张

4.彩纸___张

5.灯笼___个

6.麦克笔__支黑色

7.奖品___份

8.不可预计费用

费用总计:___元整

2021中秋节活动主题方案范文3一、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二、总体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丰富幼儿的科普知识,了解“月食”现象,与影像知识。

3、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三、主题开展时间

_月_日至_日为期一个周的“快乐中秋节”活动。

四、活动类型

1、听一听:听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

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节的由来》。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个月饼。

3、画一画:“小手画月饼”,“月亮婆婆”,鼓励幼儿以绘画的方式设计月饼图案。

4、读一读:学习朗读一首中秋节的古诗或者宋词。

例如:唐诗《静夜思》、《中秋夜》、宋词《明月几时有》等。

五、主题环境的创设

1、中秋节前,各班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及渲染以“快乐中秋”为主题气氛的环境。

例如“团团圆圆庆中秋”图文并茂的主题环境创设,或者是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故事”的图文并茂资料或者“中秋诗词”等等。

2、“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

(大班)

3、“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亲子制作比赛。

(中班)

4、“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作品展示。

(小班)

5、举办小小作品展示“我设计的月饼图案”。

大班)

六、家园共育

1、建议家长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2、鼓励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各样的月饼盒、月饼礼品袋、中秋节贺卡、图片、灯笼等资料创设班级环境。

七、分散活动的配合

1、阳光超市体验——由家长带领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月饼(放园后)。

2、自助餐——月饼品尝大会(全体幼儿)。

3、创意月饼比赛、亲子“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大班)

八、活动内容建议

(结合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来展开)

1、社会:《节日的街道》、《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大家一起吃月饼》、《一起过中秋》。

2、语言:《月亮的遐想》、儿歌:《我与月亮的对话》、《漂亮的月饼盒》、《月亮船》《各种各样的月饼》、古诗《静夜思》《月饼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几时有》。

3、科学:《会变的月亮》、《月亮上面有点啥?》、小班《数月饼》、分类;

大班统计《月饼品牌》、《月饼的生产厂家》、《等分月饼》。

4、艺术:《欣赏各种各样的月饼盒包装》、《设计月饼图案》、《我为妈妈做灯笼》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月亮婆婆喜欢我》。

中秋的月儿圆圆、中秋的月饼香香,中秋的话儿甜甜,中秋的快乐多多……希望通过中秋节的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孩子学会分享、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吧。

2021中秋节活动主题方案范文4一、活动背景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月饼便成了我们馈赠亲友,表达祝福的礼品。

二、活动主题

佳节倍思亲,月饼传真情

三、活动目的

1、树立__的人文形象,同时促进销售额的提高

2、为顾客提供便利,吸引更多顾客群

3、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传播企业形象,提升品牌形象力

四、活动时间

农历_月_------八月__共_天

五、促销场所

各大商场专柜,超市窗口以及各专营店

六、活动内容

1、开展团购业务,团购优惠,方便各单位机构发放福利,凡一次性购物金额满___元以上者,免费送货(5里内)。

2、针对不同人群,研发出各种价位不等的月饼礼盒,是馈赠亲朋,佳节送礼的首选之品。

3、购物满___元即赠精美礼盒,或赠送__元代金券一张,可兑换店内任何商品。

4、购物既送精美礼品一份(糖果等精美小礼品)。

七、宣传方式

在各销售地点张贴海报,印发传单,并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

八、店内装饰

餐厅以及大堂的环境布置,尽量突出“祥和、团圆、喜庆”的中秋佳节氛围。

九、用餐特色

1、_月__日当天,制作一个特大月饼,白天放在大堂展示,营造节日团圆气氛。

正式用餐前设一大香案,将月饼放上香案,请酒店总经理和明星代表上来切开大月饼,并宣布团圆餐开始。

2、餐厅中间设一主桌(__人左右),供参加团圆餐的剧组及明星用。

原则上每个宾馆邀请一个剧组。

3、根据游客的需要,制作出经济等、温馨等、豪华等的团圆宴标准,并分别提供菜单,所列菜单中菜名须有“团圆”寓意,具体由酒店落实。

我公司统一宣传,具体订餐由旅行社自行与各酒店联系,订完为止。

2021中秋节活动主题方案范文5一、目的:

1、让员工过上一个愉快的中秋,提高员工士气。

2、加强员工内部的沟通,促进员工关系的进一步融洽。

二、时间:

定在中秋节前一天

三、地点:

_镇九龙潭山脉

四、参加的人:

公司全体员工

五、相关准备:

1、请各位带好自己应该带的物品。

2、行政部准备好三份公司员工内部通讯录。

3、大巴车二辆。

4、相机、cd机、小音箱、笔记本电脑、麦克风。

5、帐篷、席子、小被子、枕头等睡觉用品及自己日用品。

6、写好文字的小卡片(数量依人数定,内容为每人自己在公司预先写好的送给同事的话)。

7、烧烤所用的食物、用具及饮用水。

8、粮食,具体包括。

9、一份好心情,并准备一些有趣的故事或熟悉几首歌曲。

10、行政部/企划部勘探并熟悉地形、地势,联系好场地,预先设计好活动安排。

11、月饼___个。

六、行程/活动流程:

一)当天:

1、当天于下午16:00准时在公司大门口报到、集中;

请各位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以方便到时联系,行政部准备好三份公司员工内部通讯录。

2、然后乘车前往厚街盘山营地(乘车时间约一个半小时)抵达后到a区扎营。

3、夜晚烤大餐,点燃簧火欢乐派对、卡拉ok,大家围成一团,谈谈心事,聊聊天,数数星星,晚上失眠的员工可以在山顶观日出。

4、晚上住在帐篷里。

二)第二天:

1、第二天早上先观光潭景玩玩水、合影。

2、约10点后徒步到b区活动。

3、饱餐午饭后,可以参加二军对垒水枪交锋战,还可以钓大鱼,泡潭水和玩玩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节目。

4、约14:30集中下山,乘车返回东莞原集中地点,结束活动。

七、费用:

80-100元/人(含乘车费用)左右,基本的活动费用由公司出,私人的购物行为则由员工自己出。

八、策划与执行:

策划:企划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