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能源消费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23 05:58: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能源消费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能源消费论文

篇1

90年代初,在工业产出中,轻重工业基本上各占一半,但是重工业比重去年以上升到67.5%,今年前7个月又进一步上升到69%。由于重工业单位产出的能耗是轻工业的4倍,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耗强度的上升。这一点与其他工业先行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消费特点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各国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后,从能源消费结构看,都出现了从以煤为主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转变。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清洁能源”,热值高而有害气体排放少,虽然在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会加速,但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却不会随着能耗的上升而显著增强。

反观中国今年来的情况,进入重工业阶段后却没有出现能源结构的转换,从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看,1999年为24.6%2004年却下降到22.7%。虽然从2000年以来原油进口量以年均15.7%的速度增长,到去年以超过1.2亿吨,但由于同期国内原油产量的增速明显下降,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然下降了。那么能源消费结构的这种逆转,是暂时的还是反映了一个长期趋势呢?我认为是个长期趋势。因为,主要有两个因素将长期限制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

首先是世界资源的不可能性,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稀缺国家,根据目前预测,中国在未来石油的最大年产量只能在2亿吨左右。从国际比较看,在工业化完成阶段,按桶计算的石油消费量,美国为人均28桶,日本和韩国为人均17桶,中国目前只有1.7桶,仅相当于美国的1/16,日本和韩国的1/10。

美国是世界上消耗能源最多的国家,日本和韩国却是工业化国家中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如果按日韩的石油消费水平计算,到2030年中国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时候,每年的石油总消费量就要增加到36亿吨,这意味着将有34亿吨石油需要依靠进口。但是,世界石油资源并不丰裕,目前每年世界全部的石油生产量约为45亿吨,其中可贸易的量为22-23亿吨。即使今后世界石油产量和贸易量还会增长,相对于中国的巨大需求,仍然是远远不够的。

日本和韩国也没有什么石油资源,是依赖世界资源完成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的。但由于从人口看它们是中小国家,虽然人均石油进口量很高,可石油需求总量却不大。而中国是人口大国,没有可能依靠世界资源完成这个转换。2003年中国原油加成品油进口已达1.2亿吨,2004年又上升到1.5亿吨,已经把世界当年新增石油贸易量的40%拿到了中国,许多人甚至把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归结到中国的需求。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挡住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这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依赖世界资源转换能源消费结构的困难。

其次,中国大量进口石油还可能导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冲突,使进口石油的增长受到严重限制。事实上,在目前的世界石油可贸易量中,超过2/3为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所占有。2004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为6.4亿吨,欧盟为6.2亿吨,日本超过2亿吨。如果中国的石油进口超过了国际石油贸易的新增量,就会影响到发达国家已经占有的国际石油贸易份额,从而引发同发达国家的石油矛盾。因此,中国在未来的石油进口量肯定还会上升,但是进口达到一定规模,不仅有经济的可能性问题,还有政治和军事安全问题。

由于石油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控制了石油就可以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在大国的国力较量中,石油就成为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较量中的焦点。美国自2001年以来已经对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了军事占领,目前又在中亚一些国家不断策动“”,还以反海盗为名,在马六甲海峡建立了军事存在。通过这些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美国近年来的军事部署是围绕中东和中亚石油资源区进行的。如果中国的石油需求高度依赖从这一地区进口,不仅未来的经济安全度难以预测,甚至政治上的独立都会受到威胁。因此,依赖海外资源实现能源结构转换,即便经济上可行,政治上也不安全。

所以,从长期看,中国的工业化将很难实现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同样的能源结构转换。由于中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于石油比较丰富,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必将更多地依靠煤炭来支持,因此,煤炭在能源消费比重中的持续上升和石油消费比重的下降,将会是一个长期趋势。

二、未来10年中国环境将持续恶化

如果中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就将面临日益艰巨的环境挑战,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是在以煤为基础的能源结构上完成工业化的,而在目前的中国,燃煤所导致的有害气体排放,已经占到各种有害气体排放量的65%--90%,每年排放总量约8000万吨。

如果按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石油消费比重下降的情况来推算,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90亿吨标准煤,而煤炭消费的比重将不得不上升,且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5%,折合煤炭产量就是近95亿吨,由煤炭燃烧所排放的有害气体按目前的环保水平来推算,也要达到近4亿吨,即比目前增加5倍,这当然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有人说,既然能源消耗与环境灾难是因为进入重工业阶段所产生的,那么中国是否可以绕开这个阶段呢?由于重工业化还带来了其他许多诸如资源与投入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许多人正在争论中国是否应该走重工业道路。

中国进入重工业阶段的原因是由于在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已经引发了居民对住房和汽车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而这些耐用消费品都必须以重工业来支撑。所以,中国应不应该、走不走重工业道路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未来中国居民应不应该提高消费档次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争论。因为这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否则中国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搞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

也有人举出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例子,说明本国的重工业产品需求可以通过国际交换来满足。但是与石油的情况一样,对于只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人口的小经济体来说,通过国际分工与交换,的确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使本国经济发展绕开重工业阶段,可是对中国这样有着巨大人口的经济体来说就不可能。石油不可能,钢铁、化工和机械都不可能。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必须走过重工业阶段才行。如此,能源的消费就减不下来。

也有人说,中国不是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吗?走“循环经济”的路子是否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需求呢?例如,用废钢铁就可以减少9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有害气体排放。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循环经济是对已经加工使用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因此发展大规模的循环经济,必须是大量社会产平已经到了使用寿命的终结期才有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可以很发达,而在发展中国家却规模有限的原因。

在目前的中国,以钢材消费来说,房地产占了一半多,机械工业占了20%,汽车工业占了5%,而从2004年看,城市房屋建筑面积中有60%以上是近5年建造的,社会汽车和机械保有量中,也有近60%是只使用了5年的。如果房屋的平均使用年限为50年,汽车和机械的使用年限为15年,那么至少在未来10年之内都不会有大量报废的钢铁进入可回收期。其他有色金属和塑料的情况与钢铁是一样的。所以,至少在未来10内,我们不能指望依靠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大规模节能。

有研究表明,以大气环境来说,目前的环境容量空间只剩下25%,如果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还要继续上升,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达到环境容量的极限。如果中国不可能绕开重化工道路,国际资源又不能支撑中国实现从以煤为主向以油为主的能源结构转换,则中国的工业化就必须选择新的道路。我们现在经常说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前的含义是指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然而从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关系看,这个“新”字更应该是指中国必须走上一条世界各国从未走过的技术道路,即必须在新的能源与原材料基础上完成工业化建设。因此,中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不仅对自己的过去是“新”,对世界来说也是新的。

正因为中国的新兴工业化是前无古人的工业化,因此中国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必然充满了各种困难,肯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在成功地转向新的工业化道路前,则必须继续依靠传统能源和原材料,即必须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继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至少在未来10年,中国的环境由于煤炭燃烧比重上升,会持续恶化。我们对此必须有前瞻性,必须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以使中国经济能依靠煤炭,在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走出足够长的时间。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在生产而不在消费

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使中国社会各界深感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节约资源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产,二是消费。从生产方面节约资源,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消费方面节约资源,则要求人们减少对各种产品的消费。这两个方面,哪个应该成为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呢?我认为是生产而不是消费。

从消费入手,无疑于是在提倡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相抵触。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节约型社会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排斥日本每千人的轿车拥有率超过600台。当然还是要培养居民的节约意识,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

有人说,为什么不可以用税收等经济手段限制对大型住宅和大排量汽车的需求呢?由于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加大对消耗资源多的消费品税收,当然能抑制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但是,如果市场价格已经可以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消费者自然可以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与产品价格对比中做出理性选择。例如最近由于汽油涨价,许多消费者认为如果每升价格超过4.5元,就会放弃买车的打算,或者选择小排量车型。所以,只要市场价格机制是有效的,政府就没有必要通过干预价格形成来影响消费。

还有人提出为了节约资源使用,应通过税收等手段提高资源的价格,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以中国自身的资源禀赋不足以实现现代化,中国已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资源与市场体系之中,如果中国对世界资源的需求增加,则世界资源产品市场的边际价格就会上升,等于所有从世界市场进口资源的国家都在共同分担这个价格上升水平,中国的负担就小得多。但是,如果中国在国内单独拉高资源价格,等于在自动放弃充分利用国际便宜资源的好处。同理,如果因为印度等其他国家对世界市场的资源需求度上升,中国也要为其分担资源产品价格上升的结果。所以,只要资源价格是正确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中国就没有必要主动拉升国内价格。

中国目前在生产中浪费随处可见,其原因主要在于使用中的设备技术落后,企业规模过小,在钢铁、水泥、电力、机械、建筑等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量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水平都大大高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节约潜力。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绝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物质基础问题,要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强制报废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采用财政补贴和国家对贷款贴息的办法,以及加速折旧的办法,支持企业尽快淘汰和更新设备。还要严格限制企业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水平,大力提成规模经济。

四、生产节约的重点是“增量”节约

生产节约可分成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新资源,“增量”节约就是指如何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效率,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存量节约是指已经被加工成产品的资源,如何回收与再利用,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循环经济”。

发展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都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大量才力,在财政和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也需要选择重点。而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看,至少在未来10年内,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增量节约方面。因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社会产品积累,才有较大空间。以钢铁为例,建设工业化国家一般可以用两个钢铁指标来衡量,一个是钢铁生产能力的人均占有量,一个是人均钢铁蓄积量。从工业发达国家看,当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人均钢铁生产能力大约为700公斤到1吨,人均蓄积量则在10吨左右。

当人均钢铁蓄积量达到10吨,钢铁的生产能力就会逐步衰退,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完成阶段,居民对物质产品的消费已经基本上满足,消费开始转向服务业领域,钢铁工业主要是负担居民对原有产品更新的要求。而更新产品是以新顶旧,被淘汰和报废的产品,如汽车和房屋建筑,都包含着大量金属材料,而在报废的金属产品中,金属回收率一般都可以达到80%,这就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之所以电炉炼钢占到全部钢产量的80%,就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炉料是以废钢为主。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直到去年人均钢产量也刚过200公斤,人均钢铁蓄积量只有1.5吨,所以,目前铁矿砂炼钢仍要占到粗钢产量的85%,其余15%用废钢炼钢,其中还有60%的废钢是靠进口。

所以,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对增量资源的使用效率方面。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例如从金属蓄积量来看,目前已经等同于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很大,现在就开始起步了。

五、最应节约的是土地和水:

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警惕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

生产的节约就是要节约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条件不同,在生产中各类生产要素使用的密集程度不同。国际贸易的存在,对某些国内稀缺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贸易方式获得,但是,有些生产要素不能通过贸易,例如土地和水资源,所以,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

中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平原面积只有不到1000平方米,工业化过程中必须留足农业用地。因此,节约土地是比节约其他可贸易资源更为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同时也是以较少生产要素投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最重要的途径。发达国家的实践说明,一国的财富形态约有2/3是房地产,食品吃了就没有了,衣服穿旧了就得扔,汽车也是减值的耐用品,只有房地产是可以保存财富的最主要形态。

对中国来说,由于土地资源极为稀缺,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很容易使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例如,中国近年来新建的许多建筑容积率都很低,以城市“毛容积率”来说,即城市建筑物面积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全国平均只有0.5,最高的上海也不到0.8,而东经为2,香港为1.6,台北为1.2,即便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土地资源已经极度紧张的地区,在大城市中心区内,五六层的建筑物也随处可见。

篇2

由于同时受随机趋势的影响,现实中大多数经济现象的时间序列一般情况下都是不平稳的,检验是否是非平稳时间序列方法最常用的是ADF(augmenteddickeyfuller)检验。根据平稳性检验基本原理,采用ADF检验法,借助EViews7.0软件的操作,分别对lnGDP和lnEC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即检验两个序列的原序列、一阶差分及二阶差分序列。检验结果表明,lnGDP和lnEC的原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都表现为不平稳,但二阶差分后序列表现出平稳状态,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lnGDP和lnEC的二阶差分序列均为平稳序列,检验顺利通过。

1.2协整检验

协整是检验一组非平稳序列线性组合是否具有稳定的均衡关系,即是否存在共同的随机性趋势。由于lnEC和lnGDP都是二阶单整,因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即采用E-G两步法建立回归方程。首先,利用OLS对lnEC和lnGDP进行回归建立两者之间的协整回归方程如下:Ln(EC)t=5.11668426058+0.428867357494*l(nGDP)tT=(62.09929)(43.30398)通过Eviews估计计算得到,lnEC的方差值(R2)为0.988925,调整后的方差值为0.988398,说明方程的拟合度较高;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可决系数达到了98.89%,T和F统计量都非常显著,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1.3Granger因果关系

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用来分析两个序列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实质上是检验一个变量是否受到另一变量的滞后影响。本文按照AIC准则通过选取1~2两个滞后期来检验lnEC和lnGDP二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10%的显著水平下,得出lnEC是lnGDP的Granger因果关系、lnGDP不是lnEC的Granger因果关系的结论即1991~2013年间安徽省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一种单向因果关系。

篇3

90年代初,在工业产出中,轻重工业基本上各占一半,但是重工业比重去年以上升到67.5%,今年前7个月又进一步上升到69%。由于重工业单位产出的能耗是轻工业的4倍,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耗强度的上升。这一点与其他工业先行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消费特点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各国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后,从能源消费结构看,都出现了从以煤为主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转变。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清洁能源”,热值高而有害气体排放少,虽然在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会加速,但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却不会随着能耗的上升而显著增强。

反观中国今年来的情况,进入重工业阶段后却没有出现能源结构的转换,从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看,1999年为24.6%2004年却下降到22.7%。虽然从2000年以来原油进口量以年均15.7%的速度增长,到去年以超过1.2亿吨,但由于同期国内原油产量的增速明显下降,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然下降了。那么能源消费结构的这种逆转,是暂时的还是反映了一个长期趋势呢?我认为是个长期趋势。因为,主要有两个因素将长期限制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

首先是世界资源的不可能性,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稀缺国家,根据目前预测,中国在未来石油的最大年产量只能在2亿吨左右。从国际比较看,在工业化完成阶段,按桶计算的石油消费量,美国为人均28桶,日本和韩国为人均17桶,中国目前只有1.7桶,仅相当于美国的1/16,日本和韩国的1/10。

美国是世界上消耗能源最多的国家,日本和韩国却是工业化国家中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如果按日韩的石油消费水平计算,到2030年中国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时候,每年的石油总消费量就要增加到36亿吨,这意味着将有34亿吨石油需要依靠进口。但是,世界石油资源并不丰裕,目前每年世界全部的石油生产量约为45亿吨,其中可贸易的量为22-23亿吨。即使今后世界石油产量和贸易量还会增长,相对于中国的巨大需求,仍然是远远不够的。

日本和韩国也没有什么石油资源,是依赖世界资源完成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的。但由于从人口看它们是中小国家,虽然人均石油进口量很高,可石油需求总量却不大。而中国是人口大国,没有可能依靠世界资源完成这个转换。2003年中国原油加成品油进口已达1.2亿吨,2004年又上升到1.5亿吨,已经把世界当年新增石油贸易量的40%拿到了中国,许多人甚至把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归结到中国的需求。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挡住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这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依赖世界资源转换能源消费结构的困难。

其次,中国大量进口石油还可能导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冲突,使进口石油的增长受到严重限制。事实上,在目前的世界石油可贸易量中,超过2/3为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所占有。2004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为6.4亿吨,欧盟为6.2亿吨,日本超过2亿吨。如果中国的石油进口超过了国际石油贸易的新增量,就会影响到发达国家已经占有的国际石油贸易份额,从而引发同发达国家的石油矛盾。因此,中国在未来的石油进口量肯定还会上升,但是进口达到一定规模,不仅有经济的可能性问题,还有政治和军事安全问题。

由于石油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控制了石油就可以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在大国的国力较量中,石油就成为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较量中的焦点。美国自2001年以来已经对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了军事占领,目前又在中亚一些国家不断策动“”,还以反海盗为名,在马六甲海峡建立了军事存在。通过这些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美国近年来的军事部署是围绕中东和中亚石油资源区进行的。如果中国的石油需求高度依赖从这一地区进口,不仅未来的经济安全度难以预测,甚至政治上的独立都会受到威胁。因此,依赖海外资源实现能源结构转换,即便经济上可行,政治上也不安全。

所以,从长期看,中国的工业化将很难实现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同样的能源结构转换。由于中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于石油比较丰富,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必将更多地依靠煤炭来支持,因此,煤炭在能源消费比重中的持续上升和石油消费比重的下降,将会是一个长期趋势。

二、未来10年中国环境将持续恶化

如果中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就将面临日益艰巨的环境挑战,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是在以煤为基础的能源结构上完成工业化的,而在目前的中国,燃煤所导致的有害气体排放,已经占到各种有害气体排放量的65%--90%,每年排放总量约8000万吨。

如果按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石油消费比重下降的情况来推算,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90亿吨标准煤,而煤炭消费的比重将不得不上升,且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5%,折合煤炭产量就是近95亿吨,由煤炭燃烧所排放的有害气体按目前的环保水平来推算,也要达到近4亿吨,即比目前增加5倍,这当然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有人说,既然能源消耗与环境灾难是因为进入重工业阶段所产生的,那么中国是否可以绕开这个阶段呢?由于重工业化还带来了其他许多诸如资源与投入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许多人正在争论中国是否应该走重工业道路。

中国进入重工业阶段的原因是由于在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已经引发了居民对住房和汽车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而这些耐用消费品都必须以重工业来支撑。所以,中国应不应该、走不走重工业道路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未来中国居民应不应该提高消费档次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争论。因为这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否则中国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搞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

也有人举出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例子,说明本国的重工业产品需求可以通过国际交换来满足。但是与石油的情况一样,对于只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人口的小经济体来说,通过国际分工与交换,的确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使本国经济发展绕开重工业阶段,可是对中国这样有着巨大人口的经济体来说就不可能。石油不可能,钢铁、化工和机械都不可能。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必须走过重工业阶段才行。如此,能源的消费就减不下来。

也有人说,中国不是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吗?走“循环经济”的路子是否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需求呢?例如,用废钢铁就可以减少9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有害气体排放。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循环经济是对已经加工使用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因此发展大规模的循环经济,必须是大量社会产平已经到了使用寿命的终结期才有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可以很发达,而在发展中国家却规模有限的原因。

在目前的中国,以钢材消费来说,房地产占了一半多,机械工业占了20%,汽车工业占了5%,而从2004年看,城市房屋建筑面积中有60%以上是近5年建造的,社会汽车和机械保有量中,也有近60%是只使用了5年的。如果房屋的平均使用年限为50年,汽车和机械的使用年限为15年,那么至少在未来10年之内都不会有大量报废的钢铁进入可回收期。其他有色金属和塑料的情况与钢铁是一样的。所以,至少在未来10内,我们不能指望依靠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大规模节能。

有研究表明,以大气环境来说,目前的环境容量空间只剩下25%,如果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还要继续上升,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达到环境容量的极限。如果中国不可能绕开重化工道路,国际资源又不能支撑中国实现从以煤为主向以油为主的能源结构转换,则中国的工业化就必须选择新的道路。我们现在经常说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前的含义是指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然而从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关系看,这个“新”字更应该是指中国必须走上一条世界各国从未走过的技术道路,即必须在新的能源与原材料基础上完成工业化建设。因此,中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不仅对自己的过去是“新”,对世界来说也是新的。

正因为中国的新兴工业化是前无古人的工业化,因此中国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必然充满了各种困难,肯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在成功地转向新的工业化道路前,则必须继续依靠传统能源和原材料,即必须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继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至少在未来10年,中国的环境由于煤炭燃烧比重上升,会持续恶化。我们对此必须有前瞻性,必须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以使中国经济能依靠煤炭,在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走出足够长的时间。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在生产而不在消费

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使中国社会各界深感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节约资源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产,二是消费。从生产方面节约资源,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消费方面节约资源,则要求人们减少对各种产品的消费。这两个方面,哪个应该成为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呢?我认为是生产而不是消费。

从消费入手,无疑于是在提倡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相抵触。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节约型社会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排斥日本每千人的轿车拥有率超过600台。当然还是要培养居民的节约意识,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

有人说,为什么不可以用税收等经济手段限制对大型住宅和大排量汽车的需求呢?由于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加大对消耗资源多的消费品税收,当然能抑制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但是,如果市场价格已经可以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消费者自然可以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与产品价格对比中做出理性选择。例如最近由于汽油涨价,许多消费者认为如果每升价格超过4.5元,就会放弃买车的打算,或者选择小排量车型。所以,只要市场价格机制是有效的,政府就没有必要通过干预价格形成来影响消费。

还有人提出为了节约资源使用,应通过税收等手段提高资源的价格,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以中国自身的资源禀赋不足以实现现代化,中国已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资源与市场体系之中,如果中国对世界资源的需求增加,则世界资源产品市场的边际价格就会上升,等于所有从世界市场进口资源的国家都在共同分担这个价格上升水平,中国的负担就小得多。但是,如果中国在国内单独拉高资源价格,等于在自动放弃充分利用国际便宜资源的好处。同理,如果因为印度等其他国家对世界市场的资源需求度上升,中国也要为其分担资源产品价格上升的结果。所以,只要资源价格是正确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中国就没有必要主动拉升国内价格。

中国目前在生产中浪费随处可见,其原因主要在于使用中的设备技术落后,企业规模过小,在钢铁、水泥、电力、机械、建筑等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量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水平都大大高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节约潜力。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绝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物质基础问题,要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强制报废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采用财政补贴和国家对贷款贴息的办法,以及加速折旧的办法,支持企业尽快淘汰和更新设备。还要严格限制企业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水平,大力提成规模经济。

四、生产节约的重点是“增量”节约

生产节约可分成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新资源,“增量”节约就是指如何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效率,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存量节约是指已经被加工成产品的资源,如何回收与再利用,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循环经济”。

发展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都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大量才力,在财政和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也需要选择重点。而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看,至少在未来10年内,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增量节约方面。因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社会产品积累,才有较大空间。以钢铁为例,建设工业化国家一般可以用两个钢铁指标来衡量,一个是钢铁生产能力的人均占有量,一个是人均钢铁蓄积量。从工业发达国家看,当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人均钢铁生产能力大约为700公斤到1吨,人均蓄积量则在10吨左右。

当人均钢铁蓄积量达到10吨,钢铁的生产能力就会逐步衰退,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完成阶段,居民对物质产品的消费已经基本上满足,消费开始转向服务业领域,钢铁工业主要是负担居民对原有产品更新的要求。而更新产品是以新顶旧,被淘汰和报废的产品,如汽车和房屋建筑,都包含着大量金属材料,而在报废的金属产品中,金属回收率一般都可以达到80%,这就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之所以电炉炼钢占到全部钢产量的80%,就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炉料是以废钢为主。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直到去年人均钢产量也刚过200公斤,人均钢铁蓄积量只有1.5吨,所以,目前铁矿砂炼钢仍要占到粗钢产量的85%,其余15%用废钢炼钢,其中还有60%的废钢是靠进口。

所以,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对增量资源的使用效率方面。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例如从金属蓄积量来看,目前已经等同于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很大,现在就开始起步了。

五、最应节约的是土地和水

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警惕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

生产的节约就是要节约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条件不同,在生产中各类生产要素使用的密集程度不同。国际贸易的存在,对某些国内稀缺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贸易方式获得,但是,有些生产要素不能通过贸易,例如土地和水资源,所以,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

中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平原面积只有不到1000平方米,工业化过程中必须留足农业用地。因此,节约土地是比节约其他可贸易资源更为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同时也是以较少生产要素投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最重要的途径。发达国家的实践说明,一国的财富形态约有2/3是房地产,食品吃了就没有了,衣服穿旧了就得扔,汽车也是减值的耐用品,只有房地产是可以保存财富的最主要形态。

对中国来说,由于土地资源极为稀缺,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很容易使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例如,中国近年来新建的许多建筑容积率都很低,以城市“毛容积率”来说,即城市建筑物面积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全国平均只有0.5,最高的上海也不到0.8,而东经为2,香港为1.6,台北为1.2,即便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土地资源已经极度紧张的地区,在大城市中心区内,五六层的建筑物也随处可见。

篇4

文章编号:2095-5960(2014)01-0007-07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

国际能源署报告(2009)指出,中国现在已经成了最大的碳排放国,占到了2009年全球排放量的24.2%,而其中能源消费相关的碳排放又占到61.4%(BP,2010)。所以能源消费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我国经济生活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国际形象的国际性问题。研究能源消费问题的核心,不应该是简单的讨论降低能源消费。因为能源消费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指标,往往和经济生产、居民生活、国防建设等方方面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采取一刀切的行政手段,强迫企业或者居民等能源消费单位降低能源消费,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能很大。同样,很多貌似与能源消费没有直接关系的经济行为也可能给能源消费带来显著影响,比如国际贸易、金融发展等。因此,研究能源消费对相关经济行为的影响,以及哪些经济行为会影响能源消费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目前关于能源消费的研究文献中,以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协整关系为主流。其中又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为最核心的研究内容,其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4个主要方面:增长假说、保护假说、回馈假说和中性假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传统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研究中没有把金融发展从经济增长中独立出来作为单独的重要因素进行研究,限制了人们对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独特性的认识。因此关于能源消费与金融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能有助于更深入认识能源消费,以及其与经济、金融领域的动态影响机制。国内部分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能源消费与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比如赵领娣的研究认为金融深化和资本深化合力推动了中国的节能减排工程。

孙浦阳通过国际研究经验,认为金融发展是影响能源消费结构的显著因素。

二、文献回顾

传统的能源消费经济研究,主要是围绕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展开的。近十几年随着金融发展研究的深入,金融发展因素已经逐步从经济增长中独立出来作为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进行研究。金融发展主要是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银行机构等金融中介机构的扩张,还包括国外直接投资(FDI)等方面。从公司金融的角度来说,金融发展存在影响能源消费的多种传导路径,而且不同路径对能源消费影响的方向是不同的。在生产领域,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提升生产领域的能源效率。金融机构帮助生产企业进行风险规避,金融市场促进企业的投资效率,金融市场给企业研究和技术更新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这都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降低生产领域的能源需求。但是从整体和长期来看,更高的能源效率并不一定会带来能源消费总量的下降。随着能源效率的提高,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能源消费总量反而增加,这就是能源研究中的回弹效应(rebound effect)。从产品消费的角度来看,金融发展通过提供消费信贷等金融服务促进大宗商品的消费,这直接影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使得消费者可以更加轻松的购买大宗消费品,从而拉动了国内消费品市场的需求。比如汽车、房子、冰箱和空调等消费品市场在最近十几年里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这些大宗消费品的生产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篇5

一、引言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大,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在促进经济界和企业界加以反思之际,客观上也给了学术界以创新发展理论的空间。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可能。

重庆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直辖以来,重庆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把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施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制定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法规、政策及规划,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究和能力建设,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直辖以来的快速发展,重庆市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重庆市将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逐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与研究水平,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外技术经济合作,日益增强公众气候变化意识,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为保护气候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重庆市能源利用与碳排放现状

(一)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与碳排放

从总体上看,重庆市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变化呈正相关关系。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重庆市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表1和图1可知,2004年以前,能源消费波动和经济波动周期基本一致,能源消费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变化方向一致,反映能源消费增速与经济增长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说明能源消费增速小于经济增长速度。随着重庆市经济速度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逐年增加,特别是2004-2005年,重庆市能源消费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增长率分别为15.7%和22.5%,而GDP的增长率分别为12.2%和11.5%,能源弹性系数大于1。

为了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重庆市提出节能降耗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和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的出台,更强调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因此,2005年以后重庆市能源消费增长率出现大幅度的降低,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总体上保持了下降趋势。

表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997-2008)

年份

能源消耗总量

(万吨标准煤)

能源消费比上年增长(%)

本市生产总值(亿元)

本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

1997

2030.13

8.5

1360.24

11.0

0.77

1998

2119.46

4.4

1440.56

8.4

0.52

1999

2278.42

7.5

1491.99

7.6

0.99

2000

2330.82

2.3

1603.16

8.5

0.27

2001

2463.68

5.7

1765.68

9.0

0.63

2002

2563.05

4.0

1990.01

10.3

0.39

2003

2737.90

6.8

2272.82

11.5

0.59

2004

3168.48

15.7

2692.81

12.2

1.29

2005

3881.52

22.5

3070.49

11.5

1.96

2006

4234.61

9.1

3452.14

12.2

0.74

2007

4782.36

12.9

4122.57

15.6

0.83

2008

5091.52

6.5

篇6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它关系到国计民生问题。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与消费国。为保证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青海省作为我国西部能源储备基地之一的省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本文欲通过对青海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从而揭示出能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青海省能源发展规划提供有力依据,从而保障我国能源稳定、高效、充分的供给。

1青海省能源消费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号召下,青海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发展,然而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对各种能源的需求也呈急速上升趋势,能源消费总量由1988年的447.04万吨标准煤发展到2008年的2256.52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耗增长速度也较快,2008年能源消耗比上年(2007年)增长了7.71%,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1999年,比上年增长27.04%。自“十一五”以来,青海省虽本着节能减排的原则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经济,从相对数量上看能源需求减少了,且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7吨标准煤,但从实际数量上看仍呈上升趋势。为进一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青海省应加快能源产业的建设步伐,从而有力的保障经济的稳定建设与发展。

青海省能源自给率相对较高,基本上能自给,但自给的程度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呈现波动的趋势。1988年青海省能源自给率仅为89.91%,到1992年时自给率已达到101.11%,1993年又从99.85%下降到1996年的83.74%,1997年虽有所回升,但呈现出极大的波动性,直至2005年青海省能源自给率才呈现出平稳增长,达到完全的自给。这与当时青海省经济发展的能源政策和产业政策有很大关系。总的来看,青海省能源供需状况基本稳定,能源供需基本保持平衡,能够充分、有效的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2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2.1变量的选择与数据的说明

总产出(GDP)。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实际产出量,并且以1952年为基期将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实际产出量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与价格指数值比(1952年价格指数为100)。

物质资本存量(K)。物质资本以历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本投资额来反映。

人力资本存量(L)。用从业人员数量及其平均受教育年限的乘积来计算人力资本存量。

能源消费(E)。能源变量采用统计年鉴中能源消费总量(E)一项表示。

2.2青海省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研究经济增长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数量关系分析,引入能源消费这一变量,从而在三要素的生产函数的框架内进行。

GDP=AKLEe(1)

由于C-D函数是非线性的,通过对数变换可以使之线性化。于是对(1)式两边取对数,则有:

lnGDP=lnA+lnK+lnL+lnE+(2)

令Y=lnGDP,=lnA,=lnK,=lnL,=lnE,则有

Y=++++(3)

根据1988-2008年青海省的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存量以及能源消费量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5.0计量分析软件,用OLS方法进行分析,其结果可用下式表示:

Y=-1.253+0.269+0.249+0.44

从R(0.998)值判断建立的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系数与劳动力投入系数、能源消费量系数均为正,并且统计显著(t>2,F=2535.505)。通过上式可以看出,青海省能源消费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就要平均增加0.44%。这说明青海省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大,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在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的。青海省的经济发展仍处于高耗能低产出的阶段,能源利用率较低。

2.2.1单位根检验。在具体应用协整等理论进行分析时,必须首先分别检验被分析序列变量是否为平整的,即是否具有单位根(UnitRoot)。对能源消费量以及产出量取对数,分别记为LE、LGDP,并对其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ADF检验模型为:

表1:

变量

ADF检验值

1% Critical Value

5% Critical Value

Result

LGDP

LK

LL

LE

LGDP

LK

LL

LE

1.984485

-0.77989

0.610822

1.390346

-3.082324

-4.546732

-5.333522

-3.619493

-3.857386

-3.857386

-3.831511

-3.020686

-3.886751

-3.831511

-3.831511

-3.831511

-3.040391

-3.040391

-3.029970

-3.020686

-3.052169

-3.029970

-3.029970

-3.029970

非平稳

非平稳

非平稳

非平稳

平稳

篇7

引言

近年来,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日益受到各国重视。目前,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将会是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本文借助Kaya恒等式对我国1990年~2007年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实证分析,力求比较精确地量化各因子的贡献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低碳经济的的可行性策略。

1Kaya模型及分析方法

1.1Kaya恒等式及其涵义

Kaya恒等式由日本学者YoichiKaya提出,它揭示了CO2排放与经济、政策、人口之间的联系,可以表述为:

式中:CO2、PE、GDP和POP分别代表CO2排放量、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国内人口总量。此外,CO2/PE、PE/GDP、GDP/POP又可以分别被称为能源结构碳强度、单位GDP能源强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在影响CO2排放的四个因子中,碳强度与能源种类有关,化石能源中,煤的碳含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有一定的碳含量,而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都是零碳能源。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共同影响能源强度,工业通常比农业、服务业更耗能,技术水平高则能耗低。同等条件下,人口增长、GDP增长,碳排放不可避免增加。

1.2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数法原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这种方法的分析思路是,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指标产生影响时,在假设其他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顺序确定每个因素单独变化对分析指标产生的影响。针对Kaya恒等式,假定基年和T年CO2排放总量为C1和CT,ΔC代表T年相对于基年CO2排放总量的变化,则有:

ΔC=CT-C1(2)

假定CO2/PE=CP,PE/GDP=E,GDP/POP=G,碳强度对CO2排放的影响可用ΔCP表示,能源强度效应可用ΔE表示,GDP(经济规模)效应可用ΔG表示,人口效应可用ΔP表示,则:

ΔC=CT-C1=ΔCP+ΔE+ΔG+ΔP(3)

ΔCP=(CPT-CP1)×E1×G1×P1(4)ΔE=CPT×(ET-E1)×G1×P1(5)

ΔG=CPT×ET×(GT-G1)×P1(6)ΔP=CPT×ET×GT×(PT-P1)(7)

从上式也可得出:

ΔC=CT-C1=CPT×ET×GT×PT-CP1×E1×G1×P1(8)

这与我们的习惯思维是相符的。

2实证分析

2.1数据来源与计算

计算所用的CO2排放数据来源于国际能源总署(IEA)的统计,能源消费、GDP、人口数据来源于我国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统计年鉴2009》。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考察经济规模(GDP)效应时,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GDP的名义增长并不会带来能源消费实物量的增长,也就不会导致CO2排放增加,因此,为了保证前后数据的可比性,GDP数据均按1990年不变价格折算。计算所得各因子贡献率如表1所示:

表11990年~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因子分析结果(基期:1990,万吨CO2)

年份

碳强度效应

能源强度效应

经济规模效应

人口效应

总效应

1991

94.80

-8291.07

16808.64

3036.65

11649.02

1992

-1243.59

-25267.12

42953.63

5978.27

22421.19

1993

2772.12

-39358.27

69727.85

9424.73

42566.42

1994

-748.22

-50630.29

92287.07

12802.17

53710.74

1995

2972.07

-57893.71

115763.69

16934.98

77777.03

1996

2591.10

-64077.44

135597.30

21033.38

95144.34

1997

8.05

-78268.04

143603.05

23550.40

88893.47

1998

14279.19

-100377.81

154689.84

26722.99

95314.21

1999

3509.26

-103698.09

156673.32

28136.91

84621.41

2000

-5159.00

-105157.27

163538.29

30133.88

83355.90

2001

-9018.95

-108424.94

172972.37

32548.59

88077.08

2002

-6686.89

-112649.45

192956.62

36805.26

110425.54

2003

-6012.72

-107966.04

232133.33

44624.19

162778.76

2004

-1647.79

-103933.21

284586.01

55236.16

234241.17

2005

-398.87

-104381.14

326240.23

64044.26

285504.48

2006

1855.76

-107588.16

372352.27

73502.98

340122.85

2007

1234.63

-112694.44

412411.12

81771.35

382722.66

总效应

-1599.05

-1390656.47

篇8

近年来我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大幅度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每年8%的GDP增长速度,传统能源的贡献占了很大比例。赵丽霞等人[1]将能源作为新的变量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并得出能源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要素。王旭晖、刘勇[2]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检验对1978—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尽管短期内我国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存在波动关系,但是长期内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存在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郑永琴等、王保忠等[3.4]应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别对贵州省、山西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只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因此,伴随经济增长对能源不断提高的需求,为满足能源需求,储量充足或清洁可再生、对环境伤害较弱的能源项目成为能源产业发展的焦点。所谓新能源是指相对传统能源而言,通过新技术和新材料开发利用的能源。传统能源包括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以及水电和低效率直接燃烧的秸秆、薪材等能源,而风能、太阳能、核能、氢能、潮汐能和地热能等等可再生能源都是新能源,还有一部份新能源是指利用新技术对常规能源的新利用,如生物质能、洁净煤技术、智能电网、车载新型燃料等。同时,新能源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性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的新能源在若干年以后也会变成“传统”能源。新能源有两大最突出的特征:一是可再生性和生态友好性,人类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新能源,同时新能源来自于大自然,最终会回归到大自然,具有极高的生态友好性,这是传统能源所不能比拟的。二是可供开发的能源储量非常大,如太阳能、氢能等,和常规能源的储量相比完全不是同一个数量级。这两大特征为新能源的开发带来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教学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传统能源使用的初始阶段,其成本主要是经济成本,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很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稀缺,此时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将急剧升高,呈加速上升趋势。目前全球传统能源显然已经是处于后期使用阶段。但与人们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仍然还只是经济成本。而对于新能源产业而言,基本上只有经济成本,其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几乎是不存在的,这是由新能源的特性所决定的。但新能源在使用初期其经济成本是十分高昂的,原因是新能源产业除了是属于生态友好的绿色产业外,它目前还属于高技术产业,因此技术研发成本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新能源所转化的电能成本要远大于传统能源所转化的电能的原因所在。

但是,蓝澜等[5]基于LCOE方法对中国风电与火电的成本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新能源鼓励性政策补贴与传统能源环境外部性不计的前提下,风电项目比火电项目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的结果。即使考虑风电厂的弃风率,从长期看风电项目在成本上仍然优于燃煤发电。如果考虑燃煤电厂的外部环境成本,风电厂的发电成本优势更加明显。但是,阻碍我国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发展的根本因素其实不是发电成本,而是来自电网。由于目前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大部分用电负荷较小,大规模风力发电面临当地电网难以消纳的问题。从用电量来看,目前西北、东北、内蒙等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用电量相对较少,用电负荷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2010年,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完成装机总量516万千瓦,其中并网装机仅130万千瓦。为解决风电外输问题,甘肃省电力公司计划投资建设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但也只能够满足94% 概率条件下的516万千瓦风电送出需要,仍然有6%的时间需限制风电出力。而酒泉市计划到2015年底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271万千瓦,2020年增加到2000万千瓦以上,即使是西北电网也难以消纳。因此新能源的发展需要重点解决新能源发电效率不高和并网传输难度较大的问题,发展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技术。

由此可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的研发、生产成本将会越来越低。就短期而言,传统能源的成本仅就经济成本而言比新能源成本要低,但从长期来看,新能源的成本要远低于传统能源成本。因此,为了人类的未来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

《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有望从目前的10%升至15%以上,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有望从目前的1.5%升至6% 以上。由此看来,新能源虽然前景广阔,但在未来数十年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仍较轻。这也同时说明,传统能源在中国未来的消费结构中,将长期占主导地位。从这个意义来说,传统能源生产企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有长足的发展潜力,但也仍需顺应新能源时代的潮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作出正确的发展战略选择。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的一个重要结合点,也是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现实切入点。这方面发展的潜力很大,应当重点给予支持 ,力求取得更大的突破,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但是,新能源的良好应用前景并不意味传统能源的大规模被替代,尤其是在未来的数十年里,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例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实际上,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看上去似乎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矛盾和竞争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协同、优势互补的。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积极在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各个新能源板块均衡发展,这种发展的多元性,不但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持续增长的需求,同时也优化调整了能源结构。而且,发展传统能源所积累的经验、资金和技术,可以帮助新能源变得更加有效和实用;反过来,新能源的发展,也会催生各种清洁技术,促进化石能源更加清洁地加以利用。两者相结合,将使我们的能源更加清洁、更加高效、更加安全,推动现代文明和生态环境共同向前发展。因此,传统能源行业应该抓住这一战略时机,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中找到自己的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教学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1]赵丽霞,魏巍贤.能源与经济增长模型研究[J].预测,1998(6):15-21.

[2]王旭晖,刘勇.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 因果检验[J].资源科学,2007(5):57-62.

篇9

中图分类号:S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51

引言

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中国经济的发展,既得益于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又面临着能源约束的日益强化。农村能源,不仅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仍有65.4%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或从事着农业生产活动。农村能源基本告别了短缺时代,家庭有效能源需求得到满足[1],农户能源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同时为应对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诸如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联合国气候大会对中国能源消费量提出了减排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迫切需要农村能源建设同步,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需求。

宁夏是中国最小的以农业为主的省区,农户是市场主体之一。本文正是基于宁夏农户微观层面调查,实证研究低开发区农户能源消费行为及其特征。通过低开发区农户能源消费现状、消费选择行为的分析,总结低开发区农户能源消费特征。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农户能源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探索农户能源消费行为之动机,从而引导农户从需求视角理性消费与选择能源结构[2]。

2014年8月,课题组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宁夏境内随机调查100户农户,农户主要分布在吴忠市、石嘴山市和固原市。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其中有效样本100份,有效率100%。

1 受访农户能源消费特征

1.1 户均能源消费5305元,家庭能源支出占家庭收入的12%左右

调查发现:2013年户均收入达到42210元,户均能源消费5305元,能源支出占收入的20%左右。农户户均人口5~6人之间,51%的农户2代同堂,3代同堂的占42%;51%的农户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和农业生产获取收入;77%的农户拥有独门独户的住宅;有67%的农户生活在传统农村。

1.2 农户能源消费支出与家庭收入之间具有恩格尔系数之特征

根据样本农户家庭收入与能源消费支出散点图(图1,图2),得出以下结论:虽然每个家庭的能源消费支出存在不同的差异,但平均来说,家庭能源消费支出是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能源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随着农户家庭收入的增加不断下降。

1.3 各收入等级下煤炭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

由于数据全都取自2013 年,因此可以假定,低开发区所有农户适用相同的能源价格。主要目的是消除价格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从而可以直接反映收入和能源消费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本研究各变量均采用户均指标,将样本地区农村家庭收入等距分为5个等级,家庭收入24000~48000元确定为基准收入,基于此,收入等级的取值情况如下:X=1,表示家庭收入在 24000 元以下,X=0,表示其他;X=2,表示家庭收入在48000~72000 元之间; X =3,表示家庭收入在72000 ~96000元; X =4,表示家庭收入在96000 ~120000元以上,即:收入等级 I、II、III、IV、V[3]。

分析发现,随着收入的增加,电、天然气和汽柴油的消费支出大体上呈上升趋势,但能源消费额占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煤炭的消费支出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消费额占收入的比重也不断下降。

1.4 农户家庭生活享受用能是农户能源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

生活享受用能是指满足基本生活保障之外,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档次,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而消费的能源[4],主要表现在家用电器和家庭交通工具的使用上,如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家用轿车和摩托车等。通过对低开发区农户家庭能源机器使用状况进行统计,发现除了满足基本家庭能源需求外,农户家庭生活享受用能逐渐成为能源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耗电类能源机器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的使用率较高,达到了90%以上,耗煤类家用物品煤炭炉、炕的使用率相对较高,达到了70%以上,耗油类家电摩托车的使用率较高,也达到了70%以上。这些能源机器的使用使农户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据调查有87%的农户觉得能源消费使生活变的方便了。然而对于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目前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率相对于其他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而言要高出许多,达到57%。而太阳能发电、生物能厨房、生物能供暖的使用率还不到10%。

2 农户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2.1 农户能源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本模型以农户能源消费支出、农户能源消费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为被解释变量,性别、学历、家庭人口数、现居住地的居住年数、搬家的经历、家庭收入、居住场所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家庭能源支出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

表2为模型回归结果,其显示参数估计与预期基本一致,并且揭示了以下3点: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收入水平对能源消费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能源消费收入弹性为0.3,即收入水平提高1元,能源消费支出提高0.3元;收入水平每提高1元,家庭能源消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相应的下降0.35%;学历对能源消费结构具有显著性影响。具体而言,家庭最高学历越高,能源消费动机越强烈,能源消费支出比例越高。这可能是由于家庭学历越高,不仅能源认知程度越高,而且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高,继而对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的拥有率和使用率也较高,不论其家庭收入高低与否;住宅情况对能源消费结构有显著性影响。具体而言,独门独户的住宅类型家庭在所有住在类型家庭中能源消费动机是最强烈的。这可能是由于独门独户的住宅类型使太阳能的使用具有家庭规模经济;随着住宅情况由独门独户到普通公寓,再到高级公寓的家庭收入逐渐增加(即家庭收入:独门独户

2.2 农户生活能源边际消费倾向最高是电

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结果显示,除了集中供暖以外,其他各类生活能源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是显著的。集中供暖之所以不显著,可能是由于使用集中供暖的农户太少有关,使用集中供暖的家庭只有2家。整体来说,结果是可信的,可用来进行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低开发区农村家庭能源边际消费倾向为0.314,即户均收入每增加1元,能源消费支出增加0.314元。各类生活能源的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303、0.143、-0.322、0.190,其中只有煤炭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负,这表明随着低开发区农户的收入逐渐增加,新能源代替了传统能源,使煤炭的消费逐渐减少。除了煤炭以外,农户能源边际消费倾向的排序依次是:电、汽柴油、天然气。电的边际消费倾向远高于其他几类生活能源的边际消费倾向,这说明低开发区农户能源消费更多地集中在电的使用上。这可能是由于低开发区农村家庭耗电类能源机器的大量使用和电力供给的便利性增加了电的消费。

3 农户能源消费实感

3.1 能源消费提高了农户的生活水平

2013年,为了满足生产生活所需,86%的低开发区农户增加了能源消费,这使得87%的农户感受到了生活变的更方便。但是,只有23%的农户认为去年一年的收入使生活变的宽裕,62%的农户认为煤电费增加了家庭支出负担,汽油、柴油的消费更是加重了能源支出压力。

3.2 70%的农户具有节约能源的意识

统计结果显示,89%的受访者会为了节约能源消耗而做出努力,71%的农户会为了节能而采取一些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农户大多数会选择节能灯;家电较少的处在待机状态;能充分利用电饭锅的余热;在使用电热水器时,尽量避开用电高峰期;距离不远的路程尽量不使用交通工具等。

3.3 农户环保意愿明显

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伴随着资源过度消耗,环境质量不断下降。调查结果显示,61%的农户认为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不得不放慢经济发展的脚步;88%的农户明显感受到了地球环境在恶化;68%的农户赞成为了保护环境而提高生产成本和物价;56%的农户认为电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不应该限制电的使用。可见,低开发区农户的环境保护意愿明显。

3.4 农村环境教育滞后

低开发区农户环保意愿明显,环保教育有所欠缺。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环境改善的第1重要条件和第2重要条件分别是环境教育和环境法规,比例分别达到28%和24%。关于环境或节能的知识,从电视上获取的农户达到76%,来源于自治区和地方政府的宣传的农户还不到40%。可以看出,农户更希望通过加强环境教育,能对环境污染与破坏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同时,更希望加强环境法规的执行力与约束力,从而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4 结论与建议

随着低开发区地区能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满足农户能源消费需求的前提下,引导农户理性消费与选择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理念。教育是提高农民个人素质的关键因素,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农民更加意识到提高能源效率、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性,有利于农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能源技术认识程度的提高以及能源技术的掌握,这对将来在地开发区地区推广高效清洁能源将会发挥巨大作用[5]。提供针对独门独户家庭消费的能源机器产品。调研发现,低开发区地区,家庭收入和住宅情况是影响农户能源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收入越高的农户更倾向于使用清洁能源,广大农村居住较分散,多以独门独户的住宅类型为主,这意味着,政府在引导农户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过程中,适时提供、鼓励引进适合于一家一户的清洁能源机器产品,如太阳能、沼气池等,减少农户对高污染能源的依赖。完善低开发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效的能源供给。低开发区地区农户能源消费倾向大小依次为电、汽柴油、天然气,这就要求农村的市场基础设施及交通条件更加便利,以实现能源的消费升级。那么,政府要做的就是完善农村路网体系,规范农村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标准;加强当地电网、液化气管道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扩大能源消费途径的重要保障措施[6]。

参考文献

[1] 王效华,冯祯民.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回顾与展望[J].农业机械学报,2002(03):125-128.

[2] 娄博杰.农户生活能源消费选择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3] 张海鹏,牟俊霖,尹航.林区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需求实证分析――基于双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10(07):64-74.

[4] 席建超,赵美风,葛全胜.乡村旅游诱导下农户能源消费模式的演变――基于六盘山生态旅游区的农户调查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1(06):981-991.

篇10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053-03

1 引言

根据能源强度的大小对各地区进行划分,然后在对我国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6年的各地区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的因素,为因地制宜制定降低能源强度的政策提供依据。

2 能源强度区域划分

根绝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计算得出我国30个省市(除外)能源强度,各地区能源强度大小见表1:

为了更直观的看出各地区的能源强度的差异,我们用给出了30个省市自治区能源强度变化曲线图(图1)。

图1 各地区能源强度比较

全国能源强度的平均水平为1.564,我们根据能源强度的高低,对各地区进行区域划分,划分标准为:低于1的称为低能耗区域,1-1.564之间的称为中能耗区域,高于1.564的称为高能耗区域。具体情况如下:

低能耗区域: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海南、江苏、福建和江西共8个省市;

中能耗区域:天津、广西、安徽、山东、河南、湖南、陕西、重庆、黑龙江、湖北、四川和吉林共12个省市区;

高能耗区域:云南、辽宁、河北、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青海、贵州和宁夏共10个省市区。

从能源强度划分的区域来看,低能耗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中能耗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地区;高能耗区主要集中与我国西部地区。 能源强度的总体趋势表明,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强度呈下降趋势。上海、北京、广东三市人均收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其能源消费强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高的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的能源消费强度也处于相对较低群组;人均收入水平处于较低群组的贵州、青海、宁夏等地区,其能源消费强度处于较高群组。这一结论与韩亚芬等人研究结论吻合。但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近的地区之间,在能源消费强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宁夏(10239元/人)的能源消费强度是海南(10871元/人)的4.56倍、辽宁(18939元/人)是福建(18646元/人)的1.91倍。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讨论能源强度与地区经济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未来20年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也将使地区经济发展跃上新的台阶。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强度是否会降低?经济结构转换对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作用方向如何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制定全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3.1 经济发展水平

由前面对能源经济区域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来,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区能源强度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源轻度呈下降的趋势。沿海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起步比较早,经济发展速度一直较快。而原有的一些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的一些省区,由于产业结构老化,市场建立较迟,因而经济增长速度低于东部沿海诸省。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各地区GDP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它们之间的差距却在持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能源消费总量的差异,能源强度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

3.2 产业结构

理论和实践证明,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消费的基本因素和长期因素。经济活动(GDP)可以分解为产业增加值之和,因此能源强度可以看成是各个产业源强度的加权平均,如式(1)

EI=EGDP=∑ni=1XiGDP*EIi

(1)

EIi是商品或服务i的能源强度,Xi表示产业i的增加值。式(1)表明若产业i的能源强度高于总能源强度,则产业i所占比重的增加将导致总能源强的上升,即如果能耗水平高的产业或行业比重大,则整个国民经济的能源消量就会提高。不同产业的能源强度是不同的,第三产业附加值较高,尤其是一些新技为基础的高科技产业,能源消费较低,能源强度较小,因此增加第三产业在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降低能源强度。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较高,其能源消费量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在工业内部,重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的能源消费远高于轻纺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费的最大户。

3.3 投资水平

2002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迅速增长,一个主要原因是投资增长过快。2002-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6.9%、27.7%、26.6%、26%和24%,年均增长24.24%,增长速度为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投资的高速增长拉动了对高耗能产品的需求,导致钢铁、水泥、电解铝、石化等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高耗能产业的过度发展不仅仅造成电力消费增长加快,而且使中国的煤炭消费增长也全面加速。2002-2006年成品钢材产量年均增长29.2%,水泥产量年均增长14.1%。这些产业的单位产出能耗过高,加剧了中国单位GDP能耗的升高。近年来,工业化的演进和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的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增加住房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也促进了高耗能产业的扩张。各地区的投资水平及城市化进程的差异也是造成了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有很大的差异。

3.4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影响能源强度。目前我国的能源种类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和风电等,各种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都不一样。煤炭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居主导地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煤炭的利用效率也远远低于油气和电能,同时资源的开发和供应也成为严重的瓶颈。电能是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是最理想的能源种类。我国地区间资源禀赋差异很大,能源消费结构差异也很大,这也是导致了我国能源强度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4 实证分析

4.1 变量选取及样本数据的来源

基于以上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投资水平、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消费结构作为自变量,能源强度作为因变量。具体的变量定义见表2。

对上述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建立的回归方程如下:

lnEI=β0+β1lnX1+β2lnX2+β3lnX3+β4lnX4+β5lnX5+ε

(2)

模型中,β0是常数项,β1-β5是回归系数,其意义是:当自变量每变动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因变量的该变量,ε是随机误差项。

4.2 回归分析过程及结果

采用样本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估算回归系数,以t统计量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以F统计量检验模型的显著性,以R2检验模型的拟合精度,以VIF(方差膨胀因子)检验多重共线性。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的结果如下表3。

在回归过中,模型的拟合优度R2=0.704,F=11.421,Sig.=0.000a,说明模型通过了显著行检验,且模型显著效果比较好。从tolerance和VIF我们可以看出,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除LnX1和LnX5外,其他变量的系数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它们对因变量没有影响。因此,我们得到的非标准化回归模型如下:

由模型我们可以得出,能源强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能源强度会越低,这与我们划分的能源区域相符合。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即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越高,能源强度就越大。而且将两个变量的系数的绝对值进行对比得出能源消费结构对地区能源差异的影响比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影响要大。产业结构、投资水平和重工业比重对能源强度地区差异没有多大的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首先选取了2006年各地区的统计数据对能源强度进行区域划分,通过划分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能源强度区域差异很大,且具有一定的规律:低能耗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中能耗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地区,高能耗区主要集中与我国西部地区。为了进一步分析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的原因,我们选取相关变量对能源强度做多元回归分析,我们得出了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强度呈负相关关系,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与能源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降低能源强度,缩小我国能源能强度区域差异的几点建议。

第一,增强人们节能减排的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全社会投入到节能减排的行动中,以缓解日趋严重的能源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减低能源强度,即减低单位GDP的能耗,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努力,作为个人,应该树立从我做起,节约能源的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节能习惯;作为企业,应该在生产前做好用能规划,在生产过程中要使得每一种能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在生产之后要对没有使用完全的能源进行回收利用;作为科研单位,应该尽快设计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开发清洁能源,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第二,针对各地区间能源强度的差异,我们要从根本抓起,从其影响因素着手,制定出具体的方针。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性,要求我国能源战略的推进与实施必须制定相应的地区政策。加强能源消费与能源开发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对于能源禀赋条件好、人均收入水平低中西部地区,建议中央加大对相关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避免这些地区依靠高能耗来换取经济总量的增长。能源消费结构的地域差异性,要求我们依据各地区的能源禀赋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利用污染小的能源代替煤炭,如电能,油气等。对于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较大的地区,国家应给予其科研投入,促进其开发清洁能源。

第三,国家的节能目标应在有效的制度约束下展开,关键是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的转变。摒弃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等经济考核指标组成的传统绩效考核体系,把资源环境行政管理纳入政府部门不可或缺的责任。“节能减排”目标的落实必须与相关的体制环境和制度安排相协调和匹配,这样才可能真正落实为各级地方政府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4,(5).

[2]吴巧生,成金华,王华.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J].中国工业经济,2005,(4).

篇11

一、四川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四川省是中国西部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我国资源大省和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发展和工业发展比翼齐飞,同时,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本论文主要对1978~2011年四川省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做系统的分析。

图1-1显示了四川省1978~2011年间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从图中产业结构变化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总体上,四川省产业结构呈现是“第一产业减、第二产业增、第三产业先增后减”的态势:四川省第一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44.5%下降到2011年的14.2%;第二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总体呈现的是稳步增长的状态,由1978年的35.5%上升到2011年的52.4%;第三产业走势有点小曲折,呈现出“先快速增长,后慢慢降低”的这样一种趋势,由1978年的20%攀升到2003年的41%,又由2003年的41%缓慢降低到2011年的33.4%。

二、四川省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灰色关联分析

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内部部门的调整对碳排放的影响上,内部行业的性质直接决定了碳排放总量的大小以及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状况。图2-1和图2-2分别给出了四川省2005-2011年的能源消费量以及能源消费结构。

从上图2-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四川省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一个趋势。其中:煤类能源的消费量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状态;石油类能源和天然气能源换算成标准煤量后的消费量变化幅度比较小,一直处于大致重合趋势。

从上图2-2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四川省2005-2011年煤类能源消费比重呈现出开始三年下降,后上升两年,后有下降的趋势,表中显示,虽然其最近两年煤类能源消费比重在下降,但其比重仍然占很大,最近7年,每年消费比重都在60%以上。石油类能源消费比重这几年的走势状态是一直在缓慢增加,图中显示出,2011年的石油类能源消费比重是最近七年比重最大的。天然气能源的消费比重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然后又缓慢增加的趋势,大致都在13%以上的水平,不过最近2年比重增加比较快,并且2011年较2010年比重有明显下降。因此,总体来看,四川省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类为主。天然气和石油类能源消费比重综合起来在逐年加大。

以下将以四川三次产业碳排放量为依据,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研究。

第五、排关联序

由前面关联度的计算得出:R2>R1>R3。这样的关联序说明:第二产业对碳排放带来的影响程度是最大的,其次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对碳排放带来的影响程度是最小的。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要想减少碳排放,完成节能减排目标,采取措施的主攻方向是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第二产业,由于其具有高碳排放的特点,务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其作为重点优化和调整对象。

[参考文献]

[1]李健,徐海成.技术进步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1(4)

[2]李金华.对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增长及效益的若干认识[J].经济学动态,2007(10)

[3]傅道忠.国外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启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 23 (6)

[4]李国璋,魏梅.国外产业结构转型理论评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8, (11)

[5]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

[6]刘再起,陈春.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经济学研究,2010 (4).

[7]刘彦随,彭留英.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定位与战略[J].经济地理.2008(4)

[8]李小平,卢现祥.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J].世界经济,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