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司内部管理总结

公司内部管理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15 07:43: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司内部管理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司内部管理总结

篇1

    1.综合办工作千头万绪,既要负责项目的报建、验收工作,也要负责公司内部管理工作。本人在日常工作中,存在重项目报建工作,轻公司内部管理工作的现象,对公司内部管理工作投入不够。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但在抓制度落实方面还有不足,比如员工考勤管理,员工宿舍管理,以后本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善。

2.自身业务能力还将有待加强。综合办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自己以往的工作经历偏向房地产开发报建工作,但现在作为部门副经理,对部门的有些工作缺乏相关知识,比如在人力资源培训管理、财务基本知识等方面。今后要加强上述方面的知识学习,努力做好上述工作。

3.内外协调能力还有待加强。综合办是公司的窗口部门,不仅是协调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工作更加顺畅,还要协调公司的外部环境,要继续加强公司与对口单位的关系维护,使公司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二、工作建议

篇2

期:___________

xx年公司综合办个人工作总结

一、不足之处

1.综合办工作千头万绪,既要负责项目的报建、验收工作,也要负责公司内部管理工作。本人在日常工作中,存在重项目报建工作,轻公司内部管理工作的现象,对公司内部管理工作投入不够。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但在抓制度落实方面还有不足,比如员工考勤管理,员工宿舍管理,以后本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善。

2.自身业务能力还将有待加强。综合办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自己以往的工作经历偏向房地产开发报建工作,但现在作为部门副经理,对部门的有些工作缺乏相关知识,比如在人力资源培训管理、财务基本知识等方面。今后要加强上述方面的知识学习,努力做好上述工作。

3.内外协调能力还有待加强。综合办是公司的窗口部门,不仅是协调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工作更加顺畅,还要协调公司的外部环境,要继续加强公司与对口单位的关系维护,使公司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二、工作建议

1.根据公司xx年的工作部署,公司将一体化管理开发公司、营销公司、物业公司,在部门人员不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综合办的工作任务将大大加重,这样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将尤为重要。现在的通讯和网络都很发达,因此,我建议公司内部的一些不重要的文件和通知可以借助网络来传达,采取发电子档或邮箱的方式,方便又快捷。

2.开展学习活动,提高综合能力。随着公司项目的逐步扩大,公司员工的业务技能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建议公司一方面可以采购一批工程、财务、营销方面的专业书籍放在活动室,让员工在晚上休息时间可以自由学习,不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可以设立奖励制度,鼓励员工考取各种专业证书,如工程方面的一、二建执业资格证书和财务方面的执业证书,若员工考取通过,公司可以采取报销考试报名费和现金奖励的措施。

篇3

    企业内部管理追其根源,均在于人力资源的掌控,因此我们通常将企业的内部管理风险概括为“人力资源风险管理”。

    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中最常见的几类问题,包括:黑单、泄露公司机密及商业秘密、虚报或假报帐目等。出现以上问题,究其根本,有三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第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制度制订不足,特别是有些企业根本没有建立人力资源道德风险的防范和监督制度,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制度执行不力,甚至参与有损公司利益的行为;

    第三,员工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缺少必要的职业规范和素质或者道德水准、特别是尽职性不高。

    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建立并完善内部人力资源风险防范体系和危机处理机制,控制内部人力资源风险,从而保障企业商业安全。

    企业增强风险控制能力,首先,必须建立事前防范保障机制。设立对应聘人员和重要岗位待聘人员的资质审核程序,全面、深入核实其背景资料,同时也可通过心理测试,获取一些其它途径无法得到的真实信息,比如应聘人员是否对企业隐瞒的、档案材料中无记载的重要背景信息,如是否有犯罪前科,是否有吸毒、同性恋和其它不良嗜好,是否加入非法组织,是否是国外间谍或竞争企业的商业间谍。

    其次,建立事中预防监控机制。事中预防监控是事前防范的延伸。公司内部,要对在职人员,特别是重要岗位员工进行公开的定期、不定期考核或心理测试;加强对员工个人职业素养的培训与提高,完善新员工的培训机制和对在职员工的考核机制。公司外部,可聘请专业的调查公司对重点岗位员工的尽职状况进行定期保密调查。

    最后,建立事后危机处理机制。公司内部要设立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并不断健全和完善部门制度;公司外部,可聘请专业调查公司对在职人员、离职人员的职业去向进行追踪调查。

    我们对不同阶段对风险控制的程度有一个大概的统计,基本上是:事前控制:100%,事中控制:85%,事后控制:15%。可见事前对风险和危机进行控制是最有效的。因此,企业加强风险控制,建立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体系,其重点也在于建立事前的风险防范和事中风险监控机制。 总结以上风险控制方法,现阶段企业人力资源风险控制与管理应着眼于以下方面:

篇4

并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的会计确认和计量

合并财务报表关联方关系确定后,就要对一个特定的会计主体与各个合并财务报表关联方之间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依据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等规定的会计计量和确认方法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特定会计主体在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严格依据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制度等规定,对各个级次各单位的并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进行准确记录。在日常的会计业务核算的处理中,对于其与各个并表关联方之间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业务,在业务发生时,应及时和准确地分别加以确认和记录。各个会计核算主体对各个级次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金额的及时和准确的确认和计量,是准确披露合并会计报表各级次关联方信息的基本环节。这一环节涉及的会计人员等专业核算人员众多,为了确保合并会计报表各个级次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金额确认和计量的准确性,集团公司各单位会计核算人员等专业核算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制度和专业核算制度对各个级次的并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金额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定,严格按规定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对本单位与各个级次的各单位之间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金额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会计和各相关专业的确认和计量,是正确处理并表关联方关系信息的关键环节。

并表关联方、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的内部报表

在集团公司内部会计报表体系中,应当分别关联方级次编制有关集团公司内部关联收入、收益、成本、费用、资金调度及其由此形成的债权债务往来的内容及其金额等信息的内部报表。各级企业应当区别并表关联级次准确编制反映并表关联方往来和交易的综合报表及分项报表。包括:并表关联方往来和交易情况表、主营业务明细表、其他业务明细表、营业外收入明细表、各种债权债务变动情况明细表、各类资产变动情况表等相关内部报表。在集团公司内部反映存货收入、发出的相关报表中,应当反映特定核算主体与各个关联级次的关联交易数量。以便为各级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母公司提供相关内部信息。

集团公司内部报表对内部关联方关系、关联交易和关联往来反映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影响集团公司内部各级母公司对并表关联方、往来和交易的披露质量。反映集团公司内部并表关联方关系、关联交易和关联往来的适当的报表数量,充分的报表项目信息,有助于集团公司内部各级母公司准确性和及时性地合并会计报表。

并表关联方、往来和交易的披露

并表关联方的披露。不定期披露关联方变动情况的相关信息。包括通过内外部媒体及时披露集团公司内外部企业(资源)重组、整合、分裂的信息;设立、注销(撤销)子公司的信息;子公司级次变动的信息等。使集团公司各成员企业及时掌握成员单位的动态情况。定期披露集团成员总体分布信息,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信息。一般应于每年年度终了时,以集团公司文件的形式在集团公司范围内披露纳入本年度集团公司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各级企业名录,使集团公司各成员企业掌握成员单位的总体分布情况。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在相关会计报表附注中,除披露纳入合并范围的各级企业名录外,还应披露合并范围内各级企业注册资本、出资比例,纳入合并范围企业的增加变动等情况。在集团内部会计报表中定期披露并表关联往来和交易信息。

集团公司内部各单位对并表关联方关系的披露,是各级母公司关联信息披露的基础。各单位对并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和往来信息披露的准确、及时和适当与否,影响着集团公司内部各级母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

并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的合并抵销

集团公司内部各级母公司,对于纳入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之间、母子公司之间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在编制各级合并会计报表时,应按规定进行抵消。对于第三级次内部关联交易和关联往来,应当在第三级次的母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予以抵销。对于第二级次内部的关联交易和关联往来,应当在第二级次的母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予以抵销。对于第一级次内部的关联交易和关联往来,只有在第一级次的母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方能得到抵销。

同一企业内部的非独立法人之间的内部交易和往来,应当在母公司汇总报表时予以抵消,不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抵消的范围。

关联方关系依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篇5

1 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作为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内部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1 内部控制的经济学解释 人类的经济活动从总体上面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性活动,另一类就是交易活动。也是被所有制度经济学家所认为的。所谓的生产性活动,就是人们作用在自然界上所发生的活动,譬如资源的开发、产品的加工等。而所谓的交易活动,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是与企业的其他管理紧密结合的,是由一类特定职能的经济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内部控制的主体是人,同时人也是内部控制的客体。由于内部控制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活动,所以内部控制属于第二类――管理的交易。这也就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本质,即内部控制也属于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活动范畴。

1.2 内部控制执行机理 要想内部控制实施的更有效,主要对当事各方的行为做适当的制约,比如说:遵守该控制的人的收益高于违反内部控制的,对于严重破坏该控制的,要让他们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这种制度对于公司来说,属于一种外部保障机制,是要付出较高的执行成本的。相对应的,为了公司的良好运转,还必须有一套内部控制系统与之匹配。内部控制的执行并不简单,也会受到几种因素的制约,例如:企业经营者的信誉、经营理念、公司信息是否完成,是否顺利传递,以及治理结构是否达到规定程度的提高。所以,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执行机制的主要有三点,即: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机制以及责任机制。

2 我国公司内部控制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内部控制不够完善,设计不够充分。

2.1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相应的权力制衡机制无法有效运行 公司的内部控制与治理是息息相关的。在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合并在一起实施的时候,容易产生控制方面的重叠。在两权分开实施的情况下,内部控制的结构属于治理。这时候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而内部控制则是由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组成。而且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统一把降低成本、维护股东的权益作为最终目的。所以说,要想使公司利益达到最大话,必须做好前期的控制,完善各部分结构。

2.2 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失效 上市公司在运营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的管理项目比较多,高层管理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监督各项业务,因此,自觉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外部审计制度、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等是至关重要的。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是一项极有效果的内部控制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并指出公司内部管理问题,给予改正方法,弥补种种漏洞,加强管理效率。根据我国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状况观察,多数企业都未能对内部控制实施一定的监督以及评价,未能及时地给出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上的缺陷。外部监督也往往由于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而失去应有的效力。

2.3 信息披露机制流于形式 内部控制中产生的信息披露对外提供的形式是内部控制报告。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管理办法中也规定“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出具体要求。但是,我国公司的内部控制中信息披露要求的时间比较短,也并不是所有的规定都能得到一一执行。另外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规定中,并没有要求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发表意见,大多数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流于形式,往往只有一句话,信息使用者不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动力不足。

2.4 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在目前,我国多数公司在经营者激励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激励不足,大部分公司的激励制度存在着激励体系不健全。另一方面是激励缺乏约束机制。大多数公司目前所有者主体缺位,董事会形同虚设,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企业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再加上企业所有者无法更好地控制企业运营,特别是像国有企业,企业经营者多数为指派,导致企业经营者们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关注过少,为获取更多奖励,热衷做表面文章――虚增利润,年度总结汇报只记录好的表象,甚至是虚假的信息等等,让所有者只看到好的方面,俨然不知企业未来发展的真正陷阱所在。所以如何对经营者制定更有效的激励措施,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是当前很多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年薪制或者股利奖励,以及如何奖励才能让企业更有效有潜力运转,是企业所有者倍加关注的问题。

篇6

【关键词】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构建模式

0.引言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潮流中,集团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地位日益突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虽然种种现象透露出我国集团化发展势头较好,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依然距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我国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对我国企业集团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集团公司内部管理对于集团公司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财务管理作为集团公司内部管理的核心,应该时刻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从而加强对财务资金的监督管理,使其较好的运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财务风险。下文将结合实际对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

1.1 集团公司会走集权或分权路线

1.1.1 走集权现象。在社会发展中,一些带有行政性质的公司采取换牌子的方式就可以变成集团公司,因此,直接从行政性质的公司转化成为集团公司的现象不在少数。由于管理者缺乏丰富的经验,往往会导致一些集团公司的管理方法侧重于集中统一,财务管理中没有灵活性,以致影响财务管理效率,甚至与更好的发展机会擦肩而过。

1.1.2 走分权现象。在目前的集团公司中还存在会计信息传递不畅通的现象,比如,管理层需要几周才能知道会计有关信息,而不是在第一时间快速得到消息。并且财务管理者工作方式也相对来说较为滞后,比如,有的集团公司还处于账本理顺或是在需要的时候出具三张财务报表等情况。当然也存在管理工作做得相对来说较好的,比如,充分控制资金运用,而建立了有关的财务结算中心。当前大部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方法是:子公司每个月出具当月的财务报表,并在指定的期限内进行一次审计,一般是年度审计。使用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对于出现的问题不能立即采取解决措施,集团决策阶段时会因信息传递缺乏实效性,而不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1.2 集团公司控制制度不完善

一般情况下,集团公司与其他公司的显著不同点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与内部管理联系较为紧密,甚至可以说是财务管理较为依赖内部管理。通常,所有企业的运营与发展往往会受到内部与外部的共同监督管理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母公司受到外部监督的程度比子公司或子公司以下的分公司大得多,甚至可以说子公司或分公司受到外部监督非常少。因此,尽管集团公司内部监督与控制机制建立得较为缓慢,但是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逐渐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加强监督管理。

1.3 松散联盟式管理体制

由于一些集团公司内部管理中分权现象较为严重,会导致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难度系数较大,甚至无法进行控制管理。子公司与母公司的投资或融资活动出现背离时,子公司往往会为了自身的发展与经济效益,而独当一面,自行其是。该局面产生后会使企业管理者难堪,并且有损母公司的整体效益与形象。这种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缺乏预算管理措施,使得企业投资盲目性与随意性强,当出现过大的资金投资时,会使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甚至延长工期。

(2)预算指标缺乏科学性,相关的计量标准与考核制度对员工形成的约束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1.4 协调工作需加强

并不是所有的集团公司内部机制都比较完善,也不是各个子公司与母公司或是企业内部部门、人员之间管理工作较为协调。由于有的集团公司不是靠产权关系而联系起来,因此,企业内部也存在凝聚力与企业整体效益意识,需要利用一定的时间,采取特定的措施进行改善与提高,促进管理控制形成高度统一的局面。而一些集团公司会因内部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与战略体系还不健全等原因,致使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以及资金预算时,难以达到有效的控制。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能进行正确协调,将会很难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在集团公司中还存在一个制约因素,少部分企业的子公司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方式较为落后,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会增大工作量,还不能解决所有预算管理的问题。

1.5 财务监控力度不够

集团公司中普遍存在的缺陷是对于财务控制手段主要是在事后进行,而没有达到相应的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因此,缺乏在过程中对计划进行全面的规划与控制。在公司中,人员一方面为了维持自己的工作而只是迎合上司作出的计划,另一方面,人员工作时缺乏集体效益意识与工作责任心,工作时抛开了相关的制度标准,从而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内容较为繁杂,资金流失过多。

1.6 资金管理松懈

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严格的标准,特别是子公司中,存在一定的多头开户现象,对企业资金管理松懈,没有进行合理的资金利用规划,致使资金利用率相对较小。比如,企业会计中,没有制定合宜的坏账准备处理标准,而使企业应收账款中追回货款难度加大。众所周知,企业的资金流转不通,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在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时,若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那么对企业发展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构建

2.1 理顺产权关系,建立母子公司体制

母公司拥有对子公司的掌控权以及派遣或委任人员的权利,子公司可以拥有一套自己的管理目标,对自身企业的资金进行管理。子公司需要按照董事会的要求,进行实体活动经营,因为母公司管理子公司主要是借助董事会人员以及高层管理人员,而不直接干预子公司的日常运营情况。母公司结合企业发展目标与需要,采用董事会会议的形式确定子公司在某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子公司应该全力配合董事会的决定,认真执行任务。因此,集团公司应该全面审计,确认产权关系,规范各个公司管理部门的行为职责,针对产权划分不在集团的,应及时报告财政部门,经允许后划分到集团。

2.2 建立集团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报表与财务预算工作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部分。集团公司结合这两项工作可以总结上一年度财务预算是否落实到位,并计划下一年度公司财务控制工作的重点,有利于集团公司对经营活动中资金流向充分控制,提高资金使用率。

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应依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全面做好会计报告,严禁出现弄虚作假以及账外设账等现象发生。

2.3 建立预算管理机构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建立预算管理机构,规范子公司行为责任,对资金合理分配,高效达到集团公司总目标。其中,应引起重视的是预算管理机构应该在科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将集团公司所有的资金运转情况与实际经营活动等展现在预算管理体系中,有助于集团公司和子公司进行月度预算或年度预算及时了解具体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增加公司收益。

2.4 强化财务信息控制系统

对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实行委派会计制,可以达到财务信息控制系统强化的目的。这项措施是针对集团公司因某些原因难以全面控制、协调子公司或是财务信息失真等的情况,集团公司采取委派制派遣会计人员,监控子公司财务管理全过程,使子公司的财务运营状况得到较好的控制,促进企业将零散的资金统一规划,成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

2.5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管理系统应该设置财务预警系统,加强对内部资金运行时的管理与控制,对财务风险提前做好防范工作,避免企业内部资金出现透支或是不正当使用情况发生。对财务管理采取预警措施可以实时监测财务风险,及时解决出现的风险问题。因此,为保证母、子公司正常运营,应该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防范财务风险。

2.6 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

在现代企业之中,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领悟审计会计和财务管理方法,还需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熟悉企业全过程经营管理时,还需了解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财务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决定着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劣。企业为参与企业创造决策条件,适应市场竞争和改革发展。企业需做好系统规划,加大培训的力度。

集团公司需建立起规范一致的组织机构,严格分配会计岗位和人员,统一设定会计核算模式。这样有利于业务沟通和交流。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待加强,确保真实有效的会计核算。集团公司可多开设会计考评和竞聘的机会,引入竞争理念,让会计人员有较强的危机意识。集团公司的财务核算和管理水平会渐渐有所提高,而集团公司的经营目标,也会因此有较好的基础保障。

3.结束语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中会逐渐衍生出多样化的管理方法,集团财务控制体系构建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下带动起来的。只有董事会、经营者与财务管理者立足企业特点与目标互相促进,才能使母公司与子公司最大限度的发挥经济水平,完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资金利用率,从而使集团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长久发展。

篇7

财务公司实现对资金结算、调度和运作的系统化管理,更好地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整体使用效益和价值增值作用。为保障财务公司的平稳健康运营,内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1.财务公司产融集合的发展趋势凸显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未来财务公司发展的大方向是产融结合,如何能够将资金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建立起低成本、多渠道、高效率的融资体系,是财务公司未来转型过程中最需要破解的命题。同时,在转型的过程中财务公司将面临着各种各样风险,这就要求财务公司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加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内部审计可以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过程,协助财务公司实现其目标。

2.财务公司金融机构的行业特点体现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财务公司一方面需符合企业集团对其资金管理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又要与金融市场对接,这种生产性与金融性的双重特性,决定其在政策监管层面和业务经营目标上有多层要求。目前内部审计范围延伸到了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财务公司内部审计将更多地参与到面向未来的规划和决策工作中,必将在公司治理、风险防范、组织战略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3.财务公司的内生性决定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财务公司是集团发展中的产物,既有自身的盈利要求,也要符合集团总体投融资战略,还要为集团各成员单位提供比银行等其他类型金融机构更符合行业特点的金融服务,在满足行业监管要求的提前下,追求企业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和为集团主业乃至其上下游产业链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往往成为财务公司的主要目标。而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为企业增加价值。

二、财务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动向,贯彻落实外部监管单位及集团公司有关制度要求,执行各级主管部门管理规定,为公司强化内部审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财务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2.实施现场、非现场及专项审计

每年12月底前制定下一年现场、非现场及专项审计工作计划。根据检查内容组织审计组,审定审计方案,下发审计通知,听取情况汇报,确定任务分工,开展现场审计;审核非现场审计数据及分析材料,重点关注数据异常及指标重大变化情况,保证数据上报无误,分析准确,开展非现场审计;根据集团年度计划和公司年度工作安排,进行某项或者几项专项审计。

3.配合外部单位对公司的审计工作及接受指导

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公司一分子,需要接受来自母公司的内外部审计及外部监管单位审计,财务公司内部审计部门需要配合外部单位开展现场检查工作中的资料收集、意见沟通、信息反馈,并形成、提交整改落实报告。同时,还需符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的行业监管要求,不间断的报送各类报表和报告。

4.组织并完成年度内部审计通报及工作总结

根据当年现场、非现场及专项审计情况,归纳总结发现的问题,形成年度内部审计通报。内部审计通报要全面、客观、准确,针对性强,汇报及时。根据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形成年度工作总结,年度工作总结,应全面、客观,寻找差距和不足,促进下年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当前财务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差,人员地位不明确

目前,有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有的内部审计部门虽是独立的部门,但与其他部门机构平行,很少的内部审计部门由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负责直接领导。在有分支公司的财务公司,分公司内控审计受上级对口部门和分公司领导的双重领导;分公司内审人员跟分公司其他管理人员一样,人事、劳资等关系集中在分公司管理,这种被“双重领导”的身份,严重制约问题上报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全面性。

2.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得不到保证

由于集团公司的招聘政策影响,内部审计人员来源主要是从集团内其他企业招聘或者直接招聘的大学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之前多数从事会计工作或者相关工作,没有系统的学习与金融机构相关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知识。同时,内审人员的任用可能由领导直接指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方面的考核和人员选拔,上岗前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所以存在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素养不能得到保证。

3.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目前,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很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是依托集团内部审计要求而建立,审计缺乏甄别标准和支撑力。虽然财务公司业务操作性和内部管理性规章较多,但涉及内部审计方面具体操作制度较少。内部审计部门缺乏充分的、强有力的审计制度规范,会出现总部及各分公司审计强度不一、处罚没有依据,影响了监管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效力性。

4.内部审计手段有待改进

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静态化,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对动态发展的要求。在审计环节上,重对操作人员的监管,轻对决策、管理人员的监管;重事后监管,轻事前监管。此外没有建立现代化集中化的非现场审计信息手段,在非现场审计和监管中,不能运用电子网络化的监管组织机构,数据化的监测指标体系进行日常的、动态的监测和鉴别。

5.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绩效没有独立的的考核程序

财务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完全由总部和各分公司自行制定自己的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否符合公司年度规划,是否包括所有应该审计的内容,总部和分公司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体系。同时因为审计人员地位的不独立,审计人员工作业绩考核也按照平行部门或者部门其他人员(审计兼职人员)工作业绩一并考核,审计人员年终考核很多由领导打分或者员工打分来决定,会导致内部审计人员不愿意做更多的“得罪”人的工作。

四、做好财务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1.重新设计审计组织体系,保证审计高度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分公司审计部门及人员由总部直管,可以实现集中作业,人事、劳资等关系在总部集中,隔断与分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将分公司的审计部门作为总部的派出机构,代表总部实施监督职能;总部在董事会下成立审计委员会,从经营管理的职能机构中分离出来,独立行使审计职权,负责对横向职能的经营活动及其成员行为的审计,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

2.着手培养和选用高素质人才

首先,审计工作应对人员配备实现公开选拔、其编制、调配、考核、奖励、晋升、待遇等实行统一管理;其次,要对后备审计人员进行有意识的人才储备和培养,启动公司的岗位流动制度,使得选的审计人员是在财务公司核心部门从事过的工作人员,对核心业务有着深刻的了解;再次,要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投入,建立审计人员上岗之前培训和上岗之后的定期培训制度,适时调整和补充监管人员的知识结构,增强其检查分析能力。最后,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风险意识,注重工作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3.实现审计专业化分工

一是组建审计风险分析专家团队,主要研究和建立、优化风险预警模型和相应的参数体系,分析出公司一定时期内风险的特点、趋势,指导审计作业,把握审计重点和方向;二是按照业务处理的复杂程度、资金风险程度、涉及制度范围等因素将审计业务进行分类,同时按照业务能力大小将全体审计人员进行对应的等级分类,由不同级别的审计人员分别完成相应的审计作业,实现分层审计;三是对风险程度较小的常规性审计从审计中分离出来,所谓常规性审计就是审计所依据的制度或者操作规程明确,通过票面要素或凭证审核就可以直观判断交易处理规范性,逐步实现区域性集中内部审计。

4.加快内部审计手段的现代化建设

实现审计信息处理系统对大量的审计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处理、分析和反馈,使非现场监管更好的利用起来,来提高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合理的利用非现场监管的相关指标,形成非现场监管分析,揭示公司管理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可以为控制风险和科学决策提供全面和有效的信息,也有利于提高现场审计的深度,增强针对性,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健全对审计人员的考核约束机制

审计人员的考核约束机制应包括审计人员的道德规范、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具体的行为准则等。在具体的规范和要求上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自查与抽查、互查相配合;在执行程序上需要成立具体的考核约束组织、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制定约束评价标准,完善考核反馈和申述机制。

参考文献:

篇8

近年来,尤其是十以来,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都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作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自来水公司,在优化企业结构,改进管理方式等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然而,与其他的商业企业不同,自来水公司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及公益性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因而还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性。因此,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态势下,自来水公司有必要实施强有力的措施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构以及推进实施,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相对优势。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自来水公司内控体系的建立发展还存在一些缺失,亟待我们采取措施对这种状况进行改进,实现其良好发展。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一)企业内部控制内涵

企业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总和,主要是实现内部制约和分工,最终目的是达到经济效益的提升。内部控制以包括治理机构、人资管理,企业文化等在内的内部环境控制为基础,通过对经营风险的评估,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以保障企业内外信息的有效沟通,以及对内部控制活动的监督。

(二)自来水公司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首先,是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响应国家号召的积极表现。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十工作报告上也对此做出了明确指示,自来水公司作为国有企业,需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发展战略,调整企业内部管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也是促进自来水公司自身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1,有利于保障自来水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会计记录控制是企I内部控制的内容之一,自来水公司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实施完善的会计记录控制,可以保证会计记录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准确可靠。

2,有利于强化自来水公司对经营风险的防范。内部控制属于风险管理范畴,自来水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可以对经营风险作出有效评估,对企业内部经营薄弱的环节进行相应的强化,这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

3,有利于维护自来水公司财务安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实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对企业的物资采购使用等环节都能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最大程度杜绝浪费等现象,保证财产物资安全。

4,有利于实现自来水公司的有效经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将企业各个部门有效地联结起来,尤其是相关职能的部门工作上的配合联系更加密切,充分实现整体效应,也就更利于实现企业结构的最优化,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二、自来水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内部控制体系在我国的发展时期还比较短,目前国家还没有强制性的全面推进,我国部分自来水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没达到应有的高度。部分自来水公司还没能实现观念上的转变,依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内部管理模式,把内控体系简单地等同于规范化的精细管理,出现认识上的偏差;还有部分自来水公司,对内控体系有所认识,但在建构上却流于形式;也有一部分企业,建构了相应体系,但是却未能切实执行。

(二)内控管理机制不健全

自来水公司内控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法人治理结构和职责分工上。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导致自来水公司内控的实施力度不能普遍适用于公司的不同层级之间,这使得有些管理规范形同虚设;职责分工不明的现象也比较突出,有些工作与不同的职能部门都有关联,但并没有明确责任归属,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相关人员产生分歧或者无人问津的情况,再有就是有些职权的交叉与多项职权集于一身的现象的存在,也使得人员间的互相牵制和监督机制被削弱,使得职能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三)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就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自来水公司不重视内部控制的监督,有的是设立了监督部门,但是岗位管理不严格,并未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有的甚至没有设立相关监督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全靠各部门的自觉执行,缺乏了强制力的约束,员工的自我规范达不到相应高度,内部控制的效力大打折扣。

三、自来水公司内部控制调整策略

(一)强化内控管理意识

管理层是制定和决断企业重大决策的群体,管理者观念的转变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管理者应自觉适应新形势,接受新理念,采取新措施,自来水公司的管理者应加强学习,提高对内控的认知,必要时要组织培训和交流,从主观上促进内控体系的建立健全。同时也要对内部控制体系中各个职能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作为部门的领导,加强这部分人员的认识水平,是切实执行好相关规范的关键。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自来水公司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对公司内部的管理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决策机制,避免内控管理的过程中受个人因素的影响;

2. 健全职责管理制度。通过健全内部职责管理制度,明确内部各单位]各岗位的职责,并通过对公司内部部门和岗位履行职责情况实行科学有效的考评,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实施。

3.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人资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员工自身个性化优势,进行科学合理任用,以实现对人员的合理制约和科学激励,促进企业内部和谐,实现秩序化管理。

(三)实施有效的内外监督制约

自来水公司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内部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内部控制进行严格把关,对企业内部运行的各项业务进行全程控制管理,从预算到决算都要制定严密的计划,为保障监督质量,还应对监督人员进行培训,也可实行适当的奖惩对监督工作进行激励;另外还要多多听取来自各方的声音,对外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分析,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对应,通过研究决策实行相应的改进策略,切实利用好外部监督对工作的积极影响。

(四)对内控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

考核和评价是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的检验,是总结内控管理经验与发现问题的途径,是完善内控的必要手段。为此,企业应建立健全考核与评价机制。

考核与评价应以部门为单位进行,确立考核标准,即按照内部控制管理条例,对部门的管理活动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为保证考核与评价工作的有效实行,要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以相关考核办法为依据,根据实际效果对相关人员实行一定的奖惩,从而提高考核评价工作的规范性以及企业相关人员的自觉性。

总结:目前看来,我国自来水公司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病,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内控环境,人员管理和内控监督等方面的建设上加大力度,另外,自来水公司在建立健全内控体系时,还应该注意借鉴多方经验,多关注国内相关企业的成功案例与新的研究成果,还要拓宽视野,适当的将国外的相关管理经验拿来进行有益尝试,为企业寻找更多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李思颖.关于自来水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4(14).

[2]彭c敏.试论我国自来水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J].财经界:学术版,2012(05).

[3]郝佳.供水企业内控体系建立及实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6(06).

篇9

一、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我们深知严谨规范的管理对一个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人事部一直致力于建立完善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在领导的指导下,我规划组织编制了五套内部基础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公司岗位职责》、《公司规章管理制度》、《公司绩效考核制度》、《企业文化》、《员工手册》。但是由于时间紧迫,情况特殊,这些基础性文件在xx年我部门需要继续编制并完善,最终加以实施。

二、职工人数的确定

我公司现在职人员一共17人,其中正式员工9人,在试用期员工5人,实习人员3人。其中本科学历9人,大专学历8人。本市户口6人,外省市户口11人。

三、公司人员招聘工作

这一年公司开始步入正轨,是公司人员流动较为频繁的一年,也是公司人员招聘工作任务繁重的一年。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公司的空缺岗位多,人员需求多,要求员工到岗时间紧迫,而且正赶上春节临近,故人事部在招聘工作中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是招聘前台、php、和销售。由于公司前台在公司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对其要求较高,包括礼仪和仪表都需要表现出高素质水平。这期间应聘上3个前台,前两个由于工作态度懈怠和抗压能力差,在试用期间被辞退。通过总结面试经验,现成功招聘一名合格前台。在招聘php程序员过程中,由于在网站建设方面知识匮乏,刚开始较为吃力,在通过和技术部人员的积极沟通后,现在已经充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面试php程序员技巧。已成功招聘3名程序员,其中有表现突出的,工作态度也都比较认真。销售方面因为了解光缆系统的人太少,所以招聘仍然在持续进行中。

四、培训工作

关于新员工入职培训已经规范化,但是还是需要对细节进行不断完善。为了解试用人员工作具体情况,在这段期间也经常和部门主管进行沟通,恰当时机找员工谈话。xx年我部门将着手对员工心理素质,职业技能培训以及企业文化的培训重点着手计划实施。

五、日常人事管理工作

我部门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本部门的基础职能作用,例如入职离职流程规范化,整理员工档案等。在规范管理、组织各项活动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我部门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在招聘方面,招聘渠道太少。招聘力度有待加强,方式方法还需要多多学习掌握技巧。 2.公司的规章制度,应组织员工认真学习。 3在员工的培训上未能投入更大的精力,导致培训工作没能系统地组织展开。

六、xx年计划 综上所述

这段时间作为公司运作的重要组成成员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会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自身的不足,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能。下面是xx年的工作计划:

1. 开发招聘渠道,继续负责各部门的招聘工作。

2. 培训课题开发,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

3. 充分考虑员工福利,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建立内部升迁制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员工主人翁精神和献身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

4. 保证人力资源6大模块的实施和持续改进。

5. 完成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分析,为人才招募与评定薪资、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6. 在现有绩效考核制度基础上,参考先进企业的绩效考评办法,实现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正常运行,并保证与薪资挂钩。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权威性、有效性 。

篇10

二、主要内容和指导思想:

本人自2月10日进入公司以来,在公司领导正确指引和工作的妥善安排下,担任公司质量部主管,主要负责公司有关质量管理体系前期策划工作。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收获:对于建立公司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工作作了一些必要的准备,针对公司现状,充分利用和配置资源,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架构的完整以及对公司有关质量管理系统运行指明了方向和未来工作的重点,同时结合外部审核结果积极开展公司内部质量管理的改进工作,为公司取得客户信任,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整体质量意识和广大中层干部的质量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现就将第一季度(自进厂以来)本人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顺利完成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以及质量记录的编制工作(见任务清单02);

2.对于3月10日第三方sgs公司的外部审核结果作进一步内部管理体系的识别工作,为公司改进需求指明方向(见任务清单03);

3.策划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初始阶段的准备工作,确定实施项目、改进方案和步骤,并设立实时跟踪检查办法,设置追踪频率和时限,为有效监督各部门具体工作作了充分保障(见任务清单04);

4.提炼一些基本的程序文件作为导入系统的开始,确保理解领悟,同时也例举了一些尝试应用的案例,如针对“职责、权限与沟通”设置“质量专职人员岗位职责说明书”;针对“内部事务联络控制程序”设置“内部联络单:关于公司印章制作的申请”以及“管理策划控制程序”和“改善建议书执行控制程序”的应用,分别为“质量策划实施情况检查表”和“改善建议书:关于公司大门口宣传栏利用的建议”(见任务清单05、06、07、08、09、12、16、17);

5.针对公司缺乏质量检验人员系统控制内部质量不完善的现状,设计质量控制的系统架构,设立质量专职人员并规定工作职责和内容,设置权限,以明文规定的方式使公司顺利组织起质量控制系统,对支持客户验厂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完善补充,同时为实现公司未来真正质量控制工作奠定了基础(见任务清单12);

6.为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架构的完整,满足文件完善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设置了“管理者代表”,“体系策划专员”,“质量辅导专员”等职位,补充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实施需要配置资源的不足和设置的质量专职人员缺乏必要任职技能和相关知识经验不足等缺陷,通过未来质量控制基础知识的导入和培训,从真正意义上保障了公司产品质量的提高(见任务清单13、14、15);

7.重点需要补充说明的一件事是公司必须设立印章使用机制,使流程操作合法化,颁布和下发的文件具有权威性,同时也体现机构部门职权的唯一性(见任务清单16);

8.以两份国标作为参考,使实施的依据符合规定要求,依法办事,有据可循,具有公正性、客观性、法规性(见任务清单10、11)。

三、未来计划:

总结第一季度的工作,本人在公司领导的有力支持和广大中层干部的积极配合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和为公司服务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但仍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巨的任务:

1.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开展与基层辅导,并跟踪检查和报告;

2.组织公司内部的质量策划以及产品实现的策划工作;

3.策划管理评审工作;

4.策划主导内部审核工作。

四、改进建议:

篇1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要求就越来越迫切。但很多企业普遍存在控制体系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断提高企业应对风险挑战,把握发展机遇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内控评价的现状和问题

2008年-2010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了内控评价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政府监管部门将进行监督检查。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开展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评价组织在企业所处的层次偏低,内控评价组织缺乏有力的后盾;二是内控评价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要求,难以从实际工作的深层次上发现问题;三是缺乏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对缺陷认定未提出统一标准,要求由企业自行确定;四是对内控评价认识不足,管理层对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观念淡漠,认识不足。

二、内控评价实施方法

本人从事公司内控评价工作已两年,总结这两年经验和教训,结合内控规范的要求和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提出一套内控评价实施流程和方法,与大家探讨。

(一)建立内控评价组织机构

内控评价是全公司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组建内控评价组织机构非常必要,可建立两层次的内控评价机构,一是组建公司内控评价工作组,负责公司内控评价工作的组织、内控缺陷及内控报告的审核工作,直接向董事会负责,组长应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成员应包括企业管理、内部审计、财务等主要部门负责人;二是年度自评价项目组,负责当年度内控自评价工作,出具内控自评价报告,一般由内部审计部门牵头负责。

(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内控评价工作组定期组织内控制度梳理工作,目的是查找制度设计缺陷,完善公司管理制度。首先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中18板块的内控措施,对照公司相应内部管理制度,查找公司制度设计缺陷,然后结合公司实际,判断和缺陷影响程度,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时间等内容;最后向制度编制部门下达整改通知书。

(三)风险库建立

内控评价工作组每年根据内控评价应用指引及讲解中列出的内控风险,编制出本公司可能存在的内控风险,然后组织相关部门分别对内控风险进行风险程度评分,并按风险程度大小排序,建立内控风险库,明确公司主要风险所在,并为下一步的内控自评价指明方向。每年应对风险库进行更新,确保风险库能有效反映当前阶段公司的风险实际状况。

(四)内控自评价阶段

内控自评价是指由公司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果、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内控自评价一般由内审部门牵头实施,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开展内控调查问卷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和公司实际,针对18个板块业务内容,设计出一套内控调查问卷,并下发给相应业务职能单位填写,内审部门汇总调查问卷结果,并将此作为选取重点测试板块等的依据之一。

2、制定内控评价方案

主要应包括:成立内控评价项目组,可以由内审部门、企管部门、财务部门等单位联合组成;确定评价范围和重点内容,应实行全面评价,但需突出重点业务和高风险业务,可根据风险排序和内控调查问卷结果等选择;编制内控评价测试底稿模板,可以参照内控指引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来设置测试关键控制点;确定测试样本选择方法和样本规模。

3、实施评价工作

首先对通过穿行测试,排查内控制度设计缺陷;然后按照方案制定的抽样方法和样本规模,选择业务样本;第三是对选出样本实施实质性测试,判断是否存在内控运行缺陷;第四是编制缺陷底稿,并由被评价部门书面签章确认。

4、认定内控缺陷

内控缺陷认定应由项目组初步认定,提交内控工作组讨论和认定,对重大缺陷,应由董事会予以最终认定。

5、分析内控缺陷

对缺陷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较大的缺陷和内控薄弱环节,形成书面内控缺陷分析报告,提交内控评价工作组和董事会。

6、撰写内控评价报告

内控评价报告可分为对内报告和对外报告,其中对内报告没有固定格式和要求,主要以满足公司决策层和经理层的需要为主,对外报告则有固定的内容和格式要求。

(五)整改提高阶段

针对发现的内控缺陷,内控评价项目组提出整改建议,经审核批准后,向整改责任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并提交书面反馈。内审部门应定期组织整改跟踪检查,确保成效。

三、内控评价应注意的方面

(1)严格复核和审核缺陷底稿,确保缺陷证据的必要性和充分性,文字描述必须清楚、无歧义,避免引起争议。

(2)科学制定抽样方法和确定样本规模,对样本量小的,可采取详查法,对样本量大的,可以采用分类随机抽样法。

(3)提高缺陷认定标准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认定标准可包括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企业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