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4 03:19: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可持续发展定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2012年,发达国家将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炭和六氟化硫等主要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5.2%。根据公约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因此议定书没有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规定量化的减排指标和义务。
《京都议定书》中的减排机制带给我们新的发展观和机遇
《京都议定书》在减排的途径上提出了三种灵活机制,即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约(JI)和排放贸易(ET)。其中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机制。它是基于因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的不同、技改的空间不大、人力资源成本高等因素,使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成本相对较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影响是全球范围的,因此在任何地方减排对全球都有益处。即在全球任何地方进行同数量减排,都将带来相同的环境效益。因此,CDM允许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以提供资金或技术的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以达到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协助发达国家缔约方实现其在议定书下承诺温室气体减排量的双重目标。
通过参与CMD项目合作,发达国家可以获得项目生产的减排量指标,并用于履行其在议定书承诺的减排义务。由于在发展中国家获得的减排量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国内减排行动的成本,因此通过CDM项目实施,发达国家可以大幅度降低其减排义务的经济成本。发展中国家则可以获得发达国家购买减排量提供的额外资金,或者先进的技术,从而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CDM是一种“双赢”的机制。
作为经济充满活力的中国被发达国家认为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实施CDM项目,如技术能力强、国家风险低、比较容易获得项目投资等。世界银行曾预测,中国将占据全球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市场50%的份额。但巨大的市场活力并不代表实际的市场份额。据最新资料显示,中国CDM活动的步伐落后于具有相似条件的印度和巴西。关于CDM项目实施的国际规则和程序对发展中国家都是相同的,之所以产生差异在于各国的政策。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意识缺乏,能力不足,人才短缺,政策不明等。中国坚持严格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希望CDM项目的实施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不能成为发达国家廉价的减排工具。在这种背景下,2005年10月国家正式出台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和运行管理办法》,其中要求在我国进行的CDM项目要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减缓温室效应,改进当地大气、水资源和地下水环境资源质量;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有利于发电资源多样化,支持并帮助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有助于引进先进技术,向中国转移当前最新的技术,鼓励科技进步,减排量价格要合理,等等。
贵州争取CDM项目的优势
贵州省大部分属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脆弱。此外,我省又是煤炭、水电能源大省。做好温室气体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贵州目前对能源、水利、林业等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很多项目符合国家发展CDM的优先领域(提高能效、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煤层气回收利用),为开展CDM项目,引进新技术,为相关企业或部门带来额外收益提供了有利条件。2006年以来,我省企业已成功申报了10个CDM项目,它们一旦注册成功,将会给贵州的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带来长期稳定的额外收益约人民币13亿元。
贵州在争取CDM项目中具有许多优势,主要有:
1.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潜力大。据估算我省蕴藏的煤层气约占全国的22%,仅次于山西,列全国第二。在我省煤层气利用开发中遇到的困难,正好符合CDM项目开发所要求满足的额外性条件。
2.小水电项目多。贵州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据测算,全省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总量居全国第四。小水电属可再生能源,符合CDM的目标,并在申请CDM资金方面有许多优势。
3.独特的立体气候适宜发展生物柴油(燃料替代)。贵州南部的低热河谷地区具有中亚热带季风湿润立体气候特点,且部分地区的坡度大、土地贫瘠,不适合于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在这些区域大力发展生态柴油的CDM项目,既可以帮助当地农民脱贫,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如黔西南州利用立体气候优势在沿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喀斯特干热河谷地区贫瘠的土地上种植麻疯树、黄莲木等含油植物,含油率高达60%以上。
4.高耗能行业多。我省拥有众多的水泥加工、钢铁制造以及各种煤、氯、碱及磷化工企业,其采用的生产工艺都较为落后。因此引进CDM项目开发模式为企业技改提供资金是一条重要融资渠道。
5.城市垃圾填埋气体收集前景可观。在贵州省的大中城市中,有大量的城市垃圾填埋场,可以从中回收大量排出的甲烷气体。引入CDM模式进行开发的时机完全成熟。
6.造林和再造林潜力大。我省地处“两江”上游,是保护两江流域的天然屏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尚有集中连片的适宜植树造林的荒地18.6万公顷,这些适宜荒地大部分是1987年12月31日前尚无森林的林业用地。符合CDM再造林活动的要求,开展CDM再造林活动潜力大。
7.风能资源有待开发。在我省西部和西南部有大量适合开发的风力发电资源。省外在开发风电场CDM项目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借鉴。
可以说,支付产业已进入规范发展和优化调整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支付产业如何坚决执行国家政策、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坚定行业发展信心,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产业前景广阔
首先,我国支付产业整体向好的发展形势没有改变,行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国支付清算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通过运用新科技、拓展新业态、开展业务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降低支付成本,提高了实体经济资金运转效率和便利性,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成效显著提升,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广泛认可。
在我国支付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人民银行寓监管于服务,加强管理和引导,在监管理念创新、监管制度建设、监管手段和工具运用以及外部协作机制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支付清算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支付风险隐患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变革和发展之中,给支付产业带来了新的广阔发展空间。支付产业依然处于发展的机遇期和红利期。
一是我国支付服务市场需求旺盛,为支付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以及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增强了居民的消费支付基础和信心。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和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经济业态更加丰富,消费不断升级,拉动了支付服务需求。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安排不断完善,跨境支付服务需求不断增强,我国支付产业逐步向国际化发展。另外,随着我国消费主力转向80后、90后人群,对支付服务方式和支付产品创新的需求不断增多。
二是市场和技术创新蓬勃发展,为支付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支付产业是一个市场与科技优势集合的产业,在运用新技术、满足新需求以及引领新业态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产业环境和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如智能终端的爆发式增长、4G移动通讯的普及和5G的开发应用、网络资费下降以及支付受理环境的完善,推动了移动支付迅猛发展,成为支付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另一方面,随着支付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支付成本显著下降,支付服务场景日益丰富,服务体验不断提升,消费者和商户享受到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支付服务已成为经济运行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和创新活力因子。
三是支付服务快速发展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形成持续的产业聚集力。
支付服务特别是新兴支付服务快速发展,在各类商业模式和业态中作用日益凸显,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涌入这一领域,形成了新的市场竞争优势。如手机厂商开始积极参与移动支付市场。同时,支付服务与电子商务、机具制造、介质生产、信息技术、数据服务等行业不断融合,促进支付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如一些安全技术企业在反欺诈方面积累了技术和经验,把支付领域作为重要的业务拓展方向。
四是国家鼓励创新与服务、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不变,构筑起支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撑。支付产业是涉及经济金融和社会民生的基础产业,也是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国家积极鼓励和引导支付产业规范有序发展,突出安全、便民、高效的发展导向。当前对行业的规范和整治工作,最终也是为了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防止行业出现大的起伏和波动,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支付产业快速发展,暴露出的风险和问题依然不容回避,亟待稳妥解决。
如账户管理方面的问题,个人账户开立便捷,一些社会公众对账户不够重视,管理不够完善,出借、出租乃至非法买卖账户信息时有发生,账户实名制有待进一步落实。再如无证经营支付结算业务问题,已经出现多起风险案例,客户资金被挪用、信息被窃取,商户受损失,甚至引发。还有机构内控薄弱的问题,部分机构为抢占市场和应对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管理标准,形成行业安全管理的“洼地”,部分机构的业务系统建设投入不足、应急措施缺失,系统中断、数据丢失等风险事件时有发生。
从发展生命周期、产业价值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综合来看,支付清算还是一个方兴未艾、内生动力十足的新兴产业。支付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其机遇要大于挑战,动力要大于阻力,前景广阔,前程远大,这是发展的基本格局和主流方向。因此,我们要对风险和问题有清醒认识,同时更要坚定产业发展信心,化挑战为机遇,再接再厉,持续推动支付产业更高水平的发展。 安全与效率
其次,要辩证、具体和动态地认识支付产业安全和效率的关系。
安全和效率是始终贯穿支付行业发展的两条主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辩证、具体和动态地认识支付产业发展中安全和效率的关系,是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银行制定和优化政策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
一是要辩证地看待安全和效率的关系。安全是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安全的目标。安全是支付信心的保证,保护支付安全通常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规则,以指导市场主体有效地识别、监测和管理各种风险,确保支付服务体系稳健高效运行。效率是支付行业发展的动力,支付效率的提高可以减少资金占用、节省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速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捷服务和高效支持。
安全和效率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必须统筹考虑,不可偏废。一方面,只讲效率不顾安全,将使消费者资金财产、支付服务市场主体甚至整个行业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中,也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没有绝对的安全,过度地附加安全措施而不考虑效率,可能给正常的支付活动造成负面影响,或者扼杀一些可能推动行业发展的创新。从支付服务的本质特征看,安全具有一定优先性,应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如果确需牺牲一定程度的安全,就必须有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具备足够的风险补偿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是要具体地看待安全和效率的关系。安全与效率的关系体现和落实在业务及决策之中,也是政策制定和发展导向的一个重要考量。比如,人民银行实施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分类管理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分类管理实施前,支付机构由于作业方式的限制,在支付账户开立上难以达到与银行一样的审核要求。
另一方面,网络银行、直销银行等新业态在开户上也难以达到传统银行的审核要求。如果简单地从安全角度出发加以限制,那么对支付机构和银行的业务创新乃至生存发展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但如果只注重便捷和效率,账户实名制的根基就可能发生动摇,也会影响到监管规则的公平性和市场秩序。因此,人民银行对个人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实施了分类管理。账户开立要求越严格、实名认证强度越高,账户的功能越全;账户开立越便捷、实名核验不充分,账户的功能就要受到一定限制。
再比如,按照“大额支付侧重安全、小额支付侧重便捷”的管理思路,在要求大额支付必须采用多重认证方式确保安全的同时,允许在“云闪付”等小额便捷支付中采用免密方式。这些都是政策层面对平衡安全与效率原则的具体运用。
三是要动态地看待安全和效率的关系。安全和效率的平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支付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发生时,不同的参与主体、社会群体对安全和效率的需求都是不断变化的。
在一段时期内,安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那就需要我们集中提升安全水平。以近期着力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为例,针对电信诈骗中ATM转账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重要资金渠道,我们要求调整个人ATM非同名转账的出(到)账时间。尽管这一临时性措施确实会对部分正常需求产生影响,牺牲了一些便捷,但为有效保护弱势群体资金安全、切实阻断犯罪分子诈骗的资金流,有必要在特定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特殊措施。
当然,未来随着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效率可能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那时就需要适时调整相关政策,优化提高支付效率和便捷性。我们要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在安全和效率之间有更大的回旋空间,实现更高水平上安全和效率的统一。 行业共治
第三是举全行业之力,精诚合作,促进行业规范持续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汇聚行业力量,行业性问题需要汇聚各方智慧共同解决。因此,行业各方都要加强责任意识,和衷共济,齐心协力,既要做“团结派”,也要做“行动派”,共同把行业的事情做好。
一是市场机构要坚持责任担当,积极主动防范风险,构建安全高效的产业生态体系。
行业发展和风险管理的主体是市场机构。各机构要发扬主人翁精神,做行业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和有关各方一道把行业的事情做好。各机构要转变观念,强化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和发展观,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支付安全和服务规范。要强化案件防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构内控治理,建立健全包括运维、风控和审计在内的“三道防线”,提升风险合规部门的权限和独立性,形成发展与风控、创新与合规的内部制衡。要推动在身份识别、交易验证、支付标记化技术、安全算法、芯片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提高支付安全的现代化水平。要认真落实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的要求,坚决把住资金转移这一关键节点,使支付清算环节成为犯罪分子难以逾越的屏障。
二是支付清算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组织会员单位良性竞争、协同发展,组织和协调好相关利益群体的行动,共同应对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和挑战。行业自律组织在推动行业规范、协调发展中负有重要责任。
作为支付行业全国性的自律组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要深化和推动行业自律,加强和改善行业服务,切实维护行业利益和消费者权益。要根据监管政策新进展及市场发展新动向,与时俱进建立和完善行业规则及服务标准。要强化约束机制,对于违反自律规则的行为要严格落实惩戒措施,树立自律规则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特别是在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方面,支付清算协会要积极发挥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推动会员单位细化各项举措,形成行业的协同行动。要牵头组织全行业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行业黑白名单机制,筹建反欺诈实验室,建立和优化可疑交易模型,为行业提供风险信息和欺诈行为的模型及案例,实现行业风险联防联控。
三是大力推进科学监管,不断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作为我国支付体系的组织者、监管者和支付设施重要的建设者、运营者,人民银行将坚决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要求,加快监管转型,实施科学监管。
一是注重适应性监管。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合理把握监管力度和节奏,及时评估监管政策的适应性并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二是注重服务型监管。人民银行要不断改进服务,坚持与行业同呼吸、共命运,要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寻找监督管理与市场关系的“舒适区”、政策意图和市场意愿的“共鸣区”,使监管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为行业发展添砖加瓦,为行业主体排忧解难。
1.引言
近几年,假慈善捐赠、食品安全事件、水污染事件等涉及公众安全的事件频频出现,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漠视商业道德,导致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引起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普遍关注。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最基本组织,其和谐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因素。从要求企业诚信经营、尊重员工、保护环境,到反血汗工厂运动的兴起和SA8000的推行,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已与全社会乃至全球的福利联系在一起。照顾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已成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必然要求。
因此,探究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把企业发展同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企业与社会和谐互助的局面。
2.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著作“The Philo-
sophy of Management”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1]。1979年学者卡罗尔(Carroll)对CSR做了更全面的定义:“企业对社会所承担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责任总和。”他把企业社会责任感分为四个方面:(1)在提供社会所需要产品和服务方面能得利(经济责任);(2)遵纪守法;(3)遵循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准则;(4)对企业运作与其中的社区福利做出积极贡献(慈善责任)[2]。后来,阿奇·卡罗尔也用金字塔式图对这四个方面做了进一步解释。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西方工业化程度不断加快,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社会责任受到了欧美各国政府的重视,并得到了重要国际组织的认可。世界银行、欧盟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理事会(WBCSD)等都给企业社会责任下了定义,其中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CSR)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欧盟则把社会责任定义为“公司在资源的基础上把社会和环境关切整合到它们的经营运作以及它们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WBCSD将CSR定义为:企业承诺持续遵守道德规范,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且改善员工及其家庭、当地整体社区、社会的生活品质。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于2002年发表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要求从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来考察业的业绩,并且各个方面都给出了涵盖的内容框架和评估指标。
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政企分开的现代化企业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劳资冲突等一系列社会矛盾开始凸显,企业社会责任引起了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内学者也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探讨,得出诸多的定义:卢代富(2001)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3]。王红一(2002)指出,公司的社会责任,意味着重新定义公司的目标,除了利润最大化外,还要加入一些社会价值。也就是,公司的经营者应当将他们有关公司目标的看法扩及公司的决定对于其他成员所导致的影响,如雇员、社会和环境等。换言之,公司被期望带着社会良心活动[4]。常凯(2003)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其中,雇员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5]。刘俊海在《公司的社会责任》一书中认为,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满足股东的利益需求为存在目的,而应最大限度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社会利益,包括雇员、客户、债权人、环境及当地社区的利益等内容,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权,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的权利和利益[6]。
综合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超越了以往只对股东负责,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范畴,强调包括员工、顾客、社区、政府等一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除了对股东负责和创造财富之外,为保护企业品牌和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所应承担的一系列责任。
3.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引言
现代环境下,教育需要承载起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责任。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开始提出,并很快成为得到广泛认可和大量实施的教育理念。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系紧密的学科,中学阶段作为人生中重要的教育阶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不但能够促进中学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于培养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基本论述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同机构和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的认识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需求的发展,但不损害后代需求的能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有学者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不超过支持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等等。综合各种不同的定义,目前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一般更多地停留在道德上的约束,强调的是人们对社会和环境进行充分的预防和风险控制,进而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最早是于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其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开始被广泛接受。2005年3月,联合国大会正式颁布了《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宣布在2005年至2014年这十年的时间中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中,环境保持与保护和持续生产与消费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主题。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人们的环境保持与保护观念,使人们充分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的相互联系。
三、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主要方法
实际上,作为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科领域可以从不同角度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也使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能够广泛应用于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方法。
1.在化学教学内容中充分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中大量存在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内容,将环境保护、科学发展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相联系进行教学,将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与现实社会综合起来,从中渗透环境、人口与化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知识教育,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能力。例如在进行化石燃料知识点的教学中,除了讲授石油的特点、组成以外,还注意要求学生掌握石油的加工过程,包括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以及裂解。在此过程中。针对当前能源短缺与化石燃料产生污染的问题,在教学中重点强调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通过列举身边事例,使学生了解利用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其中引导学生开拓思路,组织讨论如何进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并尽可能形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例如将“白色污染”的问题作为例子,“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是国际环境和化学领域面临的重要难题。在如何处理方面,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从高分子键的断裂方面人手,提出当前受到广泛重视的生物降解材料就是一种有很多键的高分子材料,废弃后,可以通过相应物质的加入产生化学反应,使高分子键断裂,从而完成降解过程。这样,通过化学的力量形成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导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认为,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例如可以列举当前给人类带来巨大影响的各种环境问题,组织学生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例如城市中广泛存在的大气污染,要求列举通常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人类应该采取何种手段和措施进行治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提示和引导。鼓励学生多查阅资料、深化认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个大的提高,同时从思想的更深层次上也培育了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通过这些类似的活动,建构学生在环境、社会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多方面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探究精神与能力。
3.在情感导人和价值观层面灌输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培育可持续发展意识,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道德、资源道德等等。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不断引入当前所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将唤醒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情感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人类的发展需要教育,要实现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化学学科与环境、能源、资源等紧密相连。中学阶段又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阶段,选取中学化学教学为切入点。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于促进中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一、引言
现代环境下,教育需要承载起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责任。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开始提出,并很快成为得到广泛认可和大量实施的教育理念。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系紧密的学科,中学阶段作为人生中重要的教育阶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不但能够促进中学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于培养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基本论述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同机构和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的认识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需求的发展,但不损害后代需求的能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有学者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不超过支持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等等。综合各种不同的定义,目前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一般更多地停留在道德上的约束,强调的是人们对社会和环境进行充分的预防和风险控制,进而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最早是于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其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开始被广泛接受。2005年3月,联合国大会正式颁布了《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宣布在2005年至2014年这十年的时间中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中,环境保持与保护和持续生产与消费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主题。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人们的环境保持与保护观念,使人们充分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的相互联系。
三、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主要方法
实际上,作为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科领域可以从不同角度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也使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能够广泛应用于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方法。
1.在化学教学内容中充分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中大量存在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内容,将环境保护、科学发展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相联系进行教学,将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与现实社会综合起来,从中渗透环境、人口与化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知识教育,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能力。例如在进行化石燃料知识点的教学中,除了讲授石油的特点、组成以外,还注意要求学生掌握石油的加工过程,包括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以及裂解。在此过程中。针对当前能源短缺与化石燃料产生污染的问题,在教学中重点强调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通过列举身边事例,使学生了解利用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其中引导学生开拓思路,组织讨论如何进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并尽可能形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例如将“白色污染”的问题作为例子,“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是国际环境和化学领域面临的重要难题。在如何处理方面,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从高分子键的断裂方面人手,提出当前受到广泛重视的生物降解材料就是一种有很多键的高分子材料,废弃后,可以通过相应物质的加入产生化学反应,使高分子键断裂,从而完成降解过程。这样,通过化学的力量形成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导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认为,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例如可以列举当前给人类带来巨大影响的各种环境问题,组织学生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例如城市中广泛存在的大气污染,要求列举通常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人类应该采取何种手段和措施进行治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提示和引导。鼓励学生多查阅资料、深化认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个大的提高,同时从思想的更深层次上也培育了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通过这些类似的活动,建构学生在环境、社会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多方面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探究精神与能力。
3.在情感导人和价值观层面灌输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培育可持续发展意识,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道德、资源道德等等。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不断引入当前所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将唤醒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情感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人类的发展需要教育,要实现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化学学科与环境、能源、资源等紧密相连。中学阶段又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阶段,选取中学化学教学为切入点。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于促进中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8-0007-03
1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破坏与资源短缺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议题,林业作为环境与经济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方面。
人类的生产实践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进行的,无论是一个产业部门的可持续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可操作性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即区域。区域水平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由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步骤和内容。
2 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表述有很多,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WCED)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多数人所接受,它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定义出发, 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可定义为:在特定区域内,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对森林生态系统及其产品和服务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林业发展。内涵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需求构成危害,并不断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其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功能日益增长的需要,真正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3影响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区域地形地貌、经纬度、海拔、降水量、温度等。
(2)资源因素。森林资源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树种结构、林龄结构等。
(3) 经济因素。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地区人均收入、林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林副产品及加工产值、森林旅游收入等。
(4) 社会因素。区域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构成、人均收入水平、林业职工人均年收入、教育水平等。
(5)制度性因素。森林保护政策、森林采伐和利用政策、林业税收政策、林业投资政策、林业执法资源等。
4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3]:
4.1生态环境目标
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二氧化碳储存、改善气候、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治理、荒漠化防治等目标。
4.2经济目标
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可从4个方面来考虑:获得多种林产品,带动林产工业发展,为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经济贡献;使森林经营者和森林资源管理部门获得持续的经济收益;促进和保障与森林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水利、旅游、渔业、运输、畜牧业等一大批产业的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经济效益的目标;提高国家、区域、流域等不同尺度空间防灾减灾的经济目标。
4.3社会目标
包括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目标(如美学目标、陶冶情操目标、教育目标、文化标、学术研究目标、目标、旅游观光目标等)。
5 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主要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4-9]。
5.1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内容
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森林生态可持续性评价。森林生态可持续性评价以建立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的,分析整个森林生命支撑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评价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并对森林资源破坏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衡量或计量。
(2)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3)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公正、安全、文明与健康状况做出诊断,特别强调对人口与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平衡关系、社会分配关系、失业和社会平等、文化教育和卫生健康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价,借以分析林业经济发展中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
(4)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由于可持续发展是由森林生态――经济――社会等因素复合而成的综合系统,在进行了经济、生态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的基础上,还必须综合上述评价结果,对区域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综合评判,从而判断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
5.2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要能够综合反映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状况,既要考虑经济与社会方面的指标,又要考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指标。
(2)层次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必须包含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又要互相关联,必须依据这种关系将其划分层次,以便于研究。
(3)科学性原则。能够对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做出合理的描述。
(4)区域性原则。就是要因地制宜,因为时空差异,不同地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具有具体的特点。
(5)最大限制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在选择最大限制性的主导因素的前提下,尽量使指标少而精,资料和数据容易获取,方法容易掌握。
5.2.2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根据影响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和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将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即目标层、亚目标层和指标层,并以此选取指标。
(1)目标层: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它表达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反映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总体态势和总体效果。
(2)亚目标层: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将复合系统分为资源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经济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包括社会因素和制度因素)3个系统。
(3)指标层: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及指标群,对亚目标层的数量表现、强度表现和速度表现给予直接地度量。资源环境系统指标主要有:区域地形地貌、经纬度、海拔、降水量、温度、森林资源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树种结构、林龄结构等;经济环境系统指标主要有: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地区人均收入、林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林副产品及加工产值、森林旅游收入等;社会环境系统指标主要有:区域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构成、人均收入水平、林业职工人均年收入、教育水平、森林保护政策、森林采伐和利用政策、林业税收政策、林业投资政策、林业执法资源等。
5.2.3指标的量化及标准化
在构建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常用的量化方法是指数法,即将各描述指标的实际值与参照值进行对比,得到一个相对数,以此相对数作为该指标的评价值,正向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描述指标实际值/基准值)×100%,逆向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基准值/描述指标实际值)×100%。
评价标准确定的合理与否,是评价结果合理与否的关键。评价标准可参照国家有关标准确定,也可参考国内外同类指标确定,没有参考依据的,可以以理想值或实际指标值中的最优值、满意值为标准。
5.2.4指标权重的确定
可采用单一的专家咨询法(Delphi法) 或层次分析法(AHP法),但它们都有不足,如Delphi法的不足是权重分配的难度和工作量随指标数量的增多而增大,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AHP法的不足是随着判断矩阵的增大,会出现前后不一致。为解决上述矛盾可采用Delphi法和AHP法相结合的办法确定权重,通过明确问题、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建立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一致性检验等步骤来进行整个系统层次分析,其特点是不仅能对大系统基于一目标对系统内各要素进行排序,而且能排除人们在对事物判断时产生的逻辑不一致。
5.3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模糊综合法、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BP神经网络法等,这几种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10-12](表1)。
6结语
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很丰富,需要研究的内容多,文章仅对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影响因素、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深化对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郭志伟,代力民.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和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 2003, 16(4): 1~6.
[2]蒋有绪.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世界林业研究, 2001, 14(2): 1~7.
[3]孔凡斌.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以江西省为对象[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2):50~55.
[4]高瑞馨,王凤友.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研究概述[J].防护林科技, 2005(4): 38~40.
[5]杨学民,姜志林,张慧.徐州市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2):177~181.
[6]顾蕾,姜春前,邱亦维,等.县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18(3):238~244.
[7]卢梅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及指标体系构造[J].北京统计, 1997,(3):25~28.
[8]左永忠,秦安臣,陈东来.河北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 1999,(2):30~34.
[9]潘存德.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指标体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7(3):38~44.
内容摘要:生态承载力逐渐成为一种测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本文通过介绍生态承载力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计算了2003-2009年天津市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分析了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并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研究了生态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之间的定量关系,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灰色关联度 天津市
问题的提出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聚居的场所,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它是受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地域综合体。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在感受到城市化所带来的巨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最新情况,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全国26%的地表水国控断面劣于水环境类v类标准,失去使用功能;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一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减弱,生态破坏问题依然突出(周建,2007)。由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引发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据2007年9月民政部的消息,全国受灾人口约为4016.5万人,其中死亡人数49人,失踪人口23人,安置28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约1.1亿亩,绝收1626万亩,因自然灾难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4.7亿元。如此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何以支撑中国规模巨大的城市化进程,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不得不集中全部精力加以应对的城市发展问题。
天津作为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的特大型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天津市2005到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指出,在未来15年,把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然而从天津的资源与环境条件看,今后城市发展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将面临人口集聚和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紧缺等突出问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资源的紧缺及要求逐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迫在眉睫,开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测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实现社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可持续发展
目前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很多种,国内外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Qnishi T(2007)和Water(2005)从资源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讨论,着重说明了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原则;Haughton G(2006)从环境角度定义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必须利用环境生态规律来解决城市问题;Nijkamp(1998)从经济角度定义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讨论。
单纯从某一角度来定义城市可持续发展概念具有片面性,不仅不利于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而且也不利于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性和系统性研究。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观,它指城市环境、经济与社会持久、相协调的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在保证城市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使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最小化,使之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能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热提·涂尔逊等,1998)。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国家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因此必须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测度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程度。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规模保持在其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吉喜,2001),因此,如何对城市生态承载力进行科学测度,明确资源的供需态势,环境的纳污能力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人类活动是否在生态承载力限度之内,以及如何调控人类活动使之在此限度之内,就具有了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测度生态承载力的方法有能值分析法、物质流分析法、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估测法、生态足迹法等。本文以天津市为研究区域,以2003-2010年该市的统计年鉴为数据源,采用生态足迹法(ecological footprint)计算了本区该时间序列内的生态承载力,并分析了其可持续发展的状况。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035 — 02
关于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很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过去的农业术语中,它被称为优良的饲养或管理。它在20世纪60年代再次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一个国际性的组织——罗马社团于1968年成立,这被看作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社团出版物在1972年达到了高峰,它概述了需要更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应当受到足够重视和高度关注。1980年,总部设在日内瓦的自然保护国际联盟(IUCN),了世界级保护战略:它同时带来了谨慎的有时甚至是消极的自然资源保护论者的想法,和积极的但有时有些粗心的开拓进取者的想法。它为1987年布伦特兰报告的出版打下了基础,这份报告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人们共同努力工作而发表的出版物。根据布伦特兰的报告,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的全球峰会上,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这种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模式,成为最经常被引用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旅游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周围。但是理论在成为实践之前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讨论和研究,所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得到逐步发展。直到近些年,可持续旅游的概念才慢慢地得到了广泛认可并逐渐实施。被最广泛接受的可持续旅游的定义是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的,他们把它定义为:旅游业通过管理和连接资源的方式,包括经济、社会和审美需求等等,来维护文化的完整性,保持基本的生态程序、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保障系统。旅游业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一些评论家认为它起源于中世纪的朝圣之旅。但旅游业真正作为比较潮流的事物和重要的产业,是在二战后开始兴起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开始于1950年,收录了25万国际旅客。旅游业开始了迅速地崛起,在1950-2007年期间,为6.5%。 2007年,在全球范围内共有9300万国际游客,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期待着在2020年国际游客数量达到1.6亿。然而,更多的人选择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旅行:因为相对于出国旅游,这显得更加方便和容易。经过50多年的经济增长,人们早已经忘记了旅游业以前的样子,即使是从事旅游业的人们。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
毫无疑问的是,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有许多关联。从相似的部分来说,可持续发展有三个要点,即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维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也表达了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满足人类欲望的观点。从不同点来看,前者所包含的范围更广泛,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后者主要作用于与旅游业有关的事情。在一般情况下,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可以是这样的:整体上,它们属于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局部上,他们有一些重叠的区域。
然而,当我们试图解释这两个概念时,把它们相互孤立起来分析会显得不成熟,因为可持续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典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正如亨特的观点,详细分析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业,四大阶段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四大阶段依次为:提倡、警示、替代和以知识为基础的阶段〔1〕。
1.在提倡阶段,因为二战后经济的需要,作为一种新的无烟工业,旅游业得到了宣传和发展。
2.在警示阶段,因为旅游业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就像对环境的破坏,对当地文化的入侵,穷人和富人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这些已经影响到了稳定的社会框架。
3.在替代阶段,人们试图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同时为游客和当地人带来收益。因此,一些新的旅游业术语应运而生:比如生态旅游、农家乐等等。
4.在以知识为基础的阶段,旅游业得到更明智的运用,例如,使旅游作为一种工具来帮助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成立非政府组织等。
如果我们不只限于旅游相关的东西,而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同样使用四个阶段的方法,那么很容易看到这个理论也同样适用。例如,由于二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性危机也随之而来,如人口膨胀、气候变化、水和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和收入问题等等。人们不得不提出一个相应的政策来应对更多和更严重的问题,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于1987年被提出之后,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这同样是一个完整的四大阶段模式。
亨特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可持续旅游不应该只关注自身,也应该考虑,如何才能对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2〕。同时,作者提出了四种抽象的方法来解释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之间的关系。四种方法是:通过旅游规则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产品为主导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环境为主导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幼态持续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幼态持续的旅游业意味着旅游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应该是有所限制的,即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应尽量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和旅游相关设施的负面影响。就像巴特勒〔3〕在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式中的观点,他认为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尽可能首先鼓励个人的冒险旅行或一小群游客的旅行,因为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资源环境。因此,可持续旅游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是显著的。因为在任何地方,如何保护环境,或尽量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可持续旅游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个范围甚至可以扩展到全球性的问题,如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等等。
张凌云提出的观点认为,单就旅游业来说,可持续旅游看起来似乎并不存在,因为它仍然可以与广大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有关联,也可以说可持续旅游的商业角色仅仅是其一个职能〔4〕。同时,可持续发展也不能单独工作,它需要配合或大或小的市场和企业。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许多农村地区,旅游业不仅为企业服务,它也可以当做一种工具,来保护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地方特色的发展。而且,通过旅游获得的收入也可以用来进行城市的发展建设,保护文化遗产等等。旅游业的发展在提高就业率和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的关系就像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如果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可持续旅游就是负责旅游相关事物的下属部门。他们有一个明显的区别:严格意义上讲,可持续旅游不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概念,因为它更偏向于单一方向。因此,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作为大的前提,可持续旅游则不能单独成立,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可持续旅游对环境保护等做诸多方面的贡献。从这个方向来看,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今天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我们正面临着许多问题。在环境和资源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碳排放量增加,海洋环境恶化。在文化和社会方面:外来事物对当地的负面影响,旅游收入的分布不均,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等。简而言之,有四个原因使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困难:第一,说的人永远比做的人多,建议和意见很多,但是有实际行动的人却很少;第二,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发展经济,所以人们一直无限制地扩大旅游业,这使得压力来自需求;第三,尽管对环境的保护和相关的知识在升级,但仍有一些人信奉“享乐主义哲学”,只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旅游活动;最后,几个孤立的态度转变显然是不够的。
通过了解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要满足三个方面的需求:保护生态、游客满意度和当地的需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它应该满足当地人的需要,它应满足旅游和旅游业的需要,它也应该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当地的文化和其他资源。
可持续旅游的意义并不是阻止旅游业的发展,而是经营旅游业,使它在几个方面之间达到平衡。旅游业可以联系到很多元素,如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多种资源的利益相关者,如酒店、餐厅、交通、旅行社等。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因此,在这些方面达到平衡,不仅对可持续旅非常重要,甚至对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穆勒在1994年提出了一个旅游发展的魔术五边形〔5〕。可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有五点最重要的因素:经济状况、当地人的幸福感和未受破坏的自然资源、健康的文化和客人需求的最佳满意度。魔术五边形对当今的情况是有用的,因为这五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容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放大正面影响和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它也增加了对社会环境的关注,使只追求经济发展的一些人得以冷静。要知道的是,可持续旅游是一个带有奖励的尝试,尤其在当今社会,这种尝试更加必要。
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他们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就像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可持续旅游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但它们之间还是有差别的,有时这种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可持续旅游有其自己的特殊区域,通过分析和研究,了解这种辩证关系是有重要意义的。可持续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许多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的约束作用显著。这些无疑属于可持续发展的范围内,为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美〕科特雷尔·亨特.针对需求重新构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可持续旅游杂志,1995,(33):155-165.
〔2〕〔美〕科特雷尔·亨特.可持续旅游作为一个适当的范例〔J〕.旅游研究文献,1997,(24):850-867.
因GRI对可持续发展报告内容和指标以及报告原则有严格的要求,所以是否能够按照GRI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已经成为评判一个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的水平和所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质量的标准。
GRI指南每四年修订一次,2006年10月5日GRI的G3版报告指南。指南中专门规定了有关保障的条款。要求组织机构使用不同的方式提高其报告的信用度。除组织机构可有适当的内部控制体系外,可持续报告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推荐使用外部保障。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所用的“外部保障”指保障报告质量和其所包含的信息所进行的活动,之后公开结果。GRI对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分级管理,经过专业机构审核的报告认为是可靠的。指南规定报告如使用了格外的保障手法,组织机构可自行在“A、B、C”上添加“+”,比如:“A+、B+、C+”。
挪威船级社VERISUSTAIN――可持续发展报告审核规范是针对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审核的专业规范。VERISUSTAIN――可持续发展报告审核规范是参考AA1000AS审计标准及GRI报告指南附录四可信度保证系统的要求制定的,是目前较系统化和严谨的报告审核规范。
人们广泛认为需要改进报告模版和验证方式,以此让可持续发展报告更有意义、更可信。
挪威船级社VERISUSTAIN审核规范定义了一个透明、有结构性和综合的流程来验证关于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信息的收集、评价和宣传。
一般来讲验证时应该注意: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其中包括:准确性、中立性、可比性)、相关方响应性。
报告的审核也要针对其报告内容的实质性、相关方响应程度、报告的范围;报告质量的平衡性、可比性、可靠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分。
报告审核所采取的方法也要以事实验证、监督检查、抽样检查(数量指标)、采访、利益相关者访谈、信息源确认为主。
报告审核的步骤一般按照以下程序:
1. 定义范围
2. 计划验证流程
3. 进行实际验证
4. 最终验证报告
5. 质量审计(内部)
6. 颁发审计声明
评估报告前要对指标的定义、指标级别、公司(现场)的风险预测和潜在的问题、审核的指导方针进行了解及确认。
首先区分和定义关键的、重要的、普通的确定3种不同级别指标。确定关键性指标的标准之后再进行风险预测,例如:对使用指标级别的风险预测、对审核过程中要点的风险预测、对关键部件或产品线的风险预测、预想问题可能发生的区域或活动的风险预测等。
根据时间的影响因素,所以审核时一般要关注高风险指标。
评估报告时,要在不同方面使用不同的工具,并应用相应的指南,例如:
1. 该公司应该能够根据风险预测制定内部控制要求。这一方面与“精确性”的等级相关,使用参考操作指南Table 10。
2. 风险预测为判断“完整性”提供信息,使用参考操作指南 Table 8和 9。
以完整性审核为例。针对完整性审核,要从操作维度、范围维度、时间维度进行审核。
经营企业的第一目的是造福人类,承担社会责任是基业常青的基础、企业永续经营的秘诀,已经为很多公司所认同。中远集团COSCO就是亚洲第一个按照挪威船级社VeriSustain审核规范对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审核的企业。
由第三方证实,企业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可靠性审核可获得以下利益:
全球契约报告对相关方来说是可信的。
- 审核报告中要涵盖所有有关优劣势的细节和概要,同时还要包括未来可能的发展机会。它有助于企业改善整体表现。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缘起和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现在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
二战后至1960年代,在经济重建动力的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了凯恩斯理论,以高速经济增长来摆脱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同时,战后宣告独立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则企图以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赶超发达国家。然而,这些增长都是以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而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如哈罗德一多玛模型、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或者只强调资本,或者强调资本和劳动力,而环境与自然资源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被忽略的。这种理论对高速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凸现,主要是人口、环境和资源等方面出现的压力和危机。于是,一些学者开始考虑未来的发展问题。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飞船经济”理论。这一理论引起了巨大反响,结合现实中已经出现的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学术界开始关注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研究。19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震动世界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经济要实现“零增长”。报告的设想虽然是不可行的,但它对未来的预测是有积极意义的。
198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了一份题为《保护地球》的文件,其中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作了阐述,将其定义为:“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最早的定义。1983年,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负责研究人类长远的环境与发展战略和国际社会应对环境问题的措施。1987年,该委员会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正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关键概念采用,并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其定义。但在该报告中涉及到持续发展定义的陈述有六处之多,各定义之间并不一致。这说明它作为一种全新观念的不成熟性,也说明其内涵的丰富与复杂。不过,报告明确指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可以统一的,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它是确保未来环境与发展的唯一合理的途径。这一报告促成了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在该次大会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而得到了确认,这一概念得到较为公认的定义是“在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发展要求的资源基础的前提下的发展”。这是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形成的定义。
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以得出两个原则:一是发展原则。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要延续下去,即必须顾及到后代的发展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和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但发展权对发展中国家更为重要,因为发展中国家承受着环境退化与贫困双重压力。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是第一位的,通过发展才能使人民脱贫,才能积累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所需要的经济实力,才能使社会最终摆脱贫困与落后。二是可持续原则。也就是说,人类追求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单纯依靠增加投入、增加消耗以实现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使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少。与此相适应,人类应该控制消费,使消费朝合理的方向转变,应该反对各种挥霍和浪费。
二、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各种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允许下降,如果某种单因子下降了,则要求替代资源的完全补偿。体现这一思路,世界银行于1995年9月在《监督环境进展——关于工作进展的报告》中,推出了一套新的计算国民财富的指标体系。在该体系中,一国的总财富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创造的财富、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由于可持续发展要求自然资源的存量保持稳定,增加创造的财富的途径就有三条:一是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这三条途径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即通过人力资源的发展来实现创造的财富的增加。因为第一和第二条途径实际上总是科学技术进步、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机制完善和社会组织合理的结果,也就是人力资源发展的结果。因此,可持续发展从资源角度讲,就是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人力资源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和以色列的发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
既然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此重要,那么,这种替代是否可行呢?我们认为,这是完全可行的,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更是如此。
首先,发展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当今世界,已经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该报告指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由定义可知,知识经济具有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相区别的特有性质。一是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人与自然高度协调为主要特征,把可持续发展与智力创新和信息化并存作为知识经济的特征,它着重开发知识、智力这一无限资源。二是知识经济时代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知识经济的实质和核心内容。三是知识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知识具有持续增长和报酬递增的趋势,它改变了传统的要素增加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特别是对知识的投资,既能增加知识要素本身的积累,也能增加其他要素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大大提高全要素投资的收益。四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型的经济,创新成了发展的关键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总之,知识经济的到来使高技术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日益增加,知识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劳动者素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一切都表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知识经济为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从我国的国情看,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是完全可行的。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而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过少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之一。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人均拥有量通常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我们完全应该而且可以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替代短缺的自然资源。这种替代通过科技进步、完善管理、优化生活方式和合理配置资源,等量的资源消耗将能产生更多的财富,而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可使等量的财富产生更多的福利。
当然,在提出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就业问题。毫无疑问,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就业增加,失业减少。但同时应看到,如果替代方法不当,反而会引起更多的失业。当就业出现较大问题时,公众对生计的关切会压倒对环境的关心。而且,大量过剩劳动力堆积在农业领域,将会成为生态与环境破坏的基本因素。所以,一种好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必须将就业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不应该将资源过度投入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领域。就我国而言,在高技术领域有所作为是必须的,但却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社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要有足够的部分用于普通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上,使我国由一个人口资源大国转变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经济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B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6)09-0007-03
科学发展观“问世”以来,人们关注备至,虽时间不长,但无以计数的论著频繁见诸报刊、杂志和网络,令人目不暇接。人们“智慧”地把几乎所有问题都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以示科学发展的树立和落实,人们“聪明”地把科学发展观当作一句娓娓动听的“口号”,以示其已深入人心并业已转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当提倡运用哲学的方法、哲学的视野来思考和研究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睿智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理解“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相当多的辅导资料和理论著述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进行了喋喋不休的论证,但注释较多,追问不够:比如,何谓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否就是什么都发展,不留“死”角?全面发展是否就是全面推进,而没有重点?何谓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否就是各项事业一同发展,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是否就是等量发展,而没有差异?何谓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否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还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和发展之间有没有矛盾?何谓“以人为本”?“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是谁?是人民群众?如果是人民群众,那么不同的岗位(地位)、不同的地区(部门)、不同的阶层(集团)、不同的时期(时代)的“人民群众”是否也有所区别?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如果在理论层面给不出一个比较合理、令人满意的答案,那么在实践层面所谓“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岂不成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人们如此重视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和研究,恰恰表明,在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着“全面与重点”、“协调与差异”、“可持续与发展”的矛盾。这正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困”之所存,“难”之所存。
一、可持续发展的逻辑矛盾
我国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为“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即所谓布伦特兰定义。但多年来,人们大多引用这个经典定义,而对这个经典定义的研究,特别是哲学追问不够深入。比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什么?可持续发展与人是什么关系?可持续发展何以可能?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哪里?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何在?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是什么?
从这一经典定义可以看出,定义者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是相当谨慎、小心的。此定义用了两个似乎并不对称的逻辑语句:一个是肯定性的判断,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另一个是否定性的判断,即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一是一否,一放一收,一松一紧的经典定义,尽管其关注的焦点在于“人”,尽管其张扬的哲学是“以人为本”,但由于“可持续发展”小所关心的“人”不是一个人,而是“现代的人”和“未来的人”,所以这个经典定义实际上折射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张力和逻辑矛盾,即人们需要“发展”,人们又需要“限制”,正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在“可持续发展”中得到了统―。换言之,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需要发展”和“限制发展”的统一,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限制当代人去满足当代的需要的统一。具体地说,“发展”是为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发展,“限制”足为满足后代人的需要而“限制”,“可持续发展”中的“可持续”是对“发展”的限制、规范和约束。
―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满足需要,又要加以限制,具体说,就是既要实现经济增长,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或者说,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增长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兼顾与统一;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权益的统―;满足需要与实现限制的统一;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人类的这―崇高理想与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的矛盾,大概比比皆是吧!
二是美好向往与严峻现实的矛盾。理想的理论构想是完美的、令人向往的,可是现实生产、生活、生命、生态中的实际矛盾和问题却是严峻的。也就是说,这个统一确实难以兼容,是先“发展”,再“可持续”,还是先“可持续”然后再“发展”?“发展”和“可持续”都需要物质、资金投入,传统的“发展”往往是讲求经济效益,注重投入和产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对“可持续”的投入则往往难以算清经济账,甚至入不敷出,根本看不到经济效益。这就为“可持续发展”设置了―个现实的“障碍”。
三是自然环境的改变与保护的矛盾。自从“认识你自己”的神谕被人们接受并主动地认识自身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人也并非“人猿相揖别”以后就成了主体,人的主体地位是在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即在适应自然、依赖自然、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的。这充分表明,自然界是一定要被人们所的,这既是―个客观事实,也是人们进进社会活动的历史前提。或者说,一方面,人类要生存、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原封不动地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环境这是完全的梦呓!一般地说,人类的文明越不发展,自然的生态环境会越好,然而这却未必是最理想的事情,国家环境保护局原局长曲格子先生曾经说过:“笔者曾经有机会看到过非洲的一些比较原始的人类生活方式,那里虽然有清洁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但是,居住条件恶劣,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疾病丛生,寿命短促,绝不是一个理想的人类环境”。因此,如何在改变自然生态、资源环境的同时,又适度地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如何在两者之间选择―个“度”,并在“度”的范围内去改变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就自然成了一个难题。
四是政治家与学者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同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可是一般市民、公众与领导发展事业的政治家(官员),理论(学术)工作者的观点往往是有区别的。这是理解、推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之间的矛盾。从现实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实际状况看,政治家(官员)们往往更关心“发展”,这是当代人(老百姓)的需要,
也是政治家(官员)们追求政绩的需要。学者们往往强调“可持续”,为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而奔走呼号。在政治家(官员)中,在领导岗位上的政治家(官员)往往更关注“发展”,而已经退到二线的或者已经退休的政治家(官员)则相对关注“可持续”。在学者、专家中,哲学家愿意对“可持续发展”作形而上学的思考,经济学家比较关注经济的增长,伦理学家更强调入们要善待自然,维护自然的权利.这些“可持续发展”主体之间的矛盾显然是存在的。
五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现达国家,顾名思义是发达的现代国家,因此,那里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心“后现代”问题,追求所谓“后现代”的科学,“后现代”的技术、“后现代”的文化,主张应当“抛弃‘现代性’,否则我们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且不说后现代主义者罗蒂关于后现代主义“三个悖论”的哲学意蕴,就是现实生活中发达国家也在世界竞争中加快“发展”,当然这些发达国家在“可持续”方面的认是明确的,投入足可观的,因而发展是可持续的。而在发展中国家,处理“发展”与“可持续”的矛盾就是一个极大难题,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事实上很难做到“发展”与“可持续”、“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权利的真正并重。这不完全是“政绩”的需要,也是13亿人口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小康”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中蛰伏的诸多内在的,现实的矛盾警示我们,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前,要谦虚谨慎,不要夸夸其谈;要深入研究,不要浅尝辄止为此必须切实弄清“不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根源。
二、不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根源
“可持续发展”观是针对“不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而言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或者哪些原因导致了“不可持续发展”呢?有人从哲学层面解释,认为是非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所致。有人从管理学层面分析是“公共牧场”理论所致,其实,这些理解既不全面,又没有从根本上作出解答。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确实,可持续发展包括许多方面,如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文化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但其核心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人是一切社会事务的承担者和推动者,人是一切社会活动及其后果的责任者。换言之,一切社会活动,一切社会成果(后果)都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所以,人是“可持续发展”的创造者,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始作俑者。人自身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关系或矛盾,分析“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固然要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但不能仅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寻找。这是因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两者的作用是相互的,但人是主体,是有目的,有意识,有理性,有智慧的社会性存在物,人既有适应自然、信赖自然、在―定程度上改造自然的权利,又有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义务。因此,在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中,人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主体和主导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与其说应当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不如说到人的自身去寻找。
确实,马克思在《导言》中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还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按照马克思的思维逻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制约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反映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然的态度和方式,本质上反映着人对人的态度和方式。所以,“不可持续发展”虽然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但其根源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当今全球危机,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对立,其背后则是人与人的关系的紧张和对立。
其一,人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复杂性-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教育背景、成长经历等方面的差异,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处理态度、方式也就不同。
其二,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复杂性。二者之间并不必然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如在环境问题上个人为了自己的私利,有可能牺牲群体的利益,而群体利益也可能损害个体利益。
其三,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复杂性。环境危机主要体现的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财富积累足以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从国内来看,地方保护主义为了满足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其他地区、其他部门的利益。
其四,是代内与代际、当代人与未来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动物与后代之间仅仅是一种生物遗传,是本能的、自在自然的,是单向的。而人与后代不仅有生理上的遗传,更是一种社会性的遗传,是双向互动的。所谓自然对人的报复,实质是人对人的惩罚。
其五,个体的、群体与类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这种关系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代内与代际之间关系的综合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总体上折射为个体、群体与类的关系。如果把人与人的关系简单化、片面化,就会歪曲人的主体性、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失去人的完整性。
从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史来看,复杂的人与人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殃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危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类认识、创造能力的有限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的矛盾以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的矛盾,极易造成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如果“人与人的关系是狼”,那么很可能发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情掠夺和疯狂占有,从而造成发展的不可持续!
三、社会技术创新的当代使命
既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是人与人关系的危机造成的,或者说人与人关系的不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根源,那么,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真正途径就只能到人与人的关系中去寻找。
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作为“技术”,都是由人创造并由人来使用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性知识体系,但两者的理论基础、指涉领域、制约条件以及在人们改造世界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自然技术是人的主观目的、人的智力与自然规律和自然物力的统一体,而社会技术则是人类依靠自然、适应自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的社会中介-正如卡尔・波普尔所说:“物理技术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机器和改造、维修机器,社会技术是设计各种社会建构或改造运用已有的社会建构”。通过社会技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通过自然技术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逻辑和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