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描写雪的散文

描写雪的散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03 09:25: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描写雪的散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描写雪的散文

篇1

作为作家,瑞瑜同志最擅长的是散文创作,他文集中的大部分作品也都是散文。而散文中最精彩的脍炙人口的篇章,无疑是那许多描绘祖国东北边疆的黑龙江省风貌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作品。这显然与作者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瑞瑜同志少年参军,后远赴东北边陲,在黑龙江畔农场里生活了多年。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成了个“小北大荒人”。北大荒黑土地丰富的营养哺育他进步成长,他喜欢上了文学,开始了习作。后来,到了《北方文学》从事编辑工作,又经常上山下乡深入生活,让他不由自主地把黑龙江视为第二故乡,热爱这片黑土地的山川和人民。他希望以手中的笔描绘和歌颂它富于地域特色的真善美。于是,几十年来,他创作了大量以黑龙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题材的优秀散文。

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卷二》的《林场风雪》,就是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腹地,海拔1400米,冬天最冷时零下52度,堪称“高寒”。这里是一个只有二十户伐木工人的林场新村。为了使十个七八岁的学龄儿童读上书,“老木把”林铁柱的妹妹,十九岁的中学生林小霞自告奋勇,成了他们的代课教师。她每天从林业局的家出来,走二十五里山路到林场新村的“木克愣”小学给孩子们上课。在严寒的冬天,“不管风多大,雪多厚,天多冷,路多难”,准时不误。而每一天,孩子们都早早站在雪地的高处,远远眺望和迎接他们的老师。有一天,林老师病倒了,没有来。孩子们惦念老师,一起带着各人自备的小礼物去看望她。后来,在一个暴风雪天,林场新村接到林业局的电话,说林老师已出发上山了。然而,孩子们却始终没有迎来冒着暴风雪前来上课的老师……

这篇散文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但作品却十分真挚感人。列夫・托尔斯泰指出:“艺术家的真挚程度对艺术感受力大小的影响比什么都大。”显然,正是由于瑞瑜同志首先被他笔下的人与事深深感动了,他才有可能写出这篇具有高度艺术感染力的散文。

瑞瑜同志善于通过自己对生活深切感受中提炼的细节和具体描写,表现年轻的林老师和孩子们纯朴真挚的师生情。如描写孩子们站在雪地的高处,眺望和迎接由远而近的林老师的身影:“远方,白茫茫的雪地里,忽然冒出了一束鲜红的火苗,闪闪烁烁,越来越大,化作红彤彤的一团火,随风飘荡,飞跃……近了,近了,啊,身着红色的绒衣,头戴红围巾的林老师,踏着没膝深的大雪来了、来了。好艰难好艰难的步履啊!”这孩子们眼中林老师的生动形象,不是可以媲美今天“感动中国”里的先进人物么?又如,散文里描写孩子们探望患病的林老师,各自带来了小礼物:铁嘎儿拿出从河泡子的冰眼里钓上来的细鳞鱼,以便熬点鱼汤给老师补补身子;冬冬拿出他爸给的一棵人参和几棵黄芪,以便给老师熬鸡汤喝;明明把一盒“哮喘灵”中成药给林老师治病;玲玲拿出一张洁白的桦树皮,上面写着她给老师的慰问信……这些具体而生动的细节描写,多么真挚感人!散文的结尾,虽没有直接表现前往新村时林老师在暴风雪中遭遇的灾难,只是描写了孩子们迎着暴风雪从山上跑下去的身影和撕心裂肺般的不断呼唤“林老师,林老师”,便让读者意识到林老师已经殉职了,并为这位“高寒”的木克愣小学代课老师的高贵品质和真挚的师生情深深感动。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在一首以诗论诗的七律中指出:“诗家三昧不难求,形象思维孰可求?……情景交融神韵在,不须修饰自风流。”其实,不仅善于运用形象思维创作的散文作家,也同样可以在作品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林场风雪》既生动地描写了风雪高寒的林场景观,又描写了这“高寒”如火如荼的师生情。而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虽然一笔白描,却感人肺腑。

与诗人写诗讲究情景交融一样,散文作家写散文也讲究情景交融,这也许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可贵的是,瑞瑜散文中的景,不是泛泛的景,而是他细致观察生活获取的眼中之景,也不是泛泛的情,而是他深切感受生活的心中之情。这二者的水融,才格外深挚感人。不仅《林场风雪》如此,其它许多优秀散文亦然。

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的话,那么,散文对语言的要求就更高了。因为小说还可以借助生动的故事情节取胜,戏剧也可以借助巧妙的戏剧冲突出彩,而散文则主要靠文学语言创造生动的意境感染读者,所以必须是美文。

对此,瑞瑜同志是有深刻体会的。所以他在写作别重视语言的锤炼,力求加深其艺术感染力。例如,他在《血凝红叶》一文中,是这样描写尚志县亮珠河山崖上的抗日烈士赵一曼被俘遗址的:“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皑皑,好一个银装的世界。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安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块。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上披着厚厚的白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耀眼夺目。”这段语言朴素自然又形象生动,作者特别善于长短句的交替使用,并配合对仗和重叠的艺术技巧,以增强文字的节奏感和声情美,从而创造出真切动人的艺术境界。

散文《林区小镇》,也是语言精练,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美文。“站在北山顶上望小镇,小镇像一面盆,盆里盛满爱情、欢笑和幸福。一条长街,那么长,一直扯到小兴安岭深处的原始森林里,它像一条长绳,一头系在镇里,一头拴在林场,它联系着伐木者的心……”试看,寥寥数语,作者就把林区小镇具有地域特色的风貌,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说:“风景描写应当逼真,好让读者看完以后一闭上眼就立刻想象出来您所描写的风景。”瑞瑜同志的许多散文的风景描写,就达到了这种境界。这不仅由于他对生活的深切观察和体验,同时也是由于他重视文学语言锤炼的缘故。

瑞瑜同志散文创作的视野,没有局限在省内和国内。他也常常远涉重洋,放眼世界。当有机会出国访问的时候,他总忘不了写些域外散文,把自己深有所感的见闻介绍给广大读者。他走过的地方很多,从东南亚到中东,从俄罗斯到东欧以至于英伦三岛,都有他的足迹。他最喜欢寻访的是那些享誉文坛,为世界文学宝库贡献过许多珍品作家或诗人的故居和博物馆,追踪他们的脚印,透过尘封的历史观察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音,从而写下了怀念高尔基、伊凡・伐佐夫、狄更斯、列夫・托尔斯泰等文学大师的散文:《万世文宗今犹在――访高尔基故居》《访索波特伊凡・伐佐夫故居博物馆》《我在为人类写作――伦敦狄更斯故居博物馆感怀》《列夫・托尔斯泰故居漫步》……

去年,我在一次老年诗会上赋诗道:“自笑人生如梦幻,匆匆已届耄耋年……”我比瑞瑜同志的岁数大一些,今已年近九旬,他也将至八秩了吧?可喜的是,他仍然精神抖擞,与时俱进,身笔两健。谨以小诗一首,作为拙文的结束语,并表示感佩之情:

散文创作喜丰收,

滚滚才情笔下流。

篇2

边地风情和少数民族风景是很多本土作家创作的灵感来源地,董秀英的《摄魂之地》,景谊的《谁有美丽的红指甲》等都带有边地和民族风情,神秘高原的深厚的边地文化底蕴、浓郁的乡俗民情,让许多作家倾尽才华来展现对神秘高原的痴爱,对这片土地的真情回报。晓雪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作品中就向我们展示了独具一格的高原情怀。高原情怀,就是立足高原,形成开拓、创新、奋进、包容的精神面貌,晓雪散文作品就有这样的高原大情怀体现。他用自然、朴实、诗化的语言,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高原大地的自然风貌,人民生活、精神面貌,展示了红土高原独特的魅力。

晓雪散文题材广泛,如序跋、政论性的散文和艺术性散文,本文主要以其艺术性散文为主进行分析,其艺术散文中不仅有高耸的苍山,明亮的洱海,故乡人、事的记忆,主要是晓雪对红土地无法割舍的留恋。

一、对高原人民的生活、精神状态抒写中融入的高原情怀

首先是晓雪的散文中记录红土高原人民的“精、气、神”,也带我们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民族画卷中。让我们看到边地高原的美丽,高原的人民生活、精神面貌。晓雪如同艾青一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愿用一生的时间来抒写这块土地。《紫溪山拾零》中的紫溪山、紫光湖,《初见昌宁》中秀丽的村庄。“这里空气透明、风送花香,天空格外湛蓝,白云浸透阳光……这里是神话、史诗的土壤,是歌谣、故事的宝库,是五光十色、独放异彩的民间文学艺术的海洋”。[1]作家生活的经历,见闻都会成为作家的经验和创作的来源,体验的特性决定艺术创作的类型,高原成为其创作的依托。

其次是对红土高原人民生活、精神的描写。晓雪用动情的笔触描绘红土高原大地上人们的精神和生活:多姿多彩、恬静、充满乐趣,人民善良、豁达、乐观。如《我常常想起他》中鼓励晓雪写作的杨老师;《绿叶颂》的叶校长为红土地奉献了自己一辈子,繁荣祖国的事业。《他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老作家李乔,生活简朴,却一直为发展彝族文化而忙碌,为培养新作家而辛劳;他们不为自己,为一个更好的明天,在不停的追求探索,向前进,向上攀登,为他人,为祖国教育事业,为高原文化事业一直奋斗在自己岗位上。高原情怀也源于高原人的精神风貌,是高原发展的内在动力。

再次,描绘出红土高原上丰富多彩的民族画卷。在其笔下各民族间相互融合,各个民族特色在高原上绚丽绽放,构成一幅壮丽多姿的民族画卷,也是民族风情最为浓厚的地方,晓雪用艺术的散文展示着各类民族节日,白族神话、节日、风俗,纳西族风情等等。如《大理的杂忆》、《洱海月》、《银苍玉洱》等等作品中都有白族神话,白族童谣。

晓雪在《民族节日随想》中说,“节日期间,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最漂亮的民族服饰……真实地表现自我、享受生活、返璞归真的一种需要吧”。[2]“三月街”是大理白族的盛会,每年农历三月中旬在大理西门举行,各个民族都会盛装出行,有歌舞表演,也是各种物品的交流会,对大理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大理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节日,也是白族文化和藏族文化的传播途径。

二、晓雪散文中高原情怀的艺术呈现

晓雪散文主要以语言的清新朴实为主,在质朴中见深刻。在其文章中看到了晓雪对世人的关心期盼。

首先是以诗化语言来表达高原情怀。晓雪以诗人的气质来写散文。读他的散文给人感觉就像看白族扎染一样温婉、质朴但很精致,会越看越喜欢。“他的散文在自由自在和自然的语言风格中显示出一种富有诗意的散文味”。[3]

“妈妈的精气,融入故乡的春风,去吹开满山的花朵,去翻开洱海的碧波”,[4]抒写对母亲的爱,晓雪的感情都在这样温婉的语言下细细的悄然流露。

“诗情是散文中荡漾着的牵魂摄魄的氛围和情韵,诗情源于精巧的构思、丰富的想象……画意是倾注了强烈之情而创作出来的一幅幅色彩鲜明,能引起人们丰富想象的、给人以美感的艺术画感的艺术画面”。[5]《洱海月》中月的意象构成了全篇诗画一样的画面,用文字展现一个画面,这个独特的意象为散文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读者很容易随着晓雪进入他的故事。

其次,晓雪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发高原情怀。晓雪艺术性散文语言质朴清新,如风一样的美妙,如水一样的灵动,这是晓雪诗的特点,诗画的语言,像和老友叙旧一样自然。苍山上的绿叶永远那么翠绿,这是生命的延续。晓雪在用心创作,用生命赞颂故乡。

晓雪散文用的最多的是象征,其中有部分象征,整体象征,《绿叶颂》中的小叶,她一直在边疆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着,默默坚守岗位,这就是边疆群山中众多绿叶中的一片,繁荣了祖国的事业。把小叶比做绿叶,装点祖国大地,巧妙而又精彩。

晓雪散文中一大特点就是写实,“是因为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的题材”[6]。晓雪说“散文贵在‘真’:真实、真诚、真切、真挚、真性情”,说“突出个性,即取自己的思潮”。通过散文,表达了一种开阔的胸襟,一种真诚炽热的情怀。通过晓雪散文我们看到了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真实的晓雪。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心里有自己的目标,为心中最纯净的“雪山”前进,这是他心中指路前行的灯。

三、晓雪艺术性散文高原情怀的成因

首先是童年体验的储备。一个作家创作是通过积累对生活的反应,情感的表达。《望夫云》、《羊龙潭》、长诗《大黑天神》创作都来源于童年母亲和外婆的故事。在他回忆性的散文里,这种“自叙传”的色彩是最为浓郁和充分的。童年的生活、事物都是晓雪不能忘怀的记忆,在故乡赤子之情的爱展现在对故乡的描写。

童年的生活在晓雪笔下是那么纯真,美好。晓雪幼年丧母,以致对每个亲人很珍惜,亲人的离世更是会加深这样的情感。童年看的风景会让晓雪心心念念,游戏更是一辈子不可忘怀的记忆,老师的鼓励让他永远记得。童年的点点滴滴都让他记得那么清楚,童年那么丰富精彩,成为他后来创作的一种储备和素材。

其次是独特的民族、边地文化的影响。大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宗教、文化独特。姑娘出嫁要奉给公婆自己制作的雕梅,下雪时有人卖雪;对尊贵客人还会献上传统的“三道茶”等,晓雪深受这些文化的影响,这些文化自然成了他书写的对象。晓雪文学作品中常有对美丽遥远的传说进行诗话加工,但不是简单的借鉴,这样让我们看到了与其他作家创作的不同之处,他的诗作以白族传统神话为基础,通过自己加工成为动人的诗语。

再次,是扎根心中的爱国理念对高原情怀的影响。每个人对祖国都有期望和特殊的感情,中学时搞地下工作,读主席“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讲话热泪盈眶。可以看到他对祖国母亲的爱,从激动的话语中透视晓雪对祖国真挚的情感。祖国养育我们,爱国之情是从小扎根于心的情感。红土高原只是祖国的一部分,对高原的爱和祖国的爱是交融的。

总之,晓雪散文中体现的高原情怀是众多云南本土作家文学精神一个重要部分,高原情怀是其具有的标志性精神,显示云南作家创作的独特性。晓雪散文以清新、质朴、诗话的语言带我们走入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其散文中的大情怀,体现着云南本土作家植根于高原,在边地和民族性中展示着一种独特的情怀。但晓雪散文中也缺少一种灵动变化的情怀。

【注 释】

篇3

题组一 串词成句型(9分)

1.(2015·浙江十二校联考)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4分)

傍晚 雪 天地 美不胜收

答:

2.(2015·宁波三校联考)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70字左右)(5分)

马蹄 花朵 黄昏

答:

题组二 诗意素描型(11分)

3.(2015·广东茂名二模)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展现了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请展开想象,对该联加以描写,表现出诗句的情景和意境。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不超过100字。(6分)

答:

4.(2015·马鞍山第二次质检)阅读下面一首词,根据词的内容,对画线语句加以扩写。要求:使用排比、夸张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5分)

长 相 思

李 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开,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答:

题组三 补写续写型(6分)

5.(2015·南昌模拟)《散文诗》是一本青少年非常喜爱的文学刊物,下面是小张同学为之写的一段赞美之辞的开头,请根据文意,续写一段话。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6分)

茫茫人海,知音难觅;茫茫刊海,好刊难寻。是你,《散文诗》,

题组四 句意丰富型(4分)

6.(2015·西安二模)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100字左右)(4分)

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

答:

题组五 其他类型(21分)

7.(2015·南宁二模)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陶诗画意》,请你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构思画面内容。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60个字。(6分)

答:

8.(2015·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到处是故事,到处有美丑。大街上,天桥下,我们经常看到各式各样的乞丐,经过这些乞丐身边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请你设计一个人经过某个乞丐身边时的情景。

要求:①侧重细节描写;②要有环境描写;③不少于200字。(15分)

参考答案

1.傍晚,雪仙子在尽情地挥舞着衣袖,向人间播撒着花儿,红梅欢笑漫天雪,顷刻,天地之间,清纯洁净,一片银装素裹,美不胜收。(四个词语全用给1分,两种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给2分,语言表达流畅给1分)

2.黄昏的脚步已经走近,路边的花朵耷拉着脑袋,欢快了一天后也疲惫下来,演奏的萧伯纳的名曲像马蹄声般时而紧促,时而轻缓,连旁边的小动物也被吸引了,坐下来倾心聆听。

3.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姿态是那样娴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积雨天气,整个山野物我相惬,画意盎然。

4.那多情的花蕊、那撩人的形态、那四溢的芬芳,还留在昨日记忆里,今天竟已枯黄。时光飞逝,却带不走三千丈愁思!

5.与我结伴,一路牵手同行;是你,《散文诗》,为散文诗的爱好者默默地奉献;是你,《散文诗》,为文人墨客提供了用武之地。

篇4

在阅读散文诗时,应该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1)结合语境深入品析,挖掘语言隐含信息。散文诗的语言具有简洁、优美、浓缩、跳跃等特点,分析时不能停留在语言表面,要与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相结合,仔细品味,深入领会隐含的信息。(2)结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对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散文诗经常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有象征等。分析时可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几方面入手。

二、结构。从结构上看,散文诗和散文一样,也具有“形散”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诗歌的跳跃性。首先要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思路。其次要抓住关键语句,分析句子在文中起的作用。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包括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点明主旨、首尾呼应、照应标题等。

三、主题。散文诗追求的是“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文中的意象都有其含蓄的意蕴。我们要准确把握表象与内涵的联系,进行合理联想,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趣。在概括文章主题时,可以从文章的标题、重点词句、中心句寻找线索,有时候还要考虑文章的写作背景。

模拟训练

倾听雪落的声音

蔡雅杰

云飞雪落的日子,云飞无痕,雪落有声。临窗而立,手中的杯子里散发着热茶淡淡的清香,放眼窗外,雪落如蝶。

倾听雪落的声音,我心随之起舞,片刻忘情……

每年冬天,都会有一种希望萦怀――雪花漫天飞舞,轻盈,柔美,圣洁。然后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粉妆玉砌的童话世界,让心情如花般绽放!

今冬不知下过几场雪了,可我总是贪婪地在一场雪后期待另一场雪的到来。不知道自己曾和雪有着怎样的渊源,何以这般喜欢雪?难道前世的我就是那六角菱花,曾在天地间飞扬……若真如此,前世对红尘的眷恋便是我忧伤的源头,今生我还能祈盼拥有快乐吗?

雪花飞舞的日子里,怀揣着一份淡然与雪花邂逅。用心倾听雪落的声音,那软软的、温馨的语言,简简单单,却会让人感觉亲切而舒服。雪花飞舞的日子里,胸怀着一缕柔情,与雪花相拥,倾听雪落的声音,那绵绵的、缱绻的叮咛,朦朦胧胧,也会让人感到甜蜜而幸福。

此刻,我偏偏眼含着一泓晶莹泪水向雪花问候。漫天飞舞的雪花,依旧轻盈,可我的心情却如此的凝重。

再次倾听雪落的声音,那凄美的、忧伤的低吟,真真切切,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与孤独。

雪落,那天籁般的声音,曾无数次带我走进美丽迷人的梦境。醒来,却是更深刻的疼,可我依然执着着,让心随着梦流浪――

总有一天,我也会如这雪花一般,卸下所有的悲欢,在这自由的天空起舞,飘飘洒洒,绵绵不绝……

(选自《散文诗・校园文学选刊》2013年第3期,有改动)

1.倾听雪落的声音,作者却听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试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篇5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散文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不仅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还应该尽可能地写得优美。朱自清最初是以诗人的身份走上文坛的,所以他的散文或多或少受着诗歌的影响,但是朱自清在散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要远远大过诗歌,他在散文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而且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他的散文具有鲜明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学教材里,《背影》、《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诃》、《荷塘月色》、《绿》等名篇以高超的艺术成就蜚声文坛,他的散文蕴含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把读者带入一个韵味悠长、遐想美妙的艺术境界,并且在心里留下经久不灭的痕迹。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

1 结构方面的风格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大多篇幅不长,随意性强,但构思独具匠心。人们在读他的散文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文中的语句非常松散随意。但是,朱自清先生再随意的散文也会有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题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到处都充斥着精巧的构思和缜密的结构。散文《绿》,一开头就写了“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在朱自清的笔下,这种绿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绿了,它被赋予了灵性,因为作者情感的投入,是这片绿有了动感。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作者只是顺着游历的足迹,对瀑布、对梅雨亭作了简洁而形象的介绍,没有详细地描述游览的经过。《荷塘月色》虽然一路写来,处处见“静”,但是处处的“静”,却衬托出了心中的“颇不宁静”。

2 抒情方面的风格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他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有细致状物的功力,正如他评论别人的描写艺术所说的那样,笔像“小解剖刀,银光一闪,骨肉判然”。他的抒情经验告诉我们,景物描写愈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绘画美,感情的抒发也就愈见真切、细致。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抒情主要分为三类:

首先是借景抒情,作者总是选取最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二者融为一体,毫不给人以割裂游离之感。如《荷塘月色》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抒情的,那淡淡的月光,那脉脉的流水,那微微的荷香,都被作者笔下的情思所笼罩,真切地表现了当时那种心绪和感情,抒发了那种忙里偷闲的情趣,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淡淡哀愁,表示了对故乡的怀念。文中写景较多,但很集中凝练,字里行间隐隐地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心里颇不宁静”的思绪。他不但把感情和周围的景物联系起来,也和历史联系起来。在这里,景色衬托着人的感情。如果没有这些景色,人的感情也无以附着,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也将受到损害。

其次是借人抒情,如《背影》中以父亲的“背影”作为艺术抒情的“泉眼”,由远而近,铺陈叙事,字字句句融注了惦念父亲的感情和无以孝感的痛惜之情。语言凝重,对父亲的怀念着之情溢于言表。“背影”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去买橘子时的背影,是作者描绘的重点。父亲岁数大了,加之境遇、心情不好,行动不便,但却要坚持亲自去买橘子,给儿子路上吃。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写得非常细,我们读这些内容,肯定不感到“繁”,只能感到父亲形象的高大。父亲的背影可谓凝聚了“千行辛酸泪,万斛亲子情”啊!

第三类是对日常生活事物的抒情,平时看似不经意的生活小事,却在朱自清的笔下散发出浓厚的哲学意味,通过娓娓动人的叙事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情意化”,质朴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获得另一番抒情的“声色”。例如,《冬天》,写了三个冬夜的三件事之后,文章结尾说: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总是温暖的。事情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体现了真挚美。

3 语言表达方面的风格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用笔入画”,他的散文多采用“活的口语”,特别注重语言的锤炼,但在运用语言时,决不矫揉造作,加以修饰渲染。在他的散文中,它的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平易淡雅,如早春晨曦、晚秋山泉,给人们无限自然清新的感觉。如《春》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展示在你面前;“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风的轻柔,温情送入你的心田;还有写草、写花、写人的活动,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沿用了生活中的口语,形成了朴素、自然的语言特点。对春天中人的活动描写一段:天上风筝渐渐多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语言形象、新颖,含意深刻,把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写得如此鲜活,不能不给人以振奋向上的力量。让人在欣赏文章的同时,在脑海中也能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例如在《荷塘月色》中 “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利用“通感”的方法,把“嗅觉”(清香)转化为听觉(歌声),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给人以神奇般的感受。

事实上,凡是获得伟大成就的作家,都具有自己鲜明的写作特色。朱自清的散文有情致,有风趣,有诗的意境。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写出与文言散文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这是朱自清作为一位语言大师对现代汉语的重大贡献。他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像一面镜子一样将永远烛照后世!

参考文献

[1] 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完美的人格.三联书店,1987.

篇6

于新世纪出版的《桃花雨》《我心中有片红枫林》中,几乎每篇都是描写自然,叙述万物,都是涵盖天地,纵览山河,又都写得细腻而灵巧,令人感到童心的跃动与自然的节律相交汇,真情的涌动与季节变化相交融,浅近而深沉。如《五彩泉》《雪花飘飘》,都是北方山里孩子常遇见的景象,但作家写得活泼泼,真切切 。泉在山里奔,雪花在空中飞。无论春夏秋冬,天地间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洋溢着盎然的生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时间与空间在咫尺间浓缩。爱自然,爱家乡,爱生活的真情与善意在瞬间凝聚。文中的泉水欢畅,雪落雪飘,其实是少年儿童生活激情与乡情的写照,是美的化身。而像《年轮》《柳笛》《苦果》,写的虽都是老题材,但经过真挚童情的浸渍,却也有了新颖的诗意。作家善于在乡村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耐人寻味的事情,捕捉令人心动的瞬间,在琐碎事物中注入深层的哲学思考与理性探索,传达出凝重深远的意蕴,从而使作品衔接起历史与现实。从树木的年轮想到生命的历程和意义,从吹响柳笛想到春天的来临,从难咽的苦果想到人生的苦恼与真谛,也由此想到大自然进化中对人的赐予与作弄,以及社会变动中民众的奋发与苦难,文明的进步与滞后,隐匿着千秋痛,映照着中华魂。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读到了作家淳真的灵魂与少年心灵的颤动,读到了作家炽烈的热情与少年浓烈激情的燃烧。

也有不少作品写少年儿童与山里万物和谐相处的情景,也写得靓丽、雅致。令人感受到对当下的一种生态意识与忧患意识的交织,一种博爱精神与批判精神的交融,浅显而深刻。有意思的是,佟希仁的许多作品写了山里儿童与各种植物的心灵对话,不仅把拟人手法运用到极致,让大山里,小路边都充满了人间真清。寻常的山村也因此显得不寻常,处处都流淌着一股灵气,一缕情思,一种神韵,而且,这样的作品都因为经过童心的过滤,感悟和熔铸, 变成了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在作家笔下,收枣子这样极普通又平凡的事,不仅变成了充满诗性的“红雨点儿”,使自然美、生活美、童心美融合一体,而且,儿童稚真的心灵也在瞬间启开。从中透射出新一代人的聪慧之光,幻想之光,人情之光,使人想到生存的甜蜜,生命的甜美,使作品在浓郁的地域氛围里具有了一种隐约明快的象征意味。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耐人寻味,余味儿无穷。

篇7

其次,要写好游记,还要学会描写景物。寄情山水的游记是以大自然为主要描写对象,寻访名胜古迹的游记侧重描写社会风貌,两者都需要写景状物。而要写好景物,就得细致观察和深刻体会,做到“体物人微”,力求准确抓住景物的特征,包括景物的地域特征、季节特征和方法特征,然后用恰当的语言修辞。和一定的艺术技巧,把它形神毕肖地描绘出来。如姚鼐《登泰山记》写的是冬天景物,所以才出现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的景象。这就是季节特征的表现。

篇8

作者的身份在文中悄然变化。开始作者似乎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描写葡萄园里的一切,但写着写着,作者已经情不自禁成为果园里的老农了。在“八月,葡萄‘着色’”时,前一段还是说“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叫‘着色’”,后一段已经转化为“我们要喷波尔多液了”。从此开始,下文所有的喷药、保护葡萄、干农活、检查葡萄窖等活动的主语全部变成了“我们”。人称的改变,实则巧妙地表现了作者对葡萄的爱意。

正因为作者始终把葡萄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地呵护着,关爱着,对它的一点一滴的成长,都激动、欣喜不已,所以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葡萄的喜爱之情以及一步步见证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满足感。

如:“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请葡萄上架”中,一个“请”字表现了对幼小生命的尊重和爱护。“趴”字写出了葡萄在冬天里的憋屈,急于舒展筋骨。作者似乎亲身感受到了那种憋屈难熬的滋味。“舒舒展展、凉凉快快”既写出了葡萄上架后的舒展情态,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看到葡萄的生长无须再受束缚时内心的高兴和轻松。

二、诗化口语

汪曾祺深受民间文学的影响,他主张“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还说,自己的散文“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文中作者像是抽着旱烟与你在田边果树下闲聊的老农,方言时不时地冒出:“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倒怕是装不紧,逛里逛当的”等,言语间充满了浓浓的乡土味。

篇9

描写景物,首先要进行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是直接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渠道。当然,观察,也是要讲究方法的。宋代的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个景点,由于观察的立足点和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如俯瞰、仰视、平视、远看、近观等。各有其特点。定点观察可以抓住景物的某种特点,多角度观察则能够全面感受。

观察以视觉活动为主,但并不仅限于视觉。为了把握观察对象多种多样的属性,往往需要多种器官联合活动。也就是说,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外界事物,同时还须用其他感觉器官去接触外界事物,如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用舌头去尝,用皮肤去接触,用大脑去想象等等。请看鲁迅先生《社戏》中的一段文字: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这段文字描绘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动用了嗅觉、视觉、听觉,以及大脑丰富的联想、想象。显得十分精彩。

天下的景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我们经过细致的观察,发现了它们的特点后,又怎样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呢?那就要掌握描写景物的一些具体方法。

1、把景物拟人化。就是把景物当作人来写,赋予景物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把景物拟人化能使读者对景物产生鲜明的印象,化无情为有情,并引起强烈的共鸣,请看老舍先生对雪后小山的描写: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这段文字,写雪后的小山,山坡“穿”上带水纹的花衣,薄雪则是“害了羞”,运用拟人的方法,给山、给雪注入了人的感情,显得格外生动、亲切。充满了诗情画意。

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朱自清在《春》中这样描写小雨:“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样描写春天的花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屠格涅夫在《树林和草原》中这样描写晚霞:“晚霞像火焰一般燃烧,遮掩了半个天空。”这样描写空气:“附近的空气似乎特别清澈,像玻璃一样”。在景物描写中,比喻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修辞方法。请看《老山界》中的一段描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这段文字,运用比喻来描写耳朵里听到的各种声响,把各种陌生的声音描绘得熟悉而生动,具体而形象,

3、运用夸张。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写。如李白描绘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岑参描绘边塞的奇寒奇冷“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运用夸张来描绘景物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景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比如,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对天气的描写:“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这种夸张的描写,有力地突出了天气“毒热”的特征,让读者也仿佛置身于这样“毒热”的天气中。

4、运用排比。为了增强文章的气势,使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在一起使用。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来描绘景物,则可渲染景物的特征,把景物烘托得多姿多彩。请看下面这段描写春景的文字:

篇10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朱自清先生是抒写至情的能手,《背影》是其代表作之一,这篇散文,主要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来揭示无微不至的父爱亲情,作品抒情委婉有致,细腻入微,谋篇布局逶迤曲折,具有与众不同的趣味,《背影》开篇点明题旨:“我与父亲不相见三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但破题之后作者并不急于把“背影”亮出来,而是采用反衬的笔法,把体现父爱的其他种种表现细数一番。先写父亲在祖母去世和丢了差使的“祸不单行”的逆境里,怎样强忍沉重的心情反过来安慰“我”,其次又写父亲在奔波谋生的繁忙中,怎样无可奈何地委托旅馆的茶房送“我”登车去北京念书;再次又写父亲终于改变托人送行的主意,在百忙中“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在反复曲折地写完父亲对“我”的关心之后,才把高度集中地体现父亲的最动人的“背影”这一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让读者和我一同洒下感动的泪水。“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布棉袄,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这里作者细致刻画了父亲蕴含着深厚慈爱的背影,富有人情味,感人至深,使读者与“我”一起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

朱自清先生还是散文领域卓越的风景画家,《荷塘月色》就是脍炙人口,传诵一时的名篇。作者用语言的丹青点染风景,用委婉细腻的笔调,富有层次地开拓诗一般的境界,于情景交融之中,让读者领略荷塘月色之美,但读者并不是一开篇就将如烟如梦的荷塘月色表现出来,而是引领读者在通向荷塘月色路上绕了三个弯子,那就是作者对月下荷塘的喜爱。先是“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接着由“想”而沿着荷塘寻去,当寻到荷塘之后却又不急于展示荷塘之美。而是偏要把自己独处荷塘月色下悠然自得之情抒写一番。。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侧面渲染荷塘月色之美,从作者的思绪中眼波里来折射出荷塘月色之可爱,为正面描写荷塘月色做好了铺垫。然后才去慢慢地揭开月下荷塘的面纱,主体部分,作者不惜与以工笔细描,着力点染荷塘月色的美景,作者先写荷叶荷花清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生长很高,象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一连串精美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将荷叶的卓然风姿,荷花的晶莹美丽描绘得无比美妙。接着作者又捕捉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着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落笔化静为动,形象地传递出了月下荷塘精致微妙的美感。此处精妙在于虽未提到月光,但荷叶荷花的景状无不因淡淡的月光而显现,使读者依稀感到月光的存在。作者写荷塘上的月色则具有另一番景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流叶子与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叶子和花仿佛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是笼着经纱的梦”则为虚拟。“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薄薄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作者认为这样的月色正恰到好处,有一种朦胧的美。”总之《荷塘月色》用巧妙的构思,极美的文笔。为我们展示精妙无比的风景画,抒写了与众不同的趣味

朱自清先生散文高超的艺术手段,是基于他对客观事物的精细观察之上,否则就不可能妙笔传神,也不可能书写出与众不同的趣味。

篇11

引言

山水文化、历史文化、人文山水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的表征,也是实现文化之苦的寄托点,其感情的隐性表现,是其创作的最大特征,而分析《文化苦旅》自身的散文价值,其在语言、文字以及情境蕴含上呈现出“美”的姿态,而《文化苦旅》的散文价值和情感价值激化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新走向,实现着整个文化文学的承接与发展。

一、《文化苦旅》创作之“美调”

若说《文化苦旅》是美的,肯定会引起众多人的反对,因为文化的思想是“苦”的,这就是文学思想的作用性的力量,但若说《文化苦旅》言语、表达、情调衬托之美,则就恰如其分了。

(一)言语之美

文化散文是对《文化苦旅》的属性之解说,而作为散文,其主要特点便在于语言艺术,通过言语表述,文字调整,以及字间组合实现着散文之魅力,对于这个响世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其一,用字之美。语言之壮气,文字之霸气,字字简洁,字字着力,是余秋雨用字的关注点,而在文化描述之中,也许只有这样的文字,才能够将其心声放出,且看《夜雨诗意》中“将军眉舒了,谋士自悔了,君王息怒了,英豪冷静了,侠客止步了,战鼓停息了,骏马回槽了,刀刃入鞘了,奏章中断了,敕令收回了,船楫下锚了,酒气消退了,狂欢消解了,呼吸匀停了,心率平缓了。”其中的动词,是点点入心,而通过各项人物及事物的变态用字,使我们感受到战场之平息,体味激情下的平静。其二,组句之美。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组句,是《文化苦旅》的重要特征,其不仅在于句子与句子间的整齐美,而且以每句自身美,实现着整体性的语言、句子美。多种修辞方式是文章组句的基本承载体,其中对偶、排比、顶针、回环等是文章中最常见的,如在“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道士塔》,在借助历史文化之瑰丽的同时,以短语对偶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文字之美,而“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泥巴”,则以婀娜的体态――柔美的浅笑,变成碎片――变成泥巴,形成单句对偶。此外,文章中,还包含长句对偶、上下句对偶和段落性对仗的情况;而如上面《夜雨诗意》中的十五个短句,通过句与句之间的人物、事件呼应,动词变化呼应,以及结果程度呼应,实现了短句对偶的同时,运用了短句排比的形式,这就以排比力量增添了文章的磅礴气势;而“以漫想走向清晰,而又从清晰走向漫想”(《柳侯祠》);“侏儒变成巨人……巨人也变成了侏儒”(《阳关雪》)等句子,则实现了回环反复,以回环辨证的语言,将自身的感受言表;而在“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废墟》)中,则以“悲壮”顶针方式,实现了上下递接,首位蝉联。从中可见,散文之文字美,句子美以及组合美,在《文化苦旅》之中表现得到位足调,不得不让我们感受到余秋雨的文化之博大,用字之精湛。

(二)形式之美

《文化苦旅》虽是散文集,但是,从文章表达方式来看,散文的抒情、描写成分较少,而集中于议论叙述,但是,又在议论中注入了浓浓的抒情意味,这就使得枯燥的议论文学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同时,也就是这样的笔调,使得《文化苦旅》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著作。如“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弛了,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为废墟,变成荒原……”(《阳关雪》),文章中并没有以直接的议论来说明民族之沦落,也并没有直抒胸臆进行情感表达,而是借助于“废墟”“荒原”将内心之情怀寄托,这就使得文章婉转、含情,使得文章主见鲜明,而又渗入无穷的深思韵味,不得不让我们感受议论文字背后的悲情,不得不让我们体会感情之后的悲冷。景象描写是散文著作的基本笔触,而《文化苦旅》中的景象描写,却给人大无边、深无涯的感觉,这不同于沈从文的清美、天然、纯情,也不同于朱自清的清新、精致、细雅,更不同于郁达夫的忧郁、深思、伤怀,而是将余秋雨的淡淡的忧伤、轻轻的绚丽、静静的感悟融合在一起,如《道士塔》《阳关雪》描述的荒凉大漠之黄河文明盛衰景象,其悲凉、其沉寂流于词表;如《江南小镇》、《白发苏州》描写的桥流之柔丽凄迷、清新婉约,则将美景背后之文化、之人格,以淡淡的笔调呈现出来。《文化苦旅》是美的,因为作者的足迹已经渗入到祖国的各大江山,其心灵触动,已经与江山、河水、一草一木溶于一体。

(三)孕情之美

正如上面我们所说,《文化苦旅》的景象描写是美的,其情感融入是美的,那么我们就借助这些美的分子,将《文化苦旅》的美进行到底――其情境之美。大漠、风沙、山水、古迹是作者感情的寄托物,也是散文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景物名词,也就是借助这些地域性、民族性的景物,让作者的感情有所依靠,而这种融情于景、融情于物的方式,深化了我们的“美景”,然而这份美景却在美丽的同时,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忧伤。正如《沙漠隐泉》中所说“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闲,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二、《文化苦旅》创作之“苦蕴”

《文化苦旅》是“苦”的,因为历史是苦的,景象是苦的,人物是苦的,情感也是苦的。是的,《文化苦旅》的悲情情调,为余秋雨的文化之旅程注入了苦涩与艰难成分,也为今天的文化探索与文化回归渗透了悲苦情调。

(一)情之苦

“我是一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产出文化”,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造成他笔下的文化“并不纯洁”,造成他周围的山水“并不优美”。

其一,自求探索之苦。在文化旅程之中,余秋雨涉足了几乎整个中国,他追寻着古人的踪迹,力图实现自己与古人之共鸣,于是他自身感受着独自旅行之孤单,文化求索之艰难,所以,他将“全身心的苦恼、焦灼、挣扎、疯狂在散文作品中燃烧”。正如我们所说,无论何种景象或是古迹,都是余秋雨笔下的附属品,他们都是余秋雨为求古人而进行的介体,或者说,他们对余秋雨的文化追溯只是起到引子的作用。从余秋雨的笔触上看,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古人身上,通过自身的旅程,企图实现全程性的把握故人情怀,把握文化之真谛。然而这耗尽了他的精力,也许就是这种拼了命的挣扎使他感到阵阵苦楚,然而,这份苦楚来得还不是那么明晰。他感情的表达,不像鲁迅那样敢骂敢言、淋漓尽致,也不像郁达夫那样自怨自艾、独悲苦楚。“手无缚鸡之力”是对古代文人的点评,若将其用在余秋雨的文人旅程情感实践上,则体现出了余秋雨面对文人不幸之无奈,也暗示了现阶段文化苦求的“米粟力量”。如《柳侯祠》中“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其不单单说出了古代文人的艰辛之苦,也暗示了现阶段的文人力量之薄弱,或说是文化前途之危难。

其二,文化命运之苦。文化的论析、文化的零落是《文化苦旅》要表达的关键旨意,如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等,而作者在书中摘要也说,“本文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如在《道士塔》中,将敦煌石窟的变化、沦落一步步展现在我们面前:王道士毁坏殆尽――雕像被刷白并改换头面――低价卖出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的变迁、将文化的不幸步步深化,而今天,当专家进行研究时,只能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微缩胶卷,他们叹息,他们无奈。这种文化命运之苦,在全书中随处可见,大到国家文化,小到个人情怀,无一不渗透着忧苦与情愁,如《老屋窗口》中的河英小人物之沦落,《信客》中两代人都逃不出交通不便之约束等。

(二)蕴之苦

其一,景物孕情之苦。山水是作者情感的借助物,在作者赋予情感的情况下,他们都带有了苦涩,然而,就其本身来看,也表现出无尽的“苦”处。如《道士塔》以漫漫黄沙开篇,让我们感受到环境之恶劣的同时,想到孤独者的行程之艰辛,以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让我们感受到探求者的心灵之孤寂,行动之无助,精神之沉重

其二,人物孕情之苦或是古迹孕情之苦。古代文人是余秋雨进行情感表达的直接力量,因为自身的文人特征,也因为文人力量的共同性,更是由于文人的精神走向,一般来说,古代文人都有忧国忧民的意识,然而他们是“苦”的。如《都江堰》《莫高窟》《风雨天一阁》中的古迹表象,作者并没有为我们详细描述,甚至是只字不提,而仅仅将各种古迹作为引子,进行古迹背后的故事讲述、或是事迹评论,如《都江堰》将笔落于李冰身上,以人物之描述,揭示独特的精神世界;而《风雨天一阁》也是通过描写范钦的意志力与人格特征进行情感表达;《莫高窟》关注于乐尊和尚等人物刻画,在其出场时,以其动作、表情之描写“怔怔地站着”“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以及出场后的影响力“天地没有一点声息”,突出人物的情感特征,这就打破了以往文题对应的特征,甚至表现出文不对题,但是,从其情感抒发,以及文化之苦的基础写作目的上来看,这些古迹形象,完全实现了物的价值,同时,让我们从其背后感受到的是“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

结语

纵观余秋雨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的旅程,他步伐沉重,内心充满了淡淡的苦楚与忧愁。但是,在苦涩之余,他并不消极,而是用一种文化的力量支撑着自己,正如上面《沙漠隐泉》中所说的那样,他有从“苦”中寻乐,从“苦”中找美的精神,他试图从文化中寻求历史、古人、精神、人格的足迹,试图以“米粟”力量支撑一份文化家园。语

参考文献

[1]任继梅.超凡的睿智来源于独特的感悟――谈余秋雨的散文[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