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探测技术论文

探测技术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19 08:01: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探测技术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探测技术论文

篇1

按照勘探对象的不同,物探技术又分为三大分支,即石油物探、固体矿物探和水工环物探(简称工程物探),我们使用的为工程物探。

工程物探技术方法门类众多,它们依据的原理和使用的仪器设备也各有不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探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而且新的方法技术不断涌现,几年前还认为无法解决的问题,几年后由于某种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的出现迎刃而解的实例是常见的。它是地质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十分活跃、发展很快的学科,它又是城市建设和水利电力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讲,它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衡量地质勘察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下面介绍两种实用的直流电法勘探技术——三维直流电法探测技术和岩土体电阻率测试技术,供广大物探同仁工作时参考。

2三维直流电法探测技术

三维直流电法探测就是应用现有的直流电法仪器和勘探方法,在施工方法上优化改进,进行加密采样数据以取得三维数据体,然后采取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进行资料处理和成图。该方法是传统直流电法的三维化,可使勘探精度得到很大提高,在原有仪器设备条件下提高了传统直流电法勘探的能力,但野外测试工作量较大,是以“时间换取空间上的高分辨率”。把它应用到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勘探中,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方法。三维直流电法勘探施工采取一次布极,多极距测量技术,通常采用的装置形式有两极装置、单极——偶极装置和偶极——偶极装置等。

本文主要介绍两极装置形式,把供电电极B和测量电极N置于无穷远处,在勘探区域布置m条测线,每条测线布置n个测点(电极),测网密度根据探测对象及其探测深度而定,在城市建设和水利电力工程勘测中,一般选取测线距L=2~10米、测点距D=2~5米即可满足勘探要求。外业工作时将m×n个电极一次布置完毕(详见图1),其中单一测点(电极)的编号为aij(i=1,2,3……m;j=1,2,3……n)。

对于两极装置,理论上OB=∞,ON=∞,视电阻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ρs—视电祖率(Ω·m);rAM—供电电极A与测量电极M之间的距离(m);UAM—测量电极M的观测电位(mV);I—供电电极A的电流强度(mA)。

外业施工过程为:选择a11点为供电点,逐点测量a12,a13,a14,…,a1j,…,a1n各点的电位和供电电流强度,代入(1)式可求得各测量点的视电阻率值。然后再以a12点为供电点,逐点测量a13,a14,a15,…,a1j,…,a1n各点的电位和供电电流强度,依此类推,直到供电点移到a1n-1点为止,即完成其中一条测线a1j的测试任务。其它测线a2j、a3j、a4j……amj的电位和供电电流强度测试按照上述方法和顺序进行,便可获得全测区内各测点不同电极距的视电阻率参数。

资料处理与解释主要目的是便于研究勘查区内地电异常体的空间赋存规律和变化特征。一般程序为:由外业观测数据分别绘制极距d=D,2D,3D,4D,5D,6D……米的视电阻率水平切片,再把它们按对应的水平位置并依电极距大小叠放在一起便可形成倒梯形的三维视电阻率图,据此进行推断解释。根据试验研究和工程实测结果得出:该法的勘探深度一般为(0.6~0.8)d。

图2为文献⑶在城市工程勘查中的应用实例:该测区由于地下人防工程充水、坍塌而呈现低阻电性特征。图2⑴可以看出NE—SW向有一低阻条带,根据本区地质特征和钻孔资料可知,低阻带为地下人防工程上部反映,埋深在1.4~1.6m左右,图右下角的高阻为墙基影响造成;图2⑵因完全充水,低阻带电阻率较d=2m时低,埋深应在2.8~3.0m左右;图2⑶的等值线形态与图2⑵基本一致,为人防工程的完全充水部分,深度在4.2~4.4m左右;图2⑷为人防工程基底反映,深度在5.6~6.0m左右。据以上分析,人防工程平面位置为图2⑴虚线圈定区域,人防工程呈NE—SW走向贯穿勘探区域,深度在2~6m左右。据报道该测区解释成果经开挖验证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该法较传统直流电法勘探具有信息量大、精度高的优点,在工程勘察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同时又拓展了老式电法仪的应用范围,延长了老式仪器的经济使用寿命;但又具有施工量大的缺点,性价比决定其适合于小区域的工程勘察。

3岩土体电阻率测试技术

对岩土体电阻率的测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下面主要介绍直流电测深中的温纳装置在岩土体电阻率测试中的具体应用。根据试验研究和工程实测结果可知该法具有快速、准确地测定岩土体电阻率,并对不同岩性层划分做出客观解释。

实际工作中,根据测试场地的大小,可选用对称四极装置或三极装置进行测量。由于温纳装置是等比装置,且MN/AB=1/3,所以视电阻率与电位差及电流强度的关系式为:

式中:ρs—视电祖率(Ω·m);UMN—测量电极MN观测电位差(mV);I—供电电极AB之间的电流强度(mA);k为装置系数:

由此可分别得到四极和三极的装置系数:

(四极装置适用)

(三极装置适用)

在现场观测过程中,将AB供电极距逐渐加大,以增加勘探深度,可以测得不同电极距下的视电阻率ρs。实用的供电极距及测量极距见表1。

表1供电极距和测量极距单位:m

AB

1.8

2.4

3.0

4.2

5.7

7.8

10.2

13.2

17.4

22.8

30

42

57

78

102

AB/2

0.9

1.2

1.5

2.1

2.85

3.9

5.1

6.6

8.7

11.4

15

21

28.5

39

51

MN

0.6

0.8

1.0

1.4

1.9

2.6

3.4

4.4

5.8

7.6

10

14

19

26

34

数据处理与解释采用现场作图的方式,可快速测定电阻率及划分岩性层位。以MN为横坐标,计算MN/ρs,并以MN/ρs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MN/ρs与MN的关系图,详见图3。对图中不同极距的测试值,找出不同深度、相同斜率的点,对这些点进行连线,使其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上或直线两侧。求直线段斜率的倒数,可获得测点处各层的电阻率ρij。

式中:i为层位序号(i=1,2,3,…);j为测深点编号(j=1,2,3,…)。对各测深点依次作图解释,可求得各测点处分层的电阻率值,对获得的各层电阻率值进行数理统计,便可获得地层的平均电阻率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第i岩性层平均电阻率值;ρij—第j测深点处第i岩性层计算电阻率值;n—测深点数。

根据下式确定标准差,以求得第i岩性层电阻率值的变化范围±si。

物性层位的划分可以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计算、量板法或其它手工解释方法,但由于对解释结果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地层、岩性特征、地层倾角、构造特征等,使其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均存在较为复杂的变化,地下高阻或低阻屏蔽层的影响,实际地层的各向异性等等,都将对岩性层参数的解释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由此可知该解释只能是电性层参数,而不是所求目的地质层参数。因此地质层位的划分尚需将电性层参数转化为地质层参数,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进行层位厚度校正。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已知地层剖面处进行电测深(如钻孔处),通过已知地层剖面确定校正系数,即确定AB/2极距与层位深度的关系。再通过已知地质剖面或钻孔处的电测深数据作视电阻率拟断面等值线图,在视电阻率拟断面等值线图上划分地层,用已知地层深度或钻孔深度h与地质层面对应的AB/2对比,求取不同深度AB/2的校正系数λi:

(i=1,2,3,…)

实测工作时,可对每个钻孔进行统计,求取深度校正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如在没有钻孔(或已知地层剖面)的测区,可采用工程类比法获得,如采用邻近地质条件相似地区的深度校正系数即可满足工程需要。

据文献⑷报道,他们的研究和工作过的测区,其极距与钻孔对比的校正系数为0.66左右。而温纳装置选取MN/AB=1/3,MN≈0.66(AB/2),因此,以MN作横坐标,以MN/ρs为纵坐标作图,则不同斜率的直线交点处对应的横坐标即为层位顶面的深度(见图3)。

同样,在不同的地区还可以AB/2作横坐标,以(AB/2)/ρs作纵坐标,作双对数坐标图,用不同斜率的直线交点处对应的AB/2乘以校正系数,求取地质层位顶面的埋深。图4为某变电站场地电阻率及层位划分实际解释应用图(见文献⑷)。该图是以AB/2作横坐标,以(AB/2)/ρs为纵坐标,作双对数坐标图。从图中可以很好地划分出4个层位并计算直线段斜率的倒数,获得各层的电阻率值。依据实际经验该方法对于电阻率相差不大的相邻地层的划分也有较好的地质效果。

该方法较传统的解释方法具有快速(可由记录员现场绘图取得解释成果)、准确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解释方法而言更适合工程物探在解决地层划分和电阻率测试中的应用。另外,场地的岩土电阻率是工程设计接地装置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确定对电流尽快地散入大地,达到足够小的接地电阻及接地装置地下部分的合理布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沿地层深度的变化规律是选择接地装置型式设计的主要依据。岩土中含水量和温度的变化,对岩土体电阻率的影响较大。温度降低,岩土电阻率增大;温度升高,岩土电阻率变小。岩土湿度变小,电阻率增大;岩土湿度变大,电阻率变小。但岩土含水量增加较大时,岩土电阻率反而增加;另外,水的矿化度不同,对岩土电阻率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应在冬天干旱季节,对变电站场地的岩土电阻率进行测定,以获取场地在一年四季中最大的电阻率,供设计接地装置使用。

4结束语

以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三维直流电法探测技术、岩土体电阻率测试技术的现场施工方法、资料处理及其解释的技术路线,由此可以看出,它们在城市建设和水利电力工程勘测中具有信息量大、准确、直观、经济、快速、便于分析等特点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电子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城市建设和水利电力工程物探技术也随之提高和拓宽,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在生产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不断的发展完善,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展;如地质雷达技术、面波勘探技术、电阻率层析成像和地震(声波)CT技术等都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地应用效果,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同样,常规物探方法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以及数据处理技术也不断进展和创新,在工程建设和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⑴傅良魁.电法勘探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⑵MHLoke.Electricalimagingsurveysforenvironmentandengineeringstudies[EB/OL].2002,2.

篇2

2顶层设计的作用

应用规范可以为用户提炼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关于应用效果的准确表达,成为工程设计方全面而严谨的设计和验收的依据,并对施工工艺提供相应的指导。由于应用规范的定义,所有的描述内容仅涉及应用效果,而不规定具体技术和产品,其开放式的结构不仅为更多新技术的进入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对新技术予以严谨的约束和指导,避免应用中采用“似是而非”的技术;避免生产厂商以“先进技术”误导用户和工程设计及施工方。

3以“顶层设计”的方法规划智能建筑的入侵探测技术配置的一般性过程

3.1全方位准确描述智能建筑的应用环境

3.1.1智能建筑内部空间的基本功能在智能建筑的内部空间中,符合准入权限的人员及其喂养的各类宠物,均可以在其中无拘束地自由活动。

3.1.2智能建筑(以住宅类为例)由各种不同的功能区域构成智能建筑可以由屏障式建筑体(院墙/大门)、过渡空间(院落)、主体建筑、附属建筑等多种建筑形态构成,也可以是单独的多/高层楼宇式建筑物。1)室外建筑构成体在外形特征的相关变化院落形态变化对比如表1所示。2)室内空间功能多样化及其内部环境条件多元化为了满足多个不同个体的人员、多层面应用需求,智能建筑内部可能设置有厅/餐/厨/卫/主/客/佣/影视/文娱/体/阅读等不同功能空间。这些空间在不同时段会满足于个体应用需求的温湿度差异;且在不同时段分布不同色温、不同照度、不同波长的光照明、不同频谱、不同规律、不同响度的声音等。3)智能建筑中配置满足不同层面需要的各类设施为了满足住户多层面的应用需求,智能建筑中分布有大量的水/电/气管路;配置了空气温湿度、理化洁净度探测控制装置,各类照明、感应、影音播放及相关控制装置,各类实现建筑物内部及内/外联系的通信装置;不同功能空间中还配置有特定的电器装置,甚至某些空间中还配置了可以自动“行走”的从事清洁等服务的机器(人)。上述各种设施是建筑物内各种频率/振幅的机械振动或波振动源;在不同时段也可能在较宽频谱范围内形成不同调制方式、不同能量的空间电磁波辐射(包括光波)和/或线路上的电磁扰动。综合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合法入住的人员及宠物的正常活动,智能建筑内部配置的各类电气装置的正常工作状况,均会成为传统型入侵探测技术的干扰源。

3.2以另一种角度解析入侵探测技术

入侵探测的本质:采用物理测量技术,识别出“不允许进入特定区域的人”。探测技术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并各具相应特性。

3.2.1入侵探测技术的智能化进程初级型阶段的入侵探测技术是针对参照物“有没有”实施最简单判断,使用的典型技术是铁磁性“接近开关”对门、窗的“开/闭”状态判断,以门/窗有没有开启作为触发报警条件。传统型阶段的入侵探测技术达到了“什么样”的判断水平——针对移动特性与体积、重量、温度、外形等参量之一的探测,以上述物理参量是否存在或以某个特定值作为预设的触发报警条件。智能型入侵探测的智能水平达到了判别“是谁”的能力——采用各类生物识别技术,实现对特定人员身份的探测(识别)。本文针对智能建筑的入侵探测应用讨论,所以探讨内容涵盖传统型入侵探测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智能型入侵探测技术)。

3.2.2传统型入侵探测技术——对人的外部物理特征(共性)参量实施探测传统型入侵探测技术针对入侵行为的主要特性——移动,同时为了提升探测的准确性,再针对人员常见的几种外部物理参量之一进行探测,如表3所示。各类传统型入侵探测技术仅针对人员单一的外部物理参量实施探测,探测效果相当于“盲人摸象”,可能得出不准确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传统型入侵探测装置不可能区分出触发者是用户还是非法入侵者,所以不适于在智能建筑的室内安装应用。

3.2.3智能型入侵探测技术——对人的外部社会特性(个性)实施探测用户与入侵者区分依据是人的外部社会特性,是每个人与其他人之间不同的、可测或可度量的、外在的(生物或者人为附加)特征。表4列出了目前不同的生物特征测量技术,对人实现区分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条件,而根据这些条件,可以针对智能建筑中不同区域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探测技术,如表4所示。5.3智能建筑不同功能区域对入侵探测应用需求及配置智能建筑内部区域对入侵探测的应用需求及配置建议如表5所示。

4应用规范的通用性规定

4.1入侵探测装置合法性必须获得强制性认证证书的有效覆盖;没有现行强制性认证标准的产品,需要获得自愿认证证书的有效覆盖。产品参照标准中的具体相关技术指标,均应满足应用规范规定。

4.2配置合理性针对智能建筑的不同部位或区域,配置与应用需求对应类别的入侵探测装置,比如:建筑物内部属于人员及宠物活动区域,入侵探测的应用需求是“确定进入该空间的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权限”,依据此需求,建筑物内部原则上不应配置传统型入侵探测装置(当然,针对厨房等某些具有危险物品的空间,为防止婴幼儿或宠物爬入,可能采用传统型入侵探测装置。当然在具体的配置过程中,还需要满足应用需求的其他方面);而传统型入侵探测装置应配置在智能建筑外部,特别是周界,当然还应该满足构成“封闭式防范”和对外观适应性等其他要求。根据表2所列的内容,可以得出明确结论——传统型入侵探测由于不具备识别人员身份的能力,通常只能设置于智能建筑的外部,担任判断是否有“人员入侵”的工作。若安装于围墙/围栏/窗/阳台等不允许人员“合法”出入的周界区域,只要发现有“目标”越过这些区域(无论是“出”或者是“入”),都必须输出报警信号。而具体应该采用何种入侵探测技术,应根据每种入侵探测技术的特点及具体应用需求来确定。

4.3风险等级适配性1)应用规范应规定智能建筑的风险等级,以及入侵探测装置的防范严密性等级。2)配置与风险等级对应的入侵探测装置类别,除了与空间条件相适应外,其探测的严密程度也应该与建筑的风险等级相对应。比如:对于低风险等级建筑的门禁可以采用IC卡、密码等探测技术;高风险等级建筑的门禁应用可以采用其他相应的生物识别技术。3)配置与风险等级对应的入侵探测装置。低风险等级的周界配置的入侵探测装置的触发响应时间或探测灵敏度指标可以较低,而高风险等级的周界配置入侵探测装置的相应技术指标要求较高。

4.4探测介质安全性建筑的入侵探测装置在长期使用的条件下,对人员物不产生任何伤害;建筑物外使用的入侵探测装置,在短时间内不应对人员(包含入侵者)产生伤害。

4.5环境适应性1)入侵探测装置的外观造型应与整体建筑造型风格和景观观感相适应。2)入侵探测装置的探测介质、通讯介质电磁参量等应该与智能建筑整体(局部)电磁环境相适应,不会产生相互干扰。

4.6探测技术的互补与协调性1)在同一空间或区域内,可采用两种或以上探测介质不同但探测区域重合的入侵探测(身份识别)技术,减少漏报警的机会。2)对不同空间或区域配置的相同或不同探测装置之间的异常信号实现统一管理与分析,提高报警准确率。

4.7资源配置的节约性1)由于智能建筑内分布大量的环境类探测器、传感器,形成广泛分布的传输通道,在保障“报警优先”并确保可有效避免“通道阻塞”条件下,入侵探测装置的输出/远端控制宜尽可能利用智能建筑内部配置的其他探测装置的信号通道。2)门禁确认进入人员身份的识别信号,可以提供给后续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具体房间室内温湿度、灯光色调/照度、音响内容与响度、沐浴水温”多参量的个性化调节等应用环节。3)配置于室内的摄像机,可以同时用于入侵探测与火警探测两种报警复核。可考虑具有“模糊的行为识别”与“高清的取证识别”两种工作模式,以应对不同风险等级或应对不同级别隐私保护需求。4)环境类痕量化学传感器与入侵探测功能交互。住户个人生活习惯,如从吸烟或使用化妆品品牌的痕量分析作为身份识别,既可以根据习惯性化学痕量判断对于住户个人的个性化实施调节;也可以将与习惯性品牌痕量分析不符合的分析结果,作为入侵(内部人员非法进入)报警参考条件。

4.8使用便利性入侵探测装置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应方便。家居型智能建筑应用的入侵探测装置最大程度提升DIY水平;在不能或不宜采用DIY方式安装的场所,或入侵探测装置本身的DIY程度要求不高的条件下,入侵探测装置应分别配置针对现场用户和安全控制中心的故障提示方式。

4.9与风险等级对应价格体系的合理性与可承受性1)性能/价格比是相应用户可以接受的(首先是性能,然后才是价格)。2)价格与产品风险等级对应,“优质优价”。3)价格体系应该给生产、销售、安装、调试、维保等环节留有相应生存空间,最好还留有发展空间,杜绝恶性价格竞争。

4.10入侵探测装置使用年限的规定入侵探测装置应规定使用年限,以室内不超过5年、室外不超过3年为宜。

4.11入侵探测装置不适用条件的规定1)系统集成商在构成系统过程中,在入侵探测装置无法承受气候时,系统对入侵探测装置予以“屏蔽”。2)用户对于不同空间隐私性、不同时间准入条件等具体应用需求,明确规定不适用的入侵探测装置或入侵探测系统相应功能不适用的时间段。

篇3

整地方法、规格的确定,要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尽量减少破土面,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一般对山坡上部及25°坡以上的地段,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规格:穴径30~40cm左右,深20~40cm;鱼鳞坑长径30~50cm,短径30~40cm,深20~40cm土堰宽,高10~20cm。山坡中部及15°~25°坡的地方,采用鱼鳞坑、水平阶整地,规格:鱼鳞坑同上,水平阶宽1~1.5米,长以便于整平田面为宜,深30~80cm。山坡下部及15°坡以下的地段,采用窄幅梯田整地,规格:宽2~5m,长度随山坡情况而定,深30~80cm,垒坚固的双层石堰,两阶之间保留2~3m的生土带。无论采取那种方式整地,都必须在整地前做好规划设计,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二)适地适树,选好树种和苗木

我省雨季造林树种以常绿树种及萌芽力较强的阔叶树种为主,如侧柏、黑松、油松、火炬松、花椒等,具体到一块造林地,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好造林树种。苗木应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I、II级良种苗木。最好使用容器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对针叶树种的苗木,应选择1~2年生的为宜。

(三)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机

雨季造林种植时机非常重要,尤其是裸根苗造林,若能在栽后下雨,并有几天的阴天,则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造林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以减少太阳对苗木尤其造林当天的暴晒时间,经过一夜的缓冲,可以提高苗木的抵抗能力,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也有一定的作用。切忌在无雨和降雨不多的时期强栽等雨,要严格遵循“三不栽”的原则,即“雨不透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

(四)造林技术

1、造林密度

松柏造林一般安排在山坡的中上部,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密度可掌握在220~330株/亩:花椒一般栽植于地堰或在水平阶及梯田成片栽植,栽植于地堰的株距2m左右,成片造林,密度可掌握在130~160株/亩,株行距2×2~2.5m。

2、容器苗造林

容器育苗造林要注意一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起苗时,应先挖掉容器袋周围的土,尽量不使袋内的土体松动,切忌用手拔苗起苗。二是栽植时应注意栽植深度,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出2~3cm,切忌将营养袋露在外面:三是栽前一定要撕破袋底部。

3、裸根苗造林

首先要把好起苗关,在起苗的前一天圃地灌水,起苗时一律用撅头深刨,做到根系完整,根部带土,剔除细弱苗和根苗,进行苗木分级,并用草袋包装,以减少苗木失水,随起、随运、及时栽植。栽植时将苗木放在筐内,遮盖湿布,栽一株拿一株。不要用手抓握苗根部,以尽量减少根系损伤。刨深穴,扶正苗木,填土以深度达原土痕为宜,踏实。

(五)抚育管理

1、穴面覆盖

造林后,及时用枯树枝、碎草、石块等覆盖穴面,避免暴雨时雨滴击溅表土,以减少蒸腾失水。对穴面保墒和促进苗木生长均有明显作用,应尽量采用。

2、浇水整穴

造林后如无雨,尤其是裸根苗应尽可能地在栽后2~3天内浇一次水,以保幼树成活:大雨过后,要及时查苗看穴。如苗木被冲压,应及时扒出扶正;被大雨冲毁的树盘及时修筑好。

3、松土除草

未进行穴面覆盖的植树穴,大雨过后土壤易板结、干裂和滋生杂草,要适时松土,以保墒和清除杂草。

二、雨季造林宏观管理措施

(一)全力抓好雨季造林工作

雨季造林省工、省力,投资少、见效快,各地要抓住近期连续降雨的有利时机,,紧紧把握提前整地、适时栽植、加强管护几个关键环节,主动打好雨季荒山绿化攻坚战。

(二)要稳定和完善林业各项政策

对现有林业承包等经营管理体制,要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保护林地所有者和林地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承包经营的合同约定,要依法完善,加强管理,责任到人。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权、利,奖勤罚懒,提高管护水平,确保造林成活率。对宜林荒山荒地,可直接采取分包到户、招标、拍卖等形式确定经营主体,也可以由集体统一组织开发后,再以适当方式确定经营主体;对造林难度大的宜林荒山荒地,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一定期限的使用权无偿转让给有能力的单位或个人开发经营,但必须限期绿化。大力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业主、外资投资者、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等,都可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开发,从事林业建设。进一步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经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民主决策,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享有优先承包经营权。

(三)要大力推行合同造林

篇4

二、数学“微探究”任务的教育价值

“微探究”任务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培养学生而设计的活动内容和要求,是教师将教学内容的“科学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教学化过程,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载体。将每节课中的重点、难点、关键或练习的内容适当地改变形式,以积件式的“微探究”任务呈现出来,显然对学生具有更高的教育发展价值。首先,“微探究”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深层次学习。数学课堂中的“微探究”任务使学生有事可做,较之单一的听讲或练习方式,多单元的课堂结构更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集中和维持注意力,专注于任务,主动地思考。任务驱动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调节学习的进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求助和交流。教师参与并设计的探究任务更贴近具体学生的实际,可以很好地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能够使学生有更多成功的体验。

在这种任务驱动、行动自主、情绪良好的氛围中学习,识记、理解和运用成为学习的自觉需求,对分析、综合与评价等高层次的思维也能够得到自然的触发。其次,“微探究”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微探究任务因为其微小,我们就可以在每节课上都为学生设计这么一两个探究的环节,让学生能够经常性地经历探究过程。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程序步骤一般属于方法论层面的缄默知识,只有通过教师组织引导下的经常性的自主探索与实践,才能逐渐掌握并养成习惯。内蕴于探究过程中的批判精神、质疑能力、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搜集分析信息能力、决策能力等更是必须通过不断的亲身经历与体验才能有所感悟,这些“意识”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际经验才能有所积淀或结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和素质,这是其他任何教学方法所不能取代的。再次,“微探究”任务有利于提升学习能力,促进学习结果的保持与内化。完成数学“微探究”任务的过程,是学生做、想和说的过程,即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活动经验都是通过自己的同化与顺应过程建构起来的。情境中主动感知的刺激容易形成深刻而全面的表象,经常的思维加工过程也增强了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提升了自我概念,通过经历和体验而获得的长时记忆更容易保持和内化。学生获得的不是被灌输的僵化的知识,而是建立了广泛联系的认知结构体系。这样的认知结构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其内部联系会更加丰富和紧密,并能够呈现出“滚雪球”的效应,从而为新一轮的学习奠定更加充分的基础和准备。

三、好的数学“微探究”任务的特点

1.是一套精心策划的方案

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总是离不开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的支持,离不开对教材的充分把握和对学生的准确分析。“微探究”任务是教学设计中的“点睛之笔”,绝不是心血来潮的产物,也不会在课堂上凭空生成。一个好的探究任务是理论指导下的逻辑思维的产物,是在教师大脑中构思和反复预演而生成的一套预案。数学“微探究”任务不只是一个问题,还要精心设计或选择情境,预先判定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预判学生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和可能有的反应,再针对各种可能的反馈而预备相应的措施,考虑如何启发学生实现其探究活动“从无到有”的蜕变。

2.有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

探究往往起源于疑问,一个好的“微探究”任务自然也需要一个好的问题来“点燃”。恰到好处就是非常贴近学生实际,能够诱发学生对相关已有知识经验的若有所思,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感知觉刺激,能够激发兴趣,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而且处于“跳一跳就够得到”的高度。好任务总是蕴含于好问题之端,好问题主导下的执行任务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又不断地生成新问题的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3.有较大的探究空间

一个好的任务总是蕴藏着丰富的活动资源,能够让学生有事可做,愿意主动思考。好的“微探究”任务能够体现设计者的价值选择,使学生在知识汲取、能力训练和情感态度上有足够质与量的收获,使学生在探究后有值得回顾反思的内部需要和反思时间。好的任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探究的方向是开放的,不是对二选一或是与否的回答,常常需要先行发散思维,然后才能确定探索路径、提出自己的独创性假说,结论需要自己去思考如何概括、推理、总结和表述等。

4.操作性强和参与度广

一个好的“微探究”任务,是就地取材、因材施教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入手操作,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探究的状态,能够很好地规避无效活动。有适切的动手操作的资源与条件,更重要的是有促进学生大脑内部操作的设计。探究活动不是少数学生的表演,而是能够提供帮助或督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不仅是行为参与,最根本的是有启发学生的思维参与、情感参与、价值判断参与等的设计和安排,并且都能够获得一定层次的探究成果。

四、数学“微探究”任务的设计策略

1.实践应用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最常见的任务就是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只要将这些练习或作业稍加处理,就可能转化为“微探究”任务。例如,在学完解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些竹竿、教学用量角器、带毫米刻度的米尺、细绳子,将学生带至河边,让学生确定位居河两岸的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将学生带至操场,让学生确定附近一个比较高的建筑物的高度。这样的任务不是简单套用公式就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反向确定解决问题所需条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再测量、搜集数据,计算得出结果。这里面不仅包含解一般三角形的知识,若方案设计得好,还可以转化为更简洁的解具有特殊角的特殊三角形问题。如此设计,不仅摆脱了直接应用公式的枯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了数学思维的层次,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建模思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类比求证策略

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进行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思维训练,对不同知识的学习,往往训练提升的可能是相同的思维方法。这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提升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的过程。类比就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运用合情推理探索结论的有效手段和策略。例如,学完等差数列,再学等比数列时,请学生根据“等差数列”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推断并构建“等比数列”的知识体系。这样的任务,坡度小,有探究的依据,不仅能够巩固已有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抉择、论证等能力,特别是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再创造”的心理习惯。

3.探寻规律策略

中学数学知识主要是以概念和规则的形式出现的,公式、法则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这些数学规则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依据一定的方法思考探索出来的;同时还要避免数学规则被机械接收,成为僵化的公式。若将规则的来龙去脉打包进一个“微探究”任务之中,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则能够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介绍组合数的定义后,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组合数的计算方法。提示学生用“特殊化”的思维策略,先由少及多逐步尝试,再用归纳推理来验证和证明。再如,给学生这样一个任务: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个角的六个三角函数,那么这同一个角的六个三角函数之间是不是也有某种确定的关系呢?培养学生自觉“回到定义”的逻辑推理意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记牢公式,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特殊化与一般化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整体的观念来看待问题、看待世界的意识。

4.系统建构策略

从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来看,有些知识之间虽然具体内容不同,但结构体系和学习程序却完全相似。比如,研究函数,就是研究图像、性质;学习解析几何,主要就是研究图形与方程的关系、性质等。对这些同类别知识的学习,可以先引导学生学习一两个例子,再将后续同类别内容设计成探究任务,放手让学生模仿程序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学习圆锥曲线时,因为学生已有研究直线和圆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就可以给学生直接布置任务:根据指定要求和方法画出图形,自建坐标系,确定图形的方程,并研究图形的性质。这就体现了典型的“用不同的思维材料来培养学生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数学教育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即不仅知道怎么做,还知道要做什么,对学生研究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深层次的推动作用。

5.移花接木策略

用移花接木策略设计“微探究”任务,实际上体现的是“做中学”的思想。表面上不以数学知识为探究问题,而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做某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并发现数学规律或性质。例如,在介绍“1弧度”的定义之后,让学生确定一个给定角的弧度数。这看似一个操作性的任务,实质上内隐的是发现弧度数公式的本质。再如,在学习立体几何前,学生都认识了圆柱、圆锥、圆台这些几何体,可以先布置学生自己用纸板做圆柱、圆锥、圆台的模型,先随便做,再按要求的尺寸做。按要求的尺寸做,其实质就已经包括与这些几何体性质相关的知识。这样的任务能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具有容易上手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巧妙地化解“教师保姆式地教”和“学生被动式地接受”的灌输式教学困境。

篇5

(一)原图数字化处理

在建立各种GIS系统时,需要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对于原始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工作。当前主要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GPS数据输入三种方法,手扶跟踪数字化需要的仪器为计算机,数字化仪及相关软件,是较早的一种数字化输入方法,输入速度较慢,劳动强度也较大。扫描矢量化是通过扫描仪输入扫描图像,然后通过矢量跟踪,确定实体的空间位置。随着扫描仪的普及和矢量化软件的不断升级,其作业方法越来越趋于自动化,它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数据输入方法。GPS输入是依据GPS工具能确定地球表面图形精确位置,由于它测定的是三维空间位置的数字,因此不需作任何转换,可直接输入数据库,目前主要是应用RTK(RealTimeKinematics-实时动态)技术,它是在G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厘米级精度的一种新的GPS定位测量方式,通过将1台GPS接收机安装在已知点上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将采集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调制到基准站电台的载波上,再通过基准站电台发射出去;流动站在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并采集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同时,也接收由基准站电台发射的信号,经解调得到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流动站的GPS接收机再利用0TF(运动中求解整周模糊度)技术由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和流动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来求解整周模糊度,最后求出厘米级精度流动站的位置。应用这种测量方法测量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快速地测定图根控制点、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生成电子地图。同时,也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成果快速地进行施工放样。而实际应用得较多的主要是数字扫描矢量化软件,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数扫描矢量化软件能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下面简单介绍MAPCAD软件的原图数字化处理作业流程。

(二)数字化原图作业流程

由于MAPCAD软件扫描矢量化输入方法具有图像清晰、编辑方便、易于转换等特点一般外设精度都能满足,所以地形图的精度主要取决于人工跟踪精度和输出设备精度,而人工跟踪精度主要取决于作业人员的技能掌握熟练程度和工作态度,所以必须在加强作业人员基本技能培训上下工夫,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矢量化方案作业,确保图件的精度和质量高于国家现行数字化测图规范所规定的数字化精度和质量。在工程测量实践中,要做好地形图外业测点与数字化图缩放相结合、符号图层的划分子图、线型符号库的设计等工作保证满足工程进度的同时又节约项目经费,设计出的数字地图简单易用、美观整洁、易于使用地形图的工作人员判读。

二、数字化绘图

(一)数字化绘图的特点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数字化绘图克服了手工绘图存在的许多弊端,如工作量大,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烦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等缺点,符合现代飞速发展的工程需要。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主要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具有以下的特点:

1.一测多用:如在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工程中需要对同一地形图绘制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过去的平板测图方法则需要重复工作,而数字化测图则可以同时根据完成的地形图绘制不同比例尺的多个地形图,因为往往小比例尺包含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范围。仅需先测大比例尺图范围,再补充小比例尺测图范围即可满足各不同专业人员对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的需要。

2.精度高:数字化成图系统在外业采集数据时,利用全站仪现场自动采集地形地物点的三维坐标,并自动存储,在内业数据处理时,完全保持了外业测量的精度,消除了人为的错误及误差来源,而且外业工作省略了读数、计算、展点绘图等外业工序,减少了作业人员,外业工效大大提高,时间缩短,直接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3.劳动强度:小数字化成图的过程,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能及时满足用户的要求。

4.便于保存管理及更新方便:数字化产品既可以存储在软盘上,也可以通过绘图仪绘在所需的图纸上,线条、线划粗细均匀,注记、字体工整,图面整齐、美观。且便于修改,能更好地保证图形的现势性和不变形性,避免重复测绘造成的浪费,增加地形图的实用性和用户的广泛性。

(二)外业数据的采集

在采集数据时,数据采集人员要准确应用地物代码,以免在内业成图时出现错误;在观测开始时,相关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要求应对测站点进行检查,跑尺人员应严格按照自动成图的要求作业,确保能完整地描述地形地貌的特征点,必须通过绘制草图来表明各个地物碎部点的属性及相互关系,测量坎子时,要量取坎子比高,坎下也要进行地形点采集。当一个测区完成后,如果有必要可把数据备份。

(三)绘制内业数据处理

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工程测量中的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就摄影测量本身而言,从测绘的角度上来看数字摄影测量还是利用影像来进行测绘的科学与技术;而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视觉科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利用影像来重建三维表面模型的科学与技术,也就是在“室内”重建地形的三维表面模型,然后在模型上进行测绘,从本质上来说,它与原来的摄影测量没有区别。因而,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整个的生产流程与作业方式,和传统的摄影测量差别似乎不大,但是它给传统的摄影测量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篇6

1采用差压测量液位

由于化工生产的特点,有的工况较复杂或介质腐蚀性强,不能在设备上开孔如储槽或反应器等等,因此,用现有的液位计无法准确测量;有的虽然能测量但不能长期稳定运行,而液位又要求严格控制;有的可以选择核液位计,但核液位计不仅价格高,而且核辐射对人身及环境影响较大,运行成本也较高。采用软测量可解决类似的测量难题。下面以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磷酸厂磷酸浓缩液位测量为例(见图1),来说明采用软测量方法解决复杂工况的液位测量的可行性。工况说明:红磷分公司1#磷酸浓缩系统由东华科技公司设计,采用强制循环真空蒸发技术,将w(P2O5)=25%左右的稀磷酸浓缩至w(P2O5)=45%~50%,同时蒸发气体采用两级逆流真空氟吸收系统生产出w=12%~16%的H2SiF6。特点是强腐蚀、高真空、设备内件复杂。控制系统DCS采用艾默生公司的deltav控制系统。

1)第一氟吸收塔T-301A液位的测量

T-301A内液相为w=12%~16%的H2SiF6,气相成分主要为HF、F2、H3PO4蒸汽,温度68℃左右,表压10kPa左右。设备采用A3钢内衬胶板,内有多层洗涤喷头。T-301A液位测量设计采用双法兰液位变送器测量,法兰膜片为钽+F隔膜。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真空度较高,负压室钽+F隔膜经常损坏,使用周期仅为一个月左右,正压室由于有F隔膜的保护能长期使用。双法兰液位计大约2.5万元一台,如此高的运行费用显然是不能接受的。2001年,笔者采用软测量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具体方法是:把LT-1301双法兰液位变送器改为单法兰变送器,在DCS系统中作算法,用LT-1301的信号减去PIC-1307信号模拟出液位LICA-1301。采用该测量方式后,液位测量10年来稳定运行,降低了运行成本并在公司内推广应用。

2)磷酸浓缩闪蒸室(V-301A)液位测量

磷酸浓缩闪蒸器(V-301A)是磷酸生产的重要设备,正常生产时,液相温度81℃左右,汽相温度68℃左右,表压10kPa左右,气相含F、H3PO4。设备采用A3钢内衬胶板,下半部衬胶板加碳砖,内有多层折流板。1#浓缩闪蒸器(V-301A)液位设计采用阿玛特的γ-射线液位计测量,存在测量误差大、有核辐射的问题。在LICA-1301液位测量使用软测量技术获得成功之后,仪表技术员在闪蒸器底部的进酸管上安装一个单法兰差压变送器,也使用软测量方式来测量。具体作法是:用新装的差压变送器信号LT-1303A与原有的PIC-1307压力进行计算,模拟出液位LIA-1303A。这种软测量方式虽然简单,但在实际生产中的确解决了一些测量的难题,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从2001年以来一直采用,并推广到2#、3#、4#浓缩及其它分公司。

2采用物料平衡测量液位

篇7

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并不高,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是低水平,而在初中要求学生很快进入阅读的学习,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学校过度重视分数的时候,阅读材料高于学生理解水平的时候,学生就会出现一个倦怠时期。

一、初中语文阅读倦怠产生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的压力

初中生面临中考的压力,学校在表面是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学校和教师更多的是关心学生的成绩。在抓升学率的情况下,学生的自由时间在逐渐减少,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学生就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而产生倦态的心理,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阅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较难的环节,不少学生的成绩在阅读学习上失利。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些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容易偏向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成绩差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因为得不到老师的关心而失去学习的动力,有的就开始厌学,从而就出现了学习倦怠的情况。

(二)家庭的压力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愿望,但在很多时候这种期望也是学生的压力来源。家长希望学生有个好的未来,但却忽视了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心理发展变化,没有及时的与学生交流。近年来,不时有新闻曝出中学生自杀的消息,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假如家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将成绩看作第一位,而是更多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就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另外,初中生处于叛逆期,家长越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生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厌学情绪,出现学习倦怠。

(三)学生自身问题

学习倦怠也和学生自身因素有关。知识量不足,对阅读理解能力不够,长时间无法提高阅读水平,会让学生产生对自我的怀疑,失去学习的兴趣。尚不成熟的年龄,初中生很容易出现盲目崇拜,导致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另外朋友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影响有时比教师和家长还要大,因此需要学生自己选择好的伙伴,相互促进学习。

(四)社会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生活中的事情让学生分心,比如看电视、上网、游戏等等,浪费了学生很多学习时间,当学生遇到一些不良信息时,对学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学习,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学习倦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生在语文阅读上出现倦怠。

二、解决初中语文阅读倦怠的方法

(一)学校改变观念

学校在抓分数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初中生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因此在防止学生产生语文阅读学习倦怠心理方面学校是有很大责任的。学校可以定期为学生组织课外活动,放松学生心情,在活动同时教授学生克服学习倦怠的方法。并且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关心学生,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批评学生时要言语得当。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由被动变主动。例如七年级上册《王几何》这篇课文,描写了一位幽默风趣的几何老师,老师用他幽默的语言吸引住了第一次上几何课的同学们,让学生喜欢上了几何课。所以一名教师的语言是否生动关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改变原有的学校教育观念,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二)家庭调整心态

家长在学生学习成绩方面要调整好心态,正确看待学生成绩和各方面的发展,不要一味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要注意学生全方面的培养。尽可能的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尊重学生的选择。当学生遇到挫折、情绪低落时,家长要正确引导、开导学生。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习倦怠的产生。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是害怕走下悬崖的,可是父亲的鼓励和支持却让胆小的自己一步一步走了下来,这正是父母在教育中的角色,正确的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路。

(三)学生自身的改变

初中生在学习阅读时,应端正学习态度,保证自身的阅读量,努力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为正确理解阅读材料的情感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课文《再塑生命的人》中,海伦在从小失去光明时,同样是迷茫痛苦的,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学习知识,成为一位伟人。所以面对困难时不要轻言放弃,学习亦是如此。在阅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时,乐观面对,正视困难,克服学习倦怠心理。制定长远的学习目标,并通过一步步实现小目标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每一次的进步都会给自身带来成就感,不断加深对学习的兴趣,摆脱语文阅读带来的倦怠。

结束语:

阅读是加深学生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还能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作品,在学习阅读的同时,学生的思想也会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熏陶,逐渐形成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篇8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问题”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全面发展的主要源泉. 课堂教学就是“问题”的教学,在高三二轮数学复习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在解题思想或者解题方法上非常典型的问题,其实对于这些问题的教学,不能简单地认为“年年岁岁花相似”,复习时老是炒冷饭,还要看到“岁岁年年人不同”,必须不断发现问题,有所改进和创新. 这样在二轮复习中才能让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坚实,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异题同解实现基础知识的夯实

异题同解简单地讲,就是在教学中将在解法上相同或者相近的一系列问题归纳在一起,对照分析后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从历年高三二轮数学复习的实际教学的效果来看,这种方法尤其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甚至是基础中等的学生而言,都有着可以较好地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功能.

例1 将函数f(x)=-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求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

2. 作出函数f(x)=的图象;

3. 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

4. 求函数f(x)=log2的单调递增区间;

5. 讨论函数f(x)=a≠在(-2,+∞)上的单调性.

解:1. 将函数f(x)=-中的x换成x+1,y换成y-1得

f(x)-1=-?圯f(x)=1-?圯f(x)=.

2. 函数f(x)==1-,它是由函数f(x)=-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 图象为:

图1

3. 由图象知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1,+∞).

4. 由>0?圯x>1或x

5. f(x)==a+a≠,由f(x)的图象知,当a>时在(-2,+∞)上是增函数;当a

从上面的几道题的问题设计,我们会发现“问题”虽然不同,但基本方法一致,它们源于双基,通过解决问题又强化了双基,让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中扎实双基,并认识夯实双基的重要性. 从而在高三二轮复习中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设计的导向性就是要强化“双基”,突出重点. 强化“双基”,夯实基础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堂的有效性.

同题多解促进思维的渗透

在一些公开课中,我们常常看到开课教师在课堂上对典型例题进行“同题多解”,动辄就是五六种方法,甚至还会更多,成为教师的“表演秀”,但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是要打问号的. “同题多解”在教学中是否必要存在有很大的争论,毕竟在测试中,学生只要用最短的时间得到题目的答案就可以了,但考虑到“同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也可以发现某些常见错误,提供了一种常见的检验的方法. “最基本的才是最重要的”. 笔者在教学中对于这样一类问题设计时,通常要求几种方法在技巧性上的要求不能太高,力求能够还原到基本概念,或者根据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绝不为了“同题多解”而“同题多解”.

例2 设二次函数f(x)满足f(x-2)=f(-x-2),且函数图象y轴上的截距为1,被x轴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f(x)的解析式.

解法一:设f(x)=ax2+bx+c(a≠0)

由f(x-2)=f(-x-2)得4a-b=0.

又x1-x2==2,所以b2-4ac=8a2.

由题意可知c=1. 解之得f(x)=x2+2x+1.

解法二:f(x-2)=f(-x-2),

故函数y=f(x)的图象有对称轴x= -2,可设y=a(x+2)2+k.

因为函数图象与y轴上的截距为1,则4a+k=1.

又被x轴截得的线段长为2,则x1-x2==2,

整理得2a+k=0,

解之得a=,k=-1,f(x)=x2+2x+1.

解法三:f(x-2)=f(-x-2)

故函数y=f(x)的图象有对称轴x= -2,又x1-x2=2,

所以y=f(x)与x轴的交点为:(-2-,0),(-2+,0),

所以故可设y=a(x+2+)(x+2-),

所以f(0)=1,a=,

所以f(x)=x2+2x+1.

从总体来讲,三种方法在技巧性上要求不高,学生容易掌握,第一种体现了待定系数化归的常见数学思想;第二种方法将对称转化为对称轴问题,是一种通法;第三种方法起点低,但思维量比较大,采用交点坐标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来解决问题. 在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三种方法都是常用方法,可以融会贯通,促进思维的渗透.

篇9

一、引言

摘要是论文的缩影,也是精华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摘要比论文更为重要,因为它有可能决定科研成果能否被学术界认可并广泛传播。大部分作者进行摘要写作时,通常都是先撰写中文摘要,然后将其翻译为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读者群不同,前者服务于国内的中文学术读者,而后者则服务于国外英文学术读者及国际检索系统的工作者。东西方语言文化差异较大,行文结构和习惯有所不同,都为摘要英译带来不小的难度。在此,笔者提出增强摘要英译的交际性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提高翻译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与重写理论概述

1、 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索》中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个核心概念,这是他对普通翻译理论的主要贡献。语义翻译强调忠实原文,重在翻译原文的表达形式及语义内容,在结构和字词安排上力求贴近原文;而交际翻译则强调对读者的效果,注重读者的理解与反应,使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这就要求译者重新组织语言结构,以使译文流畅、地道。纽马克还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起来,提出文本功能分类说。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译者应根据不同的语篇文体类型选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对于表达功能文本,核心是表情达意,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也是同等重要的,因此译者应选择语义翻译为主的手法。对于信息功能文本,核心是语言之外的现实世界,所以译者应选用交际翻译法。对于呼唤功能文本,核心是号召读者去思考、去行动,因此应选用交际翻译法。奈达对此评述说,纽马克关注到了文本的广泛差异性,将两个方法和语篇类型相结合,更彰显其价值。

2、 重写理论

译意是翻译的核心问题,意义的转换方式则是重写。中国著名翻译家思果曾明确提出“翻译不是翻译,是重写”,并认为“翻译是翻译,不是写作”是“学翻译的人走不通的胡同”,并在他的著作中反复强调这一观点。傅雷则将翻译这门学问比作蚕宝宝造丝,“这蚕要是吃了桑叶进去,尽吐些桑叶渣出来,就完蛋了。吃了桑叶,吐出来的应该是丝嘛。翻译的人应当把原文彻底弄明白了、完全消化了之后,再重新写出来。”由此看来,翻译是基于写作技巧和语言知识上一种重新表达的艺术。此时译者充当的是手艺精巧的人,用不同的形式重新表达文字,为自己的艺术品重新塑形以迎合观众。在此,“重写”的内涵与“改写”不同,“改写”是指对原文内容或意思进行了更改,而“重写”是在忠实于原文意思和内容的基础上仅对原语表达形式的重新组合。

3、 交际翻译视角下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

学术论文摘要是以传播信息和知识为主的非文学作品,信息性是其一大特点。因此,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可以指导论文摘要的翻译。交际翻译强调的传递信息,“量体裁衣”,对译文读者的效果,以及表达形式上的摆脱原语结构束缚,重新组织句法等,不论从摘要写作和翻译的目的来说,还是从读者的对象来看,都符合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的标准。交际理论重组语言的结构,实际上与“重写”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此我们提出,在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运用重写的方法来进行论文摘要的英译是可行的。

三、交际翻译视角下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的策略

1、词语意译, 增强跨文化意识

文史类的摘要常会涉及民族及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可谓是摘要翻译的难点之一。译者应具备敏锐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能简单地将词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一笔带过,让读者不明不白。一些重要文化典籍的翻译,如“山海经”,若简单音译为“Shanhai Jing”则大为失色,并不能传达出原文的形象,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将其润色,译为“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或是重写解释为“a work of folk geography in ancient china”。其次译者在深刻理解两种文化间差异的基础上,可以对译语进行重新创作,目的是为了扫清读者理解上可能产生的障碍。如汉语成语“雨后春笋”,用来比喻新生事物大量产生和迅猛发展,若译为“be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由于英语文化中“bamboo”是外来词,是不可能产生相似联想的。而英国受气候影响多产蘑菇,人们对mushroom也赋予了快速蔓延的意思,因此译为“spring up like mushroom”更为合适。应当承认,两种完全不同的异质文化间进行语言沟通交流,有时的确是困难重重,作为译者,有责任尽量使译文与原语意义对等,减少交际损失,提升交际效果,平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功底。

2、句子重组,提高可读性

篇10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研究红外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实现对象是被动红外防盗报警探测器。其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主要包括对于硬件的构成以及软件的接入进行描述。通过51单片机、驱动电路、传感器、GSM等技术来进行设计与实现。

    设计(论文)提纲及进度安排:

    4月6日至4月25日

    分析题目查阅资料学习与毕业设计相关的知识

    4月25日至5月15日

    硬件实现、软件编写、进行方案论证

    5月15日至6月10日

    测试硬件、调试软件撰写毕业论文并征求导师意见,修改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的评议。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1]张玉香.新型遥控接收模块HS0o38〔J〕.无线电,1998,7

    [2〕高茹云.通讯电子线路仁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3]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年。

    [4尤一鸣等.单片机总线扩展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11。

    [5]蔡轶.通用遥控解码电路.电子技术1995 .1

    [6]施德恒,郭峰光谱识别型激光警戒系统述评激光与红外l99929(l):9一13

    [7]卢万欣,梁桂云,韩永林激光预警装置激光技术199218(3):180一183

    [8]沙占友,王彦朋,孟志永等.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9]周航慈.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篇11

第1章绪论 .....................................................................4

1.1课题背景................................................................... 4

1.1.1智能建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

1.1.1.1智能建筑发展现状 .......................................................4

1.1.1.2主要技术发展趋势及问题 .................................................5

1.1.2智能火灾智能火灾报警监测系统的新动向..................................... 6

1.2本论文的工作与论文结构......................................................7

第2章智能火灾报警监测系统基础..................................................8

2.1简要介绍智能火灾报警监测系统................................................8

2.2对传感器的详细介绍......................................................... 8

2.2.1与传感器有关的常见术语....................................................9

2.2.2热释红外探测器 ...........................................................9

2.2.2.1热释红外探测器的基本概念.................................................10

2.2.2.2热释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10

2.2.2.3热释红外探测器的安装注意事项............................................11

2.2.2.4热释红外探测器的调试 ...................................................12

2.2.2.5热释红外探测器的防宠物功能..............................................12

2.3对四运放集成电路LM324的介绍 ................................................13

2.4对芯片AT89C51的介绍 ........................................................15

第3章系统硬件分析与设计 .......................................................17

3.1复位电路部分 ...............................................................17

3.2时钟电路与时序 .............................................................18

3.2.1内部时钟方式 .............................................................18

3.2.2外部时钟方式 .............................................................19

3.3 AT89C51的内外程序存储器选择控制端 .........................................20

3.4系统的选址单元电路 .........................................................20

3.5系统的报警信号产生电路 .....................................................20

3.6系统的多机通讯技术......................................................... 20

第4章电路的软件设计 ...........................................................21

4.1软件程序内容 ...............................................................21

4.2软件总体流程图 .............................................................22

4.3报警信号发生子程序......................................................... 24

4.4键盘接口子程序 .............................................................26

4.5数码显示子程序 .............................................................27

4.6本章小结 ...................................................................28

第5章电路调试与仿真 ...........................................................29

5.1硬件焊接 ...................................................................29

5.2调试....................................................................... 29

5.2.1硬件调试方法............................................................. 30

5.2.2软件调试方法 .............................................................31

5.3仿真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1

5.3本章小结................................................................... 32

结论.......................................................................... 33

参考文献....................................................... ................34